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认真早读的习惯

2024-04-22

如何培养学生认真早读的习惯(精选8篇)

篇1:如何培养学生认真早读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认真早读的习惯

孙惠燕

我们都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而一天之际在于晨。充分抓紧早上的每分每秒的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早读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让学生养成认真上早读课的习惯,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以前,每当我早晨来到教室时,总是看到一番让人不太满意的景象。学生有的在交作业,有的找作业、补作业,有的打闹、说话,捧着书朗读的有,但很少。这样的环境,想读书的孩子也读不进。只有等看到我,甚至要提醒一下,他们才会捧起书本开始读书。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为了让学生养成早上一进教室就读书的习惯,我开始想办法。学生们都喜欢当小干部,都喜欢当老师的小助手,于是我在班内开展了“我是老师的小助手”活动,即每天选一位表现最突出的学生当早读领读员,然后由他根据早读表现好的每组再各选出一位小助手帮老师收发作业,检查同学们背课文,监督他们的课间游戏情况„„在这种措施的激励下,很多孩子改变了以前不良的习惯。领读员能像老师一样站在讲台上带领大家读书,随时把表现好的同学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给予表扬。为了能做到一进教室就能交上作业,有的同学前一天晚上就早早地把该上交的作业放在了书包特定的位置;为了能让领读员看到自己表现好,一坐到座位上就马上拿出书,有模有样地读起来。为了鼓励同学们当好领读员,我还会一个月举行一次评选“最满意的领读员”活动,大大激发了每位同学的积极性。

为了使早读课不流于形式,我每天坚持一到学校就来到教室,督促早到的学生先安下心来读书。晚到的学生走进教室,看到别人读书,自然而然地加快了动作,放好书包,拿出书本,也自觉地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学生的朗读水平参差不齐,对每篇课文内容的理解不一样,朗读效果也就不一样。所以,原来有磁带的时候就放录音磁带让学生模仿磁带朗读。有时教师范读,有时也会让一些朗读好的学生领读,让大家读准、读好、读出美感,读出享受。也可以让一些朗读能力不太好的学生读,边读边点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早读课上还会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背诵比赛,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之间,看谁读背得正确、流利,读得有感染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因为儿童是主观能动的,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看似不起眼的小小的早读课告诉我:只有用发展的眼光,及时发现问题,适时调整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篇2:如何培养学生认真早读的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学期新接了两个四年级的新班,发现很多孩子都缺乏认真的品质,更缺乏认真检查的习惯,做完作业就交,好像只要写完了就万事大吉了。可交上来的作业总是这错那错,而改错又要跑几趟,老师指一个改一个,同样的错误就不知道一起改。我在反思他们错误的原因,平时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

首先要认真、正确地审题。正确审题是做对题的关键。要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在审题时,把重点的字、词点出来,要明确题目让我们做什么;一道题到底有几个要求,每个要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步一步地有序完成。如:在估算部分的《课外作业》上有一道练习题,是让学生先估算,再准确计算,很多孩子都想当然地估算完了了事。借此机会,我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只有在典型题例面前,才更有说服力。

其次是要教会学生检查题目的方法。很多学生所谓检查就是把题目从头到尾看一遍,其实是走马观花,一点用处也没有。不同的题型检查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如:填空题、选择题检查时不要看自己的答案,重新做一遍,看是否和刚才做的一样;计算题要用验算的方法检查:可以重算一遍,也可以利用逆运算检验等,如果是方程,就把未

知数的值代入方程检验;应用题必须先弄清题意,再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列式是否正确,同时更不能忽略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等,当然也可以根据题意将求出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这些方法在考试时尤其重要有效。

第三,计算实验中,学生改错前先找错因的方法,广泛适用于平时的作业。如果有条件面批,就让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当然,错因要坚决杜绝“粗心”、“不认真”“做错了”等毫无意义的字眼,这些都浮于表面,没有实际作用。要让学生从是否抄错题开始检查,在查计算方法,如果计算方法对了,就查具体哪一步出错了,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错误等。就像医生治病一样,必须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根治的效果,使学生尽量少犯,甚至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计算能力自然就会逐步提高。

篇3:如何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一、教会孩子如何去听讲

我们常常对孩子说:“上课要认真听讲, 好好听讲。”岂不知, 我们的孩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这个要求提得有点大, 没有可操作性。怎么做才是认真听呢?其实,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们如何做算是认真听讲。我认为上课听讲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 要坐好。身体坐正, 双肩自然放松, 双手叠放胸前, 双脚平放在地面, 稍稍岔开与肩同宽。

其次, 在教师讲课时, 眼睛要看着老师的眼睛。同时, 在回答问题时, 眼睛要看着同学或看着老师。

第三是最关键的, 就是边听边想。听到老师或别人说的内容后要思考, 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疑问, 自己如何应答……只有精力集中, 你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

在我任教的五年级有一名叫牛某的学生, 他的最大优点就是精力集中, 会听课、会做事。这位学生能随着老师的思路游走于课堂始终, 教师讲课时, 他的眼睛会不时地眨巴着, 时不时眉头紧皱一下、嘴巴轻轻动一下……而此时此刻他的同桌正在摆弄一些小玩意, 但牛某就能做到目不侧视, 不为之所动……从他的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课堂质疑、作业反馈、测试情况就知道他会听课。让他介绍经验时, 他说:“我在想老师要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应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道题是怎样做出来的?”这是这位学生告诉我如何听讲的办法, 想想的确很受用的……这个孩子的事例告诉我们:精力集中, 静则思, 思则通。正是因为他能静下来认真思考, 所以他能紧跟老师的引导学习, 有充足的精力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而有些学生却不能做到精力集中, 你看他在静静地听, 其实他的心思根本没有用在课堂上, 不能认真思考老师所给予的问题, 或是觉得什么都没意思而懒于动脑和思考, 当叫他起来回答问题时, 不是答非所问, 就是一问三不知。我坚信:只要精力集中, 我们就有能力、有信心做好每一件事, 这是做成事的保证。让我们及我们的学生都养成精力集中的好习惯吧, 相信好习惯会终身受益。

二、要求具体化,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当孩子懂得如何去听讲了, 我们教师的培养任务才刚刚开始。我们要针对孩子的整体听讲状态提出具体的要求。例如, 我们只要求孩子身体坐正, 双手叠放胸前, 双脚平放在地面, 眼睛看着老师等。这样, 孩子们才知道怎样去做, 才会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都知道, 一个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天~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 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 不舒服。第二阶段:7天~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 继续重复, 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 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 比较舒服了, 但是一不留意, 你还会回复到从前, 因此, 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第三阶段:21天~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 自然”, 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 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 这项习惯就已经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你“效劳”。因而, 我们在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时, 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关注学生注意力, “润物细无声”

在我们的课堂常常会有些不安分的孩子, 他们注意力不集中, 易分散。为此, 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观察学生课上的一举一动。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教师该怎么办呢?

这时, 我会用眼神捕捉他们的动态, 看他们是否做到真正的精力集中, 是否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问题, 是否将全部的心思放到思考的对象里去……当发现他们有以上任一情况时, 我会及时用眼睛来示意他 (她) 认真听课, 有意识地边讲课边走到他 (她) 身边来抚摸一下他 (她) 的头, 挽回她的思绪等。我有时会提醒学生:“老师会让你们重复某老师或同学说过的一句话, 看哪一位同学能做到。”激励性的评价语也会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如“这个问题很难, 只要你认真听, 就一定能学会。”“因为你思考, 所以你的发言很精彩!”“你的想法真与众不同!”“你的发言思维含量很高。”“你很善于倾听。”“你的作业是同学们的好榜样!”“你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以此能促使学生精力集中, 做到“润物细无声”。

四、精心备课, 打造魅力课堂

除了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外, 教师还应该精心备课, 用有结构、有层次、有条理的教学环节, 精练、幽默而富有文采的语言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他们喜欢听、愿意听, 才是关键。通过这几年的实践, 我发现钻研教材, 研究教法, 潜心进行教学设计, 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好课, 能胜过千言万语, 学生会整堂课认真听, 还会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讲的效率

其他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讲的效率。如要养成先预习后听课的习惯, 养成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数学知识的习惯, 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的习惯……这样, 孩子能在学习活动中找到自己学习的重难点, 课上听讲时能更加地有的放矢。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纠正了一个不良习惯, 就堵塞了一条孩子成长中的岔路;养成一个好习惯, 孩子的一生就会从中受益。我们教师的学识水平有高低, 或许不能给予孩子终生的帮助, 但帮助他从小养成好习惯却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的, 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总之, 只要学生从小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习惯的惯性将会跟随学生走向社会, 良好习惯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从而完成教学的最根本宗旨, 即学生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

篇4:如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关键词:学生;修改作文;培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208-01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写完作文后,长嘘一口气,然后把作文本一合,自以为大功告成;或在作文本下发以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就一切了事;也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议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似乎修改作文的事与自己毫不相干。显然,以上的说法、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这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文章的修改,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中。如材料的选择、中心的提炼、语言文字的运用等,从“打腹稿”直到最终完成,都在不断的修改中。而要写成一篇好文章,只有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才能精益求精,不断提高。

文章不厌百回改。我国唐代诗人贾岛,相传他初到京师时,一次,在驴背上得到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后来,他又想把“敲”字改成“推”字,正琢磨不定时,撞上迎面而来的韩愈的马车。韩愈问明情况后,不但没有责怪,倒帮他斟酌起字句来,说:“敲字好!”这就是“推敲”的由来。据说,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这部长篇巨著,就曾先后修改过多遍。由此可见,修改不仅作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写好作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

新《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养成自己修改文章的习惯”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力求通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从语文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这一性质及学生的长远利益来看,这确实是抓住了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现在,我们的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可以说是非常重视的,一学期下来,除了完成了教材规定的作文之外,还让学生写了不少的小练笔。但在作文批改中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影响、制约着学生修改作文习惯的形成。

一是对语文教材中规定的作文,教师的批改过于细致。错别字、病句等都由教师直接用红笔改在原文上。由于教师包办过多,留给学生自己修改的余地很少。这样,学生练习修改的机会自然也就不多了。

二是对学生平时写的周记或小练笔,教师更多使用的是评判性而不是指导性的批语。如“中心不明确”、 “记叙太笼统”等等。由于学生不明白具体问题所在,无法着手修改。

三是看不懂老师的批语,加上平时有些教师对订正后的作文本复查不严,因而有些学生对修改不认真对待。

四是教师在批阅时就已打上了作文成绩,使一些学生感到作文的修改与成绩的好坏无关。久而久之,学生就对作文的修改失去了应有的认识和兴趣,认为自己只管写,修改则是老师的事。

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疏忽了对批改这一环节的研究,没有对作文的修改提出严格、适度的要求,学生也没能得到更多的训练。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呢?

第一步,教师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书面批阅,将文中的主要错误或其他不妥之处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标出,并加上一定的眉批和总批。为留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教师一般不作具体的修改,也不批成绩。

第二步,在对学生作文中一些主要的、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评讲之后,再进行面评面改。教师将作文本发下去,让学生仔细体会批语,然后将他们逐一请到面前,让他们一边读自己的作文,一边对标出的错误之处说说自己的修改意见。有的学生看不懂批语,或提不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教师就当面说明具体的修改指导意见。如对内容不合题意,或随意编造而不合情理的,帮助他们分析,指导他重写;对因文句不通、条理不清无法下笔修改的,就让他们边说边改,逐段改好;对基本功较好,文句通顺,结构合理,但不够具体生动的,引导他们丰富内容,再提高一步。

第三步,在面批面改之后,让学生动脑动手,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步骤,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认真细致地“删、补、调、换”修改。

第四步,教师一边对照查看他们的修改情况,一边对誊清后的作文再次进行批阅,然后批上成绩,这对学生认真修改作文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第五步,教师进行第二次集中评讲,着重表扬能对作文进行认真修改的学生,推荐改得好的篇章和片断,鼓励他们再作适当的修改。

经过师生双方这样反复多次的修改,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懂得了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自己再修改时,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当学生初步具备修改作文的意识和能力之后,教师就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每次初稿完成之后,教师先进行集体讲评,然后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同时也由人人面批面改改为按需要进行面批,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对学生已写好的作文,允许保留几天后再上交,鼓励他们隔几天再改;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修改作文的修改的效果,综合评定成绩。学生通过每次修改前后的对比,实实在在领悟到了认真修改的好处,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修改的认识和兴趣,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在后来进行的两次调查中发现,他们不仅能百分之百地按照教师批阅的要求进行认真修改,还有许多学生在完成初稿交给教师之前就已经作了多处的修改。

篇5:如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观水中心小学姜利浩

数学离不开计算,计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将会促进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能力,为将来学习奠定更加厚实的基础。一个从小就能慎重对待计算的人,在以后的行事中就不会轻易犯下草率从事的错误。所以,我们要训练孩子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对于孩子认真计算有进步的时候要给予鼓励表扬,及时树立自信心。发现孩子在计算方面存在问题,可联系家长配合老师进行辅导提高,在家每天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一定量的口算、笔算练习,帮助孩子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算的对,算的快,这是进一步学习、研究其它数学知识的必备技能。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起的。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习惯。我要求学生拿到题目后,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题目的运算符号,看清题目的运算级别,应分几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数字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蕴含的信息,然后根据运算顺序及规则进行计算。

在运算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每计算一步都要认真检查。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率,我规定学生对所做的题目进行检查,检查的形式可以是验算、心算也可以是估算。平时我让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的题目进行验算外,其他题目也得通过心算或估算来自觉验算,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计算中的一些低级错误。

再次,书写潦草、格式混乱、粗心马虎都是造成错题的原因。因此,我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规范,要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克服这些不良习惯。学生在做题时,一定要思想要集中,书写时,数字符号要工整,格式要规范,以数学书上的例题为样子。

在计算过程中,我让学生做到三对照和纵横检查,保证做一步对一步。三对照是防止马虎大意的有效验算方法,具体做法是:

1、从书上抄到作业本上对一遍,检查是否抄对了。

篇6:如何培养学生认真早读的习惯

榆林市第三小学 张巧玲

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然而,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表述,唯我独尊,这是现在孩子的通病。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单从学生方面来说,原因有二:第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所致。小学一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我约束能力差。第二,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所致。在多数家庭中皆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想怎么说,想怎么做都由着他,家长少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即使有,孩子不听也就作罢,家长和孩子之间缺少真正的交流,因而孩子也就没有倾听的习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多关注着学生课堂表达(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几乎忽视了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然而,学语文,必须从“听”做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对低龄儿童进行“倾听”的培养。倾听,是指一个人能够集中注意,认真、安静地听他人讲述。倾听,是一个人能力的反映、素质的体现、品质的外露。学生在课堂上能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伴的发言,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而有序。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让学生正确表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明确目标,引导倾听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

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我经常会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 “谁还有补充吗?” “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后,才能让自己的思考更全面。

二、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有活力的课堂才有魅力,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转换教学模式,生动语文课堂,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兴趣盎然地听,灵活自主地听。在教学中,我经常将猜谜语、听儿歌、听故事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融入课堂,这样自然就提高了学生听的兴趣了。

其次,巧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在课堂上,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如自己动手做一些教具,课前制作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这样有利于创设真切的情境,开阔学生的视听,优化课堂教学,使“说”更具感染力,使“听”更具吸引力。

三、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社会心理学家也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对于善于倾听别人发言的学生,及时鼓励,大加赞扬,让其在班上起带头作用。如我经常会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在评价过程中,更要关注暂时落后的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学生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的进步。

四、教给方法,善于倾听

学会倾听,需要良好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优化对学生“听”的指导:

1、发挥老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要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做到倾听学生。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其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让学生当“小老师”

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当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常会因新鲜感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在教学中,我时常让

学生换位当“小老师”,如教学生字条生字时,我就让识字能力强的学生上台当小老师,教大家拼读,交流有效的识字方法。因为学生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所以讲得特别带劲,下面的学生听得也非常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篇7:如何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

◇唐河县友兰小学曲范燕

郭沫若老先生曾经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字,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新课标”也明确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我觉得想让孩子一笔一划地写好字,重点在于培养其认真书写的习惯。要规范学生书写,使之养成认真的书写习惯。我认为,应该全面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培养,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的书写习惯的几点做法:

一、让孩子认识到写字的重要性。

1、从汉字本身的特点来说:我常对学生这样说----“都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字如其人。”“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象征,文明的象征。”“每个汉字就是一首歌。”“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一个故事。”并举一些象形字和会意字的例子,来进一步让学生领会到汉字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他们对汉字的热爱和书写兴趣,调动学生写字的“内动力”。

2、从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对于小学生身心特征来说,写字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先决条件,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还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养成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工作甚至一生打下基础。

二、对孩子的书写进行指导。

我们不能笼统地要求孩子把字写“好”,必须做到要求精细具体,给予适当的指导。

1、坐姿指导。对他们来说,写字是学习生涯中的基础,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出,指出孩子的不良坐姿,做到经常提醒。对于中高年级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认识到长期不良坐姿的危害:容易引起近视、驼背、脊推弯曲等

现象,影响身体健康。

2、个别易错字指导。对于容易出错的汉字,可以发挥“先入为主”的效应,在学习生字时优先出示,采用适当简便易记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通过分析、比较、准确地认知字形,注意字形特点,和形近字的细微区别,牢固地记忆字形。

3、结构指导。严格要求每个孩子都认认真真地把每个字的笔划、笔顺写准确。尤其要注意结构匀称,做到横平竖直,大小匀称,该长长,该短短,该放放,该敛敛。

4、养成整洁的习惯。整洁是写字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学生书写正确,还要求学生保持作业本和书面的整洁美观,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三、平时对孩子的作业要严格要求。

反复强调他们要一笔一划地写好每一个字,做到字迹工整、干净整洁,时速适宜,要养成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即使是写一个词语,写一句话,也不能粗心,随意,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落下。老师检查作业时,不仅要注意答案的正确与否,还要检查他们的字是否写得端正、认真、整洁。对于书写不认真的,我们绝不姑息纵容,采取重写等适当的方法进行惩罚,让其认识到不认真书写带来的后果和为此付出的代价,从而强化训练他们认真书写的习惯。

四、严格要求还要持之以恒。

对于书写习惯差的学生,教师通过耐心的指导后,他们有一定的提高,但也经常出现反复。如:昨天的作业干净、整洁,今天的作业字迹潦草,乱七八糟,我们对这种反复如果认不清,没看出这是正常的,就会失去教育的耐心,失掉信心,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要纠正学生的这些坏习惯,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他们出现反复时,要冷静地,客观地分析出现反复的原因,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抓反复、反复抓,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千万不能急

躁,如果一味地批评、训斥他们,会使他们丧失自尊、不求上进。另外,要适当减轻作业量,尤其是书面作业时,保证学生有认真书写的足够时间。

五、对孩子要多表扬鼓励。

多给予孩子表扬鼓励也是培养认真书写习惯的有效途径。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赞美和鼓励,当他们取得了点滴进步时,只有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才能激发孩子在书写上更大的兴趣,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简单的激励,在我们看来也许没有什么,但在孩子的心里却很珍贵。这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对其他的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甚至在同学之间形成了竞争局面。不管怎么说,我们不应该做挑剔的裁判,盯着犯规不放,应该做热情的拉拉队员,时刻为学生鼓掌欢呼,给他们无穷的信心和力量。

篇8: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习惯的策略

关键词:倾听,习惯,尊重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的真谛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已从被动的学习转向自主的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学生学会求知的重要途径。倾听与表达共同组成了与人合作交流的基础。我们学校尤其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地培养,做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小组承担了“如何培养中高年级学生认真倾听良好习惯的策略”课题研究。两年多的课题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做个阐述:

一、倾听意义的教育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非常听从老师说的话。教师要抓住时机教育学生:倾听是对说话人的尊重,是有礼貌的表现,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能力。如果没有倾听的好习惯,我们就不能吸收别人思想中精华,就不能使我们的思路更开阔,思维更灵活。通过这些教育使学生明白了倾听的意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增强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倾听的意识。

二、培养认真倾听习惯的策略

1. 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

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是最好的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应从教师自身做起,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教师都应沉下心来、走近学生,甚至是贴耳恭听学生的表述,给予学生莫大的受重视感。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榜样。学生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时,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要让学生明白听别人讲话,不是只听“热闹”,而是带着问题去听。日常上课,每当老师提出了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时,我明确告诉“某某的话大家听明白了吗?”“你的观点、理解是否和某某同学一样呢?”“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2. 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要随意重复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要求。

如果把一个要求反复说上好多次,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了,认为第一次听不到也不要紧,反正老师还会说好多遍。在提出问题或要求后,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执行情况,对那些由于没有认真倾听而没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学生,要通过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对认真倾听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样,不重复学生的发言。有时候我们常常无意之间把学生重要的答案会重复一遍,这样其他的学生就知道了,同伴的回答我们可以不听,老师会把重要的话再说一遍的,听老师的才是重要的,这个误区要避免。

3. 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对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帮助。

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只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包括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感与态度,为了增强学生倾听的意识,老师们开始将倾听作为评价内容。如课堂上孩子听课认真的,可以及时表扬。“你听得最认真。”“你把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你听得真仔细。”激励学生参与到倾听中来。也可抓其善听的“闪光点”进行褒扬:“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适当的物质奖励也能激励学生认真倾听。例如,教学中我制作了一枚“倾听宝贝”的印章,哪些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我就在他们的“学习评价表”上盖上印章。一周下来,我会召开专题班会,对这些学生提出表扬。一个月下来,我就给得印章多的学生颁发“倾听宝贝”奖状。这种有效的评价手段,激励了学生的倾听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 倾听的要求。

教师教育学生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倾听还是不够的,因为学生对怎样才算认真倾听,认识得不是很清楚。教师还应该给学生提出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比如,听的时候要做到:(1)细心。要仔细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要能够从头到尾听完整。听的时候还要把他们的观点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思考有什么不同,我还要作哪些必要的补充等等。(2)耐心。老师讲话或同学发言时,不要打断或插话,因为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也不能把别人意思听明白。要耐心听老师、同学说完,再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表明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当别的同学说的不正确时,更应该耐心听下去,不要争着抢着接着往下说。(3)虚心。现在的儿童大都以自我为中心,没发言以前,想方设法争取机会表明自己的观点,发言过后,一般就不能再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看法。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一定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想法,这样才能产生思维的碰撞,激发灵感,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倾听还有一些具体的行为表现,如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说话的人,听完以后,马上作出反应等。

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比如,在数学课上教师要经常进行一些听算练习,做判断题,有时老师只说出题目让学生进行判断而不是板演出题目。如老师说:“直线a与直线b相交成直角,直线a就是垂线。”很多同学一听到相交成直角就认为这道题是对的了,只有认真倾听的同学才会发现必须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才是对的。有时要求学生复述刚才老师说过的话等练习。如在得出概念后,板演之前让同学先说,只有认真倾听的同学才能把概念说完整。通过这些练习,学生逐步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总之,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也是一种意志的锻炼,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学中,只要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中出现的问题,善于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同学发言的良好习惯,也更利于学生良好语感的培养,受用终生。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上一篇:嘉善县天凝镇未来规划下一篇:成建委发【2011】289号--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贯彻执行《四川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计价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