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3节社会行为

2022-10-01

第一篇:第二章第3节社会行为

第二章第三节动物的行为导学案 班级

第三节动物的行为导学案 班级: 姓名:

课题:动物的行为 课型:新授课 主备课人:张其荣

教师寄语: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需要你的细心观察。 教学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3.结合实际例子说明动物的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的意义。 4.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5.参与探究活动,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动物行为的分类 2.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的概念、特征及意义 教学难点:1.动物行为的形成原因。 2.学习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教学程序:[激情引趣,导入新课]:教师利用“麻雀偷喝牛奶”“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食小鸟”“黑猩猩钓取白蚁”等例子兴趣引入新课。明确动物的行为含义。

[自主学习]学生以小组为例进行合作学习。(注意划线部分知识要在课本上标记)

学习任务一:观察教材中的示意图和相关文字,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动物的行为分类情况? 2.教材中的事例各属于哪种动物行为? 3.分析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4.总结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含义。

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98-99页内容,并思考回答:

(1)哪些动物具有社会行为? (2)社会行为的特点怎样? (3)牧马人在放牧时只需怎样做即可?为什么? (4)动物之间利用什么来进行信息交流? (5)你知道:蜜蜂是如何进行信息交流的呢?

学习任务三:认真阅读教材100页一段,知道学习动物的行为的目的是什么? [归纳总结]:教师依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点拨 1.关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关系及形成原因 2.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通过遗传和进化形成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本能。动物如果仅仅依靠本能生活,动物将很难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所以动物必须要学习。 3.学生归纳本节课的收获。

[随堂达标,应用拓展]:查缺补漏。 1.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 青蛙的皮肤能辅助呼吸 B 蜥蜴的心脏有不完全的隔膜 C 鸟类动物的飞翔 D 哺乳动物有膈 2.动物的下列现象,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秋天气温开始下降时,南飞的大雁会排成“人”字形,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B 食物充足的季节,松鼠会把采集到的蕈类家在树杈上晾干,留待以后备用

C 火烈鸟的幼雏扑打着翅膀学习飞行 D 黑猩猩把细枝伸进白蚁的洞穴里,钓取白蚁 3.下列各种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跑出来索食 B 马戏团的小猴会打篮球 C 幼袋鼠出生后爬进母兽的育儿袋中 D 狗见到手持木棒的人赶紧躲开 4. 下列各种现象,不是动物的“语言”的是( )

A 老虎通过啸声赶走了入侵者 B 警犬通过嗅觉找到罪犯

C 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找到物质 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方位 5.小民仔细观察过山地的野猴和动物园的猴子,发现了猴子的一系列有趣的行为。这些行为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野猴看到陌生人时逃走 B 动物园的猴子向人“行礼” C 野猴爬到树顶采摘桃子 D 小猴子向游客索取桃子

6. 关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动物的学习行为对动物的作用,正确的是( ) A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于动物都是必不可少的,二者缺一不可 B 学习行为的发展会抑制先天性行为的作用

C 先天性行为是低等动物的行为,学习行为是高等动物的行为 D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有时有益处,有时反而有害

7.下列属于动物社群行为的是( ) A母鸡带领小鸡觅食 B山洞里居住着一群蝙蝠

C蜂王依靠工蜂喂养 D草原上共同生活着大量食草动物 8.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一只河狸发现有狐狸在悄悄靠近,就用尾巴使劲拍打水面,发出“噼啪”声响,这是岸上活动的河狸,听到击水声,便纷纷窜向水中躲藏起来。河狸的这种表现是( )行为。 (2)饲养员在给猴子喂食物时,不慎把一个甜薯掉进水池,一只小猴费了很长时间才从水池捞到这个甜薯。几个月后,饲养员发现给猴子喂甜薯时,有相当多的猴子拿了甜薯到水池中去擦洗,再也不吃沾满泥土的甜薯了,猴子的这种表现属于( )行为。

10.在一个斯金纳箱内除饥饿的老鼠外,唯一可移动的是一个横杆,每当横杆被触动,就会有一粒食物掉落箱中,经过几次偶然的触动,老鼠逐渐把压横杆与的到事物联系起来了,它会经常去压横杆,以获取食物。

(1)从获得行为的途径来看,老鼠的这种行为是 行为,这类行为是在 的基础上, 的作用下,经过 获得的。这类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非常重要。

(2)若将老鼠换成狒狒在里面活动,它主动去压横杆所用的时间将会比老鼠 ,原因是 。

第二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第二章第3节欧姆定律.

第15课时 第二章恒定电流 第3节欧姆定律 【课前准备】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阻及电阻的单位. 2.掌握欧姆定律,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学会一般元件伏安特性曲线的测绘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导体导体电压和电流关系的过程体会利用U-I图象来处理、分析试验数据、总结实验规律的方法. 2.运用数学图象法处理物理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欧姆的研究过程和“欧姆定律”的建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通过电流产生的历史材料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知识规律的形成要经过漫长曲折的过程,培养他们学习上持之以恒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适用条件及利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伏安特性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问题】什么是电流? 【回答】大量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问题】电流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回答】①导体,有自由移动电荷,可以定向移动.同时导体也提供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路”.导体包括金属、电解液等,自由电荷有电子、离子等. ②导体内有电场强度不为零的电场,或者说导体两端有电势差,从而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 ③持续电流形成条件:要形成持续电流,导体中场强不能为零,要保持下去,导体两端保持电势差(电压.电源的作用就是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使导体中有持续电流. 【问题】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导体的电阻以及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3 欧姆定律

一、欧姆定律

【演示】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研究导体A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问题】在导体的两端加上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那么,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呢? 【实验探究过程】合上电键S ,改变滑动变阻器上滑片P 的位置,使导体两端的电压分别为0、2.0 V 、4.0 V 、6.0 V 、8.0 V ,记下不同电压下电流表的读数,然后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将得到的实验数据填写在表格中,换用另一导体B ,重复实验。 实验数据如下

【问题】如何分析在这次实验中得到的数据? 【回答】用图象法。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电压U ,用横轴表示电流I ,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相应的点。根据这些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演示】作U-I 图线

【问题】这种描点作图的方法,是处理实验数据的一种基本方法,分析图象,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回答】对于同一导体,U-I 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电压和电流的比值等于一个常数。这个比值可以写成:

I U R = 【说明】对于不同的导体,这个比值不同,说明这个比值只与导体自身的性质有关。这个比值反映了导体的属性。 【总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I U R =,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 【推导】将上式变形得 R U I = 上式表明:I 是U 和R 的函数

【推导】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 【解说】介绍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早用实验研究了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最后得出用他

的名字命名的定律. 【讨论】根据欧姆定律R U I = 得I U R =,有人说导体的电阻R 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U 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I 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回答】这种说法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没有关系. 【提问】电阻的单位有哪些? 【回答】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 Ω. 常用的电阻单位还有千欧(k Ω和兆欧(M Ω:

1 k Ω=103 Ω 1 M Ω=106 Ω 【提问】1 Ω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回答】如果在某段导体的两端加上1 V 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 A ,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 Ω。所以1 Ω=1 V/A

【强调】要注意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如金属导体和电解液。对气体导体和半导体元件并不适用. 对于含有电动机等的非纯电阻电路不适用.使用欧姆定律计算时,要注意I 、U 、R 的同一性(对同一个导体. 【例题】某电阻两端电压为16 V ,在30 s 内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量为48 C ,此电阻为多大?30 s 内有多少个电子通过它的横截面? 解析:由题意知U =16 V ,t =30 s ,q =48 C , 电阻中的电流t q I ==1.6 A 据欧姆定律R U I = 得, I U R ==10 Ω e q n = =3.0×1020个 故此电阻为10Ω,30 s 内有3.0×1020个电子通过它的横截面.

二、导体的伏安特性

【过渡】把所得数据描绘在 U-I 直角坐标系中,确定 U 和 I 之间的函数关系. 【提问】这些点所在的曲线包不包括原点? 【回答】包括,因为当 U=0 时, I=0. 【提

问】这些点所在曲线是一条什么曲线? 【回答】过原点的斜直线. 【归纳】用纵轴表示电流I ,用横轴表示电压U ,画出的I —U 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是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提问】:在I —U 曲线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回答】在I —U 图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导体电阻的倒数。即R U I k 1 == 。图线的斜率越大, 电阻越小。

【总结】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具有这样伏安特性的电学元件叫线性元件。 【展示】用晶体二极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连成如左下图所示的电路,改变电压和电流,画出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右下图所示,可以看出图线不是直线。

【总结】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电流与电压不成比例,这类的元件叫非线性元件。 【实验】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装置如图所示

由于小灯泡的电阻较小,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器方式的接法,这样小灯泡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接近额定电压,开关闭合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它靠近电路图中变阻器左端接线柱,这时小灯泡的电压为0. 【说一说】下图是某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请你根据这条曲线说出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和二极管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阻的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我们初中学过的欧姆定律,表达式: R U I ,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如金属导体和电解液.对气体导体和半导体元件并不适用. 对于含有电动机等的非纯电阻电路不适用.使用欧姆定律计算时,要注意I 、U 、R 的同一性(对同一个导体.及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布置作业】

课本P48,问题与练习1,2,3,4,5 【板书设计】 3 欧姆定律

一、欧姆定律

电阻的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

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我们初中学过的欧姆定律

表达式: R U I , 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如金属导体和电解液.对气体导体和半导体元件并不适用. 对于含有电动机等的非纯电阻电路不适用.使用欧姆定律计算时,要注意I 、U 、R 的同一性(对同一个导体

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第三篇: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六节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定义

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1、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2、大众沟通(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大众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二、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七个要素构成。

(一)信息源: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

(二)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他人的观点和情感。在沟通使用的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语词。语词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符号(文字)。面对面的沟通除了语词本身的信息外,还有沟通者的心理状态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使沟通双方产生情绪的互相感染。

(三)通道:是沟通过程的信息载体。人际沟通是以视听交流为主的沟通。在各种沟通方式中,影响力最大的还是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因为面对面的沟通除了语词信息外,还有交流双方的整体心理状态的信息,并且沟通者和接受者还有互动和反馈,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可以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

(四)信息接受者:信息接受者是沟通的另一方。

(五)反馈: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

(六)障碍

(七)背景: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沟通的背景包括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等。

三、沟通的主要功能

1、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2、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3、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5、沟通能协调群体内的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按组织系统划分)

1、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规定的通道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优势: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较高

2、非正式沟通:是在正式通道外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优势:形式灵活,传播速度快,但存在着随意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

(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按信息流动方向划分)

1、上行沟通:上行沟通是指下情上达

2、下行沟通:下行沟通是指上情下达。

3、平行沟通:是指组织的同级间(非上下级关系)的信息交流。

(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这是以信息源与接受者的位置关系来区分的人际沟通,两者位臵不变的是单向沟通,而不断变化位臵的是双向沟通。

(四)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五)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1、现实沟通: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都有比较清楚的把握,面对面的沟通是最普遍的现实沟通形式。电话沟通也属于现实沟通。

2、虚拟沟通: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起来的一种沟通形式,沟通双方可以匿名、扮演各种角色等。在虚拟沟通中,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往往是不清楚的,沟通的进程主要受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所左右和引导。

五、沟通网络

(一)正式沟通网络

在正式群体中,成员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传递的结构称正式沟通网络。

1、正式沟通网络一般有五种形式: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和Y式。

2、比较沟通网络的沟通质量常用的指标有:信息传递速度、准确度、接受者和接受的信息量及其满意度。

3、全道式的沟通网络,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较高。

(二)非正式沟通网络(单身、单箭头)

1、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三种典型的形式: 流言式、集束式、偶然式、单线式

2、非正式沟通的特点:传布速度快,影响大。但容易出现失真和歪曲。

六、虚拟沟通与网络成瘾

由于网络具有跨时空性、便利性、匿名性和实时交互性等特点,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一定程度上超越现实的限制,尽情地扮演自己期望的各种角色,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网络成瘾是过度利用网络,对网络形成高度心理依赖的现象。网络成瘾会使个体角色混乱、人格扭曲、道德感弱化、学习和工作受到极大的影响。在极端的情况下,成瘾者不再清楚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区别,他们的人际关系到和实际生活变得混乱不堪,往往选择逃避现实生活,在虚拟世界越陷越深,造成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失眠、紧张性头痛等,还可使人情绪急躁、抑郁和食欲不振。长时间的依赖性使用网络会造成人体免疫机能下降。

第二单元 身体语言沟通

身体语言:是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装饰、人际距离等。

一、目光与面部表情

(一)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非常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人的态度、情绪和情感的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反映出来。人们看到喜欢的刺激物,瞳孔会不自觉地变大;看到让人厌恶的刺激物,瞳孔会明显地缩小,眼睛是内心情感的灵敏指标器。

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其它的身体语言沟通也与目光接触有关。

(二)面目表情

面目表情是另一种可以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身体语言形式。它是人们运用得较多的身体语言形式之一。

表现愉悦的关键部位是嘴、颊、眉、额;表现厌恶的关键部位是鼻、颊、嘴;表现哀伤的关键部位是眉、额、眼睛及眼睑;表现恐惧的关键部位是眼睛和眼睑。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目光与面目表情是一致的,均与其内在的心态对应。但在特殊情况下,个体的目光与面部表情会出现分离,此时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而非面部表情。

二、身体运动和触摸

(一)身体运动

身体运动是最易为人发现的一种身体语言。其中手势占有重要位臵。

(二)触摸

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个体与他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的情感体验最为深刻。在日常生活中,身体接触是表达某些强烈情感的方式。

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这是一种本能。比如婴儿接触温暖、松软的物体时会感到愉快;恋爱中的男女,触摸会使感情迅速深化。

三、姿势与装饰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姿态表达情感及态度的身体语言。通过姿势传递信息也是常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尽管姿势及其意义与文化有一定的关系,但是通过姿势进行沟通的适应范围还是较为广泛的。 服装、化妆、装饰品和携带品,也都能透露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感、态度、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

*

四、人际距离(一英尺=0.3048米;一英寸=25.4毫米) 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1、公众距离(12-25英尺)(3.65-7.62米)

2、社交距离(4-12英尺)(1.21-3.66米)

3、个人距离(1.5-4英尺)(0.4572-1.21米)

4、亲密距离(0-18英寸)(0-0.45米)

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其特点包括:

(一)个体性

在人际关系中,社会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则成为主要的问题。

(二)直接性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

(三)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一般来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涉及注意、选择交往对象,与交往对象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2、情感探索阶段

3、情感交流阶段

4、稳定交往阶段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自我开放):指在沟通和交往的时候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

奥特曼发现良发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的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的。因此,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探测器。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分为四个水平:

第一是情趣爱好方面,比如:饮食习惯、偏好等;第二是态度,比如:对人的看法、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第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 比如自己的自卑情绪,和家人的关系等;第四是隐私方面,比如:个人的性经验,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等。

一般情况下,关系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深刻。但有一个特例,就是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有可能做到完全的自我暴露。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虚拟沟通的情境下,人们觉得对方不可能介入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风险体验下降,尴尬和羞耻感也降低。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重要的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都是相互的。

2、交换性原则

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基本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或得等于失,至少是得别太少于失。人际关系的发展取决于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进行的选择。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的心理倾向,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否定。

4、平等原则

交往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影响力、对信息的掌握等方面往往是不对等的,这会影响双方形成实质性的情感联系。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心理学家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FIRO),其主要观点是:

(一)人有三种基本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

1、包容需要——指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的需要

2、支配需要——指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

3、情感需要——指爱他人或被他人爱的需要

(二)人际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不能满足,那么就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即其他严重问题。

(三)对于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这样,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再加上主动与被动的满足方式,就构成了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 ●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1、主动包容式——指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2、被动包容式——指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3、主动支配式——指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利。

4、被动支配式——指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5、主动情感式——指表现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

6、被动情感式——指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四)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

1、包容需要:

(1)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会出现的低的社会行为,如:倾向内部语言,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愿意参加群体活动等

(2)如果儿童对双亲过分依赖,就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如总是寻求接触,表现忙乱,要求给予注意等。

(3)如果儿童与父母适宜地沟通、融合,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无论群居或独居都会有满足感,能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良好。

2、支配需要

(1)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的自由,使之有一定的自主权,就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

(2)双亲如果过分控制,那么就易于形成专制式的行为方式,如儿童倾向于控制他人,易独断专行;或者形成拒绝支配的行为方式,表现顺从,不愿负责,拒绝支配他人;或者焦虑过重,防御倾向明显。

3、情感需要

(1)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长达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常常担心不受欢迎,从而避免有亲密关系;

(2)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长大后会表现出超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

(3)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能恰当地对待自己。

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群体形成过程的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地发生。群体解体的过程的顺利相反,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去控制,最后难以包容,导致群体解体。

幸福最重要的支持因素:心理学家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亲密朋友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定义

人际吸引: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

1、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

2、喜欢—是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

3、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二、影响喜欢的因素

(一)熟悉与邻近

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此外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人们会喜欢与自己 邻近的人。熟悉和邻近两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们,见面机会较多,容易熟悉,产生吸引力,彼此的心理空间就容易接近。常常见面也利于彼此了解,使得相互欢喜。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喜欢的程度提高,中等的频率交往,人们彼此喜欢程度较高。

(二)相似性与互补

1、相似性

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主要包括: (1)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 (2)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 (3)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 (4)年龄、经验的相似

实际的相似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

2、互补

当双方在某些方面看起来互补时,彼此的喜欢也会增加。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似。以下三种互补关系会增加吸引和喜欢:

1、需要的互补

2、社会角色和职业的互补

3、某些人格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

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等都呈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

(三)外貌

外在因素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很大,尤其是在交往初期,外貌美能产生光环效应,即,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它的优秀品质。

(四)才能

才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但如果这种才能对别人构成社会比较的压力,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那么这种才能就不会对吸引力有帮助。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反而会增加他们的魅力。

(五)人格

人格品质是影响喜欢的最稳定因素之一,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研究表明:排在序列最前面、受喜爱程度最高的六个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

第五单元 人际互动

一、人际互动的定义

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相互作用。人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互动是一个过程,是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组成的。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较多的领域,它在结构上更强调角色互动。

二、人际互动的形式—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

(一)合作及其基本条件

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众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

1、目标的一致

2、共识与规范,即合作双方对共同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有基本一致的认识,并在合作的过程中,遵守双方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

3、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二)竞争及其基本条件

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1、目标较为稀有或难得,并且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2、争夺中可能会出现零和冲突(一方赢,另一方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的结局。

3、竞争是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显然,竞争各方双赢或多赢,实行共赢的局面,是比较理想的人际互动形式。只要各方遵守竞争规则,充分考虑别人的利益,共赢是可以做到的。

(三)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了一种解释竞争与合作行为的理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目标与手段与他人行为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如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时间目标时,个体的目标与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比如同一足球队球员之间的关系。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消极的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个体的目标与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比如拳击一类的竞技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关系。

三、人际互动的哲学

人际互动的形式有合作与竞争。但在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中,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可能会采取不同的人际互动模式。

1、利人利已:助人了利已。助人一臂之力,自己也获得好处。

2、损人利已:你死我活,打压他人,获得自己成长的资源。

3、利人损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4、损人损已:鹬蚌相争,两败俱伤。

5、不损人利已:无涉他人,独善其身。

6、利人不损已:举手之劳,济人于急难。

第四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3节《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十章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课后习题答案

1.图20-3-7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水位没有到达金属块A时,绿灯亮;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红灯亮。请说明它的工作原理。注意:虽然纯净的水是不导电的,但一般的水都能导电。

水位没有到达金属A时,电磁继电器左边的控制电路无法构成闭合回路,线圈中没有电流通过,此时衔铁与上面的触点接触,工作电路中绿灯和电源构成闭合回路,故绿灯亮;当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电磁继电器左边的控制电路中金属块A和B、电磁铁以及电源构成闭合回路,线圈中有电流通过,电磁铁具有磁性,吸引衔铁,此时衔铁就与下面的触点接触,红灯和电源就构成闭合回路,故红灯亮。

2.图20-3-8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制作水银温度计时在玻璃管中封入一段金属丝,电源的两级分别与水银和金属丝相连。当温度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电铃就响起来,发出报警信号。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当温度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水银面上升,与金属丝接触,此时左边的控制电路为闭合回路,线圈中有电流通过,电磁铁具有磁性,吸引右边衔铁,使衔铁与其左端的触点接触,这样电铃和电源就构成了闭合回路,电铃就会响起来,发出报警信号。

3.图20-3-9是直流电铃的原理图。衔铁B与弹性片A相连,自然情况下弹性片是核螺钉接触的。接通电源后电磁铁吸引衔铁,敲击铃碗发生,但同时弹性片语螺钉分离导致断电,电磁铁失去磁性后弹性片又和螺钉接触而通电,如此往复。

弄懂原理后,请你再图20-3-5所示的继电器上把电源连在电路里,使它成为一个电铃。这样的电铃没有铃碗,通常叫做蜂鸣器。

答案:

4.法国科学家阿尔贝 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 格林贝尔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GMR)效应,荣获了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巨磁电阻效应是指某些材料的电阻在磁场中急剧减小的现象,这一发现大大提高了磁、电之间信号转换的灵敏度,从而引发了现代硬盘生产的一场革命。

图20-3-10是说明巨磁电阻特性原理的示意图,图中GMR是巨磁电阻。如果闭合S

1、S2并使滑片P向左滑动,指示灯亮度会有什么变化?

指示灯的亮度会明显变亮。

第五篇:高中物理第十四章电磁波第4节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第5节电磁波谱作业选修3-4教案

14.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 14.5 电磁波谱

1.古代也采用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如利用火光传递信息的烽火台,利用声音传递信号的鼓等,关于声音与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是机械波 B.声音是电磁波 C.光是电磁波 D.光是机械波 E.声音和光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答案】 ACE 2.关于雷达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雷达所用无线电波的波长比短波还短 B.雷达只有连续发射无线电波,才能发现目标 C.雷达的显示屏上可以直接读出障碍物的距离 D.雷达在能见度低的黑夜将无法使用 E.雷达的使用与黑夜和白天无关 【答案】 ACE 3.关于红外线的作用与来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B.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热作用 C.红外线具有很强的荧光作用 D.红外线的显著作用是化学作用 E.红外线容易穿透云雾 【答案】 ABE 4.如图14­4­4所示为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电路,由线圈L1与可变电容器C1组成,它相当于一个LC振荡电路,当各个无线电台发射的电磁波都通过磁棒后,会在L1中不同程度地产生感应电流(振荡电流),当可变电容调至某一值(选台)使其振荡频率恰好与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发射频率相同时,仅可接收该台广播节目.若要改为接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于武汉台频率)的节目,可采取的措施是( )

图14­4­4

1 A.增加电容器电容C B.减小电容器电容C C.减少磁棒上线圈匝数 D.将磁棒从线圈中抽出部分 E.增加磁棒上线圈匝数 【答案】 BCD 5.电磁波包含了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等,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无线电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电磁波家族中,按波长由长到短分别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答案】 见解析

6.一种电磁波入射到半径为1 m的孔上,可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这种波属于电磁波谱中的________.

【答案】 无线电波

7.间谍卫星上装有某种遥感照相机,可用来探测军用目标,这种照相机能拍到晚上关灯行驶的汽车,甚至车已经离开,也瞒不过它,这种遥感照相机敏感的电磁波属于________波程. 【答案】 红外

8.如图14­4­5所示为某雷达的荧光屏,屏上标尺的最小刻度对应的时间为2×10-4 s,雷达天线朝东方时,屏上的波形如图甲;雷达天线朝西方时,屏上的波形如图乙,问:雷达在何方发现了目标?目标与雷达相距多远?

图14­4­5

【答案】 西方 300 km 9.雷达是应用电磁波来工作的,它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300 MHz至1 000 MHz的范围内,已知真空中光速c=3×108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和磁场产生 B.电磁波可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产生

C.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范围多在0.3 m至1 m之间 D.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可由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间隔确定 E.雷达工作时在连续不断地发射电磁波 【答案】 BCD

2 10.等离子显示屏PDP是一种以等离子管作为发光元件,并由大量的等离子管排列在一起构成的屏幕.每个等离子管的透明玻璃管内都充有低压的氖氙气体,管的两端各有一个电极,在两个电极间加上高电压后,封在管内的气体便产生某种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它激发显示屏上的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发出可见光.每个等离子管作为一个像素,由这些像素的明暗和颜色变化的组合,便形成了各种灰度和色彩的图象,则该射线使荧光粉发出可见光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效应. 【答案】 荧光

11.雷达测距防撞控制系统(Distronic,简称DTR)是利用脉冲电磁波来测定目标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机场引导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向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已知该雷达显示屏上相邻刻度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10-4 s,某时刻雷达显示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14­4­6甲所示,A脉冲为发射波,B脉冲为目标反射波,经t=170 s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被反射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约为多少?

图14­4­6

【答案】 306 m/s

12.如图14­4­7所示为伦琴射线管示意图,K为阴极钨丝,发射的电子初速度为零,A为对阴极(阳极),当A、K之间加直流电压U=30 kV时,电子被加速打在对阴极A上,使之发出X射线,设电子的动能全部转化为伦琴射线(X射线)的能量.求:

图14­4­7 (1)电子到达对阴极的速度多大?

(2)如果对阴极每吸收一个电子放出一个X射线光子,则当A、K之间的电流为10 mA时,每秒钟从对阴极最多辐射出多少个X射线光子?(电子质量m=0.91×10-30 kg,电荷量e=1.6×10-19 C) 【答案】 (1)1.0×108 m/s (2)6.25×1016个

上一篇:公司年终获奖感言下一篇:杜甫4个不同阶段的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