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写讲案例

2024-05-10

中华经典诵写讲案例(共6篇)

篇1:中华经典诵写讲案例

中华经典诵写讲讲稿 各位评委、参赛老师:

大家好!

我是铁西区黎明小学的教师,王婷,很荣幸参加这次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每一首古诗词都寄托这是人的情感,都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的感悟,可以说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众多的古诗词中,如果让我来选择一首语言浅显,富有寓意,又能与时俱进,哪怕在今天都能在修身处世方面给予我们指导的哲理诗,那一定非苏轼的《题西林壁》莫属。

要理解这首诗首先要了解苏轼其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一生可以用大起大落来形容,苏轼从小在父亲苏洵的严格要求下,年未及冠就“学通经史”。他的前半生可以说是个成功者,科举考得好,制科考得好,做官做得很顺利,并且政绩突出,办了许多漂亮的工程,他很有才华,诗、词、文章写得都很好,还有一大帮朋友,被称为文坛宗主。

如果苏轼的人生一直如此一帆风顺,可能就不会有今天我们看到的苏轼了。乌台诗案,苏轼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后被调任翰林学士,而在短短几个月后,再次被贬至偏远的广东惠州,最后又被贬至澹州。

面对如此的大起大落,苏轼并没有就此沉沦,他不断的自我反省,不断的改变自己,适应艰苦的环境,此时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苏轼的人生智慧,他研究美食,办慈善,兴教育,在劳动中,在关心他人的中,去掉了那种唯我独尊的傲气,养成了虚怀若谷的宽容之气,去掉了文人的小家子气,养成了宽宏、博大的丈夫气。而在我看来,正是这种生活的磨砺,才有了后来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念,有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悲伤,更有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睿智。

《题西林壁》这首诗就是在苏轼被贬黄州五年后,改迁汝州时与友人同游庐山时而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如此。

《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篇2:中华经典诵写讲案例

一、指导思想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要求,推进我校特色教育实施方案的进程,特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目的通过诵读、书写、讲解的方式学习经典的内容、品味欣赏经典的语言文字,感受领悟经典的内涵与意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言文化素质、审美水平;承续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和道德;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弘扬优良学风和作风;提高广大中职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探索学校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

三、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董琪波

副组长:过应明

成 员:吴谦、吴建华、徐凤香、练良焱、赵卫燕及各班班主任

四、诵写讲内容

主要诵写讲内容为语文课本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论语》、《诗经》、《中庸》、《大学》、《孟子》、《史记》和精选的名家名篇、红色经典、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各年级诵读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五、活动要求

中华经典诵写讲教育活动是对课程的补充和完善,也是我校致力打造文化校园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班要利用好课前、课余、活动课及课外活动课等时间开展好此项活动。诵写讲资料准备各年级要做好分工安排,每班都要有较详实的诵读资料。

1、每日“国学一刻钟”诵读形成常规,每班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推普员。

2、充分利用语文课时间,进行经典诵、写、讲活动。科学利用品社、研究性学习、传统文化等课程,渗透经典诵写讲活动。

3、结合“推普周”,各班出一期主题黑板报。

4、利用学习园地、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写”经典佳句,营造诵写讲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5、举办传统节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和红色革命节日(国庆节等)经典诵读活动。

6、创新诵读形式,诵读形式要多样化,或个人读,或小组读,或全班读,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要积极将诵读活动科学地融入游戏、节目表演、书法、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使诵读活动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7、班主任是诵写讲各项活动的领导、组织、实施的负责人,语文老师是诵读活动业务指导的负责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要协调分工,落实到位,打造出精品。

8、利用校园广播室,每天播放“中华经典诵读”录音,营造校园经典诵读氛围。

9、将经典诵读内容与书法、绘画等融合,创作作品。

10、每学期安排一次国旗下讲话,主题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六、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确定篇目阶段。根据语文课本中的国学内容由教导处推荐、搜集整理部分中华经典古诗文,作为学校的校本教程。

第二阶段:诵读写经典、训练强化阶段。以班级为单位,广泛开展诵写讲活动,开展竞赛活动,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学习更多的经典古诗文。

篇3:中华经典诵写讲案例

“ 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 传承与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 有助于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普通话, 推行规范汉字, 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起大学生们的精神家园。 为保证这一活动的顺利进行, 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如2006 年9 月, 《 国家 “ 十一五” 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中明确指出:“ 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 ”提倡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鼓励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 各大中院校开始将相关学科课程与中华经典内容相融合。在校大学生们也在教师的指导下吟诵古典诗词,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个人素养, 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随着“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在我国很多高校的迅速发展, 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华经典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 确保这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还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建设“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资源库

资源库是这一活动的核心, 也是这一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 中华经典浩如烟海, 我们要选择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 剔除那些思想陈腐的篇目, 使纳入资源库的经典体现这样几个特征: 一是历经时空考验,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为历代读者所喜爱。 二是思想深刻, 内容丰富, 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三是语言优美, 音韵和谐, 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能够让人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较强的审美愉悦。 此外, 我们选入资源库中的经典篇目既要符合教育形势的需要, 能够引起大学生们的兴趣, 又能够与现有大学语文教材联系密切。 我们还要对资源库中的篇目进行诠释, 请名师讲解、朗诵, 或是请书法家进行示范性质的书写。资源库建成后, 将面向大学生们开放, 供大家在校期间免费下载学习。

二、丰富活动的形式, 吸引大学生们积极参与

我们应采取多种形式, 利用班会、学生会、大学生社团及校内设施等载体, 围绕中华经典, 开展有组织的鉴赏、 诵读及书写活动, 培养、展示大学生们的技能, 营造出富有中华经典特色的文化氛围。

(一) 结合校园社团活动,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大学内有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 可以利用音频、视频、书画等形式传播中华经典, 展示大学生们在活动中的风采与成果。有很多班级, 采用经典配画的形式解读经典, 并充分利用校内景观, 如走廊、板报、标语等载体, 结合经典文化内容, 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还可利用校内刊物、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等校内媒体协助宣传。如校内广播电台可在早自习后、晚自习前的时间段里, 选派优秀学生在广播站里作经典诵读的展示, 也可定期播放古典音乐、古典诗文, 从听觉角度入手, 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 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 对大学生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 二) 举办与 “ 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有关的各类比赛。 由学校出面组织, 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大学生中举办经典诵读大赛、经典临写书法比赛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以其参与面广、关注度高的优势, 受到了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并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据不完全统计, 每次比赛时, 每所高校有70%以上的大学生会以不同的形式参与进来, 校内外媒体也对这类比赛很感兴趣, 能够予以充分报道。 这些比赛弘扬了经典文化, 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平台, 让无数的普通大学生切身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 也通过大赛交流学习经验, 展示自我风采。 具体的比赛形式包括:1、规范汉字的书写比赛。 在大学生中间开展规范汉字书写比赛, 书写内容围绕中华经典, 不仅可以督促大学生们规范的书写汉字, 还能够引导青年学子们热爱祖国文学与书法, 有效的提高了大学生们的人文素质。 2、古辞新韵创作大赛。 中华经典中有很多韵文适合演唱, 我们可对其内容稍作整理, 结合流行音乐或大学生们自己创作的曲谱进行改编, 形成旋律优美的歌曲广为传唱, 既宣传了中华经典, 也让大学生们加深了对经典内涵的理解。 3、作文大赛。 这样的作文写作主要面对在校大学生, 鼓励和引导他们在诵读、解说经典的基础上, 进行文章写作, 用文字记录下接触经典后的体会与感悟。

三、开展各类专题活动

我们可以根据经典内容, 安排大学生们进行不同的专题活动。一、根据中华经典与传统民俗的关联, 充分利用我国传统节日开展活动。 我国有中秋、新年等传统节日, 也都曾在中华经典里得以反映。 我们在这些传统节日期间开办“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 和节日晚会, 组织大学生们诵读经典名篇, 通过诵、背、书、画等形式, 把中华经典与大学生们的节日生活紧密连结, 也是对大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有的班级在元旦、国庆等节日晚会上进行经典内容的诵读表演, 以新颖的形式, 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二、举办大学生“中华经典夏令营”。 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 组织大学生们围绕中华经典开展大学生夏令营。 在夏令营中, 大学生们可以朝夕相处, 充满热情地学习与体会中华经典诗文, 参观游览充满人文色彩的历史文化古迹, 增长了见识, 开阔了视野, 获得积极向上的道德力量。 在夏令营活动期间, 我们可把经典内容制作成对联、 灯谜等一些大学生喜爱的形式, 让大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传统经典文化。

四、建立“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的长效机制

各高校围绕中华经典, 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以后我们更应将“中华经典写讲行动”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不断在实践中予以修正与完善, 使这一活动开展起来更具科学性, 从而全面发挥中华经典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一) 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作为指导教师, 应积极参加学习与培训, 不断提高国学水平, 从观念上明确 “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是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和理性的思维, 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活动中, 教师们要注意言传身教, 从言谈举止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并对经典内容及活动目标有明确的了解, 从而充分利用好活动时间, 带领大学生们深入体会经典的主要内容, 完成活动任务。 在活动过程中, 指导教师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坚持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的原则, 有效组织大学生们以校内活动为主, 教师指导为辅的模式,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在班级中及时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评价。

在活动中, 指导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根据不同的年级, 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 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 由浅近的韵文到较为深奥的经典名著, 循序渐进的开展活动。 我们开展的活动与正常教学有所不同, 所以, 指导教师不能强制性要求大学生们把所学的内容全部解透彻, 这样做既是不现实, 也是不科学的。 我们应提倡慢慢涵咏的方法, 让学生们逐渐去理解、体会诗文的含义。 指导教师还要注意活动的时间, 摆脱急功近利的思想, 持之以恒的进行经典的学习, 不断用经典文化滋养大学生们的精神生命。 指导教师可将活动时间化整为零, 分散到每天不同的时段, 在早晨、中午读和晚上, 为学生们安排不同的活动内容。 在指导方法上, 教师也应以鼓励为主, 多用积极赏识的语言, 激发起大学生们的参与兴趣。

(二) “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的监督。 为了弘扬中华经典, 提高大学生素质, 我们也应对活动过程及活动效果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 保证活动各环节的认真规划、积极发动、大力宣传、细致操作与严格评估, 形成一套科学评估体系。

为促进活动开展, 学校应建立严格规范的考核机制, 对活动实施过程予以考察, 可按活动中学生们的表现, 以100 分制为标准, 将考核结果分为三个等级: 优———100至80 分; 良———80 至60 分; 其它———60 至0 分。 考核是由专门的考核委员会领导进行, 全面负责整个活动过程的考查监督, 包括:经典诵写讲实施办法的制定、 开展、指导、规划、活动效果记录等。考核范围为全体大学生已学习过的经典, 考核时间由考核委员指定。 考核项目包括对经典掌握的熟练程度、声调韵律的把握和诵写讲的整体表现等等, 并予以评分。 ?

各高等院校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以来, 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策略, 促进大学生们集体参与, 共同进步, 在品悟经典的过程中, 提高对中华经典的兴趣。 这个活动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激发起年青学子们对中华经典的兴趣, 传承了中华经典文化, 也推动了大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建设, 提升了现代大学生们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

[2]刘献君.大学德育论[M].武汉:武汉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

篇4:中华经典诵写讲案例

关键词: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活动策略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经典在我国教育领域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管理机构从文化传承和国民素质提高的角度,强调中华经典的重要性,倡议在校大学生们认真学习,并在各高校推动“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努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传承与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建设起大学生们的精神家园。为保证这一活动的顺利进行,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提倡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鼓励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各大中院校开始将相关学科课程与中华经典内容相融合。在校大学生们也在教师的指导下吟诵古典诗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个人素养,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随着“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在我国很多高校的迅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华经典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确保这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还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建设“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资源库

资源库是这一活动的核心,也是这一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中华经典浩如烟海,我们要选择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剔除那些思想陈腐的篇目,使纳入资源库的经典体现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历经时空考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二是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具有人文主义精神。三是语言优美,音韵和谐,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能够让人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较强的审美愉悦。此外,我们选入资源库中的经典篇目既要符合教育形势的需要,能够引起大学生们的兴趣,又能够与现有大学语文教材联系密切。我们还要对资源库中的篇目进行诠释,请名师讲解、朗诵,或是请书法家进行示范性质的书写。资源库建成后,将面向大学生们开放,供大家在校期间免费下载学习。

二、丰富活动的形式,吸引大学生们积极参与

我们应采取多种形式,利用班会、学生会、大学生社团及校内设施等载体,围绕中华经典,开展有组织的鉴赏、诵读及书写活动,培养、展示大学生们的技能,营造出富有中华经典特色的文化氛围。

(一)结合校园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大学内有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可以利用音频、视频、书画等形式传播中华经典,展示大学生们在活动中的风采与成果。有很多班级,采用经典配画的形式解读经典,并充分利用校内景观,如走廊、板报、标语等载体,结合经典文化内容,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还可利用校内刊物、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等校内媒体协助宣传。如校内广播电台可在早自习后、晚自习前的时间段里,选派优秀学生在广播站里作经典诵读的展示,也可定期播放古典音乐、古典诗文,从听觉角度入手,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大学生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举办与“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有关的各类比赛。由学校出面组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大学生中举办经典诵读大赛、经典临写书法比赛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以其参与面广、关注度高的优势,受到了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并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据不完全统计,每次比赛时,每所高校有70%以上的大学生会以不同的形式参与进来,校内外媒体也对这类比赛很感兴趣,能够予以充分报道。这些比赛弘扬了经典文化,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平台,让无数的普通大学生切身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也通过大赛交流学习经验,展示自我风采。具体的比赛形式包括:1、规范汉字的书写比赛。在大学生中间开展规范汉字书写比赛,书写内容围绕中华经典,不仅可以督促大学生们规范的书写汉字,还能够引导青年学子们热爱祖国文学与书法,有效的提高了大学生们的人文素质。2、古辞新韵创作大赛。中华经典中有很多韵文适合演唱,我们可对其内容稍作整理,结合流行音乐或大学生们自己创作的曲谱进行改编,形成旋律优美的歌曲广为传唱,既宣传了中华经典,也让大学生们加深了对经典内涵的理解。3、作文大赛。这样的作文写作主要面对在校大学生,鼓励和引导他们在诵读、解说经典的基础上,进行文章写作,用文字记录下接触经典后的体会与感悟。

三、开展各类专题活动

我们可以根据经典内容,安排大学生们进行不同的专题活动。一、根据中华经典与传统民俗的关联,充分利用我国传统节日开展活动。我国有中秋、新年等传统节日,也都曾在中华经典里得以反映。我们在这些传统节日期间开办“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和节日晚会,组织大学生们诵读经典名篇,通过诵、背、书、画等形式,把中华经典与大学生们的节日生活紧密连结,也是对大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有的班级在元旦、国庆等节日晚会上进行经典内容的诵读表演,以新颖的形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二、举办大学生“中华经典夏令营”。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组织大学生们围绕中华经典开展大学生夏令营。在夏令营中,大学生们可以朝夕相处,充满热情地学习与体会中华经典诗文,参观游览充满人文色彩的历史文化古迹,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获得积极向上的道德力量。在夏令营活动期间,我们可把经典内容制作成对联、灯谜等一些大学生喜爱的形式,让大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传统经典文化。

四、建立“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的长效机制

各高校围绕中华经典,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后我们更应将“中华经典写讲行动”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在实践中予以修正与完善,使这一活动开展起来更具科学性,从而全面发挥中华经典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一)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作为指导教师,应积极参加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国学水平,从观念上明确“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是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和理性的思维,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教师们要注意言传身教,从言谈举止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对经典内容及活动目标有明确的了解,从而充分利用好活动时间,带领大学生们深入体会经典的主要内容,完成活动任务。在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坚持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的原则,有效组织大学生们以校内活动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在班级中及时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评价。

在活动中,指导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根据不同的年级,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由浅近的韵文到较为深奥的经典名著,循序渐进的开展活动。我们开展的活动与正常教学有所不同,所以,指导教师不能强制性要求大学生们把所学的内容全部解透彻,这样做既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我们应提倡慢慢涵咏的方法,让学生们逐渐去理解、体会诗文的含义。指导教师还要注意活动的时间,摆脱急功近利的思想,持之以恒的进行经典的学习,不断用经典文化滋养大学生们的精神生命。指导教师可将活动时间化整为零,分散到每天不同的时段,在早晨、中午读和晚上,为学生们安排不同的活动内容。在指导方法上,教师也应以鼓励为主,多用积极赏识的语言,激发起大学生们的参与兴趣。

(二)“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的监督。为了弘扬中华经典,提高大学生素质,我们也应对活动过程及活动效果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保证活动各环节的认真规划、积极发动、大力宣传、细致操作与严格评估,形成一套科学评估体系。

为促进活动开展,学校应建立严格规范的考核机制,对活动实施过程予以考察,可按活动中学生们的表现,以100分制为标准,将考核结果分为三个等级:优——100至80分;良——80至60分;其它——60至0分。考核是由专门的考核委员会领导进行,全面负责整个活动过程的考查监督,包括:经典诵写讲实施办法的制定、开展、指导、规划、活动效果记录等。考核范围为全体大学生已学习过的经典,考核时间由考核委员指定。考核项目包括对经典掌握的熟练程度、声调韵律的把握和诵写讲的整体表现等等,并予以评分。?

各高等院校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以来,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策略,促进大学生们集体参与,共同进步,在品悟经典的过程中,提高对中华经典的兴趣。这个活动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激发起年青学子们对中华经典的兴趣,传承了中华经典文化,也推动了大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升了现代大学生们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2]刘献君.大学德育论[M].武汉:武汉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3]刘小枫,陈少明.经典与解释的张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13年课题,项目名称: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编号:3021。]

篇5:中华经典诵写讲参考篇目目录

滨城区梁才中心学校经典诵写讲课程编委会 2013年9月

目录

一年级上学期(5首)绝句(杜甫)第1页 2 风(李峤)第1页 3 登鹳雀楼(王之涣)第1页 4 鹿柴(王维)5 古朗月行(李白)一年级下学期(6首)江雪(柳宗元)7 敕勒歌(北朝民歌)8 江南(汉乐府)9 春夜喜雨(杜甫)10 寻隐者不遇(贾岛)11 赠汪伦(李白)二年级上学期(6首)别董大(高适)13 望洞庭(刘禹锡)14 浪淘沙(刘禹锡)15 江南春(杜牧)16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17 游园不值(叶绍翁)二年级下学期(6首)

18赠花卿(杜甫)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3页 第3页 第4页 第4页 第4页

第5页 第5页 第5页 第6页 第6页 第6页

第7页

19朝天子.咏喇叭(王磐)第7页 20示儿(陆游)第8页 21秋夕(杜牧)第8页 22 元日(王安石)第8页 2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第8页

三年级上学期古诗文(6首)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25、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26、石灰吟(于谦)27、游园不值(叶绍翁)

28、竹石(郑燮)

2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年级下学期古诗文背诵(6首)30、寒食(韩竑)

31、暮江吟(白居易)

32、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33、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34、西江月(辛弃疾)

35、声律启蒙

第9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0页 第10页 第10页

篇6:中华经典诵写讲案例

2013年中华经典诵写讲比赛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宗旨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为指导,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经典、感悟经典,强化使命意识,树立实干兴邦精神,规范用语用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为实现“中国梦”、建设和谐涞源贡献力量。

二、活动内容

(一)中华经典诵读比赛

1、诵读内容及要求。诵读作品为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中华经典古诗文以及优秀现当代作品。选手要用普通话朗诵。

2、比赛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每班参加人员不少于10人,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3、比赛时间。初赛定于9月18日下午,获得一等奖的班级参加县级复赛,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二)规范汉字书写大赛

1.组别设置。比赛设小学生一组(1-3年级)、小学生二组(4-6年级)。

2.作品要求。

①书写内容为历代名人的经典诗句,句意应保持完整,字数不限。须使用规范汉字书写,笔形及笔画组合关系可按书体特点要求处理。如作品内容未能提供准确出处,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及“二简”字,出现自造字和错别字,则取消其评奖资格。

②作品类别分软笔楷书、软笔隶书、软笔行书、硬笔楷书、硬笔隶书、硬笔行书6类书体。软笔(毛笔书写)作品不超过四尺整张;硬笔(钢笔书写,小学一组可使用铅笔)作品不小于A4纸幅面。统一领取。

3.比赛流程。各班评选出优秀作品不少于2件,初赛由各班班主任组织,不是班主任的语文、数学教师协助,并于9月18日前报中心校教务处,学校将择优报送县教育局。

所有上报作品须落款并加盖印章,同时将填写好的《保定市2013年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参赛作品登记卡》粘贴在作品背面右下角。指导教师只能填报1人。参赛作品一律不退还。

三、活动要求

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实现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基础和保障。各班要高度重视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的开展,将诵写讲赛事组织活动作为2013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和“河北省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宣传月”活动的重要内容,以涞源县创建河北省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县为契机,强化组织、全面发动,将活动覆盖到每个班级,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洗礼,并通过选拔产生优秀选手和作品,参加保定市举办的名种比赛,以进一步推进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组织机构

1、中华经典诵写讲比赛活动组织机构 组长:于红东

副组长:袁海军 申海伟

张胜利 成员:刘晓伟及各班主任

2、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组织成员及分工 策划:刘晓伟 会场布置:王东亮 组织流程:周磊

评委:袁海军 张胜利 申海伟及各年级语文教师

3、规范汉字书写评选 策划:刘晓伟

评委:各班班主任及语文教师

东团堡中心小学

上一篇:文本细读对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下一篇:中外合资公司党群工作调研报告 中外合资公司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