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2024-05-09

《认识除法》教学设计(共12篇)

篇1:《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49页,50页的例1。 教学目标:

1、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的算法和书写要求,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及算理、能正确、熟练地进行除法竖式计算。

2、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利用数形结合直观的抽象出除法竖式的模型,在操作、观察、交流、归纳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体验思维交流的快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的算法和书写要求,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及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及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老朋友,看,是谁呀?(喜羊羊)每个喜羊羊的后面都藏着一个秘密,解开这个秘密,喜羊羊就是你的好朋友。

4×6= 15÷3= 30÷5= 54÷9=

师: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喜羊羊和你们都交上了好朋友。 二、提供信息,发现问题 (一)创设情境,丰富想象 师:最后一个喜羊羊的后面又藏着什么秘密呢?它藏着我们白水小学美丽校园和同学们课间活动的图片,想看看吗?请看大屏幕: 师:仔细观察,从图上你看到什么?

师:生活中像这样“几个一组”的例子很多,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二)筛选信息,发现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板报下面摆的花是3盆一组的,旁边还有许多花。读书节快到了。同学们先搬一些花去布置会场。 1、观察生活:

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能活动哪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完整的数学问题就是由我们知道的条件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组成的,请同学们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 师:到底可以摆几组呢? 2、猜想。

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可以摆几组呢? 师:我们可以通过摆一摆小花来验证。 3、动手摆摆看。

请同学们合作,用15朵花,每组摆5朵,在桌子上摆一摆。 4、提问思考。

15 盆花摆完了,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怎么算,用什么方法来解答? 学生回答。

列式:15÷5﹦3(组)

师:15÷5﹦3(组)表示什么意思呢? (15里面用3个5.)

师:同学们用摆一摆和列除法算式用乘法口诀的方法,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真厉害。

5、引发冲突。

如果要摆的花很多,或者数字很大,我们又该怎么办呢?那我们就用一种新的方法——竖式计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板书:认识除法竖式)

师: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的竖式。同样除法也可以列成竖式。

师:在列除法竖式前,我们得先认识一个新的符号: 。这个符号在除法的计算中,可以理解为除号。那么被除数、除数、商怎么写呢? 师讲述:

①被除数15写在除号的里面,除数5写在除号的左边。(板书)

你们也像老师这样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写好了的,给你的同桌看一看。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 教师巡视。

师:(指着板书)都是这样写的吧?会了吗? 师:写好了吗?

②被除数、除号、除数我们都写好了,现在我们该写商了。

我们先看15÷5商是几?(生:3)那3要写在哪?和谁对齐写呢?为什么? (3写在除号上面,要与被除数15个位对齐。) 板书:

3 5)15

提问:15是什么数?(板书:被除数)还表示什么?(有15盆花)

5呢? (板书:除数) 表示什么?(每组摆5盆) 3呢? (板书:商) 表示什么?(可以摆3组)

③平均每组摆5盆,3组一共分掉了几盆?(板书15) 这个15怎么算出来的?(5×3=15)

(板书:5和3相乘的积)也就是分掉的15盆。 板书如下:

3 ……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除数 …… 5)15……被除数

15 ……5和3的乘积 ④一共有15盆,分组分掉了15盆,分完了吗?

(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师:没有剩余的正好分完,可以用几来表示?(0) 0应写在哪里?

(写横线的下面,写时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们练习本上的除法的竖式补充完整。就像老师这样。 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写: (教师巡视)

3 ……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除数 …… 5)15 15 ……5和3的乘积

0 师生共同讲述除法竖式的书写步骤: 三、巩固练习

1(1)有10个苹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呢?

(2)18个同学平均分成3组跳绳,每组几人?

2、列竖式计算。

45÷5﹦ 72÷8= 3、小老师考场:对的“√”,错的打“×” 四、拓展延伸。

篮球场上有21个同学,每5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剩几人?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

15÷5=3(组)

3 ……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除数 …… 5)15 ……被除数

15 ……5和3的乘积

0

《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篇2:《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曾一度陷入了误区:过份地注重了学生的主动发挥,任何知识都千方百计地引导,一定要让知识从学生的口中说出来。如第一次我在二9班教学这一课时,引出“÷”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大家能不能创造一个符号表示平均分呢?学生由于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基本上是用“猜”的,他们说出了×、+等各种符号,我都一一否定了,最后才汪广溪同学终于猜出了是“÷”,整个过程花了3分钟左右。课后我进行了思考:这样的创造是真的创造吗?归根到底,这个知识还是教师“挤牙膏”似地从学生地方挤出来的,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也并不见得学生体验到了“创造”的喜悦。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在二10班教学时又进行这样的尝试:同学们,平均分在我们数学上还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板书÷)这个符号你认识吗?(学生纷纷说是除号),再请他们观察除号有什么特点。与第一次的教学相比,这一次直截了当地出现÷,不仅节约了教学时间,而且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加深了对除号的认识,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通过这一环节的对比教学,我对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又有了新的认识:在角色的定位中教师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探索性固然要突出,但必要的时侯,教师也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适时地介入学生的学习。这也需要我们站在课改的潮流中常常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实践,唯有如此,才能使课堂少一些浮躁,多一份真实。

篇3:《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已学知识“同样多”的基础上认识平均分,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知道平均分的两种不同情况, 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述分的过程及结果。培养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感受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通过动手操作, 知道“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中理解“平均分”有两种情况:按份数和按每份数平均分。发现“每份分得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教学过程:

一、从多种“分”中初步认识平均分

1.从任意分引出平均分。

师: (课件动画出示) 大森林里的小动物运动会就要开幕了, 小熊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我们走来了, 大家快数数, 一共有几只小熊?

学生数:1、2、……8。

思考1:如果把这8只小熊分成两队, 可以怎样分呢?

课件出示不同分法:1、7;2、6;3、5;4、4。

思考2:如果8只小熊要分两队进行拔河比赛, 你认为每队站几只小熊就公平了?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每队都是4只小熊, 像这样每队分的小熊同样多, 就是“平均分”。

(课件形象的演示, 展现了分的过程;两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促使学生从多种分法中发现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每份分的同样多。这就从任意分引出平均分, 由一般现象认识特殊现象。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的原认知, 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初步认识什么是“平均分”。)

2.在辨析中深入理解平均分。

(1) 用手势判断上面4幅图中哪些是平均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 怎样移动图片能把不平均分的图变成平均分?

(3) 为什么变化以后就是平均分?

师:从上课到现在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平均分。请举例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学生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借助“点子图”这一“形”的支撑, 通过观察、比较以及变换图式辨析,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举例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意在让学生初步感知、认识平均分。]

3.尝试平均分, 激发学习需求。

师:把刚才的8只小熊平均分, 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

学生会有不同的摆法:2、2、2、2;4、4;1、1、1、1、1、1、1、1。

展示学生摆小棒的情况, 交流:这些都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想象:把8只小熊平均分, 同学们一下子就能摆出结果。如果有42只小熊, 站成3队 (课件出示:一群小熊、三条跑道) , 谁有办法平均分, 使每队站的小熊一样多。

学生试着说一说:42只小熊, 要平均站成3队, 可以先每队站一只, 再每队站一只……一直这样分下去, 直到分完, 或者先每队多站几只, 看剩下的不多, 就每队站一只, 直到分完。

[设计意图:数目比较小时, 学生依靠直觉能马上知道结果, 习惯按“每份数”平均分。为此, 教师出示了口诀之外的尝试排队, 帮助学生认识到:平均分数目比较大的物品时, 可以经过多次平均分, 激发学生按“份数”平均分的学习需求。]

二、在分中理解按“份数”平均分

运动会结束之后, 兔妈妈要给小兔分萝卜。

1.数数有几个萝卜?教师板贴:

这是让我们做什么呢? (把12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

你能尝试着提出一个问题吗? (每只小兔分几个?)

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2.每只小兔分几个萝卜呢?利用手中的学具先自己分, 再和小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平均分的?比一比哪个组想到的分法多。

3.反馈。

分法1:每次拿4个萝卜, 每次分给每只小兔一个萝卜, 分完后每只分到3个;

分法2:第一次每只分2个, 第二次每只分1个, 分完后每只都分到3个;

分法3:第一次每只分1个, 第二次每只分2个, 分完后每只都分到3个;

分法4:只分一次, 分完后每只小兔分到3个。

学生汇报并思考:这么多不同的分法都是平均分吗?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观察四种分法, 分析相同点:都是把12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 每只小兔都分到3个萝卜。在这些分的方法中, 哪种分法和你的分法一样?其他同学的分法, 哪个你看懂了, 和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探索, 从汇报交流中发现:按份数平均分有很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分法的相同点, 关注分的结果, 发现不同的分法都做到了平均分, 意在抓住除法的本质属性, 淡化其非本质属性。]

三、从圈中理解按“每份数”平均分

师:刚才我们把12个萝卜平均分给了4只小兔。还是这12个萝卜, 按图示我们该怎么分?课件动画出示:

1.还是这12个萝卜, 每只小兔分3个, 可以平均分给几只小兔呢?请同学们自己圈一圈。

2.想一想:平均分给了几只小兔?你是怎样圈的?这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圈一圈的过程中, 体会按每份数平均分只有一种分法。教师始终围绕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是平均分?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交流, 让学生反复关注分得的结果, 加深对除法平均分本质的认识。]

四、在比较中揭示除法本质

1.两次分萝卜, 第一次有多种分法, 为什么第二次只有一种分法呢?两次分萝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通过交流认识到:第一次是把12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 每只小兔分到几个萝卜;第二次是把12个萝卜每3个分给1只小兔, 可以平均分给几只小兔。两次都是把12个萝卜平均分。

2.你们怎么知道这两种情况都是在平均分呢? (每只小兔都分得3个萝卜, 分得的都一样多。)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次分萝卜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让学生体会到两次分萝卜的情况虽然不同, 但都是把12个萝卜平均分, 从而突出了两种情况的共性, 加深了对除法平均分这一本质的认识。]

五、巩固练习

练习1:下图是什么意思?可以怎么平均分?先说一说, 再填一填。

小结: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分, 还知道怎样做到平均分。

六、总结提升, 拓展延伸

1.举例:在日常生活中, 有很多需要平均分的情况。想一想, 你平均分过什么?是怎样做到平均分的?

2.欣赏:生活中的平均分。

3.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篇4:“认识除法”教学片段赏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3页例题1。

教学说明:“认识除法”是“表内除法”的起始课,是学生学习除法初步认识的基础。课本第12页的主题图“春游前的准备活动”是为学生学习第13页例题1中“同样多”进行操作、体验与理解创设的情境,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的结果。教师据此组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同样多”到“平均分”含义的理解,这是学生学习“表内除法”的认知基础,为教学例题2,理解(表内除法)“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做好铺垫,也为掌握用除法解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同样多”的概念,亲历除法“再创造”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表象,进而抽象出“平均分”含义。

2.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在探索中求知,初步体验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感知“同样多”

师:小朋友,在“春游”分物的讨论中,丁丁和当当遇到了与“数”有关的问题,请看!(屏幕出示情境图。)

师:你们能公平地帮他们分一分这些东西吗?

生1:4瓶矿泉水,每人分到2瓶。

生2:2个面包,每人分到1个。

师:那么,怎样帮他们2人公平地分一下蛋糕呢?

生3:把那个蛋糕从正中间切成两半。

师:为什么?

生3:因为刀从正中间切,他们分到的蛋糕才同样多。

师:请同桌轻声说一说是怎样(分别)把这三样东西分成同样多的?

生4:我们是这样分的,4瓶矿泉水每人分到2瓶;2个面包每人分到1个;一个蛋糕每人分到一半,他们都分得同样多。

(板书:同样多)

师: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们还遇到过哪些分得“同样多”的情况?

生1:老师分作业本,每人一本。

生2:每个小组都有4个人,每个小组的人数同样多。

生3:老师奖励优秀同学每人2本练习本,优秀同学得到的练习本同样多。

生4:我们分组做游戏,每个组的人数同样多。

生5:为了预防流行性感冒,班主任给每人分发4粒板蓝根片。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赏析:“联系实际”是数学学习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数学价值的根本体现。变教材为学材,把静止的“文本课程”转化为动态的“体验课程”,让数学课与生活链接,与活动链接,与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发展链接,拉大了数学课堂的“长度”与“宽度”,真正体现了新课程“以学论教、因人而教、因材施教”的真正内涵。】

二、参与活动,动手实践,构建“平均分”

师(出示情境图):一天,小刚摘来6个桃子,准备分给同伴。他们会怎么分呢?同学们想一想,并且用自己手里的圆片代替桃子,动手摆一摆、分一分。(注意引导学生不要把思维局限在分成两份的一种分法里。)

师:你是怎么摆的?请几个同学介绍他们的分法,大家一起来判断是不是平均分。

生1:○○○ ○○○(是平均分)

生2:○○ ○○ ○○(是平均分)

生3:○○○○ ○○(没有平均分)

师:“生3”的分法怎样改一改就是平均分?为什么?

生4:把左边圆片移一个到右边就是平均分了。

师:请看,王文林是这样摆的(如下图):○○○○○○

他分成6个1,也是平均分吗?(教室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教师小结:平均分跟分的份数的多少无关,关键看每份的数目是否相同,只要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请判断(屏幕出示情境图)。

1. 9个萝卜分成两堆,一堆3个,一堆6个。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 )

【赏析: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产生的背景,经历数学的探索历程,数与形的结合使探究自然而又亲切。教师放手,在放手的同时,真正放心,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感受、感悟、发现,并有所创新。】

三、汇报交流,巩固提高,深入认识“平均分”

师:对上面的分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略)

活动一:原来有6个桃子,又采来2个桃子,一共有几个桃子?(8个桃子。)“8个桃子”是要分的总数。(板书:总数)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怎样平均分。

生2:我想知道平均每人分得几个桃子?(教师提示,这就是每份数。)

生3:我想知道分给了几个人?〔教师提示,这就是份数。根据学生发言,板书:8个桃子,每人()个,可以分给()个人。〕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分8个桃子?(把学生的分法都填在括号里。小组合作具体分一分,看看哪些分法能进行下去。)

汇报交流,整理(板书)如下:

8个桃子,每个人(1)个,可以分给(8)个人。

8个桃子,每个人(2)个,可以分给(4)个人。

8个桃子,每个人(4)个,可以分给(2)个人。

活动二:4个人,要分完8个桃子,用卡片代替桃子分一分。分好后。同桌相互检查是不是分成了4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讨论:分别给8、4、2一个名称。把结果填在报告单上。

活动三: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15粒豆子把它们平均分成5份。填报告单。

活动四:(练习三第1题)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张画有花瓶的纸上放花(小棒)。怎样将“花”放完,又使每个“花瓶”里的“花”同样多。

【赏析:由于整堂课关注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和自主建构,所以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思维碰撞,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联系起来建构平均分的意义,这是新课改最需要的。】

四、拓展应用,强化“平均分”

1.明天二(1)班的同学就要去春游了,有5个同学共同买了25颗糖、15个橙子和10个面包,请同学们帮助这5个同学平均分一分。这5个同学平均每人分到几颗糖?几个橙子?几个面包?

2.有14把钢叉,如果每人分2把,可以分给几个人?

3.回家后,学着给家人分一分筷子、水果或其他东西。

【赏析:一系列的活动都紧扣新知的学习和应用,使学生在应用中提升对“平均分”的认识,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学生不断完善对平均分知识的认识、理解的建构中,逐步增强应用意识。在操作、体验、应用与拓展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 陆良县中枢小学

陆良县芳华镇戚家山学校

篇5:《认识除法》教学反思

从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今天的教学内容是《认识除法》,是在学生对是在学生对是在学生对平均分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从中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解决出发实际问题的基础。让学生了解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和“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教学时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用圆片分一分)――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等分的活动,建立平均分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明确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动的数学概括,体会到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伊始,通过创设生活中坐缆车的情境,以自主学习菜单来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注意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引出平均分的活动,再把平均分的活动抽象为除法,建立数学模型,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相结合,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共有的分数――总数,每份的个数――每分数,平均分成的分数――分数;以及总数、分数、每分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求总数――乘法(几个几相加),求分数、每分数――除法(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篇6:《认识除法》教学反思

通过认真观察挂图,要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实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再介绍除号、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在本单元应用题方面,部分孩子掌握得不太好,其一,条件和问题分不清,算式中的除数和商会颠倒位置。其二,数量关系分析得不透彻,当乘法和除法题目都出现的时候,分不清什么时候用乘法解决,什么时候用除法解决。针对这两点,我将在练习课上,重点让孩子多对应用题分析条件和问题,并理清每道题的数量关系,使他们熟练掌握及应用本单元知识。

篇7:《认识除法》课后教学反思

首先,引发学生平均分的需要,让学生自主寻求答案。我一个追问:“每辆车坐2人是什么意思?”给了学生一个思考方向上的提示,这对中等往下的学生更有所帮助,他们可以借助学具去分一分。对于中等往上的学生他们也可以直接在大脑里想分的过程或者联系乘法的意义来寻找答案,平均分和几个几相加本质上就有相通的地方。

其次,暴露学生的思维,在争辩中完善知识结构。出示例题后,我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可以请身边的圆片帮忙,也可以在大脑里思考,这两种方法都能够找到答案,后者比前者的思维层次要高一些。在组织汇报交流时我沟通了这两种方法相通的地方,“在这道题中是几个几相加是6人呢?”学生出现了意见的分歧,一方认为是3个2相加,一方认为是2个3相加,我让学生举手表决了一下,发现几乎是半对半,随后我说“有理走遍天下”,要说出自己的理由,此时有些学生根据平均分的意义来解释,有些学生知道想乘法来找到答案,但意义解释不清,我引导这部分学生去观察平均分好的圆片,最终是心服口服了,为除法的意义的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在说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算式中的3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整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经历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加强理解。

篇8:“认识除法”教学片段赏析

教学说明:“认识除法”是“表内除法”的起始课, 是学生学习除法初步认识的基础。课本第12页的主题图“春游前的准备活动”是为学生学习第13页例题1中“同样多”进行操作、体验与理解创设的情境,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的结果。教师据此组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 加深学生对“同样多”到“平均分”含义的理解, 这是学生学习“表内除法”的认知基础, 为教学例题2, 理解 (表内除法) “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做好铺垫, 也为掌握用除法解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 建立“同样多”的概念, 亲历除法“再创造”的过程, 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进而抽象出“平均分”含义。

2.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在探索中求知, 初步体验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感知“同样多”

师:小朋友, 在“春游”分物的讨论中, 丁丁和当当遇到了与“数”有关的问题, 请看! (屏幕出示情境图。)

师:你们能公平地帮他们分一分这些东西吗?

生1:4瓶矿泉水, 每人分到2瓶。

生2:2个面包, 每人分到1个。

师:那么, 怎样帮他们2人公平地分一下蛋糕呢?

生3:把那个蛋糕从正中间切成两半。

师:为什么?

生3:因为刀从正中间切, 他们分到的蛋糕才同样多。

师:请同桌轻声说一说是怎样 (分别) 把这三样东西分成同样多的?

生4:我们是这样分的, 4瓶矿泉水每人分到2瓶;2个面包每人分到1个;一个蛋糕每人分到一半, 他们都分得同样多。

(板书:同样多)

师:想一想, 在生活中你们还遇到过哪些分得“同样多”的情况?

生1:老师分作业本, 每人一本。

生2:每个小组都有4个人, 每个小组的人数同样多。

生3:老师奖励优秀同学每人2本练习本, 优秀同学得到的练习本同样多。

生4:我们分组做游戏, 每个组的人数同样多。

生5:为了预防流行性感冒, 班主任给每人分发4粒板蓝根片。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赏析:“联系实际”是数学学习的起点和归宿, 也是数学价值的根本体现。变教材为学材, 把静止的“文本课程”转化为动态的“体验课程”, 让数学课与生活链接, 与活动链接, 与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发展链接, 拉大了数学课堂的“长度”与“宽度”, 真正体现了新课程“以学论教、因人而教、因材施教”的真正内涵。】

二、参与活动, 动手实践, 构建“平均分”

师 (出示情境图) :一天, 小刚摘来6个桃子, 准备分给同伴。他们会怎么分呢?同学们想一想, 并且用自己手里的圆片代替桃子, 动手摆一摆、分一分。 (注意引导学生不要把思维局限在分成两份的一种分法里。)

师:你是怎么摆的?请几个同学介绍他们的分法, 大家一起来判断是不是平均分。

生1:○○○○○○ (是平均分)

生2:○○○○○○ (是平均分)

生3:○○○○○○ (没有平均分)

师:“生3”的分法怎样改一改就是平均分?为什么?

生4:把左边圆片移一个到右边就是平均分了。

师:请看, 王文林是这样摆的 (如下图) :○○○○○○

他分成6个1, 也是平均分吗? (教室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教师小结:平均分跟分的份数的多少无关, 关键看每份的数目是否相同, 只要每份同样多, 就是平均分。请判断 (屏幕出示情境图) 。

1.9个萝卜分成两堆, 一堆3个, 一堆6个。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 ()

2.9个草莓, 一共分成3堆, 每堆都是3个。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 ()

【赏析: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产生的背景, 经历数学的探索历程, 数与形的结合使探究自然而又亲切。教师放手, 在放手的同时, 真正放心, 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感受、感悟、发现, 并有所创新。】

三、汇报交流, 巩固提高, 深入认识“平均分”

师:对上面的分法, 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略)

活动一:原来有6个桃子, 又采来2个桃子, 一共有几个桃子? (8个桃子。) “8个桃子”是要分的总数。 (板书:总数) 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怎样平均分。

生2:我想知道平均每人分得几个桃子? (教师提示, 这就是每份数。)

生3:我想知道分给了几个人?[教师提示, 这就是份数。根据学生发言, 板书:8个桃子, 每人 (%%) 个, 可以分给 (%%) 个人。]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 你准备怎样分8个桃子? (把学生的分法都填在括号里。小组合作具体分一分, 看看哪些分法能进行下去。)

汇报交流, 整理 (板书) 如下:

8个桃子, 每个人 (1) 个, 可以分给 (8) 个人。

8个桃子, 每个人 (2) 个, 可以分给 (4) 个人。

8个桃子, 每个人 (4) 个, 可以分给 (2) 个人。

活动二:4个人, 要分完8个桃子, 用卡片代替桃子分一分。分好后。同桌相互检查是不是分成了4份, 每份是不是同样多。讨论:分别给8、4、2一个名称。把结果填在报告单上。

活动三:将学生分成小组, 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15粒豆子把它们平均分成5份。填报告单。

活动四: (练习三第1题) 用小棒代替花, 动手往3张画有花瓶的纸上放花 (小棒) 。怎样将“花”放完, 又使每个“花瓶”里的“花”同样多。

【赏析:由于整堂课关注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和自主建构, 所以学生兴趣浓厚, 学得积极主动, 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思维碰撞, 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联系起来建构平均分的意义, 这是新课改最需要的。】

四、拓展应用, 强化“平均分”

1. 明天二 (1) 班的同学就要去春游了, 有5个同学共同买了25颗糖、15个橙子和10个面包, 请同学们帮助这5个同学平均分一分。这5个同学平均每人分到几颗糖?几个橙子?几个面包?

2. 有14把钢叉, 如果每人分2把, 可以分给几个人?

3. 回家后, 学着给家人分一分筷子、水果或其他东西。

篇9:认识除法竖式教学

关键词:联系生活;操作;尊重;自主探索

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个知识点都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艰辛和欢乐。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迪,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有人说,“认识除法竖式”教学很难,学生难以理解。追根溯源,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将现实生活中“分一分”的直观操作活动抽象到数学思维层面上来。因此,除法竖式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基础之上。所以,我认为“认识除法竖式”的教学必须按以下教学策略展开。

一、提供素材,开展活动

数学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小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是千丝万缕、密不可分。它启示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身边生动、丰富的数学事实,使他们的“再创造”获得现实的数学活动经验的支撑。显然,除法就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的活动,把一些物体分成同样多的几份是除法意义的本质。在教学“认识除法竖式”之前,我提供了分桃子、分铅笔、分花片等大量素材指导学生开展操作活动,使学生首先认识到怎样分物体才是“平均分”,再逐步感受到平均分的结果存在的两种情况。

例如:先出示“把8个桃子分给2只小猴,可以怎样分”这道题目,让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动手实际分一分,得出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四种情况,从而知道像“分成4和4”这样的分法才叫“平均分”。当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掌握了“没有剩余的平均分”这种情况后,再出示“把9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该怎样分”这类的题目,也让学生通过多次操作掌握“有剩余的平均分”这种情况。这样做不但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清晰的感性认识,又将两种情况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还使学生在面临新的“除法竖式”时能结合实际操作来正确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大量鲜活的、丰富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的数学活动,为学生学习除法竖式时的自主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灵活调整,循序渐进

二年级教材安排“上学期先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接着认识除法竖式,下学期再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我认为这样的教学顺序是不够恰当的。首先它使学生无法从本质上理解除法竖式书写与计算的特殊性,颠倒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连接次序;其次是用成人的思考代替了儿童的思考,教给学生固定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沿袭这样的思路反复模仿,降低了开启学生智慧的功效。

因此,我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顺序进行了灵活的调整:先学习“没有余数的除法”,再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并与前者加以比较,最后学习“认识除法竖式”。

三、充分尊重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在教学“认识除法竖式”时,从“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入手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继而推广到“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达到真正理解除法竖式书写与计算的特殊性。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除法竖式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它的理解,并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只要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就指导学生自己看;只要是学生自己能讲出的,就鼓励学生大胆说;只要是学生自己能想到的,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所以,在教学“除法竖式”时,我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领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独立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从而获取新知。

最后,当学生写出除法竖式后,我又让他们深入思考:为什么除法竖式与其他三种方法竖式不同,必须要这样书写与计算呢?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除法竖式的理解,形成深刻的认识。我在教学“认识除法竖式”时按这样三步进行,就是希望学生通过对这一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和自我体验,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增强智慧。

(作者单位 江西省九江县一小)

篇10: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3)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

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是平均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每人独立在练习本上写一写除字,然后组内互查,帮助写错的订正。

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3)支竹笋。可以用算式12÷4=3表示,读作:12除以4等于3。你能结合题目说一说12、4、3各自代表的含义吗?

小组内互相读一读12÷4=3。

2、自主学习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3、展示交流

生:我们小组来汇报:12代表12支竹笋,4代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3代表每盘放3个

师:那12个苹果,平均分成4盘,每盘三个,用算式怎么表示?12根小棒呢?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生:算式都是12÷4=3。我发现:把12个东西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都用算式12÷4=3表示。

师:那15÷5=3表示什么含义呢?

篇1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安子岭总校 张秀娟

[教学设计理念]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的实践经验。因此,教学时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关键所在。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3页例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老师讲故事-----猴妈妈分桃子

猴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是猴哥哥,一个是猴弟弟。猴妈妈有6个桃子,想分给这两个孩子。于是,猴妈妈给猴哥哥1个,给猴弟弟5个,猴哥哥说:“妈妈,你分的不公平。弟弟的比我的多。”这时,猴妈妈笑着从猴弟弟的5个桃子里拿走了1个放在猴哥哥这边。可猴哥哥还是大声的说:“妈妈,还是不公平,弟弟的还比我的多。”于是猴妈妈又从猴弟弟的4个桃子里拿走了1个放在猴哥哥这边。这时猴哥哥高兴地说:“妈妈,这次就公平了.”(老师一边讲故事一边让学生动手分一分。)2.讨论:猴妈妈开始给猴哥哥1个桃子,给猴弟弟5个桃子,猴哥哥为什么说不公平?后来猴哥哥和猴弟弟都有3个桃子,猴哥哥为什么说“这次公平了”?

请同学们记住:分东西一定要分得同样多,这才公平。

设计理念:由故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动手分,亲自体验分的过程和分的结果,然后教师和学生充分讨论:“为什么猴哥哥和猴弟弟都分到3个桃子时,猴哥哥才说公平了?使学生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二、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出示准备春游的情景图(课件)。二一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2.请各组为二一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好吗?(1)讨论分配方案。强调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2)动手分一分。

(3)分好后请各组推荐代表展示分配结果。(以分糖为例)生1:我们小组一个一个地分,每个小朋友分到4块糖。生2:我们小组两个两个地分,每个小朋友分到4块糖。生

3、我们4个4个地分,每个小朋友分到4块糖。„ „

师:通过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生:无论怎么分,每个小朋友都分到4块糖,分得同样多。师: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师:自己用摆小棒的方法独立解决其余问题。生:独立动手操作。

师: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分法。生:小组交流。师:怎样分得快? 生:用口诀分得快。

设计理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分法的多样化,选用口诀分为学生认识除法打下基础。在整个环节学生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

3.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你能帮老师解决一下吗?

有15个松果,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可以分给几只松鼠? 你能独立解决吗?

生:能!开始动手分小棒。

师:谁来说说你的分法?

生:第一只松鼠分5个,第二只松鼠也分5个,剩下的5个分给第三只松鼠。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告诉我们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所以我不用一个一个分了,直接为每只松鼠数5个。

师:想得真好!这种方法也是平均分吗? 生: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设计理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第二种含义。

三、课堂练习

1、师:请看大屏幕:

学校有12个篮球,分给2个班,每个班平均分到()个。分给3个班呢?4个班呢?

你能自己解决吗?

生:开始动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里交流。

2、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分得份数越多,每份越少。

设计理念:通过本环节既加深了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分东西时,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分得的越少。由此,对平均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数学与生活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均分”的问题,如:八月十五一家人平均分月饼吃„ „你都遇到了哪些关于“平均分”的问题,同桌互相说一说,并一起解决。

生:同桌互相交流,一起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通过本环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收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平均 分

篇12: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天元小学 李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2.过程和方法:通过“熊猫分竹笋”的具体情境引出除法算式,让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难点: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熊猫卡通图片、竹笋卡通图片、盘子卡通图片、除法算式卡片、智慧星、红花、太阳花。

四、教学步骤

(一)、设计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边讲边出示情境图)

师:小朋友们,谁知道我们的动物国宝是什么?

生:大熊猫。

师:嗯,真聪明!现在小精灵给我们提出了问题:京京是一只十分可爱的熊猫。(贴出熊猫卡通图片)它十分好客,今天京京就要请好朋友们来它家做客。于是,一大早京京就起床去园子里挖了许多新鲜的竹笋(贴出竹笋卡片),它要把这些美味的竹笋分给它的朋友们吃。瞧!它的朋友华华、盼盼、亮亮、红红来了(依次出示熊猫卡通图片)。可是,京京该怎样把竹笋分给它的朋友们呢?

生:平均分。2.提出问题。

师:京京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该放几个呢?请大家帮京京想一想。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是什么意思?

生:每个盘子里放的竹笋同样多。

师:对,咱们班的小朋友真棒!谁愿意上台帮京京分一分?(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师:谁和他分的方法不一样?(提问两名学生)有的小朋友是一个一个地分,有的是两个两个或三个三个地分,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几个竹笋?

生: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

(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的活动,帮助京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我可以告诉大家,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种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除法)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的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生:是。

师:那么,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师:我们以前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师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叫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学生连写,教师巡视)

师:我们已经会写除号了,那么要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应该怎样写呢?首先,我们先看分几个竹笋?

生:12个。

师:那么,我们就把“12”写在除号前面。分成了几份?

生:4份。

师:我们就把“4”写在除号后面,每盘放几个?

生:3个。

师:最后把“3”写在等号后面。(板书:12÷4=3)师:这个除法算式就读作12除以4等于3。(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把12个竹笋分别平均分成2份、3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三)、挑战园地

师:好,我欢迎大家进入“挑战园地”。

1.第一关“魔法卡片”。(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1题)

出示算式卡背面,请8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老师奖励红花一朵。

2.第二关“小帮手”(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2题)(出示多媒体课件——小熊分苹果的情境图)

师:谁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6个苹果平均分给两只小熊,每只分3个,平均分勇除法计算。

师:嗯,你说得棒极了,真了不起!老师要颁发给你一枚智慧星。其他小朋友表现得也很出色,大家共同帮助了两只小熊,解决了它们的难题,老师也为你们每人发一朵“助人为乐的太阳花”。3.第三关“分西瓜”。(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3题)

师:你们是怎样想的?(出示多媒体课件)

生:题目要求写除法算式,只有平均分才能用除法。图上一共有10个西瓜,两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放5个西瓜,列成算式是10÷2=5 师:如果不让你列除法算式,不动手摆,你还有其他分西瓜的方法吗?(学生列举方法,教师点评)

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老师设置的三道关卡已全部通过。我宣布我们班的全体同学,挑战成功!

(四)、全课小结

上一篇:夏洛的网读书心得感悟300字下一篇:动火作业安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