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采用四个基本模块

2024-04-30

课堂教学采用四个基本模块(精选10篇)

篇1:课堂教学采用四个基本模块

一、课堂教学采用四个基本模块:目标定位“准”,自主学习“实”,合作探究“深”,训练提升“活”,围绕四个问题“让学生获得多少,让学生多长时间获得,让学生怎样获得,怎样达成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策略:三个给予、三个不讲、三个当堂。

“三个给予”:课堂上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给予学生动手的时间;“三个不讲”:学生自主学习能解决的问题不讲,小组合作能解决的问题不讲,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在学生未讲之前老师不讲;

“三个当堂”:作业当堂完成,知识点当堂讲清,重点难点当堂落实。

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上好一节小学语文课,使学生健康成长?有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可以看出,小学童年生活对孩子有多么的重要。下面本人就从四个方面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课堂教学要“求真”

学生的主体作用概括为学习求真、生活求真、做人求真三个方面。所谓“求真”就是“求是”,去不断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新课程改革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否定对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所谓真,首先是讲真理,教师所教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是真理,和同学们共同研究、探索的科学也是真理;其次是真实,课堂要有真实性,它追求教与学的实际效果;最后要真诚,真诚地对待学生。

语文教学中的“求真”,就是要求我们老师要真实地呈现出文本思路,真实地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老师不论在基础知识以及阅读过程中的教学,还是作文中的指导,只有把“真”展现出来了,而后又去引导学生体现“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允许做的,什么是有悖道德和法律的,这样,在学习中才能真正健康、快速地成长起来。

二 课堂教学要“务实”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它强调教育要实实在在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行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所谓务实,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探究、体验、交流等创新的教育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成为强大的学习动力,以此提高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营造融洽、平等、民主的教与学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把知识性、人文性、审美性巧妙地融合起来,给学生体验真情实感的课堂,使课堂教学中的真与实得到和谐的、完美的统一。

今天我们重提三个“实”,即“真实、朴实、扎实”。是很有针对性的。语文课堂的虚假成分往往很多,有效成分减少,再有就是形式主义,不注重结果,尤其是公开课。语文教学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思的训练。人文性是需要的,但不能一味地人文,也需要基础,两者不可偏废。

三 课堂上必须有“情感”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能感动人的课,感动学生,感动自己,感动听课者。充满情感的语文课,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使学生热爱语文,喜欢语文,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充满激情呢?

1.立足教材,提倡读中感悟

语文不像其他学科,它必须立足于教材。每一篇文章涵盖的知识面很广,可以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可挖掘的资源非常多。但语文课终究还是语文课,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能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因此,语文具备了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征。怎样来体现这两大特征呢?读中感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以教学《鸟的天堂》为例,首先让学生先读读赞美大榕树的段落,然后问:“你是如何体会到的?”学生划下自认为美的句子,并注上符号。全班交流时,边读边品味:“卧”字好在哪儿?“近看”、“远看”都写出了榕树的什么?“不可计数”指什么?„„并在黑板上画一画,让学生读一读,师生一起分享点滴的感受,体会作者用字的巧妙性。可以说品读课文精彩片断是一节课的精华所在,只有读透了才悟得出,只有悟得出才能有感情地读出来,最终使教学资源——师、生、文本在对话中得以开发和利用。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性,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记一味地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激发他们阅读欲望和动机,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和“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氛围。

3.教学中要注重“融情”

在教学中教师适时地融入自己的某些情感,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用自己的情感融化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唤醒学生的心。

四 课堂中要“关爱”学生

1.爱的平等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把精力放在成绩好的同学身上,特别是公开课,为了追求良好的效果,忽视了对后进生的关心。其实,每个学生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老师的关心和呵护是心灵中宝贵的阳光。不仅如此,后进生更需要给予他们关爱。当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后就会激起学习的热情。

2.爱的巧妙

爱是无声的语言,尤其是课堂上,老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学生是非常敏感的,只要我们在一些细节上给予修饰和强化,我们就能让这些巧妙的“爱”发挥它们的作用。例如,上课时称呼学生为“孩子们”,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这就是一种爱;用一种爱的眼神去鼓励学生学习,这也是一种爱;实施有效的激励评价,也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这也是一种爱„„

总之,我希望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每节课都能验证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足迹,给孩子们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可以说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最好的,只要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灵活运用,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篇2:课堂教学采用四个基本模块

杨鹤龄

第一个环节:计划制定

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是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首要一环,应力争做到:(1)集思广益,统一认识。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不应是个人行为。个别管理者闭门造车制定出来的计划往往脱离实际。在制定计划时应按着“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程序进行。这样可以保证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使其起到“统一认识、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作用。(2)目标明确,层层分解,责任到人。教学目标管理体制一般应该是:学校工作目标管理→教务处工作目标管理→学科组工作目标管理→备课组工作目标管理→教师个人工作目标管理。第二个环节:实施

实施是教学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在这阶段应做如下四方面的管理工作:(1)组织工作。①建立有效的教学组织机构。即实行以年级组为基层行政组织,年级组和学科组交叉进行教学管理的体制:年级组对教育、教学实行全面管理,而学科组则主要负责组织、指导、协调、评价教师的教研工作。②建立和健全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即修定或制定有关教学方面的一些制度,如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标准及具体规定和要求等。这对规范教学人员的行为,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可起到保证作用。③明确规定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进程。(2)培训工作。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举办各类教师培训班。如:新教师岗前培训;综合活动课实验培训;课程设置改革实验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等。(3)指导工作。即上一级教学管理者根据工作目标,管理计划,对下一级管理者进行指导、点拨、帮助。(4)协调工作。即教学管理者在教学工作计划实施过程中,本着减少内耗,提高效率的原则,经常协调好教学管理系统内与外、组织与组织、组织和个人、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第三个环节:检查与评价

教学检查与评价是学校教学管理过程的中介环节。检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工作计划实施的进展和效果;教学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教学工作的质量分析;各级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发挥管理职能作用的情况等等。第四个环节:总结与处理

篇3:课堂教学采用四个基本模块

一、模块教学主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所谓模块教学主线是指教师在模块学习目标的引领下, 在把握教学内容特点和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 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思路, 是教师教学观的反映。设计明晰、合理的课堂教学主线须符合以下要求。

1. 要围绕目标, 紧紧抓住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学情进行设计:

模块学习目标是模块教学的灵魂, 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 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 而模块教学主线是服务于学习目标, 基于教学内容的功能与特点、学生独特的学情而设计形成的教学思路。因此, 设计模块教学主线, 教师首先要明确不同方面学习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找出并确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学习目标, 以使模块教学主线能够紧紧围绕这一核心目标进行设计, 使学生在达成核心目标的同时, 也达成其他方面的学习目标;其次, 要通过反复钻研教学内容, 明确其特点与功能, 理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奠定基础;最后,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 包括学习的兴趣、动机、运动的水平与能力等, 以使教师能够从可接受性和乐接受性的角度, 思考教学主线的设计。只有围绕模块教学的核心目标, 紧紧抓住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学情, 设计教学主线, 才能在模块教学中最接近学生起点并带领学生走向离他们最远的终点。

2. 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程序:科学、

合理的教学程序是学生有效达成目标的重要保证。所谓科学、合理, 一是指模块教学主线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以使模块教学活动能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开;二是指模块教学主线的设计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独特学情, 以使模块教学活动能够由点及面、由此及彼地展开。这样, 学生所学的就不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 而是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在设计模块教学主线时, 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以相关成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参照, 通过或延用、或适当变化、或组合其中的某一或某些教学程序, 确定模块教学的基本程序, 从而使所确定的教学程序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和教师的教学风格, 切合学生实际, 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只有这样, 才能以最简洁的方式, 带给学生最丰厚的收成。

3. 要能调动学生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围绕核心学习目标设计模块教学主线时, 并不排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而是要更加关注这些方面目标的实现。一方面, 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是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基础条件, 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发挥动力、调节和疏导的功能;另一方面, 学生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是建立在认知因素的参与和深化的基础上的。因此, 在设计模块教学主线时, 要有机、有度、有效地渗透情感的体验与培养。有机, 是指有机渗透在运动技能目标的实现过程之中;有度, 是指适可而止, 不要把情感的体验与培养无限扩大, 而把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与运用当做陪衬;有效, 是指讲求实效, 不图表面热闹。这样, 才能以最简捷的线条调动学生最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模块教学主线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1. 抓激情点、由浅入深, 以教学比赛设

计为主线:以教学比赛设计为主线, 就是要求教师抓住学生学习的激情点, 通过设计不同规则与要求的系列教学比赛,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不断产生学习需要, 并据此引领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运用。

比如, 在高二第一学期男生篮球模块教学的前期, 通过设置相应规则的半场“三对三”教学比赛, 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的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分组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并通过已有知识与技能的复习提高以及组内比赛等方法解决相应问题;在中期, 设置相应规则下组间半场四对四的教学比赛, 学生通过比赛及其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明确各个学习小组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新知的学习与运用、组内比赛等活动解决问题;在后期, 设置相应规则下全场五对五的教学比赛, 学生通过比赛及其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明确各个学习小组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组内比赛等活动解决问题。这种紧抓学生学习“激情点”, 以“尝试性教学比赛——诊断性教学比赛——总结性教学比赛”为主线的模块教学, 能够由浅入深地连接篮球知识与技能以及体能发展等内容的学习, 使模块教学的各个部分形成有机的整体, 在为学生提供真实、丰富的运动体验的同时, 有效促进所学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2. 抓关键点、由表及里, 以战术意识培养为主线:

以战术意识培养为主线, 就是要求教师从教学内容的整体价值出发, 紧紧抓住“战术意识”这一关键点, 由表及里, 使学生在对所学战术的“了解——理解——见解”的过程中, 提高运动水平、体验快乐与成功。

比如, 在高二第二学期男生篮球模块教学的前期, 首先, 通过比赛欣赏、讨论、讲解进行篮球运动特点的教学, 使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空间对抗、内容多元、多变综合、健身增智的特点及比赛规则、基本技巧有一定的了解;其次, 通过半场三对三比赛和游戏, 加深学生对篮球运动特点的体验并提高对技、战术的认识。在中前期, 首先, 通过讨论、演练, 明确三攻二、二防三的战术方法;最后, 通过与之匹配的游戏与特殊规则的比赛, 体验三攻二、二防三战术, 并根据出现的问题, 对学生已有的运、传、投等技术进行复习, 提高运用能力和战术意识, 以促进战术意图的顺利实施。在中期和中后期, 在战术意图的引领下, 学习急停跳投、持球突破、双手胸前高吊传接球等技术, 使学生知道应对实战中具体情景的策略与方法, 懂得技术应围绕战术意图进行运用, 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技、战术的理解。在后期, 通过特定规则的班内联赛, 提高学生的战术意识和技能水平, 形成对所学战术的见解。这种从篮球运动的整体价值出发, 以学生对所学战术的“了解——理解——见解”为主线的模块教学, 能够使所学技战术相互渗透与融合, 使学生由表及里地进行学习, 从而提高运动水平和体验快乐与成功。

3. 抓创新点、由易到难, 以动作创编设计为主线:

以动作创编为主线, 要求教师紧紧抓住教材创新价值的特点, 通过由易到难的动作创编, 将相关理论知识学习、运动欣赏、技能学习与训练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

比如, 在高二健美操模块教学的前期, 首先, 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互教, 复习基本动作与套路动作, 以了解学生水平并进行异质分组;其次, 结合运动欣赏, 进行创编理论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健美操运动的特点和创编知识;最后, 以所学的某一单个动作为原型, 运用创编知识, 通过改编脚步、手臂动作, 或增加头颈部、髋部、腰部动作创编出多个新动作并展示, 提高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认识和加深对创编知识的理解。在中前期和中期, 通过教师带领和学生互教的方式学习大众二级健美操, 同时以所学的某一组合动作为原型, 举一反三, 对原型进行加工、移植、对比和再创造, 完成1×8拍组合动作的创编和展示, 使学生明确组合动作的创编方法和连接设计的方法, 进一步开拓创编思路。在中后期, 首先, 教师提出创编4×8拍健身操组合动作的任务, 并提供一个4×8拍的乐段, 要求学生创编4×8拍健身操组合动作;其次,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结合健美操欣赏, 根据所确定的主题, 设计方案, 明确核心动作、风格动作、队形变化及小组分工;再次, 收集素材、实施创编;最后, 反复练习, 修改完善。在后期, 学生展示成果, 师生共同评价与总结。这种从教材内容的创新点出发, 以由易到难的“单个动作创编——1×8拍动作创编——4×8拍动作创编”为主线的模块教学, 将创编知识与方法、运动欣赏、套路等学习有机联成一个整体, 使学生在掌握与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交往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得到培养。

4. 抓生活结合点、由点及面, 以主题活动设计为主线:

体育教学强调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可以以主题活动设计为主线, 抓住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 由点及面展开教学活动, 使主题活动的各部分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形成合力。

比如, 在高三第一学期男生篮球模块教学中, 在“全员参与、自主设计”阶段, 首先, 教师阐明主题活动的作用与意义及其目的与任务;其次, 协助学生分组、推荐组长和确定队名;最后, 各学习小组根据实际, 按要求完成比赛的组织工作。在“自定规则、合作学练”阶段, 首先, 学习篮球规则与裁判法, 各队队长商定比赛规则;其次, 复习运、传、投技术, 三攻二、二防三战术, 并结合组内比赛进行裁判实践与相关角色的担任;最后, 学习快攻和联防战术, 并结合教学比赛进行裁判实践与相关角色的担任。在“自主裁判、自主比赛”阶段, 首先, 由教师和各小组长成立“竞赛委员会”, 负责处理比赛中的相关事宜;其次, 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 按照要求, 担任相应的角色, 并积极参与比赛活动, 各小组对每次课中小组成员的行为表现进行记录和评定;最后, 各小组成员自评和互评, 教师总结与颁奖。这种紧抓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 以主题活动为主线的模块教学, 通过“全员参与、自主设计——自定规则、合作学练——自主裁判、自主比赛”的教学过程, 使活动的各部分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形成合力;使学生在富有生活化气息的学练氛围中, 掌握知识与技能、增强信心、尊重人格、激发潜能。

5. 抓迁移点、由此及彼, 以教学内容的组合设计为主线:

以教学内容的组合设计为主线, 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充分了解新知与新知、新知与旧知、新知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 由此及彼地展开教学活动, 使学生先前习得的知识能够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而后续知识的学习又能促进先前习得知识的巩固与拓展, 从而提高模块教学效益。

比如, 在高二田径模块中, 第一, 学习田径技术原理, 使学生初步了解田径技术原理及方法。第二, 学习加速跑、途中跑技术, 使学生在掌握动作、提高快速跑能力的同时, 更加具体、深刻地理解快速跑技术原理及方法。第三, 学习挺身式跳远动作, 从而将先前形成的快速跑技能迁移到跳远学习之中, 促进跳远技能的掌握, 并在跳远学习中巩固快速跑动作和理解跳远技术原理。第四, 学习站立式起跑和掷实心球, 在学习起跑时, 以足球代替实心球, 结合模仿足球掷界外球动作的掷远、掷准练习, 进行起跑抢球、起跑追球等练习, 使学生在掌握起跑动作的同时, 为后续掷实心球动作的学习做好铺垫;在学习掷实心球时, 结合捡球进行起跑练习, 使学生在掌握掷实心球动作的同时, 巩固起跑动作和提高反应速度。第五, 学习快速跑的冲刺跑、全程跑和耐久跑, 在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的基础上, 通过两者的比较、讨论与分析、动作体验等, 激活学生经验, 帮助学生理解跑的动作原理, 并形成正确的耐久跑动作。第六, 通过规则学习和班级运动会, 提高学习能动性, 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运用, 同时收集比赛成绩, 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这种从所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入手, 通过教学内容的组合, 实现了教学内容间的有效迁移, 提高了教学效率, 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篇4:课堂教学采用四个基本模块

关键词:大学英语;模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75

为了适应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要求,教育部于2007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第三次改革。该要求提出了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即各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基于计算机现代技术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

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积极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的是探索以“慕课”为教学理念和“翻转课堂”为教学载体的自主学习模式,有的是依据本校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分级教学等。无论是哪种改革,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和提高高校公共英语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

1模块教学的内涵

模块教学最早是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国外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目的是进行技能培训。模块教学理论是以美国贝塔朗菲提出的“系统整体观念”为基础的,核心就是“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模块”一词本意是指能够组成更大物体的组件之一,应用到教学领域指的就是“一门课程中可以进行独立学习的单元或模块”,即将一门学科中具有类似功能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模块,使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其中,每个模块都是相对独立、并且完整的个体,但是模块与模块之间又联系紧密,相互影响。模块教学以灵活性、实践性和主体性等优点,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2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是“耗时低效”的状态,只注重学生的整体性,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课堂教学也一直是老师主宰的“一言堂”模式。教师在台上单方向讲授,学生在台下被动接受,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受到了严重限制,学生很难主动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师生在课堂上交互性差。而且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阅读、轻听说,使得大部分学生尽管能通过四、六级考试,但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非常差,说不出,听不懂英语是普遍现象。显然,传统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此外,由于每个教师的精力有限,因此,不管老师怎么用心,平分到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各部分的关注肯定不够,这样肯定不利于学生英语单项应用能力的大幅提升。而且现在社会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的认可,使得学校和学生过分看中卷面成绩和英语证书的取得,而忽视英语的听力和口语等实用能力。在这种现状下,采用模块式这种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3模块教学的优势

模块式教学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高职教育,主要集中在商务英语等相关英语教学中,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也开始应用这种“模块”教学模式来深化教学改革。该模式主要具有以下一些优势。

3.1首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模块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先。而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主要是担当引导者、启发者和协作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掌握学习方法和手段,并督促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模式。

3.2其次,注重教学的灵活性

在模块式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殊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教学内容可以是一个单元,也可以是一个小节;可以是一种英语单项技能的学习,也可以是一些技能的集合。这种有点有面的模式使得学生能够更清楚、准确的把握学习目标和重点,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3.3再次,注重教学实践性

教师可以根据未来学生的职业需求来进行英语教学。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可以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好的掌握,改变了传统的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状况。

4结语

篇5:课堂教学采用四个基本模块

一、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确立新的教育理念

单元模块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它要求教师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对新的教育理念不能只停留在认识理解层面, 关键要改变教学行为进行实施操作。教师必须做到专业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双翼并举, 理论和实践之间活跃往返, 这样做往往能产生出色的实践, 并能使自己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 成为教育实验的先锋。模块只是为教师教学提供一个有力的参考资源, 是教学活动的载体, 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 但实际上不少教师仍然实践着“教模块教材”, 学校特色教学模块没有开发, 要注意资源设计, 利用这些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 要善于驾驭教材。

二、以五个领域目标与传统的知识技能目标为主线设计教学单元模块

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 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 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与建议。在设计前要整体通盘妥善解决单元模块的相对独立性和各模块内容系统性的问题。采用模块教学设计代替原有的教学进度表, 要求教师要把整个模块看作一个整体, 把整个模块的主题提炼出来。要写出每个模块要解决什么问题。

三、与学生一起设计好评价量规

在进入学习之前, 由教师与学生一起来制订评价量规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评价量规本身对学习目标是具有引导、定向、驱动意义, 所以评价量规的前置与学生参与有利于有效教学。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模块,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教学效率,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正确处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两者的关系,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单元模块教学设计中, 既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由教师先带领学生精心策划, 课的情感基调创设好, 只等学生上台尽情表演。经过几轮单元模块教学以后,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安排单元模块的学习, 包括单元的选定, 单元活动的组织, 单元评价的实施, 老师一起参与学生的讨论, 必要时可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老师的位置从主体退到主导, 既而又退到指导作用,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充分的提高。

五、模块设计要关注回归经验与生活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完全用讲解和示范来代替学生的实践感受, 应引导学生从生活性的活动中去领悟动作的要点与意义。在教学设计上给予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空间, 强调学生理解、体验、反思和创造等不同的学习方式, 倡导探究式学习, 克服呆板的接受式学习方式, 让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理解、感受和体验教学内容。

六、设计多种掌握学习的

策略, 并指导学生根据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学会学习

篇6:有效课堂的四个基本原则

一、目标制订的兼容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课堂的指挥棒和方向盘。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从兼容性原则出发,牢牢把握住这个原则。

制订教学目标必须以学生、课文为本。因此我们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学情,熟知班级学生的学情,熟知班级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共性和个性,因材施教;透彻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各个知识点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与难点,灵活施教;自知自己的教学方法与风格对课堂教学的左右与影响,扬长避短,选择适合于本堂教学内容的方法与风格,智慧施教。

二、问题设计的层递性原则

问题是提升学生思维的发动机,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有效的问题,往往能够启发学生的扩散性思维,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最终得以实现教学的顺利开展与目标的切实落实。

问题设计要有层递性,这是源于学生学情和教学目标的差异性而言的。所谓“层递性”一是指问题指向的对象要有层递性,即同一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灵活思考和解答;二是指问题本身要有层递性,即教师要有将主问题分解成不同切入点、不同难易度的小问题的智慧和能力,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可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问题。

三、学生参与的实效性原则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应该指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习、讨论、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西方教育家布鲁巴克说:“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因此设置一个“生问师导”的教学环节,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

四、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原则

作业布置要讲求科学性,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灵活性,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布置不同的作业,大致上有个分层区别,千万不能搞“一刀切”,否则就是无效的;二是正确性,即每个题目的表达要通顺,图标要清楚,答案要正确等,千万不能用错误的题目引导学生,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达成作业科学性的关键,一是要事先做题,只有做了才能清楚题目的难易程度,才能分类、分学生、分要求,因生设题;二是要做好检查批改,只有这样,才能督促学生认真做,才能知道学生掌握课堂的情况;三是要及时讲评辅导,教师要根据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灵活及時地进行讲评辅导。如果是全体性的问题,可以全班讲评,如果是个别性的问题,可以个别辅导。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轻负担、高质量”应是每个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唯有课堂有效,才能学生轻松。教无定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成为我们每个教师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

篇7:课堂教学采用四个基本模块

现代通信设备工作电压一般为24V或48V, 但通信设备内的数字逻辑电路却需要+5V和±12V的电源。二次电源模块提供直流低电压, 对一次电源 (24V/48V) 而言, 二次电源转换器表现出恒功率负载特性, 通常二次电源的输入电压可提升至65V以上, 以满足对电池组的均充或备用要求。此外, 整流模块在交流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大 (180~270V) 时, 应能正常工作。

大多数情况下, 整流模块的工作电压为54V左右, 与电池的最优浮充电压相匹配, 并且输出为满负荷电流的一半左右, 以保证整流模块的冗余量和足够备用的充电电流。因此, 提高整流模块半载状态时的工作效率, 将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

1 整流模块的输出结构

典型开关整流模块包括输入滤波器、完成功率因数校正的AC-DC升压电路、储能电容、隔离式DC-DC变换电路和输出滤波器, 如图1所示。

升压电路的输出电压恒定在420V, 直流输出电压的变化和恒功率输出特性仅与DC-DC变换电路有关。因此, 以下仅集中讨论整流模块的DC-DC变换电路。

2 DC-DC变换电路的电压变换方式

典型的DC-DC变换电路由DC-AC交流源、隔离变压器、AC电压变换电路和输出整流滤波器组成。图2是各环节的排列 (隔离变压器未标出) 。所列的DC-AC交流源阻抗和电压值是换算至隔离变压器次级的等效值, 变压器变比为6∶1。

有多种方式可以控制输出电压。下面分析比较采用串联变阻、串联谐振、脉宽调制、变比调节、谐振变比 (resonance tapped transformer-high frequency RTT-HF) 5种方式时, DC-AC交流源阻抗RS所产生的传导损耗 (假定恒定输出功率为2900W) 。

2.1 串联变阻方式

这种变换电路只用来说明负载电流如何影响传导损耗, 并不是实际应用的变换方法如图3所示。

通过改变串联电阻RC, 使输出电压变化。采用串联变阻方式时, 不同输出电压的交流源阻抗上的传导损耗如表1所列。

2.2 串联谐振方式

改变交流源的频率。改变串联谐振回路的阻抗。利用串联元件的电抗特性来改变输出电压。

串联谐振回路只允许高频开关电流的基波分量通过, 直流输出电压是正弦基波的平均值。但流过AC交流源内阻的是有效值电流, 因此传导损耗增加 (图4) 。

在串联谐振方式下, 不同输出电压时, 交流源内阻的传导损耗如表2所列。

2.3 脉宽调制方式

通过PWM的占空比来改变输出电压, DC缓冲电路可保证负载电流连续。交流源内阻的传导损耗反比于占空比 (实际电路中占空比控制是通过交流源的开关管完成的) (如图5) 。

在脉宽调制方式下, 不同输出电压时, 交流源内阻的传导损耗如表3所列。

2.4 变比调节方式

这种方式理论上能提供最佳效果, 但需要一个不切合实际的机械滑动触点。不管怎样, 这种变比调节方式是在提高输出电流的情况下, 不增加交流源内阻传导损耗的唯一方法 (图6) 。

在变比调节方式下不同输出电压时, 交流源内阻传导损耗值列于表4。

2.5 谐振变比方式

作为论证电路说明, 由于可通过谐振回路的正弦波平均电流小于AC交流源有效值电流, 损耗有所增加。但这种方式在低电压时, 传导损耗低于PWM方式 (图7) 。

采用谐振变比方式时, 不同输出电压时的交流源内阻的传导损耗值列于表5。

3 DC-DC变换方式对比

可以看出, 采用变比调节方式时在三个不同输出电压值时, 交流源内阻上的传导损耗最小 (表6) 。

尽管PWM方式在输出高中电压时传导损耗较低, 但它具有难以克服的开关损耗。PWM软开关技术在减少开关损耗时, 会提高传导损耗;PWM软开关方式与谐振变换方式具有相同的满功率效率。

4 电子变比的实现

变比调节是减少交流源的最佳方案, 但传统的变压器不能用来调节变比。以下介绍正弦波输入的、无机械滑动触点的电子变比的实现。

串联谐振电路在固有谐振频率时, 阻抗为零, 图8为电子变比电路。

三个谐振电路串联于AC交流源的输出端。中间的谐振电路谐振频率为f2, 上下两端的谐振电路谐振频率为f1。

如果AC交流源的频率设在f2, 那么中间的谐振电路为零阻抗, 变压器的两个初级线圈串联, 变压器的线圈变比为2n∶1。反之, 如果将AC交流源的频率设在f1, 上下两端的谐振电路为零阻抗, 变压器的两个初级线圈并联, 变压器的线圈变比为n∶1。

如果频率在f1与f2之间连续变化, 变压器的变比也将在n∶1和2n∶1间连续变化。这种电子变比方式已被正是命名为谐振变比。

上述元件值的选取, 主要取决于电压变换的要求。元件值经商业化选择后可实现零电压开关模式。

5 谐振变比技术的商业化

谐振变比技术现已应用于开关型整流模块的设计中, 包括48V和24V整流模块。全面测试的结果显示, 所有预期的先进指标与最佳特性都在新产品中得以实现。整流模块采用软控制方式, 输出电压在40~70V之间变化时, 效率接近92%。

图9为48V整流模块的输出特性曲线, 最高输出电压为70V, 最大输出电流为60A, 在规定的输出电压变化范围内, 模块保持2900W的恒功率输出。整流模块输出电压为58V时额定输出电流为50A。在电池充电状态下, 可提供60A的输出电流。

在恒定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下, 谐振变比技术的效率优势十分显著。2900W的恒功率模块在很宽输出电压范围内, 效率均在90%~92%之间。

模块在48V, 60A时, 效率高于90%, 热损耗不足320W, 这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前一代产品在48V, 50A时, 效率仅为88%, 且具有相同的热损耗, 而谐振变比技术可在不增加散热片的情况下, 为电池充电提供额外的10A的电流, 只需增大变压器次级线圈、输出二极管、滤波器和接插件的电流设计指标。在典型的54V工作电压时, 谐振变比技术具有最佳的半载工作效率, 其它负载率的效率都略低于此。

参考文献

[1]赖后翔.高频开关电源DC-DC模块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3.

[2]彭晓珊.大容量高频开关电源的研制[D].长沙:中南大学, 2004.

[3]陈雨霞.开关电源最优设计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4.

[4]邹怀安.宽输入电压高频开关电源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5.

[5]黄赞武.高频开关电源的设计[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0.

篇8:课堂教学采用四个基本模块

高职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情况千差万别,素质良莠不齐。“组织教学”要求教师首先对实习班级要摸底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确定施教方案,明确课题任务、目的、要求,充分估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注意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教育。同时要认真清查人数、分组,合理分配机床、工位,做到有条不紊,尽量满足每个实习学生有单独操作的机会。配齐小组,个人生产必需的刀具、工、卡、量具、原材料,这些都是生产实习能否顺利进行的首要环节。

二、入门指导

“入门指导”是生产实习的重要环节。时间不宜过长,但对课题的相关工艺知识,加工步骤,重点、难点,安全生产要讲述清楚明白。通过课题,使学生掌握使用机床的性能、结构、传动系统。掌握本课题使用的刀夹量具的结构、用途、使用及维护、保养方法。合理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即根据不同机床、不同材料、不同刀具、不同加工部位选择合理的“切削三要素”,还要能较熟练地解决实际加工中的计算问题;在工艺分析方面,要使学生能够根据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要求,确定能达到其精度要求的唯一正确的加工方法和测量方法。在学生对课题内容掌握比较清楚以后,教师要亲自动手对课题工件进行全程或重点的操作示范。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力求规范、准确、娴熟、流畅。并要不时指出学生在加工中常见的错误加工方法和易忽略的细节,特别要强调本课题的安全生产及文明生产的有关注意事项,使学生既能轻松愉快的投入实习操作,又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示范教学后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这时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巡回、督导。这就是“巡回指导”。

三、巡回指导

巡回指导讲究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进行。集中指导,主要是学生在操作训练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和发现他们操作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和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尤其是不符合安全文明生产和存在事故隐患的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加工质量问题,及时,果断加以纠正。对共性问题,教师要及时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集中讲诉指导。在指导中,教师要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纠正错误动作、不良习惯和不合理的加工方法、测量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操作技能、技巧所具备的能力。同时对一些好的学生有创造性的加工方法进行表扬,善于充分挖掘学生技能发展的潜能因素。个别指导,主要对独立操作能力差,依赖性强,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在进行指导时,要耐心细致地手把手地教,为他们多开小灶,让他们尽快甩掉拐杖,独立行走。个别指导还要善于“引导转化”。学生在实习操作中往往出现操作进行不下去的情况,此时教师不要轻易地动手给他解决,而是让学生遇到问题自己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找出问题的所在,再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个别指导中要注意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外向型的学生往往敢想敢干,操作顺利的兴高采烈,操作不顺利的垂头丧气,情绪处于不稳定状态。性格内向的学生则默默地独自训练,不懂不敢问,不想问,操作吃力,费时费劲,实习成绩提高慢,而实习成绩差又使心里发慌,越慢越容易出错,这样很容易失误或发生事故。因此,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准确捕捉学生的内心活动。在他们操作顺利时,时常提醒他们认真细致,注意安全和节奏。在操作不顺利时,经常开导、启发,帮助他们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关键,耐心地引导和指导,作好转化工作。

四、结束指导

“结束指导”是实习教学的最后环节,时间短,任务重,要予以充分重视。搞好“结束指导”,首先,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在进行课题总结时,目的要明确,语言要简练,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从而加深学生对课题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总结,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技术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然后,要求教师结合典型事例,典型工件认真组织讲评,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操作技能。如有一次学生在车双线螺纹时,第一个学生实习结束后,没有把车床开合螺母提起,使其处于工作状态。第二个学生上机床后,不检查,装夹工件后马上开始切削,车床大滑板迅速冲向卡盘,差点造成重大事故。抓住这个典型事例,教师在“结束指导”中组织学生认真分析原因进行批评教育,剖析其严重危害性,指出主要是二位同学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做好交接班工作,这种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极可能导致机损人伤的后果。通过这件事例,我们既对学生进行安全文明生产教育,又结合实际巩固了所学知识。学生们表示今后在工作中千万马虎不得,一定要按教师的要求做,坏事变好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指导”除了总结实习效果,表扬好人好事,指出实习不足外,还要做好如下几点:第一,严格执行实习考勤制度,严格检查学生上课出勤的情况,把考勤结果记录在案。发现个别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不强,擅自迟到,早退,离岗,要及时指出纠正,并作为评定学生操作成绩的依据之一。第二,严格执行财产管理制度,对每次发出去的刀具、工卡量具和剩余原材料及时收回。发现损坏或遗失,分清责任进行处罚。第三,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操作结束后由值班人员对电源、火源、机床进行重点检查,及时清除事故隐患。第四,严格执行卫生检查制度,下班及时打扫机床及实习场卫生,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立即返工。通过以上措施来改变学生精神面貌,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创建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迅速成长为社会需求的技术型、适用型人才,成为社会的弄潮儿,成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技术骨干。

篇9:打造城市有机模块和优化四个空间

城市更新和发展过程中的规划建设理念,在当代中国经历了若干个阶段,为了便于叙述和分析,我将其划分为这样4个阶段:城市单一功能中心理念阶段、城市综合体(多功能叠加)理念阶段、城市现代服务集聚区(HOPSCA)理念阶段和城市有机模块理念阶段。

城市单一功能中心理念是我国最早的也是沿续最久的规划建设理念,采取分区规划,强调功能单一性,结果造成城市中心商业与居民居住及其他功能相分离。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和交通工具的更新完善,在城郊结合部的新型社区的规划中,开始配置购物中心和办公区,完善社区的商业设施和公共交通;在旧城的改造过程中,也开始注意土地功能的混合使用,使中心商业区的功能多样化。这是城市综合体(多功能叠加)理念阶段。在对旧有的城市中心商业区重振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以法国巴黎拉德方斯为代表的城市现代服务集聚区(HOPSCA)理念被引入中国,一时成为许多大城市地产发展的主流方向。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提高,中国的传统文化被得到重新审视和评价,以人为本的理念也逐渐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因此,一种要求突出城市个性,突出老城区自然和历史特色的,突出社区归属感和凝聚感,强调人和城市、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引入了城市的规划建设之中,中国因此进入了城市有机模块理念阶段,也可称之为科学发展观阶段。这也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

城市有机模块理念是在城市现代服务集聚区(HOPSCA)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不是对城市现代服务集聚区(HOPSCA)理念的否定,而是对城市现代服务集聚区(HOPSCA)理念的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化。HOPSCA街区建筑群体包含商务办公、居住、酒店、商业、休闲娱乐、纵横交叉的交通及停车系统等各种城市功能,它是城市综合体向空间巨型化、价值复合化、功能集约化全面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现代服务集聚区(HOPSCA)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中心区功能的完整性和建筑的统一性原则。不过,由于城市现代服务集聚区(HOPSCA)的构想理念主要是立足于集成完美服务的功能空间,所需要的城市空间相当巨大,它在保持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态平衡,以及项目的低成本复制方面会显得相对薄弱,因此,对涉及中小城市的老城区更新项目并不太适用。

1 生成城市有机模块的3个层面的组合要素

城市有机模块理念的核心是可持续、和谐统一。可持续体现了创新和发展的内涵。人和城市、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世界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论。由于城市有机模块是标准化和个性化的统一体,因此,很适合中小城市的城市更新需要。如果把城市有机模块视作一片森林,构成城市有机模块的要素则可分为3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项目模块,如同一棵棵独立生长在森林中的树。项目模块由功能模块组装而成。组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平面拼图式组装,适用于低容积率;一种是垂直分层式组装,适用于高容积率。目前一些房地产企业主打的所谓城市综合体项目,从本质上讲就是由相应的功能模块进行垂直分层组装的一个项目模块。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模块结合一个居住区项目模块进行平面拼图式组装,就构成了一个基本的城市有机模块的雏形。

第二个层面是功能模块,如同树上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全息干枝系统;功能模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一功能模块,一种是复合功能模块。功能模块由相应的产品模块叠加而成,单体别墅产品模块、花园洋房产品模块、联排别墅产品模块进行叠加组合,就可形成单一的居住功能模块;购物中心产品模块、写字楼产品模块、高TWON产品模块进行叠加组合,就可形成商住型的复合功能模块;交通枢纽模块、酒店产品模块、综合服务中心模块进行拼装,形成的是人流集散型的功能模块。功能模块是最基本的项目模块。

第三个层面是产品模块,如同树上的最繁密的枝叶系统。产品模块的有机化取决于产品研发的标准化和产品组合的个性化二者之间的有机统一。独栋别墅、花园洋房、购物中心、写字楼等产品都可模块化,并可进行理论上无限的个性复制组合。产品模块的复制遵循的是积木理论,例如房地产行业目前最流行的七合围院别墅产品模块,经过组合,可以复制出二组合基本和变体14幢单体别墅群、三组合21幢单体别墅群、三组合添加型25幢单体别墅群、四组合28幢单体别墅群5种基本组合,这5种基本组合再次进行组合,又可变化出10种不同的组合,其中一个组合中的单体别墅数量可以达到102幢。如果这种组合再配以4种不同的风格,则可以形成单体别墅数量达到408幢的大型别墅区功能模块。

城市有机模块的3个层面的项目模块、功能模块和产品模块,都是可以标准化复制和进行相应有机个性组合的,但它的复制和组合,必须符合物理空间、历史空间、功能空间和财富空间4个方面的优化。

2 城市有机模块的具体特征表现在对城市4个空间的优化上

城市有机模块对城市空间的优化体现在4个方面:体现时代特色的物理空间、传承文化积淀的历史空间、集成完美服务的功能空间、凝聚发展成果的财富空间。

2.1 体现时代特色的物理空间

判断城市有机模块的物理空间是否体现了时代特色,主要从空间组织与布局、光色设计和形体特征三个方面加以评判。具体体现在空间的布局规划、户型(单元空间)的优化、景观的配置、材料选用及工艺等几个层面。

布局规划主要体现在:(1)对地形、地貌的研究和利用;(2)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研究;(3)优质业态和优质户型的组合匹配研究;(4)建筑形态空间视觉效果的研究和复制;(5)社区内配套设施的有机植入研究;(6)光线的变化与建筑物相互关联的研究等方面。

对优势户型(单元空间)的研究目前业界主要侧重于:(1)城市多层住宅的既有成熟户型的创新,力求在变化中提升价值;(2)根据市场的需求,探讨相对小户型和高层小户型的设计和复合研究;(3)根据重置客户的新的市场空间,设计研讨小联排的组合结构;(4)解析、创新情景花园洋房的本质和特点,进行垂直空间的多元组合和复制;(5)非居单元空间的开合、密度及品质、氛调研究等。

景观的配置研究主要有:(1)山体、水域、植被与建筑的视觉感受相互关系分析研究;(2)植物组团的垂直关系与建筑棱角的柔化研究;(3)植物、小品的配置与个人主观感受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4)卓越的景观细节与主观优秀物理品质的关系研究;(5)光线、明暗、环境色与建筑物的配色研究等。

建筑材料的选用和工艺研究的方向有:(1)工艺对低成本建筑材料的主观品质研究;(2)低成本建筑材料色彩匹配与产品精品化关系研究;(3)新型材料的使用与产品品质关系研究;(4)各种材料的有机复合与产品品质提升的研究;(5)建筑材料与文化信息的传递研究等。

2.2 传承文化积淀的历史空间

城市有机模块对历史空间的承继有两个方面,一是保留和继承传统建筑的形式,二是传承传统建筑中所体现的精神和历史文化坐标信息。这个空间也可以称之为城市的记忆空间。

中国的城市更新过程中最为人诟病的一大问题就是城市空间的虚无化。所谓的城市空间的虚无化并不是指这个城市的物理空间没有了,而是说依附于物理空间的城市的历史空间没有了。一个城市的历史空间的厚重与否,取决于它的被更新了的物理空间对文化传承的积淀的多寡。一个城市的历史空间是属于可以感知的意识空间,由于它是由一个特定的历史时空坐标所确定的,因此,它是一个不可移动的意识空间。这个空间由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材料构成,它的本质虽然是非物质的,但却是可以通过物质的材料让我们能够具体感知的。感知的材料分两种,一种是原样保存的形体或其残片,一种是用以再现历史文化坐标的物质手段。正是基于如此认识,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我们需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彻底破坏历史空间所赖以依附的物理空间,也就是一拆了之;一种是把物理空间本身当作历史空间的全部而加以标本化,全部加以保留。一个城市有机模块能否传承历史文化的积淀,取决于它对历史文化时空坐标的再现,而不是对物质形态加以简单的原样保留。再现历史文化时空坐标的具体手段有很多,物理形式的原样保留只是其中的一种最低级最不经济的方式而已。城市有机模块必须体现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因此,它从根本上所关注的应该是如何再现特定的城市空间的历史文化的坐标,并把这种再现有机地融合到城市更新的新的物理空间之中。

国内众多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虽然竭力想做到“修旧如故,以存其真”,但我们其实都知道,既然修了,所存的“真”也不可能是原来的那个“真”了,我们之所以还是认为它的“真”,并不是因为街区的物理空间没有得到改变,而是因为所遗留的历史文化信息的坐标没有得到改变。留住历史的记忆其本质是指我们要把历史文化信息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坐标上详细地加以标明,并不是要留住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的物质产品,否则,古人留下的东西早已经填满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星球了。

2.3 集成完美服务的功能空间

城市有机模块的有机性跟它的功能集约的完美性是息息相关的。功能空间的完美性取决于4个层面:一是产品模块的功能空间,二是功能模块的功能空间,三是项目模块的功能空间,四是城市有机模块的功能空间。

产品模块的功能空间是否完美,与产品的定位有相当大的关系。因为产品的定位不同,就会形成居住、服务、购物、办公等等不同的功能。就三代同堂优势户型产品而言,其最基本的功能为居住功能,但是否完美,还要看儿童房的装饰功能、老人房的养身功能设计是否合理,还要看餐厅、书房、厨房、卫生间等空间的服务功能、装饰功能、兼容功能等是否具备。

功能模块的功能空间是否完美,与多种产品模块的功能集成度、兼容度有关,也就是说,除了产品模块本身具备的功能外,还和功能模块的衍生功能大小有关。例如,就单纯的居住功能模块而言,它是由优势户型产品模块组合非居配套产品模块而形成的,主要体现了居住功能和服务功能,服务的维度、广度、深度,同时也决定了服务功能的完美程度。很显然,一个配置了教育卫生、商业餐饮、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非居产品模块的居住功能模块,其完美程度是要远远超过没有配置这些非居产品模块的居住功能模块的。同时,由于非居产品模块的大量配置,居住功能模块会衍生出相应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例如物业和劳务的交换平台功能、消费功能、社会网络和社会管理功能等等。

项目模块的功能空间是否完美,取决于功能模块的丰富程度。一个项目模块是一个城市的功能单元载体,是实现城市有机模块功能的空间集聚形式,也是现代城市运行的基本方式。城市有机模块是由多个项目模块通过无障碍或快捷交通、信息系统有机组成的,城市有机模块的功能,就是所有项目模块功能的集合体。项目模块与城市有机模块在规模和体量上是难以区别的,但可以从是否具备下列6个方面的基本功能来判断:城市的养育功能、城市的教育功能、城市的生产功能、城市的娱乐功能、城市的记忆功能、城市的管理功能。全部具备的,就是标准的城市有机模块,否则便为项目模块。

2.4 凝聚发展成果的财富空间

城市有机模块的财富空间是通过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独占效应来实现的。多个层次模块功能的聚合,形成的是资源共生、聚合增值的价值链复合反应,本质上是对人才、信息、资本、物资、技术等相应的社会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在城市有机模块相对有限的地域空间中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产出,形成新的增值空间。与此同时,城市有机模块凭借自身构筑形成的更大规模的空间集聚协作体系,不断向四周扩散优势能力,影响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演化与发展,进而持续提高自身的运行效率和自我发展能力。城市有机模块的财富空间具体来讲体现在这样5个方面:土地增值空间的大小、不动产使用净收益空间增幅的大小、物业的融资和可变现能力的大小、承载的GDP增幅容量的大小、自然寿命和可持续经济寿命差距的大小。

土地增值空间由3部分构成:政府获取的土地整理阶段的增值空间、地产商获取的房屋开发阶段的增值空间和物业持有阶段的增值空间。城市有机模块的财富空间的大小取决于后两个阶段的土地增值空间。物业持有阶段的增值空间与不动产使用净收益空间增幅的大小、有机模块承载的GDP增幅容量的大小有着成正比的关系。城市有机模块承载的GDP增幅容量的大小,与有机模块本身的功能空间的完美性又呈正比例关系。物业的融资和可变现能力的大小与不动产使用净收益空间增幅的大小成正比例关系。自然寿命和可持续经济寿命差距越小,城市有机模块的财富空间越大。

最早的商业地产运作模式是只售不租,现金为王,获取的只是土地增值空间的财富。商业地产第二阶段的模式为租售并举,开始关注不动产使用净收益空间的增幅部分。商业地产第三阶段的模式虽然仍然为租售并举,但在租的同时,已开始把自我持有的物业进行融资变现,找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财富空间。商业地产的第四阶段的模式是自我配置和深化相应的产业链,开设大型的购物中心、娱乐中心等,这是通过增加城市有机模块承载的GDP容量来扩大财富空间。作为商业地产的第四阶段模式的一种变形,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缩小物业的自然寿命和可持续经济寿命的差距,同样得到了极大的财富增值空间。

3 结语

篇10:课堂教学采用四个基本模块

[关键词]课前准备 科学设计 翻转课堂 教学情境 家校联系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80045

翻转课堂是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颠覆,将过往的课堂学习与课后作业的形式进行了翻转与变革,转变为回家自学、课堂讨论然后完成课后作业的教学过程。在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教学实践时,教师只有充分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翻转课堂的效用才会充分发挥,学生才能够在这种教学形式下获取知识,提升能力。那如何真正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率?笔者认为应该遵循好以下四个基本点。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对于教学过程做好充分准备,这是实施翻转课堂非常重要的教学基础。教学准备的内容可以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给学生回家后的自学过程确定明确的内容,还要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学生只有有效展开自主学习才能够在课堂交流探讨时有更多收获。其次,教师要做好必要的辅助工作,比如,如果让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则要充分做好页面设计,要将课程教学的核心知识点都涵盖其中。教授 Amazing things时,让学生事先在家利用网络搜索fun facts about some unusual things and make a list of amazing things,然后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5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make up a dialogue with other team members,每组的小组长在纸上记录好小组成员的交流结果,接着采取滚动的形式,第一组去检查第二组同学归纳的amazing things的数量,第二组去检查第三组,以此类推,数量最多的那组为优胜组。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探讨的内容、展开方式等都要有合理的把握,并且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设计课后作业。只有这一系列的教学准备工作都做得十分充分,翻转课堂才能够真正高效地得以实践。

教学准备中通常需要教师给学生制作相应的教学视频。制作视频要有针对性、目的性,教师要吃透课程标准关于相关阶段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然后编排恰当的动手任务,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去完成。在设计编排时,不要小看学生也不要高估学生,针对他们的实际水平和特点,充分考虑到视频涉及的画面、音质、时间等因素。总之,教师要做好一个调酒师的角色,利用视频这个彩色酒瓶,把各种教学资源整合融合,调制出好看好喝的视频美味,从而实现在英语教学网络平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二、科学设计教学问题

翻转课堂有着很多实际的教学优越性,在突破教学重难点内容时能够发挥很好的辅助效果。对于很多知识难点,教师的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考和对于知识的领会。学生只有对于知识获取投入了自己的学习与探究,才会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慢慢获知知识要点。所以,教师可以将一些重难点内容以合适的方式融入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中,让学生首先对于这些内容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探究,再辅以相应的教学指导,在这样的过程中往往会促进教学难点有效被突破。

教授Online travel这课的词汇时,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视频这一媒介把这一课所有涉及的重点词汇和问题展示给学生。视频展示要动静结合,单词语句画面的颜色要醒目和谐,这样就很好地发挥了翻转课堂的优势,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文中“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is article?”“How to travel online so far as you know?”这些问题教师提出来,适当点拨并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精彩的视频片段寻求答案,提高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与理解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于这些问题有充分的思考。这不仅会让课堂教学的重难点部分更好地被化解,也是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锻炼。

三、有效设计教学情境

在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好的教学形式以及活动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通过翻转课堂的丰富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并且提升学生对于翻转课堂教学的参与热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设计中,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展开对知识的探究,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一些课本剧的排演,或者是让学生完成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这种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会更加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热情的激发,学生也能够在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中实现知识的获取,这样才能够为翻转课堂教学的深入提供基础。

比如,我们在进行my family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以英语短剧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先行在网上展示各自的表演视频,然后分组课下自主演练,等到课堂上再分组展开表演对抗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了,英语学习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加强。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融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教学环节或者教学形式,要让学生有更多进行知识实践的空间和平台。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进行自主学习,并且能够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锻炼带来积极推动。

四、加强家校联系合作

翻转课堂的实践中,教学的重心由传统的课堂移至学生家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教学能否收获预期效果的根基。可是不少学生的自觉性较差,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自学任务时会打折扣,这就需要家校实现充分合作。家长如果能够及时给予孩子相应的监督,学校和家庭间如果能够实现充分合作,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将会大大提升。

比如homework,给学生准备好英语家校联系本。我设计的作业包括五个栏目:“作业内容、时间、完成情况、备注、家长签字”,“完成情况”要求家长必须如实地填写,以便我们更真实地了解学生。“备注”栏目是家长和老师用来交流学生情况的。在首页上是“致家长的一封信”,信的内容有三个部分,一是介绍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二是向家长们提出要求,让他们负起责任,督促孩子在家里保证时间、保证质量地完成英语家庭作业;三是留下我的手机号码,以便家长及时联系;同时也留出空间让家长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以利于教师与之沟通。

为了降低家长监督的难度,可以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更多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或者素材,教师可以设计适合学生在家学习的习题,激发学生在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根据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检测的反馈,进行二次备课,做好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结,对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梳理与精心指导,并提请家长注意,做好孩子再次学习的思想工作,力求学习更加具有实效。

结语: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形式能够和很多课程的教学实现有效融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做好教学过程的组织设计,要对于教学内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部分进行合理设计。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有更多积极收获,并且能够透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展开来充分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语言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吴军.浅谈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5(3).

[2]李承华.初中英语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浅谈[J].新课程学习(中),2014(6).

上一篇:县预算外资金征管微机联网培训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成人教学管理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