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纸张开数

2024-05-09

印刷纸张开数(精选4篇)

篇1:印刷纸张开数

开度 大度开切毛尺寸 成品净尺寸 正度毛尺寸 成品净尺寸

全开 1194×889 1160×860 1092×787 1060×760

对开 889×597 860×580 787×546 760×530

长对开 1194×444.5 1160×430 1092×393.5 1060×375

三开 889×398 860×350 787×364 760×345

丁字三开 749.5×444.5 720×430 698.5×393.5 680×375

四开 597×444.5 580×430 546×393.5 530×375

长四开 298.5×88.9 285×860 787×273 760×260

五开 380×480 355×460 330×450 305×430

六开 398×44.5 370×430 364×393.5 345×375

八开 444.5×298.5 430×285 393.5×273 375×260

九开 296.3×398 280×390 262.3×364 240×350

十二开 298.5×296.3 285×280 273×262.3 260×250

十六开 298.5×222.25 285×210 273×262.3 260×185

十八开 199×296.3 180×280 136.5×262.3 120×250

二十开 222.5×238 270×160 273×157.4 260×40

二十四开 222.5×199 210×185 196.75×182 185×170

二十八开 298.5×127 280×110 273×112.4 1260×100

三十二开 222.5×149.25 210×140 196.75×136.5 185×130

六十四开 149.25×111.12 130×100 136.5×98.37 120×80

A4:210mm×297mm

A5:148mm×210mm

B5:182mm×257mm

A3:297mm×420mm

A2:420mm×594mm

1.印刷纸张开数

2.排版术语

3.版式设计资料大全

4.印刷的基本常识

5.平面设计师必备的印刷知识

6.印刷专业实习报告

7.平面设计基础、常识及相关软件简介

篇2:印刷纸张开数

。其长、宽尺寸是依据印刷品的开法(最常用的为几何级数开切为32开)和印版的要求由国家主管部门规定的。国际标准尺寸是根据DLN476(德国工业标准)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使用的。这个标准尺寸是根据奥斯特瓦尔教授的标准尺寸制定的。纸张长边和短边的比例是1:2或1:1.414。这种尺寸无论是对开、四开或八开,其长边与短边的比例始终保持一样。国外不少国家都采用这个长宽比,我国也是这样,因此目前我们使用的打印、复印纸长边和短边的比例都是1:1.414。

一.常用纸张及特性:

1。铜版纸:最常用纸张,表面光泽好,适合各种色彩效果。

2。无光铜:常用纸,表面无光泽,适合文字较多或空白较多的印件, 视觉柔和。应避免用大底色,否则失去了无光效果,而且印后不容易干燥。

3。单铜: 卡纸类,正面质地同铜版纸,适合表现色彩,背面同胶版纸,适合专色或文字。适合印制包装盒、POP和各种卡片。

4。胶版纸:无光泽,适合印刷文字,单色图或专色,除非特别需要,不适合印刷彩色照片,因色彩和层次都跟铜版纸不一样, 色彩灰暗,无光泽。

5。特种纸:又称艺术纸,种类繁多,能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特种纸上印四色图,颜色和层次都要受到影响,最好选用颜色鲜艳、色调明快的图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用大底色,一方面失去了特种纸的纹理效果,另一方面也不易干燥。

二.印刷常用规格尺寸:

全开纸 对开成品 4开成品 8开成品 16K成品 32K成品

大度 889x1194 860x580 420x580 420x285 210x285 210x140

正度 787x1092 760x520 370x520 370x260 185x260 185x130

1,国际标准A4尺寸为210x297,在设计时除非客户特别要求,尽量设计成大16K即210x285,因为大度纸16K最大为210x285,要开出210x297只能开12K,造成开纸浪费,增加成本。

2。设计非常规尺寸的印刷品时,一定要考虑到纸张的尺寸和开法,以免造成浪费。

3。使用特种纸时,一定要考虑到纸张的尺寸和开法,因为特种纸的规格不一,开法不合理就会造成浪费,最好的办法是先与特种纸销售商联系,确认规格。

三.黑版压印:

黑印在任何颜色上仍然是黑。在制作过程中,如果黑文字或线条下有底色,底色不必反白,底色不会影响黑色,相反如果底色反白,在印刷过程中,套准误差可能存在,一旦发生就会漏白,影响效果。

四.标准色:

目前,许多大企业CI比较规范,都有自己的标准色。在设计印刷品时,经常会碰到这类标准色,如果客户对标准色要求很高, 而用四色来配色又不易准确实现时,应尽可能考虑用专色来印, 虽说会增加一些成本,但最终的效果是四色无法比拟的。(

五.自翻版时拼版:

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自翻版的问题,出片前最好按自翻版的要求拼好版,这样印刷厂就不必重拼版,对您来说可能要稍费点事,但一方面印刷可以不必重拼版,加快上机速度,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重拼版而可能带来的套准误差。

篇3:印刷纸张开数

关键词:手机,演示,兴趣

在上课前首先说明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双色印刷原理在一体油印机中的运用。就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互动性,是本课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课程引入阶段,我采用激情导入法和数媒技术演示法来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第一步,温故而知新:我们上次课学习了单色印刷的工作原理,今天我让你们看一张影印好的红黑样张,同学们猜一猜,这张样张中的红黑是如何一次印刷出来呢(教师将图片发到学生手机上)?同学们一般会回答,先印黑色或红色部分,然后更换一个红色油墨筒,将黑色印好的印品, 按照原样放回到供纸台,再印红色部分,来完成双色印刷。 (或放到另一台 有红色油墨的机 器上完成 红色部分 的印刷)。这时教师统一讲解可能的制版问题,两个版要完全一致,且能位置准确,这是很难做到的,如果印稿第二次放回供纸台的位置不同,也无法完成精确的印刷。这只是实际印刷中会出现的一小部分问题,那么该如何解决呢?如果你来设计,你能采用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如果人工凭经验保持这种精度就很难,应在设备设计中一次来完成所有的对印刷的精度要求。这种设计思想如何来实现呢?

在同学们回答的基础上,我介绍双色印刷设备及其技术参数,然后为直观的了解其工作原理,(先将做好的视频动画传到学生的手机上) 请学生观看动画演示的单色印刷的工作原理,然后播放双色印刷的工作原理。

这时老师统一讲解,印刷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油墨在整个形成过程中要解决一次印刷到第二次印刷之间的油墨必须干的问题,否则黑墨就会印到红色滚筒上,造成印品污染成为废品了。实际上这个问题在单色印刷时已经出现了,那么现在的解决方式是油墨在黑色滚筒经过后立即要干燥,要解决的是油墨要快干的问题,还要解决这两个滚筒之间距离要合理,太近油墨可能还未干,太远就影响了印刷速度,也增大了设备的体积。所以,要解决油墨干的问题和纸速的问题。这是通过反复实验最终定型设备和油墨的匹配问题。这涉及的是设计原理的问题,当然还有很多关键问题,例如纸张尺寸问题,教师提示学生能考虑到这个层次就已经能满足教学需要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的理解双色印刷的原理是大有裨益的。

通过上面充分的学习和讨论,教师总结性的说明一下双色印刷的原理:在对原稿件扫描制版过程中,对设定的双色区域分别制成两张版,并分别挂在两个印刷滚筒上, 两个印刷滚筒上涂有不同颜色的油墨(一般是黑和红),印刷过程中,纸张依次通过二个印刷滚筒后,就被套色印刷成双色了(如图所示)。这时再让学生看一下手机上的双色印刷的视频,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总结双色印刷原理了。

篇4:让学生张开写作的翅膀

一、素材生活化, 学会观察 (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我们常说“观察生活”是个非常大非常抽象的概念, 学生在理解观察生活时, 我们应具体化地引导其认识作文中所指的“生活”概念。“生活”可分为“人、事、物、景”四大部分, 我们要教会学生掌握各类别的基本观察方法。

首先观察要有顺序。观察事物的顺序有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或从内到外, 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静态到动态。观察事件要注意变化过程, 观察人物要从整体到部分, 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观察方法。其次观察要有方法。留心观察事物不仅要用眼睛去看, 用耳朵去听, 要用脑子去想, 还要用手去摸, 用嘴巴去尝, 要调动各种感官去参与观察, 这样的观察才真实可信。

观察还要把握特征。事物有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特征, 人物有外貌、神态、语言等特征, 我们把握了事物特征才能使读者读过文章后, 头脑中产生清晰的事物形象, 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对特点留下深刻印象。

观察要有内容。学生们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便是最好的观察切入点, 如拔河、接力赛跑、参观访问等或某人的外观、动作习惯, 或景物的动静态等都可以作为观察内容的源泉。在平时我们应尽量创造机会使学生有内容去观察。

二、表达真情化, 学会方法 (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叶圣陶说, 写作是一种技术, 有所积累是一回事, 怎样用文字表达积累, 使它恰到好处, 让自己有倾吐的快感, 人家有情感相通的妙趣, 又是另一回事。

(一) 阅读中感悟表达方法, 提倡仿写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师行走在神圣讲台上的矫健的双腿。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读懂了什么, 还要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学习写作方法。如:阅读的主题对应的是写作的立意, 阅读内容对应的是习作的选材, 文章结构对应的是谋篇布局, 语言表达对应的是遣词造句。

我们的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我们可以找准比较典型的段落, 这些段落可能是结构清楚, 可能是语句表达优美, 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生动, 或者是观察有序等等, 然后让学生体会这些优秀段落的写作方法:是段落的表达方式独特, 还是作者的叙述有序, 是段落的结构清晰, 还是遣词造句准确生动等等, 再让学生模仿这个段落的写法来写一个其他的小片段。学生学习了一些写作技巧, 掌握了丰富句式、词汇, 逐步学会举一反三, 写作能力就会提高。

(二) 习作中教点写作技能, 提倡创新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 学生们开展活动是笑容满面, 提起作文是愁眉苦脸, 这就是写作的方法和表达能力的问题。如果在习作中教会学生习作的方法, 降低习作的难度, 学生自然少了畏难的情绪。有了习作的兴趣, 有了写作的方法自然也会大大提高写作的能力, 也才可能有创新的思维。在习作中如果我们提点要求, 教点方法。如写人的要写出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心理活动等, 写景的要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才能化抽象为具体, 才有文采。写活动的要用上点面结合的方法, 详略结合。如果在文章中用些名言警句、诗句歌词, 定会画龙点睛, 表达效果更强。以人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的《习作3》读书笔记为例, 我是这样教会学生读书笔记的一般写法的:

《习作3读书笔记》教学片段:

1. 读例文, 初步感悟写法

(1) 张佳星同学读了《海伦·凯勒传》后心潮澎湃, 写下了自己读完后的感受, 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自读例文, 思考:例文围绕《海伦·凯勒传》写了哪些内容?

(2) 交流讨论, 明确读后感的写法:例文首先叙述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然后又谈了自己读完后的感受, 最后以海伦·凯勒的一句话作总结。

2. 具体指导写作方法

(1) 怎样写读后感的开头?

(1) 主要内容式开头

开头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是读后感最常用的开头。不过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

(2) 其他的开头方式:叙述式开头;铺垫式开头;描写式开头。

(2) 怎样写好读后感的主体部分?

(1) 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

A.再读例文第2自然段, 作者是怎样来抓住《海伦·凯勒传》这本书的重点的?

(要写好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 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 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 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样才能抓住重点来生发感想。)

B.小结:“读”能抓住重点, 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

C.概括地说, 就是一个字“引”, 引出观点, 找到感动点。

(2) 议———分析材料, 提炼感点

A.再读例文第3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自己的读书后的感受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一个既看不见又听不见的女子居然能取得那样惊人的成就, 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 我们该如何珍惜自己的每一天呢?”这个句子就是作者对感受深的内容发表的感想。)

B.给这部分的写法也用字来概括一下就是“议”, “议”就是发表观点 (或评或叙) 。

(3) 联———联系实际, 纵横拓展。

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联, 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 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 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 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如联系自己来谈, 谈自己由文章想到的故事, 谈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谈自己看到的故事等等, 这样有具体的事例来支撑, 自己所感受的道理才能够做到有血有肉。

展示优秀片段。《詹天佑》读后感中“联”系实际谈感受:

文中的一句句话语, 一个个片段充分表达了詹天佑对工程的负责, 身先士卒的精神和一颗爱国心。

再想想我们自己, 如果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时也像詹天佑那样有毅力, 也不退缩的话, 那么还有什么完成不了的任务和学不会的知识呢?如果我们也像詹天佑一样事事为国家、为集体着想, 身边会有多少活雷锋出现呢?如果我们在学习中也像詹天佑那样有着精密的要求, 还会有因为粗心出现的错误么?

(4) 结———总结全文, 升华感点

名言式结尾 (例文中) 抒情式结尾号召式结尾

(3) 总结读后感的写法和注意点。

(1) 四字方法:引, 议, 联, 结。

(2)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A.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 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 应以写“体会”为主。

B.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 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C.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 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上一篇:运动会投稿20字左右下一篇:基层群文创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