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总结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024-04-15

微总结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精选18篇)

篇1:微总结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岁之前就让孩子开始各种学习,建议家长教孩子读书、素描、绘画、外语、乐器等。任何手边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工具,小到一个玩具,一支铅笔。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效果,千万不要丢给孩子一本书,然后自己转身离开。孩子会因为有父母的陪伴而感到快乐,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会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当你的孩子从学校带回了家庭作业,应当要求他(她)一回家就做作业。完成作业之后才能出去玩。如果孩子不能按照你的要求回家就写作业,你可以给他(她)一小段时间来适应。小孩子会比较乐意在你的指导下完成家庭作业。这个过程需要家长长时间的坚持,坚持就会有回报,不是吗?

当你的孩子越来越成熟,你可以稍稍减少对他(她)的学习的监督,比如小学5、6年级或者初中1、2年级的孩子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你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什么都管,事无巨细,这样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但是你仍然要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监督孩子做好学习计划,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进度。

篇2:微总结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怎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坚持端正态度

态度决定行为,没有端正的态度,就不可能有学习行为的坚持,也就形成不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态度的保持需要学生个人的努力,还需要家长和教师的不断激励,只要学生态度端正了,一切行为就成功了一半!

坚持良好坐姿

坐姿不仅影响学习,还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发育。学生处于一个身体快速发育的时期,坐姿不当,极易让学生身形发生变形。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和家长要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坐姿,保持坐姿的端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坚持课外阅读

篇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成就大未来, 坏习惯错失好机会。那么,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以为, 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当前, 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新课上完了, 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上课, 是不可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因此, 预习是必需的, 低年级可采用预习四部曲:一读 (初读课文) , 二划 (划出生字词) , 三查 (查字典, 读准字音, 了解字意) , 四读 (再读课文, 了解文章大意) 。高年级应根据文章内容, 提供具体预习要求。教学实践表明, 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 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 只有及时复习, 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 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所以教学时, 要指导学生做好及时复习、单元复习、学期复习等,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2. 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许多教师, 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 却很少关注学生是否认真听课。因为老师在整个教学中, 只关注了教学进度和任务, 只关注了一种教学形式。这样的课堂, 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没有收获, 这样的情况长此以往, 让一部分学生逐步养成不善于听课的习惯, 同时也影响了整体的教学实效。所以, 我们在教学时, 要关注每个学生, 应该强调应有的课堂纪律, 要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坐姿, 有一个好的发言习惯。对那些不注意听课的学生要有一个适当的提醒, 要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竞争, 看谁听课最认真, 还可以让那些学生复述当时老师或同学的话语。在教师的指点下, 来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仔细思考的习惯

一个学生写好作业, 包括作业卷面整洁, 字迹工整。尤其是讲究书写的规范。因此, 让一个学生写出一份好的作业, 对学生今后的学习, 也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习惯, 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让学生养成听清老师问题的习惯;二是要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三是要培养学生分析信息、整合信息、取舍信息的能力, 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四是要培养学生与人不同的思维习惯。

4. 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习惯

学会交流, 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是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在我们社会日益信息化、合作化的今天, 懂得交流、善于交流尤为重要。学会交流, 既是一个学生交往能力的表现, 也是一个学生个性张扬的表现, 更是一个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目前, 人教版语文园地中都有口语交际的内容, 我以为在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时, 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准备, 只有有了充分的准备, 有理有据的想法, 这样的交流才是有效的。让学生在交流之前, 有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过程, 要让学生对要交流的内容胸有成竹。这个问题, 是我们许多教师忽视了的问题。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在探讨一个问题时, 问题一经提出, 马上让学生交流, 这中间没有时间和空间, 这种交流是一种伪交流, 是没有成效的交流。

5. 要培养学生耐心倾听的习惯

倾听除了是一种习惯, 更是一种品质。在我们的听课中, 常常发现一个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观点, 部分学生在做自己的事, 或者急于要求老师让自己发言, 根本没有听清同学的发言。尤其在小组讨论时, 一个同学发言, 有的学生还不等同学发言完, 就打断同学的发言。所以, 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对于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很重要的。其实我们知道, 倾听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当听一个学生发言时, 其他学生可以从这个学生的发言中受到启发, 诱发创新思维;同时, 在倾听的过程中, 能够从同学的发言中, 巩固知识, 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有利于思维的发散和提高。

6. 勤于动笔、仔细审题的习惯

众所周知,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要注意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学会观察的方法, 并随时记录观察到人或物或事, 养成留心观察、勤于动笔的习惯, 同时做到多看课外书, 勤于积累, 可以使我们的写作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7. 阅读习惯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 阅读习惯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阅读不仅仅指教材, 更多地是指课外读物, 如童话、寓言、文史、常识书籍等。

篇4: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是一切人才成长最基本的规律。我国中小学大纲就是按照这一规律的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教育和帮助学生首先养成由浅入深,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的习惯,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学好更深更多的知识,而不能好高骛远或急于求成。但有些家长却忽视了学校的课堂知识和教学进度,总希望学生能够尽早地尽量多地学到一些知识,结果恰恰使学生对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一知半解,挂一漏万。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要教会学生,首先应扎扎实实地学好课堂知识,认认真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掌握课本内容和知识。防止自以为是、贪多求快、浮光掠影和满足于一知半解,养成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好习惯。

二、注重效率,保质保量

我们应教育孩子利用时间专心学习,而不能让他们养成“熬”时间的习惯,应该培养孩子利用时间去专心做好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有些家长只注意抓学习时间,却不注重学习效率,只看住孩子学功课,做作业,不许出门,不准干其他事情,却没想到不合理安排时间,会影响孩子的正常休息、睡眠和身体;也没有想到有的学生虽然坐在桌子前,眼睛盯着书本,脑子却在操场、野外、游戏厅。时间是“熬”到了,收效却微乎其微,养成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坏习惯,这样只能是事倍功半、浪费时间,发展下去还会影响课堂专心听讲,甚至以后干什么事情都不专心。

我们应该教育学生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应专心,学习时就要一门心思专心学习,排除任何干扰。同样,该玩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去玩,也别惦记着学习。这就要求首先帮助学生科学合理计划和安排自己的时间,做到日有安排,周有计划,月有打算,学期有部署。计划制订好后,贵在坚持,形成习惯。于什么都要专心,都要追求效率。掌握了科学合理运筹时间和提高效率的本领,势必事半功倍,并在学习和生活中赢得一大笔宝贵的财富。

三、勤问多思,启迪思维

一般来说,在小学时,学生只要简单提出“这个问题我不懂”就行了。而到了中学,就应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说出解决方法,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的提高和进步。如果我们不懂不问,甚至不懂装懂,那么不仅害了学生的今天,而且还会害了他的将来。做作业是巩固概念,启发思维,训练方法的重要学习环节,家长应抓住这一重要环节。正确的方法是应先认真看书,复习老师所讲的内容,在懂得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再放手完成作业,通过作业加深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切不可抄袭书上的例题,照猫画虎,“凑答案、抄答案、靠答案”。

四、合理安排,科学用脑

心理实验证明,长时间持续同一活动内容,大脑的某一部位长期处于兴奋状态,便会因疲劳而产生抑郁,导致活动效率下降。这一问题上,学校和家庭都应正确引导孩子处理好劳与逸、张与弛的关系,也就是要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并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和休息,学习时要让大脑皮层充分活跃起来,休息时则要抛开一切思虑,通过真正的放松和舒展迅速恢复大脑皮层的功能,以保持在学习时,大脑活动的高效率。

一般来说,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训练中形成,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的形成,这就是学习习惯与一般习惯_的根本区别。因为,相对于其他习惯而言,不良学习习惯形成以后,要改变它将是十分困难的,不利于孩子成长。学习习惯是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学习生活中,而且要长久坚持下去,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为了使习惯牢固地建立起来,就需要时间,就像播种在田里的种子的生长需要时间一样。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时的,而是一项细致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努力不懈,既严又韧,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急功近利。只要善于诱导,及时指点,就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篇5: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于明华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下面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生会听课,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

每接一个新班,首先要着手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教学生四会: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二、教学生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生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能创造条件并能激发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在对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在教学中,我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激发思考的欲望,明确思考的目标。第二,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第三,要留有适当充裕的思考时间。第四,及时组织多项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体尝独立思考的乐趣。

三、教学生会阅读,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

课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坚持课前阅读,课内阅读,课后阅读,养成预习和复习的自学习惯。

四、教学生会审题,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要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每教一新课例题,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审题,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

五、教学生会改错题,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篇6: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提出和大家共同探讨。首先,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第二,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树立和巩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就要让学生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为每个学习阶段指定一个明确可行的学习目标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没人爱他,缺乏自信。平时多创设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平时,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因为孩子自

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特别对于学困生,学困生的成因很多,有智力发展的先天不足,有家庭关爱的营养不良,有学校教育的知识断层。作为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利用学习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知识为依托进行针对性的个案研究,并找出能切实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行为的办法来。,既是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也能很好地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第三,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配合学校“我和好书交朋友”的读书活动,我设计了一个“读书有感”的小册子,放在书柜里,让学生看完一本书就马上在册子上写下自己的读书感想。我会定期检查,在写得好的感想后面我画个“★”,并奖红旗贴在墙报上。学生在“读书有感”这本册子上越写越好,由原来的1~2句到后来写一段话的都有,并定期评选读书积极分子,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写作,更激发了学生读书热情,也为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无论带哪个班,我对学生都有一个要求:各科作业必须按时完成。首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做到:作业布置一定要适量。其次,我教学生学会如何“挤”时间写作业。一般语文、数学课一上完,语文、数学作业就布置了,学生就知道把有些空余时间“挤”出来完成作业,而属于学生活动的时间我完全交给他们,我送给他们的一句话是:学要学得认真,玩要玩得痛快。当学生学会如何“挤”时间完成作业后,你会惊奇的发现,他们有着你无法估量的潜能。

篇7:微总结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家好!我和大家一样,为人父母,重任在肩,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我想每位家长肯定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他人学习和借鉴。今天应唐老师的要求,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问题和各位家长共同探讨、交流。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孩子学习,养成独立钻研的学习习惯。做作业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方式。作为家长不管孩子提出什么理由和借口,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决不允许拖到第二天。孩子有困难,家长只能给予讲解和启发诱导,鼓励他自己去克服困难。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时,不是简单的回答,而是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孩子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引导孩子一题多解,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有时还应指导孩子多利用工具书,遇到生字、生词,让自己查《字典》。指导孩子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当然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

2.养成定时专心学习的习惯。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成绩。为使孩子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父母必须认真地看待孩子学习这件事。孩子上学以后,要给孩子准备专门学习的地方,决不能让孩子今天趴在床上应付,明天又在椅子上凑合。还要为孩子安排一段温习功课的时间。现在,肖贞彤每天放学回家先写作业,星期天、假期的作业也是尽早就完成。当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全家人都要安静下来,不要大声谈话、聊天或者闲扯,看电视时把声音关得小一点,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在这段时间里也不做令孩子分心的事,如修理电器、打

扑克、下象棋、搓麻将等等,免得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分散他的注意力。也不要一会儿问孩子学校的事,一会儿批评孩子书包弄得太脏、文具放得不整齐,一会给孩子倒杯水等等,最好是坐下来做些没有声响的工作。如果这时父母也能坐在孩子旁边读书、看报,那就更好了,这样,除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给孩子树立一个爱学习的榜样。

3.养成以正确的姿势进行书写和写好字的习惯。字是人的门面。小时候就练得一笔好字,会使人受益终生。我自己写字也不是很好,也没有时间指导孩子。为了能让肖贞彤写好字,我就把她送到专门的培训写字的学校,对他进行写字培训。今年暑假,因为肖贞彤的“竖”写的不垂直、歪着,我又把她送去书法学校,专门练习写竖。

4、养成读书的习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习需要一个广泛的基础,孩子读的书越多,他的知识面就越广,思维就越清晰,智慧就越活跃,学习新知识就会变得越容易。因此,做父母的要尽自己的能力给孩子买些课外书,引导孩子认真阅读,养成他广泛阅读的习惯,这将是一辈子的财富。

篇8: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 它往往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质的一部分。因此, 从所有学科的第一课时开始, 就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学习情况、教师所用教学方法以及所依据的教学理论, 有计划、持续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明确学习目标

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 他的才能发展得越快, 对社会就越有益”。学习随着志向走, 成功伴着行动走, 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的重大意义, 懂得如果不立志, 人则如无舵之舟, 终无可成之事的道理。只有当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 才能朝着目标不断努力, 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做好课后反思

当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时会非常自豪, 教师可趁学生兴奋时顺势引导他们进行课后反思, 通过反思, 促使他们及时改正错误, 不断努力, 积极进取。

三、奖惩相结合

表扬和批评都是教育的方法, 是对学生行为的评价, 而恰当的批评和表扬, 对激励优等生、鞭策后进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风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威廉姆·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教师既要表扬优等生, 也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同样也不能忽视中等生。对学生可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表扬, 如“你真行”、“你太棒了”、“你真聪明, 老师越来越喜欢你了”等等, 适时适度的表扬可以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有错时, 批评他们要注意场合、分寸, 做到刚柔相济, 注意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 而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的形成, 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教师的管理方式。在民主的管理方式下, 学生积极思考, 相互交流, 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相反, 在专断的管理方式下, 学生过于焦虑, 害怕暴露自己的短处而导致退缩不前, 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懒得思考、消极等待的学习习惯。如在上《角度》这一单元时, 我随便拿了一本书,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得到了五花八门的答案, 学生的积极性立即被调动起来, 整个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所以,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 多方引导, 恰当把握时机, 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培养学生勤于动脑、乐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五、组织竞赛活动

在班级里有奖励才有竞争, 各种竞赛, 历来被当作激发斗志、争取优良成绩的方法之一。因此, 教师应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 如朗读竞赛、速算竞赛等。竞赛活动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光荣榜的宣传, 直接表扬竞赛优胜者, 使他们受到师生的肯定和赞许, 在学习中再接再厉, 其他同学也深受感染, 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监控能力, 让学生参与对他人的评价, 能使学生在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 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从而学会交流、合作与分享。例如, 在期中考试结束后,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考试成绩, 作一个简单的试卷分析, 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这样既可以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从事教学工作, 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反省、自我改进的能力。

篇9: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生;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236-01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最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大纲也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树立形象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然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中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在这里,我要提出的是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试问,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二、从小开始培养

有研究指出一个人的习惯早在胎儿时期就养成了,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习惯越早越好,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这一时期容易习惯,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对教师充满着信任和尊敬,愿意按老师的指示去做。《新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讲到:人之初,性本善;性与情,俱可塑。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任你在上面涂画,你把他涂黑,他就变黑,你把他涂红,他就变红。因此,越小培养良好的习惯,效果就越明显,反之,当小孩染上恶习后,要改变他,那就难了。举个例子,我的女儿五个多月大,她每天早上8点多钟就要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每天一到时间,不带她到幼儿园,她就又哭又闹,无论你怎么样哄她都不买你的账,但你把她带到幼儿园,她就立即转哭为笑。显而易见,小孩子的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落实。

三、要从小开始,持之以恒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适时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四、校内外相轨并行

学生除了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于外,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请求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学生在家庭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也要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点工作中,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可以是面访,也可以是电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教师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少到最少。

五、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孔子就曾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旦有了自觉性,学生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

是的,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作为教育者,就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篇10: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持之以恒地训练

好习惯都是训练出来的,不是说教出来的。因此,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魏书生老师为了培养学生“表达”的习惯,他坚持每天上课前让全体学生站起来自由地、大声地说一分钟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不仅不害怕在课堂上“说”,而且还学会了怎么“说”。更重要的是,由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这种“说”促进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敢于提问的习惯。此外,魏老师还通过“七个一分钟”,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以及学习时的精神状态。只要坚持长期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品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

篇1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一年级学生如何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学校生活,顺利的适应学校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家长的期望,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奠定基础。这学期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本学期课堂学习注重了5个习惯的培养。

一、5个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1.让学生会看。

良好的观察力是孩子们学好数学的基本条件,要让学生知道他要观察什么,该怎样去观察。在让孩子们进行观察时,应先让他们静下心来,再告诉他们观察目的,方法,步骤,这个过程,可以逐步的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2.让学生学会听。

专心听讲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信息的获取依赖于听讲。要求孩子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学发言。听时,要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把注意力集中到将探讨的问题上,先独立想一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再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逐步学会记住他人发言的要点,要求学生目光注视对方,用点头、微笑、摇头等非语言信号表示自己在听;用“我明白了。”“请您把„„再讲一遍好吗?”等语言信号告诉老师他的听讲结果。

3.让学生学会说。

在课堂中,可以随时请学生复述前一位同学的回答,并及时给予肯定。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逐步教导学生做到语句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

畅。还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和说话的方法,即回答老师提问时音量要大,语气要肯定,让全班同学都听见。修正他人发言时态度要诚恳,要先肯定对方发言中对的方面,再诚恳地指出不足,说出自己的意见,千万不要嘲笑对方的话。而被修正意见的同学,应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即使意见不正确,也要等对方把话说完后再发表意见,坚持自己的观点。

孩子们说的过程中,要注意纠正孩子错误的读音和用词,还要教会他们长句短说,给学生做示范,教给他们怎样调控语速语气,使孩子们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对于那些胆子比较小,不善于表达的孩子,积极引导,多多给予表扬鼓励,让孩子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多说多练,逐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4.让学生学会想。

现代独生子女大多依赖性太强,尤其是一年级的新生表现得更为突出。要想让他们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家长和老师得下狠心,培养他们独立能力,包括思考能力。每次提问之后不要急于要答案,留给孩子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如果确实想不出来的,可以适度的提示一下,实在是不会就得帮助他们一起查找正确的答案,不能直接说答案,要让学生经历查找正确的答案的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5.让学生学会写。

主要是要求孩子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要求孩子写字时把本子整理干净整洁,字迹要清楚规范,还要逐步的训练书写速度。

二、怎样在课堂上逐步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

首先,做到训练有速的课前准备。

下课后,先准备好下节课的课本再去活动,这样就不会在上课的时候手忙脚乱,然后告诉学生上课铃声响了之后就静悄悄的坐好等待老师到来。学生能否做到这些,养成好习惯,还要跟上检查,所以在开学的前两个月是老师最累的时候。

其次,拿起表扬的法宝。每个人都喜欢听到别人的赞扬,尤其小学生。你一表扬他,他会表现的更好。因此,无论我要求学生做到什么,就得接着表扬做到的同学,表扬他们最自觉,真棒,有个好习惯。

除了口头表扬,还要有奖励。本学期我们搞了个红花多多,看谁最棒的活动,学生在各个方面有良好的表现就奖励学生笑脸。另外还给学生树立榜样,一表扬这些同学,其他同学马上效仿。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在课堂上,无论什么课,都表现的很调皮,没有很好的听课学习的学生,就得进行批评教育,也是在告诉其他学生,这样是不对的,要受到批评和惩罚的,当然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分寸,还要受到良好的效果。

篇12: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习总结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发现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大致有以下几点:如一些学生写字歪七扭八,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填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找其原因,及时纠正,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

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做题的基础,更是考验学生个人观察能力、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但是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把运算符号看错,抄错题目,乘法口诀背错等,在解决问题中一些关键的词语被忽视或者没看懂,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学生容易遗忘,所以隔三差五背呗乘法口诀,时不时来点口算关,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篇1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树立形象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 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 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 所以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 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良好的习惯, 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二、培养爱护学习用品、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

教育学生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 要保持学习用品的整洁;要严格要求学生在听讲、看书、坐、立、写字时有正确的姿势, 要不断教育学生注意用眼卫生。

三、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

听到上课铃声马上进教室、动作快、不推挤、互相谦让;提前摆好学习用具、要遵守课堂纪律, 发言要举手, 回答问题声音清楚、响亮, 语言简练规范;不随意打断老师和同学的讲课与发言, 不搞小动作, 不干扰他人学习。

四、爱读书的习惯

爱迪生认为:“读书对于智慧, 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因此, 教师要使学生从小就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读书的兴趣,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五、勤奋刻苦的习惯

凡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除了讲究学习方法外, 更离不开他们那种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 一个不想下苦功夫学习, 不肯付出汗水的人, 学业就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劳一分才”应该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座右铭。

六、爱动脑筋的习惯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思考, 就是动脑筋, 只有勤动脑筋, 多思考问题, 才能发展思维能力。因而, 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作为自己一项重要工作。对于那些学习上不爱动脑筋的学生, 不仅要从思想上进行教育, 更要具体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给他们一定的辅导, 逐步培养他们爱动脑筋, 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多一个好习惯, 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 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 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作为教育者, 就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 乘风破浪, 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篇14: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开始

树立和巩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就要让学生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为每个学习阶段指定一个明确可行的学习目标。

记得刚开学时,有的学生对自己根本就没抱任何希望,所以一开学班上就出现了严重不守纪律的现象。面对这种现象,我想:必须尽快让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针对自己的实际能力明确制订学习目标!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自我激励卡”,让每个学生在卡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座右铭、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让学生寻找一些能激励自己学习的话语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学习;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订通过努力后应该达到怎样的一个认知水平,这是近期目标;通过半年的学习,你希望自己获得哪些成功,这是远期目标。这份自我激励卡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后,认真填写,并粘贴在他们的课桌面上,让他们时时看到自己的现实与愿望的距离越来越小,时时提醒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自我激励卡”完成后,我让学生亲自设计自己的心愿卡,并写上自己的心愿。心愿卡制作得非常美观,几乎所有的孩子的心愿都是考试考个好成绩回报家长和老师。一张小小的心愿卡,浓缩着父母老师的期望,满载着孩子们的梦想,引领着孩子们在学海中遨游。卡上的每一句深情的祝福,都会时刻激励孩子们奋进。激励卡和心愿卡为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

无论走进哪个班级,我们都会发现班上有各种争星评比活动,这些活动绝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短时期就能见成绩的活动。也就是说每个月就会有评选结果,每个月我都会给那些获奖学生颁发奖状和奖品。在评选活动中,我会不断地更换评选条件及内容。比如,为了让学生能够认真地对待作业,我在班上开展了“我的作业多棒”这一评选活动。两个月的评选对象不同,九月份我评选作业写得最漂亮的前十名同学,为的是在班级中树立认真书写的榜样;十月份我改变策略,评选对象为作业进步前十名的同学,为的是让那些字迹不工整的学生认真书写。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当学生有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随之而来的班级学习氛围就形成了。

三、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无论带哪个班,我对学生都有一个要求:各科作业必须按时完成。首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做到:作业布置一定要适量。我送给他们的一句话是:学要学得认真,玩要玩得痛快。当学生学会如何“挤”时间完成作业后,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有着你无法估量的潜能。

四、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配合学校“我和好书交朋友”的读书活动,我设计了一个“读书有感”的小册子,放在书柜里,让学生看完一本书就马上在册子上写下自己的读书感想。我会定期检查,在写得好的感想后面我画个“★”,并将红旗贴在墙报上,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写作激情,更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也为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让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处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精心地去关注、训练孩子的行为习惯。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更会使孩子终身受益。

篇15: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可以在晚上睡觉前回忆一遍白天老师上课的内容,最好先不要看教材和笔记,能够想起来的就是已经记住的内容,没有想起来的内容就是没有学会的内容,应该在第二天再仔细的看一下教材和笔记。为了加深记忆,可以一边回想,一边写下来。

二.经常查看笔记,避免遗忘

平时记笔记的时候,应该仔细记清楚,防止时间长了就忘记自己做的笔记是什么意思。可以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段,比如每一个星期把全部的笔记都看一遍,把所有的知识点做一个总结归纳,加强记忆,避免遗忘。

三.培养思维能力,多做习题

篇16:微总结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的说,就只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的表现,好的学习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应用,好像处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我认为:在学校的学习中,一个良好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自主预习习惯。

在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提前预习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的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的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在预习时要逐词逐句阅读相关学习内容,联系以前所学过的相关知识,深刻理解本节课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画出哪些地方不会,并及时做好记录,为上课时做好充分的思想基础。同时,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相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预习当作任务来完成,而要将它看作是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

篇17:微总结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是孩子成才的摇篮。那么父母就是哼唱这成才摇篮曲的“歌手”。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如今我的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了,入学是孩子生活的新起点,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段重要的里程。从孩子背上书包,兴高采烈地走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意味着告别了无忧无虑的游戏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幼儿时代,开始正式跨入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学生时代。这个时期既是孩子学习的知识含量大幅度增长、开启智慧之门的黄金时期,又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我在女儿刚入学以来的半年里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

一、培养孩子课前认真准备的习惯

女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以后,首先我要让她知道:如今自己已是一名小学生了,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就要课前做好一些准备。如:每天晚上都要按照课程表提前自己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削好的铅笔等学习用品,一样不少地准备齐全,这样做既可避免第二天清晨的忙乱,又可保证第二天能够带齐学习用具,不形成“丢三落四”的坏毛病。

在家中,刚开始的时候,我在一旁耐心指导孩子怎样收拾学习用品,应该怎么样摆放整齐。这样让孩子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后,她就会慢慢养成习惯。经过半年的训练,女儿逐渐能独立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我并及时根据她的准备情况进行评价奖励。半年以来,女儿在一次次的鼓励中慢慢形成了课前准备这一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孩子课前预习的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预习是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孩子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对于一年级的女儿,我的语文预习要求是:一画,大声地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句子。二问,问家长自己不认识的字或词,自学字、词,并写下来。三析,对课文进行分析,说一说课文里的主要内容,最好能够用图画把课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四答,尝试性回答课后作业题。五提,提出通过预习后还不懂的问题。“有疑则进”,有求知欲,则有兴趣。孩子带着问题去听课,把主要精力放在预习时未能解决的问题上,在听课时就能产生一种积极主动、轻松自如的心理状态,就能充满自信,这正是成功的学习所需要的一种心理优势。学习主动,走在前面,心情好,充满自信,于是成绩就好。成绩好了,学习更主动,学习兴趣更浓,成绩会更好,良性循环链就形成。所以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一种最有效途径。

三、培养孩子课后复习的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把不能巩固地掌握知识比作喝醉酒的马车夫,忘记了所装载的东西捆在车上,也不往后看看,只是一个劲地往前赶路,东西颠簸丢了也不知道,结果赶回家去的仅是一辆空车。中国“熊瞎子掰苞米”的故事更可谓妇孺皆知,熊瞎子每掰一个苞米,便夹在腋下,同时扔掉了前一个旧苞米,这样忙了很长时间,还只是有一苞米。我就是用这个故事告诉女儿要及时复习,温故知新。虽然她懂得了复习的重要性,但究竟怎样复习才能事半功倍的问题,却并没有引起她足够的重视。

如:一年级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认读400个生字,孩子认为:复习嘛,太简单了,一遍又一遍的读,一遍又一遍的记就是了。结果是“读卡片的时候什么都知道,合上卡片什么都忘掉。” 所以只有科学的复习,才能有好的效果。还需要家长的指导,为了搞好课后复习,需要她做好二件事:一试图回忆、二认真看书,而试图回忆,就是“过电影”,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具体地说,就是下课后自己考一考自己:今天老师主要讲了几个字?哪些生字会写了?那些生字还不会?二认真看书。复习时的看书,是在预习、听课、回想的基础上进行的,必然会有新的收获和体会。看书时,还可以不时的加以对照,看看书上是怎样写的,老师是怎样教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听课中已经记住和理解的部分,可以少用时间;对于没听明白的地方,还得让孩子知道不会的内容应该主动地询问,及时补上没有学习好的知识。不同的学习内容应该要注意交替复习一句话,这样便于沟通知识的联系,温故而知新,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

四、培养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要求孩子做到“今日事今日毕”,独立地按老师要求完成当天的全部作业。这样做既能巩固当天所学的内容,又可防止养成拖拉作业的坏毛病。一年级的女儿尚未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对于她以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我首先要培养女儿认真写字的习惯,例如在书写生字时,我要求她做到“三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眼睛要看清字结构;心到,字形要牢记心中;手到,字写的正确美观。我经常在家展开比赛,展出她写得漂亮的作业,在展出的作业上给他写出一些激励的评语,家里来了客人也让他们观看,进行评价。经过这种展示制度的实施以后,她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兴趣变得也越来越浓。这样,认真写作业的习惯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五、培养孩子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习惯

这是训练学生的自改能力。要养成孩子自觉改正的习惯,一要先让孩子认真读老师的批语和评语,要认真思考,从而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二要看看书,考虑自己的错误,不懂就问,弄懂为止,想想自己该如何做。三要针对教师的评语自改。四要改后再认真检查一遍。这样做可以及时弥补学习中的漏洞,防止错误过多过久,从而影响以后的学习。孩子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不一定准确,但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人生的确太重要了。

相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孩子在学习方面收益非。

一、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以终为始父亲和母亲的教育目标必须协调一致,管教孩子必须保持一贯的原则,以教育子女成才为目的,以目的为每日行动的准则。父母不能凭个人的情绪和好恶来教育子女,今天高兴了:“虎子打爸爸”、“虎子打妈妈,打得真好”!明天不高兴了:“你敢打老子!你是不是不想活了”?!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没有是非观念,性格也易变得喜怒无常,极易误入歧途。

二、异性相吸论。异性相吸是自然规律,在父母和子女间同样存在。一般母亲教育儿子,儿子更易接受母亲的教诲;而父亲教育女儿,女儿也更容易听进父亲的劝告。尤其是子女进入“反叛期”更应注意利用“异性相吸”原理来进行教育工作。父亲对儿子不要简单粗暴,母亲对女儿切忌唠唠叨叨。同时父亲要为儿子树立一个有责任感的男子汉的形象,母亲,也应在儿女面前表现出自尊、自强、自信和自立。掌握好教育方法就成功了一半。

三、人前赞子,人后教子。中国人爱谦虚,别人一称赞自己的孩子,马上就说:“哪里,哪里,他调皮得很,昨天才把邻居的窗户给打破了”。孩子听了心里很不好受,觉得自己就是改正了,在父母眼里仍是个坏孩子,容易自暴自弃。孩子很需要赞扬,但赞扬一定要赞扬在点子上,不要空谈,无原则。比如有人说:“你孩子很有礼貌呵”。你就可以用赞美的目光看着孩子说:“是呵,每天放学回家他都知道说:„妈妈,我回来了‟”。待客人走后,你就对孩子说:“你看阿姨都赞扬你有礼貌,以后早上上学前再主动给爸爸、妈妈说再见就更好了。”孩子不但知道了礼貌是值得赞扬的好行为还知道不断改进自己,使自

己更有礼貌。

四、严而不厉,慈而不软。对孩子要严格要求,但不是动辄非打则骂,甚至苛求孩子,用不是孩子能够做到的事情来强求,如每天必须练几个钟的钢琴,练不够不准睡觉。作业或考试必须100分,否则就不准吃饭。要根据自己的孩子的实际情况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对孩子要爱,而且要会爱,关爱在点子上。不要因为她一哭一闹一撒泼,自己就失了方寸,丢了原则,一味迁就,满足无理要求,这样只会害了孩子。古训曰:“自古慈母多误子”是有一定道理的。

五、快速作业。许多家长总是要求孩子的作业必须一笔一划,字迹要工整,否则就要擦掉重写。而我则有不同看法,其

一、孩子小,作业多,这样写的结果常常两、三个钟头也做不完当天的作业,孩子疲惫不堪,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自信心会受到损害。而“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的营养”(罗素语)。其

二、孩子频频使用橡皮擦,易得“橡皮擦依赖症”对错误不敢正视,对自己应掌握的知识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我们可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的字能够写得又快又好。其三,小学生每天应有一定的游戏时间,因为“游戏对于儿童来说就是一种学习。”。

六、巧妙改错做作业难免出错,尽量不让孩子用橡皮擦或涂改液。可以鼓励孩子动脑筋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办法把这个字改过来。许多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甚至汉字在巧妙修改后,都能变成另一个字。这样做一举三得:一是节约时间,二是减少浪费,三是培养了他的多

向思维。

七、勤看书包孩子刚入读小学时,要坚持每天查看一次书包,以后视情况可以改为一周查看1—3次。查看书包可以发现很多问题:

1、、书本是否干净、完整,课本上如果有乱写乱画现象,上课肯定在开小差;课本干净如新情况同样严重:也许他连书都没打开读过,书上该圈的、该划的、该点的、该做的笔记都有,才说明他上课认真听讲了。

3、通过查看作业本可以看到他作业的质量,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老师的评价。

八、多听多讲

1、鼓励孩子多看英语的电视节目或动画片,经常给他营造英语语言气氛;

2、初学英语时在目光所及范围内贴上与实物相对应的英语单词卡片;

3、定时播放英语教学磁带或英语歌曲;

4、如果父母会说英语就不要忘了用英语同他进行简单的问候和交流。

5、培养孩子看科教片的习惯,与孩子一起探讨科学话题。

6、将报刊杂志上与孩子有关的话题讲给孩子听,并进行一些有益的讨论。

九、博览群书为孩子提供大量的书籍。“书籍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和老师”。《十万个为什么》、《青少年百科全书》、《趣味数学(物理)(化学)》、《动物大全》、《植物世界》等。电视节目如《人与自然》、《科技博览》、《国家地理杂志》、《幸运五十二》等也可鼓励孩子观看。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知识面广,思维自然活跃,知识的迁移能力就比较强,学习起来自然轻松愉快。

篇18: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养成合理把握学习过程的良好习惯

(一) 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

预习, 就是在课前先粗略地了解新课内容的学习活动, 是课堂教学的预备性学习, 是自学的尝试。预习的过程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 并且运用原有的知识独立学习, 尝试解决一些问题, 检验自己的学识水平。在学习中, 遇到不懂的知识点记下来, 在课上才能针对性地去学习。养成预习的习惯, 有助于加深对学生新知识的印象并更好地理解新的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要领, 找出疑难和重点, 明确学习目标。只有做好课前预习, 才能强化课堂学习的针对性,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 上课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

有些学生认为, 上课听不懂没关系, 反正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 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 或者稍遇听课障碍, 就不想听了, 上课像看电影一般, 轻松地欣赏老师表演, 下了课什么都不记得, 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 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学生课上要有力求当堂掌握的决心, 听讲才会专心, 听讲时要集中注意力, 一面听讲一面要把定义、定理、公式等重点记下来, 理清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和学习方法。上课时如果心不在焉, 必定“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食而不知其味”。

(三) 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

古人曰“温故而知新”, 意思是说, 温习已学的知识, 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 以求融会贯通。可见,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一环。课后复习就是要消化新课知识, 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检查听课效果及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迁移能力, 补充课上听讲的遗漏之处。由于各种原因, 上课时学生不一定每个地方都听得明白、透彻, 老师在上课时有可能没讲, 有可能只是提了思路, 没有具体进行计算。这就需要学生复习时要精益求精, 把这些“小事”做细。复习要“趁热打铁”, 防止知识的遗忘, 使知识长久保持。切记不能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 这样, 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 就等于重新学习。

(四) 完成作业练习的学习习惯

练习是数学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练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训练、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及时发现和弥补学习中的遗漏和不足, 培养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学以致用”, 课下作业就是应用课堂所学知识和方法检验自己是否真正记住了, 弄懂了, 不要为完成作业而练习。通过做作业, 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 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 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 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要杜绝学生抄作业, 使他们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练习的习惯。

二、养成阅读的良好学习习惯

《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 对“阅读”作了定义性的解说:“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 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具备的重要素质。高中的数学知识内容多而且抽象, 各种语言的叙述比初中要多出很多, 学生在学习中必须辅以阅读教材的过程才能学好数学。数学题是由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构成的, 阅读的过程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来感知, 进行记忆、逻辑、联想、类比、分析等一系列的活动。如审题的阅读。拿到题目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基础上, 仔细审题, 细心推敲, 切忌题意不清, 仓促上阵。审数学题有时须对题意逐句“翻译”, 将隐含条件转化为明显条件;有时需挖掘构建题设与目标的桥梁, 寻找突破点, 从而形成解题思路。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 如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 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 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 而且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三、养成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有的学生学习很有条理, 就好像他把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 需要什么, 一找就找到了。有的学生学知识杂乱无章, 如同把东西乱堆乱放一样, 需要的时候, 翻箱倒柜也找不到。学习也是如此, 要学会自己整理, 把知识有条理地“放入”脑海里, 什么时候应用, 提取出来就会很方便。每一个课时都是独立的学习内容, 要想形成知识体系, 就要对所学的知识归纳总结, 将知识串联起来, 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 便于学习, 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要及时总结、对比, 加强记忆。归纳总结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与此同时, 学生也可以总结数学学习心得, 记载参与数学活动的思考、认识和经验教训, 把所见、所思、所悟表达出来, 促进学生间数学经验、数学意识、数学思维的交流并进行推广和延伸, 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水平。

四、养成质疑问难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质疑就是提出疑问,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学习过程离不开问题, 没有问题的学习不是深入思考探究的学习, 它是“学———思———疑———问”学习心理规律的重要环节, 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思维习惯。学习中提不出或提不出掌握知识的关键问题, 都不是好现象。学生要敢于提问, 克服畏惧心理, 如果一个问题搞不明白, 接下来会有更多的问题, 反而加重了学习的压力。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要认真解答, 启发学生思考, 自己发现答案。谢觉哉老人曾说过:“好问是好的, 但如果自己不想, 只是随口问, 即使能得到正确答案, 也未必受大益。”因此, 学生首先要学会质疑, 把质疑和思考探究结合起来。朱熹曾说过:“读书, 始读, 未知有疑;其次, 渐渐有疑, 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 疑渐渐释, 以至融会贯通, 都无所疑, 方是学。”要从书本的重点、难点处疑问, 就需要学生去认真读书, 读书的过程就是解疑的过程。学生不要满足于现成的答案, 而要多角度地进行思考, 提出自己的见解, 产生新的疑问, 更深刻地去掌握和理解知识。

上一篇:老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一篇:新九上一单元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