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存公证告知书

2024-04-29

提存公证告知书(精选7篇)

篇1:提存公证告知书

提存公证告知书

公证当事人:

请您仔细阅读本告知书,如果有疑问或疑义可要求公证人员解答。如果您阅读存在困难,可以请公证人员向您宣读。如果没有疑问或疑义,请在本告知书右下方签字确认。

公证法第27条规定: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应当向公证机构如实说明申请公证事项的有关情况,提供真实、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

公证法第31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证机构不予办理公证: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监护人代理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与申请公证事项没有利害关系的;申请公证事项属专业技术鉴定、评估事项的;当事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有争议的;当事人虚构、隐瞒事实,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或者拒绝补充证明材料的;申请公证的事项不真实、不合法的;申请公证的事项违背社会公德的;当事人拒绝按照规定支付公证费的。

公证法第44条规定: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公证书,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您申请办理的公证属提存公证。

合同法第101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一)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二)债权人下落不明;

(三)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提存所得的价款。

合同法第102条规定:标的物提存后,除债权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的继承人、监护人。

合同法第103条规定: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合同法第 104条规定: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存物。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

提存公证规则第26条规定:提存人可以凭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提存之债已经清偿的公证证明取回提存物。提存受领人以书面形式向公证处表示抛弃提存受领权的,提存人得取回提存物。提存人取回提存物的,视为未提存。因此产生的费用由提存人承担。提存人未支付提存费用前,公证处有权留置价值相当的提存标的。

经过您签字确认后,本告知书将存入公证档案。

公证申请人:

****年**月**日

篇2:提存公证告知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和司法部《公证程序规则》等有关规定,现将与本公证事项有关的法律事宜告知如下:

l、保全证据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依法对与申请人权益有关的,有法律意义的证据、行为过程加以提取、收存、固定、描述或对申请人的取证行为的真实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2、申请保全的证据必须是真实的,且与申请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公证机构只是就需要证明的事实或行为做一忠实记录、描述,为当事人在今后解决纠纷中对已发生的该事实或行为提供客观证明,但对其在今后解决纠纷中是否必然产生当事人预期的结果不作任何保证。

3、证据保全的方式、方法由申请人自己确定,但该方式、方法不得有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法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的情形。公证机构办理保全证据公证,有权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绘图、照相、录像、录音、复制、封存、非专业性鉴定和勘验、委托专业技术鉴定(评估)、制作笔录等方式和措施进行保全,当事人有义务配合。

4、申请对行为过程进行保全的,申请人必须有能力控制证据保全现场的局面,防止矛盾激化;现场局面一旦失控或危及公证人员人身安全的,公证机构有权中止保全程序,待恢复正常后视情况继续或终止。

5、公证员在办理现场类保全证据公证过程中,发现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社会公德或是可能引发矛盾的情况,有权不 予办理公证,退出现场,一切责任由申请人自行承担。

6、当事人对保全的证据事后反悔、抵赖的,应承担由此而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

7、经过公证的证据一般作为人民法院及仲裁机构认定事实的依据,但并不表明一定能获得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的支持。如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不采纳公证证据。

篇3:提存公证之探析

提存制度起源于古罗马法, 一般是指在债权债务关系中, 由于债权人的原因无法实现债权时, 债务人将标的物交给有关机关从而使债务消灭的制度。而这里的有关机关在我国就是指公证机关。提存公证的含义, 在司法部1993年制定的《提存公证规则》有明确规定: “提存公证是公证处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 对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债权人的利益而交付的债之标的物或担保物 ( 含担保物的替代物) 进行寄托、保管, 并在条件成就时交付债权人的活动。”这个定义就表明, 提存公证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基于清偿而产生, 另一种是基于担保而产生。

此外, 提存公证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 提存公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可以保障交易安全, 是市场经济的需求。保障交易安全主要体现在上文提到的基于担保而产生的提存公证, 这种提存公证一方面可以保证提存的标的可以及时交于提存的相对人, 另一方面当交易无法完成, 提存领受人没有及时领受时还可以由提存人取回提存标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交易风险较大, 诚信问题突出, 提存公证制度正好可以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 因此提存公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 提存公证可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个作用主要体现在基于清偿而产生的提存公证。因为在实践中会出现债权人无故拖延领受, 使债务人无法及时清偿债务, 导致违约, 以至于合同解除的情况。那么提存公证就可以保障债务人可以及时清偿, 从而可以避免债权人恶意侵害债务人合法权益的情况, 这样就可以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最后, 除了以上两种作用外, 提存公证还具有减少财产流失, 平衡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交易效率, 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 维护社会稳定等作用。

二、提存公证的现状及完善

( 一) 提存公证存在的问题

首先, 立法不完善, 导致有关提存公证的法律规范无法构成体系。我国目前的提存公证所依据的法律规范除了《提存公证规则》是专门的有关提存公证的法律之外, 其他的都散布在《民事诉讼法》、《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之中, 每部法律规范对于提存的规定不同, 缺乏统一的标准, 以至于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适用的混乱。

其次, 实践中真正的提存公证案件越来越少, 并有继续减少的趋势。“由于主观或客观方面的原因, 提存公证事务的办理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就本人所在的公证机构而言, 去年仅办理提存公证事务五宗。”那么如此少的案件根本不利于提存公证的发展, 而且提存公证作为一种保障交易安全的手段也无法正常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再次, 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 对于提存公证更是知之甚少。由于我国历史传统的影响, 人们对法律的价值无法准确把握。而且, 我国的法律体系长期以来一直不太完善, 这多种因素导致人们的法律意识极为淡薄, 所以对提存公证这一法律制度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支持。

最后, 办理提存公证事务的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有待提高。由于公证部门缺乏严格过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而且相关工作人员在职期间也没有统一的定期的学习考核制度, 以至于公证人员无法依法科学的进行提存公证, 导致人们对提存公证的信任度降低, 也不利于提存公证的发展。

( 二) 提存公证的完善

首先, 应该完善现有的提存公证的法律体系, 使各部门法之间建立统一的提存公证制度。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现行的有关提存公证的法律规范与实际的状况, 已经出现了脱节的现象, 已经无法起到规范实际情况的作用。针对这种现象, 既可以修改现有的法律从而达到目的, 但这种方式一般历时较长, 不能及时的完成。所以, 可以先通过制定司法解释的方法弥补现有的立法上的不足。另外, 相关部门也应该出台一些针对公证部门的指导意见, 因为有的公证部门业务水平有限, 及时想要正确的完成提存公证业务, 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 相关部门对提存公证应该进行适当的“宣传”。这种宣传当然与普通的打广告不同, 而是通过宣传使社会大众了解提存公证制度的存在, 树立起提存公证应有的威信。只有人们了解了提存公证, 并相信提存公证可以真正的解决自己的问题, 才会在需要的时候选择提存公证。

再次, 应该建立起正确的相关公证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制度。因为, 公证人员在提存公证制度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优秀的工作人员, 及时提存公证制度再完美也无法实施。所以, 应该建立正确的、合适的人员选拔机制, 并且入职前应该进行相关的考核, 入职后要进行定期的培训, 或者开设选修课供相关人员学习, 以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结语

提存公证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手段, 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非诉工作, 而且有利于及时调整债权债务关系, 稳定社会民事、经济秩序, 所以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公证机构有必要有能力开展提存业务。要从其设立目的出发, 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两方面进行完善, 加强提存立法, 并且注重法律规定的协调统一, 加强公证人员的培训, 建立有效的公证管理模式, 使提存公证健康有序发展, 从而改善目前的萎靡症状,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运荣.试论提存公证事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法制与社会, 2012 (8) .

篇4:浅谈提存公证

关键词:提存公证;作用;遇到问题

一、提存制度的法律特征

提存是指债务人因债权人的原因无法履行义务或者债务人、保证人为保证债的实现而将债的标的物或担保物提交提存机关的一种制度。提存制度起源于罗马法。在现代民法中,各国有不少有关提存的规定,尽管提存理论日益具体、全面,但提存的目的和基本原则却始终未超出罗马法的范围。提存公证如下法律特征。

1.提存是清偿债务的特殊方式或担保的特定形式

债务人基于债权人的原因,无法向债权人交付债权标的物时,可以依法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部门以消灭其债务,并转移债之标的物的风险责任。当事人可以约定债务人或担保人将担保物提交到法定的提存机关,待条件成就时,提存机关根据约定,将担保物交付债权人或将提存物退还给担保人。因此,提存是清偿债务的特殊方式或担保的特定形式。

2.启动提存须有合法原因

启动提存须有合法原因。非因法定事由提存不产生法律效力。一般地,下列情形均可被认定为提存的合法原因: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之标的或延迟受领债之标的;债权人不详或者失踪、下落不明,又未被依法指定代理人、财产管理人的,债权人死亡或消灭,其继承人不清的,无行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不清至债务人无法履行合同的。债权人不清、地址不详或法律规定的其它情形;债之双方当事人在合法有效的合同中约定以提存方式给付的。

3.提存的效力由法律规定而非依约定

提存的效力是指因提存行为给提存主体带来的法律后果。提存行为是否产生了消除履行债务的义务、转移债务标的物的风险责任或是否达到担保、保证的法律效果,均须依法衡量,而不能只凭当事人的约定。衡量的指标至少有如下几点:具有法律规定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自愿、有合法的原因、依法定程序提起、提存之债真实合法、提存标的物与债之标的物相符、提存之债期限已届满等。

二、提存公证的作用

提存公证根据提存的目的不同,分为清偿提存和担保提存。根据《提存公证规则》第3条:“以清偿为目的的提存公证具有债的消灭和债之标的物风险责任转移的法律效力。以担保为目的的提存公证具有保证债务履行和替代其他担保形式的法律效力。”清偿提存公证是为避免因债权人的原因或法定原因使债务人履行债务受阻而制定的一种保护债务人得以履行债务的制度。担保提存则是为防范合同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所承担的“合同落空”风险,通过提存购物款或其他有价证券、权利凭证以督促合同双方如约履行合同的制度。由于现代商业交往中的可变因素大量存在,如意外、不可抗力及违约、毁约、欺诈等行为都是威胁当事人实现合同利益的不利因素,提存公证防范合同风险的担保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以货币、物品、有价证券为给付标的买卖合同,合同双方当事人为防止自己先履行了合同义务后,由于对方的原因致使合同不能得到完全、实际履行,往往先订立一个提存协议,将买方(付款方)的货款以提存的形式由公证处负责保存,并约定卖方提款的条件和买方取回货款的理由。只有在满足约定条件的前提下,才能使货款的交付成为可能。

当合同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出现纠纷和争议时,提存公证可以为法院或仲裁机构的执行提供保障。当出现提存协议约定以外的情况或发生其他合同纠纷而必须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争议时,由于双方在公证处办理了提存,将货款预先交由公证处保管,法院可以就公证处所保管的金额执行判决,使得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务追偿能够得以顺利实现。

三、实践中公证机构办理提存业务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全国各地公证机构办理的提存公证事务的数量零星散碎,整体呈现萧条之势,有哪些因素制约了提存公证事务的发展,如何才能使公证处的提存公证事务能发挥应有社会功能作用,以下是笔者的想法。

1.配套的法律依据呈现滞后性

我国第一次部对提存业务做出立法依据的只有1995颁布实施的《提存公证规则》,距今已经近十几年之久,社会需求是不断在变化,《提存公证规则》的相关条款愈发显得不合时宜,为了使公证机构在办理提存业务时能够有法可依,并且配套的法律条款能符合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我们应该实事求是的分析公证行业目前的环境、能力和条件,积极地制定新细则,同时尽快地清理和修改类似《提存公证规则》之类不合时宜的旧规则。这也是保障公证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2.公证处应当设置管理提存标的物或保证金的管理方法

我国《提存公证规则》规定的可以提存的標的物主要为:货币、有价证券、票据、提单、权利证书、提保物(金)或其替代物等,在实践中,无论清偿提存或是担保提存,提存人提出的比较多的提存标的物还是主要以货币和担保金为主,虽然《规则》中公证处应在指定银行设立提存账号,并置备保管有价证券、贵重物品的专用设备或租用银行的保险箱,但在实际操作中,公证机构极少因为提存事务的特殊性另外配备相应的管理方法及专门管理人,甚至有的公证机构会把担保金一概而论的存放在公证处公共账户内,没有专人对担保金定时进行阶段性监管,导致后期提存受领人因管理不善的混乱无法顺利快捷的领受担保金,从另一方面说,公证机构作为具有国家公信力的机构,管理不规范会引发当事人对公证机构的不信任感,阻碍提存公证事务的长远发展。综上所述,提存事务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登上社会舞台,作为新的一代公证人,我们应该在做好做稳日常基础公证业务的同时,努力钻研,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脚步,积极开拓新兴的公证事务,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胜明,段正坤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5.

篇5:财产分割协议公证告知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和《公证程序规则》等相关规定,现将本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法律后果及有关法律事宜告知如下:

1、财产分割协议是指财产共有人经协商一致,对其共有的财产达成分割意见的书面协议。分割系共有人分配共有财产的行为,常见的财产分割有:分割家庭共有财产、分割夫妻共有财产、分割共同继承或受遗赠的财产等。

2、财产分割协议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据法定程序证明当事人签订财产分割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3、财产分割协议生效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协议约定的内容应严格履行,若有违约,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经过公证的财产分割协议依法享有高于一般书证的效力,是人民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

特别告知:

1、财产分割协议中涉及财产所有权转移的,按法律规定需要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转移登记手续的(例如:房屋、土地使用权、车辆、船舶、股票、股权等),逾期不办造成对当事人不利的后果,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2、监护人行使监护权代为分割共有财产的,不得损害被监护人的利益,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篇6:办理贷款合同公证告知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司法部《公证程序规则》、《抵押贷款合同公证程序细则》等有关规定,现将与本公证事项有关的法律事宜告知如下:

一、公证申请人必须提供真实、合法的证据(明)材料,同时如实陈述与本公证事项有关的情况,并对所提供的证明材料和所陈述的情况承担法律责任。

二、抵押必须依法办理登记后才能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

三、抵押贷款合同如需公证处赋予强制执行力的,则借款人必须在合同中标明“自愿接受法院强制执行”的承诺。

四、抵押不等于抵偿,要实现抵押权必须依法处理。

五、抵押物所担保的债权不得超出抵押物的价值。

六、经公证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抵押贷款合同,在债务履行期满后,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债务的,公证当事人应在二年内向公证处申请出具强制执行证书,由债权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七、债权人向公证处申请出具强制执行证书时,应提供债权人已履行约定义务及债务人未履行约定义务的事实和依据。

八、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抵押贷款合同,如债权发生转移应当书面通知债务人,原债权文书不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在申请办理抵押贷款合同公证时,公证员已就上述告知书的全部条款向我(们)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和解释,我(们)对上述告知书的全部条款均无疑义,并对上述告知书全部条款的法律含义有准确无误的理解。

公证当事人:

篇7: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告知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和《公证程序规则》等有关规定,现将与本公证有关的法律事宜告知如下:

一、遗赠扶养协议是指遗赠人与扶养人(包括集体组织)签订的,遗赠人将其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按协议转移给扶养人所有,扶养人承担对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的协议。

二、遗赠扶养协议一经有效成立,即对双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双方都应承担相应的义务,享有相应的权利。受扶养人(遗赠人)享有依协议请求扶养人扶养和接受扶养人扶养的权利;承担在世时妥善管理遗赠财产、不处分遗产财产的义务。受扶养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致协议解除的,则应偿还扶养人已支付的供养费用。

扶养人享有在遗赠人死后取得遗赠财产的权利;承担扶养照顾遗赠人、并在遗赠人死亡后将其安葬的义务。扶养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致协议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其支付的供养费用一般不予补偿。

三、遗赠人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遗赠人合法所有并有权处分的财产。双方当事人应如实陈述事实、提供真实、合法的身份材料、财产凭证等证明材料。如虚构、隐瞒事实(如遗赠人虚构、隐瞒婚姻状况,隐瞒财产存在共有人的情况等),或提供的材料不真实、不合法,将影响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由此给对方当事人或其他人造成的损失由有过错的当事人承担。发现前述情况,公证处将不予办理公证,预收的公证费按规定不予全额退还。

四、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应出于遗赠人和扶养人的自愿,如有受胁迫或受欺骗等情况必须如实告知公证员。

五、如你得过精神病或其它有可能影响到你清醒地处理自己的事务、正确判断自己行为后果的疾病,请如实告知公证员。

六、遗赠人以前有否立过遗嘱、遗赠扶养协议,如果立过遗嘱、遗赠扶养协议,请如实告知。

七、遗赠扶养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出现纠纷,双方无法履行协议中规定的各自义务,可以协议解除遗赠扶养协议,双方协商不成时,可以按照遗赠扶养协议确定的争议解决方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八、扶养人在遗赠人生前履行了协议中约定的扶养义务的,有在遗赠人死后取得遗赠财产的权利。扶养人在遗赠人死亡后,应依法及时办理接受遗产的手续。受遗赠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如房产、土地使用权、车辆、股权等),应当办理有关手续。不办理或不及时办理有关手续的,由此产生的后果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九、订立遗赠扶养协议公证后,未征得扶养人的同意,遗赠人不得另行处分遗赠的财产,扶养人也不得干涉遗赠人处分未遗赠的财产。

在申请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时,公证员就上述告知书的全部条款已向我(们)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和解释,我(们)对上述告知书的全部条款均无疑义,并对上述告知书全部条款的法律含义有准确无误的理解。

当事人:

上一篇:企业和中国梦下一篇:特校之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