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2024-04-10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精选6篇)

篇1: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国务院印发规划

确定44类80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

《 人民日报 》(2012年07月19日 02 版)

本报北京7月18日电(记者朱剑红)国务院近日正式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我国公共服务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创新。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要按照“以人为本,保障基本;政府主导,坚持公益;统筹城乡,强化基层;改革创新,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着眼制度设计、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取向是:供给有效扩大;发展较为均衡;服务方便可及;群众比较满意。

《规划》较为全面系统勾勒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制度性安排,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规划》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

一是明确“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项目。在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及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确定了44类80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如公共教育领域的义务教育免费、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等。

二是按照服务对象、保障标准、支出责任、覆盖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每一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基本标准,旨在体现公民权利、政府责任和基本公共服务工作目标,以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在国家层面的管理和技术规范。所有标准的内容均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提出。

三是实施一批保障工程,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改善各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条件,健全服务网络。

四是要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健全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力度,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发展机会均等。

五是建立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机制,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财力保障机制,切实增强各级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

六是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坚持政府负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七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责任分工,加强评估、监督和问责。

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2年07月19日 02 版)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部署和重大举措。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规划》的提出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对于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扩大内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不仅是我国“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也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既是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为颁布和实施《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相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尚为滞后,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失衡、可及性差的矛盾十分突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多方面探索和实践。

《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要实现“供给有效扩大、发展较为均衡、服务方便可及、群众比较满意”的主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确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布局。着力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完善财政保障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通过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一体化、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等实施路径,使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可衡量、可评价,切实解决好社会发展领域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贯彻好落实好《规划》,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和重大任务。要深刻认识颁布实施《规划》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责任分工,完善监测督促机制,抓好进度落实。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在国务院有关部门指导下,紧密结合实际,编制实施省级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规划或行动计划。加强绩效评价和监督问责,全力确保规划完成。

篇2: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一、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一)当前农民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

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事实上,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确实存在着大量不和谐的因素,其中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尤其是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在这之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设》中,明确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

其实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主要是因为我国一直以来的发展战略造成的。所以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实际差距的重要因素, 是新阶段农村反贫困的关键所在, 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路径依赖。长期以来, 在农村主要靠农民积累的公益金来解决某些公共服务事项, 这与城市形成极为明显的差距。由于农村公共服务制度的缺失, 农民在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公共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事实上, 公共服务因素在我国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的比例已高达30%~40%。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70%, 但是国家80%的公共卫生资源投放在城市;义务教育人口的 60%在农村, 却只有不到 25%的资源用在农村。从短期来看, 这使得农民“因病返贫”, 因教育落后返贫的问题比较普遍。从长期看,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匮乏制约了农民素质的提高, 不仅会影响农民未来收入的提高, 还会形成许多经济社会问题。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和服务供给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局面有着其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和体制背景, 财政与金融资金难及农村地区是一个原因, 但农村综合改革滞后则是造成现状的主要体制性原因。进入新阶段, 随着农村潜在公共需求的逐步释放, 农村居民日益成为公共需求的主体。适应这个变化, 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 已成为新阶段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大任务。所以新阶段农村综合改革应当抓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矛盾, 变革农村的上层建筑, 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曾经设计了一份由四十二个问题构成的调查问卷,寄发给全国各地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政策研究机构,以期广泛收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成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 份,回收问卷216 份,有效问卷214 份。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当前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基本公共服务,见下表。

当前农民最需要哪些基本公共服务

选 项 频数 所占比例(%)基本医疗卫生 211 98.6 义务教育 199 93.0

/ 11

河北经贸大学

选 项 频数 所占比例(%)公共基础设施 194 90.7 最低生活保障 168 78.5 农技支持 135 63.1 就业服务 117 54.7 生态环境 101 47.2 社会治安 99 46.3 金融支持 97 45.3 文化事业 75 35.0 法律救助 73 34.1 信息支持 63 29.4 市场监管与服务 27 12.6 突发事件与公共危机的处理 24 11.2 其他 6 2.8

此问卷调查显示,当前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基本公共服务依次为基本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公共基础设施、最低生活保障、农技支持、就业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安、金融支持。由此可见,在“三农”专家看来,民生类与生产类公共服务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基本公共服务。

学界和政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都认为,城乡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所以,最近几年,各级政府开始重视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状况的改善,以及最近几年不断出台的多予少取惠农支农政策,在缩小城乡差距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其答案既是学界关注的问题,也是政策决策的迫切需要。对于这个问题,62.6%的专家认为,各级政府开始重视基本公共服务,落实多予少取惠农支农政策,只是减缓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但差距扩大的趋势仍在继续;34.6%的专家认为作用不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没有什么改变;只有2.8%的专家认为作用很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所以笔者认为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二)农民最需要的这些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危害

公共服务在城乡方面的不均等,对我们社会的统一稳定有着很大的影响,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说,都是有着明显的负面效应的。下面分别对应上面的现状来分析一下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异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1.医疗差异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人民心理上的不公平感

由于医疗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千夫所指,在医疗方面的不均等状况并不为人们所重视。财政过多的将资金投入到城市里的大医院,不重视乡镇卫生院,使得卫生院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人们对卫生院的期望也不是太高,这就导致了大医院的资源紧张和小卫生院资源闲置共存的情况。这也就导致上面所提到的40%-60%的农民因看不起病而因病致贫、返贫。这种情况会使人们在潜意识里形成对社会公平的质疑,减少人们对社会的信任,这对于长久的社会稳定会产生不

/ 11

河北经贸大学

利的影响。

2.义务教育差异导致城乡人民发展机会不平等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在义务教育公平化、均等化方面已有了不少进步,但正是如前文所述,差异的消除和形成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我们现在没有改变现状的政策作为支撑,那在义务教育方面的不均等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将产生比就业服务不均等更严重的后果。我们现在已经不再追求平均主义,不再要求结果平等,但我们应该提供的是机会的均等,义务教育正是在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这种状况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较好的改善,那在市民和农民之间,将会产生一个人为的阶级鸿沟,这将使我们的农村弱势群体没有机会改变他们下一代的命运。

3.基础设施差异影响城乡间平等的发展机会

基础设施方面的差异主要是发展的环境条件问题,尤其是现在经济的发展要求有资金的支持,而资金在我国软环境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大多会流向基础设施好的地方。对于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没有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我国农村的发展就会跟城市的差距变大,跟随着的便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4.社保差异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的总体状况就是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虽然在近几年内,我们的社会保障有着巨大的发展,但是目前的这种社会保障局面,对于我国几亿农民来说,他们心中还是没有安全感,绝大部分的农民处于各种风险的包围之中。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情况下,这可能不会对社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就是在凭着运气生活,灾害或者严重的疾病对于他们来说都将是致命性的,这种情况对于农民和我们的社会来说都将是高风险的。还有就是对于在外工作的农民兄弟来说,他们在城里干着最有风险的工作,却难以享受到跟他们在同一个城市的市民们的待遇,享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对于城市的稳定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都是不利的。

5.就业服务差异导致城乡生活机会不平等

就业服务方面的差异在于政策制定者有一个预先的假设前提:在农村的就是要种庄稼的,在城市里的就是要做工人的。这种就业服务方面的差异不利于社会的整合,会产生明显的地区“马太效应”,有着较高水平的城市里的市民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在农民的农民则由于条件不好而使发展前景越来越渺茫,这使得农民和市民之间在生活上存在着不平等的机会。现代社会国家的发展需要社会全体公民的整体和谐发展,这样的就业服务政策对我们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会产生阻滞的作用。

二、农民最关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城乡差异的现状

/ 11

河北经贸大学

(一)基本医疗卫生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2005年大众媒体报道的一个焦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失败使我国医疗卫生为全国人民所诟病,但在这种整体糟糕的情形之后仍存在着城乡差异。“据卫生部调查统计,医疗卫生资源约有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又集中在大医院,用于农村卫生经费的比例,从1991年的20%降到2000年的10%,其中专项的农村卫生经费只有1.3%,农民人均卫生事业费只有12元,仅为城市人均值的28%。乡镇卫生院只有1/3正常运转。2004年每千人口医生数,农村只有0.85人,仅为城市2.32人的1/3。农村中还有10%的村没有医疗点,新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和医疗费水平均很低。在2004年底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副部长说,近年来中央财政支出中卫生支出仅占1.6%-1.7%,其中有70%的医疗费用于占30%的城镇人口。在农村约有40%-60%的人因看不起病而因病致贫、返贫,中西部地区因病无钱医疗而死亡的比例高达60%-80%。”

(二)义务教育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长期以来,国家在教育经费投向上的城镇偏好造成了农村教育供给不足和质量低下的状况,这就又分别造成了农村子女上学难和教育收益率低,降低了农民对教育的需求状况。由于城乡的教育管理体制、经费来源不同,致使教育方面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城镇都要优于农村。近年来,由于“三农”问题的严重,农村教育问题也日益引起国家的重视,但目前确实还存在着严重的教育方面的城乡差异。首先来看2001年全国义务教育经费城乡(城镇/农村)差别(倍数)统计,表现出来城乡投资的差距。

2001年全国义务教育经费城乡(城镇/农村)差别(倍数)统计表

教育总经费预算内经费教育总经费预算内经费

全 国1.86 1.93 1.71 1.68 河 南1.80 1.72 1.66 1.48 北 京1.54 1.62 1.14 1.21 湖 南1.45 1.60 1.47 1.44 上 海1.63 1.36 1.26 1.07 广 西1.67 1.52 1.54 1.24 广 东1.89 1.53 2.20 1.67 重 庆1.57 1.70 1.35 1.31 江 苏1.63 1.68 1.47 1.56 贵 州1.83 2.12 1.70 1.69 浙 江1.30 1.26 1.22 1.24 云 南1.44 1.49 1.16 1.29 山 东1.86 1.85 1.85 1.57 西 藏1.62 1.76 1.56 1.70 山 西1.19 1.49 1.13 1.17 宁 夏1.40 1.26 1.20 1.10 吉 林1.36 1.53 1.21 1.34 新 疆1.50 1.81 1.30 1.42

由上表可以看出来,城镇学校投资多,农村学校投资少,全国城镇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是农村小学的186倍,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是1.68倍。由于教育投资的差别,就会导致城乡教育的办学条件的差距。拿几个直辖市和全国水平以及临近北京和天津的相比,可以从中看出城乡教育办学条件的差异。这就不仅是地区差异,也是城乡差异。“河北生均固定资产,小学只是北京的35.9%,天津的70.1%,初中只是北京的25.7%,天津的42.4%。河北的初中教师合格率、小学初中的生师比与北京、天津也有很大差距。”城乡教育方面差异的另一方面表现是农民工子女的 4 / 11

河北经贸大学

教育问题,这方面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可以从中央的有关文件中看出来。200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城市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0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中央编办、公安部、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央发文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干预说明了这方面的问题的严重性。

(三)公共基础设施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就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异中的诸方面来看,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差异可以说是感观上最显著的了,城市中完善的供水供电供热设施,宽阔平整的道路,方便的交通条件,美丽的公园和设施完善的娱乐场所、公共图书馆、艺术表演场所,如此等等,都是乡村中不可奢望的。当然,城市同乡村的不同特征,我们不可能看到两者在上述服务上的完全平等,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农村部分地区最基本的农田水利建设落后。在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方面,也显示出了巨大的差距:2001年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城市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全年完成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2352亿元,比上年增长24.4%,而同年,有89299.27万农业人口的18090个建制镇建设总额才3119.70亿元,而其中占12.32%的公共建筑建设投资387.74亿元,加上13.25%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413.26亿元总共才798.0亿元,这与人口仅占少数部分的地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形成强烈的对比。据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贵分析,我国多年来一直实行的是向城市倾斜的财政政策,近年来财政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更是如此,这种政策对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但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更明显。

(四)社会保障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我们所说“社会保障”,一般都隐含着“城镇社会保障”的意思,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等几个方面;对于农村来说,有独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差异也主要从这几方面来进行比较。据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当前,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大致建成,进入完善发展阶段,截至2004年全国城市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635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10584万人,医疗保险人数达12404万人,各大中小城市的最低保障制度、救济制度及各项优抚工作也都已建立完善和顺利开展。而与此相比,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仅包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合作医疗和农会合作医疗,并且参保水平相当低,“到2002年底,全国有31个省(区、市)1955县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保险工作,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5461.78万人。2002年,按照每人年均627元的贫困线标准,我国共有贫困人口2820万人,当年,我国农村传统的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总数2288.7万人,占农村贫困人口的81%„„农村的救济仍是以传统的救济方式为主。2002年接受社会救济的2288.6万人中,传统救济1880.8万人,占82.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占救济人数的比例仍然很小,只有407.8万人,占17.8%。”“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农村居民中得到某种程度的医疗保障的人口占12.68%,其中享受部分公费医疗的人群只占1.16%,更多的是农民或集体承担缴费责任的商业性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而87%的农民是完全自费医疗。”

/ 11

河北经贸大学

(五)就业服务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按照我们中国官方的标准,“就业”和前面所谈的“社会保障”一样,本身就包含着城乡差异的。在2000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中,作为分子的失业人员的条件之一是“有非农业”户口,作为分母之一的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是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的。因此,国家“积极开展的‘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再就业援助活动”就成为仅对准城镇居民服务的政策。而由于农民身份的限制,他们要进入城镇国有、集体事业单位获得固定工作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农民进城只能在三资、私营企业的生产线上进行一般的生产作业,带着“农民工”这种奇怪尴尬的称谓,并经常遭遇欠薪事件。“截止2004年11月26日,全国共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318亿元,其中2003年当年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已清理162亿元,全国2003年底以前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171亿元,已累计偿付156亿元。”另外,农村“就业”服务还存在着缺乏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就业服务机构没有全面向乡镇和村庄延伸,大多数贫困地区没有规范的就业服务机构,没有经费保障,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没有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措施不完善,对职业培训机构投入不足,培训实用性不强,培训后就业率仍旧没有大的长进等。而与此相比,城市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体制则优越、完善得多。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

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在城乡中尤为明显, 这并不是一个暂时性的问题, 而是经过几十年形成的刚性的问题, 在这里既有政策和制度的原因, 也有社会结构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促使现金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一)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几乎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所普遍存在的现象, 即在国民经济中, 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表现在产业结构的发展中, 农业还处在较落后的情况下, 超前进行工业化, 优先建设现代化部门。从我国情况看来, 虽然工业结构高度已经达到本世纪 7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是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大体与西方国家本世纪 20 年代的水平相近,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低, 而且, 与发达国家经济成长与社会发展相异的是,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中的“二元”的社会特征更为明显。由于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呈现较为明显的异质性, 从而形成两个不同质的利益群体。

(二)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一种根基于农村自然经济和家族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 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屏蔽”制度, 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屏蔽在分享城市的社会资源之外。这种户籍制度, 一是限制农村农业户口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口, 限制农民流入城市。其出发点是实行向城市工业化发展倾斜的政策, 完成工业发展的原始积累;二是对城镇非农业户口的人, 提供包括就业、粮油供应, 提供住房

/ 11

河北经贸大学

和医疗、养老保险等待遇, 而农民就没有这些。形成了依附在两种户口上的权利差异, 造成了城乡居民户口的不同、权利不同的二元社会。由于户籍制度的屏障作用, 使得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在职业、经济、婚姻、政治参与和教育方面受到层层限制要, 仍然居于城市社会分层的最低层。

四、满足农民享受其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的建议

(一)科学界定各种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公共服务是从提供公共物品提出的, 公共物品的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休谟在 1773 年提出的, 后由萨谬尔森 1954 年在他的《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中归纳出公共物品在消费中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本质特征。1965 年布坎南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中又提出了只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公用资源型和只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的俱乐部型两类准公共物品的概念。为了叙述方便, 不加区别, 我们可以把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统称为公共产品。我国学者、国家行政学院马庆钰教授 2004 年在《关于“公共服务”的边界》一文中进一步提出了具有生产弱竞争性和消费弱选择性的私人产品属于公共服务规制和监管的物品。这些研究为我们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和界定各种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责任奠定了理论基础。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区域范围内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或者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或服务。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主要由: 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或个人供给。

1.纯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农村纯公共产品除国防、外交、社会治安与消防、法律与秩序、人权与产权、道德与民风育化、赌博与吸毒管教、宏观经济管理、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包括艾滋病防治)、垃圾无害化处理(包括废品回收)、环境保护这些传统意义上公共物品外;还应包括大型水利工程、基层政府的管理、农业科学研究与推广、义务教育、灾害防治与救助(包括难民安置)、社会救济(包括收容所)、计划生育等。这些纯公共产品必须由中央政府来供给。

2.科学理清两类准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1)只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公共资源型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像农村俱乐部(健身房)、图书馆、文化娱乐设施、渡口码头、小型水库与公用池塘、公共牧场等。为了避免拥挤和过度消耗, 在发达地区农村可以实行保本收费管理, 但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则应采取地方政府投资建设村委会保本管理的模式。

(2)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的俱乐部型的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像中小水利工程、农村道路交通、农村公用电力设施、供排水服务、农民培训、职业介绍机构、合作医疗、水电供应、社会保险、科技推广、托儿所、农村养老院等。在发达地区农村可以实施村民共同分担的办法, 但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则应采取地方政府投资为主和农民共同出资为辅, 共同保本管理的模式。

3.关于生产弱竞争性与消费弱选择性私人物品的供给问题。这部分公共产品包括: 民航、邮政、电信、铁路运输系统、公路交通系统、集中供电、集中供热、生活燃料沼气改进、饮用水供应系统、广播电视系统等, 它们在消费上可以排他, 在生产上也可以有竞争,由于这些产品和服务所具有的网络性与规模性, 决定了他们生产的弱竞争性与消费弱选择性, 就它们的性质讲, 天生容易形成垄断, 政府就必须承担起规制与监管的责任。对于这部分物品原则上是拿钱买消费,用者付费, 但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则应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如饮用水供应系

/ 11

河北经贸大学

统、广播电视系统的建设则因其分别包含着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或道德与民风育化的重要作用, 应采取中央政府投资建设, 村民共同维护的模式;再如生活燃料沼气改进, 因其包含着垃圾无害化处理、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应采取地方政府出资建设, 农民自行维护的模式。

(二)转移支付的重点应放在弥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上

提高基层政府可用财力。现行财力性转移支付中, 除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和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地方可自由支配外,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等项目具有专门用途, 需要地方额外增加配套资金, 不能缓解基层政府可支配财力的不足, 直接影响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致使绝大部分限制开发区域的基层财政一直处于“吃饭财政”的尴尬境地。一些限制开发区域为了维持基层政权的运转, 往往挪用各种用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 严重影响了限制开发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因此, 未来国家转移支付应加大对基层政府可用财力的转移支付力度, 保障基层政府具有实施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日常经费与运营费用充足。国家为中西部地区投资兴建了学校、医院、社会福利院等硬件设施之后, 往往没有相应的运营费用加以配套支持, 特别是人头费严重不足, 使得中西部功能区的基层教员、医务人员、文化工作者的工资报酬得不到保障,大量工作岗位无人承担, 公共设施资源闲置浪费。因此, 要保障中西部主体功能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需要加大基本公共服务运营经费特别是人头费的资助, 从而使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运营费缺口得到弥补, 保障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三)明确政府的均等化财政支出的方向

笔者从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设计的那份由四十二个问题构成的调查问卷中还收集到了一些关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其他信息。

农村义务教育当前最重要的问题

选 项 频率 百分比(%)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稳定投入机制 185 88.5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135 64.6 确保教师工资,稳定教师队伍 126 60.3 巩固义务教育对象的入学率 52 24.9 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98 24.9 其他 9 4.3

从问卷调查中显示,对于农村义务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次为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稳定投入机制;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师工资,稳定教师队伍;巩固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和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这些信息清楚地告诉我们,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的重点应该集中于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稳定投入机制;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师工资,稳定

/ 11

河北经贸大学

教师队伍;巩固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和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农民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最为迫切的需求

选 项 频数 百分比(%)选 项 频数 百分比(%)公共交通设施 189 90.9 环保基础设施 120 57.7 农田水利设施 188 90.4 文化体育设施 110 52.9 人畜饮水工程 179 86.1 其他 8 3.8 电力基础设施 143 68.8

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学者建议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切入点,这不仅能够改变农村面貌,而且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关于现阶段农民最迫切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专家们的意见比较一致,包括公共交通设施、农田水利设施、人畜饮水工程、电力基础设施、环保基础设施和文化体育设施。这些项目都应该成为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关注点。

政府农村生态环境服务的重点

选 项 频 数 百分比(%)选 项 频 数 百分比(%)村容村貌的整治 166 81.8 三废处理 148 72.9 空气污染的治理 110 54.2 其他 6 3.0 清洁能源的推广 150 73.9

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态保护方面,大多数专家认为,基层政府从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出发,应该重点抓好水土污染防治、村容村貌的整治、清洁能源的推广、三废处理四个方面的工作。而且财政对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也理应集中于水土污染防治、村容村貌的整治、清洁能源的推广、三废处理四个方面。

对于目前农村医疗卫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72.7%的专家建议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比重;72.2%的专家建议在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的同时,改善卫生医疗机构硬件设施;67.0%的专家建议根据不同地区农民的支付能力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筹措机制;55.5%的专家建议加大医药市场不规范问题的整治;51.7%的专家建议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降低报销门槛费,简化报销手续。另外,43.1%的专家建议应重视“只保大病,忽视小病预防”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率的负面影响,还有 34.9%的专家建议以贫困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兴办乡村免费医院

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86.1%的专家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费短缺,保障和救助水平低;72.2%的专家认为覆盖面太小,救助水平过低;58.4%

/ 11

河北经贸大学 的专家认为保障和救助对象的确定程序繁杂又缺乏可靠依据,随意性大;33.0%的专家认为保障水平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别太大。另外,从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和不同地区财力差距较大的现实出发,63.8%的专家建议应该确定全国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底线,根据不同地区的财力划分中央、省、县(市)的分担比例。23.8%的专家建议,在确定全国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底线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兜底。对于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建立和管理中的作用,大多数专家认为政府当前面临三大任务,一是尽快把所有社保业务统一归并社保机构,实现资源共享,解决多头分管问题(80.8%);二是统一城乡社保立法,解决体制衔接问题(78.8%);三是强化政府责任,确保财政补贴和财政兜底问题(79.3%)。对于如何保护失地农民权益问题,专家意见存在较大分歧。46.9%的专家认为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最重要途径是把他们全部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38.8%的专家认为,只要解决了合理补偿问题,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养老问题就可以自然解决,应相信农民利用土地收益的经济理性;而21.1%的专家认为,通过土地补偿和就业安置,能够解决大部分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养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冲破传统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向城镇流动,形成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与城镇常住居民之间获得的就业服务差距仍然很大。从调查结果看,很多专家建议政府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服务:92.3%的专家建议强化劳动执法,保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90.3%的专家建议为农民提供符合他们就业方向的全免费的培训;75.4%的专家建议建立保障农民工与所在城镇的常住居民平等享受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73.4%的专家建议,在城乡“二元”体制彻底打破前,应为农民工提供全部免费的法律援助;43.0%的专家认为应当为农民工提供廉租住房。

根据这份问卷调查,我们应该还可以明确财政对基础医疗与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农民工就业服务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重点。

(四)建立财政监督机制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更新监督理念,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方式”的指示精神,建立健全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探索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者紧密衔接、相互制衡的财政监督体系,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保驾护航作用。切实保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是要以监督检查服务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积极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二是以监督检查服务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动态监控和调研分析,及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

三是以监督检查服务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公共安全等方面财政投入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的监督力度,确保各项惠民资金政策落到实处。同时,探索开展

/ 11

河北经贸大学

绩效监督,推动加快建立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坚持将财政监督工作贯穿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中,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提高财政监督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监督方式上,要注重事前调查审核、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强对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要综合运用检查、调查、审核、督促、反馈等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强化实时监控,提高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水平。在监督成效上,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成果利用协调机制,切实使财政监督做到有为、有位、有威,促进财政管理职能的落实。在监督基础工作上,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要求,做好财政监督制度建设、理论调研、信息宣传等基础工作。在监督资源建设上,要统筹兼顾财政、审计和其他政府部门的监督资源,适时调整和充实财政监督职责,注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部门职能的交叉重复,提高整体监督效能。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制度,建立有效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问责机制和监督机制。目前中央和地方的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对称,直接影响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效率,也造成了城乡间公共服务职责和供给能力的差距。应该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分配格局,健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强化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责任,形成科学的公共服务分工和问责机制。针对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际情况,关键是要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和范围。国家应根据农村公共品的不同性质,建立和完善政府(中央、省、县、乡)、村集体和农民三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并按照受益原则合理划分各自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职责范围,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制度,根据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优先顺序,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投入决策机制。要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和效果跟踪反馈制度,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健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强化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责任,形成科学的公共服务分工和问责机制,规范问责操作程序。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来规范地方基层政府的决策行为,加强对公共服务决策活动的监督,完善决策的监督制度和机制,完善村情民意沟通渠道,建立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扩大农民在公共服务问责制度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保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科学合理。

翟子斌

11月28日

篇3:论社区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 社区体育的概念及其特点

1 . 1 社区体育的概念

我国社区体育是体育社会化和体育改革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隶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并以存在于一定地域为活动空间,社区体育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人是社区体育的主体,组织是维系社区成员和安排、推动社区体育的重要手段。社区体育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体育的社会化促使社区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它以城镇街道、居委会为依托,建立不同层次组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人民体质,延长人的寿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健美、娱乐休闲、医疗保健康复和社交等需求为目的,达到全民健身。

1 . 2 社区体育的特点

1.2.1 社区体育普及面广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可以在人民的参与程度上与社会体育相比。它是当前社会体育的新兴组织形式,可以满足所有阶层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职业的人们的需求。突出了居委会的特点,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家庭体育,居民体育占有较大的社会空间。

1.2.2 社区体育融健身性与娱乐性为一体

由于多年来我国体育工作重心较大程度放上竞技体育方面,而竞技体育对人的竞技能力要求较高,对大多数普通者来说可望不可及,故产生欣赏多于参与的意识。而社区体育以简单的徒手操、拳、舞蹈等小规模活动为主,体育竞赛以小规模、娱乐性、趣味性、非竞技化比赛为主,所以能吸引广大居民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能从中获得快乐,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1.2.3 社区体育占用较多的社会时间

社区体育指导站,参与对象及其广泛,就地就近参加者易于保持经常性。从而使体育贯穿每个人的一生,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人生命历程中耗用时间最多的一种体育参与方式。因此,它耗用社会总时间是当前许多文化活动所不能比拟。

1.2.4 社区体育有灵活的组织形式

社区体育的组织形式是灵活的。可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采用各种体育活动方法手段,不受固定规则、器材设备、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可以创造新颖、独特群众喜欢的各种体育活动,满足人们多方面的体育娱乐需求。

2 社区体育的功能

2 . 1 社区体育的发展可以加强城镇管理

社区体育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对提高市民素质,城镇文化程度和进行社区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2 . 2 社区体育的发展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体育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活跃文化生活、增进社会交往、协调人际关系、加强互相友爱、稳定社会秩序、合理利用资源、建立文明生活、促进文化建设、增强社区意识、服务社区成员和共同繁荣社区的作用。

2 . 3 社区体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深化群众体育改革

社区体育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社会体育运行机制,对城市群众体育管理成为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具有促进作用。

2 . 4 社区体育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

体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社区体育的功能已大大超过增强人民体质的范围,成为改变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因素。社区体育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推动作用。

2 . 5 社区体育发展可以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区体育的广泛开展增强了居民“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意识,使居民加大体育活动费用的投入,促进体育产品生产厂家研发各种体育活动器材来满足居民需要,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

3 社区体育发展趋势

3 . 1 社区体育的普遍化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增长,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改善,我国社会体育得到较快的发展。自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至今,通过各级政府努力我国全民健身体系已逐渐建成。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增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逐渐增加,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不断涌现,这预示着我国社区体育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有较快的发展。社区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定会在我国各个区域得到普及。

3 . 2 社区体育的社会化

体育社会化是指体育人口占社会总人口比例不断扩大(一般认为50%以上)。体育人口是指有目的地经常耗用一定时间达到一定量度的参加健身的个体和群体。每周健身3次,每次30min以上的强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一种新型的国家调控、依托社会、服务群众、充满生机和发展活动的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将逐步建立起来。社会体育发展中起到积极的组织作用。社区体育的群众组织将有较大的发展,各居民体育协会、指导站将承担起社区体育的大量组织工作。同时,社区体育的市场将被培育起来,群众加大体育娱乐消费,进行体质健康投资。由此,我国的体育人口将增加。

3 . 3 社区体育的科学化

社区体育的科学化是提高社区体育活动质量的关键。为了群众有效的锻炼身体,促进体质增强,在充分动员社区成员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必须提高体育活动的科学性,才能提高人体整体素质。对身体锻炼和娱乐方法手段要根据地域性、季节性、娱乐性、健身性、多样性等进行整理、创新和规范,是推动科学化的重要一环。

4 社区体育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扩大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宣传。大力宣传在社区体育服务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先进个人,形成全社会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良好氛围。

加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法规制度建设和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基层人民政府或其派出机关指导社区体育工作规则、社区体育服务标准体系及管理办法、社区体育服务居民满意度测评体系、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体育服务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

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明确各部门分工任务。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好发展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开展绩效评估,将社区建设成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工作目标考核。

加大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资金投入。多渠道筹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资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维护经费、社区体育服务人员报酬、社区体育服务工作经费等,采取财政补助、委托单位划转、社区收入安排等方式予以解决。不断拓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来源渠道,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和外资以多种形式捐赠或兴办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事业,建立多元化投入分担机制。

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扶持政策。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可以采取划拨方式供地的,地方政府要切实予以保证。闲置的宾馆、培训中心、福利设施、办公用房,优先用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

加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以社区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成员为骨干,以社区体育专职工作人员为重点,以政府派驻人员、其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从业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为补充的社区体育服务人才队伍。

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与宣传。加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领域双边、多边合作鼓励吸引外资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强国内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对口帮扶支援力度。依托研究培训基地,加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理论研究。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增加,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社区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逐渐被人们喜爱,社区体育参与程度不断提高,社区体育的发展在不断壮大,呈现出越来越繁荣的景象。

摘要:通过对社区体育特点、功能分析和社区体育发展前景,论述发展社区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及对策。

篇4: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一)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是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

目前,中国进入到了一个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开始显现。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探索不断满足公众公共需求的可行路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可以使政府将其目光重新汇集到为公众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上来。政府通过管理和操作的标准化对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公共服务行为进行规范,从而避免其按照主观意志履行政府职能,改变其通过命令和权力强力推行行政的模式,真正建设一个服务型的政府。

(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是实现行政透明化管理和运作的必要途径

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要透明化。这种转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政府要将必要的信息向社会和公众公开,让公众了解其自身利益与政府工作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第二,政府部门之间要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减少部门之间的工作推诿和权力摩擦。这就要求政府梳理自身的工作流程,确定合理的政府行为规范和公共服务标准,并将这些规范和标准以一定的形式向社会和公众公开。

(三)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是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条件

当前公共服务体系的提供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体系过于强调公共服务提供的效率,而对公共服务供给公平的关注不足,造成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公共服务不均衡状况严重;第二,公共服务体系标准缺失,政府公共服务不规范,公共服务职能和责任混乱,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考核也不够科学。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政府的责任,建立适应公共需求增长的政府公共服务行为规范和服务标准;二是注重公平价值的实现,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三是设立合理的政府公共服务考核标准。这些都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来完成。

(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是打造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先决条件

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指引下,北京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并按照中央的要求,努力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北京的公共服务虽然正朝着世界城市的目标迈进,但与世界城市的标准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如果不解决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问题,打造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无从谈起。可以说,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是打造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先决条件。

二、北京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设计原则

(一)北京市区县基本公共服务指标选择原则

一是科学性。指标选择要科学合理,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区县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全貌和水平。二是可操作性。指标可以从统计部门定期发布的统计数据中获取。三是可比性。指标应具有国际通识性,以便于进行国际国内不同城市之间的比较和借鉴。四是系统性。指标选取突出重点,比例适当,指标群逐级分解,逻辑分明。五是简洁性。指标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保证系统性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指标数量反映最重要的特征。六是侧重产出类和效果类指标。尽管投入类指标是基础,但产出类和效果类指标更能反映政府的公共服务绩效。

(二)北京市区县基本公共服务指标标准确定的原则

第一,国际比较原则:人均GDP处在1至1.5万美元发展水平是我们制定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第二,国内比较原则: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也是我们制定标准的重要参照系。第三,可及性原则:要根据五年发展规划,制定出既具有一至两年的前瞻性,又具有一定的可实现性的标准体系。

三、北京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及标准

2012年,北京社会科学院经过多年调研探索,提出了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及标准。这套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将政府部门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体分解成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公共安全、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六大类,再将这六类细分成70多个考评指标,再根据国际、国内或专题研究得出每项指标需要达到的量化数值。比如,指标包括本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应达到9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应达12%、人均交通运输投资额应达到5000元等(见附表)。

四、北京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意义

第一,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实践中实施标准化建设必定会吸引理论界对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关注,从而能够为公共服务标准化的理论研究提供动力。北京市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中的问题总结和经验积累也会引导理论界对于公共服务标准化问题的研究,进而为中国的标准化理论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推动和丰富了中国标准化理论研究的发展。

第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能够规范工作流程。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对重复性的服务和工作建立标准,实现规范化的操作,可以将政府的公共服务过程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框架之内。政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化,无论政府人员如何变动,其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都会有一个规范的标准,这样就极大地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

第三,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能够提升管理水平。政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化,按照减少工作交叉、明确服务职责的原则在公共服务的整个流程之中设立标准,重新梳理不同机构和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及要提供的具体的公共服务,实现了服务部门和公共服务的优化配置,有效减少相互扯皮和工作脱节的现象,提升管理水平。

第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促进绩效评估效果。通过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可以对各部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得部门工作达到标准化、精细化,从而可以为各部门工作制定出一个可测量和可评估的依据。这样既提高了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的工作标杆,也激发各部门的工作动力。

第五,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能够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关注和服务标准的不断提高,可以使公众感受到切身利益的变化,从而提高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满意感,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第六,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有助于弘扬公平正义的伦理价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标准,可以使公民在基本的公共服务,如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享受到同等水平的服务,体现社会公平,逐步消除公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不公平感,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第七,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扩大,国际竞争和区域综合实力竞争不断加剧,竞争领域从传统市场竞争、技术竞争扩展到人才、文化、公共服务等软实力竞争,基本公共服务成为增强竞争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对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公营部门[M].周敦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美]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胡税根、徐元帅.中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价值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 (5).

(责任编辑:骆小平)

篇5: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第一节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健全地方政府为主、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

图表:专栏17 “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重点新华社发 第二节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第一节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完善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场地安排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促进各类群体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机制。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开展对外劳务合作。

第二节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信息全国联网,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对未能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普遍实行劳动预备制培训。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鼓励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加强创业培训,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人员纳入培训范围。完善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健全失业监测预警制度,开展就业需求预测。

第三节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不断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全面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改善劳动条件,加快劳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第一节深化工资制度改革

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部分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缩小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第二节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出让制度,建立国有土地、海域、森林、矿产等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提高上交比例,统一纳入公共财政。完善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保障技术成果在收入分配中的应得份额。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严格控制职务消费。

第三节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整个人所得税税基和税率结构,提高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逐步建立健全财产税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较大幅度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

第四节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清理规范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外收入、非货币性福利等。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清理规范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加快收入信息监测系统建设。建立收入分配统筹协调机制。

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第一节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继续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

第二节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城乡低保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扶贫开发等政策的衔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

第三节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逐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逐步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动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加强残疾人、孤儿福利服务。加强优抚安置工作。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积极培育慈善组织,落实并完善公益性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第一节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积极预防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逐步建立农村医疗急救网络。普及健康教育,实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70%以上的城乡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孕产妇死亡率降到22/10万,婴儿死亡率降到12‰。

第二节 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达到2人。加快推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各类城市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格局。完善区域卫生规划,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第三节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并缩小差距。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和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全面推进门诊统筹。做好各项制度间的衔接,整合经办资源,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加快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医疗费用异地就医结算。全面推进基本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改革付费方式。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第四节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其他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现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建立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基本药物实际报销水平。加强药品生产管理,整顿药品流通秩序,规范药品集中采购和医疗机构合理用药。

第五节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改善医患关系,方便群众就医。推进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注重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第六节 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重视民族医药发展。发展中医药教育,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推进质量认证和标准建设。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

图表:专栏18 医疗卫生重点工程新华社发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

第一节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引导合理消费,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廉租住房制度。对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中高收入家庭,实行租赁与购买商品住房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和节约资源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

第二节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

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基本解决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多渠道筹集廉租房房源,完善租赁补贴制度。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使其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加快各类棚户区改造,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贷款、银行贷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保障性住房配租政策和监管程序,严格规范准入、退出管理和租费标准。

第三节 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

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和问责机制,把保障基本住房、稳定房价和加强市场监管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目标,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级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增加住房用地供应总量,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有效扩大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健全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合理引导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快制定基本住房保障法,修订完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强管理和扩大覆盖范围。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第一节 加强计划生育服务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完善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体系,提高家庭发展能力。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少生快富”工程奖励金和特别扶助金的标准,扩大范围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继续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服务范围。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大出生缺陷预防力度,做好健康教育、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筛查、营养素补充等服务工作,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第二节 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妇女发展纲要,全面开发妇女人力资源,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能力。加强妇女劳动保护、社会福利、卫生保健、扶贫减贫及法律援助等工作,完善性别统计制度,改善妇女发展环境。严厉打击暴力侵害妇女、拐卖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节 保障儿童优先发展

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实施儿童发展纲要,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改善儿童成长环境,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消除对女童的歧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和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孤残儿童、艾滋病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等问题。严厉打击拐卖儿童、弃婴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护理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实现养老服务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健康、辅具配置、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援助等方面延伸。增加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第五节 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为残疾人生活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实施重点康复和托养工程、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和“阳光家园”计划,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生产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推进无障碍建设。制定和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篇6: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演讲人: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 王威

2011 年 11 月 5 日 下午

我的演讲题目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战略思考与重要举措”,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来负责研究、规划,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负责联系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广播影视、旅游、民政、文物、新闻出版、档案、社会科学以及政法等有关国务院部门、机构和人民团体、社会团体的工作。

一、充分认识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我国社会正在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既要着眼于确保每位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共享发展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又要着眼于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政策,创造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够享有公平发展的机会。只有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做到基本公共服务人人享有,才能有效的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 群众的现实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

(二)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可以有效的改善预期、释放需求,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更好的、强劲的、持续的内需动力。同时,现代经济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推进,即劳动 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的依赖,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可以有效提升国 民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支撑。

(三)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关键在于改善政府社会服务和管理的职能,强化其为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集中表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进一步落实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源头治理,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准确把握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和要求

如何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准确把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和要求。

(一)正确理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首先要理清基本公共服务概念和范围。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的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证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公民的基 本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根据财政保障能力,基本公共服 务项目由政府免费提供或以资助的方式托底。就一般而言,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基 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交通、通信、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需要强调的是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是动态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保障能力的提高,其范围会逐步扩大,标准也会逐步调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反映基本公共服务价值取向和结果状态,是指全 体公民无论其民族、性别、收入及社会地位的差异如何,都能够公平可及的获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结果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机会和效果均等。

基于上述阐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指由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资源配置、管理运行、供给方式以及绩效评估等所构成的系统性、整体性的一个制度安排。

(二)明确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 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需要深刻理解和始终遵循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建议提出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十五字方针。“符合国情”就是规划一定要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坚持尽力 而为,量力而行,不搞“空中楼阁”。“比较完善”就是要按照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的要求,打破行业分割和地区分割,进行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形成比较完善、内部有机联系的基本公共服务框架、“覆盖城乡”,就是要强调均等化的思想,加 强城乡基层服务网的合理布局和建设,使基本公共服务能够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可持续”就是要突破体制机制创新,完善财政保障机制、管理运行机制、服务 供给机制、监督问责机制,形成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

三、认真分析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 “十一五”时期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实践和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深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到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位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列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 要任务之一;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 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等 明确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推进”作为 2020 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十七届五中全会更加明确提出“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面这些重要的论述为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推进均等化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公共教育体系日趋完备,国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已达到 9 年。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起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险制度逐步由城镇向农村、由职工向居民扩展,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基本形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以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保障制度初步形成,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全面覆盖到了 20 户以上的已通电自然村,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向全民免费开放。全民健身稳步推进。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显著增加,五年来,我国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传媒、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的财政投入累计超过 10 万亿元。各地也在制定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强化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等领域开展了积极探索。总体来看,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日臻成熟。

(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新的历史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时期。从需求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加速转型升级,各类公共服务的需求日趋旺盛。从供给看,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财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从体制环境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深入推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体制条件不断完善。要牢牢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顺应各族人民过上 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供给不足,规模和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发展不平衡,农村落后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还得不到充分保障;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制度城乡分设和区域间不衔接、管理条块分割和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比较单

一、财政性保障刚性不足和基层政府事权财权不匹配,以及监督问责缺位等问题比较突出,进入民生领域的社会资金在部分行业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所以,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当前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不仅难 以保障发展成果惠及全民,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而且还会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协 调可持续发展。

四、科学选择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路径

基于我国人口多,发展很不平衡,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国情,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必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即尽力而为而又量力而行,依循保基本、强基层、健机制的基本路径向前推进。

(一)保基本“保基本”就是要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做到覆盖全体居民。按照责任与能力对等、需求与可能相结合的要求,特别是针对群众最为关注的现实利益要求,“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和重点包括:公共教育、就业服 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环境保 护。在这些领域内,优先考虑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满足基本需求,再随着经济社 会发展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推进均等化的程度。在明确范围的同时,统筹考虑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各地财政保障能力差异较大的现实情况,研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明确基本公共服务最低供给规模和质量标准,并据此确定基本公共服务所需要的设施、设备、人员配备以及日常运行的费用等。

(二)强基层 “强基层”就是加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机构的设施和能力建设,形成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台和网络。县、乡、村和社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网底和基础,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这些地方普遍面临着条件差、人员水平较低、服务能力较弱等困境,一直是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强基层” 就是要把重心下移,把更多财力、物力投入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投入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

(三)建机制 “建机制”就是把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范有效运转,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核心在保障供给,关键在形成机制,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激励与约束等关系,建立起有利于保障供 给、服务优良、提高效率的长效机制。

五、推动落实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大举措

(一)制定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组织编制《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2011~2015 年)》,这是国务院确定的“十二五”时期 18 个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之一,也是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规划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基本公 共服务重要任务,在国家层面上制定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范围,明确指导方针、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点政策、重大工程、实施机制等,提出的规划目标和任 务由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负责落实,并通过公共财政给予投入保障,全力确保 完成。目前规划正在进行部门会签,将于近期上报国务院。

(二)加快社会事业整体发展 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能把视野仅仅局限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本身,还必须充分依托社会事业的整体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质量水平。加快社会事业整体发展,重点在于提升发展内涵。要着力强化以 县乡和社区为重点的城乡公共服务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基层和流动人群,逐步实 现社会事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完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方式,按行政区 划配置转向按区域覆盖,制定实施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适应城镇化需要的社会事业布局标准和建设标准,加强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重点发展功能完备的综 合性服务设施,鼓励功能和覆盖人群相近的服务机构进行合并和资源重组,鼓励优质服务资源以多种形式向城乡基层延伸。

(三)加快完善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建立健全财政保障长效机制,是顺应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保障。一是进一步强化和优化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所占比重,保证基本公共服务预算支出稳定增长;二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明显增加中央对省一级的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调整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调整优化结构,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薄弱环节倾斜力度。三是加大省以下财政体系改革。四是整合优化基层公共服务财政资源,改变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的状况,形成合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五是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为基础,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 务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机制。经过我们的匡算,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项目、标准和目标,“十二五”期间共需要财政投入 9 万多亿元,完全是在国家财力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四)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目前,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推进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进一步改善服务和提高水平的瓶颈。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仅要良好的设施条件,更要有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优秀人才。一是大力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人才的培养。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求,调整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结构和规模,有针对性的设置学科、开设专业,提高教育质量,增强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采取定向免费培养、对口支援、在岗培训多种方式,重点强化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切实提高其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二是完善用人制度和机制,稳定基层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努力稳定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逐步建立完善的专业技术人员轮岗交流制度,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在县域内的合理流动。

(五)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

由政府负责基本公共服务不等于完全由政府大包大揽。传统的依靠政府唱独角戏的管理模式、偏重硬件建设的服务供给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必须加强制度创新,扩大公众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资源积极性,促进共建共享,注重内涵发展,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充分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为此,要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要求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探索事业单位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有效形式,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等相关政策配套,逐渐建立新型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放宽投资准入限制,扩大购买服务范围,积极落实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加大发展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推动形成多元参与、公平竞争的格局。

总之,基本公共服务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集中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我们相信,经过“十二五”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努力,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不断完善,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将逐步缩小,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用所居”的期待一定会实现。

提问交流

提问 1:很多年来,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在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了三大部门,分别是私营、政府部门和非营利部门。这些非营利部门自愿承担起很多政府服务的职能,比如在教育、医疗和社区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那么,据您估计,在中国非营利部门是否会取得一定的发展?这些部门是否能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提供相应的帮助?

回答: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发达国家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形成了您刚才提到的三大部门分类,中国现在并没有这样的分类,但实际上中国有很多类似的部门或者单位。比如说,政府部门各国都有,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有很多事业单位,比如学校、医院、研究所等,事业单位实际上就是类似于上面提到的非营利部门。

所以,我们说这种分类大体上是类似的。同时,随着全球国际化的发展,国内也有一些新的概念引进,比如社区,实际上是一个西方概念,国内现在也很多地方称为社区。预计今后也会有很多非营利性单位,比如一些相关的组织,将来这种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也会逐步的发展。当前政府在制定社会性管理的一些文件政策中也都明确提出要逐步地、积极地发展这种社会组织,其中很多社会组织也是非营利性的,这些非营利性的组织为国家发展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后也将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角色。

提问 2:我个人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比如一直在讨论的这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东西部地区的区域差距等。目前我们观察到的一种现象是在城市内部也出现这种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特别是从农村进城的新移民。比如在北京,我们更关注新移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没有得到均等化待遇。因此,发改委在编制《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2011~2015 年)》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会不会作为一个专项重点?如果是一个专项重点的话会有哪些具体举措呢?

回答:尽管我们国家近30 年来改革发展步伐很快,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主要是由于我们过去的底子太薄弱。所以,存在着这种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是现实的,这些问题确实需要逐步解决。政府也在一直强调不管在哪里出生,城市也好,农村也好,东部也好,西部也好,每个人都应该享受国家基本的权利,国家有义务保障这些人得到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和条件。

上一篇:颜回好学阅读答案下一篇:小学垃圾分类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