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教案)

2024-04-24

第1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教案)(精选11篇)

篇1:第1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教案)

第一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

【课题】: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

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个初步的认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教学重点】掌握什么是信息、掌握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信息的概念,正确分析信息的特征。【教学方法】讲授法、指导式探究法、问答法 【教学环境】计算机机房 【课程类型】授新课

【教学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如火如荼的信息时代。现在我们如果经常看报纸,你注意到没有什么方面的新闻最多?学生:计算机。是的,计算机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掌握计算机是我们迫切的需要。那么谁能描述一下计算机?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屏幕 + 机箱。计算机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处理一些信息的,这就是要求我们了解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IT是干什么的呢?它和人类社会有什么关系?以及我们现在计算机课为什么叫“信息技术”?计算机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内容。

二、新课

(1)、信息

问题探究:什么是信息? 学生看书 教师举例:

9月1号到了,我们大家都来上学;

看到功课表,知道这节课时信息技术课; 刚才铃响了,代表马上要开始上课了;

看到红绿灯的变换,知道该停下还是向前走; 教师提问:举例下列场合中的信息

(1)学校(2)交通(3)医院(4)商场(5)通信 学生讨论和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同学的讨论交流,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天都在用自己的感官感受着这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只要我们留意,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的海洋里。那么,什么是信息?

引出信息的概念:信息简单的解释就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2)、信息的特征

我们会发现,信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信息有哪些特征? 特征一:同学们,当你们有一个好消息的时候,你们会怎么样?

学生回答:我们会告诉身边的好朋友或亲人。对了,你们的好消息这是就是信息。这个信息马上会一传十,十传百。这说明了信息可以用来怎样? 学生回答:传递

教师:对了,这体现了信息具有传递性。

特征二:武侠小说里经常在争一种神秘的书,里面记载着练功方法这样宝贵的信息,但是有个叫令狐冲学到的各派剑法却不在书上。提问:谁知道哪里记载着各派剑法的这些信息? 学生回答:在山洞里面的石壁上 提问:这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载体依附性

特征三: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的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密码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提问:那7个字是什么? 学生回答:中国将出兵朝鲜

提问:这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价值性

(3)、信息技术

通常我们把与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信息有关的计算称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1、一次革命是语言的使用

2、二次革命是文字的创造

3、三次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

4、四次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5、五次革命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流通,才能让人们资源共享,才能发挥信息的作用。在当今信息时代单靠传统方法传递信息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只有依靠计算机网络的传递、存储和处理信息的功能,才能高质量地处理信息、高效和可靠地传递信息、方便地使用信息。所以社会的需求,促使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互相渗透结合,促进了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和发展。向学生介绍因特网发展的概况、功能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将会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可视电话、电视会议、家庭影院、远距教育„„将变为现实,地球会变“小”,人们在“地球村”上方便地生活和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成熟,是计算机的应用更加广泛,可以说计算机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

三、归纳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信息以及信息技术,明确了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过程,知道了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一些情况。

四、作业

1、在每天上学的过程中,我们都获取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篇2:第1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教案)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

1、“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会在‘写字板’中输入文章,但‘写字板’有时也会‘力不从心’……”,有很多任务它还是无法完成!(教师介绍一些在实际排版时不能用“写字板”解决的情况)

二、认识Word

1、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本领更大的朋友。(教师引入Word)。

2、找到新朋友,教师告诉学生Word图标的特征或出示一个图标,让学生想办法打它打开!提示学生同时打开写字板,进行比较。

3、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

4、让工具栏变一下魔法:

师:“有时WORD还会变脸呢!”出示工具栏被移动后的WORD,告诉学生如何移动工作栏(尤其是当工具栏的一部分被隐藏时)。让学生将常用工具栏与格式工具栏移动到一排上,看看有什么变化,再移回来。

三、修改文章

1、打开文章

师:有一个同学老写错别字,今天我们就用“word”来帮助它改正错误。你能打开“……”这篇放在“我的文档”中的文章吗?

2、抓“虫子”

A:师:文章中的错别字就像菜园里的虫子一样,请大家找一找这篇文章中的“虫子”,看谁抓的虫子最多。

B:请几个小组来总结一下,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C:改正错别字。师:我们已经找到了文章中的错别字,现在我们一起来改一下好吗?看谁改得越快越好!

四、保存文章

师:我们已经抓完了“虫子”,并把他们全部改正了,同学们都做得很好、很快!但是改正错别字后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它是什么呢?怎么做呢?

五、课后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讨论自己的创意或好的想法有哪些在写字板中还无法做出来。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自己想办法打开Word(点桌面图标或开始菜单等)同桌合作。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工具栏的拖放操作,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放一下工具栏的位置。(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工具栏尽量不要放得太乱)

在教师的提示下让学生试一试后总结打开的方法:可有两种。(双击或用菜单中的“打开”命令)

请几位同学快速演示一下打开文件的方法。

学生分小组在文章中查找错别字。

学生把找到的错别字展示出来,并请其它同学补充。

学生发现:原来Word也非常聪明,它已经帮我们指出了大多数错别字了!(在文字下常常会有红的或绿的曲线)

学生结合自己的语文知识,对错别字进行删。

学生讨论,认为一定要保存好已经修改的文件。

学生根据已经学习过的文件保存的方法进行操作(可以用工具栏上的`保存图标,也可以用菜单中的“保存”或“另存为”命令)

(如果是另存为那么可在教师指导下给自己的文件取一个自己喜欢的新文件名并保存)

学生进行课后讨论,回忆本课知识点

打开程序的方法一般都是相同的,学生只要通过教师简单的引导或互相间的帮助就可完成

通过比较找到区别,同时也发现许多共同点,让学生学习Word心中有底,而不是特别陌生。

"玩一玩”,更能让学生喜欢上这个新软件。

复习巩固打开文件的方法。

通过游戏和比赛的方式激发兴趣、促进学生间的合作。

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并积累了经验。

让自己的语文知识在计算机课上也展示一下,并练习了删改文字的技巧。

保存文件和新命名文件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多练习几次,以得到巩固。

教学反思:

篇3:第1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教案)

一、用丰富的网络知识导课引课培养学习兴趣

中学阶段要学唱很多中外民歌, 有汉族和少数民族的, 也有国外的, 尤其是非洲的民歌, 学生非常陌生。学生不了解一些民族的生活环境, 就无法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民族生活场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 通过网络搜集了很多有关民族服饰图片、民族美丽传说、民族节日盛景、民族舞蹈、民歌民族乐器以及一些相关的民族乐曲等等。通过幻灯片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产生好奇心, 使学生对不同民族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所吸引,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学唱歌曲, 学生就会情不自禁的萌发学习这首歌曲的浓厚兴趣。

二、用视听结合的方法突破重难点

法国一位著名演员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任何画面的感染力, 远远比不上舞台上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此可见, 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十分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是听觉的艺术。欣赏《保卫黄河》和《四渡赤水出奇兵》等合唱歌曲时, 要能够听出其中的男生齐唱、混声合唱, 男中音领唱, 女领众合、轮唱等演唱形式。《保卫黄河》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 《七子之歌》倾诉、爆发的演唱, 这些音乐形象的塑造通过录音带听, 不容易体会, 利用视频资料反复欣赏, 师生互动反复体验, 学生最终能够体会出其中蕴含的音乐情绪音乐形象, 准确地表现音乐情绪音乐形象, 达到有表情演唱。部分欣赏曲目如果能配置一些与乐曲相近的画面作背景, 效果会更好。通过利用视频帮助学生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帮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想像、去创造。教唱一首新歌可先将其歌词、歌谱输入电脑, 比较难唱、易出错的地方用色彩作标记, 不仅直观, 而且学唱过程中让学生抓重点、突破难点。多媒体演示过程中将抽象枯燥变为形象、生动, 将声音与乐谱、听觉与视觉联系起来, 有益于重难点的解决。

三、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拓宽音乐欣赏教学

中学音乐教学中, 音乐欣赏约占70%, 音乐欣赏教学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主要涉及器乐曲欣赏、戏曲欣赏和曲艺欣赏等内容。器乐曲欣赏包括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民族乐器合奏涉及丝竹乐和吹打乐等。各种乐队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演奏。如何获得欣赏的最佳效果呢?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是主要手段之一。通过这一手段学生可以把乐队演奏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外观形状、音色特征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层出不穷、纷繁复杂的欣赏作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例如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时我把五个圆舞曲主题旋律做成PPT课件, 学唱、并反复听辨, 学生能够对交响乐欣赏曲的脉络欣赏的比较清晰。听辨了主题音乐, 认识了乐器外形及音色特征, 通过舞蹈、音乐感受音乐的情感形象。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 又让学生获得了良好的艺术享受, 学生对作品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利用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沃土。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 是最重要的”。多媒体的使用能够引导艺术创新, 发展学生创造美。音乐教育的过程, 不仅仅是听音乐, 还要通过联想, 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体验、创造和表现音乐。多媒体信息的情境性则能启发、引导学生去自由自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发展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在进行《夜曲》教学时, 请学生创编歌词, 在教师的伴奏下, 学生非常兴奋地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 很有成就感。于是一首首闪耀着创新火花的歌曲诞生啦!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教材, 精心设计创新环节, 进行课件制作, 提供学生创新的空间, 让学生创新。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广泛应用, 极大地方便了音乐教学。学生动了起来, 课堂活了起来。看到学生听音乐创新时的认真劲和兴奋劲, 即使不喜欢音乐的学生, 此刻也会大受感染。因此, 通过信息技术及其资源的广泛利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形象思维及创新能力, 促进智力的发展。

五、教师通过巧妙的设计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中学生所接受的音乐教育, 影响着其它素养的提高与音乐能力的发展, 因此, 音乐教育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音乐教师可以设计开放式的教学, 让学生去收集、整理信息, 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了解音乐学习音乐。例如, 在学习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之前, 先要求学生查找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了解抗日战争的发展情况, 还要了解创作《保卫黄河》时抗战处于什么阶段等等。在这个基础上, 让学生谈《保卫黄河》包含哪些内容。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要寻找大量的资料, 对其进行筛选、整理, 整个过程既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增强了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的机会, 进而点亮学生的智慧火花。通过信息资源, 培养对音乐知识的记忆力、理解力, 对音乐的审美力, 对音乐的创造能力。久而久之, 必将影响学生的音乐审美观, 也必将影响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增加了音乐教学的容量, 扩展了教学资源, 丰富了教学手段, 给学生以畅想的空间, 能最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进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教学实践中, 我们音乐教师要掌握好现代教育技术,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 让音乐教学更加充满活力。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日益改善,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基础教育课程资源日益多元化, 信息技术成为获取教学资源的重要手段, 并获得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资源,音乐教学

参考文献

[1]柳菊兴主编:《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篇4:第1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教案)

关键词:信息技术;品德与生活;作用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66

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教育、虚拟教育等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如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认识到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变革教学方式提供物质支撑,从而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是摆在每一位品德与生活课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粗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的作用

1. 现代信息技术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让学生学起来感到非常枯燥,因此,品德与生活课教师应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现代信息技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关键,是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者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其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品德与生活课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形象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恰当讲解,才能充分借助视听优势,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求,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现代信息技术能拓宽师生互动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教師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而其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品德与生活课教师只有拓宽学生的互动空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的应用

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动激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聲音、图像、动画、视频等集于一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有的只是图片和文字,如果在教学中把图片、音乐、动画结合起来,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教学《您好,祖国》这一课时,播放了升国旗、识国徽、唱国歌的不同画面,让学生在观看中不知不觉受到教育。

2. 调动多种感官,发挥主体作用

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种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知识,比单一听教师讲课强得多,改变了传统教学结构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满堂灌”的状况,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笔者教学《一起找秋天》一课时,选择了听乐曲《秋天私语》、赏秋天美景、找秋天乐趣,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学生如身临其境。多种感官并用,学生在愉快的欣赏中学习、思考,其主体地位就会发挥得更充分。

3. 巧设问题练习,减轻精神负担

传统教学中的问题练习和教学评价的形式比较单一。要么是师生之间一对一的问答,要么是教师分析难题,学生听讲。学生回答问题时难免紧张,担心遇到答错题的尴尬。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后,课堂就有了生命的活力。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Powerpoint”中制作带有动画效果的习题,例如插入一些声音。当学生答对时就给予表扬“你真行”“真棒”;当学生答错时就给以鼓励“继续努力吧”,通过人机对话,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快乐地获取知识。

4. 扩充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综合各种媒体的功能,传递大容量的信息,为教师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丰富教学的内涵和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对学生进行品德与生活教育,只靠课本内容的讲解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必须作适当的补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就能速度快,高效率地完成这一任务。

5. 发挥交互作用,转变学习方式

现代教学媒体还为学生提供了亲自操作的条件,实现师生双向交流。教师可以有效地监控和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自我控制学习步骤,还可以反复练习巩固知识和技能。利用多媒体能够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把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有声有色地展示出来,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总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学领域必将发生相应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实施,影响着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品德与生活课教师应顺应时代要求,加强学习,提升自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地投身现代信息技术和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之中,积极学习和研究教学理论、教材、教学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构筑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堂,努力使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篇5:第1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教案)

教学目标:

1、制作简单的幻灯片。

2、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3、制作表格和组织结构图。

4、编辑、修饰幻灯片。

5、设置幻灯片的效果及超链接。

题:第 1 课 制作简单的幻灯片

教学目标:

1、了解PowerPoint和它的使用方法。

2、学会制作简单的幻灯片。

3、能够放映幻灯片。

教学重难点 :

PowerPoint和它的使用方法、制作简单的幻灯片。教具准备: 投影机、幻灯片等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引入:用PowerPoint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合在一起制作成演示文稿。观赏相关幻灯片。

一、启动PowerPoint.师生操作:开始——程序——Microsoft PowerPoint.二、选择工作方式与幻灯片版式。

教师提示:有四种工作方式,选空演示文稿。版式有多种,一般第一张为标题幻灯片。

三、输入幻灯片的内容。

师生操作:选择输入法,点击虚线框后可开始输入文字。

四、设定文字格式。

1、教师操作与提示:格式一般是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

2、保存幻灯片。

3、学生操作。

五、添加幻灯片。

学生操作: 工具栏——新幻灯片。

教师指导。

六、放映幻灯片。

1、点左下角的放映标志。

2、退出PowerPoint程序: 点右上角的X;文件——退出。

七、小结。

1、教师小结: 本节课主要了解和练习幻灯片的制作方法,并能够进行放映。

2、学生评价:[我的收获]

八、学生课后练习P11-12

篇6:第1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了解电脑的硬件构成,学会电脑的开机、关机。

(二)、技能性目标。

明白开机、关机的顺序目的。

(三)、情感性目标。

懂得机房学习的一般要求。

二、教学重点。

(一)、机房学习要求。

(二)、开、关机顺序。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习一门新的学科了——信息技术学科,我们这门学科将会有很多时间在学校的机房学习,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我们进入机房学习,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发现在机房的一般纪律要求,从而能自觉的遵守机房管理规定。)

(二)、新授。

1、认识一套电脑的基本硬件。

对照课本,相邻的同学相互说说面前电脑设备的名称。

(通过交流、互说,纠正、认识电脑硬件设备,培养合作的信息素养。)教师组织集体说说

2、认识鼠标。

教师与学生一起认识鼠标,师生共同去握一握鼠标,对比握鼠标姿势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一做“单击”、“双击”、“拖动”、“右击”等操作,一定要在学生刚接触电脑时,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在“拖动”教学时,注意鼠标提起的教学,因为有些机房鼠标的上下操作区域很小,一定要教会学生拖动不了的时候,可以把鼠标提起来放到好操作的地方在移动。(很多新知识先入为主,教师一定要教扎实。)

3、鼠标操作练习。

教师说,学生跟着集体做。(1)打开扫雷软件的过程。(单击“开始”的途径;双击c盘的途径)(2)打开纸牌软件的过程。(单击“开始”的途径;双击c盘的途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打开“红心大战”等游戏

(练习鼠标的移动、单击、双击等操作,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它们用刚学的鼠标操作发现电脑里的“秘密”方式。)

4、学生自己对照课本关闭电脑,有问题的同学相互交流。课本图解很详细,学生有能力完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友爱的学习氛围。)

5、课堂研讨。为什么开机时先开显示器,而关机时后关显示器?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集体纠正。

6、总结延伸。

结合课后评价表,学生自评,延伸导课情境创设,指出下一节课的学习要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四、课堂板书。

第1课

初识神奇新朋友

一、在机房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课本P8

二、鼠标操作

单击:食指点击鼠标左键1次

双击:食指快速、连续点击鼠标左键2次 右击:中指点击鼠标右键1次

篇7:第1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教案)

教材内容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信息、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工具等基本概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了解信息技术的工具有哪些。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和多媒体了解信息的无处不在和信息技术及工具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信息技术工具在现代社会的运用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学生分析

现实生活中人们用来接受、处理、发布信息的工具很多,有电视机、电话机、传真机、报纸、信函、计算机等,除了在教学中让学生知道这些信息处理工具外,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来展示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同学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利用计算机这个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来处理信息打好基础。设计思想

本课的学习应该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主,增强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处理的意识,通过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和信息处理的实例以及学生参与看、听、说、摸等方式,对信息和信息处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主体参与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计算机在我们的身边时刻为我们提供服务。教学准备

相关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素材等。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怎样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及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2.什么是信息 学生做游戏“捉迷藏”。然后回答:

在游戏过程中,当你被蒙住双眼时,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得信息的?

信息是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等。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期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计算机展示图片,如:

文字信息 报时信号 天气情况 提问学生:你们还能举出哪些有关信息的例子?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4.信息技术工具 了解了什么是信息,那大家知道怎样获取信息呢?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提问学生:当我们与父母不在同一城市时,你会采取什么工具与他们交流呢? 学生回答后,用计算机展示图片:

电话 QQ 电子邮件 提问学生:你知道远古时代的人是怎样存储、表达和传递信息的吗? 学生回答后,用计算机展示图片:

烽火告急 飞鸽传书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常常通过录像、电视、电话等技术来储存、表达、传递信息。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工具称为信息技术工具,如电话、摄像机、电视机等。

用计算机展示图片:

摄像机 传真机 5.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情况。6.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板书设计(略)

电视机 课后总结:

篇8:第1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教案)

近几年的9月1日, 我们的中央电视台和教育部会给全国同学们上一堂“开学第一课”, 非常有意义。而随着高中新学科的不断推进, 为了更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而且我们省从2013起把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门课纳入高考, 我也尝试在每学年开始给学生上“开学第一堂课”。

我们学校的信息技术课都是在多媒体机房上课, 但是我把“开学第一课”地点安排在教室, 不是机房, 主要以谈话方式进行。

上课开始先欢迎同学们加入我们学校这个大家庭, 我先作个自我介绍, 介绍的时候呢, 我特别强调一下, 你们可以喊我某姓老师也可以喊我信息技术老师, 千万别喊我计算机老师, 在轻松的氛围中我们开始了“开学第一课”。

认识信息技术这门学科

初中信息技术, 不被重视, 特别是农村初中, 学校的“计算机课”经常是“教师上机放羊, 学生上机游戏”的现象。更有者根本不开这门课, 当学生进入高中, 信息技术课的第一课就是改变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认识态度, 转变观念。具体做法如下:

1、信息技术课≠计算机课

“开学第一堂课”一开始上课我就问大家, 这节课是什么课呀, 大家都回答计算机课, 我马上否定, “计算机”课更名为“信息技术课”已有几个年头, 但是, 在各校的学科表上, 还赫然印着“计算机”字样, 任课老师依然被称为或自称计算机老师, 包括我们学校, 自我介绍的时候, 告诉学生可以叫我张老师也可以叫我信息技术老师, 但千万别叫我计算机老师, 然后引出“信息技术课≠计算机课”的结论, 这个否定将同学们震住了, 他们会带着诧异的眼光, 认真地听老师诿诿道来:“我们学的学科是信息技术, 计算机只是帮助我们完成信息收集、处理的一个工具。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 计算机技术只是信息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与核心, 是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技术之一。国际上信息技术的定义是有关所有信息产品、信息工具的使用技术, 信息技术从定义上是范畴较广的一个概念, 相比之下计算机的概括范围就窄得多了。当今世界主流的信息技术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当今中学生要学的信息技术课如果还继续使用“计算机课 (微机课) ”这个名称, 就体现不出基本的学科教学目标, 将计算机课改称为信息技术课是与国际接轨的做法, 所以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将“计算机”课更名为“信息技术”课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远见的战略决策, 它实际上早已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走向。所谓信息技术, 是指专门生产、收集、传递、保存、加工和发布信息的技术, 它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上古时代的岩画、甲古文与结绳记事是最原始的信息技术应用, 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

2.高中与初中信息技术的不同

接下来问同学们谈谈“在初中是如何上信息技术课的”。从调查看:初中 (特别是农村初中) 信息技术一般都没有正规开展, 学生上课就是在因特网上游戏、聊天, 老师上课也很少介绍常用软件。针对这些现象, 我告诉同学们“高中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是非零起点的, 也就是认为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技能及方法。”当学生听到“非零起点教学”会紧张起来, 有些同学开始后悔初中没有认真对待这门杂科。老师再给学生鼓鼓气:“当然, 老师会在学习过程中穿插一些基础知识, 给同学们补补课, 让大家能一起顺利适应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

而且高中的信息技术是要学业水平测试和全省技术高考的, 学业水平测试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参加的, 虽然信息技术在我省2013年才纳入高考, 而且还是

经过以上几方面的讨论, 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转变原有“电脑课”的观念, 真正认识到高中信息技术的学科地位, 从而树立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注重业务水平的发挥一一使学生感到你是位可信老师

开学第一堂课与一般课不同, 一般课的授课内容是固定的, 主要是传授新知识, 而第一堂课内容则不受教材的限制。更多的是充分运用教师渊博的知识。发挥自己的优势, 上活上好这堂课, 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好课, 把渊博的知识和相关的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 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 课堂上的每一句话, 都要围绕主题开展。同时要精心设计板书, 处理好语言的叙述与板书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感到有节奏感, 不至于使课堂沉闷、单调。其次是脱稿授课, 这样有利于把课讲活, 学生觉得这位老师对学科熟悉、有水平。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

开学第一堂课的任务之一, 是培养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为此, 我认为。首先应使学生明白本学科要学习些什么, 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大概内容, 知道将来能学到哪些知识和技能, 有助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 应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本学科。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在第一堂课上, 我改变常规的教学法.不是按部就班地讲本学科的地位、作用、任务, 而是用身边的事例来说明。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 为学生展示魅力无穷的信息世界。现在是信息的时代, 我会举一些网上手机上的一些欺骗信息, 虚假广告例子, 大家怎么去辨别这些信息的真假呢, 我们这个学期这门课中的《信息的价值判断》这节课我们将要详细讲到, 我再继续给同学们举了两三个典型的事例, 一边讲、一边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 讲到“病毒”、“木马”、“黑客”时, 我给学生播放2009年3·15晚会的视频片段——黑客是如何获取我们信息的。意在引起学生对信息安全的了解与重视, 详细内容可以在后续学科中介绍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为日后授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也为改变教师一言堂说教的呆板模式开了个好头。

利用“开学第一堂课”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树立自信心

近些年, 由于学校生源减少, 招生过程中挑选的余地较小, 而且我们本地一中扩招, 以致我们学校学生素质明显下降.许多学生有自卑心理, 学习的信心不足。因此, 开学第一堂课中要加强引导, 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 树立学习的信心, 首先使学生明白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通过历届学生的成功例子, 使学生看到自身价值的存在。其次应使学生知道, 成绩差, 并不一定是智力差。主要原因是可能是学习的方法不当或没有下苦功, 在强调知识的获得。精力与毅力同智力一样重要的同时。出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学好本学科。老师可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 介绍学习方法, 告诉他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开学第一堂课上还应表明老师信赖爱护学生的态度。我对大家说:“我作为任课老师。对大家是一视同的我不想了解你的昨天.我只想看到你的今天和明天。现在, 大家是在同一条跑线上。在我的脑子里是一样的;像一张白纸, 看谁经过一年半裁的努力, 能在这张白纸上描绘出绚丽多彩的图画。”这样说, 既表明了不歧视差生的态度, 减少差生的戒心, 又有鼓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高。

“开学第一堂课”提出明确的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除了正面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外。还应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从客观上来促使学生认真学习。增强学生学习本学科的主动性, 如提出上课时必须认真听课、在机房上课不能老想着弄电脑。告诉学生必须遵守的一些规章制度, 如:必须遵守机房的规章制度,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等。这些要求或规章的提出, 对学生是一种压力。有利于学生将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篇9:第1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教案)

一、备好学生

1.在学生将第一次踏入微机室前下发一个调查表,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掌握进行一个初步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家中是否有电脑,是否在其他地方玩过电脑,是否有QQ号,平时爱玩什么游戏,喜欢用电脑干什么?等。根据调查情况分析学生对电脑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未上课前对学生有大概的了解。并能在课前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掌握水平,根据优差搭配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同组同学可以互相指导。

2.记姓名。信息技术老师一般任教的班级较多,要一一记住学生的名字不太现实。但是对学生来说,如果教师能在第一节课叫出学生的名字,他会觉得你很重视他,并因此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敬。所以,提前从班主任处拿到学生的名单,有选择地记住每个班的部分同学的名字。这对于信息技术老师顺利开展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准备好课堂教学内容

就我个人的习惯而言,第一堂信息技术课我一般不会按教材上安排的内容来讲课,我喜欢设计自己的第一堂课内容。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完全可以胜任这个方面的需求。

因为农村新入学的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层次不同,在设计时需要针对不同的层次进行不同的功能演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觉得在信息技术这门课上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能初步了解到在这门课程中会学到什么样的知识。

1.针对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我设计的功能展示有:

(1)计算机的文字编辑处理功能。风格各异的字体,可大可小的文字变换,字体的美化,艺术字的展示。

(2)绘图功能的展示:利用金山画王等软件进行画图功能展示。

(3)播放最新视频片断。

(4)游戏功能。

2.针对已有一定使用能力的学生,我设计的展示内容有:

(1)即时在线通讯功能。利用QQ、YY等即时通讯软件展示,可以展示到语音和视频聊天。

(2)邮件功能,在线文件传输。

(3)搜索引擎的利用。

(4)电子版的手抄报展示。

3.针对有较好基础的学生,我设计的展示功能有:

(1)电子相册、电子贺卡的制作。

(2)课件制作等。

(3)机器人运动。

三、形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和纪律

信息技术课堂,与其他课堂的一个明显不同之处在于:信息技术课堂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要求高、合作性要求更强,它鼓励学生多动手,允许学生走出去,跟同学一起讨论解决问题。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第一堂课中能够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这会让我们老师以后上课很轻松,学生也会学得愉快。我将规矩归纳为以下五点:

1.当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同学们要保持绝对的安静,认真地听讲,即使是你的电脑出现问题,也要等老师讲完了,再举手报告

老师。

2.当自己在练习时遇到不会操作的,允许你离开自己的位置,跟组内同学一起轻声讨论完成任务。

3.上课期间,电脑出现故障的事件时有发生,但必须给学生强调:再简单的故障也是故障,一定要让老师来处理,不要认为自己或者你的同学有多么专业,可以自行处理。如果是因为你们的处理不当导致我们的相应设备报废或给自身、别人带来危险,谁来承担后果?

4.强调不能将零食带入微机室,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都吃过苦头。两张电脑桌之间的缝隙,键盘抽屉里等死角都会出现学生无意或故意留下的零食袋。在第一堂课中可以展示因这些小问题造成的卫生打扫困难或者设备的损坏情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带零食进微机室的危害性。

5.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按老师的讲授进行大胆操作,不会操作的,不要以之为耻,要大胆地去问老师或会操作的同学。当然,最好是请教同学,因为同学们都在操作,老师一个人指导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通过实践,我的“第一堂课”激发出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强烈兴趣,明白本课程的大概内容,知道将来能学到哪些知识和技能,明确在信息技术课中应该遵守的纪律,为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篇10:第1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教案)

内容介绍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认识普遍存在的信息,体验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2)了解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过程。

(3)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感受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能够知道计算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感受信息对生活、学习的作用,初步形成善于发现信息问题,并主动获取信息、积极参与信息活动的意识。[课时安排] 1-2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①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等;②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难点:感受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信息的一些过程。[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理论部分,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信息是无处不在的,信息很普通,信息很重要,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就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诞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所以说计算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学生要了解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2、教学方法指导

①教师可通过直观教学法,让学生对出示的图片进行描述,说一说从中能得到怎样的信 优秀教案 第02课 认识计算机

好就收藏

加入收藏获取积分:

资源类别

小学教育 小学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资源格式

word版

授权形式

免费资源,无需注册,直接下载

添加时间

2011-3-2 / 2011-7-16

发表作者

admn888

下载提示

本站需下载工具网际快车(FlashGet)支持,如果没安装,请先点击下载链接按提示安装!

内容介绍

投稿发表资源,轻松赚取现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能够说出计算机的一般组成部分的名称。(2)能够说出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3)认识计算机桌面,掌握鼠标器的基本操作。(4)学会正确地开、关机。

(5)能够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并注意爱护它。[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计算机从外观上看的几部分名称;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桌面及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难点: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计算机知识的基础部分,学生除了应该认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的名称外,还要学会正确的开、关机及鼠标器的操作等基础知识。

2、教学方法指导

优秀教案 第03课 七巧板游戏

好就收藏

加入收藏获取积分:

资源类别

小学教育 小学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资源格式

word版

授权形式 添加时间

投稿发表资源,轻松赚取现金 2011-3-2 / 2011-7-16

发表作者

admn888

下载提示

本站需下载工具网际快车(FlashGet)支持,如果没安装,请先点击下载链接按提示安装!

内容介绍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鼠标器的五种基本操作。(2)学会使用七巧板软件进行游戏。

(3)了解一般软件的使用方法,知道利用软件的“帮助”来学习如何使用软件。(4)利用益智游戏,让学生“玩中学”,增加学习兴趣。[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2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鼠标器的基本操作来玩游戏;熟练使用鼠标器胜利完成游戏。难点:熟练使用鼠标器。[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上一课的继续,旨在让学生熟练使用鼠标器,掌握鼠标器的五种基本操作。通过玩七巧板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同时对软件的启动、退出、帮助等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2、教学方法指导 ①对于七巧板游戏的安装,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到一定的位置,通过演示和指导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找到游戏,并能打开软件进行游戏。

优秀教案 第一章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2课时)

好就收藏

加入收藏获取积分:

资源类别

小学教育 小学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资源格式

word版

授权形式

免费资源,无需注册,直接下载

添加时间

2011-3-2 / 2011-7-16

发表作者

admn888

下载提示

本站需下载工具网际快车(FlashGet)支持,如果没安装,请先点击下载链接按提示安装!

内容介绍

投稿发表资源,轻松赚取现金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特征。(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现状及未来趋势。

(3)初步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的编码方式和度量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顺利衔接小学与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使学生在心理上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4、行为与创新

加深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课时分配:第1课时主要讲述信息的有关知识,第2课时主要讲述信息技术和信息的编码。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看到每幅图片时的想法。五、六年制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第一单元第3课《动动手玩电脑》 教学设计

好就收藏

加入收藏获取积分:

资源类别

小学教育 小学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投稿发表资源,轻松赚取现金

资源格式

word版

授权形式

免费资源,无需注册,直接下载

添加时间

2011-3-2 / 2011-7-16

发表作者

admn888

下载提示

本站需下载工具网际快车(FlashGet)支持,如果没安装,请先点击下载链接按提示安装!

内容介绍

《动动手玩电脑》教学设计 合肥市蜀山小学 李劲松

一、教学内容

安徽省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第一单元第3课《动动手玩电脑》。

二、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思想,是以快乐学习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感兴趣的电脑游戏作为课堂主线,让学生能兴趣盎然地主动学习。整堂课的教学中,采用以浅显的光盘演示、既有协作又有竞争的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完全摒弃以往的学生以模仿重复教师课堂范例为主的模式。让学生在探究学习、快乐学习中体会成就感和乐趣,并顺利完成所要求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设计 2 课 题 2

《动动手玩电脑》 2 授课人

李劲松

新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全一册)

好就收藏

加入收藏获取积分:

资源类别

小学教育 小学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资源格式

word版

授权形式

免费资源,无需注册,直接下载

添加时间

2011-3-2 / 2011-7-16

发表作者

admn888

下载提示

本站需下载工具网际快车(FlashGet)支持,如果没安装,请先点击下载链接按提示安装!

内容介绍

投稿发表资源,轻松赚取现金

第1课 认识画图软件 教学要点:

一、用铅笔工具写字

工具栏的使用,学会运用鼠标进行简单的作图和修改,包括鼠标的拖动和橡皮擦的使用。

二、用刷子工具画树

加深鼠标的运用和及颜料盒的使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使用鼠标作画时必须考虑力度和时间。

三、基础好的学生可为图片加上草地和背景,或者自行创作。第2课 画规则图形 教学要点:

一、画一个漂亮的红屋顶

1、直线工具、矩形工具的使用

2、线宽的设置

3、填充工具的使用,重点在于封闭图形的填充

二、为小屋挂上钟

新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全一册)

好就收藏

加入收藏获取积分:

资源类别

投稿发表资源,轻松赚取现金 小学教育 小学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资源格式

word版

授权形式

免费资源,无需注册,直接下载

添加时间

2011-3-2 / 2011-7-16

发表作者

admn888

下载提示

本站需下载工具网际快车(FlashGet)支持,如果没安装,请先点击下载链接按提示安装!

内容介绍

第1课 制作表格

了解表格:即表格的构成、在学生生活中的应用。建立表格的基本操作: ①插入表格:用工具按钮 菜单命令

②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修改数据

③自动调整单元格 第2课 方格上的问题

①设置表格的环绕方式:解决多个表格在页面上的分布问题。②调整单元格的行高与列宽:通过菜单命令进行手动调整。③删除表格的行和列:

第3课 制作通讯录

新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全一册)

好就收藏

加入收藏获取积分:

资源类别

小学教育 小学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资源格式

word版

授权形式

免费资源,无需注册,直接下载

添加时间

2011-3-2 / 2011-7-16

发表作者

admn888

下载提示

本站需下载工具网际快车(FlashGet)支持,如果没安装,请先点击下载链接按提示安装!

内容介绍

投稿发表资源,轻松赚取现金

第1课 生活中的信息技术 [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

1、生活中的信息形式,信息的重要性;

2、信息的发展,信息道德。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信息,认识信息的重要性,树立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

2、了解信息的重要处理工具——计算机;

3、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以及自主探索能力与相互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课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信息的概念,认识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信息的概念,信息道德。

[教学准备]:普通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有人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吗

指导学生回答,情感激励;

篇11:信息技术教案第42课

神奇的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的与要求](1)初步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区分典型的局域网和广域网;初步理解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概念。(3)通过学习对电子邮件和网上信息共享有初步的感性认识。(4)对Internet 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Internet的兴趣。

[课时安排] 建议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网络的概念及网络的作用。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网络的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的,课堂教学要避免空洞的概念解说,尽新生事物介绍给学生。基于这一点,教材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了计算机网络概念,根据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没有给出计算机网络更精确的定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计算机网络,如果在网络教室上课,可以通过网上邻居来简单讲解计算机网络。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分布在同一教室的计算机局域网,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感性认识。对学生素质比较好的学校还可以向学生介绍网卡、网线和设置共享等进一步讲解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区分广域网和局域网,了解两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覆盖的范围,并根据覆盖的范围,引入遍布全球的因特网。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主要介绍了因特网的电子邮件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教师可利用教学课件给学生展示计算机网络的巨大作用和用途。如果在网络教室(有Internet出口)上课,可联入因特网,进入一些网上学校、网上图书馆、网上商店等,感受一下因特网上的丰富信息,初步体验上网的乐趣。

[参考资料]

第42课-1

一、计算机网络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并无精确的定义。为方便学习,可以将其定义为: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其进行物理上的连接,并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网络中的计算机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主从关系,即一台计算机不能强制启动、停止或控制网络中的另一台计算机。但是,计算机之间又相互连接,彼此之间能够交换信息,共享软、硬件资源。计算机网络连接通信有两种介质: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有线通信,即同轴电缆线、双绞线和光纤等传输介质;无线通信,即通过微波、地球通信卫星等无形介质通信。常见通信设备有:网卡、集线器(Hub)、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软件常见的有:Novell、Windows 9X、Windows NT、Unix、Linux等。

二、网络的分类 1.按覆盖的范围分类

计算机网络按其覆盖的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缩写为LAN)指在一个小的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的系统,规模可大可小,可能是几台计算机,也可能是几百台计算机,可以位于同一个教室,也可以位于同一家大公司。其主要特点在于,通信速度快,能支持计算机间的高速通信,可靠性较高,误码率低;网络节点的增加、删除比较容易;结构比较规则,拓扑结构主要包括星型结构、总线结构和环形结构。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缩写为WAN)覆盖面广,传输距离长,网络内的信息量大,但广域网的数据传输速度慢,误码率高。其网络结构多是不规则的,广域网上计算机型号多,网络操作系统也不尽相同,所以广域网的连接也比较复杂。广域网的传输媒体主要有卫星、电话网等等。

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是因特网,实际上它是连接各种广域网、局域网的一个国际互联网,任何一台计算机或一个计算机网络,只需使用TCP/IP通信协议,就能联入。我国已于1994年正式联入Internet。至今我国已建成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中国公众多媒体信息网(CHINA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等主干互联网络。到目前为止我国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有1254万台,网络用户达3370万。另外,有人将作用在LAN与WAN之间的城市网络划分为城域网(Metropolian Area Network,缩写为MAN)。

2.按交换方式分类

按照网络的交换方式分类,可划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混合交换。

第42课-2 3.其他分类

还有多种网络分类,如以太网、令牌环网、令牌总线网等,是按不同协议划分的网络;NT网、NOVELL网、UNIX网等,是按操作系统不同而划分网络;校园网、企业网、税务网、金融网,证券网、电子商务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等等,是按不同应用而划分的网络。

三、网络的作用

网络的主要作用是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其次是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易于分布处理。数据传输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信息的传输,这一功能为分布在各地的计算机用户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数据传输的最常见形式就是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和普通邮件相比具有快捷、低价的优点,很受人们的欢迎。只要是能够数字化的信息,如程序、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都能作为电子邮件的内容在网上进行传输。

资源共享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的作用,它包括软件共享、硬件共享及数据共享。软件共享是指计算机网络内的用户可以共享计算机网络中的软件资源,包括各种语言处理程序、应用程序和服务程序。

硬件共享是指可在网络范围内提供对处理资源、存储资源、输入输出资源等硬件资源的共享,特别是对一些高级和昂贵的设备,如巨型计算机、大容量存储器、绘图仪、高分辨率的激光打印机等。

数据共享是对网络范围内的数据共享。网上信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可以供每一个上网者浏览、咨询、下载。

另外,利用计算机网络还可以实现网上教育,网上办公,电子商务等。从而克服时空的限制,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四、局域网结构

第42课-3

常见的局域网有以太网(Ethernet)和令牌环网(Token Ring)。

以太网是一种总线结构网,示意图如上。联网的计算机使用相同的通信总线。总线材料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以太网采用一种叫“载波监听/多路存取”的通信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在同一时刻有多个计算机同时访问总线而造成的访问冲突问题,在这种通信方式下,以太网的数据传输率为100Mbps。以太网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性能价格比好。缺点是当网上用户增多时难免会引起访问冲突。

组成令牌网的各台计算机,是通过网卡和电缆联接到集线器(hub)上的,电缆可以使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线。从物理结构上看,令牌网呈以集线器为中心的星形状(如上图所示),但从集线器内部来看,各节点的计算机在逻辑上是串联关系,并成为一个闭合的环,数据在环上高速单向流动,每个节点按位转发经过的信息,并以令牌传递法来协调控制各节点

第42课-4 的发送,以实现各接点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令牌网的优点是易于主机相联,网络规模较以太网大,缺点是组建网络的费用比以太网高,出现故障也不易排除。

五、Internet 发展史

Internet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其前身是美国国防部的“ARPAnet”。最初的ARPAnet只连接了分别位于犹他大学、加州大学圣他巴巴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国际研究学院的4台计算机。为了能够联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并使数据传输更加可靠,ARPAnet的研究人员于70年代开发出了TCP/IP协议,从此,该协议就成为Internet的通行标准。在整个70年代,联上ARPAnet的计算机约有200台。

这时的ARPAnet,通信能力已趋于饱和,因而,在80年代,ARPAnet进行了扩建,NSFnet包括6个超级计算机中心,扩建后的网络称为NSFnet。这些中心之间有高速专线,作为NSFnet的主干线。在这一时期,美国国内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校园网和局域网也纷纷联入NSFnet,从而使NSFnet成为当时最大的TCP/IP网络,起着Internet的主干网作用。到80年代末,联上Internet的计算机数量已有8万台左右。

由于当时Internet主干网建立和维护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资助,所以只允许用于科研和教育的目的。但此时的Internet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国际网”,网上方便的信息共享和通信,对商界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因此,90年代,Internet开始走向商业化的经营方向。到1995年,原由国家资助的主干网NSFnet结束了它的使命,正式宣布停运,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多个公司分摊经营的Internet骨干网络。从此,Internet才真正向社会公众开放,任何团体、个人都可申请接入Internet。商界的介入,为Internet注入了大量的资金,使Internet得以飞速发展。

[参考教案] [课

题] 第42课

神奇的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的与要求](1)初步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能够区分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不同,能初步理解局域网和广域网。

(3)能过学习电子邮件和网络信息共享能够对网络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对于Internet有一个感性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42课-5 网络的概念及作用。[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或多媒体网络。[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我们刚开始学习计算机到今天,我们已经把计算机的许多知识和许多应用软件都学进我们大脑的“存储器”。可在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计算机都是一体的,任何一个计算机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相互的交换资料、传递信息、共享文件,把原本遥远的天涯海角变成咫尺天涯!这,就是神奇的计算机网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为什么会这么神奇。

二、新授

教师通过投影或屏幕展示一个校园网网络结构,并放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影片。1.计算机网络

根据出示的校园网结构图,向学生介绍:把许许多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在一起,就叫做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类型

出示幻灯片,分别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类型:局域网、广域网和Internet。3.计算机网络作用

通过多媒体影片和上网实例介绍,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网络的作用。(电子邮件、局域网的操作)

三、学生练习

(1)在教室内的网络上找到离自己最近的计算机和最远的计算机。(2)把教师机上的某个文件拷贝到自己的计算机上。

(教案设计:徐州市青年路小学

斌)

上一篇:六一儿童节送儿子的祝福短信下一篇:考上大学祝贺词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