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萧条读后感

2024-05-06

美国大萧条读后感(精选8篇)

篇1:美国大萧条读后感

《美国大萧条》读书笔记

奥地利学派是一个少数派,是一个比较边缘且有着自己鲜明特征的学派,其观点独特,思想另类。比如他们基本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主观主义和过程理论等特点,使它成为了冲击主流思想的小众。而实际上,奥地利学派是比较综合的,它涉及面之广,起码融合了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甚至社会理论等。所以,他们的著作往往给人以极大震撼和颠覆感,品读以后仿佛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心潮澎湃而久不能平复。

罗斯巴德(1926-1995)就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智慧之作《美国大萧条》风靡全球,经久不衰。如今拜读,依然是受益匪浅。该书以美国大萧条为背景,运用米塞斯的商业周期理论,得出与主流观点截然不同的结论。

资本主义历史进程中持续时间最长、财富损失最重、影响程度最深的经济大萧条以1929年10月纽约股市的崩盘为标志。股市在 1929年9月1日是最高点,市值总计896亿,到1932 年7月1日跌到156亿,跌了740亿美元,跌幅达82.5%。随着纽约股市的惨跌,美国爆发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迄今为止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期间,产量及物价下降、股市暴跌、失业率奇高、投资极度萎缩。

对于这样一次浩劫,各派学者都努力考究,希望能找到其真正根源以便能防止灾难再次发生。罗斯巴德通过把1921年到1929年分成了12 个时段进行研究,将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分开考虑,得出政府通过有意的货币扩张造成了人为的繁荣的结论。也就是说:大萧条不是资本主义的失败,而是过度积极的国家造成的失败。这一结论不仅与凯恩斯的政府主义背道而驰,而且与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理论也有明显分歧。

奥地利学派是坚信自由主义的学派,他们认为在一个纯粹的市场中,只要没有政府的干预,是不会出现连续不断的错误的,它有自己的修正能力。而政府错误或者过激的货币政策导致了普遍性的商业周期。罗斯巴德认为:“商人受到银行信贷膨胀的误导,对高级的资本商品进行过度投资,而这类商品的生产要得以顺利维持,就必须伴随着较低的时间偏好以及大量的储蓄与投资;一旦通货膨胀渗透到大多数人民生活中,旧有的消费-投资比例就会被重新确立起来,同时对较

高层生产领域的商业投资就显得多余而浪费。商人由于受到信贷扩张以及由此导致的自由市场利率变化的影响,作出了错误的选择”。可以看出,萧条已隐于表面的大繁荣之下,正伺机发出致命一击,商业周期已不可避免。

正如张维迎所言:我们坚持认为奥地利学派的分析是唯一可以解释商业周期和与之类似的现象的。诚然,商业周期的问题有关普遍性的繁荣与萧条,经济的大起与大落。在自由市场下,“较好的企业家,他们在判断消费者和其他生产者需求的时候,往往比较准确,并能因此获得利润;而那些能力较差的则会蒙受损失”,“通常,在任何一段时间里,只有一些商人遭受损失,大多数人要么不赔不赚,要么获得利润”。不过,当商业周期来临时,情况就大不同了。而商业周期所要解释的正是那些走向神坛的企业家、精明的商人是怎么突然之间全部犯下同样的错误,蒙受巨大损失的。

罗斯巴德对美国大萧条的分析,是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周期理论运用的一个实例。把它与弗里德曼对大萧条的分析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的一个根本分歧就是:20世纪20年代是否存在通货膨胀。弗里德曼在他的美国货币史中,认为20世纪20年代并不存在通货膨胀,他对货币存量的定义,使他只把流通领域中的通货和活期存款视作货币,而以此为准绳,统计出货币存量的增幅是稳定的,且幅度不大,同时物价水平也没有明显的上涨。而罗斯巴德则认为20年代,美国确实出现了通货膨胀。罗斯巴德甚至把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直接称为“通货膨胀下的繁荣”。所以,奥地利学派把萧条的根源归于政府对通胀的推动、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及对萧条自发调整过程的干预(罗斯巴德列出美国政府拖延经济恢复过程的“反萧条”措施如下:阻止和拖延清偿行为、进一步通货膨胀、保持较高的工资率、阻止物价下跌、刺激消费并劝阻储蓄、救助失业)。可见,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实际的积极作用,反而推波助澜的以通胀为名盘剥百姓,这一次萧条持续了十一年之久,为史上最长。

“萧条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衰退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的自行调整,它清算了繁荣期造成的经济扭曲。在萧条中,经济重新为消费者确立起了有效的服务体系”,因此,“萧条是一个‘恢复’的过程,„„萧条远不是充满邪恶的灾难,在繁荣带来扭曲之后,萧条使经济恢复正常,这是必要而有益的。所以,繁荣需要‘衰退’”。罗斯巴德认为,我们在试图走出萧条的时候追寻的繁荣,不应是简

单的重返繁荣,这样的繁荣必将又一次导致萧条,是不健康的,如此商业周期必将延续下去。

从《美国大萧条》给我们带来的警示和启发来看,这无疑是一部旷世之作,现实中很多我们不能从教科书上寻得解答的现象,不妨看看这些所谓的“另类”,这些少数派,当凯恩斯、萨米尔非、弗里德曼都无法解释的时候,可能我们会曲径通幽,顿时醍醐灌顶。其实,奥地利学派对于我国建设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市场制度本身来说,相关度应该是最高的,它能为我们提供最有效和最可信赖的知识。价值连城,不应悬之于高梁,弃之若草芥。

篇2:美国大萧条读后感

一、今年二季度美国经济表现远低于市场预期

7月底新公布的数据对以来GDP表现作了全面修订,这些数据真实反映了近一年半来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脉络(表1)。首先,数据将204个季度的GDP分别从1.3%,0.3%,-1.3%和1.7%调整为-0.6%,-1.6%,-0.3%和2.7%,其中第一到第三季度为连续三个季度的负增长,表明美国经济确曹进入过经济学意义上的全面衰退。其次,数据将年全年GDP增长率从1.2%下调至0.3%,显示此次美国战后第10次衰退(也是21世纪首次衰退),不仅时间比原来预期的长,而且程度也更严重。

表1:2001年以来美国GDP数据(年率,%)

01Q1 01Q2 01Q3 01Q4 02Q1 02Q2

实际 -0.6 -1.6 -0.3 2.7 5.0 1.1

名义3.0 0.9 1.9 2.2 6.5 2.2

价格缩减指数 3.7 2.5 2.2 -0.5 1.3 1.2

消费2.4 1.4 1.5 6.0 3.1 1.9

非居民固定投资-5.4 -14.5 -6.0 -10.9 -5.8 -1.6

出口 -6.1 -12.4 -17.2 -9.6 3.5 11.7

进口 -7.9 -6.8 -11.8 -5.3 8.5 23.5

政府支出 5.7 5.6 -1.1 10.5 5.6 1.8

资料来源:Economy.com,7月31日,转摘自《纽约金融》20第7期。

尤其重要的是,与一季度形成鲜明对比,二季度美国经济表现远低于市场预期。首先,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一季度美国GDP增长率曾数次上调直到6.1%,这个数据在7月31日被下调至5.0%,仍是较快的增速,但二季度GDP较一季度明显回落,实际增长率仅为1.1%,只有市场原来预期的一半,这一数字使得市场对今年美国经济恢复增长的预期大打折扣。其次,失业率持续高企。美国失业率在去年12月份达到5.8%的`近7年最高点后,今年初曾有所回落,前三个月分别为5.6%、5.5%和5.7%,但进入二季度后又再入升轨,4月、5月和6月的失业率分别达到6.0%、5.8%和5.9%,7月和8月分别为5.9%和5.7%,均处于较高水平。再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今年前5个月美国贸易逆差为188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831亿美元又有增加,并且从动态过程看,贸易逆差呈逐月扩大趋势,前5个月的贸易逆差分别为335亿美元、364亿美元、366亿美元、402亿美元和415亿美元。最后,金融市场波动幅度加大。受科技股泡沫破灭和大型公司会计丑闻事件影响,美国股市和汇市在二季度均出现大幅波动,其中二季度末道琼斯、标准普尔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比一季度末下跌了11.1%、13.8%和21.3%。

从GDP构成看,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减慢的直接原因在于:

1.消费者支出增速回落。过去一年半支撑美国经济免于更严重衰退的消费者支出在二季度开始明显失去动力,从去年第四季度的6.0%降至今年一季度的3.1%后又进一步降至二季度的1.9%,其中耐用品消费支出由一季度下降6.3%转为增长2.4%,非耐用品消费支出由一季度增长7.9%转为下降0.6%,服务消费支出增长0.1%。房地产支出在二季度成为消费者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但仍无法扭转消费支出下降的整体趋势。

2.投资支出与制造业再次显示下滑趋势。一季度美国投资和制造业都曾有过明显的好转趋

篇3:当年美国“大萧条”

1820年, 美国有9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而1860年已有近20%的人口是城市居民。1810年美国还没有一个人口过10万人的城市, 到南北战争前, 已有8个城市拥有10万以上的居民, 其中, 纽约城已发展为一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尽管如此, 美国当时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

19世纪70年代末, 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产业革命, 由农业国开始向工业国过渡。1880�~�1 920年间, 是美国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同时也是美国第一二产业快速转换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经济很快超过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次大战期间, 美国的生产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过程、垄断组织实力增强的过程加快, 垄断组织大发战争横财。美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 使它占据了世界经济的绝对优势地位。1920年, 美国钢铁产量近8000万吨, 占世界黑色金属总产量的60%以上。其中, 美国钢产量比英国多三倍半, 比法国多13倍。1916�~1920年期间, 美国石油开采量占世界开采量的66.8%。

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暴发户。战争结束时, 它已从负债累累一跃而成为各国的债主, 从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 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19世纪末以前,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很不显眼的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却举足轻重。1920年, 美国开始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这也是美国正式取代英国, 成为世界新霸主的重大转折时期。

1923~1929年, 是共和党人柯立芝执政时期, 其间正值美国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时期, 资产阶级学者称之为“柯立芝繁荣”。在大战中发了横财的美国, 战后没有出现经济崩溃, 也没有发生生产下降和通货膨胀现象, 而是较早地摆脱了1920�~1921年的经济危机, 并于1922年底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

1923~1929年6年间, 美国钢的熔铸量超过英、法、德三国钢产量的总和;汽车产量达到531.5万辆, 增长了36%;机器制造业增长了53%, 加工制造业增长了14%;化学、航空、无线电和人造纤维等工业产量也比1923年增加了一倍;对外贸易额达52.41亿美元, 超过英国占据世界第一位;1929年, 美国资本输出比战前增加了3倍多, 在1919~1929年间, 美国对外贷款总额超过了所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贷款的总和。生产与资本集中过程加速, 稳定时期, 许多大银行实行了合并。到了工业产量达到最高水平的1929年, 农产品产值较1923年下降了4%, 农产品价格也远落后于工业品价格;在工业内部, 许多部门如煤矿、纺织、缝纫等传统工业在整个“繁荣”时期几乎都处于萧条状态。

20世纪20年代, 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大规模“战争订单”刺激;二是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三是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大行其道。在这样一种“非理性”繁荣与荣耀下, 美国人却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自信、更乐观, 也更反叛。与此同时, 美国股市投机盛行更给人们一种繁荣的假象。当“繁荣”的20世纪20年代走到尽头时, 紧急刹车也已经难以力挽狂澜, 1929年10月, 美国股灾的突然爆发, 直接引发了历史上灾难最为深重的“大萧条”。

美国股灾爆发不到三个月, 股市总市值便蒸发了40%, 26亿美元的财产化为乌有, 美国许多大企业的股价下跌幅度超过1/3, 有的跌幅甚至高达3/4。美国经济由此进入大萧条, 全美失业率超过25%, 两百万成年人在街头四处流浪、无所事事;银行和企业大批破产, 9000家银行倒闭;国民生产总值从1929年的1050亿美元降至1932年的550亿美元;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也从1929年的500亿美元降至1932年的300亿美元。这就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它前后持续时间长达5年之久。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之所以持续时间如此之长, 过程如此惨烈, 后果如此严重, 主要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所造成的。

一、没有法制、没有规矩, 银行成为美国股灾的助推者和受害者

1933年前, 美国并不存在所谓“投资银行”, 由于缺乏严格的法律监管, 当时的商业银行无所不能, 除经营存贷款外, 同时经营代客买卖证券或是自营证券业务, 银行家与经纪人几乎无法区分。当时, 美国金融业还没有开始严格立法, 它既无《证券法》, 也无《银行法》, 这是导致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股市操纵及投机活动猖獗的根本原因。

1927~1929年, 美国股市的交易额在短短的两年时间翻了一番, 10%的保证金交易让人们痴迷、疯狂, 股市上既有百万富翁, 也有收入低微的穷人, 他们每天兴奋地涌入拥挤的证券交易室, 两眼紧盯股票行情报表上魔幻般变化的“财富数字”, 所有人都希望一夜暴富。受到当时股市狂热氛围的感染, 几乎所有炒股人都认为“股市只会涨, 不会跌”, 甚至就在大股灾即将爆发前的一个星期, 仍有华尔街金融家发表了题为《人人都应该有钱》的文章, 他告诉读者:只要你每周向股市投入15美元, 相当于一年投资780美元, 10年后你的股票就会增值为8万美元, 而当时美国工人的平均年工资却只有1300美元。

1929年美国大股灾引爆的全球性大萧条, 银行既是助推者, 更是受害者。1930~1933年之间美国共有9000多家银行倒闭, 使得许多银行储户的存款化为乌有。1929年大萧条爆发后, 美国国会开始对股灾原因展开了大规模调查, 结果表明:20世纪20年代, 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混淆是股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听证还披露, 在一些银行的证券活动中, 存在大量违背公众利益的冲突与欺诈现象。人们谴责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活动导致了许多银行的倒闭, 呼吁必须尽快立法, 以严格隔离金融混业经营的风险。为此, 1933年的美国银行立法正式拉开了美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历史序幕。

二、美国社会保障制度迟迟不能建立, 加剧了社会动荡

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必然驱动城市化进程。1890年, 美国只有2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然而, 到了1930年, 美国人口城市化比重已高达56%。随着农民工大量入城, 传统“大家庭”逐渐被分解为更多的“小家庭”。在农场劳动力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中, 城市劳动力失业风险加大。另一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逐渐延长。在20世纪的前30年里, 美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了10岁, 结果导致美国老年人口急剧上升, 城市老年人口的养老风险进一步加大。1935年, 美国老年人口已达到780万人。

然而, 直到1935年, 美国人既无养老保险, 也无医疗保险, 更无失业保险。在美国人得意洋洋的20世纪20年代, 人们甚至一度将“永远向上攀升”的股市误认为这就是美国人的“经济保障”。这足以见证美国股市当时的投机与疯狂。一旦股市崩溃, 经济危机引发大萧条, 城市失业人口大增, 则无社会保障的美国城市人口就变成了一无所有的失业者, 他们的生活状况甚至比农村人口还糟糕。因为农场有田可种, 可以自保。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镇定器”, 它可以减少社会动荡和恐慌。直到1935年, 美国才开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不过, 今天的美国人已拥有相当丰厚的社会保障福利, “三条腿的板凳”足以让美国人在遭遇今天的金融海啸时无衣食和养老之忧。

三、胡佛总统不作为、不干预政策主张严重贻误战机

20世纪20年代, 美国一直由共和党执政, 他们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反对政府对经济的任何干预。在“繁荣”和稳定时期, 美国政府提出了“我们国家的事情就是做生意”的口号。也就是说, 美国需要的是一个权力有限的政府, 甚至有人认为:“社会上的道德标准就是股市上的道德标准”, “有钱人就是皇帝”。

1913年, 美国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简称“美联储”) 正式创立。然而, 在大萧条期间的银行恐慌事件中, 美联储完全束手无策, 并没有发挥预定的作为来阻止银行恐慌发生的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美联储官员没有理解银行倒闭对货币供给和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

在大萧条爆发前, 不仅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们没有察觉到任何潜在危机的严重性, 甚至就在1929年10月的股崩发生后不久, 官方仍然十分乐观。1930年元旦, 美国财政部长还以淡然处之的态度表明:“我看不到任何可以导致悲观情绪的迹象。”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还武断地宣布:“对于美国经济的未来或美国企业缺乏信心, 都是愚蠢的行为。”

胡佛的执政期为1929~1933年, 正好是美国日子最难过的时期。然而, 他却是一个天生的乐观主义者, 他紧紧追随“自由市场经济”, 主张政府不作为、不干预, 并相信自愿救济策略可以渡过难关。直到1930年6月, 他居然说“经济大萧条已经过去了”, 哪知这只是大萧条的开始。胡佛的判断失误与不作为, 严重贻误战机, 致使大萧条带领美国人步入深渊。直到1933年3月, 胡佛下台, 罗斯福总统上台, 政府才开始采取大规模的干预行动。亡羊补牢, 犹未晚矣!

大萧条之后, 凯恩斯主义开始在美国和世界流行, 并从理论和实践上第一次正面肯定了国家或政府对于经济进行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篇4:美国是如何走出大萧条的

危机的种子在繁荣之中悄然破土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狄更斯代表作《双城记》的开头,他描述的是十八世纪后半叶法国的现状,也借指对身处十九世纪英国所潜伏的社会危机的担忧。借用这句话来描述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也是再恰当不过。

20世纪初期,一战之后,美国迎来了空前的繁荣。电力能源加速了机器的运转,家用电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汽车缩短了时空距离,住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片崛起……到了二十年代,这种繁荣到达顶峰。

没有多少人意识到危机的到来。但是,危机的种子已悄悄破土而出:社会贫富悬殊快速扩大,农业面临严重衰退,财富再分配极其不均衡等等。随着1929年10月华尔街股市的大崩盘,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拉开了序幕。

失业是美国人最为惨痛且最不愿面对的事情,尤其是年轻人受到大萧条的打击最为沉重。据1932年9月的《财富》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人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此数接近人口总数的28%。即使到了1935年初,靠救济过活的16-24岁的青年还有几百万人。当时有位大学校长无奈地说:“得到学位的15万大学生,将要走到社会上去,可是人家都不要他们。”

《财富》杂志在25所大学举行过民意测验,结论是大学生都希望有个安定的长期的工作,借以安身立命。大学里都流行一首歌,“我为大学唱赞歌,硕士博士头衔多,学问越来越高深,肚子也越来越饿。”著名戏剧家阿瑟·密勒当时打好几份工,来维系大学学业。

没有了工作,没有了收入与消费,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极大影响了社会秩序正常运转。有的人到树林里放火,也仅仅是为了被雇为救火员。

贫富悬殊与过度贪欲

在资本主义进程中,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持续时间最长,财富损失最惨,影响程度最深。探究其起源时,很容易看到一个现象——过度的贪婪与无序的竞争,尤以金融业为最。在以后发生的金融危机中,仍然能看到这个影子。

伴随着美国经济的狂飙,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六成家庭仅仅能维系温饱水平,还有两成家庭生活非常困难。这导致社会购买力明显不足,产能过剩日趋严重。但是,有钱人并没有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而是在资本市场追逐高额利润。

1934年布鲁金斯研究所发表的一篇论文这样写道:“美国呈现出了收入分配日益不均的趋势,至少在二十年代前后是如此。这个时期人民群众的收入有所增长,而上流阶层的收入水平提高得更快。随着上流阶层高额收入的实现,他们收入中节约部分增加得比消费部分快,也就出现了大富豪及其家族把积累收入越来越多地作为投资的趋势。”

整个社会都笼罩在投机氛围之下。据美国参议院银行货币委员会的调查,金融机构丑闻重重,“如银行和证券交易所勾结,放款过度,保证金交易趋增。有38%的股民付少量保证金,就可以从事股票投机,杠杆率达到1:10;投资银行利用自己为上市公司担保的条件,把略高于成本但大大低于市值的股票卖给政客、记者、律师以及相关利益者为自己谋利。”

不少学者认为,股市崩盘只是大萧条的引子,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根由。但是,究竟是什么过剩呢,牛奶还是汽车?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当一个社会从生活必需品时代转入耐用时代十分艰难,跨不过去往往会导致危机出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就处于这样的过渡阶段。

信贷消费是这个阶段的重要特征。消费品市场的急速膨胀,一方面来自新工厂的扩张和新设备的应用,另一方面来自分期付款的拉动。有关数据显示,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约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这一增速相当惊人。但是,信贷消费方式本身就存在危机,一旦削减信贷费用,消费者的购置就会减少。同时,当市场容纳不了增产的商品时,工厂扩张也只能停止,工人就会面临失业,危机悄然而至。

有关资料显示,1929-1933年短短4年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减少了40%,失业率达到24.9%,至少有13万家企业倒闭,汽车工业下降了95%。1932年7月,钢铁工业仅以12%的生产能力运转。1929-1939年,美国经济几乎没有什么增长。

美国经济大萧条对世界政治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管是美洲、欧洲还是澳洲,农业衰退由于大萧条而进一步恶化;世界贸易急速下滑,从1929年到1933年,下降幅度是以往国际贸易的最大下降数7%的9倍。此外,大萧条间接导致二战爆发。

“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1933年3月初,富兰克林·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他开始实现竞选时的誓言“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资本主义,这是一个普遍的认识。

从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的“百日新政”中,罗斯福15次致信美国国会,敦促通过了包括《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紧急农场贷款法》、《经济法》、《联邦救济法》、《国家工业复兴法》等15个法案,对美国的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罗斯福以整顿金融为突破口,让“血液”重新流通起来,稳定人心。因为他面临的局面是美国银行系统几近瘫痪。3月9日,罗斯福敦促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决定对银行采取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经审查合格后方允许重新开业。从3月13日至15日,14771家银行领到执照重新开业,与1929年危机爆发前的25568家相比,淘汰了10797家。有人评论说,罗斯福对金融业的果断治理好比“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

针对农业全面衰退的现状,5月12日,《农业调整法》出台,旨在稳定农产品基本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业购买力,它采用政府给予补贴的形式,通过鼓励农民缩减耕地面积、销毁农产品、屠宰幼畜来实现。1936年,农业总收入较1932年增长50%。

还有一个重要的法案是6月16日通过的《国家工业复兴法》,决定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要求资本家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对各个行业产品的产量和价格作出规定,并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从而缓和紧张的阶级矛盾。同时,决定建立公共工程管理局,以建设大型公共工程项目来缓解失业和刺激经济。

1935年到1939年的“罗斯福新政”第二期,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罗斯福说,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保险法案一出台就受到大多数民众的欢迎。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国家干预社会再生产,运用所得税制、预算拨款、政府债券和银行信贷等财政金融杠杆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节,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发展国民经济的某些重要环节给以促进。它的直接后果是帮助美国走出了危机,摆脱了法西斯主义的威胁。从1935年开始,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

对于罗斯福新政的效用和影响,研究论文汗牛充栋,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关于新政的书籍层出不穷。大萧条的起源是政府干预太少还是太多,罗斯福新政是否解决了经济危机,在这些问题上至今争议不断。不过,这并未影响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这些争议丰富了我们对市场经济和凯恩斯主义的认识。

走出大萧条是因为二战?

与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一样,二战是不是美国走出大萧条的原因,也有不同的声音。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王缉思在《光荣与梦想》中文再版序言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恰恰给美国政府干预经济,促进大规模生产,保证充分就业机会,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历史机遇和国际环境。整个美国,包括政府、资本家,直到涌入劳动力市场的家庭妇女,都发了战争财。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继续让美国经济受益,同苏联的冷战则大大激发了美国战略扩张的动力。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是美国经济和对外交往上史无前例的大发展时代。”

但是,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薛兆丰撰文指出,世界二战不是走出大萧条的原因,“打仗对经济有净损害。在战争中花1元,其产出的价值少于1元。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是‘乘数’小于1。打仗真能使国家富强,那就全民常年搞国际军事演习吧。”

他引用多位经济学家的实证研究。其中,哈佛大学宏观经济学家巴罗的研究表明:二战增加了美国国防开支5400亿美元,而经济增长了4300亿美元,乘数为0.8,也就是说战争降低了国民收入,主要的损失出自私人投资、政府非军事采购和净出口,而个人消费支出变化则很小。

其实,大多数研究人员忽视了一点,民众信心对美国走出大萧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每部反映大萧条的文学影视作品几乎都表达了对信念的敬意。电影《奔腾年代》讲述的是大萧条时期,三个失意者和一匹老马的传奇故事。霍华德靠汽车交易发财,儿子却在交通事故中丧生,妻子也要求离婚,而大萧条让他的财富损失惨重;前职业拳手波拉德自幼喜欢骑马,很小就被父母抛弃,四处流浪,靠拳头发泄对现实的不满;驯马师史密斯流离失所无所归依,但对动物充满爱心。他们的马“海洋饼干”不仅个头小,还有腿伤。但是,他们训练这匹看起来没有希望的老马,用坚韧和毅力创造了奇迹,也给整个国家带来希望……

事实上,在经济萧条的年代,也有企业化危为机。1930年,全美的旅馆倒闭了八成,希尔顿的连锁旅馆也是接连亏损,一度负债达50万美元。希尔顿没有泄气,给每一家旅馆的每一位员工打气,告诉他们经济萧条很快会过去,挺过去了就是胜利。所以,只有希尔顿旅馆的员工一直保持着最美好的微笑精心服务。后来,希尔顿旅馆率先复苏,成为世界最著名的酒店之一。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尽管对于大萧条的来与去,学术界莫衷一是,但重温这段历史非常有必要,对中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有着借鉴意义。

市场经济相对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些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种种危机,让一部分人对市场经济产生了怀疑。应该认识到,市场经济是制度的积累,而不断积累的过程是博弈与完善的过程,只要人类追求进步,这个过程就永远不会结束。同时,也正因为危机不断发生,中国更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

篇5:美国大萧条读后感

——读《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有感

这是一部重现上世纪三十年代那场波及全球的美国经济“大萧条”的纪实性著作,作者威廉〃曼切斯特用几乎不带任何个人情感的叙事方式,自下而上地展现“大萧条”——这一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件,以及事件背后所蕴藏的无数深刻教训和历史启示,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与其他有关经济危机的著作不一样,本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经济学术语、没有抽象的统计学数字,只有大量的社会生活细节以及人物描写。作者将目光对准退伍军人、棉农、流浪汉、童工、城市股票经纪人等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变化,从侧面生动再现了经济总崩溃时的美国,衬托出了经济危机的来势汹汹和残酷无情。“夜间敲门讨饭的、站在街头出卖肉体的,可能几个月前还在银行里爽快地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在你所读的报纸上写过社论,又或者是你孩子的音乐老师。”有谁能够想象,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竟然也曾经历过如此凄凉、破败,甚至不堪回首的年月呢。

天堂和地狱只有一步之遥!这是1929年美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当赫伯特·胡佛志得意满地宣称“我们即将永久性消灭贫困”的时候,无情的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大萧条的凄风苦雨一下子席卷了社会各个角落,把城市白领、农业工人、作家、医生统统卷进冰冷的地狱,沦落为数百万流浪汉。我还看到了危机来时资本表露无遗的丑恶本性。柯立芝总统曾说:“建一座工厂就是盖一座圣殿,在工厂干活就是在那里做礼拜。”但在“最惨的一年”(1932年),美国人心 1

目中的“圣殿”形象彻底倒塌了。一座座“圣殿”变成了充斥着童工与强迫劳动的“血汗工厂”,以维系资本赖以生存的利润。我更看到了一群朴实而善良的人,那就是美国普通民众,危机之中,他们受的伤害最深,却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忍耐力:芝加哥的教师们因为不忍眼看50万儿童失学,于是靠搭便车前往学校上课,没有薪水也坚持工作。在那个缺乏保障和关爱,只讲利润和效率的丛林时代,他们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诠释着无私与大爱。尽管“忍受着农奴般的待遇”,人们依然没有失掉一贯的幽默,“我们筑一条铁路,日夜加班,让火车快通。如今铁路筑好啦,赏一角钱可以吧?老兄!”充满黑色幽默的“赞美诗”,读之让人忍俊不禁,更让人唏嘘不已。

“首先让我明确地说,我坚决相信,我们唯一引为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美国人民并非束手无策,在这紧要关头,他们已授权政府采取直接的、强有力的行动。”罗斯福的就职演讲,如同阴霾之中的一声春雷,为饱受大萧条折磨的美国民众带去了经济复苏的希望。百日新政,千般波澜、万般激荡!其间充斥着艰辛、泪水、希望和激情。面对千疮百孔的经济,罗斯福以政府“有形之手”接替市场“无形之手”,挽救了美国!“雷厉风行、恢宏大气”就是他留给世人的印象。值得一提的是,与我们所理解的那个英明、睿智、救世主式的历史形象不一样,在书中,作者描写的却是一个会紧张、会迷茫,有时甚至会害怕、会自我解嘲的、有血有肉的罗斯福。“(改革)如果失败,我就是美国的末代总统了。”这是他对朋友的调侃;“我担心我干不了总统的工作。”这是

他竞选成功后对自己儿子的倾诉。伟人的内心竟如此脆弱!看上去不可思议,但是也许,这是伟人的本来面目。

毕竟,这个世界没有先知。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相比,罗斯福总统当时面临的形势更艰难、更紧迫,也更迷茫。如果我们算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话,当时罗斯福恐怕连石头都没得摸。看完此书,我不禁设想,要是没有富兰克林〃罗斯福这样的人的出现,今天的美国是什么样子?世界又是什么样子?

作为事后诸葛,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引发“大萧条”的因子早在“柯立芝繁荣”时期就已产生了。然而,品读历史,其过程与结局同等重要,或者说更加重要。因为历史的经验教训往往是隐藏在过程而不是结局之中的。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挽救了美国,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还拯救了世界。但是,他却无法拯救资本的贪婪本性。罗斯福与他的继任者,如同好莱坞电影里的蝙蝠侠和蜘蛛侠,虽然一次次地战胜坏人,却永远无法阻止坏人的诞生。多么荒诞无奈的历史怪圈!

“经济危机”——这个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体系的“基因病”,在“大萧条”过去之后的70多年里依然如幽灵一般,与我们如影随形。当年开创先河一般的“新政”如今已成为最常规的手段,但问题依然存在:表面的繁荣的背后,是日渐扩大的不平衡,而我们又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对手段。时至今日,“大萧条”就如一个无法醒来的梦魇,非但没有离我们远去,反而以“金融危机”这一更加复杂多变的形态,广泛影响着人们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说到这里,我想起一百多年前,狄更斯曾经的名言:“这是个最好的时

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个令人绝望的冬天。我们前方什么都有,我们前方什么都没有!”狄更斯的话十分精辟地诠释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无处不在!当人们在享受一项事物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忽略掉它的另一面;反过来,当人们在遭受一项事物带来的巨大破坏时,又自动忽略掉它积极而有价值的地方。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的态度和认知亦是如此。于是乎,“民进国退”变成了“国进民退”、“保卫华尔街”变成了“占领华尔街”。我们无法去探究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那是经济学家的事。更无意“清算”资本的贪婪“原罪”,没有资本的世界是我们暂时无法想象的,我们只知道,借助一些历史的经验教训,反思和纠正一些不当行为,还是能够避免很多灾难和悲剧的!

篇6:美国大萧条读后感

最近利用零碎时间阅读了《在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一书,作者系日本著名企业家稻和盛夫,全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和高深的理论,而是以一种充满哲理智慧的文字和读者亲切交谈。书中通过他创办的“京瓷”和“KDDI”两家企业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为读者奉献了在经济下行时期企业该如何应对的策略,以及由此而提炼出的经营哲学。

本书第一章开山名义地指出萧条时期是企业再发展的机会,提出了应对经济不景气的一项预防策略和五项对策。第二章作者用独特的视角论述了此前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人们为满足私欲而不择手段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避免此类灾难的根本途径就是改变人心,作为企业就是要有“关爱利他”之心,第三至六章作者分别和读者分享了在萧条时期企业克服逆境的六项精进、十二条经营智慧、三条经营要诀。本书最后一章作者将经营企业的智慧、经营人生的智慧融合在一起,升华到了哲理的高度,总结出了“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的哲学公式。

读罢此书,不禁对作者丰富的经营经验和智慧叹服,虽然作者与公司所属不同行业、不同国域,但对企业经营的经验仍有宝贵的借鉴之处,下面就谈谈此书对我的一些启发。

第一、经济下行时期是部门内部优化、管理提升的好时机。

长期的经济运行数据已经证实经济是曲折向前发展的,有波峰、有波谷,任何一个想长期发展的企业必然会面临经济寒冬的考验,只有度过萧条寒冬的企业才可能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一个有着六十余年历史的XX企业,所经历的辉煌与曲折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辉煌使人艳羡,但只有曲折才能加速企业成长!纵观公司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在行业调整期、经济下行期,都能抓机遇、抢发展、迎难而上,上下一心,团结奋进。

在面临外部市场环境不断施压的状态下,公司领导层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资源整合优化、降本增效、效能提升工作,为我们的日常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这项工作思想指导下,我部门积极动员全体员工及关联单位进行资源整合与管理提升:从淡旺季XXXX调整,到XXXXX招标,从推进各科室进行将本增效工作,到积极配合公司人员XX优化提升工作效能。在前端市场面临巨大的压力,作为后勤服务保障的部门,必将以更昂扬的斗志、更精细的服务做好支持保障工作,以更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更高的效益与下道满意度。

第二、坚持做好文化落地工作,以先进的企业文化打造高效的服务团队 2012年XX集团直面严峻的发展形势,圆满实现了税利过百亿、弯道再超越的两大目标。荣誉的取得是两万余名XXXX拼搏奉献、勇于进取的结果,而企业的“XX文化”是支撑整个团队前行的精神力量。

XXXX的企业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宽广的外延,公司会议上提出文化落地工作,是对企业团队力量提升的又一有效举措。其中的“三气三情”正好印证了书中用“利他之心、关爱之心、慈悲之心突破困境”的理念,先进的企业文化对做好员工思想工作有巨大助力。

在日常工作中,我部门十分重视员工思想动态,利用各种机会与场合与各个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共同解决工作上的困难、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也积极督促各科室做好团队建设,将集体意识、大局意识灌输到每一位新老员工思想之中,使其对工作有激情、对同事有热情、对企业有感情。同时积极宣传鼓励体现“三气三情”的典型,打造好部门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用XX集团的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指导打造好部门团队,为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高效的服务输出提供现实的管理基础。

第三、行百里者半九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作为制造业中的一员,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而我们的“功夫”就是日常的基础管理、基础流程的执行,管理到不到位、流程执行好不好,直接影响整个团队的成果产出。

种田看收成,人生看结果,英雄也要论成败。成功其实不难,把成功变成一种习惯才难,日常管理工作、岗位流程执行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认真的精神。就像前海尔总裁张瑞敏在比较中日两个民族的认真精神时说的: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如果让一个中国人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次,第二天可能擦六次,但到第三天时,可能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鉴于此,他表示,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不能事事无所谓。

因此,管理工作贵在长期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这也是作为中层管理者的核心任务,进而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使部门工作有交办就有监督、反馈,有目标就有成果产出,将事情做到有头有尾,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虎头蛇尾的工作作风。

篇7: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

通过《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授课,得出一些认识: 其中优点有:

1、教学内容处理恰当。课文包括四目:“黑色星期四”、“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在这四目中,“黑色星期四”和“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讲的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凯恩斯主义”虽然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有很大影响,但“课程标准”并未列入要求。因此我将课文内容分成了两大部分:一为“大萧条”,一为“罗斯福新政”。用“大萧条”揽括第一和第二标题,以“罗斯福新政”揽括第三和第四标题(“凯恩斯主义”只穿插讲述)。这样处理有两个好处。第一,优化了课堂知识结构,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条理分明。第二,在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但又不完全脱离书本实际;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为首要教学内容,又恰当地补充了某些书本没有而相对重要的知识。

2、教学理念把握适中。“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应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性作用。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十分明显。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爆发原因、特点和影响,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评价,再到罗斯福成功原因的探讨,都是由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或独立或互助完成的。而我在这堂课中,扮演的似乎只是冰糖葫芦上的那根小木棍,将某些重点、难点进行解析和概括,引导学生学习,循循善诱,将学生引入学海佳境。课堂上的颗颗“冰糖”,粒粒珍珠,都是学生探索的结果,思维的结晶。事实证明,学生完全可以主宰课堂;他们,做得比老师想象的还要好,还要出色。

3、教学环节紧凑,张弛有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难点解析”、“重点概括”、“七嘴八舌”、“重点归纳”、“论从史出”、“我看历史”等教学环节为中心,辅以“图说历史”、“双语课堂”、“漫画历史”、“人文历史”等趣味题材,将教学任务顺畅地完成了。在这些教学环节中,既有轻松愉快的“图说历史”、“漫画历史”,又有严谨深刻的“重点概括”、“难点解析”;既有“七嘴八舌”的发散式教学,又有“重点归纳”的收网式探讨;既有“我看历史”的辨证史观教育,又有“人文历史”的人文精神培养。教学方式多样又不失于“花耍”,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严谨性和趣味性,展现了历史教师应有的风貌。

4、教学设计巧妙,自有独到之处。

此有三:1在我的常规教学中,比较注意双语教学,尽管在此问题上,我还在尝试和学习阶段,收获无多。在这堂课中,我教会了学生“大萧条”和“新政”等专有名词;在课堂上还有小段英文段落的朗读;在“人文历史”环节中,我展示了罗斯福影响深远的一句名言“There is nothing to fear, but fear itself ”,并和学生一起翻译成中文。尽管这只是课堂教学中的微不足道的花絮,但正因其微不足道,更应给予适当的肯定。我想,这对培养学生不同学科知识的迁移、整合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处理比较好。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课本上剖析得极为详尽,如果在课堂上由老师或者学生念出来会比较枯燥,而且学生未必能深刻理解。因此我设计了一道发散思考题:如果你是罗斯福,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经济危机?在学生讨论时,我要求他们结合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来思考。不出所料,学生果然能结合危机爆发的原因提出各种看法,与罗斯福“不谋而合”。尽管学生预习过,有“先入为主”的影响,但这次学生讨论的侧重点是“怎样解决危机”,而不仅仅是看罗斯福怎么做。因此他们不仅再次学习了新政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理解了罗斯福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既复习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又为后面的评价罗斯福新政埋下了伏笔。更可喜的是,少数聪敏的学生能从经济危机爆发原因之一“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得出“要搞社会主义”的论断,在课堂上引来一片笑声。我趁机引导学生,在当时美国确实有很多人主张搞社会主义,但罗斯福并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这说明什么?学生竟能异口同声地回答,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古人三大乐事之一,而我竟能教得如此聪慧的学生,实乃快事!实乃称心事!

3、“人文历史”彰显出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历史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知道过去的人和事,更重要的是要从历史中得到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历史学,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罗斯福勇敢、坚强、不屈不饶的精神和大无畏的气概无疑能起到榜样的力量;他对资本主义传统经济理论进行批判并大胆摈弃,需要广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而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学习基础之上的。通过“人文历史”这一环节,我不敢肯定学生都会以罗斯福为榜样,在学习、生活中时刻仿效之,但我能肯定,他们一定能学到罗斯福身上的某些优秀品格。诚如斯,足矣!

二、有待完善之处

由于这是一堂教学公开课,在上课之前,佛山一中历史科组的老师们就已经听过“试教课”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因而在公开课堂上似乎缺漏较少。诚实地说,这堂公开课比我的常规教学要“完美”得多。公开课结束后,夜静之时,犹思之后怕。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如果能作进一步改进,或许将会更好。第一,讲述经济危机的表现时,对它给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上未能重点剖析,未能点出经济危机的实质;而对罗斯福新政进行评价时,未能指出新政之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的原因是罗斯福不愿也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二,由于时间关系,“拓展延伸”未能展示给学生看,只得于下次课再给学生“补课”。第三,对“新课标”理解尚浅,教学语言不够精练,教学基本功有待提高。

篇8:美国大萧条读后感

货币主义理论家海曼·明斯基 (Hyman Minsky) 曾提出了关于金融危机从孕育到爆发的全过程的一个一般性的结构模型理论, 金德尔伯格 (Charles P.Kingdleberger) 曾在《金融危机史》中简要介绍过。明斯基模型包含有10个环节。可以表示成以下图示:

二、明斯基模型与两次金融危机

1. 外部冲击。

回溯到美国上个世纪20年代,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并摆脱了1920-1921年经济危机以后, 美国通过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的促进获得了十年的经济发展和繁荣。技术的进步使得手工劳动、个体工场手工生产被机器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逐步取代, 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同时, 这种外部冲击 (重大创新) 更多地体现在了机器取代了大批工人。

2. 信用扩张。

本次金融危机为进一步刺激房地产发展, 投资银行大规模介入到房贷市场, 相当于在房贷市场上创建出了一批“新的银行”, 投行创设的MBS、CDO、CDS等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即是发明了新的信用工具。差异在于现在这些信用工具不是仅仅在银行间流动, 而是在一个高度开放——并且是向全球开放的公开市场上流通。投行创设的各种衍生品越来越远离实体经济, 这是金融危机加剧的重要推手。而大萧条前建立在信用扩张基础之上的美国经济的通胀繁荣在国内国外都造成了影响。

3. 投机需求。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 过低的利率导致了传统的金融工具失去吸引力, 投资者和资金拥有者开始为了更高的利润而承担更大的风险。金融中介不可避免的将其客户群扩展到了金融健康性并不优良的个人和公司。另一方面, 低利率导致几乎所有资产 (房屋, 土地, 原材料, 艺术品等) 价格都迅猛上涨。这个过程继续下去, 即将产生亚当斯密所谓的“过度贸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美国20年代, 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股票市场空前繁荣, 吸引了大批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 产生了后面要提到的“泡沫”。从1925年1月到1929年10月, 上市股票从4万股增加到10亿多股, 股票价格比票面价值高出3—20倍。

4. 泡沫。

美联储在20年代修改的保证金交易制度为繁荣的股市打了一支催化剂。同时期, 美国政府“放任市场”的自由经济政策进一步加速了繁荣走向泡沫的过程。普通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不理性伴随着当时银行证券混业经营的银行业热衷从事股票交易成为股市危机加剧恶化的重要制度性因素。

5. 欺诈。

在投机的泡沫阶段常常会引发出欺诈, 更为严重的情形就是泡沫本身即由欺诈所造成。前述图中3.投机需求、4.泡沫、5.欺诈三个环节之间, 用黑箭头、白箭头指示的连接, 表示出了欺诈只是泡沫的伴生、泡沫由欺诈而生这两种不同的情形。笔者认为, 1929年大萧条和此次金融危机中的情形, 都可以理解为是泡沫伴生出欺诈 (黑箭头) 的方式。在此方式下, 欺诈不是危机孕育与演进中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6. 扩散。

在次级债最为盛行的时间, 各种基金参与其中或借机推出新的基金, 将社会的钱积聚起来买债券, 买次级债, 买次级债衍生出来的东西。在上世纪20年代,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同时, 美国通过海外信贷扩张向需要购买美国商品的国家提供美元, 以促进本国出口, 对于进口的产品则是关税壁垒高筑。美国实现巨额贸易顺差, 拥有大量海外贷款和投资, 而其他国家则出现了大量贸易逆差和债务, 从而使世界经济出现严重失衡局面。

7. 银行倒闭、危机爆发。

对于本次美国金融危机, 刺破次贷泡沫的美国国内因素是利率的上调, 致使房价的上升不再可能提高利息了, 市场开始变化, 贷款的人还不了贷款, 整个基金、债券都压在手里, 金融领域发生了问题, 投机者这时才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并转而采取退出措施, 房贷的违约率大幅度上升, 购买各种资产化债券的投行和商业银行即将纷纷倒闭。而其爆发的过程至风云突变即可见证为贝尔斯登倒闭至雷曼兄弟倒闭这一历程。而远在1929年, 股票市场十年的牛市聚集了过度投机和非理性繁荣, 美联储过分紧缩的货币政策直接引爆了股市的狂跌。1929年10月29日 (黑色星期二) 灾难发生了, 股市开盘仅半小时, 抛售量就在300万股以上, 一天内总共抛售了1640万股, 创了历史记录。

8. 金融危机终止。

风云突变与信用终止可能导致市场恐慌。易于理解, 对于美国这次金融危机, 在其爆发阶段, 由于持有含有次贷的资产组合证券化产品的金融机构如此之多, 要想等待房价 (或股价) 的过度下跌, 由市场的力量自行使危机终止, 是不可能的。而在1929年大危机中, 于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宣布“银行休假” (Bank“Holiday”) 变相关闭了美国银行以遏止银行挤兑。

三、结论

如同金德尔伯格所指出的那样, 明斯基模型是一个关于危机进程的结构模型。它是一个全过程模型, 也是一个一般的模型。也可以认为此次金融危机是对1929年危机的重演。而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金融危机发生机理的分析和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对危机的整体认识, 也便于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朱小平.金融危机中的美国、中国与世界[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国家资助政策落实情况下一篇:2024济南市环保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取消招聘计划和面试递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