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中心理学运用论文

2022-04-22

摘要:尹俊华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乃至全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的重要开创者之一。改革开放后,尹俊华先生从物理学的研究转向从事教育现代化事业。他与其他前辈一起努力,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之后在我国率先建立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并较早地开展了教育技术学学科领域的研究。尹先生为学科的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教育技术学中心理学运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技术学中心理学运用论文 篇1:

新时期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发展的思考

[摘 要] 教育部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专业的征求意见引起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广大专家、学者、学生和从业人员的强烈关注,大家为此展开了激烈辩论与深度交流。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全面客观地总结了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度剖析了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九大发展方向。

[关键词] 新时期;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 发展历史; 辉煌成就; 面临困难; 发展方向

[

[作者简介] 杨方琦(1982—),男,湖北通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现代远程教育研究。E-mail:yangfangqi2007@126.com。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第十九章明确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任务。[1]《教育规划纲要》勾勒的美好蓝图和宏伟目标,不仅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使我国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的广大专家、学者、学生和从业人员如沐春风,让大家看到了教育技术学科及专业发展的美好明天。但是,2011年4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征求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修改意见的通知》中,将目前已流行多年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专业,[2]这一信息却给大家泼了一瓢冷水。名称的变更立即引起了教育技术学界同仁广泛而强烈的关注,大家为此展开了激烈辩论与深度交流。教育技术学科领域的资深专家何克抗教授已撰文表示坚决反对,在文中他对两个专业名称的内涵进行了系统科学地阐述、比较和论证,指出了更改专业名称将会造成严重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降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质量,延缓和阻滞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三个方面的严重后果。[3]

何克抗先生认为,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及教育技术学专业目前具有空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处于蓄势待发状态,这种大好形势来之不易——是几代人、几代学者(包括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一大批电教人、电教学者)艰辛努力的结果。[4]作为普通高等学校一名普通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教师,笔者完全赞同和支持何克抗先生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不能更名的观点,同时,也为此感到不解、疑惑和忧虑。基于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名在学界引发的争议与恐慌,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对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深度分析与思考,以期为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尽一名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的绵薄之力,并希望能为教育技术学界带来些许的思考与启发。

二、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

业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在专业点数量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和学术期刊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辉煌成就,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的高级专门人才,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1. 本科专业点数量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是教育技术学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平台,专业点数量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的规模与数量,还进一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是制约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布的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显示,2011年全国共有170所普通高等院校(不含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高校)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5]笔者对上述170所普通高等院校从属地、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统计与分析。

(1)院校属地

笔者按照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七大地理区划,以及省、市、自治区行政区划对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的分布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地理分区来看,华东地区七省市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分布最多,高达43个;华中、华北和西北地区紧随其后,均超过20个;其他三个地区的专业点数量基本接近,数量在18个左右。从行政区划来看,广东最多,为12个;江苏、河北、河南和湖北紧随其后,均超过10个;而最少的则是海南和西藏,只有1个。不难看出,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的分布整体趋于平衡,但是在省、市、自治区之间却存在显著差异。笔者认为,这不仅与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还与社会各领域特别是教育领域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认同接纳程度和人才需求状况有密切的联系。另外,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但大多定位在博士、硕士层次。因此,上述地区的硕士点和博士点非常多,而本科专业点非常少的现象就不足为奇。

(2)院校类型

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类型在一定程度决定了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和就业领域。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主要分布在师范类、综合性(新升格的大学居多)和工科类院校,但在民族类、体育类、农业类、语言类和财经类院校也有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如表2所示。笔者认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师,特别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以及各级电教馆、电化教育中心工作人员和电视台节目编制人员仍然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但是,随着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能力素质的进一步拓展,以及学生就业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公司、企业及培训机构将成为热门的就业领域,职业种类和岗位类型也将更加多样化。

(3)办学层次

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本科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和专业影响力。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主要分布在大学和学院层次,还有少数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高等学校分校及短期职业大学也设立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如表3所示。统计数据显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主要集中在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而综合性重点大学非常少。“985工程”院校只有4所,除了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外,兰州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在该领域的影响力非常小,根本引领不了专业的发展,而“211工程”院校也只有18所(既属于“985工程”又属于“211工程”的院校按“985工程”院校统计)。笔者认为,开办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院校的办学层次对本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影响巨大,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等院校在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的影响力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2. 国家级重点学科

学科是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专业则是指高等学校系部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6]学科与专业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两者相辅相成。专业以学科为依托、为后盾;学科的发展又以专业为基础。学科为专业建设提供发展的最新成果、可用于教学的新知识、师资培训和研究基地;而专业主要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和发展的基础,更主要的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这与两所学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为两所院校积累了大量的办学经验并创造了一大批的教学科研成果。反过来,教育技术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对全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网络调查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性普通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都是在参照它们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除了国家重点学科,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等院校教育技术学省级重点学科也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3. 国家级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是教育部和财政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措施。通过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不仅带动了省级、校级特色专业建设,发挥了专业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还推进了专业设置与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精品教材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优化,有效促进了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先后有华南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于2007年,黄冈师范学院于2008年,徐州师范大学和渭南师范学院于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于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上述高校通过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点建设立项,一方面,提升了专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出了一大批的教学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对区域内同类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和促进作用,通过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

4. 国家级精品课程

王建华认为,课程是指一门门具体的教学科目,以课程建设为中介,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专业建设为学科建设找到了实践场所,学科与专业实现了良性互动,完成了从知识发展到社会需要之间的过渡。[7]国家精品课程则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要求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由此可见,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对于促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截止2010年底,我国已累计建设了283门教育学类本科层次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其中教育技术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则高达17门,占教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总量的6.0%,如表4所示。笔者认为,一方面,教育技术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教育技术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也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如“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建设的重复率较高,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偏少,精品课程网站无法访问导致的精品网络学习资源无法共享和利用等问题。

5. 专业学术期刊建设

专业学术期刊建设是衡量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繁荣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教育技术类专业学术期刊是伴随着我国电化教育第二次起步而发展起来的行业性期刊,自1980年《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刊物编辑出版以来,我国教育技术类专业学术期刊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茁壮成长,至今各类期刊高达30余种,建设成果非常喜人。多种学术期刊的创办对宣传、交流和研究教育技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也起到了催化剂和助推器的作用。2009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公布了经由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评审的2010—2011 年度CSSCI来源期刊目录和扩展版期刊目录,37 种教育类期刊入选CSSCI来源期刊,而教育技术类期刊就高达有 6种,它们分别是《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开放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杂志》和《现代远距离教育》。其中,《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还是教育技术学科领域的权威期刊,多年来一直雄踞CSSCI来源期刊的前几位。另外,《外语电化教学》入选语言学类CSSCI来源期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远程教育》入选了北京大学公布的2008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三、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1. 就业形势严峻

由于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设置在数量和规模上的超常规发展,使得昔日的热门专业成为今天的问题专业。教育部公布的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数据显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年均规模在9000~10000人,“211工程”院校及全部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区间均为“B-”,即在80%~85%之间。[8]笔者认为,公布的统计结果比现实情况要理想许多,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地方性普通院校表现得更为突出,相反重点大学的就业情况则比较理想。张有录认为,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扩招带来的影响,二是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三是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自身的问题。[9]但是,我们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能总抱以悲观的态度,而应置于社会系统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与其他教育类专业相比,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要理想许多。即使与院校内部其他所有专业相比,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应该可以排到前几位。

2. 生源严重不足

基于分层抽样原则,笔者通过邮寄信件、电话访问、电子邮件等方式对我国设立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的42所高校就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生源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除了“985工程”院校和多数“211工程”院校生源充足外,绝大多数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报考人数严重不足,即使是设有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的院校也是如此,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调剂的方式录取的,这种招生现状在2009年之前表现得尤为突出。但从2009年开始,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生源情况出现了逐步回暖的迹象,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人数以及院校最终录取人数均在稳步攀升。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国家有关部委特别是教育部近年来实施的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一系列工程与项目是密不可分的,教育技术学高级专门人才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也因此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有效提升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3.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随着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学生特别是一年级新生,都产生过严重的迷茫和困惑,诸如“教育技术到底是什么”、“教育技术能做什么”、“毕业了能干什么工作”等类型的问题比比皆是。甚至有多数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也认为,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不懂”。笔者认为,此类现象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较为普遍,原因主要归结于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我国高校在申报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时,几乎是一哄而上,他们申报用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是在其他学校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而来,完全没有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缘结构、学生来源以及就业去向等具体特点。学生的迷茫与困惑,需要广大教师多加引导和指点。近年来,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问题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已有很多的相关研究成果刊载在我国教育技术类专业学术期刊上。另外,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名牌专业建设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4. 课程体系纷繁复杂

教育技术学科是一门具有多学科背景的新兴综合性学科,主要涉及了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管理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由于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导致课程体系出现问题,进而影响课程建设与质量。多年来,由于教育技术学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和知识,导致本科生的课程数量一直在增加,课程体系也是越来越纷繁复杂。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之间的衔接存在较大问题,不是大量内容的重复,就是知识衔接不上,课程相应的实践环节也明显脱节。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文理兼招的情况比较普遍,很多高校对于这种情况也不加以区分,一致开设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课程,对于文科生来说明显吃不消,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动力,进一步发展到厌倦教育技术学专业。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知识貌似不同学科知识的叠加,其实质是要整合相关学科知识,系统规划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开发相关产品。[10]

四、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趋势

为了促进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良性发展,也为了满足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4年确定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5个专业方向,即教育技术方向、数字媒体技术方向、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方向、远程教育方向和信息技术教育方向。八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教育技术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环境也随着发生了重大转变。因此,及时调整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方向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更好地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也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自身的建设与发展。笔者认为,以下九大专业方向是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教育技术理论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是促进和完善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基石。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集,教育技术学则是以教育技术问题为对象的,横跨科学与技术两大部类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以教育问题解决为目标的应用学科。教育技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已经得到确立;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学术上得到确认并将跻身于学科之林,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事情要做,恐怕需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使本学科趋于成熟。当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最根本、最迫切的任务是需要初步构建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它包括学科的定义、定位、基本理论框架、实践领域构成、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内容。将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作为专业发展方向长期保持下去,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为更高更深层次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手段。现代远程教育可以有效地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为各类教育提供有力支持,为不同的学习对象提供方便、快捷、广泛的教育服务。但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学习方式的进一步个别化,现代远程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需要与时俱进,笔者认为,应该将当前流行的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普适学习、微型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纳入其研究范畴,并深入开展基于手持式智能设备的实践应用研究。现代远程教育除了开展学历教育之外,还可以作为教育培训社会化和网络化的主要途径和渠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 数字媒体技术

众所周知,教育技术发展史上的历次跨越式发展都与新媒体、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学媒体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随着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媒体的数字化是历史必然,数字媒体技术作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应运而生。数字媒体技术在广告、动画、游戏、效果图、网站美工等方面早已发挥出独特的价值。而数字媒体技术方向旨在培养兼具技术素质和艺术素质的现代艺术设计人才,毕业生可在广播电视、广告制作等信息传媒领域从事多媒体信息的采集、编辑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以及多媒体产品的开发与制作工作,也可以在动漫和游戏公司进行动漫或者游戏的开发与设计,还可以在企事业单位、学校从事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信息系统、视音频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

4. 信息技术教育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势在必行。虽然校校通工程和农远工程,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才是最关键和最核心的因素。因此,一方面,在具备条件的师范院校扩大培养信息技术教育方向的专门人才,并鼓励和引导他们到中小学任教;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在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全员培训。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量会急剧增加,而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具有天然的优势。信息技术教育方向的毕业生不仅可以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走上教学一线,还可以兼顾在职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可以是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建设者、管理者和维护者。

5. 学习科学与技术

学习科学与技术作为教育技术学本科人才培养方向,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尤其是运用信息技术高效学习与交流的能力,还有利于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专业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未来的员工是具备学习能力的学习型员工,这种学习能力不是单纯的读书能力,而是具有独立自主、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全过程和学习与工作相联系过程中的全面的学习能力。

6. 教育资源开发与管理

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要素,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正在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而优先考虑。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为学校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但由于教育资源的适切性和针对性不强,绝大多数教育资源需要进行二次加工才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由此,构建数字化校本教学资源库迫在眉睫。依靠课程主讲教师来完成教学资源的开发任务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来帮助他们完成。教育资源作为教育产品催生了一个教育产业化发展链,教育软件公司也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来开发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提高其竞争力。另外,教育资源管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科学合理的教育资源管理有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有利于增强教育资源的应用效果。由此可见,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教育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力,非常有必要,也十分可行。

7. 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

教育技术装备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为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可供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有选择地使用的所有专用和通用设备器材的总称。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和配置直接推动了教育环境的重大变革。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教育装备与环境会进一步地加强和改善,为选择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方向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提供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研究平台和就业领域。

8. 教育培训与绩效评估

信息通信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深入应用,加速了人类知识的更新速度,使得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满足工作岗位对员工素质能力的需求,人们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来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因此,教育培训便应运而生,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要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对整个培训进行全方位的绩效评估。企业大学和教育培训机构为教育技术高级专门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由此诞生了教学设计师和绩效评估师等新型职业。教学设计师就是负责组织教学内容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人,其主要职责是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学习内容和范围,制定教学策略,采用合适的传输媒体,测试最终产品的可用性,评估修正产品。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开设教育心理学、教学系统设计、绩效技术、教学资源开发技术、学习环境设计、教育传播与技术、新技术的教育应用、需求评估与分析、绩效咨询、知识管理和项目管理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绩效评估能力,从而为教育培训与绩效评估工作岗位培养教育技术学高级专门人才。

9. 知识工程与智能教育

知识工程是人工智能的原理和方法,对那些需要专家知识才能解决的应用难题提供求解的手段,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取、知识的表征以及知识的运用和处理等三大方面。智能教学系统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扮演教师的角色实施个别化教学,向不同需求不同特征的学习者传授知识、提供指导的一种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主要由领域知识模块、学生模型模块和教师模型模块等三个基本模块组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习者可以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全天候地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无障碍学习,个性化的网络学习方式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智能网络教学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和实现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自适应性。随着我国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网民对网络教育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网络教育市场也具有无限广阔的市场前景。网络教育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为其各个环节提供学习支持与服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完全有能力胜任。

五、总结与展望

实现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需求的推动。培养出为社会所需要、认可的教育技术学高级专门人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因此,各高等院校要在全面掌握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和密切结合自身的条件与特点,准确定位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这些应当成为教育技术领域广大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共同任务,笔者只是在对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未来发展的九大方向。仅为个人观点,希望得到教育技术学界各位专家、学者和同行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 教高厅函[2011]28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修改意见的通知[Z].

[3] [4] 何克抗.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界的一场重大争议[J].现代教育技术,2011,(5):24~28.

[5] 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2011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EB/OL].http://gaokao.chsi.com.cn/zsjh/.

[6] 罗云.关于学科、专业与课程三大基本建设关系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4,(3):32~34.

[7] 王建华.论学科、课程与专业建设的相关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21~24.

[8] 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部分专业就业率区间分布[EB/OL].http://gaokao.chsi.com.cn/z/jylfb/#.

[9] 张有录.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造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1,(1):65~68.

[10] 刘德亮.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访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02,(10):5~8.

基金项目: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TS11772);渭南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201154)

作者:杨方琦

教育技术学中心理学运用论文 篇2:

尹俊华先生口述史

摘要:尹俊华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乃至全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的重要开创者之一。改革开放后,尹俊华先生从物理学的研究转向从事教育现代化事业。他与其他前辈一起努力,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之后在我国率先建立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并较早地开展了教育技术学学科领域的研究。尹先生为学科的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今年是尹先生的85岁寿诞,如此高龄的他还在心系学科,努力为学科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史料。借此时机,我们对尹先生做了深入的访谈并撰写此文,努力再现先生几十年来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不懈努力,并总结其对于教育技术的独特贡献,以让后辈们了解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渊源与发展。

关键词:尹俊华先生;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领域;北京师范大学

尹俊华先生,1930年6月生,江苏江阴人,1956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与研究生毕业留校,在物理系工作。1977年12月,国家科委编制《1978-1985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派人参与教育科技方面课题的起草工作,尹俊华先生受命参与。从此,尹俊华先生就开始了他的教育技术生涯。

一、尹俊华先生与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开创

尹先生作为领导人之一,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创了教育技术学学科,将这个学科从无到有,建立到有研究所、系、学位点较为全面的学科点,并带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一)负责撰写《1978-1985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教育科技部分

197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会上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号召“树雄心,立大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并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国家在百废待兴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大会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f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也是我国的第三个科学技术发展的长远规划。当时的北京师范大学领导指派尹俊华先生参加了这一会议,并负责编写《规划纲要》中有关教育科技方面的研究课题,详细内容见该《规划纲要》第75项“现代化教育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包括正文和附件),其基本内容是开展电视教育、卫星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并提出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设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在南京工学院设立卫星教育研究室,承担项目所列的研究任务。从此,尹先生就与教育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参与规划纲要的编写,是基于尹俊华先生对于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敏锐意识。当时学校要派人参加规划纲要编写的时候,其他人并不愿意去,而尹俊华先生意识到了这个任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于北京师范大学尤其是电子学方向是一个开拓创新的好时机,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的顾明远先生也非常敏锐地觉察到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前景,并愿意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展相关的研究,就委派尹俊华先生参与。当时,先生对教育科技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只是直觉上认为应该搞教育科技。恰好在此之前,1977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一个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技规划编写的会议,尹俊华先生和杨圭南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已退休)参加了会议的自动化组,并从会议简报中了解到美国有卫星教育、计算机教育、电视教育。受此启示,尹俊华先生认为我们也应该搞这些教育,于是在《规划纲要》中就写了搞新技术在教育中开发应用的相关内容。

(二)成立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建立无线电电子学系,担任副所长、副系主任

1978年,在《规划纲要》颁布之后,北京师范大学向教育部上报设立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1979年,教育部对《关于教育技术研究所计划规划书》做了批复,批准设立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侗时被批准的只有吉林大学的量子化学研究所),批准编制109人,尹俊华先生为副所长。研究所初成立时,只有23名研究人员,人员主要来自以尹俊华、杨圭南为核心的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四室(无线电教研室),包括乌美娜、沈绮云、高福文、李薇薇和校电教科有关人员。之后,在研究所下逐步设立了电视教育研究室、计算机应用研究室和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研究室,成立了计算机汉字编码信息处理研究小组。

1979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定援助协定,其中“教育方法现代化”项目(项目编号为CPR/79/003/A/01/13)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0年1月开始执行。联合国投入99.96万美元,中国政府投入2246.184万元人民币。项目的发展目标为:在北京师范大学积累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培训技术人才的经验,向全国教育系统推广,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项目建设活动包括房屋建造、设备购买与人员培训。为了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将原来的物理系的无线电专业独立出来成立了无线电电子学系,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相结合,成为当时“系所合一”的新体制,尹先生为副所长、副系主任。需要说明的是,原本尹先生在《规划纲要》中写明要申请教育技术系,但是由于当时大家都不认可教育技术,就成立了无线电电子学系。

(三)申请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建立健全学科发展

研究所和系建立后,他们组织了人员,建起了大楼,购买了设备,机构架构与职能似乎全面了,而且为学校拍摄很多录像,也有很多的经费与项目,还有很多的出国机会……然而,尹俊华先生并没有被这些表面的风光所迷惑。他深深地体会到:这个所和系在学校还只是一个教学辅助单位,主要是为别人拍片,学校开会时检修广播等,而一个机构要在高校甚至是这个社会上站得住脚,产生影响力,必须进行教学与科研,需要有学位点、硕士点甚至博士点,培养相应的人才,做出相应的研究成果。然而,我们国家在当时还没有教育技术、教育科技、电化教育的相关专业,没有专门培养的人才,都是处于“摸索着干”的状态。于是,尹俊华先生带领大家开始做出各种努力去申请与建设教育技术学专业。

1980年,尹先生带领大家申请“现代教育技术”硕士点,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由于当时教育部学位委员会对教育技术的认识还很不清楚,计算机组和教育组都不承认教育技术学学科,计算机组认为应该由教育组审查,教育组认为应该由计算机组审查,所以第一次申请没有成功。1981年,只好转为申请无线电电子学的硕士点,成功获批。之后,尹先生更加努力准备申请材料,尤其是查阅美国相关资料,找到了美国的《教育媒体年鉴》,查到美国有200多个硕士点,几十个博士点,并列出了详细的名单,找到了证据。

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向教育部申请增加两个专业:视听教育技术专业跟计算机教育技术专业,教育部都批准了,并将名字确定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当年就可以招生。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再次申请教育技术的硕士点,尹先生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找了几篇关于卫星教育的文章,将材料送到教育口的学位评审组。在教育组学位评审组组长顾明远先生的大力支持下,这次申请成功被批,同时被批的还有河北大学和华南师大,这两所学校申请的都是电化教育专业,但是在学位委员会讨论以后,都用了“教育技术学硕士点”这个名称。

1990年,尹先生到了退休年龄,但是系里还想申请博士点,期望先生继续做贡献。为了学科的发展,尹先生舍弃了休息的时间,继续和张至善先生(原无线电电子学系系主任)、何克抗先生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早期开拓者一起努力,1993年争取到全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在尹先生的辛勤努力之下,带领其他教师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这个学科开创出来,在全国率先建设了学位点、硕士点和博士点,进行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相关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在全国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之后,尹先生才安心地退休。此次访谈,尹先生欣慰地说:“我们必须要建立学科,否则我们就仅仅是一个辅助单位——电教中心。1996年计算机快速发展之后,好多学校的电教中心都垮了。而我们没有垮,是因为我们建立了学科,有教学和科研。所以从心理上,我是要解决学科这个问题。但是,当时这个学科是不是真正存在,我心里也没底,只不过美国有。但是美国什么样?材料也不多……”。

(四)开展学科自身问题的研究,不断认识教育技术及其学科

一直以来,尹先生都认为: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是制约我们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所以,在开创学科的同时,尹先生也在进行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从撰写《规划纲要》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教育科技是什么、应该如何做,建立所和系之后开始研究学科本身及课程设置问题,直到申请到博士点,“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个学科还是一个问号”,尹先生一直在从事学科自身问题的研究。

1986年,在申请了到硕士点之后,尹先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科问题的研究当中。1986年,顾明远先生开始编写《教育大辞典》,尹先生向顾先生提议加入《教育技术学》分册,顾先生非常赞同,然后就由尹先生负责编写该分册。教育技术学分册共85页,包含总论(63词)、视听教育技术(245词)、计算机教育技术(101词)、教学设计与教育评价(26词)、教育媒介新技术(10词)五部分的内容。可以看出,该辞典中关于视听教育技术的分量比较重,电视、摄影等还占据当时的主流,教学设计的研究还没引起我国的重视。撰写该分册有两个重要的意义。第一,教育技术第一次进入了教育学的词典中,也标志着在教育学大家庭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第二,促使尹先生第一次系统地思考教育技术学学科。“我记得87年暑假在北京昌平区的原来的教育行政学院里面,好几天,写词条,头一个定义就是在那里写出来的。会场上,我听文科的人讲:对一个学科要求的话,得要好多个基本方面都具备,包括历史、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领域的内容,一二百个字,这些都要写出来。”

1987年开始,尹先生招收教育技术方向的研究生,共指导十余名硕士生,他们的学位论文方向多数是围绕学科建设进行的,包括专业人员能力素质、课程开发、教育技术发展、媒体选择、电教中心、教育技术教材等,如右表所示。

1991年到1996年期间,尹先生任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利用这个机会,尹先生和身为指导委员会秘书的乌美娜老师一起,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1990年之前,电化教育f西北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等主要提倡使用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很流行,而北京师范大学以教育技术这个名字命名学科,这个名字在社会上并不是特别为人知晓。1991年,教育部想筹建电化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时任教育部部长何东昌指示:“如果要把这个领域搞好,必须搞学科,建设电化教育专业教学委员会之类,并由学科真正有水平的人担任主任”。教育部有各个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数理化生计及各工科,每个学科的主任委员都是全国知名的一流人物,时任电化教育局局长的邢纯洁认为电化教育的主任委员也应该聘请知名人士担任,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学科,从而促进这个学科的发展,并让尹先生推荐一个人物,尹先生就推荐了教育界享有盛誉的顾明远先生,教育部电化教育局欣然采纳。这在后来被证实是一个英明的选择,为教育技术界的有识人士所赞扬。于是,教育部成立了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电化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顾明远先生为主任,尹先生为秘书长和顾问,办公地点就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期间,指导委员会组织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员能力标准、课程开发,编写了第一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都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参与,这样逐步稳固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科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尹俊华先生最为典型的研究成果是1992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以教育技术为名字的教材《教育技术学导论》,这本教材第一次全面地、清晰地、有体系地介绍了教育技术及其学科,2002年又进行了改版,是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使用率较高的教材。尹先生在退休之际及之后倾注了很大心血来编写这个教材,目的是为了解答这一疑问:当时有电视教育、卫星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教育技术是不是就这么些呢?就是硬件的应用么?这个学科是不是就这些东西呢?还有别的吗?所以先生就开始转到学科本体研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一个学科,教育技术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要研究些什么?即研究对象问题。

二、尹俊华先生的教育技术思想

正如尹先生说:“我对教育技术的理解上,也是有个变化过程。”总结尹先生二十多年(1978-2002)对教育技术的探索与研究,我们也能发现其对教育技术认识的变化。从数量来看,尹先生的研究成果并不算多,主要有《教育大辞典》中第七册(教育技术学分册)、三版《教育技术学导论》教材的编著、十篇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和课程开发理论等论文。然而,这些都属于学科开创性的研究,开创了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本体研究的先河。

(一)将领域名称逐步确定为“教育技术”

名称问题是我们这个领域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尹先生对该领域的名称的确定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变化,并最终确定在“教育技术”上,并与当时国内主流的“电化教育”做了很好的交锋,“教育技术”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

尹先生最初接触教育技术是编写《规划纲要》,当时他使用的是“教育科技”“现代化教育新设备、新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技术”等。一个原因是,尹先生当时还没有开展系统的研究,是一种直观的感觉;另一个原因是,和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迫切又模糊地崇尚先进的技术相关,更多地强调技术、现代、先进这些元素。相应地,建立“所”的名称为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后来,尹先生认为很多技术都是视听方面的技术,所以申请视听教育技术专业。

20世纪80年代后,尹先生从分析美国教育技术开始系统研究教育技术及其学科,了解到美国多以Educational Technology为名。尹先生将“现代”一词略去,并将该领域的名字定为“教育技术”,这与当时国内较为流行的“电化教育”有较大的不同,还引起了一些争论。尹先生并不赞同“教育技术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的说法。尹先生认为教育技术本身的内涵早已超出“方式”的界说,而上升到对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评价理论、目标理论、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理论以及对组织管理理论的关注。教育方式本身就是“为实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方式,或者“教育过程诸基本元素相互作用的形式”,把其用“新”和“旧”作区分是不合理的。关键点在于人们在客观的教育实践中都在追求着某种最优或最佳的教育方式。

1991年,教育部成立的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电化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顾明远先生为主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领域的名称问题(到底是叫电化教育还是教育技术),这在当时争论了近10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技术领域内部的和谐与发展。在第一次电化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上,西北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都提电化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尹先生则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计划(根据赵为华的硕士论文),有理有据地做了详细的说明,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委员会主任顾先生也比较赞同“教育技术”,但考虑到“电化教育”使用的时间较长,约定俗成,一下子抛弃不现实,而这个名字不能涵盖领域的全部内容,同时又不利于与国际教育技术领域的交流。于是顾先生主张两个名称并用,提议用“电化教育(教育技术)”这样的说法和写法,对内称电化教育,对外称教育技术,之后再进一步研究这个领域的内涵和学科性质,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名称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后来又变成“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直到后来直接称为教育技术,并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当时很重要的学科课程规划、大纲的制定和教材建设方面来。该委员会在1994年更名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1996年后,由于很多非师范院校也开始教育技术专业,则更名为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可以说,我们这个领域的名称从“电化教育”转变为“教育技术”,离不开尹先生的严谨研究与大力提倡。

(二)对教育技术的认识经历了“硬件——硬件和软件——媒体技术与系统技术”这三个阶段

尹先生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育技术是一种科技项目、是硬件,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教育技术界定的就是电视教育、卫星教育、计算机教育。这是尹先生在撰写《规划纲要》时候对教育技术的认识,规划中要建立研究所,购买相关设备。国家的目标就是现代化,怎么进行现代化?大家都不清楚,包括尹先生也不清楚,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现代化技术与设备。第二阶段,教育技术是硬件和软件之和。在建立所和系之后,尹先生认为教育技术不仅仅是硬件问题,还包括软件问题,软件的制作、开发和利用。于是让研究所的老师做电视教学片、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等。第三阶段,教育技术是媒体技术(硬件和软件)与系统技术的结合。在编写《教育大辞典》时候,尹先生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更加全面,认为应该从学科的角度考虑教育技术,于是借鉴了美国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尹先生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为“人类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在编写《教育技术学导论》的时候,尹先生认为教育技术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教与学过程中应用的媒体及其开发与应用的技术(包括它的硬件和相应的软件),即有形的媒体技术;另一个含义指分析和解决学与教的总体过程,从而获得优化效果的系统方法,即对教育学过程进行系统设计的技术,即无形的、智能的系统技术。可以说这一认识是尹先生通过系统研究而得出的、对教育技术的最终认识。

尹先生对教育技术的认识经历的三个阶段与先生总结的各个国家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发展比较一致:首先,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运动时期的使用技术;之后,教育技术是与硬件技术相适配的携带教学信息的软件制作及开发、利用;最后,教育技术是硬件和软件在教与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才能获得有效的学习,即教学设计,从方法论的高度考虑教育技术问题。尹先生认为,教育技术最重要的是教学设计,即将心理学的认知过程转化成为教学过程,而从认知过程到学习过程还有一个转化,也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最大贡献就是设计了一套系统方法。

访谈中,尹先生冷静客观地提到,关于教育技术是什么,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物理观、系统观(尹先生属于这种观点)、哲学观。这三种观点各有道理,各自的角度不同,要简单地确定是哪个,否定哪个是不合适的,还是百花齐放好一些,期望更多的人研究学科本身,让学生或者年轻学者们从各个角度了解教育技术,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认识。

(三)提出教育技术学学科是教育科学领域中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尹先生从改革开放后接触教育技术直至退休后的十余年都在为创立与建设教育技术学学科而不懈努力和执着探索。起初,尹先生要在北京师范大学创立教育技术学科时候,并不知道这个学科是否存在。于是,尹先生就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并从美国相关研究人手。

通过查阅资料,尹先生了解到美国是有教育技术学这个学科的。通过分析AECT的多个定义,尤其是借鉴AECT94定义,尹先生认为教育技术领域是三个研究分支的融合:教育中的媒体、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系统方法。尹先生认为,教育技术学学科有三方面的性质。首先,教育技术学是从教育学中独立出来的一个分支;其次,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还有哲学层次与科学研究层次)的学科,是一个应用性学科,关注于如何做的问题;最后,教育技术学是方法论性质的学科,有先后发展的三个模式:应用各式各样的学习资源、强调个别化与个性化的学习、运用系统方法。

在《教育大辞典》中,尹先生将教育技术学定义为:是应用科学技术的观点、概念、方法以及方法论研究教育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方法、手段和方法论的一门交叉科学。它以教育科学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过程的客观性、可测量性、可再现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和系统方法理论在既定的教育目的下探索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和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理论、规律与方法。其基本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教学中应用的技术手段,即各种媒体(软件及硬件)和它的理论、设计制作技术、开发应用;一是研究教育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课程设计方法、教育管理技术和教育技术学本身的研究方法。

(四)利用课程开发方法在国内首次开发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计划

尹先生还有一个重要贡献是在我国率先系统地使用课程开发的原理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与专科课程进行了开发,之后国内很多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计划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

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司、电教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主持召开第一届全国高等师范学校电教类专业的课程讨论会上,委托尹先生对教育技术人员培养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之后,尹先生带领他的研究生一起圆满完成了教育技术类专业人员的能力素质社会需求分析与课程设计工作。对于人员的能力素质,他们将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大致分为7类:视听媒体开发人员、管理人员、教师、教学和教育理论研究人员、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员、计算机辅助教育设计开发人员、物态教学系统设计开发人员等;提出了7个方面(媒体设计与开发、关系管理、传播教育技术思想与方法、教育评价与研究、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研究及其方法论)的96个行为项。通过调查后,将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分为媒体管理、媒体设计与开发、教学和研究三类人员,并确立了每类人员的培养目标和使能目标;五类能力:教学设计、硬件系统、媒体开发、研究、管理。根据这些人员与能力,他们设计了教育技术学本科与专科的课程。这项研究的方法与成果至今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由于有很强的创新性和重要的意义,“《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获得了1993年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尹俊华先生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创始人,在其退休前后的二十多年都在从事学科建设与研究,对于北京师范大学乃至全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创立与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至现在仍在挂念学科发展。然而,时过境迁,很多人对尹先生的认识已经比较模糊,主要是从先生所著的《教育技术学导论》去了解,对于先生对学科发展的其他贡献以及学科历史却不甚了解。作为晚辈,笔者期望通过此文总结先生对于学科的贡献,让领域内的学生与学者们更加了解我们学科发展的渊源与历史过程,从而把握现在,共同努力促进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未来发展。

向默默耕耘、孜孜不倦的尹先生以及其他老一辈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开创者致敬!

作者:刘美凤 吕巾娇

教育技术学中心理学运用论文 篇3:

新时代教育技术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撤销专业最多的院校中,教育技術学专业排名第二,这给全国教育技术学者带来强烈刺激,教育技术学科发展面临挑战,专业撤销之后的众多高校亟需明晰新的发展方向。新时代高校应面对新的专业变化,新兴专业开设符合时代的发展,撤销教育技术专业需要慎重;信息技术并非现代化的直通车,需要通过实践探索形式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 ”;学与教理论与技术需要同等看待,新开专业与教育技术专业不能相互对立,虽然人才培养与就业趋势存在忧患,但高校应顺应时代需求,推进能够解决实践问题的项目,协同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之路,共同探求内涵发展,拓展专业发展方向。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新时代教育技术学科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切忌过分强调技术,应该从教育教学问题寻求突破;加强教育技术理论应用,从创新性人才培养寻求突破;探索跨学科融合研究,从协同式项目研究寻求突破。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新兴技术专业;教育技术专业;专业调整;学科发展

2018年4月,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表明我国已经进入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人工智能开始深度影响教育实践与教育创新,教育技术学的发展面临时代变革的挑战(任友群等,2019)。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备案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新增目录外专业点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9),文件中提到,13所高校将撤销“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科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看待撤销专业这件事?如何应对新时代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

一、关于部分高校撤销“教育技术”专业的 整体概况

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全国主要有13所高校撤消“教育技术学”专业,这些学校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详见下表。从学校分布来看,主要为综合性大学、民办院校、二本院校等,笔者结合这些院校撤销“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查询到了该院校的备案和审批专业,详见下表。

从表中可看出,在这13所高校中有8所均开设了偏向技术类的相关专业,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其中,中北大学等4所学校授予的学位类别都没有改变(和原有的教育技术专业学位类别相同),包括工学、理学等,但是鲜有教育学;浙江大学等4所高校,学位类别从原有的教育学、理学转向了理学或工学。除此之外,商丘师范学院等5所高校并未找到教育技术学相关备案或审批专业,可见该类院校可能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就业等方面存在挑战,不得已面临学科撤销的调整。

总的来说,13所高校撤销“教育技术学”专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趋势:一是转向强调技术类的工程专业发展,这是大多数院校的选择;二是学科直接取消招生,民办院校或办学基础薄弱的学校采取这样的选择。

二、新时代部分高校教育技术学科撤销的几 点反思

1.新兴专业开设符合时代发展,顺应需求是必然之势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深化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这些新兴信息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大数据、人工高智能对个性化教学、适应性教学、客观评估与精准管理等的支撑;云计算、互联网+教育有利于海量资源的共建共享、跨时空交流,尤其是对区域资源比较匮乏、落后的地方,云计算可以助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所以,国家有必要对一些本科专业适当调整,增设一些有关新兴技术的专业(如数据技术、机器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如今,已进入信息化2.0时代,需要与“大数据”有关的科学技术来支撑社会的各行各业发展,更需要在人工智能的诸多领域研究上取得突破,特别是要利用互联网和新型网络媒体的优势,开展更大范围的“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所以新增和备案专业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但是,撤销教育技术专业需要慎重,我国高等院校现有的众多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出的人才是否能真正适应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人才的需求(何克抗,2007)?学校所开专业课程设置能否切合21世纪的需要?目前来看,相关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影响了社会大坏境对教育技术学人才的看法,最终使得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点逐渐衰落(杨成等,2019)。借助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学可以更好地助力教育的发展,相关院校负责人应该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探讨社会发展的人才能力和知识需求,关注与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兴技术环境下的“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与实践”,而新开技术类专业不一定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表明对当前国内及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尚不明晰,精准分析社会需求是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必须对新专业的人才发展定位、就业行业定位、新专业设置单位的实力等方面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才有可能对新开哪些专业、如何开设这些新专业、在哪些院校开设这些新专业做到精准把握与决策。

2.信息技术并非现代化的直通车,实践项目乃关注之点

全球对教育信息化都很关注,教育信息化是需要很大投入的,没有软硬件基础设施,教育信息化就很难实施。有了基础设施,学科教学整合、资源整合、工具支撑等,也需要人力和财力的持续支持。教育技术学是支撑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学科。有些学者认为,教育信息化可以单独促使教育现代化,能够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期望很高,但是信息化能直接带来现代化的发展吗?

美国有最先进的信息化设施与装备,2001年就基本实现网络化了,2003年美国中小学的学生与电脑比例就达到了5∶1(我国高中生的“生机比”才10∶1),他们有最先进的信息化环境与条件,而教育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却面临严峻挑战。OECD(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每3年一次对全球65个比较发达的国家地区15岁中学生进行评估测试项目, 在2010年测试的结果显示,美国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计算能力、科学知识三项均处于中等水平,2013年的测评结果更使美国进一步受挫,三项均处于20名之后。

2009年美国教育部下属评估机构,对全美分布在不同地区的2.1万名中学生的“阅读”与“计算”能力也做了测试,结果表明:“当前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计算能力和 30 年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可见仅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并不能直接带动教育现代化,还需要教育技术学科相关理论的指导,尤其是要有“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才有可能达到上述目标。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研究”项目是一个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项目,必须要有这类实践性项目介入到改革进程中,扎根中国土壤,通过实践探索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才能使上述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实践证明,参与项目的学生在上完小学二年级后,在有网络环境的情况下,利用跨越式教学“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多数学生都能进行诗歌和优美散文创作,而且在一个年级中有十几个学生可以自编科幻小说。将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学生的学科学习认知工具,实现信息化学习,向教育信息化迭代式迈进,这类实践性项目是支撑教育现代化内涵式发展的关注要点。

3.學与教理论与技术并驾齐驱,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之路

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到来,国家的网络建设、设施配备工作基本完成,没有技术和软硬件设施,当然开展不了信息化教学,但技术只是个必要条件,要想真正达到理想效果,信息技术环境只是第一步,还得有信息化环境下创新的教与学理论及方法来支撑。

深入分析美国近30年来的发展,其实缺乏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教学理论的支撑。西方一直遵循和倡导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这只是一种浅层次整合理论。我国2012年开始提出的“深度融合”理念,正是教育技术学科在信息时代深化发展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技术正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到当前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即“深层次整合”),从而抓住了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余胜泉,2019)。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包括“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最终“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这三方面的内涵(何克抗,2017)。

要想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和变革课堂教学结构,还要有创新的教学系统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加涅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1992年以后西方的建构主义者创造了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强调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在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分析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实施过程中予以诊断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内容或方法进行调整。这种理论有其突出优点,但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关注不够。建构主义倡导的教学设计,不强调学习者特征分析,只强调情境创设、协作学习、组织学习共同体,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帮助学生组织学习小组和探究活动,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却被弱化。

所以要想真正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到学科教学中,学教并重的教学系统设计是最有效的、最值得倡导的。将创新的有效的教与学理论与信息技术一起融合进课堂,是教育技术学科建设要完成的使命,单纯强调技术的观点无法达成此目标。

4.新开专业与教育技术专业不能相互对立,应共同探求内涵发展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教学实践中的新兴信息技术对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包括促进个性化教学、适应性教学)等方面是有效的,但是不能将其与教育技术学科对立起来,更应该重视教育技术学科的内涵发展。

教育技术早期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主要以电化教育为主,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引进来,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在系统科学的指引下,将教育学理论用来指导教育实践,在创设情境、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策略设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教育技术学科开始发展,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逐渐取代原来的计算机教育应用,取代CAI,使多媒体进入教学,从而逐渐被信息化所取代。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学科也在发展, 21世纪新兴信息技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为代表)发展起来后,相应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也有新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成为颇具特色的教育技术内涵特征。教育技术学科本身的理论与实践在不断深化,如果因为新开专业过于强调技术,就会失去了教育技术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内涵特征,因此应该理性遏制这种发展偏差。

对于高校而言,新开专业不能与教育技术专业对立起来,恰恰应该在教育技术学科里增强这些技术的研究方向。这两者并不矛盾,正是这些新兴信息技术的兴起,需要更先进的教育技术理论方法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实现专业的内涵发展。

5.人才培养与就业趋势存在忧患,拓展方向走发展之径

纵观13所本科专业撤销的学校情况,整体就业不受太大影响,少部分学校发展面临新机遇。人才培养和就业方面真正受影响比较大的可能是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这些大学在国内有着良好的口碑,专业调整势必会带来人才培养和就业的一些变化。因此,一定要杜绝“唯技术论”,走出“换汤不换药”的误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火热,学校能否快速适应新专业的需求匹配师资、教学装备等,需要时间去见证。专业撤销的高校,无论是否新增专业,都会对当前在读的学生带来影响,所以学校需要提前规划,以缓解专业撤销可能带来的发展弊端。

教育技术学科人才培养的方向应该是注重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陈丽等,2017)。目前高校师资差异很大,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法的能力千差万别,撤销教育技术专业的高校无法把握住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就业定会存在忧患,学校应该进一步结合学校的发展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如探索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如何融合,给教师提供有效融合的理论、模式、方法;教育产品设计要能够真正结合课堂一线真实的应用习惯调整在线服务,让教师找到适合教学的工具;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方向,要通过智能算法、智能平台的创新,真正找到适合人工智能应用的场景。通过不断提升专业内涵,突出专业特色,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逐步使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路径更加明晰。

三、新时代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突破口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事业来说,红红火火,但是作为一门学科来说,正在逐渐地衰弱,独立生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南国农,2012)。南国农先生在7年前就提到这种现象。近几年也的确陆续出现高校撤销教育技术专业的新闻,在新的发展时代,教育技术学科需要更好地迎接机遇和挑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突破。

1.切忌过分强调技术,从教育教学问题寻求突破

当前国内教育信息化项目不少,所拥有的平台也是各有差异,然而,有太多的地区反馈教育信息化项目太容易虎头蛇尾,配置巨资,布网络、搭机房、建平板班,到头来留下一个app和一个低频使用的小装备就算结局了。这种过于强调技术,未能从问题解决角度推进信息化的项目,都是需要深刻反思的。教育技术学科培养的人才更应该走进课堂(尤其是中小学课堂),才能真正发现教育问题,从问题出发,寻找科学的理论、合适的技术、有效的模式,这才是硬道理。

从教育教学问题方面寻求突破,是当前教育技术学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当前信息化教学模式层面的问题出发,找到技术支撑教与学的关键要点,而不是为技术而技术;从当前信息化教学评价的问题出发,找到通过数据挖掘出来的教学薄弱点,而不是为了数据而数据;从当前信息化教学平台的问题出发,研发出适合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学习的工具,而不能为工具而工具。

来自全国不同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要找到能契合不同类别的教育教学问题,有的偏重基础教育,就要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角度出发,找到适合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育技术服务形态;有的偏重职业教育,就要从教育技术如何有效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方面,找到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有的偏重高等教育,就要从高等教育的创新改革角度,找到教育技术服务高等教育的具体维度。总之,技术能够为教育提供更大的支持,但要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教育教学问题,才能真正有效,也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2.加强教育技术理论应用,从创新性人才培养寻求突破

2019年3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中提到,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已普遍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目前唯一出路是服务于当前的教育信息化事业,走进信息化教育,培养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促进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李运林,2015)。教育技术学科既有教育的理论,又有技术的理论,更有信息技术和课程深度融合的理论,从信息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大有可为。

关于创造性思维人才的培养,要关注创造性思维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深度融合理论、新型教学设计。每个学科都要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他们有三方面素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关键,没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就是纸上谈兵。创新意识就是为谁创新、为什么创新的问题。创新能力是要把创新思维形成的理论方法、创新设计转化为前所未有的精神产品或者物质产品的能力。没有创新思维,创新产品设计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理论和方法的产生都需要创造性思维,所以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基础。

3.探索跨学科融合之路,从协同式项目研究寻求突破

跨学科是技术创新周期的组成部分,弥合了研究、工业和教育之间的差距。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可看出,教育技术可以授予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位,其学科已经明显显现出跨学科的特点。教育技术学科已经具备的这些条件和特点正好为教育技术与知识工程的融合营造了和谐自然的生存空间和肥沃的土壤(黄荣怀等,2005)。在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新时代,跨学科融合成为学科发展的路径,从协同式项目研究的角度出发,可以找到教育技术学更长远的出路。

跨学科融合的实施路径,可以从不同层面开展协同研究。一是专业发展方面考虑融合人工智能、网络与媒体、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育心理学、教育信息技术等课程体系;二是转化到基础教育方面,考虑学科教育、教育技术、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的协同项目设计,从重点科研项目攻关方面解决国家重大问题,找到专业发展的新生机。

注释:

①  ——表示未找到匹配专业及学位。

参考文献:

[1]陈丽,王志军,郑勤华(2017). “互联网+时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位与人才培养方向反思[J]. 电化教育研究, 38(10):5-11,22.

[2]何克抗(2007). 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结构及课程体系[J]. 中國电化教育,(11):9-12.

[3]何克抗(2017).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J]. 教育研究,38(10):88-92.

[4]黄荣怀,沙景荣(2005). 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1):5-11.

[5]李运林(2015). 教育技术学科发展:走进信息化教育——五论信息化教育[J]. 电化教育研究,36(2):5-11.

[6]南国农(2012).“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课题研究情况汇报[J]. 电化教育研究, (10):14-16.

[7]任友群,顾小清(2019). 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之问与答[J]. 教育研究,40(1):141-152.

[8]杨成,李永琴,王彦杰(2019). 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四十年研究[J]. 终身教育研究,30(1):61-69.

[9]余勝泉(2019).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教育技术卷[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0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9).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EB/OL]. [2019-04-1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1034/s4930/201903/t20190329_376012.html.

收稿日期 2019-04-28 责任编辑 田党瑞

作者:何克抗 李晓庆

上一篇:工科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传统音乐教育认识和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