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古诗赏析

2024-04-27

题西林壁古诗赏析(精选16篇)

篇1:题西林壁古诗赏析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缘:因为。

3.此山:指的是庐山。

篇2:题西林壁古诗赏析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意]

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庐山在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一山独峙,群峰峥嵘,自然景色优美,是自古以来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庐山不但风景好,而且交通方便,这是它在我国名山中所具有的优势。从九江乘汽车,沿曲折的山路,一个多小时即可抵山上的中心区牯岭。山麓四周公路环绕,四通八达;山上,主要风景点亦通汽车,旅游称便。庐山以大汉阳峰最高,海拔1474米。

专家们对庐山风景名胜区有着很高的评价,说“庐山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人文景观为内容,构成人文景观融合、主体和客体和谐、岭泉云石交相辉映、江湖山岳浑然一体的完整的风景名胜区。” 由于傍依大江、大湖,因此山上云雾缭绕,云海为其特色。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写的著名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写的就是庐山云雾的奇景。在山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云海,但最好的观看云海奇景的地方是在花径以西,佛手岩上望沙河一带;或在牯岭东北的小天池上望东林寺、西林寺、鄱阳湖一带。浓雾使人难以辨清哪是峰,顷刻之间,烟消云散,眼前又是一片秀丽景色。

有时,云雾冉冉上升,慢慢地竟将整个庐山淹没在茫茫云海中。有时在庐山还可以看到“瀑布云”的奇景,有时它像是涓涓细流,流入幽谷,有时又似奔腾的江河,汹涌澎湃,飞流直下,一泻千尺。庐山雨雾出名,庐山出产的云雾茶也是茶叶中的佳品。 庐山的瀑布也是有名的。唐代诗人李白的《题庐山瀑布》一诗,给庐山瀑布带来了极高的声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写庐山瀑布的短诗,采取了艺术夸张的手法,气势雄伟,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庐山的瀑布最著名的应数三叠泉,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从五老峰、大月山峰汇集而来的泉水,经过山川石阶,折成三叠,全长近百米。从高高的山头凌空下泻,宛如一幅水帘悬挂空中。其他著名的瀑布有开生瀑、石门涧、玉渊等。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写上。

西林:西林寺,在庐山。

横看: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峰:山顶端,形状尖而高。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只缘:只因为。

篇3:由《题西林壁》想到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著名说理诗《题西林壁》。它以庐山为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敏锐的观察、切身的体会, 把具体的形象和抽象的哲理熔铸在诗的意境中, 巧妙地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 让人从中启智, 进而引发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深入的思考。

游山所见如此, 认识世事也常如此。它启迪人们接人待物、为人处世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哲理———由于立足点不同, 看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各异,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 摆脱主观成见。纵观全诗, 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 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 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故而使人觉得亲切自然, 合乎情理, 易于接受。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作为一名教师,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题西林壁》对自己不无启发。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如何进行教育引导和巧妙纠正呢?记得初为人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 常常讲大道理责令其改正, 结果却事与愿违。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乌克兰马甫雷什乡村中学做校长时, 校园的花坛里开放出一朵朵硕大的玫瑰花, 全校师生都惊喜不已。一天清晨, 苏霍姆林斯基正在校园里散步, 看到一个小女孩从花坛里摘下了一朵玫瑰, 把它牢牢抓在手中, 惊魂未定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 便弯下腰, 亲切地问:“孩子, 你摘这朵花想要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羞愧极了, 小声地回答:“奶奶病得很重, 我告诉她校园里开着一朵朵大玫瑰, 奶奶不信。我想摘一朵送给她, 等奶奶看过后, 我再把花送回来。”

聆听完小女孩天真的回答, 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 眼眶噙满了泪……于是, 他牵着小女孩, 在花坛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 深情地吻了一下她的额头, 动情地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励你的, 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 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小女孩目瞪口呆, 看着眼前这位慈母般的苏霍姆林斯基, 百感交集, 手舞足蹈, 情不自禁地号啕大哭起来……

读完了这个故事, 我心潮澎湃, 浮想联翩, 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面对孩子的“出轨行为”, 不是大声训斥, 不是讲大道理使其改邪归正, 而是走进小女孩的内心深处, 细心聆听其童真的心声, 并“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地赞美、鼓励小女孩的行为, 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小女孩爱的潜能, 为我们树立了思想教育“理趣浑然”的楷模。

篇4:经典赏析 题西林壁

不识④庐山⑤真面目⑥,只缘⑦身在此山中。

【注释】

① 题西林壁: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庐山的北边。西林壁指庐山西林寺的墙壁。题西林壁指(将诗)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② 横看:从正面看。

③ 侧:从侧面看。

④ 识:认识;清楚。

⑤ 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江西省境内。

⑥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⑦ 缘:因为;由于。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之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主要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诗、词、赋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yì)。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他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历史上公认的文学艺术造诣最高的大家之一。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不能清楚庐山的真正面目,只是因为我自己就站在这座山中。

【赏析】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五月,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由黄州改迁汝州团练副使。途中,他经过九江,第一次游览了庐山。刚入庐山的时候,他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像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题西林壁》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诗的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象而概括地写出了姿态万千的庐山景色。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诗的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为什么不清楚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被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游山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蕴含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既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因此使本诗读来亲切自然,令历代读者广泛传诵和回味。

篇5:题西林壁古诗及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题西林壁古诗及诗意赏析,我们来看看下文。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诗意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篇6:改写题西林壁古诗

庐山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我正沉迷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突然,我脚下一空,跌进了一个泥潭里,我赶紧爬起来,往河里一跳,哇!河水冰凉冰凉的,我浮在水面上,看着雄伟的庐山,不禁感叹:“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晒干衣服,已经到了傍晚了。我们来到一户人家门前,敲了敲门,问:“请问可以在这借宿一晚吗?”这家主人只是冷冷地说一声:“进来。”但等他看清楚是我们时,连忙说:“快请坐,快请坐!来吃饭吧!”早已饿得饥肠辘辘的我们狼吞虎咽,不一会儿便吃得精光,连最后一点儿油也吃了。

晚饭过后,我们外出散步,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到了一条瀑布旁,我们坐在草地上,晚霞把草地变成了金色的,瀑布也为成了金色的,远远望去,好像一条金色的毛巾挂在那里,看着这美丽的景象,又一句诗脱口而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陆游好奇地问:“此句何意?”我笑道:“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而视野太狭窄造成的。”王安石大笑:“老兄,你已经玩了一天还不够呀!哈哈哈!”其他人也捧腹大笑,山中久久回荡着我们的笑声。

篇7:题西林壁古诗_古诗名句鉴赏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年代:宋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小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阿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相关内容

古诗名句鉴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篇8:题西林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峰—岭—丘—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互动小贴士

晚饭后,妈妈对奇奇说:“明天有英语比赛!你去参加吗?”

奇奇说:“不参加,我要去参加围棋兴趣班,这个学期有围棋比赛,我要争取拿第一,所以不能落下。”

妈妈说:“什么?整天围棋围棋,围棋有英语重要?不许去!”

奇奇说:“我不管!我就不要去参加英语比赛,要去就去围棋兴趣班!”

就这样,妈妈和奇奇争吵了起来。

奇奇暴跳如雷,像一头小豹子。说妈妈强迫他参加比赛,闹得不可开交。妈妈则一再坚持,要让奇奇参加英语比赛。

第二天早上,妈妈看到一封信放在餐桌上,那封信是奇奇写给妈妈的。妈妈看了之后很是感动!

你能猜猜,奇奇信中的内容吗?可以从相互理解的方面想。

篇9:题西林壁古诗教学反思

我先从诗人苏轼入手引出课题《题西林壁》,然后通过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悟,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不仅说出诗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还说出了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我顺势抓住“横 侧 远近高 低”体会诗人观察的角度都是什么?然后指导朗读,在体会本诗蕴含的人生哲理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评价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是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有生活中我们常常是自己犯了错误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而是等到老师或者同学点穿以后在猛然醒悟。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语文教学要重视细节问题的有效把握,因为只有重视了细节,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减少遗憾。

一、环节衔接得不够完美,今后在过渡语言上还得锤炼。向窦桂梅的激情,大气学习。

二、在朗读古诗的环节上虽在“岭”和“峰”“高”和“低”上做了比较读,但在“岭”的引导上有点狭隘,只画出平缓,如再让学生上去画出岭的连绵起伏,还有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到位,如果能划分节奏,突出重音,并能配以优美和谐的音乐,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美妙的情境,有可能帮助学生更能读出古诗的韵味,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10:题西林壁古诗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是诗人苏轼在被贬赴汝州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后,被庐山的多姿面貌触发诗意而在西林寺的墙上所作。前两行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后两句借景寓理,道出了识人待物的方式方法。

二: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大意,明白诗中的哲理

首先在PPT上要采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看到在西林寺墙上的古诗,借以明晓“题西林壁”这四个字的意思;从不同的角度看看庐山,在图片上辅以文字引导,感受从正面从侧面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借以明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 其次设置疑问:那么庐山究竟是什么样子?为什么看不到庐山的真实面貌?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在古诗中找到诗人的答案,借以体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藉此,我们基本理解了古诗的大意,但是诗中的哲理有如何让学生明白呢?

我想起了上学期我们学过的课文《画杨桃》,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杨桃,看到的杨桃是不一样的。这个道理不正和这首古诗的哲理不谋而合吗!所以在上课前可以先回忆一下《画杨桃》

给我们的启示,引导大家想想:如果苏轼就在我们身边,他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了?然后大家一起去古诗中找找苏轼的看法,借以明晓诗中的哲理蕴意----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 ,我们要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试问生活中我们是不是常常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的感觉呢?引导大家一起思考交流,用生活中常用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个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样这首古诗的难点就分散到了回忆和体会之中了,方能不知不觉的让大家明白古诗的哲理。

篇11:古诗题西林壁教案小班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题释题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在咱们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庐山。我们一起去领略庐山风光吧!(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各山峰图片)

2、西林寺有块墙壁,看,墙壁上还写着一首诗呢!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题写在上面的。诗题叫《题西林壁/ 6

》。(板书课题)

3、释题。“题”是什么意思?(提示学生借助注释是学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

二、初读,读通读顺

1、学生自读诗句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第二遍力求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相机正音,如:“岭”“此”等。练读诗句。

3、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谁能试一试?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4、教师相机范读,学生评议。重点指导读“横看成岭侧成峰”,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出“峰”和“岭”的区别。

5、师生合作读。

三、再读,感受“不同”

1、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将这首诗读了好几遍,但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多了,你就会对诗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们再轻声读这首诗,一行行地读,一行行地想,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句的意思。

2、同桌交流。(掌握方法:查子典,结合诗后注释,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

3、问题检测:苏轼身在何处?(具体在山中的哪些位置观察庐山呢?)

4、理解“横看”:怎样看是横看?看我的五指山(教师以手示意),怎样看是横看?也就是正面,前面。苏轼还身在何处?理解苏轼身处位置不同。

5、教师:苏轼身在山前,身在山侧,身在远方,身在近处,身在高山,身在低谷,但无论在哪儿,他都身在一个范围之内,那就是——庐山之中。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景象。

6、出示课件,真切感受“不同”,引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7、苏轼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让我们沿着苏轼的踪迹到庐山去看看吧!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仿佛来到了何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8、理解身处不同位置看到的庐山景象也不同。

出示课件,教师引读。

四、品读,感悟“不识”

1、看到庐山的这千般面貌,苏轼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指名读。/ 6

2、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3、链接作者简介:他是唐宋八人家之一的苏轼,他是多才多艺的苏东坡,他还是学识渊博的“苏学士”,他不愿停留在“不识”,他还想知道为什么“不识”。于是,他问自己,他问山中游客,他还问你们:孩子,我为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可是,我都身在庐山之中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呀,怎么还会“不识”呢?(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哲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5、于是,苏轼文思泉涌,挥毫在西林壁上写下了这千古流传的诗篇——(学生读全诗)

五、升华,积累运用

1、结合生活经历运用诗句谈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诗句。

篇12:《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1)会写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看待问题的方法。

(3)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内容,想象庐山不同角度呈现的美景。

教学难点:

感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看待事物要从各个角度去分析;人置身在某一环境中时往往不能了解事物本质,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师生收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2)图片、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古诗诵读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诗歌语言凝练,表达着诗人丰富的感情,读起来朗朗上口。看这幅图,你想起了哪首诗?(回忆背诵《望庐山瀑布》)那这幅图呢?出示图片“春江水暖鸭先知”,引导学生背诵古诗。这两首诗,都描绘了我们祖国的美好风光,你还能背一首写景的古诗吗?

(这一环节教师要多鼓励,充分调动起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强调“题”字的间架结构安排,“林”字左边“木”因为让右原则,捺变成了点。

二、理解诗题,介绍题壁诗

(1)请同学们翻开书,认真读注释,谁来理解诗题的意思?

(2)介绍题壁诗: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是诗人有感而发,寄托情感的诗作。题壁诗始于两汉,盛于唐宋,崔颢是唐朝最为著名的题壁诗人之一。

(3)根据意思,谁来有节奏地读一读诗题?指导学生标记并读出停顿。

(4)出示“壁”的字理:“辟”,表示用刀砍、劈、削;“土”,土层;“壁”,造字本义:直立如削的土。指导书写“壁”,师范写后学生练习写。

(5)出示题壁诗的代表作《黄鹤楼》。学生自由朗读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展示读。

三、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这首《题西林壁》,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课前学生们搜集了有关苏轼的资料,谁愿意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诗人苏轼?学生自由汇报。

像这样,找出自己感兴趣或是对自己有用的资料,就是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停顿,停顿的地方用符号“/”标出。谁来声音洪亮的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你和他的停顿准确吗?指名读,男女赛读。

四、理解诗意,读出韵味

(1)朗读诗文,引领我们与诗人同行,漫游庐山。同学们试着默读古诗,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边读边想:哪句诗写出了诗人游览庐山所看到的风景?(出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齐读这两句诗。思考:诗人从哪些角度欣赏了庐山之美?用“●”标出来;发挥想象,描绘出庐山不同角度之美;选取一个角度,写出庐山之美。(汇报,相机板书:不同角度——景)

(3)听着你们的描绘,我们仿佛看到了庐山!让我们走进庐山,欣赏我国的庐山之美吧!(观看视频)你能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庐山吗?(雄奇、壮丽、险峻、幽秀……的庐山)如此美景,令人赞叹。带着感情再齐读诗句。

(4)除了赞叹,作者还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理解“缘”,理解两句诗的意思。

五、深入体会,感悟诗理

(1)同学们,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面目呢?(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以一句诗小结:欲识庐山真面目, 。

(2)这首诗,诗人仅仅是想告诉我们如何“识得庐山真面目”吗?(相机板书:客观全面——理)

这样的道理,还蕴含在哪些小故事当中呢?(比如:盲人摸象,如果学生说到了,就让孩子听听这个故事。)

(3)有一句俗语,揭示的也是这个道理,出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4)这首古诗,这个故事,这句俗语,让老师想起来了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听过吗?教师简介老子。

(5)老子曾经说过: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出示)老师认为,知人者易,知己者难,只缘身在其中,只因当局者易迷。我们不仅要知人,更要知己,做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齐读这两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六、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1)同学们,这首诗我们已经学完了,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引导学生从古诗内容的理解古诗蕴含的道理、欣赏到的美景等多方面来谈)

(2)配乐吟诵古诗,诵出情感。

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联系生活实际与父母交流这首古诗蕴含的道理。

(2)查找题壁诗《题西施石》,熟读。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不同角度——景

篇13:古诗《题西林壁》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缘”这个生字。

2.读懂诗句意思,理解古诗内容进而感受庐山的优美风景。

3.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含义,领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集体背诵《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板书)。让我们随着诗人苏轼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把课前预习到的有关诗人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是写下的五首游记之一。

2、交流对题目《题西林壁》的认识。

题:书写。

西林:在江西庐山后。

壁:墙壁。

教师简介题壁诗形成的原因。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泛读。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

3、指名读诗,正音。

4、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读不懂?教师相机进行一下指导:

(1)在学生感知庐山之美时,教师可出示庐山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表示“远近高低”所见的不同形态,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

横:连绵起伏、层恋叠嶂

侧:高耸入云、高峻挺拔

远:群山环绕、重峦叠嶂

近:奇峰罗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

高:云雾缭绕

低:高耸入云

(2)引导学生说一说庐山的景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板书)

(3)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梅》和“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三、四句。重点理解“缘”的意思。师生采用问答式反复朗读这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高有高的局限性,低有低的局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局限性,只有把各处的景色综合起来,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正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他人的意见。

(6)引导学生品读名诗佳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吟诵古诗,品悟诗境。

1、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诵示范,指名说说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

3、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作者喜爱庐山,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象留恋往返。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五、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教学反思:

古诗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品、说、赏”几个方面进行,紧紧抓住“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深刻的内涵,从而受到启迪。

篇14:题西林壁的古诗改写

苏轼走进了庐山之中。只见庐山的树木郁郁苍苍,像一片片原始林海浮现我的眼前。

横着看庐山是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遮天蔽日;从近处看是危崖陡崖;从高处瞰望侧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侧是重峦叠嶂。低看,脚边的.小溪清澈甘甜。沿着小溪的途径,一直向前走,不知何时,眼前出现了巨大瀑布,原来这就是李白仰望过的庐山瀑布,旁边还写了“望庐山瀑布”。站在庐山中,看不清庐山全部的面目,是因为我身边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窄了,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貌。

篇15:古诗《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望天门山》,谁来背诵一下?先个人背诵,再集体背诵。

2、把你搜集到的李白的作品背诵给大家听。

3、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另一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意图:检查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给学生一个展示背诵搜集到的古诗的机会,体会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自由朗读古诗,然后把你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以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小组交流。(可以利用字典、课后注释、课文插图来理解这首诗歌。)

2、请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主要引导学生弄明白以下几项内容:

(1)对作者苏轼的了解:

(2)对题目的理解;

(3)对重点词句的理解:题(书写)、西林、壁(墙壁)、横看(从下面看)、缘(因为);

(4)对这首古诗诗意的理解。(教师不要强求学生装的理解完全一致,大体把握诗意即可。)

[意图:由于这首诗的词句比较易懂,教师可以更大程度地放手学生自主学习,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利用学生间相互交流,体会古诗的`意思。]

3、大家对这首诗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估计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作者在这座山中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可以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古诗的意思。)

4、出示庐山不同角度的画面,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解决疑问。[意图: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电教手段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很直观地弄明白。]

三、拓展延伸。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刚才大家通过自学。明白了古诗的大概意思,下面大家一边听老师诵读这首诗,一边闭上眼睛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交流,估计学生可能想象到庐山雄伟的景象,比如连绵不断、高低起伏的山峰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的想象。

3、讨论,然后交流。

(1)大家想想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2)从《题西林壁》一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意图: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比较浅显地感悟这首诗中蕴含的道理,在讨论中明白这首诗蕴含的道理,受到启发。]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配乐朗读。)

5、交流课前搜集的苏轼的其他作品,全班诵读。

▲教学小结:

篇16:《题西林壁》学习工具制作综述

1.简单易用

《题西林壁》学习工具无需使用说明,简单尝试使用后,即可顺利操作。教师可在备课或上课时使用;学生可在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时使用;非本年级的学生也可以随时使用。

2.资源丰富

丰富的资源有助于学生全面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学习工具信息量大、角度新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了教学效率

《题西林壁》学习工具有效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也成功地将与本课有关的课内外知识有机整合起来,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制作背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学生只有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才能启迪智慧,享受乐趣。为此,我专门设计并制作了适合学生学习古诗的学习工具——《题西林壁》。

学情分析

《题西林壁》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课的内容。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说理诗,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学习古诗有了一些经验,掌握了一些方法,但在学习《题西林壁》这首诗时,理解诗中哲理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地突破学生学习上的难点,我制作了学习工具《题西林壁》。

设计思路

1.教学设计思路

学习工具的教学设计包括激趣导入、背景介绍、诗文品读、拓展资料四个板块。其目的在于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题西林壁》的兴趣;通过了解诗人生平和创作古诗的背景,全面地理解古诗;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品读古诗的内容及内涵,深入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情感,领悟诗人诗中蕴含的哲理;通过拓展资料,引导学生品读不同诗人对于同一事物的描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习工具设计思路

我在设计学习工具时从以下几方面做了考虑:①为了有效激趣导入,设置板块一,提供视频资料;②为了了解诗的背景,设置板块二、三,提供文字资料;③为了学习诗的内容,设置板块四,提供字句的文字解释、动画演示、视频资料介绍等;④为了拓展知识面,设置板块五、六、七,提供名人大家的精彩点评、学生书写的书法作品、录制学生朗读诗文的微视频及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古诗欣赏(如图1)。

内容结构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工具的内容结构有七个大板块,分别是:朗读欣赏、诗人简介、创作背景、诗文品读、作品鉴赏、学生展示、拓展学习。

1.朗读欣赏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观看视频、朗读欣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整节课的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诗人简介

通过读文字资料和图片了解诗人苏轼的生平简介。借助文字、图片资料直观地认识诗人,拉近古代诗人与现代学生之间的距离。

3.创作背景

通过读文字资料和图片了解诗的创作背景和题壁诗的来历。借助文字、图片资料及师生交流,直观深入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4.诗文品读

(1)读诗歌,感知美

此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2)明诗意,理解美

学生先小组合作自学诗歌,再结合视频学习古诗的大意,结合教材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句的含义,集体交流反馈。针对前两行诗句,我引导学生结合图片从不同角度观看,并体会其中的不同。我要求学生放飞想象补全句子,体会庐山的雄伟奇特、千姿百态,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针对后两行诗句,则是通过对重点字的理解、师生间的交流和联系实际的教学,来理解诗人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中视野有局限,而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和朗读能力。

(3)悟诗情,感悟美

教师引导学生整体回顾古诗,这既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行诗句赞美庐山景色壮观,后两行诗句,告诉我们要全面正确客观地处理问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整首诗。通过总结,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朗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只有入情入境地吟诵,才能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5.作品鉴赏

作品鉴赏包含文学赏析和名家点评,有更加专业的诗文分析,有更加精练的大家点评。仅仅是一堂课听教师的诗文分析还是较片面与肤浅的,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学习古诗,品读名人大家的点评是有必要的,只有通过点滴的积累,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6.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由学生朗诵和书写诗文两部分组成,也即课前学生录制的朗诵音频和一篇篇俊秀的书法作品(如图2)。录制学生朗诵视频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朗诵者是自己本班的同学,仿效起来会有亲切感,练习时也会随时找到榜样示范,不拘于一时地观看学习。展示学生们的书法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写字、练字的欲望,因为语文离不开文字,也离不开写字。

7.拓展学习

我在拓展学习板块中,嵌入视频《望庐山瀑布》,并引导学生欣赏不同诗人笔下的庐山美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另外,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将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艺术布局

整个学习工具以棕黄色为主色调凸显经典文化主题。背景音乐《高山流水》正好与古诗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清幽典雅的氛围,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诗的意境。

1.首页

首页的设计以一幅画卷的形式展开(如图3),将一幅庐山美景的图片嵌入到画卷中,并设置了工具的名称。这样,学生在使用时,刚一看到首页就会被庐山美景吸引,也能直观清晰地了解工具的名称。

2.主菜单(一级菜单)

主菜单的设计简单明了,操作容易。将设计的七大板块以竖排的形式从左至右一一罗列,每个按钮都设计成小画卷的形式,这正与首页遥相呼应(如图4)。

3.导航按钮

学习工具的每一页最下端都有导航按钮,可以随时选择更换学习板块。导航按钮的位置统一、合理。

每个板块初始页的右上角都有“返回上一级”的按钮,可以直接返回一级菜单。如果一级菜单中包含二级菜单,在相应内容结束页的右下角处有“返回”按钮,可以直接回到二级菜单(如图5、图6)。

总之,在不影响精美的前提下,将重要内容放置在显示区的明显位置,让主体更引人注目。整个学习工具虽然内容繁杂,但不同级别内容风格、界面布局协调一致而又富有变化,在“大同”中求“小异”,遵循了“单一时找变化,变化时求统一”的艺术规则。

评价与反思

本学习工具能够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操作简单、资料全面、沉浸感强,不仅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而且便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能够很好地辅助他们完成数字化学习及教学任务,实现了双赢。反思整个学习工具,其中还是有不足之处的,如没有制作每页均可“停止播放音乐”的按钮,没有设置专门的自测板块等。

幕前幕后

我是一位年轻教师,教龄才两年。参加NOC活动也是第一次,自己深知资质尚浅。最初,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参加了比赛,但最终却获得了一等奖,这是辛勤耕耘的回报,也是对我的莫大鼓励。

回顾整个比赛的历程,我如今还历历在目。在准备的过程中,一开始我对这项比赛的形式、内容一点都不了解,毫无头绪,好几次几乎就要放弃。但是,在领导的鼓励、身边其他教师的帮助下,我又产生了参赛的念头。试想:即使没有入围,没有获奖,准备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历练。何不迈开这一步,试一试呢?于是,我重新踏上自己的备赛旅途。

日复一日,我摸索着,在制作途中反复修改内容和形式,几经辗转终于制作完成,成功上交作品。随后,是漫长的等待。终于,我入围了决赛,但面临的却是更严峻的考验。我无数次忐忑地问自己:“全国各地高手如云,领奖台上能有我的一席之地吗?”

我在准备答辩时,又遇到了难题——10分钟的时间,我要说些什么呢?评委老师又会问一些什么问题呢?还好身边有过多年参赛经历的教师及时给予了帮助。自己制作答辩PPT、文稿,反复修改文稿内容,思考如何用最恰当的语言介绍自己作品的亮点。经过几日的雕琢,终于有了一份相对成熟的文稿。

参加NOC活动,为我的教师生涯增添了一抹亮色,但成绩只是暂时的,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继续耕耘在教育信息化的最前沿,只要自己还有新的创意要实现,只要还有新的技术要学习,只要周围的教师还需要我,我将不停地探索、创作。

评委印象

北京市昌平区城南中心小学陈颖老师作为一名语文学科教师,能用PowerPoint制作出如此精美的学习工具实属不易。PowerPoint能兼容多种媒体、易上手、普及率高,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得很普遍,但能制作成像陈老师这样的并不多。

陈老师围绕教学内容《题西林壁》制作的学习工具,界面美观,导航目录清晰,包含的信息量大,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学习工具的设计思路来源于教学思路,学习工具内容的选择,是为配合教学设计而制作的,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学习。该学习工具采用了多种形式、多种媒体,从多维度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古诗,少有资源堆砌的感觉。

PowerPoint作为一款简单易学的学习工具制作软件,很受教师欢迎,希望陈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带领身边的老师,深入发掘它的更多功能,制作出更多的好作品来。

上一篇:古诗诗意下一篇:沉睡的帝王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