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大舞台综合性学习

2024-05-04

戏剧大舞台综合性学习(共6篇)

篇1:戏剧大舞台综合性学习

《戏剧大舞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利用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比如京剧的脸谱知识和各种地方戏的名称、特色等;

2.让学生欣赏中国戏曲名段,感受戏曲的魅力;

3.积累中国戏曲方面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黄梅戏《女驸马》选段唱片引入新课。师生谈话,说说你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你知道有关戏曲的哪些知识?

同学们,中国的戏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2、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说说你所了解的戏曲种类。

/ 3 1 师生明确: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 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2、欣赏几种戏曲的精彩演段。(欣赏完每一片段后,留3分钟时间,讨论该剧种的特点。)

(1)京剧《玉堂春》选段《苏三起解》;(2)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3)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二)“戏曲知多少”知识竞赛

(全班分四个学习小组,每组各有三道必答题,答对者加2分,答错者扣2分并由其他小组补充)

第一小组必答

1、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

2、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大约有多少?

3、黄梅戏发展壮大于哪儿?

第二组必答

1、昆剧迄今已有多少年历史?

2、善于表演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是京剧四大名旦中的哪一位?

3、下列哪一个不是1790年进京献艺的安徽四大戏班之一?

/ 3 2 第三组必答

1、在京剧脸谱中,颜色不同,象征人物的性格品质、命运也不同,下列代表褒义色彩的是?

2、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哪个剧种?

3、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是哪一行当?

第四组必答

1、下列哪一项不是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

2、你设计一下,在京剧中扮演曹操,应选什么色彩的脸谱?

3、下列属于东北二人转曲目的是?

(三)“戏曲知多少”知识竞赛(抢答题,答对的同学加2分。)热身题:猜猜这是谁?(老师出示图片,学生抢答。)

1、我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物?(难度系数10)

2、戏剧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什么?(难度系数20)

3、请发挥你的演唱才能,为大家表演一段戏曲。(难度系数30)

(四)戏曲论坛

1、与流行歌曲、电影相比,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2、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影碟机已经普及,流行文化对传统戏曲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你认为中国传统戏曲是去还是留?

3、如何改变传统戏曲的困境,重获新生?

(组内讨论,谈谈你的观点。)

(五)学唱《唱脸谱》歌曲

/ 3 3

篇2:戏剧大舞台综合性学习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积累戏曲文化知识,如几种主要地方戏的名称、特色和京剧的脸谱知识、行当等。

2.欣赏戏曲名段,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接受一点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

3.运用语文知识赏析精彩唱词,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课前活动:

1.自主阅读教材,同学间分组合作查找资料,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了解中国戏曲的一般知识。

2.访问剧团专业人士或戏曲爱好者,了解戏曲文化知识和我们家乡的地方戏。

3.观看戏曲VCD影碟、模仿学唱一两个戏曲片段。

4.搜集几段精彩唱词,体会唱词的语言特色,把自己对唱词的理解与同伴交流。

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犹如一条灿烂的长河。在这条长河中,戏

曲堪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迷住了中华儿女,迷住了世界上所有对中华文化所钟情的人。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戏曲大舞台,一同欣赏这道美丽的景观,领略戏曲

文化的魅力,从语文的角度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品味它悠长的韵味。

二.看戏听戏,积累戏曲常识

1.说一说

(1)课前,我们在一个多星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对戏曲肯定有了一些了解吧。

下面咱们首先看一看什么是戏曲?

(2)教师总结: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舞台艺术表演形式,它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多种因素,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

2.戏曲常识回答

(1)抢答题(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回答)①戏

曲的角色分为哪些“行当”?(生、旦、净、丑)

②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唱、念、做、打)

③戏曲表现人物的五种“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

④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⑤京剧四大名旦是哪几位?(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⑥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什么剧?(昆剧)

⑦被称作“东方歌剧”的是什么剧种?(京剧)

⑧请说出你从电视中看到的戏曲专题节目的名称。(九州大戏台、戏苑百家、戏曲采风、名段欣赏、梨园风景线、曲苑杂谈等。)师明确:梨园的由来是这样的,据说唐玄宗曾教乐工、宫女在“梨园”演习音乐舞蹈。后来人们就用梨园做为戏院或

戏曲界的别称。⑨生”和“净”都是扮演男性角色,请问在包公戏中,包公这个角色属于“生”角还是“净”

角?(净)

⑩昆剧迄今已有多少年历史?(四百多年)

(2)必答题(每组一题)①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称赞“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中国古代戏曲作品是?(窦娥冤)

②昆剧,亦称昆曲,产生于哪个朝代?(明代)

③黄梅戏发源于哪里?(湖北黄梅县)

④在京剧脸谱中,颜色不同,象征人物的性格品质、命运也不同,代表褒义色彩的是什么颜色?(红脸等)

3.看一看,猜一猜

(1)戏曲在反映社会生活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文学故事,都是通过戏曲广为传播的(如花木兰、白蛇传、空城记)。我们的祖国地域广阔,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异彩纷呈,为了更好的传承文化,适应人们的文化需求,不同的戏曲种类便应运而生。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戏曲剧种类吗?(学生发言。昆剧、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川剧、吕剧、皮影戏、二人转„„)

(2)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360多个地方剧种,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下面咱们一起来观看几则戏曲片段,然后说一说它们各属于哪个戏曲种类?你对这个剧种有哪些了解?①播放京剧《四郎探母》片段(视频)

a.学生说说对京剧的了解。(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的前身是徽剧,它的形成源于“四大徽班”进京,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京剧表演成熟、唱腔雍容华美,被誉为“国粹”、“国剧”。)

b.说起京剧,不能不提到脸谱。“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大屏幕出示各种脸谱)

c.脸谱的作用是什么呢:脸谱是将戏曲人物类型化的一种手段。在演员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这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和文化!那么,不同色彩的脸谱分别代表什么呢?(大屏幕依次显示白、红、黑、黄、蓝色脸谱学生用一两个词来分别概括其含义和代表人物的性格特点。)

(白脸的曹操——阴险狡诈;红脸的关公——忠心耿耿,很英勇;黑脸的张飞——勇猛,鲁莽;典韦这个人物同学们不太熟悉,他是三国时的一员大将,黄色的脸谱通常代表英勇善战;同学们虽然对窦尔敦不了解,可大家在美术书上见过绿脸的程咬金,他们都是绿林好汉,大家猜猜,他们的性格、品质是怎样的?--豪爽侠义。)d.脸谱是不是很神奇呀!用不同的色彩表现不同的人物,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平时描写人物时也要注意观察,写出特点,可不能千人一色,万人一面啊!②播放黄梅戏《天仙配》片段(视频)

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唱腔悠扬委婉,优美动人,表演上载载舞歌,生活气息浓厚,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③豫剧《花木兰》片段(视频)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曲调高亢有力。你知道豫剧著名的演员是谁吗?(常香玉、小香.....

玉)

(3)小结:不同的剧种的特点,最突出的表现在语音、音乐和唱腔上的区别。

三.欣赏名段,感受戏曲魅力

人们一般说“听戏”,而不是说“看戏”,看见欣赏戏曲主要靠听觉。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两段戏曲名段,来感受一下戏曲的魅力。

1.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四.赏析戏文,品味语言之美

戏曲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除了它贴近民众、雅俗共赏,富有韵味和地方特色的唱腔,还在于它精练优美的戏曲语言。每一段唱词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仔细品味唱词会别有一番风味。请看下面这一段:(大屏幕显示唱词)

(一)《西厢记·长亭送别》(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cōng)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zhūn)的行,车儿快快的随。

恰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chuàn);

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

(1)这段唱词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写的是离情别绪,莺莺与张生依依惜别的情景)

(2)这段唱词哪些地方写得好?

(a.以秋天之景,写离人之情,渲染出缠绵哀婉的气氛。b运用联想和夸张的写法表现出莺莺与张生分别时的复杂心情。)

六.总结与评价

1.请几名同学谈谈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收获。(老师予以评价)

2.结语:随着流行歌曲的火爆、影视文化的传播,很多同学喜爱听流行音乐,很少接触戏曲,总认为戏曲特没劲:咿咿呀呀唱半天,根本听不懂唱什么。其实,戏曲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而保存到今天,必然有它独特的魅力,连老外都喜欢。因此,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在追求流行的同时,可千万不要遗忘了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东西-戏曲。

由于戏曲艺术博大精深,仅仅靠这次语文课实在无法从语文的角度领略其全部内涵。课堂是有限的,而语文学习的空间却是广阔的。希望大家能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去进一步感受戏曲文化的无穷魅力吧!

3.学生齐唱《说唱脸谱》。

篇3:戏剧大舞台综合性学习

一、“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

1.找准整合切入点, 确定研究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将信息技术、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综合性活动进行整合, 我们首先要考虑清楚前两者的目的和任务。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使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而信息技术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如果将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整合, 我认为最好的途径就是以综合性学习为媒介, 因为综合性学习既需要用到信息工具, 又需要熟练的语言文字的交流和表达。

2.加强组织指导, 保证活动顺利完成

任何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前, 我先根据学生对戏曲知识的了解程度, 将全班根据不同任务分为五个小组:戏曲基础知识汇报组——收集整理戏曲材料信息, 熟悉各剧种的特点和代表曲目;戏曲舞台艺术知识汇报组——了解基本的戏曲舞台知识, 学会表演某一剧种选段;脸谱知识组——了解脸谱的基本知识, 掌握常见脸谱, 学会绘制脸谱;调查访问组——该组活动时间应贯穿整个综合性学习的始终, 确定调查内容、步骤和对象, 设计调查问题及绘制调查表格;戏曲辩论组——选好议论主题, 分正反两方辩论, 学习辩论技巧。学生有了目标, 就知道如何入手了。

3.重视活动过程, 师生互动合作和学生自主探究两结合

无论何种活动都要重视过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以组为单位进行的, 对于他们的前期查找资料和后期汇报, 我都给予了一定的指导, 比如有些组选择单一的文字汇报方式, 我会建议他们再加入图片、视频、表演、互动环节等, 这样既丰富多彩, 又能调动其他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再比如有些孩子在下载视频时遇到了困难, 我只是给其示范而不是直接交给他们现成的资料, 这样无形中就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挖掘了他们隐性的潜质。自主学习给了学生个人能力发展的空间, 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巨大力量, 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4.重视成果展示, 为学生提供展现平台

成果展示是此次活动的重头戏。在汇报课上每个组根据本组特点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多媒体:戏曲基础知识汇报组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非常有名的戏曲选段, 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戏曲知识;戏曲舞台艺术知识汇报组不仅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 还表演了《天仙配》选段, 表情动作颇为到位, 在互动环节中又向同学传授了基本动作;脸谱知识组自己亲手绘制了脸谱, 介绍人物, 讲述故事, 告诉同学们脸谱所代表的性格特点;调查访问组则给同学们展示了他们所制作的问卷调查表, 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总结;最后辩论组的同学让我们见识了他们唇枪舌战的辩论, 使我们对戏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以说, 同学们选用了多样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展示学习成果。通过相互交流, 同学们的戏曲知识更加丰富了。我也发现了在课堂上所看不到的学生的闪光点, 可见只要给予机会, 学生的能力是不可限量的。

5.注重活动评价, 鼓励学生学习的热情

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 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中, 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声音, 强调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基于这一点, 我总是多给予学生激励性的、特别是个性化的评价, 尽可能多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肯定他们的创新, 根据活动内容评出“优秀小组”“最佳课件制作奖”“最佳表演奖”“最佳绘制奖”“最佳辩手奖”等多个奖项。这样既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又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研究的欲望, 推动了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对语文综合性实践学习的新看法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我意识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 能有效地实现教学改革, 在此基础上我也对综合学习有了新的认识。

1.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定要体现其语文性

这次活动课, 虽然是综合性实践学习, 但还是要重点将语文的观念贯穿始终。比如在各小组汇报结束后, 我利用多媒体下发了《社戏》中的片段, 要求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戏曲知识来研读鲁迅《社戏》中关于绍兴社戏的描写。针对“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 捏着长枪, 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以及铁头老生, “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一段, 我提出以下问题:

(这个黑的长胡子的演员外号叫什么? )

(是什么角色? )

(属于戏曲哪个行当? )

(他的黑脸代表什么? )

(背上插着四张旗, 表示什么?插的旗越多, 越 )

(连翻八十四个筋斗, 说明什么? )

从以上方面可以看出我给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准确定位,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 如果上成了音乐课、历史课又或者地理课等, 那岂不是语文课的悲哀?

2.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体现“综”

既然是综合性学习, 这个“综”就要得到充分体现, 我认为它应该包括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多门学科的综合、课内外知识的综合、个体与群体的综合、教师导与学生学的综合等等。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些关系, 综合性学习都会低效, 失去原有的意义。

将所有同类型的知识资源整合运用,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戏曲大舞台》这堂课就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对收集来的材料和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整合, 如关于《花木兰》和《社戏》的知识环节;多学科间进行了整合, 如表演《天仙配》、绘制脸谱, 分别和音乐课、美术课进行了整合, 等等。师生间也形成了一种整合, 准备期教师的指导、汇报课上教师的适当提点和学生发挥的主体地位也形成了整合。总之, 我们应该从广义上来认识和理解整合课。

3.区分多媒体课和整合课

听过很多节整合课, 有一部分我认为只是单纯的多媒体课。既然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就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我看来, 真正的综合性实践课要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查找资料、辅助汇报学习成果, 而非单纯地由教师去制作一个课件来上课。

三、整合课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指导不完全到位

比如在汇报成果时, 辩论组的同学没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没能找准切入点进行反驳, 因而辩论不够精彩。调查访问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任务量最大, 但他们数据统计不够全面, 因而在总结时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如果教师能进一步指导, 效果能好一些。

2、部分学生没能发挥其主体性

上课过程中, 我发现有些学生只是扮演了观众的角色, 在准备阶段好像无从下手。可见, 如何能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使所有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篇4:戏剧大舞台综合性学习

不堪雇主侮辱愤然辞工,和家政姐妹组建话剧社

2010年12月23日凌晨,一位身体结实的中年女子,背着行李漫无目的地走在阴冷的北京街头,眼神中透着迷茫。这名中年女子名叫刘凤玲,来自河北邯郸。一年前,她从老家一个化工厂下岗,她丈夫的单位效益也不好,两人要供儿子读大学,感觉非常吃力。下岗后,刘凤玲不愿在家闲着,就和一个下岗的姐妹结伴来京城打工。因为学历低,没有其他技能,她只好在家政公司报了名。经过培训后,她被派到雇主家里做保姆。

不到一年时间,刘凤玲经历了两任雇主。第一任雇主是位独居老太太,性格孤僻,爱发脾气,刘凤玲做事稍不称她的心,便会遭到指责。就连土豆皮削得稍微厚了些,老太太都会骂她浪费,骂她拿主人家的东西不当回事儿。在家政公司接受培训时,刘凤玲听老师讲过如何与各种性格的老人相处。她清楚,老太太独居久了,与外界很少接触,性格古怪也在情理之中。于是,她发自内心地去关心呵护老人,给她读报、讲外面的故事,渐渐地,老太太对她态度好转,两人相处渐趋融洽。半年后,老太太的大儿子把她接到美国照顾,刘凤玲的第一份保姆工作也结束了。

有了与独居老太太相处的经历,刘凤玲对做好家政工作充满了信心。然而,她的第二任雇主却让她饱尝了不被信任、时时被监视的苦恼。第二任雇主是一对老年夫妇,两人住着一套三房两厅的大房子,家里装修得富丽堂皇。刘凤玲进门的第一天,老太太就给她定下很多规矩,比如晚上睡觉不能把门关严,不能躺在床上吃东西,炒菜放油不能太多,等等。如果说这些规矩刘凤玲还能接受的话,老太太的不信任则让她的自尊饱受践踏。她一进门,老太太就旁敲侧击地说,前一任保姆因偷她的东西,被她送到了派出所,她家有干公安的亲戚等等,暗示刘凤玲手脚要干净些。尽管老太太的话让刘凤玲心里很不舒服,但她做事仍很努力。

然而,一天下午,老太太怒气冲冲地质问刘凤玲:”我女儿从法国带回来的一盒巧克力不见了,是不是你拿的?”老太太的话让刘凤玲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她气愤地说:“阿姨,您这话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无凭无据的怎能凭空诬陷我呢?”没想到老太太却说:“巧克力吃到肚子里让我怎么找证据,难道要报警查你第二天的大便?”老太太的话让刘凤玲很受伤。当天晚上,刘凤玲一夜没合眼,第二天一早,她就收拾行李离开了老太太的家。

背着行李走在北京的街头,刘凤玲有些迷茫。一起来北京打工的姐妹得知她的境况后,马上赶了过来,并为她找了个小旅馆,让她先住下,休息两天再找工作。看到刘凤玲心情郁闷,同来的姐妹告诉刘凤玲,北京有个“打工妹之家”,那里是来首都务工的姐妹们的“娘家”,心烦了可以去看一看,找人聊一聊,心情就轻松了。

听说北京有专门让打工妹聚会的地方,当天下午,刘凤玲就按照姐妹提供的地址找了过去。在“打工妹之家”,刘凤玲遇到了不少和她有着相同遭遇的姐妹,大家越聊越热火,分别时还互留了电话,说以后互通信息,共同勉励。在众姐妹的帮助下,刘凤玲很快找到了工作,雇主是一对年轻白领,对刘凤玲很尊重,刘凤玲工作很愉快。

2011年5月的一天,刘凤玲接到“打工妹之家”文艺部负责人阎成梅的电话。阎成梅说她组建了一个话剧社,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家政工这个群体,她希望通过话剧表演的方式来展现,现在从家政女工中招聘话剧演员,希望刘凤玲能加入。从小到大,刘凤玲所有的表演经历也仅限于中学时给班里的同学唱唱歌,现在让她当演员,能行吗?阎成梅让她考虑一下,然后就挂了电话。

刘凤玲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几个打工的姐妹,来自内蒙古的蒋秀华说:“我也接到了邀请电话,而且当时就报了名,咱们演话剧是自己演自己,有什么好怕的,说不定将来咱们还能成明星呢!”

第二天,刘凤玲到“打工妹之家”见到了阎成梅。阎成梅拿着一张报名表,对她说:“已经有20多个女工报了名,演戏不仅能丰富你的文化生活,而且还是难得的人生经历,你还犹豫什么呢?”在阎成梅的鼓励下,刘凤玲报了名。一周内,有35名家政女工报名加入了话剧社。

脱下围裙跟着教授学表演,话剧社成了她的精神家园

一周后,刘凤玲参加了话剧社正式成立后的第一次见面会,阎成梅向大家宣布:话剧社取名为“地丁花”,“地丁花”来自家政女工刘鲜华所创作的抒情诗。阎成梅还告诉大家,“地丁花”话剧社还请来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副教授赵志勇当艺术指导,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陆璐、硕士研究生康乃瑶为话剧社的编辑及剧务,负责日常训练和课程设计等。有这样的专家班底,刘凤玲和姐妹们感到很振奋。

话剧表演的第一堂课是发声和形体训练,赵志勇亲自给学员们做示范,他一边做一边给大家讲解要领,要求每个学员发声时都能感觉自己的腹部在震动。刘凤玲努力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了,可总是不得要领,她有些泄气:“赵老师,我咋老感觉不到震动呀?”

看到刘凤玲沮丧的样子,赵志勇笑着跟她讲解发声的技巧和要领,让她跟自己练习几遍。反复练了多次,刘凤玲这才找到了感觉。发声、形体训练过后,开始训练片断,赵志勇手拿麦克风,给大家讲解道:“大家要记着,站在舞台上你们就是演员,不能再随意乱动了。表演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光区,否则台下的观众就看不见你了。”

接下来,赵志勇让大家练习小品《抢座椅》。几个胆大的女工主动走上舞台,在聚光灯下,按照老师的要求做着动作。刘凤玲坐在角落里,看着姐妹们的表演越来越自如,心里暗暗叫好。赵老师问道:“接下来该谁了?”刘凤玲心里直打鼓,始终没有勇气上台。

姐妹们纷纷上台表演,最后只剩下刘凤玲和另外两名女工了。赵志勇就点名让刘凤玲上台,她这才大着胆子走上舞台。可一站到聚光灯下,她就紧张得腿发抖,手也不知道往哪儿放了。赵志勇不停地鼓励她,并为她设计了一个小孩的角色,让她回忆自己的童年,刘凤玲一下子找到了感觉,排练也非常出彩。

排练结束后,赵志勇问刘凤玲感觉怎么样。刘凤玲苦笑道:“比做饭、洗衣服难多了,感觉快坚持不下去了。”赵志勇鼓励她:“万事开头难,你接受能力强,只要努力,很快就能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平时工作辛苦,排练话剧能让心情放松下来,也是一种精神寄托。”赵老师的话入情入理,让刘凤玲找回了信心。两个月后,一些坚持不下来的女工选择了退出,刘凤玲却成了话剧社的骨干。

平时,指导老师经常和刘凤玲及其他学员聊天,鼓励她们把工作中的一些故事说出来。起初,刘凤玲还有所保留,但看到其他姐妹畅所欲言,别人经历的事情比自己还要生动、曲折,她就打消了顾虑,把自己的遭遇和盘托出。

家政女工生动、鲜活的经历成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经过一个月的集体创作,“地丁花”话剧社创作出了话剧《我的劳动:尊严与梦想》。为了把作品搬上舞台,阎成梅和赵志勇拟订了一个8天工作计划:连续8个周六,从8点30分到16点30分排练话剧。话剧一共包括4场,时长45分钟,11个角色,表现形式有对话也有舞蹈。

因为话剧《我的劳动:尊严与梦想》采用了刘凤玲提供的素材,赵志勇安排她在剧中饰演一名不被雇主信任的家政女工。他告诉刘凤玲:“你演戏时不需要技巧和修饰,只需要本色表演就行了。”想到能把自己亲历的事情演给大家看,刘凤玲既激动又忐忑,生怕演不好,辜负了话剧社老师们的苦心。

自从进入排练以来,每个周六刘凤玲都会坐一个多小时地铁,再倒两次公交车赶到话剧社,和老师、姐妹们紧张地排练一天,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虽然很忙碌,但刘凤玲过得很充实、很快乐。

每当过了周三,刘凤玲就会数着日子过,盼着周六快点到来。每周排练前,话剧社的成员们都会收到活动短信,如果没收到短信,她总觉得是不是手机坏了,直到收到短信心里才踏实。平时,只要有空闲,她嘴里就念念有词,因为背台词是她的弱项。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演员介绍记台词的经验——手抄台词,她就有样学样,也一遍遍地手抄台词。

在刘凤玲看来,“地丁花”话剧社已成为她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她能感受到劳动者的光荣与尊严。

“地丁花”绽放国际大舞台,家政女工也有大梦想

2012年元旦期间,“地丁花”话剧社在北京市东城区社区活动中心进行公演。首次在观众面前亮相,刘凤玲既兴奋又紧张。开演前,她一连去了几趟厕所。赵志勇笑着对她说:“上台前要深吸几口气,默念几句‘我能行’,上台后就轻松多了。平时你演得那么好,只要发挥出一半水平,就已经很出色了。”

有了老师的鼓励,刘凤玲心情稍稍放松了一些。轮到她上场了,她深吸两口气,稳步上台,看着台下的观众,她还是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大脑“断片”,台词也忘了。好在她有所准备,偷偷瞄了一眼掌心里记的台词,然后字正腔圆地说道:“阿姨,我是新来的保姆小刘,今后有做得不到的地方,请多批评……”让刘凤玲没想到的是,这句台词说出来后,她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许多。慢慢地,她融入到了剧情当中。当演到被雇主老太太诬陷偷吃巧克力的情节时,刘凤玲愤怒地质问道:“捉贼捉赃,说我偷吃您的巧克力,请您拿出证据来,虽然我是个保姆,但同样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因为演的是自己经历的事,刘凤玲的感情特别充沛,对雇主老太太的质问铿锵有力,台下的观众深受感染,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首次演出便获得成功,让刘凤玲和参演的姐妹们信心倍增。此后,她们在赵志勇等老师的指导下,陆续创作了《志愿服务》《等待花开》《小保姆的喜乐年华》等系列作品,分别展示了家政女工在工作中如何处理和应对各种问题,以及家政女工与雇主之间相亲相爱的亲密关系。在这些剧中,刘凤玲均扮演重要角色,逐渐成了话剧社的台柱子。赵志勇对她的评价是:收放自如,有大家风范。

随着“地丁花”话剧社参演的剧目越来越多,名气在京城也越来越大。2013年6月,话剧社接到了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组委会的电话,被邀请参加9月份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国际青年戏剧节。这对刚起步的话剧社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为了在国际戏剧舞台上绽放异彩,赵志勇要求话剧社演员当天排练的内容必须学会,学不会的回家想办法练习。半个月后如果考核不达标,将不能参加这次演出。在剧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刘凤玲自然不敢怠慢,雇主一家人上班后,她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2013年9月21日,在北京第六届国际青年戏剧节上,刘凤玲和姐妹们演出了话剧《等待花开》,她们用本色表演征服了台下观众,演出过程中,掌声不断。演出结束后,一位来自加拿大的戏剧家连声称赞:“你们的表演真棒!真不敢相信你们是业余演员,以后我也要加入你们的话剧社。”

演出取得成功,刘凤玲却累得差点瘫倒。然而,她没太多时间享受成功的喜悦,因为雇主家的狗那两天不舒服,她还要抱着它到宠物医院看病呢!

有了话剧舞台,刘凤玲的日子过得充实而愉快。2015年6月下旬,“地丁花”话剧社要在北京蜂巢剧场演出话剧《新时代家政工》,刘凤玲在剧中饰演一位喜欢发微信、微博,对高科技家电十分精通的保姆。之所以敢接这个角色,是因为她服务的雇主正好是一对IT白领夫妇。当初,她对能否饰演这个角色还有些不自信,那对白领夫妇知道后,鼓励她大胆去演,他们教她如何玩微信、微博,如何使用高科技家电。有了技术指导,刘凤玲的自信心上来了。演出时间一天天临近,让刘凤玲感动的是,那对白领夫妇特地给了她3天假,让她集中精力去排练。

6月21日,话剧《新时代家政工》如期在北京蜂巢剧场上演。剧中,刘凤玲不但业务精湛,还是家政姐妹们的知心人。一位在教授夫妇家做保姆的姐妹,因为不会使用多功能电饭煲而被辞退,她向刘凤玲诉苦时,刘凤玲委婉地劝她:“咱们家政工也要与时俱进,不然就会被时代淘汰。现在雇主给我安排事情都是通过微信,建议你买个智能手机,我教你玩微信,咱们一起跟上新时代!”一席话说得那个姐妹直点头,观众也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演出结束后,刘凤玲和众姐妹们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中央电视台第九套节目为她们补拍了纪录片,网络媒体也纷纷对她们进行采访。人群中,刘凤玲竟意外地看到雇主夫妇捧着一束鲜花向她走来,她急忙迎了上去。原来,雇主夫妇事先没有告知刘凤玲,悄悄来现场看她的演出了。男雇主伸出大拇指称赞她:“刘姐,你演得真棒,我们都为你骄傲!”

四年来,刘凤玲在话剧中饰演了十多个角色,成了话剧社的台柱子。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刘凤玲还有一个梦想,就是代表中国的家政姐妹们,站到国外的话剧舞台上,让国外的观众都知道,中国的家政女工也是一群了不起的女性!

篇5: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主持词

音乐起:付娜《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师:同学们,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男:我国的戏曲,源源流长,历史悠久。

女:真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了解多少戏曲知识呢?

(同学们回答七八条)

女:看来大家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中国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

男: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女:我国戏曲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另外,戏曲中的唱腔、龙套(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脸谱、服饰以及演出场地所涉及的露台、庙台、舞台等也都有它们特殊的韵味,在这里不一一赘述。男:瞧,这就是所谓的“唱念做打”。

女: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处的男性角色的统称。里边又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男:“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女:“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

男:“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女:(大屏幕)这就是邮票上“生旦净丑”的造型。

男:我国戏曲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女:哇,这么多,不过比较流行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男:其中昆剧,又称“昆腔”、“昆曲”,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女:介绍了昆曲,可不能不介绍京剧啊。

男:是的,京剧素有“东方歌剧”之称,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也是我国国粹。

女:你还知道发源于我们黄冈的戏曲吗?

男:这个,谁不知道?黄梅戏呗,它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只是它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女:可不是么,墙里开花墙外香。

男:说到戏曲,你知道《谁说女子不如男》是什么剧种吗?

女: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

男:你能来两句吗?

女:别说我,我们全班都能,大家说是不是?“刘大哥”唱-------

男:看来真是谁说女子不如男呢?

女:要说真正体现我们女子风采的当属越剧。

男:是吗?

女: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男:那我们男的适合唱什么戏曲呢?

女:唱川剧噻,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

男:哦,我知道川剧中有一种绝活,那就是变脸。

女:疾如风,快如电。脑壳一转,说变就变,眼睛一眨,不过瞬息之间。男:哇,好潇洒好浪漫啰

女:当然比较有名的戏曲还有湖南花鼓戏,秦腔,评剧,皮影戏等。

男:以上最有名的当属京剧啦,京剧中有四大旦角

女: 梅派:由梅兰芳创立。梅兰芳毕生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用自己的表演创造出大量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

男:程派:由程砚秋创立。主要以深邃曲折的唱腔,通过娴静凝重的舞台形象表现古代的女性,尤其善于塑造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的女性。

女:荀派:由荀慧生创立。善于塑造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男:尚派:由尚小云创立。以刚健婀娜为特有风格,唱、念、做、打均不尚纤巧,以气与力取胜,具有阳刚之美。

女:还是让我们一睹他们芳容吧。

男:当然戏曲不只是演女子的专利,下面让我们一一认识京剧中的四大行当吧。女:说到京剧,我们就不能不提到脸谱啦。

男:每种脸谱代表着一种性格,我们同学们也精心制作了各种脸谱(展示并讲解)男:归纳起来,也就是 红忠紫孝,黑正粉老,水白奸邪,油白狂傲,黄狠灰贪,蓝勇绿暴,神佛精灵,金银普照。

女:让我们共同欣赏京剧舞台上的各路英雄吧!

男:同学们,下面将是我们表演的舞台,那就是:戏曲知识大比拼。

女:首先请听竞赛规则

(1)全班分为四个竞赛小组。

(2)竞赛分必答题、抢答题两个环节进行。

(3)必答题每小组3题,每题10分,合计30分;抢答题每题10分。

(4)记分员负责统计各组得分,有请朱老师。

男:抢答戏曲知识,唱响拿手戏曲。竞赛优胜者奖品将有班主任赞助支持。女:英文准备好了吗?第一组,请看大屏幕:

男:下面有请第二组。

女:有请第三组。

男:有请第四组。

女:下面我们看看必答题各小组得分情况:

男:下面我们将进入抢答题环节

女:答题规则:听到开始后才可以抢答,否则取消本题答题资格。答对加5分,答错扣5分。分选择题,简答题,连线题和视听题。

男:首选请听选择题,各小组请听题:

女:下面请听简答题,准备好了吗?

男:下面请看连线题

女:最后请听一组视听题,要求说出曲名和剧种。

男:到底谁是今天获胜的小组呢?请看计分板:

女:(从最后一名念起)

男:我们用掌声共同祝贺第小组同学。

女: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我国的戏曲真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唱不尽。请各小组的同学演唱一段“梨园风情”。

师:同学们,听着大家稚嫩的唱腔,又唤起了我们对戏曲的浓厚兴趣。可是现实生活中,随着流行歌曲的火爆、影视文化的传播,戏曲艺术日趋衰弱,曾经人才辈出的剧团青黄不接,曾经广为传唱的曲子曲高和寡。那么,戏曲的出路在何方?我们如何来振兴中国戏曲?请大家课外时间多多出谋划策。

中国的戏曲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表演体系,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相信这节课给你带来语文知识外,也给你喜欢和爱上这一传统文化开辟出一条阳光大道。

同学们,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真正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特色的东西,才是最具有生命力,最能打动人的。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

篇6:戏剧大舞台综合性学习

创设情境:

本单元我们重点接触了艺术方面的文章,从中看到了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由此生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了情操。积于此我们今天准备了这节题为《戏曲大舞台》的综合活动课,来进一步了解、触摸我国的戏曲艺术,培养我们高雅的艺术情趣。学习目标:

1、初步识记并积累戏曲文化知识,如几种主要地方戏的名称、特色和京剧的脸谱知识、行当等。

2、利用多媒体欣赏戏曲名段,说一说戏曲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3、探讨青少年对传统戏曲的态度,针对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4、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学生课前活动:

1.自主阅读教材,同学间分组合作查找资料,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了解中国戏曲的一般知识。2.访问剧团专业人士或戏曲爱好者,了解戏曲文化知识和我们家乡的地方戏。3.调查青少年对戏曲的态度,以及应对措施。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语

课堂调查学生对戏曲的了解程度,引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括历史悠久的戏曲文化。我们可以欣赏河南豫剧的淳朴厚实,此外,在戏曲上,还有京剧的雍容典雅,越剧的轻柔婉转,梆子戏的高亢悲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中,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二、在这节课上,我们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是(见上述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三.赛一赛,积累戏曲常识

1、赛一赛

(1)课前,你们在前几天的自主学习活动中,一定搜集到很多有关戏曲的资料,了解了戏曲的一些常识吧。下面我们就检测一下,检测分必答题、抢答题,必答题分组进行,抢答题谁最先举手作答并回答正确,就可为本组挣分,最后评出评出优胜组,给予小小的奖励;每题10分,现在大题开始。(大屏幕显示)必答题有两轮,抢答题有两轮:

必答题(每题10分):第一轮 第一组题

1.被称为“中国戏曲之母”的剧种是哪个剧种?(昆剧)2.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

3.与希腊的悲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曲的剧种是什么?(中国戏曲)第二组题

1.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大约有多少?(360多种)2.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哪个剧种?(京剧)3.戏曲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必答题:第二轮(连线题)第一组题

昆剧 芬芳的泥土气息 京剧 浓浓的河南特色 黄梅戏 中国戏曲之母 豫剧 东方歌剧 第二组题

梅派 A.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柔媚娇婉的风格 程派 B.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刚健婀娜风格 荀派 C.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尚派 D.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

抢答题(每题10分)第一轮 一判断正误

1、中国戏曲起源于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正确)

2、我国戏曲讲究 “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正确)

3、戏剧表现于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正确)

4、京剧称为“中国戏曲之母”。(错误)

二看图片辨剧目(略)抢答题:第二轮

1、说唱对戏曲发展的影响主要有哪两个方面?

(说唱文学对剧本创作的影响,说唱音乐对戏曲唱腔的影响)

2、“参军”是曹操创建的一种官职的名称。魏晋南北朝多设置“参军”一职,是一种相当县一级的重要幕僚。著名诗人陶渊明和鲍照都做过“参军”。参军戏是唐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它是继承古代的“优”的滑稽戏谑、巧言善辩的传统发展而来的。表演发展到由两个角色,一个叫“参军”,一个叫“苍鹘”,请问:表演中被戏弄的角色是——(参军)

3、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代,产生了大量的优秀剧目(今存一百多种)和优秀剧作家,你能说出作家中最杰出的是谁吗?

(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一生写有60多个剧本,现存18种,有很高的国际影响。)

4、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称赞“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中国古代戏曲作品是? A《西厢记》 B《窦娥怨》 C《汉宫秋》 B

5、唐玄宗时大力鼓励戏剧,在宫中设立了“优伶”习艺班,自己有时也参与演出,旧时代的戏曲界把他视为戏剧的祖师爷,至今中国和日本都把戏剧界称为“梨园”。请问:把戏剧界称为“梨园”是因为—— A习艺班当时设置在梨园殿;B习艺班周围种植着许多梨树;C唐玄宗给习艺班定的名称。

6、大文学家欧阳修在编撰《新五代史》时,专为“伶官”立传,并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写下这样一段著名的话:“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请问“伶官”是指—— A 聪明伶俐的官员;B 宫中的戏剧演员

7、中国戏曲表演人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角色归为若干行当。“旦”角是女性角色,请说出 “旦”角可分为哪几类?(三种即可)

正旦、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闺门旦、彩旦等。

8、“生”和“净”都是扮演男性角色,请问在包公戏中,包公这个角色属于“生”角还是“净”角?(净角)

9、脸谱是我国戏曲一项富有特色的夸张性的化妆艺术,它设色鲜明,勾绘精巧,富有图案美,是把绘画和表演统一在演员一张脸上的独特艺术。不同颜色的面部化妆,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请问含有贬义,代表凶诈的是——

A 黄脸和白脸 B 蓝脸和绿脸 C 金脸和银脸

10、下列对京剧唱腔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 西皮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 B 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 C 西皮唱腔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优胜组老师给予小小的奖励。

2、问一问

由大屏幕看图片猜剧目引入,在所有戏曲中,影响力最大的剧中是什么?(学生答:京剧)提到京剧,就不能不提京剧和其他戏曲的最大的区别,那就是脸谱。下面,让我们来判断一下,京剧演员脸上五颜六色的脸谱代表什么。

出示脸谱图片,学生探讨,并总结脸谱特征: 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

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

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黄脸和 白脸 含贬义,代表凶诈;

金脸和银脸 是神秘,代表神妖。

3、猜一猜

大屏幕上出示脸谱图片,学生猜猜他们分别是什么性格,代表人物是谁。

4、听一听

热闹之后,请大家静静地欣赏戏曲。

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戏曲名段《苏三起解》、《谁说女子不如男》。

5、想一想

也可以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1、我国的传统戏剧究竟该去,还是该留?为什么?

2、我们为什么不能像热爱流行音乐那样热爱戏曲呢?我们的传统戏剧应该怎样摆脱困境,重获新生?(学生发言)同学们都认为戏曲应该存在下去,并为此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那么,山西电视台有个栏目做到了让戏曲发扬光大的重任(学生答:走进大戏台)。自从这个栏目开办以来,全省各地兴起了唱戏的热潮,这些面孔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出示走进大戏台擂主的照片),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进而喜欢中国戏曲。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唱脸谱》,看看外国人眼中的戏曲是什么样子。(播放FLASH《唱脸谱》)

6、写一些

一节课马上结束了,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呢?请大家书面总结一下,20个字左右即可。(挑一组同学代表发言)

四、老师总结

上一篇:给杨阳的一封信下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