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为动力

2024-04-17

以创新为动力(共8篇)

篇1:以创新为动力

以创新为动力 以服务为目标

努力提高政务信息工作水平

政务信息以捕捉新事物、提供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为己任。二年多来,为做好计划生育政务信息工作,我们始终坚持“服务上级、服务本级、服务基层”的工作方针,始终坚持“树立一种意识、建设一支队伍、健全五个机制”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政务信息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网络化建设,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上级计划生育部门及时掌握情况、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准确全面的政务信息服务。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树立一种意识

一个地区某项工作政务信息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该项工作的水平和工作过程的质量,所以我们嵩县计生系统从领导到同志都牢固地树立起了一种意识,即“政务信息是窗口、是形象、是动力”。首先,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注重开发领导层,在领导层形成“政务信息是决策依据,政务信息是工作经验,政务信息是问题建议”的意识和观念,使领导们每年要开的第一个单项工作会议是政务信息工作会议,逢会必讲政务信息工作。其次,我们在各种会议、培训上大讲特讲政务信息工作,使每个信息员都能认识到政务信息是单位的窗口,反映本单位的工作进展和目标完成情况;都能认识到政务信息代表着单位的形象,能够反映一个单位的精神面貌;都能认识到政务信息是推动本单位工作进展的动力所在;正面的信息鼓励先进、总结经验,反面的信息鞭策后进、使人警醒。领导认识的到位使政务信息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得到“三落实”,信息员认识的提高,使全县形成了人人争写政务信息、人人都是政务信息员的比学赶超良好风气。

二、建设一支队伍

我们始终把加强全县计划生育系统政务信息员队伍建设,健全信息网络作为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的突破口。首先,为了加强对全县计划生育政务信息工作的领导,我们成立了计生政务信息工作领导小组,由委党组书记、主任任组长,主抓办公室的副职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办、站负责人为成员。其次,我们于2008年3月专门成立了信息组,抽调三名同志专职负责政务信息工作。由委办公室主任兼任信息组组长,加强协调和督导。第三,建立乡镇政务信息员“县管乡用制度”,每个乡镇明确1-3名专兼职信息员,信息员变动必须经县计生委考核同意。为了及时直接掌握基层,特别是村一级计划生育工作动态,我们从新聘任的村级计生管理员中筛选了21名具有中专学历的具有一定观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的同志为信息直报员,定期以电话联系、互动互通的方式了解和掌握基层工作状况。坚持每年元月份对全县专、兼职信息员

进行重新登记造册,及时充实调整信息员队伍。第四,我们主动和省、市计生委取得联系,建立了网络信息通道,实现网上传送信息,缩短了信息传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五,强化培训,建立高素质政务信息员工作队伍。我们坚持在每年2月份举办一期计划生育政务信息培训班,在6月份举办一期政务信息工作研讨会。每年邀请县委、县政府两办信息科、督查室的同志做专题讲座,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省、市计生委举办的政务信息培训班。

三、健全五个机制

一是建立计生政务信息质量评估机制。我们制定了《计生政务信息采编规范》,规范了政务信息报送要保证“准、快、质”,即信息报送要准确、快速和保证质量。⑴内容客观、全面、可靠,信息上报前须再次核实;⑵信息中的事例、数字、单位、人名、地名应当完整、准确;⑶确保信息的时效性,要尽可能在第一时间上报计划生育政务信息;⑷信息稿件要有标题,有结尾,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以简炼的文字和有代表性的数据反映事物的概貌和发展态势,稿件末尾应注明发稿单位名称和报送时间。⑸不仅要有经验信息,还要有问题建议信息。

二是建立重要信息预约机制。制定了《紧急信息上报制度》,对上级要求上报的专题信息以及紧急需要的信息,在各股室、各乡镇信息员中指定专人拟稿,由委信息组长把关,定稿后报送有关领导审阅上报。委信息组视情况需要,通过预约方式,向乡镇信息员发出重要信息预约通知,提出预约信息的内容、撰写要求和报送时间。基层信息员按此要求,积极收集材料和撰写,按时上报。

三是建立政务信息工作通报机制。为检查和督促政务信息工作的落实、交流情况,委办公室将每季度通报一次各乡镇报送信息情况和采用情况,改为每月通报一次、每季度汇总通报一次。对发布计划生育政务信息及时、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专业计划生育人员给予通报表扬,差的给予提醒。

四是建立政务信息工作考评机制。我们制定了《目标责任制度》,按工作职能将全委政务信息工作任务进行分解量化,责任到人,规定各股室每月至少报送1-2篇计生政务信息,各乡镇每月至少报送5条计生政务信息。政务信息工作考评内容包括:信息报送量、采用量、好信息数量。

五是建立政务信息工作激励机制。我们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对被国家、省、市、县采用信息的撰写者给予物质奖励,县人口计生委转发一条信息、简报补助拟稿人现金10元,市级转发一起奖励拟稿人50元,省级转发一起奖励拟稿人100元,国家计生委及报刊转发一起奖励拟稿人300元。二年来,用于奖励信息员、信息直报员的资金就达6830元。这些激励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员撰写政务信息的积极性。

四、强化创新,突出服务

新年伊始,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争创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并要求一举成功的目标。计划生育政务信息工作要更好地服务于创优的新形势,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就必须从思想观念、工作思路上进行创新,为此我们力求做到四点:一是围绕中心抓“重点”,即抓住与中心工作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反馈。如为配合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的创建活动,信息组连续编发了六个专期,介绍各乡镇、各股室创建工作思路、措施、载体、亮点和做法,解决了部分乡镇和股室怎样创、如何创的问题,有效地指导了创建工作。二是围绕中心抓“热点”,即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广泛了解和全面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提醒领导注意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如2008年针对个别乡镇依法行政中存在问题,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这种现象,信息组编发了一期集中反映依法行政不当的信息,呈送主任阅后十分重视,立即召开了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并决定举办了一期依法行政培训班。三是围绕中心抓“难点”。针对工作已经出现的难题或阻力,收集有助于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设想、计划、措施和方法,为领导研究和解决难题出谋划策。四是围绕中心抓“特点”,即抓住事关全局,代表事物发展趋势,对整体中心工作具有指导意见的典型经验,及时进行总结,迅速提供给领导,以利于领导借鉴局部经验从宏观上指导和推动整体工作。如信息组的同志到基层调研时,发现一些乡镇康检工作的做法很好,回来后就组织人员进行总结、提升,最后形成了《嵩县康检推行“三四五”工作法》的政务信息,不仅引起了委领导的重视,在全县进行推广,同时也得到市人口计生委的肯定,印发全市九县六区借鉴推广。

篇2:以创新为动力

(四)以党群建设为保障,着力创建和谐稳定

以增强党性、严明纪律,提高素质、改进作风,激发活力、创建和谐稳定为目标,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进一步促进企业风清气正,干部勇于担当责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企业发展的组织基础。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保持企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实现安全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凝人心、聚合力、促和谐。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创新提高理论学习实效,加强形势任务宣传教育,做实做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以“讲形势、讲局情、讲责任、讲同心”“四讲”为主题内容的局情教育活动,加强对敏感问题、热点问题的正面解读,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努力形成共谋发展、共促和谐的强大合力。二是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各级班子成员、党员干部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两副担子一起挑,始终把责任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纪检监察要切实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人和事要早打“预防针”,常敲“警示钟”,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不断让党员干部、管理人员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三是大力倡导勇于担当、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党员干部、管理人员要带头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聚焦反“四风”、持续改作风,时时保持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做到在岗在位在状态、尽心尽责尽全力、求实务实抓落实。四是继续大力支持工会工作,切实抓好民主管理、帮扶帮困、劳动竞赛、职工之家建设等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要注重企业文化氛围营造、文化阵地建设,把企业文化理念融入生产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文化引领职工、服务企业、推动发展作用。继续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社会形象,为企业和谐发展鼓劲。五是继续抓好信访维稳工作。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意识,落实层级责任,细化工作举措,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畅通信访渠道,改进群众工作,全方位抓好重点单位、重点人员集访稳控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策、化解有效,努力维护企业职工队伍稳定。

三、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干部带头引领作用

党员干部队伍在企业以及管理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

推进天保工程建设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干部、人才管理制度,加大干部培养、管理、考核、监督力度,坚持开展中层干部和林场管理人员评议与考核工作,增强其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坚持把“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公道正派、品行端正的人员用到重要岗位和最需要的地方。

四、加强队伍思想建设,为推进天保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篇3:以创新为动力

一、创新转型是钢铁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 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推进, 但是近年来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在促进我国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弱化了其承受的竞争压力, 长期的粗犷式发展已使中国钢铁行业面临严重失衡, 这种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模扩张方式的失衡。钢铁产能规模的扩大高度依赖于“跑马圈地”式的投资增加, 依靠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比重偏低。二是所有制结构的失衡。尽管中国钢铁行业中的民营资本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1%, 但绝大多数规模以上的钢铁企业都是国有企业, 2011年按产量排名的中国钢铁企业前十强中, 民营企业仅占2席。三是产品结构的失衡。许多钢铁企业的产品结构高度雷同化, 只要一个产品出现市场热销, 几年之内就会纷纷上马相同产能, 形成简单的低价竞争。国内钢铁企业出口结构也高度雷同, 大多仍是低附加值产品。四是产业布局的失衡。中国钢铁产业高密度分布在华北、东北等内陆缺水地区, 供给与需求在区域上脱节, 华南、西北等地区的产能布局不足。五是资源供需的失衡。中国钢铁原料资源的开发与供应速度远落后于生铁产量的增长速度, 造成铁矿石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 资源问题成为悬在中国钢铁业头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剑”。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在钢铁下游需求增速减缓、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升、资源瓶颈日趋凸显等多重压力下, 这些失衡开始集中暴露, 并导致行业效益急剧下滑。2009-2011年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分别为2.46%、2.91%和2.42%, 远低于同期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 2012年一季度中国钢铁业甚至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经过连续10多年的高速发展, 中国钢铁行业迅速步入了微利经营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 钢铁行业的转型是迫不得已, 中国的钢铁工业只有进行深层次的变革才能赢得生存发展的空间。

2. 转型的本质是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型不是淘汰, 即使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 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传统工业, 因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更使全球对产业升级的认知发生了重大变化, 强大的制造业仍是一国经济繁荣的根本性保障。未来十年, 部分发达国家甚至可能出现再工业化的情形。对企业而言, 转型也并不简单的意味着转行或者是转移, 尤其是对在国民经济中担负重要责任的中国国有企业而言, 转型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所谓的企业转型应该是指, 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 企业通过对内外部资源的整合、组织的优化、商业模式等的整体性转变, 构筑起新的综合竞争优势, 从而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形成新的企业形态。从本质上说, 转型是从依靠要素投入获取增长的方式, 转向依靠效率提升的发展模式, 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的转变, 其核心就是创新。

3. 创新转型是企业持续获取综合竞争优势的源泉

对于今天的大型企业而言, 竞争已经远远超越了核心竞争力的层面, 虽然核心竞争力依旧是企业重要的能力, 但是一个成功企业的竞争力是产品研发、技术升级、商业模式、管理流程乃至企业文化创新的综合体现。创新转型恰恰是一个战略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 正是企业不断突破约束条件、寻找最优要素组合方式、塑造新的综合竞争优势的过程, 因此创新转型是企业持续获取综合竞争优势的源泉。

另一方面, 创新转型并非一时之举。随着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 企业既定战略的绩效往往会大打折扣, 从而要求企业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 尤其是在企业没有出现危机的时候就要研究和布局转型, 发现新市场、拓展新空间。只有持续不断的主动推进企业创新转型, 才能在未来竞争中抢占新的制高点。

二、以业界最优为目标, 宝钢通过持续创新转型保持综合竞争力

回顾宝钢的发展史, 作为中国第一个千万吨级特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 宝钢始终以业界最优为目标, 不断创新谋变, 塑造提升综合竞争力。近年来, 宝钢具有代表性的转型包括:

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实现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

宝钢是我国最早获得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国有大型企业之一。2005年, 宝钢按照《公司法》要求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 更名为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建立了与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 宝钢董事会成为中央企业中第一家外部董事全部到位且超过半数的董事会。同时还规范了集团内子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设置模式, 对派出董事建立了分类分项的授权体系和完善的重大事项决策程序, 通过合理授权提高子公司运作效率。

2. 适时调整发展理念, 实现由“精品”向“精品+规模”转变

宝钢从建厂之日起就确定了精品发展战略, 以钢铁强国为使命, 将产品结构定位于生产国内紧缺、替代进口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品钢材。然而从2006年起, 全球钢铁业的竞争出现了新格局:世界最大的两家钢铁企业合并成为钢铁“巨无霸”, 全球钢铁业已经进入“规模竞争时代”。宝钢从2007年起调整发展理念, 实施“精品+规模”战略, 实现从“新建为主”到“兼并重组与新建相结合”的扩张方式, 先后成功实施了对新疆八钢、宁波钢铁、广东地区钢铁业务、福建德盛不锈钢业务的兼并重组, 实现了从2000万吨到4000万吨级的规模跨越, 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3. 优化内部治理, 实现总部由职能控制向战略控制转变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钢铁行业产生巨大冲击, 为提高决策效率, 提升应对严峻市场形势的能力, 2009年宝钢集团总部实施了管理变革, 大幅调整了总部职能部门组织机构。从原先的14个部门、45项职能调整为10个部门、38项职能, 精简了机构和管理人员, 实现了决策体系扁平化, 同时进一步强化了集团公司的战略管控职能。由此, 宝钢集团确立了战略控制型的管控模式, 为企业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奠定了治理前提和基础。

4. 开展环境经营, 实现由高碳耗能向绿色钢铁转变

早在2009年, 宝钢就提出了“环境经营”的战略, 即创新经营模式, 把环境保护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使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融为一体, 走高碳企业的低碳发展之路。2010年起, 宝钢明确提出, 积极承担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责任, 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 成为绿色产业链的驱动者。2011年宝钢发布了首份中国钢铁行业“绿色宣言”、首份“绿色采购指南”, 承诺从优先与环保绩效良好的供应商合作开始, 集中全公司智慧致力于开发高能源效率和资源效率的制造工艺、向社会提供环境绩效优良的产品和服务并与用户分享先进的环境设计理念和技术, 由此宣告了宝钢驱动绿色产业链发展, 开创一个崭新的钢铁时代的开始。2011年宝钢也首次上榜美国《新闻周刊》“全球500绿色企业排名”, 成为国内第一家上榜的钢铁企业。

正是在持续创新转型推动下, 经过30多年的发展, 宝钢逐步确立了自身综合竞争优势。2011年宝钢以中国钢铁行业6.3%的产能, 创造了占全行业约21%的利润, 并实现连续八年入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榜单。

三、以“二次创业”为契机, 宝钢实施新的战略转型

宝钢将紧紧抓住钢铁产业链优化调整的历史机遇, 大力推动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要特征的“二次创业”。

1.“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的转型

首先, 宝钢作为钢铁材料的专业提供商, 深刻认识到钢铁作为一种传统材料的局限性以及未来被新材料替代的可能性, 因此固守传统的钢铁业务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风险与日俱增。从“钢铁到材料”是未来宝钢业务的外延扩展, 同时也表明了宝钢对钢铁业务的坚守态度。

其次, 作为传统制造业, 钢铁在制造环节获利的空间越来越狭小, 拓展钢铁制造的增值服务, 由单纯的钢铁制造向制造与服务并重的企业转型是未来制造型企业的共同选择。宝钢将逐步实现从生产向服务的转型, 而制造仅是服务的一个环节。

再次, 国际化是中国钢铁业实现由大到强必须跨越的一道槛, 宝钢下一步一定是“世界的宝钢”。在国际化问题上, 宝钢的目标是清晰的, 信心是坚定的, 步伐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未来我们将从顶层设计着手, 加快国际化体系的建设。

2. 践行环境经营战略, 建设绿色生态企业

宝钢正在围绕“推进节能减排, 实现绿色制造”、“开展生态设计, 开发环境友好产品”、“整合环境技术, 发展绿色环境产业”三大任务继续全面推进“环境经营”战略的实施。一是从钢铁生产全流程研究减排工作, 加大环境友好技术和工艺的推广和应用, 确保节能减排项目的足额投资和建设进度, 扩大供应商环境体系认证范围。二是提高生态设计能力, 制订环境友好产品的研发计划, 建立宝钢“产品生命周期评价 (LCA) ”体系, 以绿色解决方案为关键点, 探索技术营销的新视角和新模式;三是整合环境技术, 发展绿色环境产业, 组织力量分析环境技术的行业应用前景, 寻找发展机会, 推进环境产业发展;四是探索建立环境经营的评价体系, 使环境经营能够成为具体分解落实的量化考核指标。

3. 加快创新体系建设, 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转型

技术创新是钢铁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无论是要从“钢铁到材料”, 还是要实现国际化发展, 没有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宝钢将技术创新作为实现企业转型发展的立足点, 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我们实施“二次创业”的重要手段。首先是强化顶层设计, 加快推进宝钢创新体系的建设, 完善“新产品研发”、“工程技术自主集成”和“现场持续改进”三个子系统的能力建设。其次是集聚资源研究新技术, 开发新产品。宝钢将组建中央研究院, 对接下游行业需求, 围绕“高强、减薄、轻量化”的目标, 重点开发节能环保的新产品, 并注重生产工艺技术的创新研究。再次是优化技术创新保障机制, 宝钢将重点营造企业创新的氛围和机制, 加强领军人才的培养, 创造技术人才施展才华的软环境。

4. 实施钢铁产业布局调整转型

宝钢发祥地上海是我国传统的工业重镇, 钢铁、汽车、石化、电子等产业曾经是上海的传统支柱产业。在宝钢30年的发展历程中。历来是符合上海产业政策要求的。“十二五”期间, 上海确定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发展战略, 将逐步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的国际“航运、金融、贸易、经济”中心。随着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 传统产业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 宝钢的压力尤甚。宝钢将借助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以及湛江钢铁项目的正式获批, 主动优化钢铁产业在全国的布局。

5. 发展相关多元产业, 平衡钢铁业经营风险

发展多元产业是钢铁企业平衡主业风险的有效手段, 也是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宝钢已经确定了钢铁业与相关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 将充分发挥多元产业对钢铁主业的协同支撑功能, 合力打造宝钢钢铁业务的产业链竞争优势, 强化多元产业外部市场拓展和价值创造能力, 提高相关产业对公司抵御经济波动的贡献, 塑造公司可持续的业务增长和绩效改善形象。下一步, 宝钢将结合上海地区钢铁产业调整的机会, 按照上海市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 在现有多元产业体系之外, 积极把握“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新产业发展的机遇, 发现新的产业机会, 探索新的增长模式, 寻求公司新的业务增长极。

篇4:展会以创新为驱动力

在SHANGHAITEX2011举办之时,本刊记者采访了展会承办方之一——上海纺织技术服务展览中心董事长杜双信。

本刊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的发展历程。

杜双信:SHANGHAITEX每两年举办一次,自1984年创办以来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颇具影响力的纺织机械展览会之一。SHANGHAITEX的每一步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创新使SHANGHAliEX不断发展和突破。在前四届SHANGHAITEX上,参展商均为国外纺织设备生产企业。在1993年的第五届SHANGHAIiEX上,国内企业开始参展,当时共有国内外557家纺机生产企业参展,此后便开启了国内展商和国外展商共同参与SHANGHAIEX的历史。

2003年成为SHANGHAITEX实现飞跃的重要一年,这一年SHANGHAITEX正式移师上海最大的展馆——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展出规模达7.1万平方米,实现了65%的规模增长。

2005年舉办的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达到了10.066万平方米的展出面积,在2003年的基础上又实现了41%的增长,成为亚洲规模第一的纺织工业展览会。

2007年举办的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展出规模达12万平方米,展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举办的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展出规模达10万平方米,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展商和全球逾10万人次的专业观众参加了展会。

本刊记者:今年纺机行业整体发展环境如何?对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的举办有何影响?

杜双信:2011年中国经济迈入“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地将纺织工业列为制造业由大变强的重点产业之一,这大大提升了纺织工业的信心指数。“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我国要改造提升制造业,不断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推动高端纺机和配件自主化,支持“旧”废品纺织品循环利用。这样的宏观政策环境为SHANGHAITEX2011的不断创新和成功举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本刊记者:今年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的创新和提升体现在哪些方面?

杜双信:SHANGHAITEX2011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行业实现又有了新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主办方除了将SHANGHAITEX2011做成一个卓有成效的贸易平台外,还努力使SHANGHAITEX2011成为信息和技术交流的平台。继SHANGHAITEX2009成功举办2009中国纺织行业高峰论坛后,本届展会举办2011建设纺织强国暨“十二五”中国纺织战略转型高峰论坛。论坛邀请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上海纺织控股集团等部委及企业领导以及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相关专家等,就实施战略转型、建设纺织强国等纺织行业“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内容进行探讨,为正在实施战略转型的纺织企业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模式,寻求纺织企业“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新机遇。

此外,SHANGHAITEX2011期间还举办2011“新型织造的新装备、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2011全国染整新技术和环保化学品研讨会,上海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德昌精密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带来不同专题的新技术交流会及新产品推介会。

篇5:以创新为动力

新闻中心于今年1月1日起,对分配制度进行了深化改革,实施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新机制,成为*首家走向市场化,实行“零工资”(稿酬)制、制片人制、广告部“买断”经营的新闻单位。

新机制运行半年来,收效显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报台质量提高,个人收入增加,单位内部形成了学习的氛围、争先的氛围和创优的氛围。

(一)

1999年,**报社与*电视台合并组建了*新闻中心。

**报创刊于1989年,现为对开彩印报,周一、周五出版,周一为四版,周五为八版(其中五至八版为《金山周末》周刊)。

*电视台于1988年建台,现有自办频道5个,分别为新闻综合、经济生活、影视娱乐、互动点播等。此外还有有线电视频道50个,有线电视用户近万户。

**报、*电视台自创刊、建台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改革创新。数十年来,报纸、电视在国家、自治区和*连连获得殊荣。报纸“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特色,在自治区和*地、州、市(*)报中独树一帜,电视节目质量也提高较快。报纸成为*维吾尔自治区“双十佳报纸”和“优秀报纸”。

1997年**报社在全疆较早实行绩效挂钩的档案工资为定额工资,超定额工资为奖励工资的分配制度,直到2000年,*新闻中心成立之初,稍加完善后继续延用到2003年,对报纸、电视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

一种措施和制度的生命力不可能是永久的,档案工资加效益工资的运行机制也是这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新闻单位的采编人员对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他们已不满足于“温饱”时期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机制,而是渴望“干得多不如干得好,干得好不如干得精”的新型分配制度,说到底,这种分配制度就是要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业绩与效能的一致,付出与报酬的对等。

制度创新,管理机制要跟上。乘着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东风,根据单位内部市场化运作的新特点,*新闻中心在总结以往改革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着“改比不改好,要改就要改彻底”的原则,大胆实施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机制。

新闻采编一线的“零工资”制

新闻采编部门是报社、电视台的核心部门,怎样才能把核心部门——新闻采编部门的采编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潜力挖掘出来,让他们冲锋陷阵去打硬仗、打胜仗、出精品、著力作﹖*新闻中心的做法是:取消以往档案工资加效益工资的分配模式,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引进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取消档案工资,实行“零工资”制(稿酬制),将稿件按新闻体载各分为四个等级,各等级都有定等、计价、量化考核标准,优稿(版面)优酬。

为防止采编人员只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鼓励他们出精品和力作,新闻中心还在考核办法中设了好稿、红旗稿、最佳一期新闻、好策划、好创意、好标题和好版面等奖项,每个奖项都有比较优厚的奖金,如红旗稿的奖金为300元。为减少和杜绝差错,制定了岗位差错处罚规定,切实做到照章办事,有奖有罚,赏罚分明。

经济部的制片人制

将原来吃“中锅饭”(档案工资加效益工资)的电视专题部改为经济部,改该部门原来只承担新闻宣传的“一手抓”为新闻宣传和经营创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给经济部在电视自办频道,本部门承办的栏目和板块节目时段,划分联办和广告时段,由本部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人员工资、办公费用等一切费用由本部门自理,每年给新闻中心上缴一定的管理费用。新闻中心与经济部既有隶属关系又有甲方和乙方的契约关系。经济部负责人又将《金山周末》和《科技之光》等电视周刊承包给本部门工作人员,让他们在策划、拍摄、制作好节目,办好栏目的同时,搞好经营创收,以栏目养栏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起要。

经营部门公司化模式的“买断”经营制

篇6:以创新为动力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速云南冶金集团发展

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是集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科研、教育、设计、工程施工及外贸为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

作 者:杨钢  作者单位: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科技部 刊 名:中国科技产业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Y OF CHINA 年,卷(期):2003 “”(10) 分类号:F426 关键词: 

篇7:以创新为动力

自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 鹿江街道西堡村党支部把加 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农民致富的有 效途径和载体,以增强学用实效、创建全旗远程教育示范点为目标, 以“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作为抓好远程教育工作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建站点、强支部、富群众”的工作思路,组织 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用活动, 在带领村民致富增收、提高党员群众综合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站点基本情况

西堡村党支部共有党员 49名,有党员活动室 1间,远程教育活 动中心 1间, 总面积近200平方米, 电视机一台, 投影仪一部, DVD 一 部,音响设备一套,书柜两个,藏书 1500 余册,桌椅板凳齐全。党 员干部远程教育设备齐全, 制度规范有序, 有专职的责任心强的站点 管理员专门负责远程教育工作。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活动每月 2-3 次, 参加人员达到 80%以上,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学习有计划、有内容、有落实、有总结,利用农闲时间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大大 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二、主要做法

(一责任落实具体化。为了能使远程教育教学设备正常运行, 保障党员群众能及时收看远程教育节目,按照上级党委相关文件要 求,健全和完善了抓远程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及时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两委”干部为成员的远程教育 管理组。同时,精心抽调村“两委”成员、党员致富带头人组成教学 设备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信息反馈等小组,明确分工,强化职 责,具体指导党员群众开展远程教育学用工作。

(二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教学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远程教 育终端站点管理员的职责任务, 详细记录教学设备启用时间、使用和 维修情况等,并定期清查核对;健全节目播放收看制度,合理选择安 排学习内容, 规定每月集中学习2-3次, 认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完善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及时对每次组织远程教育

节目的 学习情况和党员干部接受教育后的反映进行记录, 每月向上级远程教 育管理机构反馈教学培训信息, 实现了远程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 化。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按照“学出效果、用出效益”的总体 要求, 努力抓好教学培训组织工作, 切实将远程教育站点真正建成服 务农村科学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提升党建水平的重要平台。在结 合全村实际,科学制定学用计划,对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和学习方法 等做出明确规定的基础上, 不断创新教学培训模式, 切实增强远程教 育的实效性和实用性。一是兴趣分类式。通过调查走访摸底,根据党 员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和兴趣爱好设立了养殖小组、种植小组、理论 小组、科技小组、卫生小组、小组等十余个兴趣小组,按照兴趣不同 分别进行学习培训。二是点题选择式。村远程教育管理组注重听取群 众呼声, 及时收集群众意见, 把现有资源中适合本村实际的教学内容

制作成节目“菜单” ,定期提供党员群众选择,并保证站点经常开放, 随到随学,使学习活动更全面更到位。

三、学用成效

村“两委”将远程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用效果上。建立规范严格的 远程教育管理制度、学习制度和绩效评价体系, 科学管理和使用站点。根据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的需求, 结合村情实际, 坚持集中培训与分 散学习相结合, 教育培训与典型示范相结合, 远程培训与现场辅导相 结合, 行之有效地组织开展学用活动, 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 众提供科技培训、技术指导、技能培训、政策法律咨询、信息传送和 文化娱乐等服务,力求学以致用、用出效益。

一是提升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综合素质。通过每月确定学习主 题,制定播放计划,及时组织党员群众收看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农 村实用技术、卫生保健、科普知识等内容;通过远程教育讲座和举办 各种活动的形式,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积极倡导和宣传先 进思想和文化, 从正面大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关注党员群众的身心 健康,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身方式推广到农民生活中 去,不仅提升了党员群众素质,而且还大大的促进了村风文明。二是拓宽了党员干部和

群众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远程教育站点 建成后, 党员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了解实用技术和市场信息, 进 一步拓宽了致富渠道。

三是提高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致富本领。村党支部把加强远程教 育学习, 拓宽农民群众知识领域, 把远程教育工作作为农民群众脱贫

致富的有效措施来抓。村远程教育管理组定期为种养殖示范户举办大 棚蔬菜种植、养殖实用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学习班,降低了种养殖成 本,提高了种养殖水平。

四是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 织的作用, 强化党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模范作用, 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调动了职工共同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了远程教育工作的群 众基础。

篇8:以创新为动力

日益深化的教育改革, 呼唤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把综合素质培训作为哈尔滨市新一轮教师教育的载体, 使“项目”在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上都具有时代精神, 并不断保持先进性, 关键在于理念与策略的创新。为此, 哈尔滨市逐步形成了“七个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经验。

(一) 坚持“一切为教师专业化成长奠基”的服务方向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社会发展与进步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这一要求的核心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是使教师不断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现代新兴学科的视角, 以及必要的科学知识;不断具有课程的整体设计能力、课程内容的综合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不断具有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以及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 进而实现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 综合素质培训项目恰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 这种催化剂的精髓是终身教育的理念。

作为全新的项目, 既不能沿袭传统的培训模式, 也不能单纯定位于教师新知识、新技能的扩充。“项目”更深层次的思考应该是对教师一种“内驱力”的激活, 也就是要给教师注入一种精神、一种动力, 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学习活力和研究潜能。因为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 伴随着高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 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产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终身学习将是教师成才的必由之路。为了顺应这一时代发展潮流, 哈尔滨市将“一切为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奠基”确定为“项目”的教育目标, 力求帮助教师树立终生学习意识, 使之有学习愿望和热爱学习的精神, 培养教师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的学习能力。我们理解“项目”策划的“让教师终生处于学习状态中”的构想, 正是为教师提供一种学习经历和体验。这一举措, 必然会使教师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生的习惯, 使教师率先成为学习的楷模。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 构建学习化校园和推进学习化社会, 这才是“项目”的实质, 也将成为一个新的亮点。

(二) 坚持“建网就是建学校”的理念和“用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方针

面对数字化生存的挑战, 普及信息技术和利用网络开展远程教育, 对于新形势下的“项目”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搞好综合素质培训就必须快步登上信息化平台。因此, 哈尔滨市教育局适时提出“建网就是建学校”的理念, 并确立了信息化带动的战略措施.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这是任何时候都适用的真理。“建网就是建学校”其目的之一, 就是要率先为“项目”创设一个信息培训的新环境。“建网”本身是在建设与全球相链接的信息高速公路, 开发与建设网络培训资源更是信息化的应有之义。这样, 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好比建设了一所教师学习的新学校。在这里, 教师驾驭着“计算机”这台“时代快车”, 沿着信息高速公路自由地驰骋, 保持着与世界的同步发展。网上学习、网上研究和网上交流, 已经成为教师有效学习的新时尚。与现有围墙式的课程教学相比, 新学校更具有内容的广泛性、环境的虚拟性、学习的能动性、过程的交互性和管理的全天候性。信息化带动战略不仅改变了教师自身的学习方式, 也使自主性、选择性、开放性与互动式的培训成为可能, 这正是对“项目”实施的丰富与发展。

(三) 坚持“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的指导思想

师以德为本, 这是“项目”全部工作的灵魂, 也是当前尤其要把握的主题。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智慧的培养者、更是思想的启迪者, 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引导者。因此, 作为新时期的综合素质培训项目, 更要突出师德这一核心。“项目”始终贯穿着“以德育人”的重要思想。根据时代的要求, 积极探索和研究师德建设的规律与特点, 不断丰富师德的内涵。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管理体制方面努力改进与创新。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不断强化一种认识, 在承认知识是力量的同时, 承认道德也是力量, 人格、理想、情感都可以产生力量。重视这些力量的作用, 就会引导教师从各个方面为人师表。

同时, 我们还始终关注着经济转型以及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思想带来的变化, 围绕师德的核心问题, 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与挖掘, 由过去只强调教师关爱学生到强调师生之间民主、和谐及平等对话的关系, 进而上升为“相互激励、共同成长”的新境界。这样, 才能充分体现师德的现代感和实效性, 使师德成为教师发展的核心内容。

(四) 坚持“科研先导, 课题牵动, 以研促学, 以研求效”的实施策略

任何一项新的工作, 都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支持, 在课题研究范畴下的工作, 必然是高水准、高效益的。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必须把教育科研作为提高培训工作效率的第一生产力, 建立课题带动, 培训、教研、科研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哈尔滨市在启动项目的同时, 确立了“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 并一直在走“以课题实验为支撑, 以项目中的焦点问题为载体, 以一批研究成果为深化动力”的工作道路。我们除了确定四个实验区、100所实验学校以外, 还紧紧围绕六个专题相继进行了“教师继续教育四位一体培训模式的研究”、“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综合实践活动”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家级、省级重点课题的实验工作。这不仅形成了地方特色, 还扩大了综合素质培训项目的影响力。目前, 哈尔滨市已经初步形成了“培训科研化—工作课题化—成果课程化”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螺旋攀升的工作格局。

(五) 坚持“培训、教研、科研、信息技术四位一体, 研训整合”的培训体系

“项目”之所以“综合”, 就在于“项目”完全打破了单一学科技能训练的框子, 将传统的培训内容全面刷新, 首次提出以教师思想素质, 道德素质, 业务、信息、科研和心理素质为基本框架的培训内容, 并力求通过六个方面的优化, 引导教师全面、协调地提升各方面的素质。因此, “项目”必须建立与之匹配的培训体系, 摆脱单纯依靠培训部门“单打一”的局面, 树立大培训观。我们重新组建由培训、教研、科研、信息部门构成的联合体, 以部门为单位, 独自承担培训任务, 在培训中心的协调下, 实现整体上的统一。这种在工作中融入培训, 在培训中渗透工作, 研、培一体化的做法, 促进了工作与培训的“双赢”, 也从根本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项目”将更加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六) 坚持“教育行政部门决策, 进修院校指挥, 中小学校为基地, 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运行机制

“项目”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 要长期、有序地进行, 必须建立一个运转顺利的良性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决策, 进修院校指挥, 中小学校为基地, 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正是多年来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 应该在“项目”中延续。

行政部门决策, 确定的是行政在“项目”中的地位进修院校指挥, 赋予培训机构以权力。中小学校为基地, 体现的则是重心下移, 将“项目”真正植根于学校和教师的真实教学情境之中, 由校长负责推进。这种机制必定是政令畅通, 上下一致的, 也必将会推动“项目”走向纵深。

(七) 坚持“集中培训、教研培训、校本培训与远程培训有机结合, 重在校本”的培训模式

“项目”要求教师一个都不能少地参加进来。这对于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大队伍特点的实验区来说, 不采取超常动作, 很难办到。因此, 我们创意了这种“专题为主线, 四种培训形式作板块, 条块结合, 重在校本”的构想。

集中培训, 是指就特别突出的问题设定培训专题, 将培训对象集中起来, 由专家组织系统的理论培训, 主要负责理论层面问题;所谓教研培训, 是指由教研部门组织学科教师进行的学科培训。这种培训主要解决由理论向实践转化这一层面的问题。教研部门从二者的结合点出发, 瞄准教师适应新理论的生长点, 结合教学实践中带有普遍意义和方向性的问题对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所谓校本培训, 就是指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发展的目标与要求, 由学校发起组织, 主要在学校内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形式。这种培训解决的就是实际教学层面的具体问题。校本培训基于并为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有充分自主权, 而且培训结果又能直接转化为教师实际教学能力, 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远程培训则是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开展的网络学习、培训及网络教研。这四种培训之间, 校本培训是基础, 远程培训是其余培训的依托, 各种培训从“条”与“块”的不同视角, 有所侧重。这不仅有利于拓宽培训的渠道, 也求得培训覆盖面的最大值, 这是“项目”的又一个创举。

二、实践创新, 是深化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的不竭动力

“项目”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能否使其始终具有新鲜活力, 关键是要坚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我们一直把“项目”视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最佳途径, 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扎实的工作。

(一) 集中理论培训———快速转变教育观念,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思想与观念, 正是“项目”实施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正确与否, 不仅制约其自身的成长, 影响教育发展速度, 更决定素质教育的质量与效果。我们牢牢抓住更新教育观念这一主线, 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

1.请“项目”专家到哈讲学, 用先进思想武装全市教育行政领导、培训教师、中小学校长以及教导主任, 为“项目”培养领头雁。

2.把培训者培训全程化、系列化, 每年分别组织冰雪节报告会和哈尔滨之夏报告会, 每次都请全国最有影响的专家把最前瞻的教育理论、最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及时注入到培训者的头脑, 内化为他们的思想和行动。

3.将学校的第一责任人送出去, 到国家培训基地研修学习, 先后选派了100余人。同时, 我们还组织青年校长论坛, 让校长从实际出发, 形成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

4.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每当寒暑假, 都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结合科学发展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重要文献的学习, 组织了市、区、乡、校四级论坛, 查摆教育存在的问题, 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锋, 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 “育人为本”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理念, 造就学生学做真人、培养学生学有真知、锤炼学生学有真能, 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同时, 也涌现出一批在素质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学习化群体, 这些学习化群体中, 校长成了“首席学习官”。

(二) 教学研究培训———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 迅速提升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最终作用在学生身上, 反映在教师教学工作过程中。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主阵地, 在提高教学质量上, 不断寻求新策略与新方法, 坚持以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构建新型教学关系为研究的主攻方向, 相继开展了“一课十讲”、“一题十课”的研究活动, “创新课”研讨活动, “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尝试活动, 研究性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探究活动。工作过程中, 我们始终站在学科教学的最前沿, 突出研与训的结合。在普遍进行理论讲座和实践摸索的基础上, 开展合作式学习。对于同一节课, 鼓励教师, 你上、我上、大家都上;对于同一内容, 调动教师, 你评、我评、全员参评, 依靠集体的智慧积极探索、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先后在前瞻性教学理念、综合性教学目标、整体性教学内容、自主性学习方式、创新性研究学习、开放性问题设计、多元性思维训练、情感性经历体验、应用性实践活动、发展性教学评价十个专题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全面拉动了教师教学新理念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为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提高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三) 骨干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和生力军

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 加大了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使用和管理的力度。先后选派38名骨干教师接受国家级培训, 选派400名骨干教师到省级培训基地接受培训。同时组织了全市骨干教师的普遍轮训。培训中, 我们发挥骨干教师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优势, 注重设计开放性培训专题, 注重给骨干教师留有创造空间, 注重开发骨干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创造潜质, 取得了良好的收效。我们还取消了骨干教师终身制, 对骨干教师进行重新认定, 加强了跟踪问效环节, 强化了动态管理。新的机制为教师创设了发展的新机遇, 在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广大教师竞相争跑、交互领跑, 使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 促进了全市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提速。

(四) 远程培训———使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成为现实, 现代化的培训手段拓展了教师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工程”是哈尔滨市“教育发展工程”中的重要内容, 而远程培训又是信息技术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能否抢占这个制高点, 靠理想、靠勇气, 同时也是责任。抢先一步, 就抢占了一个时代。从教育费附加中拨专款1 450万用于硬件建设, 建成了覆盖全市七区十二县四通八达的网络系统, 实现了“校校通”。与此同时, 开展了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普及性培训。截至目前, 城市教师已全部通过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认证, 农村教师大多数也达到了计算机操作初级水平, 教师的信息素养明显提高。

(五) 贫困地区教师免费培训———为农村教师积蓄力量,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贫困地区教师素质的提高, 是“项目”关注的重中之重, 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难点。进一步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运用大手笔, 做大文章。

1.实行了支教交流制度。每年都将新分配的大学毕业生派到农村支教, 同时把城市的骨干教师“调”到贫困地区学校轮换任教。这种制度, 不单单是缓解了农村教师不足的矛盾, 还盘活了教育内部人力资源, 更重要的是给贫困地区输入了新鲜血液, 为当地教师培训提供了智力支持, 这种做法受到李岚清副总理的高度评价。

2.加快了农村学校网络建设速度。市教育局一是采取了特殊倾斜政策, 通过市、县1∶1的资金配比方式, 为农村学校购置计算机;二是通过城乡结对、教育扶贫, 为边远贫困的学校赠送计算机。这样就为农村教师进行网上学习创造了基本条件.

3.开展免费培训。每年都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免费培训。这种培训是从贫困地区教师中选拔出政治素质好, 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 集中请到市里来, 免除一切费用, 直接接受最好的培训, 这样就为农村教师增强了造血机能。

(六) 校本培训———全员参与, 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快速发展

校本培训是“项目”实施的主要形式。这种培训, 学校是主阵地, 校长是主要责任者, 教师是培训的主体。培训以“六本书”为学习载体, 以“自修反思—研讨交流—实践提高”为基本流程, 以“自评、互评、导评、审评”为评价手段, 以“达标校、优秀校、示范校”创建为校本培训的工作目标。全市所有中小学的9.5万名教师全部参与了培训, 人均达120学时, 学习经历了“问题引导—交流研讨—评价提高”这样一个过程。

问题引导———校长作为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 也是“项目”实施的引路人。全市的校长都将综合素质培训项目视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始终引领学习的方向。各学校普遍以问题为中心, 播撒问题的种子。一些学校还在“项目”之初, 就从教师中广泛征集焦点、热点、难点、亮点问题, 归纳汇总为百题, 结合六个专题的学习贯穿“项目”始终。

交流研讨———综合素质培训是一个教师自修反思的过程, 也是一次学习化的运动。教师在大学习、大讨论、大交流中经历体验、感悟反思、成长发展。“项目”尤其强调同行间的交流与对话。于是各学校普遍搭起教师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研究性学习的“平台”。教师在“学习—反思—实践—再学习—再反思—再实践”的自修基础上, 运用科学研究的杠杆, 共同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 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合作中, 学校还创造了“集体参与式”、“案例分析式”、“教育反思式”、“平等对话式”、“课题答辩式”、“问题研究式”等有效培训形式, 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投身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校本培训质量。

评价提高———在校本培训中, 学校适时组织教师自评、自结、互评、导评, 激励教师不断进步。在“评价”过程中, 许多教师感悟颇多。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体会到, 必须做到“六个结合”, 即集中理论培训与分散实践研修相结合, 教研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 教师的自修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 教师的全员培训与骨干教师的培养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只有坚持这六个结合, 我们的工作才能不断求新、求实、求效, 才能不断提升、不断深化、不断进步。

三、制度创新, 是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哈尔滨市一直按照“以人为本”的建设思路, 始终关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在“项目”启动之初, 又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积极采取措施, 努力为“项目”的推进保驾护航。

(一) 建立“一把手”责任机制

基于对“项目”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高度认识, 将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确定为“一把手工程”, 市教育局局长亲自挂帅。各区、县 (市) 教育局也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中小学校校长成为第一责任人。在市区、校分别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的基础上, 分级召开“项目”启动大会。市教育局还明确提出, 不抓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的领导是没有远见的领导, 抓不好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把抓队伍建设的重任落实到各级“一把手”肩上, 并将开展项目培训工作纳入到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 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

(二) 建立经费的保障机制

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瓶颈”。“项目”启动之初, 市教育局就从城市教育费附加中划拨10%设立专项资金, 用于“项目”培训。同时, 也要求区、县同级政府筹措匹配资金。区、县资金不到位, 市里不予拨款。我们还按市、区、个人各拿一点的办法多方筹措, 初步解决了资金问题。

(三) 建立政策导向机制

“项目”启动之初, 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即《哈尔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和八个配套方案、《哈尔滨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实施方案》、《哈尔滨市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的通知》, 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项目”的指导思想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与形式、组织与管理、保障措施等。在此之后, 各区、县 (市) 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和培训方案, 使得全市的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始终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上有序运作。

(四) 建立管理与评价机制

为构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科学管理体系, 制定并实施了学分登记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办班呈报备案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以及考核制度。实行学时学分制管理, 将学分在各种培训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运用网络进行管理。对于修满学分的教师, 颁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 作为评职、晋级的必要条件, 形成了有效的制约机制。

上一篇:国贸专业认识实习报告下一篇:《程序的顺序结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