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创新为税收服务谋发展

2024-04-21

以制度创新为税收服务谋发展(通用8篇)

篇1:以制度创新为税收服务谋发展

以制度创新为税收服务谋发展 税收纳税服务,是当前税收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关系到税收服务理念和税收机制建设。个人在大厅工作近十三年,现就如何做好当前及以后税务服务工作,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当前税收服务的几个问题

1、纳税服务制度的不完善。现阶段随着税收管理工作的完善,各项制度也逐步趋于完善。但与之相伴的纳税服务制度却没有形成体系。办税厅的工作岗责也侧重于业务流程,对于怎么为纳税人服务、提供什么形式的服务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范。

2、纳税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普遍认为纳税服务是完成税收任务的附属工作。认为服务与执法是对立的。

3、全面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纳税服务行为尚未完全融入征管工作,一提到服务,往往认为是征收服务厅和服务窗口的工作。

二、服务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没有任何借口》一书中的作者说,“一个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和进取心的团队,必定是一个有纪律的团队。”作为一个单位,有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关键要看其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措施是否到位,方法是否得当。俗话说严格管理出成果,出效益。纳税服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反映其队伍建设,服务质量,办税效

率等制度是否严格执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服务质量和办税效率的管理,以严密的规章制度管理人、约束人,以科学的措施和办法规范服务。使纳税服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能因为讲求服务放松原则,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为纳税人提供更规范的服务。

三、以制度完善纳税服务体系。

“发展才是硬道理”,同样,纳税服务要发展只有不断赋予其规范化服务,文明化服务,信息化服务,超前化服务的新内涵。不断充实和完善纳税服务制度,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纳税人,一切方便纳税人,一切服务纳税人。我认为应该做到几下几点:

1、大力加强和改进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建立规范的税收服务岗责。岗责的建立必需细化、量化、可操作化。如导税服务岗不仅仅是将纳税人从一个窗口引导另一个窗口,更多的是要解决出现的问题,提供一个人性化的服务。

2、抓好全员教育培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除征管实施细则,政策法规岗位等培训外,还要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执行力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3、简化服务程序,实行纳税进服务厅全程办税服务,让纳税人确实感受到办税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

4、将服务规范融入日常征管工作中,建立纳税人意见征求和信息反馈制度,拓宽纳税服务改进渠道,以制度完善制度。

通过各项制度的完善,激励每一位干部爱岗敬业,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向纳税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人格化、零距离和最真诚”的服务。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篇2:以制度创新为税收服务谋发展

一、当前优化纳税服务的现状

1、税务人员纳税服务意识淡漠,认为纳税服务是完成税收任务的附属工作,可抓可不抓,如果强调纳税服务势必削弱管理,影响执法。

2、全面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纳税服务行为尚未完全融入征管工作,一提到服务,往往认为是征收服务厅和服务窗口的工作。

3、税务宣传力度尚需加大,把税收宣传工作真正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

4、税务人员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提倡为纳税人服务用和谐语言。

二、抓好纳税服务的做法

1、抓好全员教育培训,即: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培训提高约谈水平,征管实施细则,政策法规岗位等培训。

2、简化服务程序,实行纳税进服务厅全程办税服务,让纳税人确实感受到办税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

3、日常征管工作中,建立纳税人意见征求函和信息反馈表制度,拓宽纳税服务改进渠道。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激励每一位干部爱岗敬业,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同志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意识明显加强了,增强了依法行政、秉公执法,执政为公、勤政为民意识,为纳税人办税的效率提高了,使纳税人满意了,履行纳税服务承诺,拓宽服务方式,向纳税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人格化、零距离和最真诚”的服务。

三、优化纳税服务需改进措施,不断强化人员素质。

(一)作为一名基层的税务人员,常年与纳税人打交道,自身形象的好坏,素质的高低直接代表着分局乃至整个税务局的形象和服务水平,如果我们这支队伍的素质不高,基础不牢,就难以适应现代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依法征收,服务至上、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让我们的工作离纳税人的期望值越来越近。

1、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

2、摆正位置,认清自身与纳税人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以良好的职业道德赢得纳税人的信任。

3、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大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为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掌握过硬的业务技能和本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严格税收管理近期《没有任何借口》一书中的作者费拉尔*凯普所说,“一个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和进取心的团队,必定是一个有纪律的团队。”作为一个单位,有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关键要看其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措施是否到位,公里方法是否得当。俗话说严格管理出成果,出效益。农村税务分局纳税服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反映其队伍建设,服务质量,办税效率等公里是否严格。

1、始终把“定好位、收好税、带好对”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注重从带思想、带作风上入手,生活上关心体贴,工作上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服务质量和办税效率的管理,以严密的规章制度管理人、约束人,以科学的措施和办法规范服务。

3、大力加强和改进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养成自觉服从管理的习惯,增强自我管理、相互管理的知识。

(三)充实完善纳税服务体系 小平同志讲“发展才是硬道理”,同样,纳税服务要发展只有不断赋予其文明化服务,规范化服务,信息化服务,超前化服务的新内涵,只有不断去探索,去创新,才能使我们的税收事业更加兴旺发达,我们应努力做到“两及时,一回访”特色纳税服务,即:两及时(纳税人只要在纳税中不方便的地方,我们就及时改善,只要在纳税中有困难,我们就及时帮助)。一回访,(定期到纳税户进行回访)通过理解其服务需求和服务意见建议,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充实和完善纳税服务体系,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纳税人,一切方便纳税人,一切服务纳税人。为实现最优纳税服务理念迈出扎实的一步。我们还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起全新的为纳税人服务的现代管理意识和理念,使纳税服务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全面提升税务人员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求创新为纳税服务谋发展(共2篇)]篇一:以制度创新为税收服务谋发展()以制度创新为税收服务谋发展 税收纳税服务,是当前税收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关系到税收服务理念和税收机制建设。个人在大厅工作近十三年,现就如何做好当前及以后税务服务工作,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当前税收服务的几个问题

1、纳税服务制度的不完善。现阶段随着税收管理工作的完善,各项制度也逐步趋于完善。但与之相伴的纳税服务制度却没有形成体系。办税厅的工作岗责也侧重于业务流程,对于怎么为纳税人服务、提供什么形式的服务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范。

2、纳税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普遍认为纳税服务是完成税收任务的附属工作。认为服务与执法是对立的。

3、全面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纳税服务行为尚未完全融入征管工作,一提到服务,往往认为是征收服务厅和服务窗口的工作。

二、服务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没有任何借口》一书中的作者说,“一个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和进取心的团队,必定是一个有纪律的团队。”作为一个单位,有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关键要看其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措施是否到位,方法是否得当。俗话说严格管理出成果,出效益。纳税服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反映其队伍建设,服务质量,办税效

率等制度是否严格执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服务质量和办税效率的管理,以严密的规章制度管理人、约束人,以科学的措施和办法规范服务。使纳税服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能因为讲求服务放松原则,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为纳税人提供更规范的服务。

三、以制度完善纳税服务体系。

“发展才是硬道理”,同样,纳税服务要发展只有不断赋予其规范化服务,文明化服务,信息化服务,超前化服务的新内涵。不断充实和完善纳税服务制度,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纳税人,一切方便纳税人,一切服务纳税人。我认为应该做到几下几点:

1、大力加强和改进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建立规范的税收服务岗责。岗责的建立必需细化、量化、可操作化。如导税服务岗不仅仅是将纳税人从一个窗口引导另一个窗口,更多的是要解决出现的问题,提供一个人性化的服务。

2、抓好全员教育培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除征管实施细则,政策法规岗位等培训外,还要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执行力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3、简化服务程序,实行纳税进服务厅全程办税服务,让纳税人确实感受到办税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

4、将服务规范融入日常征管工作中,建立纳税人意见征求和信息反馈制度,拓宽纳税服务改进渠道,以制度完善制度。

通过各项制度的完善,激励每一位干部爱岗敬业,廉洁奉公,[求创新为纳税服务谋发展(共2篇)] 无私奉献的精神,向纳税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人格化、零距离和最真诚”的服务。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篇二:纳税服务创新汇报材料

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诚信融洽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和社会基础。两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依法治税、优化纳税环境上有着共同的目标。通过有效沟通,税务机关可以更好的了解纳税人,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了解他们对税务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同时得到纳税人的理解与合作,使“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的观念深入人心,变“要我纳税”为“我要纳税”,促进纳税人诚实申报,诚信纳税,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的征管,真正做到“同心汇聚”。一分局在建立两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妥善协调双方关系上不断探索,利用“

税、社保费的完税凭证的自助打印。

规范办税服务制度,提供“面对面”沟通模式。人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关键因素,“面对面”的接触为办税服务人员提供了与纳税人零距离沟通的有利条件,分局充分发挥大厅创建文明岗位和党员示范岗的作用,实行“一句话承诺、一句话提醒、一次性告知”制度,做到“公开承诺、有效提醒、全面告知”,“面对面”地为纳税人释疑解惑,扫除涉税业务盲点。针对年底“4050”人员集中报销社保费的情况,分局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开设“绿色通道”,安排专人为“4050”人员提供涉税服务。此外,分局十分重视服务人员沟通技巧的培养,不定期地组织各种心理知识和礼仪规范培训,促进礼貌用语的使用和肢体语言即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姿态、声音等的正确运用,培养准确的发送信息和聆听信息,并积极做出反馈的习惯。

[求创新为纳税服务谋发展(共2篇)] 实地现场,倾听企民心声

针对重点纳税户,提供“个性化”沟通模式。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遇到的涉税问题各式各样,当“大众化”的服务模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时,“个性化”的沟通就显得弥足珍贵。按照按照市局“四进”活动和“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的部署,分局积极走访、定期联系重点税源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及困难企业,结合分局征管实际,分小组开展走访活动,深入企业生产经营实地,与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深度沟通,听取各类涉税问题和需求,并及时采取各项措施给予解决和反馈。

针对社会大众,提供“生活化”沟通模式。广泛的税法宣传是提高纳税遵从度、和谐征纳关系的有效手段,由于受众是平民群体,税务机关进行大众化宣传时必须采取“生活化“的沟通模式。分局以“生活化、贴心化、实用性”为要求,组织开

展纳税服务志愿者活动、送税法进社区、进车展活动,根据受众的特殊需求,紧密贴近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编制税收“宣传手册”免费发放,取得良好的效果。

网络现场、扩展沟通平台 利用《税友龙版》的网税系统,提供“点对面”沟通模式。分局 “借网造平台”,不断探索构建网络沟通平台,通过《税友龙版》的网税系统功能,提供(1)主动服务,即分局根据工作需要,对日常税务管理中特定对象通过短信、自动语音、人工服务和网络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服务方式开展通知、公告、事前涉税事项提醒和事后催办等服务;(2)定制服务,即分局针对纳税人自主定制的提醒、告知服务项目,主动发送信息;(3)预约服务,即纳税人通过网络、12366语音和办税服务厅提出预约申请,分局通过内部流转为纳税人提供的一项特定纳税便民服务。

辅导现场,健全沟通体系

依托实体课堂,提供“培训式”沟通模式。根据新办企业对税收基本政策、基本办税流程、税收优惠政策等税收基础知识及实际操作的需求,分局实行每月定期辅导日(每月25日左右)制度,采取现场集中授课的形式加强与新办企业的沟通,使其迅速进入“纳税角色”。自2007年开课以来,分局共举办课堂式辅导50余期,辅导企业达2000余户。此外,分局

还提供“点菜式、预约式、个性化”的授课服务,在收到辅导预约后,分局负责授课的工作人员会根据纳税人的规模大小、行业性质、业务范围等实际情况,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的方式给予演示、讲解,使企业更深入更贴切地掌握税收政策。分局先后走进移动公司、建设银行、行业协会、职业技术学院、空军某部队及社区等,通过“培训式”的沟通,不但了解了纳税人的税收管理诉求,也使企业充分理解税收工作,进一步提升纳税遵从度。

借助平面课堂,提供“寄送式”沟通模式。每月的25日,一份油墨飘香的《直属地税》就会如期寄到所有的企业财务人员手中,企业财务人员对它最大的评价是“实用”。为了让纳税人全面及时了解税收政策,分局从2003年建局之初就创办,设臵了“纳税关注”、“最新文件”、“政策链接”、“直属动态”、“小李热线”、“税苑采风”等栏目。分局将它作为政策传达的有效平台,邀请媒体记者、专业人员、纳税人代表召开评刊会,及时听取、收集、采纳刊物改进建议。2006年又从纳税人的需求出发,全面进行刊物改版,实行栏目分工制与执行主编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刊物质量。同时根据税收业务工作及纳税人的需求,及时编发如“税收宣传月专刊”、“减免税费专刊”等专题性刊物。从2003年至今,分局已编发121期,累计发放24.2万份。

利用电子课堂,提供“下载式”沟通模式。为了弥补实体课堂和平面课堂受众的局限性,分局依托网络强大的沟通功能,将各类涉税辅导资料制作成ppt、视频等,通过网税系统发布电子课件,为纳税人提供“下载式”服务,包括不动产、建筑业项目管理软件操作视频、小企业会计准则培训视频、自由职业者“电子缴税付款凭证”培训视频等。

保证沟通顺畅的内控机制: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任何制度的实施都离不开有效的内控机制,为了保证征纳双方沟通顺畅,分局建立了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监管体系主要构成:常规考核+意见箱(簿)+评价器+特邀监察员+监督电话+网络评议

常规考核:纳税服务之星考评:纳税服务之星的考评实行百分制和一票否决制相结合的办法。百分制考核分为纳税人满意度评价和民主评议两个方面。主要考核窗口服务人员的规范用语、规范着装、规范行为和工作完成质量。考核评选产生月度、季度及纳税服务之星。

意见箱(簿):安排专人进行定期查阅、整理、跟踪、反馈。

评价器:通过评价系统每月整理出办税服务厅评价报表:针对每个窗口详细地从受理件数、平均等待时间、评价数量、满意率等方面进行反映。

特邀监察员:由企业财务人员和一般纳税人员组成,以常规体验、突击检查、暗访等形式对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进行监督,定期召开特邀监察员会议,进行总结通报。

监督电话:全面向社会公开,实行领导负责、专人接听登记、限时回复等制度,确保实时处理、取得实效。

网络评议:每年定期通过网税系统在网上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

主要成效

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是现代社会最珍贵的资源,信息不对称会导致社会成本的提高,通过多角度的沟通,税企双方互为输入输出信息,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畅通.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分局能及时掌握税收征管的不合理、不完善

篇3:以制度创新为税收服务谋发展

目前, 该局的各项征管和服务举措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税收收入实现了速度质量双提升。2008年组织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 2006年到2011年间平均每年以8%的增速不断增长, 税收增速在全市7个县区中一直位居前列;纳税服务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肯定, 纳税服务部门和个人均受到了省局的表彰, 国税部门的社会认可度、公信力和美誉度不断得到提升。

一、把脉县域税收特点, 因地制宜开展征收管理

朝阳县经济属于资源依赖型, 铁精粉矿采选和有色金属采选业是朝阳县国税收入的支柱型产业, 第三产业极其薄弱, 以2012年为例, 第二产业入库数为40062万元, 占全口径税收收入的87%, 而商业入库数为5986万元, 仅占总收入的13%。为有效发挥支柱型产业对整体税收的拉动作用, 该局在税收征管中牢牢把握矿山企业生产经营特点, 确保税收征管的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

(一) 加强对重点税源的预测分析

科学合理预测分析重点税源情况, 使得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落到实处。为把握税收收入主动权, 该局制定了自下而上的税源预测制度, 以税收管理员为起点, 按月对全县5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户铁粉生产企业、35户锰矿生产企业和14户所得税收入100万元以上企业的申报、入库、欠税和税收增减变化情况进行全面掌握, 由税收管理员所在的科所核实汇总后, 每月5日前统一上报县局收入核算科, 收入核算科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后, 将预测结果提交县局税收工作联席会议。2013年前三季度, 该局的税收预测准确率位居全市前列。

(二) 加强第三方涉税信息运用

为突破单纯依靠企业申报数进行税款征收的局限性, 严防矿山企业税源跑冒滴漏, 该局加强与县国土资源部门和县矿管办的沟通协作, 按月将企业申报数与矿管办提供的企业产销量和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的资源储量动态实测消耗量等数据进行比对, 通过典型调查获取各矿山企业各类产品品种的份额及随行就市的价格指标, 核实确定矿山企业的销售收入, 对申报不足的企业责令补缴税款, 由税务稽查人员做好应纳税所得率核定, 凡存在严重申报不足情况的, 转入专项稽查名单, 开展税务稽查, 强化对矿山企业的税收整治。

(三) 提高涉税信息的准确性

以往由纳税人自动申报的涉税信息常常存在信息不真实、不合理的情况, 这些错误信息不但降低了税收管理效率, 更严重导致了税务机关对组织收入形势的错误判断。为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制度的优越性, 提高涉税信息准确性, 该局制定了税收管理员采集涉税信息工作流程, 税收管理员掌握着纳税人的第一手资料信息, 了解税务登记事项的真实性和涉税信息的变化, 在人机结合的税源监控体系下, 把详实的企业信息录入系统, 改变了以往税源监控模式, 即从以采集静态信息为主、以监控票单为主转为以分析动态信息为主、以深入分析为主, 夯实了税收信息基础。

(四) 加强矿山企业纳税评估

该局成立矿山企业纳税评估小组, 定期开展调研和市场行情调查, 实地深入矿井, 及时了解工艺流程, 掌握企业生产销售、资金流向、财务管理等情况, 健全涉税信息档案, 重点掌握矿产品结算价格和进项抵扣的真实性, 为科学分析收入和入库情况提供可靠保障。与各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多角度把握重点税源企业层级构成、关联交易等情况, 探索搭建电费、工资和原料成本等模型, 切实加强对矿山企业的实时动态监控。提醒企业自查自纠, 注重引导纳税人自觉遵从税法, 在税务机关严格公正执法与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良性互动中, 共同营造良好的矿业经济发展环境。

(五) 加大税收稽查力度

税收稽查发挥着“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的双重职能, 该局制定了税务稽查工作流程和年度工作任务分解表, 将全体检查科成员分为八个小组, 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头, 按季度对各组的检查成果和进度进行考核评比, 考核结果与全年稽查经费挂钩, 调动工作积极性。通过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工作,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 严厉打击做假账、两套账、账外经营等税收违法行为, 营造公平正义的税收发展环境。

二、服务纳税人合理需求, 与时俱进创新服务手段

在新型征纳关系中, 该局努力实现税收服务工作由浅到深、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由面上服务向分类服务的转变。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做好纳税服务是加快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 朝阳县国税局力求把严格执法与优质服务做得更完美, 构建更加和谐的征纳关系。

(一) 规范服务流程, 关注服务细节衔接

为使“一窗通办”办税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不断完善规范办税流程, 降低办税成本, 该局注重从流程中找缝隙, 查漏洞, 关注每一个使纳税服务工作运行不流畅的细节, 完善岗责配比, 对征管力量进行重新组合, 增强前台受理容量, 将细节管理灌输于整个涉税过程。制定《内部审批传递单》《资料交接表》等手续, 明确规范各岗位之间以及纳税服务科与管理科室之间的工作职责和程序, 实现涉税事项由“多窗办结”变“一窗办结”, 实行一次受理, 逐级核批, 全程服务, 保证审批事项的高效、优化运转。

(二) 创新服务渠道, 关注服务细节诉求渠道

今年, 朝阳县国税局遵照省国税局提出的纳税服务全员全过程的服务理念, 把纳税服务工作从纳税服务大厅扩展到整个国税工作。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诉求, 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和国税部门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加强税法宣传, 利用公告栏、网络、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 广泛宣传税收法律法规, 不断提高纳税人的法律意识;全局成立纳税服务QQ群6个, 税务人员实名上线帮助纳税人及时解答涉税问题, 使纳税服务向八小时外延伸;通过微信、QQ和12366短信系统, 及时提醒纳税人申报期限、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在县局网创建新政法规学习专栏, 今年配合营改增工作的开展, 学习专栏推出营改增知识电子书, 帮助全县试点纳税人尽快掌握营改增相关知识和操作, 使营改增的试点准备工作走在了前列, 得到了市局的通报表扬。

(三) 拓展培训平台, 关注学习内容的针对性

为满足企业对于加强财务人员培训的强烈诉求, 该局依托纳税人培训学校和国税知识讲堂的平台, 为企业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培训。由于各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该局对全县企业培训采取分类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办税服务厅的意见箱和网络QQ群留言预约课程, 对于普遍要求和重点问题, 该局的纳税人培训学校将进行集体授课讲解, 如今年6-7月份, 该局纳税人培训学校开展了4期营改增知识讲解, 共培训300人次;对于特定行业的财务人员, 每季度通过国税知识讲堂进行一次小范围的专题讲座;对于部分能力水平欠佳的财务人员, 进行一对一培训或上门培训辅导, 并通过不定期开办网上办税技术辅导班, 采用搭建测试平台、实行现场测试的办法对企业办税人员进行网上办税辅导, 确保企业办税人员全面掌握网上办税技术。

(四) 倡导人性化服务, 关注非工作时间服务诉求

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是近年来深受广大纳税人拥护的人性化服务举措。该局制定了非工作时间延时服务和节假日期间预约服务制度。延时服务要求办税人员在申报征收期间提前10分钟上班, 对纳税人在正常上班时间未办结或因排队等候而未受理的应连续办理的涉税事项, 工作人员自动延长上班时间继续为纳税人提供办税服务, 直至业务办理完毕;节假日期间需要办理业务的纳税人, 可通过短信或QQ提前一天进行预约, 国税局对申请预约服务的纳税人, 在约定的时间提供服务项目。建立预约及延时服务台账, 及时对服务情况进行登记。今年共为30人次提供了预约延时服务。

(五) 提升自身素质, 关注服务的基础和根本

篇4:以创新经营谋发展

通过近两年的改制和改善运作,国有资产不但保值而且增值,增值率23.4%;员工收入逐年增加由改制前2000年的人均月690元到改制后2002年的人均月收入940元,增长26.6%;由公司完成的员工个人资本性投入350多万元,净利润逐年增长,不但还清了300多万元的存货(流资类工装工具)资产,且实现净利润100多万元。由于理清了思路,在经营上实施了多项创新工程,使海源公司步入了良性循环,其具体做法是:

根据改制公司以市场导向的特点,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由过去的“橄榄型”改为“哑铃型”。新增产品研发、市场两个部门,新品研发部门的人员组成实行在全公司范围内的技术人员中招聘,将有一定理论素养和技术实践经验又热爱研发的优秀人员招聘到研发岗位上;并同时配设市场调研(部里内设)和试制两个小组,将市场和集团公司两个方面的新产品以带改进式的快速开发即仿造设计和试制,在开发设计和试制过程中改变过去那种串行步进式的工作方式,而采用先进的并行工程方式。当然,采用并行工程方式是有前提的,即设计人员较熟练掌握焊接工艺及工装的基本结构,先给出主要部件的加工,这就为细部设计和工作机构的设计提供并行作业的时间。也就是说,当设计完成时,制作亦趋于尾声,剩下的工作就是按产品定位精度进行调试了。研发部成立两年来创造了不斐的成绩,先后开发基干型产品5个,改型产品17个,创造产值1450多万元,解决了80多人的工作岗位,并且也锻炼了研发队伍,研发的一次成功率不断提高,同时,研发的软硬件得到了充分的补充,新置一台20多万元的三坐标测量机,5台高性能电脑及PRO-E设计软件,下一步将进一步补充制作工装用的等离子切割机和线切割机,使整个研发配置提升到一个更完善、先进的台阶上。在薪酬上对研发人员实行有别于其他部门人员的待遇,即岗位工资+项目完成工资+项目销售提成工资,项目开发费用节约提成工资。由于薪酬同项目挂钩,在大部份的开发人员中形成了良好的竞争环境,激发了他们的工作欲望和主观能动性。另外,公司还在海源公司范围内设立了每季一次的创新项目(合理化建议)奖,一个项目全年四个季度给奖;同时,还设立了全员性的劳动竞赛奖,此奖一般在节日当月进行,旨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平衡,以解决弱势群体相对收入。

实施经营自主权,对市场所需的品种、价格、结算方式、产品规格、产品规格、质量要求、供货进度等作全面了解。海源公司的车架从质量上讲在材料的选用和制造工艺上应该是目前市场上最好的,但由于部分员工质量意识薄弱,部分零件尺寸精度差,曾在一段时间内造成焊接外观、飞溅等质量问题,影响了客户定货的连续性。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的对策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量。譬如125L车,客户多将此车稍作改进后,全部出口,出口要求除该车其他优良性能外,对车架要求材质、焊接及外观均较高,且具有—定的量,此车架正是海源公司的强点:一是该技术全套与日本本田合作,二是具备相当规模的且完整的硬件制造系统,软件资料及操作人员均较成热,公司以此产品车架为敲门砖,力帆、隆鑫、银钢等客户大门很快被打开,其价格亦远高于市场价格,很快突破了高梁车、低梁车和太子车的小批量状况,且不断出现批量性的规模,如70车连续两月突破5000台。在参与市场竞争、突破销售瓶颈的初始,因策略问题,对所有客户只要谈好合同就销,但散户在量上没有规模,品种散,应收帐款不及时,销售非常被动。通过一段时间的市场采点,重新理清思路,调整销售策略,变销售人员一窝蜂盯一点为一人蹲一片,寻点所得的利益独享的原则,很快见到突破性收效,由过去外销每月100-200台,到现在的每月2000-4000台,新的思路和策略是:以批量带动重点客户、以长期客户寻求开发合作、以用户需求保证质量要求、一人一片自寻归己,完成基本销量保证基本收入及销售基本费用+按不同的销售数量级提成不同的工资比例,取一个急速上升、相对平稳且不封顶的收入域,这种思路和策略打开了局面,达到了双赢的效果。这就需要制度创新。如果仅仅把过去分厂的各种制度,办法管理规程补充修改,那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要有善于经营管理,勇手创新经营管理的企业经营者、经营班子及经营谋略。在市场经济中,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企业诞生,同时又有无数企业倒闭,其倒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经营不善。海源公司改制伊始,在经营方面着重抓了四件事:

(1)首先摸清同类产品的市场脉搏,以市场为先导,制定目标,提出措施,当前市场主要产品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状况、价格定位、主供那些配套厂家、有那些品种、供贷方式、结算方式、供配业主之间的关系、主要产品生产厂家的管理运作方式、下一步开发动向;在制定目标方面,突出重点,选择独有、质优、价格微利的办法,以此嵌入主配套厂家。为什么叫嵌入呢?这主要是因为原供配企业之间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关系,因此,只能盯准别人的薄弱点突破。在措施方面制定出一整套软硬兼备的办法,如硬的办法:你无我有,你有我优。软的办法就是不断加强与从一般业务人员到主要经营者的诚信交往、信誉沟通、言必信、行必实等。

(2)彻底摸清主、辅料定额。在过去分厂制的计划经济管理时期,定额管理的水份较重,常有一句话:总部算不赢分厂,分厂算不赢工段,工段算不赢班组,班组算不赢个人。什么原因,层层打埋伏,为什么打埋伏呢?年年修额,赢余有奖所至。如果不从定额上突破,就不能制定出合符实际的全面预算。首先做规范文章,不是说过去的都不正确,如果仅对此规范,彼不规范,就会造成矛盾。全方位的规范包括工艺定额(主材单位耗量),焊丝、保护气定额(主要辐料单位耗量),能耗定额(水、电、汽单位耗量)、油料、工具、一般辅料、运输、办公费用、通讯费用,工时定额等,通过艰苦的反复摸测,并反复做部分员工的思想工作,使所有的单位定额达到了基本的规范,在基本规范的单位定额基础上编制年度预算,使预算准确率大大提高,如2002年集团公司企划部、财务部所作预算与海源公司预算十分接近。同时分层次签定经济目标责任书,指标层层分解。

(3)物资采购、产品配套及边料销售实行“阳光工程”。在产品配套的价格上采取“针刺”策略即从利润点入手,2000年底集团物资公司给原车体分厂配套的45家企业全部划归改制的海源公司管理,并同时一刀切降价10%,但全部未签合同,海源公司按此价预签合同时,配套厂家要么拒签,要么停止供货。面对此情况,则迅速采取措施,将所有配套厂家配套的零件逐一全面核价,抽出技术人员和经管人员组成核价组,用当时的市场材料最低价、市场劳务私企价及市场私企平均制造费用(能源费、设备实施折旧费、工具辅具消耗等)、利税等逐一进行认真测算,同时通知配套厂家自行测算,在此基础上,逐个厂家进行价格谈判。经过一对一的谈判,有两家自行退出,最后整个价格平价下降23.4%,大大超过10%,单就配套一项2001年就新增效益500多万(2001年3月开始执行)。2002年公司对配套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又采取一种冒险的降价方式:‘五原则’方式,将所有配套厂家的产品基本打乱,分成13个标包,13个标包按“五原则”进行:即长线带短线、冲压件带机加件、老品带新品、易加工件带难加工件、一标70%量,二标30%量,分包前将所有冲压件降7-8%,机加件降5-6%,标价在发包厂家中公开。一个包发3-5个单位,一个单位可以发两个包左右,接标单位通过测算后,填好每个零件价格及包的总价后加封,最后公开揭标,一个包中总价最低的单位中标(中标包中零件的单个价格只能等于和小于标价,否则废标)。在发包的运作中新增若干厂家,实际引入竞争,最终的结果是平均降价13.2%。在招标的整个过程中,接标退出8家,开标淘汰12家,合同单位由原来的48家缩减为29家,使留下的厂家分别做大了经济总量,达到了双赢的目的。有关各种边料的招标销售(两年各种边料卖到重庆市最高价)、物资的招标采购(如‘猴王’焊丝为全国最低价;在气体方面,原集团物资公司只在外签独家合同,海源要求该家公司降3%,然1%都不同意,海源引入第二家竞争,其结果是不到两个月两家公司都降了33.4%,且多个配套厂家到海源公司购气)不再赘述。

(4)以人为本,合理化建议制度化。过去搞合理化建议政治因素较重,多为时段性和突击性,所谓收效大,多数节约价值泡沫较重。而改制后所采取的合理化建议却是有它实在的内容:较重大的改进项目包括产品流程调整、点焊工艺集中,这些改进项目,一方面使小件生产集中,人财物得以充分利用,亦合理的形成了柔性生产线,点焊机集中后,使冷却水得到循环利用,全年单是水的直接节约就达10多万元。其他一些项目,如对多年沉积的一时不能修复的焊机控制板抽出专人修理,且收入与修理价值挂钩,节约数万元;将原125半体冲压件一张板料冲8件改为冲9件,节约20多万元;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合理安排又车运输车间产品,减少一台租赁汽车,节约数万元;焊接机器人双站多工位焊分解为多组夹具单工位焊,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其日生产量由原来的600台上升为日产1200台,提高效率1倍;对模具进行巧妙的改进后,解决了材料的破裂问题,使ST12代替ST14,成功实现价差节约80多万元等等。由于合理化建议制度化,每季对实施后的项目进行奖励,若一个项目全年实施,根据净效益每季均按比例提奖,直至次年为止,同时对有价值的被采用的建议项目一次性按等级给予建议奖。纵观两年的合理化建议项目大到产品流程的调整且10多万元的投入;小到一根焊条(将焊头接上再利用)焊4件改为5件的建议,合理化建议制度化,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员工更加爱企业、爱岗位,为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了无限的机会。同时,为提高员工技能、员工质量意识和员工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在焊接员工中实行ABC工资制,并且,在员工培训方面花大力气组织实施,如请专家、技术高手对焊工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并对合格者给予奖励;为此还组织计算机网络培训、冲压操作培训等。

对管理进行信息化改造。在改制的初期反映出的原分厂脱胎出来的诸多问题:如库房管理中反映出来的部分零部件的大量积压,而又有一些零部件急缺造成停工待料;月度盘存反映出的零部件数量时多时差;生产品种的变更频繁造成生产组织中的手忙脚乱;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车间,使车间转品种生产十分被动,怨气大;财务报表经常延误,数据一致性核准反复性大等等。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运转。

为此,2002年海源公司投入近30多万元购置硬件及用普金公司软件MRPⅡ的部分软件包对资源系统进行改造,包括对财务软件在内的5个软件包,构建起财务、物资、生产、质量、办公自动化等子系统的局域网,通过信息系统对传统管理流程的改造,快捷、准确的信息管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运转效率。如库房物资管理的准确性、及时性,使生产组织和财务报表更加便捷和真实。在整个系统的改建前,为使系统正常运转,公司对所有技管人员,财务人员、库管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编制代码,且将培训引入竞争机制,使系统的运作达到了理想的效果,通过信息系统对传统管理方式的改造,一方面提高了经营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培养了人才,提高了员工的业务素质,达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篇5:以创新求特色 以特色谋发展

市中区建设路小学是市区两级政府投资,于1996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一所标准较高的国办城市小学,学校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占地面积30余亩。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103人。学校设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校园网络中心及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舞蹈室等20余口专用教室。这些专用教室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按省一类标准配备了各种教学设备,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2002年,学校通过了省规范化学校验收,2008年,学校顺利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复验。

团结奋进的校领导班子

2010年,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为每口教室配备了55英寸液晶电视和高标准数码视频展台;安装了覆盖整个校园的电子监控系统,初步实现了办公信息化、备课网络化、教学多媒体化。这些设施的投入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荣获“省规范化学校”、“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省绿色学校”、“省交通安全教育示范化学校”、“省科普教育示范化学校”等几十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理念·文化

近年来, 建设路小学推出了包括《理念文化手册》、《环境规划手册》、《视觉识别手册》和《行为识别手册》等在内的学校文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围绕“创齐鲁一流名校,铸基础教育精品”的学校远景,坚持“以创新求特色,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思路,在办学特色上,实施“品味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的品牌战略,在德育品牌创建上,开展“雷锋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在育人模式上,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体系,努力践行“让

学生享受教育,让教师体验幸福,让家长收获希望”的办学理念,全力打造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活泼校园、和谐校园。学校遵循“严、细、实、恒”的管理方针,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出了“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的管理理念,制定了《学校发展五年规划》、《教师培养三年计划》,力争在三年内跨入齐鲁一流名校的行列。

校园·书香

学校十分注重环境育人,为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对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等校园文化进行全新规化和设计,力图把校园、走廊、教室和办公室等都变成育人的场所。书香长廊,是建设路小学这本书中洋溢着浓浓书香的美妙绝伦的画卷。学校把教学楼的走廊建成了“书香长廊”。走廊左侧墙壁上是学生的涂鸦:学生读书的感受,新颖的读书方法、想象画等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右侧的墙壁上张贴的是装饰精美的国学经典:《宋词》、《元曲》、《历代名人家训》等。教学楼每一层的走廊里都放置了书橱和供学生读书的长椅。书香教室,是建设路小学这本书中浓墨重彩的华章。学校重视教室书香氛围的营造:教室的前面张贴着班训,后面张贴着班风,班级书橱更是一道别具的风景,精致的书橱里古今中外的书籍琳琅满目,整整齐齐。书香办公室,是建设路小学这本书中精美的诗篇。学校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全新的办公桌椅、设计独特的书柜,并且为教师免费订阅书报、购买教育理论书籍,书香气息非常浓厚。

2010年暑假,学校对校园文化进行重新规划设计,设计制作了“雷锋精神长廊”、“操场运动长廊”、“一训三风理念墙”、“天地人和文化墙”等。优美的校园环境 浓郁的文化氛围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影响作用。

课改·品牌

语文学科在低年级实施了“早认多识 大量积累”课堂教学改革。该项改革是从一年级起,利用三年的时间,让学生识记3000个常用字,完成小学六年的识字任务。在识字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背诵、积累。语文学科在中高年级实施了“集中识字 分课教学 适时拓展”课堂教学改革。该项改革着力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坚决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坚持少讲精讲,在轻松学完教材的同时,进行大量拓展阅读与积累,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3-4年级课内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0万字,5-6年级课内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20万字。为保证上述课改的顺利实施,学校组织骨干教师自编了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分低、中、高年级三个读本。全校每周二的晨读时间为《国学经典诵读》诵读时间。学校全天候开放了阅览室,各班级开设了大阅读课,学生在这里可以尽情的阅读。另外,学校还和枣庄学院中文系联合创建了枣庄市第一个国学教育实践基地。目的是把国学经典请进课堂,把经典诵读请进学校,希望孩子们从进校门起就能够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从人生起步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圣贤的弟子,与圣贤为伍,与圣贤同行。

为引领教师、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园读书节”活动。2010年4月,学校举办了第二届“校园读书节”暨 “小跳蚤书市”活动。新华社和中央人民政府网都刊发了这一消息。

作文教学,实施了“快速限时作文”课堂教学改革。该项改革目的是改变传统作文学生拖拉松散的写作习惯,教师脱离实际的盲目指导,费时费力,高耗低效的评改方法这一实际。通过近两年来对此项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基本上改变了学生“畏作文如畏虎”、写作速度慢及写作水平低下的局面,达到了全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预期目标。

数学学科,实施了“自主互助型”的课堂教学改革。该项改革的特征是“先学后教”。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教师只在导上下功夫,导的实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导的落脚点是促使学生进行高质高效的独立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德育·品牌

学校把德育和时代相结合,确立了以“弘扬雷锋精神、挖掘时代内涵”为核心的学校德育工作总体思路,逐步形成了以“雷锋精神进校园”主题的德育特色和品牌。学校自启动了“雷锋精神进校园”活动以来,始终重视榜样引领作用。先后有: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戴明章、虞仁昌、海军原副政委冷宽;雷锋班三任班长;著名作家高玉宝等知名人士20多人次到学校为师生作“弘扬雷锋精神”及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学校为每个班级的学生准备了8类优点储蓄卡,包括尊师爱幼卡、孝敬老人卡、助人为乐卡、团结他人卡、文明卡等,学生在哪方面表现突出,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卡。一个学期结束后再总结、评比,如此循环“储蓄”下去,真实地记录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养成过程。

2010年3月,“雷锋班”第一任班长张兴吉,“雷锋班”第二任班长庞春学,“雷锋班”第四任班长、枣庄市雷锋精神研究会曲建文等三位老人齐聚建设路小学,做了弘扬雷锋精神的报告。此次活动进一步凸显了学校的德育特色。

2010年10月,枣庄市承办了2010·枣庄“全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现场会”。作为此次现场会承办学校之一,建设路小学向与会代表展示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精神风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近年来学校开展“雷锋精神进校园”活动所取得的一些成果。与会代表对学校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自“雷锋精神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师生素养得到了极大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感动校园人物。每年,学校都举行“十大感动校园教师”、“十大感动校园学生”人物评选活动。特别

是来自台湾的小朋友杨芸瑄,经常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多次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累计捐款达上万元。这些榜样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点评建设路小学的育人模式为:“榜样育人模式”。

特色·育人

2010年,学校各班级实现了网络、有线电视班班通。为拓宽育人渠道,挖掘育人资源,凸显学校的育人特色,学校成立了校园电视台,建立自己的电视节目制作团队。电视节目采、编、播完全由学校教师自己完成。学校电视台能同时播放三套电视节目。目前,已经制作了十余期电视节目。通过有线电视,利用班会时间播放这些节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在节目制作过程,他们通过选拔、培训小播音员,小主持人等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了锻炼。

2010年9月初,学校成立了第二届家长委员会。学校把定做学生校服的事务全部交给了家长委员会,热心家长通过各方查找推荐了14种校服款式,家长委员会通过常委会议投票确定校服款式,邀请厂家,采取议标的形式确定面料,进行议价。在家长委员会的主持下,最终,学校为学生定做了一套(四件套)家长、学生、学校各方都满意的春秋季校服。邀请家长参与课程开发。家长中,不乏学者型人才,不乏各行各业中的专家。对于家校共建、共同育人来说,他们是非常重要的育人资源。学校有选择地邀请部分专家型家长,走进学校的校园电视台,利用他们所掌握的专长,为学生录制专题节目,共同开发校本视频教材。目前,学校已经录制了包括:预防小学生踩踏事故、礼仪教育,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等十余类专题节目。

学生在校园艺术节上表演节目

篇6:创新模式谋发展 服务学生创高效

走进三一五课堂,你会看到学生们时而面对面的提问;时而耐心的讲解;时而激烈的讨论……这就是三一五课改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在这里,学生们心灵得以放飞,激情得以燃烧,情感得以流露,才艺得以展示。争奇斗艳,百花竟放。这里没有遮遮掩掩,有的只是真真切切,这里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地表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式五彩纷呈,课堂气氛热烈,亮点纷呈,高潮不断,掌声不绝,笑语绵绵,流光异彩。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生生间互相启发、互相鼓励,互相提高。每个人都能真实地、亲自体验学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脸上不时变幻着对知识的“疑惑”、思路打开后的“惊奇”,得出结论后的“幸福”。在这里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以“善待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为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让师生共享课堂快乐。

困境中探索前行

多少年以来,地处宁乡西部偏远山区的五里堆中学困境重重。

一是学校的条件极差。年久失修的田径场、篮球场不能使用,学生没有活动场地。没有电脑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校进校门是2里多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师生的出进非常困难。

二是学校多年来负债累累。2010年9月学校还负债16万多元,每期期末向老师贷款才能勉强维持学校运转。

三是学生的学习基础非常薄弱。山区孩子的幼儿与小学教育得不到家长与社会的重视,没有良好的学习条件,从小就与城里孩子差了很多。

四是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五里堆是“包子之乡”,很多小孩由老一辈带养,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失,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

五是师资力量薄弱得难以想象。2010年全校595个学生,10个班,教师编制26人,5位老教师55岁以上,2位老师有严重疾病,2位女教师请产假,4位代课教师,开学连初三毕业班的课务都无法安排。

面对学校困境,我们没有退缩,也没有安于现状。在沉甸甸的责任驱使下,我们选择了奋起,选择了前行,我们在为学校的发展努力探索发展出路。1

2010年9月开始,我尝试了很多改变学校现状的办法: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奖励基金,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学校各项管理,组织青年教师赛课,组织毕业班14校联考,实施教师奖励方案与工会活动经费筹资方案等,学校很快有了一定起色。

2010年10月我们开始学习江苏洋思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黄校长亲自找资料,制课件,进行教师培训与动员,与学校领导率先上课改公开课,然后在各年级尝试、实践、研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一直坚持到2011年3月。

2011年3月,学校从许市中学课改受到启发,带领老师们到许市中学、常德11中、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五里堆中学特色的“三一五”服务型课改模式。

模式下成功体验

“三一五”服务型课堂教学模式一个含义是:“三.一五”是消费者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节日。学生是消费者,是老师服务的对象,是老师的顾客和上帝,老师变“管学生”为“服务学生”。

“三一五”又一含义是:自学、展示、反馈三大流程;为学生终生服务一个中心;回顾、自学、展示、小结、检测五个环节。“三大模块”让教师成为服务学生的平台,“一个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五个环节”形成自主学习的优化链。“三一五”模式让我们有了成功的体验。

一、改变观念是前提。我们利用学校文化宣传,外出学习,专家或学校领导讲座等多种办法改变教师教学观念,解放教师的思想。课改教师观“善待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要求教师应有 “以生为本” 和“以学为本”的观念。“以生为本”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以学为本”是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多学少教,先学后教。课改最难的不是方法、技巧、操作技术手段,而是观念的改变。我们学校整体推进,多次宣讲,现在基本改变了观念,基本做到学生自己能做的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学生自己不能做的要发动他们通过合作的方式去完成。

二、“三大抓手”是关键。

一大抓手是课堂流程。我们坚持“自学-展示-反馈”的课堂流程。自学是关键,我们主张自学不好不进入展示环节或者展示课一定是失败的,低效的。展示是提升,展示不是为展示而展示,它是基于自学(独学、对学、群学)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反馈是保证。反馈是对教与学质量的检验,是过程性的评价和指导。通过反馈找问题,找差距,促整改,保质量。课改初级阶段坚持流程,规定模式,可以规范和矫正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从这个角度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推行初期阶段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且不可以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为由而否定模式在这个阶段推行的必要性,否则要走很多弯路,导致课改不彻底,不成功。待“固模过关”后,学校结合校情形成学校或学科课堂教学特色。

二大抓手是导学案。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是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是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是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是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导学案直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个体差异的学习要求,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课堂学习是否高效等,导学案起了关键作用,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导学案的编写。教师要保证充分的备课时间,最好以集体备课的形式来研究编制导学案。尤其注意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分层达标。通常我们将问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题”,主要指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力求全体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文本的基础上全部解决;第二层次为“提升题”或叫“拔高题”,这类题目在知识上和能力上都有所提升,力求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基础上全部解决;第三层次为“拓展题”,这类题目有更强的综合性和难度,并与生活实践相对接。力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基础上能基本解决。在学生对照导学案“独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群学”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

三大抓手是学习小组。我们分组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注意层次搭配、性别协调、性格互补。每班分6各组,先全班民主推选6位组长和6位副组长,然后组长和副组长在不同层次学生中聘用组员。为了增强小组的归属

感和凝聚力,让每组先为自己的小组取一个个性化的组名,在组名的感召和激励下,吸引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组内成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每个组员担任不同的角色,如组长、学生副组长、纪律副组长、卫生副组长、记录员、协调员、检查员等,并且角色定期互换,使每个学生都能担当不同的责任。每个小组间实力相当,形成平等、有效的竞争机制。组长组织对本组的考核评比,及时做好考核记载,每周按考核成绩评定一个优秀在班级展示栏展示。考核成绩及时交教导处存档。班级要把上课积极思考,能够提出问题或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在小组评比中加分奖励,每组就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完成作业等的情况以周为单位进行评价。

三、校本研训作支撑。

课改路上会遇到很多的困惑与问题,我们只有靠自己教师共同研究而解决。于是我们有了很大的校本研训平台。

教师课改论坛。我们每周星期一早自习与第一节课,学校提早安排两个老师就学校课改实际问题进行演讲,学习他人的课改经验。20分钟后是学校教务处把上周课改遇到的问编成导学案,组织老师先分组讨论,然后是精彩的展示与论坛,这样很多棘手的问题解决了,老师们一次又一次的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人人充满了课改的激情与冲动。

早评会。每天早晨后15分钟,由学生对先天的每堂课进行评价,任课教师、班主任到班,老师听到学生对课堂的评价后反思自己的课堂。

课改研究课。每周二、三、四第三、四节分别为文科、理科、英语教研组的课改研究时间,第三节听一堂示范课或帮扶课,第四节教研组集体讨论,现在的气氛非常的好。

课改论文评比。每期进行俩次课改论文评比,每个教师按时交,要求发现新的、好的课改方法,鼓励老师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导学案评比。每期进行俩次课改论文评比,全校的导学案要全校每个教师认真检查评价,写出亮点和不足,并打好评价分,优秀者给予奖励,并把优秀学案整理成册,并印制出版。

四、管理评价做保障。

行政值日当天不安排课务,全天对学校日常工作进行全面监控,发现问题及

时作出处理,周一周反思会上值周领导进行评价,提出整改措施。每天两个老师和一位行政领导查堂,对课堂进行评价总结,并将情况公布在教师办公室黑板上。

与此同时,学校制定了个人、小组、班级积分与升级评价方案与家校奖励方案,通过评价和奖励促进小组和班级的成长。

五、课改之花盛开了。

“三一五”课堂现在真正成为了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超市”。自课改以来,一是学生乐学情绪高涨,我校几乎找不到厌学、辍学的学生,课堂上孩子们再也不睡觉,而是以学习为乐趣。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生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明显提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已有目共睹,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三是文化考成绩迅速提升,中考综合排名由落后挤到先进行列,初三合格率全县第9名,初二生地合格率99.4%、优秀率88.8%、平均分179.49,均居全县第一名,真正实现了“靠课改提升质量,以质量促进课改”的目标。四是学校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今日宁乡》、湖南教育网、宁乡教育网、宁乡电视台、中国课改新闻网、潇湘晨报等媒体多次报导学校的课改。全县目前已有30多所中小学近2000多位领导和老师来我校观摩学习,带动了金海实小、宁乡七中、铁冲中学、城北中学、玉潭中学等10多所学校开始探索课改,全县课改氛围日益浓厚。

前行中追求卓越

篇7:以制度创新为税收服务谋发展

创新服务谋发展 干部教育谱新篇

——中共普洱市委党校创新优质服务申报材料

中共普洱市委党校是在市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市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校党委班子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为干部教育服务、为各类班次学员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目标,紧扣工作任务,创新服务谋发展,奋力争先创佳绩,不仅圆满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党校的办学任务,而且使全校各项工作总体水平位居全省州市党校前列。

一、班子团结,务实求理,精心酝酿服务品牌 校党委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自觉把党校工作放到党和国

家工作大局中去认识、去把握、去部署、去推进,把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党校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使党校工作更紧密贴近中心、融入中心、服务中心。一是抓班子。校党委始终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主线,严格要求,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理论学习。坚持平时学习和党委理论中心的集中学习相结合,做到带头学、带头讲、带头行,坚持学以致用,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上求突破,在树立务实、高效、职工满意上下功夫。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党委议事规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集体研究做决定。做到党委一班人思想常交流,工作常沟通,情况常交换。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为民、务实、创新、团结、清廉的要求,用优良的作风团结带领队伍,用严格的制度管人管事,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二是抓队伍。始终把队伍作为优质服务建设的主体,狠抓学习,保障思想认识到位。明确创新服务的指导思想、创建目标和评估标准;狠抓管理,保障组织领导到位。把工作任务分解到科室,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人人肩上有重担、有压力的工作格局;狠抓基础建设,保障阵地服务到位。通过推行竞聘上岗,本着“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打造了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业务熟练、作风正派、善于做干部教育的党校教职工队伍,为各项

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目前,全校教职工中有34名研究生,其中,硕士13人,在读博士1人。三是抓品牌。着眼于把普洱市委党校打造成全省州市一流党校、一张靓丽名片的目标,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在党校”的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员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热情服务学员、服务教学、服务干部教育事业大发展,营造了全校上下能服务、会服务、善服务的良好氛围。

二、重点突出,彰显特色,积极创新服务平台 校党委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朝气、奋发有为的锐气、奋勇争先的志气,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在教学上大胆改革创新,努力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在科研上多出高质量理论文章,多出深度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咨询服务,为普洱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在行政后勤上提高效率,优质服务,优质管理。各项工作打造特色、彰显亮点,追求卓越、勇创一流。

(一)教学创新。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党校一切工作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我校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创新教学服务机制。首开主体班专题竟讲制度。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学校坚持通过竞讲的方式来选定专题,打破论资排辈和身份界限,所有人员包括县级党校教师可以平等竞争党校课堂教学。这一举措在全省党校系统为首创,实施的效果,无论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形式和方法创新等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率先建立教师挂职锻炼点。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制约党校教学水平再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2009年,学校积极向市委组织部汇报,在市组织部的支持下,建立了思茅镇、南屏镇、宁洱镇、磨黑镇、那允镇五个乡镇挂职锻炼点。2010年又建立了普洱市工业园区挂职锻炼点。先后选派5名教师到挂职点担任副书记、副镇长及镇长(主任助理),这一举措极大的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法。结合普洱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了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创新了干部教育培训形式,从2010年起,除在各班次继续进行团队训练、案例式教学以外,学校推出了对话式、论坛式、结构式、体验式等新的教学模式。建立校外师资库。为增强主体班教学的针对性,建立了校外师资库(客座教授)制度,已聘请纪委、组织部、检察院、农业局等单位客座教授7人。同时,根据需要,适时聘请省委党校、云南大学以及云南省各部门在我市挂职的部分领导到学校授课,增强教学针对性。

(二)科研创新。一年来,学校坚持科研基础地位不动摇,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努力提高党校科研服务大局的水平。2010年学校教研人员出版专著1部,发表文章94篇(其中省级7篇、市级10篇、县级77篇)。2010年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9项。一是市社科联资助课题《普洱市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和市委统战部课题《普洱统战在云南桥头堡战略中的作用》已完成结项;二是市委组织部课题《边疆民族宗教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研究》、与墨江县委县政府合作课题《墨江县民族文化资源调查及其产业化规划》,与市商务局合作课题《普洱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普洱市“十二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与云南省思澜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思澜公路建设与展望》理论研究和报告文学《思澜丰碑》创作,所有课题目前已全面进入收尾阶段。2010年,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获奖12人次。为加强课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促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多出成果,多出人才,拟定了《中共普洱市委党校课题管理办法》,对课题的分类、纵向和横向课题的管理、课题经费的使用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三)管理创新。后勤服务工作是党校教学、科研、会议服务等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2010年,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在为广大学员、教职工提供优质后勤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保障了全校各种班次教学、培训、会议服务和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一是办公条件不断改善。2010年,添置了3台投影仪,更换了报告厅的音响设备,建造了办公楼一楼大厅和培训楼一楼大厅室内电子屏各一块,教学楼前室外电子屏一块。二是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建设力度。在2009年对校园环境和园林绿化进行改造的

基础上,改造安装了教学楼前青石板道路两旁的绿化灯饰,更换了办公楼一楼大厅两侧的宣传栏,阶梯教室周围美化绿化、灯饰改造、停车场和职工宿舍楼背后停车场修建已完成,运动中心“风雨操场”建设已完成前期工作。目前,学校校园文化品味不断提升,一个舒适、宁静、优美,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正在形成。三是完善后勤服务制度。为使后勤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在坚持原有各种管理制度、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工作分工制度、物资采购和保管使用制度、电费收缴制度、日常管理制度、值班制度等,使各项工作更加细化,每一位同志的具体工作、具体工作目标和各个工作环节的服务标准及要求更加明确,进一步提高了后勤工作的办事效率。四是强化后勤服务意识。学校全体干部职工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积极主动为教学服务、为培训服务、为学员服务的思想不断强化,服务水平和服务技能不断提高。全年共接待各种培训轮训班、研讨班和会议服务79期(次),培训人数10224人(次),接待住宿6397人(次)。接待前来参加云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玉溪、红河、昭通、云南民族大学四个代表团。服务得到了学员和各界人士的好评。

三、措施有力,扎实推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服务管理制度,推动党校各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一)规范服务标准。在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管理与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坚持服务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进一步规范各窗口的标准化服务,更好地提升服务品质,针对不同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制度、规范和流程,推出了一系列优质服务承诺,统一制作,公开上墙,将实行规范服务、文明服务、优质服务的自我要求、工作标准和承诺公诸于众,接受全体服务对象的监督。

(二)加强服务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培训,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服务能力。一方面,全面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不断提高服务技能和服务质量,实行文明接待、礼貌用语、规范流程、微笑服务。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服务观念和服务满意理论方面的培训,要求全体工作人员树立文明服务、优质服务、满意服务的服务理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礼仪规范。努力通过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责任心,提高服务技能、团队意识和沟通合作技巧,提高服务水平。

(三)提升服务意识。把学习刀会祥先进事迹、贯彻落实为民服务五项制度、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把学先进、比贡献、促发展作为服务学校发展的着力点,教育教职员工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做出表率,树好形象。使全校上下呈现出一派团结干事、求真务实的气象,“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升华,教职工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加强,服务意识明显提升。

(四)完善服务考核。制定了《中共普洱市委党校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和《中共普洱市委党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党委与党支部、支部与党员个人分别签定了两个责任书。年终党委对照两个责任制要求自下而上开展自查自评,圆满通过上级考核,并得到上级考核组的好评。

(五)落实为民服务五项制度。按照市委的有关要求精神,及时制定落实为民服务五项制度实施方案,校领导分别带队深入民情责任区墨江县坝溜乡老朱村调研,派遣人民勤务员分批长期驻扎老朱村,保证人民勤务员在责任区不断档、工作不脱节。

由于成绩显著,近来年我校各方面工作得到了上级和各界人士的好评:有4名教师分别受市委政府及市直机关工委表彰奖励;由政协主办的首届普洱市民生论坛上有两位教师论文分别获一、二等奖;在普洱市第三次(2008—2009)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我校共有七位教师荣获政府奖;校党委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表彰奖励;离退休党支部被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表彰为“2010年普洱市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先进集体”。在普洱市第七届“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11年3月学校被命名为“市直单位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示范点”。2008、2009连续两年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优秀单位,云南省党校系统优秀办学单位一等

奖,普洱市第五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目前,全校各项工作总体水平位居全省州市党校前列,被云南省委党校领导誉为“全省州市党校的一面旗”。

附:证明材料52份

中共普洱市委党校

2011年4月27日

主题词:创新优质服务 申报材料

报:市创优服务考核办(市纪委监察局监察综合室)送:校领导 存档:2份

中共普洱市委党校办公室 2011年1月27日印

篇8:以制度创新为税收服务谋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会展业国际宏观环境嬗变所引发的会展服务间的激烈的竞争,使得会展服务创新势在必行,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旅游的横空出世,则为会展服务创新提供了可能。

1. 国际宏观环境嬗变,会展服务创新势在必行

以广交会为例,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来华参展商数量在103届是22家,但到了104届却减至4家;从102届(2007秋季)到103届(2008年春季)、104届(2008年秋季)广交会,金融危机高峰期的104届广交会较之上两届广交会无论是采购商人数、成交额都有所下降。连绵不断的经济危机危机,加之科技快速进步带动会展业迅猛发展,会展数量急剧增加,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会展业间的激烈竞争。而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提高国际竞争力,会展创新,尤其是会展服务创新,势在必行。

2. 智慧旅游方兴未艾,为会展服务创新提供可能

所谓“智慧旅游”,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把一些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为广大游客量身定做,提供适需对路的旅游产品。

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业界一个全新的命题,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商务会展业发展创新之中。智慧旅游的蓬勃发展,为中国会展业创新,尤其是会展服务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可能性。

(1)智慧旅游为新技术在会展服务中的快速推广应用提供了可能。

将”智慧旅游”应用于会展服务,即通过应用移动终端、物联网、云存储、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实时记录和分析商务游客在参展过程中的移动路线、关注对象、交易记录等数据,可为参展商、观众和其他商务会展商务游客提供多元化服务。有鉴于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的收集、管理、分析和挖掘,提高展会服务质量,各国各地在举办展会时,都积极将新兴技术应用于展会服务过程,从而导致了新兴技术在展会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2)智慧旅游为改进和完善会展服务体系提供了可能。

创新一般指事物原来所没有的要素和理念,也指对原事物的改进和完善。靠近真相,预测未来,是智慧旅游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应用的核心价值。通过运用这些新兴技术,商务会展企业能获取更多的更真实的发展现状,从而发现展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完善会展服务体系,推动会展服务创新。

二、智慧旅游是实现会展服务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我国智慧旅游蓬勃发展、信息技术发展为会展服务创新提供可能的大背景下,要想实现广州会展服务创新之目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依托智慧旅游的“四导功能”(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简称),通过仿效智慧旅游的“服务智慧”做法、“四个创新(服务模式、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服务评价创新)”,最终实现广州会展服务创新。

1. 依托智慧旅游的“四导功能”,促进广州会展服务创新

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智慧旅游主要包括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简称“四导”)四个基本功能。会展旅游作为现代旅游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实施智慧旅游,也必然凸显出这四个功能。

导航功能是指在商务会展活动中,将位置服务(LBS)加入游客的商务会展信息中,让游客随时知道自己的位置。具体操作是:将导航和互联网整合在一个界面上,当GPS确定位置后,最新信息将通过互联网主动地弹出,如交通拥堵状况、交通管制、交通事故、限行、停车场及车位状况等等,并可查找其他相关信息。体现了直接、主动、及时为会展游客服务的特征。

导游是指在商务会展活动中,在确定了位置的同时,在网页上和地图上会主动显示周边的商务会展信息,包括会展场所、酒店、餐馆、娱乐、车站、活动(地点)、朋友/旅游团友等等的位置和大概信息。甚至还支持在非导航状态下查找任意位置的周边信息,拖动地图即可在地图上看到这些信息。周边的范围大小可以随地图窗口的大小自动调节,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如展点、某个朋友的位置)规划行走路线。

导览功能是指在商务会展活动中,通过点击(触摸)感兴趣的对象(展点、酒店、餐馆、娱乐、车站、活动等等),可以获得关于兴趣点的位置、文字、图片、视频、使用者的评价等等信息,深入了解兴趣点的详细情况,供商务会展游客决定是否需要它。智慧旅游就好像是一个自助导游员,有比导游员更多的信息来源,如文字、图片、视频和3D虚拟现实,带上耳机就能让手机/平板电脑替代数字导览设备,游客无须再租用这类设备了。

导购是指在商务会展活动中,商务会展游客在经过全面而深入的在线了解和分析之基础上,已经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情况下,那么可以直接在线预订自己所需的东西,如商品、客房、票务等。只需在网页上自己感兴趣的对象旁点击“预订”按纽,即可进入预订模块,预订不同档次和数量的该对象。由于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游客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预订。加上安全的网上支付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改变和制订下一步的行程,而不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不会错过一些精彩的展会与活动,甚至能够在某地邂逅特别的人,如久未谋面的老朋友。

2. 仿效智慧旅游的“服务智慧”,促进广州会展服务创新

智慧旅游的“智慧”体现在“旅游服务的智慧”、“旅游管理的智慧”和“旅游营销的智慧”这三大方面。仿效智慧旅游的“服务智慧”,并应用于会展服务之中,有助于促进广州会展服务创新。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提升商务会展游客的展会体验。

在商务会展活动中,运用“旅游服务的智慧”,通过信息技术提升,可使商务会展游客在展会信息获取、展会计划决策、展会产品预订支付、享受展会活动和回顾评价展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智慧旅游服务带来的全新服务体验。

(2)帮助商务会展安排和完成展会计划。

在商务会展活动中,运用“旅游服务的智慧”,就是要通过科学的信息组织和呈现形式让商务会展游客方便快捷的获取会展信息,帮助游客更好的安排会展活动计划,并完成好展会计划和决策。

(3)为商务会展带来更好的会展安全保障和会展品质保障。

在商务会展活动中,运用“旅游服务的智慧,通过基于物联网、无线技术、定位和监控技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实时交换,让商务会展游客的会展活动过程更顺畅,提升商务会展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为商务会展游客带来更好的会展安全保障和会展品质保障。。

(4)推动商务会展游客消费方式转变。

在商务会展活动中,运用“旅游服务的智慧”,还将推动商务会展游客传统的消费方式向现代的消费方式转变,并引导商务会展游客产生新的消费习惯,创造新的消费文化。

3. 针对智慧旅游城市定位,实现广州商务会展“四个创新”,

继北京市之后,广州也提出“创新之城、智慧之城”的“智慧旅游城市”定位,这也将会促使广州会展服务创新迈向一个新台阶。

针对智慧旅游城市定位,笔者提出为广州会展服务的“四个创新,旨在推动广州会展服务创新发展。

(1)服务模式的创新,即从以前的商务会展客人找服务的旧模式,转变为会展活动举办方主动为客人送去各种各样的、适合客人需要的服务新模式。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笔者提出了“大数据-信息-展会服务”的展会服务循环创新模式,即在展会服务中积累大数据,从大数据挖掘和获取信息,将信息应用于展会服务的优化和创新,在优化和创新服务的过程中,继续应用新兴技术积累数据,分析优化或创新成效,并从中继续挖掘有用信息,投入到展会服务的下一轮优化和创新上。如此循环往复,使展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能在滚动优化中获得提升。

(2)服务手段的创新,即依托定位技术、物联网技术,实现为商务会展客人主动提供的全方位的会展服务。

(3)服务方式的创新,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和智能手机的平台,为商务会展客人提供贴身的导游和智能化的会展活动服务。

(4)服务评价的创新,即商务会展客人根据自己的参展感受,随时可以对展会进行点评、智慧分享。这样,一方面商务会展客人随时、随地、随人可以与其家人和朋友分享参展感受和经验;另一方面展会主办单位和相关会展企业也可以即时得到商务会展客人的反馈信息。

三、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广州会展服务创新发展的意义

从“智慧旅游”的视角,以会展客人为例,探讨广州会展服务的创新发展,对于提升广州会展服务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及时收集数据,促进会展服务改进

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广州会展服务创新,使会展客人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商务会展服务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如感受、满意度、意见和建议等,而当参展商或观众在网站上发送与展会相关的文本、图片或视频等信息时,会展主办方可以及时收集到些数据,详细地了解到他们的各种感受、诉求、满意度和具体不满意的地方,并针对这些意见和建议,采取解决对策,来改进会展服务。

2. 提升广州会展服务质量,增加客人满意度

从广州会展服务的现状看,无论是服务的质量,还是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都还不如人意。如目前运用“智慧旅游”理念、方法的广州会展企业不多;技术服务不完善,不少的展览会把工作重点放在技术的使用和展示上,无形中就会忽略了它的服务性;此外,如何将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有机结合也做得不够,整个商务会展服务过程中表现得不积极、不主动。所有这些,都使得客人对会展主办方的服务满意度不高,从而引起使用客户的流失。从“智慧旅游”视角,推进广州会展服务创新发展,一方面可以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于会展服务活动,使展览会的服务功能获得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成果创新服务方式,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更优质、更完善、更便捷的配套服务,以满足会展客人对商务展会越来越高的需要和期望,从而提高商务展会的服务质量,增加客人满意度。

3. 绿色服务,降低服务人力成本

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广州会展服务创新,使网络信息技术和智能移动设备在商务会展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就大大减少了会展活动中传统的信息载体使用量,如宣传资料、展会信息指南等纸质文本和光盘,既能保证信息咨询服务的正常供给,又能减少印刷开销,降低展会服务的成本。此外,通过挖掘大数据,分析展会开展期间不同时段的客流量,展会活动数和场次安排等数据,获取不同时段展会服务所需工作人员的适宜数量,优化人力资源,避免聘用多余人员,降低了展会服务的人力成本。

4. 推动“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为广州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会展旅游属于商务旅游的范畴。商务旅游是现代旅游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智慧旅游”视角探讨广州会展旅游的服务创新,对推动广州“智慧旅游城市”与“智慧城市”,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理论的角度看,“智慧旅游”是当今“智慧旅游城市”与“智慧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亦是其发展的动力源泉;“智慧旅游”与“智慧旅游城市”、“智慧城市”相互作用,并在互动中得到发展与提升,“智慧旅游”是“后二者”构建的前提,而“后二者”又反过来促进“首者”的发展;从技术层面上说,“智慧旅游”通过信息化,可以及时监测城市各种突发事件,预防城市安全事故,提高城市的应急能力,实现城市服务的智慧、城市管理的智慧和城市营销的智慧,从而推动“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为广州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梅亮.基于“智慧旅游”构想下的镇江旅游文化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M].镇江社会科学,2012(1).

[2]姚国璋.智慧旅游”的建设框架探析[M].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

[3]朱娜,卡莤燕.智慧旅游背景下的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构建[M].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12).

上一篇:赵志全的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做讲卫生的小学生_小学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