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问卷修订

2024-04-10

调查问卷修订(共8篇)

篇1:调查问卷修订

调 查 问 卷

1.你对自主招生有多少了解?调 查 问 卷1.你对自主招生有多少了解?

A、很多 B、一般 C、不了解

2.你认为自主招生对我们中学生是否有利?

A、有 B、还行 C、没有

3.你知道自主招生的流程是什么吗?

A、知道 B、不清楚

4.你身边的同学有参加自主招生的吗?

A、有 B、没有

5.你认为自主招生这种选拔体制合理吗?

A、合理 B、不合理 C、不好说

6.你有哪些好的建议来促进自主招生的发展?A、很多 B、一般 C、不了解 2.你认为自主招生对我们中学生是否有利?A、有 B、还行 C、没有 3.你知道自主招生的流程是什么吗?A、知道 B、不清楚4.你身边的同学有参加自主招生的吗?A、有 B、没有 5.你认为自主招生这种选拔体制合理吗?A、合理 B、不合理 C、不好说 6.你有哪些好的建议来促进自主招生的发展?

篇2:调查问卷修订

尊敬的同学:您好!

我们是广铁学生超市的实习生,正在进行一项关于超市的经营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目的是了解大家对学生超市的商品、服务、购物环境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议,以改进超市的经营管理,为大家提供一流的服务。我们将对您的回答完全保密,希望您能积极参与,在选择的答案上打√。调查要耽误您一两分钟时间,请您谅解。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被访者:性别:班别:宿舍:栋楼

1、您去过学生超市吗?

A去过B没去过

2、您每周在学生超市购物的次数是

A 7次以上B 5-7次(含7次)

C 3-5次(含5次)D1-3次(含3次)

3、您在学生超市主要购买的商品是(多选)

A 面包、泡面等速食B 奶制品C 碳酸饮料

D 零食E生活用品F学习用品G 其它

4、您在选择购买商品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A产品质量B 产品价格C产品品牌D产品包装

5、您觉得学生超市的商品齐全吗?

A齐全B还可以C不齐全

6、您觉得学生超市商品价格合理吗?

A 偏贵B合理C便宜

7、您上个月用于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支出是

A 200元(含200)以上B100-200 元

C50-100元(含100)D50元以下(含50)

8、您认为学生超市商品的品质如何?

A 很好B 好C 一般D差

8、您对超市的服务质量满意吗?

A 很满意B满意C一般D差

9、您对学生超市的购物环境满意么?

A 很满意B 满意C 一般D 不满意

10、您对学生超市的总体印象如何?

A 很好B 好C 一般D 差

11、下学期超市可以刷饭卡购物,同等情况下您愿意在超市购物吗?

A 愿意B不愿意

12、您对我们学院实训超市今后的发展有何建议?

商品品种方面:服务方面:其他 :

篇3:调查问卷修订

关键词:大学生,感知,自主支持

1.引言

自主支持指的是接受他人的观点、承认他人的感受、提供给他们相关信息和选择的机会、将强迫和命令最小化。如父母的自主支持 (Grolnick, Ryan&Deci, 1991;Grolnick&Ryan, 1989) 指父母重视和运用技巧尊重自我创造、鼓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选择和参与决定, 而不采用权力和通过惩罚等规则技巧, 以及压力或控制性报酬迫使儿童顺从。教师的自主支持 (Katz&Assor, 2007;Albanese, 2000) 指教师给学生提供信息和选择, 鼓励他们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负责, 通过对话和倾听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并给予满足。自主支持不同于以往研究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个体从群体中得到的诸如物质上、生活上、精神上、道义上等方面的关心、扶持和帮助 (郭爱鸽, 易利民, 2013) 。黄雅静 (2003) 将社会支持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支持, 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

自主支持这一概念来自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是一个研究动机和人格的宏观理论。该理论认为, 自主支持的环境可以满足个体的自主需要, 进而有助于个体产生更多的自我决定动机和人格, 而拥有自我决定动机和人格的个体, 在做事情的时候, 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具有更大的坚持性, 取得更好成绩, 创造性和适应力更强, 还具有高的满意度、低的焦虑和健康的心理。由此可见, 自主支持的环境对个体有着非常重要的潜在影响, 而自主支持的环境只有被个体感知到, 才能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影响。

大学生在经历了层层考核之后, 凭借自己的优秀成绩, 来到了学习知识的新殿堂———大学。这其中, 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 父母对他们的支持肯定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他们感知到的父母对他们的支持程度怎么样呢?这是否就是影响其考入大学的原因呢?本文修订了国外“对父母的知觉问卷 (Perceptions of Parents Scales) ”, 以便为了解大学生感知到的父母自主支持情况打下基础。同时, 大学又是一个特殊的环境, 在这个环境里, 学生远离了父母, 与老师的接触也相对较少, 住宿的生活使他们接触更多的是同学。那么同学的支持对其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在借鉴国外“对父母的知觉问卷”、“学习气氛问卷 (The Learning Climate Questionnaire) ”的基础之上, 编制“感知到的同学自主支持问卷”, 并将同学自主支持定义为: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尊重。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自主支持环境打下基础。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抽取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黄淮学院、公安高专、商丘医专、郑州师范学院、中州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10所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1500份, 回收问卷1311份, 回收率87.4%。根据测谎题剔除无效问卷26份, 最后剩余有效问卷1285份, 有效率98%。被试学生来自二十多个专业, 基本信息如表1。

然后将被试按照学校、专业、年级、性别等因素将数据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658人, 用来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确定各问卷的理论模型;剩余的627人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对理论模型进行修订。

2.2研究工具

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 包含三个分量表:感知到的母亲自主支持、感知到的父亲自主支持、感知到的同学自主支持。在借鉴国外“对父母的知觉问卷”、“学习气氛问卷”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实际, 对题目进行了修改, 形成了包含11个题目的“感知到的父母自主支持问卷”, 其中第11题为测谎题, 1到5题测感知到的母亲自主支持, 6到10题测感知到的父亲自主支持;10道测试题中的第1、2、6、7题为反向计分题。在此基础上编制的“感知到的同学自主支持问卷”包含7个题目, 其中第5题为测谎题, 其余6题测感知到的同学自主支持 (第3题为反向计分题) 。这两个问卷在笔者的毕业论文中有所呈现, 当时对这两个国外经典问卷进行了翻译, 并通过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问卷进行修改, 然后请心理学专家和研究生对测验的项目和内容的适当性进行判断, 从而保证了问卷的项目能够真实地反映所要测量的内容。另外, 在正式问卷形成的过程中, 还进行了一次大样本的施测, 对问卷的项目进行了多次审查、修改。保证了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当时对问卷的结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不过当时的问卷主要针对中学生, 此次针对的是大学生。

2.3数据分析

采用SPSS13.0和Amos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研究结果

3.1项目分析

首先将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中的反向计分题反向计分, 然后将各问卷按各问卷总分的高低进行排序, 分别在样本中取各问卷总分的最高和最低27%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检验问卷各自项目在各问卷总分高低分组上的差异, 结果所有项目都差异极其显著 (t>3, P<0.001) , 因此保留所有的项目。随后又将每个问卷中的题目与问卷总分求相关, 剔除相关不显著的和相关系数小于0.4的项目, 结果是剔除了感知到的同学自主支持问卷的第3题 (r=0.379, P<0.001) 。

3.2问卷的效度

3.2.1结构效度

因素分析被认为是最强有力的结构效度的鉴别方法, 因此, 我们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

3.2.1.1探索性因素分析

由于感知到的父母自主支持量表中反向计分题的影响, 使对其进行的因素分析 (包括没有限定抽取因素法和限定抽取因素法) 所得的结果均是将感知到的母亲自主支持和感知到的父亲自主支持中的反向计分题形成了一个维度, 与量表最初的构想不符, 因此, 本文采用分层面个别进行因素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 消除反向计分题的影响, 使结果符合最初的理论构想。

对三个分量表的因素分析结果见表2、表3、表4、表5、表6, 由表中结果可见:各分量表的KMO均大于0.6, 表明适合进行因素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均极其显著 (P<0.001) , 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 适合进行因素分析。累积方差贡献率均在45%以上。因子载荷均在0.6以上, 形成了各包含5个题目的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

3.2.1.2验证性因素分析

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个指标如表7。从表中可以看出:各项指标显示, 模型拟合完好。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结果得到了再次验证。

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 量表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3.2.2同时效度

利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问卷作为同时效标, 考察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的同时效度。结果如表8, 结果表明, 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三个维度与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均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表明问卷具有很好的同时效度。

3.3问卷的信度

采用Cronbach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来考核问卷的信度, 结果见表9, 结果表明, 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718-0.823之间, 分半信度系数在0.653-0.707之间, 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吴明隆, 2010)

4.讨论

本研究在编制问卷的过程中, 对国外的权威问卷进行翻译, 并曾通过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题目进行了修改, 还请心理学专家和研究生对测验项目内容的适当性进行斟酌和判断, 保证了问卷的项目能够真实地反映所要测量的内容。另进行了大样本试测对项目进行审查、修改。这些均保证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在本次调查中, 我们采用2道测谎题鉴别被试是否真实回答了问题, 并以其在2道测谎题上有说谎倾向作为删除问卷的一个标准, 初步保证了被试回答问题的有效性。

通过项目分析, 剔除了区分度不高的项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 我们发现, 感知到的自主支持的三个分量表的方差解释率均在46%以上, 每个项目的因子载荷均在0.6以上。进一步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模型拟合完好。表明量表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自主支持指的是接受他人的观点、承认他人的感受、提供给他们相关信息和选择的机会、将强迫和命令最小化。家庭亲密度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家庭成员各自的自主性。家庭适应性是指家庭体系随家庭处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亲密度高的家庭, 亲子之间情感性的沟通交流很多, 会相互支持, 这样就会使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比较好, 家庭处于融洽、温暖的气氛之中。适应性高的家庭, 面对生活问题的时候, 会有效地进行沟通, 共同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会采取一起讨论的方式, 尊重每个家庭成员的意见, 并灵活地根据问题做出一些家庭内部的改变, 最终很好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因此, 本研究在施测感知到的自主支持的同时, 也施测了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 将其作为同时效标来考察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的同时效度。由表8可知, 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三个维度与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均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同时效度。

5.结语

在本研究中, 我们考察了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由表9可知, 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718-0.823之间, 分半信度系数在0.653-0.707之间, 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篇4:群体环境问卷的修订

关键词:群体环境问卷;凝聚力;信度;效度

中图分类号:G8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3-0339-04

群体凝聚力作为群体的一个特性,代表着群体的团结、一致、和谐。实证研究表明群体凝聚力与群体成员的坚持行为、出勤率、满意度及努力有关,由于凝聚力对群体发展、群体维持及群体目标达成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最重要的小群体变量[1]。运动队是由运动员组成的群体,该群体需要所有成员一起努力,共同承受训练和比赛压力以完成既定的任务。运动实践表明,凝聚力对运动队成绩的取得及其技、战术的训练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在一些诸如篮、排、足球等需要队员间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集体性项目中,运动队的凝聚力更是其技、战术发挥的重要保证。原国家女排著名教练袁伟民曾总结到:“象排球这样的集体性很强的项目,团结就是生命,凝聚力就是战斗力”[2]。近年来我国一些集体运动项目特别是女篮、女足、女手等优势项目竞技水平持续滑坡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与教训。鉴于目前国内运动队的现状,对国内高水平运动队的凝聚力问题进行研究和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此过程中,运动中凝聚力结构的构建及其测量工具的开发是一个基础性和技术性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就凝聚力结构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凝聚力是单维的,如Lott等(1965) 将凝聚力定义为人际吸引[3],Evans 和Jarvis(1980)将凝聚力定义为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4],Goodman, Ravlin和Schminke(1987)将凝聚力定义为群体成员对群体任务的承诺[5]。这种单维的观点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工业组织心理学等许多学科的争议,争议认为,凝聚力更应被视为是多维结构[6-8]。由于对凝聚力与绩效关系研究的结论不一致,多维结构的观点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多维结构是指将凝聚力区分为任务凝聚力和关系凝聚力[9]。任务凝聚力是指对群体任务的承诺或群体任务或目标对群体的吸引[10]。关系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间的吸引或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喜欢[11]。任务凝聚力可增加群体成员对任务的承诺及成员对任务的努力程度;而关系凝聚力则通过有效的情感沟通协同好他们的努力。其它研究者亦对凝聚力作出了类似的分类[12,13]。

在运动心理学中,凝聚力的多维结构以Carron及其同事的研究最具代表性,Carron及其同事所编制的群体环境问卷(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简称GEQ)已成为国外十余个国家广泛使用的测量运动群体凝聚力的工具[14]。Carron(1982)将凝聚力定义为“反映一个群体在追求其目标和目的的过程中团结在一起、保持一致倾向的动态过程”[12]。1998年Carron等人对该定义进行了修订,即“反映群体在追求其工具性目标的过程中和(或)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结在一起、保持一致倾向的动态过程”[14]。这个概念基于三项假设:一是凝聚力作为群体的特性是可以通过群体成员个体的感知来进行测量的;二是群体凝聚力反映了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及群体一致性两方面,即将群体与个体进行了区分,群体与个体是指感知的两个对象或层面;三是成员对群体的感知主要集中在群体任务方面和群体社交(关系)方面。这样就形成了四个维度:群体任务吸引、群体社交吸引、群体任务一致性、群体社交一致性。这四个维度的构成了GEQ的四个分量表。其操作定义见表1。

国外研究对GEQ信度的检验多使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对于此问卷各分量表的(系数报告,多在0.65-0.83左右[6,14]。这说明GEQ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对此问卷的效度检验则主要涉及了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构想效度。其中,效标关联效度的检验多使用了已有的凝聚力问卷、坚持行为、团队建设等作为效标,大部分研究证实了此问卷具有效标关联效度[14-16];构想效度的检验则主要运用因素分析来完成,其中半数以上的研究证实了GEQ具有四维结构[6,14]。

综合国外对GEQ信、效度的检验结果,GEQ是测量运动群体凝聚力的有效、可靠的测量工具。故本研究选定该问卷作为运动群体凝聚力的测量工具。但凝聚力是否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编制的有关运动群体凝聚力的测量工具是否适用于中国的文化背景?此问卷能否在中国修订使用?本研究旨在引进GEQ,并以此问卷为基本材料,访谈部分中国运动队教练及运动员,探讨其项目在中国的适用性,并对相关项目进行修订,为国内运动队进行凝聚力研究提供方便、有效的测量工具。

1研究方法

1.1被试

选取我国21支手球省级运动队的312名运动队为被试。其中男性运动员152名,女性运动员160名;年龄17~33岁。

1.2实施程序

1.2.1问卷的翻译在征得GEQ主要编制者Carron的同意后,本研究以GEQ的18个项目为蓝本,请两位国内的运动心理学家分别将问卷翻译成中文,分析翻译差异并加以修改,再请定居国外的一名华人运动心理学家将该中文版本翻回英文。分析翻译前后英文表述的差异以发现翻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再次修改,直至确认问卷的中文与英文相比不存在意义上分歧。

1.2.2问卷的修订在修订过程中,以GEQ项目为主,采用其四个维度的操作定义,对6名运动心理学专家进行访谈,了解GEQ的各项目是否符合相应维度的操作定义、各项目内容的表达是否明确。另外,还对32名国内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运动员进行访谈,了解GEQ的四个维度是否反映国内运动队凝聚力的实际结构、各项目是否国内运动队的实际情况、各项目内容的表达是否明确、项目的内容是否需要补充。

根据访谈结果,Carron等人提出的凝聚力四维结构基本适用于中国运动队。但在具体项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给予了初步修订,主要体现在项目内容及方向上的调整上。首先,每个项目的分值范围过细,不利于运动员及时做出判断,故将GEQ采用的Likert九点(1-非常不同意,9-非常同意)量表改为Likert七点量表。每个项目的分值范围在1-7分之间,最高分为7分(非常同意),最低分为1分(非常不同意)。另外,GEQ共有18个项目,其中12个项目为反向题,6个项目为正向题,这种项目设置方向不利于被试反应。在对国内运动员的访谈基础上,对这些项目的方向进行重新调整,其中正向题为1,2,3,4,5,6,8,9,10,12,13,14,15,16,18;反向题为7,11,17。最后,修订了与情境有关的一些项目,以符合国内运动队训练或赛事实际情况。如国内一些运动项目还未实现联赛制,故将“联赛结束后, 我不会想念队里的任何成员”改为“比赛结束后,我会惦念这个队的成员”;将“赛季后,我们队喜欢共渡时光”改为“比赛结束后,在闲暇时我们队的队员喜欢在一起消磨时间”。

1.2.3施测本研究对我国省级集体项目运动队发放问卷370份,收回370份,有效问卷362份。测试主要是在集训或比赛时进行。其中,女队的GEQ是在各队结束第一阶段比赛(整个赛事分两阶段进行)时施测的,其中3支女队的50位运动员在第一次测试一周后进行GEQ重测。针对所收集的数据,将男女运动员数据进行合并,并采用奇偶分半法,对一半数据(N=156)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探讨初步修订的问卷的项目质量及测量的有效性,对另一半数据(N=156)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验证问卷的结构效度。女运动员在第一次测试GEQ时还完成了“运动员满意度问卷”(Riemer & Chelladurai,1998)[17]2个分量表(运动员对团队成绩、团队一致性方面的满意度)8个项目的测试,并以此作为修订后GEQ的效标测量,探讨其效标关联效度。运动员满意度2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4和0.92[18],采用Likert 7点(1-非常不满意,7-非常满意)量表进行评分。所有比赛结束后,收集女队的比赛成绩,以比赛的名次作为比赛成绩的指标,进一步探讨修订后的GEQ的效标关联效度。最后,使用男女所有被试(N=312)数据进行修订后GEQ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运用50名女性被试重测数据进行修订后GEQ的重测信度检验。

1.3统计方法使用SPSS11.5软件对修订后的GEQ进行项目分析、信度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使用LISREL 8.80 对修订后的GEQ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构效度分析

2.1.1探索性因素分析首先对156名被试数据进行因素分析的可行性检验,获取总体样本的KMO值为0.846,依据Joseth 等人(1995)的观点[19],KMO的值在0.80以上为好,能进行因素分析,故此数据适合做因素分析。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子,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素分析,最后收敛成4个因素。4个因素对总方差的贡献率从13.36%到17.58%不等,累积贡献率为64.35%,这说明18个项目中的总方差中有64.35%是由这4个因素决定的。各项目在这些因素上的负荷量,见表2。

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对预测项目进一步筛选。按照删除项目的一般标准对项目进行删减:1) 因素负荷小于0.40的项目;2) 具有多重负荷,而且负荷比较接近的项目;3) 出现因素归类不当的项目。根据以上标准对预测问卷的项目进一步分析,分别删除了C2、C12和C7,最后剩下15个项目。与原GEQ相同,这15个项目分别在四个分量表上。这初步说明国外凝聚力的四维结构是适用于我国运动队的。

2.1.2验证性因素分析根据对另外156名运动员所测得的GEQ数据,采用LISREL 8.80对GEQ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

从模型的拟合度来看,各项拟合指标相对较差,模型有待进一步修正。根据LISREL分析结果,C7与群体社交一致性(GI-S)维度之间的MI指数达到19.6,这说明C7除了群体社交吸引(ATG-S)影响外,还受群体社交一致性影响。从C7的项目内容(“与队里的聚会相比,我更喜欢参加队外其他人在一起”)来看,这一项目的确反映了队内社交对个体及队内整个队伍两方面的内容,基于凝聚力结构划分的理论初衷,将C7项目给予删除以修正凝聚力结构模型。另外,评价测量模型的主要指标还包括每个观测变量在潜变量上的负荷。其中,C2和C12在相应潜变量上的负荷分别为0.15和0.09,说明C2和C12对相应潜变量的解释率较小。对C7,C2,C12三个项目分别给予删除,重新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结果见表3和图1。

从删除C2,C7,C12项目后的模型的拟合度来看,x2/df 小于3;CFI、IFI、NFI、NNFI均大于0.90;GFI大于0.85;RMSEA小于0.08。这说明与删除项目前的模型拟合指数相比,删除后的模型的拟合较为理想,四因素模型的结构得到了数据的验证。图1显示了四因素模型每一项目的因素负荷。由图1可见,每个观测变量在相应潜变量上的负荷在0.50~0.77之间,负荷值均达到或超过0.5,说明每个观测变量对相应潜变量的解释率较大。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在中国运动队中运动群体凝聚力的四维结构模型得到了验证,根据国内运动队实际所修订的GEQ由15个项目组成。

2.2效标关联效度分析在体育组织行为研究中运动成绩、满意度是常用的评定工作结果的指标。本研究以这两个变量作为效标。其中,比赛名次作为运动成绩的效标测量,基于本研究所涉及的集体项目特点,对运动员满意度的评定主要集中在群体效果的满意度上,即以Riemer 等的“运动员满意度问卷”中的运动员对团队成绩满意度及运动员对团队一致性满意度作为满意度的效标测量。运动员对团体成绩、团队一致性的满意度分别是指运动员个体对其运动队成绩水平的满意程度以及对队内成员对队内任务努力的协同及贡献的满意程度。群体凝聚力各维度与运动成绩和满意度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

表4表明,运动队的凝聚力各维度与运动队成绩相关系数在0.23~0.50之间,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除团队成绩满意度与群体社交吸引未达到显著性相关外,运动员对团体成绩满意度及团队一致性满意度与群体凝聚力各维度达到显著性正相关,而且相关系数较高。这说明群体凝聚力这一测验可对团体成绩满意度及团队一致性满意度进行有效的估计,具有较高的预测效度。

另外,估计问卷是否具有效标关联效度的方法还有团体对照法,即用两个在效标表现上有差别的团体,比较他们在预测源分数上的差别。在11支女子运动队中,以比赛成绩为效标,将获得前三名的运动队与最后三名的运动队的凝聚力进行比较,结果见表5。

由上述结果可知,在群体任务吸引和群体成员交往一致性两个维度上前三名的运动队显著优于后三名运动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群体凝聚力对成绩的预测作用。

2.3信度分析本研究使用了内在一致性信度(α系数)和重测信度(稳定系数)两个指标对15个项目构成的GEQ进行信度分析。具体结果见表6。重测数据的间隔时间为一周。

4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从0.75~0.85不等,这些分量表的α系数均超过了0.7。说明此问卷内部一致性程度较高。4个分量表的稳定系数在0.70~0.80之间,由于重测的时间间隔为一周,间隔时间较短,故此数据表明这些分量表在短期内稳定性较好。

3讨论与小结

修订后的群体环境问卷信度和效度结果表明,此问卷在省级集体项目运动员中表现出稳定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在效标关联效度中,该测验与团队成绩满意度和团队一致性满意度上有较强的正相关,但与运动成绩的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从运动实践来看,凝聚力是运动队取得成功的基础,而多数研究表明,凝聚力与运动成绩之间呈正相关[20]。从其相关系数大小来看,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的相关达到了0.50,甚至高于凝聚力与团队成绩满意度的相关,但却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与取样单位有关,由于本研究的被试为集体项目运动员,故在计算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相关时,是以运动队为单位,是群体水平的研究,样本量仅有11个,而在分析凝聚力与满意度相关时,则是以运动员为单位的,是个体水平的研究,样本量达到了160人。扩大样本量将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另外,问卷的修订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本次修订的被试均为集体项目运动队,个体项目运动队还未有涉及,这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

还应说明的是,本研究对凝聚力进行信度检验时,不仅使用了内部一致性信度,而且还尝试使用了重测信度。这与国外凝聚力问卷信度检验不同,国外的许多凝聚力问卷研究多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少有涉及重测信度。重测信度是使用同一测量工具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通过测验分数的稳定性以说明测量工具跨时间上的稳定性。故使用这一信度时,首先要求所测的心理现象是稳定的。然而,凝聚力具有阶段性特征,凝聚力既不是像状态那样短暂,又不是像特质那样稳定[14],换言之,凝聚力在某一时期是稳定的,在不同时期是有所变化的。这可能是国外研究较少使用重测信度的原因。比如将凝聚力问卷象人格测验那样,将重测时间定于8周、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这样所获得的重测信度可能较低,这一结果难以说明凝聚力的测量工具是不稳定的,因为重测分数的改变很可能是由于凝聚力本身发生了变化。但本研究认为,取得凝聚力问卷的重测信度资料还是有一定价值的。本研究将重测时间缩短,选择了第一次测试后一周进行重测,重测被试为在这一周内多以训练、调整为主同时又无关键赛事的3支运动队。这样安排旨在排除凝聚力本身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获得重测分数,从而检验凝聚力测量工具的稳定性。结果发现所测分数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这说明群体环境问卷具有短期的稳定性信度。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间接证明了凝聚力在某一阶段是稳定的这一特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群体环境问卷在我国运动队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适用于我国运动队,可作为评估我国运动队凝聚力的有效、可靠工具。

参考文献:

[1] Carron, A. V.,& Hausenblas, H.. Group dynamics in sport (2nd ed.).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1998:21.

[2] 袁伟民. 我的执教之道[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3] Lott, A. & Lott, B. Group cohesiveness as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 review of relationships with antecedent and consequent variabl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65,64: 259-309.

[4] Evans, C. R. & Jarvis, P. A. Group cohesion: A review and re-evaluation. Small Group Behavior, 1980,11: 359-370.

[5] Goodman, P. S., Ravlin, E. & Schminke, M. Understanding groups in organization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87, 9: 121-173.

[6] Carron, A. V., Widmeyer, W. N., & Brawley, L. R.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cohesion in sport teams: The 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985,7: 244- 266.

[7] Cota,A.A., Evans,C.R.,Dion,.K.L., Kilik,L.,& Longman, R.S. The structure of group cohes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5, 21: 572-580.

[8] Dion, K. L. Group Cohesion: From 'Field of Forces' to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0,4(1):7-26.

[9] Gross, N. & Martin, W. E. On group cohesive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52,57: 546-554.

[10] Hackman, J. R. Group influence on individuals. In Dunnette M. D(Ed.).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Chicago: Rand-McNally, 1976: 1455-1525.

[11] Evans, C. R. & Jarvis, P. A. Group cohesion: A review and re-evaluation. Small Group Behavior, 1980,11: 359-370.

[12] Carron, A. Cohesiveness in sport groups: Interpret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982, 4: 123-138.

[13] Hogg, M. A.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 cohesiveness: From attraction to social identity.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2:225-246.

[14] Carron, A. V., Brawley, L. R., & Widmeyer, W. N. The measurement of cohesiveness in sport groups.In Duda J. L (Ed.). Advancements in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measurement.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1998:137-158.

[15] Brawley, L.R. Carron, A.V., & Widmey,W.N. Assessing the cohesion of teams: Validity of the 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987,9:275-294.

[16] Prapavessis,H., Carron,A.A., & Spink,K.S. Team building in s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996, 27(3): 269-285.

[17] Riemer, H.A. & Chelladurai, P. Development of the Athlet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998, 20(2): 127-156.

[18] 马红宇. 我国高水平手球队群体凝聚力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出站报告,2004.

[19] Joseph F. & Hair,J R.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with Readinggs (4th Ed). Hertfordshire: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1995:374.

篇5:调查问卷修订

“聆听社会的需求——国际商务类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适应性”

调查问卷

尊敬的单位领导:

为进一步改进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英语人才,我们特发此调查问卷,征询您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望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问卷调查,诚挚地感谢您的支持!

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

2011年7月

(备注:调查问卷的选项没有对错之分,但是您的回答对于我们得出正确的结论非常重要,请您能根据贵公司的情况如实填写。我们承诺,对于您的填写结果绝对保密,不会以任何方式泄漏贵单位的任何信息,请不要有所顾虑。)

贵公司名称:(盖章)

贵公司性质及规模:填表人姓名及职务:通讯地址:联系电话:Email:填表时间:年月日

1.贵公司是否需要国际商务类应用型英语人才?

A.是B.否

2.贵公司国际商务类应用型英语人才需求量每年有多大?

A.多于10人B.5-9人C.1-4人D.几年偶尔需要1人

3.贵公司需要哪种类型的英语兼外贸人才?

A.懂外贸的英语人才B.懂英语的外贸人才C.其他

4.贵公司主要把英语本科毕业生放在哪类岗位?

A.翻译B.技术性工作岗位C.行政和一线基层岗位D.管理与研发岗位E.其他岗位

5.贵公司对所需要的英语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最看重的是什么?(可多选)

A.精通英语,通过专业英语八级,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B.英语熟练,通过专业英语四级,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C.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工作经历;

D.无相关工作经验,但在校期间有相关的专业见习;

E.英语口语熟练;

F.熟悉WTO规则和国际商务惯例; G.具有扎实的外贸相关基础; H.有相关行业资格证书;

I.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J.其它;(若选此项,请注明具体要求)

6.除以上知识和能力之外,您还看重员工哪些方面的素质或能力?(可多选)A.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B.善于沟通,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 C.忠于职守,诚实守信;

D.团队精神,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E.坚持原则,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F.服务意识较强,有苦干奉献精神; G.勇于进取,积极创新; H.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 I.学习和研究能力; J.执行能力;

K.其他能力(若选此项,请注明)

7.您认为在贵公司工作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最好具备以下哪些证书?(可多选)A. 英语专业四级证书 B. 英语专业八级证书 C. 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证书 D. 剑桥商务英语证书 E. 涉外秘书证书 F. 金融专业英语证书 G. 报关员证书 H. 外销员资格证 I. 报关证 J. 报检证

K. 单证员资格证 L. 国际商务师证书

M. 国际商务操作员证书

8.我院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模块开设了下列9门全英文授课的课程,请选出您认为对开展国际贸易业务最有用的课程(可多选): A.经济学导论 B.国际商务与管理 C.市场营销学 D.国际金融

E.国际交流与贸易谈判 F.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 G.国际商法

H.WTO与中国贸易 I.物流与港口经济

9.您认为现在的英语专业学生主要缺少哪些职业发展的素质或能力?

1)

3)

5)

10.假如贵公司已聘用了我院英语专业毕业生,请对他们的表现进行打分:

2)

4)

篇6:调查问卷修订

性别:男/女毕业时间:____

所学专业:_____工作单位:联系电话:Email(或QQ):

1.您现在工作单位的性质?

a.民营企业 b.国营企业 c.外资企业 d.私营企业 e.合资企业 f.政府机关 g.事业单位 h.自主创业

2.毕业后您曾选择到哪个城市或地区发展?(一至两项)

a.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 b.沿海发达地区 c.中小城市 d.边远地区 e.城镇或乡村 f.留在湖北省

3.您选择到该城市或地区工作的理由是?

a.离家近b.交通方便 c.信息资源丰富 d.有亲戚朋友帮助 e.天气适宜 f.生活、工作适应 g.经济发达、发展机会多 h.和朋友在一起

4.您现在的薪酬是多少?(单选)

a.500—1000元 b.1001—2000元 c.2001—3000元 d.3001—4000元 e.4001元以上

5.求职过程中最困扰您的因素是什么(可多选)?

a.对单位的岗位专业知识掌握不够 b.对单位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 c.综合素质不足,欠缺求职方法技巧 d.对单位基本情况和招聘流程缺乏了解 e.工作经验不足,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充分的认识

6.按照从重要到次要的顺序依次排列您在选择单位时考虑的因素:

a.单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b.良好的培训学习机会和职业发展体系及规范的管理制度 c.完善和有竞争力的工资、福利待遇 d.单位发展潜力大 e.与自己的专业对口 f.稳定 g.其他

7.进入单位,您最希望从中得到什么(限选两项):

a.单位及行业的从业经验 b.良好的专业技术 c.先进的管理模式 d.前沿知识信息e.广泛的人际关系 f.团队合作技巧 g.良好的薪酬福利 h.到海外工作的机会i.自我价值的实现 j.稳定的工作岗位 k.其他

8.对当前的就业现状,您的态度是:(限选两项):

a.先就业从低层次做起,逐步向目标奋斗 b.通过其他关系渠道解决就业问题 c.继续寻找,直到找到合适的工作 d.继续深造或者参加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然后再找 e.自己创业 f.其他

篇7:调查问卷修订

职业倦怠问卷修订版(MBI—GS)采用Maslach等人修订的职业倦怠问卷修订版(MBI—GS)。该量表由l6个项目所组成:情感枯竭(5个项目),冷漠(5个项目),职业效能感(6个项目)。在职业倦怠程度评定时.本研究参照Maslach等在修订量表时所给出的评价标准:情感枯竭得分高于l5分程 度为严重,ll—l5分程度属于中度;l1分以下为低分:在冷漠维度上得分高于l2分为严重程度,8-l2为中等程度,8分以下为低分;在职业效能感维度22以上为高分.18—22分为中等,l8分以下低分。

篇8:调查问卷修订

关键词:总体幸福感,少数民族,小学教师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不同在于其更专注研究人的积极方面, 很多中国的心理学研究者们更加关注着人们的幸福感。

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和人口数量最多的省份。从微观来说, 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幸福感现状对小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会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感。从宏观来说, 他们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实现“中国梦”,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做好云南省少数民族小学教师总体幸福感的调查和研究, 针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来制定和修订适合这个特殊群体的总体幸福感调查问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文利用少数民族小学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培训的机会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份。被试者均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小学教师。

2. 研究工具

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 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 用来评价被试者对幸福的陈述。国内段建华 (1996) 对本量表进行了修订。经国内修订后共18题, 该量表包含6个因子: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心情忧郁或愉快、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或紧张。国内修订版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 再测信度为0.85。

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问卷由研究者委托少数民族小学教师培训的教师进行现场集体施测, 强调匿名性和科研性, 并当场进行回收, 对问卷进行编码处理以后使用SPSS 17.0软件对收集的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对原GWB的项目分析

1. 高分组、低分组项目分析

将幸福感总分算出, 选出高低分组27%的分数, 作为高低分组的界限, 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第15题没有显著性差异, 因此删除。见表1。

注:*P<0.05, **P<0.01, ***P<0.001, 下同

2. 对GWB的结构分析

第一, 对样本A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首先, 因素分析的必要性与适合性检验。通过对样本A在18个项目上测量数据的相关矩阵的Bartlett球形检验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 , 得到χ2=1103.062, p=0.000, 表明变量的相关矩阵差异显著, 构成GEB的18个项目之间存在共享因素, 有必要对此相关矩阵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同时, 计算取样合适性度量值KMO, 结果KMO=0.86, 达到通行的0.8标准, 表明样本A在GWB的18个项目上的测验分数的充足度较好, 适合于进行因素分析。

其次, 因素模型的建立。本研究采用一般通用的主成分分析法, 进行初步的因子抽取, 以特征根大于1为标准, 可得到5个共同因素, 计算GWB中18个初始变量的特征根及其公共因素的方差贡献率与累计方差贡献率, 同时获得问卷18个初始变量的公共因素方差, 结果 (表2、表3) 显示, 多数变量的公共因素方差达到0.50以上。利用前5个公共因素即能够解释总变异的59.82%, 具有较高的解释力, 因此最后决定抽取5个因素作为MBI的内部结构。采用Varimax正交旋转获得GWB的18个项目分别在5个公共因素上的负荷 (表4) , 显示18个项目分别清晰地归属于特定的公共因素。

从以上量表分析看出, GWB量表由5个共同因素构成, 因素5包含15、16两题, 因为15题需要删除, 因此因素5中唯一的一题16题也删除。所以, GWB量表删除15、16题, 一共由16题构成, 4个因子。

第二, 修正后的样本A第二次因素分析。

进行第一次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后, 删除了15、16题, GWB量表由16题构成, 将新量表进行第二次因素分析。通过对样本16个项目上再次分析, 测量数据的相关矩阵的Bartlett球形检验, 得到χ2=1116.062, p=0.000, 表明变量的相关矩阵差异显著。同时, 计算取样合适性度量值KMO, 结果KMO=0.872, 达到通行的0.8标准。

在不限定因素的层面下, 第二次因素分析与第一次因素分析结果甚为接近。以主成分分析法并配合最大变异法进行正交转轴, 特征值大于一的因素共有4个。4个因素的特征值分别为3.10、2.24、1.95、1.94, 其解释变异量分别为19.42%、14.04%、12.22%、12.17%, 累计的解释变异量为57.86%。

第三, 因素命名。

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 获得GWB四因素结构模型。其中, 因素1包括7个项目 (5、6、9、11、12、14、18) , 因素2包括3个项目 (4、7、13) , 因素3包括3个项目 (3、10、17) , 因素4包括3个项目 (1、2、8) , 反映了主观幸福感的四方面因素。

根据题目内容, 将各因为命名为, 因素1:生活满意度。主要是指生活中的状态自己是否满意和愉快, 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因素2:自我质疑。意思主要为, 在生活中自我的控制和信任, 自己是否怀疑自己失去控制, 或者自己是否能稳定并把握自己。因素3:精力。自己感到自己的精力和精神状态如何。因素4:积极情绪。目前的总体感觉如何, 是否感到焦虑和担心。

3. GWB的信度与效度

以Cronbachα系数为指标, 考察了构成GWB中的4个因素的各项目之间以及总量表所有项目之间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结果显示:生活满意度α=0.74, 自我质疑α=0.72, 精力α=0.61, 积极情绪α=0.68, 总量表α=0.71, 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

关于GWB的效度, 以项目分数与所属因素因子分的相关系数为指标, 考察了各个项目的效度, 结果显示 (表7) , 所有项目与所属因素的相关系数均在0.50以上 (P=0.000) 。说明GWB16个项目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对测量云南省少数民族小学教师总体幸福感具有足够的效度。

三讨论

研究以94名云南省少数民族小学教师为被试对象, 通过对中国版的总体幸福感问卷 (GWB) 的18个项目进行两次探索性因素分析, 获得针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小学教师幸福感的16个有效项目, 这些项目分别可以评定云南省少数民族小学教师总体幸福感的4个主要维度, 其中“生活满意度”分量表由7个项目组成, 主要用于评定对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自我质疑”分量表由3个项目组成, 在生活中自我的控制和信任, 自己是否怀疑自己失去控制, 或者自己是否能稳定并把握自己。“精力”分量表由3个项目组成, 主要反映自己感到自己的精力和精神状态如何。“积极情绪”分量表由3个项目组成, 反映目前的总体感觉如何, 是否感到焦虑和担心。

对中国版的总体幸福感问卷 (GWB) 的修订结果说明, 国外的职业倦怠问卷在引入国内时, 要非常慎重, 并需要通过严格的科学研究程序对原量表的项目进行重新考察和筛选。与原GWB相比, 现在形成的GWB虽然项目数减少了一些, 但被保留的项目更能反映云南省少数民族小学教师总体幸福感的特征。所有项目与所属因素的相关系数均在0.50以上 (P=0.000) ;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716;这些指标表明, GWB的科学性是有保证的, 可以作为云南省少数民族小学教师总体幸福感的测量工具, 并适用于开展相关的研究。

四小结

云南省少数民族小学教师总体幸福感问卷由生活满意度、人格解体自我质疑和精力、积极情绪4个分量表构成, 16个测验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 量表具有较理想的构想效度。

云南省少数民族小学教师总体幸福感可以概括为生活满意度、人格解体自我质疑和精力、积极情绪4个方面,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

上一篇:素食的演讲下一篇:投保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