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圣珍教育顾问中心

2024-04-13

李圣珍教育顾问中心(共4篇)

篇1:李圣珍教育顾问中心

李圣珍是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从1994起一直致力于“问题青少年”(经常被称为“差生”)的教育

李圣珍老师和她的学生

工作。李老师有独到的系统化的教育思想,有独特的工作方法,有大量的专门经验,有很多很多成功的案例。李老师的事迹被大量媒体报道,。 1971到1994年,李老师一直在中学教化学(主要在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当过多年班主任,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中学高级教师。在校期间多次被评为市级县级优秀教师、先进个人,是个很为学生尊敬、同事佩服、领导称赞的好老师。 1994年起,因为各种机缘,李老师开始涉及“问题青少年”、“差生”的教育工作。这些孩子都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遇到一些自己无法克服,家长和老师又没有有效帮助他们逾越的困难,出现了厌学,与老师同学关系紧张,与家长关系紧张,乃至抑郁、狂躁等精神问题的中小学生。通过系统化的、认真细致投入的工作,李老师已经成功地帮助了近四百名不能在学校中正常学习,和家长监护人关系极度紧张的的中小学生,使他们走出困境,重建自信,返回学校,顺利甚至是优异的完成学业,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李圣珍老师的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半边天》、《实话实说》、《当代教育》、《讲述》、《万家灯火》、《成长在线》,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法制进行时》、《国际双行线》等节目多次专题采访。还接受过河北、黑龙江、江西、安徽、浙江等省的电视台采访。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工人日报、健康报等多家报社,《读者》、《青年文摘》、《北京支部生活》等多家杂志也报道或转载过李老师的教育经历。李老师还在《北京教育》、《少年儿童研究》、《群言》、《花季雨季》等刊物上发表过数万字的教育科研文章;并数次在国家教育部、全国妇联等部门组织的报告会上作专题报告;还多次应各地教育部门及著名中小学邀请作个人报告。工人日报两位记者将李老师的部分事迹与经验编写成《每个父母都能成功》一书,在全国畅销。 在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之后,李老师自己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也有了一系列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自我调整,走出困境。随着口口相传和传媒报道,每天电话咨询

李老师的亲笔著作《每个父母都能成功》

,登门拜访李老师的家长络绎不绝。很多有识之士都希望李老师能够把她的.工作变成更具规模的事业,以帮助更多心情急迫的孩子和家庭。于是,北京市李圣珍教育顾问中心建立起来。李老师致力于通过中心这个平台,实践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使十数年积累的丰富教育经验能够更有效的服务于社会。 当前,李老师的工作重心是面向个体,通过一个时期的细致务实的工作,帮助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的中小学生,使他们找到自我,重建自信,成为一个人格健全,情感丰富,知识丰富,并且能够掌握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的人。长远,李老师的目标是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和传统群体教育模式并行的,以人为本的个体教育之路。

篇2:李圣珍教育顾问中心

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占地面积约0平方米,是一所围绕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李圣珍老师建立的教育咨询及培训机构。 中心以全国知名的李圣珍老师为核心,应用李圣珍老师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方法,着力于帮助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青少年。 中心的宗旨: 中心的帮助对象是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的中小学生。他们自己无法逾越困境,家长教师也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于是他们失去自信,情绪焦虑,不能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正常地完成国家规定的学业。 对如上类型的中小学生,中心通过半年到一年的细致务实的工作,引领他们走进书本,走进知识,走进精神生活的殿堂;丰富知识,丰富思想,丰富情感,建立健全的人性和人格;走出误区,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稳定的学习方法,补齐落下的有关学科知识,找到学习的感觉,找回自信,找到自己的位置,重返学校,正常的完成学业。 中心的理念: 面向个体,弹性、人性化辅导。以帮助学生为本,以丰富知识,丰富思想,丰富情感,丰富人性为根本目的。 大力推行个体教育。面向特定孩子的具体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咨询、培训帮助他们重新回到健康成长的轨道。将普通中小学大班上课,群体辅导,优胜劣汰的传统教学模式称为“群体教育”。而中心推行的“个体教育”则完全面向个体――每个孩子专人负责,单独管理、指导、训练、督促、及考核。 针对个体的教育是充分弹性化的。中心为每个孩子制定独立的学习计划,着力于帮助孩子自己学会做事,有序地做好每件事。 中心以提高人的素质,提升人的层次为根本目标。高素质的人,意味着知识丰富,思想丰富,情感丰富,人格健全,能够通过健康的方式在社会中获得自己的位置。我们相信,这些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最后,将中心施行的,提升人的素质,面向个体、弹性化的理念综合称为人性化教育。 中心的文化: 细腻执着,锲而不舍的帮助每一个孩子。

篇3:李圣珍,为教差生和丈夫分居

走进李圣珍的办公室,她用抹布为记者擦去椅子上的灰尘,房间里简单的几件木质家具大多褪了皮。三面墙上挂满了锦旗:“教育奇才”、“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慈母般爱心,园丁般育才”……1994年,李圣珍进入了一个鲜有人涉足的教育领域:“差生教育”。她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打父母、出走、自杀……18年里,她帮助500多名“可能这辈子就废了”的差生、问题少年重新找回自信,完成学业。然而,与成绩形成反差的现实是,“我们目前只有5位老师,招不到人。”李圣珍说。

玩是完善性格的工具

退休前,李圣珍是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的一名高中化学高级教师,当过多年的班主任。她讲课时,通常先用20分钟把课讲完,剩下的时间就让学生做当堂布置的作业。她告诉学生,谁要是有好的方法可以直接到黑板上做,不用举手。结果,高个同学在黑板的上半边做,矮的在下半边做。等所有同学都完成作业,大家看哪个方法最好,选出一个来。“那时候我们可盼着上化学课了。”原来的学生现在还总来看她。

“我最初并没有想过要做差生教育,只是环境把我推到这条路上了。”李圣珍说。1994年,李圣珍的儿子王远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又考入香港理工大学读研究生。成功的家庭教育让很多人慕名而来,找她帮忙教育孩子。“有一部分是来拔高的,但大部分孩子的成绩很差”。对于这些差生,李圣珍的办法是“玩+读书”。“我鼓励他们多跟其他人一起玩,我有时也跟他们玩。玩其实也是完善人性格的一个工具,能让这些孩子们懂得什么是规则。”

那时,李圣珍一边在通州二中正常授课,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在自己家里给差生补课。“初期,我大都是在小区里带他们,但又担心打扰附近的居民,所以总搬家,有一年甚至搬过4次。不过做这个事,我没动摇过。”到退休年龄后,虽然学校一再挽留,想给她续聘,但李圣珍还是在2003年离开通州二中,开始专心从事差生教育。

也是在2003年,李圣珍把办学地址迁到了农村,此后就再没有回城。“在城区时,孩子们总出去逛商店,晚上还出去上网,我得不断地到处找他们。”

“老师是妈妈,妈妈是老师”

现在的北京市李圣珍教育顾问中心有50个孩子,分文理两个班。 每个孩子一年的学费含食宿是3万元,今年提高到3.5万元,“老师的工资也要提高,现在每位老师的月工资是3500到5000元不等,除去必要的开支,每年还能有一些盈利。”李圣珍坦诚地说。家长可以不定期给学生寄一些钱,但要李圣珍保管,学生要花钱得记账。

“我们上的就是文化课和体育课,虽然不同年龄的学生在一起上课,但我们会根据每个孩子本身的情况解决问题。我们要达到的效果是:家长把孩子送来,经过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的特殊教育后,孩子能重新回到原来的学校完成学业,不会被学校、社会和同龄人抛下。”

有一个叫马月的女孩,父亲是位局级干部,母亲是大学里的领导。父母忙于工作,马月没人管,极度自卑,几次割腕自杀。她对李圣珍说:“我是一个对世界没有用的人,与其没用,不如死了。我要靠皮肉上的痛苦,来解脱心理上的痛苦。”李圣珍回忆:“这个女孩到这来的时候,两只手上全是伤口,都没处下刀了。我分析,父母忽略了她的感情,对孩子的需要并不了解。”

李圣珍对她实施了针对性“治疗”。“我那时还在通州二中教高一,就把马月带到我们班。先是让她邀请同学到我们家来玩、包饺子,尽量帮她跟别人交流。”接着,李圣珍又鼓励马月参加运动会。马月很不自信地对李圣珍说:“我从来没参加过运动会,这不是让我出丑吗?”李圣珍鼓励她说:“放心,你肯定不是倒数第一,只要坚持跑,肯定能行。”最终,马月跑出了不错的名次。“就这样,马月的自信心渐渐积累了起来,学习成绩也从倒数第一提高到正数第九。”李圣珍说。后来,马月考上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现在正准备去英国留学。马月对李圣珍说过一句肺腑之言:“老师是妈妈,妈妈是老师。”

知名学者李银河是李圣珍的好朋友,连接她们的是李银河领养的一个男孩——壮壮。“这个孩子转过好多学校,也上过好多补习班,但汉语拼音怎么都教不会,写个字,能左半边写成右半边,右半边写成左半边,考试经常得二三十分。”2010年交给李圣珍时,壮壮上二年级。“很多人都不喜欢这个男孩,没人跟他玩,他自己就在操场边上一棵一棵拔草,低着头,也不说话,因为他说话不清楚。”李圣珍说。三四个月后,壮壮的变化已经很明显。李银河说:“她(李圣珍)的绝招是会揣摩每个孩子的问题在哪里,对症下药。对壮壮,她一开始抓的不是学习,而是跳绳、打篮球、打乒乓球,后来学习也上去了。”

在李圣珍看来,解决问题少年的情感问题是主要的,学习是次要的。“情感问题解决了,学习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对于脾气暴躁的问题少年,李圣珍也是“润物细无声”。“有些孩子在打电话的时候,骂电话那头的父母。我看到他们收到父母寄来的衣服时,就主动问他们是谁寄来的,孩子说是妈妈寄来的,我就说:‘还是妈妈惦记你呀!’”李圣珍说:“这些孩子偶尔会做出一些招人生气的事,我也会烦他们,但一会儿也就过去了,他们就处在一个爱闹、淘气的年龄段,对他们既要宽容,也要疏导。”

不学武训

在教育孩子上,李圣珍有各种“奇招”,但她也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李圣珍本想办一所教委管理下的教育机构,却四处碰壁。“教委说,这跟教学大纲不符,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可是我们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啊,就是想让在学校完不成学业的孩子,再回到学校正常完成学业。可他们说那不是普通教育能管的,应该归社会管。”于是,李圣珍又找到民政部门,可得到的答复是:“这涉及学生,就得由教委管。”无奈之下,李圣珍只好在工商局注册了一家商业机构。谈到这个问题时,她几度哽咽。

据李圣珍估计,普通学校每个正常的班级里都有5到10名各种各样的差生,全国有2000万到4000万,每年都有数百万学生不能完成学业,流入社会。国内也有其他与李圣珍的中心类似的教育机构,比如各种“戒网中心”、“差生学校”。“他们侧重于强制性教育,实施教育的人也大多不是教师出身,最后导致这些孩子相信暴力,从那里出来以后还是流入社会,回到学校的不到1/3。”

李圣珍不是人大代表,也不是政协委员,但她近年来一直与代表、委员朋友们沟通,通过他们提出一些建议:建立针对问题少年的教育分支学科,师范院校建立相应的专业,国家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等等,“目前虽然还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但我们每年都还在提”。

环球人物杂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问题少年?

李圣珍:主要是后天因素。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暖,没有负担,不能承受压力,学习一遇到困难,很多人就不想上学了。另外,父母也有责任,要工作、挣钱,就各忙各的,不管孩子,导致孩子没有情感上的归属感。

环球人物杂志:跟现行的学校教育有关吗?

李圣珍: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考高分,考好学校。学校在这个整体思想的指导下,不断逼着孩子学习,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我觉得,一流的人才应该去搞研究、做学问;二流的人才该当老师;三流的人才经商。而现在,似乎是四五流的人在当老师。除了水平因素之外,教育者的心态也是一个原因。我认为,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和老师。

环球人物杂志:以您的资历,要是办个常规的班,能挣不少钱吧?您费这么大力气做这个事,家里人支持吗?

李圣珍:我教这些孩子,最开始的时候,想得简单着呢。钱多的人家就多给点,钱少的就少给点,还有的就给买点东西,我也不怎么计较,没有“补习班”的概念。就是带他们读书,我很在意读书这件事,读书能让他们明白事理。

我家先生也是老师,所以开始的时候他还是支持的,马月就是他带过来的。后来,他的态度就慢慢转变了,主要是这么多孩子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我们十几年前就分居了,到现在他也不支持我的事业。我们要是同时去看孙子,他看我来了,就先出去,这么多年了没说过话,但也没离婚。有次我通过儿子想找他在一起吃个饭,他也没来。我就是太关注事业了,忽略了很多东西。

环球人物杂志:帮助问题少年这种事业不应该是公益性的吗?可您的顾问中心是商业机构。

李圣珍:我不能像耶稣似的背着十字架做事,必须维持顾问中心的长期运转。我现在马上要支付一大笔场地租金——10年70万元。还想建一个研究所,从理论上系统研究孩子的成长阶段以及如何帮助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并把这些方法推广到社会上、学校中去,这样比我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地矫正更有意义,但办研究所是赔钱的,需要资金支持。我经常会想到清代末期乞讨办义学的武训,他本身是一个很伟大的人,但他的做法不能长久,更多的只是给后人留下精神上的鼓励。理想是很美好的,但实现的过程是极其困难的。人若有了理想,就被绑上了枷锁,为了实现理想,我会带着枷锁往前走。

编辑:刘心印 美编:黄浩 编审:张勉

篇4:李圣珍教育顾问中心

一、我为什么留在李圣珍老师这里

我1986年结婚,在村里小学当老师,1987年4月生下一女。因为农村太封建,没有男孩就无法续香火,1989年我又生下了一个男孩,那时国家的政策最紧,坚决杜绝生二胎,我被学校辞退

1997年7月我去了湖北孝感打工,老板鸡蛋里挑骨头,百般刁难我,我根本没有说话的余地。我没干一个月,就垂头丧气的回了老家——河南。

1998年过了春节,我去了天津,找到照顾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工作。除了老太太,家里人对我都不错。一个月之后,老太太整天说:“这菜太咸了,那个菜太淡了”。有的菜我没放糖,她说我放糖了,做的馅饼皮太厚,馅小了。更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晚上老太太说洗屁股,她心情好的时候,怎么都好;心情不好,就大喊大叫。不是说水热,就是说水凉,弄得我束手无策,干不到两个月,又只好回家。

同年10月3号我去广东找了一个做家政的活,这个五口之家,一位老太太和她姑爷,姑娘还有外孙,外孙女。外孙女特别懂事儿,那个外孙子可淘气了,每逢周六,日他不上学,也不写字,成心捣乱,玩具扔了一地,有的摔坏了,等他爸妈回来,他说是我弄坏的,哭闹着让我给他买,当时也买不起呀,他爸妈没说什么,他姥姥在一旁唠唠叨叨的,没有调查清楚,硬赖我。吃饭吧,他们一家在桌上吃,就给我弄点菜在一边吃。他们家午餐晚餐每顿都有鸡、鸭、鱼、肉,可没给我吃过一次。分明是把我看成下等人。我强忍着干了3个月,告别大广东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我走了几个大城市。行了几万里路,我看出来了:世态炎凉,我走到哪儿,都是不被人尊重的乡下人,我很灰心,决定再也不出去干活儿了。

可是,上有公婆,下有两个孩子,一家人得吃饭,得活着,低头,认命吧。2000年9月,为了活着,为了一家老小,我怀着彷徨,无奈的心情。决定再去北京碰碰运气。

2000年9月18号,我跟着30多人到了北京爱侬公司,我说喜欢当老师,有个姓宋的阿姨说:“你去通州一个叫李圣珍老师的家里吧,她教了几个孩子,做饭、照顾孩子。”我问:“给多少工资?”“450块”“我高中毕业,还当过八年老师,只给450块?”“只要你努力干,她知道怎么做,不会亏待你的。”我们商量好,第一个月试工工资350元,我去了李圣珍老师家。中午李老师炒了六个菜,有红烧肉、黄瓜炒鸡蛋、凉拌海带丝、炒油菜、麻辣豆腐、炖土豆,还亲自给我盛一碗大米饭,在家很少吃的大米饭,那色香味俱全的菜,摆在眼前,真的很眼馋,可筷子始终不敢去夹那些菜,李老师说:“吃吧,吃吧,你就当这是你家,不要拘束”。李老师把我当客人招待,一顿饭说明不了什么,大城市的老师能看的起从农村来的土里吧唧的农妇?况且她上过“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北京您早”名气那么大。看看再说吧。接下来我看见:李老师和我,学生,同吃同住,她教我怎样使高压锅、煤气灶,手把手教我擀饺子皮,炒菜让孩子爱吃。她独特的辅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有个6岁澳门女孩儿,特别爱吃炸薯条,10月14号早上,我给她炸完薯条,忘记关煤气灶,李老师正在与家长谈话,一回头,看到厨房浓烟冒起,还伴有噼噼啪啪的声音,起身冲向厨房,只见锅里的油向外卷着火苗,先关了煤气灶,瞬间额头的刘海被烧焦,又拿着湿墩布冲进厨房,飞快把墩布放在灶上,火灭了,玻璃罩、抽油烟机上被烤化的污油,滴在李老师的胳膊、手上,立刻起了大泡,17年过去了,至今她的手上还留有一块疤。我当时吓傻了,呆呆的站着,直到李老师镇静的去卫生间洗手洗脸,我才回过神,心想:完了,煤气灶、抽油烟机、玻璃罩,加起来一千多块钱,我惊恐、沮丧,拿什么赔啊!。沾满油污的玻璃碴,像无数把尖刀,嵌在被烧毁,快要散架的玻璃罩上,我下意识的去拔那些尖刀。“别扎着手,感染就麻烦了”听到李老师平静的声音,关怀的语气,我的眼泪立刻滚下来,跑到卫生间捂着脸痛哭,回想在原来打工的那几家,被当做下等人,不被人尊重,而李老师和我说话从来都是:张老师、张老师......。在李老师面前,我不仅有了人格上的平等,做人的尊严,还被当老师尊重。出了这么大的事,她不但不发脾气,不埋怨,还怕我受伤,替我着想。今生有幸,让我碰到这样的好人,这样的好老师。我真是遇见了一个有菩萨心肠的人。忽听有人敲门,打开门是八岁的男孩儿张国叙,他说:“阿姨,您别伤心了,李老师可好了,不会骂你的,她很宽宏大量。对谁都一样,我从河北来,她像奶奶一样对我,晚上有时搂着我,拍着我,让我入睡。”

此时,我觉得我是个罪人,我决定在这里好好干,用实际行动补我的过失,报答这个慈母心肠的好老师。

有2天就1个月了,我去了一家电器商场,问抽油烟机,最便宜的是480元。煤气灶450元,对我来说两个多月工资,我心乱如麻,发工资时,我说:”别给我了,买抽油烟机吧。我知道不够,下个月再补。”李老师说:“不用了,你千里迢迢出来不容易,人都会犯错,只要吸取教训就行了。”不但没有扣钱,还多给了50元,当时我拿着钱,热泪盈眶,好感动,好感动,感动地说不出话来。,李老师以博大,宽阔的胸怀,包容我的缺点。这就是一个老师的涵养,这一个月,我从李老师身上不但学会了怎样做事,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做人。

:10月16日李老师接受央视半天栏目采访,张月问李老师:您挽救那么多孩子,觉得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答:没意义。如惊雷,在场人瞪起眼,沉默!你说一只蚂蚁活着有什么意义?一棵大树,一个猴子活着有什么意义?都没有!一个人也如此,可是,地球如此美丽,如此郁郁葱葱,正是这无数植物,动物装点她,人,是地球上万物之灵,万物之首,让地球更加美丽,更加郁郁葱葱,是我们人类的存在的意义,我们个人为人类的意义做出自己的贡献,大概就是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所以我不喜欢物质或精神极端自私的人。物质极端自私的人,就会走向犯罪;精神极端自私的人,就会得精神疾病。听到这些没听说过的话,心里震惊,忽然感到李老师是巨人,我仰望她,最多看到她的肩膀。

对这样人格高尚的老师,想到曾经的屈辱,留下来,是我唯一的选择。这,就是我留在李圣珍老师身边的理由。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我。

李老师常说:人要经的住近看,也要经的起远看。前者指距离,后者指时间。说近,我和李老师朝夕相处。说远,风风雨雨,已经走过17年。朝夕相处17年,足矣让我看清李老师是什么人,她本性善良,人格高尚,意志坚强,知识丰富,(每晚10点把孩子安排睡了,她再看书,没见她12点前睡过觉)她超前的教育理念,高超的教育艺术,帮助1000多个在困境中挣扎,无法上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完成学业。某男孩,因干扰同学 上课,被学校劝退。辍学4年,期间他母亲找过教育部,人大代表,均表示无法解决。找私立学校,也不接收。2008年4月他父母及本人找到我中心,请求帮助。我中心用1年时间,给其补了4年的课程,他回去读初三,从没学校要的弃生,成了三好生,并顺利考上重点高中,三年后以593分成绩考取大学。

李老师被誉为中国九大名师之一。

17年中,我被很多有钱人诱惑过,上边说的澳门女孩,本人是法国籍,母亲新加坡籍,父亲是印度尼西亚前高官。,她母亲几次请我吃饭,给我写信,许诺给我高几倍的工资,我的一个河南老乡,做特种钢生意,家有6亿,河北一家长也如此,等等。要说钱,这些家都比李老师有钱,我拒绝了他们,也就是拒绝了,物质,金钱。我一个农村人,不知道更多大道理,但是我知道,李老师的人性,人格是金钱不能比的。

我选择终生追随李老师无怨无悔!

上一篇:为民务实清廉演讲稿下一篇:减贫摘帽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