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制度机制保障中医药发挥特色优势

2024-05-04

用制度机制保障中医药发挥特色优势(精选6篇)

篇1:用制度机制保障中医药发挥特色优势

用制度机制保障中医药发挥特色优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召开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视频会议。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会上强调,要用制度和机制保障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今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的主题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王国强提出,各级中医医院要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体现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明确提出发 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并将其作为科室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优化各级领导班子和卫生技术人员结构,配备充足的中医药人员。根据相关要求,中医类别 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及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均不低于60%,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或系统接受中 医药专业培训的比例也应达到60%以上。此外,还要做好中医临床科室建设、重点专科建设,切实加强中药药事管理。要按照《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要 求,大力推进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要积极配备和应用中医诊疗设备,认真做好中医“治未病”工作和中医医院监测预警工作,努力探索在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试 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政策措施。

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组织制定《中医医院评价标准》,并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相关要求作为评价重点。(摘自健康报)

篇2:用制度机制保障中医药发挥特色优势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瑰宝,几千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人民的健康作出巨大贡献。近年来,市中医院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中医发展方向,以“中医献温馨,健康进万家”的服务宗旨,坚持“创名院、建名科、育名医”的发展战略,从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服务需求出发,不断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引进了一批人才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添置了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在院容院貌、医德医风和业务技术方面都有了飞跃的发展。医疗服务不仅传承了传统中医,也突出了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治疗手段,在治疗各种多发病、疑难病,抢救急危重症疗效卓著,显示出中医的特色优势,中西医结合诊治水平居全市领先地位。医院的规模与声誉日益扩大,为地区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健康事业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一、医院概况

==市中医院,创建于1984年,1995年评为二级甲等中医院,是省名中医院建设单位,也是地区医疗救治、科研、教学、康复、社区服务等功能的技术指导培训基地。目前医院拥有市名中医6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4人,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48人。医院开设有两个门诊部,6个病区,编制病床300张。医院临床科室设置合理,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伤科、针灸推拿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肤科、肛肠科、脑中风病科、糖尿病科、瘿病科、石淋科(碎石科)等22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骨伤科和脑中风病专科是省中医重点专科;针灸推拿科、妇科是市中医重点专科。医院医院年住院病人约7000多人次,病种齐全,病例量大。近三年平均门、急诊量283798人次,年出院人数5200人次,年手术例数1697人次,病床使用率90%,住院天数8.8天。开展了中药内服、外敷、灌肠、针灸、推拿理疗、薰蒸等传统中医药疗法,具有 显著的临床疗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市民中享有很好的口碑。医院先后获得“文明单位”、“百姓放心医院”、“文明窗口单位”等一系列光荣称号。被广大群众誉为“老百姓自己的医院”。

二、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措施方法 医院在坚持中医院姓“中”的大政方针指导下,积极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强化院内管理,降低医疗成本,中医特色日益突显,中医药服务水平、疗效不断提高。具体做法有如下几个方面:

1、注重政策引导,积极建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政策措施。在医院中长期规划中,确定优先发展的重点中医药专科有9个,占到规划建设科室的89%,规划引进中医类专业技术人才40名,占到引进人才总量的75%。2009年以来,医院将中医参与治疗率、中药使用率、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纳入科室目标责任制管理,作为评价科室、兑现奖惩的重要依据;2010年,医院又制定出台了提高中医药绩效工资计提比例、减免中医诊疗设备折旧费用、加大中医科研奖励力度等措施,促进医务人员运用中医、使用中药。

2、严格制度管理,进一步强化中医服务理念。严格执行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入院记录做到了四诊合参,首次病程体现了辩证施治,方药格式反映了君臣佐使,门诊中成药使用做到了对证用药、配伍合理、证药相符。积极推行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筛选确定5个中医病种,率先在骨伤科、脑中风病科开展了试点工作。认真开展中医特色病证管理,督促科室建立了3个以上的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2011年上半年医院针灸、推拿、针刀、火罐等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全院门诊总人次的10%以上,门诊中药处方比例达到了66.4%,其中中药饮片处方占到了处方总数的28.6%。

3、优化结构配置,不断加大中医人才建设力度。围绕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中医重点专科发展,医院重点引进中医药人才。目前,医院中医(药)师占到全院医(药)师总量的70%以上,临床科室中医执业医师比例均达到了60%以上。先后选送省、市级重点中医药专科主 任参加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24人次,选送中医药重点专科及特色专科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培训10人次。积极组织开展中医师承教育。持续开展了“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临床医师参训率达100%,培训合格率达100%。

4、坚持专科兴院,积极培育发扬中医特色。医院坚持把推进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作为发展的“关键”、竞争的“硬件”和对外的“名片”紧抓不放,强力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名医带名科,名科建名院的中医特色专科发展格局。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围绕重点专科发展,购置了专科医疗设备,从整体上提升了专科设施装配水平。

5、规范药事管理,确保中药治疗效果。坚持按主渠道进药,确保药品质量。中药房均配备了主管中药师或执业中药师,严格落实药品调剂制度和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的有关规定,从严执行审方、调剂、复核制度,调配药品做到了“四查十对”,中药饮片调剂误差每剂控制在了±5%以内。加强中药煎药质量检查,每季度不定期对煎药质量进行抽查、监测,对浸泡时间、煎煮次数、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煎煮特殊要求进行重点督查,确保了煎药质量。

6、丰富护理内涵,中医特色护理助推临床治疗。建立了3个中医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常规。结合科室特点,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服务项目,先后组织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训练42次,培训护理人员57人,参训率达100%;组织开展了以拔火罐、艾灸、中药灌肠等为主的中医护理技能竞赛活动,促进了中医护理技能水平的提升。开展的中药足浴促进机能恢复,艾条灸、药熨治疗胃胀、肠梗阻,中药湿敷促进骨折愈合,穴位贴伏治疗腹泻,刮痧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等特色护理项目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7、加强医院中医文化建设,树立中医药品牌。为进一步推动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医院将中医药文化溶入医院文化建设,规范职工行为,文明用语,确定了院徽、院歌、院训、院旨、服务理念等 体现医院价值观和理念,营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一是加强院内的宣传,利用院内和各科设置的宣传栏进行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宣传,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中药治疗特色、养生保健等进行宣传教育。在门诊三楼设立“名医堂”,让人民群众从就医环境、诊疗方式、服务态度上能够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二是加强院外中医药的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我院的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扩大我院中医特色专科影响。我院在《==日报》每周一期报道,让群众充分了解我院和各科室的情况。从8月分起,利用医院院报,宣传医院的中医特色和院容院貌,树立医院特色品牌;三是开展各种形式活动,宣传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下乡义诊活动,为百姓免费检查,提供健康咨询,派发中医药知识小册子、健康教育处方,大力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定期到“对口帮扶医院”进行中医药义诊,树立群众口碑,赢得群众信任,对提高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夯实中医药的群众基础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今后发展方向

篇3:用制度机制保障中医药发挥特色优势

1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严格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进行护理人员的配置, 病区实有床位数与在岗护士人数比例不低于1∶0.4, 遇加床或突发事件时启动医院的紧急人力资源调配方案进行人力资源调配, 保证临床一线的人力配置是保证医疗安全和中医护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对医院的中医护理人才进行合理的安置, 让中医护理人才在各科临床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 对中医护理工作起好示范和指导作用。

2 培养护理人员中医药基础知识和中医操作技能

中医护理以整体护理观念和辨证施护为特色, 此特色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中医药素养。我院护理人员90%为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 中医药基础知识和中医操作技能均需培训。临床各科室每周有计划的分层次对护理人员进行中医药基础知识和中医操作技能的培训, 每两月科室组织一次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 考试成绩纳入科室奖金考核。护理部定期组织中医药基础知识和中医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 并有相应的奖惩制度。医院组织系统的中医基础知识讲座, 西医院校毕业的护理人员必须参与学习, 考试合格后发给结业证书。我院还聘请广州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为我院的“西学中”人员进行培训。积极鼓励护士参加中医护理继续教育, 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中医知识, 为中医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1]。

3 实施中医特色的护理

开展有中医特色的入院评估, 制定辨证施护计划单, 据辨证施护计划单对患者实施病情观察、生活起居的护理和给药护理、饮食调护、情志护理、临症施护、健康教育等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临床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 每个科室≥2项, 对开展的中医护理项目使用情况进行登记, 观察使用后效果和反应。中医护理技术收费低廉, 临床治疗效果好, 特别是在慢性病的护理上有特殊优势, 在我院穴位注射、穴位按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药熏洗、耳穴埋豆、火罐、艾灸、针灸、中药坐浴、刮痧等中医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突出了我院中医特色。

4 每月开展中医护理质量评价

护理部制定了中医护理质量工作评价表, 每月科室质控小组的工作人员会对中医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 并在每月的护理质量分析会议上进行分析, 找出中医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整改措施。通过开展中医护理质量评价, 促进中医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促使中医护理工作能持续改进。

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方面[2]。抓住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发展机遇, 积极推动中医护理工作的开展, 不断增强中医药的服务能力, 促进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 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 才是中医护理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引言-3.

篇4:用制度机制保障中医药发挥特色优势

摘 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政党制度具有形成过程中鲜明的历史特色和结构上突出的功能特色。进入新时期,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和新任务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自身建设的优势与不足,我国政党制度需要进一步发挥其特色的优势,优化各项功能,完成历史交给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政党制度;特色;优势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43-03

从中国第一个政党的产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再到在这一制度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开创新的局面,中国的政党制度已经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进入新时期,面对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执政党与参政党的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优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是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重要问题。

一、新形势下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环境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面临国际和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的政党制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一)新时期中国政党制度发展的机遇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不断发展。进入新世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发布,为这一制度在新时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2007年,《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的发布,对我国的政党制度进行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阐述。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进行了新的部署,也使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出小康社会的显著标志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中共十八大又对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行了新的部署,提出努力完成“经济持续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艰巨任务的目标。在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会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一方面,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分配方式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分化等问题,成为了影响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希望自身权利得到保障的政治诉求愿望也愈发强烈,政治参与热情逐渐高涨。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能够整合各阶层利益,有效表达合理诉求,为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中共十八大指出,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要“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我国政党制度可以统筹和兼顾各方面利益,表达各阶层需求,全面充分调动社会群体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对实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政党制度强调共存和包容,具有显著的“和而不同”的特点,注重协商和民主,尤其是各党派间良好的亲密友党关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由我国政党制度合作、协商等理念而派生的保障稳定的政治环境、组织协调各方面关系、构建社会民主化等功能也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起到了必要的促进作用,使我国的政党制度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环境下显现出重要的意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要条件。中共十八大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新的部署,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党际关系保证了政治参与和政治监督的有效进行,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新时期中国政党制度要继续加强和完善这一重要内容,保障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中共十八大同时指出,要“加强同民主党派的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这对中国政党制度进一步发挥政治协商的作用,尤其是对各民主党派进一步提高参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要求下,执政党和参政党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能力,发挥作用,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局面。

(二)国内外形势变化对中国政党制度的挑战

在我国政党制度迎来进一步发展时机的同时,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也使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国际方面,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中存在着不同的政党制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加速,地区间的竞争趋势也愈发明显。西方国家为保持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一直极力将其自身的文化价值推广成为所有国家的普遍价值,将其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鼓吹成为最科学和民主的制度,同时对其他国家的民主制度进行抨击。在苏联解体后,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形成了多党制的政党制度,这使我国政党制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同时,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加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西方国家试图以价值观念灌输的方式对我国进行西化,阻碍和影响我国发展的意图也愈发明显,其以西方的民主观念对我国的民主制度进行全盘否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发展。

国内方面,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没有变。但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一方面,各种利益关系的不断出现使社会阶层的结构日趋复杂,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等各阶层间的利益差距逐渐扩大,某些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些都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了我国政党制度发展的阶级和阶层基础的巩固;另一方面,在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国内某些自由主义者否认我国政党制度的合法性,试图以我国政党制度的改变作为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切入点,为我国政党制度进一步地发展带来了严重阻力。

二、我国执政党与参政党建设现状

对于我国政党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政党制度特色优势的进一步发挥,除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外,执政党和参政党自身建设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执政党建设的优势与不足

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国的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从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有效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问题,永葆先进性,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但在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2004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中共十八大也指出,在新的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同时强调,“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二)参政党建设的优势与不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多年来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思想建设方面,各民主党派高度重视,民主党派成员思想状况稳定、积极,理论水平日益提升。在组织建设方面,各民主党派成员规模不断扩大,年轻化趋势日益呈现,学历层次、专业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各民主党派定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不断修改章程、健全制度;领导班子交接顺利完成,干部培养和选拔有序进行。在制度建设方面,参政党不断丰富和完善组织制度、领导与决策制度、工作运行制度和选举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参政党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行,保证了广大干部和党员参与党内生活,有效地增强了参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在参政能力建设方面,各民主党派始终将其作为自身建设的根本,高度重视自身的参政议政水平和民主监督水平;近年来,民主党派人士在各级人大和各级政府中的比例逐渐增大,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中共组织的各类协商会和座谈会,为国家的各项重大决策提供参考,在各级政协中提交议案,反映人民群众关心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自身建设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各民主党派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民主党派间的组织发展和民主党派自身在各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某些基层组织较为涣散,组织活动较为单调,部分组织中高素质的后备干部较为匮乏;其次,民主党派的理论建设较为薄弱,一些党派成员理论学习较为匮乏,理论创新不足,思想意识不够坚定,影响了各民主党派作用的发挥;最后,各民主党派的制度不够完善,尤其是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机制不够健全,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各民主党派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新形势下继续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特色优势的对策

我国的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的形成特色、结构特色和功能特色,充分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特色的优势,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和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方面,按照十八大的精神,在新的时期,全党要“牢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要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在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严明党的纪律等方面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尤其要在反对腐败方面态度坚定,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民主党派方面,要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自身政治联盟特点和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下,不断加强自身参政能力建设。思想和理论建设方面,要围绕核心、健全制度、联系实践、创新载体,坚持自我教育与组织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加强政治引导和品德培育,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把握住民主党派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理论相类似与存在差异的地方,抓住理论发展的规律,提升参政党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组织建设方面,要在成员发展上要注重吸收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保持自身特色,在干部发展上要做好新老交替,努力加强领导干部建设,同时注重后备干部培养,联系群众方面牢固基础,保证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制度建设方面,要坚持系统性、方向性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保持党派特色的情况下学习借鉴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重点突出制度的程序性和可操作性,健全和优化参政党的组织制度、领导与决策制度、工作运行制度、选举制度,提升制度的科学化水平。

(二)优化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功能

面对新时期国内外形势变化对中国政党制度的挑战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中国政党制度需要进一步优化特色功能,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优化政治参与与民主监督功能。进一步扩大政党制度的包容性,完善政治参与与民主监督机制,提供必要制度和法律保障,引导公民有效地进行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加强执政党与参政党的互相监督,增加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各级政府和机关担任职务的比例,保证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政治协商的作用。

优化社会整合与利益整合功能。认真研究社会结构变迁带来的社会阶层变化的新情况、新特点,客观分析社会结构变迁带来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变大的趋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资源整合功能,加强民主党派与成员的联系,提高活跃程度,尽可能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注重开展思想工作,运用社会资源加强教育工作,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牢固阵地。

优化维护稳定与保障安全功能。进一步优化党际关系,坚定不移地将十六字方针作为发展党际关系的根本原则;优化政治诉求形式,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有效表达;进一步发展政治协商,保障各项权力的高效运行。

(三)增强社会公众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认同

要保证中国政党制度的顺利运行,加强社会公众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认同同样至关重要。一方面,我国政党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决定的,是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要加强社会公众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同首先要强化社会公众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强化对我国政府和权力运行机制的认同;此外,要加强对公众的历史和现实教育,认清我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当前国际与国内社会形势,认清我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必然性。另一方面,我国政党制度中有执政党和参政党之分,对政党制度的认同也就是对执政党执政能力的认同和参政党参政能力的认同。社会公众对执政党的认同,关键就在于其能否“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否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参政党的认同,则是参政党能否发挥其政党功能,起到参政、监督、利益表达、维护稳定等作用,能否代表其所联系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从而服务大局,与执政党一起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挥作用。

(四)比较借鉴国外政党制度经验

相对于其他国家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的政党制度,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政治上的领导与接受领导、政权上的执政与参政、政党关系中的诤友关系等显著特征,在社会各项事业中显现出政治参与与民主、监督社会整合与利益整合、维护稳定与保障安全等特色功能,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以我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殊性而否认其他国家政党制度的合理成分,盲目排斥其他国家政党制度的优秀经验和有效做法,要通过比较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政党制度,取其精华,不断完善和优化我国的政党制度。

对于借鉴国外竞争型政党制度的经验,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强党际监督机制,强化我国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功能。在竞争型政党制度中,各政党以竞争的方式“轮流坐庄”,通过对竞争对手的监督和批判来获取更多人对自身的支持和拥护,以取得政权。在严格的监督下,执政党能够“居安思危”,严格约束、规范自身的行为,高效执政。在我国,各民主党派代表着其联系的一部分人民群众的意见,其知识水平高,民主意识强,能够较为客观地分析和反映一些问题。民主党派虽不以获取政权为目的,但为保证国家权力的有效运行,同样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的监督。“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各民主党派要强化监督意识,敢于批评和发出不同的声音,国家要进一步完善监督保障机制,保证民主党派监督行为的畅通。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11-08.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4-09-27.

[4]魏晓文.当代中国参政党建设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5]唐棣宣 吴光会.小康社会的政治生态变化与我国政党制度的功能优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3).

篇5:用制度机制保障中医药发挥特色优势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及

考核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中医药内涵建设,坚持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把我院建成功能完善、中医药特色突出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一、确定我院以中医药为重点方向,创建中医药和谐发展环境。

1、制定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要以中医药特色发展为方向,明确以中医药为发展目标。今后工作计划要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制定具体措施和方案。

2、今后医院管理体系中必须建立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鼓励考核制度。

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有计划配备中医药人才。

1、优化卫生技术人员结构,按计划配备充足的中医药人员,我院引进主要以中医药为主的技术人员,特派年轻医、护、药、技人员到上级中医医院进修学习。

2、定期组织医、护、药、技人员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并熟练掌握各种技能。

3、现有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中医药知识,参加中医药管理培训,医院主要负责人,业务管理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教学等部

3、建立和完善中药饮片调剂管理制度、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中药药事规范管理制度,使中药药事管理不断规范化、科学化。

六、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对我院内部装饰、标识将进行全面装修、装饰,体现我院中医药文化特色。

七、奖励和考核制度

(一)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医院临床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内容,推行目标责任制度,综合目标考核中,每月由医务科组织对各临床科室检查,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加强环节管理,确保发挥中医特色优势鼓励和考核制度实现。考核中,将临床科室具有中医特色临床疗效作为医院临床研究指标之一,对运用良好,并能持续运行的科室在年终给予评奖考虑。

(二)在临床科室对科室重点病种,积极开展科研成果推广,将成熟的中医特色疗法和中医适宜技术对在临床应用已推广应用的项目,根据具体情况医院给予相应资金资助,每年选择1-5项资助项目,组织委员会进行评审。

(三)医院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每年给予发表论文著作的作者一定奖励。

(四)每年对业务科室进行综合目标考核,评选先进。

篇6:用制度机制保障中医药发挥特色优势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中医药内涵建设,坚持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把我院建设成功能完善、中医中药特色突出的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我院依照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及中医院评价标准及评估细则和实施方案,特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

一、确定我院以中医中药为重点方向,创建中医中药和谐发展环境

(一)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要以中医中药特色发展方向,明确以中医中药为发展目标。今后工作计划要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西医结合优势的具体措施和方案。

(二)今后医院管理体系中必须建立有发挥中医中药特色优

势的鼓励和考核制度,科室综合考核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中将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西医结合优势作为重要指标。

二、加强中医中药人才培养,有计划配备的中医中药人才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人员配备的通知,国中医药函[2009]148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一)优化卫生技术人员结构,按计划配备充足的中医药人员。今后我院引进主要以中医、中西医结合为主的卫生技术人员,现有进修学习人员主要安排到上级中医医院进修学习,争取在十二五计划内使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大于60%;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大于60%;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的比例不低于70%。每个临床科室执业医师中至少有60%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麻醉科除外)。

(二)定期组织医、护、药人员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

能培训,并熟练掌握各种技能。要求我院全体护理、药学人员系统学习中医中药理论基础知识100学时以上,提高中医护理工作技能。

(三)根据我院规模,争取上级组织部门配备中医专业的医院领导,并要求现有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中医知识,参加中医管理培训教材。医院主要负责人、业务管理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教学、科研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经过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对参加中医中药学历提高学习的人员,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奖励。

(四)临床科室负责人中有计划调整充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人员担任。

三、鼓励中医中药项目的开展

(一)重新制定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并制

定改进措施。

(二)积极鼓励开展医技项目、中医诊疗技术项目,采用非药物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理疗等),提高其中的绩效分配比例,中药处方(饮片、成药、中药颗粒剂)绩效工资比例与西药处方提高一倍,处方比例不断上升。

四、抓好重点专科建设

(一)制订以糖尿病科为专科的重点发展规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确定的重点病种(疼痛科、肛肠科等)为我院中医特色优势项目。

(二)制定常见病及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对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中医治疗的难点并提出解决难点的思路和措施。

(三)加强对糖尿病科等我院重点科带头人培养工作。

五、加强中药药事管理

(一)根据今年工作计划,我院将按《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对现有的中药房进行全面装修。

(二)按《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对现有的中药煎药室搬迁,使其达到较高的水平。

(三)建立和完善中药饮征调剂管理制度、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中药药事规范管理制度,使中药药事管理不断规范化科学化。

六、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

为了更好运贯彻执行《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及相关文件要求。成立ⅩⅩ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订《关于我院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活动实施》等相关文件。对现有建筑风格、内部装饰、医院标识、庭院等进行全面装饰,装修完毕后我院中西医结合医药文化特色将得到体现。

七、奖励和考核措施

(一)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医院

临床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内容,推行目标责任制度。综合目标考核中,每月由医务科组织对各临床科室检查,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加强环节管理,确保发挥中医特色优势鼓励和考核制度实现。考核中,将临床科室具有中医特色临床研究指标之一,对运用良好并能持续运行的科室在年终评奖考虑。

(二)在临床科室对科室重点病种,积极开展科研成果推广,将成熟的中医特色疗法和中医适宜技术对在临床应用已推广应用的项目,根据具体情况医院给予相应立项资助,设立“中医特色临床科研”专项研究经费。每年选择1-5项资助,每年组织委员会组织评审。

(三)医院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每年给予发表论文著作的作者一定奖励。

(四)每年对业务科室进行综合考核,评选先进。

1.评选条件

认真落实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开展科室工作,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全年综合服务优秀。

2.评选办法

以科室综合考核总成绩为依据,分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健别评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

3.奖励 通报表彰。

上一篇:归类识字语文说课稿下一篇:东梁贡小学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