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生命科学特色, 构建新型应用化学人才培养体系

2024-05-06

发挥生命科学特色, 构建新型应用化学人才培养体系(通用5篇)

篇1:发挥生命科学特色, 构建新型应用化学人才培养体系

发挥生命科学特色,构建新型应用化学人才培养体系

王日为周杰路福绥姜林蓝孝征汪建民贾寿华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271018)

摘要:介绍了一个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背景的应用化学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通才教育+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通识课+专业课+模块课”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了以专业基础实验、实验课程设计、中级化学实验为基本实践环节,课程教学实习、专业方向实习、毕业综合实习、创新研究项目、毕业论文为综合实践环节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全面保障了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人才培养;应用化学;专业实践;生命科学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部分农业院校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及化学与化工产业发展,同时为了促进农林院校化学学科水平的提高,相继依托原基础化学教学平台及部分化学教学资源开办了应用化学理科专业。2000年,我校成功申报应用化学专业并于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又成功申报了应用化学硕士点,2005年成功申报了分析化学硕士点。多年来,我们结合学校的定位以及化学与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专业建设,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两次大的修订。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在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体系构建、课程设置等方面更符合当今大众化教育的特点,同时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了“通才教育+精英教育”的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现对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作一介绍。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特色

应用化学专业是介于化学与化工之间的应用型理科专业,其目标是培养理工结合型的“用”化学的人才,在知识结构的组成上与纯化学的所谓“做”化学的人才显然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的应该是在化学基础研究人员与化学工程技术人员之间起桥梁作用的应用型通用人才,其知识结构不仅应该有比较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同时还必须具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

中去的技能与本领,应该充分体现出:理工结合、文理兼顾、基础厚实、技能突出、适用面

[1,2]广的原则。同时我校又是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多科性农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设置必须考虑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背景,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课程设置上应该自觉地走与农业生命科学有机结合的道路,走出纯化学,主动与相关专业进行对接,为拓宽专业发展途径、扩大学生就业面创造条件。

二、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高等教育规模逐年扩大,大部分原有化学、化工专业的学校扩大了招生规模,而且还有很多学校创造条件开办了应用化学或化学化工方面的专业,虽然化学化工行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但是对人才的培养标准与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经过广泛调研与论证,我们提出了“通才教育+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种“量身定做式”的模式。所谓“通才教育”就是面对那些本科毕业之后不准备继续深造而打算就业的学生而确定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识教育+专业基础+专业方向模块+实践教学环节+辅修其它专业”的主辅修相结合的模式,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必须掌握化学化工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具有某些专业与技能特长,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在第八学期还可以结合毕业综合实习与毕业论文进行相关技能的强化训练,如2005年3月在学校的人才交流会上有10名毕业生签约本省制药与农药企业,这些企

第一作者简介:王日为,男,1966年1月生,湖南宁乡人,理学学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应用化

学专业主任。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化学、化学教育学。

业对学生的有机化学与有机合成、分析化学理论与分析技术要求较高,在安排这些学生进行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时,我们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与技能的强化训练,这部分 学生进入用人单位后普遍感到适应较快,用人单位对这些学生的业务技能表现比较满意。所谓“精英教育”是针对部分毕业之后将继续深造的学生建立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识教育+专业基础+专业方向模块+实践教学环节+专业进阶”的主修与提高相结合的模式,在第七学期设立了四大化学提高课程及高等数学进阶等课程,同时还开设了生物化学选修课,为学生报考本校农业与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打基础,而在第八学期则根据学生的考研情况安排毕业教学环节,学生一旦考上,如果是本校本专业则优先安排其在导师的课题组进行本科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工作,尽快熟悉科研工作的各项程序甚至提前进入硕士论文的前期工作,如果考取了外校的研究生,则根据所考专业尽量安排其从事与今后研究方向相关的课题,重点培养这部分学生的科研素质与科研能力。“通才教育+精英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收到了良好的培养效果,2005届59名毕业生,有17人考上研究生,其中有9人所考专业是应用化学,至当年6月30日,签约38人,一次性就业率达93%,居全校第一。2006届49名毕业生,有21人考上研究生,至2006级4月底已有10余名学生签约,取得了考研与就业双丰收。

三、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

(一)、专业方向的设置

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同时根据山东省化学化工行业的特点,我校应用化学专业设立了精细化工和化学分离与分析两个专业方向。精细化工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化学与生物制药、农药合成与制剂、各类精细化学品、天然产物的综合开发与应用等领域的专门人才;化学分离与分析方向主要培养化工分离与分析、商品检验的专门人才。为了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并充分利用农业院校的办学资源,适应生命科学对化学人才的需要,还鼓励学生辅修生物技术、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等学校的品牌或特色专业的主要课程。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1、理论课教学体系

构建了一个“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模块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选修)的理论教学体系,共121学分。必修课为84学分,占69.4%,选修课为37学分,占30.7%,其中四大化学、仪器分析、现代化学导论(双语)、化学工程基础占必修课的36.3%。模块选修课中每一模块设五门课,要求一经选定某一模块,则必须选足本模块的8学分及以上课程,专业选修课共设9门课,要求学生选该类课程及另一模块课程不少于8学分。公共选修课为面向全校开设的课程,要求全程选足21学分且人文社科课程不少于6学分,体育课不少于3学分。这一系列规定充分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人文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2、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了一个“专业基础实验+实验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实习+专业方向实习+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SRT)”的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共56.5学分。专业基础实验与各门专业必修基础课对应,但又独立于理论课之外单独设课,其教学内容在注重与理论课程相联系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思维方法的训练,有计划、有目的、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入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学会如何做课题研究并从每一次实验中体会到做科学研究的乐趣,本部分实验共22.5学分,占实践环节学分的39.8%。实验课程设计为一个4选2的教学环节,即在四大化学实验中的每一门实验基本结束时,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学生结合本门实验内容选定一个小课题,课题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定,要求学生从查阅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准备实验仪器与试剂、完成实验并按学院规定的格式撰写研究报告,四年内至

少完成两门实验课程设计,共2学分。课程教学实习与专业方向实习分别在校外教学基地与化学实验中心完成,包括专业认知实习、化工基础教学实习、专业模块实习共16学分。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环节共7学分,根据学生考研与就业意向安排课题,严格做到一人一题。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与课题选择上实行双向选择,首先安排教师与学生申报课题,要求所报课题多于本届毕业生总数,然后进行双选、再由院毕业生工作指导小组进行适当调整,保证了毕业论文的指导质量,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个别论文达到了在高水平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水平。另外还安排了3个创新学分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研究活动,2003年学校启动了“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SRT)”,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经费支持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2001-2003级应用化学专业共申请24项,每个项目的资助力度为800-1000元,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在教师科研室或院开放实验室进行一年左右的课题研究,然后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学生根据自己所做工作情况申请、由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给出一定创新学分。

(三)、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灵魂。本着“加强基础,强调应用,系统整合,避免重复”的原则对各层面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新与优化,尽量做到不重复、不脱节,使教学内容在[3,4]课程之内与课程之间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在教学基本内容的框架内合理设

置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既尊重教材但又不纯粹地拘泥于教材,鼓励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根据化学学科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如在讲授化学键、分子间的作用力与氢键内容后,穿插介绍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高级结构,进而介绍结构与功能一致性原理,同时结合课堂讨论介绍超分子化学这一化学研究热点。根据课程内容适时介绍化学的科学思维与研究方法,如在讲授分子结构理论时介绍每一个理论的提出背景、每一理论的应用优势与不足。强调化学大学科内及其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如在无机化学中讲授杂化轨道理论时适当联系有机化学课程中烷烃、烯烃、炔烃的分子结构,使相关内容在课程中的分配更合理、衔接更科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与创新意识。

历经近六年的研究与实践,我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专业培养方案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将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化学化工专业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充实与完善这一方案。

参考文献:

[1] 魏子栋,魏锡文,黎学明等.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6):169-170.[2] 郭灿城,蔡炳新,陈贻文等.理工融合的基础化学教学新体系的完善与实践[R].长沙:湖南大学,2001

[3] 史济斌,荣国斌,胡军等.在实践中深化理科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02.(1):27-30.[4] 姚天扬,高盘良.面向21世纪化学专业及应用化学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改革的一些建议

[J].大学化学,1998.13(2):12-15

个人信息:王日为,42岁,男,汉族,湖南长沙,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化学教育与天然产物化学,联系电话:0538-8241570(办),电子信箱:wjfx@sdau.edu.cn。

发表信息:本文原载《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卷,增刊

篇2:发挥生命科学特色, 构建新型应用化学人才培养体系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朱德贵 戴光泽 戈满寿 杨川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当今交叉学科领域最广、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面对这种快速的知识、技术进步和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形势,如何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教学实验资源,做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本科生的培养工作,是所有高校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同全国大多数高校一样,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经历了由铁道部到教育部归属转变、金属材料工程二级学科专业到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专业的转变、高校本科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剧增所带来的教学资源紧缺的矛盾、精英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蜕变后,也同样面临如何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定位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教学的问题。我们在经过反复思考和调研后,进行了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尝试。本文主要就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进行探讨和交流,以期共同做好新形势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工作。

1.历史沿革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变迁

我校于1998年就进行了大类招生的改革,当时改革的目的是“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实现通用性人才的培养,以克服原有专门人才培养导致专业技能突出、口径窄的缺点。大类招生改革促进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形成与发展,将原有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焊接、铸造、压力加工及部分非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都统一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全国高校由于原有专业背景的差别及学科资源构成不同,虽然合并后都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但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我们也将原有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焊接专业合并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并发展了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材料成型与控制的教学内容,使其向真正意义上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迈进了一步。此次改革力度极大,专业课学时减少达到50%以上,基础课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改革也暴露出较大的问题:一是强化了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及计算机、外语能力培养,却弱化了专业基础;二是由于学时的限制,使得原有的实践环节被消弱,学生在毕业论文阶段反映出实践动手能力的明显不足。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2001年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强化基础必须包含专业基础,而且要求为宽专业口径的培养打好基础;对于材料大类人才的培养必须进一步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保证材料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此次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材料大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随着大规模扩招,造成学生规模迅速扩大,而实践教学条件相对落后,从而导致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未真正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2004 年12月教育部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要求深化教学改革,狠抓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贯彻这一要求,紧紧抓住教学改革这个核心,逐步加大了改革力度,在教学基本条件保障、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探索,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改革成果,以期达到素质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

2.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

2.1 培养目标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相应的功能材料领域基础理论知识,能在材料制备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培养目标是结合目前学校的研究教学型定位和当前人才需求的特点而制定的。

2.2 培养方案的特点

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基础理论,掌握材料制备、组成、组织结构与性能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接受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各种先进材料的制备、加工、性能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通过各种实际工程训练培养学生掌握材料加工工艺设计,提高材料性能和产品质量,开发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方面的基本能力。

2.3 毕业学分基本要求

(1)参加并获得全部16个实践教学学分。

(2)通过全部必修课程学习,获得125~134个学分。

(3)限选课程获得至少31个学分,包括经管类、文史类、专业外语类、自然科学类各2个以上学分,学科基础6学分,专业课程方向14个学分。

(4)个性化创新能力培养学分可计入限选学分,同时要求选修课2~11学分。

(5)总学分达到183个。

学生必须满足上述五条要求,才能毕业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4 教学定位

夯实基础,突出个性,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3.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大类专业招生以后的第三次教学改革,主要是关于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培养模式的探索。我们在进一步细化落实第二次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了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探索、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工作,初步建立起适合西南交通大学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其中,对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探索。

3.1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基地建设为依托,全面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

(1)调动学生干部和党员骨干的积极性,大力开展“一帮二严三带头”和“党员旗帜工程”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三自”作用,促进学风班风建设。

(2)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利用现有的“郫县爱心感化教育学校”、“安靖镇敬老院”和“两校区交通车站服务点”三个“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和三民公司、包钢等五个“学生实习基地”,教育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关爱群众、学好本领。

(3)学院党员干部带头,全院教职工积极参与献爱心,每年筹资16万多元学院专项奖学金,奖励本学院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4)定期举办“爱国爱校爱人民,做人做事做学问”为主题的教授专家成才之路系列报告会,并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求职礼仪、职业规划、人际交往、心理健康和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大学生社会学实用知识;名师深入学生群体举办学术讲座:介绍学科前沿,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5)充分利用学院拥有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23”工程实验室等众多大型实验设备和各类大型科研项目、各类成果所提供的科研平台,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结合职业资格培训和认证等工作,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就业竞争能力。事实证明,这样的培训成效显著,学院本科生的就业率几年来平均保持在95%以上。

上述活动和措施就是让学生能紧贴社会,与社会共建人才培养教育基地,让学生能学以致用,锻炼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并能使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具体化、生动化,以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充分体现了实践在育人功能上的独特功效。

3.2 初步建立创新性人才实践培养体系,积极将科研成果引入本科教学,培养创新性人才

(1)建立起了多层次、模块化、能力培养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科研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体系,这一体系包括:课程实验,实习实训,工程训练,科学研究,个性化培养等环节。环节彼此之间双向互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上述实践教学体系中,课程实验和实习实训是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学生必修完成的实践教学环节;而工程训练和个性化培养,则是在素质教育和通才培养的基础上,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和突出人才的个性特点,并结合材料学科的实践性特点而为学生增加开设的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进一步拓宽专业实践环节,结合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相关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培养学生从事不同材料研发的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则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学生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不但从实践角度提高能力,而且从科学研究的整个环节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了解学科的前沿发展,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毕业论文要求严格做到一人一题,并要求毕业论文内容密切结合教师所承担的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进行,使学生在整个毕业论文工作中真枪实弹地进行科学研究。

(2)积极将科研成果引入本科教学,自主开发先进实验设备用于实验教学

实验室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手段和条件的改善与提高,及时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引入本科教学,自制的微机群控系统极大地改善了热处理与控制的教学条件。材料制备技术和粉末冶金技术实验教学的开展,主要引进了教师的科学研究成果,如粉末的沉淀及共沉淀制备技术、等静压成型、热等静压烧结等。“十五”期间获得各类发明专利授权1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3)大力加强实验基地建设、学校“323实验室建设”工程,投入近300万元更新基础教学设备;所有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全部对学生开放;工程实践、个性化实验室对全部学生开放。向本科生开放所有实验室,开展个性化实验、依托重点实验室的工程实践项目、科学研究项目。

4.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效果

(1)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支撑体系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实验中心已建成为四川省首批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教学基地,以各专业实验室和省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工程实践为主要方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丰富,形成了工程实践、SRTP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个性化实验多模块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创新人才培养成绩突出

学生工程实践活动的受益面逐渐加大。在2006学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针对学生开出的各类创新人才培养实验达到70个,其中工程实践45项,参与学生人数220人,约占当年可参与人数的70%。

“依托重点实验室建立本科生科研和工程实践体系,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获2005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毕业论文成绩突出,2003届优秀毕业论文(论文成绩85分以上,下同)校内教师评价平均分是86.5分,校外专家平均评分88.7分,校外专家普遍认为西南交大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高。2007届优秀毕业论文校内教师评价平均分是88.1分,全国教指委专家平均评分89.6分,教指委专家普遍认为西南交大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高,符合培养计划的要求。

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已经成为教师科研工作的有效支撑,以毕业论文为主要内容,本科生参与发表的研究论文达到20余篇,其中2006届尹明同学的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材料化学》2007年第19期上,该刊物当年的影响因子达到4.818。

(3)素质教育成绩突出,毕业生就业率高

学院的学生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历年来在学校的评比中名列前茅,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率接近100%,材料02-4班获得2005年度全国先进班集体。

毕业生就业良好,连续四年应届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超过95%,有健全的毕业生质量跟踪检查体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反馈良好,一些单位专为我院本科生设立专项奖学金,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

5.结论

创新性人才培养是高校育人制度的改革方向,各高校都有自己的优秀做法,西南交通大学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上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改革刚刚起步,关于创新人才体系的建立将是一项长久的工作,学院继续学习全国各高校的先进经验,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完善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我们的改革:

加大本科教学的投入力度,在教学人才引进与培养、基本教学条件提高与完善、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上积极工作,为创新性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搭建良好的运行平台。

充分利用学院科研人才优势,加强科研成果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大力进行个性化培养和创新性人才培养。

篇3:发挥生命科学特色, 构建新型应用化学人才培养体系

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为社会提供创新人才和进行科技创新的重任。随着国家对创新体系建设的深入,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系承担的科学研究任务日益繁重,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对人才创新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兼顾融合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科学研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命题。

2. 科学研究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2.1 科学研究是建设一支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根本保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学生的影响莫过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必须建设一支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而教师创新素质不同于其他人的创新素质,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1]。因此,要建设一支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必须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科学研究作为探索未知的实践性创造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克服教师创新意识薄弱、学科知识落后、知识结构不均衡的缺点,而且可以激发教师进行研究探索的兴趣,培养锻炼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育科学洞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与决策力。同时,科学研究作为一项系统研究工程,具有复杂性、多学科性、偶然性等特点,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可以不断深化专业领域,拓展学术视野,掌握新的知识与理论,提高学术和教学水平。所以,广泛开展科学研究,不断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是高校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高等教育迎接创新人才培养挑战的必然选择。

2.2 科学研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在要求。

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正在从注重传授知识、单纯强调课堂教学,转向强调综合应用和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育目标和方向的转变必然要求改革现有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拓展符合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手段。科学研究作为教学以外的高校另一种社会职能,是一种智力、心力和劳力相综合的创造性的劳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可以更多地了解和感受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加深对现有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依托科学研究开展教学改革,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实现教学与科研互补互动。因此,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和科学研究优势,基于科学研究的各组成要素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2.3 科学研究是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准确把握创新型人才的内涵,而什么样的人才是创新型人才呢?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型人才所下的定义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2]。国内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的普遍共识是“具有创新思想”或“具有创新精神”。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创新型人才定义为具备敏锐创造性思维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且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简单地说,创新型人才除了具备较强的创新综合素养外,更要有突出的创造性和科学性。因此,培养一名合格的创新型人才的着眼点不仅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论、具备就业和谋生技能,养成德才兼备的全面素质,而且要在发展智力的基础上突出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而良好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在科学研究的氛围和环境中才能得到培养、锻炼和熏陶。所以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

3. 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现状和问题

3.1 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现状。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及自身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提升,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日益突出。据统计,“十一五”以来高等学校承担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占半数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直保持在70%以上,重点重大项目都在50%以上;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有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4%和31.7%;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授奖总数的52.3%、37.0%和30.9%[3]。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3%,人数达2907万,研究生人数达140万[4]。在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的规模和质量迅速发展的状况下,两者的结合日益紧密。主要表现为:科学研究逐渐成为教学创新思想的重要源泉,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借鉴素材;部分高校设立了针对大学生的科研专项课题和学生科研助手岗位、组建了课外科研兴趣小组、实施了科研项目吸纳学生参与研究的计划,做出了让学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的尝试。

3.2 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人才培养的结合不断加强,高校从内部管理机制和人财物投入进行了改革,但作为一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尝试,两者在结合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政策单一孤立不够系统、学生参与度流于表面不够深入、结合方式简单覆盖面狭窄等,而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结合途径单一,对科学研究的利用率较低。科学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项目、平台、团队、产学研合作等众多要素,每个要素又包含了不同创新层次。因此,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就必须建设一个涵盖科学研究全部创新要素和不同创新层次的结合体系。而目前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结合仍是以科研项目为主,且仅仅停留学生参与学习的初级创新层次。对于平台、团队、产学研这些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要素,由于存在着人员复杂、经费较大、运行繁琐等问题,高校在利用这些要素方面虽然也积极做出了尝试,但都是断断续续、点到为止。这种单要素结合方式,不仅造成高校内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匮乏,而且导致学生创新环境、培养手段的单一和创新资源的巨大浪费。

4. 基于科学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4.1 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发挥科学研究的积极作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好方式莫过于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及主持科学研究活动,让其亲身体会和学习创新的过程。首先,营造宽松的科研政策和浓郁的科学研究氛围,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制定扎实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政策制度。其次,按照学生个人创新能力的大小设立合理的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层次。一要吸收学生参与到大型科研项目的研究中,尤其是国家层面的重大科学研究活动,如“973”、“863”、“国家攻关”等国家中科技计划项目。通过参加重大科研计划,可以使学生对于大型科研项目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接触科学发展的前沿和先进的科学研究手段,在掌握严谨的研究方法的同时,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二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符合自身知识水平结构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般性科研课题,例如省市一级的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使学生学会在具体科研实践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科学问题,并在科学研究中检验知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三要针对学生设立低门槛的科研课题,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凝练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和方向,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一些深度的研究,真正当回科技创新的掌舵者。

4.2 整合开放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为了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统一起来,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共享,继而形成一种新的、交叉的、重要的科研组织运行模式[5]。作为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技平台的根本任务就是整合、集成、优化科技创新资源,提高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高校内部已经建设了完善的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科技学园区、各类研究所等科技创新平台在内的创新平台体系,具备了向学生开放的物质条件基础。因此,高校要主动将科研平台纳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围绕课程设置、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培养环节,提高科研平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效益。首先要在学生培养方案中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培养阶段增设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科目,将进入科研创新平台实习锻炼纳入到学生的综合考评,促进学生主动进入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学习。其次要改变科研平台独立运行、单独面向学生开放的现状,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设计开放型学校科研创新平台制度,建立“竞争、开放、流动、共享”的科技创新大平台运行机制。最后要明确平台向学生开放的方式和方法,并考虑由此而造成的运行成本负担,从人员、经费、设备、项目等物质方面给予物质条件支持,保障平台对学生进行实质型开放。

4.3 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激烈的市场和技术竞争压力下,对创新型人才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评价标准。同时企业作为产品生产者,掌握着丰富的创新资源,以及对创新发展方向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因此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经验和实践资源,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实现创新人才从学术型向产业型的平滑过渡。第一,高校要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紧密依靠行业专家和企业的技术骨干,共同制定和开展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让企业创新理念全面融入创新人才成长过程。第二,在企业设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改变过去简单参观介绍的实践模式,让学生深入工厂生产一线,亲自体验企业的科学管理、先进设备、高新技术,及时了解掌握行业的发展动态、新技术、新产品,以此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创新的欲望和创造的潜能。第三,建立共同的研发机构,拓宽校企合作的规模和深度。既可依托高校现有的科研机构,又可在所属的产业领域内独立建设适应未来发展的研发中心。通过共同建设面向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平台,在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同时,可进一步拓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尤其是为硕士、博士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研发载体。

4.4 注重建设学生创新团队,培养科研创新合作意识。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是由以科技创新为目的,围绕共同目标,愿意相互承担责任的若干技能互补的科技研发人员组成的团队。由于研究氛围浓重、研究目标明确、学术交流活跃、创新思想迸发,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一直都是科学突破、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并成为创新人才凝聚和培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建设大学生创新团队,聚集拥有共同科研兴趣爱好和目标的大学生,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姓,加快创新思想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的途径有很多,但基本以下面三种模式为主:(1)发挥校园学生社团的凝聚力,围绕具有共鸣性的科研热点,通过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引导学生自发组建纪律较为松散的各类课外科技创新型社团。(2)依托国家各类科技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在投入一定人力和财力的基础上,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组建竞赛型创新团队。(3)以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导师的指导下组建课题型研究创新团队。

5. 结语

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其自身规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参与创新创造实践的机会,营造宽松融洽的学术氛围,使学生在接受固定课程体系学习和基本创新技能训练的同时,参与科学研究项目,接受科研一线教师的指导,通过亲身学习和体验科学研究开发实践,把握科技创新的实质,接受创新文化熏陶。因此,培养造就科技创新型人才必须充分利用高校科学研究条件,依靠科技创新实践促进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摘要:本文从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结合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科学研究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两者结合的现状和问题, 并从科研项目、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研究团队等方面总结了深化两者结合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科学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田淑梅, 刘波平, 韩益鹏.浅议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素质[J].科学教育论坛, 2005, (23) :187.

[2]黄志广刘效梅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J].教育与现代化.2007, (4) :10-13.

[3]国家科技三大奖高校获164项占授奖总数64.8%.http://news.sciencenet.cn, 2010-1-12.

[4]我国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毛入学率达23.3%.http://edu.peo-ple.com.cn, 2009-7-20.

篇4:发挥生命科学特色, 构建新型应用化学人才培养体系

摘 要:构建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是新形势下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关于军事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党我军关于军事人才培养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更是改革强军的实践要求。全面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决策迫切需要提高认识、把握内涵、投身实践。

关键词: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体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强军兴军,要在得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这一战略决策将军事职业教育更加突出出来,将部队训练实践纳入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是我党我军关于培养军事人才的一次重大创新,回答了新形势下“怎样培养军事人才”的时代性课题,为我军人才建设的基本路径和改革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充分认清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院校教育强基固本、部队训练实践锻造塑能、军事职业教育拓展提升,可解决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根本问题,能破解人才培养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

(一)实现我军强军目标的战略要求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其核心是能打仗、打胜仗。当前,我军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新型作战力量快速发展,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进程加快,部队技术构成日益复杂、知识密集程度不断提高,人才对能打仗、打胜仗的决定性作用更加突出。但从近年我军现代化建设和遂行军事斗争任务的情况看,我军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不足,人才适应岗位核心能力不足;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紧缺,新型作战力量人才紧缺。这些差距、不够、不足和紧缺,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军建设存在的根本性矛盾,矛盾的根源和本质在于人才的差距。

因此,必须切实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将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作为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性要求,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敢担当的建军治军骨干。

(二)加强现代军事教育的必然要求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从哪里来,惟有教育与战争实践。军事教育是提高军人素质和集体作战能力的实践活动。广义的军事教育是指正规的军事教育训练和丰富的部队实践锻炼,通常包括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和预备役训练等。

现代军事教育瞄准未来战争需要,培养造就大批掌握先进军事理论和作战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具有鲜明的专业和职业指向性。现代军事教育,在实践跨度上贯穿于军人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具有终身教育功能;在实施方式上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式的教育;在实施途径上既包括院校教育,又包括岗位教育锻炼,还包括部队训练实践。

因此,現代军事教育不可能单纯依靠院校教育或部队训练,必须突破原有院校教育、部队训练的线式培养模式,打破知识传播的时空界限,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军事人才培养的全程化、持续化、联合化。

(三)突破人才培养重点的现实要求

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基本的作战样式,新型作战力量成为新质作战能力的战略支撑,这些对我军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扭住人才培养重点,突出急需人才建设、加强高端人才建设、抓好适用人才建设。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等急需人才培养,是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培养的重心是提升适应关键岗位的核心能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是掌握联合作战理论知识、具备联合作战指挥能力素养、胜任联合作战指挥职责的高素质新型指挥人才,其核心能力为专业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对联合作战战场的协调控制能力。新型作战力量人才是在战略预警、军事航天、防空反导、信息攻防、战略投送、远海防卫等新型作战力量战斗力生成中发挥作用的骨干,其核心能力为熟练操控新型武器装备并转化为信息作战的能力、促使武器装备中知识和智能转换为新质战斗力的能力。

科技领军人才、学科拔尖人才等高端军事人才,是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为加快高端军事人才培养,我军实施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以院校培养为主渠道,注重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取得了既出人才又出成果的明显成效。

培养适应岗位任职需要,胜任一线作战、训练和操作的适用人才,不仅需要加强院校与部队作战、训练的对接,使官兵在军事斗争一线练本领、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在部队实战化训练中长能力;还需加强军事职业教育,开展全员学习、开放学习、终身学习,提升官兵的专业能力、职业特质和综合素质。

因此,必须以急需人才为中坚、高端人才为牵引、适用人才为基石,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锻造大批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

二、合理定位“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职能关系

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坚持军队院校教育主渠道,充分发挥强基固本作用

军队院校教育对我军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重要作用,是军队建设发展的基石。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中,军队院校教育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提高官兵素质的主渠道,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具有支撑作用。

军队院校教育围绕构建军事人才基础知识和岗位基本能力素质,通过岗前培训、周期轮训、生长干部培训等教育活动,提升官兵理论和军事素养、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军队院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任职教育,兼顾部分学历教育任务。任职教育针对未来战场需求和军人任职岗位需求,解决实用性、个性、实效性和针对性的能力素质培养问题,着重培养军人的军事专业素养。学历教育针对生长干部、研究生等,解决基础性、共性、长效性和稳定性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培养问题,着重培养学员的高等教育素养。

院校教育要围绕实战开展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使培养出来的学员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要充分发挥院校教育基础、稳定、长远等优势,通过扎实系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为人才成长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用好部队训练实践大课堂,不断提高实战化水平

部队训练实践是部队官兵掌握军事实践技能、提高履职尽职能力的基本途径,对军事人才培养起主要作用。在“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中,部队训练实践是大课堂,是军队院校教育、军事职业教育的对接与互补。

部队训练实践围绕促进理论知识向实战能力转化,增强军事人才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通过实战化训练、军事演训、日常战备和岗位业务训练等活动,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部队训练实践的任务是面向特定军事专业、特定技能开展学习训练活动,包括军事技术学习、战术教练与操练、战役法教练等,可面向单个人员实施,也可成建制地进行,目的是建设训练有素、战备良好的部队。

部隊训练实践要充分发挥部队训练实践现实、直接和转化等优势,通过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人与武器装备结合、技术与战术结合、作战与保障结合、技术与岗位的融合,促使官兵练本领、长才干。

(三)建设军事职业教育大平台,全面提升能力素质

军事职业教育是提升军事人才职业特质、专业品质、创新素质,解决军人职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其教育性质体现为职业性,对军事人才培养起支撑作用。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中,军事职业教育是大平台,是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的巩固延伸,促进三者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军事职业教育离不开军队院校和部队训练的支持。

军事职业教育是面向军队人员的在岗继续教育,以岗位任职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为核心,通过有计划的开放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等教育活动,包括学历继续教育,岗位能力提升、知识拓展、专业资格和专项技能等级认证、院校教育预备课程等非学历继续教育等,满足军事人才岗位任职和人才成长需求。

军事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军事职业教育全程、开放、持续及全员全时全域等优势,满足部队岗位多样性、官兵成才多元化要求和官兵千差万别的学习需求。

三、努力健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举措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着眼我军人才建设短板和未来作战急需,健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一)完善军事人才培养机制体系

强化“全军办教育、联合育人才”教育观念和“终身教育、个性化学习”成才理念,把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作为官兵成长的必要经历,伴随官兵服役全过程,做到联合、全程、全要素培养。遵循“院校培养为主、部队培养为辅、职业培养为补”原则,抓好现行军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完善。

深入推进院校教育综合改革,着力强化部队训练育人功能,大力发展军事职业教育。一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深化院校教育改革,构建新型院校体系,深化实战化教学改革,优化部队教官、专职教员和文职人员三位一体的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二要坚持战斗力标准,强化部队实战化训练实践,采取部队+基地+院校的模式,建立综合训练实践体系,突出使命课题训练,加强对抗性演练,提升官兵的核心军事能力;三要坚持全员全时全域发展军事职业教育,打造在线学习平台,实施军网扩容,推进多网融合,建设网络课程群,建立在线教学运行标准规范和教育评价体系。

要健全办学组织体系,依托现有军队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体系,成立非实体性的各级军事职业大学,搭建开放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大平台;在全军院校、大区级以上和部分军级单位成立非实体性分校,结合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任务,承担各具特色的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任务。成立国家开放大学部队分部,面向军队人员开展通识教育、面向士官开展学历继续教育。

(二)加强军事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建设

坚持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和军事职业教育整体设计、统筹建设、综合运用,形成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一要建立健全三位一体军事人才培养的领导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二要科学构建各级各类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形成逐级递进、相互衔接的培养链条;三要整合院校和部队教育资源,实现全军师资、课程等优质资源的集约建设、互通共享和统一调配。

要加强军委、军兵种训练部门军事职业教育宏观筹划,强化发展战略、规划计划、政策制度、标准规范制定等的统筹;加强军委、军兵种职能部门军事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强化对本系统(专业领域)军事职业教育标准、课程、师资、教材等建设与教学服务的指导职能,形成统筹推进、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工作局面。

(三)健全军事职业教育服务体系

建设军事职业教育服务平台,依托军事综合信息网,整合军事训练信息网数据中心资源,完善军事职业教育云基础设施。研制军事职业教育在线学习、信息服务、教学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系统,构建全军一体的军事职业教育云服务系统,逐步实现为全军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服务。

实施教学资源建设工程。第一,转化优质在线课程。适应在岗继续教育学习需求,以院校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和任职教育课程体系为基础,优先转化建设在线课程。第二,突出联合作战指挥课程建设。制定联合作战指挥岗位知识能力素质标准,建设联合作战指挥模块化(微专业)课程、联合作战指挥职业资格认证课程、联合作战指挥专项技能等级课程,构建覆盖各级各类岗位、梯次递进的联合作战指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军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人员开展在岗继续教育。第三,实施精品在线课程开发计划。建设高质量的MOOC课程和在线虚拟实验训练软件,形成覆盖军队主要专业岗位的核心系列课程;发挥微课针对性、时效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优势,围绕军队专业岗位履职需要的知识或技能点开发微课。实施优质资源引进利用计划,引进国内外优质在线课程资源,整合利用军队院校数字图书馆、精品网络课程等建设成果,形成网上“学习超市”,为军队人员多样化自主学习提供海量资源。第四,加强课程建设管理。规范建设立项管理,发布课程体系目录、成果清单和建设指南;实行课程准入管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准入审查;建立课程预警与推出机制,完善课程学习统计和评价功能;建立常态反馈、定期评估、及时更新的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联动开发机制,提高军事职业教育时代感和时效性。

创新课程教学形式。尊重信息时代军队人员特别是青年官兵的认知规律和接受习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育实践的创新成果,提高学习的自主性、趣味性和竞技性。发展虚拟实践教学,开发虚拟实验、虚拟操作等技能训练软件。提供虚拟现实、远程实景等沉浸式教学功能,增强学习者对课程的体验感和接受度。探索游戏化教学,注重运用在线游戏元素开展课程建设,调动学习者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吕云峰.关于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思考[J].中国军事教育,2015(4).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解放军报,2013-11-16.

篇5:发挥生命科学特色, 构建新型应用化学人才培养体系

一、目前高校校企合作的现状调查

校企合作虽已开展多年,但根据目前对各地区参加校企合作的大学生、企业、学校进行调查访问的数据显示,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

此前,我们以问卷调查、访谈、网络问卷等方式,对多所院校不同阶段的1 000名大学生人群进行分类调查,并获得956份有效问卷。我们的问卷针对两种类型:第一类“正在企业实习实训的大学生”,第二类“到企业实习实训结束的大学生”。在956份有效问卷中,“热情不高,学不到东西”的学生人数为267人,占被访人数的27.93%;“经常旷班”的人数为145人,占被访者的15.18%。而这些“经常旷班”的学生中有117人同时也勾选了“热情不高,学不到什么东西”,在这项中占到80.69%;表示“毕业后不会从事对口专业工作”的291人,占被访人数的30.44%。在这291人中有165人选了“热情不高,学不到东西”占到该项的56.7%。并且也选择“经常旷班”的人数112人,占该项人数的38.49%;同时选择“热情不高,学不到东西”“经常旷班”和“毕业后不会从事对口专业工作”这三项的学生为103人,占被访人数的10.77%。有接近三成的被访学生表示不喜欢自己现在的专业;在实训中“一人一岗”的有305人,占被访人数的31.9%,“多人一岗”者651人,所占比例为68.09%。

随机选取广东省的500家正在参与或参与过校企合作的企业同样进行问卷调查、访问、网络问卷,共获得323份有效问卷。其中,有62.55%的企业对学生在企业的表现“不满意”,这些“不满意”中包括“适应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不够好。调查发现不满意的企业主要是经济管理类、工程类和IT类行业中的企业。在此类企业中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最差,通常需要在教师或企业人员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工作。剩下的37.45%表示“满意”的企业一般是制造行业的企业。

在对多所高校进行调查访问中发现,接近五成的高校在参加校企合作项目上资金投入相对较小,同时,由于很多专业骨干教师要完成校内的教学任务,在校企合作项目上师资的配备相当紧张。学校对学生参加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后的效果满意度也不高,这是因为通常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实习实训完全按照企业的计划进行,学校的实践教学计划难以实施;学生只是做一些日常杂事,完全与专业不相关,学校认为实训效果收效甚微,从某种角度浪费了学生学好理论知识的时间。

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专业认知不强,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大部分学生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对自己所选专业缺乏了解,只凭专业名称、个人兴趣、亲友推荐及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在没有详细了解专业及与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下就草率填报。在进入大学学习后发现与自己对专业的认知存在很大的差异,学习热情大打折扣,对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扎实,对学校安排的实习实训不感兴趣,从而影响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兴趣不大”“热情不高”,成为大学生专业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训的拦路虎。学生对本专业职业生涯处于模糊状态,上述调查中很多学生表示“毕业后不从事本专业对口工作”。总之,学生在学习或选择专业时对本专业没全面深刻的了解,更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在学习理论知识和实习实训时目的性不强,实习效果不明显,认为校企合作实习实训无意义,已经严重影响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实践能力差

校企合作机制下,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应用能力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由于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在实践过程中专业知识显得不够用,使得学生对实践操作产生抵触情绪,从而“经常旷班”,毕业后也不再从事本专业工作,创新更是无从谈起,这大大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效果。

(三)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不到位

目前很多学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在选拔学生、参与培训、顶岗实习、企业反馈、绩效考核等方面工作不到位,多停留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例如,在合作顶岗培养中,学生通常是打卡上班,他人代为打卡现象频频发生。这种流于形式疏于管理的合作模式,浪费学校与企业人力物力财力,没有达到培养的效果。

(四)资金投入不足,师资配备不健全

在开展校企合作“引企入校”项目上需要购买设备、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的学校由于资金的投入不足,项目很难开展;有的项目开展到一半而被迫停止;校企合作本应是学校企业一起负责管理培养学生,但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过程中通常只有一个或两个负责带队的学校教师,缺少企业方面的指导教师。

三、校企合作下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构建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并规范其运行管理,是有效保障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同时,校企联合培养高质量人才也为合作企业选拔高素质员工提供了现实的可能。那么为了培养应用性的创新型人才,校企合作教学体系该如何去构建,已成为校企合作机制下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构建原则

在构建校企合作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时,校方和企业方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实用原则。学校与企业在拟定学生实习实训培养计划时应讲求科学性和实训项目的实用性。根据学校具备的条件和企业提供的实训目标岗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实训。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也应科学合理。(2)目标统一原则。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应明确统一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的质量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目标一旦确立,学校与企业各方在实践和实习培训过程中就应该围绕培养目标展开。(3)有效可行原则。学校与企业在制定相关实习实训实践教学活动相关制度、学习流程、任务分派等时应考虑有效性和实施的可行性,以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4)“刚柔并用”原则。所谓“刚”,是在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要有严明的制度对参与校企合作实习的学生和管理人员(教师、企业专家)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并按规定要求执行实训计划,完成培养任务;“柔”是指对管理人员和学生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发挥人文关怀的作用。(5)责任明确原则。学校、企业的培养责任明确,更有利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容易完成实践教学任务,避免培养环节中遇到问题时相互推诿的现象,也能有效规避、分担合作企业的风险。

(二)构建途径

1. 校企共同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为了学生在校企合作实习实训中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作为高校应从源头抓起。在新生入学后,学校在做好相关入学教育的同时,用三至五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本专业认知教育,邀请相关企业参加,让职场专家对学生的专业进行全面讲解,包括专业特点、现状、未来前景,使学生对自己本专业有正确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岗位参观,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目的性更强,有自身的职业定位,并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学校应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之后的实习实训打好基础。

2. 开展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传统的专业教学沿用学科性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以突出以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为主,很少涉及学生职业能力。为了达到应用创新的培养目标,学校应该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加入嵌入式、模块化教学。在学生完成某一阶段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后进行相关实际操作,巩固这一阶段学习的理论知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专业理论基础不扎实的问题。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对接,课程的编写适应行业的要求。做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师与技师对接、教室与车间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通过构建开放的教学体系,确保学校按照企业及社会需求组织教学。

3. 加大资金投入和健全师资配备。

政策上对校企合作项目给予支持。政府可以以校企合作专项预算的形式增加经费资助,通过设立种子基金、专项项目、地方产业与院校合作研究中心、校企合作信息交流平台等多种形式来推动校企合作。学校方面既要高度重视,又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所需的教学设备会比理论教学用到的更多,在学生实验、实习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外聘人员培训费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所以,学校为了确保应用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专项资金投入保障体系。传统意义上的师傅带徒弟方式在今天依然适用,学校与企业在师资配备上应建立一个完备的保障体系。学校的专业教师配备多少,企业带领学生实践操作的企业专家配备多少,学校和企业必须有一个合理配备标准,以校企合作“双师共育”的形式解决学生在实验、实习实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达到培养的目标。

4. 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体系。

以《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为依据制定校企合作规章制度,规范高校与企业在合作中的行为,保障学校、学生、企业的权利与义务。学校与企业在达成合作共识的同时,共同制定校企合作的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及制度,以合同形式签约,明确双方各自的责任。学校在教学计划的编排、教学方案的实施及各方协调工作中均要以标准制度作为参照。对学生、学校教师、企业专家制定规范的激励制度、奖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反馈制度,避免人浮于事。校企合作中的各管理部门根据制度照章办事,使培养人才的工作能够高效进行。

5. 建立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

对上岗实训的学生,企业要加强管理,如上岗考勤、实训纪律等要有专人负责;对教师及对应企业人员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教学计划完成程度进行评估,及时反馈,解决和调解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的不妥之处及时修正;进行教师与学生互评,学校对完成实训的学生开展职业能力评估,考评成绩不仅与学分挂钩,也与企业的培训质量挂钩;建立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以及教师和企业专家考核评价指标。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对学校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专业应用能力,企业选拔优秀的应用性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凤凰网财经频道,2015-11-03.

[2]张兄武,陆丽,唐忠明.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和发展[J].现代教育管理,2011,(4):66-69.

[3]郭桂英,姚林.关于我国高校办学定位研究[J].江苏高教,2002,(1):59-62.

[4]杨文斌,何汉武.工科院校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J].教学研究,2013,(2):65-67.

[5]颜楚华,王章华,邓青云.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4):80-82.

上一篇:英语口语课程介绍下一篇:材料员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