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少年》教学设计(细读感悟)

2024-05-04

《渡河少年》教学设计(细读感悟)(精选12篇)

篇1:《渡河少年》教学设计(细读感悟)

双城市五家镇中心校 朱国茹 张 晶

设计理念

“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牵着语言文字的手,跟着感觉走。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体验。因此教学中立求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课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中去发现、感悟文字背后的智慧和情感。

根据课标中对本学段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澈、篱”等7 个生字。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体会“奇葩、倔强、滑”等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中描述的景象,感受语言的优美,抓住文中重点句子体会,学习渡河少年执著向上、永不退缩、勇敢自信的精神。

3、渗透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思想。

文中少年的语言只有一句话,作者集中笔墨描写了少年的神态和动作,为此我把教学的重点确立为: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体会人物形象。

对于少年的倔强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如何看待少年的倔强,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少年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老人为他创造的机会,学生可能对老人的看法褒贬不一,所以我把教学的难点确定为:

教学难点

正确看待少年的倔强,正确分析老人的心理,渗透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思想。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把对本课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过程

一、环境入手,整体把握

1、出示画面:(清澈的.小河,岸边一条小船)你看到了什么?

引出课文第一句:一条清澈的小河,一条停泊在岸边的渡船。让我们想起韦应物的那句诗“野渡无人舟自横”。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来认识一个了不起的孩子。

板书课题(板书:渡河少年)齐读课题。

2、看到这个题目,聪明的同学一定会想到三个重要的问题(预设:“为什么渡河”“怎样渡河”“结果如何”)

3、带着这三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你的问题解决了吗?试着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事儿?用“……因为……所以……后来……”的句式说一说。(教给学生概括课文的方法,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用简单的语言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读书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要学会把书读薄,也就是掌握主要内容,然后再把书读厚。最后还要读精。课一开头就从整体入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完成了把书读薄的任务。为学生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品词析句,体会内涵

(一)走近少年

过渡:我们要了解一个人,要看什么?语言、动作、神态

(去课文中寻找)接下来让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画出描写少年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读一读,漫游于这样的语言文字中,你能看到一个怎样的渡河少年?带着问题默读。

(设计意图:有声地读书是一种表达,无声地读书则有助于思考。这一问题的设计给了学生开放的阅读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此时不同的学生也将看到不同的渡河少年。)

1 )诚实的少年

A、从哪句话看出了少年的诚实?(生汇报句子)

B、联系生活实际。

C、分析重点句子。

过渡:渡河少年的诚实,换来的却是老爹那一句冷冰冰的话---- 出示句子:没钱坐什么船,笑话。

尽管诚实有时是要付出代价,但我们依然要坚持诚信为荣,这就是坚持真理,除了诚实,你还看到一个怎样的少年?

(设计意图:文中少年的语言只有这么一句,不容忽视,透过这简单地发问让学生感受到少年的诚实,而且这样的语言朴实,符合人物特点。同时也教育学生要诚实)

2 )自尊的少年话犹在耳,船已离岸。此时的少年什么样啊?出示:“少年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 仔细看一看这个句子,哪个词触动了你?给你的感觉如何? D、表演少年神态。

E、分析重点句子。

谁能把这个句子读到你的脸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认真读,找词语,培养学生的语感,透过“孤零零”还有“立”的咀嚼, 联系上文体会孩子的内心活动,通过表演,学生更能体会到孩子此时内心的愤怒,进入文本的情境之中。)

(3 )倔强的少年

师:就在这时少年突然之间的表现更令我们震惊。(出示句子:忽然,他把衣裳一脱,连同书包擎在手中,“哧溜”一下滑进了河里。) 师:少年做了几个动作,用了几个动词?哪个动作你觉得有问题?对,我们平常说跳入水中,在这为什么滑入水中呢?(先小组讨论,然后再指名说,再让学生读出动作的快与连惯)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字词,训练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准确运用字词的能力)

A、师生表演对读。师小结 :好一个细心的孩子,生气时还能冷静处理问题,少年就这样在秋风秋水中,一摇一摇的向对岸游去。 让我们把镜头对准河中这一老一小的表现,老师读老人的表现,同学们读少年的表现,好吗?

B、师:少年的倔犟你喜欢吗?

(设计意图:这一个问题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懂得倔强也要有一个度,要结合具体情况,过分的不合适宜地倔强不但不能成功反而导致毁灭,而文中的少年的倔强更多的是一种坚强。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要学习少年面对困难和挫折,有坚强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又不能过于任性)

C、体会高兴,体验成功。

师:少年就这样游,终于到了对岸,你高兴吗?就着这高兴劲,读一读少年上岸的段落吧!(出示文字)

3、坚持的少年

出示句子:“有趣的是,以后我每次过河,只要赶上学生上学、放学,总会看到那个圆脸少年在河里游来游去。”

读了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而此时的想像不仅仅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更让学生感受到了少年的坚强与执著。) (二)走近老人,体会成功来自于挑战困境 师:同学们,少年此时战胜的仅仅是一条河吗?那么这困难又是谁带给他的呢?

1、师:我想有很多同学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老人是带给他困难的人,为什么少年在成年以后还写信感谢老人,称他为启蒙教练呢?少年又会怎样写这封信呢?结合对课文的理解,下面老师就请你为少年代笔写这封信,在信中说明原因,好吗?(生动笔写。)

2、找2 ―3 名学生读一读信的内容。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仍然从语言文字入手分析老人是在没有看清少年的情况下误以为是有人捣乱老说的那句话,而从少年入水的老人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善良的老人,通过对老人的分析,学生意识到不能随便给一个人定论,而学生在为少年代笔给老人写信的体验中也能体会到困境和打击不一定是坏事儿,自古雄才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在语言中感受到人文的思想,又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了。)

3、老人看到这封信了吗?从哪儿知道没有。

师: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欲感恩但人不在。带着深深地遗憾再读一读这句话吧。(生有感情的读)。

三、提炼语言,课堂总结。

1、师:从文中你还能看出一个怎样的少年呢?

2、师:是啊,好一个坚持的少年,(板书:坚持)在细读中,我想渡河少年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的记忆中。此时,我想到了一句歌词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同学们,你还想说点什么? (预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坚持就是胜利。有志者, 事竟成。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3、教师总结:记住这些话,相信你们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能像渡河少年一样,诚实、勇敢、坚强,这样就会度过一个又一个困难,走向成功。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就把课文内容与学生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也完成了一个读书从薄到厚到精过程。)

板书设计

渡河少年

诚实+自尊+勇敢+坚强+坚持= 成功

于永正老师说过,这法那法钻研不透教材就没法,以上就是我们在深入钻研教材之后的预设,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批评指证。

教师简介

朱国茹 :双城市五家镇中心校教导主任。黑龙江省模范教师,哈尔滨市骨干教师,哈尔滨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多次参加省市级赛课均取得优异成绩。

张 晶 :双城市五家镇中心校教师。哈尔滨市骨干教师,学校中段教研组组长。双城市教学之星。

篇2:《渡河少年》教学设计(细读感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感悟

文中有几位主人公?(两个,一个是老人,一个是渡河少年。)故事就发生在这个老人与少年之间,而作为旁观者的我,将目睹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了下来,那么通过我的记述你感觉文中这个渡河少年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倔强的一个人)板书:倔强。请同学们默读1——12自然段,静静的思考,动笔在文中画出表现少年倔强的语句,细细的品读。

(一)体会少年的性格特点: 倔强的性格:

1句(多媒体出示此句)少年像当头挨了一棒„„滑进河里。

“当头挨了一棒”形象地写出了少年没想到老人会拒绝,他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孤零零”形象地表现出他当时的无助和不知所措。

神态描写:让生表演,猜想此时孩子内心想什么?暗示了少年的坚强与刚毅。

动作描写:说明少年游泳技能的娴熟高超理解“滑”字的妙用。除了倔强,你还感受到了什么?(生气,勇敢、细心)请同学们试着把少年的倔强读出来。

师小结:好一个倔强、勇敢又细心的孩子,还有那些语句能够看出少年倔强的性格呢?

2句(多媒体出示):“少年举着衣服、书包„„”

“少年好像没有听见。”

“船撑到少年跟前,少年使劲把脸别过去。”

“少年不理他,依然向前游。”

从这些句子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少年的倔强,你能不能把少年的倔强用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指生读。

少年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板书:勇敢,坚强,自信

师小结:是啊,作者通过对少年神情,动作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勇敢,坚强,自信的孩子,这个孩子在作者眼里是那么的美,那么的令人佩服,所以作者写到,(师引读“落满彩霞的河水„„黄黄 的书包真像花瓣中的花蕊。”)在作者的描写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作者“我”此时从心底里由衷的发出赞美,课件:“好一朵开在浪花中的奇葩,好一个倔强 的少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作者把少年比作秋风和水中绽放的花朵,表达了对少年的由衷敬佩之意。)诚实的性格:

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开头描写少年的这句,“一个背着书包的圆脸少年„„能让我上船吗?你觉得他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诚实,豁达,光明磊落。)板书:诚实 执着,感恩的性格:

读13、14、15自然段,你认为少年还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感恩,执着的人)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

(二)体会老人的性格:

你觉得文中的老人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1句“没钱坐什么船,笑话?(唯利是图,贪财的人,做事认真)2句“撑船 的老汉愣愣的望着„„.快上船”(并不坏,富有同情心。)3句“上船吧,别冻坏了”(可以看出老人是个善良的人,是个好人。)

师:综上所述,老人是一个善良的人,那么你对老人拒绝无钱少年乘船的行为,你怎么样看待?生自由发言。(老人前后的态度截然相反,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确定。撑船老人要求付船费是合理的;后来让少年上船,则体现出道德的高尚)

“我”采用什么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三)环境描写

过渡:本文除了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之外,还进行了什么描写?(环境描写)

“秋风秋水”一词写出了当时的天气,少年不畏风凉水寒,仍然选择踩水过河,突显了他不服输的性格特点。

“想喊,没喊出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我担心他,但也只是一个路人,既做不了主,也帮不了他,处于一个内心矛盾、尴尬的境地,所以“没喊出声”,但“我”已然被少年的倔强性格和行为深深地感动和震撼了。

课件:秋风秋水,他受得了吗?改句子

四、总结升华:

师:指板书,但是,正是有了老人的这次拒绝,才有了少年求学路上的泅渡,才激发了少年倔强性格中的坚强,自信,勇敢,才有了他成才路上的历练,才有了他人生的改变。看来支持是一种鼓励,拒绝也是一种鞭策,少年的成功固然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但也离不开撑船老人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首小诗,请同学们来欣赏: 多媒体出示: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你的心志。

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你的自尊。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你该独立。

„„

五、我们应该向少年学习什么?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总结:

困难是条河,坚强可作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应对则是舟上的舵。相信同学们能渡好自己的人生之河。最后再送同学们一句话,课件: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板书:渡河少年

倔强

勇敢神态描写 坚强

自信动作描写 诚实

篇3:少年宫感悟式钢琴教学探析

一、注重审美性

少年宫钢琴教学强调素质是基础, 技术是手段, 感受是目的。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进行感悟式钢琴教学探索, 既是时代要求, 也是学生情感表达训练的需求。感悟式钢琴教学就是要培养、建立学生内心活动的感受和理解, 感受作品情节的起伏跌宕, 体验恢宏博大的情感世界, 完成审美的升华体验, 即感知、理解、想象、情感体验、情感表达, 而不仅仅停留在一般感觉的技巧训练上。如肖邦的《夜曲》中大量切分节奏的运用, 大三和弦的进行, 表现着安逸、力量、乐观, 体验稳定、明朗、向上的感受;小三和弦表现焦躁、脆弱、忧伤, 给人一种危机、暗淡、压抑的体验。在钢琴弹奏中, 学生既对作品所描述的情感进行理解和感受, 也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和震撼。

少年宫进行心灵感悟的培养训练, 这要求钢琴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学习特点, 在恰当地处理好学习兴趣和演奏技巧的前提下, 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活动, 以促使学生不仅熟练掌握技能, 而且能弹奏出心灵跳动的乐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既能让心灵有所感悟、陶冶, 又逐步提高素养与技能, 以符合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

二、激发兴趣性

少年宫感悟式钢琴教学是以兴趣培养为出发点, 兴趣不是学习过程快乐就能形成的, 一切学习兴趣都在于大量的获知, 满足于求知欲和表现欲。首先, 要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家长和老师适当给学生建立一个激励环境, 鼓励积极参与竞争。例如, 观摩钢琴音乐会, 可促进学生学钢琴的浓厚兴趣, 而且是一种认真而又充满激情的兴趣;还可通过钢琴比赛学习对手弹奏技巧和情感表现的优点, 发现自己的不足, 并通过比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有了求知欲和持续的动机, 继而培养学生情感获知和感悟的能力, 包括训练手感、指感, 基础音乐理论的理解、领悟与独立处理音乐作品的能力等。自然, 学琴之前若有一定的视唱练耳基础, 学琴后边体会边学习视唱练耳和音乐基础理论,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且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

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 凡是在学钢琴之前就对五线谱能够熟练掌握, 并经常参加钢琴比赛或观摩演奏会的学生, 对作品的理解力、把握程度, 以及练琴效率、质量都远远好于一般的学生, 而他们的兴趣也更加持久。在音乐艺术的天堂里, 能够从精神上抛开现实的束缚, 充分享受情感的丰富和自由, 宣泄释放情感。更易建立与发展音乐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以形成完整人格、积极热情的生活态度。

兴趣教学应区别于趣味教学, 更不是通常所说的快乐教学。要培养的兴趣是学生掌握了学习音乐的技巧和能力, 对音乐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之后, 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绝不是好奇心、更不能是在家长影响下的附庸风雅, 它应该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情绪、情感的体验。能够领悟多少, 是因人而异的, 这既是生活的积淀, 更是感悟音乐的技巧与能力。

三、培养听觉敏感性

任何一种艺术感受都是感官与情感共鸣作用的结果。在钢琴教学中, 训练学生聆听音乐是诠释艺术情感的基础, 音乐作品的声部是为主体思想表现服务的。声部越多, 旋律线条就越加丰富, 就会有起伏跌宕的感觉;重要的声部不一定是高声部, 可能会有两三个声部甚至四个声部, 而且主题可能渗透在每一个声部中。针对声部的变化, 需要培养听觉的敏感性, 熟练的掌握主题, 准确无误地把握声部变化。听觉训练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通过包括旋律听觉、和声听觉、音色的听觉、乐曲层次听觉的步步深入, 才能逐步准确把握旋律音高、节奏、强弱等。

培养听觉敏感性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模仿、想象及联想的训练。学生练习听觉都是通过模仿开始的, 如布谷鸟的鸣叫声、火车开动的声音等, 教师通过主题钢琴音响训练, 让学生体验强烈的听觉感受并进一步引发情绪, 内心听觉激发想象, 音乐想象能力的提高会进一步的完善内心听觉, 进而通过听觉意识来指导演奏技巧。若学生再通过钢琴弹奏表现出来, 就会发现声部层次增多了, 音响丰富了, 而学生听觉的敏感性也提高了。

四、训练弹奏技巧性

在钢琴学习初期,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要充分了解掌握, 有必要还作深入分析, 扬长避短, 作音乐感觉针对性训练, 这样既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 又可为学生的钢琴求学之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弹奏是否均匀, 除练习法外, 更重要的是随时用听觉检查自己弹奏出的音响效果, 要精力集中, 一个音都不能放过, 要做到脑子里是乐谱, 耳朵里是音响。可是, 单凭音乐感觉是无法完成演奏的, 如果没有好的演奏技术, 再完美的音乐感觉也只能是在这个人的心里却表达不出来。

在少年宫钢琴教学中, 随着循序渐进, 学生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技术问题。比如, 手型不好, 手指站不住, 手腕不稳定等问题。教师应该明确, 在钢琴教学中, 如果学生的肌肉控制能力很好, 技术动作就会做得很流畅;若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 错音、错指就会很少;假如学生的情绪很稳定, 练琴时就不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因而, 钢琴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 不可能改变学生性格, 只能适应其特点兴趣而辅导。在教学过程中, 若加强学生肌肉、注意力、情绪的控制能力的训练, 学琴的技巧性问题就会较少的发生。例如, 高抬指配合具体的练习方式, 并不是说想抬手指就能抬的起来的, 而是根据手的骨骼与肌肉结构, 不同手指的动作差别以适应手的生理条件, 按其特殊的形状与生理特性因材施教, 这还需要掌关节支撑等其它关键技术的支持。

在少年宫感悟式钢琴教学中, 训练学生演奏的手指触觉与耳朵听觉相结合的技巧性是其难度之一, 触觉钢琴演奏也叫指尖感, 听觉叫做乐感。在其训练中有一个技术性的细节——大拇指演奏问题, 大拇指是五个手指中最强壮的一个, 但在学钢琴过程中因训练和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出现一些错误的弹奏方法, 比如说, 手腕和手臂的抖动, 八度的演奏两个音难以保证整齐划一, 音阶演奏中不能平均, 总是在转指的地方出现“不和谐”的重音, 演奏和弦4、5指演奏的外声部不出声, 等等, 这都需要教师精心指导, 帮助学生刻苦练习改正。只有指尖感和乐感训练稳固并灵活运用, 才能在心灵感悟下随心所欲的优美跳动, 达到心与肢体的协调统一, 抒发心扉情感。

五、追求弹奏心理状态最佳化

在少年宫感悟式钢琴教学中, 心理素质是否稳定对学生来说不可或缺。通过教师对每个学生个性的了解, 要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 以消除学生在演奏时出现紧张和跑神。在实际演奏训练中, 让学生全神贯注和适度的指尖感结合起来, 热情又清醒地完成演奏, 避免弹奏过程中出现注意力分散、思想茫然, 而导致手忙脚乱, 情感晦涩无章,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尽量让学生达到“忘我”和“有我”的境界。“忘我”就是要让学生融入作品中的角色, 声情并茂地表现作品;“有我”就是用完美坚实的技术手段表现作品, 有信心有个性体验才能演奏成功。经日积月累, 让学生在每一刻当成是正式的演奏会或比赛, 逐渐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能自然的淋漓尽致表达自己的情感。

演奏时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自信心。学生只有抱着肯定的态度自信地演奏, 那么表现出来的音乐才可能会形象鲜明、表现生动。信心来自扎实的技巧性、情感表达能力与正确的演奏态度。学生持之以恒的弹奏训练与成功自豪感的浸染, 会逐渐达到最佳的心态, 出现在任何一个表现的机会。而对演奏某一作品时出现的小小失误, 会及时克服心理波动, 沉着应对, 以饱满的热情认真地演奏好作品剩余部分。信心会在弹奏成功喜悦中逐渐增强, 也进一步增强对乐曲更深层次的理解, 最终实现心理素质的和谐平静, 演奏情感化更上层楼。

综上所述, 少年宫感悟式钢琴教学, 不仅是技巧性的学习, 也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过程, 就是训练培养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情感表达力, 同时, 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少年宫感悟式钢琴教学的逐步探索, 展现了钢琴教学的新途径与目的所在。

摘要:钢琴教学不单是手指的技巧, 更重要的是对音乐作品情感的理解、思维和再表现。在少年宫感悟式钢琴教学探索过程中, 对学生的审美观、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和演奏技巧等情感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 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钢琴教学,情感,感悟

参考文献

[1]肖, 王德芳.钢琴教学中情感因素研究[J].音乐探索, 2009, (3) .

[2]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篇4:渡河少年教学反思

《渡河少年》这篇课文的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丰富优美,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我抓住少年的成才之路来引导同学们感悟。课后,我认真地自我总结,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我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

首先,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议题: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将自己的感悟记在书中,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接下来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给多数学生表达的机会。然后展开全班的讨论交流,教师对重点词句相机加以引导和点拨。从而分散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其次,课文的语言很优美,我就引导学生找出精彩语句多读,并说出精彩之处。使学生在读中感受少年的美,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中通过品读、感悟和少年的对话,使学生情感荡起涟漪,这个勇敢自信的少年形象,激发了学生情感内在的动力。并以此为榜样,在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挫折和困难时能够有勇气面对,别人的施舍和怜悯会让我们的心里更缺乏自信,所以少年不需要老人的同情和帮助。学生在学文时有这样的情感表达,这振振有词的话语唤醒了学生内在的坚强,还有在课堂上听到学生通过阅读所传递出来的情感,确实很振奋。语文人文价值正是在此得以体现。

篇5:渡河少年教学反思欣赏

《渡河少年》这篇课文的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丰富优美,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我抓住少年的成才之路来引导同学们感悟。课后,我认真地自我总结,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我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牵着语言文字的手,跟着作者和自己的感觉走。因此在教学中力求让学自主探究,从课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中去发现,感悟文字背后的智慧和情感。

首先,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议题:渡河少年为什么能成为游泳健将?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将自己的感悟记在书中,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接下来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给多数学生表达的机会。然后展开全班的讨论交流,教师对重点词句相机加以引导和点拨。从而分散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课文的语言很优美,我就引导学生找出精彩语句多读,并说出精彩之处。就让学生采取读一读,画一画,悟一悟的形式,从而达到本节课的目的。使学生在读中感受少年的美,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篇6:《渡河少年》教学设计(细读感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知道动物也是有尊严的,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美好情感。

4、与生命展开对话,在对话中获得精神生命的提升。教学重难点

引发学生思考,与生命展开对话。

教学准备:查阅有关军犬的资料,收集动物的感人故事。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做游戏,让学生体会“欺骗”的感觉。

2、导言:有一条军犬,它聪明机智,却被主人深深地欺骗,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军犬黑子》。

[设计意图:游戏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一种形式。学生能在游戏中体验出一种感觉,品味出一种滋味,感悟出一些道理。用这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他们非常想知道下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把他们引入文本。]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略读课文,概括大意。

3、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设计意图: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

三、细读深悟

1、学习第1部分,自由读第1部分,说说写了什么。

2、学习第2部分。

/ 3

(1)指名读第1层,思考主要写了什么。从这段里你能感觉到黑子是一条什么样的军犬,哪两个词最能说明黑子的特征?

思考:

①驯导员几次否定了黑子?

②驯导员和黑子的心理都发生了哪些相应的变化?

(2)自学第2层,结合自学提示,小组交流学习,集体汇报。①重点指导朗读,体会黑子和驯导员的内心变化。②理解“迷惑”、“沮丧”等词的含义。③用“谨慎”练习说话。

④想象:黑子第二次回头望着驯导员会想什么?(3)指名读第3层,从哪句话可以看出黑子的心情? 思考:

①驯导员看到黑子的眼泪后的反应是什么,黑子的态度又怎样? ②分角色朗读第3层,驯导员看到黑子的眼泪后的反应说明了什么? ③你在平时有过“带着哭腔”说话的时候吗?

④画出描写黑子动作的词语,这些词语说明了黑子的什么心情?(4)齐读第四层,你读完了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强烈感情?

3、学习第3部分。(1)师读课文。

(2)创设情境:我听了这个故事后也陷入沉思。我想,同学们的心情也不会平静,你想对驯导员或者黑子说些什么吗?默读课文,把你想说的话写在课文空白处。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是教学的关键,放手让学生读、讲、悟、谈。以学生为主体,以各种不同方式的读和对话为最基本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内容,在讲中探究思想,在悟中理解情感,在谈中认识生命。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四、课外延伸

1、生汇报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

/ 3

2、师讲动物救人的故事。

3、生谈身边不保护动物的事,师引导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动物和人类共同生存着,它们对人类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又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快乐,人类没有理由不尊重它们。它们是人类的朋友,和人一样都尊贵地活着。]

五、总结

是呀,心灵因为细腻而伟大,英雄甘地说过:“对我而言,羔羊的生命与人类的生命一样尊贵。”可见每个生命都是有尊严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善待生命,善待自己,能和动物和谐相处。

篇7:《渡河少年》教学设计(细读感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

1、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分析

1.1、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内容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是渗透在课堂中,全方位的渗透,把体育技能融合在一起。在体育课堂上和教学方法上注重德育的渗透,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很多德育的内容,我们必须认真去开发,让德育的渗透效果得以提高。通过调查走访:对于经常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渗透,主动渗透集体观念、团队合作精神、合作理念,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道德责任感的体育教师占82%,不经常这样做的教师则占18%。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能够通过组织有效的教学课堂,主动渗透集体观念、团队合作精神、合作理念等。但是,有一少部分的体育教师没有很好的组织体育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工作。

1.2、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

德育渗透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必须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组织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但能学会运动技能,而且能加强自身个人修养。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有: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严格要求自己为榜样;在课堂教学组织中挖掘德育因素;让学生多多了解体育运动健将、名人为祖国争光的意志品质;教师用具体的教学环境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体育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2、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少数体育教师没有形成教学渗透德育的理念

从调查中看出,大部分体育教师能够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但是有一部分体育教师把德育渗透工作归结为思想品德教师,没有完全理解德育与智育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对体育学科的德育工作不够重视,课堂上由着学生自己思想发展。出现上述原因是多种因数造成的。体育教师在备课和教材选择上重点还是在技能和教学方法上,仅把德育放在表面。没有实施一套可行的实践方案,没有确定的德育目标,造成目标太广泛,没有追求效果。另一方面是学校看中体育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关注的是各种体育比赛的成绩,对体育教师的考核及职称评定都没有体现出来的德育评比,这都对小学体育老师渗透德育的工作造成消极影响。

2.2、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通过调查显示:有一部分教师不清楚德育渗透要体现在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公开课课堂上,参评人员比较注重对课的德育渗透进行评价,然而却缺少具体的评价方法。往往使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来评价本节课,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缺乏监管,使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没有实际发挥出来。从以上的情况来看,对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难以对德育渗透的状况进行评价。

3、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对策研究

3.1、开展多方面培训,全面提高体育教师渗透德育的能力

通过对牙克石免渡河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情况的分析,并结合当地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小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并提出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对策。要求免渡河小学要进行多种方式的师德培训班、公开课、德育交流会,研究和交流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理念与方式,加强体育教师教书育人和品德修养的理念,积极主动地把体育教学与德育渗透结合起来。

3.2、提高体育教师把握教材中蕴含德育内容的能力

我国现行的小学体育教材中孕育着科学的德育资源,强调小学生自身参与能力,重视学生为主导的过程,因此,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候,要对教材有深度的了解,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每节体育课中来,融合好体育教学与德育培养的接洽点,抓好时机,进行教育。例如:对体育名人的典型事迹的讲述,让学生去理解、学习并感受他们的顽强意志品质。学生通过参加团体(足球)、拔河等各种比赛活动,在体育课堂中学会拼搏、团结友爱、虚心学习的良好品德。

4、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堂是进行德育的前沿阵地,担负着学生德育培养的重担。从实际考察出发,以本身所教授的体育课程为实践依据,科学地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从根源上寻求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实施对策,拓展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使学生的得遇得到培养,为解决学科渗透德育提供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张香兰.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2]杨艳红.浅谈小学体育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J].教师,2010,13.

篇8:渡河少年教案

〔解题〕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题目是一个偏正词组,直接点出了课文的主人公是“少年”,一个什么样的少年呢?是个渡河的少年。“渡”就是“过”的意思,“渡河”这里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利用交通工具过河,一种是靠自己来过河。课文用作者的眼睛看主人公是怎样凭借自己的毅力来渡河的。

〔结构分析〕

这篇记叙文以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一个倔强、勇敢、自信的少年形象,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赞美了渡河少年面对困难毫不退缩,执著向上的生活态度。全文共15个自然段,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归纳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交代故事的起因,一个少年没钱却要渡河,摆渡老人不允许。

第二部分(第5~12自然段),描述这个少年跳入河中,毅然自己游过河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13~15自然段),写作者后来知道少年考入对面中学,以后始终如一地这样渡河上学放学,居然成了名游泳健将,并写信感谢这个已经去世的摆渡老人。

如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写“我”看到渡河少年游泳过河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13~15自然段),写“我”后来知道的一些有关渡河少年的事情。

〔语意理解〕

第三自然段(见原文)。

这段话写老人不允许没带钱的少年上船。但从老人“正在弯腰解着缆绳”“头也不抬”可以看出老人并没看到是怎样一个要求渡河的人;从“没钱坐什么船,笑话”可以看出老人把这个要求渡河的人当成是一个故意捣乱,带钱却不愿意付的人来看待的。

“少年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

这句写出了少年没想到老人把他看成是一个故意捣乱的人,老人的话如同棒子一样打在头顶,少年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一股同情的潮水从我心头漫过,想喊,没喊出声。”

这句写出了作者看到少年的样子怜惜之情油然而生,使得平静的心变得波浪汹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孩子,上船,快上船!”“上船吧———别冻坏了。”“钱一分也不要!”

这几句朴实的话道出了老人的心声,老人同情这个倔强的少年,同时也后悔自己的言行,在为自己的行为做补救,可见这是一个好心的老人。

第11自然段(见原文)。

这段赞美了少年的行为,把这个渡河的少年比喻成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奇葩。

“数年后,少年居然从这条小河游进了大海,成了一名游泳健将。他给撑船的老人来过一封信,称老人是他的启蒙教练,要感谢老人。”

这两句话写出了少年凭借他的毅力,执著的性格成了游泳健将,但他没有忘记小时候的事情,没有忘记那次渡河,他感谢这个撑船的老人给他创造了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

〔写作特点〕

这篇文章行文流畅,语言优美。

1.通过作者的视角展示故事。

课文通过作者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最初没钱渡河而自己游过河的少年,后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游泳渡河,以至成为游泳健将的经历。故事充满了可读性。

2.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作者写“少年”的意图是赞颂他的品格。作者不用抽象的鉴定式的概念或条文去直白地赞颂,而是艺术地用具体的事去塑造一个可爱的有美感的少年。作者抓住发生在少年身上的一个典型事件———不上船,偏要自己游过河,去诠释少年的美德。为塑造好这位少年,作者让他处在特定的环境中:要上学,必过河;要过河,必乘船;要乘船,必付钱。作者集中写了少年与老船工的矛盾:由过河而引起,由无钱而拒载,由同情而相邀,由倔强而拒乘,由此天天不乘船。少年就是在矛盾冲突中才尽显美的品格。

3.行文流畅,语言优美,修辞手法锦上添花。

这篇故事语言生动流畅,描写少年的形象、渡河的样子,老人焦急的神态语言,旁观者“我”的同情等,都刻画得生动具体,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故事锦上添花,更令人回味。如“少年像当头挨了 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少年的臂膀切割成一块块五彩的锦缎,那手中的花格子衬衣像五彩的花瓣,黄黄的书包真像花瓣中的花蕊。”“少年泥鳅一般蹿上了河堤。”“阳光在他的脊背上滚动,像一条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河边的沙滩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行无限延长的省略号。”可以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描述的景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学习渡河少年那种执著向上、永不退缩、勇敢自信的精神。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0~12自然段。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句子含义,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内在精神。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会写12个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①板书“渡河”,问学生“渡河”是什么意思?

②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课文到底写了渡河少年的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看课文。

(2)自主读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①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课文共几个自然段?

③分自然段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渡河少年的什么事?

④读后讨论:那么课文分几段呢?

⑤指名按照部分来读课文。

(3)精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内涵。

①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从少年的表现来看,你认为这是个什么样的少年。并在课文中寻找依据。

②小组讨论后班级交流。倔强的少年、自信的少年、勇敢的少年、诚实的少年、不怕困难的少年、执著的少年、勇于向上的少年、爱学习的少年、不忘记过去的少年……

③撑船老人是怎样对待这个少年的?他的想法有什么样的变化?

④读老人说的话,读出老人先后说话时不同的语气。

⑤这个少年为什么不坐老人的船而要游过河呢?

⑥剖析重点词句并朗读。

⑦“我”在后来都了解了哪些有关这个孩子的情况?

⑧渡河少年为什么要感谢这位老人?

⑨渡河少年在这封信中会怎样写呢?

⑩假如这位老人并没有去世,收到了这封信,他又会说些什么呢?他怎样写回信呢?

(4)再读课文,感受人物特点,教师总结。

2.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这项不做统一要求,充分给学生选择空间。

(2)背诵课文第10~12自然段。

可给学生部分提示:

不理———落满彩霞的河水———衬衣———书包

奇葩———少年

蹿上———脊背———跑了———水线

3.识字写字。

(1)认读要求会认的8个生字,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葩”的读音是pā,而不是bā。

(2)会写12个生字。这些字中,左右结构的字除了“割”字是左宽右窄的,其余的(渡、堤、绳、溜、愣、锦、滩、撑、眠)都是左窄右宽的;“哀”字的书写要注意第一个撇,要从中心处起笔;“蒙”这个字提醒学生不要丢掉中间的小横。

4.练习。

作业超市,任选其一: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2)如果你是这个少年,你在信中会写些什么?把自己当做这个渡河的少年,给撑船老人写一封信。

资料

篇9:渡河少年课堂实录

生:我知道省略号表示省略和延续。

师:对了。渡河少年的故事到此结束了吗?没有。这长长的水线,延续着,延续着从这天以后的每一天,少年都重复着如此渡河的场景;延续着少年由年少到渐渐长大的每一天,都如此倔强、如此细致、如此勇敢、如此坚强的精神。作者在这,省略了这一切,只用了这“无限延长的省略号”,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我们仿佛再一次看到少年举着衣服、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摇地向河当中游的情景。

如果说人生就像土壤,倔强就像是少年心中的一粒种子,就这样用他最顽强的姿态盛开了!数年的努力,少年终于——

(出示)(齐读):有趣的是,以后我每次过河,只要赶上学生上学放学,总会看到那个圆脸少年在河里游来游去。数年后,少年居然从这条小河游进了大海,成了一名游泳健将。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他是他的启蒙教练,要感谢老人。

请同学们齐读

师:为什么少年要感谢带给他困难的老人,在成年以还写信感谢老人,称他为启蒙教练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再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生:因为老人不让他上船,他才会自己渡河上学,激发了少年的斗志。

生:因为是老人给了少年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在一次又一次的细读中,渡河少年的的倔强、自信、细心、遇到困难不低头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的记忆中。生活中最难的不是做一次,而是长久地坚持,此时,谁想说点什么?

生:渡河少年真是凭着他的勇敢、坚强,最后才成功。

生:这个渡河少年的倔强和坚持正是我所需要的。

生:我也要向渡河少年学习,跟他一样的勇敢、自信。

师:那么此时,请你把自己当做那位成长为游泳健将的渡河少年,以他的口吻,给老爹写一封信,把你想说的话写给他。

他会在信中写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动笔写一写。

生:配乐练笔——汇报

生:敬爱的撑船老人:还记得那个倔强的渡河少年吗?那就是我,我现在已经成了一位游泳健将,但我从没有忘记小时候的事情,没有忘记那次渡河的情景,我要感谢您,是您给我创造了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你就是我的 启蒙教练,谢谢您!

……

篇10:渡河少年的读后感

一个金秋时节的早晨,在一条清澈的小河岸边靠着一只小渡船,一个背着书包的少年站在河岸上恳求船夫:“老伯,没钱能上船吗?”船夫没同意,少年一气之下,脱掉全身衣服,连同书包擎在手中,跳进冰冷的河里向对岸游去。船夫呆呆的望着那个少年,喊道“孩子,快上船,上船吧,钱一分也不要。”少年奋勇前游,没有回头,原来这个少年是对岸中学的新生,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他忘记带钱了。但有趣的是,从此以后,他每天上学或放学,无论有钱没钱,他都游泳过河,数年后,少年竟然成了一名游泳健将。

由此可见一个善于把握机会,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发扬特长,抓准机遇的人,就一定会变困境为顺境,从而达到理想的彼岸。

[渡河少年的读后感]

篇11:《渡河少年》教学设计(细读感悟)

关键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新专业,实验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为适应土木工程学科建设的需要,我校于2014年成功申报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新专业,这是我校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培养能在道路、桥梁、港口码头、隧道及地铁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科研与教学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及创新型技术人才。该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又属于新成立的专业, 因此在实践教学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同类型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对实验教学进行独立探索,旨在构建一个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实验教学体系。

一、实验教学存在问题剖析

( 1) 实验课时有限。实验课一般开设在相应的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或是在课程结束之后,为了满足理论教学进度的要求,实验课时一般较少。而且一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这样,在有限的实验课时里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

( 2) 实验设备陈旧。因为学校经费投入有限及重视度不够,实验设备较为陈旧,有些是被淘汰的设备,甚至是故障设备,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还不能保证实验安全。

( 3) 学生主动性不足。做实验时, 一般是实验老师先将整个实验过程讲解并演示一遍,并把实验操作步骤写在黑板上,然后再让学生按操作要求一步一步进行操作。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整个实验过程是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下完成的,不利于培养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 1) 开设开放性实验。自2014年起,我校开设了夏季学期,共开设综合型开放实验项目56个。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积极响应学校夏季学期改革,将实验教学分为两部分,即课程实验教学和开放性实验教学。课程实验教学一般安排在春秋季学期,实验课开设在相应的理论课程中或是在理论课程结束后,以满足理论教学的要求。开放性实践教学则安排在夏季学期,面向全体学生开放,主要进行创新实验项目训练,以弥补课堂实验教学不足。同时依托南华大学工程技术检测中心承接的工程项目,由该中心实验老师带领学生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将实验教学和工程实践有效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 2) 成立科技课题兴趣小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实践兴趣,我们成立了科技课题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实验场地、实验条件和技术支持,并带领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研究型学习与创新实验计划项目、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项目和结构模型设计竞赛等各种丰富多彩的科技课题。这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能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途径。

三、结语

篇12:《渡河少年》教学设计(细读感悟)

当前,一些所谓的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为了追求课堂效应,往往只关注课堂表面的热闹,阅读教学流于形式,而缺少对文本的深入阅读,文本常常是稍微提一提就被搁置起来进行无边际的讨论延伸。正如黄孟轲老师所讲的:“语文阅读课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语文’,常常一堂课一直处于浅显的对文本的架空问答或缺少意义的合作探究当中,师生间的问答分析只是对文本表面的解读,其实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一直在文本的外围徘徊。”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鉴赏能力,达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就必须在阅读教学中立足文本,加强对文本的阅读与思考。

二、“文本细读”的内涵

文本细读是由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斯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术语。在文学批评语境下,文本细读作为一种作品的研究方法,指的是运用语义学方法对作品言语、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在语文课堂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显然与文学批评下的文本细读有所区别。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下的文本细读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教师对文本的细读及对学生细读文本的指导

一方面教师对文本进行细读,深入钻研教材,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通过细致、反复的阅读,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作出丰富的阐释。另一方面教师的细读是为了指导学生细读文本。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是教师细读在先,教师以细读方法指导学生细读文本,教师的细读体验可以唤醒学生的细读体验,但是绝不能替代学生的细读体验。

(二)学生对文本的细读是核心

文本细读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深入细读文本,读出自己的感悟与理解,甚至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的意义,才是文本细读的要旨所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课堂上其他对话的前提与基础。“文本细读的过程应该是对言语的感悟过程中一种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互动过程。”学生只有深入地揣摩、品味文本的言语,才能领会言语内在的精细微妙之处,才能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深度建构。

三、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师要潜心细读文本,深入研究教材

文本是教师教学的凭借和依据。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潜心文本,深入揣摩教材,将文本的每一个角落都理解透彻,精确把握文本的重点、难点,揣摩教材编者的编排意图,能够通过多元化地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价值。

1. 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细读文本。

面对一个文本,教师要放松心态,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走进作品,感悟作品的内涵,体悟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唯有这样才能获得对文本的最真切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享受。面对熟悉的文本不能先入为主,要以一种“陌生化”的姿态重新解读文本,重新把握文本的内涵和教育价值取向,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心声。

2. 从学生的角度换位解读文本。

课堂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核心,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会有怎样的阅读体验,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会遇到怎样的困难,这需要教师在细读文本,精心备课时提前预设,教师就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这也将为教师解读文本开辟一个新奇的天地。

(二)学生亲近文本,寻找文本细读的切入点

文本细读是教师的基本功,是解读文本,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必由之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该如何捕捉文本的关键点进行细读呢?笔者认为在细读文本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揣摩意蕴丰富语句,感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是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的能力。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描写王熙凤赞美林黛玉的那一段文字,不论是用词、用句还是动作描写都十分传神,意蕴丰富。王熙凤打量了黛玉之后,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这段话意蕴丰富,充分体现了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性格特征。我让学生在细读文本时多留意这样的句子,并给出提示,让学生体会句子的言外之意。

细读文本,要留意文中的言语空白。文学作品的语言往往意蕴丰富,复杂多义。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往往有许多这样的语言空白点。在小说《祝福》一文中就有绝好的例子。祥林嫂被她婆婆绑了回去,卫婆子也在场,四叔看到这一切后说了这样一句:“可恶!然而……。”这句话就给读者留下巨大的空白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四叔为什么说“可恶!”?是什么事情让四叔觉得可恶?是婆婆把祥林嫂绑回去这粗鲁的行为吗,还是卫婆子先把祥林嫂介绍过来又合伙绑走?可见,我们在指导学生细读文本时一定要留意这些言语空白。

关注细节,领悟文本内涵。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提高课堂阅读效率,要细读文本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关注细节。《金岳霖先生》一文中就有大量的细节描写,比如:在得知林国达淹死后,金先生在课堂上一直没有笑容;讲哲学课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这样的细节很多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在了解了金先生表面上的有趣外,一个重感情、有情义的金先生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

上一篇:阿都乡2008年综治工作总结下一篇:视频监控鉴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