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24-05-11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用8篇)

篇1: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排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并且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一、创新为何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创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全新概括。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下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凝聚着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

1.创新是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变革的大势所趋

2013年9月30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赴北京中关村集体调研学习时特别指出,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总书记讲的这个大势,就是全球正在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一方面,科学前沿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昭示着科技革命加速到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人类的生产方式、经济结构乃至治理结构都将发生深刻改变。另一方面,全球产业变革不断深入,直接冲击全球经济体系。当前,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重大创新正在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一是能源革命加快推进。以石油、煤炭为基础的化石能源正在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低碳绿色的清洁能源所代替,分布式、智能化、绿色环保将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特征和主要方向。二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广泛渗透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众多领域发生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为特征的产业变革,商业、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的新业态出现爆发式增长。三是新材料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数字制造技术互动融合,改变制造业的传统形态,智能制造正成为制造业新的强大生长点。四是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能源、制造、农业、环境、医疗健康等领域,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

2.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形势所迫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但同时,产业层次低、内部结构不合理、转型升级缓慢、技术创新能力差、发展不平衡以及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等矛盾愈加凸显,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紧要关头。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原有经济增长动力减弱,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益已明显降低,出口拉动作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明显不足,内需市场迟迟未能释放。同时,我国产业发展已经没有了当年发达国家起步时所拥有的良好环境承载力,必须走一条更节省资源能源、环境友好程度更高的新型产业发展之路。“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在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

3.创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运所系

从人类发展进程看,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领土幅员和人口规模,更取决于其科技水平的高低和经济结构的优劣。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就是科技中心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转移的强大力量。领先科技和尖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近500年来,世界经历了数次科技革命,一些欧美国家抓住了蒸汽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等重大机遇,一跃而成为世界大国和世界强国。相形之下,曾经是全球经济规模最大国家的中国,由于几次都与世界科技革命失之交臂,最终不幸沦为了落后挨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历史经验充分证明,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没有创新驱动发展,我们将难以实现经济强国梦,也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不小,但要真正成为经济强国,就必须在科技水平和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取得大的进步。

二、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关键支撑

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围绕科技创新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涌现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我国整体科技实力与主要发达国家不断接近,部分领域形成局部优势,一些方面开始从“跟跑者”变为“并行者”,甚至成为“领跑者”,科技改革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为国家长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战略高技术是关系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战略高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有力提升了国家竞争力,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

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神舟八号、九号、十号成功飞天,实现对接和天海对话,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

载人深潜和自动深潜器创造新纪录。载人深潜成功冲击7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当“蛟龙号”在大洋深处向太空深处的神舟九号发出问候的时候,我国被世界舆论认为“取得了无可争议的胜利”,且“同时在宇宙和海洋上演大国崛起”。

天基工程带动经济社会发展。风云气象卫星覆盖全球,提供近中远期气象预报。高分系列卫星在国土资源、环境和农业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效果。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开发应用已广泛服务于测绘、城建、水利、交通、旅游和应急救灾等领域。

超级计算机占领国际制高点。我国于2013年5月研制成功世界上首台5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它具有高性能、高能效、自主可控的技术特点,既能用于科学计算,也能进行大数据处理的显著优势。

移动通信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实现“2G跟随”“3G突破”“4G同步”的跨越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华为、中兴等骨干企业国际竞争力。我国提出的5G关键指标参数被国际标准组织采纳。

2.基础研究涌现一批世界前沿成果

生命科学领域。发现化学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为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开辟全新途径。发现热休克蛋白90α肿瘤标志物,为抗肿瘤药物研究开辟新途径。H7N9禽流感病原学取得突破,整体提升我国应对突发传染病和临床诊治研究的能力。解析“剪接体”结构取得新进展,获得分辨率高达3.6埃米剪接体三维结构,并阐述了剪接体基本工作机理,破解了结构生物学最大难题之一。

量子科学领域。中国科大—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小组实现16公里的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隐形传态,比此前的世界纪录提高了20多倍。在磁性掺杂的拓扑绝缘体薄膜中,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在世界上首先确认了反应堆中微子振荡并精确测量振荡参数。这些成果代表了当代量子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新材料领域。首先发现了转变温度40K以上的铁基超导体,以及系列的50K以上的铁基超导体。首次合成硬度超过金刚石的立方氮化硼新材料;成功研制出国际上最长的55cm碳纳米管;高质量石墨烯制备等新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新型基础微电子器件半浮栅晶体管研制成功,标志着尖端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

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40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3个;上海光源、正负电子对撞机等一批大科学装置有力支撑科学研究。

国际大科学工程。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OSS)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在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科学难题上贡献中国力量。

科学论文。2010年以来中国科学家发表的国际论文稳居世界第2位,国际科学论文总被引用次数的国际排名从2004年的第18名上升至2014年的第4位。

特别值得自豪的是,2015年10月5日,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零的突破。

3.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十二五”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为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多个领域培育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企业的装备制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一些技术和产品已经国际领先并走向世界。

新一代高速列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时速380公里,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高铁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截至2015年底,中国已经拥有全球规模最大、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网,高铁总里程达到1.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的60%以上。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是我国能源领域自主创新、世界首创、拥有国际标准主导权和较强竞争优势的重大技术,也是国家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国已经全面掌握了特高压输变电的核心技术,在特高压核心技术领域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如今,我国特高压交直流设备国产化率均超过90%,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并成功进入拉美、欧洲市场。2013年9月24日,在德国举行的国际智能电网论坛上,中国的特高压输变电技术成为国际标准。

装备制造。突破了大直径硬岩、软土等复杂地质掘进装备(TBM)、千吨级履带起重机、300t自卸车和薄煤层高效成套采煤装备设计、制造、控制与系统集成关键和共性技术。完成了样机研制及示范应用,实现了该类型设备的国产化,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行列。

光伏和风电产业。短短10年时间,中国已经成为光伏、风电技术创新和生产大国,形成国际竞争能力。2014年我国风电新增18GW,累计装机98GW;光伏新增15GW,累计装机28GW。

半导体照明(LED)。LED产业迅速发展,白光LED芯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逐步减小,蓝宝石衬底技术路线已接近1601m/W的国际先进水平。“十城万盏”37个试点城市中,LED灯具应用超过1400万盏,年节电达到600亿度,减少碳排放4680亿吨。2014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规模达到3507亿元人民币,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实现总装下线。我国科技工作者历经几十年奋斗,终于圆了“大飞机梦”,这也意味着我们自己的大飞机翱翔蓝天将指日可待。

4.科技创新打造发展新机遇新空间

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的50.9%提升到2014年的54%,我国的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跨上一个新台阶,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自主创新成为发展战略的核心,全国各方面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中国科技具备了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到了可以有所作为、乘势而上的重要跃升期。

正如总书记所讲的,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在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现在已经取得很好的成绩,实践证明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是现代化建设最可依靠的支撑点。

我国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最大新兴经济体和世界制造业大国。新科技革命、全球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产业变革为我国提供了重大机遇,展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只要找准突破口,抓住机遇,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四化同步发展,我们完全有能力破解当前发展难题,走上创新驱动的良性发展轨道。

三、如何把握未来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动力转换的巨大挑战,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1.突破制约创新的瓶颈

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必须以解决动力转换的关键问题为导向,着力突破以下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缺乏。我国科技人员总量虽居世界第一,但就业人口中研发人员比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人才结构与欧美等创新强国差距巨大。从全球顶尖科学家分布看,美国以52.9%的比例占有绝对优势,英、德随后占据近15%的份额,我国仅占4.7%。

二是技术创新主体能力不强。企业尚未成为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人才集聚主体,总体上还不能发挥动力转换主力军作用。

三是创新成果转化不畅。以人才为本的技术、资本、企业有机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尚未形成,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携手转化的机制尚不健全。

四是创新和产业化环境不优。宏观管理体制不顺,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管理方式尚未形成。科技管理中重物轻人的倾向没有根本改变,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撑依然不足。

2.破除束缚创新的壁垒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的持续支持和超前部署。二是培育创新型企业群体。三是促进区域协同创新。

3.构建激励创新的机制

一是加快实现发展驱动力转换,打造先发优势。二是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三是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4.营造保护创新的环境

一是加快改革步伐,营造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二是推动大众创新创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三是建立开放平台,扩大创新资源。四是建立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五是以全球视野推动创新发展。5.打造创新驱动型经济

一是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二是加快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三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四是加快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五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六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支撑“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篇2: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改革开放40周年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一条重要经验。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改革开放40周年的经验凝结在发展理念的不断探索和更新中。

1、改革开放的经验凝结在发展理念的不断探索和更新中。我们都学过马哲,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历史一再证明,在很多情况下,谋求发展光靠赶超的勇气和激情是不够的,必须有正确的发展理念作指引,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实现发展目标。在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探索中,我们的发展理念也随之经历了不断突破和升级的过程。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党提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等发展理念。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念的又一次重大提升,预示着我国发展将再次取得突破性成就。

2、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首要位置,不创新是死路一条,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国改革开放后长期依赖投资、出口和劳动力供给,通过引进外资、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和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目前,这些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表现为产能过剩、出口受阻、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仅仅依靠传统发展动力,继续沿着老路走,已经很难走得下去。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些年科技创新正在让百姓生活更为便捷,正在让企业发展更具活力,让国家实力更加强大。一个很有趣的街头调查显示,现在外国人最想从中国带走的特产是什么?是移动支付、网购、共享单车、高铁等等,所有这些都说明现在中国人的生活越来越有科技含量了。在中国我们可以几个月不取现金,3个手机用户就有2个在用移动支付,只要有手机就能看病、下馆子、叫外卖,不论你在菜市场、加油站还是路边摊,是买衣服、买汽车还是买房子,统统都可以移动支付。如此随心所欲的支付新时代完全得益于中国云计算和金融系统运算实力的迸发。近年来,我国在大飞机、重型汽车、智能机床、高铁、高速公路、大型桥梁、手机、互联网等一系列领域已成功走出创新之路,在创新的引领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第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成为拉动全球经济的第一引擎。

二、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1、我国经济向高质高效发展靠创新实现

十九大报告明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国经济今后发展的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们在发展中既要讲速度也要讲质量,2018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年均增速在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第一,我们已经世界是第二大经济实体,但是速度快并不意味着质量高。近年来,海淘已经成为消费新潮流,我们去日本买马桶圈、美国买MacBook,法国买香奈儿、LV,瑞士买手表,我们的新生代父母从亚马逊、考拉、京东、淘宝等平台买母婴用品,为什么海淘会成为一股热潮?难道我们中国不生产这些产品吗?当然不是,还是因为我们有些产品质量不高,就影响了国人对国货产生了总体上不好的印象。所以我国经济从高速向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我们在发展中还要讲效率、要保持生态平衡。目前中国产能过剩问题还很突出:钢铁生产能力已经大于市场需求2亿吨,但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电解铝产能已达1030万吨,闲置能力260万吨,企业亏损面超6成;十二五期末,中国汽车产能已超2000万辆,产能过剩数百万辆,很快我们就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合金现有生产能力2213万吨,企业开工率仅为40%左右;电石现有生产能力1600万吨,有一半能力闲置。由此中国的生态危机凸显。如何解决当前产能过剩问题,治理生态危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解决,只有创新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2、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靠创新实现 如何实现?

首先,推进知识创造、加大非物质要素投入力度 工业革命进入4.0时代(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美国:《国家先进制造战略计划》 德国: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中国:《中国制造2025》

过去我们在发展中注重的是资金、土地、厂房,现在我们更多地去谈全社会研发投入,在今年的政府报告提到近五年来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但这还不够,最近的中兴事件,让大家清醒的意识到:移动支付再先进,没有手机终端,没有芯片和操作系统,竞争起来的话,你的实力也不够。大家往往看到做基础研究不赚钱,遥遥无期,投入很大,做应用能更加简单一点。所以我们国家在创新的成果上,科技应用在一些方面已经全球领先,但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还相对薄弱。产学研政需通力合作,投入更多资源在信息科学、物理、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加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这样才能具备真正的实力。

其次,推广互联网+制造业,制造业+互联网

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概念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创造的过程发生变化,这对制造业产生了新的影响。

自行车诞生200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电动自行车的普及,许多自行车厂面临倒闭。然而,因为中国共享单车的发展,自行车这一传统制造产业又被赋予了新的科技属性。如今中国的共享单车甚至已经走出国门,到日本、法国、英国的大城市,让世界居民体验中国“互联网+时代”的便捷生活,他体现了一个国家强大的移动通信能力,精准的卫星定位系统。

最后,一言以蔽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走创新发展之路要实现“智能制造+知识创造”。

篇3: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浪潮方兴未艾。从1996年至2011年的16年里, 中国的城镇化迅速完成了加速发展阶段的前半段 (城镇化率从30%提升到50%) , 这种举世瞩目的速度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贫困陷阱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在未来20~25年里, 中国的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的后半段 (城镇化率从50%提升到70%) , 在这段时间里, 中国将面临着进入高收入国家还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性拐点。

在此之前, 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花100多年走过的城镇化道路, 这种规模庞大、速度极快、“高度浓缩”的中国式道路使中国城镇化的成功与中国城镇化的问题一样突出, 辉煌成就的背后暗含着不少的问题。在此之后, 未来的城镇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前半段积累的突出问题, 将在后半段集中释放。如果不能改变城镇化的驱动方式, 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社会包容性及环境持续性都将受到不利影响。从国际经验来看, 只有少数国家在越过50%的城镇化率拐点之后, 成功走向了高收入社会, 而大多数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尽管继续提高, 却没有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效率的持久改进, 最终进入中等收入陷阱。

从这个角度讲, 中国未来的城镇化更像是一个转型的概念, 它将更为强调质量和效率的含义, 更为突出发展模式的转变, 它的战略目标和历史意义在于将中国成功推向高收入国家。为此, 未来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注定将会是一条艰难的转型之路。

二、中国城镇化转型的第一要义是增长动力的转型

从历史的角度看,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乃至快速的经济增长, 是全球化浪潮、市场化改革和货币化进程三者的叠加驱动并加速的。具体而言, 土地市场化改革加速了城镇化的发展, 并经由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效应的放大, 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户籍制度的松动促进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劳动力从农业向工商业的流动, 从而带动生产效率的提升;全球化浪潮和全球产业分工则为中国制造、中国出口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而使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增长出现了协同效应。然而, 从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的新格局以及中国自身的约束条件来看, 无论是外部的驱动力, 还是内部的驱动力, 现在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弱化, 这些都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城镇化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理论上, 增长动力转型的本质是要为城市的经济增长与繁荣寻找可持续的动力之源, 最原始的动力通常来自生产率的提高。在《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中, 笔者提出, 城镇化过程中生产率的提高来自三个方面:

其一是结构效率, 即人口从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在这个阶段, 生产率的提升和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大体保持一致。50%的城镇化率是一个标志性的临界点, 在此之前, 农村农业人口以极快的速度转向城市工商业, 结构效率极大释放, 这通常也会伴随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升。然而, 越过这个临界点, 一旦城市的主导产业由工业转向服务业, 结构效率提升的速度便会自然下降。

其二是规模效率, 即人口密度所产生的聚集效应。通常最先是农业技术创新推动农业人口向城市制造业集中, 产生制造业的规模效应, 接着是制造业技术创新推动人口向城市服务业集中, 产生服务业的规模效应。更为重要的是, 通常也只有在更多人口的城市中, 才能产生企业家的创新及对技术的生产性使用, 也才能进一步促进城市的扩张和经济的增长。在这个阶段, 生产率的提升和城市人口的存量规模相关性更大。例如, 在美国, 在大城市的大都市区工作的工人收入通常比小城市的工人收入要高出30%, 生活在居民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大都市区的美国人的生产效率比那些生活在规模较小的都市区里的美国人平均高出50%以上。

其三是分工效率, 即不同城市之间的专业分工、劳动力的素质和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对于城市的分工往往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分工和专业化取决于城市劳动力的构成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美国、巴西、韩国和印度的经验表明, 由于教育水平的差异, 不同城市的生产结构具有明显的专业分工。同时, 一个跨城区的交易网络和城际交通网络也在城市分工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体上讲, 结构效率、规模效率和分工效率是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三条渠道, 如果不具其一, 那么城市化几乎不可能会伴随经济增长。通常, 在城市化的早期阶段, 结构效率居于主导地位, 恰当的政策应该是促进人口自由流动, 使农业劳动力最大限度地转移至非农产业, 从而促成生产率的提升。然而, 随着城市化进入中后期阶段, 即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趋缓, 甚至不再增长, 规模效率和分工效率开始居于主导地位。

三、分工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 是实现城镇化转型的关键

过去10多年, 中国在将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效率更高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由2001年的50%下降到2011年的35%, 11年累计创造了近1.5亿个就业岗位, 城市就业总量增长了40%。由于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率仅是城市劳动者的10%左右, 这种大规模的就业转换促进了中国生产率的大幅提高, 这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之一。

然而, 相对于这种结构效率的快速提升, 中国的规模效率和分工效率的提升并不显著。从过去10多年的经验来看, 这两种效率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例如即使是中国最大的城市, 其人口规模和人均收入之间似乎也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另外, 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中国的生产中心集中在东部沿海, 中国发挥的是全球制造业中心的作用, 真正与中国制造业形成世界分工的是海外服务业, 例如中国产品出口到海外, 使用的是海外的供应链体系。因此, 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分工效率并不明显。

展望未来, 中国的分工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潜力巨大, 也只有这两种效率逐步提高, 才能对冲结构效率自然下降带来的效率损失。具体而言:其一, 从区域之间的分工来看, 沿海城市由于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对制造业的吸引力正在下降。但是内陆地区, 特别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率很高的河南、江西和广西, 现在的人口红利依然存在, 且较为显著, 劳动力成本仍低于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亚洲经济体, 这吸引制造商从中国沿海迁至内陆地区。原则上, 这可以说是一种跨区域的制造业重新配置, 也是一种对冲沿海成本上升和实现区域间产业分工的必然选择。其二, 从城市之间的分工来看, 内陆中心大城市在未来的制造业发展浪潮中是作为中高端科技型产业的中心, 中低端制造业为了规避高地价和高房价, 往往倾向于选择内陆中小城市, 使之成为生产和制造中心, 从而形成中心城市———外围城市、中心城区——郊区之间的制造业分工。其三, 从规模效率来看, 未来若能形成以城市群为载体的空间结构, 沿海和内陆中心城市的人口聚集、知识溢出和劳动力匹配等方面的规模效应也将逐步显现。

篇4: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关键词:发展理念;创新;第一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建议》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重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新的理论的最新成果,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用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时代发展,必将带来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劲动力。

一、全面把握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

我们党历来重视创新。将创新与发展联系在一起,多次出现在党的会议中。比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七大明确了要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提创新,新意就在于“理念”二字。习近平同志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中指出:“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将创新从之前的政策举措上升为发展理念,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是第一次。

(一)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摆在如此之高的位置,这是由当前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决定的。“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此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为了确保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国年均GDP增长底线是6.5%。与此同时,“十三五”时期要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提高增长的“含金量”。在速度与质量之间寻找平衡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发展方式,以技术创新为抓手,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必须改变原有的发展动力,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

此外,五中全会还提出要实现提高国民素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这些目标要求的实现都离不开创新,因为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能创造新技术,而且能提高劳动力、土地、资本的使用效率。尤其是通过制度、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1912 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在他看来,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个概念包括五种情况:采用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五中全会指出的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不仅包括经济生活全过程,而且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全面的创新,真正将创新视为一个系统工程。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各类创新活动的思想灵魂和方法来源。制度创新是持续创新的保障,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全面创新的主要引领。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各类创新活动不竭的精神动力。

(三)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

风,就是要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激活民间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最大程度地释放全社会创新潜力。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意味着要强化创新的法治保障,培育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健全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让每个有创新意愿的人都有机会和空间,加速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希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

二、深刻认识“第一动力”的主要原因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脉,揭示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特点。这一重大论述是我们党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形成的。

(一)创新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在《资本论》指出:“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以提高劳动生产力,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工作日部分”。变革,即为现代语境下的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马克思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表述,如用新的生产技艺、新的生产方法、技术变革、机器改良、科学在生产过程的应用等对经济发展或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表达技术创新。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创新通过技术和制度变革提高劳动力、改进劳动工具,通过拓展新的生产领域开辟新的劳动对象,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影响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生活。

邓小平同志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又作了进一步提升:“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 把科学技术提到整个生产力体系中的首位,创新了生产力结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注入了新鲜内容。现在我们党对创新的理解更加深刻。认识到了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都离不开创新的推动作用。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上,再次强调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创新已经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称之为第一动力。这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是我们党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创新是破解发展难题的现实抉择。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正如《建议》指出的仍“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首先,“三驾马车”拉动增长效果甚微。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指投资、消费、出口。改革开放以来,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步入新平庸,内需刺激经济作用大不如前。通过“三驾马车”的需求侧刺激经济,空间有限,亟需把目光锁定在增加有效供给方面。这也是近期供给侧改革横空出世的重要原因。其次,低端制造业的竞争力难以提升。1978年至201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由1173亿元猛增到20.2万亿元,增长了170多倍。22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之首,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制造业大而不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成为中国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导致我国企业依然在全球产业分工的末端,核心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再次,粗放型发展方式不可持续。粗放型发展是指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产量,创造GDP。这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发展方式使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当前,我国已经完成“十二五”时期单位GDP能耗下降16%,年均下降3.43%的目标。但是,单位GDP能耗依然很高,由此产生的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创新发展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回顾历史,创新决定大国兴衰。近代以来,世界经历了数次科技革命,一些欧美国家抓住了蒸汽机、电气和信息技术革命等重大机遇,一跃成为世界大国和世界强国;上世纪70年代,资源极度短缺的日本面临石油危机严峻挑战,通过大规模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高级化,推动了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德国在二战时期就引入国家标准体系并建立了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双元发展的先进体系,为战后再次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当下,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创新慢了,意味着受制于人,依然没有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当前,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2010年我国的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即IGDP仅为3.3%,落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2014年这一指数已达到了7%,成为世界第一。然而,我们离网络强国的差距还不小。由于技术受制于人,网络安全存在重大隐患。我们不再津津乐道于后发制人,而是要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更多世界级的创新成果。

展望未来,创新已成为世界大国竞争的新赛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纷纷把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纳入自己的发展战略。2012年,美国商务部发布《美国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报告指出,创新是美国近几十年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保障未来全球竞争力处于领先地位的关键。该报告被誉为美国发展的创新路线图,将发展聚焦创新领域。2012年,德国工业4.0研究小组向联邦政府提交了《未来项目工业4.0落实建议》,其重点是以技术创新,带动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提高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三、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议》将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十三五”期间战略任务予以部署,明确要求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与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一)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原有动力减弱的情况下,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实现新旧动力的平稳转换,成为“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关键问题。新动力的包括多个方面:第一,依靠技术创新培育我国经济发展新领域,在数字机器人、分布式能源、物联网、新材料等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大体上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有机会走到创新的前列,甚至走在创新的最前沿,对这些领域应当予以优先发展;第二,依靠产业创新打造我国经济发展新优势,创新要落到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优势上,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为打造高端智能制造业标定了航标;第三,依靠业态创新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新空间,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打破经济发展界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生产,释放大量有效供给。

(二)发挥政府导向职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市场是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政府的职能弱化,相反政府在创新发展中需要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习近平同志在《说明》中指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到2030 年在体现国家战略意图领域力争有所突破;第二,推动政府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围绕从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政府将面向更多的企业主体,采取的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方式,满足不同主体的创新需求;第三,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优势,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推动各创新主体打破壁垒开展深度合作,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

(三)强化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发展新体制。激活创新第一动力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第一,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创新归根到底是人才创新,创新驱动归根到底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股权激励、实行成果转化奖励、破除人才流动制度障碍;第二,深化金融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加大对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第三,注重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日臻完善的顶层设计,将更好的推动发展新体制。

参考文献:

[1] 任理宣.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8 (第七版).

[2] 刘延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人民日报,2015.11.11(第六版).

[3] 杨承训. “第一动力”论的重大意义[N]. 人民日报,2015.5.27(第七版).

[4]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篇5: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16年01月30日人民日报记者:白天亮、刘志强、赵展慧 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创新缔造中国高度; 蛟龙入水、海上钻探,创新成就中国深度; 高铁飞驰、天河运转,创新缔造中国速度。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三年多来,新技术、新成果加速转化,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创新千帆尽举,有力地引领着中国经济航船破浪前行。创新成为第一动力源

——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去年两会期间,3月5日下午,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这一重大论断。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去年11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定调”。

创新,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创新驱动,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

强调创新驱动,是因为“创新兴则国家兴,创新强则国家强,创新久则国家持续强盛”的道理从未改变——

纵向看,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就是创新。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发展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现代化高潮就兴起在哪里。经济强国无一例外都是创新强国。横向看,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世界主要国家争相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激烈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强调创新驱动,更因为创新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之举——

总书记算过这样一笔账:世界发达水平人口全部加起来是10亿人左右,而我国有13亿多人,全部进入现代化,那就意味着世界发达水平人口要翻一番多。不能想象我们能够以现有发达水平人口消耗资源的方式来生产生活,那全球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

新常态下,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偏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急迫问题,兼顾发展速度与质量、统筹发展规模与结构,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如此,方能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驱动已成为决定我国发展前途命运的关键、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关键。创新驱动跑出加速度

——创新投入更多、转化更高效、版图更辽阔、模式更多样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这一重大的理论创新为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设立了“路标”。2014年3月,商事制度改革拉开帷幕,“我们没花一分钱,网上下载表格,提交材料5天后就领到了工商营业执照。”26岁的郑星轻松当上了“老板”,制度创新的正能量惠及每一个普通人。

去年12月,年过八旬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一身“典雅紫”站在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中国的科技创新让世界瞩目,也让国人自豪。

去年7月,一部网络众筹的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创造了国内动画电影票房新高。“对经典充满敬意,又有大胆创造”,西游迷张研在微信上点赞。文化创新让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历久弥新、活力焕发。理论创新提供“脑动力”,制度创新提供“原动力”,科技创新提供“主动力”,文化创新提供“软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发展渗透到经济社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份来自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写道,“中国的创新规模不断扩大,有潜力坐上全球创新领导者的宝座,甚至有望成为全球创新典范。” 创新投入更多了——

201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R&D)经费13015亿元,比上年增长9.9%;投入强度持续加大,R&D占GDP比重约2.1%,超过欧盟平均水平。其中,来自政府的投入稳中有增,2014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2899.2亿元,增长6.3%,发挥着“定海神针”之效;企业的投入强度也在快速增长,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比5年前增长一倍以上,专利量质齐升。创新转化更高效——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总书记的阐述让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认识到,创新不是一种珍藏,如果束之高阁,再好的创新成果也会消弭于无形。

高速列车总里程达世界之最,正向谱系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特高压输变电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千吨级履带起重机、300吨自卸车等装备制造水平大幅攀升;半导体照明市场将超过40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56%„„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更多的创新成果走下书架走向货架。创新版图更辽阔——

如果在中国的版图上标注出一个个国家高新区,你会发现星星之火已经燎原。目前,国家高新区总数已达145家,201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7万亿元,“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速达20%以上。除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样的传统孵化器外,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插上互联网翅膀的新型孵化器也风生水起,创新创业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孵化投资结合,开放式的创新生态系统正浮出水面。创新模式更多样—— “制造并非必须有工厂。”成立5年,小米公司便卖出1.5亿部手机,智能可穿戴产品跻身全球市场前三。小米靠的是什么?正是商业模式的种种创新:开发设计环节,消费者、供应商可通过论坛、微博、微信、QQ等方式参与;制造环节,寻求全球分工合作,迅速将用户线上线下反映的需求在产品上体现;销售环节,以电商直销为主,去除中间渠道,大幅降低营销费用。模式创新,让企业觅得赶超的捷径,打开一片灿烂晴空。

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在创新驱动的竞赛中,中国正在跑出加速度。创新驱动助力调结构

——创新支撑中国经济有效应对下行压力、保持“中高速”;助力中国经济调结构促转型、迈向“中高端”

2015年11月2日,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内,C919大型客机正式总装下线。这个历经7年自主研发的新型商用大飞机,既圆了中国人自己制造大飞机的夙愿,也为中国航空工业乃至整个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开启了崭新的未来。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大江南北落地生根,为经济稳中求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动力。创新驱动,支撑中国经济有效应对下行压力,保持“中高速”—— 前不久,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陷入低迷,中船重工却接连签下两艘2万箱集装箱船大单、6艘30万吨新型环保绿色原油船等大单。“技术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总经理孙波看得透彻,越是日子不太好过,技术优势就越有市场价值,创新驱动就越需要强化。

创新,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不二法宝,也是新常态下“稳增长”的宝贵财富。2015年前11个月,轻工、纺织等消费品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达到33%。这背后,最重要的支撑就是创新:2014年,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获得专利数是2010年的3.4倍;家电行业10家主要上市公司获专利授权3.8万件,发明专利增长超过8%。

创新驱动,助力中国经济调结构、促转型,迈向“中高端”—— 依托创新,传统产业告别“傻大黑粗”,焕发青春活力。“每一台数控机床都能远程监测!”在沈阳机床集团,工作人员轻点手机,屏幕上便显示出一张用户分布图,再点击其中一家用户的数控机床,显示“加工中,已工作96小时”。“互联网+”,让传统数控机床变身“智能机床”,企业从单纯的卖产品走向卖研发、卖服务,利润率更高。

“互联网+汽车”“互联网+装备制造”„„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互联网+”让传统制造业更加智能更加绿色,向着价值链高端努力攀登。2015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投资9.6万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3.9万亿元,占比达40.9%,同比增长12.8%,比工业投资增幅高出3.6个百分点。向创新要效益,“绝版货”取代了“大路货”、成套总包取代了单机制造,“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依托创新,新兴产业“弯道超车”,勇立时代潮头。

车间内,机器人来回穿梭不停;从取货、搬运、装配零部件,再到喷涂、烘干、检测、成品入库,诸多环节全部由机器人完成„„在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数字化无人工厂已成为现实,年产能达5000台,生产效率比人工操作提高5到10倍。机器人,被誉作“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如今,我国已成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不单是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创新鼓点密集敲响,合奏出中国经济最强音。3年多来,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让制造业的“高精尖”色彩越发凸显。华为、联想、中兴、阿里巴巴等一大批企业步入全球高技术行业领先者行列。201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个百分点。创新驱动,推动中国企业扬帆出海,竞相“走出去”——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北斗导航向全球拓展„„一个个响亮的中国品牌,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见证,也成为国际市场上闪光的“中国名片”。从“跟跑者”到“并行者”,再到“领跑者”,创新驱动的火车头正牵引着中国号列车全速前进。

创新驱动激发新活力

——改革与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培育创新沃土,让创新活力迸发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2014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上,总书记掷地有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就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与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培育创新沃土,让创新活力喷涌。《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有关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日臻完善,围绕体制机制的改革举措蹄疾步稳。——打掉“拦路虎”,为创新创业开辟大道通途。“证明不开了”“费用少交了”“‘衙门’好跑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针对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一方面大力推行简政放权,国务院部门共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37项,工商登记中85%的前置审批改为后置;一方面全面清理涉企收费,每年约可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近千亿元。

有了更加公平、透明、良好的市场环境,创新创业活力充分释放:2015年前11个月,全国新登记企业保持19%的快速增长,平均每天诞生1.17万户新企业。——铺设“快车道”,让创新因子充分活跃起来。“沉睡”的科研设备“醒”过来了。

过去,高校院所购置的大量科研仪器设备在高墙内“睡大觉”,研发需求旺盛的企业却无法共享。2014年10月,《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发布。此后,开放共享好的单位,奖!反之,罚!机制畅通了,设备利用更高效,创新活动也更给力。

“原地踏步”的研发成果“转”起来了。

一边是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束之高阁,一边是企业苦苦寻觅新技术。打破成果转化的“玻璃墙”,惟有改革“利斧”。2015年8月修改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了科研机构、高校的科技成果处置权,“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南京九条”“成都十条”„„各地纷纷“开闸”,让一批“锁在柜子里”的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天女散花”的科研资金“统”起来了。

曾经,每年近百项、涉及上千亿元资金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分别由各部门掌握安排,科研人员只好“四处烧香”、多头申报。2014年9月,中央深改组第五次会议审议《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决定将中央财政科技计划进行优化整合。从此,“钱袋子”交给专业机构打理,资金用在了刀刃上。——护航“追梦人”,让每个有创新意愿的人都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篇6:教学随笔: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

我们经常说,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个动机,但是当老师我们有时因为成绩,课程进度和其他原因而忽略这一点,每天都按照课堂课的内容,有时在课堂上添加一些小游戏吸引学生的兴趣,半个学期下来孩子们都知道你的学校去什么过程是玩什么游戏,慢慢的孩子的兴趣大大减少了一半,班级买不起的精神,每天在重复阅读这些文字,很无聊,我们班上有一个李学生与家人说,英语很无聊,每天都是读和读,写和写,当我听到这个,我突然意识到她喜欢上学的时候,你喜欢它!但现在她很集中在课堂精神,但也觉得累了。作为一个老师,我觉得非常不舒服,我知道这种情况我不能责骂她,而是想出一种方式来重新刺激她对英语的兴趣。

当我困扰的时候,学校的圣诞节准备英语小节目,我借此机会选择几个好学生和几个不稳定的学生,这个时期还包括李的学生,让他们演奏一个小英语戏剧,给他们的角色的分布,我告诉他们: 因为你的班的表现是伟大的,所以老师邀请你执行这个小戏剧。他们听到很高兴,认为他们是非常好的由老师选择,与英语戏剧初步接触他们充满惊喜,非常,我不仅能够说英语,并可以用英语表演。从那时起,这些选定的演员在课堂上更加活跃,非常自信,其他没有被选中的学生非常羡慕,我告诉他们:你做得很好我也让你执行英语小剧。他们都是积极的,非常期待小英语戏剧,英语小剧情充满惊喜,大大增强了对英语的兴趣,我想我有他们的兴趣回来,并希望他们可以保持这种兴趣和使用这种兴趣找到更多使用英语。

篇7:党建引领发展动力十足

打造管理平台,实现机关党建工作常态化。机关党委根据《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机关目标化管理考核细则》中的任务分解和扣分标准,及时对机关民警的政治学习、组织生活进行定期检查;联合警务督察和行政管理部门在民警出勤、劳动卫生和警容风纪等方面进行不定期抽查,督促民警遵纪守法,争先创优;采用“人像签到系统”管理民警上下班,同时要求各部门严格落实警务派遣制度,做到民警随时公出随时派遣,方便各级领导及时掌握民警工作动态,使队伍的日常管理真正实现自动化和常态化,保证机关工作正常有序。

打造考核平台,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目标化。市公安局机关党委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对盟市公安局年度工作绩效考核细则》,制定了本级考核细则,建立了网络考核结果季度通报制度,并在考核内容上做到“三结合”:一是结合上级公安机关当年的绩效考核内容;二是结合学习领会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局党委对全市公安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提出的各项指标要求;三是结合往年工作目标考核结果。在实际工作中,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合理分配分值权重,设定各项工作目标,安排当年考核项目。考核结束,由局党委对每年落实机关目标化管理的先进单位(部门)进行表彰和奖励。

打造网络平台,优化机关党建工作流程。近几年,市公安局不断完善机关目标化管理网络考核系统,目前机关内各党支部的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党建信息、每周考勤以及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等均通过“公安网考核系统”上报。该系统能够让各支部党务工作者通过局内任何一台电脑上报党建工作情况,而且保密性强,考核系统根据各类数据每月自动生成结果,机关民警可随时查询,真正做到机关党建工作流程标准化。这既方便各基层党支部之间相互学习,又便于民警相互监督,增加党建工作透明度。

篇8: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源动力

今年是华夏幸福主办的第六届产业中国年会,六年中全球产业风云变幻,年会这一方小舞台,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在经济学界的领袖和产业精英们的支持下得以见证风云,共谋产业成长方略,共议产业升级话题。

六年来,年会中提出的若干洞见与预测,在现实中一一兑现,年会中探讨的重要话题,分享的经验,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动力之一,这让我们倍感欣慰又深感责任重大。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供给侧改革、双创、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战略深化实施,深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节点,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何在?产业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将起什么样的作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清洁能源等新兴技术和产业,谁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领?带着这些思考我们开启了今年的第六次产业中国年会。

华夏幸福认为,经济转型离不开产业支持,而产业发展所必须的科技、资本、环境等要素必须嫁接上创新的因子,才能实现升级与突破。因此,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源动力,只有打造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才能有效推动产业升级。

秉承这一思想,华夏幸福积极对接全球创新智慧,通过创新和资本双轮驱动,以产业新城为载体,推动产业集群集聚,推动全球技术商业化,为释放产业源动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不断探索新的路径。

今年的产业中国年会,我们邀请到了国外国内的两位大师阿伦·拉奥和李稻葵。作为《硅谷百年史》的第一作者,阿伦·拉奥对硅谷有着长期而深刻的洞察,对创新在驱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有着深刻的研究与思考;经济学家李稻葵,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国际经济发展模式等有着长期而深刻的研究,对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思考。

今天两位大师将同台对话,共同探讨产业创新的多重路径,他们的演讲和激情碰撞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一场顶级的思想盛宴。在这场思想盛宴之后如何从创新原点构建产业链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应用等新兴产业如何发展等创新实践中的热门话题,也将在产业中国年会平台上展开,希望今天碰撞出的思想火花能够给在座的各位带来全新的启发,为中国产业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观点和新的思路。

(本文节选自其在2016产业中国年会上的演讲)

大师论坛

作为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地,硅谷早已享誉全球。硅谷是电子信息产业的王国,更是技术创新和创业者的热土。拥有强大的风险投资以及雄厚的顶尖大学为依托,苹果、英特尔、IBM等国际巨头企业均在此落户。而一个世纪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果园和葡萄园,但是如今却已经成为全世界科技从业者的朝圣之地。

在2016产业中国年会大师论坛中,《硅谷百年史》作者阿伦·拉奥首次来华现场解读硅谷百年历程;长期关注中国产业发展的知名学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稻葵也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观点,曾经在硅谷生活一年半的李稻葵,也对硅谷深有感触。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盛,以及科技产业的不断进步,中国能否复制硅谷?中国能否诞生自己的硅谷?中国的创新产业园区有怎样的后发优势?两位大师现场巅峰对话,共同探讨产业创新。

中国能否复制硅谷?

阿伦·拉奥:中国如何建造自己的硅谷?硅谷在重视人才资源、注重长期效应、看重技术核心、创建完善机制等方面值得中国学习借鉴。硅谷是可以进行复制的,需要企业、政府、大学形成合力,当然这也是成功的秘诀。

李稻葵:产业新城或诞生中国“硅谷”。如果在北京、上海之外要找到新的“硅谷”,那么我们的交通成本远远低于美国的硅谷,这是第一个优势。硅谷的出现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若干个大学、若干个大公司去了逐步就兴起了;目前中国的深圳、杭州等都呈现出产业集群的优势。产业还在前进,中国经济还在调整,很可能冒出一个既不是深圳也不是杭州,比他们还要牛的更加有特色的产业新城,可能华夏幸福能打造出这样的新城,我们非常期待。

掌握“七招”,中国可以诞生硅谷

阿伦·拉奥: 第一,人才。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圣何塞州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才辈出,为硅谷奠定了科研基础。整个硅谷的诺贝尔奖获奖人数在全美第二,甚至全世界的人才都聚集在硅谷。第二,软件。软件正在吃掉整个世界,很多新的出色的互联网公司,正在打造高增长、高边际、高防御性,别人很难进入的商业领域,更多的大公司正在依赖软件提供网上服务。第三,自由。硅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自由的流动性。加利福尼亚州的法律可以使员工自由地离开一个公司,甚至今天加入明天就可以离开。这使得知识的传播更加自由、快速。第四,投资。全世界最大的五个加速器都位于硅谷,他们会给只有27、28岁或者30岁出头的年轻企业家资金,让他们去发展自己的想法。如果给100家企业做这样的试验,可能很多都失败了,但是有一家成功,这也是很好的模式。第五,移民。中国和印度贡献大量工程师,2008年超过50%的硅谷企业是由在美国以外出生的人建立的。第六,宽容。失败也能“被羡慕”还能东山再起。失败在硅谷被认为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被羡慕的。第七,福利。很多工程师说,他们工作的地方简直像镶了金边的笼子一样,生活也很便利,他们不愿意离开。

中国必须依靠技术和产业升级

李稻葵: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必须依靠创新。中国有三大优势。第一,中国有着全世界包括美国、印度都难以想象的巨大市场。

第二,是工程师。中国每年有700万大学毕业生,其中120万是工程类的,我们在工程师培养方面比金融人才要先进得多。他们的基础技能和知识非常好。

nlc202309090058

第三,是硬件比较好。中关村科技园、上地科技园等园区,走进去心旷神怡。这点是硅谷、美国赶不上的,也都是跟华夏幸福这样的企业合作的结果。没有创新,尤其是产业的创新,中国经济无法升级,中国的创新有潜力,我们要有信心,要解决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分论坛一

从创新源点构建产业链条

产业化最大的驱动力是市场和技术

金勤献 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

创新到产业化最大的驱动力到底是什么?现在看来是市场和技术的双轮驱动。中国的市场需求非常大,层次又非常多,差异性很大,为创新技术的迭代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

人工智能将带来行业革命

徐立 商汤科技CEO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的核心变化是生产力工具的变化,可以有效提升效率,非常像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机的技术发明带来的行业突破。

分论坛二

出行革命: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

汽车将成智能生活一部分

王宇 智车优行联合创始人

手机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变化,每一个人可能都经历过。我们预计,汽车也将经历从简单的具有使用功能的出行工具,变成整个智能城市、智能生活的一部分。

汽车将具备感应环境的能力

张蒙阳 南京金龙副总裁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每辆车都有一定的感应环境和其它汽车的能力,还有很强大的自动驾驶功能。这个背后,是超级计算机,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智能化。

分论坛三

后摩尔时代,中国芯机遇

今后50年,一定是信息产业的50年

吴汉明 灿芯创智微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裁

今后50年,一定是信息产业的50年,中国人很想在这50年有所作为。中国发展信息产业,面临最大的三个挑战:一是一些高端技术的限制;二是技术类的挑战;第三是工艺材料。

国内传感器公司要抓住四大机遇

邹紧跟 上海矽睿科技传感器市场总监

第一,国家对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长期投资。第二,传感器最大的车载和手机市场,重心已往中国转移。第三,国内具备了完整的生产和设计、应用的产业链。第四,国内的产品水平逐步提高,也逐渐被市场接受。

分论坛四

2016人工智能青年创新峰会

形成人工智能的“火旋风”

山世光 中科视拓董事长

人工智能热潮出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领域的开源、开放、数据共享,有一个概念形容叫“火旋风”,这种共享也可以在平台方面,也可以体现在基础源代码,以及数据。

技术门槛降低是产业界一大机遇

华刚 微软亚洲研究院视觉计算组组长

在这个黄金时代,实际上技术门槛降低不少,这是产业界一个机遇。产业界很少有人愿意走40步。从产学研角度来讲,学界应该还是更多去开创一些新的研究领域。

往届回顾

汇聚全球大师远见,见证中国产业笃行。产业中国年会已走过五年征程,代表产业界持续发声。五载坚持与传承,五载光荣与梦想,五载探索与共鸣,都将集结成出发的号角。

产业中国年会里,产业巨擎指点江山,大师预言解读未来,智慧碰撞、思想启迪。2016产业中国年会圆满落幕,一同回顾过往经典,期待中国产业振兴。

2015年

主题:全球技术商业化

重磅嘉宾:凯文·凯利

看点回顾:“预言帝”预言“未来20年”

2015产业中国年会探讨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大战略下,通过实践“全球技术商业化”之路的理念,挖掘和释放产业升级发展的动力源泉。

技术将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

《失控》一书的作者凯文·凯利被誉为“硅谷精神教父”,20年前,他预言的云计算、物联网等在今天都成为现实,被尊为“预言帝”。

本届年会凯文·凯利发表《未来20年科技的必然走向》主旨演讲,预言未来商业科技潮流,给出系列具体场景描述。并表示,技术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未来很多领域将迎来颠覆性的改变。

人工智能将成为最重要技术

凯文·凯利预言,人工智能将成为最重要的技术,机器人会更智能化,并成为人工智能的最大用途。

同时,凯文·凯利对汽车、航空、医疗、电子、酒店等诸多领域未来也给出预测:电动汽车将会成为主流;无人机将影响航空业竞争格局;电子世界将超乎想象,屏幕能识别我们的眼睛活动并实现互动;三维打印技术或能进行药品生产,个性化的制药机器会出现等。

最伟大的产品还未诞生

凯文·凯利表示,关于未来科技他做了诸多预测,但最伟大的产品还没有被设计出来。创业公司只要选择一个行业切入口,并借助“人工智能”,未来将充满无限可能。

前瞻论坛破冰技术商业化新航道

大会还举行了“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落地到底有多远”、“文化创意的‘科技+资本’驱动时代”、“生物医药的创新链实践”、“航天产业的商业化探索”以及“互联网+时代下的产学研价值链重塑”等几场论坛。500余位代表就“技术商业化”与产业发展、如何缩短“技术商业化”时间等诸多议题展开讨论。

2014年

主题:产业大战略

重磅嘉宾:迈克尔·波特

看点回顾:“竞争战略之父”解读集群效应

2014年产业中国年会深入探讨在互联网浪潮席卷下,传统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冲击,以及如何把握这一变革所带来的新机遇。

产业集群是区域发展核心推力

作为国际竞争战略大师,哈佛商学院教席校级教授迈克尔·波特被商业管理界誉为“活着的传奇”。

nlc202309090058

迈克尔·波特在《地区竞争力:产业集群的创新角色》演讲中指出,产业集群是区域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之一,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除了依靠自然禀赋之外,更需要通过产业内的自生创新,才能形成持续的竞争力。

大国要“自下而上”壮大产业集群

创新是个系统工程,是资源、金融、教育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大国来说,必须要从地区层面入手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自下而上”地取得经济上的成功。

互联网浪潮推动产业集群创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提出:互联网使得产业发展模式发生巨变,推动着产业的融通和创新。未来,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产业结构现状将得到改变,传统产业的创新附加值也将被激发出来。

2013年

主题:产业新变局

重磅嘉宾:大卫·芬雷布

看点回顾:多领域探寻产业升级之道

大会面向生物医药、文化创意、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开设高峰论坛,共寻产业升级之道。

大数据将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畅销书《大数据图景》和《大数据潮流》的作者大卫·芬雷布(David Feinleib)做了《大数据时代下的产业变局》主题演讲,提出在产业格局变化中,大数据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将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型服务业助推产业升级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我国产业经济结构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未来,以金融、物流、健康产业为代表的新型服务业将成为带动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的主要动力。

要相信技术变革的力量

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表示,要相信技术变革的力量,要了解它的使命感,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十年左右的时间,理解技术变革给你带来的机会,然后不断地试错。

2012年

主题:产业转型和升级之路

重磅嘉宾:王瑞祥、姚景源、隆国强、巴曙松

看点回顾:推动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大会以“产业转型和升级之路”为主题,汇集了王瑞祥、姚景源、宋国青、曹远征、魏建国、隆国强、巴曙松等多位重量级专家学者,共话如何加速产业转型与升级,推动整个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充满紧迫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秘书长魏建国认为,中国当前已进入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战略发展时期,十八大提出的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而其他国家对实体经济的日益重视,让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充满了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充满动力。

转型的主体是企业而非政府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提出,应明确转型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要通过深化改革让企业将转型和升级作为根本目标,要让企业充满活力与动力地自主推动和实现中国产业升级和转型。

金融转型滞后导致产业转型乏力

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论坛中提出,随着中国企业开始踏踏实实推转型,发现金融支持跟不上。金融转型理论上应该走在产业转型的前面,现在没有把这一点跟进,导致产业转型后继乏力。

2011年

主题:寻找中国产业力量

重磅嘉宾:李连仲、夏斌、金碚

看点回顾:为产业经济新一轮发展出谋划策

大会以“寻找中国产业力量”为主题,由嘉宾主旨演讲、“行业领袖对话:2012调整期的逆增长”分论坛以及“产业中国”启动仪式三部分组成,汇集了李连仲、夏斌、金碚、陈东琪、龚方雄等多位重量级专家学者。

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新能源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表示,应该改革现有税收体制,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新能源、新一代信息产业,物联网,云计算战略产业、装备制造业及环保类等战略性产业。

“产业中国”秉承“实业报国”精神

与此同时,年会还成立了以推动中国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业领袖机构——“产业中国”。“产业中国”将秉承“实业报国”精神,引导产业资本合理分配和布局,以形成中国产业发展的强劲驱动力和新引擎。

上一篇:家长会学生代表讲话稿下一篇:二年级场景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