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计划

2024-05-15

综合性学习计划(通用8篇)

篇1:综合性学习计划

第四组

语文综合性学习计划

——轻叩诗歌的大门

一、活动主题:轻叩诗歌的大门

二、活动目的:通过搜集诗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创作诗歌来增加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三、活动时间:20xx年11月28日——12月12日

四、活动组织:

组长:林嘉媚

组员;王语嫣、刘雨晴、张荻

五、活动内容及具体安排:

第一周:

1.搜集诗歌。

(全组同学)

2.归类整理诗歌。

3.欣赏诗歌。

(全组同学)

4.记录当地流传的名歌、童谣.

(全组同学)

5.在小组内朗读诗歌。

(全组同学)

第二周:

1.自己动手写写诗。

(全组同学)

2.朗诵搜集到的诗歌或自己写的诗歌。

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编本小诗集。

4.举办一场诗歌知识竞赛。

(全班)

5.活动结束后,回顾整个活动过程以及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进行认真的总结。

(组员们之间互相交流感受,组长负责执笔)

篇2:综合性学习计划

六年级(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认真的态度、务实的措施,规划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提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在课程实施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

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实践中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特色。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4、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的良好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教学措施

1、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欣赏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2、增加劳动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更有生命力。

3、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学会与人合作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搜索整理资料。

四、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实施

1、课程的实施方式

(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班级活动),体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综合

(2)活动地点(班内、校内、家里、社区)(3)活动时间(集中课时,与分散课时相结合)

2、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办出学校特色。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利用校内外丰富的资源,按计划有系列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利用好学校图书室和网络室,充分发挥现有图书的功能,正确引导学生到图书室、上网查找资料;利用好学校花园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探索活动,丰富知识,提高活动能力;引导学生对学校的进一步调查和了解,了解学校的面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宗旨等,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去。

(2)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学校地处街道,有丰富的社区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比较丰富,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带领学生去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3)进一步充实校本教材。在开展活动的基础上,要求教师精心修改活动方案、案例,进一步充实学校编写的校本教材。

五、具体活动安排 九月份:

主题《心灵驿站》

1、父母之爱

2、嘿!男孩,女孩!十月份: 主题《亲近自然》

1、精彩省运 魅力常州

2、我们的朋友——鸟

十一月份:

主题《健康快车》

1、家庭小医生

2、应急处理 十二月份:

主题《社会频道》

1、税收与生活

2、民居 一月份:

主题:《制作天地》

1、人造地球

2、顽皮的小鼹鼠

篇3:综合性学习计划

一、高度重视、精心筹备, 培训质量有保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将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教师的培训得到重视。在倡导教育公平的今天, 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综合实践课程培训也是广西教育学院承担的培训项目之一, 在此项培训开展之前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1. 明确培训思路

秉承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一切为了学员的发展”的宗旨, 用“新理念、新知识”打造综合实践活动培训课程的平台, 让学员在培训中学习, 在学习中收获;用“有思”培训的理念创新培训模式, 让学员在交流中碰撞, 在碰撞中“会思”;用问题研究促进成果物化的途径, 让学员在行动中研究, 在研究中成长。

2. 组建培训团队

拥有一个资深的培训团队是完成“国培计划”综合实践课程培训的关键。整合了广西区内外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资源, 组成了学识渊博的优秀导师团队, 在导师团队中有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郭元祥教授等, 来自不同系统的导师有着各自的优势, 这就组合成一个完美的专业引领团队。同时, 还成立了管理团队, 配备了班主任和生活管理员。

3. 完善实施体系

一个完善的实施体系确保了实施培训步骤的清晰化和条理化, 也是实现培训效果的一个根本保障。这次参加培训的96位学员中, 仅有5人“教”过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要在15天的培训中, 让学员由“生手”一下变成“熟手”, 培训的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不像学科课程的内容那样规范化、系统化, 可以说, 只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的任何主题都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因此, 培训专题的科学设置尤为关键, 我们深入一线听取教师的意见、与教师座谈、发放培训课程问卷调查表等, 广泛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建议与要求, 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 按照系统化原则, 设置了16个专题和3个实践体验活动。

二、有思培训、凸显“造血”, 学员学习有收获

接受“国培计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的任务后, 我们通过不断地审视和反思后认识到:教师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培训, 都要面对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问题, 而以往的培训是以“专家”讲授为主, 对教师的已有经验、教师的创造性和行动能力关注不够, 教师没有真正“卷入”培训活动中, 其结果是难以给受训教师形成“造血”机能, 这就造成了在理论与实践的转换上, 有一个很难逾越的鸿沟。为了探寻教师培训的新模式, 我们进行了调研, 调查结果显示, 83%的教师认为应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经验, 借助专业引领, 触及情感, 引发思考, 生成问题, 达成共识, 推动实践的培训是最有效的培训。为此, 我们达成了三点共识:一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中, 主讲教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提供者、标准答案的发布者, 而是参与者, 必须与学员一起学习, 共同提高。“学员”也发生了角色上的变化, 他们既是培训参与者, 也是培训内容和形式的主动创造者, 也是主讲教师的合作伙伴。二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中, 要激发和培养参与者自我发展的愿望与能力。关注参与者的主动建构, 鼓励参与者调动已有的经验, 在合作交流中生成新的经验, 贡献自己的智慧。三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中, 强调问题情境下的高层次学习, 激发参与者积极思考, 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提高。

在培训中, 我们理论结合实际, 强化“做中学”的同时, 尝试着由“输血型”的培训转向“造血型”的培训。“造血型”的培训旨在“创建和谐氛围, 搭建分享平台, 在集体中分享, 在分享中升华”。所谓升华, 就是创新自我, 重塑组织。学员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知识接受的容器, 而是用理性的思维, 实践的思考去审视、吸收。授课的导师从如何激活学员“有思”的角度去准备专题讲座, 让学员在参与互动、交流研讨、合作学习、反思构建等模式中, 产生碰撞, 达到“会思”, 凸现“造血”功能。

为了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的“造血”功能, 我们采用了“头脑风暴+合作学习+交流展示”的培训模式, 要求每位导师在授课期间要留出1/3的时间与学员沟通, 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 所以学习期间我们特意穿插了多次小组交流和全班的交流。学员从第一次分组交流时的茫然、小心翼翼、缺乏自信心, 到第二次分组交流时的踊跃发言, 第三次、第四次大胆分享, 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成果。在导师的引领下, 无论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小组名字, 还是组织有序的合作探讨, 学员们越来越大胆自信, 精彩纷呈地汇报分享。最后, 大家明白了, 原来综合实践活动是这么组织的,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做”的课程。

不少学员在学习心得中都不约而同地感慨, “专家的讲座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 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 那真是目不暇接、异彩纷呈”。

学员雷若云说:“这次培训, 请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权威性顶尖专家讲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方向, 让我们一线教师受益匪浅, 开拓了视野, 拓宽了知识面, 让自己站在了更高的角度上来看自己的职业, 也看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乐观的前景。形式多样的培训内容丰富:有一线教师的上课实录来弥补理论的空洞, 有专家的理论为我们导航, 有同仁的精辟点评, 有专家的即时评说, 有课后反思研讨, 有困惑的解答, 有鲜明热烈的现场研讨……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我未曾料想的。”学员周林桂说:“综合实践活动, 在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之前, 我只知道这是一门新课程, 对于这门课程的认识基本上只源于‘顾名思义’的程度。是陈时见、郭元祥、黄丽林、唐丽、徐巧英、黎君、于钟民、肖弋、陈菊、李庆忠、李白燕、陆绍桓、李兵、黄新宁等老师如火的激情传授点燃了我学习这门学科的热情, 掀起综合实践活动的红盖头, 让我领略了这门学科的独特风情。教学课例研讨、实践技能训练等从理论视角切入, 结合具体课例, 甚至实践深入浅出地解读纲要的内容, 拨开了我心头的迷雾, 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理念, 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及必要性。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没有参与研修, 我不会知道这里的精彩纷呈;没有学习体验, 我也不会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风光无限。”

三、严格管理、快乐学习, 培训生活有乐趣

近百人的班级, 连续十几天的紧张学习, 没有严格的纪律和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很难保证效果的。培训期间, 为了加强培训班的生活管理和教学管理, 培训班设立了管理小组, 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学员作业档案制度和学员结业成绩考核制度, 下发了《学员手册》并制定了《学员公约》。班主任天天跟班听课和管理, 两位生活管理员与学员同吃同住, 每天晚上10点钟准时查房。

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又注意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想方设法从学员的需求去考虑, 尽力帮助学员解决实际困难, 真诚服务关注发展。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 费尽心思, 找到了较为合适的培训场地, 并从饮食、住宿、教学设施等多方面精心筹谋,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例如在学习生活方面, 我们为每位学员准备了材料袋和必要的文具用品, 在培训结束前向学员发放刻有讲课教师上课录像的光盘。在培训过程中, 不断听取学员的意见, 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确保学员在紧张的学习期间能学好、吃好、住好。在文化娱乐方面, 安排学员到广西教育学院的计算机房上网, 给学员发放上网费让他们在课余时间也能上网学习;买笔、墨、纸、颜料等给有书法、绘画爱好的学员;带学员到青秀山开展拓展训练……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员的文化生活, 又增进了集体成员之间的友谊。此外, 课余时间学员自发进行文艺排练, 在汇报总结会上, 他们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

四、后续培训、丰富多彩, 搭建平台共提高

这次培训的一大特点是增加了网络平台在线交流, 为学员提供了网络课程资源。因此, 我们设立公共电子邮箱将培训教师的上课课件、教学录像、活动照片和各种学习资料上传到网络, 不受时空限制供学员使用。此外, 还设有学员QQ群和博客论坛, 学员不仅可以提交各种作业, 分享优秀教学资源, 还可以参与网上交流, 反馈各种信息。利用这个网络平台, 方便了教师和学员的交流互动, 使学员可以和我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还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 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一如既往地提供热诚服务、千方百计满足学员的后续培训和学习要求, 使学员感到温暖与充实, 乐学、想学。

对于“国培计划” (20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培训, 我们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需要有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国培计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 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组织管理、项目策划、培训运作都需要强有力的工作机制作为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支撑。因此, 需要建立健全实施组织机构。首先, 承担单位要成立“国培计划”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 负责日常工作事务) , 负责培训的管理, 组织和协调培训的实施, 并对培训实施过程进行指导监督、专业引领和检查评估。其次, 实行学科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 由首席专家组织学科导师团队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项目的具体执行。最后, 实行班级管理小组负责制和班委负责制的民主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学习小组, 设立班委会, 制定有关条例, 实行班级管理小组负责制和班委负责制的民主管理模式。小组长负责组织交流、讨论, 搜集组员各方面的意见, 班委会负责出勤考核、纪律监督、活动策划。保证了学员都能够遵守学习纪律, 认真听课, 积极参与讨论, 认真完成导师布置的作业。

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需要有教育资源丰富研修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不仅需要有一支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培训团队作为专业引领, 还需要形成培训的合力。本次培训, 以南宁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成绩显著的中小学校、广西民族博物馆、青秀山拓展训练基地等作为课程培训实习基地, 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

三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需要有学员主人翁的责任感。这次培训, 我们对学员的表现满意, 这个满意是学员们用“责任”两个字交出的答卷, 学员给了我们许多的惊喜和感动。参加培训的96位学员中, 95%的老师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是一张白纸, 通过培训学员们把握了这门课程的育人价值, 学会构建和实施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精辟的诠释让我们惊喜:综合实践活动, “你”是面向学生的生活领域的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 “你”不是“可教的”课程, 而是“可做的”课程, 这就是学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张白纸上画出的绚丽的图案。此外, 课堂上看着学员们抢话筒, 听着学员们认真发表精辟的见解让我们感动;在拓展训练中学员们你追我赴, 互助互爱的团队精神让我们感动;读着学员们那些因获得信心、希望和力量而满怀感激的总结让我们感动。

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需要有“诚心、真心、热心”的培训服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之一。这次培训, 我们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用“诚心、真心、热心”为学员服务, 让学员享受培训的幸福。没有最好的团队培训, 只有不断改进, 不断创新, 励志做到最好的团队培训。“诚心、真心、热心”的培训服务, 得到了学员的认可。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学员对项目的满意度达98%。

篇4:综合性学习计划

关键词:通识教育;服务学习;创新模式

一、密西根州立大学的综合研究项目

在密西根州立大学(简称MSU),每个本科生的学习大纲都包含着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和专业教育(Specialized Education)的课程学习,密西根州立大学的通识教育是通过完成MSU的综合研究项目(Integrative Studies Program)来实现。综合研究项目是密西根州立大学独特而具有创新价值的通识教育模式,提供的课程以整体和多元化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人类、创造力、知识和他们自身以及对世界的责任感的认识了解和评价。

1艺术与人文科学综合研究项目课程

艺术与人文科学综合研究项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熟悉艺术和人文科学领域知识并拓展智力和表达能力的范畴;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入研究: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其他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关注人类历程中的重要思想和观点——通过鼓励学生正确评价知识和价值观对人类行为理解中的作用,通过强调民主社会公民的责任和机会,通过加强评估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的创造性价值,通过对生活在日益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中的人们的重大事件的关注。

艺术与人文科学综合研究项目包括以下课程,每门课程4个学分:A类课程有美国与文学、音乐、流行文化的全球化潮流、美国人经历和个性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美国与世界、个人社会与科技等等。B类课程有亚太地区的宗教思想和音乐习俗、阿拉伯美国人、19至21世纪的美国劳工、中东——现代以色列、古代世界、欧洲文艺复兴、资本主义文明、医学史和伦敦的医疗保健道德规范、法律理论中的性别和种族、现代戏剧和表演中的设计、艺术和人文科学、现代世界的歌剧、西方戏剧和社会、世界艺术传统等等。内容从古到今,涉及哲学、历史、艺术、价值观、文学、音乐、社会、交际、语言学、创造学等领域。

艺术与人文科学通识教育综合研究项目课程要求:每个本科生必须选修一门4个学分的A类课程和一门4个学分的B类课程才能达到艺术与人文科学类通识教育的要求。完成I级写作要求并获得1.0或1.5的学分是注册A类课程的必要前提(选修A课程时可同时选修一门写作课程)。完成一门A类课程的学习是注册B类课程的前提。

2生物与自然科学综合研究项目课程

生物与自然科学综合研究项目学习目标:帮助作为大学本科生获得这样的教育机会——理解科学家做研究和得出结论的方式与手段;帮助学生用精选的例子来理解这种调研模式的结果。这些课程为学生将来在服务密西根、服务国家、服务国际社会中成为未来的学者或领导者打下基础。完成这些必需的课程,将使学生具有以下四种能力与资格:第一,科学知识:学生能够描述一些自然科学的主要概念并且将能用它们来解释重要的自然现象。第二,科学发展:学生能够解释这些概念和所得出的结论之间的上下关系,并能意识到这些概念将在哪里主导我们的未来。第三,科学实践:学生能够区别不同的科学概念,能够对科學理解本身的不断提高举出例子,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自然世界中的问题。第四,科学鉴赏:学生能够学到自然和生物科学家的成就的价值——当他们持续开展实践性的研究和继续对基本原理和持久价值进行研究。

生物与自然科学综合研究项目包括以下课程:生物科学课程(ISB课程Courses in Biological Science)有:生命史——从生命的起源到人类历史产生、昆虫、全球化和可持续、昆虫、全球化和可持续实验课、应用环境论和有机生物、生物实验课综合学习、应用生物医学等。自然科学课程(ISP课程CoursesinPhysical Science):探索地球:全球变化、探索地球——自然冒险和环境、宇宙幻想实验课、化学世界、化学世界实验课、物理世界的奥秘、物理世界的奥秘实验课、声音科学、水与环境、水与环境实验课、地球系统——能量等等。以上课程理论课是3个学分,实验课是2个学分。

生物与自然科学通识教育综合研究项目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修满一门ISB课程和一门ISP课程和一门实验课共8个学分的课程。选修生物与自然科学课程前要通过数学测试和快速实验测试,并获得学分。

3社会与行为科学综合研究项目课程

社会与行为科学综合研究项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把他们个人的设想和信仰同依据批判性思维和人类行为模式和趋势的分析调查得出的结论区别开来;扩展学生对那些持久的全球问题和解决方式的认识,并对那些特殊的过渡状态的结果加以区别;对人类行为提供多元文化的、国际的和民族的观点,为适应多民族和多种族的美国社会增加特殊的挑战和机会。

社会与行为科学综合研究项目包括以下课程,每门课程4个学分:200水平课程(200Level相当于大学二年级水平):社会与个人、社会区别与不平等、人类社会的时间、政府与个人、自由民主政治等等。300水平课程(300Level相当于大学三年级水平):人类与环境、全球化的多样性和依赖性、亚洲——社会科学观察、拉丁美洲一社会科学观察、民族多样性与变革——美国、运动社会科学等等。

社会与行为科学通识教育综合研究项目课程要求:每个本科生必须要选修一门4个学分的200水平课程和一门4个学分的300水平课程才能达到社会与行为科学通识教育的要求。完成一门200水平课程的学习是注册300水平课程的前提。

密西根州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MSU综合研究项目中心(CentersforIntegrativeStudies)协调管理。中心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艺术和人文科学综合研究项目中心Center for Integrative Studies in the Arts and Humanities(CIS—AH)。该中心的工作主要由MSU的艺术和语言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音乐学院的教师共同协作完成综合学习课程的教学任务。各单位每年选派共12名教师组成该学年的教学顾问委员会。(2)普通科学综合研究项目中心Centerfor Integrative Studies in General Science(CISGS)。该中心的工作主要由MSU的自然科学学院(the College of Natural Science)的教师完成自然科学与生物科学综合学习课程的教学任务。(3)社会科学综合研究项目中心Center for Integrative Studies in Social Science(CIS/SS)。该中心的工作主要由MSU的社会科学学院(the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的教师完成社会科学

综合学习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密西根州立大学的服务学习计划

1服务学习的使命与价值

什么是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服务学习是一种把社区服务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关注批判性、反思性思维和公民责任。服务学习计划使学生志愿从事于能满足当地需要的有组织的社区服务,培养学生的理论技能、公民责任意识并承担社会义务。”

服务学习为美国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从幼儿园到大学生——以切实可行的方式通过与课堂学习有机统一的服务计划与他们的社区紧密联系。服务学习让学生接受这样的教育过程——用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学生不仅学到了民主和公民责任,而且通过服务实践他们能更加积极地成为公民和社区成员。一个全美性的“学习和服务美国计划”研究显示,有效的服务学习计划能促进学生的个人和社会责任,把学习从教室向社区拓展。服务学习通过以下途径也加强了教育与社区的联系:在大学和其他机构、组织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促使父母和其他成年人支持学生服务学习;通过服务学习计划的实施满足社区的需要:为青少年提供在社区中和他人一起工作的机会。

2服务学习的组织、管理与实施

密西根州立大学的服务学习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实施主要由“密西根州立大学服务学习和公民参与中心”负责,简称CSLCE(Center for Service-Learning and Civic Engagement),该中心成立于1968年。CSLCE的重要使命是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注重服务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的双赢的学习机会,提高加强他们的公民责任和对学术、个人、职业发展的承诺。通过服务建立连接大学师生与社区的纽带是CSLCE中心的首要任务。该中心是个独立的机构,直接对“大学拓展和接触部”的教务长和分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负责。

密西根州立大学CSLCE中心与417个社区非营利性组织、学校、医院、健康保健机构、政府办事处、民间宣传团体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学习的实践机会。

服务学习实践安排有短至一个下午长到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每个学生可以根据CSLCE中心提供的项目确定适合自己的服务学习计划,有的大学生通过短期社区项目在兰辛地区(密西根州立大学所在地)实践,有些学生在全美或世界其他国家实践。学生都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在中心注册和签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术计划参加不同类型的服务学习:学术服务学习、课程服务学习、辅助课程服务学习等模式。大多数服务计划不需要经验,社区组织会提供指导和培训。想要获得成功的服务学习经历的唯一要求是具有满足社会需求和从事公民事务的愿望、对服务义务的承担以及发自内心希望在个人成长、学术专业、社会化等方面得到进步。

参加服务学习的学生都是志愿者。大学生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奉献他们的时间、精力和独特的技能。密西根州服务学习奖学金计划为遍及全州的“校园契约”成员的大学生提供奖学金。学生在一个学年中如果自愿完成300小时的社区服务将可以获得1000美金的奖学金。此外,密西根州还设立了“优秀学生服务奖”、“教师员工社区服务学习奖”、“杰米和卡特合作伙伴奖”、“密西根政府服务奖”等多种奖项用于激励参与服务学习的师生员工。美国政府与民间组织也设立了40多种奖项奖励志愿者。

密西根州立大学CSLCE中心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以下帮助和支持:在发展并协助实施课程整合、反思和绩效评价的最佳方案方面提供帮助:为有关的一体化服务学习和公民参与的课程提供个人和团队协商;帮助教师确定与课程相关的合作伙伴和社区服务参与机会;促进与社区需要相匹配与衔接的学术专业利益的发展;在大学保障政策下促进学生注册服务学习岗位并提供确保覆盖每个大学生的服务学习注册程序等。

3服务学习的成果与影响

第一,服务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90%以上的学生认为服务学习“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帮助我理解怎样把功课学得更好”、“发展了我的创造性并学会独立思考”。还促进了学生对于集体的认同和理解,参与服务学习的学生很少违反纪律、有更高的出勤率。“研究表明:服务学习特别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一般价值感和学习能力感,特别是为边缘学生(Marginal Students)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权”“对于那些缺乏学习动机、不合作、低自尊以及缺乏社会技能的学生,当他们参与到服务学习中,他们的问题解决技能、社会能力、目标感、决策、合作以及写作和思考的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第二,服务学习加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做好承担社会责任的准备,促进对社会和公众事务的理解和直接参与。

第三,服务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承担起责任,在实践中学习新的技能,最關键的是他们会认为自己有能力让社会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第四,服务学习有助于学生确定自己将来的职业兴趣和方向。通过社区服务工作,学生从中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大部分学生参与服务学习后,认为他们更具有社会竞争力。

第五,服务学习对学校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服务学习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使其更融洽,师生之间更加相互尊重。“参加服务学习活动的学生在社区里服务,不仅代表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学校,服务学习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服务学习使学校和社区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改变学校与社会之间相互割裂的状况,使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目标得以体现”。

第六,服务学习体现了美国志愿服务精神传统。志愿服务是美国的传统,也是美国主流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是美国人引以为荣的思想源泉。美国人从建国以来就一直向世人展示出自己建立公共事业机构,并牺牲自己的时间、力量和金钱来帮助同胞的热情。美国的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这种热情,并一直不断地鼓励美国人继续发扬这种志愿服务传统。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呼吁所有美国人至少用两年的时间相当于(4 000小时)致力于为社区、为国家和为世界服务。美国大学的服务学习理念是正是志愿传统的重要体现。

篇5:注会综合学习计划怎么制定

全面学习,夯实基础!做题以客观题为主,数量不再多,在于及时有效。教材多看,保证进度,一天三个小时计算,一个月时间搞定第一遍学习,不要指望第一遍全部看懂、听懂!进度最重要!会计和审计来说,教材整体精读看三四遍是正常的;财管和税法整体精读看两遍就可以了,后面都是零散记忆;经济法和风险管理整体精读一遍左右,零散时间记忆。

2、强化提高阶段:

相关章节一起看,重点突破。做题以主观题为主,少涉及跨章节综合题,注意循序渐进。注重前后联系,比如会计学习应该找到教材中的公允价值、摊余成本、递延所得税等整套业务流程主线,串联起全部章节内容。审计要注重整体思维的建立和培养注册会计师思考的意识;至于财管和税法主要通过加强练习和计算掌握各种模型和计算方法。经济法和风险管理重在加强理解,通过实际案例培养自己法理分析的能力。

3、考前冲刺阶段:

模拟题训练,知识点冲刺。这个时候更要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相互联系的章节主动去串联,比如会计中存货可以和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日后事项、会计差错等结合,审计中重点关注业务循环中的程序设计,财管中要求做好模型复习法、经济法、税法等通过例题复习法,通过模拟题训练掌握细小的知识点。考前两三周开始多做模拟题了解自己的不足,针对问题解决问题。

4、学习顺序安排:

篇6:综合性学习计划

(子课题学期研究计划)

(2011年9月—2012年1月)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对小学生来说,综合性学习要用一定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但是,最重要的不是这个成果,更看重的是学习的过程,是每个学生在一次次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自主意识、合作精神以及综合地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服务生活的能力。这些意识、精神和能力,无论对日后的学习、生活,还是对一生的工作、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其它学科、将语文向课外、向其他学科拓展,融知识性、趣味性、针对性于一体,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综合实践中体验挫折中的坚强、成功中的喜悦;在实践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祖国文化的悠久;在实践中丰富知识、拓宽思维;在实践中体验创新、体验合作。

二、本学期主要研究内容

(1)学习学校主课题的研究方案,完成主课题文献资料的收集、学习。

(2)制订子课题方案,确立课题组人员和实验班,做好组织发动工作。

(3)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子课题方案。

(4)进一步学习有关体验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方面的资料和有关理论

三、具体工作:

九月份:

1、学习学校主课题的研究方案,完成主课题文献资料的收集、学习。

2、讨论交流学习体会。

十月份:

1、讨论、制定子课题的研究方案。

2、个人学习子课题的文献资料和理论,开展理论学习交流。

十一月份:

1、教材分析:就本学期教材中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子课题的研究进行专题研讨。

2、组织理论学习并交流修改子课题的研究方案。

十二月份:

1、上好校级语文公开课,展示本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2、搜集教师教育随笔,整理成册。

一月份:

1、进行课题教科研个人学期总结交流。

2、写出有质量的研究论文。

3、撰写子课题阶段性总结。

4、讨论并制定下学期研究计划。

5、假期中积极撰写论文,向教育报刊投稿。

“体验性学习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实践研究”

(子课题学期研究计划)

(2012年2月—2012年6月)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对小学生来说,综合性学习要用一定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但是,最重要的不是这个成果,更看重的是学习的过程,是每个学生在一次次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自主意识、合作精神以及综合地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服务生活的能力。这些意识、精神和能力,无论对日后的学习、生活,还是对一生的工作、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其它学科、将语文向课外、向其他学科拓展,融知识性、趣味性、针对性于一体,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综合实践中体验挫折中的坚强、成功中的喜悦;在实践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祖国文化的悠久;在实践中丰富知识、拓宽思维;在实践中体验创新、体验合作。

二、本学期主要研究内容

1、进一步加强有关的理论学习

2、按课题方案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进行体验性学习的策略。

(1)以服务于语文课程为宗旨,围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的主题,开展专项重点研究。

(2)研究以教材为中心进行各项能力的渗透,进行语文知识、能力拓展的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3、做好资料积累,经验总结工作,使研究落到实处。

三、具体工作:

二月份: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研讨和部署本学期课题工作计划,确定本学期的研究重点。

2、讨论交流本学期的个人的研究计划。

三月份:

1、组织理论学习交流。

2、观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整合的录像,并进行交流。四月份:

1、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研究课听课、评课活动。

2、讨论交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教材为中心进行各项能力的渗透,进行语文知识、能力拓展的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五月份:

1、认真分析、总结前一阶段研究工作中的收获和失误,明确后一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

2、课题研究课活动研讨。

六月份:

1、上好校级语文公开课,展示本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2、搜集教师教育随笔、个人学期总结交流,整理成册。

篇7:注会综合阶段学习计划怎么安排

优势:会计与税法联系紧密,经济法难度较低,比较容易通过,树立自信

劣势:后续备考压力较大

适合考生类型:第一次参加CPA考试,希望2年通过专业阶段,备考时间较充裕,考完即可从事财务工作

2.会计+财管+经济法

优势:这三科看上去并没有联系,但是这3科恰恰是中级职称考试的3个科目,对于又考中级又考注会的人来说,可以说,这是一种比较恰当的搭配

劣势:对于0基础考生来说,这3科难度有点大,且关联度不高

适合考生类型:对于那些既想考中级又想考注会的考生,或者已通过中级,准备备考注会的考生。

3.会计+财管+战略

优势:一年拿下“两座CPA大山”,后续备考压力减轻。做题(会计+财管)与记忆(战略)相搭配,适合交替学习

劣势:会计和财管难度较大,需做大量练习,难以坚持

适合考生类型:有一定会计基础,备考时间充裕,自制力较强,逻辑思维较强

4.会计+审计+财管

优势:拿下这最难的三科,对于后面的备考就很轻松

劣势:因为是最难的三科,所花的时间跟精力都是最多的,容易让人放弃

适合考生类型:有较好的会计基础,备考时间充分,有强大的自制力和心理支撑

5.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

优势:按照综合阶段试卷一的内容备考,科目之间联系较大,减少重复内容的学习

篇8:综合性学习计划

我们的学生接触“综合性学习”最多的就是试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综合性学习”仅是一个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是什么?目前语文综合性学习面临怎样的现状?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有效指导?下面,我将结合我开设的综合性学习的实例谈一点粗浅的理解。

一、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属于语文学科的一种学习,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注重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从学习方式的改进讲,在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从课程设计的思路讲,在于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从课程实施的方略讲,在于融通与语文学习相关的多方面联系。其核心价值是丰富学生的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综合性学习。因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综合性课程,它沟通了听说读写,沟通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了课内课外,沟通了校内校外,沟通了书本学习与实践,是一种综合化了的课程。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生活化的课程,它开放了语文课程,使语文课程从封闭的课堂上走出来,走向了生活和家庭,走向了自然和社会,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它与传统的教学不同,每次学习的目标、过程、结果都是开放的。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会学到比课本上更多、更珍贵的东西。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经验性的课程,它大多以“问题———解决”和“活动———探究”为载体,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有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阅历,整合知识,运用知识,生成新的知识。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组织、协调、合作等能力的发展,将会比在学术性课程中更为显著。也许这种课程让学生得到的大多是隐性的,不像知识性课程那样显著的收获,但经验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将使学生终生受益。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个性化的课程,它不再是标准化、模式化的学习,也许每一个人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都会不一样。因为它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学习活动,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题、探究、活动、创造与表现。

三、目前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综合性学习在新教材中已经是教学内容之一,目前大城市的重点中学都非常重视综合性学习,开展了系统的实践活动。但是,中小城市许多中学的现行教学中综合性学习有名无实,流于形式,甚至连形式都没有。在绝大多数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片空白。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大致有三:(一)学校方面的问题:学校没有及时建立综合性学习的相关保障制度来促进这一活动的开展;没有建立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情况的监督评价制度;缺乏整体研究、协同教学的氛围,语文教师开展综合性学习常被视为不务正业而加以排斥。(二)教育主管部门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尤其是教研部门很少参与到基层语文老师对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中去,加强对学校教师的专业引领和专门指导专项培训。(三)教师层面的问题:由于许多教师缺乏系统培训,甚至没有参加培训,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理念把握不准,导致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有效性不够;一些教师缺乏研究意识,遇到具体问题不会通过理论学习、合作研讨、实践反思的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凭个人经验处理,导致指导过程中出现偏差;由于日常教学工作任务重,教师参与新课程研究与实施的积极性不高,消极对待综合性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的局面导致“语文综合性学习”只是考试中的一种题型,而不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有效指导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包括:主题确定阶段、活动方案制定阶段、学生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成果的评价等。下面以我曾开设的《走进古城街巷,感受淮楚文化———楚州巷子文化管窥》为例来具体说明。

1. 确定主题

在学习了一单元介绍民居的课外说明文以后,学生对我国民居文化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们决定探究家乡的民居文化,开设综合性学习活动。

首先,在班级组成智囊团,集众人的智慧。这一决定刚一宣布,学生积极报名,最终以小组推荐的方式组成了代表团。大家纷纷献计献策,有主张走进古镇河下了解古建筑结构的,有主张研究淮安民居变迁的,等等。最后综合众人的建议,确定了《走进古城街巷,感受淮楚文化———楚州巷子文化管窥》主题。

2. 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

各小组课后自拟活动方案,择优录用。活动方案一般包括:活动名称、活动实施者、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实施步骤、成果表现形式。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感受我们自己的文化,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各小组讨论的结果,将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采集阶段。搜集资料,了解楚州的巷子有多少条,它的名称由来是什么,有名的巷子有哪些,到实地拍摄保存下来的街巷的图片。第二阶段为整理阶段。将搜集到的图、文进行整合,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第三阶段为展示成果阶段,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我们的民居文化。

方案一经敲定,学生全员参与,积极准备实践。全班同学根据各自的特长分成四大组:摄影组、采访组、撰稿组、后勤组。采访组和撰稿组相互配合,具体又分成三小组,一组采访年长的市民,了解印象中的街巷,如建筑特点、环境、名称由来、居住感受、历史沿革等,这是最淳朴、最地道的文化,是老百姓自己的文化;一组联系淮安地方志办公室,了解街巷的分布特点、名称及发展变迁,为活动提供权威的资料;一组借助网络这一平台,查找相关资料,尤其是现已不存在的街巷的图片。

3. 活动具体过程

任务分配之后,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热情高涨。他们利用节假日,多次走进楚州大街小巷,摄影、采访,回来将采集的资料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及时记录活动心得,讨论下一次活动的具体内容。资料采集结束,学生分工合作,进行有机整合。活动接近尾声,学生模仿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撰写《楚州巷子文化》。展示活动成果,在淮安市市民健身广场展出。

活动前后经历了五个星期,这段时间,学生的团队意识大大提高,他们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甚至发动自己的父母一起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他们渴望在课堂上发现所需要的知识,为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的活动作准备,而这种有意注意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大完善了他们的知识结构。

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记录的指导和方法的指导。针对学生活动的具体任务,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记录:记录活动每个阶段的情况,记录组员任务完成情况、组员的表现、小组的合作情况以及小组活动进展情况等,写活动日记,花絮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相机渗透各种方法指导,如:如何制定一份简要合理的调查问卷,怎样进行有效访谈,如何对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怎样撰写活动总结和研究报告等。同时,指导学生做好文本资料的积累工作。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原始资料,这些原始资料是活动的真实记录,也为活动总结阶段寻找规律、得出结论、撰写报告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这些资料还是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这些资料的积累保存工作。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文本资料的编写工作,每一小组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后都要汇编一本文本资料上交给教师,教师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

五、结束语

上一篇:难忘的济州岛之旅作文下一篇:教师个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