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报告

2024-04-21

”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报告(共6篇)

篇1:”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报告

“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报告

一、绪论

语文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好语文既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因此,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教学“各因其材”,便产生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落实这一思想的

教学方法,特别是在采用“班级授课制”以后,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变得更为迫切。国内外关于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实践和层次教学实验,都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但现在还不能说,我们语文教学已经做到了“因材施教”。自1978年吕叔湘先生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学生“高分低能”以来,语文教改百花齐放,流派纷呈,活跃了语文教师思想,丰富了语文教改理论,探明了语文教改的方向,培养了一大批语文教学新秀,其功不可没。但无庸讳言,一些新教法或忽视了中差生的困难,或操作方法零碎繁琐,没有规律可循等,无法适应农村语文教学实际,在农村实际教学中的利用率并不高。至今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仍在继续。笔者遵循“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学习借鉴了近二十多年来语文教改的成功经验,在长期的教改实验中,形成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构想。

二、实验缘起

(一)语文文教学的实际需要。义务教育是年限教育,小学生免试升入初中,既不允许留级,又不允许学校分快慢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传统的“一切齐”“齐步走”的教学方法无法照顾到全体学生。要么只顾优生抛弃大多数,要么从平均情况出发,使优生不优,差生更差。因此教师和学生家长都强烈要求改革这种教学方法。

(二)素质教育的呼唤。传统的“-•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法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教学表面上看是面向全班同学,其实只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生,而忽视了大多数中差生,煮的是一锅“夹生饭’。就是对“尖子”生也只是重视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技能的训练,而忽视读写听说能力,思辨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他们“高分低能”。这种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三)农村教学改革的需要。许多新的教法因脱离了农村语文教学的实际,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实际利用率不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然充彻农村学校的课堂。即使有的教师想进行教改,也只是这里学一招,那里学一式,东一榔头西一棒,浅尝辄止,很难形成气候。“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方法,模式及相关假设都植根于农村语文教学实际的土壤之中.本课题的实验可以使教师研究有目标,教学有模式,操作有“抓手”,评价有标准,会激发大家教改的积极性。因此开展本课题实验,是推动农村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四)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的需要。农村教师谁也不愿意常年在老经验上“原地踏步’,一生在少慢差费的圈子里“打转转”。他们非常希望通过学习、研究,实验适合农村教学实际的新教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价值。本课题立项后,教师的实验,有领导重视,有舆论支持,有机制激励,有专人指导。他们要学习

理论,研究教法,要上“实验课”、“公开课”、“示范课”,撰写研究论文,设计教学方案,参加研讨交流等,这些都会有力促进实验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实验依据

(一)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一是哲学依据。教学法是属于意识的范畴,应该符合具体学生的实际,应该是学生发展需要的产物和反映。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对充满发展潜力的学生,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去观察他们,弄清他们各自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成绩有差异的学生,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确定异步推进的层次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之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二是教育心理学依据。各国教育家几乎一致认为学生之间存在智力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实行能力分组是发掘和培养人才的良好途径之一。他们还认为分组后,教师面对的不再是一批

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而是能力大致相同的学生。这样,教学就比较容易适应学生的能力和要求,就能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异步推进教学法’吸取了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形式和成功经验,又克服了分组的、个别的课外的教学形式低效的弱点,把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和课外的教学形式,优化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四阶六步’,既符合学生家长的愿望,又符合时代的要求。全面地体现了因材施教和启发性、民主性、整体性,积极性的教育原则,以及循序渐进的原则。”(谈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学语文》2000年第1期)。三是教学论依据。异步推进教学法落实了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落实了听说读写思全面训练的教学原则,落实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落实了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四、实验目标

(一)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充分发挥

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争取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改革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教学模式,变“满堂灌”“填鸭式”为“启发式”“研讨式”,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注意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与习惯。保证使每一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使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二)从教材、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教学层次性和照顾学生差异性的原则,构建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实际,既符合语文素质教育要求,又体现汉语文教学常规,既体现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的教学理念,又便于教师操作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基本教学模式。

(三)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青年教师的当务之急不是靠一二节课周游

历国,而是形成思想,钻研理论,把教学问题想深一些,想透一些,想远一些,想实一些。惟其如此,青年教师才有发展后劲。”“有的教师为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受某些‘公开课’、‘表演课’舆论的误导,满足于一招一式的追求与设计,最后只不过是一个没有思想的‘教书匠”(上海陈军语)我们进行该课题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教师学习理论,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形成教学思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五、实验措施

(一)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具有强烈的教改愿望,当“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这一研究课题确定后,我县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表现出了巨大的教改热情,全县有近百名教师主动参与实验,并积极撰写研究论文。但为了有效地操纵实验中的各种因子,我们只确定了严桥初中、赫店初中、旭光初中、苏塘初中、三溪初中为实验学校,在无为中学、汤沟中学,六洲中

学,严桥中学等学校确定了实验班。在严桥初中进行了同年级四个班级的等组实验。其中一个班用单元整体教学法,一个班用“三主四式”教学法,一个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班用“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前三者为对照班。四个班的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完全一样。教师素质基本相同,都是教学骨干,其中用单元整体教学法的老师,长期在重点班任教,是全校的骨干教师;用“三主四式”教学法的是一位教改意识很强的青年教师,经常进行全镇的“观摩教学’,是大家公认的后起之秀;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是一位语文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全镇语文界德高望重;实验班教师周可学老师在进行实验前,教学能力与他们基本上是在同一水平上。这四位教师的敬业精神都很强。实验班的实验变量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三个对照班用各自的教学方法教学。四个班的学生入学成绩、,年龄、家庭经济水平、学习能力和态度等基本

相同,并用随机化抽签的力法,随朝,分派任教班级。汤沟中学为了控制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由王开东一人同时担任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教学。因为苏塘初中所有的老师都主动进行实验,实验变量相同,只能以学校为单位,以单组实验的程序设计。其他实验学校或实验班与上述三个学校的方法基本相同。

(二)控制无关变量。1,用“平衡法”使一些无关变量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中的影响基本相同。如严桥初中等学校实验班与对照班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完全相同,学生数、学生成绩、智力及学习态度基本相同,教师素质相当,教师的敬业精神都很强。其无关变量的影响基本保持平衡。

2、运用纳入法减少无关变量。在实验中——些无关变量是无法排除的,如进行本教法实验,教师必然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法;同时还将预习和课外语文学习活动纳入了教学过程。因此单组实验,我们将其纳入实验之中,作为多变量实验。而在

严桥初中,赫店初中和旭光初中等校,则鼓励对照班教师也重视预习和课外教学活动。这样尽量减少无关变量,有利于研究多变量的交-互作用,对处理好实验诸要素的相互关系,使各要素处于最佳结构状态之中,这对获得最优效果有特别重要意义。

3、把变量变为常量。如在汤沟中学,由一个教师同时担任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教学,以控制教师教学水平产生的差异。

(三)运用“准实验法,鼓励非实验教师进行“原生态”试验,全‘县运用本教法的教师近百人,课题组其实只有笔者—•人负责,其他成员均为各校的实验教师,因此无法刘‘所有教师的实验实施全程、全面、有效的操纵。但又不能不让他们•。“实验”,也不能无视他们的“实验’。于是就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研讨会请他们参加,讲座请他们听,“公开课”“示范课’活动请他们听评•,研究论文鼓励他们撰写,笔者还定期深入他们课堂调研指导等.但对其实验的无关变

量不作严格控制,让实验变量“回归自然”,使其“实验”基本上在“原生态”环境中进行,以了解它的适应性、生命力和效果.实验成绩以其所在乡镇或市县统考和各种竞赛成绩与其他来进行实验的,条件相当的学校或班级进行比较。这样“实验”的内在效度虽然比较差,但却为我们研究其外在效度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同时“实验”教师众多,形成了“横向重复”的格局,我们能及时从中求同寻异,比较分析,研究其“循环重复”的可能性,及时辨识其研究信度。

(四)注意实验的代表性.我们在实验点,被试的选择,实验教师的配备等环节上,确保它们在实验研究中的代表性.被确立的实验学校,除无为中学外,全部都是普通乡镇初中和普通农村完全中学,坚持在普通学校,普通敷师、普通学生。普通教材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这样不仅使实验获得普遍意义,而且为我们将实验校,班的成绩和实验范围外的校,班成绩比较分析,提供了一定的

可比性。

(五)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可以用几句话采概括:“严控重点,全面铺开,点面结合,统筹安排。”“点上攻关又示范,面上伤用亦探研,理论实际结合紧,开会交流解疑团。”(详见本人撰写的“结题报告,)

六、实验成效(一)构建了基本教学模式。

“中学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四阶六步”。“四阶”是指“引读感知阶段”、“启读生疑阶段”、“研读演练阶”和“运用迁移阶段’;“六步”即:“指导预习——同步教学——分组讨论——异步训练——课堂小结——课外练习”。“引读感知阶段”即“指导预习”,是教师布置预习思考题,或提出预习要求,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如让a层学生熟读课文,并运用工具书掌握生字词;.让b层学生在a层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写什么,并初步感知课文的梗概;c层学生在朋层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的思想感情或写作特点

等。请学生将疑难问题记下来,或写在小纸条上,课前交给老师,或上课质疑.我们有的实验老师还特地设计了“学生质疑卡”,让学生质疑问难。

(二)建立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机制。一是因材施教的机制。它打破了“一刀切”“齐步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形式更为灵活多样,教学目标更为分化具体,教学内容更切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教学活动更具有立体交叉性,为课堂开辟了多向交流的渠道,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变“讲堂”为“学堂”的机制。它根治了那种一成不变的先生讲,学生听“一讲到底”、“满堂灌”的陋习。因为“异步推进”的课堂是容不得“一讲到底”的,“满堂灌”自然成了“犯规”的行为。同时教师也没有时间给每一个学生来一个“一讲到底”。教师只能用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形式进行“精讲”,学生相对有了充裕的时间“多练”了。三是教学的内控机制,在“四阶六步”中,“四阶”是学生学习语文循序

渐进的四个认知阶段,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异步推进;“六步,中的每一“步’都是面向全体,分类指导,旨在推动全班学生异步前进。同时“四阶”是“六步”的目标系统,“六步”是“四阶”的操作系统。如“指导预习”的目的与任务是“引读感知”,“同步教学”是“启读”,“组织讨论”、“异步训练”和“课堂小结”是“研读演练”,“课外练习”是“运用迁移’等。这样每“步”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就会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就能步步登高,拾级而上,发挥语文教学的整体功能与系统效应,可有效地防止负迁移。

篇2:”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报告

报告

“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是我县教研室教研员盛书山同志历经20多年时间潜心研究而总结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解决了当前农村中学语文素质教育阶段产生的许多棘手的问题,因而引起了许多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浓厚兴趣,并还开始积极开展研究和实验工作。该课题于l999年lo月被省教育规化办公室和省科研所立项为省级教育科研课题。作为第一批该教法的实验教师之一,我于l 997年着手教改实验,在县教研室的主持领导下,我制订了实验计划,定期举行公开课,不断总结实验的经验和教训,撰写实验论文和总结,现将我的实验工作报告如下。

一、实验内容和目的

(一)实验内容

l、将“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基本模式(即“四阶六步”,“四阶”指:引读感知阶段,启读生疑阶段,研读演练阶段,运用迁移阶段;“六步”指:指导预习—同步教学—分组讨论—异步训练—课堂小结—课外练习)搬入阅读教学中;

2、尝试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异步推进教学法”;

3、运用“异步推进教学法”优化语文课堂结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目的

1、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革除传统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齐步走”“填鸭式”教学弊端,变“教堂”为“学堂”;

2、尊重学生间存在的智力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异步推进,整体驱动,使学生的语

文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实验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思想和索质教育.理论为指导,遵循“三个面向”的原则,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一)理论依据

以课题设计者盛书山同志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再探》、《三探》为理论依据。

三、实验的措施与步骤

(一)措施

接手实验工作以后,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我制定了周密的实验计划。为使我的实验结果更具真实性和有效性,我选择了比较法进行实验。首先学校领导从我校语文组十几位教师中精心挑出三名激师任教我实验班平行班的语文。这三位教师中,一位是五十几岁的老教师,他常年把关初三,在传统教学力面积累沉淀的

终验丰富,是我镇语文教学界德高望重的泰斗;另一位是责任心强,在单元整体教学上颇有建树的中年教师,她在我校长期任教重点班的语文,工作成绩突出;还有一位是刚分配到我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她工作热情高,教学业务上肯钻研,在乡镇的观摩教学活动中已崭露头角,是大家公认的后起之秀。其次,学校让我们都从初

一起始年级开始工作,并根据小学毕业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合理分配组班,一班定为实验班。

㈢实验的步骤

l、实验的初步探索阶段

l 997年底,我开始把“异步推进教学法”模式(前面提到的“四阶六步”)搬进语文课堂。刚开始,我遵循“戴着镣铐跳舞”的原则,在阅读课教学中我严格而规范地按照其基本模式去组织教学。为了落实优化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实验目标,我在具体操作申又对每个教学环节作了一些

有益的尝试,深入了原有的理论研究,现仅以指导预习和分组讨论两个教学环节为例加以说明。

指导预习是“异步推进教学法”模式的起始步骤。在实验前,我虽也很重视指导学生预习,但通常只是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完成而已,忽略了学生认知程度的差异性,这客观上就遣成了“一刀切”、“齐步走”整齐化一的状况。实验中,我指导学生预习,特意设计了《语文质疑卡》,形式如下:

学生姓名:问题类型:

要求解答形式:编号:

疑难问题:

教师意见:

篇3:中学作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

第一个程序“议”,包括“定题”、“讨论”、“成果交流”、“评价”。“定题”是指教师规定作文的范围,或给一个话题,或给一篇材料,或教师命题,让学生围绕教师给的题目,结合学生各自的情况再命题。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拟定作文的题目,确定作文的题材(让学生独立思考十分钟左右,并将自己拟定的题目和内容梗概,即思考的成果简略记录下来)。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要写的题目和内容。“讨论”是指教师组织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每位同学都谈谈自己的想法,再互相建议“你应该怎么写”,“你应该增删哪些内容”等。通过互相补充,互相点拨,互相评论,互相帮助,形成各自作文的构想(或作文的雏形)。教师要逐组介入,参与讨论(十至十五分钟)。“成果交流”是指各组选出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的情况,包括大家的题目和构想,特别是有创意的题目和构想等。让全班同学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十五至二十分钟)。“评价”是指教师对同学们的交流情况进行提示性的、导向性的、鼓励性的评价,或请学生代表对其感受最深的口头作文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把评价引入学生作文的过程之中。

经过广泛深入地“议”,把“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写好”的问题潜“移”默“化”到学生的脑海里,而且会成为他们丰富多彩的记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同时,还可以丰富他们的思想。有人说:“你一个思想,我一个思想,加在一起就会产生更多的思想”。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我们必须将这四大要素引入作文教学过程之中。

第二个程序“写”,即指学生在课余写作文。有了题目,有了要表达的内容,有了写作文的思路和构想,还不等于形成了作文。要完成一篇作文,学生还要经历一个艰难的文字组织过程。因此,我们不提倡“当堂作文,当堂完成”。因为“当堂作文,当堂完成”只是一种变相的考试,只能反映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利。

第三个程序“评”,包括教师“批改”作文和作文“评讲”。“批改”时,教师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多就少改,注意捕捉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特别要注意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新的增长点”。眉批和总批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教师批改时要做详细的记录,作为“评讲”的备课资料。“评讲”时,要注意赏析不同层次学生的文章、语段和句子。每次表扬面不得少于三分之一 ,特别要注意表扬作文成绩差的学生的“新的增长点”。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还要对存在的有倾向的共性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对个别的问题,教师要进行个别指导。不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名批评作文写得不好的同学,更不能用讽刺挖苦的口吻念他们的作文或写得不通顺的句子。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削弱他们作文的兴趣。

以上是中学作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或曰“范式”,我们并不要求每一次作文都要完整运用这个模式,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简化“议”的过程。但要体现其指导思想、基本内涵和教学原则。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分层启动,因材施教,异步推进”。基本内涵是:“教学过程的异步推进(包括课内和课外的异步推进);不同层次学生作文的异步推进;每个学生原‘最近发展区’和新的‘最近发展区’的异步推进。”教学原则是:“面向全体,突出主体,注重过程,强调合作”。我们这里说的层次,与层次教学说的“层次”是有区别的,它指的是全班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个层次,它是容个别教学方法于班级授课形式之中,以期达到个别教学的效果和班级教学的效率。

篇4:”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报告

友来稿)

无为县旭光初中肖晓 一,前言:

我校“异步推进教学法”的研究于1999年9月向县教研室中报的课题,属“中学语文异步推教学法的子课题.经过实验组教师两年时间的研究与实验.形成了“异步推进作文教学法”研究的阶段性成效.一改过去陈腐的作文教学模式:即指导、写作、批改、讲评的“一刀切”.表现为题目教师出.提纲教师拟,文章教师批,优劣教师评。教师“扶着走”、“一言堂”,根本不看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性和动态性.学生对作文视为苦差事.为了克服这些弊端,我们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作文能力结构及初中生作文能力发展规律为依据,以“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四阶”、“六步”模式为指导,大胆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异步拟题”、“异步指导”、“异步训练”,“异步批改”、“异步评价”的“五异”作文教学法,并在全校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可行性的研究.

二、实验目的:

l、运用异步推进的作文教学法旨在让每个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探索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3.验证“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模式一“四阶”、“六步”在资料

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四阶”即“引读感知阶段”、“启读生疑阶段”、“研读演练阶段”和“运用迁移阶段”;“六步”即:指导预习一同步教学一分组太论一异

步训练一课堂小结一课外练习)

三、实验概况:

1.实验时间:1999年9月~200l年4月。

2,实验对象:,初一两个班,其中(一)班为实验班(人数52人).(二)班为对照班(人数50人,跟踪测验对比。

3、实验方法与结果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两班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情况。见表

1、表2。表l实验前两班学生对作文课学习的兴趣调查表 组别类别人数感兴趣兴趣一般不感兴趣讨厌不表态 百分比

实验班人数8人25人12人5人2人 百分比15.4%48%23%9.6%3.8% 对照班人数7人26人10人4人3人 百分比14%52%20%8%6% 表2:旭光初中初三实验后两班学生对作文课学习的兴趣调查表 组别类别人数感兴趣兴趣一般不感兴趣讨厌不表态 百分比

实验班人数24人20人6人2人0 百分比46.2%38.5%11.5%3.8%0 资料

对照班人数9人23人15人2人1 百分比18%46%30%4%2 从表中可看出实验前两班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情况基本一致,但实验后情况就大不一

样了。这说明实验“异步推进作文教学法”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的 潜能。

(2)实验对比法:

将实验班按异步推进作文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班按传统的常规方法进行教学,在同一老师,相同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情况下,组织考核,根据“安徽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为标准评分,并对两班成绩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见表3,表4。表3实验前两班作文考核检验表 实验班对照班均差t值p值 X1S1 68.8513.8X2S2 6812.7 X1-X2-0.1t-0.025p p>0.05 表4:旭光初中初三实验前两班作文考核检验表

资料

实验班对照班均差t值p值 X1S1 82.855.71X2S2 67.68.69X1-X2 15.25t 6.56p p<0.01 从表

3、表4中可看出两班作文成绩在实验前无显著差异,而实验后作文水平有了显著性差异,P<O.Ol,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

四、原因分析

实验班学生两年后写作兴趣和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是我们在实施异步推进作文教学法时做到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把握四个层次,即①摸清学生底细,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划线分层教师对学生胸中始终有一本活档案。②训练体系分层,依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制定训练目标序列,(如:初一年级着重进行记叙文训练,包括叙事、写景、写人等训练;初二年级继续写记叙文.着重进行说明文训练,包括实物说明、事物功能说明、程序说明、事理说明等;初三年级继续写记叙文,着重进行议论文训练,包括一事一议、论证方法、想象作文等),使写作文过程有序化。同时还将训练内容分成若干有序的单元或专题,一次训练集中解决一两个问题,从指导、写作、批改、讲评到个别辅导都围绕训练专题进行突破。绝不面面俱到,贪多求全。如记叙文可分为记人类、记事类、描写类三大块,每一块再划分,如记人类又可分为“记一个人”和“记一群人”两大类。资料

说明文可分为说物式、说理式、说事式三种类别。议论文可分为阐释式(以正面立论为主)、批驳式、关系式(以辨析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为主)、引申式(从寓言、故事入手引出哲理)、评述式(读后感、评论等)。这样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形成稳定的训练序列.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③目标分层:对异步学生实行异步定标,让他们在每一次的训练中都能在自己所属的领域内达标或超标。④评价分层:以异步学生个体的纵向对比作评价标准,教师始终有一本学生写作水平不断推进的动态发展档案(二)讲究三个“注重”。即:①注重文前的异步指导和文后的异步评价。如:学习《卖炭翁》一文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提出了不同的写作要求,A层(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将此文改写成白话文即可,A层中若再有困难,就降低要求,只要把文中情节叙述全、叙述通就算达标,若能重新构思情节讲述就算超标。B层学生中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补充情节,丰富内容改写就算超标。c层学生要求就更高了,不仅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思情节,文句流畅地表述还要求他们充分调协自己的感觉器官。力争从多角度,多方面地渲染那天气是如何的冷,老人是如何的苦,富吏又是如何的酷!这样的异步指导,避免因目标单一过高,使差生产生畏难情绪。另外每次作文后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千方百计、不拒形式地给予肯定与表扬。尤其是差生,哪怕是有点滴进步,都要适时指出来表扬一下,让他们谈谈写作的收获与体会,对写作产生好的情绪,使之喜爱作文.愿望作文,从而感到成功的愉悦,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评分时也是异步给分,只要是进步的习作都舍得给分,用分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个学生的写作热情,这样全班各个学资料

习小组之间(班内成立TA.个学习小组,组员优、中、差搭配好)比学赶超,相互竞优。有的学生一改再改,作了再作,老师讲评后,主动重写,让我再给他评分。如班上的“数学王子”高

篇5:”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报告

无为县赫店初中 实验教师:丁少国 执笔:汪先武

一、前言:

为大面积提高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我校语文学科作为县级教改试点学科,从9月开始实验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1910月,该课题被立为县教研室确定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课题组的子课题,为使该课题的研究能深入地进行下去,通过省级验收并进行大面积推广。现就三年实验情况报告如下:

二、实验内容和目的:

(一)实验内容

l、运用“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基本模式(即“四阶六步”,“四阶”指:引读感知阶段,启读生疑阶段,研读演练阶段,运用迁移阶段;“六步”指:指导预习一同步教学一组织讨论一异步训练一课堂小结一课后练习)进行教学;2、运用“异步推进教学法”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实施异步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如。

4、搞好课内外辅导,对潜能生实施转化,力求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实验目的

l、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潜能,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革除传统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齐步走” “填鸭式”教学弊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2、尊重学生间存在的智力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异步推进,整体驱动,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三、实验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遵循“三个面向”的教育教学思想,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二)理论依据

以课题设计者盛书山同志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再探》、《三探》为理论依据。

四、实验的方法和条件:

方法:采取比较实验法。担任实验班的教师采用“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组织教学;对照班的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条件:精心选择两名教师分别担任实验班和对照班语文教学。这两位教师学历相同,工作经验都丰富,工作责任心相当。其次,学校从初一年级开始实验,并根据小学毕业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合理分配编班,分班时两组学生数及综合摸底考试成绩表:表一:编班摸底考试成绩

类型

分数

人数

班级

最高分

最低分 各分数段及人数分布情况

85以上 80

84 75

79 70

74 65

69 60

64 55

59 50

54 45

49 40

44 40以下

实验班 56 65.3 83.5 34 3 5 7 9 10 8 7 4 2 1

对照班 56 65.2 84.0 32 3 4 8 8 12 7 8 3 2 1

五、实验的措施与步骤:

l、合理划线分组,定出异步推进的层次。

实验前,充分了解学生,可通过观察、交往、调查、考试和民主的自我鉴定的方式,采取以学生自愿为主,教师辅之以审核和微调,进行合理分层。分层前,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使学生真正认识分层的目的,了解分层的必要性,防止由分层而产生负面影响.分层后,又逐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作些调整,合理地进行升降,保持动态平衡,让他们始终

处于最佳的层次之中.一般可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按差、中、优分成A、B、C三个层次,人数比例大致以2:4:2为宜.

学生层次划分后,再按A、B、C--个层次人数的比例,兼顾性格互补,性别搭配的方式合理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比如我校实验班有学生56人,A层次和C层次的学生各14人,全班分成7个小组,每组A、c层次的学生各二人,其余4人为B层次的,C层次的学生为组长,负责辅导A层次的学生和帮助B层次的学生解难释疑.这样既便于互帮互学,又能使学生的能力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得到提高。

2、针对学生层次,设制异步推进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备课时针对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各层次目标是在保证全体学生合格的基础上,让各类学生既能“吃到”、“吃了”,也能“吃饱”,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同时留有余地,充分考虑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制订向高层次过渡的递进目标。这样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到层,细化到人,有利于增强各类学生

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成各类学生都能达标。

3、实行因材施教,以单元教学为框架,灵活选择教法。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单元教学为框架,具体采用异步推进教学法,在课堂教学的每一阶段,都尽可能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收获.教学时,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分层指导、设疑解难、引导提问、讨论小结的方法,使优生学得充实,潜能生经过努力也能消化得了。对A层次的学生应多关注一分,厚爱一层。每一阶段的要求,难度小一点、问

题可简单点,采取一些“低起点、小台阶、快步走”的教育原则,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和B、C层学生的牵带下,克服困难,拾级而上。而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可放开走,设计的问题可灵活一些,难度大一点,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4、设计等级化作业,采用形式多样的批改方式.

为了调“众生”口味,使各层次学生都有题可做。在作业的设计中,根据教材的弹性、大纲的最基本要求、各层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量体裁衣”,设计等级化作业.对A层次的学生,练习作业难度可降低,并给予必要的提示,铺设坡度,切实减轻潜能生的学业负担,增强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并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纠错补漏。对于C层次的学生则可根据

教材的内容,设计要求较高,难度效大的选做题,让他们完成,培养他们综.合地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B层次介于两者之间,并鼓励他们选做C层作业。作业批改,形式多样,如面批、小组内互改、小组集体批改等等,评分可采取等级制、百分制、更要用评语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对学生作业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就要予以肯定,对见解独特、作业态度认真、正确率高的作业等,可加鼓励性评语,对出现了错误的作业,暂不评分,待学生订正后再重新评分,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5、采用异步测试,实施异步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手段是用一把尺子量所有学生。然后通过考分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等级,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分层评价采用个体差异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层次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在总分为100分的试卷中,60分为基础题,40分为层次题。基础题为各层次学生必做题,层次题指选做题,难易程度不一.各层次学生可做相应的题目,难易度不同,但各小题分值相同。这样使低层次的学生也能享受得“高分”的喜悦,同时也不会把优生考“骄”。对A、B层学生若选做高一层的题目,采用降低优秀等次的办法.如A层学生做A层题目,85分以上为优秀,做B层题目,80分以上为优秀,做C层题目75分以上为优秀;B层的学生做B层题目85分以上为优秀,做C层题目,80分以上为优秀,做A层题目,90分以上为优秀.依此类推.这样有利于调动各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向高一层次发展.在加大考试改

革力度的同时,我们还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综合考查,精心设计表格(《语文平时学习成绩记录卡》、《“双基”考核各类成绩评析表》、《语文学期成绩评价表》)其中对作文、口头表达训练,根据中考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纳入综合评价.这样一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评价环境,给每个学生都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发挥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功能.

6、关心爱护潜能生,进行有针对性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各层次学生在原有层次上得到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另1是对中差学生,教师在课堂要利用学生练习时间,进行有针对性地疏导:在课外给予必要的辅导,适当地“开小灶”,尽量缩小差距,最终达到A层逐步解体,B、C层学生扩大,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个目标.

六、实验取得的成效:

经过98-的研究探索,实验取得了初步成效。

l、构建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

(1)在相对的综合性和绝对的针对性的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对学生合理分层.综合性原则就是面向班集体,根据学生已有的语文水平和能力、智商和情商,甚至于家庭情况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来综合分析,以权衡划分出A、B,C(差、中、优)三层。但是,综合性原则有它相对的一面。拿语文水平和能力来说,它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两大方面.而语文基础知

识呈现多点化特征,语文基础本技能又包括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再细分,据大纲可知,听说读写又包括48个能力训练点。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综合状况最好的C层学生不一定时时最好,处处最优;反之,综合状况最差的A层学生也不是点点滴滴最差,方方面面最劣。有些学生虽然擅长理性分析,却拙于感性朗读;而有些学生虽然强于口头表达,侃侃而谈,却弱于静坐默想,缀文成篇。至于在读音、写字等方面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差异更显得丰富复杂。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这说明给学生划线分层还应该考虑到划线分层之绝对的针对性。

针对性原则是面向学生个体的,就是说对学生个体而言,又可以将其自身的各种能力划分层次.教师心目中不仅仅要有“集体”意义上的层的概念,不仅要有棋盘上的“楚河汉界”,而且要有“个体”意义上的层的意识,要意识到“车马炮”的能力各有千秋.在异步推进的具体操作上,特别是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提问时,我们既考虑到综合性原则下的A、B、C三大层

次的特点,又注意到三个层次中的每个学生在各个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上长短优劣状况.这样就能做到整体异步推进,又能做到让个体扬其长,补其短.比如学生甲,根据综合性原则,被划分为A层。但是他在“说话”方面却表现很好,能说普通话,语音清晰,意思明白,态度自然,胆大气壮。这样,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把他当作A层学生看待.我们根据针对性原则,适当地考虑在某个教学环节上把他划为C层或B层.而学生乙,综合状况为C层,却在口头回答时,羞答答,怯生生,胆小气短,吞吞吐吐,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将其划入A层。

(2)教学目标分层,注重与学生分层的对接。异步推进教学目标的课文(或课时)教学目标应是依据大纲教学要求的总目标、年级教学要求的阶段目标和单元整体教学的单元目标来设计,此外,教学目标还应该分层设计。分层设计时,我们既结合教材内容,又很好地与学生分层对接.一般来说,课文前和教参上都有关于该课的重点和难点的提示与阐释.但这只是编者的

看法,作为一般的参考意见把它拿来作为该课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可以的,不过,不能照猫画虎,生搬硬套。因为编者毕竟与学生互不见面,这种重难点的提示与阐释总带有一定的猜测成分,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具体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重点和难点,进而确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上述的对学生分层理应成为教学目标分层的又一个重要依据,我们力争做到教学目标的

分层与学生分层的对接.

(3)理清异步推进课堂教学中的“线”。异步推进课堂教学中的“线”,就是“四阶六步”的教学程序.

“四阶”指的是课堂教学的“引读”、“启读”、“研读”、“运用”四个阶段。“六步”指的是①指导预习②同步教学③组织讨论④异步训练⑤课堂小结⑥课后练习等六个步骤。“指导预习”属于“引读”阶段,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目标预习并

落实检查. “同步教学”属于“启读”阶段,启发学生完成大纲和教材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实施“保底教学”,“组织讨论” “异步训练”“课堂小结”则属于“研读”阶段,教师要根据异步目标实施异步推进教学。我们已经把性格、能力具有互补性的学生、成绩好中差C、B、A不同层次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各组内在异步目标下,对教师设计的由

浅入深、有梯度的问题先进行个别学习,并把个别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合作学习小组内共同讨论,合作解决。如果仍解决不了,教师则给予指导解决。这一阶段各组中的三层学生是处于异步同举状态之中,各层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是不同的;但是同时也是处于以“优”带动“中”,进而带动“差”的状况。各层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点上均有所前进,能取得异步

共振共进的效果,“保底”与“培优”均能得以落实.最后的一个步骤“课后练习”属于“运用”阶段,为巩固教学成果而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或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各自达“标”,品尝达标的成功快乐,获得必要的信心,激发求知的内在驱动力。

(4)设计层进性的问题,运作合作学习小组。

①问题设计遵循层进性的原则。课堂提出一组问题的深浅难易程度要以占大多数的中等生可接受为基本原则,浅易问题面对A层学生,深难问题面向C层学生,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均有事可做.②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把班级分割成若干“块”。建立合作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是异步课堂教学的一张王牌。打好这张牌,就能很好地实施“异步推进教学法”。我们将实验的班集体切割成7个学习小组,让每组C A、B、C层次的学生按照2:4:2比例搭配.一个一个的小组在课堂上便呈现出

“块”状特色,在每块合作学习小组中,面对教师提出的一组问题,A层学生在思考解决中,步子慢,花费时间长,而c层学生则在迅速解决浅易问题之后,便开始攻克深且难问题。B层学生介乎其间。等到C层学生解决了最后的问题,AB层学生也已经分别解决了浅易和深浅难易适中的问题,都品尝到了成功的甘甜.他们又开始满怀信心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正在各自的下一

个问题上逗留.这个时候,C层学生也不是无事可做,他们将利用时问或对刚才的某个问题再次进行深度上的开掘探究或者从广度上的联系、类比、发散.他们的活动可以说是既“拔出了萝卜”又“带出了”;或利用时间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对AB层学生当起了“小老师”,在“教”之中,让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更明晰,掌握更牢固,运用更自如。如此,A层学生经过个别努力,

更经过Bc层学生帮助带动或教师的点拔,对深且难的问题也会有所领悟,基本上能够跟上趟儿,能够做到“一个萝卜一个坑”式的把握.由于多数问题是面向B层学生的,所以他们理解、掌握、运用的速度和质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这样每块小组中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异步”状态中,异步同举,异步共振,异步共进,都会在过去的基点上向前迈开大步!同时,合作学生小组

能造成民主、活跃、轻松的学习气氛,这一点特别有利于A层差生。他们消除了学习上的畏难心理,感到学习不紧张,因为他们在攻克较深较难问题时,常常能在集体力量的帮助和启发下获得认知,取得成功。

2、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突出了创新教育。

(1)赏识涂鸦,欢迎怪论--教师以爱来呵护各层学生创新的幼芽。创新教育是以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基础的。没有个性的发展而只是强迫学生就范于某种唯一性,那是无所谓创新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把学生分为ABC(差、中、优)三层,各层学生在学习中均呈现出鲜明的特性,他们的个性化思考与教师的、教参的标准化解释会不完全相同。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处理了学生的“非标准化”。A层学生是最容易在回答问题中“涂鸦”,对他们不够准确到位的回答,我们从不恨铁不成钢的大泼冷

水,而是细心诱导他们虽然不够清晰流畅却已经活动开来的思维。相对来说,C层学生对事物和问题常常语破天惊,大发“怪论”,如《背影》中的父爱只是一种溺爱,不足称道,等等。我们在常规备课中未曾料到的,冷不丁地碰上.但是我们并不给予一声棒喝,斥之为“怪论”,或者不予理会。相反,我们表示欢迎,因为那常是打破定势的创造思维活动。我们也不一味地简单说好,而由此弓l领一次讨论,在讨论中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明确他们的认识,或者允许他们保留不同意见。

B层学生介于AC层之间,他们解决问题常常四平八稳,没有很大的偏颇,不过缺少一点新意.教师之爱,自然也有他们的一份。

除了自己热爱学生以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各层学生个性之间融洽合作。合作小组是一个集体,要创造出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民主、平等的环境.在这样一个没有冷言冷语、冷眼冷遇的环境里,ABC三层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突破自我,发展个性,培养各自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找准穴位,勤于点击-_教师要以智来激活各层学生的创新思维.异步推进教学中,不但要尊重学生个性,以爱来呵护创新的幼芽,还要发展学生个性,以智来点燃创新的火花。ABC层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差别,我们分析了各层学生特性来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①对思维活动比较滞后的A层学生,侧重于联系生活,或联系旧知,诱发其联想和想象,活跃其形象思维,来让他们努力寻找事物之间的新关系,发现新知.这样,就能在展拓想象力的基础上,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②B层学生,比较沉稳拘谨,他们甘于静观客观存在的事物,乐于识记现成的某种结果。他们的思考和发言常常力图指向“唯一的正确”,无意于“旁逸斜出”,不愿“越雷池半步”,因此,我们侧重训练其发散思维。

一种训练方法是选择有多种结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教范仲淹《岳阳搂记》,我让学生对文中第三四段写的文字分别拟定小标题,要求尽量与他人的不一样。教鲁迅(《孔乙己》,我让学生展开想象,为小说情节再续结局.

另一种训练方法是置换法,即再找一个好的字、词、句、段来代替一向被奉为经典的原文,如教议论文,置换其中的事实论据。又如教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结尾“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我让学生自己想个比喻来代替“一片紫色的阴影”。结果学生说了很多,如“一张阴郁的脸”、“一颗沉重的头颅”、“一只黑色的怪兽”、

“一丛衰草”等,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景,同样烘托了人物沮丧心情。

当然这些比喻,也许不及作者高明,却能让学生尤其是B层学生不再拘守现成的,让他们有了一个信念:我也能创造!

③C层学生喜欢求新冒尖,不过常不免局限于思维定势,依然顺着旧路走,新意难出。我们注重诱发和培养C层学生去打破思维定势,开启求异思维、创新思维。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着力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要在定论前怀疑起来.我们并不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引人现成的答案中,让学生在定论前毕恭毕敬,不敢质疑,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积极地培养他们求异思维能力,养成爱思考不盲从的好习惯。

其次,要于熟悉处陌生起来.因为熟悉,就不再思考;因为不再思考,就没有新的发现.我们善于把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起来,在看似无疑处设疑,让学生在翻新的事物面前很有兴趣地重新思考,从而不仅获得新知,而且培养了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教鲁迅的《藤野先生》其中一句tt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其中的“但”是人人皆知的一个词,然而,我们一旦让这个词陌生起来,让学生思索它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活

了起来,C层学生更是在品读之后,认识到这里的“但”并不表示转折关系,而是含蓄地表现了鲁迅对清国留学生的嘲讽之情。

3、改革单一的评价模式,科学的设计评价标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出“基础题+层次题”的异步测试卷,还摸索出“抑客观题,倡主观题”路子.客观题(选择题、填空题)一般只能考查学生的思维结果,而不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这对于AB层学生,尤其是对A层学生来说颇为不利,他们原本在思考的.速度和质量上就有欠缺,万一思考了,却没有与“标准答案”一样的结果,便一点收

获、一点成绩也没有了,无法获得必要的激励。比如某道客观题标准答案为A。而他们在思考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发生了一点点偏差,最终选择了B。于是他们会自感白白地思考了一回,一失足顿成千古恨!而对于C层及部分B层学生来说,客观题简直象镣铐一样束缚了他们的手脚,让他们无法自由地展现自己的独创性的见解,甚至因为见解的独特而在“选A选B”上无所适从,直

至失分。

客观题唯一答案的做法,不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它会导致语文教学的机械化,学生思维的僵化,一切失去灵气和活气。所以,在设计等级化作业(测试卷)时,应该除却客观题之弊,而以主观题为主。以主观题为主,其目的垂于鼓励A层学生尽力地思考,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鼓励其他层学生独辟蹊径思考,有话尽管说!其结果是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的.

做一些主观题时,A层学生的思考即便没有正确的结果,得不到满分,但我们可以根据其思维活动所能达到的高度,给予相应的评分,只要他们在原先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都得到我们的肯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一份收获都会给A层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和动力。C层及部分B层学生主观题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有话尽管说,大展身手,充分表现自我.教师在评判时

一定要注重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当他们有崭新的思路、有独创的见解,只要是言之有理有据,即便是与“标准答案”不一致,我们也要视其思维的质量给他们以一定的分数,甚至是不仅给予满分,而且还应另外给他们附加分.这些附加分是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褒扬,反过来又会更加激励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形成了良性循环。

4、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由于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是针对有差异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不仅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而且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三年六学期期末考试,实验班学生语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而且各层学生的成绩都有一定程度上升。

表二:初一年级成绩对照

类型

分数

人数

班级

数 权系

W

最低分 各分数段及人数分布情况

85

上 80

84 75

79 70

74 65

69 60

64 55

59 50

54 45

49 40

44 40

初一年级 实验班平时 56 0.3 61.5 89 49 1 2 1 4 6 8 21 10 3

上学期 56 0.3 67.3 93 32 8 3 3 10 10 6 8 2 2 2 2

下学期 56 0.4 63.4 84 33 2 9 5 8 8 13 4 3 2 2

总成绩 56 1.0 64.0 88 38 3 2 5 6 9 7 14 5 3 1 1

对照班平时 56 0.3 61.9 85 49 1 1 1 6 8 11 15 11 2

上学期 56 0.3 67.6 83 37 8 8 4 4 6 8 5 5 2 2 4

下学期 56 0.4 56.6 83 30 6 3 1 1 6 11 6 9 9 4

总成绩 56 1.0 61.5 84 38 3 5 3 3 5 8 10 7 5 4 3

表三:赫店初中初二年级成绩对照

类型

分数

班级

数 权系

W

最低分 各分数段及人数分布情况

85

上 80

84 75

79 70

74 65

69 60

64 55

59 50

54 45

49 40

44 40

初二年级 实验班平时 56 0.3 62.7 89 47 1 2 1 23 0 2 16 11

上学期 56 0.3 69.9 96 38 8 6 3 12 6 4 7 3 2 2 1

下学期 56 0.4 67.2 90 37 1 2 9 12 10 9 4 3 1 2 2

总成绩 56 1.0 66.7 92 40 3 3 5 15 6 5 9 5 1 2 1

对照班平时 56 0.3 62.5 85 51 1 1 1 6 8 13 15 11

上学期 56 0.3 66.9 85 34 2 6 4 7 5 7 9 3 2 2 2

下学期 56 0.4 64.5 86 37 1 9 3 4 9 3 5 2 4 4 6

总成绩 56 1.0 61.5 84 38 1 5 3 4 4 8 12 7 4 4 2

表四:赫店初中初三年级成绩对照

类型

分数

人数

班级

数 权系

W

最低分 各分数段及人数分布情况 备注

85

上 80

84 75

79 70

74 65

69 60

64 55

59 50

54 45

49 40

44 40

初三年级 实验班平时 56 0.3 65.2 95 41 10 2 2 4 7 6 8 4 7 6

上学期 56 0.3 71.1 92 50 11 2 4 10 10 6 8 4 1

下学期 56 0.4 74.6 94 52 10 3 3 10 11 7 8 3 1

总成绩 56 1.0 70.7 94 49 10 2 3 8 10 6 8 4 3 2

对照班平时 56 0.3 62.7 89 45 2 4 1 3 15 5 6 12 7 1

上学期 56 0.3 66.8 90 45 5 4 9 4 8 9 4 6 5 2

下学期 56 0.4 68.2 90 46 4 6 8 4 8 7 6 5 6 2

总成绩 56 1.0 66.1 90 45 4 5 6 4 10 7 5 7 6 2

5、促进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

科学的教育离不开教育的科研。走科研兴教之路应该是教育适应新世纪挑战的最佳选择。几年来,由于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参与教改的教师得到了回报,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积极性.过去我们认为,教育科研只能是少数高等院校和部分专业科研机构的专利,普教战线的教师只能排斥在外。教改实验使我们意识到中、小学教师有必要也有能力参加到教育科研

中来,教师是教育的实际工作者,最了解教育对象,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处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地位。只有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形成的教育理论才具有教强的生命力。

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不仅是事业的需要,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三年来,我们在研究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教改实践,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先后有三篇教育科研论文在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教改还使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有一人次获得县中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6、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由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应试教育中的老毛病--过重的课业负担得以切实减轻,有利于减负的落实。

7、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心理上的包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均能在原有的基线上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对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8、增强了学生的亲师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改中,我们关心爱护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对A层学生尤其呵护,所以增进了师生的情谊让学生们亲师信道,反过来更有利于学生端正语文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对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教改实验的思考:

l.“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少、慢、差、费的毛病。前些年有人竟然用“误尽苍生”, “屠宰场”来指斥语文教学.各地语文专家纷纷探寻语文教学出路,提出了各种理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不尽完善。值此,我县盛书山老师提出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疑难。它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其主要表现如下:

①本教学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分析了多种教学法,他们只是侧重于教材教法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的研究.而本教学法,既注重与教材、教法的联系,又注重对学生智商、情商、家庭

和社会关系的综合考虑,将教学目标的分层和学生的分层很好的对接在一起。

②本教学法在理论上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独为一体,自成强劲优势。本教学法具有开放性品质,吸收其他各教学流派的理论长处,如点拨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

③在理论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精神,不仅注重传授知识,而且注重激发情感,培养能力。

④在实践中,增强了教师的参与科研的意识,促进了农村初中语文教改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2.“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使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本教学法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要注意不能伤害A层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分层要兼顾综合性和针对性的原则.

②在分组时,要注重层次搭配,性格互补,性别兼顾.人数不宜过多,多了不便于正常开展活动,过少了不宜开发集体的智慧。

③分层目标的设定,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分层要很好的对接.

④想方设法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向高层次目标迈进。

⑤在研究和实践中,不能固步自封,应该开放性的吸收其他各种理论的精华.

附录:有关参考资料(略)

篇6:”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报告

作文教学素称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不论在高考、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的赋分都超过总分的三分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真正花在作文教学上的时间、精力与之是不相称的。每每考试或作文竞赛优秀作文不多,而平庸和尚未成文的作文却不少。这与作文教学过程“走过场”和“不到位”是不无关系的。这一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有人慨叹学生的作文“一代不如一代”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县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并构建了中学作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教学模式。这个模式就是“三程七步”,即“三程”:“议”、“写”、“评”,“七步”:“定题——讨论——成果交流——评价——写作——批改——评讲”。第一个程序“议”,包括“定题”、“讨论”、“成果交流”、“评价”。“定题”是指教师规定作文的范围,或给一个话题,或给一篇材料,或教师命题,让学生围绕教师给的题目,结合学生各自的情况再命题。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拟定作文的题目,确定作文的题材(让学生独立思考十分钟左右,并将自己拟定的题目和内容梗概,即思考的成果简略记录下来)。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要写的题目和内容。“讨论”是指教师组织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每位同学都谈谈自己的想法,再互相建议“你应该怎么写”,“你应该增删哪些内容”等。通过互相补充,互相点拨,互相评论,互相帮助,形成各自作文的构想(或作文的雏形)。教师要逐组介入,参与讨论(十至十五分钟)。“成果交流”是指各组选出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的情况,包括大家的题目和构想,特别是有创意的题目和构想等。让全班同学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十五至二十分钟)。“评价”是指教师对同学们的交流情况进行提示性的、导向性的、鼓励性的评价,或请学生代表对其感受最深的口头作文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把评价引入学生作文的过程之中。经过广泛深入地“议”,把“写是么”,“怎么写”,“怎么写好”的问题潜“移”默“化”到学生的脑海里,而且会成为他们丰富多彩的记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同时,还可以丰富他们的思想。有人说:“你一个思想,我一个思想,加在一起就会产生更多的思想”。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我们必须将这四大要素引入作文教学过程之中。第二个程序“写”,即指学生在课余写作文。有了题目,有了要表达的内容,有了写作文的思路和构想,还不等于形成了作文。要完成一篇作文,学生还要经历一个艰难的文字组织过程。因此,我们不提倡“当堂作文,当堂完成”。因为“当堂作文,当堂完成”只是一种变相的考试,只能反映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帮助是不大的。这种方法只能在考试检测或在毕业班训练应试技能和速度时用用。作文教学必须在现有的发展水平前面创造“最近发展区”,充分发挥学生作文的潜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写作文,学生就有了相对充裕的时间查阅资料,整理思路,谋篇布局,谴词造句,修改完善,周周正正地把字写好。第三个程序“评”,包括教师“批改”作文和作文“评讲”。“批改”时,教师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多就少改,注意捕捉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特别要注意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新的增长点”。眉批和总批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教师批改时要做详细的记录,作为“评讲”的备课资料。“评讲”时,要注意赏析不同层次学生的文章、语段和句子。每次表扬面不得少于三分之一,特别要注意表扬作文成绩差的学生的“新的增长点”。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还要对存在的有倾向的共性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对个别的问题,教师要进行个别指导。不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名批评作文写得不好的同学,更不能用讽刺挖苦的口吻念他们的作文或写得不通顺的句子。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削弱他们作文的兴趣。以上是中学作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或曰“范式”,我们并不要求每一次作文都要完整运用这个模式,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简化“议”的过程。但要体现其指导思想、基本内涵和教学原则。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分层启动,因材施教,异步推进”。基本内涵是:“教学过程的异步推进(包括课内和课外的异步推进);不同层次学生作文的异步推进;每个学生原‘最近发展区’和新的‘最近发展区’的异步推进。”教学原则是:“面向全体,突出主体,注重过程,强调合作”。我们这里说的层次,与层次教学说的“层次”是有区别的,它指的是全班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个层次,它是容个别教学方法于班级授课形式之中,以期达到个别教学的效果和班级教学的效率。为了便于对本模式理解和运用,这里有必要对其教学原则进行解释和说明。一是“面向全体”。教学中要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定题”,参与“讨论”,交流“成果”,使人人动脑、动口、动手。教师在“批改”和“评讲”时,分层要求,特别要注意关爱作文有困难的学生,让全体同学异步前进。二是“突出主体”。实践性是作文课的本质属性,作文教学如果离开学生主体的写作实践活动是不可想象的。有的老师在作文教学时,苦口婆心,从“怎么开头”,“怎么过渡”,“怎么结尾”,到“写那些内容”,讲得不亦乐乎。教师讲得太多了,学生无法照老师讲的去做。作文反映的应该是学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以及自己熟悉的生活。这恰恰是老师不知道的。至于表达方式主要取决于内容表达的需要,只能由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在阅读中借鉴,在习作实践中习得。作文教学要创设适当的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地思,大胆地说,独立地写。让学生自己体验,探究作文的成功之路。这样还可以避免学生作文雷同现象。三是“注重过程”。作文教学和其他教学一样,也是有其教学过程的。长期以来,对作文教学过程的评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作文成绩的评价,也往往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导致不少教师的作文教学过程“荒芜不堪”,这不能不说是学生作文“一代不如一代”的重要原因。中学作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落实作文教学的具体程序和环节,立足教学过程的“到位”和“优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分层启动,因材施教。尤其要保证作文有困难的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得到老师和同学们切实的帮助。并有所长进,使之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四是“强调合作”。中学作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学生都在以个体的经验为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某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教学要使学生超越自己已有的认识,就要使之看到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自己要写的事物不同的侧面,就必须运用分组的、全班的教学形式,开展讨论、交流和评论等活动,创造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条件和气氛。同时通过合作学习,还可以有效地使一些“特困生”摆脱在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的“窘境”。中学作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

上一篇:光源和照明专业实习报告下一篇:小学蹲踞式起跑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