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行为教案

2024-04-14

社会行为教案(共6篇)

篇1:社会行为教案

《社会行为》教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执教人:闫晓芳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阐明社会行为的特征;

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观察和群体组织特点的总结,分工合作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逐步培养分析处理资料和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了解,使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增强集体意识。二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探究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一方面学生对这些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容易片面理解“语言”。三 教学策略: 本节课通过课前预习,课前做观察蚂蚁的实验,课上准备精美的图片与录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工与合作的能力。通过创设情景,观察图片,提问:“学生想到了什么”“是不是在一起生活的动物就存在社会行为? ”引入社会行为。

动物具有群体行为,那么群体成员分工合作是如何实现的?这是认识到合作必要性之后很容易产生的问题。那他们是依靠什么进行交流的呢?引入蚂蚁的探究行为。

四 课前准备:

教师和学生一起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文字、图片、录像等),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动物的社会行为。五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教师展示蜜蜂、蚂蚁、鹿、象等动物群居生活的图像和资料,师生一起欣赏,然后提示学生:通过这些资料,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 是不是在一起生活的动物就存在社会行为?是让学生思考讨论,由社会行为的含义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一:社会行为的特征

先播放关于蚂蚁和猴群生活的录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录像,引导学生讨论蚂蚁,猴子的社会行为特点,并进一步概括总结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下面我们就以白蚁和狒狒为例来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展示蚂蚁群体成员的分工图片)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如下:蚂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在蚂蚁的群体中总共生活着以下四种类型:雌蚁、雄蚁、工蚁、兵蚁(根据图片让学生分辨蚂蚁的类型)。它们的分工是不一样的。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管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门的“产卵机器”,也叫后蚁。有时它的腹部膨胀得很大,不能移动。工蚁负责移开雌蚁产下的卵并加以照料。(讲述身体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展示狒狒的群体生活图片)结合图片进行如下的讲解:我们说过了,有些哺乳动物的群体中还存在等级。在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作为“首领”的雄狒狒在群体内部是“常胜将军”。它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对它会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并且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知道很多动物都有社会行为。那么,动物为什么要结群生活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和资料,得出结论:

群体生活力量大,有利于动物的取食和防御敌人,使动物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进一步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有社会行为呢?比如一群鱼、一群麻雀?

学生通过回忆社会行为的特征,做出回答:不是,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分工与合作,只是简单的聚集在一起。学习目标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教师展示有关资料和图片,学生欣赏,思考问题:群体生活的动物在分工合作时是如何做到有条不紊,彼此间一般不发生冲突的呢?他们是依靠什么进行交流的呢? 利用多媒体播放解决难点问题: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便于学生充分理解接受。

学生思考问题,分析原因,小组内交流结果,互相补充,得出结论,展示: 群体中的分工合作要随时交流信息。“禽有禽言,兽有兽语” 例如:

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它会发出一种叫声,其他猴子就会仔细的审视地面 雌性蛾蝶类昆虫,能分泌性外激素,来吸引雄虫 蜜蜂用舞蹈来告诉同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 往小猪身上抹母猪尿液,母猪就会给小猪喂奶 雄蝗虫用腿和翅膜摩擦发出声音,来吸引蝗虫

野猪在受到惊吓时,就会扬起尾巴,在尾巴尖上打个小圈给同伴报警 通过举例,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动物可以通过动作、声音和气味等传递信息。教师进一步提问:动物之间的交流使群体间保持联系,共同取食和御敌。那么,人类了解动物的这些特征,有什么用呢?请同学们从教材中寻找答案。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思考后回答;人们利用昆虫间的气味通讯,如性外激素做引诱剂,可诱杀农业害虫,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接下来,我们将以蚂蚁为例来探究动物间的信息交流。你仔细观察过蚂蚁吗?他们的群体生活是如何维系的呢?(总结、疑问、引出探究课题。)

1、提出问题: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蚂蚁的一系列行为,列出探究问题:(下面几个可以让同学参考):

(1)蚂蚁是怎样将信息传递给同伴的?(2)蚂蚁喜欢甜食吗?

(3)蚂蚁如何识别群体成员? 鼓励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及时交流,和学生一起选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作出假设:对所选的问题作出认为合理的解释。鼓励学生根据常识大胆猜测并进行科学的分析(针对蚂蚁是通过气味传递信息)

3、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展示多媒体动画)

用较大的鱼缸饲养蚂蚁→在远离鱼缸稍远的地方放置食物→待侦查蚁发现食物后,在它们返回巢穴的路上放好一些小纸片,让侦查蚁从纸上爬过→待大批工蚁出动时,取走(或挪动)纸片,看看看蚂蚁么有何反应

学生通过观察与生活经验,得出结论: 若我们把纸片围成一个圈,那么蚂蚁就会一直转圈圈,所以蚂蚁是靠气味通讯的。

4、表达交流:各小组交流探究的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反思,撰写探究报告。

教师总结: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能成为统一的整体。

(三)小结

1、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蚂蚁的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可以分为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他们的智能分工也是不一样的。狒狒的分工中还存在等级现象。

动物群体生活的意义:群体生活有利于动物的取食和防御敌人,使动物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

六、课堂练习(让学生当场消化重点知识)(1)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是(C)

A、母鸡带领一群小鸡在觅食

B、山洞中居住着一大群蝙蝠 C、蜂王从小到老由工蜂喂养

D、草原上生活着大批食草动物 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信息传递行为的是(C)A、雌蛾分泌性外激素

B、工蜂跳8字型舞蹈 C、蟑螂昼伏夜出

D、鸟类的鸣叫

3、对群体生活的动物来说,没有通讯就会出现下面情况,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动物的个体间无法取得联系

B、觅食和御敌比较困难 C、不同性别个体交配繁殖受到影响

D、立即死亡

(2)简答题: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大雁的这种行为是不是社会行为?为什么?

答:是社会行为,因为大雁在飞行时,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大雁在栖息时,也有分工合作的行为。

七、说板书设计

第三节 社会行为

一、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有社会行为(蜜蜂、蚂蚁、猴、狒狒、鹿、象等)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社会行为的意义:群体生活有利于动物的取食和防御敌人,使动物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交流方式:动作、声音、气味

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普遍存在

七、教学反思

对动物的群体生活的观察及社会行为的特征,这些问题如果只进行单纯的讲解,学生也能记住,但是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合理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把所讲的对象化虚为实、化静为动,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表现出来让学生耳闻目睹,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巩固,对于缩短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设计课后的探究活动时,给学生创设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活动,个性化的设计,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能力非常重要。

篇2:社会行为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使学生知道动物社会行为的现象和动物社会行为的意义。(2)识记群体的组织特点及其优越性。

(3)知道动物通讯的作用和动物的“语言”种类。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观察和群体组织特点的总结,培养学生的鉴别、分析能力。

(2)通过对蚂蚁的社会行为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科技小论文的撰写能力以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了解,使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1、群体的组织特点是教学的重点。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才具有社会行为,而社会行为又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因此,只有在学生充分理解群体的组织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行为的意义,了解群体中“通讯”的重要性。

2、群体中的“通讯”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一方面学生对这些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容易片面理解“语言”

教具准备

录像、图片、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先播放教学放录象(动物的社会行为),让学生先有个感性认识,再通过蜜蜂、蚂蚁等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引出社群行为。这些典型事例概括出群体组织特点,展示“兽语”,了解群体的通讯。

二、新课讲解

1、社会行为的特征: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就是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

下面我们就蚂蚁和狒狒为例来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

(展示蚂蚁群体成员的分工图片)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如下:蚂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在蚂蚁的群体中总共生活着以下四中类型:雌蚁、雄蚁、工蚁、兵蚁(根据图片让学生分辨蚂蚁的类型)。它们的分工是不一样的。工蚁的智能是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管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门的“产卵机器”,也叫后蚁。有时它的腹部膨胀得很大,不能移动。工蚁负责移开雌蚁产下的卵并加以照料。

(展示狒狒的群体生活图片)结合图片进行如下的讲解:我们说过了,有些哺乳动物的群体中还存在等级。在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作为“首领”的雄狒狒在群体内部是“常胜将军”。它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对它会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并且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知道很多动物都有社会行为。那么大家知道牧羊人是怎么放牧的吗?(提出问题)答:牧羊人只要只要管理好“领头羊”就可以了,羊群中的其它羊会跟着这只“领头羊”走。

动物为什么要结群生活呢?(提问)

答:有些动物,他们的本领不足以使自己与其他动物有一对一的抗争能力,只好借助于群体的力量,狼就是这样一种动物。

集群也有其他作用,如极地生活的企鹅,常常是成千上万的聚集在一起,可以相互取暖,又如,猴子们也不得不联合起来以防不测。

集群生活是动物长期以来形成的对食物、敌害以及生存条件的适应。

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多样而高等,那么,动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

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群体中的分工合作要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动物之间常常进行“通讯”行为。所谓的通讯是指:“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想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蜜蜂是如何通讯的?(播放flash动画)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多样而高等(比如用电话,传真,网络的QQ等),其他动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黑长尾猴发现敌害时向同伴发出警报以及昆虫的信息传递,让他们说出动物交流的方式。

小结,动物群体生活的意义:群体生活有利于动物的取食和防御敌人,使动物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些昆虫靠气味进行通讯,如蝶蛾类昆虫的雌虫能分泌吸引雄虫的具有挥发性和特殊气味的性外激素。雄虫靠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感受到同种雌虫性外激素的气味后,就会飞过来同雌虫交配。根据这种特性人们制造出许多有气味的药品。有的能干扰雌雄交配;有的能吸引害虫前来,然后捕杀他们;有的能使害虫逃避,可以保护人和动物不受虫害。

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能成为统一的整体。

接下来,我们将以蚂蚁为例来探究动物间的信息交流。你仔细观察过蚂蚁吗?他们的群体生活是如何维系的呢?(总结、疑问、引出探究课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蚂蚁的通讯行为。(将同学分成三大组进行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蚂蚁的一系列行为,列出探究问题:(下面几个可以让同学参考):(1)蚂蚁是怎样将信息传递给同伴的?

(2)蚂蚁喜欢甜食吗?

(3)蚂蚁如何识别群体成员?

鼓励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及时交流,和学生一起选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作出假设:对所选的问题作出认为合理的解释。鼓励学生根据常识大胆猜测并进行科学的分析

3、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阅读教材并结合老师的探究提示初步拟定计划,完善计划,成员分工,自主探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交流、研究。(一星期时间)(查阅资料,实验)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补充探究提示:(1)、如何捕捉、饲养蚂蚁(2)、怎样才能使现象明显(3)、把纸片换成其他物体可以吗?(4)、注意组内的分工合作 提示:(1)、在垃圾箱的附近、树林里、路边土壤干燥的地方,看到有松松的小土堆就可以找到蚂蚁窝;大雨来临前常可碰到蚂蚁搬家,可以说在公园、树丛、马路边无处不在。捉回来之后,取一些生活环境中干燥的土壤,投些糖、饭粒或菜汤。有的实验最好不投以食物,可使实验更加顺利。(2)、蚂蚁通过气味传递信息,可以考虑用醋、香水等挥发性物质干扰其嗅觉。(3)、白纸片换成树叶,或印刷过的纸(有油墨味)会怎样?(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撰写探究报告)探究的课下延续:查阅资料,实施实验。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交流,一星期以后汇报。4、表达交流:各小组交流探究的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反思,撰写探究报告。

客观的评价,鼓励探究精神,对新的创意予以肯定

分析资料:秋日的一天,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呼呼直窜的火焰形成了一个火圈,向草丛中央的小丘陵包围。丘陵上的无数蚂蚁被熊熊的火势逼得节节后退,包围圈越来越小,此时的蚂蚁已经走投无路。就在这个时候奇迹发生了-----蚂蚁们迅速聚拢起来,你拉我,我拉你,紧紧抱成一团,很快滚成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蚁球越滚越快,冲向火海、冲下丘陵,冲进重获新生的小河。蚂蚁群体成员之间的互相合作为我们创造了足以震撼心灵的人生感悟。作为社会的一员,班集体中的一员。每一个人有何感触呢?将团结协作的精神融入科学课。

三、本课小结

1、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蚂蚁的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可以分为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他们的智能分工也是不一样的。狒狒的分工中还存在等级现象。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动物的通讯是指: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

动物群体生活的意义:群体生活有利于动物的取食和防御敌人,使动物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能成为统一的整体。

四、课堂练习(让学生当场消化重点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是(C)

A、母鸡带领一群小鸡在觅食

B、山洞中居住着一大群蝙蝠 C、蜂王从小到老由工蜂喂养

D、草原上生活着大批食草动物

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信息传递行为的是(C)

A、雌蛾分泌性外激素

B、工蜂跳8字型舞蹈 C、蟑螂昼伏夜出

D、鸟类的鸣叫

3、对群体生活的动物来说,没有通讯就会出现下面情况,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动物的个体间无法取得联系

B、觅食和御敌比较困难 C、不同性别个体交配繁殖受到影响

D、立即死亡

二、简要回答下面问题:

“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大雁的这种行为是不是社会行为?为什么?

答:是社会行为,因为大雁在飞行时,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大雁在栖息时,也有分工合作的行为。

五、布置作业

按小组探究蚂蚁的社会行为,写成科技小论文,一周后交齐。附录:(学生探究实验的参考资料)

探究问题1:蚂蚁是怎样将信息传递给同伴的?

从观察外出找食物的蚂蚁找到食物后向同伴传递消息的动作判断:蚂蚁是靠触角传递信息的。实验观察发现蚂蚁并不能通过触角向同伴准确传递食物的位置:领路的蚂蚁总是要经历曲曲折折的路径再次找到食物,它没有选择一条捷径。学生由此发现是否还有其他的联系方式,经过多次的实验发现,几乎每一次都是在重复初次发现食物时所走的路径。是否在路上有什么标记呢?分析一些常识知道很多动物都是在经过的路上留下气味,蚂蚁是不是呢?于是把蚂蚁换环境饲养,不再另投食物,两天后实验,再蚂蚁和食物之间用白纸片搭出一条通道,先出走的蚂蚁找到食物后,原路返回,大批的蚂蚁出来搬运食物,浩浩荡荡原路返回。把纸片换成树叶,蚂蚁慌乱一团;重新将纸片按顺序摆好(取走时标号)过一段时间又恢复正常;一些蚂蚁走出巢穴后,再次把路上的纸片首尾相接,蚂蚁就一直在纸片上转圈;把用过的纸片拿走换成油印的试卷撕出的小纸片,蚂蚁又一次四处奔跑。可能蚂蚁也像其他动物一样在通过的路上留下了气味。

探究问题2 :蚂蚁喜欢甜食吗?

某学生在做一本课外练习册时了解到蚂蚁喜欢吃糖。于是提出这个问题,糖是不是他们最喜欢的食物呢?一个小组的同学在一个垃圾桶附近发现了一个蚂蚁窝,那是一支大部队,正在从垃圾桶底搬运食物。它们在路上设置了很多障碍,想吸引蚂蚁来搬运他们放置的绵白糖,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虽然有少数被强制前来,但都是有去无回。直到第二天搬走了垃圾桶,清洗了地面,还有蚂蚁在徘徊,而离此几十厘米的绵白糖,无蚁问津。由此得出蚂蚁最喜欢的食物并非甜食,是什么呢?

探究问题3:蚂蚁如何识别群体成员?

篇3:社会行为教案

一、社会实践因素分析

社会实践因素, 它首先是人类社会历史延续、发展所客观地构成的人们的价值的实际认同, 它是通过人类一定时期的价值实践形成的, 因而它具备最强大的价值指导基础。它的各类历史延续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实际起作用的价值体系。比如劳动作为价值观中最普遍、最基础的价值获取观念就是几千年来的人类文明的最大的价值观。人们每一代人都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经历, 证明了劳动的实践效果。在社会实践诸因素中, 都程度不同地通过现行生产力因素、社会历史的特殊性和社会经济的特殊性等来体现各自不同的作用。大体说来人们的社会实践因素通过如下人们的社会活动起作用。

1.人们通过劳动, 换取物质需求或者其他劳动报酬 (现代社会的纸币不能直接称之为需求之物质) 。

2.人们通过交换获取需求物质 (包括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 。

3.人们通过帮助人们进行交换、生产和生活获取报酬 (比如现代社会正热烈倡导的服务) 。

以上三种方式, 是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三种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获取的实现方式, 它们是由人们的客观需求实现的要求决定的, 最基本的客观方式。每一种价值获取方式的所得, 都应以保持主体的一般社会水平生存和延续为基本准则。如果这些获得的价值不足以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 并且达到了影响相当一部分群体的程度, 则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必然产生。分析有可能产生这种失去准则的情况, 一般看来, 就是社会的劳动价值体系违背了一下三个基本尺度:这些客观决定因素是在现实中寓于这些基本方式中社会获得尺度和交换尺度。这种尺度有三:第一, 公平;第二, 自愿;第三, 整体生存需要。

第一, 公平是人类长久持续生存的基本可能要求。人之相与, 是以共存为基础的, 如果这种共存是以损失一方的利益来满足另一方的要求的, 那么, 必将造成另一方持续的、不断的反抗。人类历史上的私有制下的社会状态, 就是以被压迫者的不断反抗来划分朝代的。同时, 个人之间, 个人与社会组织, 个人与社会管理机构的关系, 也应当遵守这个基本原则。

第二, 自愿是公平的来源, 自愿的充分交换之后就是、也只能是公平。自愿在现实之中有着人类长期以来的假象, 特别是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 劳动者除了出卖廉价劳动给资本家外, 别无选择时, 虽然劳动者的头脑里有着自由的选择的想法, 但是却没有实际选择的自由, 这正是价值体系严重失衡时期的表现。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中, 除了以部分靠掠夺殖民地人民的财富外, 另一部分就是通过这种假似公平自由的社会价值体系来夺取剩余价值积累的。同时, 自由、自愿又是人类社会不断的追求。真实的自愿原则越来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而成为社会成员的一种普遍要求, 特别是在价值交换过程当中。现代社会的存在的基础, 就是不违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意愿, 在公平交换中达到最佳和谐状态。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念。个人不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 也不能违背他人的真实意愿。自愿作为一种最直接、最容易把握的价值尺度, 早已经在工业化的初期, 成为人类的基本交往的原则。现代社会组织和管理机构, 也逐渐发现和发展着这一基本价值尺度, 它使得社会关系和社会管理人性化和简便化。如没有这个尺度, 社会必将陷入长期的不稳定和混战之中。所以, 自愿也是一个最好的社会平衡器。

第三, 整体生存的需求。是在重大事件, 特别是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一个合理的要求。它不具备和前两者长期的抗衡要素。因为, 在人类社会向民主社会转换之前和转换的过程中, 都会发生个别统治者制造各类借口, 特别的国家的需要, 来发动战争侵略他国, 或者来损害某些基本阶层的重大利益。

二、社会倡导因素分析

社会倡导因素, 主要是一些主观的人为的努力、策划, 从而使社会价值体系和取向向着符合于这种倡导方向进展。是属于认识领域的范畴。最突出的就是表现出统治者需求以及社会群体共同需求的被历代的法律典章所固定下来的尺度要求。

社会倡导因素多由政府或社会组织来完成, 并形成一个历史继承与扬弃的过程。这个过程, 有几个根据:一是政府组织所代表的阶层的利益分布状况及要求, 二是社会变化与发展对于政府意识的反映程度和力度, 三是环境因素和政府意识与行为的关系。法治就是对社会整体价值行为的允诺和限制。一切法律基本上都是在解决人们的利益关系问题, 塑造一定社会要求的价值模型。具体来说, 社会倡导因素在现实中可以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法制行为的实际效果

社会法制行为以及其效果是一个重大的价值影响因素, 是社会倡导人类价值观念的最为重大的力量。自古以来, 社会 (主要以政府为主) 就不断地以法制行为、重大法制事件来倡导和修正人们一时的错误的价值观念, 惩罚错误的价值行为。

这些行为的实际效果, 往往是构成社会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同时应当包含了对于个人价值行为的合法性的确认和默许尤其是这个默许往往对于个人价值行为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当社会法制体系不够完善而产生那些变相掠夺社会或者个人的财富的行为, 而法制却无法执行它本应的确认能力, 结果, 社会成员便以此为默许而群起效仿。于是, 社会公共和个人财富必然被大量的、以防不胜防的各种形式所侵吞和转移。但是, 在这里, 价值观的构成, 并不是以法制倡导和行为的直接指向为一致的。有的可能发生相反的方向效果。如, 封建剥削阶级用大量的酷刑惩罚起义的民众, 反而激起更多的暴动, 就说明这时的社会价值倡导力量作用是相反的。

在法制行为中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 能够极大影响价值观的认可与怀疑的, 这就是公平正义。整个社会法制状态和一系列执法重大事件中, 既需要公平的因素, 又需要非常明确社会执法司法实践标准。比如关于财产、交易的裁判, 就需要以公平为主要标杆。并以法制的明确的、一定如是而非亦可以如彼的面貌宣示给社会成员。否则就会导致社会倡导价值观的混乱甚至失败。 (现实的房地产纠纷, 就是由于关于财产交易、政府行为和商业行为混杂在一起, 而难于在现实中出现令人们普遍接受的裁判。) 有些则需要以正义为主要旋律。并且在定量上精准无偏差。因为正是这些重大事件的处理, 是具体的、最有说服力的价值观的确定。如果社会上的这些法制行为正好相反, 失于公平和正义, 那么就是对于社会全体民众在倡导非正义的价值观念。腐败行为和对于腐败行为的法制态度和惩处质量, 是最为重大的、最为具体和直观的社会价值观的倡导因素。所以, 法制行为应该坚守公平正义这个尺度。

2.政府行为的实际效果

政府的行为是关乎社会价值观发展方向的最关键的指标。政府行为由于牵涉的面极其复杂, 因此, 在当代社会, 政府必须明确自己的权限, 作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而这里的标准, 除了法律的允禁外, 如果无法真实预知效果, 应当是无所作为。比如社会倡导上是公平、自律, 而实际显示的却是个别人用公款大吃大喝, 给自己涨工资多甚至下文件不让工资公开等等。那么, 社会成员对于社会倡导的真实性就会怀疑甚至气愤。由政府带头的社会倡导价值观就会大打折扣。所以, 社会倡导价值观必须有一个政府的具体行为、特别领导的行为作为最有力的支撑。社会发展到今天, 政府的重要职责, 就是带领和指导人们的整体行为趋向。

3.社会组织、类人群的行为标示

这是对社会倡导价值观的最为突出表现的人群。即严格遵从和经常冲击甚至毁坏现有的和倡导的社会价值观及其体系。比如, 普遍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一般员工, 由于他们多数人的普通身份, 加上长期的教育和生活习惯, 他们往往是社会倡导力量的最朴实、最稳定和最可靠的遵从者。对于他们的劳动价值行为的社会倡导和社会认可一旦发生了较大的失误, 那么可能是对核心社会价值自从体系的最大的撼动。社会倡导的一个重要功能, 就是鼓励和稳定社会价值中坚体系的稳定。对于社会价值变化的体系, 有益的就激励和保护;有害的就惩处和禁止。

对于社会上那些新兴人群, 冲击原有的、健康的的价值体系时, 社会倡导力量应当迅速作出是否合法的确认。当然要分清有些性质有待以后定性, 但决不能因此而放纵错误的、甚至是犯罪的行为。那些认为这些混乱现象跟改革和经济发展是必然附带的认识, 无疑是对于法制状况的模糊认识, 以及没有能够从人的价值行为与社会倡导力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明确的答案, 实际是价值观淡漠和缺失的反映。

社会组织、或者在一定时期某异类人的行为, 往往具有对于现实社会的价值观的影响作用。特别是一时突起的某类人的行为。更具有对历来价值观的冲击作用。这些眼见的实际效果, 巨大的反差, 是最现实、最实际的干扰, 往往对于以往的奉守原有价值观的人们, 具有“惊醒”、“嘲讽”甚至“愚弄”作用。

4.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影响

社会重大事件的处理与结果, 往往具备最有力的教育作用, 它有可能完全改变人们长期以来所接受的任何教育和经历而形成的价值观念。特别是人们能够亲身参与其中的。比如文革运动、比如股市的重大危机、严重的自然灾害的应对状况。在这种应对中, 政府的行为成为价值观构建的主导因素。在这里, 个人也可能有不同的差异, 但是往往最终形成的对于事件的看法多少会趋于一致。为什么?因为这些重大的事件, 往往最终会由政府或者社会舆论形成一个基本观点, 并持续影响人们的判断。

总之, 社会价值的实践因素和倡导因素有着各自的特点, 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 必须从这两大方面予以充分考虑。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篇4:亲社会行为:让社会更和谐

这一事件中人们表现出的冷漠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引起社会心理学家极大的关注,“亲社会行为”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热点即始于这一惨剧。

在心理学中,助人属于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y-ior)的一种。亲社会行为也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帮助、分享、安慰、捐赠、互助、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亲社会行为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和鼓励,这类行为既可以发生在朋友和熟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陌生人之间;既可以发生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既可以是完全无私的,也可以是由利益驱动的。

一些对亲社会行为概念不了解的人认为,亲社会行为就是“按照社会预期的标准做人行事”。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但并不全错,亲社会行为是社会所倡导的行为,也是社会规范的一部分,在本该伸出援手时选择漠视的人必然会遭到良心和舆论的谴责。

另外,在传统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中,帮助、分享、合作、安慰、谦让等几种典型的亲社会行为较受关注,而且我们一直以来强调的都是亲社会行为的利他性和自我牺牲性。小时候我们学习的榜样是董存瑞、邱少云、赖宁这样的英雄人物,现在,舍己救人的湖北大学生这样的当代“罗盛教”依然被媒体和公众所关注。因此,人们自然会产生这样的印象:亲社会行为必然要有自我牺牲或付出高昂代价。事实上,这也是对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误解。在日常生活中,互惠性的亲社会行为最常见。例如,我们会在同伴伤心时安慰他,在帮助对方减少消极情形的同时,我们也可以赢得对方的友谊;我们会帮助有困难的人,在自身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预期自己以后有困难时可以得到别人的帮助。

此外,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亲社会”是与“反社会”相对的,因此,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应进一步扩大,包括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司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教师或父母对儿童适当的惩罚等,这类行为虽然具有潜在的伤害性,但符合社会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积极的,其目的并不是伤害,所以是亲社会的。这类特殊的行为称为“亲社会侵犯行为”。

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引起,个体在做出利他行为时是只关心他人利益而不考虑自身利益的。利他行为的特点就是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的回报,甚至没有要“做好事”或给人留下好印象的想法。利他行为经常有个人遭受损失和面临危险的含义。但是,亲社会行为不一定都由利他主义引起,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也属于亲社会行为。因此,亲社会行为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舍己为人”实际上是我们所说的利他行为。

2011年7月2日,两岁女孩突然从10楼坠落,眼看悲剧即将发生。危急瞬间,“最美妈妈”吴菊萍箭步冲过去,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瞬间的巨大冲击力造成吴菊萍的手臂粉碎性骨折。吴菊萍的行为属于典型的利他行为。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特丽莎嬷嬷是位著名的慈善家。她出生于马其顿一个富裕的家庭,后来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去加尔各答,在那里成立了临终关怀医院,为贫民窟里最贫困无助和濒临死亡的人服务。她所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在100多个国家设立了500多家慈善机构和场所,数以百万计的人从中得到了帮助。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在短短数小时之内,一场前所未有的助人浪潮开始了,人们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技能、时间、鲜血、财物来帮助那些受伤者、死难者及其家属。

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唐山看守所的犯人主动申请参加抢救灾民的活动,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他们徒手从瓦砾堆中扒出112人。抢救结束后,没有一个犯人的手是完好的。由于这些犯人参与救援,很多灾民得到及时抢救,从而挽回了生命。在抢救过程中,没有犯人趁乱逃走,其中不乏十恶不赦的重刑犯。

以上几个例子中的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这些行为是人们自愿做出的,且都能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益处。在每个重大灾难发生时,我们几乎都可以看到同样的情形: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别人的生命。在做这一行为时,人们并没有考虑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只是帮助别人。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并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人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亲社会行为的一个目的就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促进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作为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亲社会行为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逐渐形成的。从儿童期注意培养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成年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将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更为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青少年群体中,那些亲社会的个体,往往是更健康、更受同伴欢迎、社会适应能力更高的人,也是与群体更和谐的人。可见,亲社会行为不仅对他人有利,受到群体的欢迎,而且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提倡诚信、合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篇5: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能力目标: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亲社会行为习惯,提高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

知识目标:明确谦让、分享、助人的表现、方式和意义。明确我为社会做贡献的方式 【教学重难点】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分析】

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帮助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和技能,从两个层次展开说明,第一层次从谦让、分享和助人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二个

层次从我为社会做贡献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三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到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上来。这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形成对他人和社会的友善态度,培养亲社会行为,不仅有利于他们被社会接纳,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因而成为本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重点。在本课、本单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亲社会行为方面的思想认识。分配学生分组收集身边令人感动的事迹,包括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

学生准备:做问卷调查。收集事例,介绍事迹。【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讲授法教学。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初步感悟

播放2012年“感动中国”的标志性画面和背景音乐。请同学们介绍印象最深的人物。为什么会印象深刻?(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这些感动人物无一不是凭借对他人的爱,对社会的爱,铸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他们献身社会、回报社会,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对他人和社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就是亲社会行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话题——养成亲社会行为。)

环节二:深入情境,合作探究

(多媒体播放“在公交车上让座”、“在学校楼梯上右行礼让”、“分享学习经验”、“抗震救灾”、“志愿者活动”、“爱心一日捐”活动画面)

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

自己还能举出我们身边哪些类似的行为?(学生介绍事迹)

1、身边的老师。

2、自己的同学

讨论: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失去或得到什么?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哪些方面让你感动?

教师对每位同学的介绍和回答,给予适当的评价。

(教师总结:其实,亲社会行为离我们并不遥远。刚才的几位同学的介绍,就是用他们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收集到感动的故事,让我们共同分享这些亲社会行为,做到谦让、分享和助人。)环节三:体验情境,共同参与

(在下列的事例中,你会怎样做?多媒体展示)

1、你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在一次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你如何写获奖感言。

2、你在班级中语文成绩非常好,老师让你介绍经验,你会怎样做?

3、你在河边散步,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落水了,周围只有你一个人,可是自己又不会游泳……(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出谦让、分享、助人的表现、方式和意义。)

教师提问:那么在交往中,你曾做过或发现咱们班同学还做过哪些亲社会行为吗?(学生继续回答,做过这些事之后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教师提示,班级同学曾经为贫困儿童捐过款等,指出这些都是亲社会行为,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贡献的表现。我们来看一下公众人物为社会

做贡献的方式有哪些。如何评价他们的行为?(讨论回答)

(多媒体播放四川大地震后的晚会上名人捐款时的画面,姚明参与公益广告的画面,我校同学为四川地震捐款的画面,指出为社会做贡献、具有亲社会行为人人都可以做到。我们要时时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做力所能及的事,奉献社会。)

教师总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做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新闻媒体我们可以做到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从而做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教师总结:亲社会行为不仅有利于他人、社会,也会使自己体会到快乐和自我存在的价值。我相信我们同学也会努力使自己具有这种亲社会行为,在集体

和社会生活中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过渡:既然亲社会行为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都有好处,按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去做。可是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许多人没有主动去做? 播放画面:

1、公交车上,没有人为年迈的老人让座。

2、在车祸面前,只有围观,没有人主动帮助受伤的人。

3、出现了小偷,有人制止时受了伤,却没人主动帮忙捉小偷。

(学生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及时点评并作出正确引导。)

学生讨论: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我们去做亲社会行为?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讨论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总结,教师点拨: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自身的因素,个人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能力不够。二是外部因素,怕被别人说成是捞取名利,又担心惹祸上身。)过渡:大家畅所欲言谈了自己的看法,对谦让、分享、助人、奉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实,做出亲社会行为真的有那么复杂、那么难吗?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看看对我们是否有所启迪。

环节四:拓展情境,提升情感

播放录像:湖南卫视报道:云南大山深处的小黑,小学学生,家庭贫困,上学路途远,因身体不好且营养不良,导致上不了学,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到省级医院接受检查治疗,经检查,是肾上腺有问题,加上长期营养不良,现在连走远路都成问题。社会各界

人士知道小黑的情况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其中有好多家长自动达成共识,轮流给小黑送饭,一些小同学也来安慰他、鼓励他,经过治疗,小黑的病情得到很大改善,处于不能继续耽误上学、病情达到可以出院的要求的情况下,院方批准他出院,继续接受治疗。

说一说:故事中的什么情节让你感受最深?为什么?

学生谈感受。

(教师总结:可见,做出亲社会行为并不难,也不复杂,就像这些小同学、阿姨一样,“钱”,我们也许拿不出很多来帮助他,但是我们有一颗善良的心,用爱心来帮助需要援助的人,给他们以温暖与力量,这也是亲社会行为,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我们的行为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就是亲社会行为。有

时候仅仅可能是力所能及的一些关爱、谦让、礼貌、分享、奉献等就能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环节五:课堂小结我做主

教师:下面由同学们自我总结这堂课的内容。(学生回答)【达标训练】 同步练习【课后提升】

结合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写出今后为了养成亲社会行为,你打算怎样做?

篇6: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教案

1~6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 绪论

1.社会行为:指二人或更多人藉彼此沟通、互动,在社会环境中调适良好,所展现之活动。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人以及人类如何组织成单位的方法。单位诸如家庭、团体、社区、文化及社会阶段与阶层。

3.角

色:是指与某一特殊社会位置相关联的行为模式。依照取得该一角色或地位的方

式,可区分为归属的角色或地位与赢得的角色或地位。在人生过程中从幼年到

老年,各人在不同阶段所担当的角色不同,社会地位及赋予的工作责任均不相

同。

4.常

模:经由观察或测试一团体全体成员的行为,所订定的行为标准,称之。有了这种

标准化的评估工具,才能了解个人行为是否合于社会期望。

5.社 会 化:是个人从婴儿时期起逐渐被模塑成为社会分子的过程,亦即是社会对个人传授 其文化、生活模式与团体价值的过程。

6.镜中之自我:社会学家顾里所创立。表示本人在他人面前所表现的行为,由于他人的反应

与态度,使本人了解自我,因而产生一种满意或是羞愧的行为。

7.参考团体:指个人选择某种团体当模仿或指导的对象,作为其判断及行动的参考,也就是

说被个人用作为行为评价标准的社会团体。

8.认同作用:认同作用是一种概念,是被模仿人对模仿者有直接明示及永久性的影响,换言

之,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对他人的人格发生持久性的模仿学习。

9.观 察 法:观察法可分成自然观察法及实验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是就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

下进行观察,而实验研究法又称为实验室研究,系属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10.调 查 法:设计问卷对一特定对象的人做系统性的研究,是一种横断面的研究设计。11.文化比较研究:从前译为泛文化比较法,这种研究方法是利用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为样

本,以其资料作比较研究,以便验证对人类行为的假设。

12.社会计量法:从表面上看来,此研究法是测量人际关系的技术,而实际应用上,他是用来评量某一个团体中的人际吸引与排斥的工具。第二章 婴儿及幼儿期

1.超 我:源自于佛洛依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超我类似于道德观念,是良知、是非对错观念,以及一种特定文化的价值观。

2.口欲期:佛洛依德心理与性理论中的第一阶段,口欲期是婴儿时期主要的活动,是与口腔

有关的,包括吃、玩、发声以及探索周围的环境。

3.依恋感理论:提出爱的需求及依恋感理论者,要为包尔贝。另立柏尔、郝威、哈罗、史匹

兹等人也提出相似看法或试验。他们强调:婴幼儿需要照顾者(主要为母亲)

爱抚养育,二者是互动且相互影响的。

4.感觉动作期:感觉动作期为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第一期,婴儿从最原始的反射性操作,改变

到运用感觉及动作来认知,所谓的感觉是指视、嗅、听、味、触五种感觉、动作指触、摸、咬等。

5.过度抑制儿童:超我功能太强,自我也调适不了,因此本我被压抑,则为海威特与金根士

所称之过度压抑儿童。

6.归属的角色、地位:婴儿刚出生,便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诸如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双亲的年龄、家庭的成员以及婴儿的性别、排行等对他已经有了一些规定的 作用,使他获得归属的角色与地位。

7.口 吃:由于喉咙及横隔膜或舌上饥肉茎峦而引起的迟疑、重复的语言。

8.自闭症:自闭症的幼儿特征是不与别人沟通以及相当退缩。这些儿童表现出社会撤退、冷 漠、强迫行为,以及语言方面的缺陷。

9.饮食挑剔:21个月到六岁未满的婴幼儿,几乎半数以上都有饮食挑剔的问题,不喜欢吃

若干种食物。

10.游戏发音期:六个月以后的婴儿开始牙牙学语,他连续不断的发音当作一种游戏,称之为

游戏发音期。

11.学来的无助感:此学说由赛利门所创立的,他认为当个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无力担当时,就

会发生无助感心理状态,而孩子能力之不适应,是因为学来的无助感所导

致的结果。

12.分离与分别化理论:马哈拉的分离与个别化理论认为每个人会渐渐的从与真实世界的关系中建立一种分离感或分离意识,这过程涉及到自己与主要心爱的对象分开的认知。

第三章 儿童期

1.自卑:爱力克森生命周期里,第四阶段的不良特征。他指出儿童若未养成勤学的习惯,学习动机不强,以致于学习成效差,与同学相比较成绩落后,因此发展成为自卑。2.模塑理论:由庞杜拉提出之理论,他认为人类有许多的行为是观察一个行为模式而习得的。

3.受虐儿童:指遭受到包括身体方面的虐待、忽视、性虐待等之儿童。

4.正式运作期:皮亚杰认知理论的第四期,亦是最后一期,只要的特质在于儿童已学会用思

考来考虑任何事情,他学会运用理则、分析、回想等方式,并能做出许多假 设。

5.自我实现理论:由马士洛创立之学说。他认为自我实现是个人内在一种倾向或动机,想要

充分展现其潜能与才华,以便能达到最佳的成就。自我实现是人类动机中的最高层面,马士洛将人类动机芬等级,最低层级是满足生理需求,诸如

饥而食、渴而饮。

6.行为加强理论:史金纳认为儿童是外向或是内向,其行为是爱说话、展现才华或是镇静、含蓄,都是父母加强的结果。

7.习惯时期:柯白葛的到达发展理论,儿童与青少年时期,多数会遵守成人(家长、老师)的命令,学校所订的规矩,举凡是非对错,以及应该如何做,大致会遵照别人所

订出的一些习惯,而不是凭自己思考过程。

8.巅峰经验:马士洛认为当个蕤成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或者是人生过程中难得的欢愉兴奋的经验。自我实现的人将其潜力充分利用,比一般人有较多的巅峰经验,而巅峰

经验是短暂的。

9.符号的方式:布鲁纳的认知理论真ˇ为学龄儿童迄成年期是符号方式,这市他认知理论的最一个阶段,他认为儿童进入小学后才会应用符号,并能依照文法规则操纵符号。

10.具体运作期:据皮亚杰的理论,从七岁到十一岁是具体运作期,这期主要的发展是儿童可

不经由接触或是掌握某种事物,就能想起这种事物及其关系。

11.年轻时期理论:赛立文创设了年轻时期理论,他所谓的年轻时期主要是指六岁及十二岁。该理论描述学童自入小学之后,在同辈关系中妥协与竞争。学童们与其它同学交往中,学习到新的沟通方式,取与予,保护自己和保护他人。学校生活并不提供爱的需要和满足,而是以其它同学作为真正的参考团体,以其才能和同学竞争,这时期同辈团体是一个新的团体,他对学童提供了以下之服务:

(一)凡市成人不接受该学童,同学们会接受他。

(二)功课好的同学会被同学接受,功课差的就会遭到拒绝。

12.儿童自我实现权理论:威克逊提出儿童的自我实现全理论,他认为儿童知该项权利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社会应重视儿童,应设法满足其需求,发挥其特长方能使将来社会发展更进步。

第四章 青少年期

1.生殖期:佛洛依德所创之心理与性的理论最后一期,是青少年及成年期行为特质。生殖期的青少年欲力已经扩展到整个生殖系统,是有能力追求异性,获得性经验而生殖。

2.规范缺失理论:梅尔顿的规范缺失理论,认为社会秩序混乱涉及一种整合,倾向于分裂或是缺乏文化目标获规范,即社会里某些个人或团体不能经由合法规范所允许的手段来达成目标。

3.机会理论:克劳瓦及奥林的机会理论指出社会中散布合法或不合法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将决定偏差的方式,低层的人民犯罪率高,他们期望能获得中产接度的生活水准,却无法获得合法的机会,乃转向不合法的机会而犯法。

4.身份对角色混淆:爱力克森生命周期理论之第五期青少年的特征。这时期良好的特征身分是个人对自己了解;不良的特征视角色混淆,亦称身分扩散或身分迷惘,意指个人的自我是不整合的。5.犯罪的自我概念:

6.犯罪次文化理论:柯汉的犯罪次文化理论指出,在犯罪率高的社区里,那些导向于罪犯的价值观点、态度及行为模式,是代代相传的,形成一种次文化,社区居民朝夕相处,时常接触到这种次文化,所以犯罪行为才会互相传播。

7.收敛性创作:意指达成结论,就是龙冠海教授所指出的「综合的观点」。

8.身份扩散:爱力克森人生周期理论之第五期青少年的特征。这时期良好的特征身分是个人对自己了解;不良的特征视角色混淆,亦称身分扩散或身分迷惘,意指个人的自我是不整合的。

9.青春偶像收集癖:青少年无论男女,将零用钱买电影及电视明星的照片及海报…,他们所喜欢的偶像多数是异性,这表示他们已经对单独的异性感到兴趣,但尚未有能力、时间、经济、机缘交易性朋友,所以建立了收集异性偶像的兴趣。

10.差别联结理论:苏萨兰所创的差别联结理论,认为犯罪行为和其它行为一样都式从学习得来的,尤其是个人所亲密归属的团体中最容易学习。

11.卷标理论:李玛特及贝克尔所创立,卷标理论认为个人有可能偶然或是经常有偏差行为,如果没被人发现,就不会被公认为偏差的病态的,若是偏差行为一但被发现,往往就被加上了坏的卷标,就会导致另外的更严重的偏差行为。

12.扩散性创作:意指将许多已知的事实创成新的,或是多种的关系。龙冠海教授所表示的「分析的观点」与扩散性创作同义,这种创作直接包括创造性的思考。第五章 成年期

1.原则期:柯白葛所创造的道德发展理论,成年期正处于第三时期的原则期,这时期的成年

人已具有内部的行为守则,这是基于个人的思考与分析而获得的。

2.再社会化:当所担任的新角色完全不同于原来的角色,个人就必须改变原来社会化的模

式,成为新角的社会化模式。

3.角色期盼:是只对某特定角色的期望,角色期盼与社会及文化所赞许的行为有关。

4.母子寮:日本为了丧偶或是离婚母亲为家长的单亲家庭,尤其是年轻母亲扶育幼年子女又没有亲属可以照顾者,而建立了「母子寮」。

5.幸福家庭五经观:五经观包括包括:生物观点、经济学观点、社会学观点、心理学观点、哲学观点。后两项,心理学观点重视婚姻感情基础彼此相爱,哲学观点指人生观,人生理想及价值观念等等,即是这里所指的精神生活。

7.亲密对孤独:爱力克森的人生周期理论第六时期,良好的特质是亲密,不良特质是孤独。据艾力克森表示成人必须将其本身的意识与他人的意识相融合,才会达到亲和的关系;反之,成人若不能将其整个自我与他人的自我相融合,就会产生孤独。

9.社会参与:指个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或加入社会团体,社会参与是个人社会地位的表征。人生过程中,成年与中年时期的社会参与最多。

10.社会流动:指社会位置的改变,是社会分子由一团体移至另一个团体的现象,通常可分两类:

(一)横的流动:其位置虽然更换,但社会地位仍相同。

(二)纵的流动,指不同社会地位或社会阶层上的流动,又可分成上升及下降的流动。

11.夫妻之爱:奥夫纳阐释夫妻只爱应兼具精神方面的爱,手足之情及性爱。12.双薪家庭:

13.单身条款:企业明定之不聘用已婚妇女,已进用之未婚女性一但结婚立刻遭解雇之陋规。

第六章 中年期

1.更年期:更年期可分成(一)女性更年期:意指妇女经停止,也就是指生殖能力停止的意义。

(二)男性的更年期,意指重要的转泪时期,男性的更年期没有明显的标志(类似停经)所以当事人并不会发现,必须检查才能发现。

2.老花眼:中年早期视力退化,因晶状体去弹性所致。3.同性恋:指与同性别的人发生性关系。

4.流体智力:流体智力所包括的能力可能是由人类的精神结构与心理架构所构成,包括记忆力、推理能力、联想力,这种囊力中年期渐衰退。

5.怕成就感:女性为求婚姻美满,在事业上不敢超越丈夫,有所谓的怕成就感。

6.暂时休息服务:少数因角色及工作量的改变觉得无法承担,必须史照顾者到暂时的休息,鼓励其它家人分担部份照顾工作,此外也可以向社会福利机构申请,由该机构定期派员至家里服务病患,让照顾者可以获得暂时的休假。

8.趋老期:意指衰退较缓慢,仍有方法弥补其衰退。

9.痴呆症:是一种脑部退化性病变导致记忆力及新至逐渐丧失,病情既展示伴随脑细胞逐渐破坏,而由不正常物质取而代之。

10.双性恋:指这些人有同性恋情也有对异性的恋情,称之为双性恋,或是异性恋。

11.晶体智力:它主要取决于正向的学习经验(包括所有会增进个人在常识方面的区别力,动机、和个人调适能力),此种能力中年期仍有增进。12.隔代教育:祖父母扶育及管教孙儿女的方式与父母扶育及管教的方式不甚相同,学者称

之为隔代教育。

13.压力性尿失禁:打喷涕、咳嗽或是售惊时,尿道扩约饥失控,而有尿失禁现象,可以藉操作骨盆收缩运动与予改善。

14.更年期以后时期:发生脑下垂体顾舵活动,导致血管运动及新陈代谢的困扰。15.更年期以前时期:月经不规则,并且发生神经或情绪方面的困扰。

1~6章重点

第一章 绪论【摘要重点】

◎行为的分类。

1、依照行为的范围分:

(1)广义的行为:包含一切外显的行为以及内蕴的行为。(2)狭义的行为:指一切能够被观察到的外显行为。

.相关学说:勃鲁诺表示行为可以分成在内的、秘密的,以及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他将外显

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公开的,可以观察到的,另一类却是不让人看到的,秘

密的,例如间谍或是其它从事保密工作的某些行为。

2、依照先天获得或后天学习或适应环境而获得的行为分:

(1)本能或天赋的才能:个体获得这些行为不需要经过学习,多数是本能或由遗传所获得。(2)适应行为:指个体后天习得,或适应环境而获得的行为。

.相关学说:贝丽生与史坦纳解释适应行为是:「有机体动作的方法合乎环境的要求,并满足

本身的需要。」

3、以行为是否符合常模、社会标准或规范分:

(1)正常行为(特征包括):1.符合社会文化赞许标准的行为,或个人的行为与大多数行为

良好者相似或一致的。

2.行为的发展是符合个人的身理、心理的发展。

3.个人生理、心理、情绪、社会的发展及适应是良好平衡的。

(2)偏差行为(特征包括):1.违反或是不符合社会文化赞许标准的行为,或是个人的行为

与多数行为良好者不相似或不一致。

2.行为的发展是不符合个人的身理、心理的发展。

3.个人生理、心理、情绪、社会的发展及适应是不佳、不平衡

的。

4、以行为的功能分:

(1)生理行为:个人维持生理功能的行为,诸如饮食、呼吸...等。(2)精神行为:个人有思想、意念、期望、动机、信仰等行为。

(3)情绪行为:指愤怒、忧虑、忌妒、恐惧、爱、快乐等心理状态统称之为情绪。(4)社会行为:指两人或是更多的人藉由彼此间的沟通、互动在社会环境中调适良好所展现 的行为。

◎行为的发展。(p.5)

1、社会学的观点 →社会学家汤麦斯(Thomas):任何价值观念,均可引起个人的行为趋势(心理态度),态度决定之后,就有行为表现。因此,无论是何种方式的行为,均为态度与价值观念之间的联系。

2、心理学的观点 →心理学家桑戴克(Thorndike):

提出「联结主义理论」,试图说明刺激、反应的关系,人接受刺激反应到神经中枢,产生行为反应。其效果律则是用来解释行为或学习中的改变。

◎当代重视行为科学的理由。(p.7-8)1、20世纪下半期全世界人口急剧增加,速度也愈来愈快。人口快速的增加,导致资源及机会的不足。人类求生存及发展的竞争空前激烈,容易致心理及行为之失衡,所以要加以研究。

2、人类行为受环境影响而作适当的调整,另方面人类行为也会冲击到环境,使它转变。社会上有许多问题受行为或环境的影响,其影响有多大,能否予以改善,必须加以考察及研究。

3、有关人类服务之各学科,诸如社会工作、教育、护理、经济、政治、心理等学科,学生必须先了解人类行为,以及人在环境中的运作,然后才能作有效的服务。

◎行为科学必须符合以下两种条件:

1.此学科必须是研究人类行为的 2.必须应用科学方法做研究。行为科学是整合了许多学科而来,主要的科系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

◎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p.9)

1、人的遗传特质及生理、心理状态:

(1)遗传秉赋:智能的高低、体质的强弱、疾病、气质及行为趋势。(2)生理状况:个人身体的本质、仪表、动作的能力、智能及才干...等等。(3)心理状况:个人的人格类型、性向、自我概念、情绪、动机等等。

2、物质环境:指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房屋、所走的道路、所吃的食物,一切题供人类物质生

活的环境。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人与人类如何组织成单位的方式,而单位包括了家庭、团体、社

区、文化、社会阶段与阶层等。

◎社会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知识(理论)。(p.10-11)

人类所处的环境对其成长、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尤其幼年时期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会妨碍日后的成就。

1、角色:是指与某一特殊社会位置相关联的行为模式。依照取得该一角色或地位的方式,可

区分为归属的角色或地位与赢得的角色或地位。

2、常模:经由观察或测试一团体全体成员的行为,所订定的行为标准,称之。有了这种标准 化的评估工具,才能了解个人行为是否合于社会期望。

3、社会化:是将个人模塑成为社会分子的过程,亦即是社会对个人传授其文化、生活模式与 团体价值的过程。个人经由社会化的过程,将其所属团体的常模内化成为其行为 的一部分,个人经过此过程学会了许多社会所赞许的行为,但仍保持一个独特的 自我。

4、自我概念:系指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或评价。

5、参考团体:指个人选择某种团体当作模仿或指导的对象作为其判断及行动的参考,也就是

说被个人用作为其行为评价标准的社会团体。

◎环境影响行为的定则。(p.14)

人类一生中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社会环境改变影响行为转变之程度各不相同,自出生至幼儿期环境之影响最大。

1、在个人的人格模式尚未充分定型,社会发展亦未成熟,则社会环境影响人类行为较多。反之,个人的身心发展均已成熟,则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少。

2、环境之转变程度极为重大或对个人造成严重损害,影响个人行为较多。

3、在某一特定社会环境内,许多人受到长期的亲身经历,会形成某些相同或相似的行为或人格特质。

4、幼年时期由于环境不良,所导致的行为偏差,会形成人格的基础,以致终生很难纠正。即使成年后环境甚佳,其情绪及行为之偏差依然存在。

◎人类行为影响社会环境的先决条件及方法。(p.16-7)

1、先建立一套改革的理论、计画或方案。

2、该项理论、计画或方案对民生有裨益、为大众所接受,且办理切实可行。

3、应用良好的方法,如应用社会运动、社会革新等方法予以改善。

◎社会及行为研究方法。(p.16-24)

1、观察法:

(1)自然观察法:就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

(2)实验观察法或实验室研究:从事此研究法者,在理论上应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

1.对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与所需的相关知识,必须具有相当的基础。

2.对一般科学方法所需知识,必须具有相当基础。

‧完整实验需具备下列步骤:1确定实验问题 2列举实验假设 3设计实验进程

4确定实验对象 5选择实验工具 6进行实验观察

7整理分析资料 8撰写研究报告

2调查法:设计问卷对一特定对象的人做系统性的研究,是一种横断面研究。

3、溯源研究法:又称事后回溯研究,有一些人类发展方面的问题必须从其根源中详细探究,研究者常以现成既有的资料从事研究工作。

4、文化比较研究:从前译为泛文化比较法。这种研究法是利用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为样本,以其资料做比较研究,以便验证对人类行为的假设。

5、社会计量法:他是评估某一团体中人际吸引或是排斥的工具。

6、测验量表法。

◎自然观察法的种类及优缺点。(p.16-17)‧种类

1、无结构非参与的观察aj、无结构参与的观察

3、有结构的观察 ‧优点

1、可以当时实地观察到现象或行为的发生。

2、能够得到不能直接报导或不便报导对象的数据。

3、假如在特殊的设计下,如使用单向透视玻璃,或特别情境下,如观察者亦为被观察群中之

一员,观察者不为被观察对象所注意,因此可以在最自然情况下行动,由此观察得到的 资料是最真确的。‧缺点

1、可能在现场做自然观察时,被观察者并不展现出欲观察的行为。

2、有些人或现象是不适宜或不可能做直接观察的,如家庭纠纷。

3、观察法只能看出一时间片段发生的行为,过去的事无法观察,将来的事也无法预测。

◎调查法的优缺点。(p.18)‧优点

1、这种方法可用于搜集大量资料。

2、在费用方面或时间上比较经济。

3、所搜集资料准确性较高。‧缺点

1、问卷调查仅是意见、价值观点的探讨,比较不深入。

2、大多数的调查是抽样调查,是否具有高度代表性颇有疑问,如有误差,可能严重影响调查

正确性。

3、访问员的素质、学识、技巧,以及做事负责态度等,都会影响被访问者是否诚实作答。

◎溯源研究法的优缺点。(p.18-19)‧优点

1、因为资料是现成的,研究者可以省钱省力。

2、大多数既有资料是长期累积的,研究者可以看出一件事情在时间序列上的长期发展。

3、采用这种研究法可不必求取研究对象的合作。‧缺点

1、保有资料者不肯合作,不愿提供资料,则研究者会一筹莫展,研究就无法完成。

2、既有资料可能不够详实,或缺乏可靠性。

3、运用统计资料从事研究时,还可能遭遇到当初资料收集者所用的测量工具与测量单位,不合当前研究之需要。

◎文化比较研究的优缺点。(p.19-20)‧优点

1、不但使研究者可免除单一文化狭窄范围的限制,又可以使研究者发现更多更广的人类行为

实况。

2、这种比较研究可提供一种类似实验研究方法。‧缺点或困扰

1、如何抽选民族样本。

2、如何避免样本民族的历史相关。

3、比较的单位如何确定。

4、变项如何量化或评分。

5、民族志是否可靠。

◎人际吸引的理论。(p.20)

1、相似论:指两人在种族、信仰、社经地位、能力、兴趣、需要、态度、价值等处,只要有 一项或数项感到彼此相似,便可能相互吸引。

2、互补论:人际互补的需要足以产生互相吸引的作用。

3、互动论:人际互动愈频繁,彼此喜爱愈增。

4、交换论:系根据经济学上投资与回报的原理来阐释人际吸引是由于个人间的报酬与代价关系。

◎社会计量法的用途。(p.20)

1、在教育上的应用:可用于分组、诊断、治疗及评鉴。

2、在工作方面的应用:

(1)领导才能的发现(2)工作的分配(3)士气的考察

3、学术研究方面的应用:可以分析团体的结构。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知识的应用。(p.26)

1、在学术探究方面:各相关科系的师资与学生可以用于教材或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2、在实务工作方面:各类专业从业人员从中习得知识,形成对案主辅导之重要参考。

3、在日常生活方面:使监护者或双亲能够更了解子女,成年子女亦了解如何与老年父母调适,使家庭生活更美满。

第二章 婴儿及幼儿期(婴儿:0~2岁)【摘要重点】

(幼儿:2~6岁未满)◎佛洛伊德(Freud)的人格发展理论。(p.39-40)

1、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是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概念,如饥而食、渴而饮、性欲的满足等。

2、超我:类似于道德观念,是良知、是非对错观念,以及一种特定文化的价值观。

3、自我:是调和本我与超我的。

本我、自我、超我三方面调和及运作得宜,个人的人格及行为才会健全,否则就会发生不良或犯罪行为或心理失调。

◎婴儿对爱及依恋感的需求,哪些学者创立理论?(p.40-41)

1、鲍尔贝(爱的需求以及依恋感理论):他指出从出生到三岁是个人一生中一段重要的时期,必须要有母亲的抚育及爱护。若这段时间剥夺了母亲的照顾、爱护,其生理、智能、社

会发展均极迟缓,可能发生生理与心理方面的病态。

2、利博儿:他认为母亲抚育新生婴儿应附带有母爱的表示,例如拥抱或是抚摸,婴儿获得母

亲的爱才有安全感及愉快的情绪,会促使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婴儿生理健康

及建立健全人格。

3、郝威:他指出母亲与婴儿的接触是传神的,不知不觉的。

4、哈罗:他的假猴妈妈的实验,假设拥抱与接触的快乐,是一种发展成爱的重要因素,抚育

最原始的功能是与母亲的身体接触。

5、史匹兹:婴儿时期最重要的是需要有温柔的、爱的照顾。

◎马哈拉的分离与个别化过程理论:每个人会渐渐的从与真实世界的关系中键力一种分离感

或分离意识。这过程会涉及对自己与心爱的对象分开的认知。‧过程:

1、正常的自闭:出生数周内,婴儿具有绝对原始的自恋特征。

2、正常的共生:2~4、5个月,将自己与母亲视为一体,不能区分自我以及非自我。

3、区

分:7~8个月,婴儿增加感官的运用,对外在世界做更多学习,获得许多相关

物体的数据。

4、练

习:当婴儿学会爬,便有能力暂时离开母亲,学会行走时,就练习动作及感觉以

便对外界的世界及物品有更多的了解,能力渐增,分离及个别化意识就更强

了。

◎爱力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p.43-44)

1、婴儿期:特征—信任&不信任。

2、幼儿期(2~3岁):特征—独立&羞耻及疑虑。

3、幼儿期(3~5岁):特征—创造力或主动&罪疚感。

4、儿童期:特征—勤奋&自卑

5、青少年期:特征—身分&角色混淆。

6、成年期:特征—亲密&孤独。

7、中年期:特征—利他&自利。

8、老年期:特征—整合&绝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p.45)

1、感觉动作期:0~2岁

2、准备动作期:2~7岁

3、具体运作期:7~11岁

4、正式运作期:11岁以上

◎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p.45-6)

1、扮演的方式(0~2岁)

2、形象的方式(2~6岁)

3、符号的方式(7岁以上)

◎佛洛伊德的心理与性理论。(p.46-7)

1、口欲期:年龄:出生~18个月 特征:刺激嘴部的经验获得快乐。

2、肛欲期:年龄:18个月~3岁 特征:主要的乐趣来自刺激肛门的经验。

3、性器期:年龄:3~6岁 特征:快乐来自刺激性器官的经验。

4、潜伏期:年龄:6~12岁 特征:压抑或否认性方面的需求。

5、生殖期:年龄:青春期开始 特征:性成熟有性需求及生殖的能力。

◎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要素。(p.49-50)

1、认同作用:温区表示认同作用是一种概念,市被模仿人对模仿者有直接明示及永久的影响。‧种类:

(1)类同的认同:模仿者仿效被模仿者,并有类似的行为。(2)互惠的认同:模仿者与被模仿者有互相答应的行为。

(3)消极的认同:模仿者非但不模仿被模仿者的行为,而且与其有相反的行为与反应。

2、自我概念:(顾里—镜中之自我):本人在他人面前所表现的行为,由于他人的态度与反应,使本人了解自我,因而产生一种满意或是羞惭的感觉。

3、从游戏中逐渐接受他人的意见,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他人扮演的角色:(米德—概括化他人、主我、客我):说明了幼儿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了解他人对他的判断及期盼,形成了一种印象。以及个人的行为有完全照自己意见做的(主我),亦有个人接受他人意见及态度做的(客我)。

◎幼儿的社会化必备的条件。(p.50)

1、具有充足的学习机会。

2、幼儿学习的动机很强。

◎妨碍儿童社会化的发展的家庭因素。(p.50)

1、双亲个性孤僻冷漠,对待幼儿缺乏关爱。

2、下层社经地位的双亲对子女忽视或拒绝。

3、亲子关系不佳。

4、双亲溺爱、纵容、或过分保护,使幼儿较难适应团体生活及遵守规范,对社会化发展亦有不利影响。

◎柯白葛的道德发展理论。(p.50)

1、道德以前时期(道德成规前期):婴幼儿时期。

2、习惯时期(道德循规期):儿童及青少年时期。

3、原则期(道德自律期):成年期。

◎会导致幼儿失常的不利情况。(p.52-3)

1、母爱的剥夺。

2、幼儿期亲子关系过分紧密。

3、亲子关系不足。

4、亲子分离。

5、父母离婚。

6、受虐待或忽视。

◎父母对于婴儿及幼儿应如何启发及管教。(p.51)

1、母亲应该对婴幼爱护并抚育周到。

2、从出生就要开始对婴儿激励。

3、父母对幼年子女应该适当的爱及管教。

4、在幼儿期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

5、在5岁左右父母要为孩子将入国民小学做准备。

◎无助感症候群。(p.54)

1、自主性反应减少导致心理动作发展迟缓。

2、对认知产生消极的心态。

3、进取的动机减弱,展现出被动的行为。

4、发生在多重无法控制事件后的无助感反应会持续下去。

5、食欲及社会化动机均将受到压抑,无法好好地照顾自己或接受刺激。

6、生理方面的改变。

◎婴儿及幼儿的行为问题。(p.55-59)

1、自闭症

5、惯用左手及使用一只眼视物

2、饮食挑剔

3、语言的缺陷及口吃

4、沈默孤僻的幼儿

◎自闭症幼儿的行为及治疗方针。(p.55-6)‧行为

1、不与任何人交谈,包括教师、双亲等。

2、对成人的命令或嘱咐不理睬、不遵从。

3、可能会做毫无意义、不快乐的游戏。

4、可能有自虐待的行为。‧治疗方针

系采取个别矫治的方式,引用行为修正策略,由一位治疗师对一位自闭儿谈话,要自闭儿应答。倘若自闭儿与治疗师对话,他将会获得奖励。

◎导致幼儿饮食问题之因素。(p.53)

1、心情紧张导致食欲减退。

2、婴幼儿有其特别不喜食的口味。

3、情绪高涨的影响。

4、以拒食或挑剔食物作为手段,以便获得家长的关注。

◎婴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矫正方法及预防办法。(p.53-54)‧矫正方法

1、食物应选择易于消化及吸收者,尽量不放味精或其它刺激性的调味料。

2、餐桌上应有愉快的气氛。

3、食物应顾及美观并且有吸引力

4、诱导孩子吃掉不喜食的食物,如改变食物的形状或者少量。‧预防办法

1、养成幼儿分食及单独吃饭的习惯。

2、成人要以身作则,并示范餐桌礼仪。

3、吃饭最好定时、定地点、定量。

◎促成幼儿口吃的因素。(p.55)

1、语言的熟练程度。

2、家庭情绪气氛。

3、教养愈严格愈容易导致口吃。

4、缺乏密切的社会接触。

5、幼儿的语言常在紧张的状况下被打断。

6、处在陌生的环境中。

◎沈默孤僻幼儿的矫正方法。(p.55)

1、鼓励这些幼儿对别人打招呼。

2、和熟悉的人说几句话。

3、对三、五个熟悉的人说几句话。

4、加入游伴团体练习与别人沟通及交谊。

第三章 儿童期(6~12岁)【摘要重点】

◎儿童期的行为特征。(p.67)

1、学习独立。

2、自我概念。

3、对父母的依恋感减少,对同伴的友谊及亲密感渐增。

4、增加对教师及同学的认同。

5、学业成绩及适应不佳,多数会成为非行或攻击性、或逃学等偏差行为。

◎儿童期的发展工作。(p.68)

1、儿童期最重要的发展工作是学习各学科的知识及各种技能。

2、儿童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期望,并适合其生理年龄。

3、儿童有新的及更多的社会接触

4、儿童学习发展工作必须凭借其自己的努力,不能仰赖父母的帮助。

5、学习与同辈及他人相处。

6、扮演适合其性别的角色。

◎儿童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p.74-75)

1、身体构造:

1.直接的影响:身体强壮肌肉发达的儿童擅长体育活动,在同伴中能建立威望,反之瘦弱、过于肥胖的儿童在运动方面常居劣势。

2.间接的影响:儿童对自己仪表的感觉,有时自己不易感觉自己的弱点,经别人提醒后才

感觉得到,所以间接的影响又称为「对儿童有影响力的人对他仪表的感觉」。

2、身体状况:身体状况的改变能影响儿童的行为及人格。

3、情

绪:轻微的情绪问题就会导致身体的不平衡,及行为问题。

4、智

力:儿童运用其智能调适生活。

5、家庭生活方式及儿童幼年时经验的影响:儿童的家庭生活方式常取决于双亲的态度及行为。

6、文化的影响:各种文化均有其特质,对价值观点亦均不同。

7、学校的影响:学校与家庭均为文化价值的传播者。学校对儿童的影响力比家庭的影响力大。‧ 老师对儿童的影响有两种(一)直接影响:老师纠正学生的行为。(二)间接的影响:老师

帮助学生使他们有良好的社会调适,以便影响他门人格的正常发展。

8、同伴的影响:儿童在团体中的声望,影响他的人格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p.76-82)

1、佛洛伊德的心理与性的理论:儿童期,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发展出对异性排斥或

厌恶,此时期即是佛洛依德所描述的对异性欲念压抑在潜意识里的时期。

2、爱力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儿童期再该项理论的第四阶段,其特征是良好的方面是勤奋,不良的特征是自卑。此理论凸显出儿童其最重要的工作是学习学校里的各项功课。

3、认知的发展

(1)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七岁到十一岁是具体运作期,这其主要的发展市儿童可不经由街处

或掌握某事,就能想起这种事物及关系。

‧具体运作期及正式运作期的差别:具体运作期的儿童还不会运用想象力,也不会用推理

能力形成假设,仅是学会应用符号及思考而已;而正式运作期的儿童及成人已学会了认

知的许多方法,所以能够学习更多高深艰难的知识。

(2)布鲁纳的认知理论:学龄儿童至成年期是符号的方式,这市他认知理论的最后一个阶段,他认为儿童进入小学以后才会应用符号,所谓的符号即是指字母、标点符号、文字等,并能依照文法规则操纵符号。

(3)凯莉的认知理论:凯莉发表的认知理论,认为个人认识各根据其个人架构,意指一种概

念的分类,亦是个人感觉他的世界的一种方法。这是基于个人的经验,对外在的世界在 知识层面内予以架构。

(4)阿诺德:他认为儿童必先对事物认识清楚,才会激起情绪反应。

4、自我实现

(1)马士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他认为自我实现是个人内在的一种倾向或动机,想要充分展现其前能与才华,以便能达到最佳的成就。自我实现是人类动机中最高的层面。马士洛将人类动机分等级,最低曾是满足生理需求,诸如饥而食、渴而饮……等。

(2)威克逊儿童的自我实现权理论:他认为儿童知该项权利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社会应该重视儿童,应该设法满足其需求,发挥其特长方能使将来的社会更发展更进步。

◎影响儿童在学校社会化发展的因素。(p.83)

1、儿童的人格类型:凡具有积极的人格特质,容易和别人交友者,比较在新环境内适应良好,社会化的发展亦较良好。

2、学业成绩:成绩良好的儿童具有良好的自我概念及自尊新,有助于其社会化的发展。

3、师生及同学关系:师生及同学关系良好者,社会化发展良好;反之,会妨碍期社会化的发展。

4、居家社区环境及学校座落的地点:居家社区环境不良或是学校座落在低收入户集区的社区内,环境骯脏,犯罪率高,儿童常接触行为偏差的少年或成人,容易学到不良的习惯及行为。

◎道德发展-习惯时期(道德循规时期):柯白葛的道德发展理论,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在该理论的第二阶段—习惯时期。多数的儿童及青少年会遵守成人的命令,学校所定的规则,凡举是非对错,以及应该如何做,大致会遵照别人所定出的一些习惯,而不是自己的思考过程。

◎行为学习方法。(p.85-86)

1、行为加强理论(史金纳):他认为儿童是外向或是内向,其行为是喜欢讲话、展现才华,或是镇静、含蓄都是父母加强的结果。

2、社会学习方法(米勒及唐纳):他们认为人类行为是由于观察及模仿他人行为而学习的,社会学习的要素包括驱策力、线索、反应及加强等。

3、模塑理论(庞杜拉):他认为人类有许多行为是观察一个行为的模式而习得的。

◎儿童学业成绩不佳的原因。(p.87)

1、没有做好学习前的准备工作。

2、读书方法错误:1.分心型的学生 2.懒惰型的学生 3.迟钝型的学生。

3、父母期望过高管制过严,与期望过低管制松懈,都会形成儿童学业成绩不良的情况。

4、儿童处在不利于学习的环境中。

5、儿童智能不足、学习无能或者感觉器官有缺陷。

◎儿童受虐的种类、伤害、辅导及预防。(p.89-93)‧种类

1、身体虐待:指儿童与青少年身体因受暴力而留下一些临床上可以检验的伤害,如瘀血、伤

痕、骨折等,依受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明显不是出于意外造成的。

2、精神虐待:对儿童、青少年施以不人道、不合理行为,造成其心智、心理与情绪上的严重

伤害,包括拒绝、贬抑、威吓、强化或教导其不符社会规范之行为等。

3、性虐待及乱伦:乱伦是性虐待的一种,指在血亲间发生性关系。其它的性侵害施虐者则可

能是陌生人。性虐待及乱伦包括性胁迫、强暴、恋童癖、以孩童从事色情交

易等身体接触与非身体接触。

4、疏忽:指照护者没有提供孩童最基本的维生必须,或正常身心发展所需的照护程度。包括

无法供给或故意不供给儿童充足的食物、衣物、住所,或免于身体伤害的监护,以及照顾不足而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或成长受阻。‧伤害

1、生理的伤害:死亡、身心症、身体机能受损、感染性病、怀孕等。

2、心理的伤害:否定自我、孤僻、缺乏信任感、恐惧、羞耻、罪恶感、敌意、愤怒等。

3、对行为的影响:旷课、吸毒、犯罪、成为下一个施虐者、攻击性强等。

‧安置辅导

1、安置前预防服务:(1)紧急处置方案(2)家庭维护方案

2、家庭重整方案

3、永久安置方案:(1)领养。(2)合法监护。(3)长期寄养或机关教养。

‧民事保护令分成:(1)通常保护令:有效期限一年。得以申请二次。(2)紧急保护令:四小时内以书面核发。

第四章 青少年期(12~20岁)【摘要重点】 ‧(少年期12~18)‧(青少年期:18~20)

◎少年期的行为特征。(p.99-100)

1、这期刚开始,少年达到性成熟,身体快速生长,容易疲劳、不安、头痛、懒散导致情绪高涨、心理不平衡。

2、独立生活的能力比儿童期增进,与双亲及家人的关系比较从前疏远。

3、此期社会化的特征是对同辈团体的亲密度大为增加。

4、属于不大不小的尴尬年龄,地位较不明晰或含混。

5、自我评估的能力不强。

6、情绪及行为非常不稳定,时常改变。

7、少年期的问题很多包括:健康及生理方面的接受、学业问题、家庭关系及社会关系、未来计划之筹划方面等四项。

◎青年期的行为特征。(p.101-102)

1、情绪较平和。

2、多数青年都经历过短期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锻炼。

3、社会化发展更迅速。

4、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年龄渐增而日益增进。

5、双亲不适当的管教及对待,对青年子女行为的不良影响。

◎人类的认知发展程序:依照盖尔福的意见,人类的认知发展程序,包括下列各项

1、认知:意指发展并认识。

2、记忆:将所认知的内容记住。

3、扩散性创作:将许多已知的事实创成新的,或多种的关系。龙冠海教授表示的「分析的观点」与扩散性创作同义。这种创作包括创造性的思考。

4、收敛性创作:意指达成结论,就是龙冠海教授所指出的「综合性观点」。

5、评估:对已知事物的准确性或适当性作成决定。

◎青少年期有关身分及角色的困难(爱力克森):

爱力克森理论第五期青少年阶段的特征为身份对几色混淆,这时期良好的特征身份是个人对自己的了解;不良的特征是角色混淆,亦称身份扩散,或身分迷惘,意指个人的自我是不整合的。困难包括:

1、有些青少年,分不清他从前所担当的角色,哪些角色应该继续,哪些角色不应该继续,因此感到迷惘。

2、青少年们由于认同,习得多种行为,但是他们尚未准备好担当成年期的责任,因此未作抉择。

3、角色迷惘的青少年其积极的本质逐渐消灭,消极本质就会增加。具有消极本质的青少年逐渐出现偏差行为,最容易危害社会安全,许多犯罪少年的自我本质是偏差的。

◎青少年期社会行为发展的特征:(12岁~20岁未满。)

1、接受个人发展成熟的体格特质,并接受扮演其本身的性别角色。

2、不仅能独立生活,感情方面可不依赖双亲而自立。

3、这时期同辈团体的友谊比亲情更重要。青少年应结交同性朋友与异性朋友,并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

4、发展担当公民资格所需要的学识、能力与概念。

5、青少年必须面对人生三大重要的发展:升学、就业、婚姻做抉择,并积极筹划与准备,此三件大事必须在下一阶段成年期陆续完成。

◎青少年期社会化发展的特征。(p.111-2)

1、青少年与同伴关系较亲密,与家庭关系较疏远。

2、社会参与增加。

3、沟通及表达的能力增加。

◎当前社会重视社会化发展的缘由。(p.112)

1、据学者们的研究,未来的世界人口愈来愈多,资源却逐渐减少,交通运输便利,使国际间沟通及合作频繁。年轻人在未来社会中出人头地,必定是社会化及人际关系良好的人。

2、在民主国家中许多职位都要人民或同事投票选择,一个不善沟通、人际关系不良的个人,很难脱颖而出。

◎青少年期的问题。(p.109-119)

1、中等学校校园伦理与暴力事件。

2、青少年犯罪。

3、青少年滥用药物。

4、婚前性行为、未婚妈妈及雏妓问题。

◎犯罪理论。(p.119-120)

1、克劳瓦及奥林-机会理论:社会中散布合法或不合法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将决定偏差的 方式,低阶层的人民犯罪率高,他门期望获得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准,却无法获得合法的 机会,乃转向不合法的机会而犯罪。

2、柯汉-犯罪次文化理论:在犯罪率高的社区理,那些导向犯罪的价值观点,态度及行为模

式是代代相传的,形成一种次文化。

3、苏萨兰-差别联结理论:犯罪行为和其它行为一样,都是从学习得来的,尤其是从个人所

亲密归属的团体中最容易学习。

4、李玛特及贝克尔-卷标理论:个人可能偶然或经常有偏差行为,如果没被发现就不会被公

认为偏差或是病态的,但是一但被发现,往往会被贴上坏的卷标,会导致更严重的偏差

行为。

5、梅尔顿-规范缺失理论:社会秩序混乱涉及一种整合,倾向于分裂或缺乏文化目标或规范,即社会里某些个人或团体不能经由合法规范所允许的手段来达成目标。

◎我国对少年犯的处遇程序、方法,以及改善建议。(p.114-117)

.处遇程序由司法机关设置少年法庭审理少年犯。少年犯案被警察发现,警察审查情节轻重、当事人犯案之动机等,决定是否训斥几句,即将少年放走,或者做一简单报告将少年送交少年法庭审理。少年法庭接案之后即刻请观护人或大专实习同学进行家庭访视,与家人及少年会谈,做成审前报告,少年法庭审理之后,对少年犯之处遇方式由轻至重。‧处遇方法

1、训诫。

2、假日生活辅导。

3、交付保护管束。

4、感化教育。

5、少年监狱。‧改善建议

1、促进学校与家长间之联系。

2、推广亲职教育。

3、举办辅导讲习。

4、应对学生的家庭提供谘商与辅导。

◎社区处遇的优点。(p.116)‧政府方面

1、可节省政府的经费、人力、物力及设备。

2、辅导成效较佳。‧对少年犯方面

1、不妨碍少年的学业或工作。

2、就业少年犯负担部分费用,使他养成责任心并获得自尊。

3、社区处遇比较少年监狱及感化教育机构管制较松,没有将他们当作犯人看待,使少年容易悔改。‧其它方面

1、实施社区处遇,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系采用个案工作方法或团体工作方法(团体治疗或团体谘商),并有许多工作模式,所以辅导较有成效,在犯罪率较低。

◎安非他命中毒之特性。(p.124)

1、会危害神经细胞。

2、会产生依赖性及耐药性。

3、有再发现象。

4、突然的幻觉。

◎安非他命犯罪及滥用者增加之原因。(p.125)

1、歹徒及不法组织为牟利而大量促销。

2、已滥用的个人不容易禁绝。

3、一般人对该药之认识不足,常有疏于防患及考虑之处。

4、大部分原料如麻黄素透过走私进口,其供应来自国外,杜绝其供应管道困难。

5、心理因素:ㄧ般人对对该药的误解,如:不易上瘾、不犯法等。

◎安非他命滥用之原因、预防对策及误解。(p.125-126).滥用原因

1、来自家庭之疏离感。

2、朋友引诱。

3、好奇心。

4、逃避忧郁、消沉。

5、对现实社会之反抗。‧预防对策

1、避免孩子孤立,不可过度纵容。

2、与学校密切联系。

3、监护者应具有药物常识。

4、晚上不轻易允准子女到同学家做功课或夜宿。

5、不准子女在不正当场所打工。

6、应多注意子女的行为,如学、不服管教、暴躁、易怒、缺钱用等。‧误解

1、不易上瘾(其实有强烈精神性)。

2、不犯法(实际上已列入麻醉品管理、非法持有及吸食、施打者分处2至3年以下有期徒刑)。

3、戒断不难(实际上有禁断症,容易再犯)。

第五章 成年期(20岁~4、50岁)【摘要重点】

◎成年期的变化及成人心态与调适情况。(p.133)

1、从受抚育子女的身分,结婚后转变为夫妇身分,生育子女再变为担当父母身分,都要在短短几年之内完成,难免在心理方面尚未适应。

2、从学生的身分忽然转变为就业者的身分,亦经过很大的转变。

3、必须经过一连串的调适。

4、心理状态复杂而多变,有欢欣、鼓舞的巅峰经验,也有紧张、焦虑、烦恼的日子。

5、双薪核心家庭逐渐增多,内外兼顾,角色愈来愈多,时间紧凑压力倍增。

◎成年期的行为特征。(p.134-135)

1、这个时期之初,成人身体最强壮、体力最旺盛、仪容俊美,二十五、六岁之后就以极缓慢的速度减退。

2、是一个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年龄。

3、是最具生产能力的年龄。

4、在成年期(大约在35岁左右)已完成人生三件大事,升学、就业、婚姻,成人就稳定下来。

5、成年期问题极多。

6、情绪高涨而多变。

7、成人在就业方面良好的表现将奠定终生事业发展的基础。

◎成年期心理发展理论。(p.138-143)

1、人生周期理论—亲密对孤独:爱力克森人生周期理论第六个时期良好的是亲密;不良的特

质是孤独。他也指出程人必须将其本身的意识与他人的意识相融合,才会达到亲密的关

系;若成人不能将整个自我与他人的自我融合,就会产生孤独感。

2、成年各阶段的发展理论: ﹙1﹚熙海:

他将成年期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30岁):特征为努力争取独立。

‧第二阶段(30岁以上):特征为对自我及其拟担当的角色重新定义。

‧第三阶段(30多岁或40多岁):特征为努力挣脱某些不利的经历,以维持社会人的身分。

﹙2﹚钮高坦:按照社会的定义,成人对于责任、权利与报酬,各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分配。了解上述的观点(社会行为的全角):

1.成人对自己作的决定必须了解并配合社会的支持与限制。

2.有些成人对于上项意见作一致的心理回响,他们遵守社会所规定的次序去作。

◎成人应担当的责任。诺叶斯与柯尔勃研究成人应担当的责任:(p.135-136)

1、性的需求。

2、生育并抚育子女。

3、就业。

4、社会参与并担当公民。

◎健全(理想成熟类型)成人的特质:史东与丘区研究成人期的人格发展,指出成人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一)理想的成熟类型

(二)发展成许多病态及问题有待克服。

‧健全

1、成人的能力及心理特质

(1)他认识自己并了解其长处及短处,并能与其过去连结起来,能成长、改变,并能适应新环境。(2)他有智能、不仅能学习知识,并且能应用习得的知识,明智的解决其生活方面的问题。(3)他能发展自决,并能操纵自己的命运。

(4)展望未来,他能珍视自己的生命及机会,随时注意自己的安全。

(5)他熟悉社会上的实际情况,发现了许多意义含混或矛盾的事,不仅能容忍,有时亦

需要某种程度的独自思考。

2、成人的社会行为

(1)很重视人际关系,能接受爱并给予爱。(2)他很关心社会问题,也有一种责任心,设法减轻或解决社会问题。(3)他有一种民主守则,不仅存在意识型态,而且在行为方面个人深深的坚守。

(4)他遵守社会规范,并企图提高其行为水准,使之不被文化所排斥,但并非不经思考就接受现成的社会价值观点。

3、◎成年期的社会行为发展。(p.143-148)

1、成年期的社会化。

2、成人的角色期盼。

3、成人的社会参与。

4、成人的社会流动。

5、道德发展—原则期

◎成人角色期盼的特征。(p.143-144)

‧ 角色期盼:指某种特定角色的期望,角色期盼与社会文化所赞许的行为有关。

1、大多数成人自己期盼的角色与社会期盼他们担当的角色相符合。

2、担当所规定角色良好,自我评估必定较优。反之,担当所规定角色成效不佳,自我评估必

定较劣。

3、成人的行为须适合其年龄,对于就业及家庭应能担负起长期的责任。

4、婚姻及就业系成人应履行的责任,应该在适当的年龄达成,如此成人就能得到内在的安定

及信心。

5、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成人,其机会分布亦不等。

◎道德发展----原则期(道德自律期)?(p.147)

柯白葛所创作的道德发展理论,成年期正处于第三时期的原则期,这时期的成人已具有内部的行为守则,这是基于其个人的思考及分析而获得的。

另,并非所有的成年人都可以发展到原则期,教育水准较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成人多数只发展到习惯期。另有致能不足、人格异常社会化发展很差的成人,终生停留在道德以前阶段。

◎单亲家庭各有哪些问题?(p.152-153)

1、母亲的单亲家庭:经济问题。

2、父亲的单亲家庭:身兼母职。

◎夫妻调适之道(简春安教授)。(p.154)

1、美满的婚姻需要不断的设计与规划。

2、夫妻两人要强调沟通内涵和技巧

3、对夫妻关系要有「人性软弱」的忧患意识。

4、夫妻间应愈来愈好的角色适应。

◎家庭经济的理论。(p.155)

1、拮据时期:从新婚到子女年幼时期,家庭经济是收入少,支出多。

2、渐宽时期:孩子们进入了小学至国中阶段,家庭经济逐渐宽裕,薪资及储蓄渐增。

3、富足时期:孩子们进入高中至完成学业、就业、婚嫁,此时父母已步入中年,事业、经济

已达个人一生之中的巅峰时期。

4、减退时期:从退休到死亡,老年医疗费用极高,可能遭遇配偶死亡,因此老年期是人、财

方面都在减退。

◎掌理家庭经济的技巧。(p.156)

1、编制家庭预算,量入为出。

2、购置用品精打细算。

3、开辟财源增加储蓄。

4、银行定存达一定金额,转入其它获利多且稳固的投资。

◎父母应如何承担亲职。(p.156-157)

1、灌输正确的价值观点。

2、教导子女应对及礼仪。

3、养成卫生习惯以维护身体健康。

4、父母应在子女性成熟时,灌输最基本的性知识。

5、教导子女勤俭,养成储蓄的习惯。

6、父母应教导子女遵守社会所赞许的行为规范,并学习履行公民的责任。

◎成年期的问题。(p.157-160)

1、成人职业调适不良的问题。

2、成人心理失调及精神病态的问题。

◎就业母亲的困扰。(p.152)

1、体力不支的困扰。

2、面临多重心理压力。

3、未善尽亲职的影响。

第六章 中年期【摘要重点】

‧学理上的界定:停止生殖开始至体力衰退即心智敏捷度减低为止。‧年龄上的界定:40~65岁称之为中年期。

◎中年期的行为特征。(p.167--168)

1、中年时期是一生成就的巅峰时期。好洛克表示发展的高峰是40~50阶段。

2、中年时期经历到更年期。

3、心理多变有时平衡,有时不平衡:不平衡期主要是在更年期,其次是空巢期。

4、初步衰退时期。

5、中年期的危机及问题: 1.中年期男性婚外情增强。2.中年人罹病率增多。3.中年是自杀的高峰期。

4.与职业有关的,诸如职业调适困难,不顺遂或失业等。5.◎中年期的发展工作。(p.173)

1、接受并适应中年期生理方面的改变。

2、关于兴趣方面的改变。

3、关于职业调适使个人能建立并维持一相当稳定的生活。

4、家庭调适。

5、参与社区事务担当良好公民。

6、额外的工作—照顾病弱家人。

◎智力的种类。(p.175)

1、流体智力:所包括的能力可能是由人类的神经结构与心理架构所构成,包括记忆力、推理 能力、联想力,这种能力中年期渐衰退。

2、晶体智力:它主要取决于正向的学习经验,包括所有会增进个人在常识方面的区分力、动 机和个人调适能力,此种能力中年期仍有增进。

◎心理发展的理论。(p.175-176)

1、容格的分析理论:他认为性格发展过程中,自我是联结个人与外界现实世界,必须到四十岁时才能发展完全。自我亦可说是个人与外界力量妥协的性格结构,自四十岁以后至老年开始发展内在的、真实的个体,这一阶段为发展个别化的目标朝向自我实现,这是四十岁以后终生努力奋斗的目标,但不一定能够完全达成。

2、爱力克森﹙Erikson﹚人生周期理论第七期利他对自利:人生周期理论中年是属于第七期,特质是利他对自利;良好的特质是利他的,这指有生产力中年人,他们人格健全在社会上已有了相当的地位,这些人仍有余力照顾他人,并能关心社会、贡献己力;不良的特质是自利,没有生产力,可能自顾不暇,不可能顾及他人,他们通常是停滞的、不活动的,或者是属于低社经地位的个人。

◎中年期的家庭及家人关系。(p.177-178)

.家庭关系方面:中年人家庭关系最大的特色是上有老年尊亲,下有青少年或成年子女。‧家人关系方面:

1、亲子关系:

是疏远而尚佳的或是疏远而不良的,当视两代间的沟通技巧、子女的年龄、媳妇及 女婿的人格类型与中年父母配合与否而定。

2、夫妻关系:

虽然有一些危机,但是多数夫妻还是安然渡过,夫妻关系从亲密至冷漠都有。

3、与老年父母的关系:

在西方社会中是较不良的,而在我国仍有极孝顺的子女,对病弱父母照顾周到,但 是也有不少弃老年父母而不顾,不愿意负担其生活费用。

◎中年发展任务理论。(p.172-173)

1、体力取向转为智能取向。

2、人际关系自性关系转为社会化的结合。

3、感情的投注由固执转为具有弹性。

4、心理活动的弹性以对抗僵化。

◎中年期的问题。(p.180-200)

1、职业调适

2、照顾老年父母。

3、更年期的烦恼、性的改变及婚姻危机。

4、准备退休。

5、担当祖父母的愉悦及问题。

◎更年期的症候、辅导策略。(p.186-195)‧症候

1、女性更年期的症候。

2、男性更年期的症候。‧辅导策略

1、心理辅导。

2、药物治疗。

◎婚姻冷淡夫妻之辅导方针。(p.191)

1、实施婚姻保温术。

2、家庭生活切勿陷于单调,夫妻应建立一些共同的兴趣。

3、家庭事务处理得当没有造成重大错失。

4、工作所遭遇到的压力或焦虑,应该不带回家中向家人发泄。

5、与同事及亲友维持良好关系。

6、保持良好的身心状况、愉悦、和谐的心情。

◎不婚人口急剧增加的原因及辅导策略。(p.192-193)‧原因

1、当代二十几岁的成年男女对婚姻的价值观及需求改变,认为婚姻是选择性的可有可无。

2、社会对就业的资格愈提愈高,年轻人为求得高学位而延误了婚姻。

3、社会上普遍缺乏良质的婚姻辅导或媒介机构,以致完成学业之后,择偶的机会愈来愈少。

4、成年人受父母婚姻不美满或当代离婚率升高的影响,对婚姻的危机意识升高,不敢冒险尝试。‧辅导策略

1、大专院校开设婚姻与家庭、亲职教育等课程,并设立交谊性社团。

2、社会福利机构应办理婚姻谘商及交谊性活动,并训练交友及沟通技巧。

3、就业机关定期举办未婚员工交谊活动或郊游,以提供更多的择偶机会。

4、唤醒成年人关于婚姻的重要性,并教导择偶的技巧,以提高结婚率。

5、未婚人口的安养问题方面,应增加为独居者所设的服务项目,或增设安养机构。

◎同性恋的导因。(p.194)

1、与基因有关,是遗传的。

2、内分泌不正常,腺体分泌和脑下垂体的异常。

3、性别认同混淆。

4、早年家庭中不利的环境。

5、母亲将感情转移到儿子身上。

6、女性化的男孩。

7、女同性恋者除上述家庭因素外,可能来自情绪受创,或是幼年时阴茎嫉妒情节。

◎中年人应如何为退休预先做准备。(p.196-197)

1、增加储蓄额。

2、为退休生活预先做安排。

3、维护身心健康。

4、家人及人际关系良好。

上一篇:高中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决赛现场答辩下一篇:与区域责任人消防责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