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2024-04-25

谈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精选14篇)

篇1:谈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谈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中国创新精神的不足,原因之一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严重制约.其中,崇古、追求安稳的.文化心态,形成抑制创造力生长的社会心理基础;尊崇某些权威的社会伦理,成为阻碍个体自主意识与创造精神形成与发展的行为规范;重伦理道德、轻科学精神的社会风尚,影响科学精神的确立.面对新世纪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将传统文化整合成与“技术创新为驱动”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尤以以下工作最为重要:培养公平竞争意识,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培育法治精神,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追求科学精神,提供创新的永恒动力.惟其如此,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作 者:高炜 吴艳 作者单位:高炜(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呼和浩特,010021)

吴艳(内蒙古财经学院基础部,呼和浩特,010051)

刊 名:前沿 PKU英文刊名:FORWARD POSITION年,卷(期):“”(9)分类号:G0关键词:传统文化 创新 科学精神 文化整合

篇2:谈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谈阅读中的文化因素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英语语言中蕴藏着独特的文化.因此,我们在阅读英语材料时,一定要注意本民族的文化信息,才能深刻理解材料中的内容,挖掘出更深的含义.

作 者:曹芸 作者单位:黄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湖北,黄石,435003刊 名:理论界英文刊名:THEORY CIRCLE年,卷(期):“”(10)分类号:G0关键词:阅读 语言 文化 意义 方法

篇3:谈转化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消极因素

1 高职英语教学消极因素的存在

1.1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没有养成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 到高职学校学习, 大都是奔着学习和掌握一门专业技能而来的, 他们对学习喜欢也可得积极性旺盛, 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则抱着不愿意学, 和能蒙个考试及格侥幸过关的想法。还有一些学生抱有学好英语课程的愿望, 但因原来的基础差, 或是在初高中阶段没有学好英语课程的阴影, 对英语课程抱有先入为主的学不好的忧虑心理, 学习中很难保持一种“韧”劲, 见困难就怕, 见弄不懂的地方就搁置, 英语学习成绩也就很难保证。也有一些学生甚至在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听说训练, 对英语单词不愿意看, 更不愿意背, 课堂中所学知识既听不懂又讲不出, 由词汇量的匮乏, 导致能够及时使用的词汇短缺。英语课程和其他课程相比, 显现出知识的连贯性很强的特点, 高职英语教学本应在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中延续, 但是, 这个基础太薄弱, 部分学生甚至厌学和放弃对英语课程的学习。

1.2 教学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教学模式的束缚。高职学校英语课一直在沿循着传统的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模式, 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了, 学生自主学习明显不足,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听得多, 说得少;老师满堂灌, 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间交流得少。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 导致学生一味依赖教材与教师, 缺乏思考主动性, 教师习惯于知识传授, 不善于让学生做口语表达, 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过于依赖于老师, 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受限制, 老师的教建立在学生模仿和记忆的基础上, 不是建立在学生主动思索、主动理解的基础上, 进而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堂气氛沉闷, 严重防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 反过来也使教师不能顺利地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教学评价体系的束缚。目前, 对高职英语教学的评价, 多数院校采用的是“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这把尺子。然而, 历年的试题中真正考查英语应用能力的分值占多少呢?听力和应用文写作所占分值过少, “说”的能力根本没有考查。因为统考中没有对“说”的考查, 平时任课老师自然就理顺成章地搁置了这项训练, 所以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 哑巴英语”就不足为怪了。这说明, 现行的高职高专的教学评价体系尚不能充分体现教学目标。

2 转化与高职英语教学消极因素的对策

2.1 强化创新意识,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改革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 无疑也是转化与克制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实践活动的动力。从国际大环境看, 当今世界人才竞争异常激烈,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只有转变观念, 更新理念, 加快教学改革创新, 突破长期形成的按传统、凭经验组织教学和实施管理的思维定式, 才能探索出具有我国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新途径和新方式。从我国的实际需要看, 随着对外变流日益扩大, 社会各行各业对英语的需求与日俱增, 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介入高科技的重要理论与现代化教育技术, 直接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建设这一系统工程, 从教材的编写、教学重点、教学的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师的素质等方面必需予以改革创新, 调整和改进教学思路,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开展实用英语教学, 帮助学生提高实用英语技能, 培养高职高专英语实用人才。

2.2 强化以学生为本意识, 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课堂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 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让学生参加大量的语言实际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学生成为主体后,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双方积极互动, 共同受益。针对高职绝大多数学生基础差, 兴趣淡, 及语言学习的重理论性的现状。我们的培养思想不妨进行适当的转换。课程目标的定位也应以适应学生的能力, 水平和实用性为原则。我以为高职英语教学应当强调语言学习的应用性。网络资源的利用能极大地为学生提供课文学习所需要的教学资料, 背景知识等。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选择不同水平级别的材料或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能力现状, 根据个人需要, 多时间、多地点地学习。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 图文并茂, 能使教学形象化、立体化, 更为生动,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习潜能。同时, 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 这些手段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要重视创设语言环境, 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听和读,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口语表达来增加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体验习得语言知识的的喜悦, 激发学习兴趣。

2.3 强化学以致用意识, 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篇4:谈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一、课堂气氛沉闷。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心境

心境是制约学生思维等学习活动的决定因素。良好的心境能使人观察敏锐、想象丰富、思维敏捷,使学生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而消极、紧张的心境会抑制思维的开展,甚至使思维停滞。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在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达到“寓教于乐”、培养学生思维及创新能力的目的。可是,有的教师的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明显地影响了学生的认知思维活动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造成学生思维迟钝、滞后、思路不畅。尽管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遵循“启发式”等教学原则,但由于学生思维活动出现了不良反应,常常出现启“而”不发的场面。

二、教学程序颠倒,违背了学生的思维规律

中学语文课本中,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在教学流程中,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法,文学作品的教学都不能违反“循言”-“明象”-“悟理”这样的程序,可是有的教师恰恰相反。在一次优秀课评选中,有四位教师均执教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忽略了由“言”入“象”这个重要程序。他们并不引导学生从读书开始,而是依据语言文字进入形象世界,而是抛开文章,热衷于引导学生以获取某些思考题的答案和结论为满足。尽管有个别教师也要求学生“读”了,但此时的读是为读而读,做做样子,也就是让听课者知道,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是有“读”这一个环节的。而这种机械性的教学流程设置说白了就是让学生念经式地草率读过两节文字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分析出什么“主题”“特点”等。试想,这种教学模式怎能让学生去深刻领会文坛大家的美妙意境,这种颠倒了“循言”“明象”而获“理趣”的程序的教学方法,严重违背了学习文学作品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再从逻辑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规律,应该引起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切不能本末倒置,为形式而置学生的思维发展于不顾。

三、教学节奏太快,剥夺了学生的思维时间

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一般要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等过程才能完成。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时间是思维发展中所必需的营养素。而有人一味提什么“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口号,是有悖于学生思维规律,和学生的主体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的教学节奏太快,剥夺了学生应有的思维时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有的教师讲课速度太快。他们即便在讲授一些抽象性比较强的新知识和新理论时,也是一句接一句如连珠炮似的,滔滔不绝,句与句之间没有适当的停顿。在他们的课上,即使教师听了,也有点气喘不过来的感觉,更何况学生。(2)所给思考问题的时间太短。有些教师提出了思考性的问题后,让学生通过课文自学得出结论。无疑,这种安排是合理的,也是符合认知规律的,但由于教师不习惯看手表,怕频繁看手表给听课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因而也就只凭主观感觉来控制时间。

四、教师自问自答,导致了变相的“满堂灌”

有的教师在提出问题后,接着让学生回答,还未等学生回答就越俎代庖,自问自答了。这跟问题设计的难易度把握不准有很大关系,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这也就是为问而问,毫无实质意义!

课堂教学的真谛是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但由于教师对问题设计的难易度把握不准,致使学生难以适应,使得教师的活动主宰了课堂,变成了教师在演“独角戏”,导致了变相的“满堂灌”。教师在课上讲得眉飞色舞,十分辛苦,而学生听得糊里糊涂,莫名其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发挥学生的主体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行为,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地展示。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力求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学生思维的消极因素,强化自身的文化修养,使语文课成为一个开放、自主,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社会综合性课堂,让孩子们的那份学习的纯真,不要因教师的“好心”和教师的“下意识”而毁坏,做—个有新课标精神,有师德修养的新型教师。

篇5:每日管理建议:肃清团队消极因素

老板应该尽量同时做到上述两个方面,但研究显示,消极的信息、经历与人造成的影响要远远强于积极的信息、经历与人。

因此更有效率的办法是,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清除内部的消极因素,

这可能意味着要清理那些恼人的障碍,或者防止破坏性行为给员工带来不利影响。

情绪暴躁、行为怠惰或言行污秽极具传染性。因此,减少这些消极因素,就等于让员工有更好的机会发光发热。”

--摘自《正难压邪:事实教你如何管人》(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 Evidence-Based Advice For Bosses),作者Robert I. Sutton。

★ 每日管理建议:别让薪资牵制职业发展

★ 每日管理建议:80後90後如何与上司相处?

★ 如何激励员工奋发上进

★ 激励员工积极性范文

★ 员工激励方案

★ 员工工作建议评语

★ 激励员工的语录

★ 激励员工励志故事

★ 领导激励员工的话

篇6:谈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家庭因素对独生子女人格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独生子女的`成长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独生子女的人格社会化过程之中,家庭因素具有极大的阻碍和推进作用.就其消极作用结合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心理缺陷,从家庭教育的关系、目标、内容、环境、方式等方面做详细分析.

作 者:许华 陈义新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重庆,400715刊 名: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POLYTECHNIC COLLEGE年,卷(期):18(3)分类号:B844关键词:独生子女 心理缺陷 家庭消极影响

篇7:浅谈民警消极作为原因及对策

公安工作三大历史使命及其宗旨的高度予以高度重视。

一、民警消极作为的原因

(一)新形势、新情况、新起点与旧执法观念的碰撞严重制约民警的工作积极性。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为端正执法指导思想,为增强广大民警执法为民的意识,对队伍和执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了硬措施,如“五条禁令”、“五项规定”以及执法质量考评办法等。这些措施的出台,对民警和一部分公安机关领导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有效改善了公安机关的公众形象。但由于传统执法理念和方式的惯性作用,“急刹车”后,一些民警不能正确认清形势,适应时代要求,对以往“管人者”的心理优势,“棍棒下出案子、口供里出证据”的行为习惯产生“怀旧”、“留恋”情绪,没有把思想转变到“执法为民”的新观念上来,从而感到束缚了手脚,民警旧的执法理念与当今新的执法环境下对民警的要

求的矛盾短期内难以调和。

(二)执法要求相对提高与民警综合素质较低的矛盾以及“利益驱动”的受限是民警工作消极的内因

1、作为执法的主体,民警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执法的过程和结果。新形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安工作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这就要求公安民警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执法为民的本质,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和准确执行法律法规的能力。这时执法工作的高要求与民警素质偏低的矛盾就十分突出,存在说不过、跑不动、打不赢的问题,民警的业务水平、法律水平、办案技能、技巧与现实要求差距很大,而且在短时间内民警的综合素质难于提高。

2、政治利益,拿刑讯逼供来说,在无其他有力证据证明犯罪时,审讯人员使用刑讯逼供手段获取口供,的确能取得快速破案的短期效应,并造就刑讯逼供者有能力、有魄力、善断案的光辉形象,政治利益随之而来。但在目前的执法环境下,审讯人员失去了这一“捷径”,必须通过强化预审能力才能适应工作需要,而预审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这种情况下一些“破案能手”就会感到束手束脚,光辉形象就会大打折扣,随之而来的各种奖励也会消失,消极思想的产生也就不难理解。、经济利益,纵观执法中存的问题多数直接或间接的与经济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旧的执法要求下,部分民警热衷于办理一些有“油水”的案件,但在新的执法环境下,“油水”的取得必然付出成倍的代价,这种状况下,部分热衷于追求经济利益的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四)队伍管理的快节奏与民警的适应能力迟缓的矛盾。上级公安机关出台了不少条令和禁令、考评办法,强化执法为民的观念、服务的观念、人权的观念、法治的观念等等,无疑是正确的,是符合当前形势要求的。但是由于“弯子”转得太急,一些禁令存在与基层实际脱节的问题,没有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一棍子”打死,不免出现了民警动辄得咎的现象,因而使他们产生了一种人人自危的感觉。端正执法思想没有真正入心入脑,成为民警的自觉行动,而是一种被迫服从,是不得已而为之。目前,抵触情绪、埋怨情绪、悲观畏难情绪在基层民警中有所蔓延,甚至出现“与其出去找死,不如在家等死”的说法。加上各级领导机关的各种考评过多过滥,并且都要逐一排名、末位淘汰,基层民警感到不胜负荷,压力很大,难以适应。

(五)规范执法的快变化与法律、法规、办案程序的慢配套的矛盾。当前公安机关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然而操作层面上没有及时跟进、出台相应配套的法律、机制、手段,导致基层公安机关在工作实际中碰到了不少难题,基层民警感到无所适从。如审查手段,一方面强调从严审批留置,另一方面刑事传唤限定在12小时,留置最长在48小时内要对违法犯罪嫌疑人作出处理,这对警力普遍紧缺的公安机关来说,民警往往只能通宵加班;再如取消收容遣送,实行自愿救助办法后,对城市流浪者和不够法定责任年龄的三无人员的扒窃、抢夺等案件,因种种原因无法取证,案件常常无法处理,只能口头教育释放;还有新《行政许可法》颁布后,特种行业管理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六)“人权”呼声高涨与法律配套相对滞后的矛盾。当前人民群众对人权、民主、自由、公平、正义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有一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片面理解、强调人权,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使民警遭受乱投诉的问题呈上升趋势,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时常受阻,甚至被谩骂殴打。极大的挫伤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二、对策

(一)加强执法为民的教育。目前,公安工作正处于从人治到法治根本性转变的转型阵痛期,民警的思想波动甚至消极作为是一种阶段性的反映。这些也是我们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关键是要减少成本、缩短付出代价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强化执法为民的思想教育,明确公正、严格、文明执法的必要性,切实转变观念,端正执法为民的思想教育,在公安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完整、准确地体现执法为民。

(二)着力于民警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素质不强、能力不高,工作必然盲动,疲于应付。身心劳累也就不难理解。我们发现只要工作成绩突出的民警,他的工作思路、综合素质必然较高。因此,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强化民警学习统筹方法的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这项工作绝非一朝一夕,关键是具体工作中,基层领导要亲历亲为,手把手传授,寓教育与管理,寓教育与日常工作。

(三)尽快构建执法配套机制。建议上级公安机关尽快研究、出台公安工作转型时期便于民警依法执法的操作性规范,加大配套措施的跟进力度。如在民警办案审查手段方面予以便利,在执法考评方面删繁就简,防止走偏,搞形式主义,尽量做到既要督促下面严格执法,又要方便执法,从而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各项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探索以“首问责任制”为核心的长效监督机制。一方面要积极创新队伍管理机制,突出抓好内部管理,在目标管理考核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以定期考评为形式,以兑现奖惩为手段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积极营造以落实责任为目标的争先创优、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充分激发队伍活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各项执法办案、警务公开、第一时间调查取证、先期处置方面的问责制约机制,进一步贯彻上级的各项禁令,严管、严查,约束民警的乱作为、不作为行为,以确保队伍不出问题。

(五)多策并举、合理整合社会资源,捍卫公安机关的执法尊严。一是要克服“老大”思想,转变工作作风,通过看是平淡但不失真情的日常小事,加大对群众的感情投资力度,用以密切警民关系,用以调动群众为公安工作的积极性,最终使公安工作步入民警和社会各界的互动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二是积极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和法律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活动,扩大交流,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正面宣传鼓劲,通过建立“新闻发言人”、“警情通报”、“警务公开栏”等制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弘扬正气,振奋警心,同时对诬告、陷害、侮辱、谩骂、围攻、殴打等侵害民警正当权益的行为,依法打击处理。以期达到捍卫公安机关尊严,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的目的,最大限度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要用足用好联防队伍、治保组织、企事业单位保安队伍等协勤力量。这些工作需要我们民警转变一种观念,我们是利用这种力量,而不是领导这种力量,这就需要我们民警放下架子,以丰富的感情与协勤力量打交道。当然,这些工作必须以基层领导强有力的支持,必须以基层领导与各单位充分的协调为前提,这种协调必须尽其所能,必须到位,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使这股力量为我所用。

(七)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平台。

公安队伍是和平年代流血牺牲最多的队伍,公安民警不仅随时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而且更多的是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要使这样一支队伍保持依法积极尽责的旺盛斗志和战斗力,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公安机关的领导一定要对民警从政治上关心,人格上尊重,精神上鼓励,工作上爱护,业务上培训,生活上体恤,切实帮助民警减轻压力,调动积极性。努力构建新形势下从优待警的激励机制平台,积极探索、逐步完善新形势下从优待警的不同措施。

激励机制包涵工资、福利待遇激励机制、晋升激励机制和荣誉激励机制。公安机关开展工作只靠约束是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只有完善了激励机制才能从根源上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机制要与约束机制综合运用,尤其是要以健全的考评机制为基础、为依据。对于勇于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当场抓获违法犯罪分子的,要作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各单位年底考核中应予以突出,经济奖励配套跟进。从目前来看,因财力问题,经济激励有很多局限性,但我们可将用作奖励的经费有重点地进行分配,具体做法可以采取减少评选名额,提高单个数额,特别是优秀公务员、嘉奖的名额应大幅度向基层单位倾斜。因为无论历史的看,还是从目前来看,实战单位民警都要比机关科室民警辛苦得多,所以经济激励的倾斜也就在情理之中。

再者,政治待遇上,这是个非常敏感也非常至关的问题,解决不好这一问题,我认为想从根源上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意识根植于民警局限于形式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当然这并不证明我们的民警没有除暴安良、见义勇为的意识,加上在现有资源合理流动的市场条件下,各种因素的制约使得经济待遇始终不能根本解决,民警现有待遇和付出及不成比例,政治待遇的突出作用就很显然。调查显示:很多民警选择警察职业的原始动因无外乎:为稳定的生活保障而来;为“奔头”和“前途”而来;为警察的社会地位而来;很极端的为警察的“特权”而来。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日趋完善和警察队伍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后两种动因会日趋减弱,所以利用好政治激励,解决好政治待遇已成为健全激励机制的首选。运作中可采取与单个办案小组业务成绩挂钩,与全年有无违法违纪挂钩,责任连带制、考核捆绑制和分解制并用。捆(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绑制用以凝聚力量,分解制用以激励个体积极性。成绩突出民警不论是实职还是虚职予以破格提拔,以此形成一种公正、透明的用人机制。做好了,笔者深信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一定能从根源上得以调动。

篇8:谈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1 大众传播和当代文化塑造之间的主要关系

大众传播主要是指利用一些先进的传播技术手段, 对社会上的大众进行信息传播。文化塑造主要是指完善并且丰富一个时期内的文化, 并且对文化进行积累, 进行文化传承, 不断的发展文化, 同时对文化发展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大众传播和当代文化塑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大众传播主要是通过各种传播途径, 促进文化的不断发展, 大众传播将主要的信息传播出去, 这样就让受众产生一个接受的心理。他们在进行传播信息的时候, 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意识传播下去, 传播的过程是具有专业化的, 传播的信息受到了主观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的影响。

文化塑造对大众传播有很大的影响,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在文化背景和文化现象的背景下, 大众传播的内容开始有了很多的选择。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也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起来的, 伴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 信息传播开始凑从最初的文字形式演变为多种形式, 大众传播一直在不断更新新的理念。大众传播给文化塑造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通过传播信息, 让人们有意识的对某种特定的文化产生一种共鸣, 同时加深受众的思想观念, 对受众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进而, 更好的发挥出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文化塑造主要是与大众传播的传播信息在思想上保持一致, 进而通过这种方式, 指导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在当代文化塑造过程中, 大众传播扮演者载体的角色, 推动了我国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通过传播信息, 对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大众传播消极因素产生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大众传播的主要功能就是给人们传播信息, 把娱乐带给大众, 大众传播在当代文化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我国大众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大众传播的手段具有先进性, 传播的方式也开始出现多样化, 大众传播的主要渠道开始呈现广泛性的发展趋势, 大众传播对当代文化塑造的影响也不总是积极的, 也有消极的一面, 主要是因为大众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因素。这些消极的因素是相互制约的, 其中传播的主要内容是非常复杂的。因此, 大众传播消极因素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2.1 大众传播对文化的认识能力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运行和发展, 大众传播的方式也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有些大众传播开始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 没有从受众的方面考虑问题, 这样就使大众传播的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有些大众传播与商业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 这样就把大众传播与消费文化掺杂了一起, 这样就导致大众传播方式出现了变化, 大众传播的真正功能没有发挥出来。例如:电视在播放一些节目的时候, 都会追求一个收视率, 这个收视率能够增强电视的经济效益。伴随着我国网络系统的不断运行, 很多的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开始出现, 大众传播媒体为了提高传播的经济效益开始对奢侈品消费和物质享受进行过分的关注, 这些方式破坏了大众传播的主要形式, 给受众在接受信息的时候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背离了大众传播的应尽的社会责任。大众传播主要就是为了使受众能够通过他们传播信息的方式更好的接受各种信息的过程, 主要是引导当代的文化, 积极的倡导引领文化。

2.2 传播的主要方式不够完善

大众传播的方式是不同的, 其传播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大众传播在传播的内容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也是当代文化中飞存在着的文化差异, 大众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网络等传播媒介进行有效的传播, 传播的方法不同, 所产生的传播的效果就不一样, 不同的传播方式对文化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在用报纸进行传播的时候, 由于报纸会将一些内容强加给读者, 是一种属于强制性的让受众接受信息的一种方式。大众传播出去的信息到受众的心理会有个反馈的过程, 如果反馈的过程不够完善, 那么就会导致受众的思想认识不统一, 不够全面, 然而电子媒体的传播信息的方式改变了那种单一的报纸传播的方式, 但是大众传播在内容上却缺乏了一些有效措施, 一些网络媒体无人管理, 造成了当代文化塑造的满目性和不确定性。

3 大众传播消极因素对当代文化塑造的影响

大众传播消极因素对当代文化塑造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3.1 缺乏创新

国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其文化历史背景源远流长, 然而在当今社会, 一些人不愿意接受传统文化, 忽视了一些文化的真正意义。我们不能丢掉传统文化, 同时也要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不断的学会创新。

3.2 大众文化的炒作现象严重影响当代文化塑造

在近几年来, 一些“山寨的文化”不断出现, 在大众传播的充斥下, 山寨文化的身价也开始提升了, 这样就给当代文化塑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种炒作, 扭曲了大众传播的真正价值。

4 大众传播消极因素对当代文化塑造的影响及对策

4.1 对大众传播的主要方式进行把关

大众传播的内容对当代的文化塑造的影响有利, 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当今社会, 大众传播要进行把关, 要跟随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传播, 传播的角度要新颖。大众传播要承担起社会文化的传承能力, 并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2 建立好大大众传播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

大众传播在进行信息传播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目标的, 要对大众的传播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控制, 大众传播的方式不能只是停留在纸质的媒体上, 应该采取多种传播方式。大众传播应该和受众建立好关系, 大众传播应该知道受众需要的信息是什么, 什么样的信息对受众具有价值。同时还要利用各种形式度大众传播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进而使大众传播的管理能力发挥出来。

5 总结

综上所述, 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对当代文化塑造的影响很大, 大众传播为当代文化塑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大众传播的方式有很多, 为了完善大众传播的方式, 为当代文化塑造创立有利的环境, 那么就要积极的引导大众传播方式, 进而使我国的当代文化塑造向着积极的环境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 :111.

[2]王玉德.文化学.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6 (1) :6.

[3]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 (1) .

[4]李旭.当代中国文化场域中三种文化的合法性及其身份危机.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8 (4) :56-59.

篇9:警惕校园中的消极因素

1.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在校园内大有市场,学校老师奈何不了他们,导致这些学生肆无忌惮(从媒体报道及网络上也曾看到过一些校园暴力事件的视频,触目惊心),一些不辨是非的学生盲目跟随,形成校园内重要的不良因素。

2.“我不想学习,我就想玩”成为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追求”,这种风气被学生认可是从1998年减负开始的,不学习的学生在校园内不再受到歧视,反而成为一些缺乏上进心的学生的奋斗目标,曾经就有学生与老师说“我就想跟焦某一样玩”(这个焦某是小升初没有参加考试,就升入中学的学生,平时根本不学习,就连父亲的名字都写不对),一位研究青少年犯罪的专家曾说,“预防犯罪从刻苦学习开始”,这种不学习的不良风气成为校园内的主要不良因素。

3.学生着装随意,穿着没有学生样,有的是比名牌,有的是比新潮,由于没有统一要求,学校不好掌握标准,使其成为校园内的隐性不良因素。

虽然这些消极因素显现在校园,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为学生间的互相学习提供了平台,也为这些消极现象的复制提供了时空,但问题的根源却不全在校园,主要责任在家庭、社会。因此改变这种现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校教育真正实现“德育为首”

有面子,为自己是教师不得不管,而不是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或者平时疏于辅导只是在出现问题时才与学生交流,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关怀,所以教育没有效果。

教育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事件,处理问题的策略都不相同,这种千变万化的教育机智只能来自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关注与爱护,关心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育无小事,而教师只有踏实做好小事才能成就教育大事。如,真诚地给学生讲题,主动与他们打招呼,课前课后及时问一问他们学习的情况,课上多提问、练习时多指点,持之以恒地从细节处帮助问题学生。

古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七岁正是孩子完全接受家庭教育期间,因此问题学生背后一定有问题家长。从我校问题学生来看,家长的问题主要是:对学生身体的呵护胜过对心灵的滋养;对学生的学习只要结果,不愿付出更多过程的努力。如,学生苗某课上严重违纪,教师怎么教育也不行,请家长到校共同研究教育方法,怎么请也请不到,但有一天该生打架了,只是有点皮肉伤,一个电话家长二话没说就到了学校,这种行为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现在这样的家长还有很多,使学校的教育难度增大了。当然,家长都是未经培训就上岗的,在什么也不懂的情况下,只关注孩子的身体、吃喝也情有可原,孰不知孩子的身体受了伤很快就可以康复,而心灵的扭曲是很难复原的,

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完成受教育的义务。怎样才算完成了义务呢?完不成义务会怎样?没有明确说明。这样就使学生只享受权利不用履行义务,或者说爱做什么做什么,对产生的后果不用承担责任,这也是现今学生在学业上不思进取、做事不计后果、缺乏责任心的重要原因,国家教育权力机关应在此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制定一些措施,为中小学教育树一面大旗,在民众中产生正确的导向,从而在社会上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成为学校教育良性发展的坚强后盾。

人有三成人,其中一条就是“知恐惧成人”,只有给学校教育一个底线,做人的底线,这样校园内的消极现象才会有所收敛,才可能培养更多合格的人。

篇10:浅谈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浅谈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两种语言的.文化因素差异对英汉互译所造成的影响,并阐述了其相应的对策.

作 者:魏万德 余淑红 Wei Wande Yu Shuhong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430070刊 名:中国水运(学术版)英文刊名:CHINA WATER TRANSPORT年,卷(期):20088(1)分类号:H315.9关键词:文化因素 英汉互译 影响

篇11:资料:中国文化中的和平因素

中国具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是和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的和平文化源远流长,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尊重。英国哲学家罗素作为有先见之明的西方学者,早就指出:‚(中国人)统治别人的欲望明显要比白人弱得多,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尽管中国发生过很多次战争,中国人天生的面貌仍是非常平和的‛

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和平文化资源。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三大派的和平论:秩序的和平论——儒家,行动的和平论——墨家,取法自然的和平论——道家。他们的思想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一直延续着中国的和平文化。也就是说,和平文化深入于中国文化的骨髓。

中国文化的内容是讲求和平,反对冲突和战争的。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有巨大影响。儒家强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不强求别人,不干涉别人的事情。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别人不赞同自己的观点时,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当自己不赞成他人的做法时,‚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提出劝告,对方不理睬,也不以武力去强行制止。当双方之间出现分歧时,应当礼让,避免冲突,‚君子无所争‛。当对方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时,也要冷静对待,不要以怨报怨,而要宽容大度。儒家反对流血冲突,‚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对于不赞成自己观点的其他民族,只能通过道德去感化他们,而不应当动用军队去征讨。如果冲突已经发生了,必须和平解决冲突。‚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和解是解决冲突最好的办法。无论是大的战争还是小的冲突,都应当通过‚和‛来解决。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和平思想。认为大国地位不能靠武力来确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望只能靠自己的道义感召力来获得,孟子反对以武力征服小国。孟子反对强国试图凭借武力统一天下的做法,他严厉谴责通过征伐扩张强权,认为依靠武力征服别国,是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草菅人命,这是罪大恶极的行为。但是,儒家也强调必须有必要的自卫.如果别人发动武力攻击,就必须以武力去应对。不组织军队,不进行军事训练,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一旦别国侵略,百姓只能束手待毙。所以儒家思想中的发展军备是防御性的,是为制止和对付敌国的侵略。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仅次于儒家。与儒家相比,道家的和平反战思想更为彻底。道家首先从意识上反对争斗,倡导‚不争之德‛。老子说:‚水利万物而不 1 争‛,要象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与事无争。认为在意识上‚不争‛,就不会和他人或他国发生冲突。道家还强调要消除争斗的能力,倡导‚柔弱之道‛,认为力量强大了会带来灾祸,‚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不以兵强天下‛。道家明确反对战争,认为军队是凶害之物,没有任何好处,残害人民,荒芜田地,‚兵者,不祥之器‛。

墨家兼爱非攻,不主张打仗,可以说是爱好和平的思想。

中国独特地理环境中孕育出的中国文化的和平反战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对外战争和对外交往。中国的对外战争基本都是迫不得已的、防御性的,近代以前是为抵御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战争大都是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的。和亲、修长城、守边关是中国古代对外防御战略的主要特点。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中国也很少以强凌弱,凭借武力压迫和吞并弱小民族,而往往如孟子所说,‚以大事小‛。历代统治者对来华访问的外国使节都给予尊贵待遇;明朝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并未象西方殖民者那样进行掠夺,而是为展示自己的天朝大国形象,给沿途各国带去了珍贵的珠宝、锦缎、瓷器等,虽然主观上有自大的一面,但客观上是通过软实力,以和平方式显示自己的影响,促进了与其他国家的物质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近代以来,中国更是只有遭受列强侵略、欺凌的经历,而从来没有对外扩张的历史。一次次的战败、求和、割地、赔款,使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屈辱。

历史文化和历史遭遇影响着今天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与一切国家友好往来;但同时又有原则,有自己的立场,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主张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反映了‚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和为贵‛的传统思想。而既不干涉他国,同时反对他国干涉,反对战争,反对使用武力,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行为的政策,也是结合自己文化传统和历史教训而制定的。这既是儒家反对‚以力服人‛和道家主张‚不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又是基于自己近代的遭遇而表现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近代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应该在中国重演,也不应该在世界其它地方重演。

篇12:论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论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因此,如何在翻译中实现文化的传递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就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以及在翻译中实现文化传递可采取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作 者:李彬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年,卷(期):“”(2)分类号:H3关键词:文化 文化传递 翻译方法

篇13:学生习作中的消极因素及其纠偏

关键词:学生习作,消极因素,纠偏

目前, 学生习作中大致存在以下几种消极现象:

一是低俗认识的表现

例如, 在《知识也是财富》的命题作文中, 一位学生说:“知识也是财富, 只要读好书, 就能考上好大学, 就能找到好工作, 就能赚大钱。”一位学生说:“知识也是财富, 一个人有了丰富的知识, 才能考上公务员, 以后做大官, 挣大钱。”显然, 这两位学生把“财富”等同于金钱, 其间还夹杂着金钱至上的观念, 这种看法过于现实, 未免流俗。再如, 有一位学生在《拥有知识, 真幸福》中写道:“在这年头, 学习必须要好, 如果不好只能让你一败涂地。只有拥有知识, 才能在就业时找到好工作, 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没有知识的人, 当然找不到好工作, 常常让人瞧不起。他们在年老的时候只能慨叹:‘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这可能是当今普遍的社会现象, 把知识和工作挂起钩来, 知识似乎很重要, 很值钱, 这种功利的思想对学生已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里不禁要问:拥有了知识, 拥有了好工作, 真的幸福吗?

二是不良情绪的流露

例如, 一位学生在《名次, 我的快乐之源》中这样写道:

也许许多学生都非常讨厌考试吧, 我也不例外。考试名次, 对于好学生来说, 非常重要;差生呢, 又何尝不是呢?

那次没考好, 我无精打采地一路走回家, 被爸妈骂了一顿, 郁闷极了。于是, 我暗下决心, 一定要考好下一次……

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考进了前三名, 喜悦的心情还没有完全消散, 就迫不及待地冲回家。这可谓名次乃人生一大乐事也。

妈妈拿起考卷, 微微点头, 拍拍我的肩膀说:“不错, 有出息!”爸爸额上紧皱的眉毛顿时舒展开来。一家人其乐融融, 喜气洋洋。桌上的菜也丰盛起来了。

啊, 名次, 难道有魔力?名次, 我的快乐之源。

纵观整篇习作, 作者心系考试名次, 情绪随名次波动变化, 这当然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但把名次作为快乐之源, 似乎太过分了。这是一种热衷分数的不良情绪的自然流露, 在学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是道德问题的显示

例如, 一位学生在《帮助》中写道:“体育考试中, 监考老师相当地仁慈。跳远时, 我脚尖踏在线上, 老师说过了, 他帮了我的大忙, 让我得了一个A, 我真得感谢他。”显而易见, 作者的道德认识发生了偏差, 明明是监考老师的失职, 还说是对他的帮助。应该批评的做法, 还要在习作中表示感谢。又如, 一位学生在《感受温暖》中写道:“突然, 有几个人拿着棍子追着我打。过了几分钟, 我最好的朋友××来了, 他还带来了几个好朋友。双方便开始混战。最后, 我们赢了, 发现××身上多了几处伤疤。看着这些伤疤, 我感到我好温暖。”这段文字叙述的是打群架事件, 明显带有暴力倾向, 带有江湖义气。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不内疚, 反而感到温暖。这是不道德的思想行为, 必须深刻反省, 应受到批评教育的。

对于这些常见的消极现象, 如何对症下药呢?

一.注意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与修正思想认识的统一

有一位学生在《这就是幸福》中写道:“在我们现在那么大是多么的幸福, 大人们把我们捧在手里怕化了, 放在一旁怕冻着。家里的大人们辛辛苦苦地为我们做饭做菜……我们吃完后, 他们还要把桌子清理干净, 我们什么事也不用干, 是如此的幸福。”在家里不做事就是幸福吗?作者的理解显然是片面的。这时就要提醒作者思考幸福的含义, 想想怎么做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或者把它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呈现出来, 请班级学生围绕“幸福”的话题参与讨论。通过反思、辩论等, 学生自然明白这样的幸福缺少了一点什么, 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幸福需要自己的付出。最后要求作者进行修改补充。于是就有了“抢着抹桌子”、“争取洗碗筷”“尝试做晚饭”等续写, 真正点到了幸福的含义。

有一位学生在《拥有这样的父母, 真幸福》中写道:“我的父母教育我说:没有害人之心, 也得有防人之心。出门在外不可以和陌生人来往, 即使最好的朋友, 也得留一点余地, 以免伤自己太深……拥有这样的父母, 我真的很幸福。我十分感谢他们, 他们的教育对我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姑且不说要不要与陌生人说话, 对最好的朋友也要留一手, 肯定是不可取的。这不禁让人疑惑:父母对子女这样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误?对于父母这样的教导“十分感谢”正表现了学生对于人际交往的世俗认识, 由此可见世态炎凉对于学生的负面影响。这样的结果不是让人幸福, 而是令人担忧。同样, 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 要在引导学生辨清是非, 端正认识上下点功夫。

叶圣陶先生特别强调认识能力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他说:“通过写作文, 必须在认识方面下功夫, 思想认识是文章的质料, 有质料是首要的。”他还说:“认得深切, 写出来当然亲切, 识得浅薄, 写出来不免浅薄。”因此, 教师在指导学生修改问题作文时, 首先要引导学生深入反思, 深化认识, 修正自己的认识偏差, 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

二.注意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与培育积极情感的统一

一位学生在习作《盼望》中这样写道:“今天早晨一起来就有一种冷冷的感觉。去上学的路上看见地面的水潭都冰了, 还有厚厚的霜。真讨厌这样的冬天。冷么, 冷得要命, 雪呢, 又不下的, 超不爽的。冬天能吸引我的就是雪了, 可就是不下。如果能下雪, 再来一场雪灾多好!”这样的想法当然是真实的, 可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大多数人的痛苦之上, 就有点不道德了。此时, 引导学生看看雪灾的场景, 想想雪灾的危害, 就喜欢不起来了。建议学生将“雪灾”改成“瑞雪”或者“小雪”, 这样既有诗意, 又有美感, 才能给人真正的乐趣。一词之改, 境界不同。作为语文老师, 一定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一位学生在习作《考试以后》中这样写道:“考试成绩终于出来了, 我的英语挂了红灯。我低着头默默地走出教室, 在走廊上狠狠地把垃圾桶踢了一脚, 心里似乎痛快了一些……”老师发现学生考试失利后发泄手段存在问题后, 及时同学生进行沟通。在指导学生修改时, 建议将“踢垃圾桶”改为“踢小石子”或“踩落叶”。这样, 既符合孩子发泄情绪的心理, 又避免了损坏公物的嫌疑。一个细节可见道德素质的高下。因此, 在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时, 要注意培育正确的情感。

诚然, 学生写作要说真话、实话。但真话、实话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 怎么写吗?当然不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真话、实话还要求有个客观的标准, 就是准确性。无论心里怎样想, 必须所想的是具有准确性的。照样说出来或者写下来才是真话、实话。”一句话, 指导学生写作或评改学生习作时,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更要坚持健康、向上、纯真、美好的情感导向。

三.注意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与学习为人之道的统一

一位学生在习作《和你在一起》中写道:“明明我做了错事, 你却为我受了班主任的一通狠批。我知道错怪了你, 可是不明白你为什么把这件事给顶了。课后, 我问你为什么, 你只说了一句:‘没什么, 当你是兄弟。'听了这句话, 我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当时, 我想:你真是我的哥们儿, 和你在一起不吃亏。”字里行间表明, 小作者崇尚江湖义气, 并且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不足, 对顶包做法极为欣赏, 道德认识显然存在问题。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江湖义气的问题, 正确看待朋友间的友情呢?学生反思后, 将最后几句话修改为:“听了这句话, 我心里一怔。我说:一人做事一人当, 我不能让你背黑锅。于是我就去和班主任解释这件事, 承认了自己的过错。”

一位学生在习作《那次, 我真幸运》中这样写道:“今天早上胸卡不见了, 为了不被记名字, 我把一大叠书抱在胸口, 门口站着的两个人都没有发现我没戴胸卡, 还让我溜了进去。哎, 真幸运, 没有被记到名字, 如果记到了, 那就惨了。”习作中反映了学生的侥幸心理。老师给他写了一段评语:“这样做, 对吗?不要侥幸、蒙混, 诚实最美, 敢于担责最好。”之后, 学生将这段文字改为:“……哎, 真幸运, 没有被记到名字, 但我心里老是惴惴不安, 我想在放学时跟门卫说明真相, 还得补记一下自己的名字。”

“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正是叶圣陶先生作文教学的主导思想, 这对于当今的作文教学更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现在的学生思想有点“早熟”, 有些过早成人化的倾向, 在写作中常常流露出这样那样的道德品质问题。教师在批阅作文以及指导修改时, 一定要关注“文品”背后的“人品”, 力求做到导写作文和导引做人两手抓。

篇14: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传统的外语教学,强调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以词汇为语言的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形式、以语言为传播媒介,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语言教学系统。这一系列的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孤立地讲授语言知识已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而引发的交际需要,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风土人情、自然地理等各方面人类所具有的特征。因此,要实现民族间语言的交际,除掌握一定的词汇,语言知识和必要的语音外,还必须重视语言的文化内涵。

什么是文化?英国语言学家J.C Catford指出“Meaning is a property of a language”(意义是一种语言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意义(meaning)就代表了文化。任何语言都是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它们各自代表了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的表达方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正如前苏联语言学家Juri.Lotman所说的:“No language can exist unless it is stepped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and no culture can exist which does not have at its corner the structure of natural Language”,语言以文化为灵魂,文化也以语言为依托。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构成了交际工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各民族在语言中表现的文化首先是相通的。人类相同的思维规律决定了这一点。反映到交际中,它也是交际能够进行的基础。如初次见面时,英语一般要说:“I’m glad to meet you”或者“I’m pleased to meet you”,汉语中也有:“幸会;幸会”之说;英语中分手时说:“See you again”或者“see you tomorrow”,汉语中分手时说“再见”。再如下面的例子: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Barking dogs don’t bite.(狂犬不咬人。),Give him an inch and he’ll take a mile.(得寸进尺。),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Once bitten twice shy.(吃一堑长一智。),两种文化何其相似。

现代生成转换语法理论深刻揭示了不同语言之间能够进行交流的原因,那就是语言之间深层结构上存在着语义的共同之处。但是语言并非直接表达语义的。各语言在表面结构上的表现各异,粗略观之,如雾里看花。这就势必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理解障碍。(如中国人见面时常用的见面语:“哪儿去?”)在课本中也有“Where are you going?” “I am going to”……的专练句型,但对英美人士一定得慎用。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这种问话是干涉别人的私事,是忌讳的。对待表扬,中国人往往有谦虚的美德。如英美人夸奖你:Your English is quite good.你如果回答:No, I don’t speak it well.他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你认为我是一个判断力低下的人吗?”其实,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只须说声“Thank you.”便可。传闻李鸿章出使外国时,接待的官员夸他的夫人很漂亮,李大人谦虚的说了声:“哪里,哪里”。可翻译硬是把它译成:“Where? Where?”,对方很困惑,只好硬着头皮说:“Everywhere, everywhere.”。假如一个美国人说:This is really a nice blouse.他所期望的回答往往是:I’m glad you like it.而中国人通常会说出买这件衬衫的地方或价格等。

看到“to pull one’s leg”我们就很有可能在头脑中形成“拖后腿”这一概念。但是它的意思是“开玩笑”(to play jokes on somebody)。而汉语的拖后腿在英语里应该是“to hold back”或者是“to prevent somebody from doing something”。再如“They live a cat-and-dog life”我们就会联想到汉语中关于动物生活的成语,便轻易地理解成“他们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其实,他们不一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不过常吵嘴而已。汉语中的“过着牛马般的生活”,英语应该是“lead a dog’s life”。这种只从语言的表层结构理解而忽略了语言深层结构的涵义,是犯了见树不见林的错误。

我们也许可以把“to pull one’s leg”和“to live a cat-and-dog life”所体现的深层涵义称为“超语言信息”。其中隐藏着丰富的文化意味。例如有这么一句英语:They were too strong to be opposed head on. To do that was to tilt at windhills.其中windhill(风车)为欧洲常见的事,中国人少有所见。但“tilt at windhills”已超出了向风车冲刺的意思。其中蕴含着堂吉诃德挥长矛,驱羸驴冲向风车的形象,真可谓文化味十足。

英语中这种超语言现象在汉语中也比比皆是。同样的“龙”(dragon),英汉两个民族有着截然不同的印象。“龙”在汉语中是个褒义的词。人们把皇帝说成是“真龙天子”,称自己是“龙”的传人,都愿意“望子成龙”。可是在英语所代表的文化中,dragon的形象并不怎么样,那是在传说中替 魔鬼看守财宝的怪物,长有三个脑袋,嘴里会喷火,the old dragon就指魔鬼本人,西方人绝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dragon。同样,被称为“岁寒三友”的松梅竹能使中国人神往,大海、城堡也常使英国人神往,其中承载的文化信息也只有深谙该民族文化的人才能心领神会。

用英语进行交际,不能只靠语言的上下文,还要靠语境,要靠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是理解的重要前提。

掌握语言中的文化知识,更要加强文化背景的学习。由于各民族不同的历史进程,地理环境和思维方式,赋予了不同文化的风格和传统。这种风格和传统隐含在英语的词汇中。例如:fat一词为英美人忌讳。说人fat(肥嘟嘟)会招致不快,说到fat meat(肥肉)多半会被认为毫无价值的,该扔掉的东西。而中国人说某东西是块肥肉或者某差使是个肥缺,言下之意却是不可多得或者求之不得的事物。所以在交际中涉及到某个发胖的人,总是委婉地说成stout(强壮的)或plump(丰满的)。与词汇相比英语中有大量的词汇、成语和典故更体现了文化氛围。有人说:学习英语的人不了解“圣经”和莎士比亚就无从认识英语语言。这话虽有点偏激,却指出了“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的文化因素对英语语言的深远影响。离开了它们,许多典故就无法理解。例如:“There is a bit of the old Adam in us all,” said Smith.如何理解这里的“The old Adam”?根据Longman Dictionary of English Idioms上的理解,这一短语是指“圣经”中的人类始祖亚当违背上帝旨意的行为,源出自人类自私罪恶的本性。“圣经”不属于汉语语言固有的文化,因而一般读者见到上面的句子会不知所云。即便了解其意,在理解时也无法把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兼顾。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克服词汇困难可以凭借查字典,而要逾越文化障碍只能依赖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当字词都认识却还无法领会文中之意,文化背景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上一篇:你忘了我吧下一篇:自动化前沿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