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09]150号《关于印发《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

2024-04-12

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09]150号《关于印发《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通用4篇)

篇1: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09]150号《关于印发《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

关于印发《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

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机关各部门,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

为建立“三同时”监督检查机制,进一步规范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认真兑现“七项承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我部制定了《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十二月十七日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部审批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建立“三同时”监督检查机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及《环境保护部机关“三定”实施方案》,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环境保护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不含核与辐射设施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

第三条

建设项目依据规模、所处环境敏感性和环境风险程度,其竣工环保验收现场检查按Ⅰ、Ⅱ两类实施分类管理。

第四条

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受委托承担Ⅱ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现场检查。

第五条

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受委托承担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建设项目“三同时”日常监督管理。

第六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以及承担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为准则与廉政规定》。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应客观公正反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对验收监测或调查结论负责。第二章

“三同时”监督检查

第七条

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抄送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市、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受环境保护部委托,分别负责组织开展“三同时”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向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开工建设情况,并定期书面报告“三同时”执行情况。

第八条

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跟踪建设项目进展信息。

建设项目开工后,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及时制定并实施“三同时”监督检查计划;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制定日常监督管理计划,并组织市、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实施。

第九条

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文件为依据,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以及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是否发生重大变动;

(二)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与主体工程设计、施工、投产使用是否同步;

(三)施工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情况;

(四)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实施情况;

(五)施工期环境监测的实施情况;

(六)前次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的整改要求落实情况;

(七)限期整改和行政处罚决定等落实情况。

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应当制作现场检查记录和取证询问笔录等书面记录。

第十条

建设项目建成后,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应当及时编制“三同时”监督检查报告报送环境保护部,作为该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依据之一,并同时抄送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

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环境监理单位应当编制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作为该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依据之一。

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三同时”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建设项目存在“三同时”执行不到位、尚未构成环境违法的行为,应督促建设单位及时整改,并书面报告环境保护部。

第十三条

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三同时”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建设项目存在以下环境违法行为,及时调查取证,提出处理建议,书面报告环境保护部:

(一)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擅自发生重大变动;

(二)超过法定期限开工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重新审核;

(三)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四)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五)未按法定期限办理竣工环保验收手续;

(六)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正式生产或者使用;

(七)其他环境违法行为。

环境保护部对违法行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查处情况以及行政处罚决定书等相关法律文书抄送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负责监督行政处罚决定书、限期改正通知书等的执行。

第十四条

环境保护督查中心每季度第一个月的前十日之内,向环境保护部报送上一季度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情况;每年一月的前二十日之内,报送上一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季度第一个月的前十日之内,向环境保护部报送上一季度辖区内建设项目“三同时”日常监督管理情况;每年一月的前二十日之内,报送辖区内上一建设项目“三同时”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总结。以上材料同时抄送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第十五条

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建设项目监管档案。

第三章

竣工环保验收管理

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建成后,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文件、日常监督管理记录、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对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应在接到试生产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征求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意见后,做出是否允许试生产的决定。试生产审查决定抄送环境保护部及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依法进入试生产后,建设单位应及时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开展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应在国家规定期限内完成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及时了解验收监测或调查期间发现的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违法行为,并书面报告环境保护部。

第十八条

验收监测或调查报告编制完成后,由建设单位向环境保护部提交验收申请。对于验收申请材料完整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部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回执;对于验收申请材料不完整的建设项目,不予受理,并当场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充的材料。

验收申请材料包括:

(一)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申请报告,纸件2份;

(二)验收监测或调查报告,纸件2份,电子件1份;

(三)由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公示材料,纸件1份,电子件1份;

(四)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开展环境监理的建设项目,提交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纸件1份。

第十九条

环境保护部对受理的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按月进行公示(涉密建设项目除外)。对公众反映的问题予以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条

环境保护部受理建设项目验收申请后,组织Ⅰ类建设项目验收现场检查;环境保护督查中心或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受委托组织Ⅱ类建设项目验收现场检查,并将验收现场检查情况和验收意见报送环境保护部。

第二十一条

环境保护部按月对完成验收现场检查的建设项目进行审查。

第二十二条

经验收审查,对验收合格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部在受理建设项目验收申请材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理验收审批手续(不包括验收现场检查和整改时间)。

建设项目验收审批文件抄送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市、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三条

经验收审查,对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部下达限期整改,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限期整改要求的落实。

按期完成限期整改的建设项目应重新向环境保护部提交验收申请。

对逾期未按要求完成限期整改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部依法予以查处。

第二十四条

对完成验收审批的建设项目按季度进行公告(涉密建设项目除外)。

第四章

第二十五条

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规程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

第二十六条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环境保护部审批的建设项目验收现场检查分类目录

一、Ⅰ类建设项目

1.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大敏感项目。

2.跨大区项目。

3.化工石化:炼油及乙烯项目;新建PTA、PX、MDI、TDI项目;铬盐、氰化物生产项目;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烃、油及天然气项目。

4.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

5.冶金有色:新、扩建炼铁、炼钢项目;电解铝项目;铜、铅、锌冶炼项目;稀土项目。

6.能源:单机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及以上的燃煤电站项目;煤电一体化项目;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站项目;年产200万吨及以上的油田开发项目;年产100亿立方米及以上新气田开发项目;国家规划矿区内年产300万吨及以上的煤炭开发项目;总投资50亿元及以上的跨省(区、市)输油(气)管道干线项目。

7.轻工:20万吨及以上制浆项目、林纸一体化项目。

8.水利:库容10亿立方米及以上的国际及跨省(区、市)河流上的水库项目。

9.交通运输:200公里及以上的新、改、扩建铁路项目;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1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项目;新建港区和煤炭、矿石、油气专用泊位;新建机场项目。

10.总投资50亿元及以上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中的社会事业项目。

篇2: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09]150号《关于印发《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

行)

关于印发《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

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环发[2009]150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机关各部门,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

为建立“三同时”监督检查机制,进一步规范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认真兑现“七项承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我部制定了《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

二00九年十二月十七日

主题词:环保 项目 验收 规程 通知 附件:

环境保护部

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部审批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建立“三同时”监督检查机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 1 理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及《环境保护部机关“三定”实施方案》,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环境保护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不含核与辐射设施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

第三条

建设项目依据规模、所处环境敏感性和环境风险程度,其竣工环保验收现场检查按Ⅰ、Ⅱ两类实施分类管理。

第四条

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受委托承担Ⅱ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现场检查。

第五条

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受委托承担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建设项目“三同时”日常监督管理。

第六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以及承担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为准则与廉政规定》。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应客观公正反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对验收监测或调查结论负责。

第二章 “三同时”监督检查

第七条

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抄送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市、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受环境保护部委托,分别负责组织开展“三同时”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向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开工建设情况,并定期书面报告“三同时”执行情况。

第八条

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跟踪建设项目进展信息。

建设项目开工后,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及时制定并实施“三同时”监督检查计划;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制定日常监督管理计划,并组织市、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实施。

第九条

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文件为依据,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以及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是否发生重大变动;

(二)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与主体工程设计、施工、投产使用是否同步;

(三)施工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情况;

(四)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实施情况;

(五)施工期环境监测的实施情况;

(六)前次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的整改要求落实情况;

(七)限期整改和行政处罚决定等落实情况。

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应当制作现场检查记录和取证询问笔录等书面记录。

第十条

建设项目建成后,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应当及时编制“三同时”监督检查报告报送环境保护部,作为该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依据之一,并同时抄送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

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环境监理单位应当编制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作为该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依据之一。

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三同时”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建设项目存在“三 3 同时”执行不到位、尚未构成环境违法的行为,应督促建设单位及时整改,并书面报告环境保护部。

第十三条 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三同时”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建设项目存在以下环境违法行为,及时调查取证,提出处理建议,书面报告环境保护部:

(一)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擅自发生重大变动;

(二)超过法定期限开工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重新审核;

(三)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四)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五)未按法定期限办理竣工环保验收手续;

(六)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正式生产或者使用;

(七)其他环境违法行为。

环境保护部对违法行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查处情况以及行政处罚决定书等相关法律文书抄送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负责监督行政处罚决定书、限期改正通知书等的执行。

第十四条 环境保护督查中心每季度第一个月的前十日之内,向环境保护部报送上一季度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情况;每年一月的前二十日之内,报送上一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季度第一个月的前十日之内,向环境保护部报送上一季度辖区内建设项目“三同时”日常监督管理情况; 4 每年一月的前二十日之内,报送辖区内上一建设项目“三同时”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总结。以上材料同时抄送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第十五条

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建设项目监管档案。

第三章 竣工环保验收管理

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建成后,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文件、日常监督管理记录、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对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应在接到试生产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征求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意见后,做出是否允许试生产的决定。试生产审查决定抄送环境保护部及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依法进入试生产后,建设单位应及时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开展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应在国家规定期限内完成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及时了解验收监测或调查期间发现的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违法行为,并书面报告环境保护部。

第十八条

验收监测或调查报告编制完成后,由建设单位向环境保护部提交验收申请。对于验收申请材料完整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部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回执;对于验收申请材料不完整的建设项目,不予受理,并当场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充的材料。

验收申请材料包括:

(一)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申请报告,纸件2份;

(二)验收监测或调查报告,纸件2份,电子件1份;

(三)由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公示材料,纸件1份,电子件1份;

(四)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开展环境监理的建设项目,提交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纸件1份。

第十九条

环境保护部对受理的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按月进行公示(涉密建设项目除外)。对公众反映的问题予以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条

环境保护部受理建设项目验收申请后,组织Ⅰ类建设项目验收现场检查;环境保护督查中心或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受委托组织Ⅱ类建设项目验收现场检查,并将验收现场检查情况和验收意见报送环境保护部。

第二十一条

环境保护部按月对完成验收现场检查的建设项目进行审查。

第二十二条

经验收审查,对验收合格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部在受理建设项目验收申请材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理验收审批手续(不包括验收现场检查和整改时间)。

建设项目验收审批文件抄送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市、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三条

经验收审查,对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部下达限期整改,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限期整改要求的落实。

按期完成限期整改的建设项目应重新向环境保护部提交验收申请。

对逾期未按要求完成限期整改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部依法予以查处。

第二十四条

对完成验收审批的建设项目按季度进行公告(涉密建设项目除外)。

第四章

第二十五条

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规程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

第二十六条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环境保护部审批的建设项目验收现场检查分类目录

环境保护部审批的建设项目验收现场检查分类目录

一、Ⅰ类建设项目

1.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大敏感项目。2.跨大区项目。

3.化工石化:炼油及乙烯项目;新建PTA、PX、MDI、TDI项目;铬盐、氰化物生产项目;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烃、油及天然气项目。

4.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

5.冶金有色:新、扩建炼铁、炼钢项目;电解铝项目;铜、铅、锌冶炼项目;稀土项目。

6.能源:单机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及以上的燃煤电站项目;煤电一体化项目;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站项目;年产200万吨及以上的油田开发项目;年产100亿立方米及以上新气田开发项目;国家规划矿区内年产300万吨及以上的煤炭开发项目;总投资50亿元及以上的跨省(区、市)输油(气)管道干线项目。

7.轻工:20万吨及以上制浆项目、林纸一体化项目。8.水利:库容10亿立方米及以上的国际及跨省(区、市)河流上的水库项目。

9.交通运输:200公里及以上的新、改、扩建铁路项目;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1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项目;新建港区和煤炭、矿石、油气专用泊位;新建机场项目。

10.总投资50亿元及以上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中的社会事业项目。

二、Ⅱ类建设项目

篇3: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09]150号《关于印发《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

关键词:竣工验收,环境管理检查,环境保护

1 概述

建设项目竣工后, 建设单位应当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这是国家环保部对建设项目建成后的环保要求, 而环保部门在验收建设项目时, 主要依据为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和环境管理检查结果。

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由建设单位委托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编制, 而环境监测站主要依靠监测仪器进行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得出结果, 其监测结果是作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测试性依据。

而环境管理检查主要是对建设项目在立项、环评、设计、建设、施工和投入试生产的各个阶段中执行国家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及有关管理办法、管理程序的非测试性工作的考核, 在实际工作中, 环境管理检查经常不被监测人员所重视, 存在检查内容不全面或有些环保措施缺乏切实有效的检查手段, 而使得个别环保措施无法核实等诸多问题。在此主要结合工作实际情况, 就环境管理检查的具体内容作些浅谈。

2 环境管理检查的内容

环境管理检查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a) 建设项目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情况。通过查看相关资料, 检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批复日期、建设项目执行“三同时”制度情况、试生产申请及其批复等;

b)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要求建设的环保设施实际完成及运行情况。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对建设项目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环保设施的要求, 可整理列表在验收监测报告中说明环评要求与实际完成情况。对于环保设施的实际建设情况, 可通过实地查看废气处理设施的建设、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各种固体废物堆存场的建设、消音器或隔声房等减噪设施的建设等, 逐条落实环保设施的实际建设情况, 其中对于排水管网的建设, 目前, 多数企业采用暗管, 检查人员在现场检查时基本看不到管网, 此时, 可通过查看建设单位建设污水管网的设计图纸落实该项环保措施;对于固体废物堆存场防渗等措施的落实, 一方面可通过查看设计图纸, 另一方面可查看工程监理报告等进行核实;对于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 通过查看环保设施运行记录、流量计量装置、在线监测仪器等进行核查;

c) 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环境保护监测机构、人员和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通过查看相关资料检查建设单位制定的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及落实情况。检查建设单位环境保护监测机构人员配置情况, 实地检查其拥有的监测仪器设备, 查看监测资质证书与监测人员的上岗证, 核实其监测资质与能力。通过查看监测报表, 检查建设单位对自身排污项目的分析频次与分析周期等;

d) 环境风险防范检查。检查建设单位建设地点或主要装置总平面布置与环评相比有无变化或调整, 卫生防护距离是否满足要求, 通过GPS定位仪进行核查;检查各种污水装置的处理能力、初期雨水、事故污水和泄漏物料应急储存设施, 包括装置区和罐区地坪、围堰、边沟、各种事故池、调节池的实际容量 (是否满足环评及批复要求) 、接纳对象和后续处理去向, 检查方式为现场查看或查看设计图纸等。事故紧急截断措施, 包括雨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是否有切换阀, 初期雨水、事故污水是否能切换进污水处理设施, 排放口与外部水体间是否安装切断设施, 可通过现场查看核实;检查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的保障, 相关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人员构成;检查环评报告书中列出的其它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检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备案、演练、联动情况等;

e) 居民搬迁工程落实情况。按照环评要求的居民搬迁户数, 现场检查是否按要求搬迁, 对于未搬迁的居民,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就建设项目涉及的居民搬迁问题作出承诺, 承诺中明确搬迁范围、搬迁新址、搬迁经费概算、搬迁时限、搬迁保障措施, 确保搬迁工作顺利实施;

f) 建设期间和试生产阶段是否发生了扰民和污染事故。通过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周围居民调查建设期间和试生产阶段, 该建设项目是否发生扰民和污染事故, 如果发生过扰民和污染事故, 首先应了解建设单位解决问题和落实整改措施的情况, 同时向当地环境监测部门收集有关监测资料以及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了解建设单位解决问题方法和整改措施的合理性和实际效果, 对于尚未解决的问题, 应督促建设单位尽快在现场监测落实合理的整改措施并及时向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如果未发生过扰民和污染事故, 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未发生扰民和污染事故证明;

g) 对周边公众的环境影响舆论调查。本着从公众利益出发的原则, 通过向公众发放调查表的形式, 了解建设项目对社会及自然环境产生影响的程度。调查对象主要是建设项目公司职工及周边村庄的居民, 周边村庄主要指距离厂区200 m范围内的居民。调查人数原则上为100人;

h) 工业固体废弃物及处置场 (或矸石场) 建设情况。调查建设单位建设项目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处理量、处置量、排放量, 处理量、处置量要有相关证明材料。按照环评对固体废物处置场建设的要求, 实地查看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场建设情况以及查看处置场建设的相关设计图纸等资料;

i) 监测期间废水利用或排放情况。说明监测期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或清净排水产生情况、废水处理情况、废水回用或排放情况, 作出水平衡图。通过调查企业用水量, 核算其废水产生量, 废水排放量可统计企业的日排放量 (月均值) 或监测期间的排放量, 有在线流量计的, 应按在线流量计数据进行统计;

j) 煤气综合利用情况调查 (适用于焦化、钢铁等项目) 。向建设单位调查煤气产生量, 以及用气部门 (对于焦化项目, 理论上炼制每吨焦炭煤气产生量约400 m3, 其主要回用于焦炉燃烧, 其余用于管式炉、锅炉等;对于炼铁项目, 理论上炼制每吨铁煤气产生量约2 000 m3, 其主要回用于热风炉燃烧, 其余用于锅炉等) , 作出煤气平衡表, 通过调查煤气利用情况, 考核建设单位是否将煤气全部利用而未放散。

3 环境管理检查的意义

环境管理检查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提供非测试性的依据, 反映了建设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是对建设单位环保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建设项目管理规定的评判, 为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建设项目验收提供依据。

4 结语

环境管理检查内容是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 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所总结, 旨在供同行环境监测人员验收监测时参考。

注释

1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 2001) ;

篇4: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09]150号《关于印发《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强化恩施州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州局)审批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完善“三同时”监督检查机制,落实环境保护部及省环境保护厅(以下简称上级环保部门)审批建设项目的日常监督检查,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及《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结合州局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州局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州级审批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及上级环保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上级审批项目)的日常监督检查。

第三条 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以及承担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为准则与廉政规定》。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应客观公正反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对验收监测或调查结论负责。

第二章 “三同时”监督检查

第四条 州级审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抄送州环境监察支队及项目所在地县市环保局。

县市环保局负责建设项目“三同时”的日常监督管理,州环境监察支队负责组织开展“三同时”执行情况的定期或不定期抽查。

第五条 州级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向项目所在地县市环保局报送《建设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实施方案》;上级环保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向州局报送《建设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建设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中确定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情况。应载明环境工程设计单位、单位资质、环境保护工程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中确定的内容是否一致、环境保护工程施工图及施工预算等内容。

二、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应包括项目主体工程开竣工时间、环境保护工程开竣工时间、预计投入试生产时间等。

三、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制度制定情况。包括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机构、人员及职责落实情况、拟开展环境监测情况、拟进行排污申报登记时间等。

州级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开工后按季度向项目所在地县市环保局书面报告“三同时”执行情况;上级环保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开工后按季度向州局书面报告“三同时”执行情况。

第六条 建设项目所在地县市环保局日常监督管理及州环境监察支队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应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文件为依据,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以及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是否发生重大变动;

(二)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与主体工程设计、施工、投产使用是否同步;

(三)施工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情况;

(四)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实施情况;

(五)施工期环境监测的实施情况;

(六)前次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的整改要求落实情况;

(七)限期整改和行政处罚决定等落实情况。

日常监督管理和抽查应当制作现场检查记录及询问笔录等文书。

第七条 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环境监理单位应当编制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作为该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依据之一。

第八条

建设项目所在地县市环保局日常监督管理及州环境监察支队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时,发现建设项目存在“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的环境违法行为,应督促建设单位及时整改,并书面报告州局。

建设项目存在以下环境违法行为,应及时调查取证,提出处理建议,书面报告州局:

(一)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擅自发生重大变动;

(二)超过法定期限开工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重新审核;

(三)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四)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五)未按法定期限办理竣工环保验收手续;

(六)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正式生产或者使用;

(七)其他环境违法行为。

州局及项目所在地县市环保局依据法定权限负责对州级及上级审批项目建设期环境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按照法定权限,必须由上级环保部门实施行政处罚的建设项目,州局报请上级环保部门对其实施行政处罚。查处情况以及行政处罚决定书等相关法律文书抄送项目所在地县市环保局。

第九条

州局每季度第一个月的前十日之内,向省环保厅报送上一季度上级审批建设项目日常监督检查情况;每年一月的前二十日之内,报送上一上级审批建设项目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州环境监察支队每季度第一个月的前十日之内,向州局报送上一季度州局及上级环保部门审批项目“三同时”抽查情况;每年一月的前二十日之内,报送上一州局及上级环保部门审批项目“三同时”抽查工作总结。

县市环保局每季度第一个月的前十日之内,向州局报送上一季度辖区内州局及上级环保部门审批项目“三同时”日常监督管理情况;每年一月的前二十日之内,报送辖区内上一州局及上级环保部门审批项目“三同时”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总结。

第十条

各县市环保局应建立建设项目监管档案,明确记载州级及上级审批项目的日常监督管理情况;州环境监察支队负责建立建设项目管理档案,明确记载州级及上级审批项目的抽查情况。建设项目管理档案应按档案管理规定和要求及时归档。

第三章 竣工环保验收管理

第十一条 州局组织州级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州环境监察支队、项目所在地县市环保局应当参加验收。

第十二条 州级审批项目建成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项目建设单位向所在地县市环保局提交试生产申请。项目所在地县市环保局在接到试生产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允许试生产的决定。试生产审查决定抄送州局。

省环保厅审批项目建成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项目建设单位向州局提交试生产申请,州局在接到试生产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允许试生产的决定。试生产审查决定抄送省环保厅。

环保部审批项目建成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项目建设单位向省环保厅提交试生产申请。

第十三条 建设项目依法进入试生产后,建设单位应及时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开展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应在国家规定期限内完成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及时了解验收监测或调查期间发现的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违法行为,并书面报告州局。

第十四条 验收监测或调查报告编制完成后,州级审批项目,建设单位向项目所在地县市环保局提交验收申请及验收材料,项目所在地县市环保局转请州局验收。对于验收申请材料完整的建设项目,项目所在地县市环保局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回执;对于验收申请材料不完整的建设项目,不予受理,并当场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充的材料。

建设项目验收监测严格按照州局《关于加强全州建设项目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通知》(恩州环发[2009]22号)执行。

验收申请材料包括:

(一)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申请报告,纸件2份;

(二)验收监测或调查报告,纸件2份,电子件1份;

(三)由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公示材料,纸件1份,电子件1份;

(四)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开展环境监理的建设项目,提交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纸件1份。

第十五条

州局对拟验收的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进行公示(涉密建设项目除外)。对公众反映的问题予以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六条

州局收到项目所在地县市环保局转报的验收申请后,组织开展建设项目验收现场检查。现场检查符合验收条件的,组织召开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现场检查不符合验收条件的,提出整改意见。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州局应成立验收组(或验收委员会),负责州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验收组(或验收委员会)应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审议,提出验收意见。

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报告(表)的编制单位应当参与验收。

第十八条

经验收审查,对验收合格的建设项目,州局在受理建设项目验收申请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办理验收审批手续(不包括验收现场检查和整改时间)。

建设项目验收审批文件抄送州环境监察支队和项目所在地县市环保局。

第十九条

经验收审查,对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州局下达限期整改,州环境监察支队和项目所在地县市环保局负责监督限期整改要求的落实。

按期完成限期整改的建设项目应重新向州局提交验收申请。

对逾期未按要求完成限期整改的建设项目,州局依法予以查处。

第二十条

对完成验收审批的建设项目按季度进行公告(涉密建设项目除外)。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各县市环保局可参照本规程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第二十二条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09]150号《关于印发《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相关文章:

表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审批登记表04-29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03-27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探讨09-11

生态类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监测验收11-1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04-30

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报告12-12

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12-13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培训12-22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12-23

环境竣工验收工程流程12-13

上一篇:奚米考场·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综合考试艺术学》模拟试题下一篇:《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作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