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2022-08-26

第一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政策的执行情况

(会议材料)

右旗地处西拉沐沦河北岸,大兴安岭南段山地,是科尔沁草原的组成部分。是西辽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我局把环境保护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生态立旗的重要抓手,为全旗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

一、认真贯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关,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建设项目审批上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项目。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旗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受理,避免那些高污染、高能耗、消耗资源类项目盲目立项,减少环境隐患。

二、确定节能降耗项目,落实节能减排目标。确定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源资能源消耗高的生产工艺,通过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十二五”污染减排任务,二氧化硫排放减少9%、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8.5%、氨氮排放量减少8.5%。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So2 和COD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大气和水环

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三、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保护,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2011年完成了大板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规范保护区界标,并设立警示标识牌。2012年完成全旗8个苏木镇和一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提升了农村饮用水源地监理力度,消除饮用水环境污染隐患,让农牧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上,制定了水源地污染整治实施方案,对水源保护区一级区内的与取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筑物进行拆除和关闭,逐步取缔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畜禽养殖点及乱搭乱建房屋和无证的餐饮店,保障了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

四、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是对加强辖区内涉重企业诺尔盖铜矿、巨源矿业等矿山企业的环境污染隐患进行排查,针对重金属污染源特点和现状,推进有色金属矿山污染治理项目,增强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意识,使涉重金属污染防治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二是开展全旗查处违法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对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确保企业达标排放。建立污染源监测制度,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发布环境质量公告。检查督促企业环保设施正常运转,确保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三是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率和城镇污水处理率,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保障查干沐沦河水质断面化学需氧

量不高于100毫克/升、氨氮不高于15毫克/升。

五、完善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一是建立环境综合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协调能力,打破单一职能部门的权责能力,协调国土、林业、水利、农业、财政等有关部门,增强各部门做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促进环保工作责任制度落实,调动各单位苏木镇做好环保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合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二是认真贯彻执行旗政府关于《巴林右旗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促进畜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在全旗重点生态项目禁牧和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环境执法检查,认真落实保护区管理条例,使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水源涵养功能不断加强,为创建国家级“示范”保护区打下基础。三是积极争取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项目。针对农村面源畜禽养殖污染和农村点源生活垃圾污染的“脏乱差”问题,申报实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5个综合项目,提高了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效率,生活垃圾处理的覆盖面明显提高,有力地推进了嘎查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苏木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贯彻落实,考核指导和行政监管。建立全旗8个苏木镇和二个社区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机制,签订责任状。对苏木镇及社区环保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全旗创建一个自治区级生态示范区,5个生态示范苏木镇和17个生态示范村。结合旗政府禁牧政策和生态建设措施的落实,农牧

民保护环境和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普遍提高。

六、深化农村环保教育,提高农牧民生态保护意识,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1.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从改善人畜饮水、农村卫生,土壤治理、农药化肥的使用方面,对农牧民进行宣传教育。

2.从发展生产改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畜禽养殖项目的综合利用、农村沼气、秸秆综合利用、清洁能源使用、改善当地环境方面进行宣传。

3.结合禁牧、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生态项目的实施,从涉及农牧民切身利益方面进行宣传,真正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让农牧民亲身感受环境的转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4.发挥农村妇女的宣传作用。从环境污染、洪涝灾害、土壤污染对下一代的影响方面进行宣传。

5.发挥学校教育作用,通过“小手拉大手”进行宣传。

6.发挥苏木镇社区环保助理作用,利用“6.5”环境日及农村集会、那达慕大会等活动,向农牧民发宣传单等方式宣传。

巴林右旗环境保护局

二0一三年七月五日

第二篇:论我市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谭淦标

水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经济开发活动和人口增加,水污染和生态破坏正呈加重和蔓延的趋势,成为经济持续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是水利建设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一、水环境

保护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相统一。

2、把流域作为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将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治理与开发结合。

3、水质和水量并重,开源和节水并举。把水资源的严格保护、管理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结合起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止生态破坏和水质污染。

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开始,实行全过程控制,加强水污染治理,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从根本上解决水环境问题,实现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

5、多方集资,加大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推动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

二、我市水环境和水土保持现状

1、我市的水环境现状

东江河段水质总体状况基本保持良好,但水质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根据近几年的水质监测成果,东江上游桥头、石龙河段保持类标准,水质一直良好。东江南支流从石龙到樟村水厂河段保持类标准。东江南支流各水道出口河段水质稳定较差且不稳定,有的已达到类水体。

从资料分析统计,桥头河段、石龙河段水质基本可达类标准,占整个东江东莞段的30.0;樟村水厂河段、麻涌河段、漳澎河段水质符合类标准,占整个东江东莞段的40.0;大盛河段、泗盛河段水质属于类标准,占整个东江东莞段的30.0。由此可见,整个东莞河段水质上游较好,中游次之,出海口水质较差。

石马河、寒溪河水质较差,已无法达到饮用水源的水质要求,东引河水质最差,已超过类水质,个别指标超标严重。

我市的水库由于集水区范围内工农业生产密度较大,生活、工业、养殖废水排放,水质恶化趋势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有15左右的水库已经达到和超过类水体。

2、我市水土保持现状

我市曾经是典型的农业经营地区,农业用地在土地利用整体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改革开放以后,我市境内快速城市化过程导致剧烈的土地利用调整,农业用地比重逐渐降低,建设用地比重逐渐升高,特别是1992年~1996年期间,各种建设用地开发速度和规模达到峰值。1996年以后,由于执行了比较严格的土地开发控制政策,加上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土地开发的速度逐渐减缓,大量建设用地开发活动由于建设周期长或部分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的缘故,使全市每年均保持相当数量的裸地比率,山区百余处采石场经营活动也造成局部地区坡面和植被的严重破坏,植被覆盖减少,引发了人为的水土流失问题,根据遥感调查统计,1999年底,东莞市共有水土流失面积147.13km2,占全市面积的5.97,其中自然侵蚀面积36.17km2,人为水土流失面积110.96km2,人为水土流失面积占75以上,近年经过复耕、绿化、强化土地开发管理等有效措施,全市裸地比率已逐年降低,但自然侵蚀面积未得到治理。

从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看,我市属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保持重点监督区;从全省水土流失治理分区看,我市属沿海及珠江三角洲丘陵台地侵蚀区。

三、水环境保护

1、应根据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结合社会需求,确定各水域的主导功能及功能顺序,科学合理地划分水功能区,以作为水资源管理的依据。目前我市已基本上划分了水功能区,应加大检查控制的力度,以确保各水域能满足该功能区的水质要求。

2、水体污染的治理。根据水域的纳污能力大小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在东莞运河流域、寒溪河流域、石马河流域应禁止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的新项目上马;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生污染工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调整,现阶段应重点放在水泥、造纸、电镀等行业的治理、关闭工作上。

3、建立水质监测网及加强管理、执法。在供水水源地、排污口等地点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网,实现全市水质监测自动化。另外,相关管理部门应根据自己的职责,加强对污染源的查处,协助环境保护部门做好集水范围内的环境管理工作。

四、水土保持工作

1、水土流失的治理,又分人为水土流失治理及自然水土流失治理。人为水土流失具有流失量大、危害严重的特点,治理的重点是做好弃土弃渣的拦蓄、边坡的维护、裸露土地的植被恢复等。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业主或责任人限期进行治理,治理经费由责任人负担。我市的自然水

第三篇: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

发布(全文)( 2016年10月31日 )

中商情报网讯11月2日消息,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2日正式公布。“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在环保上投入约4400亿元人民币,比“十二五”期间增加了37.5%。

以下是通知全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6年10月19日

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

为推进本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深刻把握本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和发展形势

(一)过去五年的成就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十二五”期间,本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依托环保协调推进机制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污染减排等工作平台,按照率先引领和底线思维的要求,以大气、水污染治理为重点,系统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1.重大环境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青草沙、东风西沙水源地相继建成运行,两江并举水源地格局初步形成。污水厂网建设和提标改造有序推进,完成白龙港二期等1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新改扩建,城镇污水处理率提高10.9个百分点,达到92.8%。全市16家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和高效除尘实现全覆盖。“一主多点”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体系基本形成,运行、在建生活垃圾(含餐厨垃圾)末端处理能力达到27000吨/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基本得到安全处置。大力推进郊区林地和中心城区公共绿地建设,全市绿林地面积不断增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6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5.03%。

2.环境治理和污染减排取得积极进展。基本完成建成区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持续推进河道综合整治,主要河道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全面完成中小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黄标车淘汰等治理工作,扬尘、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控制等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4200余项,吴泾、南大、桃浦等工业区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金山、合庆、青东农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并取得阶段成效,区域环境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农村环境整治由点及面逐步推进,启动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88家,累计500多个行政村开展村庄改造,受益农户近33万户。桃浦、南大等地区土壤调查评估和修复治理试点顺利启动。

3.环境法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出台《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2项地方性法规和10余项配套文件,制订《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12项地方标准规范,落实生态补偿、环保电价、超量减排奖励等一系列政策,区域大气污染协作机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综合执法、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等治理机制逐步完善,环境监测、监管和执法体系逐步加强。

4.城市环境质量总体稳步改善。“十二五”期间,在人口、经济、能源消耗持续增加的同时,主要污染物削减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2015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个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2010年分别削减25.1%、18.4%、33.1%和32.1%,超额完成“十二五”国家减排目标。地表水主要水体水质稳步改善。2015年,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较2010年提高10.0%,水环境考核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比2010年分别下降9%、19%,劣Ⅴ类水体比例减少7.8%。大气环境主要指标呈改善趋势。2015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别比2010年下降41.4%、8.0%和12.7%,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14.5%。

3.指“十二五”期间的2个国控断面,扣除上游来水影响。4.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为环保部核定数据。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我市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冲刺阶段,也是打好污染治理持久战和攻坚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环境保护既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国际层面上,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生态宜居已成为全球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国家层面上,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被列入主要目标,新环保法和大气、水、土壤专项行动计划相继出台。党政同责、终身追究、环保督查等要求更加明确,污染治理标准更加严化,环境保护的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在本市层面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战略位置,把环境保护作为本市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三个导向”和“四个底线”,协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用地减量化、重点区域综合整治等重大举措。此外,社会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都为上海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与此同时,本市环保工作依然存在诸多瓶颈制约和短板。一是环境质量总体与国家标准和市民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以细颗粒物(PM2.5)、臭氧为代表的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突出,主要水体氮、磷普遍超标,部分郊区中小河道污染严重,城乡环境差异明显,城市生态功能不足,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定位和市民日益提高的环境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强度高,污染预防和治理能力仍显不足。2015年,本市常住人口为2415万人,能源消费总量达1.14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约4850万吨,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尽管通过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大规模投入,本市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已上了很大台阶,但仍不足以完全消化人口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增量。三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难度增大,更加取决于转方式、调结构。“十三五”期间,本市通过末端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减排空间也更加有限。同时,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较重、养殖总量和种植强度较大、建设用地比例过高等结构性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除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外,必须在调结构、转方式等源头防控上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下狠功夫,加快产业升级和发展动力转换。四是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瓶颈约束亟待破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还须加快推进。新形势下,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与环境治理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愈加凸现,重点要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监管和执法能力,完善基层环保责任体系、环保考核奖惩机制、生态损害追究赔偿制度、市场化的环境治理机制,加快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专栏2 PM2.5来源和监测评价

PM2.5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PM2.5主要来自于人为排放,包括一次排放和二次转化生成。一次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及粉尘、扬尘。二次转化是指由二氧化硫、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气态前体物在大气中通过化学反应而生成。人为来源主要包括机动车(船)排放,电厂锅炉、工业炉窑、道路与建筑扬尘、民用分散燃烧等。自然过程也会产生少量PM2.5,如沙尘暴、火山灰、森林火灾、花粉、海盐等。PM2.5也是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和导致霾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上海发布的PM2.5指标的监测数据采集,来自本市10个国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普陀监测站、卢湾师专附小、虹口凉城、杨浦四漂、静安监测站、徐汇上师大、浦东川沙、浦东张江、浦东监测站、青浦淀山湖。其中,青浦淀山湖为对照点,不参与全市整体空气质量水平的评价。

二、确立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围绕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源头防控和全过程监管,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把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和红线,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制度体系,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良的生态环境产品。

(二)基本原则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绿色转型发展”为主线,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大源头防控和综合治理力度,坚持“四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和“底线思维”。在转型发展中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导向,把绿色发展作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把环境保护作为保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主要底线,以环保倒逼引导发展动力转换,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变。

——更加注重“接轨国际”和“率先引领”。在环境质量上,瞄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生态宜居标准,逐步提高要求,水、大气等主要指标在达到国家阶段性要求的基础上,要力争取得更大改善;在环保标准上,按照国内最严、接轨国际的标准推进污染治理,体现率先引领;在环保措施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快推进实施。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依法严管”。坚持依法治理和改革创新并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环保责任和法制体系,强化执法监管机制,健全市场化治污机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为深入推进环境保护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更加注重“科学治理”和“创新驱动”。加强环境保护科技支撑力度,进一步提升科学治污和精准施策水平,强化环境保护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积极培育绿色环保产业形成产业新高地,成为经济转型升级新增长点。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空间规模、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公众对环境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为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良好环境基础。

2.主要指标

——环境质量方面。到2020年,全市主要环境质量指标保持稳步改善趋势。PM2.5年均浓度达到42微克/立方米左右,臭氧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重污染天气明显下降,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以AQI表征)达到75.1%以上,力争达到80%左右。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水质优良率(按水量计)高于90%,全市力争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水体,完成20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或提升要求。

备注:1.以国家最终考核要求为准;2.指20个地表水水质国家考核断面完成水质达标或改善要求,其中,13个断面保持水质现状,3个断面水质需提升一个等级,4个断面水质需消除劣五类;3.根据国家要求,在继续实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4个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十三五”时期增加挥发性有机物和总氮两个污染物。

——环境治理方面。到2020年,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污水厂污泥有效处理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继续加大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

——生态空间方面,到2020年,全市生态用地面积达到35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人,湿地保有量37.7万公顷,河湖水面率不低于10.1%,集中建设区外现状低效建设用地减量50平方公里。

——总量控制方面,全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相关要求,用水总量控制在129.35亿立方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25亿吨标煤以内,煤炭消费总量持续下降,化肥农药亩均施用量在2015年基础上削减20%左右,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

三、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一)水环境保护

全面落实《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围绕饮用水安全保障、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

1.强化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

完善水源地布局建设。进一步优化“两江并举,多源互补”的原水供水格局,着力解决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开放性问题,2017年,建成黄浦江上游金泽水库及相关配套工程。积极开展流域联防联控,加快推进太浦河清水走廊建设。深化研究长江口水源地联通体系,完善多源联动的原水系统布局。全面实现郊区供水集约化。到2020年,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数量比例高于75%,原水供水总量的90%以上达到优良水平。

加强水源地环境监管。落实国家有关水源地规定和《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完成新建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警示标志设立和围栏建设等保护工作,落实污染源关停、整治措施。完成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项目的清拆整治,2017年底前,实现全市在用集中式水源地一级水源保护区封闭式管理,率先完成二级水源保护区内“198”区域建设用地减量化并转化为生态用地。按照要求完成全市二级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的关闭调整或截污纳管。

严格控制水源地环境风险。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运输船舶等流动风险源和周边风险企业的监管。在全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高污染风险货物或剧毒品的船舶航行、停泊、作业,严格监管各类装卸码头。全面落实太浦河危险品船舶禁运,并持续减少太浦河的船舶航运量。完善并严格实施上海市主要水源地应急处置、保障和监督管理制度。完善多部门联动的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跨界水污染事故处置应急联防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响应的技术能力和水平。

全面提升饮用水供水水质。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保障饮用水安全。启动以长江原水为水源的中心城区水厂深度处理,2020年底前,完成建设杨树浦、月浦等水厂深度处理工程,提升饮用水质量。深入推进小口径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全市改造管网2050公里。市、区两级政府及供水单位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

2.完善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全面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按不同功能区域的水环境水质要求达到一级A及以上标准。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石洞口、竹园、白龙港、虹桥、泰和及郊区南翔、松东、奉贤西部等30余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新建、扩建工程,到2020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60万立方米/日。

加快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加强老镇区、城郊结合部等人口集中地区,以及“城中村”“195”区域等薄弱区域的污水管网建设。配合郊区新城、大型居住社区、重点地区开发和城市更新改造,继续完善污水处理厂

一、二级配套管网,加强截污纳管力度,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积极推进非建成区直排污染源纳管,基本实现城镇化地区、“195”区域开发地区污水全部纳管,其他直排污染源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到2020年底,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全面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和臭气治理。以中心城三大污水片区为重点,加快污水厂污泥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置,同步开展污水厂臭气治理。新建石洞口、竹园以及白龙港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郊区新建松江、嘉定、奉贤、浦东、金山、青浦、崇明等区污泥处理工程;新增闵行、杨浦、浦东等区通沟污泥处理设施。到2020年,全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逐步形成以焚烧为主的格局,污水厂污泥有效处理率达到90%。

3.加大城市面源污染治理力度

着力推进市政设施污染控制。全面启动城市地表径流和市政排水设施污染控制。开展中心城初期雨水治理,深化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系统工程前期研究并加快建设试验段工程。实施市政泵站污水截流设施建设与改造工程,重点完成中心城区21座雨水泵站的旱流截污改造;制定并完善市政泵站调度运行制度,控制泵站放江污染。新建或完善中心城排水系统,全面消除中心城建成区排水系统空白区,新建泵站同步设置旱流截污设施。开展全市建成区排水管道大排查,因地制宜开展老旧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到2020年,基本解决市政管道雨污管网混接问题。

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立符合上海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和管控体系,稳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郊区新城、重点功能区域、重点转型区域、成片开发区域和郊野公园建设中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注重水田保护修复;建成区结合城市更新、旧区改造、道路和排水系统改造等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0年,基本形成生态保护和低影响开发雨水技术与设施体系,本市海绵城市建设面积达200平方公里以上。各区和有关管委会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推进临港地区、普陀桃浦地区、松江南部新城、徐汇滨江等海绵城市试点地区建设。

专栏4 海绵城市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部署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该指导意见指出,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法。该指导意见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4.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

不断深化河道综合整治。以重污染河道和中小河道为重点,坚持治本为先,加快推进截污纳管,关停拆除不符合规划要求和排放要求的违法企业和违章建筑,采取岸边整治、轮疏、生态治理等综合措施开展河道整治,加强断头河打通和水系沟通,增加水动力。加快推进56条段以上黑臭河道综合整治,开展200公里重污染河道治理。以国考断面和市考断面为重点,编制实施不达标水体达标方案,将水质达标治理与重点区域生态综合治理、“198”区域建设用地减量化、名镇名村保护和改造等工作相结合,合力推进水质改善,按期完成断面水质达标任务,达标断面力争提升水质类别。对超标控制单元实行严于排放标准的差异化要求,必要时采取限批等措施。到2020年,全市力争全面消除黑臭河道,完成1000公里中小河道生态治理,继续推进镇村级河道疏浚,实现全市镇村级河道轮疏一遍。

持续推进河湖水生态保护。继续落实《上海市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修编)》相关任务,推进青西三镇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计划,完成淀山湖、汪洋湖及周边水系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深化研究淀山湖、滴水湖等主要湖库的富营养化问题,加强主要水体水葫芦、浮萍等污染防治。严格控制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污染,2017年底前,完成生产使用情况调查。重点监控评估水源地、水产品集中养殖区等重点区域风险,实施相关控制措施。持续实施河湖水生态监测,推进河湖生态健康状况的跟踪评估。

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坚持陆海统筹,以实施污染源防控为重点,实施陆源污染物达标排海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持续削减本市陆源入海及海上污染负荷。研究实施长江口、杭州湾等重点河口海湾污染综合整治。强化对海洋工程、海岸工程环境监管。

加强海上溢油、危化品泄漏等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划定并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确保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和功能区面积不减少,自然岸线保有率不降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海岸、海域生态修复,实施浦东、奉贤、金山等海岸生态修复工程和金山三岛物种多样性保护及整治修复工程等项目,逐步修复本市近岸海域典型受损的生态系统。研究设立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全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二)大气环境保护

全面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要求,围绕能源、产业、交通、建设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深化强化防控措施,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1.深化燃煤污染控制

强化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和结构优化。严格控制能源总量,实施全市能源消耗和煤炭消耗双总量控制,进一步压减钢铁和化工等行业用煤总量,合理控制发电用煤总量。到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25亿吨标准煤以内,确保煤炭消费总量明显下降。增加天然气使用,天然气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提高到12%。

加大非化石能源发展力度,到2020年,力争使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达到13%左右。安全合理有序利用外来电,“十三五”期间,市外来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保持在40%左右。

继续深化燃煤污染防治。2017年底前,完成漕泾电厂1#机组等全市所有30万千瓦以上公用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推动30万千瓦及以下燃煤机组上大压小,鼓励污染物超量削减。推进上海石化、高桥石化、宝钢自备电厂燃煤机组清洁化改造,所有燃煤机组实现地方标准排放要求。2017年底前,完成剩余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全面取消分散燃煤。

2.加强工业污染综合治理

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面推进石化、化工、涂料、涂装、印刷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实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VOCs污染治理全覆盖。上海石化、高桥石化、上海化工区、华谊集团、金山二工区、宝钢集团等重点企业实施VOCs综合治理;有机化工原料制造、合成材料、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合成橡胶制造、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等6个行业按照规程实施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和开停工维检修期间的VOCs控制措施;汽车涂装、船舶涂装、涂料和油墨生产、印刷等行业按要求推进废气达标排放治理。实施重点行业VOCs排污收费试点。

到2016年底,完成全市VOCs重点排放企业综合治理。

深化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继续深化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控制相结合管理制度。推进燃气(油)锅炉低氮改造。到2020年,钢铁、石化化工、船舶制造、汽车制造、涂料生产等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削减30%以上。

3.加强流动源污染治理

推进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扩能、增效、加强管理。继续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推进集装箱运输车辆清洁能源替代,加快充电桩和加气站等配套设施建设,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分时租赁发展。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到50%以上,公共充电桩超过2.8万个。适度发展新型无轨电车,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优化慢行交通环境。

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坚持小客车总量控制,优化完善不同号牌车辆的差别化管理政策。适时提前实施新车国六排放标准,推进车用油品升级和监管。加强在用车检测和监管,完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制和检测标准,推广简易工况法环保检测全覆盖。推进国三排放公交、货运车等老旧车辆加装或更换尾气后处理装置。持续推进高污染车辆的限行措施,鼓励提前淘汰高污染车辆。

实施普通柴油用品升级。加强长三角区域在用车公安、交通、环保信息共享,实现在用车异地协同监管。到2020年,在用机动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15年基础上削减20%左右。

强化港口船舶大气污染防治。严格落实《上海港船舶污染防治办法》,形成海事、环保、质量技监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对船用油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快推进上海港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船舶在靠岸停泊期间率先实施使用低硫燃油,推进船舶进入排放控制区使用低硫油措施。内河船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油品。开展船舶加装尾气处理装置试点研究。强化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区域联动。在完成吴淞国际邮轮码头、洋山冠东集装箱码头等岸基供电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完成内河码头岸基供电标准化改造。推进港口作业船舶统一使用低硫油,全面完成港口轮胎式集装箱龙门吊等装卸设备“油改电”“油改气”工作,加快黄浦江、苏州河公务、游览船新能源试点应用,扩大LNG动力船舶试点范围。

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分类登记管理制度,全面启动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和淘汰更新工作,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油品质量管理。

专栏5 船舶排放控制区

船舶对大气的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为解决船舶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国际海事组织(IMO)提出建立排放控制区(EmissionControlArea)的建议。

1997年的空气污染防止国际会议通过了MARPOL公约(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国际公约)1997年议定书,规定了排放控制区。在排放控制区中,船舶排放受到较严格的控制,船舶被要求使用清洁燃料(如低硫油)或达到先进的排放控制水平。

目前,全球已经有波罗的海、北海、北美和美国加勒比海排放控制区。

为了推进绿色航运和节能减排,减少船舶在我国重点区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控制我国沿海沿河地区特别是港口城市的船舶大气污染。

2015年11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有条件的港口可以实施高于现行排放控制要求的措施;自2019年1月1日起,船舶进入排放控制区后,必须使用硫含量≤0.5%m/m的燃油。

4.深化扬尘污染防治

全面加强工地、道路、码头和工业企业等扬尘污染防治,强化监测监管,确保2020年全市扬尘污染水平下降20%以上。

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继续加大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到2020年,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100%采用装配式建筑。

全面推广绿色建筑。

推进绿色工地和扬尘污染控制区创建。加强建设工地扬尘污染监管,大力推进建筑、市政、拆房等工地以及混凝土搅拌站等安装扬尘污染在线监测系统,强化建筑和市政工地防尘控尘措施的落实保障机制。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到2020年,全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达标率达到98%以上。继续加强拆房工地扬尘污染控制,全市拆房工地须按要求采取降尘措施。继续推进扬尘污染控制区的创建和复验工作。

强化码头堆场环境整治。大力推进码头堆场安装扬尘污染在线监测系统。推进码头、堆场的料仓与传送装置密闭化改造和场地整治。开展建筑建材行业码头堆场扬尘污染治理,全部落实降尘措施。制定并实施内港、外港散货(煤炭、灰渣、砂石料等)码头堆场的扬尘污染整治方案,到2017年,内港、外港散货堆场全部落实降尘措施。

加强道路扬尘污染控制。制订本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消纳设施专项规划。推进渣土运输车辆密闭防漏改造,依法严惩违法违规企业,有效遏制渣土、砂石料、混凝土运输滴漏洒落现象。

加强道路清扫,继续提高道路保洁率和保洁质量。

加强工业扬尘污染控制。工业企业内部煤堆、料堆全面实施封闭储存、建设防风抑制墙、喷洒抑尘剂等措施,完成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重点企业散装原燃料及废料堆场的整治和改造,强化规范运行。

5.推进社会生活源整治

规范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强化喷涂和干燥作业规范,禁止露天喷涂和露天干燥,严格执法监管。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控制管理,全面推广餐饮油烟气高效治理技术,推进饮食服务业在线监控设施的安装使用,强化治理设施运行监管。鼓励建筑、家具、汽车等行业推广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料和产品。完成原油和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三)土壤环境保护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编制实施本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加快建立资源整合、权责明确的土壤环境管理体系,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1.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评估

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详查,制定详查方案和技术规定,按照要求公布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化工石化、医药制造、橡胶塑料制品、纺织印染、金属表面处理、金属冶炼及压延、非金属矿物制品、皮革鞣制、金属铸锻加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及使用、农药生产、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及处置等12类工业领域),以及加油站、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等市政行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生态环境整治重点区域和持久性有机物等特殊污染物质的潜在污染场地调查,摸清潜在污染场地基本情况。

构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整合环保、规划国土资源、农业、绿化市容等部门监测资源,结合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设置,建立完善本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制定定期调查制度。建设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环保、规划国土资源、农业、绿化市容等部门相关数据,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污染地块的跟踪管理、动态更新和信息共享。

2.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预防与安全利用

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按照国家要求,根据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等3个类别,建立分类清单。研究不同类别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管理要求,实施分类管控。

优先实施耕地和水源保护区土壤保护。对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壤实施重点保护,逐步淘汰区域内的有色金属、石油加工、化工医药、皮革制品、铅蓄电池制造、电镀等项目,严格控制在优先保护区域周边新建可能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项目。

强化污染预防和风险管控。逐步建立肥料、农药、饲料使用等档案制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严格执行畜禽养殖饲料添加剂有关标准。加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全面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根据土壤污染现状动态调整种植作物品种,实现耕地安全利用。加强对严格管控类土壤的用途管理,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落实管控措施。研究交通干线两侧、骨干河道两侧、工业地块及环境基础设施周边耕地使用调整计划,防范耕地土壤环境风险。研究制定“198”区域地块土地复垦调查评估技术规程和农业安全利用技术要求,加强土地复垦风险评估管理。加强林地园地农用化学品投入控制和土壤环境管理,对绿地土壤质量加强监管和检测,控制林地、园地土壤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风险,防止外进客土和改良材料使用产生的二次污染。

3.推进场地污染防控和治理

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完善建设用地土壤(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制度。根据调查评估结果,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建立健全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土壤环境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场地环境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标准体系。

防范新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格环境准入,强化新建项目土壤(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防止新建项目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新的污染。严格控制向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排放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以及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的建设项目。

加强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控。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和园区名单,实行动态更新,加强日常环境监测监管,明确相关措施、责任和监管机制,并向社会公开。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重点行业企业在拆除生产设施设备、构筑物和污染治理设施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安全处理处置,防范拆除活动污染土壤。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

有序开展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土壤治理修复主体责任。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以工业遗留场地为重点,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加快推进南大、桃浦等地区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修复试点,开展吴淞、高化、金山卫土壤(地下水)环境调查。强化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实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

建立完善场地土壤(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场地土壤(地下水)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应急机制,逐步完善土壤(地下水)环境保护地方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立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责任体系,加强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执法监管。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技术支撑。开展土壤环境污染过程及危害研究,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和治理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建立系统实用技术体系;培育一批相关企业,推动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四)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安全隐患大、社会矛盾突出的区域,滚动实施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依法整治,形成合力,坚决消除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等“五违”问题。力争到2017年,重点整治区域环境面貌得到明显好转。

加强全市指导协调,建立属地为主的职责体系,健全区级推进机制,分级负责,形成条块结合、协同推进、综合执法、长效管理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机制。对清拆后区块,按照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其土地属性、区域定位等实际情况,分类制定发展规划。

四、强化产业污染防治,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一)工业污染防治与转型发展

按照强化源头控制、促进转型升级的要求,加强产业环保准入,着力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和结构调整,加强工业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工业园区环境设施建设和清洁生产改造。

1.严格产业环境准入

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按照本市发展定位和更高的节能环保要求,制定实施严于国家要求的产业准入标准和名录,动态更新本市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和能效指南,进一步提高钢铁、石化化工等高耗能、高碳行业的准入门槛和技术要求。

严格项目环评审批。继续发挥环评“控制阀”作用,104个工业区块外原则上不得新建工业项目(都市型产业项目除外),对符合产业导向及环保要求、发展潜力大且确有改造需求的技改项目,按照不得增加污染排放量和环境风险的要求进行审批。进一步明确104个工业区块产业定位,高标准引进新项目,提高产业集聚度。禁止新建钢铁、建材、焦化、有色等行业的高污染项目,禁止建设新增长江水污染物排放的项目,严格控制石化化工和劳动密集型一般制造业新增产能项目。进一步加大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力度,坚持“批项目,核总量”制度,全面实施主要污染物倍量削减方案。加强常态管理和监督检查,全面清理整顿违反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转型

推进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加大劣势产业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完成水泥、有色金属冶炼、再生铅、再生铝等11个行业整体调整,全面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电镀等严重污染环境的“十小”工业企业,关停调整小型危废焚烧装置和落后焚烧产能。到2020年,工业园区外四大工艺等7个行业生产点总量减半。落实钢铁调整计划,控制调整全市钢铁产能。持续推进现有工业企业向规划留工业区集中,加快推进104个工业区块外化工企业的调整,优先淘汰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完成工业区外危险化学品企业调整。到2020年,力争完成3000项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

加快重点地区发展转型。加快推进桃浦、南大、吴淞等地区产业转型,加快推进高桥、吴泾等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研究推动杭州湾北岸地区制造业升级,分类推动普陀桃浦科技智慧城等50个重点区域结构调整。结合“198”区域减量化和“195”区域转型,率先推进外环线以内、郊区新城、大型居住区周边、虹桥商务区及其拓展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崇明生态岛(本岛)等六个重点区域内“三高一低”企业关停调整。

3.加强工业企业事中事后监管

建立健全企业排污许可证制度。制定《上海市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强排污许可证制度相关技术规范建设,建立完善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污染防治管理体系。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2017年,完成对重点企业排污许可证的核发,逐步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加强许可证管理,建成排污许可证证后监管系统,全面推行持证单位“三监联动”管理。

制定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计划。制定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计划,对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限期治理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依法关闭。督促企业履行自行监测、自证守法的基本责任,建立环境管理台账制度,开展自行监测或委托第三方监测,如实向环保部门申报并向社会公开。排查并公布未达标工业污染源名单,设立企业环保违法曝光台。

加快推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推进企业公开基础信息、排污信息、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环评及其他环保行政许可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完善建设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继续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和技术改造。以“聚焦行业、突出重点”为主线,围绕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积极推进钢铁、水泥、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加大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的财政支持力度,引导和激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不断提升行业清洁生产整体水平。到2020年,推进2000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成150家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以及节能环保改造项目,清洁生产审核覆盖率达到70%,国家级循环经济改造园区清洁生产实现全覆盖。

4.完善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和监管体系

完善工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工业集聚区污水管网建设和截污纳管,限制含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工业废水进入市政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104个工业区块和“195”区域已开发地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严格实施雨污分流,建立完善雨污水管网维护管理制度,定期排损,防范风险。推进工业园区内部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建设,完善工业园区配套绿地建设,加快推进金山、合庆、老港等重点环境整治区域防护隔离林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工业区实施集中供热。

强化工业园区环境监管。全面完成重点产业园区特征污染因子监控网建设,试点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特征因子在线监测,提升工业园区环境质量监控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全面完成104个工业区块规划环评,完善工业区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有效落实规划环评意见和措施要求。全部国家级和30%市级产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

5.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鼓励支持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围绕“创新融合、智慧节能、绿色环保”的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基本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环保产业基本格局。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垃圾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环境监测系统等领域环保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汽车尾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油烟净化器等环保产品;持续提升环保服务,重点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做强环境工程承包服务,做实环境信息服务,逐步推动环境监测服务规范化、市场化。积极培育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等一体化服务的专业公司,重点培育再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公司,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咨询服务业。

加大环保产业支持力度。结合本市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落实环保服务企业纳入改革试点范围。修订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加大政府采购力度。研究出台合同环境服务项目扶持办法,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节能环保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环保产业投融资体系。着力环保产业增强创新能力,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与绿色发展

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1.严控畜禽养殖业污染

大幅削减畜禽养殖总量。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组织实施本市畜禽养殖业布局规划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削减养殖总量,优化养殖布局。到2020年,全市畜禽养殖总量在2014年的基础上削减180万头标准猪,控制在200万头标准猪(出栏)以内,规模化养殖场总数控制在300家以内,同比例削减养殖污染排放总量。

加快畜禽养殖户关停整治。按照“减量提质”的原则,对布局不合理、防疫不达标、环保不配套的不规范中小畜禽养殖场(户)加大整治淘汰力度。到2016年,全面完成2720家不规范中小畜禽养殖场(户)关停调整。

加强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开展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以生态还田、沼气工程为重点,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雨污分流、干粪收集处理、污水发酵处理等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程,试点推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到2020年,所有规划保留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现粪尿资源化利用和达标排放。

2.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

按照“源头防控、过程拦截、末端处理”的原则,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节水节肥等种植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优化调整茬口布局,减少夏熟大小麦种植面积,推进大小麦、绿肥、深耕晒垡“三三制”茬口模式,从结构上减少化肥农药用量。鼓励使用商品有机肥,农作物配方肥料和缓释肥料,优化肥料结构,减少化肥使用比例。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安全农药替代,推广应用防虫网、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全面实施“双绿”工程。推广以大型喷杆式喷雾机为代表的新型植保机械,发展水肥一体化装备,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继续开展化肥农药流失定位监测。

到2019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到2020年,累计推广商品有机肥100万吨、推广缓释肥16.5万亩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30万亩次和水肥一体化技术27万亩次;全市大小麦种植面积控制在60万亩以下,全面建立农田休耕提质机制;推广绿色防控技术110万亩次,化肥亩均施用量控制在24公斤,农药亩均使用量控制在1公斤以下。

3.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结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推广种养结合、平衡施肥、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治理技术。到2020年,建立15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完成50个蔬菜基地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设备配套。进一步推进秸秆禁烧与多元综合利用,完善市-区-镇-村四级秸秆禁烧工作责任体系,形成常态化的“天地一体”秸秆禁烧巡查机制。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转运和处置体系。

4.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优化村庄规划布局,推进郊区村庄布点规划编制。逐步撤并受环境影响严重以及规模小、分布散的村庄点,加快拆除农村非集建区内的工业点。聚焦规划保留的农村居民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环境整治,巩固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综合整治成果,保障“村收集、镇收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系统有效运行,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长效管护机制,改善农村人居水环境。到2020年,完成30余万户农户的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到2020年,全面完成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规划保留地区村庄改造工作,累计创建评定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

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核心,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综合利用,强化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实现各类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1.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完善“全程分类体系”,在干垃圾全面无害化处理和能源回收利用的基础上,扩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的覆盖区域,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制定和完善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的标准与规范,探索分类后可回收物、湿垃圾处理技术并研究配套政策。到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建立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绿色账户激励机制覆盖到500万户以上,实现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

完善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体系。推进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和郊区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完成“一主多点”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并全量运行,积极推进湿垃圾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优化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到2020年,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维持在2.7万吨/日。

建立有序的建筑垃圾中转消纳处置体系。建立建筑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管理体系,落实源头申报制度,鼓励建筑工地建筑垃圾区域内排放自平衡,推进建筑工地垃圾“零排放”。完善转运网络,提升转运能力,强化建筑垃圾流量流向管理。推进消纳场所及资源化设施建设,研究跨区处置补偿机制,推进建筑垃圾消纳设施布局规划方案落地,形成建筑垃圾产生消纳总体平衡的新格局。

2.完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与处置体系

完善工业固废管理制度。规范工业企业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分类收集、贮存和处理处置活动。建立一般工业固废管理的“负面清单”,实现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分类与环卫、环保等末端处理处置设施的无缝对接。启动工业固体废物申报信息平台建设,优化整合工业固体废物基础数据信息,探索建立全市统一的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实现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动态管理。

加快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与处置体系建设。按照处置利用的合理半径,统一规划建设若干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推进现有企业的调整提升和聚集。依托本市工业基础设施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完成宝钢钢渣返生产加工等项目建设,大力提升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快推进老港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二期工程。

3.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置体系

加快完善多元化回收网络体系。根据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动态更新要求,结合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处置现状,继续依托有关企业和市场化机制,完善多元化回收渠道,建立社区回收网络、区域回收中心、交易市场等,加快形成多元化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网络体系。

推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深度处理项目建设。针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积极开展深度处理、再制造和再生加工,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循环。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加工企业,控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简单拆解的新建项目建设,鼓励废物拆解综合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深度加工利用的新改扩建项目。

4.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探索再生资源回收与生活垃圾清运体系的“两网协同”,逐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设施与市容环卫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衔接。优化固废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布局,推进现有企业产业聚集和能级提升。加大建筑废弃物、餐厨废弃物以及农作物秸秆等各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力度,加快推进资源化利用设施和改造提升。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主体企业,拓展多元化回收渠道,推进实施再生资源回收示范工程。

五、实施生态空间管控,增加绿色生态空间

(一)生态空间分区管控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环境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融合,加强环境分区管治,充分发挥环境保护政策的导向作用。

1.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以保障城市生态空间底线为目标,按照“性质不改变、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职责不改变”的管控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实施分级分类管控,配套实施生态补偿等相关制度,提升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比例,有效保障城市生态空间,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2.优化生态空间格局

基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目标,逐步推进“水、林、田、滩”复合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初步建成“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以城市森林为显著特征的生态网络框架体系,提升综合生态服务功能与效益。重点实施生态廊道和城市绿道“两道”建设,构建健康、多元、互通、易达的都市绿色休闲网络,加快实施城市立体绿网和郊区农田林网建设,以系统均衡布局为目标,按照服务半径要求,继续完善“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地区公园”三级公园绿地建设,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和郊野公园体系。

3.实施分类环境管治

按照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结合城市开发边界划分,研究完善本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环境功能区划。立足各类主体功能定位,把握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的特征、承载力及突出问题,实施分区管理、分类指导。进一步削减都市功能优化区和都市发展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面淘汰“三高一低”工业企业,加快推进“195”区域转型和“198”区域复垦,着力推进以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为特点的新型城市化。全面推进综合生态发展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崇明生态岛建设品质。以“区域环境质量等级不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不下降”为原则,构建差异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分区考核评价制度。

(二)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加快基本生态网络规划落地,千方百计增加绿色休憩空间,系统推进绿地林地建设,加快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全面推动自然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大力推进绿地林地建设

全市新建绿地600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2500公顷以上),新增林地30万亩以上。推进实施沿江、沿海、沿路、沿河生态廊道建设,实施城市绿道体系,形成本市生态系统安全格局的基本骨架。推进实施立体绿化网络空间200万平方米,推动农田林网建设,农田林网化率达到6%以上,构建城乡立体绿网。推进各类公园绿地建设,重点实施3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扫盲工程。推进郊野公园及郊区休闲林地建设和改造开放,构建城市公园体系和郊野公园体系。依托城市郊野公园建设项目,建设大型生态斑块,并通过生态廊道建设,使斑块之间相互联通;结合“198”区域复垦工作,逐步推进小型生态斑块建设。

积极推进交通干道两侧生态建设,两侧50-100米内加强通道防护林建设。推进工业园区、大型环境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区域及周边的防护林建设,有效控制区域生态环境风险。

2.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

加大对全球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沿江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提升城市的全球责任感。研究提出滩涂生态系统分区动态保护要求,确保滩涂生态系统自然发育充分和演替过程完整,使湿地保有量维持在37.7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到35%。以自然保护区为重点,提升管理水平,有效保护生物栖息地,修复、恢复受损湿地。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强化长江口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重要栖息地、野生动物禁猎区、湿地公园、重要海岛及其他生态红线区域的保护和管理,拓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空间。

3.深化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围绕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总目标,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创新机制体制,深化崇明生态岛建设。创新生态文明制度,试点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理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完善生态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全面监控岛域生态环境质量,增强预警预报功能;继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中小河道水环境治理,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加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保护,重点关注农产品基地农田土壤质量,实施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继续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固废处置和利用设施建设,推进污水纳管;重点推进农村地区生活污染治理设施,并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监测能力、监管能力、应急处理能力。

4.提升生态示范建设水平

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要求,全面提升本市各级生态示范建设水平,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新方向。积极推进闵行、崇明、青浦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区等创建工作。

根据村镇环境保护的难点和重点,结合美丽乡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等工作,推进村镇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改善村镇环境质量。

六、强化环境风险防范,确保城市环境安全

(一)加强辐射环境安全管理

以确保辐射环境安全为核心,全面提升辐射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健全完善市区两级辐射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降低辐射环境风险。

继续完善辐射安全监管体系。落实环保机构体制改革,合理配置监管力量和资源,调整优化市区两级辐射安全监管体系,提升全市辐射监管整体能力。继续开展辐射建设项目审批简政放权,优化项目审批程序。进一步规范辐射风险防范工作要求,持续推进以企业为责任主体的核安全文化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引入核技术利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核技术利用重点风险行业准入机制,合理调整辐照中心、移动探伤作业等重点风险企业的产业布局。合理配置社会公共源库,增强城市放射性废物库防风险能力,着力解决一批历史遗留辐射安全问题。强化公共基站等电磁辐射设施监督监管,完善电磁辐射宣教科普基地建设。

不断提升辐射监测能力。全面提升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监测能力,实现环境质量监测全介质和全方位覆盖,达到全国环保系统领先水平。加强辐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新增浦东、松江、闵行等9个郊区监测点,完善预警在线监测体系,增加青浦、浦东等4个预警监测点。完善水源地在线监测系统,推广重点敏感源的在线监测。构建上海电磁环境信息管理平台。

强化辐射应急能力建设。加强辐射应急和预警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和车辆配置,建立第二支辐射应急队伍,提高辐射应急处置能力。完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建立长三角地区应急协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重点提升应急监测和处置能力。

(二)确保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以优化布局、提升能力和确保安全为重点,强化危险废物源头管控和全过程监管,进一步完善危险废物收运和处置体系,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加强危险废物的源头管理。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危废管理要求,落实新建项目的危废处置去向。危废年产生量大于5000吨的新改扩建项目应配套建设危废利用处置设施。持续推进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危险废物源头分类收集和临时贮存污染控制。推进科研院校等实验室日常产生的化学废液收集和规范处置。探索将危险废物管理要求纳入到排污许可证进行管理。强化市、区两级监管的联动机制。

完善危险废物收运体系。加强对危险废物专业运输企业的专项评估考核,并建立名单动态调整制度。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危废收集服务平台建设,开展青浦、嘉定、金山等工业园区的工业固体废物收集与贮存平台的试点示范工作,完善实验室废物源头分类收集及末端分流处置能力。

大力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以最严格的环境标准,大力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研究本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应急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布局,调整淘汰技术水平落后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企业。完成上海化工区、奉贤、金山、上海石化等区域集中危废处置项目建设,研究嘉定、宝山等地区集中危废处置设施建设方案。鼓励各区和工业园区结合自身危废处置需求,配套建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加快推进医疗废物第四条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启动医疗废物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确保医疗废物全部安全无害化处置。启动嘉定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分期建设和合并改建方案研究。

提升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依托宝钢现有的炼钢及处理设施,开展废油漆桶综合利用及危废处理示范建设。建立废催化剂集中综合利用能力。鼓励企业利用危险废物作为原材料安全利用。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含重金属污泥处理技术与能力。研究建立废酸降级使用和综合利用交换平台建设,拓展废酸综合利用途径。鼓励大型工业基地开展危险废物焚烧与资源化集成处理设施建设。

加强对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行业监管。建立危废处置企业的环境准入门槛、运营标准,规范危废处置企业的服务行为,并加强监管。鼓励危险废物处理第三方服务。将危废焚烧设施的在线监测数据及设施运行纳入到日常环境监管范围。结合资质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开展危废处置企业经营情况的第三方环境审计工作。

(三)完善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

强化企业环境风险防控。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实施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加强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推动重点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落实企业风险防控措施,保障城市环境安全。

完善城市环境应急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市区两级环境应急管理体系,提升整体应对能力和合作。继续完善重点工业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快提升环境应急管理决策水平,实现环境应急管理过程信息化。

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完善跨区域、跨部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协调机制,健全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实施环境应急分级响应,健全突发环境事件现场指挥和指挥协调机制,完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和公开机制。

(四)强化其他环境风险防控

1.噪声污染防治

修订完善上海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完善噪声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加强声环境质量监测,绘制中心城区噪声污染分布地图,加强噪声达标区管理。加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新建、改扩建交通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噪声污染严重、群众投诉多的铁路、轨道交通、主要道路沿线区域,加大噪声治理力度。

严格新项目审批和执法监管,强化工业噪声污染源头控制,严格落实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加强对建筑施工噪声执法监管,强化夜间施工环保管理,完善执法手段,倡导文明施工。继续推进安静居住小区和环境噪声达标区创建和复验巩固工作。强化社会生活噪声管控,研究制定公共场所噪声控制规约,引导市民“广场舞”文明活动不扰民。继续实施绿色护考行动。

2.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控制

继续推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统计调查和开展环境激素本底调查。做好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六溴环十二烷(HBCD)、汞、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限制和淘汰工作。强化钢铁行业烧结、炼钢、废弃物焚烧、再生金属等重点行业监管,推进POPs污染场地风险管理与修复。开展氢氯氟碳化物(HCFC)生产、使用、销售配额或备案管理,做好新化学物质、有毒化学品等企业环境管理登记或备案,加快涉有毒有害物质落后工艺、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特征污染物排放监测与能力建设,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

3.重金属污染防治

以铬、汞、镉、铅、砷等为重点,开展涉重企业重金属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状况调查,建立涉重企业全口径环境信息清单。优化涉重行业产业结构,逐步建立重金属总量控制制度,将重金属污染物指标纳入许可证管理范围。到2020年,重金属环境风险监测预警水平明显提升,重金属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2015年的水平。

七、深化环保体制改革,完善环境治理体系

(一)强化环境保护责任体系

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对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负总责,建立健全职责清晰、分工合理的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制定明确责任清单,各相关工作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实施监督管理,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探索建立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分级责任机制,分解落实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各区污染减排指标任务,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评价、考核机制,建立环保责任离任审计、环境保护督察和履职约谈等制度,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加快推动环境保护责任的全面落实。

(二)完善环境治理体制机制

按照“统

一、权威、高效”的原则,推进实施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市-区-街镇三级环保监管体系。

探索建立跨区域监测执法机制,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

强化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以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原则,深化环评等环保审批分类改革,建立健全以排污许可证管理为核心的总量控制和污染源全过程管理体系。完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深化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和环境税费制度改革,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多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确保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支持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机制,在高风险行业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扩大生态补偿范围,加大对重点区域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

(三)加强环境法规标准建设

加强环境法治建设。按照法定程序,完成《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立法研究,研究修订《上海市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研究制定本市排污许可证管理规定,推动辐射、危险废物等领域相关立法工作。完善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参照国际先进水平,以污染物排放控制为重点制定更严格的环境标准。制定出台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城镇污水处理厂大气排放、建筑扬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排放、恶臭污染物排放、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电镀废水排放等一批地方标准,修订《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燃气锅炉排放标准,继续完善VOCs排放重点行业排放标准研究制定。探索废水中重金属、微量有机物等新型污染物标准规范研究。持续提高在用车污染排放标准,内河船舶、非移动机械油品标准实施柴油车同等标准。

研究制定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场地调查、修复治理、验收、监测等技术规范,开展VOCs控制运行管理、畜禽固体粪和污水还田、关停企业突发性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方面技术规范研究。加强与标准衔接的环境分析方法研究制定,完善特征因子在线监测方法和技术规范。完善电磁辐射环境标准体系。

(四)实施最严格的环境执法

全面落实新《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察执法队伍建设,推进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和环境监督网格化建设,构建市、区、乡镇的三级环境监督网络,切实提升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围绕提升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等目标,加大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治理、河道黑臭等重点领域监督执法力度,专项执法与“双随机”执法检查并举,强化联合联动综合执法,继续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落实环境生态损害赔偿制度,通过诉讼等方式对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损害的单位追究环境生态损害赔偿责任。

(五)加快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逐步构建市区之间、部门之间,资源互补、共建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立以PM2.5、臭氧为重点的监测网络,完成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建设,基本形成功能完备的复合型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体系;构建以省界来水、水源地和区级断面为主的上海市地表水环境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完善自动监测站点布设,实现水质、水文数据实时共享;整合完善土壤(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建成覆盖全市各类功能区的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完善辐射应急及在线监测网络,提升辐射预警监测和应急能力;完善污染源监测体系建设,提高污染源现场和周边环境监测能力;大幅提高污染源在线监测覆盖范围,污染源在线监测体系全面覆盖国家、市、区三级重点监管企业,与环保部门联网并向社会公开;逐步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遥感监测系统,加强卫星、航空、无人机遥感监测和地面生态监测,实现对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跟踪监测;全面完成重点产业园区特征污染因子监控网建设;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提升现场快速应急监测水平;填补现有标准的环境分析能力空白,优化水质分析能力,扩展化工特征因子环境监测能力,开发金属形态分析能力,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监管体系;制订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和质量管理方案,开发社会化服务监管考核信息平台。

(六)全面提升环境信息化水平

完善环保数据中心,构建“环保云”平台,建立污染源统一编码体系,加快推进智慧监测、智慧监管、智慧门户建设以及环保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提升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撑能力。组织推进污染源一证式管理、长三角空气质量预警预报、水环境监测预警、环境应急、移动执法、辐射管理、固废管理等应用系统建设和完善,构建全市环保管理“一张图”,实现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监管等信息的可视化。推进环保大数据建设和应用,通过环境质量、污染源、风险源、环保舆情等数据融合和外部关联分析,促进环境综合决策的科学化;通过监测、执法、信用评价、信访投诉等信息的综合分析,促进污染源监管的精准化;创新“互联网+环保政务”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一站式”网上办事平台,促进环境公共服务的便民化。

(七)加大科技创新支撑力度

以推进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和破解环境热点、难点和前沿问题为重点,加大环保科技研发支持力度,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继续推进环境保护部复合型大气污染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城市土壤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加快长三角大气污染预警预报中心二期建设,建设上海城市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推动上海市环境标准科创中心建设。加强区域和流域环境科技协作。

(八)积极推进社会共治共享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积极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发布公众环境友好行动指南,鼓励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形成低碳节约、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建设完善一批环境宣传和科普教育基地。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和各类新媒体宣传作用和舆论监督,推动全社会共抓环境保护。完善企业环保诚信体系,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扩大企业环境责任报告发布范围,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试点。探索建立环保志愿者制度,积极推动环保志愿者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完善有奖举报制度,搭建环境保护网络举报平台。探索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维护环境公共利益。

(九)加强环境合作协作交流

第四篇:长江三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概述

依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将三峡库区分为库区、三峡库区影响区(简称影响区)、三峡库区上游地区(简称上游区)。

长江三峡库区重庆部分的库区区县(市)有江津市、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涪陵区、武隆县、丰都县、石柱县、忠县、万州区、开县、云阳县、奉节县、

巫山县、巫溪县等15个区县(市)和主城区(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等7区)。影响区有合川、永川、璧山、铜梁、潼南、大足、荣昌、綦江、万盛、南川、梁平、垫江、彭水、双桥、黔江等15个区县。上游区有酉阳、秀山、城口3个县。本报告研究的三峡库区范围包含重庆市辖区内的库区、影响区、上游区。

(一)自然地理概况

1、地质地貌

三峡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缘,自北至南由大巴山—荆山、巫山、大娄山、武陵山等山脉组成。总体地势西高东低,三峡隆起与江汉坳陷高差悬殊,对照鲜明。库区最高峰云盘岭为2796.8米,向东南降到1000~800米,中部平行岭谷区1200~200米,形成以中低山为主的山丘地貌。受岩性的影响,库区有较大面积的发育在紫色土和石灰岩上的各类石灰土(钙质土)。库区内河谷平坝约占总面积的4.3%,丘陵占21.7%,山地占74%。三峡库区海拔1200米以下丘陵表层多为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岩、页岩和泥岩。红色砂页岩面积约占52%,其它为花岗岩或石灰岩,是容易风化易受侵蚀的类型。

2、气候

三峡地区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水热条件良好。河谷低海拔地区年平均气温18℃左右,山区高海拔地区约17℃,无霜期220~340天;年降水量在东部、中部沿长江两岸广大地区为1000~1200mm,东南部、东北部为1200~1500mm;平均日照时数980~158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

3、水资源

三峡库区重庆段流域水资源丰富,境内各类水资源总计4624.4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水资源量511.44亿立方米,地下水水资源131.66亿立方米,入境水资源量3981.3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682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2048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63.9%。

区域内江河纵横,水系发达,均属长江水系。除任河注入汉江、酉水注入北河汇入沅江(入洞庭湖)、濑溪河和大清流河注入沱江外,其余均在市境内汇入长江。总计有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约374条。其中流域面积50~100平方公里的河流约167条,流域面积100~500平方公里的河流152条,流域面积500~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9条,流域面积1000~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8条,流域面积大于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8条。

4、土壤

三峡库区土壤共有7个土类16个亚类。主要土壤类型有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石灰土、潮土和水稻土。在土壤类型中,紫色土占土地面积47.8%,富含磷、钾元素,松软易耕,适宜多种作物,目前是库区重要柑橘产区;石灰土占34.1%,低山丘陵有大面积分布;黄壤、黄棕壤占16.3%,是库区基本水平地带性土壤,分布于高程600米以下的河谷盆地和丘陵地区,土壤自然肥力较高。耕地多分布在长江干支流两岸,大部分是坡耕地和梯田。

5、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类型丰富,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自然植被具有垂直分带的特点。海拔13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13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2200米以上为亚高山针叶林带,灌丛分布于淹没区至2200米之间的地带。目前,在库区已找不到能代表该区域的完整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极高。

三峡库区的国家保护植物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宝贵的历史遗产。通过陆生植物本底调查,三峡库区的维管束植物有6088种,约占全国植物总数的20%;其中种子植物占全国种子植物总数的22%;三峡库区分布的中国特有属共有66属。目前,三峡库区列入国家保护植物名录的物种有150种,珍稀濒危植物有51种,其中濒危种8种,稀有种19种,渐危种24种,占全国总数(388种)的13.1%,这一区域是珍稀濒危植物的一个多度中心。

三峡库区范围内有哺乳类动物102种,国家ⅱ级保护物种5种(金丝猴、云豹、豹、虎、金猫),国家ⅱ级保护物种有猕猴、藏酋猴、秃鹫、虎纹蛙、穿山甲、黑熊、豺、黄喉貂等42种,省级保护物种20种。在水位淹没线附近地区受水库蓄水影响的物种有:鸳鸯、猕猴、水獭、鬣羚(苏门羚)、红腹锦鸡(局部)共计5种,均属于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虎、金钱豹、云豹、金猫在库区可以认为已经处于野外灭绝或接近野外灭绝的境地。

(二)经济社会概况

重庆市总人口3130.1万人,其中库区1922.48万人,影响区1049.49万人,上游区157.80万人。重庆市全年实现gdp2250.56亿元,

一、

二、三产业之比为15.0:43.4:41.6。城市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9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15元。12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和8个市定贫困县主要分布于库区和影响区的大巴山区、武陵山区,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元;其中,特困村有2800多个,绝对贫困人口有82万人,相对贫困人口211万,特别是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居民的生存条件相当困难。到底,库区共搬迁安置移民691034人,其中城镇居民447868人,农民移民243166人,其中省外安置93621人。

二、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近年来,国家和库区各级政府大力推进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移民外迁安置力度。自起,我市外迁12.16万农村移民,继续外迁2.34万人。外迁移民已占三峡库区全部农村移民的41%,减轻了库区的土地负荷和人口压力,有利于防止乱垦滥伐和水土流失。

二是结合移民搬迁安置治理水土流失。国发[1998]36号文件下发后,三峡库区停止了开垦荒地,对已开垦改造的25度以上的荒地和低产地,已逐步推行退耕还林还草。~,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076万亩。直辖以来,三峡库区先后实施了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和国债水土保持项目,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17km2。积极推进农村能源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天然林草原恢复和生态建设工程。引导就地后靠的移民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结合退耕还林,发展柑橘种植和草食畜牧业。,三峡库区已累计建设农村沼气池6.9万户、节柴灶3.6万户,减轻了居民生产生活对于植被破坏的压力。

三是加大了工业污染的防治力度。结合企业搬迁调整,取缔、关闭和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及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位于175米水位线以下的1397家工矿企业中,关闭了802家,通过结构调整、组合搬迁等方式迁建389家。近两年,投入近20亿元资金对工业污染进行治理,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明显提高。纳入《规划》的65个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中,已有28个完成了治理或关停并转任务,其余37个项目将于全面实现治理达标排放。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否决了一批对库区水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申报登记及许可证制度。

四是结合移民搬迁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庆库区纳入地质灾害二期治理规划的崩滑体129处,已完成治理119处,正在治理8处;库岸防护52段,已完成35段,正在防护15段;完成20多个滑坡治理的前期工作,已经或正在治理的高切坡工程1265处。截止4月底,重庆市已完成二期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55个。三峡库区建立了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设立了108处专业监测点和962个群防群测点。切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预警抢险工作,制定落实防灾预案,建立汛期地灾排查、险情巡查制度、灾情速报制度以及应急处置机制。

五是加快了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解决三峡库区城市生活污染问题。“十五”期间,三峡库区重庆部分规划建设67座污水处理厂、55座垃圾处理场、4座危险废弃物处理场,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污水221万吨、生活垃圾8640吨、危险废弃物1480吨,规划总投资94.81亿元。目前,我市已有17座污水处理厂和13座垃圾处理场建成投入运行,其处理能力分别为现有污水产生量的60%和现有垃圾产生量的80%左右。13个区县正在抓紧建设未建成的污水管网和垃圾收运系统。底,可基本建成污水管网,污水收集处理率可达到实际产生量的80%以上;垃圾收运系统全部完工后,垃圾收集处理率可达到实际产生量的95%以上。

六是结合移民搬迁安置完成库底清理任务和清漂工作。对139米蓄水位淹没的库底区域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固体废物411万吨,清理一般污染源8.8万多处、传染性源1200余处、坟墓2.5万座,成片林4.5万亩,零星林木260余万株,建构筑物1270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了危险废物中转场6座,垃圾填埋处理场8座,一般工业废物填埋场3个。对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地的饮用水源水质、大气、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等进行了监测,完成了相关的移民环保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三峡工程蓄水期间,加强了对水体江面漂浮物打捞和水质监测工作,共清捞漂浮物6万多吨。

七是积极推动次级河流和船舶污染治理。我市有21条次级河流列入整治规划,“十五”期间,对7条次级河流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其余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程进入前期准备工作阶段。,我市完成了船舶污染分散治理示范工程。目前,已完成船舶废弃物接收工程和化学危险品船舶洗舱基地工程的项目可研报告和船舶单船一体化治理方案。

八是加强了库区及影响区、上游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启动实施“山水园林城市”和“青山绿水”两大战略工程。,全市森林资源管护3677万亩,完成造林531万亩,封山育林66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7%,较直辖前提高7个百分点。高度重视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带建设,开展造林绿化和基本农田建设。建设范围涉及22个区县182个乡镇,总面积269.4万亩,工程区总人口152.9万人。造林绿化总规模为70.2万亩,基本农田建设面积62.2万亩。工程规划建设期为~,工程总投资为7.69亿元。继续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和保护。截止,全市自然保护区达到48个,总面积8290km2,占幅员面积10.07%。通过各种措施保护有典型意义的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生物、自然遗迹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加大,一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得到了保证。已完成库区珍稀植物30种、主要优势植物73种的迁地保存,初步建成重庆市及三峡库区珍稀濒危动植物抢救、繁育及迁地保护中心。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包括水质、水文、泥沙、污染源、局地气候、农业生态、河口生态、土壤环境、陆生动植物、人群健康、鱼类与水生生物、山地灾害等11个子系统。

三、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对全国31个区域作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调查,重庆市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排在第24位;其中,环境容量能力建设水平为50.7、排放程度指数为34.

56、大气污染指数为18.45;区域环境水平26.51排在第22位,环境支持系统排在29位。

有关数据表明,重庆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成本指数为32.97,其中自然成本为40.11,经济成本为29.96,社会成本31.85。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我市的经济成本较低,自然成本和社会成本较高(经济成本排名20位、自然成本排名22位、社会成本排名24位)。广东、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成本都高于自然和社会成本,这说明重庆市经济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一部分经济成本转化为自然成本和社会成本,以自然和环境消耗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

(一)水环境质量状况

,对长江、嘉陵江和乌江(以下简称“三江”)27个断面进行了水质监测,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质标准统计:在监测的34个项目中有粪大肠菌群、总磷、石油类、化学需氧量和氮氨等5个项目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除粪大肠菌群指标普遍超标外(断面超标率为95.7%),其余4个超标项目在个别断面出现超标。全年“三江”水质属于ⅰ类、ⅱ类和iii类的断面分别有3个、6个和18个,分别占监测断面的11.1%、22.2%和66.7%。

长江17个断面水质属于ⅱ类和iii类的断面分别有3个和14个,分别占17.6%和82.4%;嘉陵江4个断面ⅱ类和iii类的断面分别为1个和3个;乌江的6个断面中,有1个断面为iii类,其余断面水质为ⅰ~ⅱ类。与相比,“三江”水质保持稳定,断面水质满足iii类标准。主要城市江段的水质断面超过iii类,主城区、涪陵区、万州区等城市江段已形成岸边污染带。

,对71条次级河流178个断面进行了监测,有55条河流127个断面19个项目出现超标,主要超标项目有粪大肠菌群、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氮氨、总磷、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等。178个断面中,水质属ⅰ类、ⅱ类、iii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的断面分别占监测断面总数的2.8%、14.6%、25.8%、19.7%、10.1%和7.0%,其中58.4%的断面不满足水域功能。与相比,次级河流水质有所下降,水质满足iii类的断面和满足水域功能的断面比例分别下降了4.8个百分点和3.4百分点。

三峡库区二期蓄水前、蓄水期间、蓄水后(5~9月)对长江、嘉陵江、乌江的6个重点断面进行的同步监测表明,粪大肠菌群超标普遍,石油类和总磷偶尔出现超标,重点断面的水质保持稳定;对长江干流14个断面、支流嘉陵江、乌江、大宁河、澎溪河6个断面水质进行的加密监测表明,20个断面中粪大肠菌群超标普遍,石油类、总磷、化学需氧量和氮氨4个指标在个别断面偶尔出现超标,20个断面的水质变化不大。

1至7月,在长江、嘉陵江、乌江27个监测断面中,水质为ⅰ类、ⅱ类、iii类的断面分别有3个、11个、13个,分别占11.1%、40.7%、48.1%;在70条次级河流的170个水质断面中,水质为ⅰ类、ⅱ类、iii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的断面分别为4.7%、18.2%、20.6%、21.2%、8.2%、27.1%,其中56.5%的断面不能满足水域功能标准。

大中型水库的水质总体趋于恶化。~,对市域内库容量大于1000万m3的35座水库水质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有22座水库水质达到富营养化水平,占调查水库的62.8%,重度、中度、轻度富营养的水库分别为5座、10座、7座。部分区县水库的水质绝大多数不满足水域功能标准。据沙坪坝区23座水库的调查,水质达到iii类2座、ⅳ类2座、ⅴ类及劣ⅴ类共19座,仅有1座水库的水质能够达到水域功能要求,其余22座水库都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

(二)土壤侵蚀现状

根据重庆市水土流失遥感调查资料,库区、影响区及上游区水土流失面积总计52130.27km2,占全市幅员面积63.26%。各种强度的水土流失(见表1),其中中度土壤侵蚀比重最大,占幅员面积30.68%和12.30%。

表1重庆市土壤侵蚀评价

采用《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评价方法进行土壤侵蚀敏感性分析,轻度敏感和中度敏感面积约占84%,见表2。

表2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各区县水土流失的面积占幅员面积的比例差异较大,如万州区、荣昌县约80%。水土流失主要在高程300~800米的丘陵、低山地区紫色土及紫色岩母质发育的土壤分布区域。强度侵蚀主要分布于渝西地区潼南、合川、江津及三峡库区长寿、涪陵、丰都、万州、云阳、奉节等地的低山丘陵区;酉阳、彭水、黔江等区县黄壤、黄棕壤分布区强度侵蚀也十分明显。

从水土流失趋势看,水土流失面积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表3)。与1987年遥感调查比较,调查的水土流失面积增加3.8%,但在流失强度有所下降,平均土流失强度由46.2吨/km2/年下降为42.6吨/km2/年。

表3水土流失变化历史对比单位:km

2、%

另据最新调查显示,重庆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总计达25786km2,占库区幅员面积55.86%。年均土壤侵蚀总量达9710万吨。

(三)石漠化敏感性评价

按《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的划分标准进行划分。重庆市石漠化敏感性共分为5级,各级别分布面积见表4。重庆市石漠化敏感区分布范围与辖区石灰岩山地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其中中度以上石漠化敏感主要分布在渝东南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武隆、南川、巫山、巫溪、城口、奉节等县,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渝东北部的城口、巫溪、巫山和开县境内。这些区域地形起伏,坡度陡峻,植被覆盖度小,土层薄,有些地区已经存在大量的裸露石灰岩,因此,石漠化敏感性较高。渝西低山丘陵区和渝中平行岭谷区绝大部分地区为中性和酸性岩类,地面坡度相对较缓,石漠化敏感性较小,但平行岭谷区相对高差较大,坡度较陡的石灰岩地段,石漠化敏感程度仍较高。

表4重庆市石漠化敏感性分级

(四)土壤污染评价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重庆市土壤酸化现象不普遍,仅局部地区紫色土发生酸化。据—研究成果,与20年前相比,农用地中性和石灰性紫色土有所减少,而酸性和强酸性紫色土有所增加,特别是强酸性的紫色土由原来的15.4%上升至现在的25.4%,土壤ph值下降,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上升,土壤酸化面积和酸化程度呈日趋严重的趋势。参照土壤环境质量国家ⅱ级标准,对影响区万盛、綦江、大足、永川、忠县、武隆和库区145米水位淹没区的巫山、云阳、万州、忠县、开县及丰都等13个区县土壤进行评价,评价参数选定为铜、铅、锌、镉、镍、铬、汞、砷等八项,评价方法用单项污染指数和均值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表5),监测的13个区县土壤综合污染指数(p)都很小(p<0.5),土壤均为未受污染。

从各区县单项污染指数看,武隆县土壤中镉的单项污染指数(pi)大于1,表明武隆县土壤受到镉不同程度的污染,此外,忠县、万盛、永川、丰都个别测点的镉或汞(pi)值大于1。其余各区县土壤单项污染指数(pi)值均小于1,土壤未受到污染。

表5重庆市土壤质量监测结果评价

(五)植被类型及演变趋势

重庆市主要自然植被类型丰富,分布着从亚热带到温带各种植被类型,主要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和温带暗针叶林等五个。在浅丘谷地和丘坡还分布着多种竹林,从丘陵到中山广泛分布着各类灌丛。在海拔1800米以下较干旱的一些地带分布着亚热带草坡,在1800米以上的地段还分布着草甸。这些植被类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密集程度最高,生态效益最显著,是本市境内最珍贵的地带性植被。但这一植被类型以及其它植被类型,经过几千年来人为活动的强烈和反复影响,原始植被破坏十分严重,低海拔区,已很难找到完整的自然植被类型,仅残存面积极小的,且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植物群落片断,原始自然植被类型只有在中山山地才能见到。目前该区域内大片分布的是人工种植的马尾松、柏木等纯林以及各类灌丛或草丛,农业植被亦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为生存和发展争夺空间,森林、草地植被遭到破坏,不少物种的栖息地萎缩,加之临近农田长期大量施用农药以及大量污染物向环境中排放,导致更多物种逐渐处于濒危状态甚至消失绝迹,如华南虎、林麝、豹猫等已难见踪迹,一些经济价值很高的物种如黄檗、厚朴、杜仲、天麻等也逐渐枯竭。

,三峡工程开始蓄水发电,库区将被淹没以及受移民迁建活动影响较大的物种迁地保护工作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大量濒危物种、渐危物种仍处于易遭受人类活动干预的状态。库区特有植物中受三峡工程影响最大的有两种:疏花水柏枝(全淹)和荷叶铁线蕨(部分淹没)。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区水位变化必将引起一定范围内的温度、湿度条件的改变使库区特有的珍稀物种将受到威胁,甚至相当部分陆生植物物种被淹没。

四、三峡库区主要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依据长江三峡工程论证生态与环境专家组的结论,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其有利影响一是防洪,可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免受毁灭性洪水灾害的威胁,保护2300万亩良田和1500万人民群众;二是发电,三峡工程发电机组全部运行后,每年可替代4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根据影响的性质和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不可逆转的影响:水库蓄水后将淹没约40万亩耕地,库区的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二是影响严重或较大,但采取措施后可以减轻的影响:水库淹没、城镇迁建、移民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白暨豚等珍稀物种资源的影响;对上游库尾洪涝灾害的影响,滑坡及诱发的地质灾害等。三是影响较小,采取措施可减少危害的影响:对局部气候和一些水文因素的影响;对陆生动物和植物的影响;对水污染的影响等,如果不采取有效治理措施,将是三峡水库乃至长江的潜在危害。

(一)主要问题

1、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三峡工程139米水位蓄水以后,由于水文、河道等发生变化,水流速度减缓,自净能力下降,水环境容量降低,库区水环境质量压力增大,部分支流水环境质量有下降趋势,次级河流不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监测断面比上升了3.4个百分点,巫山县大宁河、神女溪、奉节县梅溪河等回水段出现富营养化迹象。流动船舶、危险废物污染以及中小城镇、乡镇企业等问题日渐突出,库区江面漂浮物清捞工作任务繁重。农村面源污染和畜禽、水产养殖加重了次级河流污染,已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的饮水安金。

,在全市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也随之增加。与比较,全市废水排放总量增长6.06%,废水中cod排放总量增长4.07%,氨氮排放总量增长3.54%。

按照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到三峡库区水质基本达到ⅱ类水域标准。“十五”期拟建的库区沿江重点小城镇29个污水处理项目、25个垃圾处理项目,7条次级河流污染综合治理工程,4个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和2项船舶污染治理项目尚未动工建设;“十一五”期拟新建的81个污水处理项目、80个垃圾处理项目、14条次级河流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拟扩建的15座污水处理厂、2座垃圾处理场项目还需要做大量项目前期工作。目前,规划项目中,除城镇污水及垃圾处理项目进展较好以外,次级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船舶污染治理、工业污染防治、危险废物处置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等项目普遍进展缓慢。

2、区域环境形势严峻

重庆市的区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布局、功能分区、产业和能源结构存在明显缺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城市污染向乡村蔓延。三峡库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土地垦殖强度大,沿岸“大字报”田和裸荒现象突出;岩溶地区植被破坏严重,石漠化现象日趋突出;三峡水库周边森林覆盖率较低,沿江景观视觉效果差。

三峡库区属于水土流失强度侵蚀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占幅员面积比例高达62.3%。遥感数据显示,水土流失占幅员面积≥50%的区县主要分布于库区,如开县67.32%、忠县67.13%、奉节县62.68%、武隆县62.01%、丰都县61.1%、涪陵区60.27%、石柱县59.75%、渝北区57.33%、九龙坡区55.98%、巴南区55.97%、万州区53.15%、大渡口区52.16%、江北区51.76%、巫溪县50.78%、云阳县50.44%、巫山县50%等16个。目前,库区和全市每年进入长江的泥沙分别约5340万吨和1.4亿吨,考虑长江上游区年输沙量约4亿吨,直接对三峡工程构成严重威胁。而且,随之带入的大量氮、磷、钾物质成为库区水质富营养化的严重隐患。

3、地质灾害量大面广,防治形势紧迫

三峡库区有的地段是峡谷型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常发地区。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崩塌滑坡体,二类是塌岸,三类是高边坡。在三峡库区的长江河谷两岸,50~5000万m3的崩塌、滑坡共计有214个,滑坡、崩塌总体积为13.5亿m3。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灾害发生时,带来大量的泥沙石,这是三峡库区产沙的主要来源。1999年,长江三峡及周围地区共发生76次各种地质灾害,重庆市的巫山、巫溪、奉节、云阳、万州、忠县、石柱、丰都、涪陵、长寿、武隆等14个县区(市)内,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420处,造成严重损失的60处。地质灾害造成较严重的人员伤亡,其中重庆辖区致死10人,重伤500余人。全库区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

三峡库区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全国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给主要城镇、交通干线、三峡库坝稳定和三峡移民迁建工程造成极大威胁,严重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139米水位蓄水和

三、四期移民任务展开,防治任务更加繁重。根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重庆库区三期需治理的崩滑体255处、搬迁避让263处、监测预警1629处;需采取工程措施防护的库岸341段143km、搬迁避让29段20.2km、监测预警76段34.9km;已形成的高切坡2296处、坡面积515.08万m2。

4、库区船舶污染治理亟待加强

三峡库区船舶平均流量10万艘/年,在重庆市境内航行和停泊的各类船舶约3万艘,这些船舶每年产生固体垃圾4.9万吨,生活污水约1800万吨,含油废水约100多万吨,对三峡水库水质影响较大。目前,国家和地方都未颁布具有可操作性的船舶污染治理规定,船舶污水治理标准还是执行1983年的《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仅限于“含有粪、尿及船舶医务室排出的污水”。船舶污染防治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尤其对过境的外地船舶污染的控制缺乏有效手段;对船舶污染治理缺乏经济政策的支持,国家规划已明确的船舶污染整治工程资金还未落实,规划项目难以全面启动。

5、固体废物产生量较大,三四期库底清理任务繁重

,全市环境统计工业企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336万吨,产生量较大的废物有煤矸石、其他废物、炉渣、粉煤灰等。全市工业企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142万吨,占产生量的10.6%;处置量为74吨,占产生量的5.5%;贮存量为232万吨,占产生量的17.4%。重庆市工业企业固体废物特别是沿江企业的固体废物,总体上仍处于随意堆存状态,经雨水冲刷污染水资源。重庆市主城区现有四个垃圾填埋场,由于填埋容量所剩不多,环境状况严重不符合卫生填埋要求。目前现有的垃圾场几乎均为超负荷运行,库容量小。

我市组织专门技术力量,对需要开展

三、四期库底固体清理工作的21个区县(自治县、市)属于库底清理范围的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废放射源的增加、减少、遗漏部分进行的核查表明,需清理生活垃圾339.64万吨,需清运165.8万吨,就地处置173.96万吨;一般工业固废332.72万吨,需清运19.26万吨,就地处置313.46万吨;危险废物53.08万吨(不包括民丰农化的含铬废物),需全部安全处置;废放射源1枚。

三、四期库底固废清理量远远大于二期的清理量,危险废物清理量是二期清理量的34倍,初步测算需清理资金约4.63亿元。由于

三、四期固废清理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所需资金远远超出原规划预留数。

6、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问题日益凸现

根据重庆市自然保护区及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结果,在现有的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1个优秀、1个合格、1个基本合格;在现有的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中3个基本合格、5个不合格。近年来,作为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我市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迅速,但是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不顺,新建自然保护区质量不高,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的现象比较普遍,开发力度较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受到威胁。,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护工作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大量濒危物种、渐危物种仍处于易遭受人类活动干预的状态。

目前,我市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生态系统退化。全市自然生态系统趋于萎缩,海拔1000m以下天然植被的大多消失,结构与功能衰退;河流径流量减少,季节性加剧,水环境质量下降,各种水利设施导致河流减脱水,使水生环境衰退,河流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壤污染,耕地地力与调节能力下降;城镇生态系统环境质量下降,污染加剧。二是物种濒危。大型兽类个体数量减少,生存能力退化;鸟类和鱼类种类与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低海拔稀有植物物种种群数量减少。三是遗传资源丧失。种植结构的单一化导致乡土农业遗传资源大量损失。四是对生物资源的非理性索取。过渡采集(野生观赏植物、野生中药材)、渔猎(江河鱼类过渡捕捞、偷猎)导致对对生物资源的非理性索取,使得大量生物物种丧失。四是保护工作存在误区。重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尤其是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轻河流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视可见的地表生物多样性保护,轻视不可见的处于黑暗界面的地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如在实际工作中,对土壤的破坏和在河流整治中的清除沉积物(全面清淤)及河岸硬化等不良措施,对土壤生物多样性、水体沉积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重视自然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轻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当前,重庆市面临的生物安全问题已日益凸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公布的首批危害严重的16种外来入侵生物中,我市已经出现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毒麦、凤眼莲、假高梁、非洲大蜗牛、牛蛙、福寿螺等8种。国家林业局公布的22种林业有害植物中,我市已经出现藜、黄香草木樨、白花草木樨、冬葵、车前草、苍耳、黄花蒿、狗尾草、松寄生、桑寄生等10种。另外,还出现了虽不在名单上却有可能产生危害的36种外来生物。如果不加强监督管理,外来物种入侵可能成为影响库区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

(二)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经济损失

根据世界银行1997年4月的报告《碧水蓝天—21世纪的中国环境》中对中国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评估结论:“保守估计,用支付意愿法估算中国大气和水污染损失的值约占gdp的8%”,这差不多与我国年均gdp增长值相当。据此估算重庆市环境污染的损失,按gdp值约为亿计,重庆市环境污染的损失达160亿元/年。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尚未计算在内。如采石场对环境的破坏:主城区范围内567家采(碎)石场、矿山占地约10平方公里,按3000亩采石矿山进行排危整平需要资金3亿元人民币计算,对市内所有矿山进行生态恢复需要40亿元人民币,占全市gdp的2.29%;还有三峡工程蓄水淹没湿地造成生态破坏带来的经济损失、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带来的生态破坏经济损失以及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所带来的损失等,这些损失加起来超过了财政收入。

(三)原因分析

目前,三峡库区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酸雨危害范围还在扩展,空气质量尚未根本好转,江河湖库水质不同程度下降。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改善环境质量已成为我市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除特殊自然条件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主要因素如下:

1、对环境问题缺乏科学认识

长期以来,有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对可持续发展缺乏科学认识,在处理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往往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一些地区出现将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恢复建设等支出费用计算在gdp内的虚假现象,因此出现环境越恶化,gdp增长率越高的不正常现象。

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尤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经济效益与环境成本之间往往失去平衡。如有关部门在编制三峡库区水产养殖发展规划中,重点关注的是渔业产量,而对于在三峡水库开展投饵性网箱养殖和非投饵性网箱养殖各1200亩带来的水污染问题考虑不够。库区扶贫开发目标与生态环境目标缺乏有机衔接,贫困区大多也是生态脆弱区,在一些地方扶贫开发的同时又造成比较严重的生态破坏。资料表明,库区及影响区居住在生态脆弱区的贫困人口近36万人(),如果忽视扶贫工程带来负面效应,必将对库区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和破坏。

对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简单化,如将生态保护等同于植树,强调森林覆盖率达到45%,就能削减80%的泥沙进入三峡水库,建成三峡工程的生态屏障,忽略了生态系统的及其功能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切实际地提出库区生态建设5年初见成效、大见成效的目标,低估了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

对生物多样性价值、对短期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等认识的不够,是导致区域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重要因素。对外来物种危害的认识仍然局限于病虫害和杂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没有认识到或者不重视外来物种对改变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及对本地生态安全的影响。一是在许多自然植被的恢复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大规模引进外来物种,造成本地丰富而特有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而且很难恢复;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大面积种植外来物种,在不适宜的地区种植经济树种;在控制水土流失和退耕还草工作中,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草种,却对本地有关草种十分缺少培育、研究和利用。二是在城市周围植被恢复或绿化中,大量使用外来物种,缺乏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常常造成彻底改变本地生态系统和景观的状况,这包括大量绿化树种、观赏花卉以及草坪业。三是盲目引进物种,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在引种前几乎没有或缺乏对引进物种潜在危害(特别是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评估,缺乏对当地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和长期监测。

2、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

环境问题涉及到很多行业和领域,而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目前的资源管理体系没有统一的行政管理手段和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难以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例一,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存在“九龙治水”现象,它涉及环保、水利、市政、建设、林业、移民、农业、国土、港监、计划及相关工业部门,这种局面是我国行政纵向分割管理的缩影。例二,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方立法滞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管理机制和补偿机制不健全。例三,目前仍未对外来物种在我市的分布及危害展开大面积普查。部分区县农业局虽然已经计划展开调查,但由于耗资太大,迟迟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据研究,后发国家(地区)与先发国家(地区)在制度、组织方面存在异质性,使后发国家(地区)的制度、法律、规范、指令、条例等都成了一种软约束,转轨国家特有的权利观、人情观区别于发达国家的权利制约观和契约观,这往往使一些制度软化,环境政策得不到有效的实施。法律法规的权威性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政府不仅通过运用行政、法律、经济、财政等宏观调控手段,保障可持续发展,还负责环境法规的管理和执行。重庆市作为西部重镇,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制度基础十分薄弱,不仅不能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赶不上东部省区。制度上的缺失和机制上的不协调是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其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分割,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分散到各相关部门。如环保部门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国土部门在编制地质灾害治理,发改委负责编制生态建设规划,林业部门负责编制三峡周边绿化带建设规划并分别组织实施,各规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对三峡库区环境保护缺乏统筹规划。

其次,环保工作趋向于政绩化,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作祟。解决环境问题一般是多方面配合的结果,在行政分割管理的背景下,环保的责任目标往往是各部门偏重于突出自身的贡献,出现较为普遍的工作取向,即重工程措施,轻管理监督;重外观形象,轻渐变隐患;重自身的“贡献”,轻各方的协作,形成各个部门的工作目标都有可观的进展,而环境质量的改善并不明显。当区域经济发展、“维持生计”、部门利益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往往以牺牲后者为代价,追求狭隘的经济效益和部门利益,奉行地方保护主义。

再次,偏重技术手段的作用,忽视自然规律的影响。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对库区的水热条件缺乏充分考虑,导致一些地方因大规模植树造林带来了一定的生态破坏,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并影响生物多样性。又如,在次级河流治理工程中,往往着重整修河道堤岸,其固化措施影响污染物的自然降解作用。

3、环保能力建设和投入机制不适应生态环保和建设的需要

虽然,环境保护、水利、卫生等部门先后建立了各自的监测体系,但是各自为政,缺乏对三峡库区水、土、生物、疫病等的全方位监测预警系统,对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状况难以全面监测。目前,三峡库区的环境监测能力不足,采样手段、仪器装备、实验室建设、数据传输等十分落后,这种现状已不适应管理和决策的需要。三峡工程蓄水至139米后,对库区干流和入江支流水文水力学特征及水体自净能力、水环境容量变化情况的调查研究还相当薄弱,缺乏相应的对策措施。

由于地方财政性配套资金、社会资金、信贷资金、国外资金投入量较少,没有建立起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生态效益检测机制、生态建设项目的市场化运营机制,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和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因此,不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需要。

4、面临人口基数大和密度高的压力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重庆市总人口3051.28万。目前,三峡库区重庆市的人口密度为391人/km2,处于西部地区首位,而人均土地面积为0.447hm2,比全国人均水平少46.1%;人均占有地0.063hm2,比全国人均水平低21.1%。这种状况引起居住用地、粮食、燃料、用材等生活必需品的紧张,迫于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强烈的现代化需求,人们展开了密集的开发活动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高物耗、高污染型的产业发展状态。特别是随着三峡工程淹没耕地和城镇、企业搬迁占用耕地以及生态退耕,人地矛盾更加尖锐,经济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使我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两难困境。

由于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三峡库区必然出现坡耕地多、垦殖率高的情况。在库区128.93万公顷耕地面积中,15度以上坡耕地约占60%。其中,万州区、丰都县十分突出,仅25度以上的坡耕地分别达到40.96%、35.4%。从总体上看,在该区域内,25度以上的坡耕地随着海拔的上升而显著增加。农村居民一方面在现有耕地上精耕细作,提高单产;另一方面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广种薄收,使垦殖率达到43.7%。库区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如顺坡种植、重用轻养、耕作粗放等,造成库区“一年种、二年荒、三年土壤全冲光”的局面,并导致人口增加—环境恶化—经济贫穷的恶性循环。

5、三峡工程及新开发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三峡工程建成后,坝前正常蓄水位达175米时,重庆库区淹没线下有耕园地33.28万亩,其中耕地22.98万亩,这些都是宝贵的耕地资源。被淹没的耕地一般都是有机质含量高、生产力高的一级耕地,库区每年将直接减少粮食10万吨。每年随泥沙带入16万吨氮、磷、钾物质,对库区水质构成富营养化隐患。此外,还有大量柑桔园被淹没,随着粮食和柑桔种植线的上移,必然加大种植坡度,使坡耕地更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

对于库区大量新开发的建设工程项目,由于各种原因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一些地区陡坡开荒、滥伐林木现象未能得到有效制止。在山区建设和移民迁建工程的开采、基建的作业过程中,如交通、城建、矿业、工业建设、水电等工程项目建设中,往往忽视生态保护措施,随意弃置废土、废石矿渣和尾沙,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据不完全统计,近来,因开发建设项目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每年达100km2左右。一些局部地区还有破坏大于治理的趋势,致使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岩溶地区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日趋突出。

6、产业和能源结构不合理对资源环境造成生态压力

(1)产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长期以来,我市以重化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相对过大,轻工业所占比重较低。重工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这就意味着对资源的需求量大,对环境的生态压力持续增加。

(2)没有形成有机工业生态链,社会生产系统呈开环型。目前,我市大多数企业不能将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和产品使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重新投入生产和消费,造成资源耗费过快,环境负担加重。资源税费如水资源费偏低,影响了水资源回收利用。据1998年对全市115家企业的一项调查,多数企业尤其是沿江有自备水厂的企业都未实行废水清污分流,水重复利用率在50%以下,水费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大多数在0.5%以下,回用或处理废水的成本比直接抽水成本高,导致我市万元产值取水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7.88m3,废水排放量居高不下。

(3)环保产业发展滞后。我市有环保相关企业上千家,其中通过iso9000认证的只有25家。环保产业研发力量弱,创新能力低,应用于生产的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生产企业只占有极少份额,环保研发设计能力有待进一步培育和挖掘。

(4)经济效率低下。我市的万元gdp能耗高,,平均每万元gdp消耗能源1.69吨标准煤,而同期全国万元gdp能耗仅为1.375吨标煤。多消耗的能源变成了废物,加重了环境污染。产值的高能耗造成对资源的过量需求和对环境的生态压力。据估算,我市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300万吨标准煤的消耗,这将使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极大地改善;我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多万吨废弃物的排放。我市能源消费结构也不合理,煤炭消费比重占65%左右,天然气、电力等清洁优质能源消费比例偏低。一次能源的加工转换率较低,电力用煤在全市煤炭消费总量中只占26.7%,煤炭直接用于终端消费比例过高,造成环境污染严重。

7、资金和技术的制约

环境友好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载体,资金投入的增长及其在区际间流动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区位条件的影响,海外大量资金流入东部地区,国家投资重点向东部倾斜,西部地区自我积累能力差,我市所在的西部地区资金投入增长率远不如京、津、沪和东部沿海地区。仅据1991~1997年统计,西部资金投入增长比东部地区低15%。虽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对西部地区的投资有所增长,但西部地区仍然没有摆脱被动局面。

此外,由于r&d经费投入少,人才流失严重,我市科技发展落后,对环境友好技术的应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政策、财政、税收等支持力度不够,使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得不到及时的开发利用和推广。

五、三峡库区环境变化趋势预测

随着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三峡库区的人口和产业将由相对分散状态逐步向城镇聚集,这有利于实施生态移民,可以缓解生态脆弱区域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污染物集中处置,降低污染物治理成本;城镇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将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大而增加,人口和产业的格局将发生变化,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必将对库区生态环境带来持续的更大的压力。

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将达到65%,城镇人口将达到2338万人,比增加约1100万人。按照全市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态势,城镇人口大量聚集将直接导致生活污染物集中排放的快速增长。据测算(见表6),到2020年,全市城镇人口生活污水年产生量、cod、总磷较分别增加385%、423%、380%,生活垃圾年产生量将增加356%。

表6到2020年城镇生活污染物产生量预测

随着经济总量增大,污染物的排放量呈增大趋势。依据全市亿元gdp污染物平均排放量估算(见表7),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将伴随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幅增长,到2020年各项主要污染物较将增加4倍左右。如果不加强城市环境整治,城镇化可能加剧环境质量恶化。

表7到2020年污染物排放趋势估计(单位:万吨/亿元gdp)

注:每亿元gdp排放so

2、粉尘、烟尘、工业废水、工业cod、工业固体废物分别为325.41吨、325.41吨、62.92吨、464141吨、63.15吨、961.44吨。

按照上述分析,未来影响重庆市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保持水环境质量的潜在压力大

全面实施《重庆市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规划(—)》后,到2020年,全市小城镇将达到730个,将有629个小城镇的生活污染难以实现集中处理。考虑到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当地居民经济承受能力较低,如果不妥善处理好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运行费问题,一旦这些环保设施运转不正常,三峡库区影响区及汇水区城镇的生活污染可能加剧,尤其是位于影响区的渝西地区,次级河流污染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随着三峡工程蓄水发电带来的水文条件变化,三峡水库将出现许多滞水区域和河湾,部分城镇人口聚集所排放的生活污染物将通过次级河流进入库区滞水区和河湾,这些滞水区和河湾有产生富营养化的危险。此外,由于库区和影响区的渝西地区将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业,这对三峡水库和次级河流的水质也将构成威胁。

(二)面源污染加重

到2020年,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将达到km2,较新增1300km2,而且城市面积的扩大将占用大量良田,导致耕地数量减少,人地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在保障粮食供应自给自足的前提下,农业复种指数将居高不下,单位面积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可能增大,农业面源污染会加重。

随着农村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围绕实施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和百个经济强镇工程,将形成一批优势农业产业带。在养殖业产业带建设中,如山羊、生猪、长毛兔等基地建设,如果缺乏科学引导,将会因饲料需求问题,加大对植被的破坏。随着农产品价格波动,尤其是肉类产品的价格上扬,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区(场)将会迅速发展,其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其污染后果可能更加严重。

(三)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水体自净能力、水环境容量以及生态环境状况等将发生很大变化。当蓄水至175米以后,水库两岸将在145~175米之间形成高程差为30米、以半年为周期的约290平方公里的消落区。受滞流缓流、表面沉积污染以及水库水位涨落掏蚀等影响,其生态环境将受到严重破坏,污染加重,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灾害频繁。消落区生态环境的演变将诱导生物物种的变异交替,出现有害物种、物种变种、变异或病原体沿消落带迁移,将严重影响人畜健康和水生生物生长。在三峡库区的消落区将出现病原体生物繁殖、泥沙淤积等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四)生态破坏压力增大

三峡库区除都市圈外的工业化水平总体规模小、基础薄弱,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和乡镇企业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的产业将依然存在,甚至有加速发展之势。市域内蕴藏的煤、镁、锰、铅、锌、汞、重晶石、石灰石、硫铁矿、铝土矿、碳酸锶矿等矿产资源多分布在影响区的彭水、南川、万盛及上游区的城口、酉阳、秀山等经济欠发展地区。除煤炭资源以外,大部分有色金属资源尚未大规模开采。一旦大规模开采这些矿产资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将不可避免。由于我市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建材、冶金、医药、化工、食品等工业将成为库区的支柱产业,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将成为我市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面临极大威胁

跨区域的大气污染和三峡水库蓄水后所引起的对气候、流域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变,将使全市生物多样性遭受极大的损害。河流是区域生态的基础元素,各种水利工程(包括三峡工程)对河流的干扰很大,生物多样性会发生哪些变化,尚不清楚,急需研究。城市化(生活垃圾、污水)、工业化(废气、工业污水和废料)、开矿与农垦(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农药与化肥施用(土壤和水体污染)、无序的旅游开发(破坏和减少动物栖息地,垃圾、废水)、大型工程的负面影响(如河流水利工程、高速公路建设等)等,都将导致局部地区环境破坏,从而危及全市生物多样性。

外来生物入侵给重庆市生态安全带来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一是外来入侵物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爆发,难以控制其生长,将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二是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态,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三是生物入侵导致生态害灾频繁爆发,对农林业造成严重损害。

六、加强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库区环保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峡库区幅员面积大、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城乡之间、区县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协调的矛盾较为突出,尤其是百万移民、百万扶贫和生态环境三大难题交织在一起,统筹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三峡库区面临保护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由于历史、人口、资源、发展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库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还相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止。因此,要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站在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将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用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峡库区移民迁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1、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发展规划上。在规划理念上,突出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目标上,充分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要求;在规划内容上,从环境现状、环境容量、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要求,明确生态环境规划的内容。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城镇规划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区域的生态环境关系,切实体现“五个统筹”的指导思想,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设生态型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2、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工作指导上。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抓产业发展,把确保库区水质不受污染放在第一位置,将库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坚决杜绝在加快产业发展中产生新的污染源和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在加快库区产业发展中,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既要加强对资源的保护,防止出现过度开发,又要做到物尽其用,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努力把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运行质量、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统一起来。

3、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政策措施上。财政、税收、投资、分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向有利于移民迁建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倾斜,切实解决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从库区工作的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考核机制和督查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客观判断环境污染现状,对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进行超前性预测评价。切实用严格过硬的制度和机制确保科学发展观在完成库区移民迁建、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庆环境保护这三项历史性任务过程中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二)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几个关系

首先,处理好环境安全与粮食安全关系。在确定退耕还林规模时,粮食安全保障是主要的限制因素,不考虑粮食外调的前提下,人口密度可作为基本衡量指标。有关研究表明,若退耕区人口密度低于150人/km2,满足生存水平(400kg粮/人)、温饱水平(500kg粮/人)和小康水平(600kg粮/人)的粮食最低需求分别为60t/km

2、75t/km

2、90t/km2,保障其粮食安全的单位土地面积(每平方公里)的基本农田面积(产量按7500kg/hm2计)仅为

8、

10、12公顷,耕地比例应基本达到8%、10%、12%,退耕规模应有较大的弹性,退耕后林草地面积可达70~80%,对于人口稀少的边远山区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环境建设十分有利;若退耕区人口密度为300人/km2,满足上述三级生活标准所需的粮食最低保障分别为120t/km

2、150t/km

2、180t/km2,其基本农田面积应维持在

16、20、24公顷,相应耕地所占比例为16%、20%、24%,除去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居民点、工矿城镇用地、交通占地等)约占15~20%,退耕规模有限,退耕林草地所占面积不应超过50%;若退耕区人口密度为500人/km2,满足上述三级生活标准所需的粮食最低保障分别为200t/km

2、250t/km

2、300t/km2,其基本农田面积应维持在26.7、33.

4、40.1公顷,相应耕地所占比列为26.7%、33.4%、40.1%,除去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居民点、工矿城镇用地、交通占地等)约占15~20%,退耕规模受到严重限制,退耕林草地所占面积不应超过40%。

三峡库区坡耕地面积大、土壤侵蚀敏感,水土保持既重要又迫切,三峡工程建设与运行需要扩大退耕还林规模,但三峡库区人口密度大,平均390人/km2,部分地区如万州、长寿、垫江等地达500人/km2,加之三峡水库蓄水后耕地淹没和移民迁建占地,三峡库区退耕还林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的两难,其退耕还林规模不应盲目扩大,而全市现在制定的退耕还林规模,即退耕后森林覆盖率达45%是值得商榷的。若未来退耕还林、还草要达到45%的森林覆盖率,对于保障三峡工程的安全是有利的,但必须加大库区移民外迁的力度。同时,鉴于各地政府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压缩种植业比重,争取更多的国家补贴,可能申请更多的退耕面积,盲目扩大退耕还林规模,不仅无法保障粮食基本供给,而且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退耕还林的规模应根据自然条件、生态功能定位并考虑粮食安全保障来确定。

其次,正确处理当地居民利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的主体植物—乔木苗期生长缓慢,而且栽种较稀(多为46m的株距),坡地覆盖较差,退耕地反而成为新的水土流失源。据观测,15°的坡耕地退耕初期土壤侵蚀强度比常规种植高30~50%,每年新增泥沙500t/km2。退耕后农民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突出。坡耕地尤其是缓坡耕地(20°以下)退耕后,农民除每年得到政府退耕补贴(每亩50元,100kg粮)外,尚未形成脱离土地经营的稳定的经济来源,个别地区政府补偿款发到农户手中,已打折扣,甚至拿不到任何补偿。农民退耕后的经济状况未得到改善甚至恶化,同时退耕后土地资源减少,而未来经济发展或农业结构调整缺乏足够的土地资源,农民增收和农村全面小康的道路任重道远,而且农村毁林种植经济作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正确处理工程措施与遵循自然规律的关系。所有的工程措施必须充分遵循自然规律。目前,环境保护工程普遍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如大部分地区退耕还林地树种单

一、结构简单,马尾松林、纯柏林所占比重较大,虫害严重,林下植被稀疏,水土保持作用受到限制,生态功能脆弱,未来可能演替成为绿色沙漠。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应当充分利用库区良好的水热条件,一般荒坡宜加强管理,主要依靠自然更新恢复植被,在人口密度大、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大重的区域,采用人工恢复。在实施《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过程中,在确定移民迁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方案时,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方案与城市污水处理集中处理的方式相似,土地处理、湿地处理、其他生物技术等运行成本较低的技术被忽略,可能引起建设投资和处理成本超过城镇政府和居民的经济承受水平,影响到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建议各地依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处理技术,降低设施建设及运行成本。

(三)打破部门分割管理的格局,科学规划全面实施

“十一五”期间,三峡工程建设将全面竣工,水库上升至175米,将出现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将日益显现,库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将十分繁重。市级有关部门应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国家已经批准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确定的目标任务。鉴于三峡库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要求,建立覆盖库区及影响区的国家级三峡库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进一步从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全面规划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涉及的水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多样性保护、扶贫开发、农村能源建设、渔业发展、旅游开发、移民安置、迁建城镇建设、库周绿化带建设等问题,建立市级环境问题联系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环境问题,建议由发改委牵头,进行全面、科学规划,理清思路,统筹协调,积极争取国家对三峡库区环境保护的投入,并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分别组织实施。

(四)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完善环保实绩考核评估制度

“十五”期间,在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仅《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中重庆项目的投资就达213亿元,约占规划总投资80%。一些项目建设的“形象工程”特色十分明显,弱化了环境效益,因此建议加强国家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和监控。一是从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方案、招投标、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以及竣工验收等全过程进行监督,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二是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后评估制度,尤其要全面评价基础设施建设、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地质灾害等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完成的实际情况及其带来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评估结果纳入区县党委、政府及市级部门一把手的环境保护实绩考核内容。在重视gdp增长指标的同时,加强对于经济效率以及单位gdp的资源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污染排放量等指标的考核,将循环经济发展指标纳入经济发展的考核体系,认真研究和进行“绿色gdp”核算,综合评价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三是加强工程项目建设的审计,杜绝挪用环保资金的行为,一旦查出违规违纪现象应从严查处,并追究项目审批、建设、评估等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建立应急预警体系

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能力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加强监测装备、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控设备、数据传输网络等投入。加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特别要加大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后的变化规律及对策研究、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以及流域环境管理体制创新等研究的支持力度,为今后的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尤其要针对保障三峡库区的环境安全,整合资源,尽快建立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建立针对污染事故、洪水、地质灾害、泥沙等预警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行。

(六)制定优惠政策,加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工作,但是受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任务重、难度大,一些困难和问题仅靠重庆市自身努力已经无法解决,需要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继续将我市纳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域。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库区生态建设项目按照同等优先原则,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资金投入、利用外资、信贷、政策措施等方面,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和优先安排。

1、加大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力度

一是加快《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进度,加大对库区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业污染源治理、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尽快启动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保护整治专项工程,确保三峡工程安全运行和长江流域生态安全。

二是完善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在积极争取国家投资补助的同时,积极推进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市场化、产业化改革。按保本微利的原则,按照标准全面足额开征污水、垃圾处理费,强化征收措施,实现建设和运营的良性循环。对贫困区县垃圾处理场运行费用缺口问题,要研究政府补贴方式,解决资金来源。

三是加强库区船舶污染治理。建议国家尽快完成船舶污染防治的立法,修订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过境船舶污染防治、船舶污染防治方案。明确各省市、相关部门船舶污染防治的职责和任务,明确治理标准和时限,对长江流域尤其是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船舶污染进行统一规划和控制。加大船舶污染防治投资力度,实行经济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从国债资金中,落实船舶生活污水单船治理工程、船舶废弃物接收工程、船舶生活污水集污治理工程和化学危险品船舶洗舱基地工程的资金,确保完成治理任务。

四是科学引导农业养殖业的污染治理。鉴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特殊性,建议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对于规模化养殖企业的污染治理进行适当补贴,引导畜禽规模化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专业化养殖乡镇或村,在发展养殖专业户的同时应当建设粪便集中处理设施,并实行污染治理市场化,其建设费用由政府财政进行补贴,运行费用按照“谁污染谁负费”的原则,由养殖户承担;水产养殖专业户,应当缴纳排污费,统一用于水库污染治理。

五是考虑到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化的实际情况,发展库区特色工业及相关产业对于解决就业以及维护三峡库区的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国家对库区关迁并转的工业企业、工业污染治理项目、生态经济项目给予适当补贴。

六是加快推进

三、四期库底清理工作。对我市

三、四期库底清理的实物量进行复核,落实相关清理资金。从开始,分步实施库底清理工作,提前拨付部分资金用于

三、四期库底固废的鉴别和清理工作。从国家掌握的移民预备费中拨付资金,对二期清库贮存在6个中转场的1.55万吨危险废物进行最终处置,以确保三峡库区水体安全。

2、尽快落实三峡水库管理经费

由于水库管理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三峡库区经济落后,自行解决水库管理所需经费确有困难。根据国办发[]32号文和财政部、电力工业部[1981]电财字56号文的精神,建议将库区整个维护资金(每度电1厘钱)按淹没实物指标比例,切块分配给湖北省及重庆市,专项用于水库管理以及因水库运行而造成的库区移民生产生活困难补助、水库防护工程维护、库区移民人畜饮水、提水灌溉工程、交通设施维护及相应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工程。

3、完善城镇化战略及生态移民政策

通过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力度,可以明显缓解人地矛盾,可以在空间上调整人口布局,减轻生态脆弱区域的环境压力。近年来,三峡库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输出了大量劳动力。例如统计资料表明,忠县向省外转移劳动力人数达20.15万人,但同时撂荒耕地就达7.9万亩。建议在实施城镇化进程中,要切实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体制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强农民工就业素质培训,增强就业技能,鼓励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成为城镇居民。将撂荒的坡耕地参照退耕还林政策予以补偿,调动社会公众参与退耕还林工作的积极性,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参照三峡库区淹没区移民搬迁政策进行补助,激励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贫困的居民进入城镇定居或加强生态移民新村建设。

4、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运行机制

一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建设多元化投资主体,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鼓励境外资本、民营企业和各种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保和建设的项目市场。二是建立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补偿补助机制,建议由中央或长江中下游受益地区对库区给予适当的补偿补助,促进库区经济发展,加大上游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三是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如参照沿海省区的做法,尽快在重庆库区优先启动实施森林、矿山恢复、水污染治理等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四是推行市政公用环保设施建设的市场化,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参与设施建设经营,放开设施经营市场,培育适度竞争的市政公用环保事业市场体系,走专业化、企业化经营之路。

5、引导生态产业及生态示范区建设,发展循环经济

在立项审批、争取国家相关资金支持、贷款等方面,优先支持三峡库区无污染的发展项目、生态示范工程项目、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集中养殖区域的污染治理,对于处理养殖企业或养殖区畜禽粪便的企业或者实施粪便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态农业项目、有机食品发展项目给予政策性补助。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实施一批清洁能源、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工业污染治理重大工程,创建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区,建立循环生态工业链,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推广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清洁生产,贯彻“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环境理念。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创建废水“零排放”企业。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引进关键链接技术,通过能源、水的梯级利用和废物的循环利用,形成工业生态链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淘汰、关闭浪费能源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企业。以化工、建材、冶金等行业为重点,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削减废水30%~40%,削减废水中cod30%左右。以冶金、电力、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大力开展废水循环利用,实现废水资源化。

大力提升环保基础设施水平,开发资源再生利用系统。对环境而言,污染物的处理并非最终目的,资源充分利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我市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是我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瓶颈。因此,大力提倡中水回用是节约水资源的一个重要举措。建议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采取增加深度处理工序,提高处理等级和增设专用管道等措施,变尾水为中水,用于绿化灌溉、环卫冲洗以及一些企业的低等级用水。在一些用水量大、废水性质近似的企业密集区域,设置专门的污水处理厂,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进行特殊处理,并返回给企业重复使用。

6、大力加强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带建设

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尽快编制和审批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带建设规划,尽快下达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带建设专项资金,及早启动试点工作,推进工程顺利实施。二是适当增加我市基本农田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水库周边地区山高坡陡,土质较为贫瘠,坡耕地改造难度大、任务重、单位造价较高。目前国家编制的《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带建设工程规划》中,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为600元/亩,我们认为该标准与山区坡耕地改造有一定差距,建议国家适当调整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提高到1000元/亩。三是支持发展生态经济林。建议在库周绿化带建设的退耕还林工程中,不要严格限制生态林、经济林20%和80%的比例,支持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林,结合退耕还林在生态适宜地区种植柑橘等经果林,有助于解决退耕还林8年之后农民的生计问题。四是增加我市退耕还林任务。我市有25度以上坡耕地625万亩,规划全部退耕还林。底已退耕256万亩,还有369万亩需要退耕还林,建议国家在计划安排上加大我市退耕还林的任务计划。五是支持农村沼气建设。建议在农村沼气建设专项工程中优先安排库区项目。农村沼气建设作为绿化带建设的配套工程,能有效替代工程区农村现用主要燃料—柴火,大大降低工程区森林消耗量,更有效保护好水库周边森林资源。六是提高部分生态建设项目补助标准。由于三峡库区林农交错,人口稠密,国家规划管护森林资源5700亩/万元.人标准与三峡库区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加之近年来新增森林面积较大,新增森林因管护费不足也难以落实管护责任,建议将补助标准调整为亩/万元.人,同时将新增森林面积纳入国家补助范畴。

7、尽快实施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按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单价测算,重庆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共需投资6.99亿元。据悉,国家有关部门对已经和正在治理的高切坡,只同意解决治理经费的50%。为使地质灾害防治与三期移民搬迁安置进度相衔接,建议尽快审批三期地灾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由于已经和正在治理的高切坡经费均占用了移民资金或使用银行贷款,建议对各区县这些高切坡治理项目全部纳入规划并安排相应的治理经费。

8、大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防范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防范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新任务。

在全市生物多样性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生物多样性区划,划分优先保护区域,实施分区保护对策。根据自然环境状况、生物多样性赋存特点、保护与利用方向等,可划分为七个生物多样性区域:各级自然保护区、三峡库区环库及周边天然林区、渝东北山地生物多样性维育区、渝东南岩溶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主要次级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都市圈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渝西丘陵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护区。一是加强就地保护,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以各级自然保护区为主,形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中心、遗传种质资源保存基地互补的自然保护网络。二是迁地保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分阶段抢救保护三峡库区156米和175米淹没线以下的珍稀濒危植物,制定具体可行的抢救规划,确保在三峡工程175米蓄水前把全部珍稀植物抢救出来。建立三峡库区珍稀濒危动植物抢救、繁育及迁地保护基地,发挥生物迁地保护对濒危与特有物种的抢救功能。

关于外来入侵物种防范及生物安全建设。首先摸清家底,建立防范外来生物入侵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重点调查危害或影响当前重庆市域内生物安全的类型与特征(包括影响规模、程度、趋势等),充分评估引进物种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二是建立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实行部门分工负责。对已发生危害的地区,做到减轻危害,控制传播;对零星发生的地区,做到有效控制,逐步铲除;对初次传入地区,必须采取强制措施,将其消灭;对尚未发生侵染地区,加强预防。三是谨慎引种,控制外来生物的有意引进。四是强化检疫,从国家生物安全的角度,加强边界检疫和控制,依法拦截和阻止有害物种的引入。五是完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的法规,制订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生物安全管理机构与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制度,并加强物种引进的执法监督工作。

第五篇: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

2013-3-16 6:15:46来源:2013年03月15日 16:52:47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程立峰、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将就“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澳门澳亚卫视记者]最近内地关于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劲爆,有人认为是因为经济发展跟环境保护之间存在很难调和的矛盾,请问吴部长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下一步环保部会不会扮演更加强硬的角色,会不会推动环保和地方官员的考核挂钩?谢谢。

[吴晓青]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做出了全面部署。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立足环境保护,做好优化国土空间的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等工作,尤其是要加大大气、水、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也包括垃圾、土壤的污染治理,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于一些治理措施和办法,我刚才已经谈了,所以不再重复。

上一篇: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下一篇: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