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024-04-07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共8篇)

篇1: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调查问卷 您的姓名:性别:A、男B、女

您的现有文化程度是:A、不识字或识字很少B、小学C、初中D、高中/职高/中专E、大学及以上 您现在的职业是:A、机关单位 B、企事业单位 C、个体 D、农业 E、服务业G、交通运输H、学生

1、过去一年中,您及家人去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吗?

A、从未去过; B、去过(1-2次); C、去过(3-10次); D、去过(10次以上)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为您及您的家人建立了健康档案?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3、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时为您或您的家人进行过免费健康检查吗?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4、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立健康档案的服务评价怎样?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无法评价

5、您获得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的卫生知识宣传资料?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6、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过健康知识讲座?

A、参加过;B没参加过;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7、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健康教育服务评价怎样?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无法评价

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过流感、手足口病等防治健康教育活动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的健康体检并进行自我保健指导吗?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10、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服务评价怎样?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无法评价

1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本社区35岁以上第一次前来就诊的患者免费测量血压吗?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1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定期入户随访,并进行用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吗?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1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免费体检(包括测量血压、血糖等)吗?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14、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评价怎样?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无法评价

1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对孕、产妇进行定期随访并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1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的孕产妇保健工作评价怎样?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无法评价

1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为新生儿童提供进行随访并进行健康指导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18、据您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为新生儿童建立了保健手册?

A、有;B、没有;C、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19、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童保健工作评价怎样?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无法评价

20、你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提供上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总体评价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无法评价

年月日

篇2: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水平

来源:科大社区卫生服务站 点击数:26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为推行和规范城市卫生家庭医生式服务,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按照《山东省城市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方案》(鲁卫妇社【2012】9号)及泰安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泰安市城乡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院近期将启动与科大社区居民签约《泰安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工作,目的是能够进一步转变观念,促进社区卫生服务走进家庭,贴近居民,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主动、方便、连续、综合、个性化的卫生服务。

实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可以方便、有效的将慢病、老年人等患者从大医院分流到社区就诊,有利于合理节省医保、新农合资金、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逐步形成“首诊在社区、按需进医院、双向诊疗、全专结合”的医疗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又一举措,也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对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更加充分地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和特点,不断延伸和深化“六位一体”服务,与居民建立稳定的朋友式的服务关系,进一步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度,引导更多的居民到社区就诊,并视条件为行动不便的、确有需要的签约居民提供上门访视、家庭出诊、电话咨询、预约服务和家庭康复指导等服务。让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得病后通过科学管理,及时有效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家庭医生的工作范围,主要以建立居民规范化健康档案为基础,对服务对象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危害健康行为

等健康问题。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病的预防和控制,孕产妇、儿童和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同时,针对辖区全部人群开展健康信息管理、健康知识传递、健康生活行为干预指导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引导居民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制。

篇3: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 公共卫生项目的确定

社区公共卫生项目确定的依据大多是按照公共产品理论原则和访谈等方法, 其中复旦大学程晓明教授通过对国内4省12市的调查研究确定了78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其中包含社区健康信息统计、急性传染病防治、免疫接种和慢性病管理等5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4], 该研究为后续的公共卫生成本测算研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确定奠定了基础。根据当前我国的发展水平, 2009年国家推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包括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慢性病健康管理及重性精神病健康管理在内的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随后, 学者开展的成本测算研究则基本上基于该9项基本项目。例如, 陈渊清[5]等人在深圳市进行的研究, 张媚[6]在四川省开展的研究。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 各省、市也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扩大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的范围, 学者的研究也相应地进行了扩大, 例如夏海晖等[3]、杨练等[7]分别对广州市和成都市的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了成本测算。就目前来看, 学者们的测算重点依然集中在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及处理、慢性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病健康管理、卫生监督协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共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 公共卫生成本的组成部分

正确地进行成本分类是成本测算的基础。目前成本的分类方式众多, 例如:按成本核算中成本所包含的内容可分为完全成本和不完全成本;按成本变动与服务量的关系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混合成本又可分为半固定成本、半变动成本和延期变动成本等等,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 成本也有不同的组成部分。程晓明[8]等人在研究中将公共卫生项目的成本分为人员经费、固定资产折旧维修费、卫生材料费、低值易耗品费和日常运营费五大类;高欣欣等[9]人在研究时也沿用了这种分类方法。陈渊青[10]等人在对深圳市的公共卫生服务包进行成本测算时, 则将成分分为人力成本、基本支持与保障成本两个部分, 其中基本支持与保障成本包含管理费、培训费、设备折旧费、业务用房租金、水电及维修费。周勇等[11]人在研究时则将成本分为固定资产折旧修缮费和租赁费、劳务费、公务费、业务费、低值易耗品费和卫生材料费六部分。而田建国等[12]人将劳务、业务、公务、卫生材料 (含其他材料) 消耗、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折旧维修等6个方面的成本费用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部分对上海市青浦区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进行了测算。在实际测算时, 学者对成本的分类则依据于采用的测算方法以及测算的便利性和准确性。就国内研究而言, 大多是在劳务费、公务费、固定资产折旧维修费、卫生材料费、低值易耗品费和日常运营费六大类成本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进行调整。

3 测算方法

对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成本测算方法, 根据测算的立足点不同可以概括为自上而下法 (top-down costing) 和自下而上法 (bottom-up costing) 。自上而下法是将总成本进行逐步分摊, 从而测算出某项目服务或者其他一些具体变量 (如某种疾病、住院床日等) 的成本;自下而上法一般以项目或者活动为基础, 测算用于该项目或活动的具体资源的数量;进而测算出该项目或者活动的成本[13], 作业成本法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方法是自上而下的方法, 比较常见的是完全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 和作业成本法。

在实际成本测算中, 一般采用完全成本法, 它是一种标准的自上而下进行测算的方法, 即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科室根据其成本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直接和间接关系, 划分成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然后测算各成本的六大类成本, 包括劳务费、公务费、业务费、低值易耗品费、卫生材料费和固定资产折旧维修费;接着将各间接成本的成本按照一定标准分摊到各直接成本, 形成直接成本的总成本;最后采用操作时间分配系数法, 将各直接成本的总成本分摊到各服务项目上, 得到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成本[14]。

在自上而下的测算方法中, 作业成本法是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首先追溯成本到作业也就是具体的工作项目, 然后追溯到产品和其他成本对象。其基本步骤是:首先, 确定直接成本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的业务作业范围, 其中直接成本科室业务作业按是否由最终成本对象消耗又分为一级作业和二级作业;接着收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成本信息, 得到各科室的直接成本;然后, 将各科室的成本分配到科室的作业中;随后将间接成本科室作业分配到直接成本科室的二级作业中, 再将直接成本科室的二级作业分配到一级作业;最后, 将直接成本科室一级作业分配到成本对象中, 得到不同成本对象的成本[15]。

4 讨论

国内通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测算的相关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成本, 为政府在卫生资源配置、合理制定补偿政策和评价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等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 也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的改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成本的控制提供参考, 但是, 就目前的测算研究而言, 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 就测算方法而言, 两种测算方法各有优劣, 对于采用完全成本法进行测算, 测算过程相对比较简单, 对于测算在同一机构内实施的项目或者活动的成本比较准确, 对于测算项目或者活动的总成本和平均成本有一定的优势[16];但是, 如果测算的项目或者活动涉及到多个机构和层级, 测算的成本精确性相对较差。作业成本法虽然比完全成本法相对精确, 由于它根据具体的作业, 将成本分摊到不同的成本对象中, 有助于跟踪相关机构或者个人对项目或者活动的贡献, 从而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然而, 该测算方法对机构的信息系统要求较高, 并要求有详细的活动记录, 因此, 测算的过程比较复杂[13]。无论是完全成本法, 还是作业成本法, 均是在其他领域使用的方法, 引入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中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应根据公共卫生服务的特点, 采取适宜的测算方法。

其次, 在具体操作方面, 国内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以一个地区、一个市或一个省进行研究, 在研究时往往在同一个地域内采取同样的标准进行测算, 很少考虑不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地域、条件的差异, 这就使得测算的结果虽然能够反映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但是不足以反映公共卫生项目的实际成本。此外, 由于各地区对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范围和标准也有不同的界定, 由于标准的不同, 这就使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服务提供上会采用不同的方法, 那么,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成本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在国内的部分研究中, 研究者往往借鉴前人研究确定的成本测算值或者测算中间的某一变量值, 这会使得测算结果产生偏差。因此, 在测算时应根据本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的具体要求和情况, 科学合理地设计测算的方法和确定相关变量的取值。

篇4: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关键词: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真正厘清基本公共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的区别,首先应理解公共服务。而对公共服务的理解,是与公共品分不开的。

一、公共服务与公共品

公共服务是由社会公众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共同直接需求,由以政府为主体的非营利组织部门借助公共权力、公共资源来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以及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过程。公共服务与公共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将公共服务等同于公共品,但也不能把两者完全割裂。

公共品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应归属于物品范畴。而公共服务是一个政治学术语,应归属于服务范畴。公共品的研究着重考察谁来提供、提供什么、提供多少的问题,侧重于公共品供给的效率、技术和理性价值。而公共服务的研究着重考察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或决定社会价值、利益在不同阶层、团体或个人中的分配问题,侧重于资源配置的公平、质量和利益维护。在我国,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但在环境复杂、社会差异性需求增多以及政府精力和能力有限等多重因素的考虑下,政府会将物品生产责任以委托、出售、特许经营等方式交托给私人或第三部门。即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和生产主体可能不一致。而公共物品生产的主体资格在法律和专业技术允许的范围内,一般依据效率原则或通过市场化竞争获得,多是从物品的特征和效率角度进行考虑。

二、中国公共服务的缺失与均等化

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社会保障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发展滞后,加之社会历史性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制度安排的积淀与延续,以及公共财政体制的不完善,致使城乡、地区和群体之间的公共服务供给在总量和结构上严重不对称,公共服务的受益范围和质量等差异显著。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依赖路径,各级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与经济管理职能高度集中,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在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中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地方财政间竞争行为的异化也导致公共服务供给差异性严重。公共财政的主要功能应是干预而非投资,而政府行为的扭曲却使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下移与财力上收加大了地方财政的压力,在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而中央政府又不能充分供给的情况下,中央常不顾地方财力限制而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最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进一步加剧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负担。

三、基于均等化视角理解基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解决的是政府在特定阶段应提供何种公共服务的问题。政府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最终供应者,对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和生存发展状态负有终极责任。

理解基本公共服务应把握这样几点:其一,基础性。基本公共服务对应的是社会公众低层次、直接的、迫切的公共需求,是基于民生层面提出的,是与人权直接相关的公共服务,国家必须承担责任并予以切实保障。其二,同质性。基本公共服务是以保障公民基本人权为主要目的,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和不同收入水平的公民都能无差异地获得和享受同样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其三,阶段性。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存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会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其供给要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能力相适应,也与社会的共同价值信念有着密切联系。至此,无差别、均等化的特点以及再分配效应使基本公共服务成为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公服务供给水平都应该均等化。

理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把握以下几点:其一,基本公共服务强调底线均等,这一目标会随着社会需求变化和经济发展,依据财政能力不断调高,使区域、城乡、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逐步缩小。短期内,政府应该着重关注西部、农村和弱势群体,保证他们能够享受最低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其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决定了政府必须担起托底之责,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另一方面,政府主导不等同于政府垄断,均等化也不意味着所有的基本公共服务都由政府无偿供给。其三,均等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目前财力有限、体制不健全、多重差异并存的复杂国情下,只能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分阶段确定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和目标,逐步扩大服务供给范围,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四、结语

本文认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应首先考虑区域和城乡层面。内容涉及底线生存、公众发展、基本环境和基本安全四个方面。政府应建立动态的均等化目标:首先是建立最低保障性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渐扩大到“大致均等”的水平,最后全面实现结果均等。针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衡现状,应加紧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完善财税政策体系,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革完善财政体制,尽快形成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格局;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困难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缓解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财贸经济》,2007年第8期:P49。

[2]陈昌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行动路线图》,《财会研究》,2008年第2期:P16。

[3]李静毅:《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及其在我国的实现途径》,《财政研究》,2009年第1期:P18。

篇5: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一、社区卫生诊断

(一)调查了解掌握居民总体健康状况,分析健康问题及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问题及危险因素制订健康促进规划。

(二)社区卫生诊断每3年开展一次。

二、健康档案及健康管理

(一)对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低保等贫困人群、在社区接受连续治疗的确诊慢性病病人,统一免费建立健康档案。

(二)对以上人员健康状况及其工作、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评价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依据个人和群体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制定健康管理方案。

三、健康教育

(一)普及卫生常识,开展健康咨询和不良行为干预。

(二)免费对辖区居民开展个体及群体健康教育。举办群体性健康知识讲座,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不少于12次,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年不少于6次;开办专用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年不少于4次;常规开展门诊个体健康指导、咨询服务,提供健康教育处方等宣传资料。

(三)免费对辖区内的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重点疾病高危人群等重点人群和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社区居委会、休闲娱乐场所等重点场所,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为重点人群提供健康处方或健康指导或行为干预。

四、预防接种

一类疫苗实行免费接种。

五、结核病社区访视及督导治疗

(一)对发现的可疑结核症状者免费进行登记并及时转诊。

(二)在结核病防治机构指导下,对辖区内非住院结核病人协助实行规范化治疗管理,督导治疗。

六、艾滋病社区防控

(一)协助有关部门免费开展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及其家庭的社区关怀,开展心理和健康行为干预。

(二)对辖区居民开展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咨询服务。

七、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

(一)按照传染病访视规范,免费对可访视的法定传染病病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观察病情恢复情况。

(二)指导恢复期传染病患者定期复查,指导消毒隔离和观察密切接触者有否续发。

八、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管理

(一)对辖区内60岁以上且建立了健康档案的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免费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专案,按技术规范进行随访。

(二)对病情相对平稳的病人每两个月随访一次,询问病症,监测血压,进行物理检查,鉴别合并症,观察指导用药和饮食,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九、其他慢性病筛查及建档

(一)实施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日常筛查。免费对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中的超重及肥胖、临界高血压、空腹血糖偏高、器官受损等高危人群进行筛查登记。

(二)重点对心血管疾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炎、精神异常等患者进行登记,建立健康档案,至少每半年指导一次,给予针对性指导,督促坚持治疗。

十、康复指导

(一)免费对辖区内残疾人情况进行登记,定期指导残疾人进行家庭康复训练以及生活环境改造。

(二)对双向转诊的患者,在出院后的疾病恢复期,进行至少一次家庭随访,指导康复。

十一、孕产妇保健服务

(一)免费为孕妇建立保健卡。根据孕产妇孕早、中、晚期特点,开展产科检查(测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胎位、胎心率等)和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等。孕产妇孕期免费检查至少5次。

(二)孕产妇产后免费3次家庭访视。

十二、儿童保健服务

(一)免费建立儿童保健手册。

(二)为3岁以下儿童免费进行体格测量和体格发育评价。体格测量包括测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坐高、上臂围等6项;结合生长发育监测图,进行个体纵向评价。

(三)为3岁以下儿童免费进行体格检查(按4、2、1系统管理要求进行),重点是营养状况(包括皮下脂肪厚度)、贫血、佝偻病体征和眼、耳、口腔(牙齿)、心、肺、腹部检查。

(四)为3岁以下儿童每年免费检查血红蛋白一次。

(五)免费为体弱儿建立专案管理,每季度及时追访和指导健康行为。

十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免费为育龄妇女以及有需求者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咨询和指导,免费发放避孕药具。

十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一)做好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报告。

篇6: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充分发挥我中心作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特别是我中心优质的中医药资源优势。建成拥有一流网络、一流设施、一流队伍、一流服务、一流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新体系,社区居民对本中心综合服务满意率进一步提高,实现“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

(二)目标任务

一、严格格执行新医改政策,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积极学习新医改政策,努力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卫生院公益性,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并试行绩效工资改革。成立院长为组长的卫生院医改领导小组,按照卫生局的部署安排,扎实、稳妥搞好改革。

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1.健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尤其加强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利用卫生宣传日,开展义诊、咨询、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内容丰富多彩、通俗易懂,易被群众接受、受群众欢迎。全年应至少开展12次以上有规模的讲座、义诊咨询等宣传活动和每月刊发一期健康墙报、板报。基于中医药在广东省良好的民众基础,我中心将积极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融入到每期讲座、墙报或板报中,向社区居民传播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2.加强重点人群管理2012年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重点转向孕产妇、儿童、重症精神病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及60岁以上老年人的管理,具体做到:全面掌握所管辖社区内孕产妇、儿童、老年人、慢病等重点人群的底数,并规范建档,为其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的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及时筛查出重点人群,为其建立专门档案并重点管理;继续开展免费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和健康体检,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残疾人和精神病人等的管理;对已建档的重点人群,开展随访工作;根据重点人群具体健康状况,为其提出科学、合理、详细的干预措施,将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落到实处,让老年人、慢病患者真正感受到社区卫生工作带来的好处。

3.计划免疫进一步加强辖区内儿童及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和管理,在街道、社区居委会配合下,定期组织人员下社区开展主动搜索,及时、准确掌握辖区内儿童及流动儿童资料,发现未按要求完成免疫规划的儿童,及时通知补证、补种;严格按

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做好疫苗进出登记,加强生物制品的管理,并按要求上传儿童接种信息。

4、传染病报告与处理

(1)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组织和传染病管理制度,全面规范使用门诊日志,建立健全发热、腹泻门诊登记,认真做好疫情报告、疫区管理及疫情登记。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传染病防治法》,让医务人员全了解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分类、法定报告人、报告时限、方式、程序等业务知识。同时让更多人群认知疾病防治的重要性。要及时、准确上报疫情,及时完成疫情登记,报告率100%,报告卡及时、准确、完整率100%,疫情登记率100%。

(2)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病人转诊率达100%,同时开展病人的追踪治疗及随访管理,督促其定期复查,并将信息及时上报横县疾控中心。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普及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

5、儿童保健

继续开展儿童计免接种与儿检工作,三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75%以上,新生儿访视率达90%。加强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实行先体检、再行免疫接种,使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80%以上,婴幼儿系管率和使用生长发育图监测率分别达75%以上。及时发现与治疗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开展儿童保健技术培训。免费为辖区内0-36个月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

依法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管理。对新入托园的幼儿一

律进行体检,合格者方能入托。5—6月份完成所有幼托儿童的健康体检。儿童入托学验证率95%以上。保证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要求达到80%以上。

6、孕产妇保健

做好早孕建册、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工作,并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追踪、随访和转诊等工作。继续加大实施母婴安全工程的宣传力度,以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掌握育龄妇女和孕妇情况,动员和通知怀孕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管理。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99%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7%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8%以上。孕产妇产后访视率85%以上,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

7、老年人保健

65岁以上的老年人管理人数达到90%。加强体检宣传工作,确保65岁以上老人、特困残疾人、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体检率要求。全年对上述人群进行四次免费随访,同时做好宣传发动,积极参与强化免疫,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8、慢性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两类人群健康管理率30%以上,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各连基本按照人口比例推进。定期进行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利用随访宣传防病知识,使职工对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并做好资料汇总和信息上报。35岁以上患者门诊首诊测血压率达100%,并做好门诊日志记录。

9、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我团范围内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人数达到92%。

10、健康管理

为职工居民开展健康体检以及儿童预防接种和体检,孕产妇产前管理和常规妇女病检查,及时记录到健康档案中,并录入电脑管理系统中,逐步形成动态的健康档案。对体检中发现的健康问题和行为危险因素,开展每季度一次的上门访视服务,全年共四次,并及时将随访情况及干预情况记入健康档案,并汇总上报。

五、连队卫生室管理

1、通过卫生员调查掌握本辖区内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保健知识了解情况。

2、挑选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以板报宣传栏健康处方等形式结合实际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3、通过连卫生员开展健康知识和健康传播技能的培训,使群众提高健康知识及传播技能水平。

4、进一步健全现有居民健康档案以次为基础作好慢性病、传染病的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干预防治计划。

5、做好孕产妇及7岁以下儿童的调查摸底工作,督促孕产妇作好产前检查,按时住院分娩。积极开展儿童保健工作,协助团医院作好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

篇7: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情 况 汇 报

(2012年4月12日)

2011年,我中心及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市、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落实全区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会议精神和《清浦区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为目标,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切入点和主要内容,各项工作全面有序开展,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和平镇地处淮安市区南大门,面积72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33132人,我中心负担着本镇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等工作。近年来,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以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和平镇现设有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乡村医生40名。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建设全部达到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并通过验收。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推进

本中心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开展,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项目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主任兼任,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安排公共卫生专职人员。制订了项目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明确了职责、健

(一)指标完成情况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截止2011年12月底,10个村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0118份。建档率90.9%。计算机动态管理率80%。

2、健康教育

中心配备了电脑、幻灯机、数码相机等健康教育设备和设立了专门的健康教育场所进行健康教育,在门诊、病房、妇产科、防保科等多处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6块,设立艾滋病防治宣传专栏1块,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4块,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并且每月更新内容一次,印制了健康教育处方在门诊和病房免费发放,门诊健康教育率达80%以上,病房健康教育率达100%,中心结合团队医生下村工作每月深入社区进行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一次,全年达13次,实现了辖区内10个行政村全覆盖。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年组织本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讲座6次,每年向农户发放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单6次以上,入户率达100%,中心还通过结核病防治日、世界无烟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等卫生宣传日咨询活动12次,坚持深入社区进行专题知识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努力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得到了加强,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3、预防接种

中心设立了标准预防接种室,安装了空调,配备了计算机管理系统,规范了登记、问诊、接种、留观等预防接种流程,实现了预防接种“一苗一桌”。对省定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等在内的11种疫苗实行了免费接种,全年预防接种建证率100%,共接种一类苗5507人次,脊灰疫苗接种率100%。对15岁以下儿童免费进行了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率98%。建立了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现和报告制度,制订抢救调查处理预案,协助疾控部门完成疫苗反应的现场调查和处理工作。4、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

为做好儿保工作,中心设立了儿保科,配备了儿保人员1名,与计免门诊同步开放儿保门诊,为辖区内1820名0-7岁儿童提供保健服务,保健覆盖率98.3%,辖区内0-36个月的婴幼儿均建立了儿童保健手册,系统管理870人,系管率98.5%,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报告率100%,出身缺陷1例,婴幼儿死亡3个。乡、村两级儿保人员为辖区内每位新生儿进行了2次访视,访视率达100%。

5、妇女保健

为做好妇保工作,中心设立了妇保办,配备妇保人员1名,为辖区内孕产妇免费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进行系统管理,早孕建卡率达99%,从建卡到临产对每个孕产妇要进行5次以上的孕期指导,设立了专门的孕妇宣教室,配备了专门的宣教设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产前健康管理率98%,对高危孕产妇的系统管理率达100%,对辖区内315名产妇后由乡、村两级妇保医生至少进行1次产后访视,了解产妇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产后访视率达100%,2011年辖区内无孕产妇死亡。

7、老年人保健

在2011年淮医文化节惠民大行动中,我镇按照市卫生局要求开展60岁 以上老人体检活动,其中对辖区内2670名65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健康管理率96.7%,对体检出异常问题的老人,结合慢病管理进行系统管理和指导。

8、慢性病管理

建立健全慢病管理制度,配备专人负责慢病管理工作,定期对团队医生进行指导和督查,中心门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达100%,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进行登记管理,单独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计算机动态管理。按照卫生部规范化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要求,结合团队医生下村服务工作,对辖区内已确诊的1933名高血压和

482名糖尿病病人进行登记管理和随访,规范化管理率均达80%以上。控制率均达50%以上。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中心主动与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专科医院)和民政部门取得联系,对辖区内精神病人进行了摸底和登记,目前辖区内29名确诊精神疾病患者全部进行了登记,规范管理率达100%,定期由团队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臵

中心制订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预案,建立了传染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及时发现、登记辖区内15例传染病病例,及时网上直报。2011年成功举办饮用水污染演练,有效提高了我单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2011年我中心共向市结防所推荐疑似结核病人及密切接触者208例,发现结核病6例,其中涂阳病人3名,全部进行规范治疗。

10、卫生监督协管

配合区卫生监督所,每月开展辖区内食品安全信息报告、饮用水安全巡查等5类卫生监督的协管,餐饮和公共卫生场所经营户进行巡查,累计147次,提供卫生监督协管事件信息10次。

㈣、项目实施效果

篇8: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一、制定基本公共卫生绩效核算办法的依据

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有十三大项,各地区卫计委和财政局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补助办法》。

(一)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及管理率

1.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做到及时更新维护管理,规定建档率(达到75%以上)作为考核指标,为辖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每1人份合格的动态档案补助2元。

2. 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定期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播放影音资料、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和大型义诊活动,还有大规模的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社区中心要有固定的宣传栏,宣传各种健康知识。让居民们了解学习健康知识,对疾病做到提前预防和保健。

3. 儿童健康管理。

为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健康管理、0~3岁婴幼儿健康管理、3~6岁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估,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规定儿童健康管理率达到85%以上作为考核指标。

4. 孕产妇健康管理。

为辖区孕产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开展孕早、中、晚期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1次产后访视及产后42天健康检查等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体格检查、产前检查、实验室检查、宣传告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感觉问题进行指导,规定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85%以上作为考核指标。

5. 老年人健康管理。

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每年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在老年人体检中增加服务部黑白B超检查,规定健康管理率达到65%以上作为考核指标。

6. 慢性病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

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指导,登记管理、每年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对不稳定的患者增加2次随访)、不同患者进行评估并分类干预,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心理等方面指导,规范管理率需达到50%以上;为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严重精神障碍)进行登记管理,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并进行健康体检。

7. 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为辖区内肺结核病可疑者及诊断明确的患者进行管理,对可疑者进行推介转诊,对诊断明确的患者进行随访管理,报告发现的结核病患者管理率需达到90%以上。

8. 中医药健康管理。

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和0—36个月儿童进行中医药健康指导,服务人群覆盖率需保持在40%以上。

与社区中心直接相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就是以上八大项,其他还有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

(二)菖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补助标准

1. 健康管理。

每1人份合格的动态档案补助2元。

2. 健康教育。

一是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每年补助540元;二是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年补助1 300元;三是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年至少9次,每次补助100元;四是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每月至少1次,每次补助100元;五是举办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每两个月举办1次,每次补助1 000元。

3. 预防接种。

免疫规划接种,每剂次补助5元、每服一次糖丸补助3元。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1)新生儿上门访视1次补助15元;(2)婴幼儿健康管理:1—12个月补助40元,12—24个月补助29元,24—36个月补助29元,具体项目包括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测、听力筛查、中医调养,按规范管理;(3)3~6岁儿童健康管理每人补助18元。

5. 孕产妇管理。

(1)新建档案和第一次随访补助15元,为孕早期孕妇免费做常规体检和检验检查(按规定项目做)补助99元;(2)孕中、晚期随访4次,每次补助7元;(3)产后一周内上门访视补助15元,42天到医疗机构复查补助7元。

6. 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

每年至少随访4次,对于控制不满意者可增加至6次,高血压每次随访补助6元,糖尿病每次随访补助10元;每年为患者免费做一次常规体格检查,每次补助15元。

7. 老年人健康管理。

(1)每年免费为65岁以上老人做1次体检,包括常规体检和检验、心电图、超声等检查,每人补助140元;(2)健康指导;(3)中医体质辨识,每人补助5元。

8. 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

新建档1人补助15元;每年随访8次,每次补助10元;免费健康体检1次补助45元,包括项目常规体验、检验等检查。

9.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

每年补助4 000元。

1 0. 卫生监督协管。

建立相对人本底资料每年补助5 000元;每季度巡查一次,每次补助800元。

1 1. 乡医补助。

政府按辖区服务人口人均12元的标准补助到社区中心,社区中心对村医进行考核,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根据绩效考核结果予以发放。

1 2. 婚前保健。

每对补助182元,此项工作暂时都由妇幼保健所承担,各社区中心不承担此项工作。

区社区办和财政局根据经费补助标准和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管理达标率对各社区中心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给社区中心发放补助。

二、绩效核算办法

(一)总体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充分体现公益性和公平性,免费向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控制城乡居民的主要健康危险因素,不断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

(二)核算办法

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以“工作量”核算。

以经费补助标准为依据和实际工作量的难易程度,制定“工作量考核指标”。没在“工作量考核指标”中体现的工作作为“基本工作量”体现在基础工资中。

2. 每月中心先自我考核、半年时根据区“社区办”及财政局共同考核结果进行统算。

首先,经管办根据基本公共卫生组自我考核结果和工作量,依据核算标准计算当月基本公共卫生绩效工资。其次,每半年根据区里面考核结果(考核上面“依据”中规定的达标率及完成率)进行统算,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如果没有完成考核,按比例予以扣除。比如,上半年公卫组所报高血压慢病管理人数1 500人,已经达到规定管理率50%,但区里半年考核结果只达到45%,说明只完成90%的工作,那么就要把上半年已经发放的绩效工资扣回10%(上半年绩效工资50 000元,扣回绩效工资为5 000元),在下半年绩效工资中予以扣除;如果考核结果达到50%,上半年已经发放的绩效工资不再扣除。

3. 绩效工资以“月”为单位计算分配到基本公共卫生组。

基本公共卫生绩效核算小组根据二次分配方案进行再分配,基本公共卫生组在制定二次分配方案时要充分征求每位员工意见,方案中工作量至少占60%,其他占40%(如职称、学历、风险等因素)。

(三)考核指标

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是推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强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工作,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效率,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真正落到实处,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S].2011.

[2]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关于调整下放医疗机构设置及执业许可有关事项的通知(豫卫妇幼[2015]5号)[Z].2015.

上一篇: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散文下一篇:龙坝中心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