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复习长难句翻译同样有迹可循

2024-05-21

考研英语复习长难句翻译同样有迹可循(精选3篇)

篇1:考研英语复习长难句翻译同样有迹可循

考研英语 如何翻译长难句

要做好翻译,对原文的理解是第一步。如何正确地理解原文,尤其是一些较长、较复杂的句子,对许多考生来说都是一大难点。今天,老师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分析长难句结构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做好翻译。

分析句子结构,一般来说应该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是分割句子,理清各个分句的结构;第二步是要提炼出每个单句的主干部分;最后确定各单句中的.修饰成分及各个词之间的关系。

(一)分割句子

英语重结构,无论多长多复杂的句子都是由简单句嵌套而成,所以我们在看到一个较长的句子时,可以先把长句分成若干个短句,然后再观察各短句之间的关系。化繁为简后更有利于我们理解整个句子的结构。一般说来,分割句子主要依据两个标准,一是以谓语为标准;二是以连接词为标准。但是由于英语中省略现象较为常见,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下面这句话为例:

It may be said that the measure of the worth of any social institution is its effect in enlarging and improving experience; but this effect is not a part of its original motive.

这句话按照上面的方法可以分割为两个层次,三个简单句:第一层是由but连接的两个并列句,第二层则是that引导的从句做“It may be said”的主语,构成主从复合句。

(二)提炼主干

提炼主干是要把分割后的各短句中的主要成分找出来,将其转化为最基本的句型(即主语+谓语+宾语),以区别于剩下的修饰成分(定语、状语等成分)。仍然以上面句子为例,该句可以提炼出三个主干成分:两个并列句的主干分别是“It may be said that”和“this effect is not a part”,主语从句的主干则是“the measure is its effect”。

(三)修饰语

修饰语主要指定语、状语和插入语等。其中,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用来说明该事物的特征或品质;状语则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是整个句子的成分;插入语是指插入句子中的词语或句子,多表示补充说明,前后一般都有标点符号将其与句中其他成分隔开。仍然以上面的句子为例,第二个并列句中“its original motive”是主句宾语“a part”的后置定语,翻译时可以直接译为定语;主语从句“the measure of the worth of any social institution is its effect in enlarging and improving experience”中,“the worth of any social institution”是主语“the measure”的后置定语,“in enlarging and improving experience”是表语“effect”的后置定语,翻译时都可以直接按照汉语习惯前置翻译。

遵循这样的步骤,再勤加练习,看懂英语长难句就不再是问题。

篇2:考研英语复习长难句翻译同样有迹可循

英语的应用范畴越来越广阔,科技论文的撰写和翻译, 在国际间技术交流中的应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在对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翻译策略与技巧,更精准高效的翻译科技文献成为英语在实用性方面的一个重要议题。

二、奈达的功能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在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指出翻译是 “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奈达强调翻译过程中同样注重源语的形式和功能的对等,而非之前提出的仅仅是语义的对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精准的表达源语语义的同时,还要注意译本与源文本之间文体、格式等的对等。

三、功能理论对科技翻译理论的指导作用

1.忠实于原文。奈达关于对等理论的解读也可以看出在功能对等理论中语义和文体是翻译的核心,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在最大程度上的忠实原作者。例如,当译者翻译某种产品的使用说明时,不仅要使目标语的受众可以了解产品的操作方法,还要兼顾考虑该操作术语在源语受众中产生的影响。

2.服务于目标语受众。奈达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兼有语义和信息传达的功能。这就要求译者坚持服务于目标语受众的原则,选择最自然的语言。“自然”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译文要地道,使用目标语本土语言; 第二要避免“翻译腔”,即不流畅,晦涩生硬的译本。

四、对等理论在实践中的作用

1.表层对等。句子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翻译实践的基本片段。当源语和目标语的结构相似时,将句子中的词语和短语一一对应就可以译成相对应的目标语句子,这种形式的翻译就叫做表层对等。

He theorized,if it were possible to sterilize and release great deal of insects,the sterilized males would compete with the normal males so successfully that,after repeated release, infertile eggs would be produced and the population would die out.

分析:这个句子看起来长而复杂,含有从句和独立结构,但其实,只要按照源文的先后顺序翻译就能达到功能对等的目的。

科技文献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准确性,而准确性就体现在语篇中重要信息的对等,也就是文本的表层对等。

2.语用对等。语用对等指的是译文在语用方面令目标语的受众更容易接受。然而中文与英文的语言结构及重点位置有所不同。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可以适当调整语序以实现信息焦点上的对称,也就是实现语用对称。例如:

It is fully as important that a machine element is made of a material that has properties suitable for the conditions of service as it is for the load and stresses to be accurately determined.

分析:此句虽短却结构复杂,有三个从句:由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主语从句中包含的修饰material的定语从句。

语用对等从功能上来说介于表层对等和深层对等之间。 科技文献句型复杂又多用被动态,如不进行适当的语用对等分析,就没有办法实现源文本与译本之间从表层对等到深层对等的过渡。

3.深层对等。科技英语语篇句子间多包含有很复杂的联系,因此在翻译中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技巧才能在翻译中实现深层对等。

After subtotal or partial resection of these enlarged glands, patients will mostly either recovered with normal blood pressure or improved with a lowering of high blood pressure but with fluctuations.

分析:本句的中心意思很明确:病人会康复或好转,然而后半句却令人感到困惑:improved …with fluctuations。但是分析可知,后半句指病人血压虽还有波动但病情已稳定下来,因此在这个例句中译者透彻地理解源文对准确的翻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科技文献中的长难句和文章句子段落之间复杂的逻辑关系是科技论文翻译中的一个难点,要准确简洁地处理这些问题,就要对句子结构进行深层剖析,结合各种手段实现深层对等。

五、结论

篇3:英语长难句拆分与组合翻译法

【关键词】拆分与组合 翻译 方法

一、引言

在英语翻译教学环节中,英译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尤其在英语长难句的翻译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句子不通,词不达意”的情况,本人在翻译教学中有一些体会,希望在本文中和大家一起学习与分享。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每次碰到长的复杂的句子他们就不知道该从哪开始着手翻译,而简单的句子翻译的正确率却很高。于是适当的对长的难的英语句子进行拆分与组合就非常必要了。

二、拆分组合翻译法基本方法及步骤

通过分拆、倒置、重组、增减词和词类转译的方法翻译句子,具体方法如下五点:

分拆:把原句化整为零,按意群切分。

倒置:按中文顺序颠倒原文的意群。

重组:脱离原文的句子结构,重新组织译文。

增减词:根据语言特点,适当增减词使句子通顺。

词类转译: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在词性方面如把代词、形容词、动词转化成名词,把介词转换成动词;把状语、定语、宾语转换成主语;把并列句变成复合句,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

掌握了以上几点翻译技巧就可以按以下步骤翻译句子:

划动词,定主谓,明确各分句。

缕关系,定词义,按意群翻译。

按逻辑词序写中文表达。

重组合,删多余,并核对与检查。

三、在长难句中的运用

在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句子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有些词语可能有不一样的表达,需要用到引申义,所以在平时的单词记忆中要对词汇有深度记忆,并且熟悉拆分与组合的长难句翻译步骤。

例1: How well the predictions will be validated by later performance depends upon the amount, reliability and appropria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used and on the skill and wisdom with which it is interpreted .

看到这个句子首先就要划出长句中的动词,这句话中的动词是validate, depend, use, interpret, 通过四个动词我们可以确定四个分句①how well the predictions will be validated by later performance, ②depends upon the amount, reliability and appropria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used, ③and on the skill and wisdom, ④with which it is interpreted.而根据各个词的意思如:prediction 预测,validate证实,how well 在多大程度上,我们就不难得出第一个意群的翻译①这些预测将在多大程度上被后来的表现所證实。第二个意群中amount 数量,reliability 可靠性,information used 可用的信息,appropriateness 适宜性,因此第二个意群可以翻译为②取决于所用信息的数量、可靠性和适宜性;第三个意群很短,学生不难翻出:③ 也取决于技巧和智慧;第四个意群中的with 表示用于,④用于解释这些信息;综合四个意群我们重新组合就可以准确的把句子翻译出来了:这些预测将在多大程度上被后来的表现所证实取决于所用信息的数量、可靠性和适宜性,也取决于解释这些信息的技巧和智慧。

例2:This trend began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when several government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pecific demands that a government wants to make of this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can not generally be foreseen in detail.

按照拆分与组合步骤的第一点,先找动词再划分句,我们可以找到四个动词began, came, demands, 即四个分句①This trend began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②when several government came to the conclusion, ③that the specific demands that a government wants to make of this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④can not generally be foreseen in detail. 划分好了四个句子后我们逐个看分句,第一个意群不难翻译出:①这个趋势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个意群指②当时许多国家的政府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三个意群中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指科学机构,foresee 预见③一个政府对于其科学机构所做出的具体要求④一般不能被详细的预见到,综合四个分句我们可以翻译出该句:这个趋势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许多国家的政府得出这样的结论认为,一个政府对于其科学机构所做出的具体要求一般是不能被详细的预见的。

四、结语

在拆分与组合翻译法中,通过翻译练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与表达方式,并且在累积翻译技巧中对翻译技巧及步骤更为熟练和了解,有助于对大学生四六级句子翻译的提高以及英语阅读理解的提高,但这种方法并不使用与所有句子的翻译,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效的完成教学并提高学生对长难句的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唐静,2010考研英语拆分与组合翻译法,群言出版社,2010

[2]张著章,李庆生.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上一篇:班子不担当自查报告下一篇:节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