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自主创新思考

2024-04-16

区域自主创新思考(精选6篇)

篇1:区域自主创新思考

关于图们区域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摘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环节,把握区域自主创新现状是制定创新发展战略的基础,以自主创新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所在,也是增强经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证。因此图们自主创新的发展要从图们的实际出发,充分把握图们自主创新现状,因地制宜地实施和进行,才能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科学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区域自主创新发展现状有利因素制约因素 发展途径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培植区域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前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党的“十七大”上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就图们市而言,要想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只有不断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使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才能发挥后发优势,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为此,我市提出了要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以“图们创造”提升“图们制造”和“图们加工”,以创新为契机,实现真正意义的可持续发展。

1.区域自主创新建设现状

1.1.区域自主创新有利因素

1.1.1区位优势。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处,位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的东北亚经济合作开发区“大、小金三角”的结合部,距朝鲜罗津先锋自由贸易区160公里,距朝鲜清津港175公里,距通往俄罗斯的长岭子口岸80公里,距图们江入海口150公里,引进战略投资合作伙伴,引进相邻国家(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和地区的先进技术,采取消化再吸收的办法,创造自己的品牌和技术,为区域自主创新带来科技财富;图们距延吉、龙井只有30分钟车程,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延吉、龙井两地的五所高校和多家科研院所的研发机构为我市企业自主创新提供科技保障;图们到长春只需4个小时车程,完全可以依托长春市内的近百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咨询中心的科技力量,为我市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保障。上述这些创新资源优势,是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是我市独有的优势。

1.1.2科技服务经济态势初显。一是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延边大学、延边科技大学、延边农学院、延边医学院、延边黎明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等区域内高校科研机构及科研成果扶持服务图们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战略合作项目全面启动,图们在技术研发、成果孵化、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凸现,区域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逐步提高。二是高新

1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生物医药、保健品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迈出重要步伐,中冷器,电子产品等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异型钢铁、塑料制品、机电产品制造等传统产业改造步伐明显加快,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1.1.3 图们江区域规划以及延龙图、长吉图的推动。延龙图”一体化的实施和“长吉图”开放合作区战略构想的提出以及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和东北亚经济合作,对图们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在延边州“十一五”布局全州高技术产业规划中赋予了建设成为延龙图高技术产业基地的重要使命。市十次党代会明确全市要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地”的发展战略布署,而且图们在全州八县市处于一小时经济圈的极核位置,在推进科技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市委根据全市部署,抢抓机遇,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地”的发展目标。即:以对外贸易为中心,打造进出口加工基地和国际物流集散基地。在主城区和西郊曲水范围内打造教育、高新技术、现代国际物流“三大高地”;在图们经济开发区内打造工业集中区、韩国工业园和台湾工业园;在石岘镇区打造造纸化工产业园区;在长安镇区打造冶金建材产业园区;在凉水、月晴镇区打造绿色农业、有机蔬菜、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业产业化有机示范园区。促进“东中西北”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形成以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对外经贸、特色旅游五大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的区域发展战略定位。

1.2区域创新制约因素

虽有一些创新优势,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推进区域创新发展过程中,科

教资源优势不等于创新优势,创新优势也不等于竞争力。如何利用科技创新,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有效转化,从而增强区域竞争力,解决以下制约因素,是图们在新形势下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2.1区域创新资源富集但本地化利用程度低。我市所能利用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确实很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也具有相当的潜在优势,但科学技术与本地经济互动效应很差。以2008年为例,区域内完成省级、市级科研项目10多项,专利授权6项,但转化为本地生产力的科技成果的几乎没有。就其原因而言,由于在市场化、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市场要素在全州、全省、全国自由流动,域内创新资源优势还未能较好地通过市场手段大量而有效地转化为本地经济优势,未能形成几者之间空间的近距离的产学研一体化格局。从深层次原因看,主要还在科研成果从研制到商品化过程脱节。一项完整的科研成果要经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样机试验-中试开发-工程试制-商品化六个阶段,这个过程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的投入,还须承担失败风险,科研院所、高校、技术发明者缺乏科研成果转化动力,也不完全具备这种综合能力和条件,尤其缺乏对市场的深入了解,我国大学体制普遍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及风险保障,科技成果的成熟度较低,大部分成果处于初级研究阶段或技术半成品阶段,大多数技术与市场脱节,达不到企业所需的要求,而企业追求短时间的效益最大化更不愿承担这个风险。在此形势下,这个过程需要政府或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来做,但由于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位和我市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缺乏导致这个过程的严重脱节,科技与经济之间相互分离的境况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基于以上原因,区域创新资源富集但与本地化利用程度低的矛盾十分突出,区域创新资源未完全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

1.2.2区域内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对一个区域来说,最有创新动力的主体是企业,而区域创新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有无几个由众多企业组成的优质产业集群或产业链。就图们来看:中小工业企业是图们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全市146家工业企业全是中小企业。产业基础较薄弱,产业集聚度较低,配套体系不完整,数控化程度不足,为地方经济贡献不大。区域中小企业发展也存在严重制约问题:一是受土地、资金等制约,空间拓展和资金来源受到限制。二是产业形态较单一。企业主要集中于塑胶制品制造、木制品加工,结构不尽合理,品牌意识薄弱。三是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足,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水平跟不上。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区域企业中除方正化工、人参特产、长白绿宝、华威友邦等四家知名民营科技型企业具备一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外,其它企业中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不多(目前只有人参特产企业研发中心一家,2006年建立全市第一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绝大多数企业无核心竞争力,缺乏创新能力,多是仿制中的低端竞争,难以做大做强。

再者,从图们的产业集群来看,目前较突出的有三大产业集群:造纸化工、塑胶制品、生物制药及保健品。特别是造纸化工产业链,大多是传统产业,由于图们长期形成的老工业基地深厚积淀,上下游产业链衍生好,已经形成图们最有特色的产业,但产业自主创新相对滞后。

1.2.3科技中介组织稀缺且作用有限。在区域创新主体中,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是区域创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它是“官产学研”中间的重要节点。科技中介服务的缺乏导致问题十分突出。

域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等创新主体之间沟通不畅。创新主体的运行情况、人才状况、资金需求、市场需求、技术状况等情况不能使政府及时掌握,政府要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管理和服务,特别是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计划、先进技术推广、扶持政策的落实等均不能有效实施。科技中介机构既是政府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中介,也是各类科技资源之间的市场中介,科技中介机构的市场化运作可以使它按照市场机制实现科技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技术创新所需创新资源往往不

能自发获得,现有创新资源也往往不能自发实现优化配置,而是通过科技中介服务,借助市场的力量来实现。如果缺少某种创新资源,科技中介可以帮助获得这种资源;如果创新资源流动和配置不合理,科技中介促使其合理流动和配置。技术市场、人才市场、风险资本市场、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都是为企业进行诸如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整合建立的平台。由于此类平台的缺乏,其他资源的流动受到极大的阻碍。因此,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缺乏是制约图们区域创新的重要因素。

2.区域自主创新发展的途径

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主要行使的职能在于目标引导、创造环境、扫除障碍、配置资源。所以要促进创新主体之间联系合理,运行高效,企业、科研机构、学校与政府之间的构建高效流动、资源分配合理、发挥各自优势的机制。

2.1.强化政策支撑,调动全社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把加强政策引导和规范作为政府推动自主创新的主要着力点,建立比较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为区域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形成了对自主创新的有力引导和支撑。在投入方向上,实现从扶持单个企业转向扶持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从政府直接出资组建风险投资公司转向引导鼓励民间资本进行创新投资。在激励机制上,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奖励资金,重奖有重大贡献的科技创新项目和人员,同时,改革科技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允许企业科技人员以劳务和智力支出作为技术开发费投入税前列支,较好地调动了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2.2.强化主体支撑,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力军。自主创新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在本质上是经济层面的活动,能不能按照经济规律去推动创新工作,关系到最终的成败。因此,在推进创新的初始阶段就要紧紧把握住以企业为主体这个关键,通过支持企业创建工程技术中心、加大对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的扶持、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优化企业创新服务环境等措施,引导企业家从早期的简单产品做起,逐步理解技术创新和市场机会相结合的真谛,从而使企业依靠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2.3.强化基地支撑,推进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集群发展。基地建设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依托,通过大力推进开发区建设,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和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不仅可以形成强有力的聚集效应,而且也可以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辐射源。围绕“块状经济”搞研发平台建设,把分散在各个企业的研发中心整合集中在一起,降低研发成本,增强研发效率。

2.4.强化平台支撑,提供区域自主创新优质服务。在推动自主创新的实践中,把引进和集聚智力资源,建设创新技术依托平台作为推动区域创新的关键环节来抓。在推动自主创新过程中,引进科研院所,注重创新合作平台建设。探索建

立联合形式的创新信息平台、培训基地和实验室,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用、经费共担、成果共享。同时,政府投入资金,用于支持企业与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合作项目,引导全市科技活动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2.5.强化环境支撑,激发全社会自主创新活力。通过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科技管理职能从直接管理项目、资金转移到加强科技规划、完善制度、营造环境、提供服务和组织推动等工作上来。在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方面,从整合科技资源出发,实行科技项目资金“零基数”预算(即:对学校、研究机构、企业不设项目预算,而是按其所报项目的水平给予支持)。在培育全社会创新意识方面,努力引导全社会建立开拓进取、创新创造的职业理念,积极营造支持创新的社会环境。破除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只循陈规、不探新路的思维定式。

3.小结

推进区域创新,要在形成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大科技”观念基础上的区域创新领导管理体系,通过统一统筹区域创新工作来协调区域内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共同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在创新政策的争取和落实、研发项目与本地产业对接、科研成果孵化与产业化衔接、产业项目风险融资等方面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张桂元《开放 发展 展望-绥芬河重大课题研究》2006年10月10日

[2]杨庆才《吉林省小城镇发展历程》2006年7月

[3]曹大卫等《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2007年12月24日

[4]薛永应著 《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战略大思考》 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5]罗云毅《从“扩大”到“稳定”》《吉林投资研究》2009年5月

[6]刘怀等《优惠政策汇编》2005年12月

篇2:区域自主创新思考

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在对军地共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军地共建四川区域自主创新的系统模型,并分析了其运行过程。关键词:军地共建;区域自主创新;内涵解析;系统模型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

A

自1992年英国Cooke教授首次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以来,已引发了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纵深研究,理论上的研究热潮也有力的推动了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区域经济的崛起。从国内来看,通过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的研究成果,我国于1996年起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内开始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十几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级政府部门、研究院所等的大力资助和共同努力下,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形成了比较系统科学的理论成果以及研究纲领上的一般范式,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今,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能有效促进科技进步和推动经济发展已成共识的情况下,如何结合本区域特点、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等构建独具特色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形成区域科技创新的竞争优势并转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生产力便成为地方政府和相关研究人员关注的重要议题。

四川作为我国西部人口最多、经济基础最好的省份,在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四川地处我国西南腹地,远离国内经济核心区域,远离海洋,不具备与周边省市融合的发达交通网络,缺乏与国外往来的大运力外运通道,在区位上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劣势。因此,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四川经济发展落后的面貌不仅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而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备战需要,国家历次在四川布置了大量的国防科技资源,形成了四川雄厚的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国防科技工业因其特殊的管理体制和战略地位,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形成了较强的技术集成和研究开发能力,积累了大量可以转为民用的科技成果以及丰富的科技创新经验,这些是四川作为国防军工重镇相较其他区域尤其是东中部区域所具有的独特资源优势。

如何最大程度的利用本区域丰富的国防科技资源,发挥国防科研单位人才、技术、产业的“溢出”效应,实现国防科技资源为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以便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优势是四川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文构建了军地共建四川区域自主创新的系统模型,从理论层面探讨军地合作促进区域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军地共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内涵解析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是在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深化和具体化 [1]。通过研究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结合我国国防科技管理的现状与特点,本文提出了军地共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军地共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是指在国防科技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以军地政府共同政策推动为条件,区域军地所属的企业、科研机构、大学、中介机构等主体要素为实现创新资源的流动共享、军民技术相互转移、两用技术联合开发等而形成的复合创新网络系统[2] [3]。军地共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区域界定上以行政边界为主,强调政府参与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由国家设置了专门的行政机构进行近似封闭式的计划管理,国防科研单位、高校、企业在其所属体系内,由国家直接拨款进行指定项目的科研开发。这种封闭式的计划管理模式导致了我国军民创新系统相互独立、相互割裂的现状。打破区域军地创新体系条块分割、各成一统、重复建设的格局,实现国防科技资源与民用科技资源的有效结合,激发国防科研单位参与地方科技创新以及吸收民用高新技术的积极性,必须要求政府运用行政力量,通过政策法规及优惠措施推动国防科研单位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变革,逐步引入市场机制破除垄断利益集团,而政府作用的发挥必须以拥有对该区域的行政管理权限为基本前提。此外,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大多布置在西部省份,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较弱,不宜建立以技术区域为边界的创新系统,而应以行政区域为边界建立创新系统,以强调政府的引导、调控和推动作用[4]。

第二,以军地资源共享和军民技术对接为基本要求

注重科研人员的租用、借调、合作等。军工科研人员在完成军品科研任务的前提下从事相关民用技术的开发工作,民用领域的优秀科研人员参与国防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军民科研人员合作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打破军工原有科研和生产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格局,在军工领域逐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政策法规为保障推动民用资金进入军工领域,实现军工项目资金来源多元化。军工单位利用其充裕的资金以投资、合作等形式进入民品领域。实现区域大型研发、实验、检测等设备仪器的军民共享。不断完善军民技术通用标准体系,扩大民用技术和民用生产厂商对军用技术和武器装备的配套供给,国防科研单位以招投标等形式广泛采取民用领域先进的科研技术成果。注重军技民用,将可以公开的军用科技成果及时解密,以二次开发或直接应用的形式推广到民用领域。强调军地合作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研究。第三,以区域经济发展和国防实力增强为根本目的。军地共建区域自主创新系统以区域丰富的国防军工资源和较好的地方科技资源为基础,以体制创新为保障,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军地合作为手段,以技术自主创新为核心,利用区域资源优势构建区域创新优势,进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实现区域科技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爬升,催生新兴产业生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国防实力的增强。

二、军地共建区域自主创新系统模型及运行过程分析

基于军地共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内涵解析以及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本文构建了军地共建四川区域自主创新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5][6]。

以国防科技和地方科技资源为基础,以国家军地合作政策为保障,以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制定具有本区域特点的军地合作自主创新战略。在军地合作创新战略引导下,地方政府会同军工管理部门制定军地合作优惠政策和推进措施,加快引导国防科研单位步入市场化运行轨道。以市场选择为基础,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科学的机制设计,鼓励、推动国防科研单位与地方科研机构

图1军地共建四川区域自主创新系统模型

间的交流合作,形成区域内军地不同领域创新主体联合参与的创新网络体系,实现知识、信息、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在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合理流动,从而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效率,形成具有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优势[7]。通过创新形成一系列具有军民两用功能的高新技术和前沿技术,在满足国防领域武器装备技术需求的同时,通过这些新兴技术在民用领域的运用加速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以及催生新兴产业的生长,升级区域产业结构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国防科技水平的提升。

区域经济发展与国防实力增强反过来又会优化国防和地方的创新资源并推动军地合作技术创新。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和军工技术的突破不仅为创新活动提供持续的资金供给,为区域内创新人才的集聚、创新资源的流入、高新技术的引进提供强劲的资金支持。而且,经济的发展必定促使区域内投资力度的增强和投资领域的拓展,加速形成区域更庞大的科技工业体系和更合理的科技工业结构,为军民技术转移提供更流畅的对接渠道,为军地合作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在扩大消费需求的同时,必定形成新的消费领域,产生对新产品、新技术的需求,而国防领域对更高水平武器技术的需求也对各个军工科研机构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新兴的消费需求与持续的国防安全压力将成为军地合作创新重要的驱动因素。此外,伴随地方经济和国防科技的发展将会出现经济制度、本土文化、基础设施等非主体要素的提升完善,这些既是区域竞争实力的重要构成,也是军地合作技术创新重要的环境因素[5]。

图1中圆圈内显示的创新主体及其行为关系是军地共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核心与根本,是决定整个创新体系运行成败的关键。从图1中可以看到,创新主体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和军工管理机构(政府)、军工与非军工企业、军工与地方科研院所、军工与地方大学、中介机构等。不同性质的主体要素在创新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单个科研项目通常需要不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参与,创新活动的分工协作形成不同创新主体行为的交叉融合。其中大学与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以及进行外部性巨大的竞争前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充当知识源、技术源、人才源。创新网络中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表现为创新投资的主体和研究开发的主体,侧重应用技术的开发,强调科技成果社会化、产业化和商品化。需要指出的是,企业既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又作为市场参与的主体,在创新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创新投入与创新价值实现的桥梁。通过创新价值实现拉动的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动力的强弱决定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创新行为,也将影响到中介机构传播知识、技术、信息等的运行效率。因此,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行为、创新实现将影响整个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方向,企业在创新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中介机构主要承担科学知识的扩散传播,成为知识、信息、技术等在不同创新主体间流动的载体和桥梁,如成为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之间的纽带,催化应用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中介机构主要包括信息中心、创业服务、技术评估、经纪组织、咨询机构等。地方政府与军工管理机构(政府)在军地共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和运行过程中发挥调控引导作用。

三、结束语

作为地处内陆的西部大省,四川既拥有发展的众多资源优势,也存在发展的 区位劣势,如何发现自身优势并努力将其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竞争力值得我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四川拥有丰富的国防科技资源这一基本事实出发,通过构建军地共建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的方法,探讨了利用国防科技资源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推动经济发展这一基本设想。创新体系的构建是起点和基础,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关注军地合作创新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试图通过对区域军地合作创新行为和创新能力的定期测评,既对创新体系的运行起到有效的监测、评价作用,对创新主体的合作创新起到重要的督促鼓励作用,也为政府部门对军地合作政策调控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以更好的推动区域军地共建创新体系的发展。参考文献

[1] 黄少波.论构建自主创新体系[J].学术论坛,2007,(10):109—112. [2] 李宏,张薇.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国家创新系统比较研究[J].2003,(5):31—35.

[3] 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0,(2):43—47.

[4] 李娟,张硕.论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模式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03,(3)

[5] 林镝,李志强,邹珊刚.军民两用技术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J].云南科技管理,2004(1):8—10.

篇3:区域自主创新思考

开放创新是国际经济发展史上典型的能够加快区域实现创新发展的方式。美国和瑞典是一直具有高度开放创新的国家,长期维持高水平的创新活动;瑞士、英国、荷兰等历史上具有很多跨国企业的国家,一直具有较高的开放创新活动,尤其是在1950年之后经历了大幅增长;而具有较少跨国企业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在过去的一百年中经历了逐步增长[2]。在亚洲,多个国家通过开放创新实现了经济崛起。新加坡在创新中的自身定位,即利用其它地区互补性创新资产和市场,来克服本国资源的不足[3],日本和韩国二战后的快速崛起,就是采取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创新资源的模式[4]。1980年代日本产业(尤其是机器制造业)快速和有效利用外部资源进行创新的能力使其创新时间缩短了25%,创新成本降低了50%,而这正是日本电子设备制造业向美国产业领先水平挑战的关键因素[5]。

开放创新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生的需求,而不仅仅是一种选择。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了14个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以推动跨区域创新资源的协同发展[6],同时,我国长三角地区一些城市开始自发 探索跨区 域创新合 作的模式 和路径[7]。虽然陈劲等和陈钰芬等研究利用企业数据从吸收能力和开放度等方面探讨了开放创新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8,9],吴延兵和米增渝也利用企业调研数据,对利用内部创新资源的自主创新和利用外部创新资源的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协同创新绩效高于自主创新[10],但是却少有从区域层面上,对“本地研发为主”观念和“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同样重要”观念进行量化实证分析。

本研究拟区分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内部投入(简称自主创新)、利用区域外部创新资源的协同创新投入(简称协同创新)和国外技术引进投入,考察开放创新下多种创新投入对我国区域创新绩效的作用方式,为区域创新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1模型设定与计量方法

1.1模型设定

假设地区 创新活动 生产函数 可近似地 表示为Cobb-Douglas函数,其中投入资源包括:科技活动人员L,R&D或知识资本R。根据Hu等的研究[11],本文将创新的全要素产出率定义为Aeλt+vit+εit,同时考虑地区创新投入和地区科技活动人数之间可能会存在相关性,以创新劳动生产率为因变量,则地区创新活动生产函数可表示如下:

其中,N为创新成果,代表产品种类的扩展,R为地区内自主创新投入,L为科技活动人员投入,A为地区技术水平,RC表示跨地区协同创新投入,RF为国外技术引进投入。λt表示非嵌入的技术进步率,在计量模型中表示时间变量及其参数。ui表示未观测到的个体效应,表示每个地区不随时间变动的影响创新效率的因素,εit为随机误差项。

两边取对数后可得基本模型:

β、γ1、γ2分别表示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和国外技术引进对创新成果的产出弹性。

除了基本模型的考察,实际上,协同创新形成的新技术或科技知识往往并不发生在企业或地区内部,因此与技术引进一样,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本或技能劳动力才能消化吸收新的科技知识,转化为内部或本地的创新能力。本文借鉴易先忠等研究的处理方法将通过技能劳动力投入 (L)与协同创新投入(RitC的交互作用、技能劳动力投入 (L)与国外技术引进(RitF)的交互作用来考察科技知识的吸收能力[12]。这样,生产函数变化为:

θ1、θ2分别表示技能劳动力对地区间协同创新和国外技术引进的吸收能力。如果θ1、θ2在统计上不显著,则表明本地没有充足的技能要素禀赋有效吸收国内外流入本地的技术知识,从而对创新绩效没有促进作用。如果θ1、θ2在统计上显著且为正,则表明本地技能要素资源与国内外流入本地的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吸收消化能力,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反之,如果显著为负,则表明技能要素不足以吸收流入本地的技术知识,阻碍创新绩效的提升。

两边取对数后,可得扩展模型:

1.2计量方法

基本模型的计量可能存在解释变量与未观测变量ui(地区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等因素)之间具有相关性,如果不充分考虑ui的影响,则可能会造成随机误差项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而影响计量结果的有偏。经过Hausman检验后,本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计量。

2数据说明与测算

2.1变量选取

因变量选取。创新劳动生产率是人均创新产出,创新产出最常用的指标为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不仅代表现有知识存量,而且可以代表未来可转换为产品的可能性,本文采用专利授权量指标与科技活动人员比作为因变量。

自变量选取。自主创新投入采用R&D经费内部支出。根据中国统计部门的相关统计说明,R&D经费内部支出是报告期内某单位为开展R&D活动实际用于本单位的全部支出,既不反映企业与研发机构等合作单位的信息,也不反映企业与国外研发机构合作或从国外引进技术的投资。因此,一个地区的R&D经费内部支出可以表示该地区自有创新资源的创新活动投入。

协同创新投入采用技术市场技术流向地域合同金额。中国分地区R&D外部支出的统计自2011年开始,目前仅有两年数据,难以满足研究需要。技术市场技术流向地域合同金额是监测科技成果技术流向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采用该指标表示地区间协同创新资源进行协同创新的资金投入。

国外创新资源利用投入采用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金额衡量。

2.2数据来源

本文实证模型采用的数据及变量构建过程中运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价格统计年鉴2013》。各省市区的专利授权量、科技活动人员数量、R&D经费内部支出、协同创新投入和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金额均来自《中国科技统 计年鉴》。《中国 科技统计 年鉴》自2001年起对各省市区的国外技术引进经费(合同金额)进行统计,为保证数据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研究选取2001-2012年共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了消除变量因价格变动产生的影响,使用各省相应年份的相关价格指数数据,将名义值折算成实际值,这些价格指数数据来源于《中国价格统计年鉴2013》。

在中国31个省市区中,西藏缺失大部分年份的国外技术引进经费统计数据,从样本中剔除。

2.3数据测算

本文参考朱平芳、徐伟民相关研究的方法,首先根据指数平减的方法获得创新投入和技术引进的实际值(2001年不变价),再采用永续盘存法测算创新投入和技术引进的存量[13]。所不同的是,本文采用的前期创新投入增长率为10%。这是因为,快速发展的赶超型国家具有较高的创新支出增长率(爱尔兰最高为10.76%)[14],中国1992-2000年的各省市区技术市场流向地合同金额实际值增长率为12.67%,使用10%增长率更符合发展中国家先依靠技术引进提升技术水平,再逐步增加本地R&D内部支出进行创新发展的事实。

R&D双重计算问题的校正。吴延 兵研究发现R&D投入中包含了 科技活动 人员的劳 务费,从而存在着R&D的双重计 算问题[15]。为了消除 重复计算的影响,本文在R&D经费内部 支出中扣 除劳务费,并调整相应价格指数,重新估算校正R&D存量(按10%增长率测算)。这样,R&D投入和劳 动投入均被计算了一次,避免了重复计算对计量结果的影响。

3实证结果及分析

3.1不考虑吸收能力影响的计量结果

表1中(1)、(3)和(5)列是运用未校正双重计算的数据的计量结果,(2)、(4)和(6)列是运用校正数据的计量结果。计量结果显示,数据中劳动力双重计算问题是否校正对计量结果几乎没有影响,运用不同数据计量的结果很接近。

注:1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标准误差。“***”、“**”、“*”分别表示系数在1%、5%、10%水平上显著。以下各表同。2青海省的2001-2003年国外技术引进支出值缺失,因此观测数比总样本少3个。

计量结果显示,在不控制地区技术吸收能力对创新产出率影响条件下,自主创新投入对地区创新绩效具有正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且东部地区产出弹性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这印证了文献研究对自主创新提高本地创新绩效的发现。国外技术引进投入对三个地区的创新产出均具不同程度的负影响,尤其是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种影响统计上显著为负,这与Hu的研究发现并不一致,他的研究表明中国技术引进投入对产出绩效具有正向影响[11]。协同创新投入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表现为积极影响,而对中部地区则表现为消极影响,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影响程度均并不显著。

表1计量结果的政策含义是“封闭创新”比“开放创新”更加有利于地方创新发展。本地R&D内部投入的创新产出弹性处于0.6~1.4之间,且远高于地区企业利用国内外部创新资源进行的协同创新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约0.2)。这意味着若不考虑本地技术吸收能力,地区实施尽量控制本地企业研发资金的外流、着重引导企业进行本地内部研发投入的政策将促进本地创新发展。尤其是在协同创新表现为负作用的中部地区更是如此。

3.2考虑吸收能力影响的计量结果

开放创新不仅是内外部创新资源的利用,还包含了对内外部创新知识的引进、吸收、消化、整合能力,因此,需要考虑技术吸收能力对开放创新及创新绩效的影响。表2汇报了在考虑地区技术吸收能力条件下,开放创新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计量结果。

协同创新的投入产出系数从表1的0.2(甚至负值)突变到表2的1.9以上,且影响均显著为正,表明通过地区技术吸收能力,外部创新资源转化为企业内部知识积累和创新能力,并与企业已有知识积累结合,提高了创新绩效。这与吴延兵和米增渝使用企业数据估计的结果一致[10]。

东部地区协同创新与本地自主创新之间表现为较强的互补关系,西部地区协同创新与本地自主创新之间表现为较强的替代关系,以本地技能要素为核心的吸收能力差异是导致东西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控制地区技术吸收能力后,东部地区自主创新投入产出弹性依然保持在1.3左右;中部地区自主创新投入产出弹性则从0.8下降到0.1,远低于协同创新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从创新投入的存量结构来看,中部地区2010年地区内R&D投入存量占全部创新投入比重约56.5%,2012年该比重 迅速上升 为63.4%,同时国内 协同创新 比重自31.7% 下降为26.4%,表明中部地区内部R&D投入产出进入了快速边际递减的通道,而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投入具有明显边际上升的优势,中部地区每增加利用国内外部创新资源1%,则创新产出增加7%;西部地区本地内部R&D投入的创新产出弹性不仅大幅下降,且影响效应从正向转为负向,转移利用本地内部R&D投入到利用国内其他地区创新资源增加1%,则综合可提高创新产出2.3%,意味着两种投入方式在投入决策中存在明显替代关系。这说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本地技术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积累相对薄弱,现阶段创新的主要知识来源及动力来自于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和技术知识,主要形式为技术合作开发、技术咨询、技术引进和技术服务购买,本地技术吸收能力弱,外部技术知识转化为本地的创新能力积累不足。

创新投入与技能要素投入的交叉项表示本地对外部知识和技术的吸收能力,计量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对国外引进技术吸收能力为正,对利用国内外部资源创新的技术成果吸收能力不足,系数显著为负。东部地区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技能劳动力较为集聚,技术吸收能力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不仅表现在对国外技术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能力(0.18)显著高于西部地区(0.13),而且表现在对利用国内外部资源创新成果吸收能力(-0.15)强于中部地区(-0.61)和西部地区(-0.25)。说明在开放创新情境下,提高技术吸收能力的竞争是地区创新竞争的关键因素。

注:1括号中的数字表示系数的标准误差。“***”、“**”、“*”分别代表系数在1%、5%、10%水平上显著。2青海省的2001-2003年国外技术引进支出值缺失,因此观测数比总样本少3个。

综上,表2计量结果意味着政策含义的反转:“开放创新”比“封闭创新”对地区创新产出具有更加积极的政策意义,利用国内外部创新资源的投入与本地内部R&D投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东部地区应尽量减少企业依赖于国外技术引进的“赶超型”策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本地内部R&D投入和利用国内外部创新资源的投入上的“开放创新型”策略。中西部地区则不能再走东部地区发展的原始路径———依靠国外技术引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而是走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通过加强与外部创新资源的协同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4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 际科技面 板数据,探讨了区域开放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开放创新条件下,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创新的产出弹性大于利用本地创新资源的产出弹性,意味着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在创新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强调“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同样重要”的开放创新观念和策略比强调“应该全面本地研发”的封闭自主创新观念和策略,更能够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开放创新中区域内部的创新基础和吸收能力对于区域开放创新战略至关重要,外部创新资源只是作为内部创新资源的补充而不会替代[16]。

篇4:区域自主创新思考

摘要:文章认为区域产业集群的实现有赖于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推进;另一方面,区域产业集群也有助于促进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出现。两者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形成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区域经济;创新型;产业集群

当前,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力量正在向着某些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要素齐全、创新氛围浓厚的区域中心和骨干大型企业聚集,形成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既有利于激发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也是创新成果的扩散,有力地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对区域产业集群的推进

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一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和普遍现象。从区域空间布局的角度来看,尽管存在着较大的分布不均匀和东西部差距,但总体上看,产业集群不仅在以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广大东部地区发展迅速。而且在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如重庆、成都、武汉、长沙、郑州、西安等地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那么。该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实现区域产业集群?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界定,根据集群内企业技术的总体水平、集群变化的广泛性以及集群内企业间相互协作与网络化程度三个标准。可将集群分为非正式集群、有组织集群、创新集群、科技集群和孵化器及出口加工区五个类型。这五种类型其实也可以视作实现区域产业集群现象的5种不同作用机制。笔者认为。在现代工业文明的背景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在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兼有创新集群和科技集群的作用机制。又通过空间扩散作用扩大了集群的影响力和吸纳力。

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在空间上得以实现的基本模式就是技术联系上的集聚效应和由知识外溢性带来的近邻扩散效应。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出于加强彼此间经济技术联系和技术分工合作的需要,那些在经济技术上具有同一性、相近性、互补性、依赖性和关联性的经济活动,往往都会倾向于集中到资源和要素组合条件较为优越的同一个地方发展,通过集聚来获得在其它区域难以获得的技术环境和条件,并会产生更多的技术合作、碰撞出更多的创新,以此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领先。同时,创新型的工业企业先行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由此改进企业生产组织形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提升生产效率,这种技术上的创新会从中心向周边扩散。并随着距离远近而递减。这意味着距创新源较近的企业比较容易先获得有关的信息及技术,距离远地区的企业则较难获得同等的信息与技术资源。克鲁格曼(1991)建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结果表明,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利于聚集。“中心—边缘”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瓦尔兹(1996)也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产生的持续的生产率提高。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是区域产业集群保持活力的核心所在。可以有力地提升区域产业的质量;而且工业企业创新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在成熟规范的市场机制的环境中,一个企业会因为其自主创新的超前性而获得超额利润,成为成功的榜样;并会由于人才、技术的辐射提升周围企业的技术水平,并吸引其它企业的技术转型或新企业的迁移前往。形成较强的企业集中;而由此带来的新的市场需求,又产生了前向、后向和侧向的效应。最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出现了成型产业集群。而在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后,也会因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不断激发涌现,持续地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壮大发展。

从我国的区域经济现状来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对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以四川德阳为例。该地的二重、东电、东汽三大厂形成了强有力的创新辐射源头。二重的大型铸锻件相关技术、东电的大型电站设备技术和东汽的各类汽轮机技术,既彼此相关促进,又带动了一大批配套企业集聚发展,使德阳成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集中度最高的区域。

二、区域产业集群对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

一方面是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对区域产业集群的推进:另一方面。区域产业集群也大大提高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出现可能和成功机率。从本质上看。产业集群是在空间范畴上的创新经济,通过企业之间、企业成员之间的技术合作、非正式交流和知识外溢。成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区域产业集群对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力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需求拉动力。恩格斯曾有过如此经典性描述:“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换言之,区域产业集群一旦形成所产生的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企业创新推向前进。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后会自然而然地因为技术互补、技术交易产生企业间的创新需求:同时区域产业集群也面临着维持其优势、保持区域内领先的需求。必须要求产生更多的企业自主创新技术。这种来自企业间技术交易的需求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内在需求是促使区域产业集群中企业自主创新涌现的最大动力。

2、企业间竞争压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常态化,企业外在生存环境越来越规范而严峻,内部投资收益率也逐步降低,对企业发展的各方面要求则越来越高。但有压力才有动力,区域产业集群本身就是一种优势企业和企业优势的集成。同类或相近企业的密集布局,既有利于产生更多的产品需求,但也会形成更为激烈的竞争关系。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企业必须不断推出创新技术;相应地,在对员工的创新素质提出了高标准要求。这种要求也影响到与之相关的互补或配套企业及中介组织。而且。在区域产业集群中,存在着企业间对自主创新技术、自主创新产品、自主创新品牌暗暗较劲的情况,即如波特提倡的企业集群竞争理论指出的那样,企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即是企业彼此接近,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而不甘落后的自尊需要和当地高级顾客的需求,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由集聚带来的有效的竞争压力。既加剧了竞争。又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秦琴、方苏春,2007)。

3、信息集成力。创新的载体是知识,这就是一种信息,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产生和扩散过程也就表现为信息的积累、学习、升华和输出的过程。在区域产业集群的系统中。各相互联系工业企业成为既独立又紧密相连的因子,从而可以实现系统内部信息流通更加顺畅,信息特别是那些富集先进理念的知识信息的充分流动更有利于促成企业自主创新。

4、相关联动力。区域产业集群往往是以一个或多个主导(支柱)产业为主体形成的企业集聚。主导产业的自主

创新发展会产生相关联动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反过来,相关产业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也会因近邻效应促进主导产业的若干因素自主创新。

5、自演进的推动力。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产生和演进并不是无中生有或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着内在产生规律和发展趋势。在区域产业集群的情况下。有利于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自演进的内外条件得以大量出现。一般情况而言,创新领先的企业发展形成了创新的路径依赖和惯性,在已有的创新发明创新技术和创新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产业集群的需求和情况,催生出一系列衍生性的技术创新。

6、吸纳消化力。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形成通常来源于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科研成果,但仅有创新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从实践情况来看。不少企业在进行自主创新研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许多创新的灵感。但这些灵感往往会因为企业规模、实力和业务的局限或创新投资风险等原因而被忽略或被放弃,难以完成向现实规模化生产的转化。但在区域产业集群的情况下可以提供诸多政策优惠、资本保障等优厚条件。那些富有发展前景和潜在需求的技术创新,往往都会很快地被市场吸纳消化,发掘应用并形成强大的生产力。

7、区域环境作用力。这主要体现为区域产业集群内的创新物质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由于带来的持久创新活力。在区域范围内,工业企业、客户、供应商和关联企业之间形成了庞大的网络,地理的相近、业务的往来和人际的交往创新出了一种促进彼此学习、交流和进步的催人上进的学习型区域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内各工业企业成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新想法、新观念,并通过区域创新系统,转化为企业的自主创新行动。

三、构建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

作为同类及相关企业活动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区域产业集群必须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地点,而创新可以长久保持其特色。总体来看,走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之路是各经济区域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进一步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和特色。加大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力量,在较高的技术水平上推动区域产业集群技术水平的提升:由此又促进更多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涌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体系,进而带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

在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上,我国不同经济区域有着不同的情况。东部地区特别是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其产业集群已由于有较多的创新技术支撑。形成了特点鲜明、发展加速、水平领先、效益倍增的格局。譬如。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业已形成我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电子信息产品产业集群。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统计,珠三角地区的产品覆盖通信设备、计算机、家用电器、视听产品和基础元器件,产值占全国三成多。其中新型陶瓷电子元器件基片产量占全国一半,智能化、节能环保型家电占全国产量的六成。其中,深圳华为公司自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了专利申请量全国第一的地位。并且加快了新产品的国际专利申请的步伐。2008年申请的国际专利多达1737项,位居全球企业之冠。与之相应的是,其2008年合同销售金额高达233亿美元,同比增长46%。甚至在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欧洲和北美市场的增长也分别达到42%和58%。相比之下。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区域产业集群要滞后一些。也正因为此,更需要在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上,形成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地方工业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走出一条符合区情、富有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之路。

在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限制了企业的更好发展。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人口素质、基础设施、制度环境等诸多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尽一致的区域特征,但一些共性的问题不可回避。笔者认为。在各区域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共性问题中,内部学习与创新能力不足是关键。受内外条件限制。我国各经济区域的产业集群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往往主要考虑获取外部效益:在区域产业集群内部经常是一产生创新技术即蜂拥而上,企业模仿多于创新产品,不少企业在模仿生产中更把低质低价视为竞争法宝,削弱和打压了企业内部的创新冲动和能力。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建立区域技术创新平台和技术创新基金。引导企业立足于自主创新谋求自我发展,加速人才、产品、资金、信息的合理合法流动,将创新思维和成果进行有序扩散,实现区域内工业企业技术水平的普遍化提升,进而优化升级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水平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华友.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理论述评.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

2.吴向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王步芳.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

4.顾强.解读产业集群.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5,(8).

5.沈青.区域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协同互动思考.科学管理研究,2005,(3).

6.吴向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7.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顾强.中国产业集群(第1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篇5:区域自主创新思考

(一)发挥政府作用。科学分析区情,做好创新战略规划,制定区域创新政策。

(二)实施“科教兴宁”和“人才强区”战略。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优化财政金融结构,发挥金融服务功能。优化公共财政体系结构,加大政府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大企业在研发、引进新技术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资本市场,支持建立风险投资公司。

(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建立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利服务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中介组织,促进产、学、研结合。

(五)加强创新环境建设。第一,紧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强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第二,培养创新观念和意识,塑造创新文化。第三,完善市场体系,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第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总之,欠发达地区构建区域创新体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渐进性过程。要做好创新战略规划,选择合适的创新战略和创新模式,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技为支撑的区域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美).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2]C, Freeman.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 [M].London, Pinter press, 1987.

[3]克鲁格曼(美).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Philip Cook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J]. Geoforum, 1992.23.

[5]王缉慈.创新及相关概念的跟踪观察——返朴归真、认识进化和前沿发现[J].中国软科学,(12).

[6]柳御林.区域创新体系成立的条件和建设的关键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3)

篇6:关于坚持自主创新的思考

中关村科技园区起源于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7年底,温家宝同志领导的中央联合调查组总结了中关村的经验并提出建立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议。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科技园区成立。199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北京市政府和科技部关于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请示,并明确要求把中关村园区建设成为“一区三基地”,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05年,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要求并且出台了支持做强中关村的八条政策措施。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中关村科技园区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园区综合竞争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今天,我想从中关村的探索和实践出发,与大家共同交流一下关于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关于中关村创新的内涵

中关村的创新是全方位的,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是核心,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而其他三方面的创新是围绕和支撑技术创新而创造的环境。制度创新是指,通过投融资、企业产权、知识产权、人才资源、信用、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改革和试点工作,创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和制度。组织创新是指,通过发起设立、运作机制、职能定位和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创新,塑造激励创新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型的企业组织、产业组织、社会组织和行政组织。文化创新是要通过思想观念的变革和先进文化的交融,为创新创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关于中关村创新的力量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历程中,始终有三支创新大军,这就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中关村进行创新的优势特色资源,是中关村进行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支撑。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有31所大学和113家科研院所,这样高密度、高水平的科技资源在中关村地域聚集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大学、科研院所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承担着知识创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功能。没有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园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园。企业既是市场的主体,又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的历史时期,要突出发挥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作用。只有产业界才具有管理新技术的开发及其市场化这个复杂过程的技能和能力。在中关村,围绕自主创新进行优势资源的整合和配置的着力点就在于推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中关村在芯片、软件、疫苗等许多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无一不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而实现的。“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的发明专利约占北京地区总数的三分之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累计已经达到9项。“非典”灭活疫苗和人用禽流感疫苗、星光多媒体芯片、龙芯CPU、曙光高性能计算机、爱国者数码消费产品、英纳高温超导线材等一批高端技术和产品脱颖而出。中关村平均每100家高科技企业中就有13家参与了各类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三、关于中关村创新的目的自主创新是中关村发展的灵魂,是中关村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但是当大家都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都在高喊要自主创新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时候仍要正确认识自主创新与产业化的关系。创新并不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最终目的。建设国家高新区的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这就是说不仅要“发展高科技”,更要“实现产业化”。这个问题实质上要讲的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我国的开发区建设和产业发展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以招商引资为主,一种是以自主创新为主。通过招商引资形成的产业形态一般是制造业,而自主创新所形成的产业形态是研发和高技术服务业。我们认为,这两种模式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说都需要,但是中关村必须走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道路。因此,当全国各地处在长时间、大规模进行招商引资的时候,中关村却在做着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大力推进产学研、大力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民族品牌的艰苦探索;同时,就在“中国制造”的标签贴满全球的时候,中关村率先提出了“中国创造”。

可以说,只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成果才能转化为商品、转化为财富。所以我们提出的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这个目的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创新必须创业;二是每一个高科技的GDP都是“绿色”的,越多越好,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中关村科技园区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连续多年保持了快速发展,对北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作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6400家,实现销售收入超过4800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率达到27.7%,占全国高新区总量的七分之一左右;实现增加值954.9亿元,相当于当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4%,高技术服务业的比重已达45%,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兴起。

四、关于中关村的制度创新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体制改革的产物,同时也是制度创新的先行者。中关村的“二次创业”在制度创新方面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一次创业”时的冲破传统计划体制的束缚,转到率先建立起支撑自主创新的市场经济的四大制度:投融资制度、产权激励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和信用制度。我们认为这四大制度既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支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在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过程中,制度创新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各级立法机关和政府部门,要在解除旧的制度规则束缚和新的制度供给上发挥突出的作用,要积极引导和促进各方面力量的创新创业行为,为“技术创造财富”搭建平台和制度通道。

近年来,中关村发挥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作用,在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在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法制建设、工商登记注册、经济统计、投融资、信用、知识产权、股权激励、中介服务、人才培养和引进、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工作。

在投融资方面,成立了担保机构和技术产权交易所,设立了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由

中国证监会、科技部和北京市共同领导的“中关村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的试点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实施。依据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颁布的《创业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精神,率先开展了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试点工作。园区共有上市公司79家,占北京市上市公司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13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超过中国大陆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总数的一半。为园区中小企业提供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流动资金贷款解决方案,包括专门为高成长企业服务的“瞪羚计划”以及“留学人员企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软件出口企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等,累计已为企业提供了百亿元的贷款担保。

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企业信用促进会,大力推广信用产品和信用中介服务,成为国家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信用促进会会员近600家,使用信用报告及征信报告1000多份。

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市政府共同建立了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实施“专利引擎计划”,遴选了一批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专利试点和企业知识产权扶持工作。

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中关村留学人员创办的高科技企业超过3000家,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9倍,在高新技术企业从业的留学人员达到7000多人。留学归国人员到中关村创业形成高潮,已成为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生力量。在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下,开展了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和院所转制企业的股权激励试点工作。

在法制建设方面,按照“法无明文禁止不为过”的市场经济法治原则制定并实施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全国第一家不核定经营范围的企业、第一家自然人与外商合资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投资机构,都出现在园区。目前,企业注册不核定经营范围等改革措施已经推广到北京市和全国。

五、关于中关村的组织创新

通过发起设立、运作机制、职能定位和治理结构等多方面的创新,中关村着力发展产学研联合体、产业联盟、技术联盟、行业协会等新型产业组织,不断塑造和完善既有创新动力又有创新活力的组织形态,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历程中,中关村的大学、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也在组织形式、职能定位。运行机制、人员构成等方面发生着重要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中关村重点发展了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创新型组织。

围绕核心技术和标准,中关村企业组成了TD-SCDMA、龙芯、闪联、新材料、SCDMA、下一代互联网、文化创意等十多个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开始从单个企业的独立创新走向了外部的联合创新,并向产业集群升级。

活跃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协会组织达到27家,企业会员达到一万家。中关村的协会组织在发起设立上,实现了以企业为主体和服务产业发展需求;在职能定位上,开始从交流和培训等初级职能向产业研究、行业管理和参与政府决策的高级职能转变;在内部管理上,实现了政社分开、企业自主决策和专业人员管理。协会组织在各自行业中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影

响力不断增强。

通过地方立法,在全国率先试点了不核定经营范围、有限合伙制等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一站式”办公的政府管理模式,建立了企业家参与决策和管理的中关村企业家咨询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没有行政许可和管理职能的服务型、促进型政府组织,始终是按照“调研、策划、协调。督办、服务”的职能定位来推进中关村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六、关于中关村的文化创新

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中关村二十多年来最深刻的变化之一。中关村已经初步形成了“科学民主、与时俱进”的理念、“勇于创新、不惧风险、志在领先”的精神、“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成为推动自主创新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中关村,涌现出了联想、方正、用友、神州数码、同方、曙光、龙芯、汉王、中星微、科兴、华旗、百度等一大批以“自主创新、民族品牌、产业报国”为己任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中关村企业发起成立了“V815”民族品牌联盟和自主品牌创新发展协会,表达了产业报国的豪情壮志。以柳传志、王文京、邓中翰、冯军、尹卫东、陈卫等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中关村科技企业家,把“科技报国”的理想、“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依靠科技创造财富。

中关村现已成为我国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区域,成为首都吸收大批归国留学人员和高素质人才就业的重要区域。五年来,平均每个工作日有2家留学人员企业注册成立。每年诞生新企业2000家左右,接纳应届大学毕业生1万人。

七、中关村自主创新当前仍然面临的问题

(一)存在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对中关村能否实现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的自信心和耐心不够。

(二)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实现程度不够,包括在财政投入、重大产业化项目确定、科研项目立项、评奖、政府服务等方面。

(三)机制体制方面仍然存在制约自主创新的深层次问题。包括:资本市场不完备,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没有全面形成;知识产权创造、使用和保护的有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产权明晰、激励有效的企业产权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新型产学研结合模式仍需要进一步探索;等等

八、关于中关村“十一五”时期发展的设想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二次创业”的新阶段,国家高新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从“招商引资”的发展模式转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发展道路,率先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中关村是在“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老“四自”原则基础上起步的,在下一步的发展中,中关村要坚持“两自三化”,即:“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市场化、法制

化。国际化”。

按照全国和北京科技大会精神,贯彻国务院和北京市关于做强中关村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我们制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政府构建优化发展环境为原则,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园区科教、智力和文化等资源密集的优势,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积极推进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发展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做强中关村,为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奠定基础。

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方针是要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四个突破”,即:把园区发展与国家重大技术战略实施结合起来,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若干重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上,以及抢占技术与产业制高点上取得突破。把园区发展与国家重大制度创新的试点工作结合起来,在先行开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大制度创新试点上,以及建设新型产学研创新体系上取得突破。把园区发展与首都经济发展和奥运带动战略结合起来,在首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升级和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服务上取得突破。把园区发展与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发挥中关村龙头地位作用,在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上取得突破。

上一篇:你做好职业规划了吗?下一篇:带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