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看美国—历史深处的忧虑》观后感

2024-04-11

《近距离看美国—历史深处的忧虑》观后感(精选10篇)

篇1:《近距离看美国—历史深处的忧虑》观后感

《近距离看美国之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报告近距离看美国之历史深处的忧虑》
作为外国语学院的学生,确实需要多一些国际视角。而作为当今世界一极的 美国,就成为我们不能不尽力去了解的国度。读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触摸 到一个真实而又鲜活的美国,也同时,学会站在历史的深处,解读忧患,展望前 景。先说说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是林达夫妇在融入美国平民社会之后,以一个来自东方古老国度的外来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仅仅有着两百年历史的新 兴国家历史与现实中的一些事件,写作的。目的是向国内的读者解读美国的政治、宗教、法律文化等诸多方面内容。该书写作于十几年前,至今读起来仍让人倍感 新奇。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忍不住想,是怎样的历史责任感,让他们写出了这样 一套语言平实,故事、人物却生动鲜明,寄思考于轻松的阅读之中的丛书呢?—— 不管怎么说,他们是可敬的人。关于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在我们的历史书上,在每天的新闻报 道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我们一次次和它相遇。于是它显得越发神秘。中国 VS 美国。一个上下五千年的古国和一个只有 200 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各自承 载着自己的历史和使命。然而不同的价值体系使得他们无法消除彼此的误解和隔 阂。想要穿过误解的迷雾看清这个热衷于向全世界推荐“自由”和“民主”国家,然 而又有多少人有机会真实的走进美国,去了解它、感受它呢?感谢林达,让我们 有了一个足不出户感受美国、了解美国的机会……

初读这本书,心里有一种“震惊”的感觉。也许是因为从来都是遥望和观望 它,当我终于有机会在一位可亲可信的人的带领下触摸它的时候,那种感觉太奇 特了。也许,我是在为走进“真相”而激动吧。毕竟,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真相已经越来越多的隐在了屏幕之后。读罢这本书,终于明白书名“历史深处的忧虑”,指的大概就是过去、现在都存 在并会在将来一直存在的“自由的代价”吧。每一缕阳光下,都有一片阴影。追逐 享阳光,就得面对阴暗冰冷的阴影。美国人民选择“自由”,就必须得为自己追求 的“个人自由和权利付出代价。


篇2:《近距离看美国—历史深处的忧虑》观后感

这本书是何云强在1月份推荐给我的,我在过年回家的火车上开始看的,起初是漫不经心,后来发现书中的很多观点都使我大开眼界,很多关于美国人思维的理解也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所以我打算把我看这本书后的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现在这本书我才读了四分之一,也就是第一部分,所以就先和大家分享这么多吧。

第一部分:历史深处的忧虑。说的是在美国建国之初,开国的几位伟人在设计美国的政治制度,在制定美国的法律的时候,他们的最大担忧是能否在美国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国家,换句话说就是防止一个强大的国家机器的产生和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的统治。因为他们是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中独立出来的,独立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英国政府在美州大陆的高税收和严酷统治,所以美国的开国者们极力希望走出英国统治的阴影,在美国实行他们认为更加合理的政治制度。

首先,美国的开国者们认为政府永远是人民的敌人,一个强大的政府肯定将是民主和自由的最大威胁,因此他们在最初的制度设计时就想方设法地控制政府的权利,强调个人的权利应受到宪法的绝对保护。美国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权力的分离,最初的制度设计者把立法权和司法权彻底的分离,这样做到权力的制衡,防止政府机器被某一个利益集团控制,而威胁到公民的自由。

然后,美国政治制度保护的自由,诸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游行自由,结社自由,持枪自由等等,这么多的自由在中国开来自由的尺度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会担心这些自由会引发很多的违法犯罪,因此而因噎废食。美国人当然也知道太自由则容易出现问题,但是美国人并不会因此而放弃自由,美国人把因为这些自由的权利而引起的犯罪视为是自由的代价,但是他们仍旧坚持自己的自由权利。每当政府因为某项公民的自由权利容易引发犯罪而加以限制时,比如言论自由容易煽动恐怖活动和种族问题,持枪自由会增加因枪支使用不当而引发的伤亡,美国人的第一反应是政府企图剥夺他们的这项权利,会立马跳出来阻止政府的某项立法提议。美国人对自己权利的珍视程度也是我们中国人应该学习的。因为美国的政客都是美国人直接选举出来的,所以他们为了顾及自己选民的态度,只能乖乖地听从民众的意见,而不是独裁式的一意孤行。

其次,关于美国的法庭审判制度,与中国相比一大差别是他们对犯罪嫌疑人的态度。在美国,不论检方的证据多么的确凿,在最终的审判作出以前,犯罪嫌疑人都是做“无罪假定”的,这就要求检方拿出充分的证据证明他们指认的被告就是罪犯,而犯罪嫌疑人需要做的就是驳倒检方的证据,甚至不需要驳倒,只需要提出检方证据的疑点,使其失去可信度。而在中国,处于被告的犯罪嫌疑人是做“有罪假定”的,这就要求被告拿出充分的无罪证据来为自己辩解。这两种审判制度的核心差异在于这两种司法体系对于犯罪嫌疑热的态度上,在中国是“宁可错杀一百,不能放过一人”,而在美国则是“宁可放过一百,不能错杀一人”,这也体现了两种社会制度对于作为弱势群体的独立个人的尊重和保护。同时,在美国的审判法庭上,作为原告的检方和作为被告的辩方的地位是绝对平等的,他们尤其需要防止的是作为政府代表的检方对被告产生的压迫感。美国审判制度的另一大特点则是其陪审团制度,也就是说,美国法庭的最终决定是由12个匿名的陪审团成员决定的,而不是像中国这样的法官,这12名陪审员没有文化程度限制,哪怕是文盲也有可能去当陪审员,因为陪审员是随机抽取的,同时也是每一个成年美国公民的义务。陪审员往往没有法律知识,又不懂高深的鉴定技术,因此就要求检方的证据非常确凿和易懂,不然是说服不了陪审员相信他们而给被告做罪名成立的判决的。而且,这12名陪审员必须做出一致的决定才算是被接受的判决,加入有一个人认为被告无罪,哪怕是另外11名陪审员都认为被告有罪,那么这次判决也是无效的。这也是为了保护被告不会被轻易的做有罪处理。

篇3:《近距离看美国—历史深处的忧虑》观后感

自我对美国开始产生印象起, 他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个自由的国家。

感觉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拥有着无尚的自由, 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不管是对还是错;可以斥责当权政府, 尖刻而大胆;可以拥有自己的枪支, 不管你是为了防卫或是行恶。这足以令一个身在中国而没有此特权的我难以理解。

但林达告诉我:“要想理解美国的自由, 你得先看到美国的不自由。”在欣赏美国自由的同时, 我们不能忽略的是美国人为了自由而付出的代价。美国人热爱自由, 他们甚至可以为了自由而选择承受随之而来的牺牲, 即使在经历了诸如恐怖袭击、种族冲突、信任危机等情况下, 也不轻易放弃自由, 虽然有时候, 他们为了自由, 不得不付出惨重的代价。

高中学习美国这段历史时, 一直对这样一个问题冥思苦解。那就是在罗斯福实施的新政使美国联邦政府膨胀之后, 美国人为什么对美国联邦政府权限的扩大怀有重重戒心了。因为他们对自由的向往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他们坚信“不自由, 毋宁死”, 这句话在美国也算是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了吧!

二、权利VS法律

《权利法案》的第二条:“组织良好的民兵队伍, 对于一个自由国家的安全是必需的。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当我读到这样的语言时, 不禁让我感慨。美国赋予公民的权利太超乎我的想象了。它并不没有说“宪法规定人民有拥有武器的权利”或“宪法赋予人民拥有武器的权利”, 而是说“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美国一直认为, 这种权利不是任何人给予、恩赐的, 而是“天赋人权。”书中给犹太裔美国人诠释道:枪不是一种工具, 枪是一种权利。但从这种枪支管理的宪法文件中我们依然看出了美国人为保护公民自由而赋予他们的权利。

美国人一直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如言论权。但他们表示:

自我言论的内容完全中性化, 与真理无关, 这只是他个人表达自己的权利。同时, 我也看到, 美国人虽然非常注重个人权利, 但也告诫自己: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谁也不能立身其外, 坐享其成, 维护他人的权利也关系到自己。也就是说, 每一个人都必须为他的个人行为负责。所以, 再大的权利背后依然是神圣的法律在约束着你。

三、历史VS忧虑

或许对于美国宪法赋予公民枪支弹药的权利我们中国人依旧无法理解, 但是对于经历过“文革”的大陆同胞来说, 就很容易理解美国这种做法了, 因为美国对他们的政府也抱有隐忧。假设, 当时的中国也有持枪自由的话, 那么“文革”中的无数抄家批斗悲剧或许就可以避免了。可惜, 历史无法假设。

我并非想表达中国政府也应当赋予国民此权利的观点。但可以肯定的是, 持枪自由与否, 两害 (持枪自由之害和政府有枪, 人民无枪之忧) 之间的权衡, 不论是对美国还是对中国, 都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

几年前, 在大陆, 为了争取沉默权, 法学界, 特别是刑法学界, 呐喊了很久, 最后仍是无果而终。在美国宪法第五条修正案中, 这一权利被这样表述:“任何人……不得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被迫自证其罪”。在刑讯逼供屡禁不止, 屈打成招不时曝光的中国大陆, 引进沉默权, 应该已经是迫在眉睫了。然而, 就现在来看, 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 中国大陆同胞还要继续等下去。

当然, 在引进沉默权之前, 我们也要学会接受美国“宁可放过一千, 不可错杀一个”的做法。如果我们不愿意支付这一代价, 那么我们就必须继续忍受刑讯逼供和屈打成招。那么, 不仅仅是“文化大革命”那段值得我们深思的历史, 现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将会成为我们今后深思的对象。历史必然重蹈覆辙。

中国历史的忧虑不仅仅是过去, 更是现在和将来。在林达的最后一封信《他们就是美国人》中, 我看到了一群自立自强、重视公益的美国人。而他们的自立自强, 对当下“啃老”严重的中国社会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我们不要羡慕“富二代”、“官二代”, 不要抱怨自己投错了胎, 更不要问父母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而是要问我们自己能做些什么, 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能为他人和社会做些什么?

结语

历史不只是过去那个真实的事实, 它依旧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伴随在我们身旁成为现在的事实。而我坚信, 世界的每个角落, 总有一天, 定会存在更多的用自己理性眼光看待这个国家的亲身经历者, 他们的所见所闻必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到一个真正的事实。那时, 历史的忧虑不再是一个国家的, 而是整个人类的。

摘要:一直怀着忐忑的心情在读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这本书;一直在思考林达的内心深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忧虑?况且这种忧虑还是深藏于历史深处的。读罢方知, 林达以他在美国普通阶层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公民自由以及他的历史的深刻观察和认识。最令我眼目一新的是此书以书信的形式, 用委婉的笔触、朴实的文风、说故事的方式将美国复杂的人口来源、历史背景、深远的法律和制度的渊源梳理得井井有条, 让大陆读者读到的不是法律的繁文缛节, 也不是政治理论的高深晦涩, 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将深远的道理、复杂的过程和美国人民两百年来的思考娓娓道来。

篇4:近距离看美国读后感

不得不说《近距离看美国》是本亲切又不失深度的书。美国的种族问题、贫富差距……作者一一向我们娓娓道来,感觉就像在听一位智者讲故事,说道理,那么的细腻,那么的细致。它在向我们介绍美国这一国度的同时,告诉我们任何外表光鲜的事物都要比想象中的复杂的多,我们应有向往,但更应思考。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绝对的,也是普遍。在美国高度发达的经济下面埋葬的是严重的贫富差距、不稳定的社会治安、种族矛盾等等等等,我们在探究美国世界的时候便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和美国相对比,中国的发展瓶颈显而易见――缺乏创新,全世界的中国制造能证明我们的努力和勤奋但却不能证明中国的创新精神。钱老之问震醒了中国人民,基层的劳动不能少,高端的创新同样重要。

怎样创新,这是交给社会各界的一个思考题,而教育领域的责任显得尤其重大。不可否定,创新需要教育。当今中国满堂灌式的教育模式只能愈加禁锢青少年的思想,本应充满无数可能的孩子们。一头扎入应试教育的圭臬中,束缚了发散的思维,活泼的想象。我很欣赏现在新课改的模式,支持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国家的飞跃在创新,创新的核心在教育,我相信,只要加以重视,只要突破常规,只要敢于对所谓的权威挑错,我们定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人的教育之路,定会使国家越加强大!

篇5:近距离看美国书评

在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中选择了第一部来看,这本书是由林达给友人的回信组成,但作者给此书取名为“历史深处的忧虑”,这忧虑到底是什么?我带着问题看下去,发现作者以美利坚合众国1787年宪法的第一到第十修正案(下称“权利法案”)为主要线索,通过众多鲜活的事例讲述了“美国式自由”以及为此自由所付出的代价,为读者展现了美国里这一种与中国差异甚大的社会文化。而这个“忧虑”,指的便是人生来的自由权利能否得到真正保障而不会受到国家社会利益侵害,以及对此的追求所必须支付的代价吧。

看完全书,我想主要从文化角度来看看书中所谈到的“美国式自由”,思考我国现状。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这里着重谈的自然是非物质文明。人们谈起美国文化,可能首先想到的都是自由,对此既好奇又陌生,正如书中“卢兄”所问作者,这个号称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自由;这自由又有什么特殊之处。作者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谈论他的所见所思所感,大背景是美国这个特殊的国家经历了各种民族交融冲突的历史、社会问题,变成了一个文化大融炉,大量的新移民、新成员不停地迸发思想的火花,不同的观点与意见促使着社会形成一种包容与自由的氛围。追根溯源,美国的建立就是为了摆脱英国殖民获得自由,但独立战争胜利后开国元首们却没有建立正式的政府,唯恐吞噬刚刚得到的自由。如此一来却无法保障一个主权国家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因此建国者成立了联邦政府,同时慎重确立了权利法案,以防止联邦政府干涉和剥夺美国人民的自由。如书所说,美国的自由就是这么开始的。这留下了极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传统,深刻影响了美国人民对自由的理念坚持,甚至整个美国的文化模式,渗透了他们的价值观与规范体系。

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均有其特定的文化体系,而不是一盘散沙,我想在美国,“自由”贯穿始终。未曾接触过、或亲身经历过美国生活的人初看此书都会对书中描述的“各种自由”吃惊吧,因为这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实在是大相径庭。权利法案第一条就规定了人民的言论自由、宗教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这并不只是纸上谈兵,在美国无论是说话,出版,或是电视媒体,互联网,都让人民有发表自己的看法的自由,哪怕是敏感话题,只要没有实际行动,政府都不能找你麻烦,作者举了马丁.路德.金作为例子,他充分利用了宪法中“言论自由”的条款,坚持非暴力,他发动的呼吁人权的走向华盛顿和平大游行,吸引了包括许

多白人在内的二十五万人,成功地使六十年代黑人争取人权的运动达到了目的,是很典型的运用言论自由的正面事例。而美国各种奇奇怪怪、大大小小的宗教、政治团体更是多得数不清,结社十分简单自由,可能你捐了一点款留了一个名就成为了某个团体的一员,但一旦改变了主意又可以随意离开。这增加了美国人讨论和表达自己所关心的问题的机会,也大大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在此方面中国简直形成了强烈对比,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不能全面照搬西方的制度,但中国的宪法同样规定人民的自由和权利,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却和美国完全不一样呢?放开十年文革的极端情况不谈,即使是在如今越来越开放的社会中,大家平时生活说话方面尚比较自由轻松,但却绝对不能在公共媒体或场合表达或宣扬“反动”言论,在互联网上则普遍存在“和谐”问题;宗教、结社的发展方面仍有很大的限制,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可以说处于襁褓的状态。我认为一方面是我国法制仍不完善,社会发展也没有达到相当的程度可以根本保障每一个公民权利和自由;另一方面中国的文化传统影响深远,儒家文化长期占主导地位,是主文化,讲究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自由权利一直处于被轻视和压制的状态,久而久之形成了民族性的文化氛围,即使进入了新的时代也难以彻底转变,宣传的主流思想仍然是为了集体牺牲个人,而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却不被重视。反观美国,极其重视个人的个性与权利,甚至可以让人民持有枪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和安全而射杀擅闯者却不获罪。

当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变迁,时刻处于变化之中,美国人追求自由的过程实不可能一帆风顺。如书中所言,“权利法案在两百多年来的实践中,它简洁的条文必须面对复杂而且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它纸面上的立法必须逐步打破甚至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习惯势力(如种族偏见),去真正确立人的尊严。”我们看到了“自由”吸引人的一面,同时也要知道这背后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有多巨大。作者一直在提醒我们这个问题,谈到了如何寻求个人权利与国家社会利益之间的微妙平衡,如何克服滥用自由、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给我们列举了许多典型,说明美国人在追求自由时的具体表现,他们不会放弃自己自由的权利,甚至于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追求自由,同样也明白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但即使发生了像奥克拉荷马大爆炸、人民圣殿事件这样的事情,美国也不因此而怀疑宗教自由,信仰自由和结社自由是每一个人的天赋权利。美国整个团结在同一种社会文化下,追求、维护着自由这个古老的基本信仰,也奉行共同的游戏规则,他们在不断地反思、探索,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停进步,即使前路艰难。

书中特别大篇幅地介绍了辛普森一案的情况,为读者展示了美国的司法制度----典型的陪审团制度的基本情况。“ 司法独立”、“无罪假定”、“双方平等”、“全程辩护”等,美国讲求程序公正,而不是所谓正义----为民除恶,大快人心这种事情似乎一直受到中国文化的推崇,并不是说追求正义不对,但美国重视每一个人民的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不受侵犯,即使是在法庭上成为了被告,在罪名未定前仍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正当公民,与原告在道义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而审决的过程必须讲究证据,陪审团的挑选与决定更加是慎之又慎,辛普森在案中看似铁证如山,罪无可恕,但最终还是被判决无罪。这种结果可能与美国人心意相违,却又在他们意料之中,因为所有的过程和内容都是“公正的”。这原则用作者言就是“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此话改自我们的老话“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听起来似乎后者更残酷,但如美国这种情况也不得不说是漏洞,可以说为了辛普森一个人的自由,美国人民动用了上千万美元的财力物力,还搭上了某些人的暂时自由,长时期的心理压力等等,即使被告不是名人,他们的付出也将是不计成本,每个人的自由都以整个社会为后盾,由其极力争取。而结果却很有可能是凶手被判决无罪、逍遥法外,如果继续违法犯罪,会危害更多人的自由和权利。但权利法案和司法制度的设计就是这样,其基本原则就是不以社会安全为代价,非法剥夺一个公民的自由和权利。美国的宪法精神不承认任何一种社会要求可以高于一个公民对于自由幸福和合法权利的要求。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美国人民孕育了自由,也被自由影响着,自由是昂贵的,美国人既然选择了自由,就选择了为此支付金钱,精神损失,生命,还有对未来未知的恐惧。

篇6:《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我是个理科生,平时对历史和政治的见解和接触不深刻,这次通过同读一本书活动能够有机会读到《历史深处的忧虑》,是个很好的契机,感谢能有这次机会。

林达,根据名字是一个人,可是实际上你搞不清楚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根据他(她)的自我介绍,他本姓丁,妻子姓林,所以他说:“我们夫妇俩,叫丁林也罢,叫林达也罢。”对于这个问题不再纠缠,根据《我的舅舅》里所说,看一本书,不必在意作者是谁,主要看看书是否有价值。

林达(男)经历丰富,插过队,干农活,放过马,做过街道工人,后来进过大学,偶然的机会出国,还是做机工。出国后,干的活在农业、仓库、建筑、运输等等的边缘。总而言之,经历丰富,但是又受过正统的、系统的教育。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不写作,简直就是一种浪费。所以,林达写了。

从我的角度来看,首先,这是一本了解深入浅出的介绍美国法律、自由、人权的非专业著作。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就是,连我这种非科班出身都能看懂。

如果仅此而已,那么不看也没什么。

在我看来,他对于自由、人权的普及——尤其是对于现在的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本书,平实而有味,这个“有味”指的是,它能使你想一口气读下去。

读完以后,我感觉头脑晕晕乎乎,至今没有在脑海里理成一条明晰的线索。索性摘抄一部分作为读后感:“美国人认为,假如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他就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思想,不必担心受到禁止和压制;可以自由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不必担心受到限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必担

心受到威胁;可以自由地进行创造,不必担心受到约束;可以自由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不必担心家园受到入侵和破坏;可以在法律的范围内自由地做任何事情,不必担心受到诬陷和冤狱;而且,在这一切受到威胁的时候,可以请求法律的保护,甚至有权利拿起枪来捍卫自己的自由。”这段话是对美国人的自由以及拥有枪支的阐释。

通过阅读,美国人在我心中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他们热情勇敢、信仰宗教、执着努力,而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这儿的人民是“五彩缤纷”的,什么样的都有,思想之花四处绽放!很多人的想法做法,对于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来说,简直诡异之极。可我喜欢看到这种文化冲击与融合的美丽。书中说,这个不可思议的国家,“它的人种纷杂、内容丰富,使你感觉它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它常会意外地送你一份惊喜,你在这里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感到失望,但是绝不会是因为单调。”是啊,这就是一个热闹的国家!还记得,林达说的那些“樱花节”、“苹果节”,以及下面摆着的热闹非凡的小吃摊,还有那些兜售自己观点的组织和团体。不禁想到,我所生活的这个环境,人们行为以及思想的高度一致性,有时觉得有点悲哀。当然,中国文化的优势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我觉得,在中国一个人真的很可能无聊死,但是,在美国,一个人只会被烦死!

读后感写到这儿,我发现正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自己是个彻彻底底的中国人,是个炎黄子孙,华夏一脉!这个国家的每一根神经都和我息息相关,每当我看到美国人的做法和行为,我不自觉的想到的是,中国人会怎么做,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中国会是怎么样的现状,中美的差异是什么?读美国历史,看美国社会,我更想从中吸取精华,汲取力量,让我们国家走得更好,人民过得幸福,当然,我希望自己也是一个幸福的人。

是的,这个国家是五光十色的。全球各地的移民的汇集,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人类文明的汇集,每天都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思维的火花不间断的碰撞,保持了这个国家两百多年的旺盛生命力。如果总是一种思维,势必僵化,中国辉煌的古代文明,曾经多么耀眼,可是最终一发不可收拾的衰败没落下去,1840年的一声炮响,一切都结束了。为什么?盲目排外,固步自封,在一个自己的世界里洋洋得意,这样的国家只有腐朽。而多元文化的好处就是,“使人们在循着自己的思路走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别人对这个世界还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多一点参照,少一点错误。

自由到底是什么呢?自由是不好把握的,自由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随心所欲,那是对权利的滥用。正如霍布斯所说:“如果我们把自由当作是免除法律的自由,那么,人们就像现在这样要求那种自由也是荒谬的。”自己的自由就是对别人的限制,为了最好的保护人民的利益,这是大家利益妥博弈的一个过程。

美国人追求自由的信念精神,给我很大的触动。拥有自由,对于他们,就像每天要呼吸空气一样自然!在美国人心中,“自由永远是象征人类美好的花朵”。学校拒绝给一个和宗教有关的学生社团提供基金,一个州一所不知名学校的“小事”,可以引起全国的巨大的轰动,因为美国人意识到政府开始侵犯人民宗教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在他们看来,“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它一步一步的靠近我们,威胁我们的自由”。这对于美国人是完全不能容忍的,所以学校败诉也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自由不是你想要就有的,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当你获得一个东西,你必然会失去一些东些作为代价。林达写到,“自由实在不是什么罗曼蒂克的东西,这只不过是一个选择,是一个在明白了自由的全部含义,清醒地知道必须付

出多少代价,测试过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后,做出的一个选择。而且,这并不是一锤定音的终极选择。”是的,“自由必须付出代价。”历史的长河,数不清的事件,让我们明白——自由是昂贵的。为自由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四处溜达时不乱闯别人私人领土那么简单的事,很多时候其代价涉及到的是一个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

篇7:《近距离看美国—历史深处的忧虑》观后感

中国人喜欢放烟花, 每逢节日或庆典, 都会燃放大量烟花爆竹。烟花爆竹在增添喜庆气氛的同时, 也常常带来诸多隐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烟花爆竹产品五花八门, 种类繁多。为规范企业生产过程, 进一步提高烟花爆竹质量, 最大限度地确保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全国烟花爆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起草了GB 24426-2009《烟花爆竹标志》强制性国标, 该标准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是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首部关于烟花爆竹标志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操作性较强, 特点鲜明。

技术要求十分细致

“该标准的技术要求可以说是相当细致的。”全国烟花爆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标准规定:烟花爆竹标志的内容应符合《产品标识标注规定》的要求, 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烟花爆竹标志的内容应清晰、醒目、持久, 应使消费者购买时易于辨认和识读;标志的内容应通俗易懂、准确、有科学依据, 而且不应标注封建迷信、黄色、贬低同类产品或违背科学常识的内容;内容不应以虚假、使消费者误解或用欺骗性的文字、图形等方式介绍产品;标志内容不应与包装物或包装容器分离;标志内容应使用规范的中文, 但不包括注册商标;可以同时使用与中文有对应关系的拼音或少数民族文字, 但字体不应大于相应汉字;可以使用与中文有对应关系的外文, 外文字体不应大于相应的中文;销售单元的主展示面最大表面积大于20 cm2时, 标注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不应小于0.8 mm;销售单元是单个产品且表面积小于20 cm2时, 标注内容见销售包装的标注内容。

销售包装标志要求很严格

购买烟花爆竹时, 人们往往只关注产品的外包装是否美观, 而忽略了上面的标志。事实上, 外包装上的标志是否完整、规范是衡量产品正规与否的重要指标。据国家烟花协会秘书长刘东辉介绍, “此前对于烟花爆竹标志的规定, 仅在GB 10631-2004《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中有简单的要求, 而在新出台的GB 24426-2009《烟花爆竹标志》强制标准中对销售包装的标志要求规定得则非常严格, 消费者应该对此有一定的了解, 便于今后选购时采用。”

标准对销售包装标志规定:

(1) “产品级别”字体须在四号以上

新标准规定, 烟花爆竹销售包装标志内容须包括产品名称、产品级别等。同时新标准还要求, 产品名称应在销售单元的主展示面醒目位置, 清晰地标注反映产品特点;产品级别字体应不小于四号字体, 且对比色度清晰。

(2)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标准规定应明码标注产品真实的生产日期。生产日期应采用“见某某部位”的方式, 应明确标注在产品或包装物的某某部位。生产日期标注应采用加盖生产日期印章或采用不易脱落的不干胶等加贴方法, 但不得篡改。保质期应标注为“在某年某月之前燃放”。

(3) 须标注“严禁酒后燃放”等警示语

标准强制要求, 烟花爆竹必须根据产品有可能出现的危险, 标注安全警示语。内容包括:应在室外燃放 (特殊设计者除外, 如舞台烟花) ;远离易燃易爆区域;严禁在高层建筑物及居住集中地带燃放;严禁未成年人、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酒后燃放等。A级产品还应注明“由专业人员燃放”的字样。此外, 还应注明燃放安全区域, 由“燃放安全区域、数字、计量单位”组成。如“燃放安全区域:某某m (米) (B级:25 m;C级:5 m;D级:1 m) 以外”。

燃放说明全面、规范

新实施的《烟花爆竹标志》强制性国家标准还要求, 烟花爆竹产品必须根据类别标注燃放说明。标准的附录中对常见的各式烟花爆竹的燃放说明进行了规定:

(1) 喷花类:点燃引线后应立即走开至燃放安全区域;观众应在燃放安全区域观看。其中, 燃放手持产品时应伸直手臂握住手柄, 使燃放的产品远离身体其他部位;非手持产品则不允许手持, 应放置在坚实、平坦的地面燃放。

(2) 旋转类:不允许手持;点燃引线后应立即走开至燃放安全区域;观众应在燃放安全区域观看。其中, 地面旋转产品应放置在坚实、平坦的地面燃放;有轴旋转产品应将产品固定在旋转轴上, 固定好产品后再点燃引线。

(3) 升空类:不允许手持;点燃引线后应立即走开至燃放安全区域;观众应在燃放安全区域观看;产品发射方向不允许对准人、易燃物质和障碍物;产品燃放时飞行速度快, 飞行距离远。其中, 燃放火箭产品应将发射杆垂直插在木质或者铁质发射架上;双响或无杆火箭需垂直放在坚实、平坦的地面燃放。

(4) 吐珠类:不允许手持;燃放时发射口不允许对准人、易燃物质和障碍物等;将产品固定好, 发射口垂直向上, 插地产品应将吐珠底塞端牢固地插在地上;点燃引线后应立即走开至燃放安全区域;观众应在燃放安全区域观看。

(5) 线香类:燃放时不要触摸非手持部分, 小心烫手;伸直手臂握住手柄, 使燃放的产品远离身体其他部位;避免燃放时产生的火花接近衣服或其他易燃物质;一次只能点燃一根产品。

(6) 烟雾类:不允许手持;放在地面上燃放;点燃引线后应立即走开至燃放安全区域。

篇8:《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法1208班罗佳丽

看了林达的这本书,发现真实的美国和我之前脑海中潜移默化而“被

认识”的美国有很大差别,这其中有我站在中国自古以来的伦理道德角度 上完全不能理解的,也有作为一个在保守观念国家中成长的人所羡慕的。下面,我将我的收获简要的做了一些分类。

一、中美两国的“自由”不同

中美两国对自由的解释以及实行的概念有一定的差异,好像中国老百

姓更容易满足,目前的情况就足以让我们感到安逸,就算遇到什么不自由的情况,也会和当年旧社会连人身自由都得不到保障的时候比比,然后就怀着一颗平和心不了了之。但是若将同样的事放在美国人身上,情况可能就大不相同。因为美国人对自由的追求可以说达到了“精神洁癖”的地步,他们心中的自由神圣得容不得一点侵犯。在美国,一个在中国大多数老百姓看来无所谓的事件,只要是牵涉到宪法所保护的个人自由的,美国人就可能非常较真,经常一个小人物的案子就会引起全国性的辩论,甚至惊动最高法院。

美国人的这种观念自建国起甚至可以说建国前就已经产生,当时美国的建国者们似乎对英国政府统治下的前车之鉴尚且记忆犹新,而且深痛恶绝。对于“中央政府”这个玩意儿依然疑虑重重,他们生怕逃出虎穴又落入狼口,生怕美国人民重新丧失他们刚刚得到的自由。所以在建国后美国甚至一度处于“无政府”状态,直到后来,才迫于国际形势建立了政府,但是他们又及时的在宪法的制定过程中对政府的权利进行了限制,目的就是防止自己在陷入“不自由”的境地。“他们最关心自己在这个国家拥有哪一些法律所保障的权利,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切切实实地享有这些权利。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自由的保证。如果任何人,包括美国政府在内,试图侵犯他们的权利,他们非跟你玩命不可。”而且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所谓人民的自由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它就是具体的一个一个“个人”的自由。

维护自由说的广泛点就是对公民人权的维护,同时也就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因为自由最大的威胁,就是一个有组织的,有财力的,有执法权的巨大力量。因此,如果能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如果能在联邦政府的巨大威胁之下立法保护每一个具体的美国人的个人自由,那么,抽象的“人民自由”就已经实现了。“美国人认为,假如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他就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思想,不必担心受到禁止和压制;可以自由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不必担心受到限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必担心受到威胁;可以自由地进行创造,不必担心受到约束;可以自由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不必担心家园受到入侵和破坏;可以在法律的范围内自由地做任何事情,不必担心受到诬陷和冤狱;而且,在这一切受到威胁的时候,可以请求法律的保护,甚至有权利拿起枪来捍卫自己的自由。”

所以为了维护美国人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由,即捍卫人权,美国的建国者在起草宪法的时候就加入了一些限制联邦政府权力,保护个人自由的条款,作为整个宪法的一部分。这就是著名的“权利法案”。

在美国极为流行和普遍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不同意你所说的话,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其中的“我”指政府。政府必须在公民的舆论监督之下,接受公民的批评,并且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公民的权利。美国人认为,假如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他就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思想,不必担心受到禁止和压制;可以自由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不必担心受到限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必担心受到威胁;可以自由地进行创造,不必担心受到约束;可以自由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不必担心家园受到入侵和破坏;可以在法律的范围内自由地做任何事情,不必担心受到诬陷和冤狱;而且,在这一切受到威胁的时候,可以请求法律的保护,甚至有权利拿起枪来捍卫自己的自由。

从具体的执行来看,客观地说,中国这方面逊色于美国不少,尤其是言论自由这方面,美国人认为:言论自由与真理完全无关。说白了,它的意思就是不管你说什么,写什么,只要不真干,都无人干涉。他们认为,这些自由是基本人权,即,这是一个人与生俱来天赋权利。如言论自由,只要是一个人,就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利,这跟发表言论的这个人是好人还是恶棍没有关系,这和表达出来的东西是真理还是谬误也毫不相干。哪怕他的思想是彻头彻尾的谬误,哪怕假设有一种方法,可以鉴定出他的思想不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绝对是谬误,他作为一个人,还是有权利说出他的想法来。说出来,是合法的。

而很多中国人能够想象得出的最大的自由,大概就是毛泽东在反右运动之前,在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里所作的形容和定义:“有选举权的,宪法就规定他有言论自由,我们就得让人家讲话。我可以批评他,他也可以批评我,这就是言论自由。”

由中美两国自由的概念的不同,我又想起了中美两国人观念上的另一微小差异,就是关于看待“被告”的方式,当然,也可以引申为两国维护人权方面的的差距。在中国,人们普遍都有一个观点,那就是当一个人收到法院的传票,站在被告席上后,先不说人民群众会对他的品质提出质疑,对其之前甚至以后的行为指指点点。就是执法机关,对待被告的态度也会“矮正常人一截”。但是,美国人认为,在法庭正式宣判之前,这个嫌疑犯只是一个“嫌疑”犯。他有可能在最后被铁一样的证据被判罪名成立,因而从一名“嫌疑犯”变为一名“罪犯”,从而失去一个美国公民所应该享有的自由和权利。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通过公平的法庭辩论,最终发现证据不足,使这名“嫌疑犯”洗清不白之冤。“无罪假定”和公平审判,正是为了保护一个普通人能够拥有有洗刷自己的不白之冤的自由和权利。美国人并不认为被告就已经等于是半个罪犯了。相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嫌疑犯或者说被告,是意味着一个公民正处于一个非常被动和不利的地位。美国的司法制度在寻找罪犯的过程中,首先必须保护一个普通美国人在处于这种不利地位的时候所拥有的自由和基本权利。对于美国人来说,这并没有任何贬义,因为对于他们,这仅仅意味着公正对待一个普通人,尽管他处于“被告”这样一个倒霉的地位。最后犯罪事实是否能确认,还是要看检察官能否拿出充分的,足以说服普通老百姓的证据,陪审团即是老百姓的代表。

书中说到:“美国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被告面临的检查官与警察,往往是代表着美国的地方政府,甚至是联邦政府的的力量,他们有着巨大的财力物力搜罗证据,维持诉讼。而一个普通人处于这样一个特殊地位上,如果还不从制度上加以保护的话,那么,被冤枉,甚至被政府或者执法人员陷害的可能性都是很大的。因此,你可以看到,在十条宪法修正案之中,有五条涉及保护涉嫌案犯的美国公民的权利。”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美两国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与做法,谈不上哪个对哪个错,文化背景不同而已。美国人可以为自由付出在中国人看来“不值得”的代价。中国人也可以淡然接受美国人完全忍受不了的条约。

二、律师的矛盾

作为一名法科学子,将来我有很大的可能去从事律师这一行业。而律师,在我之前的观念里,律师虽然是一个很风光的职业,但是从现实角度考虑,律师的处境有时候是会很尴尬的。比如说,你完全有可能为了高额的律师费而昧着良心为一个自己很痛恨的人辩护,为了糊口而忽略自己的正义感,所以这是一个很尴尬却无法回避的话题。

但是在美国,审判是一场遵循规则的“法庭上的游戏”。因为美国的司法制度有“无罪假定”这一条,就是无论嫌疑犯被控的罪名有多严重,不论原告手上掌握的证据看上去有多么有力,在他被宣判有罪之前,都必须假定他他是无罪的。所以,在美国的法庭上,原告与被告的律师双方在道义上丝毫没有贵贱高下之分。律师在“假定无罪”的条例规定下,可以毫无心理负担,理直气壮地进行辩护。这样,就避免了被告律师一出场就“矮三分”的情况。双方律师所要做的就是在法庭上进行公平抗衡,唇枪舌战、逻辑推理、巧妙调动证人,审判完全有可能成为一场实实在在的智力角逐。律师能做的,就是让证据说话,而不能有哪怕是些微的暗示,以暗示双方有道德上的差异。如果有任何抬高自己在道义上地位的迹象,包括宣称自己是伸张正义,都是违反了“公平游戏”的原则,是严重犯规的行为。这一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比中国先进,至少对于处于纠结状态的律师或者即将成为律师的人,是一个很理想的状态。

篇9: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作者很聪明地从在他身边发生的小事着手,以小见大,从细小之处发掘美国的法治精神。这里面有因把枪支放在枕头下,被家里孩子用来玩耍而被判刑的父母,有日本学生因闯入他人住宅而被射杀,从而导致外交事故。当然,惊动全世界的辛普森杀妻案。

相对于中国求稳,崇和的东方哲学,美国人狂热地追求自由,即便他们为这自由付出巨大的代价。书中有一段写到有人发起活动,把全国所有枪支下丧生的冤魂的鞋子放在广场上,那场面何其壮烈.一双双鞋诉说着那些死去的人的痛苦。但美国人民宁愿承受这还会继续的痛苦,只因这是他们追求自由的代价.在自由面前,生命很轻.对于中国人,这绝对不会发生。我们已经习惯了服从,相比自由,生命才是重要的.终究,这是中国的思维.没有这份对自由的狂热,美国便不是美国.要知道,独立战争是美国人不愿再在英国的统治下苟活才爆发的。中国没这种安然现状也不是中国了。如果中国在美国的立场,必然搬出那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安稳地被统治。

书中着墨最多的是辛普森案,辛普森被控谋杀罪,警方也在现场找到沾有死者血迹的手套,所有证据都直指辛普森,所有人都确信是他谋杀了他的前妻。但是,辛普森强大的律师团找到了警方取证的破绽,形势一下子扭转了。最后因为证据不足,辛普森无罪释放。人们看着杀人犯在眼皮底下走了,但又能怎样,在美国,证据就是一切。尽管这个杀人犯后来在自传中承认自己确实杀人。

我从这件案子中却发现美国司法不同之处。就比如当任这件大案的陪审团居然是普通平民。他们被限制自由,仿佛他们才是犯罪嫌疑人。而这样能让他们远离外界的评论,只凭在法庭的所见所闻作出判断。审判权交给平民,这才是法律真正的实现。让民众做出他们的判断,等于这公正有了最坚固的基础---人民.虽然这在咱们看来,这不是乱来吗?

还有,美国法庭上犯罪嫌疑人的着装也是有讲究的,必是西装革履.用原文的话说,就算这个人一辈子没穿过西装,为了出庭,他也得去买一套。这用中国话说有点本末倒置了。一个犯人穿得比法官还漂亮,那还是犯人吗?是,他是犯罪嫌疑人,但不意味他就得跟中国一样,穿个黄马夹,剃个寸头,夹着拖鞋,低着头等着接受审判。这样他在人格上已经低人一等,给人的印象是,他犯罪了。何来公正的判决?

就是从这些细节中,窥见美国司法的严谨,而更加佩服美国法律的权威。在美国,人们不相信总统,不相信政府,只相信法律。宪法是他们最好的守护神。他们将宪法奉若神明。他们觉得权力不能被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也导致美国总统往往不是最舒服的人,而是最头痛的人。新闻的监督,民众的监督,公民可以随意焚烧国旗,就连他们讽刺总统的习惯也变成一门其它国家无法模仿的艺术。你可以说美国天生疑心重,但选择相信法律永远不会错。法律是理性的,是不会随意更改的,最重要,它一视同仁。

篇10:《近距离看美国—历史深处的忧虑》观后感

最近很喜欢读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图书。喜欢林达将美国的故事娓娓道来,并且让我深深感受到:美国的历史发展很多和法庭里的判决密不可分。我以前一直觉得法律和政治离我们好远好远,一直还停留在高中的背知识条目的水平。但是当我们真正地开始研读一个个故事或者案例,这些法律或者政治都不是那么遥远。

法律的本质是契约。当一群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需要有相互之间的约定,或者是公认的准则,要去遵守这些契约。但是这些契约的确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性的觉醒而不断修正,法律发展的历史也是人性苏醒的历史。我以前觉得政治中充满了尔虞我诈,充满了权力的争夺和利用。诚然,以前所认识到的政治黑暗面也存在,但政治的本源应该是一群人对自己的群体组织管理,是希望有利于整个整体的发展的吧。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权利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历史深处的忧虑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害怕不自由,以及为了维护自由而付出的代价。一直觉得美国人特别自由,也特别追求自由。但是正如追求太阳,一定会造成阴影一样,追求自由就会付出一些代价。在美国人心中,“宁可错放一千个,也不错杀一个”。在双方证据出现矛盾的时候,必须倾向于相信被告不成立的证据。

言论自由的关键是什么呢?我想,关键就在于它的内容中性原则,就是要把“真理”二字坚决地摒弃在言论自由的大门外。只要让“真理”二字一不小心从门缝里溜进来,言论自由就完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呼吁和宣扬言论自由的人们是很容易上“真理”的当的。他们或是明确认为,或是在潜意识中,总是觉得言论自由是走向“真理”的一条“阳光大道”,总是觉得言论自由只是让“真理”越辩越明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概念的指导下,一旦走到自己感觉已经“真理到手”的这一步,言论自由被抛弃就成了十分顺理成章的事儿。

只要不坚持“言论中性”,只要以为言论自由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真理”,那么就无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终于有一天,在理论和现实上,都无法阻挡一个或数个权威在手的人物,或是一群所谓的“大多数”,出来把自己宣布为“真理”,而扼杀别人的言论自由。——林达

我们的社会习惯了权威,习惯了真理。权威者说的任何话都是真理,“真理”就是对的。“言论自由”保证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被另一种想法淹没、扼杀。“言论自由”就是任何言论都可以有存在的理由,只是看你能不能被人们支持,人们会来选择。我总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会有很多对权威的崇拜。“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总有一个人是你的权威,或者你是别人的权威,你就要听从你的上级的,如果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也很难说,因为那是对权威的大不敬。

“真理”真的那么重要吗?这世界上真的有“真理”吗?“真理”是一个被用烂了的词,度娘说,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那什么又是“正确”的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那么社会实践可以完全地检验真理吗?显然这个时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永恒的,当下的实践是有历史局限性的,符合当下的真理也可能被以后的实践推翻。“真理”会永恒吗?当然不,真理和谬误之间会相互转化。真理具有一定的条件和适用范围,如果条件改变到超出了一个范围,就会改变;真理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发展。

所以好像我们一直处在一个追寻“真理”的过程当中,很多时候,对最终真理的追求好像不是最有意义的。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保持一种包容、开放的心态,去自由地谈论自己的想法。“真理”其实是虚无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思考是实实在在的,人性的觉醒是确确实实的。

民主和自由那种四字成语一样的神秘联系被打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一个简单事实,就是”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意愿,它并不保证少数人的”自由“。所以民主在历史上常常是一个危险的东西。它与不民主的区别,只在于多数人掌局还是由少数人甚至一个人掌局的区别。相对后者来说,它当然是一个进步,可是,它并不一定是全体民众的自由的保障。假如没有对于人性的醒悟和孜孜不息的对于人道的追求,民主的结果完全可能演变为对少数人的暴政。 ——林达

“真理”也是一样的。当人们觉得“民主”——大多数人掌握的是真理之后,就会让剩下的人闭嘴。对于剩下的少数人来说,他们的自由就被剥夺了。也许,这样的社会表面上看起来是祥和的,但是“言论不自由”就像力量被阻塞了,对社会来说其实是件很难过的事情。这个力量总会慢慢累积到一定程度,然后爆发的。

上一篇:冬天教案:欢迎您,冬爷爷下一篇:给徐老师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