秋的来到抒情散文

2024-04-15

秋的来到抒情散文(精选8篇)

篇1:秋的来到抒情散文

静秋的抒情散文

时光已近深秋,天气转凉,早晨起来,一层细细的寒露,密密地嵌在植物的叶面上,用手轻轻的触摸,一股寒意浸入肌肤,让你感到寒冷降临了。加了一层厚厚的衣服,早晚依然感觉不到热。也就是到了中午,才能感觉到阳光的温暖,才能依然潇洒地减掉稍微臃肿的衣物,享受秋日怡人的气息和光艳。

步入户外,徜徉在公园的林间小径,四周是那样的静谧,似乎万籁都在沉思,又似乎载满了秋的收获,慵懒地静默。

风,不知躲到哪里去偷闲了,让林间的枝叶少了吵杂,懒得去伸展腰肢,任阳光的照射,不眨一下眼睛。

几朵白云,像镶嵌在清澈碧透的蓝天上,一动不动,窥视着染上层层秋色的大地,也许是在为秋的丰盈,默默地祝福。

湖水如同墨染一样,深黛色般的镜面,倒影着岸边树木和建筑的身影,是那样的清晰,逼真如实物相互对应。

此情此景,让我不免想起了范仲淹《苏幕遮》里的几句诗:“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描写的是夕阳秋景,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阳光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而我此时身处的景色,又与这幅画卷何等相似?虽无远山,但高楼鳞次栉比,映湖光秋色,浑然一体,岂不更具备了现代的秋色味道?

经过霜的花卉,早已枯焦,只剩褐色的枝干还静卧在那里,显得有些萧瑟。倒是各种树木彰显了各自的风采,红、黄、褐间杂着柳树的`苍翠,谱写了秋天的斑斓。

阳光从树的罅隙中,斑驳地洒落在甬路上,把甬路也染上了色彩。秋天的色彩是丰富的,但行走在其间,却感受不到秋的火热和喧闹,给人总是一种幽静、沉稳,略带萧瑟的感觉,让你的心境也随之而清静,而空旷。

如果把春天比作顽皮的孩子,处处都透着喧闹,透着不甘寂寞的成长;那么秋天就一定是一个载满了人生阅历,收获了成功与失败的老人,不管是五彩斑斓的美景,还是霜后颓败的萧条,都印下了他一生的耕耘,一生的辛劳。如今只想在阳光的照射下,静静地躲在一隅,尽情享受着这不多的暖阳。任秋之收获的丰富,任秋之色彩的斑斓,却不张扬,只把那片美景静静地嵌进人的心里。

人生活的世界,也是有着五彩斑斓的美景,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气质,透着诱人的魅力。人的一生,喜欢的人绝不仅仅是一个,都去爱吗?绝不可能。爱是一种狭隘的情感,讲究唯一和排他。人的优秀品质,是供所有人来欣赏的,就像这秋天五彩斑斓的美景,绝不属于某一处山,某一处水,是属于整个自然。人生活在世界上,能够欣赏人生的美景,要善于把她藏于心,静静地陶冶着自己的性情。

有时我在想,人能做到赏美景于心,而不是据美景于怀,关键的还是在于心静,只有心静才能空灵,才能不躁动于斑斓的美景。秋静美景怡人,心静品行高雅,人与自然道理无不相同。

其实,漫步在斑斓的秋色之间,又何尝不是在陶冶着自己的性情?让心静融于自然的清静之中,升华着心中的那一片醉人的美景。

篇2:秋的来到抒情散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秋的气息抒情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的气息抒情散文1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要寻找秋的气息。没想到这次它却主动送上门来了。时令已到了农历九月。七月流火,夏的炎热已不在,秋的感觉也是这般深了。这秋刚刚踏着夏的余韵上场,风吹过去,一会儿工夫便不知道摇落了多少花?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田野里,甚至那些养在深闺大院的植物们都抛却了素洁的性子,与这个季节纠缠着,倔强地演绎着早已被造物主安排好了的结局,不肯罢休。傍晚,是戈壁柴达木最富有才情的`一刻,晚霞游弋在西天,像一位艺术大师,随意挥洒着神奇的笔墨,用色彩装扮着天边的彩霞。大漠中光与影的转换,与神奇的雅丹地貌组成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泼墨画。远远望去,大漠深处蔓延开一层似有若无的薄雾,夜在这时候猫着腰来了,喧闹了一整天的小镇也逐渐安静下来,许多不知名的小鸟落在电线、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在回味一天的好时光。

“玄蝉去尽黄叶落”说的就是深秋,“无边落木萧萧下”,秋的天空写着萧瑟的孤独,一个人的屋子,被秋的气息布置得更加空荡、安静。秋风乍起,吹皱了我心中还没有来得及欣赏的一池春水。逝者如斯夫!但我更愿意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让我的无边思绪随窗外的秋风到天涯海角去流浪,再到来年春天,能再有一次平庸与琐碎的喟叹,我想,我的幸福就这样实现了。

秋的气息抒情散文2

蒙蒙秋雨后,大地更新,披上淡黄衣裳,倔强的几株草,挣扎出点点绿意。

循着桂花香,漫步于校园小道,曲折的路径,将我推往一个盛地。跌入眼帘的,是苍翠欲滴的垂叶榕。经修剪的树冠,像顶厚实大帽,戴在脑袋上。密集的叶片,你挤我挨,不得已,将螺旋的叶尾展露世间,微风拂过,沙沙作笑。

小心踏进草地,不久前油绿的嫩草,被迫换上枯黄衣裳,仍乘着风欢笑,从失意中透着丝乐观。瞧见路旁的三角梅,忽然悸动了心尖。绛紫的花瓣,一开一合,好似一个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又同含情脉脉的少女。

径直向前,是园中勇士,矗立园心,如老父亲的身影挺拔,担当捍卫园子的使命。茂密的叶交织,坚硬的树根纠缠。瞧,有的根须朝天凝望,有的垂下脑袋,安守职位,有的同伙伴嬉闹,好不活泼热闹,一棵榕树便是一个生命乐园。

靠近宿舍楼的一排生机盎然的绿树,搏得我的目光。这是什么?它们普遍平凡,没有出彩之处,却有一种神力招呼着我,睨见漫漫绿意中,几点淡黄若隐若现,说不尽的熟悉。仔细一凝,茎,普通,叶,普通,然那枝头一簇簇流黄,笑的娇煞,如豆蔻年华的少女,娇羞地躲于绿丛中。是桂树!嗅着微微清香,试图寻觅花中隐士。桂树仪仗整齐,团结紧张,严肃而不活泼,轻易不肯交出桂花。拨开层层绿叶,清晰的模样展露眼底。四片嫩黄花瓣,簇拥成一朵娇嫩的桂花,胭脂容颜,灼灼其华。

再次俯身凑近,发觉虽已入秋,但桂花寥寥无几,零零星星,也许这是它们隐身的缘故。从枝头,奋力挣扎出,如化茧为蝶的毛毛虫,悄然探出花苞,狂风猛然来至,将桂花携去大半。花的凋落,就像一篇篇锦绣文章戛然而止,如掷金石般再无声。我以为它会哭泣,但什么也没有发生。桂树张扬着树叶,花可以再有,信念也可以再有,为何不再奋斗几把?屈指可数的桂花,摩挲着,如柔软的丝绸,更灿得美目盼兮,巧笑倩兮。我恋恋不舍地离去,身旁仍盈绕着淡淡桂香。

冥冥之中,我懂得生命的真谛,乐观会是人生一大乐事。

篇3:抒情散文阅读教学谈

先者有言, 美的音乐要有音乐的耳朵。欣赏美的作品难道不要美的眼睛、美的心灵?眼睛用来对欣赏物的第一步照射, 深入的将是心领神会, 达到这个要求,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的广阔。

《石榴》在其他树木都不想争妍斗艳的五月却开起了花。

《牵牛花》的藤蔓无时不回旋向上, 有着惊人的“生之力”。

浙江名山“雁荡”接受建国后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奉献于人的“风姿”, 给人们带来长久的思索。人们熟悉的物, 熟悉的景, 经过作家深邃的思考, 发掘出一个个耐人咀嚼的意念。抒情散文往往借助景和物, 或含蓄、或清晰地表现文章的主旨, 而作者传递闪光的信息又恰是透过一个个由文字组成的画面。因此学习这类文章, 应努力把握作者的情感脉胳, 捕捉蕴含于画面的真正含义, 达到与作者共鸣的良好效果。

当然, 文学欣赏存有差异。同一作品, 不同经历、阅历会有令人惊奇的争辩。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 最终为众多读者喜爱。教师的任务, 是使学生经有音乐的耳朵, 对事物的美, 力求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

所谓想象, 稍作抽绎, 应要求学生有相对的心灵感应, 以合拍于作品。抒情散文教学可以此为立足点之一, 把作品提供的内容化成一个画面, 使之映显在脑屏幕上, 然后从不同角度揣摩, 获得初步感知, 继而鸟瞰画面全景, 从整体构成的声色并俱的画景中扩大自己的思维, 联系已有的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

《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 让学生体味文中的艺术魅力是教学的主旨。教师循循善诱, 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然后产生画面。思维闸门打开后, 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文中, 画中之景, 有静有动, 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这样教学, 收效良好。

自古以来, 人们对竹的吟诵不乏佳作。正如用“出污泥而不染”来咏莲那样, 颂竹常常离不开对它高风亮节的赞叹。如今, 我们看到的是莫干山的竹海, 摇撼于风雨中, 沐浴在金色里。这里我们先让学生以文字的表达为特写镜头, 看到那老竹, 那新竹, 那砍剩下的粗壮的竹桩, 那伸向蓝天的细柔的竹梢。

农家竹园伴随学生度过十几个春秋。挖笋、松土、砍竹、编竹、儿时的乐趣唤起了他们的想象。追思处在不同背景下的竹子, 品尝深藏画面的意味。教师摒弃按部就班的分析, 加以适当点拨, 学生便领会文章所揭示的自然界新陈代谢这一不可抗拒的规律。借景抒情, 晴雨竹图, 联系一定的社会内容, 对作者表现的新老两代交替的独特感受也完全领悟。可以说《竹》反映的思想前无古入, 因为历史赋予它崭新的内容, 作者又以严谨的思索产生出使人耳目一新的主题。普通的竹, 通过想象, 经过思考, 其竹情竹趣表现得别有风味。学习《竹》, 学生如呼吸了清新的空气, 对文章新颖的立意恍然大悟。‘赏析作品时, 大家深感作者想象的丰富。

打开思维的匣盖, 追索画面的立意, 学生一旦领悟到独辟蹊径的主题时, 不能不佩服作者的手法。学好这样的作品, 不仅增加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 更可贵的是导到思想上的启迪。长此以往, 人的精神世界必然更丰富, 情感也更趋高雅。学生通过学习, 提高了鉴赏与习作能力。一位学生在课外习作中, 以家乡的石板桥为对象, 提炼它的内在品格。普通的石桥, 每天迎送人们往返, 忍受一定负荷而默无声息。学生展开了想象。人们都把教师比作蜡烛、春蚕、园丁, 把教师比作沟通学生与知识的桥梁不是更有新意?这一比喻, 除想象细腻, 再一次说明想象的重要。成功的想象能孕育出清新的主题, 在抒情散文的阅读和写作中已十分明了。

篇4:抒情散文中直接和间接抒情的使用

关键词:抒情散文;写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67-01

抒情散文是通过对景物或事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文章。抒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抒情的目的是倾吐情感,引人共鸣。文章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写人、写景、叙事、观物都是为抒情服务的。那如何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抒发情感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使用“直接抒情”

作者在文中直接表达自己被现实生活所激发起来的感情,叫直接抒情,一般称之为“直抒胸臆”。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它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别人不容易捉摸,自己也不是那容易表现的。一般而言,直接抒情要同具体的描述结合起来,还可以同想象和联想结合起来。直接抒情的语言,往往蕴含着生活哲理,或是借助一定的修辞方法,或是语言的色彩、间节、节奏、句型上富有特色。

例如朱自清《背影》中,朱自清先生的四次“流泪”,均情动于衷,做到了寓情于理;使人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层层铺垫,泪洒全篇,从正面有力地衬托了父亲的感人之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看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后,直述家庭的变故:祖母去世,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这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回到徐州,看到“满院狼藉的东西”;回到家中,又看到“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今不胜昔之感油然而生,因而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这是伤感的泪,伤丧亲之凄楚,感人世之多艰。面对此景,“我”热泪潸然是人之常情。如果不这样写.而是表现出一副铁石心肠,那反倒有悖情理。

再看文章的主体部分。写父亲到车站为“我”送行,作者两次写到流泪。第一次是写父亲越过铁道为“我”买桔子而流泪。作为父亲,对已成年的儿子外出就学,尽管事忙,但仍挤出时间亲自送到车站,再三叮嘱,细心关照。为了给儿子买桔子,拖着肥胖的身躯,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在爬月台时,看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把全部感情都倾注在儿子身上了。此时此刻,怎能不使儿子感动呢?所以,“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这是激动的泪,是“我”对父亲一片爱子之情无限感激的自然流露。

车站送行第二次写到流泪,是与父子分别时。父亲把送儿子的各个环节都安排好以后,又嘱咐儿子一番,才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着了。此次分别后,父子何时才能再相见?父亲的差使已经交卸,以后他赋闲的日子怎样度过?“我”思前想后,是“我”为父亲晚年生活境遇的不测而担心流出的泪。流泪自然,亲切感人。

最后一次写“我”流泪,是在文章结尾部分的补叙中。回想父亲奔波一生,晚年仍不得舒心,从来信中得知,他已年老多病,恐不久将别于人世。于是,“我”的眼中又闪出“晶莹的泪光”。这是思念的泪,思父亲之近况,念父亲之不幸,以泪代言,由情而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且与前几次流泪相互照应,起到了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作用。

总之,文章写“我”的四次流泪,均属情之所至。

二、使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文中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来抒发感情。它包括通过叙事抒情。这种抒情性叙述,侧重于以情叙事、融情于事。它可以写完整的事件,如朱自清的《背影》,也可以写事情的片断,如孙犁的《亡人逸事》。但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充溢于叙事的文字之中。通过写景抒情,作者的情感间接地附丽于山川名胜、自然景象之中,或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或借助自然景象的烘托来体现内心的感受,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对地坛景物的描绘,以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通过状物抒情,作者往往把外物当作感情的激发物和寄托物。感情是内因,外物是诱因,如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综上所述,间接抒情包括以事件为媒介的缘事抒情,以景象为媒介的借景抒情和以物体为媒介的托物抒情。下面举详细例子说明。

例如胡适的《追悼志摩》一开头不是抒写作者的巨大悲痛,而是精妙不凡地引用了徐志摩最富盛名的诗《再别康桥》的最后一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大家知道,志摩是死在“那淋漓的大雨里”,死在“那迷的大雾里”,死在飞机失事的“烈焰里”。

然而,当人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打开这篇悼文,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风度潇洒、满怀柔情的青年,正用他那神奇的彩笔勾画出一个情意缠绵、凄婉低回的境界,以柔和轻盈的旋律吟唱着对康橋对生活如痴如梦般的依恋,为了不破坏这和谐统一,他“悄悄地”“轻轻地”离开,竟连一片云彩也舍不得带走!这是徐志摩生前为我们创造的意境,一个飘逸幽邃的境界。作者还没有抒写一个字,但作者内心的那种惨痛欲绝之情已跃然诗间,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篇5:秋的黄抒情散文

【秋的黄】

在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颜色并“忠贞不渝”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而我,却是如此般的幸运,因为我知道自己喜欢秋,不是因为秋天那一片片落叶带给我的梦幻般的诗意,也不是因为秋那寂冷的萧条触动了自己那颗原本感性的心灵,而是因为,秋天,有一片黄。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黄的颜色。

黄,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曾记否,华夏儿女是不是很久就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那是因为,中华的文明缔造者中,有一个称为黄帝的人,从此,中国人就和“黄”有了剪不断的渊源。

我们一般说宫殿都会用上金碧辉煌这样的词,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震撼呢?去过故宫看过紫禁城的人,或者看过宫廷建筑的的朋友们,不难发现,这个故宫紫禁城的建筑基调都是以黄、红为基础颜色的,其中,那黄色更是让紫禁城在阳光下显现着耀眼的光辉,让整座城更加宏伟大气。

黄,在中国古代还一直都是权利的象征。君王那一身龙袍,那是相当的“黄”吧!一条金黄的龙镶嵌在黄色的袍子上,整个欲压天下的气场,君王,也因为那一身“黄”而变得与众不同,变得让人不敢亵渎,心中唯有顶礼膜拜的冲动。

是的,黄色,在我的心中一直给人大气,稳重的感觉。而沉浸在秋的黄,更是那么的令人陶醉,让人心安。

【丰收】

看吧,田野里,那一片片金黄的稻穗,果树上,一个个红里透黄让人垂涎欲滴的果子。它们在欢乐的向农民伯伯们招着手,也许它们知道自己的生命就要在这“黄”的一刻终结了,可它们却依然开心的`摇曳着。因为它们知道,自己生命的终结,也将是辛苦栽培它们的劳动者最幸福的时刻了,它们只愿将自己最后的时光用来展示这一年的丰收,为农民们送上一个好的预兆,让他们心安,让他们也感受一下生命的意义。

我们常常把人生按照自然界的四季划分,而当我们走到秋这个季节的时候,人生算是“功德圆满”的成熟时期了,人生该有一个收场的时期了。或许我们不愿承认这个事实,可是时光就这样流逝了,哪管你是不是在遗憾着什么,忏悔着什么,走了就走了,无声无息的走了,正如徐志摩所说:“悄悄地来,悄悄地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人总是喜欢在错过以后蓦然回首感受曾经那些时光的珍贵,然后做一些毫无用处的缅怀,然后伤了自己,也伤了现在还在拥有的时光,最后落得个一次又一次错过的下落。

很喜欢一句话:“你来了,我会好好留住你,你走了,我当你没来过”。这本是形容爱情的,但是在我们人生的路上何尝不是这样的呢?青春的年华,既然拥有,就好好珍惜吧,等到自己有一天老去,就算了吧,青春走了,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笑一笑,大步往前走…….

【一辈子】

一叶便知天下秋,其实,一叶便知人一生,何尝不是这样呢?

树梢的最后一片叶在秋风的肆掠下,尽管在空中仍然在做最后飞翔的美丽,想要留下点什么,可终究还是默默无声地飘落在地,归于尘土。

人这一生有太多的追求,当一个目标达到以后就会想要下一步更大的收获。当然,这是好事,有追求的人往往是成功的。可是,我们又何必去追逐那些本不该属于我们呢的东西呢?到头来,失去了本该拥有的,不该拥有的也没得到,剩下一个人孤零零的“零丁洋里叹零丁”。其实不管曾经多风光,死了也不过一抔黄土,像落叶,任你生前那次飞舞多美丽,最终还是要归于尘土,消逝在人际。

还记得唐朝那一代令世人瞩目的女皇么?生前多少风光,死后也只留下无痕无字一块石碑罢了。其实这样也不错,是非功过不曾记,哪管他人嘴中言。

篇6:秋的味道抒情散文

漫漫山野没有往年的葱茏,春旱让播种迟了又迟,雨后种下的荞麦三四片叶子舒展着,春种的谷子没能实现“六月六看谷秀”。油葵半尺高八九片叶子,不知道是否有秋天的成熟,却染绿了早晨!

小路松软舒适畅快,嗅闻着花香从聚拢的香气中找到了记忆中粘蒿的味道,粘蒿籽磨成面,和在玉米面、高粮面里面筋大增,口感劲道爽滑让孩子们胃口大开,从溃泛的营养中汲取更多的养份来滋养生命,粘蒿的味道有股山野清香,是纯静的蒿香,记忆中童年清苦又快乐的味道偶然想起。

初秋的原野花香四溢各种色彩的花儿凑堆开在一起,芬芳艳丽自然天成,山野的韭菜也开花了,远远地望去如片片白云飘落,韭菜的味道很香,山韭花加工的韭花酱更是人们的最爱,浓郁的韭菜味道又增添了几分天然的辣,一片一片粗壮的韭菜自然生长。家乡有道菜叫韭花汆羊肉,肥嫩的羊肉在沸腾的韭花汤中翻滚着,尝一口不膻、不腥、不腻,汤鲜、肉嫩也是草原的美味。正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初秋的夜雨声轰响,悠远的蛙声和虫声夹杂在雨声中,窗下的叮咚作响是水滴敲打的声音,浅梦被敲碎了,从窗里挤进来被冻醒的风,虽有寒意却不舍窗外的雨声,秋雨尽是缠绵,总是昨天、今天、明天在雨中,更有半月都每天阴睛有雨,下雨不再是春天的奢望,不再有雨的乞求,却有了厌厌的声音“这雨……”!人与自然总是相互给予共生,也有违背意愿的无奈,愿互道安好!

秋雨延绵空气湿润,昼夜温差的大幅变换,让草原的蘑菇争相生长,便出现一个个神秘的圆圈,直径小则十米,大则上百米。周围的牧草呈现出深浅不同的颜色,走近看,那圈子是由带着水珠的白蘑菇围成。这种天然野生白蘑,是食用菌中的极品,味道奇香,顶根粗壮,肉质鲜嫩,全身白色呈伞状,未开伞之前所采集的幼蘑被称为“白蘑菇丁”。天然的蘑菇聚了天地之气,每到秋雨连绵之季,人们趋之若鹜地奔向草原、森林,找寻蘑菇的惊喜,感受大自然季节的赠予,蘑菇的香含着草香,花香,树叶香,有淡淡的甜香还有微微的清香,口感却有浓浓的肉香,小笨鸡炖蘑菇才是最好的搭配。

自然的馈赠多于惩戒,热爱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感恩大自然的滋养。

飘香的季节,四方都溢散着成熟的芳香,随处捡拾点干枝,悄悄点燃堆火,玉米插在木棍上烘烤,满是烧玉米的香味,再看看小脸,灰画的模样,也许玉米地上空的缕缕白烟警报了看地的人,匆匆赶来,已无影无踪,只剩一堆热乎乎的灰、几个啃完的玉米瓤,和一圈不大的小脚印,孩子们偷偷咀嚼了秋天的味道。

秋天万物是原汁原味,不论果疏、粮食,就连草在这个金黄的季节都散发出淡淡的甜。

如果清晨随手从地里拔下一根胡萝卜,碧绿的樱上挂着晶莹的露珠,红透里外的萝卜上粘着若有若无的土粒,用手轻轻擦去土闻到了萝卜的香甜,偿一口是自然之气,是泥土的香,是夜露的甘醇,这是胡萝卜最原的味道,是驻在心里留恋想念的味道。

秋日的太阳不再似火的炙烤,只有正午才感到温度的上升,城里的街上还花团锦簇、诧紫嫣红,各种颜色的花在这微冷的秋日更加艳丽夺目,一叶知秋的时节是瓜果飘香稻菽金黄的时候,站在秋的路口,回首望去满眼秋色,没了夏的热烈葱郁,却饱含了深沉。

篇7:在秋的渡口眺望抒情散文

每每季节的深处,总会情不自禁的地伫立于秋的渡口,一点一滴,品味着些许事物的苍老与蜕变。

蜕变是有诱因的,比如为了图新,比如为了了结,比如为了绵延。我知道,这季节,尤其是季节的深处,蜕变总会迭起的。时空正在蜕变,昼夜时差渐大,夜,长了许多。或许因为夜的绵长,很少午夜不眠了。

润色好那一篇为人撰写的序,午夜的钟声已响过。风儿骤起,穿越厅子,有些不胜寒,便关严了北窗的缝隙。乌云密布,低空有霾,瞬间雷鸣闪电。霜降过后将要莅临的浅冬时节,这样雷鸣闪电的天气确为鲜见。雷声惊醒了梦中的人,便隐隐约约听到窃窃私语,也许也在为这天象而惊奇。

风儿更劲了,小区的洋槐,梧桐,老榆的叶子急促的飘落,剩下的只是光秃秃的树干。与树干相伴了一程的叶子就这样坚守到季节的端口,果敢的离去了。最后的声音,是呼唤?是叹息?下夜班归来的老李头一声感慨:大雁就要南去了。

此刻,想望望凄清的夜色,望望凄清夜色里落叶的身影,可室内外温差过大,一层水蒸气把窗子贴的严严实实。我信手在蒙上水蒸气的玻璃上写下一个字:秋。那样的清晰,从字画的空隙里隐约看到了秋风的凛冽,树的摇曳。瞬间,油然了一抹惆怅。

岁月有情,孕育了缤纷的`世界。风雨无情,凋零了一季的丰硕。时光老去,悲喜沉淀,关于七情六欲,纵有千言万语,终弄不清是非曲直。阡陌里游走的人们阅尽沧桑萧条后,还能一如既往地绽开笑颜?还能远离惆怅,淡看秋月暮色?还能秉持“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情怀么?

伫立在秋的渡口,不妨极目远眺,在秋的寥廓中汲取积淀已久的能量,去憧憬前程的旖旎。“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寥寥数语,彰显了一位伟人的一腔豪情壮志。人之一生,生死难料,世事无常,明天的事或许会让我们手足无措,但必须为自己绘就一条承载人生自信,期许自信,信念自信的路,继而勇往直前。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坚持,在坚持中完善,在完善中成功。就像穿越这秋的渡口,就会置身于冬的漫漫长夜。然而,由于秉持了坚持,坚韧,在一个黎明,终迎来了丽日春花。

在这渡口,人们遥望着即将远去的秋,面对千般不解,万般幽怨,谁都不肯放弃那一抹期许,可谁也没弄明白,为了身外之物,燃烧了生命究竟值不值得。那些功成名就、万事如意、财源广进,才财两旺的欲念,如愿以偿者毕竟寥寥无几,甚至一切的一切,会在执着的跋涉中,成为南柯一梦。还是沿着岁月的路径,寻着物变的规律前行吧。人,终归是无奈的使者。人定胜天,只不过是一句豪言壮语而已。

篇8: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 语文教师将选文的内容处理为教学内容, 始终是一个难题。因此, 我们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常常观察到语文教师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出现偏差。与此同时, 学术界对于这一难题的研究意识还很薄弱, 近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文献资料更显单薄, 多为单篇课文内容的研究探讨, 没有形成系统的类的研究。综合以上三点缘由, 本文避开抒情散文教材处理的基本路径, 主要就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做点探讨。

抒情散文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下面分别做讨论:

一.借景抒情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借景抒情类散文往往借助对景物的描写, 升华出作者本我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一种体悟与感慨。这类散文一般让学生主体反复诵读, 潜心体会文本, 以文为桥梁, 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阅读境界。

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为例, 这篇文章中, 作者与读者亲密的交流, 描述济南奇异的景色, 诉说自己真切的感受。全篇都弥漫着亲切感和亲和力, 仿佛是将读者视为老朋友来同他们介绍“济南的冬天”这一新朋友。首先, 教师自己要反复的读, 部分重点片段最好反复吟诵、回味, 执教者自己读出了心得、读出了体会, 才有可能引导学生读的心驰神往, 于无形之中实现了高质量的语言积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以何种路径来处理一篇教材对教师而言更是一个严格的考验与测试。

其次, 不动笔墨不读书, 精读的过程中也要用笔勾勾划划出引起自身共鸣或者是比较深得人心的句子, 为进一步的鉴赏做准备。以《济南的冬天》为例, 阅读过程中注意到“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 有的地方雪厚点, 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那些小山太秀气!”这一段无论从修辞上还是从语言上或者是从作者所蕴含的感情上都是会引起大多数学生重视的, 因而就可以勾勾划划并在旁写下自己的阅读感言或是批注。

第三, 进入鉴赏阶段,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 提取并标示出相关语句, 这里教师一定不能急于给出示范, 应当由学生自己去阅读领会, 理清文脉。接着便是整体探究作者行文特色也就是文章的语言特点。就《济南的冬天》而言, 其一就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老舍先生在介绍济南冬天的景色时大量采用拟人手法, 亲切而自然。描写城外那一圈小山, 说“小山仿佛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还低声告诉城里人“你们放心吧, 这儿准保暖和”等等, 这里把小山说的仿佛就像是一个慈祥老祖母。其二就是在描写之中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富于变化, 使人产生美的联想, 第三段写山间雪景, 把景色想象成穿着花衣服的小姑娘, 仿佛展开了一幅色泽明艳的水彩画, 接着第四段文字转而显得简约清淡, 透露出水墨画的淡雅韵致。只有精读才能发现并体会这种妙处。

第四, 精读之余要进行一些适当的拓展迁移演练。一方面学生要结合文中经典语句, 采用旁批的方式写下自己的阅读感言;另一方面, 迁移到写作, 教师在处理这类教材后期要求学生每人至少写一段文字, 可以侧重于评析, 谈一谈鉴赏心得, 论说个人的阅读体验, 也可以侧重于变换角度对课文的一些内容进行仿写或者改写, 比如, 采用拟人手法, 假设自己是济南的小山、斜照着山雪的夕阳、河中倒影着的长长柳影等, 借鉴课文的笔法, 结合阅读的感受, 描写景物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感情。

二.因物抒情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这类散文往往以对某一物体的细致的刻画描写来抒发作者因为这一物件而引发或是产生的独特的本我的感情, 这种感情一定是与这一物件息息相关的, 以它为点, 因它而发。这类散文并不普遍, 由于必修一中没有涉及, 这里就列举较典型的一篇:苏教版语文九年级教材中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对这类教材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是钻研文本的方法, 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细致体会作者如何借助这一物来抒情的。

第一, 紧扣教材, 让学生多读。这里的读有两层含义, 一是朗读, 一是阅读。状物类文章大都以散文的语言呈现在学生面前, 这些语言如诗一般, 给人以美的享受, 若能沉浸于其中美美地读一读, 读出文字的美来, 相信也是一件美事。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 而文章又很长, 不可能面面俱到, 注重引导学生美文美读, 就需要在教材处理时注意取舍, 在重点段落的朗读上加强指导, 以便朗读落到实处。体现在《白杨礼赞》这一篇目上就是对文中重点段落第5自然段的反复吟读,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笔直的杆, 笔直的枝……”经过阅读就能领略到作者对白杨树不平凡的感情。

第二, 挖掘教材, 让学生能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处, 精心设计, 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在课堂上把握说话的机会。《白杨礼赞》文中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 那么就要给学生机会通过阅读课文说出白杨树为什么不平凡, 它的不平凡又表现在那些方面, 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

第三, 利用教材, 让学生会写。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之一就是习作能力的培养。而教材是极好的范文,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让学生学会一些写作的方法, 也是很有必要的。因而老师应充分利用教材, 让学生在学习教材中领悟写作方法, 以教促写再以写促教, 形成一个教学写作的良性循环。如《白杨礼赞》一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文中用到了象征, 教师简要介绍什么是象征, 象征与比喻的区别。再提问:文章第5节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与象征意义有无联系?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明确, 那是象征的基础。从而让学生在写作中练习学会运用象征的手法写作。

三.以事抒情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这类散文常常是在记叙一件事情的基础上阐发作者对于这一件事的独到的感受, 不同于记叙文单一的叙事性, 以事抒情类散文是借助记叙下这件事而重在抒发自己的看法。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中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韩少功的《我心归去》即是一篇以事抒情的散文, 作者借助移民头一个月的无聊经历, 回忆在故乡时的种种, 重在抒发作者“很想念家里”“惦念亲人”的感情。对于这一类散文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是:知人论“事”的处理方法。这里以《我心归去》为例。

第一, 以记叙文的方式细致阅读课文, 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文中体现就是, 结果是“我心归去”, 阅读过程中就是要找出这个起因和经过, 为什么要“归去”, 归哪里去。经过阅读我们知道, 因为作者移民法国, 在那儿的一个月让他觉得百般无聊, 思及故乡的种种好以及亲人的挂牵, 让他产生了“我心归去”这样的感叹。

第二, 对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有助于理解这一事件从而体会作者的感情甚至与他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导入新课之后教师要对作者有个大致的介绍:韩少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受到一致好评, 2002年2月, 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作者在浪漫的法国是受到礼遇的, 那么为什么待了仅仅一个月就“我心归去”了。由此让学生找到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 比如“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很想念家里”等等, 这样教师就自然的将学生由事件的叙述带到了重点的作者感情的抒发上。

第三, 教材本身的说明的运用, 在必修一的这一专题中主要体现在对话栏的充分利用上。文章第一小节在作者对他在法国居住地的描述结束后, 对话栏即说明“描写物质环境的优裕, 为下文作铺垫”, 教师通过提醒学生重视对话栏的内容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参与理解作者感情的变化, 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同时更好的理解散文教材所表现的另类的情感。

因此, 在了解抒情散文教材处理的基本路径的前提下分别探索这三类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 有利于更系统细致的进行教学, 有利于实现教学环节的优化,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抒情散文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 针对散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本文避开抒情散文教材处理的基本路径, 主要就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做探讨。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秋的来到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秋的优美散文04-09

问秋的优美散文04-11

浅秋的思忆的散文04-11

浅秋的暖阳散文04-14

喜欢秋的散文范文06-02

凝望蓝天独忆秋的背影散文04-12

名家抒情散文04-30

抒情散文范文05-17

写景抒情散文07-20

嫂子抒情散文04-07

上一篇:《舟过安仁》改写作文-改写作文下一篇:戈壁徒步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