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结构的教学反思

2024-04-16

眼球结构的教学反思(共14篇)

篇1:眼球结构的教学反思

《群落的结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理解群落的概念,举例说明物种种间关系的种类。之前已经有种群相关知识作基础,学习群落概念相对容易,同时也有弊端,就是容易将种群与群落的概念混淆,为帮助分清两者的区别,仍然是比较两者概念的区别,同时加以举例,如种群是同一区域同种所有个体,而群落强调的是同一区域所有个体,如一片森林中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范围比种群要广。

本节另一个重要知识点是生物间的关系,补充说明生物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包括种内斗争(如同种生物个体争夺食物、空间资源等)和种内互助(如蜜蜂发现盗蜜者会飞舞告知同伴支援,蚂蚁巢穴中的分工,蚂蚁搬家等)。强调种内关系是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间。

种间关系主要包括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寄生四种,要求能正确判断出生物处于何种种间关系,能依据相关曲线图判断,如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表现为同步变化(同甘共苦)。

学习目标中提到要能举例说明四种种间关系,自然举例是必要的,如人与其肠道内德大肠杆菌、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反刍动物与其胃中的细菌和原生动物等属于互利共生关系。同一片草原上的牛和羊、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为竞争关系,但同一草原上的牛虽然也争夺食物与空间资源,却属于种内斗争。狼吃羊、羊吃草为捕食关系,但食仔行为(如大鲈鱼吃小鲈鱼为种内斗争)。

病毒与其侵染的宿主细胞(噬菌体与细菌、HIV与T淋巴细胞)为寄生关系等。这里的互利共生。寄生中的两种生物都生活在一起,但互利共生对两者都有利,而寄生只对寄生者有利。

在教学的过程中贯彻学校的定向-活动-结构的教学模式,如课前示标并告知学生学习要点,四种关系举例时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常识来举例,如寄生时学生举例说狗与跳蚤,本人顺势告知学生寄生可以在体内也可以在体外,讲捕食时学生举例说大鱼吃小鱼,我强调了如果是肉食鱼吃草食鱼(如青鱼吃草鱼)确实是捕食关系,但如果是大鲈鱼吃小鲈鱼却是种内斗争,借此也将种内斗争与捕食关系作了比较。而对于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学案上有相应的习题与所讲内容相关,就及时训练,帮助及时学会知识的应用。

总结本节课,上课时间35分钟,比预期多,但其中包括做课件中补充的习题,因此也在预期之内。学生做练习5分钟,评讲4分钟(选择题教简单,主要评讲填空题,有些课外知识学生不了解,如白蚁与其肠道内的鞭毛虫的关系,鞭毛虫依靠白蚁提供养分生存,本身能够分泌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提供营养给白蚁,属于互利共生关系)最后一点时间让学生将学案前自主学习部分未填好的填空题完成,达到学案当堂完成的目的。

3班按以往经验看是一个比较难以带动气氛的班级,但这节课学生积极性较高,可能与课前告知有人要来听课(虽然没来)有关,但我觉得更可能的原因是这节课内给予了他们充分参与的机会,所举例子也与生活相关,甚至还能学到一些感兴趣的知识(如冬虫夏草的由来)等,还有PPT也是花较多时间准备,有一些图片也很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因此也给我一个启发,或许以后对于如此的班级都可以尽量多的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当然我明白在课时压力大的情况下很难实现)。

不足之处:

1、上课时仍然有些准备不足,如上课时提到的稗草,学生问是什么,我也只能给学生看相关图片,告诉他们这是水稻中常出现的双子叶杂草,与水稻呈竞争关系,竞争阳光与无机盐等,其实学生还是不明白这是什么,我自己也不明白,直到后来听办公室陈老师的课才知道原来就是农村所说的can子,这才恍然大悟,想到如果当时直接告诉学生这是can子,不少学生来自农村,一下就能明白这是什么,实在惭愧于生活知识的匮乏。

2、由于经验的缺乏,虽然举了很多例子,但常考的例子却不知道,如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的共生体,属于互利共生关系,自然也没有告诉学生,当遇到相应问题时没办法及时解决,好在后来的听课中认识到也在下一节课的学习中再告诉学生,也算是弥补了这一不足了吧。

篇2:眼球结构的教学反思

执教:范杰英

《身体的结构》是四年级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里的起始课,在本课中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结构有一定的认识,产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课的开始学生通过观察身体的外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将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并且通过两次体验活动感受人体左右对称的好处,感受人体外形的和谐美。接着通过“摸纸袋,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自然地转入到对“人体身体内部有什么”的探究,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猜猜人体内有什么。最后又以“高抬腿”这一活动让学生观察感受人体在运动的时候都有哪些部位参与了,即第三部分“身体的工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认识了气泡图,分析出人体结构的第二种划分方式——根据功能的不同(工作的类型)进行划分。至此课堂目标基本完成,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这节课上的收获,进一步梳理本节课的重难点。

课上完之后,自己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上得“蜻蜓点水”,好像什么都抓到了,什么都想到了,但没有一个精彩的地方,没有一个环节是扎实透彻地落实到位。反思我的课堂,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有待探讨的:

引导要到位。在探究我们的身体内部的结构是怎样的,学生往往对“摸纸袋”感兴趣,但是怎样研究我们的身体,想到了利用“看”、“摸”、“听”的方法,但是究竟怎么听?听哪里?听到了什么?你猜测是什么?这些在教师在引导上一定要到位,可以请同学亲自体验,给学生研究指引道路,这样在活动中学生就不会盲目操作。

顺着学生的思维去引领。课堂要自然势必要顺着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很困难,但是还是要多从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首先对内容的熟悉是关键,反复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对于课堂生成性的一些问题怎样将这种所谓的“劣势”转化成“优势”呢?顺着他们的思路,教师可以转个弯去完成本课的教学目的,如果按照事先的模式,生拉硬扯,整个课堂会就失去了和谐。

体验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在第一部分中,将人体分为:头、劲、躯干、四肢,怎样使学生理解更加深刻,可以通过“我说你指”的方法来巩固,让学生亲自去去摸一摸、找一找,不仅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还将本来比较抽象的身体分类及分类名称变得生动形象和容易记忆。“身体的对称有什么好处?”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动作去实践,让学生从实践中认识学生们都很踊跃地参与进来,大家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本课的重点知识。

篇3:眼球结构的教学反思

上课以后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对课堂的教学反思包括反思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状态等。一节课的反思可能很平淡,但如果能对一节课形成多次的反思会有更大的收获。笔者在参与某次优质课比赛时,对生态系统结构的教学进行了设计和反思,并在评委和听课老师的意见下,对这节课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和实践。

2.第一次的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是笔者担任班主任的高二生物班,班级学生比较配合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参照课程标准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导入部分,以复习种群、群落,引出更高结构层次———生态系统。接着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范围,让学生阅读课本总结生态系统的类型。由学生总结的各种生态系统过渡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先用多媒体展现池塘生态系统的图例,让学生读图思考:1图中有哪些动物、植物、微生物?2图中的无机环境具体指哪些?3动物、植物的“食物”是什么?经过学习小组讨论以后由各个小组回答以上问题,并进行相互补充完善。再由教师总结四种成分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然后过渡到食物链和食物网。以书上的图为例讲解营养级和消费者级别,并总结食物链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利用食物链的知识去分析食物网。最后进行课堂的小结和相关例题的讲解。

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的板书,辅以黑板上简单的生态系统的知识框架。

3.课堂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课堂反应和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落实了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对池塘生态系统的自我分析和相互补充是本节课的亮点,但仍有很多不足。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听课老师的反馈,有一下几点需要改进。

3.1 导入要更加有衔接性和系统性

第一次设计时只考虑到前面所讲的种群和群落,忽视了整个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能让学生形成整体的框架。

3.2 三围目标要真正渗透

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落实,但情感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渗透。

3.3 教学过程要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一次设计只有在分析池塘生态系统,总结生态系统成分时,让学生分析、讨论、概括。但在其他知识的处理方法上仍是以教师讲解为主。

3.4 教学过程设计要更加切近实际生活

第一次设计时的池塘生态系统与实际生活有很强的联系,但在教学时并没有充分利用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食物链部分也有很多现实的例子,没有让学生去体会。

4.第二次的教学设计和体会

针对第一次设计存在的问题,在第二次设计时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4.1 导入可有一定的概括性和系统性

由于笔者为该班的班主任,通过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缺少系统性,所学知识往往是零散的,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因此第二次设计时,在回顾种群、群落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回忆整个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4.2 教学设计体现情感目标的具体渗透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感目标往往很空洞,但本课的情感目标“让学生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还是有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的。人教版教材在讲述生态系统概念时书旁有一个小问题:动物园里饲养着各种动物,也栽培了多种植物。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吗?全部的动物和植物是一个系统吗?这个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去思考、讨论,教师再进一步引导:生态系统不是将各种生物和环境随便放在一起就构成了,而是相互之间有关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情感目标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渗透。

4.3 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第一次的设计发现很多知识学生可以阅读课本、相互交流得到解决。因此在第二次设计时更加注重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在观察池塘生态系统时,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总结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在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时,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并在多媒体实物展台上向全班展示、讲解,再通过其他同学的点评和补充形成最终的结论。最后黑板上知识框架也可以让学生自我总结,并用实物展台展示加以点评和完善。这样的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4 教学设计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生对身边的例子总是很感兴趣,学习起来也会更加轻松。因此在第二次设计时增加了现实生活中几个耳熟能详的的食物链分析,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更能理解每条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

5.小结

篇4:“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教学反思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是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汤姆生的“西瓜模型”、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波尔的“分层模型”、现代的“电子云模型”以及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等六个方面。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可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与方法,增进对科学的认识,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然而,在有关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认为讲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发展过程是浪费时间,因而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常常蜻蜓点水,没有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教育价值。笔者在教学这节课时,作了一些新的尝试。

在导入新课后,笔者引导学生分五个步骤对原子的结构进行探究,以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发展过程。第一步,指名学生介绍英国化学家道尔顿的原子观点,其他学生观看“实心球模型”、倾听发言,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师生交流共同归纳出道尔顿原子论的主要观点。第二步,指名学生介绍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西瓜模型”的建立过程,师生共同提炼出汤姆生原子论的主要观点。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汤姆生“西瓜模型”与道尔顿“实心球模型”的异同点,并介绍汤姆生发现电子的艰辛过程。第三步,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如汤姆生提出的原子结构“西瓜模型”有什么局限性、卢瑟福通过怎样的实验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等,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提出各种猜想。播放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模拟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要求他们根据实验所呈现的3种现象分别作出合理的推论。在推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点拨。利用课件呈现卢瑟福的原子观点,让学生将自己的推论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观点进行一番比较,在比较中理解原子核式结构理论。接着安排学生画一画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并组织大家点评。比较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与汤姆生的“西瓜模型”的异同点,让学生明白卢瑟福在哪些方面向前推进了原子结构理论。简要介绍卢瑟福和助手们研究原子结构的史实(包括成功的事例和失败的例子)以及卢瑟福个人的素养、品质和威望。第四步,教师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对原子结构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指名学生简要介绍丹麦科学家波尔对原子结构的研究过程以及“分层模型”,并比较波尔的“分层模型”与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异同点,让他们明白波尔在哪些方面传承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理论,在哪些方面作出了大胆的改进。第五步,简要介绍科学家们提出的原子结构的“电子云模型”,并用形象的例子加以解释。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几个问题:①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发展过程中你感悟到什么?②1803~1904年,人类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几乎没有多少新的变化。而在1904~1926年短短20多年中,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却飞速发展。这是为什么?③许多科学家为原子结构的探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什么只有卢瑟福被誉为“原子之父”?他具有怎样的人格魅力?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归纳。

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是将原子结构知识直接告知学生,也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科学史的记忆上,而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历原子结构知识的产生过程,在比较异同中体验原子结构知识的发展过程,在背景介绍中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与曲折,在渗透人文精神中提升学生的素养品行。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可认识到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领悟到科学研究往往是一个曲折与艰辛的过程,需要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通过感受那些伟大的科学家高尚的人格魅力,学生增进了对科学的认识,提升了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品行修养。(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篇5:《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上七班的第一节课讲的内容就是《原子的结构》。王老师来听了这堂课。原子是很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不像化学实验能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备课时一直在思考该怎样能把抽象无聊的课上得生动有趣,也查了很多资料,但都无果。只能在PPT课件上下功夫了,尽量使PPT吸引学生的眼球。PPT上的声音,动画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PPT上加入了这些元素。

在教学中,在我提出问题时,学生回答正确时也给予肯定。比如说“对,回答得很好”“很厉害”等等赞许的话语。比如在讲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排布规律时,有同学就抢先说:“第二层电子数为8。”然后我紧接着提问:“第二层电子数一定为8吗,如果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只有7个呢,那它第二层电子数还是8吗?”然后那同学就意识到自己说错了,马上改口:“第二层电子数不超过8。”我笑着说:“恩,很厉害哈,科学家可是研究了很久才发现了这个规律。”既肯定了他,又把班上学生逗笑了。

但由于之前准备不充分,因此上课内容没有突出重点,详略不得当。王老师也给我讲评了一下这节课。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1上课主线不突出,要有明线与暗线;2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而不是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3有些超纲的知识点不需要讲;4注意自己的话语,讲解错了,自己都没意识到;5内容讲得太快,没有留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

篇6:《身体的结构》教学反思

本课重点是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难点是观察身体内部器官。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让学生围绕观察和体验开展探究学习,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借用课内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的一开始,让学生观看青蛙和啄木鸟捉虫的短片,利用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体征的关系,揭示题目。通过“系红领巾”、“双眼和单眼对比看”、“单腿走路”体验活动感受人体左右对称的好处——行动灵活、保持平衡,并感受人体外形的和谐美。接着通过“摸袋子,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自然地转入到对“人体身体内部有什么”的探究,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猜猜人体内有什么。最后又以“跳绳”这一活动让学生观察感受人体在运动的时候都有哪些部位参与了,即第三部分“身体的工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认识了气泡图,分析出人体结构的第二种划分方式——根据功能的不同(工作的类型)进行划分。至此课堂目标基本完成,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这节课上的收获,进一步梳理本节课的重难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的结构特点,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围绕自己的身体展开各种各样的研究活动,让学生们一起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健康地生活。

篇7:《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反思

(1)关于教学环节。“温故而知新”,在时间的允许下,上课的前几分钟,最好能复习到上一节课的知识,因为理科班一个星期只有两节课,学习时间间隔较长,适当地复习效果会更好,不应该弃之。

(2)关于教学内容。新课标要求本节内容一堂课上完,虽然知识容量并不小,但是我还我可以挖掘得更深,供有兴趣的学生思考,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3)关于教学细节处理。“在地震发生时,人是先上下晃动,后左右晃动?”这一部分知识,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一下子就知道了是“先上下晃动,后左右晃动”。但这是不严谨的,应该更明确地告诉学生,这种情况是针对处于震中的人们,处在其他地方的人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关于“地球的内核为什么不是气态?”这一问题要更适当地引导,以确保每堂课的知识的精准性。另外,用“当汽车从柏油公路开往高速公路时,速度开始逐渐变快”这一个例子来比喻“不连续面”欠妥当,可以舍弃。因为确切来说,汽车的速度不会突然变化,尽管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让枯燥的知识更生活化,但相较而言,知识的准确性更重要。

(4)关于教学艺术。上课语速可以稍慢,尤其是重难点的地方,可以适当地提高音量,或稍作停顿,引起学生的注意。另外,要学会全方面调动学生,在分组讨论之后,最好一个小组回答一个问题,兼顾到所有学生的激情。我想,新课程强调的全体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并不是形式上的“动”,更应是思维上的参与。今后在这方面还应多研究,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5)关于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通过积极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真正成为教学的实践者和研究者。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1、问题的.设计要更加简洁明了。

2、注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给予形成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注意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4、加强自身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

5、在板书的设计上要更加精练。

篇8:眼球结构的教学反思

一、注重兴趣,激发投入

初中物理知识好多已经在小学《科学》课中有所体现,学生们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如果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多学生就会感觉这些知识自己全知道,就会产生厌学的心态。因此,教师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例如,在《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矫正》一课教学中,可以用一段关于相机的广告片——《给一年后自己的信》作为引课,讲述身边世界的美丽景色,然后提问“我们用什么去观察周围美丽的景色,用什么记录我们身边的美丽瞬间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进一步追问“你们对照相机和眼睛知道多少呢”,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交流中知道自己所需。让学生动手组装简易的照相机,在学生组装好后向学生提问“如何用它来观察身边的同学和远处的黑板(要求最清晰)”,学生在投入中就能很好地解决了普通照相机像距调节的问题。很多时候看似带着学生玩,其实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思维。

二、注重引导,发散思维

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更多的东西需要学生去感悟和理解。学生除了自学外,教师巧妙的引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了前面照相机的调节,教师只要简单地一问,就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眼睛如何调节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呢?学生在讨论中很快发现改变像距不可能,因为总不能像动画片中的大灰狼一样把眼珠拿出来吧。那只能是调节焦距,因此说人的眼睛就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简单的点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对于视觉暂留,我们课前可以让学生按照书本动手做手工,上课时让学生演示来得出结论。

三、注重实验,探究规律

实验对物理来说非常重要,好多规律就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实验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方法。视力如何矫正,仅凭教师主讲,学生是很难懂的,不便于学生去理解,但通过实验,较好解决了实际的疑惑。近视眼的形成可以先用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记下物像距;保持物距不变,给“眼睛”带上近视镜,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像距。看着数据,学生很快发现像距后移了,那反过来说明人的近视意味着像距前移了。然后教师再和学生分析具体的原因,很好地帮学生解决了疑虑。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远视眼,让学生做到现学现用。实验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发散了学生思维,同时也教学生学会学习物理的方法。

篇9:眼球结构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生态系统结构;教学设计;反思

1.问题的提出

上课以后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对课堂的教学反思包括反思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状态等。一节课的反思可能很平淡,但如果能对一节课形成多次的反思会有更大的收获。笔者在参与某次优质课比赛时,对生态系统结构的教学进行了设计和反思,并在评委和听课老师的意见下,对这节课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和实践。

2.第一次的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是笔者担任班主任的高二生物班,班级学生比较配合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参照课程标准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导入部分,以复习种群、群落,引出更高结构层次——生态系统。接着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范围,让学生阅读课本总结生态系统的类型。由学生总结的各种生态系统过渡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先用多媒体展现池塘生态系统的图例,让学生读图思考:①图中有哪些动物、植物、微生物?②图中的无机环境具体指哪些?③动物、植物的“食物”是什么?经过学习小组讨论以后由各个小组回答以上问题,并进行相互补充完善。再由教师总结四种成分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然后过渡到食物链和食物网。以书上的图为例讲解营养级和消费者级别,并总结食物链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利用食物链的知识去分析食物网。最后进行课堂的小结和相关例题的讲解。

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的板书,辅以黑板上简单的生态系统的知识框架。

3.课堂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课堂反应和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落实了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对池塘生态系统的自我分析和相互补充是本节课的亮点,但仍有很多不足。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听课老师的反馈,有一下几点需要改进。

3.1导入要更加有衔接性和系统性

第一次设计时只考虑到前面所讲的种群和群落,忽视了整个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能让学生形成整体的框架。

3.2三围目标要真正渗透

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落实,但情感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渗透。

3.3教学过程要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一次设计只有在分析池塘生态系统,总结生态系统成分时,让学生分析、讨论、概括。但在其他知识的处理方法上仍是以教师讲解为主。

3.4教学过程设计要更加切近实际生活

第一次设计时的池塘生态系统与实际生活有很强的联系,但在教学时并没有充分利用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食物链部分也有很多现实的例子,没有让学生去体会。

4.第二次的教学设计和体会

针对第一次设计存在的问题,在第二次设计时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4.1导入可有一定的概括性和系统性

由于笔者为该班的班主任,通过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缺少系统性,所学知识往往是零散的,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因此第二次设计时,在回顾种群、群落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回忆整个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4.2教学设计体现情感目标的具体渗透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感目标往往很空洞,但本课的情感目标“让学生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还是有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的。人教版教材在讲述生态系统概念时书旁有一个小问题:动物园里饲养着各种动物,也栽培了多种植物。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吗?全部的动物和植物是一个系统吗?这个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去思考、讨论,教师再进一步引导:生态系统不是将各种生物和环境随便放在一起就构成了,而是相互之间有关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情感目标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渗透。

4.3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第一次的设计发现很多知识学生可以阅读课本、相互交流得到解决。因此在第二次设计时更加注重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在观察池塘生态系统时,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总结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在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时,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并在多媒体实物展台上向全班展示、讲解,再通过其他同学的点评和补充形成最终的结论。最后黑板上知识框架也可以让学生自我总结,并用实物展台展示加以点评和完善。这样的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4教学设计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生对身边的例子总是很感兴趣,学习起来也会更加轻松。因此在第二次设计时增加了现实生活中几个耳熟能详的的食物链分析,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更能理解每条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

5.小结

经过两次教学设计的修改和实践,在第二次教学设计中着重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理念,加强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上两点在很多教学过程中都值得我们去反思,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实践,才能真正做到理解教材,把握学生,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过程,让每一个学生喜欢上生物课。

【参考文献】

[1]吴依妮.“细胞与能量”教学设计反思[J].中学生物学.2014(1):15-16

[2]杨立国,杨晶.利用教学反思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187-188

[3]麦曦主编.《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6

篇10: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反思

2、注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给予形成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注意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4、加强自身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

5、在板书的设计上要更加精练。

篇11:《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反思

在本节的教学中,我先以复习上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引入生态系统及本节课题。然后让学生列举一些常见的生态系统,教师加以引导,并指出生态系统范围有大有小,但必须有一定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从而引入下一部分内容。

接着,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让学生分析它的组成成分,完成学案相应内容。点评时深入探究并总结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各个组分的归类、作用、组分及地位。

在介绍食物链及食物网时,我要求学生数出一个复杂食物网的食物链条数,并画出每条食物链。同时我及时指出要注意的问题,包括食物链包括的要素、食物链的起点、食物链的箭头指向等等,要求学生对照自己的食物链,纠正存在问题。同时要注意营养级的等级和消费者级别,最后把总结后的注意事项罗列出来,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记笔记并深入理解,防止学生蜻蜓点水式学习。

完成食物链内容之后,学生的学习状态已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时,让学生完成几道常见的反馈练习,通过学案中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它的食物链条数,某生物所占的营养级,某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引起其它哪些生物的数量变化,怎样变化等。

篇12: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反思

正如杜威(Dewey)所指出的,“一个人进行反省思维时需要从观察开始,以便审查种种情境。有些观察是直接通过感官进行的;另外一些是回忆自己的或别人的旧经验。”同理,教师的教学反思也不例外,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聆听地理组老师和学校领导对我的评课之后,我对于自己的这一节课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具体的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教学环节。“温故而知新”,在时间的允许下,上课的前几分钟,最好能复习到上一节课的知识,因为理科班一个星期只有两节课,学习时间间隔较长,适当地复习效果会更好,不应该弃之。

(2)关于教学内容。新课标要求本节内容一堂课上完,虽然知识容量并不小,但是我还我可以挖掘得更深,供有兴趣的学生思考,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3)关于教学细节处理。“在地震发生时,人是先上下晃动,后左右晃动?”这一部分知识,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一下子就知道了是“先上下晃动,后左右晃动”。但这是不严谨的,应该更明确地告诉学生,这种情况是针对处于震中的人们,处在其他地方的人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关于“地球的内核为什么不是气态?”这一问题要更适当地引导,以确保每堂课的知识的精准性。另外,用“当汽车从柏油公路开往高速公路时,速度开始逐渐变快”这一个例子来比喻“不连续面”欠妥当,可以舍弃。因为确切来说,汽车的速度不会突然变化,尽管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让枯燥的知识更生活化,但相较而言,知识的准确性更重要。

(4)关于教学艺术。上课语速可以稍慢,尤其是重难点的地方,可以适当地提高音量,或稍作停顿,引起学生的注意。另外,要学会全方面调动学生,在分组讨论之后,最好一个小组回答一个问题,兼顾到所有学生的激情。我想,新课程强调的全体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并不是形式上的“动”,更应是思维上的参与。今后在这方面还应多研究,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5)关于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通过积极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真正成为教学的实践者和研究者。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反思范文二:

1、问题的设计要更加简洁明了。

2、注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给予形成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注意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4、加强自身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

5、在板书的设计上要更加精练。

篇13:眼球结构的教学反思

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三个结构:其一, 学生的认知结构;其二, 教材结构;其三, 教师的认知结构.通过导学案、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将这三者之间建立起了教学关系, 这样形成的课堂教学结构, 在本文中称其为课堂的三维结构.教学实践表明, 课堂三维结构的协同性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前,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缺失、认知经验的缺失、初高中衔接的缺失、模块教学不衔接带来的缺失、教师认知的缺失、教学设计的缺失等因素, 造成了学生的浅层学习的状态, 产生了低效学习过程, 因此, 本文以《苏教版必修4》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四步循环”的教学实践为例, 从实践层面, 谈一谈协同课堂三维结构的内在关系,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四步循环”教学策略.

2理论依据

2.1“四步循环”教学的界定

用教育教学原理和认知心理学原理审视教与学这一对“范畴”, 可将教学过程视为由以下有序的4个“教与学”的互动, 形成的“四步循环”的教学过程:

第1步:导与学———预习引导, 独立初学;

第2步:展与评———互动交流, 点拨概括;

第3步:练与思———应用拓展, 回顾小结;

第4步:做与诊———巩固练习, 诊断反馈.其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2.2“‘四步循环’教学”的理论依据

构建“四步循环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理论”与“最近发展区理论”, 这两大理论的核心是学生的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四步循环教学”的教学环节设计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四大学习要素:“导与学”体现的是“情境”创设;“展与评”体现的是“协作”、“意义建构”;“练与思”、“做与诊”体现的是“协作”与“对话”, 循环教学的目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意义建构, 即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和深度的学习.

“四步循环教学”在预习问题的设置、课堂点拨、课后练习巩固都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为设计的依据, 充分体现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特点, 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其潜能, 不断地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换为“现有发展水平”, 也就是不断地创造新的更高水准的“最近发展区”.

“四步循环教学”的核心是自主学习, 它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 使“学远大于教”, 符合认识的规律, 符合新课程理念, 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智慧策略.

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是通过导学案的设计, 使以上四步、八个教与学的环节首尾衔接, 实现周而复始, 又螺弦式上升的循环教学过程.

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只有当教师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材结构、教师的认知结构产生积极地协同互动, 才能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产生“冲突—和谐—共振”的过程, 才可能发生有效的深度学习过程.

3教学设计

3.1导与学的设计

问题情境 (苏教版必修4第92页引例) 点Q绕点P在半径为1的圆P上运动的同时, 点P又绕点O在半径为1的圆O上运动, O为定点, P, Q两点的初始位置如图2所示, 其中OP⊥PQ, 且P, Q两点以相同的角速度逆时针方向运动, 这时点Q的运动如何去刻画?

该情境的教学目的在于获得动点Q的运动方程y=sinx+cosx, 并由动点Q的运动规律可以判断Q点的运动是周期运动, 因此, 函数y=sinx+cosx应是周期函数, 哪么如何求周期呢?由此引发了对y=sinx+cosx与y=Asin (ωx+φ) 的关系的思考.为此, 设置如下问题:

问题1由15°=45°-30°=60°-45°, 能得到cos15°=cos45°-cos30°=cos60°-cos45°吗?

问题2 (苏必修4第81页第15题) 设向量a= (cos75°, sin75°) , b= (cos15°, sin15°) , 试分别计算a·b=|a|·|b|cosθ及a·b=x1x2+y1y2, 比较两次计算的结果, 你能发现什么?

问题3你能利用你的发现将sinx+cosx变形为Asin (ωx+φ) 形式吗?

问题4cos (α-β) 能用α的三角函数与β的三角函数来表示吗?

教学目标通过问题串, 引导学生经历如下认知过程:cos (α-β) =cosα-cosβ吗?———特殊值检验发现cos (α-β) ≠cosα-cosβ———归纳猜想cos (α-β) ≠cosαcosβ+sinαsinβ———向量方法证明cos (α-β) =cosαcosβ+sinαsinβ.

3.2展与评的设计

“展”与“评”是交织在一起的两个环节, “展”中有“评”, “评”中有“展”, 展示环节首先展示学生与课本、导学案对话的成果, 由学生讲述对上述问题情境与问题串的理解, 教师点评后, 继续展示应用新知解决例题的成果.

本课在问题1和问题2的引导下, 继续请同学们进行归纳, 获得如下猜想:

cos (α-β) =cosαcosβ+sinαsinβ.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完成系列心智操作如下:

操作之1引导学生自问以上猜想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元认知活动之1) 不妨先计算cos (π-β) , cos (π/2-β) , cos (3π/2-β) , 验证一下.

操作之2引导学生自问能举出反例, 推翻以上猜想吗? (元认知活动之2) 若不能, 我们就尝试给出它的证明.

操作之3反思问题2的求解过程, 推导公式cos (α-β) =cosαcosβ+sinαsinβ.并计算cos (α+β) . (师生互动完成公式的推导和其它证明方法.)

按课本编排未必能让同学注意公式中α, β的任意性 (而正是因α, β的任意性, 才赋予公式的强大生命力) .于是我们引导学生用特殊角自由赋值, 并尝试选择恰当的数或式来赋值验证诱导公式, 使学生亲身感受公式的强大功能, 并掌握赋值法.

在此基础上, 我们用赋值法编制了如下例题.

例11利用两角和 (差) 的余弦公式, 求cos75°, cos15°, sin15°, tan15°.

2求值:cos (x+27°) cos (x-18°) +sin (x+27°) sin (x-18°) .

例2已知sinα=2/3, α∈ (π/2, π) , cosβ=-3/5, β∈ (π, 3π/2) , 求cos (α+β) 的值.

教师继续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组内合作—集中展示, 捕捉“内化点”, 再次进行点拨、概括、内化, 增强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3练与思的设计

“练”是指课堂练习.通过点评内化环节以后, 有了新的认知结构, 在此基础上还需通过巩固、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实现知识和方法的有效迁移.为此, 本课按排如下的巩固练习:

1.求值:cos80°cos20°+sin80°sin20°. (对公式逆向“自觉表象”)

2.求值:cos80°cos35°+cos10°cos55°. (把不符合公式的结构变形使之符合)

3.设 a∈ (0, π/2) , 若 cosα=3/5, 则 (旨在让学生串连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

4.在△ABC中, 若sinAsinB<cosAcosB, 则△ABC的外心位于它的_______ . (用“内部、外部、一边上、不确定”填空.旨在应用公式发现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5.cos (α-β) =-12/13, cos (α+β) =-12/13, 且α-β∈ (π/2, π) , α+β∈ (3π/2, 2π) , 求cos2α, cos2β, 及β. (旨在学习2α= (α+β) + (α-β) 角的变形)

6.已知cos (α-π/3) =15/17, 其中α为锐角, 求cosα的值. (旨在学习α= (α-π/3) +π/3角的变形)

“思”指回顾反思.回顾反思是为了将预设与生成进行有机整合.本课教师通过回顾小结, 激活如下“反思点”:

1) 画思维导图3;

2)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是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的, 体现了向量和三角函数间的内在联系, 也说明向量作为数学工具在应用方面的广泛性;

3) 把握公式的结构特点, 掌握一些常用的角、式、关系的变换, 提高顺向、逆向、变换应用公式的意识和能力;

4) 公式中α, β具有任意性, 学会恰当赋值是学好本节内容的基础, 要深刻领会公式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

3.4“做与诊”的设计

“做”要完成两项任务:其一, 复习巩固性作业;其二, 预习性作业.复习巩固性作业是为了学生再次自我诊断和教师对教学的再次反馈, 预习性作业是为了下一课的导学.本课在作业中另外安排了两题:sin7°cos37°cos7°sin37°;课本必修4第99页14 (1) .

其目的是为学习下一课两角和与差正弦公式埋下伏笔.“诊”是这堂课的延续, 是根据完成巩固性作业的情况, 判断学生对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为下一课两角和与差正弦公式的“导与学”和下堂课的教学确定起点和教学策略作准备, 正是由这样的“四步循环”形成了“课前—课堂—课后”一个完整的循环学习链, 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螺旋式上升, 不断提高数学学习效益和数学素养.

4教学反思

4.1“四步循环”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1) “导与学”形成学生初学时的自我诊断与教师课前诊断, 出现第1次有效反馈, 课前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使问题1—4得到深化, 初学产生的新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cos (α-β) ≠cosα-cosβ认知的冲突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了自己学习的重点, 为学生“深度”学习创造了条件.

2) “展与评”过程中, 发现的问题与教师的及时点拨是第2次反馈, 第2次反馈包括同学的分析、解答与质疑以及教师的适时点拨, 这一互动过程使学习重点得到深化, 形成互动式的多维度的“深度”学习过程.

3) “练与思”形成第3次反馈, 这个反馈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 这一过程使教师点拨时的疑点得到深化, 同时学生将会暴露出认知缺陷与认知盲点, 疑点的出现是课堂教学生成性的宝贵资源, 教师智慧地利用这些缺陷与盲点, 通过精妙的点拨释疑解惑, 示范引领会形成反思型“深度”学习过程.

4) “做与诊”的过程, 是课后练习巩固的过程, 是教师的第4次反馈.这一过程使学生对两角和与差的公式的理解得到深化, 使学生在知识应用中产生“深度”学习过程.

4.2“四步循环”教学协同“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四步循环”教学很好地协同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使自主学习、同伴互助、教师引领融为一体, 实现了深度学习.如, 学生板演公式的推导过程如下: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 以Ox轴为始边分别作角α, β, 其终边分别与单位圆交于P1 (cosα, sinα) , P2 (cosβ, sinβ) , 设向量它们的夹角为θ, θ=α-β, 则a·b=|a|·|b|cosθ=cosθ=cos (α-β) , 另一方面, a·b=cosαcosβ+sinαsinβ, 所以, cos (α-β) =cosαcosβ+sinαsinβ.

以上证明过程中, θ=α-β正确吗?这是学生展示中“生成”的新问题, 它反映学生对向量夹角的概念和α, β具有任意性的理解还没有到位, 此处, 生成了如下教学过程:当α-β∈ (0, π) 时, θ=α-β;当α-β (0, π) 时, 存在k∈Z使α-β=2kπ+θ (k∈Z) 或α-β=2kπ-θ (k∈Z) .

以上围绕“生成”资源的互动, 突现了数形结合思想, 突出了数学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者之间转化的思想, 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为学生营造了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认知环境.

4.3“四步循环”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步循环”教学的过程一方面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又能满足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 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 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4:眼球结构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有机物分子;反应机理;高中化学;积极性

有机物内容的相关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非常重要,如果教学方式不合理,那么就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学习有机物分子这一章节的时候,学生需要掌握三个方面的知识,第一,有机反应的机理;第二,有机物结构的性质;第三,有机物分子机构。只有掌握了这三点,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后面的知识,从而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本文中,分析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具体如下:

第一种方法:教师向学生展示有机物分子模型,并且讲解该模型的空间结构。另外教师还要将具体反应的例子在黑板上写出来,对重点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出来。此外还要深入地讲解有机反应机理和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第二种方法:摒弃只有黑板、粉笔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讲解。教师要先准备好关于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视频或者动画,采用这样的形式进行模拟,这样就能生动形象地将有机反应机理和结构、性质等知识展示出来。

第三种方法,先给学生讲解原子结构的知识,然后再给每一位学生分发一盒有机物分子球棍模型的组装器材。在这个过程中,要使每一个学生按照C、H、O的成键原理,自己动手动脑,对有机物分子空间模型进行组装。最后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充分地模拟有机反应的机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真正了解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上完课之后,再让学生做一些例题,从而起到巩固的作用。下面说说对上面几种授课方式进行的分析:

首先是第一种上课方式,这种方式很单一,教师仅仅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解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理论知识,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不但效率很低,而且很难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此外,从课后学生所完成的例题来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并不是很深,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掌握基本的知识点。

其次是第二种上课方式,相比于第一种上课方式,第二种方式稍微活泼一些,而且课堂内容也丰富了很多。因为第二种方法采用了多媒体动画视频的方式,这样就会使得有机反应机理的知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知识比较抽象和复杂,所以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不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和理解的。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只停留在观看动画视频的有趣层次上,所以知识掌握的仍然不够,有可能课后便忘记了这些知识。

最后是第三种上课方式,相比于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第三种方式不但有比较好的氛围,能够带动学生,而且还能使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互相交流。学生根据过去学过的知识,自己动手、动脑对有机物分子结构模型进行组装,并且模拟反应机理。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之前的知识,又能够使学生对后面的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相比于第一种和第二种教学方式,第三种教学方式的效果更好。

通过上面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单纯的讲解理论知识,效果差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因此,第三種处理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学生会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提高积极性

教师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对有机物结构模型进行组装,学生需要积极思考,动手动脑才能完成整个过程。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完成任务后,会产生喜悦感和成就感,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有利的。

2.巩固学生的知识

组装有机物结构模型的时候,学生更深地理解了C、H、O原子结构知识以及成键原则,这样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物空间结构和性质区别的知识。举个例子,当学生能够根据过去学的知识对甲烷的分子球棍模型进行组装,那么学生就理解了空间结构的知识,同时也了解了甲烷的空间结构。在对乙醇的分子球棍模型进行组装之后,学生会对甲醚和乙醇进行比较,明白如何对这两者进行区分。

3.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反应机理

在学生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基本区分了有机反应的类型,比如乙醇和乙酸之间的酯化反应,以及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当学生认识了酯化反应、水解反应之后,就更好地掌握了原理。另外教师还让学生模拟乙烯和水加成反应和乙醇消去反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反应机理的差别。通过以上对几种教学方式的讲述,笔者有所体会:

1.让教学手段能够充分发挥出作用

无论是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还是球棍模型试验,都只是一种为教学服务的手段。只有好好地利用了它,充分挖掘它的内涵,才能使它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创设合理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

2.使学生产生兴趣

教师在设计学习方式的时候,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更好地鼓舞学生,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式,只要是能达到效果的教学方式,就是值得推广和使用的。

3.提倡自主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那么学生便很难理解抽象而复杂的知识。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进行思考,动手动脑,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完成这些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收获了学习的方法,而且还理解了原本抽象而复杂的理论知识,掌握了重点和难点。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存在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点、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式,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曹志兵.有机物分子结构推断的有效策略[J].新高考:理化生,2012(12):30-32.

[2]魏宏斌.有机物分子结构与光催化氧化反应活性的关系[J].上海环境科学,1998,17(11):43-45,49.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中学)

上一篇:机关效能建设实施下一篇:面试时最精彩的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