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成就高效课堂

2024-05-24

有效提问成就高效课堂(精选8篇)

篇1:有效提问成就高效课堂

有效提问成就高效课堂

课堂学习是一种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活动,其主要形式表现为问答活动。有教师问,学生答、文本答;有学生问,教师答、文本答;也有文本问,学生答、教师答。其中小学生的提问往往受限于儿童的心理和思维特点,需要教师的提问加以引导,而文本的提问又较为单一不能体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教师有效的提问能成就高效的语文课堂的原因之所在。

教师的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交流对话的“把手”,也是诱发学生开启思维、探究创造的“发动机”。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西方学者德加默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好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打破学生思想的平静,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如何精巧设问,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定的收获,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呢?我结合自己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体会,浅谈如何利用有效提问来成就高效学习。

一、把握时机——有启发性

提出问题要选择最佳时机,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而如何根据教学的需要抓住最佳的提问时机呢?。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望,就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如在教《生命 生命》这课时,先向学生课件展示杏林子在写作时身体所患的疾病,接着就抛出问题:让学生默读课文后说说像杏林子这样一个身体残障的人是怎样面对生命的?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句子知道的?这一问,无疑放飞了学生的思维翅膀,学生就得认真地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寻求答案。通过学生的学习、思考、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杏林子是个面对命运不公,身残志坚,不向命运屈服的人。这种课前置疑提问,学生的情感处于“高原地带”,不一睹为快都难。又如教学《白杨》这篇课文是,在学生了解了白杨这种能够常年生活在大戈壁等恶劣环境中的植物后,明白了白杨的品质特点之后,提出了“爸爸看到火车开去方向的大白杨和几颗小白杨为什么嘴角浮起一丝微笑”?引导学生从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理解,从而明白借物喻人的道理:借白杨树的品质来赞美那些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的人们。这种适时的提问,一下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体悟。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时机过早,学生因对教材认识缺乏准备,只会使师启而生不发;时机过迟,问题已解决,提问成了马后炮。只有把握关键时机的提问,才对学生具有真正的启发性。

二、循序渐进——有层次性 提问的顺序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呈现梯度。这种提问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又能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对话,激发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观潮》一课时,我是这样提问的: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让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然后,我接着说:你是怎样理解“奇观”这个词语的呢?课文里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这个奇观?接着再问:潮还没有来时,又是什么情境呢?潮过后呢?读了课文后说一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利来写浙江潮的呢?这种提问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充分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对话,激发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如在教学《金钱的魔力》这篇课文是,我是这样提问的:主人公出示百万英镑前,裁缝铺老板和伙计托德是怎样对待他的?学生在阅读了相关语段后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接着提出“主人公出示百万英镑后,裁缝铺老板和伙计托德又是怎样对待他的?”学生在了解了在百万英镑出示前后,比较老板和伙计对待同一个客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情况下,最后再提出“你从中悟出了什么?”学生不难理解:金钱在这些势力小人面前,展现了无穷的“魔力”的道理。由于提问有层次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变强,而且乐学,善学,爱学。

三、难易适度——有连接性

问题要难易适度,要让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本质性的联系。提出的问题最好能启发学生去思考,既不能过于简单,又不能太深奥。太简单,没有思考的必要,索然无味,学生提不起兴致,也无从学到新的知识,只能停滞不前;太深奥,新旧知识之间无法找到衔接点,学生无从入手。难度过大的问题不仅达不到预设的教学目的,反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事与愿违。因此,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能使学生通过努力从“已有的经验区”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到桃子”。如教学《四个太阳》时有人设计了问题:“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哪些小伙伴尝尝水果的香甜?”这个问题就未免过于简单,相信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如果这样设计“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哪些小伙伴尝尝水果的香甜,他们是怎么邀请的?”那学生的反应或许就会大不一样。这种问题既具体而又留下思考的余地,一方面既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秋天的乐趣,感受秋天给人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带来了欢乐。另一方面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又如教完《四个太阳》后,有的教师这样提问:“你想送世界一个什么样的太阳,为什么?”,因为是一年级学生,又地处农村,一个“为什么?”学生没有知识背景产生联系,难度显然很大。结果,学生茫然不知所云,课堂一下子冷寂下来。有的教师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想画一个

的太阳,送给

。”学生思考片刻,纷纷举起手,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因此切合学生与课文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突破难点——有指向性 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力求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重点内容对全篇课文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文的,是阅读教材中能体现文本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阅读题材中有“题眼”,诗歌中有“诗眼”,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眼”,再分析全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游园不值》这首诗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本首诗理解的重点,同时也是理解的难点,它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者若只让学生联系前两句诗所提供的意境说出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理解就显得有点狭隘,学生就不会知道它流传至今的原因。但若就此诗句提问:“读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的脑海里出现怎样的情景?” “这两句诗除了字面意思以外还有没有更深的意思呢?” 就可能激起学生探究与思考的欲望,他们通过丰富的想象,仿佛看到园内林木葱茏,繁花似锦,红杏灼灼,灿若云霞。从而进一步感受到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聚焦到诗文的关键处,不仅让学生领会诗意,而且感悟了诗的意境,深刻领悟诗中耐人寻味的深刻哲理,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促进生成——有探索性

生成是不能预设的美丽,在课堂教学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生成。有的生成对教学目标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推进了教学。这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追问的形式,及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在《一夜的工作》这节课上,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当学生读到“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句话时,情不自禁地加了个“啊”。面对这个生成,教师如果只是机械地告诉学生:“记住,读书时不能添字。”那么教师显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极好的生成资源,不懂得追问,所以不能帮学生理清思绪,不能帮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课堂仅停留在表面,学生的探索不能引向纵深。我这样追问到:“你为什么不由自主地加了啊字?你的崇敬之情从何而来?”学生在提问中就能梳理杂乱的思绪,探索自己内心的情感,受到情感的熏陶,生成的课堂是要让学生去获得深刻的感受。因此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适时追问,促进学生的课堂生成。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既讲究科学性又讲究艺术性。课堂环境灵活多变,我们教师只有潜心优化课堂教学中的“问”,“问”出师生的对话,“问”出文本的精髓,从而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让学生主动地探究,获得更好的发展。只有这样有效的提问,才能成就高效的课堂学习。高效的语文课堂是当下我们都在热议的一个话题,也是当下提倡教学减负的必然之路。我们对有效提问的思考还在继续,我们对提高课堂实效的探索脚步仍在路上。

篇2:有效提问成就高效课堂

摘要:“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课改实验,让我们对读写训练这一传统的优秀的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观察、讨论和思考。我们发现,在追求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有许多老师并没有很好地把握读写训练的度,而使课堂高耗低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学习观摩和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了“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保证读写训练实效”“充分结合文本特性,力求读写一课一得”“强化教学整合意识,避免读写训练窄化”的教学策略,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实现有效读写,才能成就高效课堂。

关键词:读写训练

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2012年,我县正式启动“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课改实验。在课改实验的进程中,无论是业务理论学习讨论,还是课堂教学研讨,大家都认为,作为语文教学,读写训练仍然是根本,“语文阅读教学,要注意以读写实践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育家张志公)

但是,在诸如研讨课、诊断课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观察中,许多教师并不能很好地把握读写训练的度,致使课堂高耗低效。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随意,大而化之

在一些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处理十分随意,总指望一些大而化之的目标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结果是出力不讨好,什么具体目标也没能落实,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例如,为了读写结合,为了让跟多的学生得以展示,每篇课文的学习都要安排练笔:一遇上好词就要练习造句说话,一遇上特定句式就要照葫芦画瓢,一遇上总分或总分总等典型的构段方式,马上就要练习仿写。这些训练全然不顾及当时正在阅读的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倾向,硬生生地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从文本中拽出来,完成训练后又匆匆忙忙把学生推入到文本的阅读中,结果可想而知。譬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就是这样,不惜时间抓住第三自然段中的“时而„„时而„„时而„„时而„„”让学生练习说话,而没有给时间让学生去朗读领悟叶圣陶通过写溪水时时变换调子来表现水的美、溪流的欢畅、心情的愉悦。这样,学生既没有很好地体会到课文第二部分的作用及其与下文的关系,又耗费了时间而无法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内容随意,重点不明

读写训练的对象不外乎字词句段篇,训练的方法离不开朗诵、涵咏、感悟等。但不是每篇文章的教学都要同时关注到字词句段篇的方方面面。这种遍地开花的做法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一花不发、一无所获。例如,一位教师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从小组合作汇报学习生字词情况到完成填空理清课文脉络,从品读课文学习三个事例到仿照课文另写一个名人事例介绍交流,一节课内有比较明确意向的读写训练点达到了十多个。而这十多项训练从小组班级展示开始,到介绍交流自己仿写的事例为止,碰到生字就带读并说出识记方法,遇到新词成语就抢答说词意、交流理解词义的方法、运用成语造句说话,解析事例时就引导学生读、思、议并练习仿写。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小组合作展示热火朝天,但是观课者始终揣摩不透老师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都收获到了什么。像这样的课堂能叫高效课堂吗?

当然,存在这样的问题并不奇怪,是因为我们在课改之初更热衷于高效课堂一些模式的学习,如“小组合作,人人展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等,而对高效课堂的内涵特征并没有深刻领会。那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内涵特征是什么呢?应该是:“教学目标确定的高效”,“教学内容呈现的高效”,“教学策略运用的高效”,“学生学习状态的高效”。基于此,结合近两年的学习观摩和教学实践,我认为实现有效读写成就高效课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保证读写训练实效

高效课堂要求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精心备课,确保教学不缺位,这样才能保证读写训练取得实效。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对不同学段读写目标的具体要求,既要明确不同学段的读写教学重点的不同,又要明确相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段中的训练侧重点的不同,以确保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能够科学地依据学段目标、教材和学生实际,准确定位单元教学目标及课文、课时读写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力求三维融合、相互渗透、螺旋上升地设计课堂教学,把读写训练落在实处,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序提升。

譬如于永正老师上苏教版《第一次抱母亲》一课,就在同学们一段一段汇报朗读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每读一段抓住其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它们的深刻含义。如抓住了 “重担”“翻山越岭”,让学生体会这“重担”不仅仅只指肩上的担子,还指生活的重担,“翻山越岭”还指人的一生的崎岖坎坷这样的双重含义;抓住“一次”与 “无数次”两个词语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自己仅仅只抱了病中的母亲一次,母亲就那样满足,流下了欣慰的泪水,而自己从小到大,母亲抱了自己无数次却不以为然;抓住了“八十多斤”与“一百多斤”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身体瘦弱,一辈子只有八十多斤的母亲挑起一百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多么艰难„„学到这里,于老师情不自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把我们此时此刻的敬爱与感谢通过你的朗读抒发出来吧!”“于老师和大家一起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心得吧!”老师和学生一起动笔,一起诵读起自己的读书心得。学生情不自禁,对母亲的赞美溢于言表。于永正老师就是这样平平实实但又有创意地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有机的糅合在一起,通过读书活动,以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为主线,有效地落实了读写训练。

二、充分结合文本特性,力求读写一课一得

文本不同,读写训练的落脚点就不同。面对每一篇特性各异的课文,如果教师都运用一成不变的程式化教学模式,想当然地将读写训练的方方面面一网打尽,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大容量高效率的语文课堂,只会是高耗低效,得不偿失。而那些朴实无华,充分考虑了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只求一课一得的阅读课堂,往往使学生获益匪浅,师生都在课堂上得到了发展,享受了成功的愉悦。

我在教学《艾滋病小斗士》一课时,紧扣课后习题和课文过渡段——第五自然段,精心设计了两个“点”组织课堂学习活动,落实读写训练。一是抓住“挺”字,感受顽强。文中描写小恩科西的语句,指导学生读悟“恩科西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病毒”“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性命”“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反对„„一场轩然大波”等语句,引领学生体会恩科西“挺”的内涵:挺住了病痛的折磨,挺住了失去母亲的孤独,挺住了死亡的威胁,挺住了别人的歧视(求学的遭遇)„„二是抓住“呼吁”,体验斗志。让学生圈画恩科西两次“呼吁”的语段,自读感悟,写出自己的体会,通过交流展示,感受恩科西顽强斗志和博爱襟怀,学习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人。通过这两个点的教学,以点带面,将读写训练落在实处,让学生在朗读、思考、体验、感悟、表达等多种活动中达到“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虽只求一课一得,但学生分明在语言、思维、情感、认识等多方面获得了发展,课堂教学效率十分明显。

三、强化教学整合意识,避免读写训练“窄化”

“整合”是语文课程和语文教育本身的特点所要求的一种教学理念和策略,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整合,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的整合。整合意识下的语文课堂,视域更宽广,目标维度更清晰,教学效果更明显,它能促进教师有效地避免读写训练的“窄化”(指缺乏整合意识和发展性目标,为训练而训练的课堂教学现象。),使学生真正“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保证课堂教学在扎实的基础上达到效益最大化。

我在教学《三顾茅庐》时,通过三次整合,使得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在引领学生踏实有效地进行读写训练。第一次是,导入新课时抓住课题中的“顾”字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所了解的“三顾茅庐”的故事,将学生阅读经典积累与课文内容有效地沟通连接起来,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第二次是,指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时,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下马步行”“轻轻敲门”“恭恭敬敬”“快步走进”等词语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求贤若渴。这个教学环节将朗读与复述、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与书面语言的吸纳内化有机整合在一起,一举多得,妙在其中。第三次是,抓住第三自然段开头的写景部分积累词句、锤炼语言、迁移训练。首先请学生自读课文中的语句,找出作者描写了隆中的那几种景物,分别抓住了什么特点(圈画重点词语),用到了什么修辞方法;然后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写法,领悟景物描写对人物的烘托作用;最后要求运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这样,用走进文本又从文本中走出来的策略,将重点词句的理解习得、组织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与人文主题的感悟不着痕迹地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上都得到了发展。

当然,运用整合策略,需要深入地解读文本、巧妙的教学组织和娴熟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敢于学习,敢于尝试,就能有效地避免本本主义,避免在课堂上为训练而训练,保证读写训练的实效性。

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平台,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只有紧紧抓住读写训练这一主线,实施有效教学,才能成就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精选结合点,为读写训练增值——特级教师于永正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浅探》

孟敏

《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2年第6期

2、《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漫谈》

篇3:有效提问,成就高效数学课堂

一、课堂提问要“巧设矛盾”

矛盾是打开学生思考之门的钥匙,有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善于设置矛盾,揭示矛盾,是创造高质量提问的关键.

如,在讲授《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一节内容时,设置如下的问题情境:聪明的穷青年和贪婪的富翁进行1分钱换10万元的交易的数学情境.一位富翁尽管非常富有,但还十分贪婪.一日在街上碰到一穷青年.青年人提出愿意与富翁以1分钱换10万元,并且连续进行30天的交易.规则如下:青年每天给富翁10万元,富翁第1天给青年1分钱,第2天给青年2分钱,第3天给青年4分钱……依此类推,富翁每天给青年的钱都是前一天的2倍.并设置如下的问题:(1)你觉得富翁能进行这笔交易吗?(2)事实上,贪婪的富翁为了得到300万元,与青年交易30天后亏损了近800万元.你相信这一事实吗?(3)青年人向富翁共索得多少元?(4)想想看你能否写出青年人总的钱数的表达式?在此问题情境下,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提问,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考之情.

二、课堂提问要“抽丝剥茧”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形式和规律.问题之间要有严密的逻辑性,一环扣一环设问,抽丝剥茧,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

如,在上例中,为得到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进一步的提问学生下列问题:(5)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6)有没有办法来计算出这个和的式子的值?(7)富翁怎样测算出付给青年人的钱数?(8)我们能否从故事中得到启发,从而求出任意一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来呢?(9)能否得到求一般的等比数列前n项之和的方法?

通过问题引入到本节课的重点,教师深入小组,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来提炼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几种方法.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马上能类比前面的求解过程推导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这样的设问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不仅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课堂提问要“化难为易”

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掌握,总要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教师只有在关键时刻恰如其分的提问,才能加速深化过程.

如,已知数列{an}中,a0=2,a1=3,a2=6,且对n≥3时,有

四、课堂提问要“促进迁移”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的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设问,则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知识.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如,“你能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想出圆柱体的体积推导方法吗?”当学生认识了复数定义后,为了引导学生从“实数”联想到“复数”,不妨追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与复数一一对应的有哪些?”这种向未知方向的试探可以使学生产生新的意念,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形成.

篇4:有效提问成就高效课堂

关键词:有效提问;思维火花;艺术设计

孔子曰“循循然善诱人”,叶圣陶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使用,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能发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学生思考之情;能使学生积极探讨知识的源泉,自掘知识的宝藏.合理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沟通师生相互了解的主要桥梁. 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精彩的提问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由“问”所带来的交流之乐,才能真正把问题转化成知识与能力的纽带,把学生带入到思潮如海的新境界,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下面,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就如何对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提问,谈几点见解.

几种有效的提问方式

没有成功的提问,就没有好的课堂教学. 精彩的提问既能体现教师的基本功,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师生的情感沟通更加畅通,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有效提问有多种途径,但归结起来三句话:即以最主要的问题拉动最丰富的学习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最远的终点. 课堂提问的具体形式与类型多种多样的,只有对提问进行有效设计,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

1. 激发兴趣型的提问

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容易造成学生听课的索然无味. 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愉悦的情境,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 如在讲 “幂”的时候,可以先引用一个小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 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 大臣说:“陛下,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聪明的同学们,你能猜想出第64格的米粒是多少吗?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争论激烈,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如何列式计算的. 这种形式的提问,就能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变得生动趣味.

2. 启发思考型的提问

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 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设计下列问题:

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②如果两个三角形能够拼成四边形,你能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吗?

③是否所有的四边形的内角和都可以“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来求得呢?如何“转化”?

④n边形的内角和是否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试一试.

⑤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可以较好地抓住求证的关键,寻找到求证的方法,同时也明确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奠定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3. 造成悬念型的提问?摇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悬念法就是用疑团、困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 人都有好奇的天性,一旦有了疑问,非得搞清楚不可. 在课堂中制造悬念,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提出问题后,先不作答复,而是留给学生一个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在讲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定理时,让学生准备三根任意长的木棍,上课前让学生将三根木棍首尾顺次连接成一个三角形. 结果出现两种情况,大部分学生能构成,而一部分同学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从而形成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4. 发散思维型的提问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教学知识和方法,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例如在讲授完全平方公式时,可先提问:“有一块正方形边长为a米,现每边长扩大b米,求后来的面积是多少?”教师可让学生先试着求出结果.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探索思考,利用以前学过的求面积的知识得出各种不同解法,在化解的过程中即可归纳出公式.

5. 激发疑问型的提问

教师若能在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疑问,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初中几何讲到平行线的定义时,学生并不难理解,让学生提问显然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提出激疑性的问题.不妨问学生:“平行线的定义中,为什么有‘在同一平面内’这一限定呢?”通过教师的激发,学生产生了疑点,必定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真正理解平行线的定义.

6. 猜想总结型的提问

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是培养能力的核心. 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注重实验和猜想.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经说过:“要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家,你必须首先是一个好的猜想家.” 因此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 如在讲授勾股定律时,直角三角形三边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应鼓励学生敢于猜想,在猜想判断中掌握知识,在猜想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学生在猜想探索过程中,往往会在正确答案面前徘徊,这时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寥寥几语的暗示、点拨,会让学生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 穷追不舍型的提问

穷追不舍的提问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是整堂课的核心部分. 此时采用递进式提问,通过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抓住本质. 这样不但能挖掘知识信息间的落差,而且能展示教师思维的全过程,给学生一顿思维的套餐,师生之间产生共鸣. 如在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时,教师可先提问:若用定长的篱笆怎样才能围成一个最大面积的四边形区域?众所周知,是正方形.教师就可以接下去问:若用定长的篱笆去围一面靠墙的一个最大面积的四边形区域,该怎样围?还会是正方形吗?若不是,长和宽应该是怎样的关系?这些设问不仅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暗示,而且也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 这样处理,重新把问题抛给学生,促使他们多考虑问题,增加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8. 交流讨论型的提问

当学生接受知识达到一定的量时,教师应为检查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而提问. 这是检查学习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方案,弥补得失的重要手段. 这样可以及时反馈学生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判断. 如在某一重要环节或一堂课结束之前,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利于归纳总结的问题. 如“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加以补充说明,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沟通师生间的感情,创造活跃的学习气氛.

数学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但在目前的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注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提问要具有情感上的关怀

学生认真思考教师提问的前提,是教师的企盼、热情、诚恳等情感的流露. 有效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提合适的问题给合适的学生,尽量避免某些学生产生被歧视的感觉,对学生的回答要微笑听取,并适时指点,从而让学生体会人文的关怀. 当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预设不一致却又言之有理时,教师应放下架子,善于接纳学生的新观点,欣赏学生的智慧火花,积极评价学生的新思维. 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表扬他积极回答问题的精神,对于回答不全面的学生,要着重表扬他对的部分,然后提醒他今后要注意的不足之处. 对优等生回答问题很“精彩”时,当然要鼓励,但也要在更高层次上要求,促使他“更上一层楼”,防止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2. 提问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简练是一个高度,精妙的提问总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好的数学问题都带有一定的思维性,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学生必须认真思考一定时间后,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回答. “冷场”有时恰是学生认真思考和高品质思维训练的体现,“是”或“否”的机械性回答无助于思维的训练,更谈不上有效提问. “想”是提问设计的核心,提问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待多数学生“跃跃欲试”时,再让学生回答. 但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设计了大量问题, 连珠炮式的提问. 教师声声问,学生急急答. 学生缺少思考探究的时间,他们探究问题的意识、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 提问要强调基础知识的运用

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对解题方法和技巧具有浓厚兴趣,而对一些基本知识、知识的形式容易忽视和认识模糊,但这恰是提升学生学习智慧的关键点,有效提问能帮助他们找回被遗忘的知识和纠正一些认识的不足.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向是实现再创造,而再创造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篇5:让有效的提问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古人曰:“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到好处的抛砖引玉,把握课堂问题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时,教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设计谜语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生活情境等,把学生带入一种预欲研究未知问题的情境中,造成一个悬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然后再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讲《八戒吃桃》的故事:孙悟空在花果山种了一棵桃树,桃子成熟了,孙悟空因事外出,被嘴馋的猪八戒钻了空子。第一天偷吃整棵树上桃子的1/5,以后每天都分别偷吃了现有桃子的1/4、13、1/2,当他偷吃了4天又要饱馋一顿的时候孙悟空回来了,看着被吃掉的桃子,孙悟空十分恼怒,举棒将猪八戒痛打了 一顿,猪八戒忍痛逃走了。孙悟空看着属下剩下的20个桃子,摇头叹惜。同学们,你知道这棵桃树结有多少桃子吗?设计这样的故事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起来,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学习的状态。学生纷纷跃跃欲试,积极思考:把树上桃子分为5份,第一天吃了总数的1份,剩下4份,第二天吃了1份,剩下3份,这样每天都刚好吃了总数的1/5,因而可求总数:20÷1/5=100。

(二)提问要抓住关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如,教“圆的面积”时,教师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为了适时提出这两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教师提出:①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 4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怎么样?②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圆的什么?③那么怎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很快推导出:长方形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半周长×半径=(2πr/2)×r=πrr。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灵活性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例如:在四年级教学图形的拼组时,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拼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教师进一步问:你还能用不同颜色三角形拼出什么美丽的图案?给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就会放开思维的去发挥想象力,会有意外的效果。之所以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不可忽视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的开发,因为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源泉,而开放性问题是培养求异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除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之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题,发展求异思维,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打下基础。再如:在一年级教学找规律时,教师引导学生从物体的颜色、形状、个数的不同分别来发现排列规律,接着又出示围成圈男女同学跳舞图(动感图),师问: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出了这个节目,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可以从男女生的排列、服饰款式、颜色的排列、舞蹈动作的排列来发现规律,甚至可以从更多方面来发挥想象力。

(四)注意提问的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系统探究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是一条重要的原理,是说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跳一跳”或适当努力就能够摘到果子。因此,课堂提问的难度应要适中,不宜过难,否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究心理,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在数学学习中有时会遇到思维难度较大的内容,要学生一下子得出结论难度较大。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由浅入深,相互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向纵深发展,从而对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先引导学生量圆的周长、直径,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然后提问: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用什么表示?2、如果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3、如果知道圆的半径,你能否计算出圆的周长?为什么?4、你能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总之,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 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 打造高效课堂发言稿

★ 学习打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

★ 有效学习课堂变革工作计划

★ 主动有效的课堂心得

★ 课堂中如何有效渗透法制教育

★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论文

★ 以多样化教学打造精彩音乐课堂

篇6:有效提问成就高效课堂

孔 香 英

高效语文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我认为教师除了以有效的讲授来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外,教师有效的提问,更能使学生有效的倾听,使课堂教学保持相互的对话、交流,达到高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讲过一句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提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因素之一。教师在课堂上问什么,怎样问,是否问到点上,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在课堂上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明确的问题;问题要难易适中,大小得当,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问要有艺术性,形式要多样,环环相扣;提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的机会,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答案质疑。

课堂上要忌低效问。如(1)“问答式”问题。这类问题我们在很多公开课,日常课,甚至一些规模比较大的赛课上也能听到,如“知不知道”“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喜不喜欢”等等,毫无启发性的问题,有时只是为了渲染气氛,表面上课堂活跃热闹,实际并没有解决任何实质问题,相反,还把整体性教学内容肢解的支离破碎,从而大大降低知识的智力价值,同时也把新课程倡导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互动的对话,庸俗化为一问一答,表面上看起来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变传统的“满堂灌”为“满堂问”。

(2)“浅表式”问题。如:“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自然段?”“这篇小说共写了几个人物?”有的课文明明是写了三个小标题,还问学生“课文写了几个部分”等等,过于浅显的问题,学生不用动脑子就能答出来。表面上看。这些问题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似乎不可缺,但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并没有引起学生思考。这类设问,既浪费了教师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占用了学生课堂活动的空间,对课堂教学的开展也不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更不能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在实际教学中,虽不能说这些问题一点作用没有,但至少说是低效的。

(3)“成人式”问题。所设计的问题,不切合学生的实际,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也不管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提出的问题,学生无从下手,摸不着头脑,过于艰深,不但不能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反而使课堂教学限入僵局,学生活动形成冷场,这也是一种更加可怕的无效问题:如在教学《奇妙的克隆》中,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克隆技术”?虽然教材上谈了“克隆”这个概念,并举实例讲了“克隆技术”的应用,但并没有讲什么叫“克隆”技术,这里涉及很多专业术语。教者提出这样的问题,这岂能是初中学生回答得了的问题?(4)“拓展式”问题。这类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中曾经广为流行,一些语文教师极力效仿。“拓展式问题”往往出现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课堂拓展部分里。有些老师为拓展而拓展,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等等,在语文课上,大谈思想政治教育、环保、旅游资源开发等问题。如上《愚公移山》结束前5分钟,老师问:“你对愚公的做法有何评价?如果把愚公换成了你,你会怎么做?”这两个问题,意在引导学生谈环境保护问题,这是语文课堂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吗?

(5)“重复式”问题。提出的某一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多次提出,或者是问题提出的方式不同,实质是同一问题。如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这种情况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屡见不鲜,造成课堂教学冗长,收效少,进度慢,费时间,效果差。

篇7:注重自主学习成就高效课堂

——浅谈初中历史课中建构性预习

垫江第五中学校:游绍中

余登清

在当前规范教学行为、追求课堂高效的教育背景下, 我校大力推行“先学后导、问题评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序曲,已经被我校高效课堂模式强力纳入到课堂教学的统筹安排中。然而,要发挥两者的最大合力,预习就不能仅立足于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更要侧重思维的创设与建构,要通过“将死的知识转化为活的思维”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预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预习,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解之前,先对某些未知的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和感悟,并形成个性化认知的学习行为。学生根据需用自主展开的学习过程,实际就是学生的一种自学行为。它的主要目的是在接受老师的授课前,依据学习目标,对将要新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

它能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以至优化课堂细节的作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无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要心中有数。变“老师要我做什么”为“我要做什么”。通过预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下一阶段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了解到自己在什么地方有疑难和问题,从而确定自己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听课的时候就会更有针对性,更容易集中听课的注意力。对更好地掌握该阶段的学习内容有积极的帮助。

我校“45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下的建构性预习已经实行了一年多,然而我在历史教学中发现学生预习环节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学生不知怎么预习,盲目应付;预习方式过于简约,多数学生只完成预习评价单的所谓“填空”内容就了事,根本没有认真看历史教科书,或者由于时间短促,采取“快进”式的方式来应付,对未来的课堂内容作了浮光掠影式的了解,对于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做恰当的估计和确定;许多老师认为预习只是学生们的事,对学生预习的指导和落实关注度不够;师生缺乏恒心,不能坚持;有效性差等等。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历史教学中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呢?

首先,一张好的历史“预习导读评价单”是高效性的前提。教师设的评价单必须体现以下原则:先将知识预习转变成活动探究,再将活动探究转向问题解决,最后将问题解决上升为思维的主动建构。因此,评价单要有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等栏目。要设计关键知识回顾,能体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更要设计有围绕重难点的填空题、判断题、知识连连看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以便学生变式参与学习,“横看成岭,侧看成峰”。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评价单的设计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它是整个课前预习尝试的核心,既是老师的指挥棒,也是学生的领路灯,又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一张高质量的预习导读评价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建构性预习。

其次,学生掌握良好的预习方法是关键。要看、思、做结合,三位一体。认真学习,认真思考,适当地做些习题和实际操作。看,首先是把历史教材新课内容通读一遍,然后用笔勾划出书上重要的内容(包括历史事件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结果影响等),需要查的要查,需要想的要想,需要记的就记。做,在看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做做本课后的练习题。思,指看的时候要想,做到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手在写题,脑在思考。预习以后,要认真做好笔记,包括重点结构或提纲、摘要,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有关内容的摘抄,心得体会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自己对新教材的“初步加工”有深刻印象。

再次,有着较充裕的预习时间和老师的督导落实是保证。最好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样印象较深。新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 2

就少预习一些时间。应选择那些自己学起来吃力,又轮到讲新课的科目进行重点预习,其它的科目大致翻翻即可。某些学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预习下一周要讲的课程,以减轻每天预习的负担。即使时间仓促,也要利用课前几分钟来预习。教师要落实历史课代表课前检查,以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预习应在当天作业做完之后再进行。时间多时,就多预习几门,钻得深一点;否则就少预习几门,钻得浅一点。切不可每天学习任务还未完成就忙着预习,打乱了正常的学习秩序。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四个环节组成了每课时的一个圆环,只有当前边一圈滚过之后,方能滚入下面一圈,不能因重视一个环节而打乱了圆环滚动“轨迹”,影响其它环节的运行。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根据学习的惯性理论,在各门学习成绩都很好的情况下,有特殊原因,时间太紧,对于自己擅长的内容可以不预习或花少量的时间预习,对不是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章节也可以不预习。思路照样联系得上,好像铁轨上留有缝隙,火车照样通过一样,但是距离不能太远,否则就会造成“翻车”。

篇8:优化课堂提问 成就高效课堂

一、引导式提问

数学是一门抽象、严谨的学科, 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在当今教学整体结构中, 学生已不是被动的客体, 而是在教师主导作用引领下的教学活动的主体, 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科特点之间的矛盾就要求课堂中引导式的提问必不可少, 让学生明确思维指向, 远离不必要非数学因素的干扰, 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抓住要点, 思维呈现明显的倾向性, 让有限的课堂呈现出最大的张力。

用数对确定位置中, 当已经明确学生甲具体位置并用数对表示是 (2, 3) 后, 请同小组的学生全部起立, 要求每个人都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前一个数都是2, 后一个数在不断发生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为他们同在一小组, 在同一列) 如果要用一个数对来表示这一组, 应该怎么表示? (2, a) (2, x) ……你是怎样想到的?以后看到这样的数对说明什么? (他们同处在第2列) 。请和数对 (2, 3) 在同一横排的学生起立。你们能用一个数对表示他们的位置吗? (a, 3) ……和刚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通过一个个指向明确的问题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 不断完善学生对数对的认识理解甚至运用。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 指向明确的引导提问,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还能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二、生疑式提问

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应渗透到每一堂课的引导中。很多时候我们更关注孩子思维的完整性, 考虑问题是否周到, 而忽视了他们思维批判性的培养。同样学生也更倾向于穷尽所有可能, 而忽视对每一种可能性存在的再次判断。比如:一个等腰三角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长6厘米和3厘米, 你能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各是多少吗?学生很自然会知道:这里并没有明确告诉6厘米和3厘米分别是三角形的什么, 由于惯性思维, 马上考虑到两种情况:6、6、3和3、3、6, 当学生正得意于自己审题仔细考虑完整时, 老师不必很快判断, 只需轻轻一点:“这样的三角形都存在吗?”学生的思维会马上活跃起来, 继而邀请学生进行分析甚至“争辩”, 让不同思维进行碰撞产生火花, 让他们经历肯定—再分析—否定—纠错的过程。教师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 将错误转化为资源, 将疑惑抛给孩子, 促发再思考, 在思考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自我否定, 自我纠错, 更有效地加强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三、开放式提问

提问在课堂上表现为师生之间的对话, 是一种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活动。早在1912年, 美国的史蒂文斯在对教师的提问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在教师众多的提问中, 大多数是记忆型问题, 仅要求学生根据书本做直接的回忆或具体事实做回答, 而很少要求学生做高水平的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课堂上开放式问题的提出, 能有效地防止学生的思维定势, 调动认知内驱力, 培养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认识事物和反映事物的能力。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 不仅仅停留在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上, 而是深入挖掘, 跳出刻板的思维方式。如:张大爷用40米长的篱笆准备围一块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地, 提问:你觉得可以怎样围呢?你能帮助张大爷找到面积最大的那种围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大调动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在自主探索排列的过程中不断巩固算法, 同时也感受到周长相同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差异性, 并在问题的引导下, 探究比较出最优化的方案, 初步感受到隐藏的规律,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深化, 使得课堂这一思维舞台变得更加绚烂精彩。

四、延伸式提问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 但学生获得新知, 并不是学习的终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随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所以, 数学课堂上问题的设置不能仅仅局限于纯数学知识, 而应该适当延伸, 与学生的提问交流不能完全孤立于生活之外。如教学5的乘法口诀, 老师出示5的乘法口诀儿歌后, 提出:你能找到藏在生活中的5的口诀吗?学生指出“正”字, 梅花还有古诗都有数学发现。通过这样的提问将所学的知识与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巧妙地融合到一起, 为学生架起了数学与生活沟通的桥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审视我们的生活, 彰显了课堂活力, 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上一篇:经济政治与哲学下一篇:单位中秋节放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