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安全培训材料

2024-04-28

化学实验室安全培训材料(精选6篇)

篇1:化学实验室安全培训材料

化学实验学生操作的安全培训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三中学

化学组全体教师

为了提高实验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加防护知识,从防火、防爆、日常急救、用电安全、危险物品及三废处理几个方面进行培训。在其中会进行一些案例分析。

一、火灾

火灾是化学实验室,特别是有机实验室里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多数着火事故是由于加热或处理低沸点有机溶剂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1.火灾的预防

有效的防范才是防止火灾最有效的方法。为了预防火灾,应切实遵守以下各点:①严禁在开口容器或密闭体系中用明火加热有机溶剂;②废溶剂做好标识,严禁随意乱倒,应分类收集再集中处理;③不得在烘箱内存放、干燥、烘焙有机物;④严禁私自拉扯电线;⑤严禁携带烟火。

2.消防灭火

万一不慎失火,切莫慌惊失措,应冷静,沉着处理。只要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一般可以迅速灭火。化学实验室一般不用水灭火!这是因为水能和一些药品发生剧烈反应,用水灭火时会引起更大的火灾甚至爆炸,并且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用水灭火时有机溶剂会浮在水上面,反而扩大火场。下面介绍化学实验室必备的几种灭火器材:

①沙箱 将干燥沙子贮于容器中备用,灭火时,将沙子撒在着火处。干沙对扑灭金属起火特别安全有效。平时经常保持沙箱干燥,切勿将火柴梗、玻璃管、纸屑等杂物随手丢入其中。

②二氧化碳灭火器 是化学实验室最常使用、也是最安全的一种灭火器。其钢瓶内贮有CO2气体。使用时,一手提灭火器,一手握在喷CO2的喇叭筒的把手上,打开开关,即有CO2喷出。应注意,喇叭筒上的温度会随着喷出的CO2气压的骤降而骤降,故手不能握在喇叭筒上,否则手会严重冻伤。CO2无毒害,使用后干净无污染。特别适用于油脂和电器起火,但不能用于扑灭金属着火。

3.灭火方法

一旦失火,首先采取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应立即熄灭附近所有火源,切断电源,移开易燃易爆物品。并视火势大小,采取不同的扑灭方法。

①对在容器中(如烧杯、烧瓶,热水漏斗等)发生的局部小火,可用湿抹布盖灭。

②有机溶剂在桌面或地面上蔓延燃烧时,不得用水冲,直接用干粉灭火器。③若衣服着火,切勿慌张奔跑,以免风助火势。化纤织物最好立即脱除。一般小火可用湿抹布包裹使火熄灭。若火势较大,可就近用水龙头浇灭。必要时可就地卧倒打滚,一方面防止火焰烧向头部,另外在地上压住着火处,使其熄火。

二、防爆

1.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大致如下: ①随便混合化学药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混合物在受热、摩擦或撞击时会发生爆炸。

②在密闭体系中进行蒸馏、回流等加热操作。③反应过于激烈而失去控制。

④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有机蒸气等大量逸入空气,引起爆燃。2.爆炸的毁坏力极大,必须严格加以防范。凡有爆炸危险的实验,在教材中必有具体的安全指导,应严格执行。此外,平时应该遵守以下各点:

①取出的试剂药品不得随便倒回贮备瓶中,也不能随手倾入垃圾桶,按规定处理。

②在使用易燃、易爆气体时,如氢气、乙炔等,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并不得在其附近使用明火。

三、防中毒和化学灼伤 1.化学药品的毒性

化学药品的危险性除了易燃易爆外,还在于它们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对人体的毒性,特别是致癌性。使用不慎会造成中毒或化学灼伤事故。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其中绝大多数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害。

2.化学中毒的原因和症状

化学中毒主要是由下列原因引起的: ① 由呼吸道吸入有毒物质的蒸气。② 有毒药品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③ 吃进被有毒物质污染的食物或饮料,品尝或误食有毒药品。

3.中毒急救

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心悸头晕等症状时,则可能系中毒所致。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a)固体或液体毒物中毒 有毒物质尚在嘴里的立即吐掉,用大量水漱口。误食碱者,先饮大量水再喝些牛奶。误食酸者,先喝水,再服Mg(OH)2乳剂,最后饮些牛奶。不要用催吐药,也不要服用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医。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b)吸入气体或蒸气中毒者 立即转移至室外,解开衣领和钮扣,呼吸新鲜空气。对休克者应施以人工呼吸,但不要用口对口法。立即送医院急救。

4.化学灼伤事故的预防

化学灼伤则是因为皮肤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浓酸、浓碱等引起的局部外伤。预防措施如下:

①最重要的是保护好眼睛!在化学实验室里应该一直配戴护目镜(平光玻璃或有机玻璃眼镜),防止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防止任何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②禁止用手直接取用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毒品时除用药匙、量器外必须配戴橡皮手套,实验后马上清洗仪器用具,立即用肥皂洗手。

③尽量避免吸入任何药品和溶剂蒸气。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通风橱开启后,不要把头伸入橱内,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④禁止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应该用吸耳球吸取。禁止冒险品尝药品试剂,不得用鼻子直接嗅气体,而是用手向鼻孔扇入少量气体。

⑤不要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擦洗溅在皮肤上的药品,这种做法反而增加皮肤对药品的吸收速度。

⑥ 实验室里禁止吸烟进食,禁止赤膊穿拖鞋。5.化学灼伤的急救

①眼睛灼伤或掉进异物

一旦眼内溅入任何化学药品,立即用大量水缓缓彻底冲洗。实验室内应备有 专用洗眼水龙头(洗眼器)。洗眼时要保持眼皮张开,可由他人帮助翻开眼睑,持续冲洗15分钟。忌用稀酸中和溅入眼内的碱性物质,反之亦然。对因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碱或其它刺激性物质的眼睛灼伤者,急救后必须迅速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玻璃屑进入眼睛内是比较危险的。这时要尽量保持平静,绝不可用手揉擦,也不要试图让别人取出碎屑,尽量不要转动眼球,可任其流泪,有时碎屑会随泪水流出。用纱布,轻轻包住眼睛后,迅速将伤者急送医院处理。

若系木屑、尘粒等异物,可由他人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轻轻取出异物,或任其流泪,待异物排出后,再滴入几滴鱼肝油。

②皮肤灼伤 a.酸灼伤

先用大量水冲洗,以免深度受伤,再用稀NaHCO3溶液或稀氨水浸洗,最后用水洗。

b.碱灼伤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溶液浸洗,最后用水洗。在受上述灼伤后,若创面起水泡,均不宜把水泡挑破。

c.烫伤、割伤等外伤 在切割玻管或向木塞、橡皮塞中插入温度计、玻管等物品肘最容易发生割伤。玻璃质脆易碎,对任何玻璃制品都不得用力挤压或造成张力。在将玻管、温度计插入塞中时,塞上的孔径与玻管的粗细要吻合。管壁上用几滴水或甘油润湿后,用布包住用力部位轻轻旋入,切不可用猛力强行连接。

外伤急救方法如下:

烫伤:一旦被火焰、蒸气、红热的玻璃、铁器等烫伤时,立即将伤处用大量水冲淋或浸泡,以迅速降温避免深度烧伤。若起水泡不宜挑破,用纱布包扎后送医院治疗。对轻微烫伤,可在伤处涂些鱼肝油或烫伤油膏或万花油后包扎。

割伤:先取出伤口处的玻璃碎屑等异物,用水洗净伤口,挤出一点血,涂上红汞水后用消毒纱布包扎。也可在洗净的伤口上贴上“创口贴”,可立即止血,且易愈合。若严重割伤大量出血时,应先止血,让伤者平卧,抬高出血部位,压住附近动脉,或用绷带盖住伤口直接施压,若绷带被血浸透,不要换掉,再盖上一块施压,即送医院治疗。

6.实验室医药箱

医药箱内一般有下列急救药品和器具。

①医用酒精、碘酒、红药水、紫药水、止血粉,创口贴、烫伤油膏(或万花油)、鱼肝油,1%硼酸溶液或2%醋酸溶液,1%碳酸氢钠溶液、20%硫代硫酸钠溶液等。

②医用镊子、剪刀,纱布,药棉、棉签,绷带等。

医药箱专供急救用,不允许随便挪动,平时不得动用其中器具。

四、安全用电

在化学实验室,经常使用电学仪表、仪器,应用交流电源进行实验。本节简单介绍使用交流电源的基本常识,以利安全用电。

1.保险丝

在实验室中,经常使用单相220V的交流电,有时也用到三相电。任何导线或电器设备都有规定的额定电流值(即允许长期通过而不致过度发热的最大电流值),当负荷过大或发生短路时,通过电流超过了额定电流,则会发热过度,致 使电器设备绝缘损坏和设备烧坏,甚至引起电着火。为了安全用电,从外电路引入电源时,必须先经过能耐一定电流的适当型号的保险丝。

2.安全用电

人体若通过50Hz 25mA以上的交流电时会发生呼吸困难,100mA以上则会致死。因此,安全用电非常重要,在实验室用电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的操作规程。

①防止触电

a.不能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

b.所有电源的裸露部分都应有绝缘装置。

c.已损坏的接头、插座、插头或绝缘不良的电线应及时更换。

d.必须先接好线路再插上电源,实验结束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e.如遇人触电,应切断电源后再行处理。②防止着火

a.保险丝型号与实验室允许的电流量必须相配。b.负荷大的电器应接较粗的电线。

c.生锈的仪器或接触不良处,应及时处理,以免产生电火花。d.如遇电线走火,切勿用水或导电的酸碱泡沫灭火器灭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③防止短路

电路中各接点要牢固,电路元件二端接头不能直接接触,以免烧坏仪器或产生触电、着火等事故。

④实验开始以前,应先由教师检查线路,经同意后,方可插上电源。

⑤若仪器有漏电现象,则可将仪器外壳接上地线,仪器即可安全使用。但应注意,若仪器内部和外壳形成短路而造成严重漏电者(可以用万用电表测量仪器外壳的对地电压),应立即检查修理。此时如接上地线使用仪器,则会产生很大的电流而烧坏保险丝或出现更为严重的事故。

五、化学实验室“三废”的处理方法

实验室“三废”通常指实验过程所产生的一些废气、废液、废渣。这些废弃物中许多是有毒有害物质, 其中有些还是剧毒物质和强致癌物质, 虽然在数量与强度方面不及工业企业单位, 但是如果不进行处理而随意排放, 将会污染空气和水源, 造成环境污染, 危害人体健康, 甚至会影响实验分析结果。实验室也必须加强对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以下汇集一些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1.一般原则

应根据实验室“三废”的特点, 对其进行分类收集、存放、集中处理。在实际工作中, 应科学选择实验研究技术路线、控制化学试剂使用量、采用替代物, 尽可能减少废物产生量, 减少污染。应本着适当处理、回收利用的原则, 来处理实验室“三废”。尽可能采用回收、固化以及焚烧等方法处理;处理方法简单, 易操作, 处理效率高, 不需要很多投资。

①废气

a.对少量的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设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稀释后排至室外, 通风管道应有一定高度,使排出的气体易被空气稀释。

b.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经过处理如吸收处理或与氧充分燃烧, 然后才能排到室外, 如氮、硫、磷等酸性氧化物气体, 可用导管通入碱液中, 使其被吸收后排出。②废液

a.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 密闭存放, 禁止混合贮存;容器要防渗漏, 防止挥发性气体逸出而污染环境;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和贮存时间, 且贮存时间不宜太长, 贮存数量不宜太多;存放地要有良好通风。剧毒、易燃、易爆药品的废液, 其贮存应按危险品管理规定办理。

b.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其性质尽可能回收。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要经中和至近中性(pH = 6~9)时方可排放。

针对初中学生实验特别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进入实验室,除了课本、笔记、练习本、同步、笔、抹布,其他物品不经教师允许不准带入实验室。

2.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安静,分小组坐到指定的位置,不可打闹嬉戏,不能随意动用桌上仪器。必须在得到老师允许,没戴眼镜的带好护目镜和手套后,方可开始试验。

注意:点燃火柴时要摘掉手套,以免引燃。

3.未经允许,不要接触电源插座,更不能用湿手去触碰。

4.实验前,要认真倾听教师讲解的注意事项和正确操作要领,一定要按规定,本着节约和减少产生废液的原则,取用药品。用剩的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多数是废液缸)。

5.不能在实验室喝水吃东西,不能直接去闻气味,不能用手抓药品,更不可私自带走药品。

6.不可把杂物倒入或扔进水池,一般放入废液缸,实验台面保持洁净。

7.取用药品前,要先看标签,确认取用药品无误,方可实验。取用完毕,及时盖好瓶塞,标签朝外复位。

8.使用胶头滴管吸液后,不可导致或随意放在桌上,要先把剩余的捏入废液缸,及时吸取烧杯中的水清洗干净,放在洁净的烧杯内或实验架上。注意:滴瓶上的滴管无需刷洗。

9.加热前,要检查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少于1/4,也不得多于2/3。加热时,酒精灯要放在桌子中间,不可放在边上,长发女生要把头发束起,以免烧着头发。衣服也要小心。

10.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朝向无人处。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要先擦干,加热时试管夹从试管底往上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加热时,要用外焰,要先预热,以不烤到试管夹为原则,预热几下后,再对准药品处加热,也要顺着试管的方向来回移动试管加热。加热完,要放在试管架干燥的位置,以免遇冷水炸裂试管。11.刷洗试管时,用洁净烧杯接水刷洗。先倒废液于废液缸,再加水,振荡试管刷洗,不要碰到桌子边上以免打破,注意防止玻璃仪器划伤。12.水龙头要及时关闭,尤其注意没水时,也要确认已关闭。

13.实验完毕,整理仪器,废液倒入废液桶擦实验台,凳子放到桌下。损坏仪器或仪器、药品有问题及时报告老师,及时处理。14.化学班长填写实验记录本。

篇2:化学实验室安全培训材料

(一)(一)中学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常规业务、实验室的管理

(三)实验室的安全措施

(四)中学化学实验的一般技术与方法

(五)实验室四类物品的安全防护

中学化学实验员培训材料

(一)中学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等。中学化学教学要以先进的化学基础教育学生,以利于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现代教学技术的基础。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在中学里纳入教学体系中的化学实验,是服从中学化学教学的培养目标而选用的基础实验,是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而编排的。所以化学实验在整个化学教学中有其重要的地位。正常开展化学实验,对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规定要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要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从这一规定可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中学化学实验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四点:

1、形成化学概念;

2、培养实验技能;

3、培养能力;

4、养成科学态度。

我们把中学课本中的实验内容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化学基本操作实验;

2、阐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实验;

3、了解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的实验;

4、测定物质的含量、物质常数等定量实验;

5、结合工农业生产实际的实验;

6、让学生独立设计的实验。化学基本操作实验:

根据各年级对实验操作的不同要求,在教材中有专门的安排,如“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粗盐的提纯”、“制取蒸馏水”、“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和“中和滴定”等学生实验,同时化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是完成后面实验的基础,是贯穿在全部实验之中的。

阐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实验:

通过这类实验主要使学生能根据实验现象,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形成概念和认识基础理论的实质。例如通过溶解的热效应认识溶液的本质,通过氧化铜在电流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电解的概念等。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的实验:

这类实验在中学阶段是大量的,尤其是通过“性质实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和鲜明的印象,使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有牢固的实践基础。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分组实验,验证物质的性质,再加上不断的复习和巩固,去掌握这些物质的性质、用途和制法。与此同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初学阶段尤其显出这类实验的重要性。

测定物质的含量、物质常数等定量实验:

这类实验可以使学生从定量的角度更好地认识化学现象及掌握物质变化的规律。现代化学发展出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描述向定量阐释,由描述科学向推理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所以在学生实验中要有定量实验内容,使学生树立量的概念,认识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的关系。结合工农业生产实际的实验: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阐明有关生产中的基本反应原理的实验,如二氧化碳催化氧化制取三氧化硫、合成氨、电解食盐水、石油的分馏等。使学生通过实验确信反应能发生,新物质可以制得。当然在实验中不能就此停留在化学反应上,而要由实验室中的反应原理、装置流程联想到工业生产设备及生产流程,然后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让学生独立设计的实验:

即实验习题,是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一种学生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习题内容运用新知识和实验技能来独立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是一种融会贯通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机会,可以发挥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这种类型的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显著效果。

以上这些实验内容是通过不同的实验形式进行的。根据实验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实习作业)等形式来进行,这些实验教学任务,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固然应努力完成,但离不开负责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必须由化学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才能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中学化学实验员培训材料

(一)一、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常规业务

(一)确保实验室和贮藏室的安全

1、电和水的管理;

2、易燃物的管理;

3、剧毒药品的管理;

4、通风设备的管理;

5、清洁卫生的管理

(二)仪器试剂的采购和登记

1、仪器的采购;

2、试剂的采购;

3、出纳和登记

(三)仪器的贮藏和管理

1、玻璃仪器;

2、金属和木质仪器;

3、比较精密的仪器;

4、各种配件;

5、实验用工具

(四)试剂的贮藏和管理

1、危险药品;

2、一般试剂

(五)直观教具的保管和自制

1、标准模型;

2、图表

(六)玻璃加工

简单的玻璃加工

(七)溶液和试剂的配制

1、一般溶液的配制;

2、特殊溶液的配制;

3、一般试纸的制作

(八)实验的准备工作

1、演示实验;

2、边讲边实验;

3、学生实验

二、实验室的管理

化学实验时的仪器、设备、试剂、材料,品种繁多,规格多样,从采购、登记到保管都必须周密考虑。每末要清点仪器、试剂、材料和有关设备,统计消耗和损坏的数量,制订下购货计划,编造预算,交由学校有关部门落实采购补充。这项工作要做得仔细,如缺少一样物品,会影响化学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必须根据化学实验室的特点,按各类仪器、试剂的特点科学地妥善保管,做到井井有条,杜绝浪费。要防止失火、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一)仪器的保管:

中学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类:

玻璃仪器:玻璃仪器不易被一般的化学试剂浸蚀(浓碱和氢氟酸除外),耐酸性很强;在玻璃容器内进行化学反应,容易观察颜色的变化,所以在化学实验中大量使用玻璃仪器,它的主要缺点是容易损坏。常用的玻璃仪器分为软质和硬质两类,后者膨胀系数小,用来做高温实验,国产的GG-17耐高温玻璃和国外的“派力克司”玻璃一样,是高硼硅酸盐玻璃,具有优良的化学和物理性能。软质玻璃一般采用钠碱玻璃或钠碱无硼玻璃制成,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为增加玻璃容器的密封性能,一些玻璃制品的瓶塞与瓶口为磨砂,如滴定管、分液漏斗、容量瓶等,这些容器的口径大小不一,即使同种容器,也是逐一磨制,相互间有差异,因此它们的瓶塞不能随意调换配合。保存时要用线或橡皮筋将瓶塞与瓶边在一起,或用记号笔标上记号,以免“张冠李戴”降低密封性能。保管长期不用的这类容器时,要在瓶塞与瓶口间垫上纸片或涂上一薄层凡士林,以免仪器塞与粘在一起不能转动。

常用的加热玻璃仪器有各种烧杯、烧瓶、试管等。

不能加热的玻璃仪器有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移滴管、漏斗、干燥管、U形管、试剂瓶、干燥缸等。

玻璃仪器的主要规格分为“一等品”和“二等品”,一等品用衡量检定法检定,二等品用容量比较法检定。玻璃仪器用毫升为计量单位,用国际通用符号“ML”或“ml”标示,测量的标准温度为20℃。玻璃量器依其用途还分为量入式和量出式两种,量入式玻璃量器用于测定注入量器中的液体,量器上标有“A”字,量出式玻璃量器用于测定从量器中倾出的液体,量器上标有“E”字。有些量器如量瓶和量筒,既有量入式的,也有量出式的,这类量器通常不标“A”、“E”等字样。

成套的磨口玻璃仪器,用于精密实验和演示实验,价格很高,更必须注意妥善使用和保管。

磁器:磁器的软化温度很高,膨胀系数极小,可以耐高温,它的表面因涂有一层油,故又能耐酸。磁制的器皿用于高温反应,实验室中常用的有蒸发皿、坩埚等。

金属器皿:实验室中有很多铜或铁制的器具,这些器具不怕火烤,坚固耐用,能担负较大的重量。它们比较重,放置很平稳。常用的金属器具有天平、打孔器、铁架台、三脚架、坩埚钳、螺旋夹、喷灯、水浴锅、滴定管夹等。金属器具容易被潮湿空气、酸液或碱液等侵蚀生锈。用后要擦干净,放在干燥通风处,并经常注意表面的油漆是否脱落,在金属器具有螺旋处要加些润滑油。如果打孔器的刃部发生折边凹齿时,可先用钢锉将刃部锉平,然后用打孔器刮刀或锥形钢刀伸入内部,旋动打孔器,将刃部削平。

木器:木器很轻便,常用的木质仪器有漏斗架、试管架、试管夹等。

其它:有石棉网、药匙、试管刷、滤纸、塑料制品、橡胶管、乳胶管、橡胶塞等。橡胶制品在不用时要洗净,放在有盖容器中,可以延长使用时间。有时在盛放橡胶制品的容器内放一杯水,可以防止橡胶日久脆裂。乳胶管、乳胶滴头不用时,应洗净晾干后放入有滑石粉的容器内,以防乳胶老化或粘连在一起。实验室还应备有一些常用的工具,如三角锉、板锉、刮刀、剪子、镊子和一些电工工具。这些工具可放入专用的工具箱内,每次使用后放回原处,以免散失。

上述常用仪器保管时应分类存放,也可按仪器的编号顺序依次放置,然后作适当调整。在仪器放置时,应将较重仪器放在橱的下部,轻便仪器放在橱的上部,平底玻璃仪器放在橱的中部或专用架上。单件或件数不多的演示仪器可以前后放置,多件仪器在橱球内应列队成块排列,不同种仪器间留有一定空隙。试管等容易滚动的仪器可放入专门的盒子内。小件玻璃仪器和圆底不能直立的仪器如温度计、比重计等分别放地抽屉里,抽屉内分成相应的格子,有些仪器要在下面衬上棉花、海绵等物质,以免滚动。滴定管、移液管、长玻璃棒置于横架上。常用的烧杯、烧瓶、量筒等用后要随时洗净,放在凉板上晾干备用。供给学生实验用的仪器,也应多设晾板,以便随时有干燥的仪器备用。

大类编号为0~4的仪器,应对每件仪器编号,并记入“仪器分类账”和“仪器总账”;大类编号为“6”的玻璃仪器不必编号,与大类编号为“7”的化学试剂一起记入“低值易耗品账”。

(二)化学试剂的保管

实验室里用来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叫化学试剂。主要有固体和液体两类。气体都是在临时用时制备。纯度是对化学试剂的基本要求之一。化学试剂中的杂质最大含量是由国家或部颁标准严格规定的。国产一般化学试剂规格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它们是按下列原则规定的:

一级试剂:又称保证试剂或“优级纯”,简称G、R,用作基准物质,其成份高,杂质含量低,主要用于精密的科学研究和分析鉴定。包装标签为绿色标志。

二级试剂:又称分析试剂或“分析纯”,简称A、R,其成分较高,杂质含量较低,主要用于一般科研和分析鉴定,包装标签为红色标志。

三级试剂:又称化学纯试剂或“化学纯”,简称C、P,质量略低于二级,要求较高的有机或无机化学实验可用这一规格的试剂,它用于要求较低的分析实验,包装标签以蓝色为标志。

四级试剂:又称实验试剂,简称L、R,质量较低,但比工业品高,主要用于普通实验和研究上,有时也用于较高要求的生产上,包装标签一般为黄色。

除上述一役试剂外,实验室里还有其它类型的试剂,如指示剂、生化试剂等,这些都在包装标签上注明。

在采购、使用和保管化学试剂中经常注意包装标签上的内容可以帮助了解试剂的规格和有关性能。按照国家标准,化学试剂标签上标有品名,分子式或元素符号、分子量或原子量、技术条件、产品标准的依据、净重量或体积、生产批号、生产单位名称及商标等。凡属危险品及放射性物质,在标签上用括弧注明,标有爆炸剂、氧化剂、液化气体、自燃品、遇水燃烧、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有毒、腐蚀或放射性等字。产品标准依据有GB字样为国家标准,HG字样为化学工业部颁发的标准,HGB为化学工业部颁发暂行标准,沪Q/H.G字样等为地方企业标准。

中学化学实验一般只用四级试剂,有些物质可以用工业品。因为不同级别的试剂差价较大,必须厉行节约。只要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就应尽量采用级别较低的试剂。

保管化学试剂时要注意安全、防火、防风化、防潮湿、防曝光、防挥发。在此前提下,再注意取用方便。放置试剂的地基要高,不宜受强烈太阳光照射,通风要良好。化学试剂的保存应根据试剂的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和潮解性等各不相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妥善存放。

中学化学实验接触到的危险品有以下八类。它们各有特性,必须分开隔离开存放,千万不能混放在一起。这些试剂在实验室中只能放置少量。

1、爆炸品:

三硝基甲苯等,不准与其它种类试剂共同贮存,必须单独放开。

2、氧化剂:

能形成爆炸混合物的物品,如氯化钾、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铵、亚硝酸钠、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铅、过氧化钠、过氧化氢(30%)等。能引起燃烧的物品,如高锰酸钾、铬酸钾、铬酸等。无机氧化剂本身一般是不会燃烧的,但一经受热。受机械作用或受光照射,或与还原剂接触,或受较高能量的辐射,或与酸、碱、水发生作用时,能分解析出活性态氧并产生高热,起助燃作用。促使可燃物质着火燃烧或与可燃物质构成爆炸混合物。因此保管时要特别小心,不准与还原剂或可燃物品放在一起,过氧化物遇水会发生发热分解爆炸,要单独贮存。过氧化物应贮存在阴凉处。

3、自燃品:

有些物品如白磷不经明火接触,被空气氧化时发热温度升高而自身着火燃烧。这种自燃品存放时应注意避光,并与其它试剂分开,白磷应浸入水中贮藏。

4、遇水燃烧物品:

碱金属(钾、钠)、电石(碳化钙)、锌粉等。这些物质与水作用,会产生易燃气体,如果在作用过程中发生的热量不易消散或因接触明火,就会使这些气体着火或爆炸。保管时钾、钠要浸没在煤油中,瓶子的2/3要埋存在有砂子的带盖小瓦罐内,再将瓦罐放在地窑带木盖的方形砖砌坑中(装有白磷和水的瓶子也用此法保存)

5、易燃液体:

这种物品主要是有机试剂,有的与火接触会燃烧,有的甚至离火源较远也会燃烧。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乙醚、甲醇、乙醇(酒精)、乙酸乙酯、松节油等。这些有机试剂应放在一格内,并注意远离火源。

6、易燃固体:

有机化合,如硝化棉、樟脑等和无机物如硫磺、红磷、镁粉、铝粉等都是易燃固体,它们的着火点一般都很低,非常容易着火,必须和其它各类物品隔开存放。

7、有毒品:

一般实验室里剧毒品有三氧化二砷、氟化钠、锑粉、氯仿、四氯化碳、苯胺、硝基苯、氰化钾、氰化钠、升汞等。这类物质少量进入人体,能使我的代谢过程,细胞组织的理化结构发生破坏,形成暂时或永久的病变或致人死亡。其中氰化物、砷化物、升汞等必须专门制订保管、使用制度,严格遵守,并应锁在固定的安全铁橱内,由专人负责,双人双锁。其余的也要和一般试剂分开,妥加保管。

8、腐蚀品:

腐蚀品一般有发烟硝酸、硝酸、浓硫酸、硫酸、五氧化二磷、氢氟酸、氢氧化钾、氨水、甲醛、酚等,都应贮存在有色的玻璃瓶中(氢氟酸应存放在耐酸的塑料瓶中),其中有挥发性的酸应用带磨砂玻璃塞或耐酸耐热的塑料盖的细口瓶盛装,强酸和氨水要分开存放。

保管化学试剂还应注意下列几点:

1、各种试剂应在瓶上贴上标签,注明试剂的名称和规格,标签外涂上石蜡防止标签腐蚀,没有标签的试剂,在没有确切证明是何种试剂时不要使用,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2、有少数用塑料袋或纸包装的试剂,购来后要进行改装,盛放在玻璃瓶内。

3、受光照射而易分解或变质的试剂,如硝酸银、碘化钾、亚硝酸盐、过氧化氢、氨水等要用棕色玻璃瓶装,并放在暗处,液体试剂在冬季要注意防冻。

4、容易潮解按发或风化的试剂,保管时要用石蜡封口。

5、氢氧化钾、氢化钠、氢化钡、碳酸钠、碳酸钾的溶液必须盛装在带有橡皮塞的玻璃瓶中。

化学试剂在试剂架上(或试剂橱内)应按一定顺序排列。有机试剂一般按:烃、醇、醛、酸、醚、酮、酯、糖、含氮化合物、含卤素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等排列。大多数无机试剂先按固体和液体分成两类,然后再按单质、酸、碱、盐分类。单质又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盐类又可按照酸根分为卤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等排列。

配制好的各种溶液,应盛装在细口试剂瓶中,另外放置一格,瓶外贴上标签并涂上石蜡,标签上注明名称、浓度、酸制日期。放置顺序可先按酸、碱、盐、指示剂等类型分开,盐的溶液再按酸根进行排列。

中学化学实验员培训材料

(一)实验室的安全措施

化学实验所用的试剂中有不少是可燃的、有毒的、有腐蚀性的或易爆炸的,实验时所用的仪器大多是玻璃制成,实验操作时往往要用灯火加热。如果实验时粗心大意或不熟悉试剂的性质和有关的安全知识,就会造成事故。因此,教师要严 认真对待实验工作,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告诫学生切不可不懂装懂,麻痹大意或乱动仪器、试剂。只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化学实验室可能发生的事故有着火、爆炸、中毒、触电、割伤和烧伤等。现将发生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一)防火:

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是燃烧的三个条件。实验室的可燃物质有汽油、酒精、乙醚、苯、丙酮、氢气、乙炔等。助燃物质有空气(氧气)、氯气、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等氧化剂。至于火源,实验室内到处都有,如火柴的火焰、灯火、化学能以及经聚焦的日光等。为了防止火灾,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采取下列措施:

1、妥善保管各种可燃物质,将它们与易燃物分开存放。

2、可燃物质和氧化剂必须隔开放置,千万不能混放在一起,氯酸钾、过氧化钠、浓硝酸等强氧化剂等的包装如有损漏,接触到要机物,易燃物会引起火灾,应特别注意防范。

3、实验室保持清洁也与防火有关,例如地面屋角不堆积污物,废液缸内应经常出清,如将氧化物和可燃物质混放在废液缸内,也会引起火灾。

4、使用易产生蒸汽的可燃物质,如酒精、乙醚、汽油等,要防止其蒸汽逸散,实验装置要严格不漏气,蒸馏时一定要保证有效冷却,绝对不能在燃烧的火焰附近转移或添加易燃溶剂。

5、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使用一切加热器具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电器设备检修,防止产生电火花或超负荷、短路、接触不良等原因引起线路程发热而起火。

6、实验室内应备有砂桶、石棉布、灭火器等消防用品,这些用品要放在易取到的地方。万一发生了火灾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冷静,采取有效的灭火方法,严重的火灾要立即报告消防队。扑灭火灾要根据起火的原因和火场周围的情况,及时采取下列有关措施。

⑴起火后,除立即进行灭火外,应停止加热,要关闭通风器,停止通风;要拉开电闸,切断电源,以防电线着火;要移开火区内和周围一切易燃物,以防蔓延。

⑵如果酒精泼翻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湿布或黄砂一盖即能熄灭。若是身上衣服着火,切勿乱跑!可以躺在地上,就地打几个滚,或用麻袋或石棉布包裹,使着火处与空气隔绝,火即熄灭。

⑶根据失火情况,用不同的灭火剂 来扑灭火灾。常用的灭火剂有下列数种:

 水:水如果浇到燃烧物质的表面,使温度迅速下降到燃烧点以下,但要注意有些化学试剂(如金属钾、钠、电石)能和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引起更大的火灾。一般有机溶剂着火后也不可使用水来灭火,若用水会扩大燃烧面积,酿成更大灾害。

 砂土:砂土可以隔绝空气,扑灭火焰,还可以用来盖熄少量易燃液体和一些不宜用水扑灭的化学物品的着火。砂土会损坏有些仪器,如电动机、电器,这类物品着火可用石棉布隔绝空气灭火。实验室应经常准备装有砂土的砂箱或消防箱。里面的砂土必须是干燥和分散的,不准掺杂纸屑等杂物。砂土箱要放在固定的位置,旁边再放铁铲。 灭火器:灭火器要放在很容易取到的地方,通道不得堵塞。常用的灭火器有适用于扑灭普通可燃物初起火灾的酸碱灭火机;扑灭油类起火的泡沫灭火机;扑灭电器设备、小范围油类以及某些化学物品等发生火灾的二氧化碳灭火机。此外还有四氯化碳灭火机、干粉灭火机和“1211”灭火机。

四氯化碳灭火机,对于电器设备,小范围的汽油、丙酮等发生的火灾有较好的灭火作用,当四氯化碳喷射到火焰上,立即蒸发成气体,它比空气重,迅速覆盖在燃烧物表面及其周围,能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和隔绝空气而使火焰熄灭。但是金属钠、钾和镁、铝粉等火灾,切忌使用四氯化碳灭火机,因为四氯化碳和这些灼热的经金属相遇,会发生强列分解,甚至爆炸;电石、乙炔等起火也不能用它来扑救,因为它们相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放出光气一类剧毒气体,还应注意四氯化碳是有毒物质,使用时防止吸入有毒蒸汽。

干粉灭火机是比较新型的灭火机,适用于扑救油类可燃气体、电气设备和遇水易燃物品的初起火灾。机内粉末主要成分碳酸氢钠等盐类物质,并加入适量的润滑剂和防潮剂(如硬脂酸和云母粉、石英粉或滑石粉)。在灭火机里装有二氧化碳,作为喷射动力,喷射出的灭火粉末,由于浓度密集,颗粒微细,盖在固体燃烧物上,能够构成阴碍燃烧的隔离盖,而且热后有会分解出不可燃气体,干粉中还有中断燃烧连锁反应的作用。因此它能迅速灭火。使用时,取下干粉灭火机,在离开燃烧物七、八米处把灭火机竖立在地上,一手握紧喷嘴胶管,另一手用力向上拉起提环向火源靠近,机内就会喷出一股强大的白色粉流,扑灭火焰。

“1211”灭火机是我国试制成功的新型灭火机,特别适用于扑灭油类、有机溶剂、精密仪器等着火。灭火效率高于二氧化碳四倍多,且灭火后不留痕迹。当“1211”灭火剂与燃烧物接触时,因受热而产生溴离子,与燃烧物产生的氢游离基化合,使燃烧连锁反应迅速中止,将火扑灭。这种灭火剂 还的冷却和窒息作用,装有“1211”灭火剂的轻便灭火剂的灭火机使用轻便,保养简单,放在干燥阴凉处,长期有效。

(二)防爆:

实验室内易爆物品很多,它们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金属、钠遇水立即产生易燃气体,同时放出热量,很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红磷经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等都能引起急剧的燃烧和爆炸。臭氧和过氧化合物,氯酸和过氧酸的化合物,氮的氯化物和溴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叠氧化合物和重氮化合物等都是容易分解和有爆炸危险性的物质,保管时必须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在使用化学试剂时也应注意防爆,如切勿将水加入浓硫酸中,点燃氢气时应先检验纯度。实验中如果产生乙炔等可燃性气体和汽油、乙酸、二硫化碳的蒸汽以及使用可燃性粉尘时要格外注意防爆,因为它们和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叫爆炸极限。如乙炔爆炸的下限是2.5%(乙炔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爆炸上限是80.0%;氢气的爆炸下限是4.1%,爆炸上限是74.2%;它们的爆炸限幅都很大。此外,在使用硝酸银和氨水制备银氨铬盐溶液及镀银实验时要特别小心,长期静置或加热银氨铬盐溶液可能生成一种强爆炸性物质。因此,银氨溶液不准长期放置,加热或混和这种溶液时千万不能粗心大意,用完后余下的银氨溶液应加入盐酸,否则容易发生危险。实验室内若使用煤气灯,应该经常检查橡皮管有无断裂之处,使用酒精喷灯前要检查蒸汽出口是否畅通,接管处有否酒精溢出,这些问题都不能忽视。

(三)防毒:

实验室内的防毒工作也不可忽视,有些在实验室里接触到化学试剂时,往往对它们的毒性不太在意,缺乏必要的警惕,这是发生中毒事故的重要原因。有许多物质如处理方法不当、实验操作不熟练,也能引起中毒。其中最容易使人中毒的是有毒气体。中学化学实验时接触的有毒气体有氯气、氯化氢、二氧化硫、氨溴蒸汽和氮的氧化物等,这些气体都对人健康有害。硫化氢是毒性很强的氧体,只要吸入一口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就会麻痹呼吸神经中枢,使人失去知觉。

化学试剂按照它们的毒性可以分成腐蚀剂、剌激剂和神经中毒或血中毒剂三种。腐蚀剂如强酸、强碱和液态溴等,能腐蚀或烧伤皮肤,吸入酸的蒸汽会引起肺水肿而使呼吸困难。刺激剂如砷、锑、汞、能使蛋白质沉淀。毒性气体如氯气、氯化氢、溴蒸汽、硫和氮的氧化物等轻微中毒能引起咳嗽、喉炎、烧痛、气闷等征状,如果深入肺部,即可引起支气管炎。神经中毒或血中毒剂如:无机的氯化物和氢氧酸,能阻碍人体正常的氧化作用,造成内部窒息而死亡。白磷,吸入磷的蒸汽会引起骨疽症,白磷和皮肤接触,会烧伤皮肤;铅和铅的化合物进入人体能损害骨骼,破坏红血球。硝酸盐、草酸和草酸盐、二硫化碳、有机物中的氯仿、四氯化碳、溴甲烷、苯胺、苯酚等都是有毒试剂。

为了防止中毒事故,实验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实验室内应该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使空气畅通,做有毒气体和有烟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2、绝对禁止在实验室内贮放食品可饮食,餐具不能带进实验室,千万不能将烧杯当作茶杯用来盛水喝,因为实验用过的烧杯上常粘有毒物,俗称“烧杯毒”。实验完毕后要用冷水把手洗净后才能离开实验室,洗时不宜用热水,用热水会使皮肤毛孔张开,毒物容易渗入。

3、有害物质不能倒入水槽内,要倒在专设的废液缸内,经过消毒处理后才可弃去。

4、皮肤上有破伤时不能接确有毒物质,否则毒物会经过伤口侵入人体造成中毒。一旦发生中毒,不要慌张,要沉着处理,切不可乱用药物,一般急救方法如下:

⑴有毒物质落在皮肤上,立即用棉花或纱布擦掉,除白磷烧伤外,用大量水冲洗。如果皮肤已有破伤或毒物落入眼睛内,经水冲洗后随即请医生诊治。

⑵误食毒物,常用的解除方法是引起呕吐,给中毒者先服催吐剂,如肥皂水、芥末和水、鸡蛋白、牛奶和食用油等缓和剌激,随后用手指伸入喉部引起呕吐。磷中毒的人不能喝牛奶,可将5~10毫升1%的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水内服,引起呕吐,然后请医生治疗。

⑶吸入毒气,中毒很轻时,通常只要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静息,就可解决。必要时可给予氧气,但切勿随便使用人工呼吸(如果氯气中毒的禁忌进行人工呼吸)。如吸入溴蒸汽、氯气、氯化氢等,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汽以解毒。吸入少量的硫化氢气体而感到头晕时,应该到室外呼吸新鲜的空气。中毒较重者,经过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检查和治疗。

(四)防触电:

在220伏电源的电路里,用两个手指接触,通过人体的电流约2.2毫安,这时能产生触电的感觉。要是用潮湿手指或是浸有溶液的手指接触,由于人体的电阻降低,更容易触电。所以,不能用潮湿的手使用电器设备。为了防止触电,实验室内一切电气装置必须合乎规格,不可把用电器具的软线直接挂钩在电源线上,电气装置的盖子一旦破碎要及时修复;使用电炉不可与金属器皿直接接触,大扫除时应切断电源,并注意不可弄潮电线,当不小心弄潮电线时要待电线干燥后才可使用。室内发生火灾,应立即拉断总开关,否则不能用水或酸碱灭火机、泡沫灭火机灭火。

万一有人触电,先拉下电闸断开电源,或拔下电源插头,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如果开关不在近旁,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或用带绝缘柄的钢丝钳将电线剪断,千万不可以用手去拉触电者,也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物体去挑电线。如果触电者站在高处,在未切断前应采取保护措施,以防触电者摔伤,然后将触电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如发现呼吸困难,必须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请医生前来抢救。

(五)割伤和烧伤的预防和救护。

在实验室内经常用到玻璃仪器,玻璃仪器破损时容易造成割伤。预防割伤应注意下列几点:

1、切割玻璃和玻璃棒时要遵照操作规程,折断较粗的玻璃棒时要用布包好后再用力。玻璃管或棒的两端烧熔使之圆滑,以免使用时发生割伤事故。

2、装置或拆卸仪器时,要防止仪器损坏而割伤。在设计装置时采取防止损坏的措施,如在零件连接处放置有弹性的衬垫等。

3、玻璃管插入橡皮管或橡皮塞时,应注意橡皮管或塞的孔径不可太小,插入时要握住玻璃管靠管或塞的近端,边旋转边插入(事先可蘸些水),切勿用力过猛。

4、使用玻璃仪器前要检查,防止有暗损的仪器割伤手。

5、使用打孔器或用小刀割塞子、橡皮管等材料时应注意防止割伤。

在实验室内,即使有微小的伤口都必须引起重视,否则伤口遇到有毒物质如铅盐、汞盐、氰化物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实验室由于高温(烫伤)或化学药品(化学烧伤)作用都会引起烧伤,不小心将皮肤碰到赤热的坩埚、烧杯、玻璃管等物体接触强热的液体和蒸汽会造成烫伤。皮肤接触到腐蚀性的化学药品,会引起化学烧伤,它的危害更大。

要预防烧伤,必须在实验时谨慎从事,细心处理,切勿使过热物体与身体的任何部位接触,行万不能用手直接取用化学药品。取用危险品时应戴防护手套和防护镜。

实验室内一般伤割的救护:

⑴割伤:在伤口上擦红药水或龙胆紫药水,再用纱布包扎,伤口较大的应立即医治。⑵烫伤:伤口处搽烫伤药膏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擦揩烫伤处,至使皮肤变色,再搽上凡士林或烫伤药膏。

⑶受强酸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冲洗。⑷受浓碱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醋酸溶液可硼酸溶液冲洗。⑸受乙溴腐蚀:立即用苯或甘油洗涤伤处,再用水冲洗。

⑹受磷灼伤:用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或浓高锰酸钾溶液洗,然后进行包扎,切勿用水冲洗。

⑺受氢氟酸腐蚀:先用大量水冲洗,再以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然后用甘油氧化镁涂在布上包扎。

实验室应备有急救箱,供急救时取用,箱内贮放下列药品:

⑴碘酒,5~10%的碘片加以少量碘化钾的酒精溶液,红汞水(2%)或龙胆紫药水(供外伤用)。注意红汞与碘酒不能混合用。

⑵消毒纱布、消毒绷带、消毒药棉、胶布、剪刀、量杯、洗眼壶等。

⑶治烫伤的药膏,消炎膏(涂在伤处可民、防止化脓)、甘油、医用酒精、几士林等。⑷硼酸(2%的水溶液)

⑸碳酸钠或碳酸氢钠(3%的溶液)⑹醋酸(2%的水溶液)

⑺过氧化氢(双氧水)或三氯化铁的酒精溶液(用棉花浸湿后止血用,过氧化氢还可作为外伤消毒杀菌用。

⑻硫酸铜(5%)水溶液或硝酸银(1%)溶液。

⑼高锰酸钾(灰锰养)晶体装在玻璃瓶中,需用时溶于水制成溶液。上述有关药品均应采用药用规格。

中学化学实验员培训材料

(一)中学化学实验的一般技术与方法

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

化学实验经常使用玻璃仪器,如果使用的仪器不洁净就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所以必须保证实验所用的仪器都是洁净的。玻璃仪器的洁净与否,不是从外观上看有没有灰尘,有没有污垢,而是有一定要求的。玻璃仪器使用以前,一般都要用水清洗。洁净的仪器盛满水倾出后,器壁上不留水滴。如器壁上不洁净,有油污等物残留时,水就会形成小滴附着在壁上。只有当水倾出后器壁上不留点滴水渍,成一薄层透明的水膜时,才是洁净的标志。

洗涤玻璃仪器的方法应根据实验 标,污物的性质和沾污的程度而定。附着在玻璃仪器壁上的污物有可溶于水的,有可溶于酸的,也有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洗涤时应根据各种情况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大多数仪器在使用前先要用水洗。在容器内盛水半满,用试管刷在仪器壁的内部上下、左右。前后刷洗,使可溶性物质溶去,也可使附着在仪器壁上的尘垢和其它不溶物质脱落。多数在水里容易溶解,有时可将水加热或直接用热水洗涤。刷洗后,再继续用水冲洗几次。必要时,还要用蒸馏水漂洗。一般污垢不难用如上方法洗去,但油污、有机物和一些特殊物质就需要用其它方法洗涤了。

用水不容易洗去的污垢常用去污粉,肥皂或洗涤剂洗。去污粉是由碳酸钠、白粘土、细砂等混合而成。碳酸钠是一种碱性物质,具有较强的去污能力,细砂有摩擦作用,白粘土有吸附作用,可以增强洗涤效果。使用时,先把要洗涤的仪器用水润湿,洒上去污粉,用刷子刷洗。如果容器外壁有污垢,可用潮湿的刷子蘸一些去污粉去擦洗。经仔细擦洗后,用自来水冲去仪器内外的去污粉直到白色粉末全部冲去为止。普通肥皂粉约含70%高级脂肪酸盐,30%水以及少量盐和填充剂。常用的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成份烷基磺酸钠。它们都有很强的去污能力、润湿和乳化能力。刷洗后都要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在化学实验室里经常使用铬酸钾洗液来洗涤油污。铬酸洗液是硫酸(浓)和重铬酸钾饱和溶液的混合物。制备时方法为将1斤浓硫酸逐渐加入35毫升重铬酸钾饱和溶液而成,里面常有红色针状结晶折出,那就是铬矸。

K2Cr2O7+H2SO4=2CRO3+K2SO4+H2O 铬酸洗液的氧化性很强,对有机物和油污的去污能力特别强。有一些口小、管细的仪器,很难用其它方法洗涤时,可用铬酸洗液。它是一种棕褐色液体,使用时先将仪器用水润湿,加入少量洗液,把仪器倾斜慢慢转动,使仪器内壁全部为洗液润湿,转动数圈将洗液倒回原瓶。再用自来水将仪器壁上的残留洗液洗去,最后用蒸馏水漂洗。

难以洗净的仪器可放入洗液浸泡一段时间,或用经过加热的洗液来清洗。铬酸洗液可以反复使用,直到作为氧化剂的六价铬全部还原转化为三价铬时,溶液的颜色变为绿色。这时它已失去去污能力了,不能再使用。洗液的吸水性很强,应随时盖紧洗液的瓶塞,因吸水后的洗液会降低去污能力。铬酸洗液的腐蚀性很强,使用时应特别小心,沾染在皮肤和衣服上会造成灼伤和腐蚀。

如果已经知道仪器壁上沾着的是某些污垢,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性质对征下药地采用适合的方法处理。例如已知是某些有机物,可用酒精、乙醚、丙酮、苯、汽油等有机溶剂来溶解。盛放过高锰酸钾溶液的器壁上留有一层棕褐色的污垢,这是二氧化锰,可用盐酸处理。熔化硫磺的试管壁上往往凝附着硫,难以用其它方法除去,可用煮沸的石灰水清洗。

难溶的银盐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试管壁上的铜镜可用热的稀硝酸洗,器壁上残留的硫酸钠或硫酸氢钠固体,要加水煮沸使它溶解,趁热倒出。要洗净瓷研钵的污垢,可取少量食盐放在研钵里研磨,然后倒出食盐,再用水洗。瓷蒸发皿和瓷坩埚里的污垢,可用浓硝酸或王水洗。夫论用那种方法洗涤仪器后,都要用自来水将用以洗涤的药剂冲洗干净。必要时再用蒸馏水漂洗。洁净程度要求高的要用蒸馏水漂洗二到三次,把由自来水中带来的钙、镁、铁、氯等离子洗去。已经洗净的仪器决不可以再用布或纸去擦试,否则会有布或纸的纤维残留有器壁上污染仪器。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经济上是否合算。如果为了洗净一件普通仪器而消耗了比它价格还高的药剂,那就不值得了。所以必须注意节约,即使用蒸馏水漂洗也要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要尽可能使用少量有试剂将仪器洗干净。

中学化学实验员培训材料

(一)实验室四类物品的安全防护

一、关于有毒气体的防护

有毒气体的逸散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实验教师或学生分组实验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制取各种不同程度的有毒气体,如氯气、氨气、硫化氢、二氧化氮等,此种类型属人为制造;二是因试剂本身的瓶盖密封不严或揭盖启用等挥发到空气中,如溴蒸汽、氨水、苯酚、甲醛、乙醛等,此种类型属自然挥发。前一种情况可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加以限制,而后一种则只能通过加强管理来控制。因此实验室与药品室应装有良好的通风系统,有条件的可安装通风到桌面和药品橱的高档通风系统。平时要经常开启化学实验室和药品室的门窗。

随着人类对环保问题的普遍关心,有毒气体的防护日益受到重视,化学实验“清洁化”,化学实验“绿色化”,化学实验“微型化”等呼声越来越高,因为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它直接关系到教师与学生的身心健康。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有毒气体的危害,必须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①开动脑筋,改进现有不合理的实验装置,使各种有毒气体的制取尽量密闭化。②加强反应物质的回收和消毒处理。

③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和生成毒性较大以及形成污染的物质。④在无条件的学校最好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操作,操作者最好戴上防护口罩。⑤经常启开保管室、准备室、实验室里的门窗,保证室内空气流通。⑥减少实验试剂的用量。

二、关于易燃物品的防护

化学实验室的易燃物品,有乙醇、乙醚、甲醇、苯、白磷等试剂,以及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稀、乙炔等。因在化学实验中经常要接触上述物质,而一旦使用不慎,极易引起火灾,易燃物品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都是由于平时不规范的操作程序所酿成,因此,必须加强防护意识,规范实验基本操作,确保实验安全。

实验室里的易燃物品可分为自燃和助燃两种类型,所谓自燃是指在无其它任何火源的情况下,物质在常温的空气中自行发热,经过氧化或长时期的积蓄热量,逐渐达到燃点而引起的燃烧现象。所谓助燃,是指易燃物品本身就具有燃烧的条件,借助其它火源而引起的燃烧现象。这两种类型的燃烧现象都普遍存在于化学实验室。如将白磷置于空气中,不久它便会自行发光,着火燃烧;把漂白用的次氯酸钠粉末混于硫代硫酸钠粉末,或把发烟硝酸和苯胺进行调和时,立即着火。某些易燃液体主要是有机溶剂极易挥发成气体,遇明火即燃烧,如汽油、苯、乙醇、乙醚和丙酮等;某些易燃固体的有机物如硝化棉,无机物如硫横、红磷、镁粉和铝粉等,着火点都很低。某些遇水燃烧物品如金属钾、钠、电石和锌粉,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可燃性气体。因此实验教师在给学生授课时,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加强防火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样既体现了爱护学生,又保护了自己,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例如,某实验教师在给任课教师准备红磷与白磷着火点比较的演示实验时,突然觉得脚上有灼烧感,低头一看,见袜子被烧一个小洞,还在冒着缕缕青烟哩。估计在夹取白磷时,不小心掉了一粒白磷在脚背上。又如:在学生分组实验中,一位男生不小心撞翻了正燃着的酒精灯,顿时,实验台上一片火海,男生的袖口也着火了,学生们纷纷惊叫着闪开,在教师的帮助下迅速扑灭了火苗,险些酿成大祸。

水火无情,万一实验室有什么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无论是教师准备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平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遇事头脑要冷静,反应需敏捷,即使事故发生,也可以因预防工作的完善而减少其造成伤害的程度。

要想搞好实验室的工作,除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外,还应熟练掌握易燃物品的性能及用途,预防可能发生的事故。

易燃物品的起火原因大致有下面几种:

① 可燃固体试剂或液体试剂接触火焰或处在高温度下而燃烧。② 能自燃的物品由于接触空气或长时间的氧化作用而燃烧。③ 实验操作不当或工作麻痹大意而引起的燃烧。针对以上几种原因,必须采取以下相应的防护措施:

①实验室应备有最基本的防火器材,如砂包,湿抹布以及各种灭火器材并固定放在便于取用的地方。

②即将起火时,要善于观察,反应迅速,停止加热。

③使用易燃有机溶剂时,一定要远离明火,用后要把瓶盖塞严,放在阴凉的地方保存。④在进行加热或燃烧时,要防止其蒸气的逸散,实验装置要严密不漏气,决不能在燃烧的火焰附近转移或添加易燃物品。

⑤定期检查实验室的易燃试剂,特别是有机试剂,防范于未然。

三、关于易爆物品的防护

易爆物品是指有爆炸性能的固体或凝结状态的液化合物。在化学实验室,许多试剂相混后,可以制造出多种的爆炸物品,它们一般发生在强氧化性物质和还原性物质之间。如硫酸等强酸与氯酸盐,过锰酸盐等混和时,会生成各种游离酸,显出极强的氧化性,当它们接触有机物时会发生爆炸;具有强氧化能力的过氧化物,受热撞击或混入还原性物质或遇水时也可能引起爆炸。在实验室里,一般有机溶剂的沸点与其挥发率成正比关系,因此,低沸点的溶剂在室温时即具有较大的蒸汽压,空气中混有易燃溶剂蒸气达到一定限度时遇火即发生爆炸。

事故 1 :某位女教师在用酸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时,由于忽略了验纯这一关,随意点燃氢气,结果,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500ml 的启普发生器发生爆炸,玻璃碎片四处横飞,幸好这位女教师只是脸部局部受伤,衣服被酸烧穿。

事故 2 :在一次用酸与高锰酸钾反应制取氯气时,由于教师粗心大意,没有发现导管已被堵塞,结果,500ml 的圆底烧瓶发生爆炸,好在距离人较远,只是工作服被酸腐蚀。

仅从上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化学实验教师必须有过硬的实验本领及动手能力,对工作高度负责,熟练掌握实验技术避免实验事故发生。

透彻了解易爆物品及其性质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前提。如硝酸盐、氯酸盐、重铬酸盐、过氧化物等属于还原性物质。苯胺、醇类、醛类、有机酸等属于有机化合物。硫磺、磷、锑、金属粉等属于单质。保存这些物品时,千万不能与强氧化性物质,如高锰酸钾、氯酸钾、浓硝酸等可燃性物品放在一起,应存放在阴凉透风处。在准备实验装置时,一定要仔细检查装置的导管是否堵塞,是否漏气,所用试剂是否张冠李戴,或年久失效,在做氢氧混爆时,最好选用厚玻壁的集气瓶,将玻璃片改换成塑料片。蒸馏液体时,应在烧瓶中放置沸石,防止瀑沸;氯酸钾若混有还原性物质时,只能轻轻压碎而不能敲击,使用各种容易发生爆炸的气体时,要仔细检查其纯度后才能点燃,此类气体与空气混和时,其浓度有一个上限或下限,称为爆炸极限,浓度在这个程度内方可发生爆炸,而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则不发生爆炸,如点燃甲烷跟氧气或空气中的混和物就立即发生爆炸,(甲烷在空气里的爆炸极限是含甲烷 5 - 15 %,在氧气里的爆炸极限是 5.4--59.2%)。总之,在化学实验室,各种事故的发生都有可能,防止事故发生,要取决于实验教师的安全素质及文化素质。

四、关于腐蚀物品的防护

腐蚀是指物质表面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受到破坏的现象。化学实验室中的腐蚀物品即强酸强碱。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酸碱试剂是常用试剂。在试剂的取拿与揭盖,试剂的配制与分发,试剂的回收与清洗等诸多的环节中,我们都要注意熟练地掌握具体的操作步骤,来不得半点马虎。

例如,在一次某教师取拿放在墙角边的浓酸时,由于时间仓促,忽略了拿瓶子的起码规则,顺手只握住了瓶盖,谁知瓶盖没有旋紧,瓶子“砰”地一声掉在地上,半瓶浓酸报销不说还灼伤了皮肤。又如在做学生实验苯酚的性质时,一位学生在加热苯酚和水的混和物的过程中,由于加热不均匀,苯酚液体冲出试管,射向身旁另一位同学,致使该生额角被烧伤,还险些伤及眼睛。这样的事故确属人为,是完全不该发生的,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一般情况下,受强酸腐蚀,轻者局部发红疼痛,中度者烧成水疱,周围大量冲血,重度者可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烧成焦黑色,后期可结成褐色痂皮。受强碱腐蚀,皮肤变白,刺疼,周围红肿,起水疱,重者糜烂。

为防止事故的发生,我们在实验室必须经常提醒自己,你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工作,万事不可大意。对于腐蚀物品的防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进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准备实验必须戴乳胶手套。②取拿试剂瓶必须手握瓶身,倾倒酸碱液必须小心翼翼,切不可将残液留在外壁。③开启液溴、发烟硝酸和浓氨水时,要在通风橱内或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④用胶头滴管取酸碱液时,首先检查胶头是否被腐蚀失效。⑤学生分组实验结束并在课间添加试剂之后桌面一定要用袜布擦干净。⑥如发现工作服沾有酸碱液应立刻脱掉。⑦学生分组实验全部完毕后,应将试剂瓶里残余的酸碱液倒掉,以免腐蚀胶头、瓶签和试剂柜。⑧托盘天平等仪器使用后一定要用毛刷或干袜布擦净。⑨浓酸、浓碱、液溴、苯酚等应放在有塞的玻璃瓶中,瓶盖要严。⑽浓酸、浓碱不要放在高位架上,防止碰翻造成烧伤。

篇3:化学实验室安全培训材料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改革,建设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保证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更使人们对实验室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一所高校来说, 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实验室, 也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因此, 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对高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 必须认真探索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 加强实验室建设, 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这样才能为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培养合格人才, 促进科学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院目前分为化学教研室、物理教研室、材料化学以及材料工程教研室。前几年学院主要工作在于提供全校本科生的物理和化学基础教育。近几年, 随着学院人才引进、学院发展壮大和科研实力的争强, 专业实验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充分解放实验室的生产力, 增强实验室的活力, 如何提高实验室的功能, 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功能的要求, 这些问题解决都有待专业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本文对目前我院材料化学专业实验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对我院材料化学专业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探讨。

1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实验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实验室是为了适应学院专业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从基础化学分支出来的专业实验室。它不仅要承担该专业方向的实验课程, 同时还要承担科研工作和本科生科技立项以及创新实验等开放性实验工作。随着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以及学科建设的需求, 沿用以前基础化学实验室管理体制及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实验室的发展, 且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弊端。

1.1 实验室管理人员少, 难以保证实验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我校材料化学实验室目前就一个实验管理人员, 不仅要负责本专业实验室教学的准备工作, 同时还承担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以及实验室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的日常管理工作。工作量很大, 没有足够的精力对大量的设备、仪器及时的维护和保养。由于实验人员少, 一些大型仪器设备也得不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仪器损坏也很难及时维修, 阻碍了科研和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1.2 实验室空间有限以及实验教学单一、缺少活力, 影响了教学质量提高

材料化学实验室是从基础化学分出来, 实验教学模式还沿用以理论为主, 实验课程为辅的模式。验证性实验多, 动手操作机会少。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结合少, 实验室综合能力差, 独立活动能力弱, 限制了学科交叉、渗透、联合, 影响了新学科的发展, 限制了实验教学的改革。同时由于材料化学实验室空间小, 仪器设备有限, 目前条件也只能满足专业实验课程开设, 很难安排一些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也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3 建立开放性化学实验室的制度还不完善, 学生不能按照正常次序开展创新实验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学生在完成基本实验内容后,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专业选择其他实验, 特别是进行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 自主完成实验教学内容部分自主选题的教学方式。但是, 开放式教学也给实验室管理和教师工作带了一定难度, 例如, 开放实验的时间和专业实验课的时间冲突问题, 开放实验室日常实验管理问题, 一些基本实验仪器使用管理问题等。以往基础化学专业实验室管理模式过于死板, 已经不能适应专业实验室发展, 因此需要对以往的实验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使之适于开放式教学的要求。

2 材料化学专业实验室管理和教学体制改革

上述材料化学实验管理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已经严重影响了专业实验室发展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根据国家对专业实验室发展要求, 参考国内外高等学校实验室的改革情况, 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进行了适当的改革,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 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 建立设备导师负责制和有偿收费制

根据各个实验室的实际科研任务及必须履行的职责。聘请一批素质高, 具有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导师负责科研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充分发挥他们既是教学管理者又是业务带头人的作用。同时把一些大型科研用设备分到本专业个个导师课题组中, 课题组出专人来管理仪器, 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以及维修。其他人使用要得到导师同意方可。仪器设备出现损坏, 使用者要进行适当赔偿, 维修经费由使用者和学院共同承担。这种措施让使用者责、权、利相结合, 层层责任明确, 同时减轻了实验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也提高了大型仪器的开发和利用率。

2.2 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 设立学生助管岗位, 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工作

学生是使用实验室的主体, 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学校根据实验室需要, 设定一定助管岗位, 主要是由一些有科研能力和强烈责任心的研究生来承担。助管人员可以协助实验室管理人员完成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 协助完成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专业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学生管理实验室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爱护和保证实验室安全的强烈责任心, 提高学生的实验室管理能力, 同时对实验室正常运行也起到了一定辅助作用。

2.3 严格实行设备提前预约制和培训持证上岗操作仪器制度

为保证教学、科研的有序进行, 执行仪器使用预约制度, 即根据实际需要, 材料化学实验室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 根据任务来源, 合理安排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 最大限度地达到资源共享, 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使科研和教学共同发展, 相互促进。为了能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技能, 尽量多接触高新仪器设备, 提高使用现代化手段和方法的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同时也考虑到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实验管理人员少, 使用人多, 实验人员工作量大的问题, 材料化学实验室还建立了严格的培训持证上岗操作仪器制度。学生只有经过严格的培训, 经考核合格并由主管仪器的老师签字认可后方可取得上岗证, 允许单独操作相应的仪器。培训采用网络学习与具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主管仪器的教师将大型仪器的操作过程和安全教育制作成网络课程, 放在分析测试中心的主页上供学生学习。也可以进行一些使用仪器的讲座和集体培训。这样就减轻了教师多次重复培训的工作负担, 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为了防止学生出现遗忘的情况, 主管仪器的教师还要根据大型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及自身的实践体会, 制定出详细的操作规程, 并以醒目的镜框悬挂在实验室的显著位置, 供学生参考。自从制度开展以来, 目前还没有出现因使用不当或违反操作造成仪器损坏的事故发生。

2.4 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

为了使实验室的有限场所、仪器设备和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有力地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和实验操作规程。实验室必须拟定《实验室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员守则》《实验指导教师岗位职责》《仪器损坏赔偿制度》等对仪器的使用、保管、赔偿、安全及实验室等方面的工作都有明确的要求, 做到日常工作有据可循, 有规可依。

2.5 建立合理的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

建立开放性化学实验首要的问题就是场地问题, 然后是仪器设备与药品。实验室可根据专业实验课程的开设情况, 设定具体时间和地点让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实验, 开放性化学实验室一般应配置普通常规性仪器药品, 若有其他需求, 可提前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领用, 对某些特殊的设备可到相关的实验室使用。实验室要出台一些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 对不按照规定执行的学生, 要采取一定惩罚措施, 以此来保证开放实验室正常运行。开放实验室的管理主要由学生担任, 教师有限度的参与进去, 实验老师要对开放实验室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

2.6 改革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内容。

按照学科发展需要, 我校材料化学实验室设置了高分子材料、材料化学、复合材料及工艺、等独立的实验课程, 各门课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保证了材料化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性, 使各门课程知识之间相互渗透, 使学生能在更深层次综合理解和掌握所学过的知识。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与理论课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的实验课程体系。为了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在大三下学期开设了综合设计实验, 但是由于实验空间和设备有限, 我们根据实验室自身情况, 把学生创新实验安排各个导师实验室, 由导师指导学生综合设计实验, 即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尽早进入导师科研项目研究中。在实验内容设置上减少陈旧、重复内容, 逐步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及创新性实验, 给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提供广阔的空间, 更注重提高学生思维方式和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校材料化学实验室管理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我们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仍需进一步转变与加强.要因地制宜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学院实验室, 发展有自己特设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把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统一起来, 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投资效益。要从发展教育的高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重视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工作, 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的力度, 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真正成为高素质、复合型、能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建斌, 朱利娟.加强管理与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J].技术与创新管理.2 0 0 8, 2 9 (1) :49~51

[2]范秋梅.提高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J].实验技术与管理.2 0 0 2, 1 9 (2) :136~139

[3]张恭孝, 刘春生.强化实验室管理工作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 0 0 6, (11) :14~15

[4]陈华絮, 杨素娇.高校实验室建设与探讨[J].重点实验室建设.2006, 27 (6) :55~56

[5]王小燕, 林锦明, 何邦平.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军队院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 6 (4) :67~70

[6]何邦平, 王小燕, 林锦明, 等.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创新与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 6 (4) :304~305

篇4:介绍一个材料化学综合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简单了解无水无氧系统的操作;(2)学会简单的有机合成方法;(3)掌握薄层色谱分析及柱色谱提纯的操作;(4)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仪的操作方法与谱图分析。

二、主要的实验仪器和试剂

紫外—可见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磁力搅拌器,真空油泵,气球(冲氩气用),调压电热套,磁子,旋转蒸发仪,两口圆底烧瓶100ml,冷凝管,色谱柱,薄层色谱板。试剂:水杨醛,苯胺或2,6-二异丙基胺,甲醇钠(A.R.),甲苯(A.R.),二氯甲烷(A.R.),石油醚(A.R.),硅胶(200~300目,柱色谱用)。

三、实验步骤

1.配体L的合成。取100ml带有搅拌子两口圆底瓶中,把冷凝管装上,冷凝管顶端用橡皮塞塞好,圆底烧瓶的另一个口也用橡皮塞塞好,用针筒连接真空油泵,抽真空,然后用装有氩气的气球冲满,反复抽充四次,把固定在针筒上的氩气气球插在冷凝管顶端,使系统处于氩气条件下,用注射器取水杨醛0.5ml(4.8mmol)和2,6-二异丙基胺1ml(5.3mmol)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30ml甲苯,冷凝管接通冷凝水后,体系加热回流2h,溶剂冷却,用旋转蒸发仪旋干,不用提纯备用,产率约为87%(见图1)。

图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2.产物L-BF的合成。取配体L 0.281g(1mmol)装入带有搅拌子的两口瓶中,把装置按上一步装好,充入氩气,加入四氢呋喃20ml、在0℃下加入甲醇钠64mg(1.2mmol)缓慢恢复到室温,在该温度下搅拌1h,缓慢加入1.26ml(10mmol)BF。在室温下搅拌,用色谱板和反应原料对比,直至反应原料完全消耗掉。停止反应,用旋状蒸发仪把溶剂蒸干,剩余物用硅胶过柱,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体积比3∶1)作为淋洗液,收集黄色主要产物,除去溶剂得黄色固体0.23g,产率约为70%(见图1)。

3.L-BF的紫外-可见(见图2)和荧光光谱(见图3)分析。把L-BF的THF溶液,测其吸收光谱[λ:358nm]。该位置吸收可归属为分子内部的π-π*电子跃迁[3]。。

四、实验思考与讨论

本实验包括一种光学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后续性质分析的系统性工作。在材料制备过程中学生们能够简单掌握无氧操作的基本步骤;在对产物的检测与提纯过程中涉及薄层板及柱色谱分离技术;在后续的光学性质测试过程中可了解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试原理及相关仪器操作。整个实验过程是有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与实际应用,很好地体现了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宗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F.B.Koyuncu,S.Koyuncu,E.Ozdemir.Synthetic Metals,1005,161,2011.

[2]张树永,贝逸翎,王洪鉴,主编.综合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K.Dhanunjayarao,V.Mukundam,M.Ramesh,K.Venkatasubbaiah.Eur.J.Inorg.Chem,2014:539.

篇5:实验室安全培训辅导材料

章庆丰

安全工程实验室 2012.12.30

实验室安全管理

一、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实行学校、实验中心主任和安全员三级管理。学校负责检查督促,实验室中心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员具体负责本室的安全工作。

二、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及科技服务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实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凡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不得擅自动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安全设施,不准在实验室吸烟,就食,不准随地吐痰。

三、安全工程实验中心存有并使用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气体,并且拥有一些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大型设备的完好率,要求进入本实验中心工作人员及参加实验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或安全教育,入门要登记,离开也要登记,闲杂人员不得入内。

四、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参加实验的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安全条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五、实验室内安全设施、标志必须齐全有效。

六、实验室供电线路的安装必须符合实验教学的需要和安全用电的有关规定,定期检查,及时维修。

七、实验室要做好防火、防触电等工作,要配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八、实验室要采取防盗措施,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非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得进入仪器保管室内。

九、每日最后离室人员要负责检查水、电、门窗等有关设施的关闭情况,确认安全无误,方可离室。节假日前各室人员应进行安全检查,并作好记录。

十、对实验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整改,若发生安全事故,应在采取补救措施的同时如实报有关部门,对造成安全事故者,应根据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十一、实验室工作人员作为实验室安全防护的当然责任者,应随时随地按照本制度进行检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院领导要经常督促检查。

十二、实验中如发生事故,应有急救措施,同时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十三、实验室内严禁烟火,动火需要实验中心主任审批。

十四、充分熟悉安全用具,如灭火器、急救箱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妥加爱护,安全用具及急救药品不准移作它用。

十五、盛药品的容器上应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溶液浓度。

十六、危险药品要专人、专类、专柜保管,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制度。各种危险药品要根据其性能、特点分门别类贮存,并定期进行检查,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十七、不得私自将药品带出实验室。

十八、有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应使用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防护设备。

十九、能产生有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二十、实验室使用化学危险品及同位素要严格执行《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和《剧毒易爆物品管理办法》。

二十一、在储存、使用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气体场所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方能上岗工作。

二十二、仪器设备应有操作规程,特殊岗位还要有安全规程。二

十三、存放及使用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应安装自动监测仪或便携式检测器、能超限报警,进入室内人员应先监测其浓度方可入内,工作时要时时监测。

二十四、实验室要做好三废处理,不能随意散失、遗弃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以免影响破坏环境。二

十五、大型精密仪器要有仪器使用记录。

二十六、做好实验设备的更新工作,计算机5年更新,机电设备20年,电子类15年更新。二

十七、保证实验设备的完好率,出现故障及时维修,作好故障与维修记录。

二十八、实验室要求环境整洁,设备摆放规范,不能存放与实验室无关的设备与杂物。二

十九、实验室有防火、防爆、防盗、防破坏的基本设备和措施。三

十、实验操作室、仪器室、药品室、准备室要分开。

十一、对于违反规定造成事故者,按情节轻重,损失大少,给予行政处分、经济赔偿、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十二、大型精密仪器要有专人管理,仪器所在房间的门窗要有防盗措施,钥匙由专人保管。

十三、未经实验室管理人员许可,不许随意动用实验室仪器设备,凡使用贵重、精密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工作,坚守岗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十四、各个实验室要有安全防火负责人,责任到人。

十五、双休日、节假日和夜间进行实验,必须经实验室主任同意,并至少有二人以上同时工作。寒暑假做好实验室的通风和防护,以防仪器设备锈蚀和霉变。

十六、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灭火器

1、火灾种类:

火灾是指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2、火灾的等级:

特别重大火灾

死亡30人以上

重伤100人以上

直接财产损失1亿元以上

重大火灾

死亡10人以上

重伤50人以上

直接财产损失5千万元以上

较大火灾

死亡3人以上

重伤10人以上

直接财产损失1千万元以上

一般火灾

死亡3人以下

重伤10人以下

直接财产损失1千万元以下

3、着火三要素指:可燃物、氧气、着火热源。相应的灭火方法有四种,即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和抑制法。

4、火灾的类别分为:A、B、C、D、及电火灾,其中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B类火灾指可燃液体、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以及电火灾。

5、灭火介质种类:

灭火介质主要有水、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烟雾、7150,其中可灭A类火灾的灭火剂有水、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烟雾,可灭B类火灾的灭火剂有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烟雾,可灭C类火灾的灭火剂有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烟雾,可灭D类火灾的灭火剂7150或与消防技术人员协商确定,可灭电火的灭火剂有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

6、灭火器储压形式:

灭火器储压形式分为三种,即化学反应式、储气瓶式、储压式。

化学反应式:两种灭火剂混合,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加压。如化学泡沫灭火器。

储气瓶式:气体储存在钢瓶内与灭火剂分开,灭火时,打开钢瓶,气体与灭火剂混合加压的方式,如干粉灭火器。

储压式:灭火剂与气体混合,经常处于加压状态。如CO2灭火器。

7、灭火器的选择:灭火级别的识别方法与火灾种类的选择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分为三种,即严重危险级、普通危险级、轻危险级。

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应由数字和字母组成。数字表示灭火级别的大小,字母表示适用扑救火灾的种类。如灭火器灭火级别为5A,其含义为适合普通危险级灭火场所,灭A类火灾,每A保护面积为15m2。

贵重仪器,精密仪器室最好选择二氧化碳或卤代烷灭火器。一般场所选择干粉灭火器。

8、灭火器的存放与检查:

灭火器压力指针在绿色区间内为完好,否则为过期失效,过期消防器材应及时更换。消防器材放在明显、干燥、通风和便于使用的位置。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名牌必须朝外。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架或箱内,其顶部与地面的高度应小于1.5m,底部与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15m。

9、灭火器的使用:

灭火器前两个字母M“X”,M灭火器,“X”灭火剂种类。灭火器MFZL5含义是储气瓶式5公斤磷酸盐干粉灭火器。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2具,不宜多于5具。

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首先距火源10m 左右时,先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撕下铅封,拔出插销,距离火根2m-3m处。

一手握住橡皮管前部铁环处,另外手压下压把,喷嘴对准火焰根部灭火。

喷嘴左右摇摆,由远至近。

在室外使用时一定注意风向,一定在上风侧喷射。

由于干粉腐蚀性较强,所以贵重仪器,精密仪器起火要慎用。

10、小型火灾能自救可选择使用灭火器灭火,大型火灾不可控制不能自救,以免耽误救火,要及时打119报警。

消火栓

消火栓的使用方法:

1、打开消火栓门,按下消火栓按钮,取下消防水带,向着火点铺设。

2、1人将消防水带一头接口与消火栓阀门出水口相接,水带接口凸头对准出水口凹槽,顺时针旋转即可。

3、另一人奔向起火点,将消防水带另一头接口与消防水枪接口相接,同上。

4、逆时针旋转消火栓阀门。

5、拿好消防水枪对准火焰根部喷水灭火。

煤矿井下空气

煤矿井下空气中有O2、H2、N2、CH4、NH3、CO、CO2、H2S、SO2、NO、NO2等气体,其中有益气体(O2)、有毒气体(NH3、CO、H2S、SO2、NO、NO2)、有害气体(N2、CO2)、易燃易爆气体(H2、CH4)。

储存气体的钢瓶

1、储存气体的钢瓶颜色:

钢瓶内所装气体,钢瓶颜色,字体颜色; 氧气,天蓝色,黑字;

当压力为20MPa,为白色环一道,当压力为

30MPa,为白色环二道

氮气,黑色,黄字;

当压力为20MPa,为白色环一道,当压力为

30MPa,为白色环二道

压缩空气,黑色,白字;

当压力为20MPa,为白色环一道,当压力为

30MPa,为白色环二道

氯气,草绿色,白字;

氢气,深绿色,红字;

当压力为20MPa,为淡黄色环一道,当压

力为30MPa,为淡黄色环二道

氨气,黄色,黑字; 石油液化气,灰色,红字; 乙炔,白色,红字; CH4

棕色

白字;

CO2

铝白色(灰色)黑字;

当压力为20MPa,为黑色环一道 SF6

银灰

字黑 SO2

银灰

字黑 HCl

银灰

字黑 CO

银灰

字黑 H2S

白色

红字

2、钢瓶的结构与附件

钢瓶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

附件主要由气瓶支架、防震胶圈、阀门保护帽、减压阀。

减压阀(氧气表)

1、气体钢瓶减压阀:

在实验室内经常用到氧气、氮气、氢气等气体,使用时通过减压阀使气体压力降到实验所需要的范围,最常用的减压阀为氧气减压阀,简称氧气表。

氧气减压阀:氧气减压阀的高压腔与钢瓶连接,低压腔为气体出口,高压表的示值为钢瓶内储存气体的压力,低压表的出口压力可由调节螺杆控制。

使用时先把减压阀与钢瓶气体出口连接好,不能漏气,先打开钢瓶总开关,然后顺时针转动低压表压力调节螺杆,把出口压力调节到实验所需要的范围。

2、减压阀的安装使用的注意事项:

(1)按使用要求的不同,氧气减压阀有许多规格。最低进口压力不小于出口压力的2.5倍。出口压力规格较多。

(2)安装减压阀时应确定其连接规格是否与钢瓶和使用系统的接头相一致。减压阀与钢瓶采用半球面连接,靠旋紧螺母使二者完全吻合。因此,在使用时应保持两个半球面的光洁,以确保良好的气密效果。安装前可用高压气体吹除灰尘。必要时也可用聚四氟乙烯等材料作垫圈。

(3)氧气减压阀应严禁接触油脂,以免发生火警事故。

(4)停止工作时,应将减压阀中余气放净,然后拧松调节螺杆以免弹性元件长久受压变形。(5)减压阀应避免撞击振动,不可与腐蚀性物质相接触。

3、操作过程:

1、先打开钢瓶总开关,然后顺时针转动低压表压力调节螺杆,使其压缩主弹簧并传动薄膜、弹簧垫块和顶杆而将活门打开。这样进口的高压气体由高压室经节流减压后进入低压室,并经出口通往工作系统。

2、转动调节螺杆,改变活门开启的高度,从而调节高压气体的通过量并达到所需的压力值。

3、减压阀都装有安全阀。它是保护减压阀并使之安全使用的装置,也是减压阀出现故障的信号装置。如果由于活门垫、活门损坏或由于其它原因,导致出口压力自行上升并超过一定许可值时,安全阀会自动打开排气。

4、其它气体减压阀的注意问题:有些气体,例如氮气、空气、氩气等永久性气体,可以采用氧气减压阀。但还有一些气体,如氨等腐蚀性气体,则需要专用减压阀。市面上常见的有氮气、空气、氢气、氨、乙炔、丙烷、水蒸气等专用减压阀。这些减压阀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氧气减压阀基本相同。但是,还应该指出:专用减压阀一般不用于其它气体。为了防止误用,有些专用减压阀与钢瓶之间采用特殊连接口。例如氢气和丙烷均采用左牙螺纹,也称反向螺纹,安装时应特别注意。

氧气储存使用的安全要求

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其瓶体外部有两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用以区别其它气瓶。氧气作为一种理想的助燃气体,广泛应用于焊接和切割中。由于氧气是一种盛装助燃压缩气体的移动式容器,压力高,装卸运输频繁,使用环境杂乱,往往使氧气瓶的使用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一旦发生气瓶爆炸事故,将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一、目前在氧气瓶使用与管理上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隐患:

1.超检验期充装。根据原劳动部《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氧气瓶必须每3年检验一次。其目的是为了及时查清氧气瓶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缺陷和隐患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但目前使

用中氧气瓶超检验期充装的现象较为严重,给安全使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附件损坏、丢失。氧气瓶的附件中有瓶阀、手轮、瓶帽和防震胶圈。瓶帽是为了防止气瓶瓶阀在搬运过程中被撞击而损坏,甚至被撞断使气体高速喷出,推动瓶阀和手轮向前高速飞动造成伤亡事故。防震圈是为了防止气瓶受撞击的一种保护装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弹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明确规定,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带好防护帽。但在实际使用中氧气瓶附件齐全的很少,大多数没有瓶帽、手轮,瓶阀伤痕累累,阀杆被撞弯,甚至严重变形,给安全使用带来严重威胁。

3.太阳曝晒。《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气瓶运输,夏季使用时应防止曝晒。因为氧气瓶的容积是有限的,曝晒会使瓶内介质温度升高,导致瓶内压力骤增,使气瓶处于危险状态。有些用户在运输中没有采取遮阳措施,夏天使用时将氧气瓶置于太阳下暴晒。尤其是夏季公路温度经常达到40多度,倘若气瓶本身存在缺陷,充装过量或者相互撞击,就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4.安全距离不够。《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氧气瓶使用时必须距明火10米以外,贮存时严禁和乙炔瓶、氢气瓶同室存放。许多用户却忽视了这项要求,作业时氧气瓶与热源的距

离不够10米,氧气瓶与氢气瓶、乙炔瓶同室存放的现象。一旦气瓶漏气,遇上明火发生爆炸,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5.野蛮装卸。运输和使用中,野蛮装卸的现象很普遍,如短距离运输时,将氧气瓶用力推倒,然后顺地面滚动;车辆运输时固定不牢,气瓶相互碰撞,从车辆上直接向下推等等。如某市制氧厂用汽车装运氧气瓶到某企业,卸车时将氧气瓶推下撞击到另一只气瓶上,引起两只气瓶同时爆炸。

6,超装。氧气瓶在充装时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操作失误造成超装,使瓶内压力升高,并超过它的许用应力,最后发生过量的塑性变形而爆炸。7.氧气瓶应保留不少于0.05MPa的剩余压力。

二、氧气瓶的安全使用应遵守以下几点:

为保障氧气瓶的使用安全,国家先后颁布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等法规和标准,对氧气瓶的设计、制造、检验、充装和使用

等都做了科学和明确的规定。

1.使用的氧气瓶必须是国家定点厂家生产的。新瓶必须有合格证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出具的检验证书。

2.氧气瓶必须按规定定期检验。超期的气瓶严禁充装。

3.氧气瓶禁止与油脂接触。操作者不能穿有油污过多的工作服,不能用手、油手套和油工具接触氧气瓶及其附件。

氢气储存使用的安全要求

氢气为易燃压缩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能引起燃烧爆炸。氢气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氢气瓶的安全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应制定氢气瓶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并有专人负责气瓶安全工作,定期对气瓶相关人员进行气瓶安全技术培训,培训合格方能上岗。

一、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采购和使用有制造许可证和充装许可证的企业的合格产品。氢气瓶属于特种设备,应当按照规定进行使用登记。使用时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说明书的要求。

2、氢气瓶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库房应采用防爆型电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搬运和使用时轻装轻卸,禁止敲击、碰撞。

3、氢气瓶,必须按规定每3年检验一次,超期未检的气瓶严禁充装和使用。必须专瓶专用,不得挪用及代用。氢气瓶涂深绿色油漆,禁止擅自更改气瓶的颜色标记和钢印。使用前要认真核对气瓶的颜色标记和钢印,以防误用。

4、因生产需要,必须在现场(室内)使用气瓶,其数量不得超过5瓶,且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建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设气窗或排气孔。排气孔应朝向安全地带,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少于3次,事故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少于7次。

5、室内氢气瓶与盛有易燃、易爆、可燃物质及氧化性气体的容器和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8米。与明火或普通电气设备的间距不应小于10米。与空调装置、空气压缩机和通风设备等吸风口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与其他可燃性气体贮存地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

6、要设有固定氢气瓶的支架。多层建筑内使用气瓶,除生产特殊需要外,一般宜布置在顶层靠外墙处。阀门或减压器泄漏时,不得继续使用。阀门损坏时,严禁带压更换阀门。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应保留0.05兆帕以上的余压。

7、若氢气泄漏或着火,应立即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可能的话冷却气瓶并将气瓶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氢火焰不易察觉,救护人员要防止外露皮肤烧伤。

8、禁止穿带钉的鞋和化纤衣物工作,入室最好先除静电。

二、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1.实验室设有专门存放氢气瓶的气瓶房,气瓶用不锈钢支架固定; 2.气瓶附近不得设置热源,搬运时应轻拿轻放,禁止敲击、碰撞气瓶;

3.必须使用专用的减压器。安装减压器时操作者位于出口侧后方,左手托住减 压器调整好角度,与气瓶出口对接好后,右手旋紧螺母,再用扳手再次旋紧;

4.开启气瓶时,将气瓶顶部总阀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2-3 周,减压器总压力力表 显示气瓶内氢气总压,然后沿顺时针方向调节减压阀,安装减压器时操作者 位于出口侧后方,左手托住减压器调整好角度,与气瓶出口对接好后,右手 旋紧螺母,再用扳手再次旋紧; 5.气瓶开启完毕,须用稀肥皂水对接口部位进行检漏,若发现漏气,需继续紧 固,直至不漏为止;

6.阀门或减压器泄漏时,不得继续使用;阀门损坏时,严禁在瓶内有压力的情 况下更换阀门;

7.使用完毕,关气时先沿逆时针方向松开减压阀,再沿顺时针方向关闭总阀门。

无油空气压缩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QWWJ-400 型无油空气压缩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1.空压机工作环境要求清洁、干燥、通风、无污染和腐蚀性气体;

2.空压机必须单独设置保护地线,并与机体相连,确保机器与大地良好连接; 3.开机前必须先核实该设备的电压等级220V确定无误后方可通电运行; 4.通电后,关闭空压机背面左下方放水阀,打开左上方压缩气体出口阀; 5.将电源开关推至“ON”,电源指示灯亮,空压机开始工作。气罐压力表读数 不断增大,沿顺时针方向调节减压阀,把输出压力设定到要求值;

6.当气罐压力达到设定值后,空压机主机将停止运转,待气罐压力小于设定值 时,主机将自行启动,恢复工作;

7.空压机、缸体、缸盖均有较高温度,操作者不得靠近或触摸,以免烫伤。空 压机排出压缩气流有较高压力,应防止高压气流损伤;

8.严禁在空压机工作时,带压、带电拆卸、紧固、维修空压机零部件,如发生 意外断电,应首先将罐内压缩空气排放干净后再给机器送电;

9.实验结束,关机时将电源开关拉至“OFF”即使可。

氮气储存使用的安全要求

一、氮气瓶安全管理要求:

1、有掌握气瓶安全知识的专人负责气瓶安全管理工作;

2、制定相应的气瓶安全管理制度;

3、制定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4、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5、定期对气瓶的储存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二、氮气瓶储存安全要求

1、应置于专用仓库储存,气瓶仓库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2、仓库内不得有地沟、暗道;

3、严禁明火和其他热源,避免阳光直射;

4、仓库内应通风、干燥,控制仓库的最高温度;

5、空瓶与实瓶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6、附近设置防毒面具或灭火器材;

7、配戴好瓶帽,严禁敲击、碰撞;

8、气瓶应2年检查一次;

三、氮气瓶使用安全要求

1、必须使用专用的减压器。安装减压器时操作者位于出口侧后方,面对压力表,左 手托住减压器调整好角度,与使用阀出口对接好后,右手旋紧螺母,再用 扳手再次旋紧;

2、把减压器输出口接到外部设备上,然后打开减压阀,把减压器设定到要求的输送压力;

3、开启完毕,须用稀肥皂水对接口部位进行检漏,若发现漏气,需继续紧固,直至不漏为止;

4、阀门或减压器泄漏时,不得继续使用;阀门损坏时,严禁在罐内有压力的情 况下更换阀门;

5、使用完毕,关气时先沿逆时针方向松开减压阀,再沿顺时针方向关闭使用阀 ;

6、气瓶应有余压0.05MPa

7、严禁带压拆卸。

甲烷等易燃易爆气体钢瓶储存的安全要求

1、严禁受热。不能把气瓶放在烈日下曝晒或者靠近其它热源,与明火更要保持定的安全距离,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仓库储存要保持通风。露天放置要用不燃材料搭建临时遮阳施设,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水喷湿房顶,降低环境温度。发生火灾的地方如果存有气瓶,应着重考虑先撤出气瓶,以防受热膨胀爆炸,扩大火势或伤人。

2、气瓶阀门应旋紧,不得泄漏。

3、严禁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堆放在一起。

4、不得将互相抵触的钢瓶混存放置。如氢气钢瓶与氯气钢瓶、氢气钢瓶与氧气钢瓶、液氯钢瓶与液氨钢瓶等,均不得混存在一处;否则会由于各自漏气时在光和其它条件下引起燃烧或爆炸.5、戴上并旋紧瓶帽。瓶帽是保护瓶阀的装置。瓶颈一旦断裂,气体会高速逸出。如果氧气瓶涂有油脂,氧气在高速逸出时就会发生强烈氧化而引起燃烧。其它易燃气体高速逸出时还会产生静电放电,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6、气瓶应按规定涂色,标志一定要明显。国家规定的气瓶漆色标准是:氧气瓶为天蓝色,氢气瓶为深绿色,氮气瓶为黑色,石油气瓶为灰色,氯气瓶为草绿色,二氧化碳瓶为铝白色,乙炔气瓶为白色。

7、放置易燃易爆气瓶的场所应根据数量的多少设置足够数量小型灭火器材。

一氧化碳气体储存使用的安全要求

1、瓶装一氧化碳为高压充装气体,使用时应经减压降压后方可使用,使用前必须给气体管道用氮气试压、用肥皂水试漏,氦气保压试漏,确保气体管道不泄露。工作环境应保持通风,并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报警器应定期用一氧化碳标准气体校准。

2、移动和搬运一氧化碳钢瓶,应带好钢瓶瓶帽,使用钢瓶专用手推车搬动,并用铁链固定好钢瓶,确保不损坏气瓶阀门组件。长途运输时应聘请谱源气体等专业气体经销商用危险品运输车辆运输。

3、包装的一氧化碳气瓶上均有使用的年限,凡到期的气瓶必须委托相应经销商送往有部门进行安全检验,方能继续使用。

4、每瓶气体在使用到尾气时,应保留瓶内余压在0.5MPa,最小不得低于0.25MPa余压,应将瓶阀关闭,以保证气体质量和使用安全。

5、瓶装一氧化碳在运输储存、使用时都应分类堆放,严禁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堆放在一起,不准靠近明火和热源,应做到勿近火、勿沾油腊、勿爆晒、勿重抛、勿撞击,严禁在一氧化碳气瓶身上进行引弧或电弧,严禁野蛮装卸。

6、危险特性:剧毒、易燃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空气中可燃范围:12.5%~74%。人体吸入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是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缺氧和窒息,严重的造成死亡。一氧化碳着火时首先要关闭钢瓶的阀门以切断气体来源,灭火可以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和雾状水。

7、安全防护:一氧化碳气瓶要存放在阴凉通风良好之处,远离火源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在搬运中严防碰撞。进入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场所时,须戴送风式防毒面具,而且要专人监护。着火时先关闭气瓶瓶阀,再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和雾状灭火。

8、仪器必须有2人以上人员一起工作,起到互相监护作用。

9、禁止穿带钉的鞋和化纤衣物工作,入室最好先除静电。

汞储存使用的安全要求

一、汞气对环境的污染

(一)汞的性质

汞是惟一的液态金属,它外观呈银色,并能象水样流动,又称水银,又是剧毒物质。金属汞几乎不溶于水,20℃时汞的溶解度仅20μg/L,汞的密度为13.55g/cm3,二价汞离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汞在常温下挥发性很大,产生的汞蒸气是单分子状态存在的,而且汞在空气中的饱和浓度较大,在5~30℃时汞蒸气分压力是0.04~0.37Pa,而饱和浓度是3.52~29.5mg/m3,汞的气化热为271.7J/g。

汞是工农业生产中最广使用的金属之一,如仪表行业中温度计、血压计、差压计(气压计)与电气器材中荧光灯、整流管等。

(二)汞气对环境的污染及危害

1、地面流汞的常见原因:由于操作不小心玻璃管砸碎,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空压机压力过大等,使汞逸到地面,其中大的颗粒可用吸管、真空泵吸汞器将汞回收,而主要遗漏的是肉眼不易觉察的细小微粒。

2、由于汞在常温下即能蒸发,呈蒸气状态,这是造成车间或实验室汞污染的主要原因。逸出来的汞蒸气是随气流移动,它比空气重六倍,附着力强,易吸附在作业场所的墙壁、用具、天花板上。

3、汞蒸气具有剧毒,空气中汞蒸气有高度扩散性和较高的脂溶性,当人吸入后可被肺泡完全吸收,并通过血液循环运载全身,因此长期工作在汞蒸汽环境中会引起汞中毒。

4、国家规定最高允许汞实验室空气中的汞蒸气浓度为0.01mg/m3

二、地面汞的处理方法

1、消除地面流汞 可使用硫黄粉散布地面清扫,但作用缓慢,效果不明显。

2、采用2%稀硝酸消除地面流散汞污染,就-是利用化学法使金属汞转变为汞盐,使污染源不再蒸发成汞蒸气,并对已存在的汞蒸气,采用加热熏碘法净化汞蒸气,生成不易挥发的碘化汞。

3、用20%三氯化钙洛液效果较为满意,但缺点是用后地面成酱油色,且腻滑,并对物体有腐蚀作用。

三、汞蒸气的处理方法

1、碘络合法净化含汞烟气

2、硫酸洗涤法净化含汞烟气

3、二氧化锰吸收法

4、高锰酸钾吸收法

5、充氯活性炭净化法 充氯活性炭净化法

采用充氯活性炭吸附含汞的空气,氯与汞作用生成氯化汞,含汞蒸气的空气经吸附器处理后直接排入大气中。此法的净化效率可达99.9%。

实验室能排风,抽出的空气经净化后方能排放。排风扇应安设前置吸附器。

防灾减灾

1、安全色,根据GB2893-2001《安全色》的规定,安全色适用于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建筑业以及仓库、医院、剧场等公共场所。但不包括灯光、荧光颜色和航空、航海、内河航运所用的颜色。

为了使人们对周围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环境、设备引起注意,需要涂以醒目的安全色,提高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警惕。统一使用安全色,能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借助所熟悉的安全色含义,识别危险部位,尽快采取措施,提高自控能力,有助于防止发生事故。安全色有红、黄、蓝、绿四种。四种安全色的含义是: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也表示防火);

黄色表示警告、注意;

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

2、有可能产生伤害的场所,如电伤、烫伤、烧伤、气体中毒、化学液体腐蚀等,要配置急救箱。

3、使用氧气、氢气、甲烷、CO气体钢瓶及使用汞的场所,人员一定要经过安全技术培训。

4、实验人员要充分熟悉安全用具,如灭火器、消火栓、急救箱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

5、如CO气体泄露,应立即戴上送风式防毒面具,打开装有CO吸附剂的排风扇。

6、如金属汞洒落到地面,首先用真空泵吸汞器将汞回收,用20%三氯化钙洛液清扫地面,打开装有充氯活性炭的排风扇。

7、使用氢气瓶的房间,防爆排风扇要安设在房间的上部。

8、若氢气泄漏或着火,应立即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篇6:化学实验室安全培训材料

实验室是从事科研学习的主要场所,凡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规范实验操作规程,根据《化学研究所安全保卫责任制暂行规定》、《化学研究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安全及安全员管理的各项规定,结合实验室开展实验的特点,制定本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二、在实验室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化学危险品安全知识和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规程,熟悉实验室安全制度和其他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

三、对新进实验室的实验人员或短时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的人员,各课题组应结合即将开展的实验特点,有责任和义务组织新进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指导及培训。安全培训包括:即将开展实验的操作规范;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器具(防护镜、口罩、手套等)的使用方法;室内水、电、气的总开关所在位置及使用方法;疏散通道和自己所在位置的疏散方向;安全设施(如灭火器、灭火沙、灭火毯、急救药箱等)的位置及使用方法等。

四、实验室化学试剂(包括剧毒药品)管理应按化学所化学试剂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所有化学试剂须保持清晰标签,严禁往下水口、垃圾道倾倒,做到及时收集和处理。

气体钢瓶必须放置在钢瓶架上并固定,严格遵守使用钢瓶的操作规程。

五、随时监控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不得使用运行状态不正常的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有待修的实验设备需贴标签标注;不得遮挡实验室的电闸箱、天然气阀门和给水阀门等控制仪表。

六、实验进行中操作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实验室。如必须短时离开,应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保障,保证仪器可靠运行,离开时必须委托他人暂时代管。

七、非工作需要不得安排过夜实验。因需要必须安排过夜实验时,尽可能有2人或2人以上同在,确保实验过程中有人值守。

八、最后离开实验室的人员,有责任检查水、电、气及门窗等安全情况。

九、若发现严重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课题组长,并做出相应整改措施。实验室发生事故时应立即报告化学所安全保卫部门,及时开展事故处置。

十、实验室设安全小组。安全小组由安全组长、每个课题组安排的安全员及实验室行政秘书组成。行政秘书协助安全组长组织协调实验室的各项安全措施。

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实行《高技术材料实验室安全巡查程序》,巡查工作由安全小组组织开展。

十一、对认真履行实验室安全职责的人员,实验室应在各项奖励的提名中予以充分考虑。

十二、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上一篇:媒体称发改委正调研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车改革下一篇:复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