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概论免疫学讲稿

2024-05-08

基础医学概论免疫学讲稿(精选6篇)

篇1:基础医学概论免疫学讲稿

基础医学概论(免疫学)

理论课讲义

免疫教研室:郑静第一次课:第一章 免疫学概述

首先简要介绍免疫学教研室,然后从生活中的免疫学现象及其应用入手,进入免疫学课程内容的正式讲授。

第一节 概 述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

免疫(immunity)是从拉丁文immunitas衍生而来,其原意为“免除税收”,免除劳役之意,而后引申为免除瘟疫,意为抵抗病原生物感染,即阻止病原体侵入机体、中和毒素或病毒。

现代免疫认为,免疫是机体识别 “自己”或“非已” ,正常情况下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掌握)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及独立于血管体系之外的各级淋巴管道组成。(掌握)

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熟悉)

1.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人或其他哺乳类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1)、骨髓

骨髓(bone marrow)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2)、胸腺

胸腺(thymus)是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主要器官。

2.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 immune organ)是成熟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等。

三、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掌握)

功能 免疫防御 生理性反应(有益)

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抗原性异物

病理性反应(有害)超敏反应(过度)等 免疫缺陷病(不足)等 肿瘤、病毒持续感染等 自身免疫病等

免疫监视 免疫自稳 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突变或畸 变细胞、衰老细胞

通过免疫耐受对自身组织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

通过免疫调节,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一起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三、免疫应答的种类(掌握)

根据免疫应答识别特点、获得形式以及效应机制,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1.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即天然免疫,其特点是:个体出生时即具备,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特定抗原,故亦称为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应答产生早,无记忆性。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分子如补体、细胞因子及具有抗菌作用的多肽、蛋白和酶类物质。2.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即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乃个体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抗原而发生反应,故亦称为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包括:由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了解)

以鼠疫、天花、艾滋这三种烈性传染病引出免疫学的出现:免疫学是在人类和传染病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一、经验免疫学时期(东晋时代~19世纪)

“人痘苗”和“牛痘苗”的研究,经过人类近180年努力,1979年10月26日,经WHO专家鉴定,世界上最后一位天花病人全愈后没有新发病例发生,WHO宣布全球已经消灭天花。

二、科学免疫学时期(18世纪~20世纪中叶)

传染病原因微生物学说;建立体外分离细菌成功使得人工制备疫苗有了理论和技术基础;疫苗的发展和使用;开创人工被动免疫疗法;免疫诊断方法的建立为传染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的重要手段;发现免疫溶菌现象;人们开始认识到机体的免疫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提出抗体产生的侧链学说;提出了关于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

三、现代免疫学时期(20 世纪)

免疫学开始全新的免疫学理论;提出B细胞、T细胞、T细胞亚群的概念;发现血型细胞相嵌现象;成功地进行了人工诱导异己抗原耐受实验;发现白蛋白、α、β、γ球蛋白4个主要部分,并发现抗体活性主要存在于γ区;发现Ig多态化;建立了免疫球蛋白的分类,证明了Ig单体四肽链结构,分析了氨基酸的序列和分子空间构型,找出了肽链功能区的划分等重大进展;提出免疫网络学说;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膜分子研究。

20世纪免疫学的发展,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成就,16 个项目20多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第三节 免疫学发展趋势

现代免疫学的研究已经达到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人们正在努力探讨生物体的基本生理规律——免疫的自身稳定机制。

第二次课:第二章 抗原

复习上次课内容,然后以“生活中同学们接触到的哪些物质属于抗原”这个问题引出本次课内容。

第一节 抗原的基本概念

一、抗原的概念(掌握)

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TCR/BCR)特异性结合,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二、抗原的两个特性(掌握)

抗原一般具有两个重要特性:一是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就是抗原能刺激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质,即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二是抗原性(antigenicity)或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是指抗原可在体内、外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hapten)或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大分子载体能赋予半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半抗原与载体(carrier)交联或结合可成为完全抗原。

第二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掌握)

抗原的免疫原性主要取决于抗原物质本身的理化性质,还取决于机体针对该物质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另外还与该物质进入机体的途径、剂量等因素有关。

一、抗原方面的因素

1.相对分子质量

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通常为大分子的有机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常在 10kD以上,而低于5kD 的无机物一般免疫原性较弱。

2.化学性质及结构复杂性

从结构上看,结构越复杂,其免疫原性越强。多数蛋白质都是良好的抗原,多糖也是重要的天然抗原。如细菌的荚膜及胞壁,细菌内毒素的脂多糖; 核酸分子多无免疫原性,但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则具有免疫原性。

3.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易接近性是指抗原表位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相互接触的难易程度。

4.物理性状

一般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单体蛋白质的免疫原性强;颗粒性抗原比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原性强。

二、宿主方面的因素(一)遗传因素

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是受遗传控制的,不同种属针对同一抗原物质产生免疫应答的强弱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同一种属内不同个体对同一抗原的应答能力有明显差异。

(二)生理因素

一般情况下,青壮年动物的免疫应答能力较幼年和老年动物强;雌性动物较雄性动物抗体生成水平高,但是妊娠期免疫应答的能力会受到显著抑制;机体的健康和营养状况也可影响其免疫应答能力,此外感染或免疫抑制剂都能干扰或抑制对抗原的免疫应答。

除上述因素外,抗原的免疫原性还与其进入机体的途径、剂量、以及是否使用免疫佐剂等多种因素有关。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抗原的特性:

异物性是抗原的重要性质,是免疫原性的本质,是免疫应答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防治的理论依据。

一、异物性

如果某种物质的化学结构与机体的自身成分相异或机体免疫细胞在胚胎期及发育的微环境中从未与之接触过,则会被机体视为“异己”物质。

1.异种物质 如细菌、病毒、真菌、异种动物血清、植物蛋白质等。抗原与机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就越大,其免疫原性越强;反之种系关系越近,则免疫原性就越弱。

2.同种异体物质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由于基因不同,所以组织结构也有所不同,因此同种异体物质也可以是抗原物质。如人类红细胞表面血型抗原,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等。

3.自身物质 自身物质一般无免疫原性,但是胚胎期淋巴细胞从未接触过的正常自身组织,出生后淋巴细胞一旦与之接触,就会视为“非己”,因而具有免疫原性。

二、特异性

抗原的特异性(specificity)既表现在免疫原性上,又表现在免疫反应性上。1.抗原表位(epitope)概念(掌握)

抗原表位(epitope)又称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是指抗原物质中决定该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与抗体特异结合的部位,也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

2.抗原表位的类型

(1)根据结构特点分类

线性表位:指一段序列相连的氨基酸残基片段所形成的抗原决定簇,又称顺序表位,多存在于抗原分子的内部也可存在于分子表面。构象表位:指序列上不相连的短肽或多糖残基在空间上形成特定的构象又称为非线性表位,一般暴露于抗原分子表面。

(2)根据分布的部位分类

功能性表位:位于抗原分子表面的表位,易被相应的淋巴细胞识别,具有易接近性,可以启动免疫应答,称为功能性抗原表位,其中个别关键性的表位称为免疫优势表位。

隐蔽性表位:正常情况下位于抗原分子内部的表位,不能引起免疫应答,称为隐蔽性抗原表位。

(3)按结合抗原受体分类:1.T细胞表位;2.B细胞表位 三、共同抗原表位和交叉反应(掌握)

存在于不同的抗原物质中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抗原反应称为交叉反应。举实例进行介绍。

利用交叉反应的原理对一些疾病进行血清学辅助诊断,交叉反应也可能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关。

第四节 抗原种类及医学中重要的抗原(熟悉)

一、抗原的种类

(一)根据抗原来源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联系临床实例,以故事、图片、表格等多种形式进行介绍)

1.异种抗原(xenoantigen)来自异种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抗原性物质,如各种病原微 5 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外毒素、异种动物免疫血清(如动物血清来源的抗毒素)、异种器官移植物、花粉等。

2.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 antigen)在同一种属的不同个体之间,由于遗传基因的不同而表现的不同抗原,如人类的红细胞抗原、HLA、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抗原等。

3.自身抗原 正常自身组织成分对机体本身不显示免疫原性,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能激发免疫应答,但在下列情况下可成为自身抗原,就可以刺激自身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

(1)隐蔽性自身抗原 是指正常情况下与免疫系统相对隔绝的自身组织成分,如脑、葡萄膜色素蛋白、晶状体蛋白、精子、甲状腺球蛋白等。

(2)修饰性自身抗原 自身组织成分由于受到微生物感染、外伤、电离辐射、以及一些化学因素如药物等作用,使正常组织细胞发生构象改变,形成新的抗原表位;或者由于自身成分合成上的缺陷或溶酶体酶异常的破坏作用,使内部的抗原表位暴露出来形成新的抗原表位,成为“异已”物质,显示出免疫原性刺激自身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

4.异嗜性抗原 异嗜性抗原指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抗原,如溶血性链球菌的某些抗原成分分别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和心肌组织有共同抗原,又如大肠杆菌O14型脂多糖与人结肠粘膜有共同抗原。

(二)根据诱生抗体时是否需T细胞的参与分类

1.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Ag)需要T细胞的辅助才能刺激B细胞产生相应抗体的抗原。大多数天然抗原,血细胞、细菌、外毒素等均属于TD-Ag。

2.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independent antigen, TI-Ag)在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不需T细胞辅助就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抗原。(三)根据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分类

1.外源性抗原 是在抗原提呈细胞以外合成的抗原,包括细胞外感染性病原微生物、蛋白质等。

2.内源性抗原 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合成蛋白质的抗原,包括自身抗原、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抗原、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等。

二、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一)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1.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对于人体来说都是异种抗原,均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2.类毒素 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处理后,使其丧失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剂。

3.动物免疫血清 用类毒素免疫动物,采动物的免疫血清,经纯化浓缩后制备的。4.异嗜性抗原

5.肿瘤抗原 肿瘤抗原是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及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肿瘤抗原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两类。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了解)

一、超抗原

二、佐剂(adjuvant)

三、丝裂原

第三次课: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复习上次课内容,然后以抗毒素及抗体发现的故事为基础,引出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掌握):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Ig)和膜型(mIg),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液及组织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构成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抗体(antibody,Ab)(掌握):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掌握)

一、基本结构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是一“Y”字型的四肽链结构,由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heavy chain, H)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light chain, L)以二硫键连接而成。

(一)重链和轻链

1.重链(heavy chain ,H链):免疫球蛋白重链由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为50-75 kD。重链可分为γ、α、μ、δ和ε链,据此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5类或5个同种型,即IgG、IgA、IgM、IgD和IgE。

2.轻链(light chain,L链):免疫球蛋白轻链由21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分子量约为25 kD。轻链分为κ链和λ链,据此可将Ig分为κ型和λ型。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中靠近N端的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称为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V区)。重链和轻链V区(分别称为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为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或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CDR),分别为CDR1、CDR2和CDR3。V区中CDR之外的区域氨基酸组成和排序相对不易变化,称为骨架区(FR)。

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中靠近C端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的区域称为恒定区(constant region, C区)。重链和轻链C区分别称为CH和CL。各类Ig的C区有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如激活补体,介导调理作用、ADCC作用等。

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

(一)结构域的结构

IgG、IgA、IgD重链C区有CH1、CH2、CH3三个结构域,IgM和IgE重链C区有CH1、CH2、CH3、CH4四个结构域。

(二)功能区的功能

1.VH和VL: 是Ig分子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功能区。2.CL和CH1: 遗传标志所在。3.IgG的CH2和IgM的CH3: 有补体C1q的结合位点,可启动补体活化经典途径。IgG的CH2可通过胎盘。

4.CH3或CH4: 可与多种细胞表面相应Fc受体结合,产生不同的免疫效应。

(三)铰链区

绞链区位于CH1与CH2之间,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弯曲,而且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等水解。绞链区能改变两个结合抗原的Y形臂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两臂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抗原表位。IgD、IgG、IgA有绞链区,IgM和IgE则无。

三、其他结构

1.连接链(joining chain,J链):J链是一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链,由浆细胞合成,主要功能是将单体Ig分子连接为二聚体或多聚体。IgA二聚体和IgM五聚体均含J链。

2.分泌片(secretory piece,SP):又称分泌成分(secretory component, SC),SP为一含糖肽链,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以非共价形式结合于IgA二聚体上,使其成为分泌型IgA(SIgA)。SP的作用是:使IgA分泌到黏膜表面,发挥黏膜免疫作用;可保护SIgA绞链区,使其免遭蛋白水解酶降解。

四、水解片段

IgG酶解后的比较 水解酶 木瓜蛋白酶 胃蛋白酶 作用位点

铰链区二硫键连接的重链近N端

铰链区二硫键连接的重链近C端

水解片段及其功能

(1)两个相同的Fab段:可与抗原结合

(2)一个Fc段:激活补体、结合细胞、通过胎盘(1)一个具有双价活性的F(ab')2段:可同时结合两个抗原表位

(2)若干个小分子多肽碎片(pFc'):无生物学作用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一、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1.类:在同一种属的所有个体内,根据Ig重链C区所含抗原表位的不同,可将重链分为5种,即γ、α、μ、δ、ε链;与此对应的Ig分为5类(class),即IgG、IgA、IgM、IgD、IgE。(熟悉)

2.亚类 :同一类免疫球蛋白中,根据其重链抗原性以及二硫键数目和位置的不同,又可分为亚类(subclass)。IgG有IgG1~IgG4四个亚类;IgA有IgA1和IgA2两个亚类;IgM有IgM1和IgM2两个亚类;IgD和IgE尚未发现亚类。

3.型:在同一种属所有个体内,根据Ig轻链C区所含抗原表位不同,可将Ig轻链分为2种:κ和λ,与此对应的免疫球蛋白分为κ型和λ型(type)。

4.亚型:同一型免疫球蛋白中,根据轻链C区N端氨基酸排列的差异,又可分为亚型(subtype)。例如λ链190氨基酸为亮氨酸时,称OZ(+);为精氨酸时,称OZ(-)。

二、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了解)

1.同种型(isotype)2.同种异型(allotype)3.独特型(idiotype,Id)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掌握)

一、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

(一)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主要是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

(二)免疫球蛋白C区的功能:

1.激活补体:IgG1-3和IgM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可因构型改变而使其CH2和CH3功能区内的补体结合点暴露,从而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IgG4、IgA和IgE的凝聚物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2.调理作用:指抗体如IgG(特别是IgG1和IgG3)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表面相应IgG 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此即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

3.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如NK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识别 包被于靶抗原(如细菌或肿瘤细胞)上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靶细胞。

IgG与肿瘤或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结合后,可通过其Fc段与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相应IgG Fc受体结合,增强NK细胞和触发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此即ADCC效应。

4.介导I型超敏反应:IgE引起I型超敏反应

5.穿过胎盘和黏膜: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SIgA能通过黏膜上皮细胞分布于外分泌液中,除在黏膜局部发挥抗感染作用外,也经初乳输送给婴儿,为其提供自然被动免疫保护作用。

6.免疫调节作用 二、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1.IgG:IgG多为单体,半衰期约为2-3天,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75%~80%。能通过胎盘,IgG1、IgG2和IgG3的CH2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是全身抗感染的主要抗体。

2.IgM: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称巨球蛋白;IgM激活补体能力比IgG强;天然血型抗体是IgM;IgM是个体发育过程最早产生的抗体,胚胎晚期已能合成,新生儿脐带血中若IgM水平升高,表示胎儿曾有宫内感染。IgM也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合成的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3.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型。血清型IgA主要由肠系膜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凝聚的IgA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分泌型IgA(SIgA)的合成和主要作用部位在黏膜,具有重要的黏膜局部抗感染作用,是防御黏膜表面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初乳中SIgA含量最高,新生儿可从母乳中获得SIgA,是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过程。

4.IgE:又称亲细胞抗体。含量最低,CH2和CH3功能区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高亲和力Fcε受体结合,引起I型超敏反应。此外,IgE与机体抗寄生虫免疫有关。

5.IgD:IgD是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B细胞的分化过程中首先出现mIgM,后来出现mIgD,它的出现标志着B细胞成熟了。

第四节 人工抗体的制备

一、多克隆抗体(熟悉)

在含多种抗原表位的抗原物质刺激下,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被激活并产生针对多种不同抗原表位的抗体,其混合物即为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pAb)。

二、单克隆抗体

1.定义(熟悉):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为某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2.优点:结构均

一、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少或无血清交叉反应、制备成本低。3.应用(了解):1)作为诊断用试剂:广泛应用于传染病、肿瘤、淋巴鉴定分群等。

2)疾病的防治:抑制器官移植排斥、治疗自身免疫疾病。

三、基因工程抗体(了解)

人-鼠嵌合抗体、改型抗体或称CDR移植抗体、双特异性抗体、Fab抗体。

第四次课:第八章 免疫应答

复习上次课内容,提问抗原、抗体的概念,说明学习了抗原、抗体之后来看一下究竟抗原进入机体内引起了怎样的反应。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Ir)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免疫细胞识别抗原分子后,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掌握)

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是指T细胞、B细胞识别抗原后的活化、增殖、分化,最终形成效应细胞并表现出特定的生物效应的过程。

免疫反应(reaction):指免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效应物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所发生的反应。

免疫应答最基本的生物学意义:识别“自己”与“非己”,清除“非己”的抗原性物质,保护机体免受异己抗原的侵袭。

免疫应答分类:根据应答特性、结果、对机体的影响可分为不同类型。

第一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一、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场所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场所主要是在外周免疫器官,特别是淋巴结和脾脏。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是免疫细胞。黏膜免疫系统作为一类特殊的外周免疫器官,其组织结构、应答过程及结局等均具有自身特点。

1.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一个有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参与,并在遗传基因调控下进行的复杂反应过程。

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抗原提呈和识别阶段:包括抗原的摄取、处理、提呈和特异性识别;2.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指免疫细胞(T、B细胞)识别抗原后传递活化信号,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3.效应阶段:免疫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细胞因子、抗体等)发挥作用的阶段。(掌握)

第二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应答是指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转化为效应性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效应。通常由TD-Ag诱发。可分为三个阶段:①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阶段 ②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③效应T细胞的产生及效应阶段。(熟悉)

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初始T细胞膜表面抗原识别受体TCR与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特异性结合称为抗原识别(antigen recignition),这是T细胞活化的第一步。

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是指TCR特异性识别APC所提呈的抗原多肽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识别与抗原多肽形成复合物的MHC分子,这种特性称为MHC限制性。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的提呈过程及其机制不同。

树突状细胞(DC)是激活初始T细胞的最重要APC。

二、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一)T 细胞活化

接受抗原刺激后,T细胞的完全活化有赖于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1.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TCR特异性识别结合于MHC分子凹槽中的抗原肽,由CD3将信号传入胞内。2.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即共刺激信号: APC和T细胞表面多对协同刺激分子(如B7/CD28、LFA-1/ ICAM-1或ICAM-

2、CD2/ LFA-3等)相互作用。其中CD28/B7是重要的共刺激分子, 参与T细胞的激活。

CTLA4与CD28具有高度同源性,该分子与B7的亲和力比CD28高约20倍,与B7结合可启动抑制性信号,从而有效制约特异性T细胞过度增殖。3.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充分活化

除上述双信号外,T细胞的充分活化还有赖于细胞因子参与。活化的APC和T细胞可分泌IL-

1、IL-

2、IL-6,IL-12等多种细胞因子,它们在T细胞激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T细胞经迅速增殖4-5天后,分化为可高表达效应分子(包括膜分子和分泌型细胞因子等)的效应T细胞(Th细胞或CTL)。同时,部分活化的T细胞可分化为长寿命记忆性T细胞,在再次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多种细胞因子参与T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其中最重要者为IL-2。

+ 1.CD4 T细胞的增殖分化

+ 2.CD8 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三、T细胞的效应功能

(一)效应T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1.合成并分泌多种效应分子 如细胞毒素(穿孔素、颗粒酶等)、各种蛋白酶、细胞因子等。

2.膜分子表达及生物学活性发生明显改变

不同类型效应T细胞作用于不同靶细胞,其生物学效应及机制各异。

(二)Th1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Th1细胞对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的作用(三)CTL细胞的效应功能

CTL主要杀伤胞内寄生病原体(病毒、某些胞内寄生菌等)的宿主细胞、肿瘤细胞等。效应性CTL识别靶细胞表面抗原后,细胞内亚细胞结构极化,在细胞接触部位形成狭小空间,使CTL分泌的非特异性效应分子作用于靶细胞,而不影响邻近正常细胞。

CTL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杀伤靶细胞:穿孔素/颗粒酶途径;Fas与FasL途径。(四)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 1.抗胞内感染作用 2.抗肿瘤免疫

3.参与移植排斥反应

4.引起免疫损伤

(五)效应性T细胞的转归

在免疫应答晚期病原体被清除,而活化、增殖的效应性淋巴细胞发生凋亡,仅留少数长寿的记忆淋巴细胞进行再循环,使免疫系统恢复平衡。当再次遇到相同病原体,记忆淋巴细胞可迅速被激活而产生应答。

1.活化、增殖的效应性T细胞被清除 2.产生记忆性T细胞

记忆性T细胞(memory T cell,Tm)是指对特异性抗原有记忆能力、寿命较长的T细胞。免疫应答第5天,由效应性T细胞转化而成的抗原特异性记忆性Th细胞的产生达到高峰。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后,可迅速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

第三节 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成熟的初始B细胞离开骨髓进入外周循环,若遭遇特异性抗原,则发生活化、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通过产生和分泌抗体而发挥清除病原体的作用,称为体液免疫应答(humoral immune response)。B细胞应答的过程随刺激机体的抗原种类不同而各异。在TD抗原刺激下,B细胞应答依赖Th细胞辅助(通常为Th2细胞);在TI抗原刺激下,B细胞可直接产生应答。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熟悉)(一)识别阶段

1.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B细胞针对TD抗原的应答需抗原特异性T细胞辅助。

B细胞经由BCR识别抗原,BCR识别抗原对B细胞激活有两个作用:

①BCR特异性结合抗原,经Igα/Igβ向B细胞内传递抗原刺激信号;为B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一刺激信号。

②BCR特异性结合抗原,通过内化作用将其摄入胞内,并将抗原降解为肽段,形成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表达于细胞膜上供抗原特异性Th细胞识别。2.B细胞和Th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TD-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细胞的辅助,这一协助需要T、B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①B细胞可以作为抗原提呈细胞活化T细胞;②活化的T细胞可以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和细胞因子。

(二)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此阶段包括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的活化、增殖与分化为效应细胞或浆细胞的过程。

1.B细胞活化需要的信号

1)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特异性抗原识别信号)

①第一活化信号经由Igα/Igβ传导入胞内:BCR与特异性抗原表位结合,启动第一信号,并由Igα/Igβ将信号传入B细胞内。

②B细胞活化中共受体的作用:CD19/CD21/CD81组成B细胞活化共受体复合物,增强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

2)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B细胞激活有赖于T细胞辅助,通过B细胞与Th细胞间复杂的相互作用,B细胞获得其活化所必需的共刺激信号。如CD40/CD40L结合为B细胞提供第二刺激信号。3)细胞因子的作用

2.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三)效应阶段

体液免疫主要是通过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1.中和作用 2.调理作用

3.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4.激活补体介导的溶菌、溶细胞作用 5.抗体参与超敏反应

二、B细胞对TI抗原的应答(了解)

根据激活B细胞方式的不同,可将TI抗原分为TI-1和TI-2。1.TI-1抗原诱导的B细胞应答 高剂量TI-1抗原(如LPS),经丝裂原受体与B细胞结合可非特异性激活多克隆B细胞,故将其称为B细胞丝裂原。

但TI-1抗原单独不足以诱导Ig类别转换、抗原亲和力成熟及记忆性B细胞的形成。

2.TI-2抗原诱导的B细胞应答

+TI抗原主要激活CD5B1细胞,所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M。不能诱导抗体类型转换、抗体亲和力成熟和记忆性B细胞形成(即无免疫记忆)。

三、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掌握)

(一)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

初次应答是病原体初次侵入机体所引发的应答。一般在机体初次接触适量Ag刺激7-10天后出现血清Ab。

抗体产生的过程:潜伏期-对数期-平台期-下降期

其特点是:①潜伏期长(1—2周),Ab产生慢 ②IgM为主,亲和力低 ③产量低,维持时间短。

(二)再次应答(secondary response)

初次应答后,数日至数年,机体再次接触相同Ag所出现的快速、高效、特异的应答。是回忆性反应。特点:①潜伏期短(2—3天),Ab产生快 ②IgG为主,亲和力高 ③产量高,维持时间长。

第五次课:第九章 超敏反应

对基础免疫进行复习后,进入临床免疫之一超敏反应的学习。从生活中的过敏现象说起,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指机体受某种抗原物质刺激后,体内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与抗原在体内特异性结合导致组织细胞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过程。超敏反应的发生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抗原物质的刺激;二是机体的反应性。诱导超敏反应发生的抗原称为变应原(allergen)。(掌握)

Gell和Coombs1963年提出,按发生的机理,将超敏反应分为4型(了解): Ⅰ型超敏反应称为速发型;

Ⅱ型超敏反应称为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例如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贫血等;

Ⅲ型超敏反应称为免疫复合物型,例如Arthus反应、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等;

Ⅳ型超敏反应称为迟发型,例如接触性皮炎、传染性超敏反应。

Ⅰ-Ⅲ型由抗体介导,可经血清被动转移,Ⅳ型超敏反应由T细胞介导,可经细胞被动转移。这些超敏反应疾病很少是单一型的,往往是混合型, 可表现为以某一型为主。

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主要由IgE抗体介导,可发生于局部或全身。Ⅰ型超敏反应(typeⅠhypersensitivity)特点是:①发作快,消退亦快,故又称速发型超敏反应;②常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几乎不发生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③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患者对某些抗原易产生IgE抗体,称为特应性素质个体。根据发生I型超敏反应的速度差异,可分为速发相和迟发相。

一、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一)变应原

是指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免疫应答,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常见的有:

1.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青霉素、磺胺、有机碘化合物

2.吸入性变应原:花粉颗粒、尘螨排泄物、动物皮毛、昆虫毒液 3.食物变应原:奶、蛋、鱼虾等 4.某些酶类物质:枯草菌溶素

(二)IgE及其受体

1.IgE抗体,是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因素,具有较强的亲细胞性。正常时,机体内IgE含量很低,发生I型超敏反应时含量显著升高。

2.IgE受体,现已发现有两种与IgE结合的受体,即FcRI和FcRII。FcRI为高亲和性受体,FcRII为低亲和性受体。FcRI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呈高水平表达;FcRII即CD23分子,分布比较广泛,可表达于B细胞、活化的T细胞、单核细胞上。

(三)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

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是I型超敏反应的效应细胞,表面表达高亲和力Fc受体。这类细胞活化后可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如颗粒蛋白、酶类物质、PAF、LTs、组胺等,参与炎症反应。表面结合IgE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称为致敏靶细胞。

二、发生机制(熟悉)(一)机体致敏

致敏阶段指变应原进入机体后,诱生IgE抗体,在无抗原存在的情况下,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结合IgE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的阶段。致敏阶段可维持数月或更长。(二)IgE交叉连接引发细胞活化(三)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致敏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活化后释放活性介质产生生物学效应,其释放的活性介质有两类,即预先存在于颗粒内的介质和新合成的介质。这些介质的主要生物学活性为:①扩张小血管和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②刺激平滑肌收缩;③促进黏膜腺体分泌;④趋化炎症细胞和促进局部炎症反应。

(四)局部或全身性I型超敏反应发生

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细胞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过敏反应。根据反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即刻/早期反应和晚期反应两种类型。

三、临床常见疾病(要求掌握病名并熟悉其临床)(一)过敏性休克

1.药物过敏性休克 最常见为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附:初次注射也可发生的原因:①空气吸入青霉菌孢子;②注射器被青霉素污染(使用注射过青霉素的注射器)。青霉素常规皮试,阳性者禁用 紧急抢救:肾上腺素

2.血清过敏性休克:破伤风抗毒素(TAT)等。常规皮试,阳性者可采用脱敏疗法。(二)呼吸道过敏反应:

最常见者为过敏性哮喘: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变应性炎症。

过敏性鼻炎:花粉症,主要吸入植物花粉致敏,具有明显性季节性和地区性。花粉季节前脱敏疗法常能收到较好效果。(三)胃肠道过敏反应:

食入鱼、虾、蛋乳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机制:胃肠道sIgA、蛋白水解酶缺乏。(四)皮肤过敏反应:

主要有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多由药物性、食物性或吸入性变应原诱发。

三、防治原则(掌握总的原则,了解详细的治疗方法)(熟悉)

应从两方面考虑(变应原,机体反应性),一方面尽可能找出变应原,避免与其再次接触;另一方面,阻断或干扰变态反应的某些环节、从而防止其发生发展。

(一)检出变应原并避免与其接触

详问病史,并可通过皮肤试验及特异性IgE抗体的体外检测加以判断。

(二)脱敏疗法

采用特异性变应原通过注射或其它途径多次接触患者,以提高机体对致敏原的耐受能力,从而达到患者接触较大剂量变应原也不发生临床症状的治疗方法。

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注射脱敏,少量多次短间隔注射抗毒素,消耗IgE。该法仅能暂时维持疗效,一定时期后将恢复致敏状态。

2. 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

口服脱敏:少量,逐渐增量(食物)

机制:改变抗原接种途径,产生大量的IgG,使变应原与IgG结合,从而阻断变应原与IgE的结合,降低IgE抗体应答。

(三)药物治疗

1.抑制抗原抗体结合,阿司匹林

2.抑制介质释放,色甘酸二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 3.拮抗生物活性介质,苯海拉明、扑尔敏、息斯敏、乙酰水杨酸 4.改善器官反应 葡萄糖酸钙、Vitc、糖皮质激素

(四)免疫新疗法

1.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 2.人源化抗IgE单抗

3.DNA疫苗

篇2:基础医学概论免疫学讲稿

概论

一、急诊医学的概念与范畴

(一)急诊医学的概念

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贯穿在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救(手术)、危重病监护过程中的心肺复苏、现场急救(first aid)、创伤急救、急性中毒、急危重病、儿科急诊、灾害救援的理论和技能都包含在其学科范畴中。急诊医疗的主要任务是对不可预测的急危重病(症)、创伤,以及患者自己认为患有的疾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伤害给予迅速的内、外科及精神心理救助。

传统认为,急诊是紧急救治的过程和医疗的前期阶段,仅对住院前患者的伤、病情简单评估,经专科会诊及初步处理后,再收入院进行治疗。现代医学对创伤、疾病早期发展影响临床预后认识的深入,公众对急诊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EMS)需求的日渐提高,医疗技术的快速进展,都要求在致伤或发病早期快速采取有效的救治,如现场基本生命支持,止血,包扎,固定,镇痛,液体复苏,抗感染初始治疗,确定性手术,早期冠状动脉再开通等。目的是在“黄金时间”内抢救生命,控制病情发展,保护器官功能,争取良好的临床预后。所以,集中人力、技术和设备的优势资源来发展急诊学科,对提高社会和医疗机构急诊医疗水平和急救反应能力至关重要。

“急诊”与“急救”经常被混用,含义却有所差别。急诊医学专业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更突出对急危重病(症)、创伤及伤害急性发生和(或)加重过程中特殊规律的探讨研究和救治措施,如现场急救、安全转运、医院急诊及对危重症的器官功能支持。目前医院急诊中大多数患者并非都是真正需要紧急救治的危重患者。而在院前急救中,特别是重大灾害事故发生时,往往需要调动全社会总的救助资源,涉及政府部门、交通、通讯、消防、公安以及军队等方面的通力协作。

急诊医学是对急危重症、创伤和意外伤害评估、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的学科专业体系,其核心是判断、救治急危重症和创伤。急救医学则侧重对急危重症、创伤、灾害事件的急救反应能力,包括急救人员、车辆、通讯的调动准备,现场初级抢救、转运过程,到达医院的抢救,更加突出抢救生命和稳定生命指征的救 治和组织管理,其核心是急救的合理过程;还涉及熟练急救技术,有效使用;也包括培训非专业人员或普通公众了解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参与到突发伤病的自救互救中。由此可见,急诊与急救二者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相互交叉、重叠,在医疗任务上有所不同,二者可以融合在一个完整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之中。

(二)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我国完整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EMSS)是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1.院前急救院前急救(prehospital emergency)是指到达医院前急救人员对急症和(或)创伤患者开展现场或转运途中的医疗救治,急救人员也可以包括经培训的非专业人员。院前急救机构包括急救中心和各级急救站点,也可以是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医院急诊科。其主要任务是:①对求救的急危重症和创伤患者进行现场生命支持,包括快速稳定病情和安全转运;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难事故紧急医疗救援;③在特殊重大集会、重要会议、赛事和重要人物活动中承担预防意外的救护;④承担急救通讯指挥,是联络急救中心(站)、医院和上级行政部门的信息枢纽;⑤参与非专业人员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技术指标的评价可以控制急救医疗服务质量。院前急救的技术指标有:

(1)院前急救时间:包括:①急救反应时间:是从接到求救电话到派出救护车抵达伤病现场的平均时间。受通讯、交通状况、急救人员数量、车辆配置、急救站点分布、急救半径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目标要求为5-10分钟。②现场抢救时间:是急救人员在现场对伤病员救治的时间。要视伤病员情况允许安全转运而定,也根据是否急需送往医院接受关键性治疗的要求而定。③转运时间:即从现场到医院的时间。往往取决于交通状况、有能力接受危重伤病员医院的分布等因素。

(2)院前急救效果:除上述影响急救反应时间的因素外,急救设施的装备、急救人员的素质和急救技术水平,以及院前急救系统的管理水平都会影响急救的实际效果,如院前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常作为评价急救效果的主要客观指标之一。完善急救设施建设、提高急救技术和管理水平、实施标准化急救流程都是非 2 常必要的。

(3)院前急救需求:随着人们对EMSS的认识和了解,院前急救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能否满足对求救出车和及时出车的需求,救护车值班数量、分布,急救电话的反应,急救人员素质等都会制约需求的满足。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援能力也是衡量满足需求的重要指标,同时要求急救医疗机构与其他救援机构的相互协调,共同完成重大灾害事故的救援任务。从这一角度看院前急救也是政府通过急救机构实行向公众提供急救医疗服务的职能。

2.医院急诊医院急诊(hospital emergency)是EMSS中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中心环节,处于医院医疗的第一线,承担24小时不间断的各类伤病员的急诊和紧急救治。医院急诊的能力及质量是医院管理、医护人员素质和急救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

急诊科(emergency department, ED)作为一个跨多学科专业的二级临床科室,在医院中是应有相对独立区域,设置布局合理,急救设施齐备,人员相对固定,能承担医疗、教学和科研的综合性科室。其主要任务是担负急诊伤、病员院内急诊和部分危重症患者的急诊监护治疗,也可根据所在地区特点参加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又面向整个社会承担大量非急诊患者的门诊工作,合理处置和分流病员,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成批量伤病员的急救,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急救资源,是医院急诊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所以,组织协调好医院各专业科室参加急诊会诊、救治,尽快收容危重患者人院治疗也是急诊工作的职责。

急诊分诊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5类:

(1)急需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患者(fatal patient):要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2)有致命危险的危重患者(critical patient):应在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

(3)暂无生命危险的急症患者(acute patient):应在30分钟内经急诊检查后,给予急诊处理;

(4)普通急诊患者(emergency patient):可在30分钟至1小时内给予急诊处理;

(5)非急诊患者(non-emergency patient):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

经过急诊诊治的患者,根据病情决定给予急诊手术、人院治疗、危重症监护治疗、急诊留观、转专科门诊或离院等处理。

医院急诊存在多种运行模式:①具有相对独立的综合诊治能力,可以解决大多数急诊的内、外科问题,对急诊危重症、创伤病情进行初期评估和处理;②仅能解决部分急诊内科问题,要依靠各专科参与急诊、会诊和收容;③较不发达地区的急诊仍只提供分诊和简单处置后收入院。根据我国医院急诊发展现状,许多以急症就诊患者一时难以明确诊断,或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和(或)衰竭,造成专科收容困难,使大量急危重症患者较长时间滞留在急诊科。这要求医院急诊具备对各类疾病的综合诊治能力,从而使我国很多地区有一定规模医院的急诊科形成了具有危重病监护、疑难病诊治和创伤救治功能的模式。

3.危重病监护危重病监护(critical care)在国外发达国家医院中未设置独立的急诊危重病监护室,但在急诊抢救区内具有实现完备抢救和监护的功能,即抢救床单位都有完备监护设备,能进行生命及器官功能支持。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的两个基本特征是:①在严重伤病发生后的“黄金时间”内给予适当的救治,以避免死亡和伤残;②经过危重病特别培训的医护人员较内、外专科人员会更加有效地处理危重患者。在急诊医学发展较完善的发达国家,对急诊危重患者在急诊停留的时间有所要求,甚至用23小时危重病监护的概念,为使危重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不超过一整天,目的是随时提供一个快速、有效的急救资源。危重症患者人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有其标准,住在ICU的时间本身就是一项评价医疗效果的指标,在急诊和ICU停留的时间已用于衡量医疗质量。

根据我国现阶段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在我国较大的综合型医院急诊科中建立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EICU)已是很普遍的现象。因为,急诊救治的危重症患者难以按时间要求收入院,急危重症患者在急诊科长时间停留更需要实施严密监护,这类危重患者的特点是:①心肺复苏后生命指征不稳定,需要持续循环呼吸支持;②病情垂危已不能搬动、转运;③只需要短时间监护救治即可治愈,无需再住院治疗;④其他专科难以收住院的危重患者。

EICU从急诊综合救治的理念和急诊实际功能上已得到肯定,但从EICU各 4 项质量控制指标上,让所有急诊科建立起标准化的ICU很难实现,特别是对EICU环境要求较高,如消毒隔离、空气洁净等。急诊危重病抢救中医务人员、医疗器械、物品快速频繁流动,常会难以实现ICU的质量控制标准,实际上形成了EICU半开放的监护环境特点。为便于突出EICU的特点,应称之为ECU(emergency care unit,急诊监护病房),如同CCU所特指冠心病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是以监护心律失常和心脏功能变化为主,并不要求特殊洁净环境。ECU建设应更注重快速、有效的抢救,加强各器官功能的监护与支持,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实施静脉溶栓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社区获得性感染的危重患者采取早期危险评估,经验性初始抗感染治疗,液体复苏和器官功能支持;对急性中毒患者采取反复洗胃、活性炭吸附、血液灌流和器官功能支持;对暂无手术适应证的创伤患者采取生命支持和治疗等。

总之,建立急诊危重症监护室或监护床单位要更注重对急危重症患者连续的急救,加强监护治疗,适时收入院优化后续治疗的救治流程,以控制危重患者的救治质量和效果。

二、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在美国率先出现,随之各国的急诊医学也加快了发展。1980年我国卫生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促进了急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先后成立了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筹委会、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委员会。1986年卫生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草案)》,规定“市、县以上地区都要成立急救医疗指挥系统,实行三级急救医疗体制”,成立医院急诊科、城市急救站(中心)。1987年5月正式成立了急诊医学学会,1997年中华医学会决定将下属各专科学会更名为相应的分会,急诊医学分会下设:复苏学、院前急救、危重病医学、创伤学、急性中毒、儿科急诊、灾难医学、继续教育8个专业学组。2003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更加体现出我国政府对人民健康事业的关心。

我国急诊医学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辛历程,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它的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为:①国家和各地卫生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急诊医疗的许多问题由政府来督办,而且很多地区已逐步落实;②EMSS得到快速发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群体伤害的急救上发挥重要作用;③各地有关部门、5 学会、医学院校、医院重视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贯彻落实医务人员须接受终生教育的理念;④现代化诊疗设备和药品不断更新,生命监测手段和重要器官支持技术广泛应用,提高了危重症患者的存活率;⑤全国范围对急症、意外伤害、事故预防意识不断增强。

将中华急诊医学分会的成立作为我国急诊医学正式创建的里程碑,由卫生部规定三级医院必须建有急诊科,这标志着我国急诊医学从示到有。我国急诊医学发展需经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三级以上医院分别成立急诊科,但总体水平不高,多数是采取分诊和专科支援方式来解决临床急诊的医疗问题。

2.第二阶段

急诊学科概念逐渐形成,急诊科围绕急诊发展的需求逐渐形成自主型的急诊发展模式,着手解决大多数的急诊内、外科问题;能对急诊危重症、创伤做好初期评估和处理,进行危重症监护和生命、器官功能支持。有些医院还形成了专科急诊特色。急诊教学、科研由浅人深,急诊专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相对稳定,急诊科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但大多数急诊执业人员都来自不同学科专业,多未经过急诊专业学习和专科培训。

3.第三阶段

急诊医学专业逐步形成,急诊医学教育列入医学院校本科教学课程,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评审出急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由专科基地培养急诊医师被纳入考核及准入制度,使今后从事急诊工作的人员专科化,能够解决临床涉及的急诊问题,从真正意义上成为跨专科、综合性强的临床专业。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急诊医学发展还才尺不均衡,即使在条件较好的城市医院每个阶段发展也需要十年或更长时间。

三、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及观念

(一)急诊“救人治病”的原则

“治病救人”已是全社会耳熟能详的概念,对急诊来说则不够确切,不完全切合实际。逻辑反映着一种因果关系,急诊发展的理念中需要强调的是“救人治病”,即将抢救生命作为第一目标。二者的区别是:“治病”意味着首先要明确疾病的诊断,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这一逻辑支配医生首先要清楚疾病的临床诊断。而在急诊实际工作中患者最突出的表现是急性症状,因为急诊患者病情多变,且复杂,往往一时很难明确临床诊断,如病情危急,重点应放在立即抢救生命、6 稳定病情。急症抢救有很强的时限性,要尽可能减少院前和(或)院内医生救治时间的延误。“黄金时间”更要强调从致伤、发病起计算时间,缩小时间窗。只有生命指征稳定,才能赢得确定诊断和针对病因治疗的时机,不能让时间浪费在繁杂的检查和诊断过程中,要在医疗制度和抢救流程上规定救命优先的原则。可以说,急诊救治真正反映一个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也折射出一个社会对生命尊重的文明程度。

(二)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

传统医学专科划分是以解剖系统为基础,随着现代医学专业越分越细,过细的分科削弱了患者多系统疾病或病变之间的交叉联系,势必造成专业知识和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各专科处理急危重病影响了医疗质量的保障。在解决急危重病的复杂医疗向题时,急诊医学专业可发挥其理论、医疗实践突出的特点,来弥补专科会诊方式诊治的弊端。其特点有:

1.综合分析

专科多倾向采用还原论方法从器官、组织细胞、基因和分子水平认识疾病,但当多个器官功能相继发生病理改变时,机体超出了单一器官对整体影响的原有机制,而表现为新的、更复杂的特殊规律。急诊医学却是探讨当多个器官功能共同发生障碍时机体反应的新规律。

2.侧重功能

专科常用辨认解剖异常来诊断疾病,如肿瘤、溃疡、狭窄、栓塞等。单处病变和伤情可能并不直接致命,而功能障碍或衰竭却可致命。急诊医学将人的整体分为若干功能组成部分,可能与器官相关也可能跨越解剖器官,并将各种功能按其生理的储备进行区分,作为急危重症临床评分的基础。

3.逆向思维

专科遇到患者首先考虑疾病部位、性质和严重程度,遵循先诊后治的逻辑顺序。在急诊中,往往是先稳定病情,再弄清病伪,急诊医学倾向采用这种逆向思维。面对急症患者,考虑的顺序是:有生命危险吗?导致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原发病的性质和部位为何?注重对急症的判断和紧急处理,并非要立即确诊为某种疾病,因为在疾病的急危重阶段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临床急症往往并不表现为原发病的特征。

篇3: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

1变革教学理念,贯穿教学始终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传统的教育是“培养能复制某些知识材料,具有从事某些规定的智力活动的技能,并且能够复制教师思想的学生,本质是一种消极的学习”。因此,他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探索创造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1]。基础医学概论涵盖范围广、涉及的教学内容多、学科知识衔接较困难,因此,更需要教师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独立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2改革课程设置,合理分配学时

我校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属于考查课,72学时,在大学本科一年级第一学期对学生进行集中授课,每周6个学时,一学期结束授课。相比医学本科的专业课程设置来说,基础医学概论的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医学学科知识,涵盖的信息量大,需要掌握的内容多。因此,需要进行课程整合,使内容衔接紧密,减少不同学科之间重复内容的讲授,提高教学效率。由于进行了课程整合,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分配学时,远远满足不了授课需要,因此,我们在整合各门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学时,适当增加重点难点内容的学时,将较为简单、容易理解的内容设为自学内容,同时增加课堂专题讨论学时,比如设置血糖与糖尿病的讨论课2学时、血型奥秘的讨论课2学时等。

3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所创,它是一种利用直观的图形或图示将复杂的信息转变为容易理解和方便记忆的信息的思维模式[2],目前已经应用于许多学科的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厘清知识思路、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具有重要价值。基础医学概论的内容较为繁杂,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教材内容逐一灌输给学生,会造成学生掌握困难。而思维导图可以让教师通过简单概括路线图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厘清思路,在接触相关内容之初就对本章节有整体的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教学内容逐一做出归纳和梳理,使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知道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和重要内容。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进行课后整理,按照自己的理解,形成独特的针对自身学习记忆的思维导图。

4优化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交流

基础医学概论涉及多门学科的内容,需要各个学科根据安排的教学时数进行授课。因此,如果各学科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和融合,势必会造成整个教学过程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缺失,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缺乏连贯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3]。我们定期进行集体备课,给任课教师提供交流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阶段性梳理优化课程内容,还能够使教师之间互相了解相关的学科内容,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回顾其他学科内容,使学生对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另外,这种定期的交流还能够使教师互相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适用的教学手段。同时,我们还安排教学督导员和同行专家参与集体备课,评价教学质量,反馈教学信息,与教师共同研究非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总结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心得体会。

5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1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模式是提供一个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学习[4]。我们的解剖学教学在标本室进行,通过直接对某些人体标本的讲解,使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引入临床案例,如疯牛病、糖尿病等,使学生将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病例相联系,达到了增加教学趣味性、拓宽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等多重教学效果。

5.2问题式教学

问题式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以上课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综合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法[5]。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参考书、网络等资源获取答案。比如依据“人体胚胎的发育过程”这一专题设置问题,使学生动脑思考胚胎发育是如何进行的、先天畸形的发生、如何优生优育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从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3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是由教师提出案例或问题,课后学生查找资料,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最终得出结论[6]。教学中,我们把学生按照个性特征和学习情况进行分组,组员依据讨论专题轮换,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启发,但是不主动干预学生的讨论。如“血型专题讨论”的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学生进行血型案例的汇报、分组陈述观点、集体讨论、主持人总结、教师点评几个环节。通过对某些医学基础知识的讨论,学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这更有利于拓展教材的知识。

6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实现公平原则

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涵盖的学科较多,更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给予最终成绩。我们按照平时成绩和专业考核总分制进行评分。平时成绩依照学生回答课堂提问的情况、课堂讨论、章节总结和习题作业进行综合评定;专业考核成绩是课程结束后由学校统一组织考试,题型设置基本为选择题、名词解释和主观题。我们依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向考核模式为主、平时表现为辅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考核[7],既能够督促学生在平时集中精力学习,还可以真实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医学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已经不断深入,为了适应时代的飞速变革,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模式要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摸索探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不仅传授学生基本的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真正成为服务医疗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基础医学概论是医学院校针对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将基础医学多门学科的内容进行融合,从而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我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优化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负担,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基础医学概论,非医学专业,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李锐,沈映梅,邓敏.高校教育改革尝试:从教学理念到教师教学行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10):5-6.

[2]宋威,郑玉娟.思维导图在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7):258-259.

[3]张潜,王曜晖,颜彦,等.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12):1067-1068.

[4]张秋雁,唐群,雷久士,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19-20.

[5]钱茂伟.“话题+问题”双向沟通式教学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7(1):73-79.

[6]袁学文,张爱玲.以专题讨论方式开展生命科学概论的遗传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5,43(10):176-177.

篇4:基础医学概论教学设计

关键词 基础医学概论 免疫系统 教学设计

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供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了解医学概貌,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整合课程。其内容以“分子一细胞一器官一系统”为主线,涵盖了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藥理学、遗传学等十门课程[1],通过对基础医学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系统性的理解和掌握。

机体的免疫系统是基础医学概论中非常重要的一章,涉及了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医学免疫学等学科,其教学内容深奥枯燥、概念抽象繁多、机理复杂,一直都是教学中的难点。下面笔者以此章为例谈一下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设计中的体会。

一、教材分析

笔者所讲授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医学概论》[2]第18章“机体的免疫系统”。目前的理论学时为10个学时,要完成教材整章的教学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结合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密切联系特异性免疫应答两条主线(细胞免疫应答与体液免疫应答)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对面面俱到的教材做一个大幅度的修剪,达到“够用”为度。如免疫耐受、超敏反应、免疫学诊断、预防和治疗等作自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之前所述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知识基础,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3.掌握重要的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的概念、结构和功能;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功能;4.掌握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5.熟悉T、B淋巴细胞的重要表面标记分子;6.熟悉单克隆抗体的特点及应用。

由于学生在高中生物时接触过免疫系统,对其分类、组成及功能有一定的认识,对该部分知识的加深与拓展也较易理解,因此本章的难点在于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二)能力目标:在知识目标完成的基础上,我们力争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能力目标。

(三)情感目标: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方法

非医学专业招生大多是文理兼收的,有些学文科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对涉及较复杂机制的内容理解起来相对困难,极易形成思维疲劳,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比喻法、讨论归纳法、案例分析法、PBL教学法等,提出问题找到基础与临床与生活经验的切入点,循序渐进将科学知识的讲授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如在讲解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时,首先提出问题: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发现了一种有“世纪瘟疫”之称的疾病——艾滋病,对艾滋病,同学们有多少认识?同学们知道艾滋病患者会有什么临床表现吗?引导学生自由发言。使学生能更好的形象理解,而且课堂气氛活跃,在师生讨论、互动中,轻松的掌握了知识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多种方式,导入新课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温故导入法、提问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如讲“机体的免疫系统”这一章绪论时,首先通过口头提问:人体的“国防部队”是什么?一个国家需要有自己的军队来抵御外来的敌人、保卫国家的安全、维护人民生活的稳定,那么人体的“国防部队”有什么功能?以此来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导入新课。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又提出新问题:人体的这个“国防部队”是怎样运作的?这时学生带着寻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进入了新学习情景中,既激发了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求知欲,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在讲“补体系统”这一节时,我们可以这样设问置疑,“异型输血会出现什么后果?”,“溶血”;“而在血型检测试验中,A型血与A标准血清体外出现凝集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人体内有溶解红细胞的物质——补体”;“为什么正常时不出现溶血?”,“为什么体外很容易失去活性?”等等。这样的设问使教学内容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结合教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在“机体的免疫系统”的第一节授课中,笔者首先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入免疫的概念,通过对一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经历,从而提出抗原的概念、免疫的概念以及免疫特异性这一重要特点;采用比喻法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的指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特点,讲授中枢免疫器官的解剖学特点和组织学特点,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出临床骨髓穿刺的部位;利用课堂讨论法,并结合多媒体视频展示骨髓和胸腺的功能。最后利用归纳式板书的方式对本次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式掌握并记忆。

(三)问题小结,引发思考

1.人类在许许多多病菌、病毒存在的环境中为什么能健康地生活?为什么老年人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人肿瘤发病率较高?得过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一般不再患流行性腮腺炎,为什么?2.无偿献血对人体有害吗?为什么?胸腺在机体免疫中起什么作用?

(四)课程总结

基础医学概论作为一门整合课程,由于教学内容上的复杂性、特殊性,授课对象的特定性,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对于教学过程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金昌洙,刘卫东.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76-77.

[2] 李利兵,朱大年,汪华侨.基础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5:基础医学概论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

《基础医学概论》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 才子城相关毕业论文这样描述:

1正确定位,确定教材编写目标。针对医学院校非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本教材从整体上浓缩了基础医学各主要学科的基本知识,在内容上力求做到简明精要、重点突出、联系紧密,淡化学科概念,达到整体优化,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熟悉和掌握现代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基础医学的发展现状;学会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理解机体的结构组成、功能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在短时间内对基础医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明晰、扼要的认识,为学习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2转变观念,确定教学内容。《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贯通基础各学科、廓清基础医学整体脉络的综合性课程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机体结构组成,功能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以“分子一细胞一器官一系统”为主线,从“正常一异常一康复”方面重组、融合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10余门课程的内容,阐述准确、清晰、简明,深入浅出,富有吸引力。剔除了对非临床专业医学生不必要的知识,注重基础医学学科之间知识体系的融合和相互渗透。注重教材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

3增强教材的可读性。要求教材编写语句精炼,语法正确,语言流畅,逻辑性强,通俗易懂;图表精美,部分插图配以图注,图文互解,相得益彰;术语、计量单位,公式符合国家规定;每个章节后配有教学所需的练习题、思考题;并附有参考文献、必要附录等,增强教材的可读性。

篇6:《兽医学概论》

1、β-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

2、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

3、四环素类(土霉素、四环素)

4、氯霉素类(氯霉素、氟苯尼考)

5、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泰乐菌素)

6、林可胺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7、多肽类(多粘菌素、杆菌肽)二,化学合成抗菌药:

1、磺胺类及其增效剂(SD、磺胺噻唑、甲氧苄啶TMP、二甲氧苄啶DVD)

2、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恩诺沙星)

3、喹噁啉类(喹乙醇、痢菌净)

4、其他(甲硝唑、地美硝唑)三,抗真菌药(酮康唑、克霉唑)四,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利巴韦林)五消毒防腐药(福尔马林、苯酚)10.诊断学的概念答:诊断学就是系统研究诊断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一门学科。11.诊断学的内容答:

一、方法学有以下几个方面:问诊或流行病学调查、物理学检查、特殊检查法。

二、症状学,又称征候学。从诊断角度出发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类:特异症状(如木马状是破伤风的特异症状)、固定症状(如痘病出现皮肤红斑、水泡、脓疤、结痂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局部症状(鼻涕、咳嗽等)、全身症状、前驱症状、后遗症、综合症候群。

三、建立诊断的方法与原则12.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答:基本临床检查方法包括下述六种:问诊或流行病学调查、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及嗅诊,后五种又称物理学检查法。13.问诊的概念及问诊的内容答:问诊就是听取畜主或饲养人员对患病畜禽(群)的发病情况及经过的介绍。内容包括:现病历、既往史、饲养管理情况、使役或利用情况。14.临床检查的基本程序答:1)病畜登记:如畜主姓名、住址,患畜的种别、年龄、性别、毛色、特征,发病日期等。2)病史调查:发病时间、发病原因、动物表现及过去得过什么病等;

3)现症的临床检查:(包括整体及一般检查、系统检查及必要时的特殊检查)15.整体检查的内容答:1)精神状态2)营养、发育与躯体结构3)姿势与步态4)运点,检查白细胞层。39.毒物的概念答:某种物质进人动物机体后,侵害机体的组织和器官,并能在组织和器官内发生化学或物理学的作用,破坏了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发生机能性或器官性的病理过程,这种物质被称为毒物。40.畜禽中毒的原因

答:1.由于饲料的保存与调制上的错误2.采食有毒植物3.由于农药、化肥与杀鼠药对环境的污染4.由于工业污染5.生物地质化学的原因6.药物7.动物毒41.畜禽中毒病的诊断:答:(一)调查中毒情况1.疾病的发生与摄入某种饲料、饮水或接触某种毒物有关。2.病畜主要症状一致。3.在急件中毒时,动物在发病之前食欲良好,畜群中食欲旺盛的动物由于摄毒量大,往往发病早、症状重、死亡快。4.从流行病学看,虽然可以通过中毒试验而复制,但无传染件,缺乏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不因接触而传染,采用隔离封锁、生物药品或抑菌疗法防治无效。(二)了解毒物的可能来源1.对放牧牲畜要了解发病前畜群在何处放牧?牧场上有无毒草?观察毒草是否被采食过,分析动物有无采食毒草的可能。2.对舍词的畜禽要查清饲养情况,饲料种类、来源、保管与调制的方法;最近饲养上的变化及到发病所经过的时间,不同的饲料饲养的动物发病情况;观察饲料有无发霉变质等,以了解有无饲料与霉菌毒家中毒的可能。3.了解最近使用过何种农药或杀鼠药,使用的方法及范围,病畜有无盒人被污染的牧草、饲料、饮水或毒饵的可能,最近是否进行过驱虫或药浴?使用的药品剂量及浓度如何?4.注意附近有无工矿企业,距离及方位如何?牧草、饲料或饮水有无被“三废”污染的可能。5.如怀疑人为事故,必须了解可疑作案人的职业及可能得到的毒物。如能在调查中探索到可能引起中毒的毒源,对缩小毒物检验的范围、加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毒物检验:为确诊与防治中毒提供科学的依据。(四)防治试验

(五)动物试验:给敏感的动物投给可疑物质,观察有无毒性,一般多采用大鼠或小鼠作试验动物42.奶牛酮病、家禽痛风的临床特点:答:酮病:症状临床型酮病常在生产后几天至几周内出现,以消化紊乱和神经症状为主。患畜突然表现不愿吃精料,喜舔食垫草或污物,最终拒食。粪便干燥、表面被覆熟液,迅速消瘦,体况下降。精神沉郁,凝视,步样不稳,伴有轻瘫症状,大型乳牛场常呈群发。泌乳量迅速下降,乳脂含量升高,乳汁易形成泡沫,类似初乳状。严重者在呼出气体和尿液中有酮体气味,加热后更明显。有些病牛嗜眠,常处于半昏睡状态。但也有少数病牛狂躁和激动,无目的地吼叫,向前宜撞。这些症状间断发生,尿呈浅黄色。易形成泡沫。呼吸减慢。并常常伴发子宫内膜炎,引起繁殖功能减弱,休情期延长,受精率下降。临床病理学特征是:低糖血症、酮血症、酮尿症和酮乳症。痛风:家禽痛风是由于蛋白质代谢障碍而引起的尿酸血症。临床上以运动迟缓、四肢关节肿胀、厌食、衰弱、腹泻、肛门充血、尿酸和尿酸盐排泄增多为特征。本病多发于鸡和鹅.尤其是白洛克、考尼什等肉用鸡种更多见。本病强力碘、碘甘油和碘伏类制剂。(3)醛类消毒剂:包括甲醛、戊二醛、多聚甲醛、邻苯二甲醛(OPA)等。(4)氧化剂类消毒剂:主要有过氧乙酸、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等(5)酚类消毒剂:主要有石碳酸、来苏儿、复合酚等。(6)表面活性剂(双链季铵酸盐类消毒剂):有新洁尔灭、文秘助手粉、洗必素、百毒杀等。(7)醇类消毒剂:常用的是乙醇、异丙醇等。(8)碱类消毒剂: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生石灰等碱类物质。(9)重金属类消毒剂:如汞、银、锌等。(10)酸类消毒剂:如醋酸等,有机酸的抗菌作用比无机酸强。(11)高效复方消毒剂: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剂复配,如季铵盐类与碘的复配、戊二醛与过氧化氢的复配其杀菌效果达到协同和增效;消毒剂与辅助剂一种消毒剂加入适当的稳定剂和缓冲剂、增效剂,以改善消毒剂的综合性能,如稳定性、腐蚀性、杀菌效果等。8.鸡常见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因素有哪些?答:主要包括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这两类病均为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的:(1)传染病因素:①病毒性传染病:如新城疫、禽流感、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传染性法氏囊病、减蛋综合症等。②细菌性传染病:如鸡大肠杆菌病、鸡白痢、鸡伤寒、鸡霍乱、鸡葡萄球菌病、鸡弧菌性肝炎、鸡传染性鼻炎等。③真菌引起的传染病:如曲霉菌病、念珠菌病等。④支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如支原体病等。⑤衣原体病:如鸡衣原体病。⑥螺旋体病:如禽疏螺旋体病。(2)寄生虫因素:寄生虫病是指寄生虫侵入机体内或损伤体表面而引起的疾病。在鸡的各类疾病中,寄生虫在临床上也比较常见。例如鸡球虫病、鸡绦虫病、鸡蛔虫病等。9.鸡常见疾病的非病原微生物因素有哪些?答:(1)机械性致病因素:主要指引起机体损伤的各种机械力,如锐器及钝器的打击、爆炸的冲击,机体由高处坠下所引起的机体各种损伤,如打、压、刺、砍、咬、摔和擦等机械力。(2)物理性致病因素:一般包括高温、低温、电流、光线(紫外线、红外线)、电离辐射、气压等因素,达到了一定强度或作用时间较长,都可使鸡发生损伤。(3)化学性致病因素:对鸡有致病作用的化学物质很多,包括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类、农药、化学毒剂、某些药物等,都可使鸡致病。10.什么是普通病?答:普通病又称非传染性疾病,是指由一般性病因如机械性、物理性和化学性因素的作用,或由于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普通病有如下几类疾病:①营养代谢性疾病:如维生素A、D缺乏;钙、磷、锰等缺乏;氨基酸缺乏症等。②中毒性疾病:主要是各种药物、毒素、重金属、农药等引起的中毒,如黄曲霉素中毒。③饲养管理不善造成的疾病:如鸡舍温度过高引起的热射病,运动不足引起的笼养鸡疲劳综合症。④外科疾病:如骨折、关节畸形等。⑤消化障碍性疾病:如营养不良、嗉囊阻塞。⑥其他疾病:如血管瘤、卵巢腺癌、输卵管囊肿等。11.动物保定的基本原则简单、确实、安全。

12、各种动物的保定方法有哪些?答:保定方法依据动物的种类而有所不同,一般有以下两种:1)物理保定法适用于一般检动与行为5)皮肤被毛16.一般检查的内容:答:

1、被毛和皮肤的检查,被毛的清洁和皮肤的温度、弹性、湿度等

2、可视黏膜的颜色、状态检查

3、浅表淋巴结大小、形状、硬度、敏感性及可移动性的检查

4、体温、脉搏及呼吸数的测定

5、头部外形观察

6、眼、鼻、鼻窦、喉囊、口腔、咽、颈的检查17.皮肤及皮肤肿胀物的种类答:临床上常见的肿胀有水肿、炎性肿胀、气肿、血肿、脓肿、淋巴外渗及肿瘤、疝等 20.排粪、排尿的异常包括几种答:排尿:病理情况下,肾脏、肝脏、尿道以及有关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机能障碍均可出现排尿异常。有:1.频尿与多尿2.少尿与无尿3.尿闭4.尿失禁5.排尿困难 排粪:1.腹泻:(1)渗透性腹泻(2)运动性腹泻(3)分泌性腹泻(4)吸收性腹泻临床上可将腹泻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腹泻,一种是慢性腹泻2.便秘3.疝痛22.建立诊断的方法答:(一)论证诊断(二)鉴别诊断

(三)诊断的命名23.诊断的命名包括几种答:1.症状诊断2.病理解剖学诊断3.机能性诊断4.发病原理学诊断5.病因学诊断24.误诊发生的原因答:临床误诊的客观因素包括:疾病规律的复杂多变,个体差异,条件限制,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所限尚未认识的疾病,时间紧迫,疾病早期矛盾尚未显露等等。临床误诊的主观因素包括:工作责任心差,粗疏作风,主观臆断,不懂装懂,过分自信,思维方法不正确,经验不足等。而这类误诊经过一定的努力,大部分误诊是可以避免的。临床上常见的误诊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㈠、对疾病认识能力不足㈡临床症状不典型㈢、询问病史、查体不全面。㈣、思维方法不当㈤、辅助检查条件限制或受结果的影响25.传染病的概念:答: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26.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答: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传播方式侵入其他易感动物体内所经过的路程即为传播途径。传播方式可分为直接接触传播与间接接触传播二种。前者是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引起传染的传播方式(如交配、舐咬等),但以此种方式传播的传染病为数不多,也不易造成广泛流行。后者是在外界环境因素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污染的动物、饲料、饮水、土壤、空气、活的传播者等)间接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大多数传染病以这种方式传播。27.传染病的一般治疗方法:答:1.特异疗法应用高免血清,噬菌体等特异性的生物制剂所进行的治疗。特异性高,如抗破伤风血清对治疗破伤风具有特效。2.抗生素疗法须按传染病的性质选择使用3.化学疗法是用化学药物消灭动物病原体的治疗方法4.对症疗法系按症状性质选择用药的疗法,是减缓或消除某些严重症状,调节和恢复机体的生理机能而进行的—种疗法。5.护理疗法对病畜加强护理,改善饲养,多给新鲜、柔软、易消化的饲料。6.中兽医疗法28.畜禽共患病的病原:答:炭疽(炭疽杆菌)、口蹄疫(口蹄疫病毒)、痘病(痘病毒)、狂犬病(狂犬病病毒)、破伤风(破伤风杆菌)、坏死杆菌病(坏死梭杆菌)29.家禽的传染病的临床诊断要点:答:①禽流感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严重的有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②新城疫呼吸困难、翅腿麻痹,有神经症状,嗉囊积液;病理变化为腺胃和肠粘膜出血及发生出血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肝有黄白色坏死灶③传染性法氏囊病法氏囊水肿、出血、坏死萎缩等变化,胸肌、腿肌、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④大肠杆菌病雏突然死亡或表现软弱、发抖、昏睡、腹胀、畏寒聚集,下痢(白色或黄绿色),个别有神经症状。可能会出现败血症、气囊病、肉芽肿、心包炎、坠卵性腹膜炎及输卵管炎、关节炎及滑膜炎、眼球炎、脑炎、肿头综合症⑤沙门氏杆菌根据其病原和发病特点的不同,分为雏鸡白痢、鸡副伤寒和鸡伤寒。(1)雏鸡白痢:病雏排白色糊状粪便,常沾在尾部羽毛上,有时肛门阻塞,病鸡排便时发出尖叫,腹部膨大。肺部感染时,表现呼吸困难。病鸡发育不良,幸存者多成为僵鸡。成年鸡感染后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产蛋率低,孵化率低。冠苍白,有时腹泻。剖检:肝脏肿大,有点状出血,胆囊扩张肝脏、肺、心脏、肠及肌胃上有黄色坏死点或小结节(2)鸡副伤寒:主要表现为腹泻,排水样粪便,呼吸困难。后期则流泪,结膜发炎和鼻炎。(3)鸡伤寒:主要症状为,病鸡冠和肉髯萎缩、苍白,排黄绿色稀粪,肛门周围污染大量粪便。发生腹膜炎可呈企鹅的站立姿势。剖检肝脾肿大。胆囊肿大并充盈、心包积水,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程长时则与心外膜粘连。卵泡变形变色,有时出现腹膜炎。⑥曲霉菌病肺曲霉病:高热或不规则发热、咳嗽、气促、咯绿色脓痰、慢性者见反复咳嗽、咯血等类似肺结核症状

2、变态反应性曲霉菌病:喘息、咳嗽和咳痰,可伴发热。

3、全身性曲霉菌病:发热、全身中毒症状和栓塞最常见。30.家禽的传染病的病原:答:鸡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病毒性关节炎(呼长弧病毒)、鸡支原体病(鸡败血性支原体)、产蛋下降综合征(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病毒EDS-76)、雏鸭肝炎(雏鸭肝炎病毒)、小鹅瘟(鹅细小病毒)31.小动物的传染病的临床诊断要点:答:①犬瘟热慢性型-足掌肿大,脚发炎变硬,鼻、唇和足掌皮肤出现水泡 急性型-眼、鼻流出浓稠分泌物,眼裂粘在一起、堵塞鼻孔 超急性型-狂吼、咬笼网、抽搐、吐白沫和尖叫,数分钟内死亡,剖检可见胃肠道有卡他性炎症或出血性炎症变化,肝呈暗红色,充满血瘀。肾、膀胱、心肌有点状出血点②犬细小病毒病:临床上可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肠炎型:发热(40℃以上)、精神沉郁、不食、呕吐粪便呈稀状,随病状发展,粪便呈咖啡色或番茄酱色样的血便 心肌炎型:突然呼吸困难,心力衰弱,短时间内死亡;有的犬可见有轻度腹泻后而死亡32.小动物的传染病的病原:答:犬传染性肝炎(犬腺病毒1型)、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33.猪的传染病①引起猪腹泻的传染病的名称及其病原答:病毒性: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病(~)伪狂犬病(~)细菌性:急、慢性副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病(~)猪痢疾(猪痢疾密螺旋体)②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传染病的名称及其病原答:慢性猪瘟(~)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乙型脑炎(~)肠病毒(~)布氏杆菌病(~)34.牛、羊的传染病的病原:答:气肿疽(气肿疽梭菌)、牛流行热(牛流行热病毒)、羊肠毒血症(D型魏氏梭菌)、羊快疫(厌气性腐败菌)、马传染性贫血(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马腺疫(马链球菌马亚种旧称马腺疫链球菌)35.宿主的类型答:根据寄生虫发育特性和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将宿主分为终末宿主、中间宿主(有时又可分为第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间宿主,其中第二宿主又称补充宿主36.寄生虫的生活史答:寄生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部过程称为生活史。在畜禽体内寄生的各种寄生虫,常常是通过畜禽的血液、粪、尿及其他分泌物、排泄物,将寄生虫生活史的某一个阶段(如虫体、虫卵或幼虫)带到外界环境中,再经过—定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宿主体内寄生,并不断地循环下去。37.寄生虫的诊断方法:答:

(一)观察临床症状

(二)调查流行因素

(三)尸体剖检

(四)实验室诊断,包括:1.粪便虫卵和幼虫的检查(1)直接涂片法;(2)饱和溶液浮集法;(3)反复洗涤沉淀法;(4)幼虫检查法2.螨虫检查3.蛲虫卵检查4.免疫学诊断(1)内皮反应(2)沉淀反应(3)凝集反应(4)补体结合反应(5)免疫荧光抗体反应38,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病原及临床诊断要点:答:①弓形虫 病原:弓形虫;症状要点:病畜精神沉郁,结膜高度发绀,皮肤上有紫红色斑块,体温高达40-42℃,长期以后会出现鼻镜干燥、鼻孔有浆液性、粘性或脓性鼻汁流出,呼吸困难等,剖检可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并有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肺水肿,脾脏肿大,棕红色、肝脏灰红色,常见散在针尖大或小米粒大的坏死灶②鸡球虫病 病原:艾美耳属的各种球虫,其中致病力量强者是寄生在盲肠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寄生在小肠中段的毒害艾美耳球虫;症状要点:根据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怀疑为本病时,须采取粪便或病变部的刮屑物少许,置载玻片上与甘油饱和盐水(等量混合液)1—2滴调和均匀,加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寻找卵囊。不能单纯因粪检发现卵囊就确诊为球虫病,团为鸦群中隐性感染极为普遍,必须结合症状得出诊断。③牛巴贝斯焦虫病 病原: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卵圆形巴贝斯虫;诊断:夏秋季节放牧牛群中出现稽留高热,件有贫血、黄疽和血红蛋白尿等症状时,应怀疑为本病,及时从病牛耳尖静脉采血做涂片,用姬姆萨氏或瑞氏染色法染色,镜检,在红细胞内发现梨籽形虫体,即可确诊④伊氏锥虫病 病原:伊氏锥虫;诊断:根据流行特点和典型症状怀疑为本病时,可采血进行虫体检查。在病畜体温升高时采血,立即作成压淌标本,在高倍显微镜下检查血浆内有无如泥鳅样活泼游动的虫体。也可采用血液涂片染色,在油镜下检查。在锥虫数量很少时,可采用集虫法,利用锥虫比重与白细胞比重相似的特

在大型集约化鸡场常有发生。症状:依尿酸盐沉积部位不同,可分为关节痛风和内脏痛风两种类型。1.关节痛风表现在运动器官,病鸡运动迟缓,跛行,站立无力,脚趾和腿部关节肿胀,翅关节肿大。剖检见关节面及周围组织中有白色尿酸盐沉着,甚至关节面出现溃疡、坏死、腐烂。2.内脏痛风全身营养不良,病鸡食欲不振,逐渐消瘦、衰弱,羽毛蓬乱.贫血。腹泻,粪呈白色、稀类,其中含多量尿酸盐,母鸡产卵减少或停止。鸡冠苍白,脱毛。出现周期性体温升高,心率增数,气喘,皮肤瘙痒甚至见有神经症状。43.佝偻病、骨软病的发病原因答:佝偻病:病因当动物阳光照射不足,饲喂缺乏维生素D的饲料,仔畜断乳过早,以及消化道疾病等,都可导致维生素D缺乏。此时,机体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随粪尿排出的钙、磷量增多,致使血钙、血磷的水平降低,焦磷酸酶、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活性降低,故使磷酸钙难以在骨间质中沉积而不能将骨基质转化为骨质,发生佝偻病。骨软病:病因牛的骨软病主要发生于土壤严重缺磷的地区,由于土壤缺磷,饲草饲料中磷含量低。牛的日粮中由于磷不足,钙磷比例不当,可导致骨软病的发生,日粮中钙、磷同时缺乏,也可发生骨软病,日粮中高钙低磷可加重骨软病的病情。维生素D的缺乏,可促进牛骨软病的发生。此外,影响钙磷吸收的因素如蛋白质脂类的缺乏与过剩、矿物质(如锌、铜、铁、镁、氟)的缺乏与过剩均可影响钙磷的吸收与利用。44.硒缺乏症的临床特征:答:本病在雏鸡、雏鸭、雏火鸡均可发生。临诊特征为渗出性素质、肌营养不良、胰腺变性和脑软化。病雏主要症状是躯体低垂的胸、腹部皮下出现淡蓝绿色水肿样变化,有的腿根部和翼根部亦可发生水肿,严重的可扩展至全身。出现渗出性素质的病鸡精神高度沉郁,生长发育停止,冠髯苍白,伏卧不动,起立困难,站立时两腿叉开,运步障碍。排稀便或水样便,最终衰竭死亡。剖检的病理变化,水肿部有淡黄绿色的胶胨样渗出物或淡黄绿色纤维蛋白凝结物。颈、腹及股内侧有瘀血斑。有些病禽呈现明显的肌营养不良,一般以4周龄幼雏易发。其特征为全身软弱无力,贫血,胸肌和腿肌萎缩,站立不稳,甚至腿麻痹而卧地不起,翅松乱下垂,肛门周围污染,最后衰竭而死。剖检的病理变化,主要病变在骨骼肌、心肌、肝脏和胰脏,其次为肾和脑。病变部肌肉变性、色淡、似煮肉样,呈灰黄色、黄白色的点状、条状、片状不等;横断面有灰白色、淡黄色斑纹,质地变脆、变软、钙化。心肌扩张变薄,以左心室为明显,多在乳头肌内膜有出血点,在心内膜、心外膜下有黄白色或灰白色与肌纤维方向平行的条纹斑。肝脏肿大,硬而脆,表面粗糙,断面有槟榔样花纹;有的肝脏由深红色变成灰黄或土黄色。肾脏充血、肿胀,肾实质有出血点和灰色的斑状灶。胰脏变性,腺体萎缩,体积缩小有坚实感,色淡,多呈淡红或淡粉红色,严重的则腺泡坏死、纤维化。有的病雏主要表现平衡失调、运动障碍和神经扰乱症。这是由于维生素E缺乏为主所导致的小脑软化。其次,病火鸡雏或鸡雏并发生肌胃变性。45.家禽维生素B1、B2缺乏的典型临床症状:答:VB1:雏鸡对维生素B1缺乏最敏感,表现食欲不振,生长受阻;严重时多发生神经炎,头向后仰,角弓反张,呈“观星”姿势;运动障碍,痉挛,倒地瘫痪。成年鸡发病缓慢,主要为肌肉麻痹,由趾屈肌开始逐渐向上延伸,运动困难。VB2:禽缺乏维生素B2,最严重的是上皮组织及一些神经干的脱髓鞘,雏鸡生长缓慢,消化不良,消瘦,贫血。严重时,出现“蜷爪”麻痹症;趾向内蜷曲呈拳状,行走时飞节着地,翅展开以求平衡,或两腿叉开.卧地不起。46.胃肠炎的原因及治疗原则答:病因:原发性病因有:①动物采食了霉败、虫蛀的饲料或误食了有毒物质,由于这些饲料内常含有一些植物毒素、化学毒物、虫体分泌的毒素或细菌、霉菌等,以致损伤了肠鼓膜及其深层组织,而使其机能受到严重的破坏。②饲养不当或突然改变饲料,如突然给以大量糖料,使胃肠负担过重或饲料内含荷异物、泥沙等均易引起发病。③机体过劳,由于胃肠血液循环不良,机能下降,特别有重役后未充分休息即给大量桔料时,饲料积于胃肠内不能充分消化,引起异常发酵、腐败和常在菌增殖,毒力增强,也可致病。④其他如饲料过于单纯、粗糙,所含营养成分不全,缺乏维生素及矿物质等,都和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继发性胃肠炎,主要见于胃肠卡他和阻塞以及某些传染病(如猪瘟、猪副伤寒、恶性卡他热、牛剧结核、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茵病、犬疽热、犬细小病毒病、病毒性肝炎、钧端螺旋体病等)和寄生虫病(如猪蛔虫病、牛血矛线虫病、羊蝇组、球虫病等)过程中。

治疗原则:本病的治疗以消炎杀菌,补液解毒为主,辅以治理胃肠,适时止泻、解除自身中毒和预防脱水。如病因明确,首先应排除病因。47.皱胃变位包括几种:答:皱胃变位是指奶牛皱胃的自然位置发生改变的疾病,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左方变位是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又叫皱胃扩张或皱胃扭转。皱胃扩张以食欲不振、沉郁、脱水以及皱胃内大量积气、积液、右腹膨胀为特征。皱胃扭转可进一步分为前方变位和后方变位。前方变位是皱胃向前方(逆时针)扭转,嵌留在网胃与隔肌之间;后方变位是皱胃向后方(顺时针)扭转,嵌留在肝脏与右腹壁之间。临床上以皱胃右方变位多见。48.日射病和热射病的概念:答:动物在炎热季节,因头部受到阳光直射,引起脑及脑膜充血和脑实质急性病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的现象,称为日射病。因外界气温高,湿度大,致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使体内积热,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现象,称热射病。日射病和热射病统称小暑。本病的临床特征是,体温显著升高,循环障碍和出现一定的神经症状。49.手术的分类、外科的基本技术:答:手术的分类

一,按学科分类:普通外科手术、骨科手术、泌尿系手术、胸科手术、心血管手术、脑神经手术、妇产科手术、眼科手术、耳鼻喉科手术及整形外科手术等

二、按病情的急缓分类:①择期手术②限期手术③急症手术

三、按为达到治疗目的而进行的手术次数分类::①一期手术②分期手术

四、按手术目的分类::①诊断性手术②根治性手术③姑息性手术

五、按污染情况分类:①无菌手术。②污染手术。③感染手术外科的基本技术

一、无菌技术:1.施术场所的消毒2.手术部位的消毒3.器械物品的消毒和灭菌4.手术人员手臂的消毒

二、麻醉法1.全身麻醉2.局部麻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脊髓麻醉;针刺麻醉

三、组织分离法

四、止血法1.预防性止血2.术中止血

五、缝合法1.单纯缝合2,内翻缝合3.外翻缝合4.打结法:外科常用的结有平结、外科结和三叠结。打结的方法有徒手打结和器械打结两种。

六、引流

七、绷带1.《畜牧法》中规定的种畜禽是指什么?答:《畜牧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种畜禽是指经过选育、具有种用价值、适于繁殖后代的畜禽及其卵子(蛋)、胚胎、精液等。2.《动物防疫法》中对一、二、三类动物疫病是如何界定的?答:《动物防疫法》第十条规定,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规定管理的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1)一类疫病,是指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2)二类疫病,是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的;(3)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3.《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涉及鸡的疾病有哪些?答:《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125号公告,2008年12月11日)中涉及鸡的疾病有:(1)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2)二类动物疫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产蛋下降综合征、禽白血病、禽痘、禽霍乱、鸡白痢、禽伤寒、鸡败血支原体感染、鸡球虫病、低致病性禽流感、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3)三类动物疫病,鸡病毒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脑脊髓炎、传染性鼻炎、禽结核病。4.《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中对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划定是如何规定的?答:《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中对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划定规定如下:(1)疫点: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一般是指患病禽类所在的禽场(户)或其它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如为农村散养,应将自然村划为疫点。(2)疫区:由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公里的区域划为疫区。疫区划分时,应注意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和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3)受威胁区: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5公里的区域划为受威胁区。7.什么是化学消毒剂,常用化学消毒剂有哪几类,每类消毒剂的主要产品有哪些?答:对微生物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化学药物称为化学消毒剂。它主要用于皮肤、黏膜、伤口、环境和物品等的消毒,起到预防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及每类消毒剂的主要产品如下:(1)含氯消毒剂:包括有机含氯消毒剂和无机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次氯酸钠、优氯净等。(2)含碘消毒剂:主要为碘制剂,如碘水溶液、碘酊(俗称碘酒)、查或简单处理,其方法依动物种属而异。①牛:徒手保定法、鼻钳保定法②羊:两膝夹住羊颈部(或背部)加以固定③猪:站立保定法、提举保定法④犬:握耳保定法、口笼或绷带保定法、提举后肢保定法等⑤猫:徒手捕捉与保定、反绑保定法、布袋保定法⑥马:鼻捻保定法、耳夹子保定法2)柱栏内保定法适用于大动物的临床检查或治疗。如牛、马、骡、驴等可分为单柱保定法、二柱栏保定法和四柱栏或六柱栏保定法

13、动物临床检查的方法包括哪些?各种方法应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1)问诊向畜主调查,了解畜群或病畜有关发病的各种情况,一般在着手进行病畜体检之前进行。主要内容应包括病史、现病历、饲养、管理、使役情况等。注意材料要全面,应结合现症检查结果综合分析2)视诊用肉眼直接观察被检动物的状态,必要时,可利用各种简单器械作间接视诊。注意等病畜稳定、适应新环境后再进行检查;收集症状要客观而全面,结合其他方法检查的结果,综合分析与判断。3)触诊对体表病变部位或有病变可疑的部位,用手触摸以判定其病变的性质。注意安全,必要时应进行保定4)叩诊敲打动物体表的某一部位,根据所产生的音响的性质,来推断内部病理变化或某器官的投影轮廓。注意敲击均匀,轻快、准确。5)听诊听取病畜某些器官在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声音,借以判定其病理变化的方法。注意排除外界音响的干扰,聚精会神,同时注意安全。6)嗅诊以嗅觉判断发自病畜的异常气味与疾病关系的方法,检者用手将病畜散发的气味扇向自己的鼻部,然后仔细判断气味的性质。

14、动物体温、呼吸、脉搏测定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答:测温时注意:1)体温计用前统一进行检查、验定,以防有过大的误差2)对门诊病畜,应使其适当休息并安静后再测3)测温应定时进行4)注意人、畜安全,体温计玻捧插入的深度要适宜且勿将体温计插入宿粪中5)用前甩下体温计的水银柱6)测温时间要适当 检查脉搏时,应待动物安静后再行测定。一般应检测一分钟;当脉搏过弱而不感于手时,可依心跳次数代替。测定呼吸数时,宜于动物休息、安静时检测。一般宜测一分钟。观察动物鼻翼的活动或以手放于其鼻前感知气流的测定方法不够准确。必要时可用听诊肺部呼吸音的次数而代替。

上一篇:注册公共设备工程师下一篇:大一下半学期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