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对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

2024-05-10

文本细读对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通用8篇)

篇1:文本细读对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

文本细读对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子陵中学 邓达云

所谓细读,就是仔细认真地阅读,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做一番咀嚼体味,能够在平淡质朴处挖掘出学生未曾注意到的内在韵味,带给学生极大的震撼,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觉和语文素养。下面仅就教学鲁迅的文章时,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反复推敲,并理解其中的真知灼见来谈谈个人做法:

一、品味字句见真情

如教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一文,我对范进发疯时的话语的“噫!好了!我中了!”这三句话,引导学生细细琢磨,仔细品味,觉得这三句话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噫!好了!我中了!”三句全用了感叹号,连续宣泄,一句一叹,写尽了范进中举时的狂喜心情。从中可以看出,这些话不是简单的“疯人疯语”,而应该是“哲人哲语”。

先看“噫!”一字一叹号,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出范进在得到中举信息时惊疑、狂喜的复杂心情:先是不信,他在街上听到邻居的报传时疑是欺诈便是明证;然后面对众多乡亲及报信小吏又不能不信,但又不完全相信,因而半信半疑;当最终确认是事实时,压抑在心中50多年的情感终于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千言万语汇聚成一个字“噫!”“人生荒唐行,一把心酸泪。都云范进痴,谁解其中味?”简单一字,凝练千言万语,语言之精炼可见一斑!

再看“好了!”两字一叹号。如此动情,“好”在哪里?让人产生疑问。品读下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张乡绅的举手拱送、胡屠夫的曲意奉承、众乡邻的刻意巴结——真是一朝得“道”,名利全有,确实“好了”。我们再对照一下范进中举前的情景:考试前借盘缠被骂得“狗血喷头”,“摸门不着”;考试时家中“三天无米下锅”,老娘饿得“两眼昏花”——这是文中所显现的,对文中没有直接显现的,我们也可以推测,这几天张乡绅、众乡邻对范进家的悲惨遭遇视而不见,漠不关心,不知到哪里“云游”去了。而中举后,这些人则又像从地里钻出来似的,热情得让人承受不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好了!”乃范进梦寐以求的生活之曙光,出人头地、扬眉吐气之心声,也是对当时知识分子一生终极目标的高度提炼与概括。

最后,“我中了!”三字一叹号。“我中了”是“好了!”的根本原因。一切现状的改变都取决于此,这也是几千年下层知识分子苦苦追求的目标。正因为“中”与“不中”是“天堂”与“地狱”的分界线,所以范进的发疯在情理之中而非意料之外。而且这类“发疯”现象绝非偶然,从报录人“熟知”治病偏方可以看出此病为中举人的“通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范进之流利欲熏心的可悲可笑,更能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通过对范进语言的一番分析,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些话恰恰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本质。只言片语之间容纳无限内涵,这正是一切不朽名著的伟大之处和流芳百世的根本原因。

二、推敲语言得真知

如教鲁迅先生小说《孔乙己》一文时,文中反复写到孔乙己在酒店欠下了“十九个钱”,那么这“十九个钱”是分几次欠下的呢?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并挖掘出这“十九个钱”绝非一次所欠。因为在他自命清高、得意之时,排出九文大钱,如果是两次就会欠“十八个钱”,这说明他至少是分三次欠下的。一次次欠钱,他要接受多少嘲笑、讽刺?这对爱面子的孔乙己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随便欠钱的。文中也说“他的品行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吗?在一次次地打击面前他的精神就会变得麻木不仁,也正是一次次的欠钱说明他穷困潦倒到了极点。

又如教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在教学时我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一只梅花鹿而不是别的什么呢?为什么是伏着而不是站着的呢?”

我引导学生翻阅了有关资料,发现鲁迅先生这样写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自孔子以来,读书都是为了功名利禄。在《论语?卫灵公》中有孔子勉励弟子们用心力于学术以求功名利禄的记载:“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孔子从道德修养和学业造就两方面为弟子们指出了谋求“禄”的途径,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吸引力。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已深入人心,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做了官就有很丰厚的俸禄(很肥大就象征丰厚),这样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因而,鲁迅在这里用的“梅花鹿”的“鹿”实际上是“禄”的谐音,而“伏在古树下”的“伏”与“福”谐音。由此可以看出,鲁迅这样写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

三、讨论问题辩真意

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孔乙己》中只要孔乙己一到酒店众人就拿他取笑作乐。阵阵笑声,叫人难忘,无不令人掬起一把辛酸的泪水。作者在文中反复写众人的“笑”又是为了什么呢?

问题一提出,学生略一思索后,一个学生答道:“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笑他“脸上又添新伤疤了”,笑他“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青筋条条绽出”的争辩,也只是引得众人“哄笑起来”。不错,因生活所迫孔乙己脸上的确添了新伤疤,但那是他不辛遭遇的见证啊!然而“短衣帮”不是同情和安抚,而是以此作为笑料,用孔乙己的痛苦和窘迫换来自己的快乐。“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呢?”于是众人又“哄笑起来”。“学而优则仕”,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只值得奚落和嘲笑。殊不知,“短衣帮”也和孔乙己一样,同样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同样受着统治阶级的欺压。对此,他们全然不知,却在他们劳累而苦闷的生活中以哄笑孔乙己来寻求片刻的欢乐,这“哄笑”的背后,不正是表现了他们的麻木不仁吗?

另一学生抢着说:如果说“短衣帮”的“哄笑”未必含有恶意,只是些无聊的逗笑取乐,那么,酒店掌柜的笑则是别有用心的故意取笑。平常,掌柜的“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就是孔乙己被打折了腿最后一次“坐着用这手”来到酒店的时候,也“似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已身残气微,生命危在旦夕,掌柜毫无人性的取笑,实在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又一学生站起来说:只要孔乙己一到咸亨酒店,无聊的“哄笑”、恶意的取笑便不断传来,其间也夹着童稚的笑。同孔乙己分吃茴香豆的孩子们,年幼无知,天真无邪,也时常“附和”着,围着孔乙己笑,这无意的取笑也同样伤害了孔乙己,使他得不到丝毫人间的温暖。

我接着学生的回答说:纵观全文,无论是小伙伴解脱的笑,小孩天真无邪的笑,还是短衣帮麻木不仁的笑,掌柜自私卑劣而没有人性的笑,咸亨酒店的笑声无不使孔乙己本已悲苦的生活更添凄凉的意味。孔乙己在人们的嘲笑声中出现,又在默默无声中死去;他的一生,只是给那些无聊的酒徒带来一些谈笑的笑料;他的死,也没有激起人们丝毫的同情;他的穷困潦倒的一生充满了无限的辛酸。通过讨论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意图。

再如教鲁迅的小说《故乡》的第一部分时,写的是“我”渐进故乡时所看到的故乡。小说以写景为主,其中“阴晦”、“冷风”、“苍黄”、“萧索的荒村”等词语集中描写了故乡此时的荒凉破败,从而使“我”的心情悲凉。接着作者写道:“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鲁迅为什么说20年前的故乡“好得多了”?那时的故乡景观到底如何呢?20年前的故乡真的是美丽的吗?

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一会儿就有学生回答说:文中写“我”已经离开故乡20多年,异地谋生。由于多年对故乡的思念,故乡那些残破不堪的东西早已在脑海中消逝,而永不熄灭的是故乡美好的一面。接着又有学生说:文中写“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闰土是“我”童年的伙伴。那时,每到春节,他就会到“我”家来,给“我”讲拾贝壳、雪后捕鸟、用胡叉刺猹等等生动有趣的故事,这在一个初谙世事的少年的心中,是难以忘怀的,愈久愈变成美好的回忆。

马上又有学生站起来说:文中“我”那时只是一个少年,还不能懂得人世的艰辛与社会的黑暗,而20年后,“我”已在人世间漂泊多年,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深深懂得了人生的艰辛。用两种不同的眼光和不同的心态看故乡,结果是不同的,自然的是前者显得美丽,后者显得悲惨。

再一个学生忍不住回答道:作者为了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抨击。故乡不仅没有变得繁荣,而且和20年相比竟更加衰破,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悲凉忧愤呢?其实,“我”也知道,20多年前的故乡比现在好不到哪里去,所以真要记忆起她的美丽,说出她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作者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缅怀往昔,回忆过去,而是表明对现实的挑战的态度。作者真正希望和追寻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我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而绝不是回到20年前。

正是由于以上几方面原因,鲁迅先生才说20年前的故乡“好得多了”。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20年前的故乡也并不比现在好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地提升。

邓达云《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9

篇2:文本细读对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

在有效的文本阅读中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第二中心小学

陈小梅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阅读才能有效地达成目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去读,特别强调读懂了什么?读中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读出文本中的情境和内蕴,读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独特感悟。1.有效地提问

问题的难易度是衡量提问有效性的首要条件。切合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能促使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非经过阅读思考不能答出,但通读全文,整体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回答。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学生形成研读文本的习惯、提高分析归纳能力以及领悟文章表达方法等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并把果子“摘下来”,也有利于培植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教师所提问题要突出课文重点或教学重点,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使问题击中要害。如《一夜的工作》(人教社六年级下册第13课)一文,老师设计了“‘如此而已’是什么意思?你从‘如此而已’中读懂了什么?”这一问题,这不起眼的“如此而已”成了学生感悟的触发点。学生在由“如此而已”的想开去中,悟出了“如此而已”背后的丰富蕴意,也很自然地对整篇课文作了整合思考。2.有效地“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每个个体运用自我的期待视野同文本撞击的过程。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是进行有效对话教学的基础。教师和文本对话就是要钻研好教材,读出教材中的精妙之处,读出自己的独到发现,想到学生可能会遇到的疑难问题,想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学生与文本对话时,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认真真的把课文读好,还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了自己的感悟和见解,才具备与同学和老师对话的“底气”。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与文本对话架设“桥梁”,学生阅读文本,不仅仅是单方面地接受文本所负载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但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文化的积淀还不足,认识的能力还不强,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障碍,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学生扫清障碍。3.有效地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老师要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把朗读训练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要多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把朗读训练和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可以体会词语句子的准确含义、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篇章布局的逻辑思路、语法修辞的规律特性,以及声调韵律的搭配布置等。朗读时,教师可抓住文本中的经典词句,引导学生细读揣摩、涵咏品味其妙处,“品”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文本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可精心设计这样的朗读训练:先请学生带着“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的问题,引读7—8自然段;再一边自由读一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受”;引导学生揣摩语气和情感后,再请个别学生朗读;在感悟了作者说的话所包含的感情后,最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朗读指导的层次性和有效性。4.有效地感悟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就必须处理好朗读与感悟,做到读悟结合。朗读和品悟就像孪生兄弟密不可分,只有在品悟的基础上才能读出真情实感,才能读出韵味,只有在朗读的基础上才能加深品悟。

文本的内容和文本的语言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本中那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情感,都是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唯有真正体会到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精湛,体味到它的艺术魅力,才会触摸到作者思想、情感的深处,才能跨越时空,思接千栽,与文本进行着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撞击。语文教学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对于文本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细嚼慢品,咬到文字的深处,嚼出文字的滋味。要在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照,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两者相得益彰。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抓住室外华丽与室内简陋、工作劳苦与生活简朴、文件多与审稿严、关心同志与工作繁忙的对比,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感悟敬爱的周总理忘我的工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简朴的生活作风,越发感到周总理的伟大,更加崇敬爱戴周总理。这样就把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落到了实处。5.有效地迁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要凭借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语言表达的方法、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等。也就是说,要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学习写作。事实上,我们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让学生能说会写。课文中有许多可提供学生习作的资源(小练笔),通过阅读课文中习作资源的挖掘,让学生模仿迁移,增加写作实践的机会,无疑是一条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如:学生通过阅读《一夜的工作》,仿佛亲眼目睹了周总理简朴的生活和劳苦的工作,于是让他们写写“有什么想法?”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学生通过写自己心中的话,还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再如:学习“办公室陈设”内容后,让学生学习“室外华丽与室内简陋”的对比写法,进行一处建筑物的片断练笔,真正落实读中学写,以写促到读,读写结合。

篇3:文本细读对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

一.品味字句见真情

如教鲁迅先生的《范进中举》一文, 我对范进发疯时的话语的“噫!好了!我中了!”这三句话, 引导学生细细琢磨, 仔细品味, 觉得这三句话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噫!好了!我中了!”三句全用了感叹号, 连续宣泄, 一句一叹, 写尽了范进中举时的狂喜心情。从中可以看出, 这些话不是简单的“疯人疯语”, 而应该是“哲人哲语”。

先看“噫!”一字一叹号, 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出范进在得到中举信息时惊疑、狂喜的复杂心情:先是不信, 他在街上听到邻居的报传时疑是欺诈便是明证;然后面对众多乡亲及报信小吏又不能不信, 但又不完全相信, 因而半信半疑;当最终确认是事实时, 压抑在心中50多年的情感终于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 千言万语汇聚成一个字“噫!”“人生荒唐行, 一把心酸泪。都云范进痴, 谁解其中味?”简单一字, 凝练千言万语, 语言之精炼可见一斑!

再看“好了!”两字一叹号。如此动情, “好”在哪里?让人产生疑问。品读下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张乡绅的举手拱送、胡屠夫的曲意奉承、众乡邻的刻意巴结———真是一朝得“道”, 名利全有, 确实“好了”。我们再对照一下范进中举前的情景:考试前借盘缠被骂得“狗血喷头”, “摸门不着”;考试时家中“三天无米下锅”, 老娘饿得“两眼昏花”———这是文中所显现的, 对文中没有直接显现的, 我们也可以推测, 这几天张乡绅、众乡邻对范进家的悲惨遭遇视而不见, 漠不关心, 不知到哪里“云游”去了。而中举后, 这些人则又像从地里钻出来似的, 热情得让人承受不了。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好了!”乃范进梦寐以求的生活之曙光, 出人头地、扬眉吐气之心声, 也是对当时知识分子一生终极目标的高度提炼与概括。

最后, “我中了!”三字一叹号。“我中了”是“好了!”的根本原因。一切现状的改变都取决于此, 这也是几千年下层知识分子苦苦追求的目标。正因为“中”与“不中”是“天堂”与“地狱”的分界线, 所以范进的发疯在情理之中而非意料之外。而且这类“发疯”现象绝非偶然, 从报录人“熟知”治病偏方可以看出此病为中举人的“通病”,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范进之流利欲熏心的可悲可笑, 更能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通过对范进语言的一番分析,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些话恰恰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本质。只言片语之间容纳无限内涵, 这正是一切不朽名著的伟大之处和流芳百世的根本原因。

二.推敲语言得真知

如教鲁迅先生小说《孔乙己》一文时, 文中反复写到孔乙己在酒店欠下了“十九个钱”, 那么这“十九个钱”是分几次欠下的呢?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并挖掘出这“十九个钱”绝非一次所欠。因为在他自命清高、得意之时, 排出九文大钱, 如果是两次就会欠“十八个钱”, 这说明他至少是分三次欠下的。一次次欠钱, 他要接受多少嘲笑、讽刺?这对爱面子的孔乙己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随便欠钱的。文中也说“他的品行比别人都好, 就是从不拖欠”吗?在一次次地打击面前他的精神就会变得麻木不仁, 也正是一次次的欠钱说明他穷困潦倒到了极点。

又如教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 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在教学时我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一只梅花鹿而不是别的什么呢?为什么是伏着而不是站着的呢?”

我引导学生翻阅了有关资料, 发现鲁迅先生这样写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自孔子以来, 读书都是为了功名利禄。在《论语·卫灵公》中有孔子勉励弟子们用心力于学术以求功名利禄的记载:“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 馁在其中矣;学也, 禄在其中矣。”孔子从道德修养和学业造就两方面为弟子们指出了谋求“禄”的途径, 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吸引力。几千年来, “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已深入人心, 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做了官就有很丰厚的俸禄 (很肥大就象征丰厚) , 这样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因而, 鲁迅在这里用的“梅花鹿”的“鹿”实际上是“禄”的谐音, 而“伏在古树下”的“伏”与“福”谐音。由此可以看出, 鲁迅这样写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

三.讨论问题辩真意

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孔乙己》中只要孔乙己一到酒店众人就拿他取笑作乐。阵阵笑声, 叫人难忘, 无不令人掬起一把辛酸的泪水。作者在文中反复写众人的“笑”又是为了什么呢?

问题一提出, 学生略一思索后, 一个学生答道:“孔乙己一到店, 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 笑他“脸上又添新伤疤了”, 笑他“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己“青筋条条绽出”的争辩, 也只是引得众人“哄笑起来”。不错, 因生活所迫孔乙己脸上的确添了新伤疤, 但那是他不辛遭遇的见证啊!然而“短衣帮”不是同情和安抚, 而是以此作为笑料, 用孔乙己的痛苦和窘迫换来自己的快乐。“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呢?”于是众人又“哄笑起来”。“学而优则仕”, 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 只值得奚落和嘲笑。殊不知, “短衣帮”也和孔乙己一样, 同样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同样受着统治阶级的欺压。对此, 他们全然不知, 却在他们劳累而苦闷的生活中以哄笑孔乙己来寻求片刻的欢乐, 这“哄笑”的背后, 不正是表现了他们的麻木不仁吗?

另一学生抢着说:如果说“短衣帮”的“哄笑”未必含有恶意, 只是些无聊的逗笑取乐, 那么, 酒店掌柜的笑则是别有用心的故意取笑。平常, 掌柜的“每每这样问他, 引人发笑”, 就是孔乙己被打折了腿最后一次“坐着用这手”来到酒店的时候, 也“似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已身残气微, 生命危在旦夕, 掌柜毫无人性的取笑, 实在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又一学生站起来说:只要孔乙己一到咸亨酒店, 无聊的“哄笑”、恶意的取笑便不断传来, 其间也夹着童稚的笑。同孔乙己分吃茴香豆的孩子们, 年幼无知, 天真无邪, 也时常“附和”着, 围着孔乙己笑, 这无意的取笑也同样伤害了孔乙己, 使他得不到丝毫人间的温暖。

我接着学生的回答说:纵观全文, 无论是小伙伴解脱的笑, 小孩天真无邪的笑, 还是短衣帮麻木不仁的笑, 掌柜自私卑劣而没有人性的笑, 咸亨酒店的笑声无不使孔乙己本已悲苦的生活更添凄凉的意味。孔乙己在人们的嘲笑声中出现, 又在默默无声中死去;他的一生, 只是给那些无聊的酒徒带来一些谈笑的笑料;他的死, 也没有激起人们丝毫的同情;他的穷困潦倒的一生充满了无限的辛酸。通过讨论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意图。

再如教鲁迅的小说《故乡》的第一部分时, 写的是“我”渐进故乡时所看到的故乡。小说以写景为主, 其中“阴晦”、“冷风”、“苍黄”、“萧索的荒村”等词语集中描写了故乡此时的荒凉破败, 从而使“我”的心情悲凉。接着作者写道:“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鲁迅为什么说20年前的故乡“好得多了”?那时的故乡景观到底如何呢?20年前的故乡真的是美丽的吗?

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 一会儿就有学生回答说:文中写“我”已经离开故乡20多年, 异地谋生。由于多年对故乡的思念, 故乡那些残破不堪的东西早已在脑海中消逝, 而永不熄灭的是故乡美好的一面。

接着又有学生说:文中写“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闰土是“我”童年的伙伴。那时, 每到春节, 他就会到“我”家来, 给“我”讲拾贝壳、雪后捕鸟、用胡叉刺猹等等生动有趣的故事, 这在一个初谙世事的少年的心中, 是难以忘怀的, 愈久愈变成美好的回忆。

马上又有学生站起来说:文中“我”那时只是一个少年, 还不能懂得人世的艰辛与社会的黑暗, 而20年后, “我”已在人世间漂泊多年, 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深深懂得了人生的艰辛。用两种不同的眼光和不同的心态看故乡, 结果是不同的, 自然的是前者显得美丽, 后者显得悲惨。

再一个学生忍不住回答道:作者为了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抨击。故乡不仅没有变得繁荣, 而且和20年相比竟更加衰破, 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悲凉忧愤呢?其实, “我”也知道, 20多年前的故乡比现在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真要记忆起她的美丽, 说出她的佳处来, 却又没有“影像”, 没有言辞了。作者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缅怀往昔, 回忆过去, 而是表明对现实的挑战的态度。作者真正希望和追寻的, 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我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而绝不是回到20年前。

正是由于以上几方面原因, 鲁迅先生才说20年前的故乡“好得多了”。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20年前的故乡也并不比现在好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了。

篇4:文本细读对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

一.品味字句见真情

如教鲁迅先生的《范进中举》一文,我对范进发疯时的话语的“噫!好了!我中了!”这三句话,引导学生细细琢磨,仔细品味,觉得这三句话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噫!好了!我中了!”三句全用了感叹号,连续宣泄,一句一叹,写尽了范进中举时的狂喜心情。从中可以看出,这些话不是简单的“疯人疯语”,而应该是“哲人哲语”。

先看“噫!”一字一叹号,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出范进在得到中举信息时惊疑、狂喜的复杂心情:先是不信,他在街上听到邻居的报传时疑是欺诈便是明证;然后面对众多乡亲及报信小吏又不能不信,但又不完全相信,因而半信半疑;当最终确认是事实时,压抑在心中50多年的情感终于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千言万语汇聚成一个字“噫!”“人生荒唐行,一把心酸泪。都云范进痴,谁解其中味?”简单一字,凝练千言万语,语言之精炼可见一斑!

再看“好了!”两字一叹号。如此动情,“好”在哪里?让人产生疑问。品读下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张乡绅的举手拱送、胡屠夫的曲意奉承、众乡邻的刻意巴结——真是一朝得“道”,名利全有,确实“好了”。我们再对照一下范进中举前的情景:考试前借盘缠被骂得“狗血喷头”,“摸门不着”;考试时家中“三天无米下锅”,老娘饿得“两眼昏花”——这是文中所显现的,对文中没有直接显现的,我们也可以推测,这几天张乡绅、众乡邻对范进家的悲惨遭遇视而不见,漠不关心,不知到哪里“云游”去了。而中举后,这些人则又像从地里钻出来似的,热情得让人承受不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好了!”乃范进梦寐以求的生活之曙光,出人头地、扬眉吐气之心声,也是对当时知识分子一生终极目标的高度提炼与概括。

最后,“我中了!”三字一叹号。“我中了”是“好了!”的根本原因。一切现状的改变都取决于此,这也是几千年下层知识分子苦苦追求的目标。正因为“中”与“不中”是“天堂”与“地狱”的分界线,所以范进的发疯在情理之中而非意料之外。而且这类“发疯”现象绝非偶然,从报录人“熟知”治病偏方可以看出此病为中举人的“通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范进之流利欲熏心的可悲可笑,更能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通过对范进语言的一番分析,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些话恰恰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本质。只言片语之间容纳无限内涵,这正是一切不朽名著的伟大之处和流芳百世的根本原因。

二.推敲语言得真知

如教鲁迅先生小说《孔乙己》一文时,文中反复写到孔乙己在酒店欠下了“十九个钱”,那么这“十九个钱”是分几次欠下的呢?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并挖掘出这“十九个钱”绝非一次所欠。因为在他自命清高、得意之时,排出九文大钱,如果是两次就会欠“十八个钱”,这说明他至少是分三次欠下的。一次次欠钱,他要接受多少嘲笑、讽刺?这对爱面子的孔乙己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随便欠钱的。文中也说“他的品行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吗?在一次次地打击面前他的精神就会变得麻木不仁,也正是一次次的欠钱说明他穷困潦倒到了极点。

又如教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在教学时我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一只梅花鹿而不是别的什么呢?为什么是伏着而不是站着的呢?”

我引导学生翻阅了有关资料,发现鲁迅先生这样写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自孔子以来,读书都是为了功名利禄。在《论语·卫灵公》中有孔子勉励弟子们用心力于学术以求功名利禄的记载:“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孔子从道德修养和学业造就两方面为弟子们指出了谋求“禄”的途径,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吸引力。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已深入人心,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做了官就有很丰厚的俸禄(很肥大就象征丰厚),这样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因而,鲁迅在这里用的“梅花鹿”的“鹿”实际上是“禄”的谐音,而“伏在古树下”的“伏”与“福”谐音。由此可以看出,鲁迅这样写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

三.讨论问题辩真意

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孔乙己》中只要孔乙己一到酒店众人就拿他取笑作乐。阵阵笑声,叫人难忘,无不令人掬起一把辛酸的泪水。作者在文中反复写众人的“笑”又是为了什么呢?

问题一提出,学生略一思索后,一个学生答道:“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笑他“脸上又添新伤疤了”,笑他“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青筋条条绽出”的争辩,也只是引得众人“哄笑起来”。不错,因生活所迫孔乙己脸上的确添了新伤疤,但那是他不辛遭遇的见证啊!然而“短衣帮”不是同情和安抚,而是以此作为笑料,用孔乙己的痛苦和窘迫换来自己的快乐。 “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呢?”于是众人又“哄笑起来”。“学而优则仕”,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只值得奚落和嘲笑。殊不知,“短衣帮”也和孔乙己一样,同样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同样受着统治阶级的欺压。对此,他们全然不知,却在他们劳累而苦闷的生活中以哄笑孔乙己来寻求片刻的欢乐,这“哄笑”的背后,不正是表现了他们的麻木不仁吗?

另一学生抢着说:如果说“短衣帮”的“哄笑”未必含有恶意,只是些无聊的逗笑取乐,那么,酒店掌柜的笑则是别有用心的故意取笑。平常,掌柜的“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就是孔乙己被打折了腿最后一次“坐着用这手”来到酒店的时候,也“似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已身残气微,生命危在旦夕,掌柜毫无人性的取笑,实在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又一学生站起来说:只要孔乙己一到咸亨酒店,无聊的“哄笑”、恶意的取笑便不断传来,其间也夹着童稚的笑。同孔乙己分吃茴香豆的孩子们,年幼无知,天真无邪,也时常“附和”着,围着孔乙己笑,这无意的取笑也同样伤害了孔乙己,使他得不到丝毫人间的温暖。

我接着学生的回答说:纵观全文,无论是小伙伴解脱的笑,小孩天真无邪的笑,还是短衣帮麻木不仁的笑,掌柜自私卑劣而没有人性的笑,咸亨酒店的笑声无不使孔乙己本已悲苦的生活更添凄凉的意味。孔乙己在人们的嘲笑声中出现,又在默默无声中死去;他的一生,只是给那些无聊的酒徒带来一些谈笑的笑料;他的死,也没有激起人们丝毫的同情;他的穷困潦倒的一生充满了无限的辛酸。通过讨论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意图。

再如教鲁迅的小说《故乡》的第一部分时,写的是“我”渐进故乡时所看到的故乡。小说以写景为主,其中“阴晦”、“冷风”、“苍黄”、“萧索的荒村”等词语集中描写了故乡此时的荒凉破败,从而使“我”的心情悲凉。接着作者写道:“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鲁迅为什么说20年前的故乡“好得多了”?那时的故乡景观到底如何呢?20年前的故乡真的是美丽的吗?

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一会儿就有学生回答说:文中写“我”已经离开故乡20多年,异地谋生。由于多年对故乡的思念,故乡那些残破不堪的东西早已在脑海中消逝,而永不熄灭的是故乡美好的一面。

接着又有学生说:文中写“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闰土是“我”童年的伙伴。那时,每到春节,他就会到“我”家来,给“我”讲拾贝壳、雪后捕鸟、用胡叉刺猹等等生动有趣的故事,这在一个初谙世事的少年的心中,是难以忘怀的,愈久愈变成美好的回忆。

马上又有学生站起来说:文中“我”那时只是一个少年,还不能懂得人世的艰辛与社会的黑暗,而20年后,“我”已在人世间漂泊多年,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深深懂得了人生的艰辛。用两种不同的眼光和不同的心态看故乡,结果是不同的,自然的是前者显得美丽,后者显得悲惨。

再一个学生忍不住回答道:作者为了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抨击。故乡不仅没有变得繁荣,而且和20年相比竟更加衰破,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悲凉忧愤呢?其实,“我”也知道,20多年前的故乡比现在好不到哪里去,所以真要记忆起她的美丽,说出她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作者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缅怀往昔,回忆过去,而是表明对现实的挑战的态度。作者真正希望和追寻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我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而绝不是回到20年前。

正是由于以上几方面原因,鲁迅先生才说20年前的故乡“好得多了”。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20年前的故乡也并不比现在好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篇5: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

【摘 要】文本细读是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同样可以指导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总是以文本为核心,抓住文本的关键点,自觉地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以多元姿态亲近文本,沉入言语之中,涵泳品味,从而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进而建构起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这就是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

【关键词】文本细读;阅读教学;文本细读关键点

“课程目标”对“阅读与鉴赏”提出了明确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一课程目标直接决定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世界,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从而建构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

文本细读,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最便捷、最重要的路径和平台。

一、“文本细读”的内涵

文本细读,就字面意义,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文本。

文本细读,作为一个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最早是由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的。在文学批评的语境下,文本细读作为一种作品的研究方法,指的是运用语义学方法对作品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这一语境下的文本细读具有三大基本特征,即“以文本为中心,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它最终是为文学批评服务的。

在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显然与文学批评语境的文本细读有所区别,它的目的和旨归应当锁定在阅读教学。在这一语境下,文本细读应当“从阅读教学出发,为了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结伴而行”。因此,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具有以下特征:

(一)文本细读的主体是学生。只有让学生走进文本,亲近言语,涵泳品味,才能领悟作家的情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细读直接指向言语。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言语则是家的基石。只有细读文本言语,牢牢抓住言语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才能使文本这株大树根深叶茂,才能使学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深度建构。

(三)教师“在场”。它包含两层意思:①

教师细读先行。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实质是以教师的细读引领学生的细读,以教师的细读体验唤醒学生的细读体验。②教师指导。学生的文本细读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而是有教师指导和引导的、学生沉入文本言语的此在的细读。这样的细读,其实质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或作者)进行对话,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样的细读,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又是一个发现和体验的过程。

二、寻找“文本细读”的关键点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主张以文本为核心,以多元姿态亲近文本,沉入言语之中,品味分析,从而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但是,这种细读并不是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散步式逐字逐句细读,相反,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

那么,面对阅读材料时,文本言语的关键点究竟在哪里?教师如何抓住这些关键点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呢?

(一)于矛盾处生疑

文本细读,必然指向言语本身。后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罪恶的漏洞”。任何语言都只是一种表象的存在,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思想和情感往往隐藏在语言这一面纱之后。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言语的前后矛盾处,进行细读,往往能发现文本这片风景的绝美之境,甚至发前人之所未发。如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说:“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梦”是无形、无重量的,怎么可以“沉淀”?这显然是矛盾的。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不难发现,“„沉淀‟,说明是过去的,不是未来的;是记忆深处的,不是表面的。梦是美好的,充满了诗意的”,而不是一般的,当然更不是闻一多式的“恶梦”。

(二)于逆情悖理处探疑

人物行为有时不合常规,这些不合常规之处也就是细读的关键点。如《守财奴》。当老葛朗台看到欧也妮手中嵌着金子的梳妆匣时,“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一“纵”一“扑”,如此敏捷的身手显然不符合葛朗台76岁的年龄。但这不合常理的举动,恰恰是作为“看见金子,占有金子”的执着狂对金子的本能反应,由此可见出葛朗台对金子的贪欲。再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答:“只刚念了《四书》。”而当宝玉问黛玉“妹妹可曾读书”时,黛玉则答:“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对于同一个问题,黛玉为何会有前后完全相反的回答,这一

异常处就是一个细读的关键点。循着这个点去追寻原因,发现黛玉的改变只因了贾母对于女孩子读书的态度——“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听懂了外祖母的态度,随即来了个180度大转变,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黛玉的聪慧,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寄人篱下的黛玉在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小心谨慎和敏感多虑。

(三)于无疑处存疑

“于未晓处质疑,于无疑处生疑”,是文本细读的最高境界。文本中有些细节,初读觉得并无障碍,但细细品读,却可以读出疑问。比如《雷雨》中有这么一处对白。周朴园问:“三十年前你在无锡吗?”鲁侍萍答:“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这一问一答,初读起来似乎合情合理,无懈可击,但细究起来,则不禁令人生疑。按周朴圆的问题流向,鲁只须回答“是的”就行了,后半句的回答完全是多余的;那么,把后半句去掉,行吗?另外,她为什么不提别的,而单单提“洋火”?很显然,去掉后半句,剧情就无法发展下去。鲁不提别的生活细节,是因为三十年前有关“洋火”的生活情景在她心中印象特别深刻:①侍萍生孩子受了病总要关窗户,所以室内经常点灯,周在灯下照顾鲁。②周的衬衣被火烧了个窟窿,鲁在灯下为周缝衣服(衬衣上的梅花的来由)。总之 “洋火”,是鲁周二人美好生活的见证,有了它,就能引发二人对往事的回忆,推动剧情发展,并充分展现周朴园对于鲁侍萍的复杂感情,让周朴园这个人物成为“圆形”人物。

总之,只要教师先行细读文本,抓住文本语言的矛盾处、逆情悖理处和貌似无疑处设置文本细读的关键点,并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点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就能够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世界。

三、“文本细读”的课堂操作方略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关键处进行细读的方法很多,但是,归结起来,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诵读

文本细读,“读”为先,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南朝裴松之语)、“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语)。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读”,特指“诵读”,是出声地读。一个优秀的教师,总会在课堂上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运用各种不同的朗读方法,如教师示范朗诵、学生表演朗诵、名家配乐朗诵,个别读、小组读、全班齐读……让学生沉浸在声音的世界里,直接感受人物(或作家)的爱恨情仇,因为“人的情感能够最细致地表现在声音上。”(丹纳语)。笔者也曾着力设计许多朗读课,也都取得了良好效果。记得,在《声声慢》里,陈甜用如泣如诉的声音诠释着易安居士“点点梧桐雨”的寂寞,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喝彩;还记得,在《项脊轩》里,全班同学在两位女生声情并茂的对白中体验到了亲情之美和失去亲情之痛,课堂里顿时寂然无声……抒情类文本,尤其需要学生不断地诵读,在声音的节奏和起伏中感受作家的情怀。“言为心声”,诵读,就是还原人物心声,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的最便捷途径。

(二)比较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有比较才有鉴别,语言运用的好坏在比较中能得到最直观的展现。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比较更是细读文本、品味语言的一条简捷的通道。笔者在教学柳永的词《雨霖铃》时,将课文与未定稿进行比较细读,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定稿前为“执手相看泪眼,有千语叮咛”,在比较中,学生马上领悟了语言的优劣。生A:“千叮咛,万嘱咐”,是妈妈嘱咐离家远行的儿子,表现的是母子情深;生B:“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才是恋人的离别情景;生C:情到深处,大爱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比较细读,是任何其他途径都是无法替代的。当然,比较式细读文本的方式很多,如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细读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愚溪诗序》。柳宗元和宁武子同为“愚”,可“愚”得不一样。柳是“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宁则“邦无道而为愚”。两相比较,不难发现,宁武子是大智若愚的智者,而柳宗元则是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能坚守自己的人格的“硬”文人。比较式文本细读,不仅让学生真切地感知文本内涵,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还广化、敏化、美化了学生的语感。

(三)评点

评点,即批评或批注,是读者对阅读材料有所思、有所感,用文字或符号将思考的结果或感悟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的一种方法。评点,一般直接写在书页的天头、地脚和文本文字旁边,是读者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的一种解读文本的重要方式。评点式文本细读主要有两种方式:①直接评点文本语言。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阅读感受直接写在书页上。比如杨建华老师运用评点式阅读

法教学老舍散文《想北平》。他在课上让学生评点课文标题“想北平”,结果学生作出了精彩的评点。生1:身在他乡;生2:什么样的北平,竟让作者如此魂牵梦萦?生3:是“想”,而不是“写”。“想”是纯粹个人的感受,饱含着作者对北平的眷恋和思念;生

4、“想北平”,不是“说北平”。说明作者对北平的感情是说不出的……学生在这样的评点式细读中深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是任何教师的讲解都无法达到的。②借助前人的评点细读文本语言。许多经典名著名篇都有经典批注,如脂砚斋批注《红楼梦》、金圣叹批注《水浒传》、毛宗岗批注《三国演义》、裴松之批注《三国志》等,教师善于利用这些前人的批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文本细读。笔者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利用脂批引导学生细读取得良好的效果。当林黛玉进入东廊三见小正房内,“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脂砚斋有甲戌侧批“三字有神。此处则一色旧的,可知前正室中亦非家常之用度也。可笑近之小说中,不论何处,则曰商彝周鼎,绣幕珠帘、孔雀屏、芙蓉褥等样字眼”。笔者引导学生沿着脂批“此处则一色旧的”寻找原句中的关键词“也”,进而寻找此处别的“半旧的”的物件,学生马上从原文中找出“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和“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然后思考“半旧的”三字“神”在何处。学生讨论后明确“全新是暴发户形象,全旧则是破落户形象,独独半旧显出贾府的富贵之久长,暗示了贾府富贵的渊源,同时暗示了贾府也将走向衰败,因为盛极之后是死亡”。通过这一段侧批还可让学生体会到曹雪芹的语言功力,远远高于“近之小说”家。评点能够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贴着语言的丛林直抵文本深处。通过前人的评点细读文本语言,这种方法在诗歌教学中运用得最为广泛。如鉴赏宋祁的词《玉楼春》时,教师一般都会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此词的评点进行教学。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教师利用这一评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闹”中品味出春日万物争喧的蓬勃生机;在教学《山居秋暝》时,则常常利用苏轼对王维诗的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让学生品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绘画美和意境美。

(四)改写

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语言的“言外之意”“意外之象”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尤其是诗歌。这时,进行改写,能够促进学生细读文本,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真切地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微妙复杂的情感。如《雨霖铃》,诗人想象“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之美和离情之苦,教师任何言语的传达

都是买椟还珠杀风景的。于是,我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这一诗句所表现的意境。有学生这样描述:江风阵阵,晓寒侵人。诗人睁开迷蒙的双眼,只见一轮残月孤零零地挂在微明的西天;江边,垂柳翩跹,正诉离情苦;江上孤舟,美人不再,独自泪流无人语。在改写过程中,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和情感体验,主动走进了文本深处,创造性地建构起文本意义,这样,也就实现了阅读教学的课程目标。

篇6:文本细读对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

教学目标:

1、从爷爷三次给“我”压岁钱的情景中,感悟爷爷的良苦用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年俗文化。

3、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选择印象深刻的段落背下来。教学重点:

理解爷爷说的话的深刻含义,从爷爷的语言中感受对“我”的关爱。教学难点:

在课文中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懂得生活的哲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过春节时,你们一定能收到压岁钱。

2、有这样一位爷爷,他给孙子压岁钱的方式与大家的不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补充板书后出现课题:爷爷的压岁钱。

二、初读文章

1、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朗读互查字词。

要求:圈画课文中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在读中认识这些字。并把个别不认识的字通过小组成员的帮助能够正确认读。

三、细读文本

学生自主读书,教师巡视检查。交流:

(1)爷爷望着我意味深长地说:,“以后你长大了,记住,自己的钱在自己身上装着呢!”当时对爷爷的话似懂非懂,似懂非懂是什么意思?“我”懂了什么?不懂的是什么?

(2)爷爷为什么要把压岁钱藏在鸡窝里,菜园里和“我”的身上?他的良

/ 4

苦用心是什么?

(3)爷爷想说而未说出的话是什么?

(4)母鸡、土地和我是爷爷最寄希望的对象了。爷爷的希望究竟是什么? 随机板书:良苦用心 想说而未说出。

四、精读文本

1、每次爷爷给我压岁钱时都说了什么话,他想说而未说出的话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2—6自然段,画出爷爷说的话,并联系第7自然段“咀嚼”一番,看看我们能“咀嚼”出什么来,写在句子的旁边。

2、学生自读,批注。

3、交流。教师点拨引导。板块一:7岁那年

(1)随着学生交流出示:爷爷走过来对我说:“孩子,这钱是卖鸡蛋攒下的,去抓一把米来,喂喂这几只鸡!”

(2)引导学生:联系第7自然段中“靠养几只鸡换零花钱,在20世纪70年代里,实在是农家生活的写照”,抓住“攒”感受零用钱的来之不易。

从课文的描写中,你感受到那个年代是个怎样的年代?教师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

(3)小结:爷爷叫我给鸡喂米其实是想告诉我——农家零用钱来之不易。是鸡使我们的生活好了一点点,鸡是我们的希望。

(4)有感情地朗读爷爷说的话。(借助感叹号猜测爷爷当时的心情,读好爷爷说的话。)

板块二:10岁那年

(1)从爷爷“慢慢蹲下身”让你想到了什么?

(2爷爷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压岁钱在什么地方,而要叫我去量,去扒呢?这又让你想到了什么?

(3)小结:是土地让我们有了菜,有了五谷杂粮,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我们要靠土地、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生存。

板块三:12岁那年

(1)随着学生交流出示:爷爷望着我意味深长地说:“以后你长大了,记住,2 / 4

自己的钱在自己身上装着呢!”

(2)爷爷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爷爷的希望是什么呢?“自己的钱在自己的身上”,这里的钱单单指钱吗?(能力、前途、命运等)

(3)小结:这就是爷爷的话,他是想告诉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本领,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4)有感情地朗读爷爷说的话。(结合“意味深长”理解读)

五、回读文本

1、爷爷用他最朴实的方法,寄托着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十多年过去了,至今,我都久久难忘。(学生再读爷爷说的话。)

2、这一句句温暖人心的话,无不倾注着爷爷对我的爱。那么,爷爷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这就是爷爷的良苦用心。)

3、小结: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爷爷借助压岁钱寄托的良苦用心。他用自己特别的方式向自己的孙子诠释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用自己对人生的领悟来启迪他的孙子——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二课时

一、扣“情”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了解了爷爷寄托在压岁钱上的良苦用心。

2、以读促情:学生读第7自然段。

体会爷爷与我——前辈与晚辈之间的浓浓亲情。

二、悟“情”

1、爷爷的良苦用心随着我的年龄增长而不断明晰起来。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体会,爷爷三次分压岁钱,使我悄然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学生自读,反馈交流。

三、识字

1、检查对要求读、写生字的掌握情况。

2、出示3组词语。(1)激动 兴奋 渴盼(2)奔向 直奔 咀嚼 回味

/ 4

(3)恍然大悟 猛然醒悟 似懂非懂

第(1)组词语写出了小时候爷爷分压岁钱时我的激动心情。

第(2)组词语,给“奔”正音,了解“咀嚼与回味”之间的词义关系。第(3)组词语,与课文内容联系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四、抒“情” 交流,教师小结。

让学生选择其中之一进行抒情,使情感再次得到升华,启迪学生珍重亲情、珍惜生活、珍爱人生。

五、小结

1、快速浏览课文,去发现课文在材料安排上有哪些特色?(总——分—一总)

2、小结:课文采用总—分一总的结构来安排材料。第1自然段用“回味”爷爷的良苦用心引出下文,第7自然段用“咀嚼”来总结全文,使文章前后呼应,层次清晰。

六、课后作业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

篇7:文本细读对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

接渡前屋小学:陈华勇

第一部分:课程发展目标

本册教材,共分8个单元,8个主题,32篇课文,8个语文园地,8篇选读课文。依据《语文教学用书》及课程标准,本册的学习目标可以定位为以下9点: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逐步学会默读。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领悟和学习作者表达方法。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出发,以阅读教学为例,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能读懂课文,有所感悟;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有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

第二部分:编者意图

何谓编者意图,简单的理解便是为什么编这些教材,目的是什么,而从我的理解则认为更深一层的是目的何去何从,重点是什么,依托哪些内容实现这些训练重点,这才是真正的领悟了其中的精神实质,才算明白了编者的意图。下面我就分组进行说明训练重点,来龙去脉,单元目标及在哪些课文落实训练。

第一组 自然奇观 教学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7个字,积累优美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训练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语段要让学生熟读成诵。其主要落实在第一课、第三课,这里提出让学生边读边想画面,这是从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组课文开始训练,延续到四年级上册的第一组课文的教学。

第二组 观察与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腊、浑、蛟”等22个生字,会写“痕、蔽、触”等2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主动积累好词佳句,3、能与他人交流读后感受,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训练重点: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第三组 中外童话

教学目标:

1、认识21个生字,会写16个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等相关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会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训练重点: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初步认识童话这种文学体裁。

第四组 作者笔下的动物

教学目标:

1、会认“掂、漪”等29个字,会写“脾、痒”等25个字,辨析字形,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训练重点:使学生通过同题阅读感受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从而领悟和学习作者表达方法。

第五组 我国的世界遗产

教学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3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4、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尽可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训练重点: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方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领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第六组 人间真情

教学目标:

1、会认本组要求认识的生字20个,会写23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情感。

4、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训练重点:体会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从而激发仿效意愿。

第七组 成长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更多人成长的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训练重点: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第八组 科技成就

教学目标:

1、识写生字词,积累生动的语言;

2、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逐步学会默读。

训练重点:本组教材是这学期最后阶段的学习内容,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课文,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乐于与同学讨论疑难问题,交流阅读体会;同时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第三部分:单元细读

单元教学内容:本组教材引领学生走进童话的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还要围绕童话展开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课文有《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教学目标:

1、会写16个字,认识21个生字积累部分词语。

2、能复述课课文内容。

3、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

单元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平等对话。《课标》指出,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情需要,积极创设理想的教学情景,努力营造和谐的氛围,组织和激发学生去与文本进行对话,实现与文本世界的融合,并与学生自己的阅读期待结合,形成新的视野。如学习《巨人的花园》,可在上课开始时边放动画课件边配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的大致内容,并引导学生质疑,从而把学生带入到故事的情景当中,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因为这个故事学生都比较熟悉,儿童的表演欲望又很强烈,因此,我们可要求学生进行复述表演,或者根据学生喜欢课本剧表演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化妆表演。

(二)形式多样,注重读中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把“读”作为最根本的学习手段,以读为本,读中发展。新课程提倡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的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本单元的课文大多是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我们在教学中要尽最大可能发挥好本组教材对学生的语言熏陶和育人功能。在教学时要做到以下几步:(1)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动学生去自主,自由的初读课文,然后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反馈,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师生互动对读,在对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把握角色。(3)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各自喜好的方式再读对话,感悟文本。(4)学生进入角色,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朗读,和小朋友合作分角色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故事演出来,把故事中的人物再现出来。这个环节既是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更是对文本的创作。这种多元化的解读感悟样式会更好的激活学生各富色彩的智慧。

第四部分:细读《巨人的花园》

《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本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本篇课文主要让学生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心理变化,明白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想象画面,体会巨人的个性特点。难点是在悟读中初步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细细品读课文,发现作者笔下的巨人,当阴冷的自私盘踞在心头之时,孩子们远离,他的花园雪花飞舞;当温暖的阳光照彻巨人心房的时候,孩子们亲近他,他的花园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王尔德以艺术的形象告诉我们,自私、封闭、狭隘的人不仅不能长久地拥有美好的事物,更不可能拥有人生的春天,甚至会扼杀一切的美与希望。所以我打算“以”墙为中心,辐射全文,从引出“围墙展”——感受“砌墙”——感悟“拆墙”展开教学。在设计教案时,我把朗读作为体验文本的手段和归宿。整个教学设计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的意蕴,体悟文本的情愫,感受文本的美妙,让学生在反复触摸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享受学习语文所带来的愉悦。

【教材】 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了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解读】当乡间草翠花开的时节,“单单在巨人的花园里却仍旧是冬天的气象”。原著中明确得指出是因为“那里再没有小孩们的踪迹了”,所以才这般景象。教材中没有指明,相反是提出了疑问:“不知为什么”会这样子的?“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是教材多元解读的一个指向,改写时刻意隐去过于直白的行文,留待读者(教师和学生)阅读后文经过思考才渐露端倪,大概也是改写者小小的技巧所在吧

原著中还有一大段关于雪与霜横行肆虐的拟人化的铺叙描写,它们还邀请来北风和冰雹一同为非作歹。包括树木也竟然是“忘了开花”。改写成教材后,这些拟人化形象就没有了,单以“狂风大作,雪花飞舞”作简洁的表述了。人物形象更集中了,行文也更简洁了,但同时也缺少了童话的意味。

【原著】他看见一个非常奇异的景象。孩子们从墙上一个小洞爬进了园里来,他们都坐在树枝上面。他在每棵树上都可以见到一个小孩。树木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便都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还温柔地把手膀放在孩子们的头上摆动。鸟儿们快乐地四处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中间伸出头来看,而且大笑了。这的确是很可爱的景象……巨人看见窗外的这情景,他的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是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甚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

【教材】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解读】这是一处截然不同的情节走向和人物形象。原著中明显是围绕“有了孩子才有春天”的中心展开的,“树木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才开放花朵,小草也萌发。草木乃至春天和前文的风雪霜雹一样,也都是有自主人格的拟人化形象;而教材却是“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似乎春天是自然而然来的,而孩子也是被春天吸引来的。整个人物关系和逻辑关系被颠倒了。

再看巨人,完全两样了。原著中的“巨人看见窗外的这情景,他的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是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甚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巨人触景生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被重重地撞击了,人性自我复苏了,他自个儿唤醒了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善良、温柔和真挚——这才是巨人身上的本质所在。这些美好的品性被他臃肿丑陋的外表和粗鲁莽撞的言行所遮蔽,既伤害了别人,也蒙蔽了自己。说到底,他并不是一个真正自私的人。教材的改动似乎要一味地将巨人往自私和粗暴的方向推演,同时也要他一再接受惩罚。巨人原本丰富的内心世界也显得促狭单一了,甚至失掉了美好的部分,单单剩下“恶”的一面。两厢比较,似乎已经失去了原著的意旨。

【原著】只有在一个角落里冬天仍然留着,这是园子里最远的角落,一个小孩正站在那里。他太小了,他的手还挨不到树枝,他就在树旁徘徊,哭得很厉害。这株可怜的树仍然满身盖满霜和雪,北风还在树顶上吹叫。“快爬上来!小孩。”树对孩子说,一边尽可能地把枝子低垂下去,然而孩子还是太小了。巨人看见窗外的这情景,他的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是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甚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我要把那个可怜的小孩放到树顶上去,随后我要把墙毁掉,把我的花园永远变作孩子们的游戏场。他的确为他从前的举动后悔了。巨人偷偷地走到他后面,轻轻地抱起他,放到树枝上去。这棵树马上开花了,鸟儿们也飞来在枝上歌唱,小孩伸出他的两只膀子,抱住巨人的头项,跟他接吻。

【教材】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

【解读】原著中除了中心人物巨人之外,作者动用了很多笔墨描绘另一形象——小天使。甫一出场,他便幻化为一个令人怜爱的孩童模样,与普通的孩子一般模样,又不尽相同。也正是这个孩子更加触动了巨人的内心世界,“他的确为他从前的举动后悔了”。天使的作用更多的是唤醒和考验巨人。在这个逐渐苏醒的过程中,巨人更多的是自我发现和自我批判。而在教材中,这个孩子的形象就显得有些模糊了,但却起到了更强劲的作用,“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几乎是一种逼视,一种质问,或者鞭挞的眼神;不是呼唤,而是警告。巨人随之猛醒,恍然大悟。这是一种突变,甚至有一种弃恶从善的意味。就像巨人自己说的那样,他原本只有一颗“任性、冷酷的心”,与原著相去甚远。而且促使改变的力量也完全来自外力,即孩子的眼神。这与原著中自我救赎完全是两回事了。

【原著】那天下午小孩们跑进园子里来时,他们看见巨人躺在一棵树下,他已经死了,满身盖满白花。

【解读】教材到巨人拆除围墙与孩子们分享花园就结束了,洋溢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气氛,总之是一个圆满的结局。原著中孩子们也一直伴随着巨人玩耍,只是缺少了一个孩子——天使。巨人有一点儿失望,可他依然感到幸福,因为“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有一天,天使降临,手脚上带着“爱的伤痕”——巨人的爱啊。天使对巨人说:“你有一回让我在你的园子里玩过,今天我要带你到我的园子里去,那就是天堂啊。”于是就有了引文中的结尾。

四、教学策略

(一)激趣导入,初读全文。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童话具有莫大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中外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篇篇动人优美的童话让我们深深陶醉,久久迷恋。有了童话,我们的童年生活变得绚丽多彩。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一篇童话故事,它就是《巨人的花园》你们想读吗? 这样的导入既能直接切入课题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提炼主线,品读感悟。

文中巨人的花园有几次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些问题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以花园的三次景象变化为主线,采用在朗读中寻求答案的方法展开教学:

1、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读。

2、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3、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在花园变化的前后内容的对比读中我采用填空的方式进行对比朗读。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 ;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 ;当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时,花园又 ;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花园却又。

我通过以上对比朗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表达运用的对比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冬天性格的巨人与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中,我采用了男女生对比朗读。我先采用情景导入,利用画面让学生从巨人的言行举止中来感受他的任性和冷酷。(出示课件)再通过读中促悟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当小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时,他会对巨人说些什么呢?这样的教学既训练了同学们的想象思维,又体现了童话故事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在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中,我采用了教师范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通过这样的对比读,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同学们有的说:“人不要自私,要学会爱。”有的说:“美好的东西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有的还说:“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我这样设计是因为本课表达的最大特点是内容的对比。所以我也采用了一系列的对比来进行教学。这样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在理解重点句、揭示道理时,就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

(三)美读小结,升华情感。

美读小结,升华情感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美美的齐读了最后一小结后,我便说:“是啊!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瞧!巨人和孩子们生活得多么幸福啊。(出示课件)当学生们看完画面后”,我提问:你们能向人们描述这幅幸福的图画吗?

在此,我采用语言渲染、音乐、画面的方法让学生沐浴在爱的音符中,再一次接受爱的洗礼,让学生明白是爱使花园变得春意盎然。接着我以名言赠送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把分享之道铭记心间。(出示名言)送一份快乐给别人,你会得到成倍的快乐!

(四)综合学习,拓展延伸。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读写结合。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范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当学生明白童话中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我引导学生合作演一演,或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话读一读,或在小组内对人物形象议一议。

篇8:文本细读对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

一、怎样对文本进行细读

一是颂读。“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反复读就能读熟、读透, 文章所蕴涵的寓意就能心领神会, 成竹于胸, 教学时就能琅琅上口, 就能在无形中多一份教学的魅力。

小说《孔乙己》一文中写道孔乙己在酒店欠下了“十九个钱”, 且反复提到, 那么这“十九个钱”是分几次欠下的呢?

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并进行推敲, 得出的结论是:这“十九个钱”绝非一次所欠。因为如果是两次就只会欠“十八个钱”或“二十个钱”, 他至少是分三次欠下的, 而这三次是不相等且又不平常的三次———孔乙己是爱面子的, 却一次次欠钱, 一次次接受别人的嘲笑和讽刺, 以至于他在经过一次次打击后精神已变得麻木不仁。就这样, 他在人们的一次次嘲笑、讽刺下走向死亡, 至死都是一个欠债鬼。

二是品读能够领悟文章的精髓, 赋予文章以鲜活的生命。因此, 品读成为文本细读的重要手段。

教鲁迅先生的《范进中举》一文时, 我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运用动作、心理、肖像等多种描写手法, 然后再集中感悟人物语言, 剖析人物心理活动。我选择了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三次的范进发疯时的话语:“噫!好了!我中了!”以此引导学生进行品读。

先看“噫”, 一字一叹号, 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范进在得到中举消息时由惊疑转变为狂喜的复杂心情, 先是半信半疑, 最终确认自己中举了, 压抑在心中五十多年的情感终于爆发出来, 情不自禁地“噫”声而出。

再看“好了”, 两字一叹号。范进中举前的惨景是:借钱被骂, 无米下锅, 屡考屡败, 遭人讽刺与嘲笑。我们可以看出“好了”表达出了他出人头地、扬眉吐气之心声, 也是对当时知识分子一生终极目标的高度提炼与概括。

最后看“我中了”, 三字一叹号。“中”与“不中”犹如“天堂”与“地狱”的分界线, 所以范进的发疯在情理之中而非意料之外, 而且这类“发疯”现象绝非偶然, 从报录人“熟知”治病偏方可以看出此病为中举人的“通病”。至此, 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扭曲的价值观、人生观, 更体会到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领悟到作者对腐朽的科举制度的无情抨击。

三是研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学会与同学、与教师交流, 交流的实质就是借“智慧”, 是走“捷径”, 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

鲁迅在小说《故乡》的第一部分, 写“我”渐进故乡时所看到的故乡。小说以写景为主, 其中“阴晦”、“冷风”、“苍黄”、“萧索的荒村”等词语集中描写了故乡此时的荒凉破败, 从而使“我”的心情悲凉。接着作者写道:“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部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鲁迅为什么说二十年前的故乡“好得多了”?那时的故乡景观到底如何呢?二十年前的故乡真的是美丽的吗?我引导学生一定要边读边思考, 不一会儿就有学生发言:文中写“我”已经离开故乡二十多年, 异地谋生, 一个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 心中总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由于多年对故乡的思念, 故乡那些残破不堪的东西早已在脑海中消逝, 而永不熄灭的是故乡美好的一面。马上又有学生补充:文中“我”那时只是一个少年, 还不能懂得人世的艰辛与社会的黑暗, 而二十年后, “我”已漂泊多年, 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深深懂得了人生的艰辛。用两种不同的眼光和不同的心态看故乡, 结果是不同的, 自然的是前者显得美丽, 后者显得悲惨。再一个学生忍不住回答道:作者为了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抨击, 故乡不仅没有变得繁荣, 而且和二十年前相比竟更加衰破, 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悲凉忧愤呢?其实, “我”也知道, 二十年前的故乡比现在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真要回忆她的美丽, 说出她的佳处来, 却又没有“影像”, 没有言辞了。作者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缅怀往昔、回忆过去, 而是表明对现实的挑战的态度。作者真正希望和追寻的, 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我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而绝不是回到二十年前。在讨论中学生明白了二十年前的故乡并不比现在好, 同时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对文本细读的收获

通过对文本的细读, 我们发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无不流露在课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一段之中, 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代表了作者的情感, 饱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们责无旁贷, 要引领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品研, 不断去探寻文本的“秘密”与“故事”,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的意义所在。

通过对文本的细读, 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情境仿佛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这对发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通过对文本的细读, 我们发现要想读通一篇课文, 就要弄清它的基本内容、思想情感、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及语言的表达方式。如果不能理解这些, 我们认为这是不完美的语文教学, 而且是语文教学的致命缺失。

上一篇:观看大阅兵有感下一篇:中华经典诵写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