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

2024-04-13

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通用6篇)

篇1: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

古诗音韵基础知识

一、古诗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古代诗词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各种规律、各种体制,再结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使得古代诗歌在形式上具有一种音乐美和建筑美,诗读起来很好听,抑扬顿挫;也有一种建筑美,诗很规整、很整齐,就像我们现在盖的楼房一样,上上下下都是方的。西方的诗或者国外其它的诗,金字塔式的或者阶梯式的,也有它排列的形式。当然词有长短句,它也是一种形式、一种形态,所以它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音乐美和建筑美,这种形式美,在世界的诗歌园地当中也是独具一格的。

中国古典诗歌早期定型为“四言诗”,大家知道《诗经》,最早定型的是“四言诗”,就是四个字一句,但是并没有特别的格律的要求;到了汉魏六朝时期,“五言诗”“七言诗”兴起。所谓四言诗就是每句都是由四个字构成的诗,五言诗就是每句都是由五个字构成的诗,七言诗每句都是七个字,其它类推。一般情况下我们泛指唐代以前出现的各种诗体为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唐及之后的人们模仿这类诗体所写的诗,也称之为古体诗。古体诗一般是不讲究音调格律的。

到了南朝时期,在齐代永明年间,有人发现了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四种声调,有人就根据汉字的这种四种声调,以及双声叠韵这些规律,来研究诗句当中声韵调的配合,要求写诗要“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讲究对偶。所以在南朝时期就出现了注重声律的一种新的诗体——“永明体”。“永明体”对后来格律诗的形成,以及后来的骈文和词、曲这些文学样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唐代初年,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律诗和绝句,我们把在唐代完成的一种讲究音律、平仄、粘对、对仗的严谨格律的新式诗体称为近体诗,也就是所谓的“格律诗”。它以五、七言律诗为代表,此外还包括律绝和排律。

二、古诗的音韵声律

古代诗词讲究音韵声律。我们在阅读鉴赏时,就需要懂得一点音韵声律的知识,从而体会诗歌的内容,品味诗歌的意趣。古代诗词的音韵声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韵 押韵是诗词的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所谓韵,就是音韵相同的读音;用汉字来表达,就是韵母相同的字。而押韵,就是在某一诗句句末用一个韵母相同的字来收尾。因为押韵的位置通常都在句末,所以一般都把押韵的地方叫韵脚。古代诗歌一般都是逢双句押韵,单句不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押韵的位置是固定的。而词则不同,有时两句押一次韵,有时三句押一次韵,也有少数逐句押韵的,押韵的位置不是固定的。

押韵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 ⑴双声叠韵。双声(两字声母相同)和叠韵(两字韵母相同)的字,不仅音韵和谐,而且对意思的表达也有积极作用。⑵重言叠字。古诗中常见叠字,既双声又叠韵,深得声韵之妙。叠字在诗歌里有多种表达功能:①摹声,使声感更强;②状物,使物更加生动形象;③叙事,使事增加情致;④抒情,加重感情浓度。⑶按词定韵。选择什么样的韵脚,对诗的情调作用很大。一般地说,韵字开口度越大则愈容易表现昂扬之情,相反音阻愈大则愈容易与凄婉之情吻合。平声韵切于慷慨之意,仄声韵合于悲抑之情。

(二)平仄。平仄是构成古典诗词错综音韵的最重要的因素,古代诗词十分注重平仄。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讲诗词的格律,就是讲平仄的格式和规律。平,就是平声,指的是某个字的读音的声调不升不降;仄,就是仄声,就是某个字的读音的声调或升或降。平仄的形成和四声关系极为密切。四声,是汉字音律的具体表现,是汉字的不同声调应用于诗诗词格律中的名称。所谓四声,就是汉字的四种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

五言诗的平仄有这样四个基本句型: ①仄仄平平仄——仄起平收 ②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③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 ④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 所谓平起、仄起,主要是看第二字,因为第二个字是节奏点(以下七言的句型,二、四、六字是节奏点),节奏点的平仄是不准更动的。七言诗在五言基础上加以变化(每句前再加两个与前两字相反的平或仄),也构成四个基本句型: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

将上述八个基本句型交错使用,就可派生出所有的律诗和绝句的平仄格式。到了明清时期,研究词的人把前人每一种词调的作品的句法、平仄、韵例等分别加以概括,从而建立了各种词调的平仄格式,并注明字数、押韵位置等。这就成了词谱,供作者填词之用。

三、诗词曲的对仗要求

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子的字数上来说,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无论什么形式的近体诗,都有偶数的句子构成。

每首由八句构成的格律诗称为律诗。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十六字。五律和七律,不仅每句有严格的平仄、用韵要求,而且还对句子的对仗有一定要求。四句构成的近体诗也称绝句。由于近体绝句类似于截取了律诗的其中四句而成,所以有的人也把它称之为截句。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又简称为五绝,四句二十字;七言绝句又简称为七绝,四句二十八字。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长律,也叫排律。排律与五、七言律诗一样,不仅有平仄、用韵等严格要求,而且对粘对、对仗等也有严格规定。排律的句数也只能是偶数。律诗每两句(一韵,首句入韵时不算)称为一联。五律和七律的第一联(一、二两句)称为首联;第二联(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三联(五、六两句)叫做颈联,也称腹联;第四联(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律诗,除了声韵、字数等方面以外,一般还要求必须有对仗。五律和七律的对仗,一般都是用在颔联和颈联。首联也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首联用了对仗,一般情况下并不因此减少中两联的对仗。凡是首联用对仗的律诗,实际上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的对仗。若颔联不对而只是首、颈两联对仗的,有一个雅号叫做“偷春格”。律诗的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因为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于作结束语的,但尾联用对仗的例子也是有的。

格律严谨的律诗,通常对仗一般不会少于两联,但也有些古人的作品只有一联对仗,这种情况大多都是把对仗用在颈联。

排律,除了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要求对仗。

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即既可以首联对尾联不对,也可以尾联对而首联不对,还可以两联都对或都不对,总之没有严格的限定。

词、曲中有时也用对仗,但词曲就对仗一般没有严格规定。然而因为某些词牌的有些句子(如《满江红》上下片的各两个七字句)很容易形成对仗,词人们就在这些地方使用对仗以提高作品的整齐和美感,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惯例。习惯归习惯,惯例归惯例,总之不是硬性规定,所以在这些地方用不用对仗完全看写词人的喜好和安排了。个人看法:虽然是惯例,但若能对仗还是尽量使用对仗,以增加整齐的美感。

词,一般认为是起源于隋唐时期的燕乐,是从乐词演变、发展而来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特殊诗歌形式,又有诗余、长短句、乐府(注意与汉乐府的区别)、曲子、曲子词、雅词等多种称呼。词是一种合乐的文学,它与一般意义上的诗又有所不同。由于这种体裁在形式上“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是倚谱填词,因此写词一般不称为“作词”而是说“填词”或“倚声”。尽管最早的诗也是合乐的,但那是先有诗而后配乐,情况还是有所不同的。另外,每首词一般都有一个固定的曲调名称,以相互区别,这种以示区分的曲调名称人们就叫它为“词牌”。每个词牌代表着不同的曲调,不同曲调的词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方面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有了各自的体式要求。同一词牌的词可能有另外不同的名称,同一名称也可能不是同一个词牌,同一词牌也可能会有不同的别体。词由于是配合音乐的,所以有些词是分段落的,一个段落即是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人们给词的这种“段落”也起了个名字,叫“叠”或“片”。只有一段的词,叫“单调”。两段构成的词,称“双调”,其上下段落称为上片与下片,也叫上阕和下阕。由三个段落或四个段落构成的词,就叫三叠或四叠。此外,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有人规定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但这种分法的科学性还有可商榷的地方。

词发展到后来,随着乐谱的逐渐佚失,渐渐地也就脱离了音乐。后人填词多是依照前人遗留的文字作品来揣度、确定原来的词每个地方的用字声调、韵律等确定出来的文字词谱,最终词也就着着实实地成为了一种讲究声韵、格律的独特的诗。从广义上说,词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格律诗。

曲,是元时兴起的一种合乐文学。从曲的乐词结构形式来看,比较接近于词,但它与词又有很多的不同。曲有散曲与套曲之分,有北曲与南曲之别。这里主要是介绍诗词的格律,关于曲就不多说了。

诗词之美包含两个方面,音韵之美和言辞之美。撇开内容言辞不谈,获得音韵美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格律。在你没有其他手段使诗歌富有音韵之美时,你忽视格律,就是忽视诗歌的音韵之美。即使你通过舍弃音韵美使诗词本身的思想内容达到极致,也仅仅是在一个方面光彩夺目,不能弥补在音韵上的不足。

篇2: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

1.什么是音韵学?音韵学的分支?

音韵学(historical phonology),又叫声韵学,或者历史语音学。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演变的学科。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古代是“小学”的一个门类,是“经学”的附庸。

音韵学可以分为四个门类:

今音学:以《切韵》系韵书爲对象,研究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这里的“今”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古音)

古音学:是相对“今音学”来说的,以《诗经》的用韵和谐声字爲主要材料,研究先秦两汉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上古音)

等韵学:得名于等韵图。用字母、等、呼等概念分析反切原理和发音方法,并以韵图的形式分析汉语的音节结构。

北音学:对象是近代反映北方语音的韵书、韵图。(近代音)

2.关于声母的概念(1)声母

聲母(initial consonant)是指音節開頭的輔音。在音節開頭没有輔音的情况下,也可以認爲存在一個“零聲母”。而實際上普通話中真正的零聲母是非常少的。實際發音中往往帶有一个喉塞音或同部位的半元音。

聲母由輔音構成,但是輔音並不一定是聲母。輔音還可以充當韻尾。(-m,-n,-ŋ,-p,-t,-k,-l,-ʔ)。有些輔音(一般是響輔音)還可以自成音節:呣m(北京),五ŋ、唔m(廣州)。甚至跟聲母相拚成一个音節:湯thŋ,鋼kŋ,郎nŋ,桑sŋ(廈門)。

(2)声类

反切上字的分类,由反切上字系联、归纳而来。《广韵》中452个反切上字,最多可以分析为52声类。

(3)字母

在音韵学上,古代学者称呼声母的别名,指字音的开头部分。字母的產生與佛教的傳播有關。在翻譯佛經的過程中,人們接觸到一種跟漢語、漢字完全不同的語言和文字,即梵語文。梵文是一種拚音文字,以輔音字母爲中心,元音用附加符号表示。受梵文的啟發,中國的音韻學家創立了字母。

最早創制字母的人一般認爲是唐末的和尚守温。他的字母有三十個,見於敦煌發現的《守温韻學殘卷》。现在音韵学上流传的三十六字母是经后人曾补过的,它大致代表了唐、宋间汉语语音系统的三十六个声母。

(4)五音

音韵学家根据声母发音部位的不同,把三十六字母分为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五类,即所谓“五音”。《玉篇》卷末所附的《五音声论》以及《广韵》卷末附的《辩字五音法》都是这种分法。前者自内向外,分为喉、舌、齿、唇、牙;后者自外向内,分为唇、舌、齿、牙、喉。

(5)七音

在“五音”的基础上把“来”母别立出来称为“半舌音”,“日”母别立出来称为“半齿音”,是为“七音”。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张麟之改编的《韵镜》和郑樵的《通志·七音略》。

(6)九音

在《切韵指掌图》中有“九音”说:把“半舌”与“半齿”并称为“舌齿音”,把“唇音”分为“重唇”与“轻唇”,“舌音”分为“舌头”与“舌上”,“齿音”分为“齿头”与“正齿”。

(7)清浊

“清”、“浊”的区别在于声带的作用。“清音”是指不带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浊音”是指带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

(8)全次

“全清”是指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塞擦音; “次清”是指送气而不带音的塞音、塞擦音; “全浊”是指带音的塞音、擦音、塞擦音; “次浊”是指带音的鼻音、边音、半元音。

3.关于韵母的概念(1)韵母

韻母是一個音節中聲母之後的音質成分。韻母可以進一步分析爲“韻頭”(介音)、“韻腹”(主要元音)和“韻尾”三部分。“韵母”不需区别声调。漢語普通話中,韻母的結構較聲母複雜。聲母由一個音素構成,韻母則不一定由一個音素構成。

韻母並不一定全部由元音構成。普通話中韻頭、韻腹两部分一般都是由元音充當,韻尾則可以由輔音充當。此外,有些輔音(一般是響輔音)還可以自成音節,在有些方言中甚至可以跟其它輔音拚合爲一個音節。

(2)韵

即“押韵”的“韵”。从韵腹算起,不管韵腹之前有没有介音,或韵腹之前的介音是否相同。韵书里的“韵”有声调的区别。

(3)韵类

反切下字的分类。韵头、韵腹、韵尾、声调都要做区别。

(4)韵部

比“韵”和“韵母”含义要广,它只要求韵腹和韵尾相同,不管韵头和声调是否相同。

(5)韵摄

等韻學的概念。等韻圖把韻尾相同、韻腹相近的韻歸併在一起,称爲一“攝”。韻攝是按照音近原則歸併韻得出的大類。歸併的原則是:不計聲調、不計韻頭、韻腹相近、韻尾相同(或相近)。《广韵》中公有16个韵摄。

(6)阴、阳、入

根据韵尾的不同,音韵学家把古韵分为三大类:

阴声韵:以元音收尾或无韵尾; 阳声韵:以鼻音收尾; 入声韵:以清塞音收尾。

(7)舒促

阴声韵和阳声韵只有平、上、去三个声调,入声韵只有入声调。所以音韵学上把前二者称为“舒声”,把入声韵称为“促声”。

4.关于声调的概念(1)声调

聲調是一種超(非)音質音位。音位是具體语言中最小的有區别詞的語音形式作用的語音单位。非音質成分也可以作爲區别意義的手段。漢語的聲調的特點:一个音節之内的音高變化,音高的變化是連續的。

(2)四声

传统音韵学对声调的分析法,分为“平、上、去、入”四类,也叫“四声”。用这四个字代表四声是举例性的。开始提倡“四声”大约是在齐梁之间,首先发现其存在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是六朝的文人周顒、沈約等,他们受佛教徒“转读”佛经的影响而开始研究。“四声”只说明声调的四种类别,具体调值不明。

(3)调值

調值是聲調實際的高低昇降的音值。(4)调类

調類是聲調的類别,調類的名稱是按照它同古漢語四聲的關係確定的。調值和調類是两回事,調類是相對固定的,相同的調類在不同方言中的調值卻不一定相同,甚至可能完全相反。

(5)平仄

平仄的不同就是平声和上去入的区别。也就是说,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是诗词格律上很重要的概念。诗歌讲究平仄,就是为了构成声音的回环和抑扬,为了声音美。

5.反切

用两个汉字来拼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的注音方法叫反切。前一个字称为反切上字,后一个字称为反切下字,拼出的另一个字被称为被切字。产生的时代大约在东汉后期。

反切的方法是把一个单字的音分析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用两个方块字作代表。第一个字只取其声母,第二个字只取其韵母与声调,合起来成为所要拼出的字音。

反切的优点在于:(1)避免了用生僻字給常用字注音

(2)可以給所有漢字注音 反切的缺点在于:(1)部分反切不能切出现代音

(2)反切上下字含有多余成分

(3)切语用字纷繁

(4)简单的字有时用复杂的字作切语

(5)唇音字不分开合

6.《广韵》的由来和体例

《广韵》这部韵书是陈彭年、邱雍等人奉皇帝命令修订的,成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即公元1008年,正式的名称是《大宋重修广韵》。它是根据陆法言的《切韵》以及唐代许多《切韵》增订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孙愐《唐韵》、李舟《切韵》等)编成的。《广韵》一开始并不是这部韵书的专称,因为唐宋韵书多沿用《切韵》这个名称,有的称为《广切韵》,有的又简称为《广韵》。

体例:以四声为纲,韵目为纬。共二〇六韵,所收字26194个。

先按聲調分大類(卷):平声分“上”与“下”,所以分为五卷。

同一聲調內分韻(韻目):平声分五十七韵,上声分五十五韵,去声分六十韵,入声分三十四韵。

同一韻內按同音字分小韻(紐):每一纽字数多少不一。每一纽的第一个字的下面用小体字加以注释之后,又用反切注音而且表明本纽所辖的字数。反切所注的音是指这一纽所有的字音而说的,至于某一个字有另一个读法,又音在該字下用反切或直音注音。

7.陈澧 系联法

我国第一个根据《广韵》里的反切来研究《广韵》声韵系统的人是清代的音韵学家陈澧。他采用的方法叫“系联法”,步骤是:找出《廣韻》所有的反切上字,查出每個反切上字的反切,比較反切上字的反切上字,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基本条例:凡反切上字同用、互用、递用的,必属于同一声类。(2)分析条例:凡两个反切下字同一韵类的,那么上字不必同声类。

(3)补充条例:有些不能直接系联的切语,可以从“又音”和“互见”的反切来加以考证。

陈澧根据上述条例系联出四十个声类。他把“照、穿、床、审、喻”母各分为两类,又将“明、微”两母合为一类。陈澧的系联法有一定科学性,但在实践中没有完全遵守他所定的条例,所以其分析出的四十类不够准确。

8.等韵的基本概念(1)等

韵图根据介音或主要元音的细微差别把韵母分为四等。从一个韵来说,“等”的区别只是说明介音的有无或不同,并不涉及到主要元音的问题。但在一个韵摄之内,等于等的差别就不仅是介音的有无或不同,而是包含了主要元音的细微差别。简言之,韵等区别韵母开口度的大小:一等最大,二等次大,三等次小,四等最小(三、四等都有i介音)。

(2)呼

中古的韵母有开口呼和合口呼的区别。开口呼是指不圆唇的韵母,合口呼是指圆唇的韵母,即韵头带[u]或[w],或主要元音是[u]的。

“四呼”这个术语在清代由音韵学家潘耒正式提出。按普通话的情况,凡是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i]、[u]、[y]的韵母叫开口呼;以[i]作韵头或韵腹的叫齐齿呼;以[u]做韵头或韵腹的叫合口呼;以[y]作韵头或韵腹的叫撮口呼。

(3)转

按四等与四声的关系,并合若干个韵为一“转”。“转”是受佛经“转倡”的影响而得名的,意思是说,声母和韵母辗转相拼而成各个字音。“转”跟“第一图”、“第二图”意思相近。

(4)摄

“摄”和“转”的含义基本上相同,也是把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的若干个韵拼合在一起,称为一摄。不过,“韵摄”比“转”所包括的范围要宽,它是在四十三转的基础上把相近的几个转进一步加以合并,成为十六韵摄。

9.比较《广韵》三十七声母和宋人三十六字母的异同。

(1)三十七声母中,重唇音还没有分化;三十六字母中“帮、滂、並、明”分化为“帮、滂、並、明”和“非、敷、奉、微”;

(2)正齿音还没有合并为一组;三十六字母中,“庄、初、崇、生”和“章、昌、船、书、禅”合并为“照、穿、床、审、禅”;(3)匣母還沒有分化,喻母還沒有形成;三十六字母中,匣母一二四等成为匣母,三等(即云母)归入喻母,以母归入喻母。

10.十六摄中哪些韵摄四等俱全?

蟹摄、咸摄、山摄

11.《广韵》中有哪些四等韵(只列平声和入声韵目即可)?

平声:齐、先、萧、青、添

入声:

屑、锡、帖

12.《广韵》三十七声母中哪些只与三等韵相拼?哪些不与三等韵相拼?(1)云、日、邪、群(2)匣

13.举例说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舌面音声母tɕ、tɕ‘、ɕ来源于《广韵》音系的哪些声母?(1)[tɕ]母的来源是:精母(如,绩、迹)、从母仄声(如,寂、净)、见母(如,家、加)、群母仄声(如,巨、局);(2)[tɕ‘]母的来源是:清母(取、趣)、从母平声(情、晴)、邪母平声尤韵(囚、泅)、溪母(去、曲)、群母平声(穷、琼);(3)[ɕ]母的来源是:心母(小、笑)、邪母(序、俆)、晓母(吓、虾)、匣母(杏、形)

14.举例说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卷舌音声母tʂ、tʂ‘、ʂ、ʐ来源于《广韵》音系的哪些声母?(1)[tʂ]母的来源是:知母(忠、竹)、澄母仄声(轴、重)、庄母(争、责)、崇母仄声(乍、助)、章母(种、钟)、禅母入声职韵(植、殖);(2)[tʂ‘]母的来源是:彻母(逞、宠)、澄母平声(呈、虫)、初母(创、窗)、崇母平声(床、崇)、昌母(尺、冲)、船母平声(船、乘)、禅母平声(成、城);(3)[ʂ]母的来源是:崇母仄声止韵、志韵(士、仕、柿、事)、生母(色、生)、船母<古平声麻韵、真韵和古仄声>、书母(叔、束)、禅母<古平声麻、虞、脂、之、宵,古仄声除职韵以外的其他各韵>(尚、勺)

(4)[ʐ]母的来源是:日母(惹、如)

15.举例说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零声母来源于《广韵》音系的哪些声母?

微母(无、巫)、疑母(开:呆、合:我、撮:乐)、影母(开:哀、齐:益、合:沃、撮:冤)、云母(齐:尤、合:卫、撮:于)、以母(齐:用、合:悦)、日母止摄开口。

16.举例说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f声母来源于《广韵》音系的哪些声母?

非母(夫、肤)、敷母(峰、蜂)、奉母(符、冯)

17.找出《广韵》三十七声母中的全浊声母,并举例说明它们在普通话中的演变规律。並母:古平声,今读[p‘](袍、傍);古仄声,今读[p](抱、办)奉母:今读[f](芬、费)

定母:古平声,今读[t‘](团,条);古仄声,今读[t](邓、动)从母:在洪音韵母前 古平声,今读[ts‘](才,层);古仄声,今读[ts](自,罪)

在细音韵母前 古平声,今读[tɕ‘](钱、秦);古仄声,今读[tɕ](静,匠)澄母:古平声,今读[tʂ](肠、传);古仄声,今读[tʂ‘](仗、赵),少数字读[ts](泽、择)

崇母:古平声,今读[tʂ‘](愁、馋),少数字读[ts‘](岑、涔)

古仄声,“止”韵“志”韵今读[ʂ](士、事);其他各韵今读[tʂ](状、助);少数字读[ts](骤)船母:古平声,“仙、谆”二韵今读[tʂ‘](船,唇);“麻、真”二韵今读[ʂ](蛇,神);“蒸”韵今读[tʂ‘](乘)或[ʂ](绳)

古仄声,今读[ʂ](舌、实)

群母:在洪音韵母前 古平声,今读[k‘](葵、狂);古仄声,今读[k](跪、共)

在细音韵母前 古平声,今读[tɕ‘](旗、权);古仄声,今读[tɕ](具,件)邪母:在洪音韵母前 古平声,“之”韵今读[tʂ‘](词、辞),其他各韵今读[s](松、随);

古仄声,今读[s](穗、颂)

在细音韵母前 古平声,“尤”韵今读[tɕ‘](囚、泅),其他各韵今读[ɕ](徐、寻)

古仄声,今读[tɕ](谢、像)俟母:古平声,今读不详;古仄声,今读[s](俟)禅母:古平声,“麻、脂、之、宵”四韵今读[ʂ](谁、时),“虞”韵今读[tʂ](铢)或[ʂ](殊),其他各韵今读[tʂ‘](仇、纯)

古仄声,今读[ʂ](社、石),“职”韵今读[tʂ](植)或[ʂ](寔)匣母:在洪音韵母前 今读[x](华、户)

在细音韵母前 今读[ɕ](学、咸)

18.举例说明中古四声到汉语普通话的演变规律。

(1)古平声 清音声母演变为今阴平如,今天飞机攀登

浊音声母演变为今阳平如,然而流行盘旋

(2)古上声 清音声母、次浊声母演变为今上声 如,鼓舞子女好友

全浊声母演变为今去声 如,件舅是坐淡抱(3)古去声 今普通话中一律读去声

(4)古入声 清音声母演变为今阴、阳、上、去 如,一七

八、菊福竹、笔百匹、毕的祝 次浊声母演变为今去声 如,岳入六纳物药 全浊声母演变为今阳平如,食杂独白俗服

19.普通话中不送气塞音、塞擦音在与阳声韵相拼时没有读阳平的,为什么?(不会)

20.效、果、假三个韵摄各有几个韵母?演变为普通话中的哪几个韵母?演变的条件是什么?

(1)效摄 四个韵母:豪韵,演变为[au]韵;肴韵,演变为[iau]和[au]韵;宵韵,演变为[au]和[iau]韵;萧韵,演变为[iau]韵

(2)果摄 两个韵母:歌韵,演变为[uo]、[γ]、[a]韵;开口三等戈韵,演变为[ie];合口一等戈韵,演变为[o]、[uo]、[γ]韵;合口三等戈韵,演变为[ye]韵(3)假摄 一个韵母:开口二等麻韵,演变为[a]、[ia]韵;开口三等麻韵,演变为[γ][ie],合口二等麻韵,演变为[ua]韵。

21.普通话中哪几个阴声韵韵母没有入声的来源? uai、uei、ɚ、ɿ、ʅ

22.普通话的ɚ韵母的来源是什么?

止摄三等开口日母

23.普通话的ɿ韵母的来源是什么?

止摄开口三等支韵、脂韵、之韵。

24.举例说明普通话ʅ韵母来源于中古哪些韵摄?

止摄、蟹摄、深摄入声、臻摄入声、曾摄入声、梗摄入声六韵的知、庄、章三组。

25.举例说明普通话中ən韵来源于中古哪些韵摄?

深摄开口三等庄组、知组、章组、日母,臻摄开口一等见系,三等庄组、知组、章组、日母;合口一三等帮系。

26.举例说明普通话中an韵来源于中古哪些韵摄?

咸摄开口一等、二等、三等知系;合口三等。山摄开口一等、二等帮系、泥组、知系,三等知系;合口一等帮系、三等非、敷、奉。

27.举例说明普通话中aŋ韵来源于中古哪些韵摄?

宕摄开口一等帮系、端系、见系;三等知组、章组、日母;合口三等非、敷、奉。江摄开口二等帮系。28.将下列音韵地位折合成普通话的读音:

精之开三平止 澄之开三平止 日止开三上止 知肿合三上通 日漾开三去宕 见麻开二平假 昌麻开三平假 余马开三上假 章真开三平臻 精仙开三平山 帮虞合三平遇 明虞合三平遇 疑语开三上遇 定豪开一平效 从海开一上蟹

(兹

才)章支开三平止 定歌开一平果 见之开三平止 清阳开三平宕 疑虞合三平遇 见觉开二入江 精麻开三平假 匣马开二上假 定模合一平遇 帮东合三平通 知宵开三平效 来萧开四平效 知支开三平止 章麻开三平假 心萧开四平效 匣觉开二入江(zhi1,tuo2,ji1,qiang1,yu2,jue2,jie1,xia4,tu2,feng1,zhao1,liao2,zhi1,zhe1,xiao1,xue2)29.拼出下列反切的普通话读音:

篇3:鉴赏诗文应重视音韵知识

由这个例子可见, 诗律知识对解读律诗有其特殊的作用。当学生明白了律诗运用对仗的规律以后, 就不会把“莫愁粉黛临窗懒, 梁广丹青点笔迟”中的“莫愁”理解为“不要愁”的意思了;也不会对“晓耕翻露草, 衣榜响溪石”中的别字“衣”视而不见了。其次, 教师应该掌握一点古音知识, 借以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文音韵和谐之美, 激发学习兴趣。一次, 一个学生拿着本杂志, 他翻出一篇介绍《严先生祠堂记》的文章问我:“这里说范文正公依李太伯的意见将‘先生之德, 山高水长’的‘德’改成了‘风’, 又说朱光潜认为‘德’字仄声喑哑, 没有‘风’字那么沉重响亮, 可我读着总觉得‘德’字好像比‘风’字响亮, 是不是朱光潜说错了?”这个学生的体会没有错, 因为依今天普通话的读音, “德”字听起来是响亮的。不过, 朱光潜这里是就古音做分析的, 学生不易理解。在《广韵》中, “德”为入声德韵字, 属端母, 拟音为/t藜k/, 入声;“风”为平声东韵字, 属帮母, 拟音为/piu耷/, 平声。比较起来, “风”字读音确实显得响亮厚重, 而且声调舒缓, 更宜于表现严先生的雍容雅态和高风亮节, 而“德”字读入声, 发音短促, 很难收到这种效果。这里说说“推敲”的故事:贾岛初赴举, 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 炼之未定, 于驴上吟哦, 引手作推敲之势, 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 车骑方出, 岛不觉得止第三节, 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 “推”字与“敲”字未定, 神游象外, 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 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 共论诗道, 留连累日, 因与岛为布衣之交。我们看贾岛选字时“于驴上吟哦”。怎样是“吟哦”呢?吟哦应该是发出声音的, 同时也是对声音传情达意之优劣的判断取舍。就贾岛的时代来说, “推”字属平声灰韵透母, 拟音为/t‘u蘅i/, 平声;“敲”属平声肴韵溪母, 拟音为/k‘ɑu/, 平声。两相比较, 后者发音轻巧干脆, 恰如深夜敲门之声, 更衬托出静寂的气氛来, 于诗的意境极其吻合;前者发音略嫌浑重, 就不如后者了。韩愈认为“‘敲’字佳”, 但未具体说明道理。我想他“立马久之”, 应该是在内心“吟哦”了一番的, 除了字义上的某些考虑, 不能没有声音上的斟酌;因为声音是构成意境的一部分, 在吟哦之时, 字音与诗的意境是否调和, 老到的诗人凭经验就能体察得到, 有时并不必作理论上的剖究。

总之, 音韵知识是解读古诗文的一种有用工具, 目前, 这方面的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似乎并不被重视, 这不能不说是件憾事。我们教学工作者应该在这方面做些力所能及的探索, 让音韵知识给学生的语文学习以更多的助益。

摘要:“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一点有用的音韵知识。”他还就“有用”作了概要的解释。笔者觉得这一主张很有道理, 应该引起我们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下面就自己借助音韵知识进行诗文鉴赏教学的做法谈一点体会, 以与同道交流。

篇4: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

【关键词】古诗文 音韵学 平仄 押韵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46-01

高中语文必修三韩愈《师说》篇有云:“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此处的“小学”的意思与“大遗”相对,是指“在小的方面学习”。不过我们还应注意到“小学”在古人的语境下还有一个与所谓的“大学”相对的重要意义。此处的“大学”指的就是儒家的经典,而“小学”正是阐释“大学”的工具。只是因其被当成工具性质的辅助学问,地位居次,所以称之为“小学”。“小学”其实并不小,它包括音韵、文字、训诂三个门类。每个门类都是大而难的学问,其中的音韵学,古人更谓之“绝学”,足可知其艰深之处,运用之难。但事实上我们只需巧借音韵学之一二理念,将其融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就会对学生体悟古诗文艺术魅力、感知古人思想情感大有裨益。

一、有助于树立理念,提升认知

语言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的,特别是语言的表情达意的方式与风格变化最快。在网络的冲击下,各种新的表达形式层出不穷,比如 “土豪”、“壕”、“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再比如早先由“江南style”推衍出的“style”体等。我们知道“江南style”的英译名为“Gangnam Style”,殊不知“Gangnam”正是中古汉语音“江南”在韩语汉语音中的留存。如果回看我们的汉语的方言区域,会发现在南方诸多方言中都保留了见母字依然读g[k](为了使行文通俗易懂、方便印刷,本文在标音时不严格按照国际音标标识读音。)的情况。我们且不论“江”的读音由“gang”变为“jiang”背后的语音演变路径(g变为j,是因为g[k]受到i的影响发生了腭化作用,从而使得发音部位靠前的结果。),你只要将“大江东去”中的“江”的读音由“jiang”读为“gang”,就会发现少了的是“ji”带来的尖细,多了的是由舌根音“g”进一步引发的口鼻腔共鸣所带来的宏大深沉, 这恰与诗人当时的开阔胸怀相映衬。语言特别是语音是随着时间发展演变的,我们应正确认知语言这种发展与坚守并行的特点。

二、有助于疏通文意,消除疑惑

高中语文新课标三古文单元《寡人之于国也》中有言:“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填然鼓之”在课文注释中有“填,拟声词,模拟鼓声”的表述。从常理上来看,鼓声不可能是发出“填填”的声音。再者,古人擂鼓进军,鼓声应该是雄壮有力,振奋人心的。如果发出的是“填填”之声,估计军士尚未接战,士气也就泄了一大半。这也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疑惑。如果不能解答这一问题,则文章的理解也会出现大问题。事实上我们借助音韵学的知识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中古音中“填”的读音接近于“咚”,这样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古代的鼓声其实和今天一样,只是文字的语音发生了变化而已。

三、有助于感受诗韵,品味诗情

诗歌便是韵文,既追求和谐也注重变化,并力求在和谐与变化中达到景情声相合。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

文章从开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句押“an”韵,主要元音“a”发音舌位低前,口腔开口大,故声音高昂宏亮, 这样的声韵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诗人对蜀道高险的慨叹。而随后“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韵脚却突然转为入声韵,入声读来低促哽咽,似乎峰壁高峻艰险之状已惊得人喘不过气来。随后“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又换做“ei”韵,声音变得高回,连绵不绝,恰似瀑流声声,回声阵阵。末段韵脚换为“ai,a”,声音高亢响亮,又恰似诗人诉不尽的感伤。如果不将“夕避长蛇”之“蛇”读成中古音“sha”则韵脚不再齐整,而要将“嗟”字依然读作“jie”则因其声音短轻,顿时缺失了诗歌结尾时情感的力度和深度。唯有将“嗟”读作“jia”才与此刻诗人高亢而悠长的慨叹相切合。整体看来,《蜀道难》全诗的音韵变化将景情声结合得恰到好处。

声韵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我们不必刻意深究传统音韵学艰深的研究方法,只需在教学中运用一些音韵学的理念,用尽可能贴切的方式感受古代诗文的韵律,就能更好地感受到音韵带来的优美意境,进而领会和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接受艺术的薰陶,感受古人诗文中蕴含的人生滋味。

参考文献:

[1]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语文出版社,2005年4月第2版。

篇5:-汉语音韵学研究综述(续篇一)

1998-汉语音韵学研究综述(续篇一)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1、12期发表了拙文<1998-20汉语音韵研究综述(上篇)>和<1998-年汉语音韵研究综述(下篇)>,分别概述了1998-2003年上古音、中古音和近代音的研究情况.本文是前两篇文章的`继续,将包括三个部分:四、1998-2003年汉语音韵与汉语方音比较研究概况:五、1998-2003年汉语音韵与少数民族语音的比较研究概况;六、1998-2003年汉语音韵与他国语言对音研究概况:

作 者:马重奇 Ma Chongqi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福州,350001刊 名: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FUJIAN TRIBUNE(THE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MONTHLY)年,卷(期):“”(7)分类号:H0关键词:

篇6:音韵知识的重要性及其学习方法

一、音韵知识的重要作用

(一) 认识声符。

汉字中形声字占了很大比例, 据统计《说文解字》中的形声字就占了82%以上。形声字是由义符和声符 (即形旁和声旁) 两部分构成的合体字。由于古今语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而声符变得复杂起来, 只有学习和掌握音韵学方面的一些知识, 才能正确认识某些声符的表音作用, 弄清楚它的变化情况。

例如“非”, 今读f声, 在“扉、菲、诽”等字中也读f声, 但在“悲、辈、排”等字中分别读古音[P]、[p’], 如果不懂得“古无轻唇 (唇齿音) ”, 唇齿音在上古读重唇 (双唇音) 的音变情况, 就无法说清上面这些字为什么读音不同。还有“者”, 今读zh声, 在“猪、锗、褚等字中也读zh声, 而在“睹、堵、都”等字中读如d声, 如果不懂得“古无舌上 (舌面前) 和舌头 (舌尖中音) 之分”, 就无法说清“者”字的不同读音。所以, 不学习一些音韵知识, 就无法认识形声字声符的表音作用, 就讲不清楚同一声符为什么读音有所不同。

(二) 辨别通假。

“通”是通用, “假”是借用。“通假”就是指古代汉语的书面语中本来已有了这个字而要临时借用另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字的文字通用现象。在通假现象中, 按常规使用的那个字称为“本字”, 借用的字称为“借字”, 借字在句子中临时取得意义称为“假借义”。音同音近的“音”是指古音来说的, 不学习音韵知识就难以辨别通假现象, 阅读古书就造成困难。所以, 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说:“不知假借者, 不与读古书;不明古音者, 不足以识假借。”文字的通假现象在古诗文中确实很多, 据曹安先生的统计, 1980年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就有200例左右, 其中约有1/3都与今音别。如“张良出, 要项伯。” (《鸿门宴》) 中, “要”通“邀”, 同为影母宵部, 是同音通假。王念孙认为:“字之声同声近者, 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 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 则涣然冰释。”要做到这样, 必须懂得音韵知识。

(三) 解释词义。

语言学家发现只从形体上去解释词义, 很多问题得不到圆满解决, 于是便从语音上探求词义, 这就是“音训”。东汉刘熙的《释名》几乎全是用音训的方法解释词义的, 可以说是“音训”的创始之作。到了清代, 音训作为解释词义的一种重要方法, 更臻于系统化、理论化。许多学者都认为, 很多词语是“音近义通”的, 故可“因声求义”。当然, 要从语音上解释词义, 也必须懂音韵知识。例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中, “直”释为“特”, 是就“只、仅仅”的意思。这是因为“直”和‘特”都属于定母职部。古无舌上舌头之别, “直”“特”音同义通。“耳”释为“罢了”, “而已”, 等于今之语气词“呢”。这是因为“耳”是日母支部, “古音娘日二妞归泥”, 所以“耳”实为“呢”。当然, “声近义通”的原则和“声训”的方法是不能滥用的。要掌握古今音变的规律, 还要占有充分的语音材料, 否则就会出错。

(四) 使用辞书。

古代的一些字书辞书, 有的是以三十六字母为序排列的, 如《经传释词》、《古书虚字集释》等。三十六字母, 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可分七类:唇音, 舌音、齿音、牙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虽然这种分法不怎么科学, 但在音韵学中一直沿用。还有的词书是以《平水韵》的一百零六韵排列的, 例如, 清代张玉书等编的《佩文韵府》就是按词语末一字来归韵的。若要查找“九牛一毛”这个成语, 就看末尾的“毛”字。“毛”字属“豪”韵, 就查“豪部”的“毛”字条, 这样就可查到“九牛一毛”的含义及出处。

此外, 需要说明的是, 古代的字书、辞书注音不是用拼音的方法, 是经常用“反切”法。这种标音的方法在汉代已产生, 魏晋以后被广泛地运用。“反切”就是利用两个汉字拼 (切) 出第三个汉字字音的一种标音法。它的原则是上字取声, 下字取韵 (包括调) 。除了少数字按照反切所拼出来的字音与今天的读音一致, 音韵学家称之为“音和切”或“反切正例”。如“倘, 他郎切”, 用“他”字的声、“朗”字的韵和调拼出来正好是“tǎng”是“音和切”也称之为“反切正例”符合今天的读音, 大多数字按照反切所拼出来的字音与今天的读音不一致, 音韵学家称它为“类隔切”, 也称之为“反切变例”。如:“家, 古牙切。”这主要是由于古今语音演变所致。

(四) 调查方言

学习音韵知识可以促进对汉语史及汉语亲属语言的研究。汉语属于印支语族汉藏语系。其亲属语言有壮、侗、傣、苗, 瑶、藏、缅等。这些语言都有声调。这是不同于其他语系的一点。要从声、韵、调方面调查研究这些亲属语育 (方言) 跟汉语的关系, 就非学习音韵知识不可。例如:“街”原属见母g, 见母和细音韵拼读就变为j音。但是, “阶”字在西南方言里仍读g石, 保留了古音。再比如“革”, 普通话读gé, 而四川荣县读如gá, 这是旁转 (e→a) 的原因。

二、音韵知识的学习方法

(一) 对照《方案》, 掌握音标。

经过多年现代汉语的学习, 我们对《汉语拼音方案, (简称《方案》) 已十分熟悉, 因此借助《方案》整套音标和现代语音学的成果来学习标示古音的音素符号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让学生将传统“三十六字母”与普通话声母进行对照, 如果不能找到对应的, 就表明《方案》中没有该音, 两表中声母相同的代表字可以合并记忆。如:

帮玻———b法坡———p明摸———m

端得———d透特———t泥呐———n

精资———z清雌———c心思———s

照基———j穿欺———q审希———x

见哥———g澳科———k晓喝———h

这样, 就很容易明白:代表字只取声母, 不管韵母, 声母相同而韵母、声调不同的汉字, 可以用来表示同一声母。

在此基础上, 我们还应该掌握标注古音系统的国际音标。具体方法, 依然是借助《方案》两相对比, 进行推导、补缺。国际音标与普通话音标对应规律是:普通话无全浊音, 全浊音国际音标一般用的是普通话同部位全清的符号;国际音标全清的符号用的是普通话同部位次清的符号, 国际音标次清的符号是普通话同部位次清符号于右上角加倒逗号。

进而我们不难领会到“三下六字母”的重唇 (双唇) 、舌头 (舌尖中) 、齿头 (舌尖前) 、正齿 (舌面前卜牙音 (舌根音) 中有十六字与普通话声母读音相同。然后以普通话这十六个音标为基础推导出同组全浊音的读音。例如[b]是[p]b (玻) 的浊音, 发音时只要在相应的普通话声母的基础上让声带颤动就行了。这样对照训练, 就可以很快地掌握“三十六字母”全部国际音标的形体与读音, 有了这个基础, 再加以扩展, 就可以掌握好其余古声母音标的形体与读音。另外, 利用《方案》中的十个单元音国际音标舌位图与之对照, 根据舌位的前、中、后和高低加以推导也不失为一种很直观的学习方法。

(二) 借助方言, 比较释疑。

作为初学者, 我们学习古音知识, 往往拘泥于今音, 对古音中的不少现象感到迷惑不解。这时, 适当地用方言知识, 尤其是自己家乡的方言或者是同学、朋友的方言印证, 很快就能够排难释疑。比如, 当我们接触到古代声母系统, 对其中有那么多的全浊声母总感到不可理解, 听老师说衡阳方言中保存了大量的中古全浊声母, 于是联系来自衡阳的同学, 让她用家乡话跟我聊天, 发现确实跟书上说的一样:衡阳方言中有[b]:爬[ba]、婆[bo]、排[bai];有[d]:达da]、大[da]、驼[do];有[g]:共[g藜耷]、告[gau]、葵[guei]等等。这样, 至少对全浊声母有了一种感性上的认识。再比如, 普通话韵母的结构体系中, 鼻音韵母只有[n][η]两套鼻音尾韵母, 没有塞音尾韵母, 因此, 我们对古音中还有收双唇鼻音[m]尾的韵母及收[p][t][k]三套塞音尾的韵母, 觉得难于接受。这时, 如果联系汉语方言, 就会找到佐证材料。如广州话的砍[ham]、担[tam]、点[tim]中就含有以[m]收尾的韵母;厦门话中的立[Iip]、息[tit]就含有以[p][t]收尾的韵母。

三、结语

总之, 学习音韵知识的用处很多, 可以认识声符, 辨别通假, 还可以使用辞书、调查方言, 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语音的演变历程。在学习音韵知识的过程中, 应该以运用为中心, 根据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翟时雨.汉语方言学[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 2003.

[2]朱维德.音韵杂谈[J].古汉语研究, 1992 (1)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相关文章:

音韵学感想文章04-21

静听美妙的音韵作文05-15

中原音韵名词解释05-17

竹间音韵初中作文450字04-18

上一篇: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告知书下一篇:java面试题及其答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