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庄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

2024-04-17

良庄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共8篇)

篇1:良庄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

良庄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管理办法

良庄镇卫生院结合实际制定了《良庄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管理办法》。该办法从工作任务目标、组织实施、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详细规定如下: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明确卫生院与防保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及卫生室职责。卫生室主要承担重点人群管理、健康体检项目,卫生室主要承担健康档案管理、个人基本信息建立和录入、重点人群随访、健康教育、健康服务诊疗日志记录等。

二是资金实行考核奖励的办法。依据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任务量,提出补助资金分配意见,上报卫生局。年终遵循逐级考核的原则,按项目计件计量和绩效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从年中预留资金中予以奖励,对不合格的在通报批评前提下,从下年预拨资金中适当扣减。卫生院对专项资金实行专帐管理,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三是增加服务项目,创新运行机制。对农村重点人群每年享受一次免费常规基础性健康体检,其他人群每两年享受一次,体检项目必须做空腹血糖、腹部 B超、心电图、X光胸透。推行先进服务方式,成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冠心病碱性健康指导,召集慢病例会,相互交流防治经验;推行家庭医生管理模式,明确家庭医生负责制,改进服务态度;建立健康档案终身负责制,凡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的机构和医生,要始终完善健康档案。

良庄镇卫生院

良庄镇卫生院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各科室、卫生室:

为了切实搞好二0一二年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市、区卫生局的文件精神要求,特制定以下我院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健康教育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宣传健康教育实际行动,着力营造全院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教育和引导全院职工群众统一思想,狠抓落实,把力量凝聚到工作健康教育工作上来,推进医疗保健等工作的协调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是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题教育,增强全院职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观念,强化爱我中华,爱我永胜意识。引导职工克服消极颓废、无所作为的思想情绪,树立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勤于学习、乐于奉献的精神,把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转化到工作、学习中去,为加快全市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二是围绕打造诚信医院,继续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坚决制止和杜绝各种不利于医院集体利益的违纪行为,保持良好的外部形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持续开展健康宣传,发挥我院的专业特长,在日常工作中把正确的健康知识,保健理念,卫生常识带给广大群众,最大限度的作到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三是倡导礼仪规范,树立文明形象。在生活礼仪方面,要做到讲究卫生、体态端庄、穿着得体、相互礼让、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在社会礼仪方面,要做到文明乘车、文明出行、文明就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在职业礼仪方面,要注重窗口单位仪态规范、服饰规范、语言规范建设,严格执行职业规范,切实做到服务热情,文明行医。

三、实施步骤

健康教育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组织发动(1月1日3月31日)。制定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按照健康教育工作任务分工,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强劲造势,在全乡范围内营造人人健康的浓厚氛围。

第二阶段:整体推进(4月1日10月30日)。按照任务分工和制定的实施方案,按照时间要求,抓好健康教育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确保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有序进行。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现场调度、定期通报等形式,加强对各责任科室及社区卫生室落实健康教育工作任务的督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加以整改。

第三阶段:检查总结(11月1日12月31日)。组织各责任科室及社区卫生室开展全方位、大容量、高密度的健康教育活动,为检查营造浓厚的氛围。同时,认真对照考核标准,逐项进行自查自改。做好查缺补漏工作,规范整理有关文字、图片和图像等档案资料,迎接上级检查。

四、组织领导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对我乡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责任科室、社区卫生室要充分认识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强化措施,全力以赴,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行好职责,确保各项健康教育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科室、社区卫生室要将创建健康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指派专人负责,加强督查调度,精心组织实施。要结合自身特点,把健康教育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做到层层有人抓,环环有人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要建立搞好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保持健康教育工作的连续性。要树立大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宣传合力。

(三)精心组织,强化督查。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院务政务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对宣传教育工作,实行不定期检查(或抽查)、通报制度,以加强对传教育工作的动态管理。

(四)把握导向,注重实效。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善于用群众语言和群众容易接受的形式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增强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

良庄镇卫生院

良庄镇卫生院健康教育干预策略

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应考虑以下行为干预策略:

政策干预:通过出台、改变影响人的行为改变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等措施,对人的行为产生强制性影响和干预的措施。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推行全民免疫规划等。鼓励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鼓励人们的多吃水果等。

环境干预:通过改变环境以促使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或维持的措施,如为人们改水、改厕、绿化等。

信息干预:通过教育、传播、咨询等措施为人们提供有益于行为改变或维持的知识、信息,以促使人们形成促使行为改变或维持的态度、意识、价值观,掌握健康技能等,最终促使人们行为改变的措施。

人际干预:利用同伴压力、社会示范、从众等社会心理现象,对人的行为进行干预的过程。

组织干预:在组织机构内采取促使人们行为改变或维持的措施,如组织集体活动、出台内部规章制度、改善人际关系、办公环境,包括奖惩制度等从而促成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或维持。

服务干预:通过服务的提供从而促成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或维持的措施,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人们提供就近的免费的血压测量服务。

药物干预:采用服用药物,促使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的措施,该措施一般应用于心理行为治疗方面。

良庄镇卫生院 良庄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问责制度

一、为了规范和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的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共卫生服务所带来的益处,同时是为了健全内部约束和责任追究机制,使约束与激励并举,促进各部门工作人员恪尽职守,提高决策与管理水平,建设廉洁、务实、高效的卫生队伍,特制定本办法。

二、问责制是指卫生院对下设的各科室、各中心卫生室的人员在其所管辖的部门及工作职责范围内,因其故意或过失,不履行或者不作为,在人民群众当中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

三、问责的对象为卫生院下设的各科室、各中心卫生室的负责人(即被问责人)。

四、本问责制度坚持下列原则:

1、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责任与权利对等原则

3、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4、实事求是、客观、公平、公正原则同时,坚持问责与改进相结合、惩戒与教育相结合。

五、中心设立问责指导委员会,主任由中心主任担任,委员由护理、内外科、药剂、负责人组成。

六、任何部门和个人均有权向卫生服务中心问责指导委员会举报被问责人不履行或不作为的情况。问责指导委员会核查确认后,按制度规定提出相关方案,予以相应处罚。

七、本制度所涉及的问责范围如下:

1、不能履行科室、卫生室负责人职责。不执行社区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

2、经卫生服务中心委员会通过的工作计划中明确规定应由其承担的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因工作不力未能完成影响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体工作计划的;

3、在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在周围群众当中造成不良甚至是恶劣影响的。

4、中心院委会、职工会认为应当问责的情形;

5、依照中心规章制度规定应问责的其它事项。

八、问责的形式及种类

1、责令改正并作检讨;

2、通报批评;

3、留用察看;

4、调离岗位、停职、降职、撤职;在进行上述行政处罚的同时可附带经济处罚,处罚金额由院委会、职工会决定。

九、被问责人出现过失后,要责成其做出产生过失的说明及避免今后工作再发生过失的计划和措施,防范类似问题的发生。

十、被问责人应当配合调查,提供真实情况,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调查,也不得以任何形式打击报复检举、举报的单位和个人。

十一、被问责人对问责追究方式有异议,可以向问责指导委员会申请复核。

十二、本制度自制定之日起正式施行。

良庄镇卫生院

良庄镇卫生院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我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保障专项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为全乡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人口和计生委《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实施意见》和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由乡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各基层医疗机构具体实施。

第三条

项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全乡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成本补助。

第四条

专项资金必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配、专款专用、追踪问效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

第二章

资金的拨付

第五条

根据本省级财政对我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补助和县级财政配套资金数额,结合我乡城乡实际常住人口,确定我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拨付总额。

第六条 每年年初编制当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和用款计划,并连同上一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县卫生局。第七条

第一次资金拨付为预拨资金,拨付是根据各乡镇常住人口等因素确定,但预拨资金总额不得高于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总额。

第八条

按照《良庄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核细则》具体要求,开展对各社区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资金拨付总额。

第九条

对社区卫生室因未全部完成目标任务而扣减的资金,作为奖励资金进行第三次拨付。

第三章

资金的使用

第十条 对下拨的专项资金核算与管理统一归口到单位财务部门,按项目设置专账核算。严禁体外循环,并明确专人负责,项目不得相互混用,确保全面、真实地反映资金使用情况。

第十一条

专项资金账户的银行存款核算与单位的基本账户不得混用,其具体要求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

卫生院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并负责对社区卫生室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日常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将专项资金补助到社区卫生室。

第十三条

各单位凡与项目有关的资料要按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及时做好归档工作,以便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与监督。

第四章

资金监督

第十四条 有关职能科室要,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的日常监督,对不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的,应当及时制止和纠正。

第十五条 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估机制,将专项资金的落实、管理、使用情况以及项目实施的绩效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制定考核实施方案,每半年进行考核评估一次,考评结果作为分配和核拨专项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

第十六条 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不得将专项资金用于项目规定用途之外的工作。

第十七条

卫生院将不定期对社区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及专项资金使用等情况通报,提高项目实施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主动接受监督。

良庄镇卫生院

良庄镇卫生院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镇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在早期因症状不明显而不易被患者所觉察,易导致严重的后果。早期发现高血压病人和高危人群,早期进行诊断、治疗和干预,是有效降低和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我镇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我院实施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

1、院内各科室要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提高高血压检出率。

2、全院内科、外科、中医科、妇产科等门诊科室,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接诊医生必须向就诊者说明血压状况,对高血压病人和血压偏高者应做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指导、及时转诊,确定治疗方案。高血压病人再次就诊时应给予常规测量血压和规范治疗。

3、发现高血压病人,门诊医生应填写高血压报病卡,交给该社区责任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应该按照高血压管理的要求,纳入社区管理。

5、下设卫生室定期对各科室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列入社区责任奖惩范围。

良庄镇卫生院 良庄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督导检查制度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对全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及可及性,推动全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制定本监督检查方案。

一、监督检查的目的 逐步建立全乡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监督检查制度,指导和督促相关科室、社区卫生室认真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居民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同时将监督检查结果作为核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的依据,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二、监督检查原则 ㈠坚持科学、合理、有效。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关要求科学合理制定了本辖区监督检查实施细则,有效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㈡坚持客观、真实、公平、公正。公开监督检查程序、内容、标准,监督检查过程要坚持实事求是,监督检查结果要客观反映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的真实情况。㈢坚持全面监督检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机构的日常管理,通过全面监督检查促进相关科室、社区卫生室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监督检查内容和监督检查对象 监督检查内容:一是任务完成情况,以乡卫生院下发的《良庄镇卫生院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据;二是项目资金和财务管理情况,主要是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对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要求服务机构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完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实行项目资金专账管理,专款专用,账册清晰,原始凭证真实,资料符合规定;三是项目实施效果。主要包括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利用率和满意度等。监督检查对象为辖区内所有依法注册的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社区卫生室和相关科室。

四、监督检查方法和时间要求 监督检查方法:采用相关科室、社区卫生室自查、检查监督检查评估的方法进行。监督检查小组由乡卫生院相关人员组成,实行每月一检查,考评机制。

五、监督检查结果及应用 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每项标准分100分,监督检查得分≥80分、70-79分、60-69分、≤60分对应监督检查等级“优”、“良”、“中”、“差”。乡监督检查小组应及时将监督检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结束无异议后,监督检查结果将自动生效。监督检查结果作为对社区卫生室核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以及表彰的依据。监督检查小组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监督检查对象查明原因,及时整改,完善相关制度。监督检查发现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的,视情节轻重,作出处理。

六、有关要求 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监督检查工作,充分认识组织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性。㈡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成立由乡卫生院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监督检查组,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工作。㈢加强宣传,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不断提高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利用率,并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㈣加强督导,执行问责制度。卫生院成立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督导组。对项目责任领导,责任人实行责任倒查,执行问责。

良庄镇卫生院

篇2:良庄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

1根据国家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关规定,医院必须实行在岗职工终身培训教育,抓好人才培训工作,从难从严要求,进行正规训练。

2医院在岗职工继续教育工作规范化培训包括: 专科培训、亚专科培训及终身继续教育三阶段: 应当设专人管理,在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计划、组织和考核工作,建立技术档案。

3医院和科室应当制订出在职职工继续教育规范化培训计划,以及保证计划完成的具体措施。

篇3:良庄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

关键词: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社区卫生服务,东莞,社区首诊制

2008年东莞实施医保改革, 建立了统一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但改革能否持续深入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作用, 很大程度受到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的影响。同样, 医保改革也制约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在这种形势下, 东莞政府决定实行门诊医疗保障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捆绑运作, 进一步与卫生服务体制改革联动。

1 社会基本医疗制度下东莞社区卫生服务的创建

东莞建立的统一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其性质和目标决定了其缴费比例低, 统筹基金盘子小。同时, 东莞的基本医疗保险实行门诊统筹和住院统筹, 将基本医疗保障的范围扩展到社区门诊医疗。另一方面, 为了保持和提高参保人原有的受益水平, 参保人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仍处在较高的水平, 门诊报销最高比例达到70%。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体现建立的基本医疗保险的优越性同时保持统筹基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努力降低医疗费用成为东莞政府必然的选择。所以2008年在确立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 政府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并且将门诊统筹与社区卫生服务捆绑运作。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前, 基层的医疗机构主要包括医院的门诊延伸机构、民营的门诊部、村集体的卫生室。这些基层医疗机构大多是院办院管, 存在很多体制性问题。传统合作医疗制度、村卫生室和赤脚医生队伍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集体经济的衰落而衰落后, 政府投入不到位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大都自负盈亏, 公益性淡薄;公共卫生因院办院管的体制问题, 医疗机构主要以治为主, 公共卫生薄弱。基层医疗服务不能满足人们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加剧和非法医疗机构的肆意横行。

早在几年前, 东莞曾尝试广泛设置社区门诊服务机构。但由于医保制度未能及时介入, 全市设置的250多个社区门诊服务机构, 运行遇到很大困难。东莞的医疗卫生资源, 仍然向市、镇两级的大医院集中。为此, 当医保改革持续深化时, 东莞积极探索医疗卫生和医保改革的联动, 2007年东莞市将区卫生服务机构定位成“政府办政府管”的财政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 隶属于镇街政府, 由镇街政府负责行政管理运作。2008年, 由财政投入约5.9亿元重建政府办、政府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 并实行医保直接介入。全市政府办、政府管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将被确定为东莞医保的门诊定点单位;全市医保年度筹集的门诊统筹基金全部用于支付参保人在这些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医的基本医疗费, 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为便利的医疗保障。

2 社会基本医疗制度下社区卫生服务东莞模式

2.1 目标定位

2007年东莞市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位成“政府办政府管”的财政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 隶属于镇街政府, 由镇街政府负责行政管理运作。在实施过程中, 东莞市真正做到政府牵头, 各部门配合, 各司其职, 形成市镇联动格局[1]。同时, 将机构目标定位于提供人人享有的初级医疗保健, 为群众提供初级医疗卫生服务, 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格限制为患者提高住院服务。

2.2 机构管理

东莞门诊统筹最大的特色在于, “政府办、政府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门诊医疗保障的主要载体, 全部由政府投入, 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1]。人员岗位管理享受事业单位待遇, 人员绩效考核仍在探索完善中。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激励性定额包干结算办法, 社会保障部门与定点医疗机构按病种限额结算特定门诊基本医疗费, 按“总量控制、定额包干”方式结算门诊基本医疗费, 按“总量控制、定额结算”方式结算参保人的住院基本医疗费。

2.3 服务内容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贯彻“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的理念, 开展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服务。为了使社区“六位一体”功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 东莞将慢性病管理职能逐步下放到社区, 同时, 2011年又在医保中规定针对慢性病的一类特定门诊必须社区首诊。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康复科, 2011年又将以治疗性康复为目的的运动疗法等医疗康复项目列为医保报销范围。社区卫生机构逐步建立“家庭医生”制度, 健全健康档案, 把过去偏重保障治疗转到预防和治疗并重上来。此外, 许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设置中医科, 为市民提供特色中医服务。

2.4 社保政策

东莞市民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时, 应按属地原则选择一家社会保险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村 (居) 委会辖区内的门诊就医点。参保居民在指定门诊就医点发生的符合医保门诊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及支付标准等规定的基本医疗费, 统筹基金按60% (2008年) 核付, 不限门诊次数, 补偿费用在缴费时直接减免。除符合规定的门诊抢救及急诊外, 参保人自行到指定门诊就医点以外的医疗机构就医, 统筹基金不予支付。参保人在指定门诊就医点就医, 需要转诊的, 必须由社区医疗机构开转诊单否则医保不予报销。同时转诊遵循逐级转诊原则, 一般情况下居民先到社区就诊, 社区解决不了的再转到当地镇、街医院, 如果仍无法解决就转到二级或三级医院, 医保报销随之逐级递减10%。

3 社会基本医疗制度下东莞社区卫生服务效果评价

3.1 社区医疗机构设置更趋合理

经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保制度的大力推进, 东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居民步行15分钟可就近获得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是全省首批初级卫生保健达标的地级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成理顺后, 东莞政府通过医保政策的调整, 优化全市医疗服务机构的专业分工结构和区域分布结构, 已基本建成以政府公立医院为主导, 以市直属医疗卫生机构、镇 (街道) 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和农村卫生站为主体, 以民营和社会兴办的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医疗卫生保健网络, 覆盖了全市300多个村 (社区) , 大大提高了群众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有效缓解了居民“看病难”的问题。

3.2 社区医疗服务水平有所提高

通过整改优化东莞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设施和环境都大大改善。同时, 社区卫生机构运行费用和人员经费都是财政拨款, 医务人员大都是从全国招聘的执业医生, 业务水平和诊疗质量比之前大大提高。又由于有强大的医保体系做后盾, 社区首诊的实行使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量大增, 也大大增加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压力, 促使医务人员提高诊疗水平。2009年,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诊量为686万人次, 2010年增加到1 197万人次, 是2009年的1.74倍, 占全市总门诊量的1/4以上[1]。业务量的提高不能完全说明社区医疗服务水平提高, 但调研中发现, 有些做的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东莞寮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到中心就诊的患者中, 未参加东莞医保的人数有时高于参保人数, 许多居民反映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比以前大大提高。

3.3 有效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

社区卫生机构不仅是政府办的公立机构, 医疗机构的运营管理遵循严格的收支两条线和绩效考核管理, 切断了机构和人员的趋利性, 比起民营医疗机构, 老百姓就诊更放心。因为社区机构定位为初级医疗保健, 就诊者可享受基本药品零差率、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较二甲医院相同项目便宜10%, 同时开设中医科。为了吸引更多的患者进社区医疗机构, 从2008年开始, 东莞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按规定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免收挂号费; 2010年东莞社保局将在社保规定范围内享受基本医疗费用最高报销比例提高到70%。2010年,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直接提供服务的门诊平均费用是51元, 平均统筹支付34元, 实际支付比例为67%;而转诊到大医院的门诊平均费用是142元, 平均统筹支付58元, 实际支付比例仅为41%。社区与大医院相比, 平均费用减少91元, 实际支付比例则高出26个百分点[2]。

3.4 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

我国从一开始就将社区卫生服务定位为“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和一体”的服务, 开展人人享有的初级卫生保健。然而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政府理念及医药卫生体制的影响,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的功能大都没有达标。针对这种情况, 东莞卫生局将慢性病管理职能逐步下放到社区, 医保中规定针对慢性病的一类特定门诊必须社区首诊。将健康档案建设、慢性病控制、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妇幼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考核内容。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康复科, 2011年, 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又将以治疗性康复为目的的运动疗法等医疗康复项目列为医保报销范围。科室的设置、考核的严格和医保的大力保障, 东莞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有很大的改善。

3.5 提高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度

过去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种种问题, 居民对基础医疗卫生机构的满意度不高。受到惯性思维和思想误区的影响, 居民对改革后的社区卫生机构也抱怀疑态度。通过采取惠民措施, 提供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以及社区首诊制的实施, 迫使群众更多地接触到改革后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促使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度、认可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东莞正在全市推广社区医师每天走进居民家庭免费看病, 目前全市已有免费医疗团队近130个[3]。良好的就医环境、不断优化的社区诊疗水平、主动、热情、周到的服务、低廉的费用, 这些都使得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逐步形成了“小病进社区、防病在社区”的就医观念。

4 进一步完善东莞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考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 参加东莞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受访群众对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满意比例并不高, 在调查的355人中, 其中满意或者很满意的占总数的25.5%;认为社会卫生服务一般的占总数的40.8%;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满意或者很不满意的占总数的26.8%。在调研中发现, 影响群众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如下图 (图1) 所示, 公众认为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水平不高, 就医不方便和转诊不方便是目前影响其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当然, 以上的数据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群众主观期望、传统思维和思想误区的限制而其准确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 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判断也是将其放在包括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整个医疗体系这个大环境中考虑的。目前, 公立医院改革不到位, 双向转诊制和绩效考核尚在完善以及对社区首诊制的不适应等原因也影响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判断。总体来说, 东莞社区卫生服务应受到肯定并值得其他地区借鉴。但东莞政府应针对这些问题而进一步完善东莞社区医疗体系。笔者认为, 第一, 东莞政府应加强对东莞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晓度, 改变群众的思维误区和就医行为;第二, 制定合理有效的社区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科学评估, 不断提高诊疗水平;第三, 重视患者满意度评价, 建立切实可行患者满意度评价系统和投诉渠道;第四, 加强信息化建设, 努力做到各种手续办理网络化, 最大化地方便群众;第五, 加快对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并加大改革力度, 完善双向转诊制和基本药物制度。

参考文献

[1]邹萃.广东门诊统筹调查[J].中国社会保障, 2009 (12) :74-76.

[2]张亚林, 刘键斌.保基本与强基层同步发展—东莞市门诊统筹成为实现“双效”的结合点[J].中国医疗保险, 2011 (8) :34-36.

篇4: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喜与忧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序推进,成绩喜人

平江县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山区、林区、边界县、贫困县、行政区域大县于一体的内陆县份。2011年以来,平江县按照国家、省、市财政和卫生部门要求部署,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广大群众从中享受了改革红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居民健康体检和全面健康教育有序开展。以重点人群为切入点,采取入户建档、就诊建档等形式,及时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县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761199份,建档率80.31%;录入电子档案714387份,录入率75.37%,其中动态管理档案143570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设置健康教育专栏827个,定期更新;发放健康宣教资料616500余份;举办知识讲座265次;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100%。县健教所成为全省健康教育与促进“红旗单位”。

(二)卫生监督和预防接种力度不断加大。建立全县卫生监督协管员网络机构,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2名以上卫生监督协管员。严厉打击非法行医,2013年取缔无证行医39家,没收大型医疗器械28件,罚款8.84万元。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管理服务面为35%,0—3岁儿童中医药规范管理面为32%。同时,稳步推进预防接种体系建设。

(三)传染病防治与卫生应急比较扎实。一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强化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制订相应的工作预案和实施方案。2013年排除疑似病例1例,全县未报告1例确诊病例。二是手足口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重点加强手足口病的登记、报告、随访、病家消毒等管理、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救治工作,2013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188例,重症死亡病例1例,完成手足口病例监测采样66例,有效处置3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三是霍乱疫情防控工作严密。通过监测,未检测出内、外环境阳性标本,无霍乱病例报告。四是传染病报告得到落实。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992例,涉及乙、丙类传染病种18种。2013年未报告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妇儿和老年人保健管理得到加强。在儿童保健方面,2013年全县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81272人,健康管理率86.66%;0—3岁儿童系统管理34981人,健康管理率83.24%;新生儿访视12145人,访视率95.66%;开展新生儿筛查11139人,筛查率92.65%。婴儿死亡率为5.83‰,5岁以下死亡率为9.45‰,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听力筛查率85.94%。在孕产妇保健管理方面,2013年全县孕产妇总数12630人,活产总数12696人,孕产妇建卡率为97.25%,产前检查率为97.22%,产后访视率为95.57%,系统管理率为92.9%,住院分娩率为99.85%。2013年无一例孕产妇死亡。在老年人保健管理方面,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健康指导。全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档92140人,建档率98.6%;电子建档48925人,电子建档率46%;规范管理率98.6%。

(五)慢性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病管理逐步完善。乡乡建立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量血压制度,为全县35357名高血压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在管高血压患者33272人,规范管理率92.6%。全县登记建档的糖尿病患者5221人,在管糖尿病患者4827人,规范管理糖尿病人3792人,规范管理率90%。为3152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录入国家管理系统3128人,在管患者3027人,规范管理率为70.4%。同时通过“686”和“癫痫防治”项目对部分病人进行了免费治疗,给予用药康复、心理治疗等方面的指导。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制约较多,问题不少

平江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不足。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深入开展和上级的要求越来越严,项目支出呈现水涨船高之势。2013 年,平江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出需求达3954万元。平江县2013年在籍人口为109.28万人,但是,上级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是按常住人口95.75万人计算的,按每人30元计算,财政补助经费缺口达406万元。此外,各级财政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部署、业务培训、督促检查等经费保障太少,导致基层开展工作受到很大制约。

(二)乡镇卫生院能力不强。全县位于边远山区的乡镇卫生院超过50%,工作环境差,服务半径长,造成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人难进,进难留”。全县50%的乡镇卫生院缺乏医疗器械,无法开展B超和肝、肾功能、血脂等检查项目,只能请县人民医院和乡镇中心卫生院帮助解决。

(三)乡村医生素质不高。一是人数太少,覆盖不全。虹桥、福寿山、大坪、黄金洞、长寿等乡镇至今还有部分乡村没有医生,只能靠卫生院医生和邻近村的乡村医生兼职服务。二是人员老化,能力不强。全县35%的乡村医生是以前的“赤脚医生”,年龄都在60岁以上,文化程度低,又没有参加过正规的专业技术培训,对新知识、新技术陌生,难以适应工作。三是资格不符,服务不优。部分村卫生室由跟师学徒、没有资质的人员担任乡村医生,不能按要求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有的由于不懂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认为上级补助经费是按人头拨的,不做事也可以拿钱,导致工作造假、敷衍了事等现象,造成不良影响。

(四)信息化水平与业务工作不匹配。平江是湖南省首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县,网络信息化管理比较好。但2013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全省公开招投标后,新中标的公司责任心不够强,没有派人常驻管理,远程指导也不到位,致使全县多家卫生院输入的数据丢失或无法保存,电子建档与省卫生厅无法保持一致。此外,网络通讯条件仍然落后,南桥、咏生、黄金三家乡镇卫生院以及全县20%的村卫生室无电信光纤架入,加上市卫生局服务器容量有限,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几乎处于半瘫痪状态。

三、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对症下药,综合施策

(一)优化财政支持政策。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应实行差别化分配。相对发达地区而言,贫困地区政府实施基本公共服务难度大、综合成本高,建议上级在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时,根据各地国土面积、地形地貌、人口、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因素,实行分类分档补助,进一步将财力向革命老区、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同时视财力情况,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兼顾各地外来人口没有补助的问题。二是继续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优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布局,努力让群众就近就地享受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

(二)加强医卫队伍建设。地方政府要加大公共卫生人才的引进力度,对自愿到基层服务的高校毕业生,在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上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并通过进修学习、继续教育等途径,提高现有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其技术潜能。同时,全力抓好村一级医疗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乡村两级公卫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解决乡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强、队伍不稳、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

(三)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改进公卫项目绩效考核评价方式,实行现场检查与第三方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尤其是要加大对乡村医生的考核力度,建立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三方面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考评体系,提高公卫人员工作积极性。地方政府应适当解决卫生行政部门和业务指导单位的工作经费,以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四)整合信息网络平台。上级卫生部门应制订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化建设长远规划,开发全国公卫信息平台系统,统一应用软件,避免地方各自为政,解决数据丢失、信息不能共享的弊端。同时,应加强对信息管理服务商的管理,监督其履行合同,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优质服务。

责任编辑:欣闻

篇5:桂林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活动

按照市卫生局的布置安排,我院为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决定从6月29日至8月5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活动。结合本院情况,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走进农村社区,服务城乡居民”为主题。宣传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大意义、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法。普及卫生防病、治病知识,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二、宣传目的

通过宣传活动,让全镇医务卫生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熟练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和相应职责。让全镇常住居民了解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大意义、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法;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和积极参与、支持和监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提高群众对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三、活动步骤和安排

按照阶段性和长期性相结合,基本公共卫生宣传活动分为学习宣传、组织实施和总结评估三个阶段。

㈠宣传学习阶段(6月29日-7月5日)

1、卫生院7月2日,卫生院及村卫生所召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活动动员大会,对全镇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活动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2、在全镇医疗单位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要求和相应职责,统一思想,提高认真,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医务人员熟练掌握规范、流程,增强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㈡组织实施阶段(7月6日-7月29日)

1、宣传活动

⑴卫生院要制作宣传版面,以开展义诊、健康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等形式深入农村进行宣传,活动期间每个村宣传活动不少于一次。

⑵我院充分利用病人就医、住院、大型集会和上门服务等机会将《林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示》发放到群众手中或张贴在每户门口(确保每户一张)。加强群众对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⑶卫生院及各村卫生所要采取悬挂横幅、设立宣传服务台、办宣传栏、板报等形式宣传国家实施基本公共防病知识,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和健康水平。活动期间宣传栏、板报更换不少于2期。

2、项目公示宣传

各村要在人群聚集地开辟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示栏。公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方法,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民政策。每村公示板面不少于1块,面积不少于6m2,各村公示栏安装位置由卫生所负责选址,卫生院确定,卫生所负责维护,保留时取不少于二年,卫生院及各村卫生所内部改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示版面一块。

㈢总结评仨阶段(7月30日-8月5日)

活动结束后,我院要对宣传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列入上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内容。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为保证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卫生院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确保工作有人抓、任务有落实。

(二)强化工作职责。按照要求,明确任务,履行职责,加强配合,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加强对宣传活动的工作督导指导,及时发现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先进典型和经验,促进宣传活动的开展。

(三)严格督导检查。活动期间卫生院将派相关人员对村卫生所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协调解决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工作扎实、措施到位、成绩突出的,要给于通报表彰。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效果不明显的要限期整改并通报批评。

各卫生所要保留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资料、照片、音像资料等,并及时上报工作信息。于8月5日前将活动总结、现场照片以电子版上报桂林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办公室。

邮箱:GL67611022163.com 联系电话:0372-6765555 桂林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活动领导小组

桂林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活动 领导小组

组 长:牛建林(卫生院院长)副组长:路建云(卫生院副院长)成 员:秦加增 韩保军 杨明山

篇6:良庄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

工作目标

为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服务与广大农民,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包括直接面向农村居民与农村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卫生服务、基本卫生安全保障服务等三大类8个项目。第一类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开展健康教育,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落实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等;第二类农村重点人群卫生服务,包括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慢性病和精神病防治及老年人的动态健康管理等;第三类农村居民基本卫生安全保障服务,包括对农村食品和饮用水等卫生监督监测、农村公共卫生信息收集和报告等8项工作目标制定如下:

一、开展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村村设置健康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户户获得健康教育资料,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与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指导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育龄妇女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咨询与教育等。

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做好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抢救;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培训;承担或协助做好传染病病人的消毒隔离、治疗和其它防控工作;协助开展疾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等。

三、配合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主要包括结核病、血吸虫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其他各类传染病防治工作。

四、做好妇女卫生保健服务,主要包括实行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建卡率90%以上;向孕产妇提供5次产前检查、3次产后上门访视和1次产后常规检查;向已婚育龄妇女每年提供1次常见妇女病检查等。

五、做好儿童卫生保健服务,主要包括向0—7岁的儿童免费提供省免疫规划规定的一类疫苗的接种服务;加强afp及计免相关传染病调查、报告、标本采集工作,规范实施儿童计免保偿。确保新生儿和4岁以下儿童建卡率>98%、脊灰、麻疹接种率>95%、百白破、卡介苗、流脑、乙脑苗接种率>90%、四苗全程接种率>90%、脊灰疫苗基础免疫接种及接种率>85%、新生儿乙肝疫苗合格接种率>90%、首针及时率>80%。开展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服务,0—3岁儿童在首次体格检查时建立系统管理档案,定期接受8次健康体检等。

六、进行慢性病与老年人的动态健康管理,主要包括对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和精神病人提供咨询服务和治疗指导;为60岁以上老人和特困残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户等困难群体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定期随访等。

七、加强农村食品和饮用水等卫生监督监测,主要包括开展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和职业卫生监督监测等。

八、做好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主要包括收集和报告传染病疫情,及时掌握食物中毒、职业危害及饮用水污染、出生死亡、出生缺陷和外来人员等信息。

主要策略及措施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狠抓落实

在卫生院院长的领导下统筹安排全年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制定奖惩措施,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与奖金挂钩,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为了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及时完成。院长董利波负责全面工作,苏阳华负责公共卫生工作安排、艾滋病、寄生虫病的防治管理,石莉娟负责健康教育工作,柏娇负责结核病防治,李栋负责计划免疫工作,许红波负责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工作,许江负责肠道传染病,急性传染病防治管理,曹化负责慢性病管理,庄晓娟负责农村食品和饮用水监督监测,李伟负责公共卫生财务管理。

二、部门协调,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积极与教育、宣传等部门协调,落实健康教育和中小学传染病和防治工作。对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时与分管领导沟通,强化责任意识,努力做好健康教育,中小学生体检和传染病防治。

三、加大督导力度,提高工作制度

篇7: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目开展的具体做法和要求

(一)、居民健康档案建立项目:

1、全面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工作重点和工作基础,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以村为单位,按各村人口数10%的任务进行建档。

2、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如小孩预防接种时建档、患者到卫生院就诊时建档、村医生上门为群众建档)进行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

3、组织培训本院有人员和乡村医生,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目规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有关知识和要求组织学习,使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掌握项目工作开展的有关要求和具体做法。

4、重点对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优先建立健康档案。

5、按各村总人口10%的任务数分解到各村医生进行建档,卫生院组织人员深入村屯协助和指导村医生开展工作,及时收集有关资料。

6、建立健康档案后及时组织开展健康体检工作,认真填写健康体检表各个项目,按规范完善健康档案资料和电脑录入工作。

(二)、健康教育项目: 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中的《健康教育服务规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立即组织开展工作。

(三)、免疫规划项目: 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中的《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疫规划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立即组织开展工 作,完善相关的表格资料。

(四)、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 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中的《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立即组织开展工作,完善相关的表格资料。

(五)、儿童保健项目:

1、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中的《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保健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立即组织开展工作。

2、首先对0~36个月儿童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后,开展健康体检工作,每次体检后完善相关的表格资料填写和电脑录入工作。

(六)、孕产妇保健项目:

1、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中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孕产妇保健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立即组织开展工作。

2、首先对孕产妇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后,开展产前健康检查工作,每次健康检查后完善相关的表格资料填写和电脑录入工作。

(七)、老年人保健项目: 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中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保健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立即组织开展工作。首先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后,组织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工作,每次体检后完善相关的表格资料填写和电脑录入工作。

(八)、慢性病管理项目:

1、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中的《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立即组织开展工作。

2、首先对以上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后,对慢性病患者开展健康体检工作,每次体检后完善相关的表格资料填写和电脑录入工作。

(九)、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

1、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中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立即组织开展工作。

2、首先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者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后,进行随访,每年随访4次。每次随访后完善相关的表格资料填写和电脑录入工作。

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项目任务的完成

1、成立工作机构确保项目工作落实 成立卫生院院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的工作小组,落实项目工作办公场所和人员,加强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组织管理。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九大项目内容的工作分解落实到相关科室和人员,每个项目确定牵头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确保每个项目有相关的专业人员把关开展工作。

2、引入风险激励机制调动人员积极性 为更好地做好公共卫生各项目工作,计划在各项目工作中引入风险激励机制,以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目前首先在妇产科推出,按我院制订的《三里卫生院妇产科风险效益工资量化考评办法》,在妇产科进行风险效益管理试点,把妇产科落实“孕产妇保健项目”和“儿童保健项目”工作的好坏与效益工资发放挂钩。

3、加强督促考核 卫生院成立项目督促考核小组,每月定期对各项目工作科室进行1次考评。考评结果作为有关科室该月效益工资发放的依据,以此促进工作的落实。

篇8:良庄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药物,零差率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新医改近期五项重点改革之一。从2010年1月30日起,福建省在30%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福州市鼓楼区被列入第一批试点单位范围。截止2010年底,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已近一年,为及时了解该项政策的实施情况,本研究对福州市鼓楼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讨论。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年及2010年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相关指标。

1.2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1年2月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福建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期评估工作填写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抽样调查表》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情况调查表》。使用Excel 2003及SPSS 18.0分析处理,以了解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前后门诊量、医疗费用、基本药物价格、销售金额、配备品种、补偿渠道及用药情况等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而分析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的实施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门诊量变化比较

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年累计门诊量272 246人次,与2009年同期相比,上升4.25%,低于福建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平均12.31%的增幅,也低于福州台江区同批实施基本药物的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均13.91%的增幅[1]。其中有4家中心上升,最大增幅为287.81%,有4家中心下降,最大下降比例为22.27%。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不平衡,前后差距较大。

注:变化率=(2010年门急诊人次数-2009年门急诊人次数)/2009年门急诊人次数×100%

2.2 人均费用变化比较

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年平均门诊次均费用97.42元,比2009年同期下降6.45元,比福建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均值61.84元高出了35.58元,比台江区的平均值50.98元高出了46.44元,但下降幅度6.21%比台江区的5.7%大了0.51个百分点[1]。其中有4家中心门诊次均费用降幅超过15%,费用降低明显。

注:变化值=2010年门诊次均费用-2009年门诊次均费用;变化率=(2010年门诊次均费用-2009年门诊次均费用)/2009年门诊次均费用×100%。

2.3 基本药物配备率比较

2010年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每家中心配备166.5种基本药物,仅占《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目录(2009版)》共455种的36.59%。绝大部分社区的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明显不足,可获得性偏差。

2.4 基本药物零售价格及销售金额变化比较

基本药物实施零差率销售后,平均零售价格有所下降。2010年11月和2009年11月同期相比,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零售价平均下降8.19%,下降幅度最大的E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了20.49%,同时其2010年门诊次均费用也比2009年下降了70.44%,2010年的门诊量增幅高达287.81%,说明在城乡结合部的区域诊疗费用的下降能够有效地引导患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2010年11月与2009年同期相比,基本药物月销售金额增长43.18%,零售价格下降,销售金额上升,说明药品的销售量增加,亦间接反映社区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用药行为增加,享受到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带来的实惠。

注:实际零售价变化率=(2009年11月药品零售价格-2010年11月药品零售价格)/2010年11月药品零售价格×100%;月销售金额变化率=(2009年11月药品销售金额-2010年11月药品销售金额)/2010年11月药品销售金额×100%。

2.5 补偿渠道变化比较

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年平均财政补助收入比例为32.79%,下降了1.09个百分点,而台江区同批实施基本药物的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年平均财政补助收入比例为58.26%[1];2010年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医保收入比例为8.26%,除2个没有医保收入的中心外,其余中心均有增长,但增长幅度较小;2010年平均药品收入比例为48.46%,增加了3.65个百分点,比例最高的中心为79.20%。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尚未对各项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造成明显影响,财政补助收入和医保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没有较大幅度提高,补偿渠道尚未发生根本改变。

注:财政补助收入比例=(财政补助收入/总收入) ×100%;医保收入比例=(医保收入/总收入) ×100%;药品收入比例=(药品收入/总收入) ×100%;药品收入和医保收入有重复,因此分项收入与总收入之间并非加总关系。

2.6 处方抽样结果比较

调查抽取了2010年3月、7月和11月的第1个周一的处方,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抽取20张,共60张。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80张处方中,药品总数为1 609种,其中基本药物1 204种,占74.83%。平均有81.13%的处方中含有基本药物,49.9%的处方用的全都是基本药物,比例较低。

3 讨论与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本物制度对供需双方产生了一些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因素,这些问题在实施初期或许是难以避免的,但必须对现有政策做出适当调整,以顺利推进基本药物制度。

3.1 加强基本药物用药宣传培训及监管考核体系,转变医患不合理用药观念

基本药物的实施旨在进一步规范医患的用药行为,保证安全、必须、有效、廉价的药品。但目前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影响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包括知识、态度和经济利益三个方面[2]。一些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制度存在抵触情绪,当原先部分不合理用药的药品不在基本药物目录中时,不愿改变用药习惯,更新用药观念,优先选择基本药物,对相关用药政策规定也不了解,片面地抱怨基本药物目录偏窄,药品不够用,实际上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策规定的目录外20%临时用药额度并未用满。虽然现在已开展绩效工资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内部考核流于形式,医生使用基本药物的情况与其绩效工资、职称评聘等个人利益挂钩不紧密,职工之间奖励性工资拉不开档次,未明显体现出“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一线医务人员没有执行政策的经济动力,导致推诿病人情况增多。此外,一些患者的用药观念也存在错误,认为进口药品疗效好,价格贵的药品疗效好,为追求快疗效而要求不必要的输液等,对基本药物制度存在误解。

因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规范、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培训和指导,通过新闻媒体、健康教育栏等各种舆论媒介,向公众进一步宣传基本药物制度和政策。医务人员也要积极主动地转变用药观念和习惯,提高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能力,多向患者解释基本药物的作用,提高公众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信赖度。同时完善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执行基本药物的监管和绩效考核,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为核心的综合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分配和晋升的重要依据,通过增加财政补助、调整计算方法等方式提高与基本药物相关的奖励性工资比例,这样才能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切实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

3.2 完善招标和配送机制,提高基本药物配备率

基本药物配备率较低,导致药品可获得性较差。一方面由于部分基本药物可能用不上,社区不愿配备,另一方面也受定价和招标、配送的影响。部分基本药物因为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指导价或招标限价偏低,生产企业觉得没有利润空间,不愿生产,导致流标或弃标。此外,中标药品的配送费用包含在中标价格之中,在一个区市行政区域中,每一中标药品品种只允许委托一家有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进行统一配送[3],而目前配送企业较多,每家配送企业可能只配送几种药品,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药量有限,基本药物利润又较低,就会出现配送成本高于采购费用的情况,导致配送企业拒绝配送。虽然政策规定,配送企业必须在医疗机构发出购药计划后24小时内送达,对违反合同拒绝配送的行为也有相应规定[3],但在实际操作中福建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一级医疗机构目前尚未覆盖到全省统一的药品采购信息平台,政府部门无法动态监管和分析药品生产、流通、库存和使用情况,相应的处罚规定也没有严格执行。

基本药物充足的生产供应是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药品的价格不能一刀切,有关部门应了解药品生产配送成本,适当提高部分定价过低药品的最高零售指导价,或对需求量较小的药品的生产企业给予一定补贴,提高偏远地区药物配送的价格,调动配送企业的积极性[4]。同时抓紧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购信息网络建设,严格监管配送企业实际合同执行情况,既要当好政策制定者,更要当好政策监管者,对多次违反合同的企业按规定收取违约金甚至取消其资质,对配送及时、医疗机构满意度较高的企业优先给予其更多品种或区域的配送权。

3.3 建立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保障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推进

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原先药品的加成收入取消了,但各项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未出现明显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补偿渠道尚未发生根本改变,“以药养医”的现象还未根除。2010年与2009年同期相比,鼓楼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收入下降7%,其中财政补助收入下降1.09%,部分社区医务人员收入有所下降。财政补偿不能及时到位,降低了社区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制度的执行。此外,多渠道补偿办法中还尝试通过调整完善医疗服务收费,由医保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其原药品加成部分核定适当补助[5],但医保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较低,部分社区甚至没有医保定点,城镇居民医保也尚未开展普通门诊统筹,故医保政策对基本药物及社区首诊的倾斜在社区不能充分发挥。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偿,也不能有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的积极性。

因此,积极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补偿方式,成为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推进的有力保障。政府要拓宽统筹渠道,建立起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共同出资、相对稳定的财力分担机制,合理确定各级政府承担“零差率销售”财政补助的比例,及时拨付补助资金[6]。同时,社会保障部门应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统筹,与支付方式改革的探索相结合,使得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从医保基金中合理补偿基层医疗机构费用得以实现,让医保的引导和调配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转变运行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以医养防”的状况,使基本医疗回归公益性。

3.4 健全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及动态更新机制

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反映,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品种减少,居民一些常用药、习惯用药、医保目录内用药不在基本药物目录中,部分老病号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不到药,只能到药店或大医院购买,造成了逆向流动,增加了患者的就医负担,不能有效引导患者到基层就诊,提高门诊量。而目录中的一些药物在实际工作中又不常用,即同时存在“不够用”和“用不上”的现象。

因此,应完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及动态更新机制,不能只依靠专家主观评价,应组织专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充分调研,对用药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采用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方法,建立基本药物的的科学评价体系,充分考量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注意与各种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的衔接,考虑区域差异性,可允许各市根据自身医疗保障水平、疾病谱构成、实际用药需求,及时、灵活地适当调整目录,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制定出更适合本地实情、更科学、更客观的基本药物目录[7]。

参考文献

[1]福建省卫生厅办公室.2010年福建省卫生工作统计信息[Z].福州:福建省卫生厅办公室,2011.

[2]周余,张新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问题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1,24(6):55-57.

[3]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省政府纠风办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Z].2009-09-02.

[4]武宁,杨洪伟,应亚珍,等.河南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进展、问题及建议[J].卫生经济研究,2012(1):14-16.

[5]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物价局,等.关于印发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多渠道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Z].2010-06-11.

[6]郭塨,孙振球,何琼,等.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现存的问题及建议[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3):31-36.

上一篇:读动人的北平有感600字下一篇:忌廉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