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2023-04-08

第一篇:小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基本模式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基本模式 (2012-03-02 10:38:53)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小学科学课有不同类型的课,展示课、资料课等活动课可以使用高效课堂的模式。而实验课、实践课应在课上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因为实验课的课型探究很强,提前预习会影响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 展示课、资料课、交流课等课堂实施环节: 环节1: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上课要通过小游戏、小魔术、讲故事、猜谜语、播放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再现生活场景,为学生创设活动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探究领地,激发探究欲望。

设计一个恰当的情景,通过“新、奇、趣”的创设导入,把学生的思维自然引到新知识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浓厚的求知欲,使学生愿学、乐学。 教师要明确预习时间要求和预习内容范围。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教材自学完成预习导学的题目。(自学的题目可以以小黑板的形式展示)

(要求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预习,针对预习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留待组内解决或教师点拨)

环节2:合作探究

小组内交流解决在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有疑问的对子之间或小组之间交流解决。能小组解决的不再班上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组内做好记录,留待班上解决或老师点拨。 环节3:展示交流

各小组将讨论的结果形成文字进行交流展示,有疑问有争议的可采取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形式解决。

环节4:精讲点拨

对于学生合作学习中遇到的有疑义、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告诉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教师科学的提示、恰当的点拨,让学生去通过分析、对比、综合、思考解决问题。对于重要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的引导、点拨、进行拓展与变化。精讲点拨可以由教师讲,也可以由学生讲,是一个归纳与提升的过程。 环节5:课堂小结 学完相关内容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本部分知识所涵盖的主要内容,找出知识的联系点。 环节6:当堂检测

针对本节的学习目标,设计题目进行考查。训练设计要围绕教学重点,要注意疑难点、易混点。作业要分层次,作业分为必做与选做,也可以布置探究性作业,为以后的学习发展起作用。当堂反馈结果,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评价。(题目可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现,学生的回馈可以在展台和全班交流共享) 当堂检测的目的是“堂堂清”。科学课的这个环节不一定象其他学科一样以做题的形式出现,可以让学生谈谈这节课学到了哪些内容,即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等,既总结了这节课的所得,也检查了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可适当纠正补充。

第二篇: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

倪杖子中心小学 冯艳红

小学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因此科学课堂教学必须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使其能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必须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获得新知、发展学生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小学科学课有不同的类型:实验课、实践课、展示课、资料课,活动课等,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方法,展示课、资料课、交流课等课堂可以使用高效课堂的模式。

一、激趣导入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是科学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科学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氛围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要通过小游戏、小魔术、讲故事、猜谜语、播放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再现生活场景,通过“新、奇、趣”的创设导入,为学生创设活动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探究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浓厚的求知欲,使学生愿学、乐学。

二、自主求知

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科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之一,因此让他们经历参与和能动的过程,需要教师转变角色,由课堂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

教师通过恰到好处的导入,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或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此时教师则要巡回检查,关注学生的自学情况,对于自学不投入的学生,要及时委婉地提醒,并加以引导使其完成自学任务。同时,针对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留待组内解决或教师点拨。

学生把自主学习中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提交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然后,由小组进行问题讨论结果的汇报。

三、合作探究

科学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把在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把每个学生的财富转化为共同的财富,从相互的交流和思维的过程中提高每个学生的概括水平,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考的问题。在交流阶段,教师应该充分调动群体的作用,使更多的学生得到交流机会。用摆事实、讲道理方法论证假设的正确与否。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确实不容易,从挫折、错误、弯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激励他们走向成功。同时对成功的学生给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喜悦。

本环节,一是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对教材的理解、感悟;二是提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全班交流解决。首先,教师要进行展示任务分配,然后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展示准备。接下来各小组展示,讲解自己或小组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疑惑。这时其他小组同学要认真倾听,进行补充、质疑、解惑或评价,通过生生互动,实现课堂的真正自主和高效。学生在交流展示时,教师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积极关注课堂中的每个细节,在这一环节中,对于各小组提出的问题,教师首先要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看能不能解决,学生能解决的教师不要讲解。全班同学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要通过进一步的启发、点拨或讲解,使其得到及时解决。

该环节是科学课堂教学的魂,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通过小组成员汇报,让每个学生敢于、乐于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展示给大家,成就自主学习的自豪感,锻炼个体的自信心,进一步奠定自主学习的自信心;二是通过展示,充分体现各个小组成员间的帮扶情况,体现合作乐趣,凝聚团队精神;三是通过小组展示,教师能够快捷、准确地了解学情,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四、精讲点拨

对于学生合作学习中遇到的有疑义、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通过科学的提示、恰当的点拨,让学生去通过分析、对比、综合、思考解决问题。对于重要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的引导、点拨、进行拓展与变化,这是一个归纳与提升的过程。老师的点拨、引导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关键问题,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时,教师要追问;当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当学生点评不到位时,教师要做重点点评。

同时,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交给学生做题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以后再见到就能够举一反三,力求做到“三讲三不讲”的原则。从而推进课堂向纵深发展。

五、巩固拓展

学完相关内容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本部分知识所涵盖的主要内容,找出知识的联系点。可以让学生谈谈这节课学到了哪些内容,即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等,既总结了这节课的所得,也检查了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可适当纠正补充。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进行学法收获的总结与提升,进行适度拓展延伸,以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满足成绩优异学生的学习需要。

针对本节的学习目标,精编精选当堂检测内容,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这样做可以当堂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达到熟练掌握所学的目的。作业要分层次,作业分为必做与选做,也可以布置探究性作业,为以后的学习发展起作用。当堂反馈结果,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积极的评价。

总之,一切的教学设计,都是以学生的掌握为最终目的,以实现高效课堂为最高目标。教师要根据课型的要求,设计一些新的教学设计。要以此教学模式为依据,探索出一条符合科学教学实际的教学道路。

第三篇:小学科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的基本教学模式—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教学模式从多角度进行了实践、分析与提炼,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教学模式。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把众多教学模式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个性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行为控制教学模式。我们认为,“信息加工教学模式”更符合小学科学教学的普遍规律,所以,我们选取了“小学科学信息加工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

一、信息加工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国外教学理论

这类教学模式依据信息加工理论,把教学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信息加工过 程。目前教育界在信息加工教学模式的研究领域认可度较高的有皮亚杰“以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研究为基础”的模式;有加涅的“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模式;有布鲁纳“概念获得”模式。

(二)国内课改教育理论

1、我区模块教学思想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3、新课改以来认可度较高的“主体性教育理论”、“生本教学思想”、“探究性教学理论”等。

二、小学科学基本教学模式的模块框架及说明:

(一)、基本教学模式框架:

多元导入,聚焦问题 问题引领,收集信息 整理信息,明细概念 拓展链接,迁移应用

(二)、基本模式模块框架的说明

第一模块:多元导入,聚焦问题

此环节属于信息输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游戏、谈话、讲述等

形式,给学生输入能诱发学生思考并提出相关问题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梳理出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关键问题。

设计的目的:明确研究方向。有了问题,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学生的思维活动就具有解决任务的性质。这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

理论依据:

《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科学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从生活经历中提出的鲜活问题以及教学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要能够根据这些情况适当地调整、补充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

《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建议”: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模块教学思想》---问题意识培养 操作要点:

1、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科学的前概念),创设多元化的问题情境(如温故知新、设置悬念、创设情境、迁移类推、联系生活、媒体演示等),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2、在学生广泛提问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梳理问题,聚焦形成每节课的核心问题---学习目标。

3、如果学生的提问不全面,教师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参与到提出问题的环节。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直接提出问题。

4、一般在2-3分钟,最长不能超过5分钟。 注意事项:

1、无论是怎样的导入,都要与所学内容相关联,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

2、此环节教师特别注意要把确有价值的、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的与本课教学内容有直接关系的问题及时地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如果问题与本课教学目标无关,或学生暂时无能力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鼓励,并引导学生课后进行研究,以免冲淡学习目标。

教学案例:《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在水中有些物体是浮着的(如:带盖的小瓶、橡胶小鸭子、塑料空心盒),有些物体是沉入水底的(如:柿子、橡皮泥、薄金属片),下面我再请大家看一个在水中的物体,请注意观察,这个物体和上节课我们看到的物体有什么区别?(拉长) (展示潜水艇的画面),

生:上节课我们见过的物体或者是沉,或者是浮,这个物体在水中一会浮一会沉。 师:的确,像同学们看到的一样,水中物体的沉浮是可以改变的,面对这种现象,你们脑海中产生了哪些想要研究的问题呢? 生:水中物体为什么能改变沉浮? 人们是怎样改变水中物体沉浮的?

师:你们真不错,提出了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老师告诉大家第一个问题涉及到知识比较深了,中学物理课本里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去研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研究“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好吗? 生:好。

板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第二模块:问题引领,收集信息

此环节属于在问题引领之下,收集“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的过程。此环节包括关于怎样收集信息方案的拟定以及收集信息的过程,一般包括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观察、阅读、操作)等收集信息的相关活动。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

1、 明确学生的探究活动的指向性。

2、 引领学生针对要研究的问题拟定收集相关信息的方法路径,并在实践中收集到与教学目标相关的信息。

3、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养成善于合作、学会倾听、尊重事实等良

好品质。 理论依据:

《科学课程标准》: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

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建议”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2、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3、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

4、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5、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例如蚂蚁、金鱼)

《模块教学思想》---自主学习、多元对话、学习实践 操作要点:

1、紧紧扭住“焦点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后续学习活动。

2、关注学生探究过程中“行”与“思”的协调联动。

3、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

4、尽可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

5、教师应提供适时适度的指导。

6、必要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收集信息提供便利。

7、采取多元评价维系学生的探究兴趣,确保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偏离学习目标。

8、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9、亲身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10、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注意事项:

1、课前教师应对材料进行可行性检测。

2、控制好材料出示的时机。

3、提示学生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教学案例:《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猜想、设计方案、实验的过程

一、猜想假设

(师)真是个肯动脑筋、爱思考的人,能联系以前的知识,猜测处空气热胀冷缩。(板书:空气——热胀冷缩)同学们觉得空气能不能热胀冷缩? (生)我觉得不能 (生)我觉得能

(生)我觉得能热胀,不能冷缩

(师)有的同学说能,有的说不能,那我们怎么办? (生)做试验。

二、设计试验方案 设计试验方案

(师)对了,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那么这个实验该怎么做呢?先让我们回忆空气的基本性质。

(生)空气是流动的、空气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

(师)既然空气具有这样的性质,我们要想验证空气能不能热胀冷缩,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验证空气能不能热胀冷缩首先要准备一部分空气,可空气是流动的,我怎么抓住它呢?(师)是呀,这可真让人为难。谁能帮他克服这个困难。 (生)可以把空气放在一个容器里 (生)这个容器还必须要封严 (师)为什么

(生)因为空气会流动,不封严空气会跑掉的。 (师)真聪明,解决了一个困难?谁还有其他的困难? (生)验证空气能不能热胀冷缩,怎样使空气受冷、受热呢? (生)可以用酒精灯加热,用凉水使空气受冷。 (师)这个办法好。

(生)还可以把装空气的容器放在热水里加热。

(生)老师,我还有个问题,空气是看不见的,受热后如果体积膨胀了,我们也看不出来呀?(生)对呀,空气遇冷体积如果收缩了我们也看不到。

(师)那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生不作声)能不能借助其他的物体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种实验材料,(介绍材料)看看能不能用这些材料

解决我们的困难。小组先讨论讨论。(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时候,老师通过观察发现许多同学都找到了解决困难的方法,有的同学早就迫不及待,想一吐为快了,哪组先来说说你们想借助什么物体观察到空气体积的变化?

(生)我们组觉得借助气球能观察到空气体积的变化。

(生)气球里的空气膨胀了,气球就会变大,空气收缩,气球就会变小。 (生)我补充,气球必须要系严。 (生)还可以把气球套在烧瓶上。

(师)可以借助气球,还可以借助什么物体?

(生)我们觉得可以借助塑料袋。把塑料袋套在烧瓶上。

(生)我们有不同意见。我们觉得那样不容易操作,还不如就把塑料袋装满空气系紧。

(师)哪个更简便易操作? (生)第二个。

(师)还可以借助什么物体? (生)我们想借助塑料瓶

(生)我在家用凉水洗过饮料瓶,我并没有发现饮料瓶瘪下去。

(师)这说明饮料瓶这种材料效果不明显,如果我们在实验中遇到这种效果不明显的材料时,该怎么办? (生)换别的材料

(生)我们想借助瘪了的乒乓球

(生)我们想借助烧瓶、玻璃管、气球,把套着玻璃管的软塞插在烧瓶上,把气球套在软塞上。

(师)这个主意也不错。还有哪个小组用了不同的材料?没有了,同学们已经很不错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想出这么多的好点子,真棒!你们想不想利用自己想到的方法亲自动手实验,验证空气能不能热胀冷缩呀? (生)想

(师)我们在实验的时候可能要用到热水,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需要什么材料请小组长到附近的推车上去取。

三、实验操作(学生实验略)

第三模块:梳理信息,明晰概念

此环节属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引领学生对上一环节收集到“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归纳、整理,最终形成科学结论,明晰科学概念。

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

1、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2、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3、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模块教学思想》---多元对话

操作要点:

1、要求学生首先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然后以事实为依据进行交流展示。

2、提示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变成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而不是念报告单。

3、引领学生认真倾听,并对他人的发言在思考中做出判断,以便及时补充和质疑。

4、采取多元评价确保学生的交流活动不偏离学习目标。 注意事项: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2)不要过早说出结论;也不能以一两个学生的汇报作为结论。 (3)当学生对某一问题的交流遇到困难或出现分歧时,教师运用启发、点拨、追问等策略引导学生在进一步思考、交流甚至碰撞中逐步明晰科学概念。尽量不要直接告诉答案。

教学案例:《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汇报交流 明晰概念

一、汇报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做实验真是兴趣高昂,相信同学们都得到了结论。下面你们把本组的实验展示给大家,汇报时要注意说清以下几点。(出示提示) (生)(用气球,热水加热) (生)(用气球,热水加热用烧杯) (生)(把气球套在插在烧杯上的玻璃管上)

(生)发现一种新的方法,把插有玻璃管的烧杯放在热水里,玻璃管放在水里,出现水泡。把烧杯放在冷水里,水会被吸到管里。

(生)老师我觉得在这个玻璃管里放几滴水,把烧杯放在热水里,水柱可能会向外移动,再把烧杯放在凉水里,水柱可能会向里移动。 (师)真像他说得那样吗?我们来试试吧。我直接用手的温度给烧杯加热行吗?(接着做实验)

(生)我们小组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它鼓了起来,再放到冷水里,不能瘪下去,我们想可能使这种材料效果不明显,我们就选用的气球,和第一小组作的一样。

(生)我们小组用塑料袋。

二、明晰概念

(师)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证实了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空气是气体的一类,你能不能通过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推测出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生)能 (生)不能 (师)我们班的一部分同学推测对了,其实科学家早就证实了空气以及其他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空气——气体)

(师)以前我们学过固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怎么把它们综合在一起? (生)固体、液体、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生)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物体)

(师)在特殊情况下物体也有冷涨的现象,比如水结成冰体积就膨胀了,所以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只是在一般情况下。(板书:在一般情况下)

第四模块:拓展链接,迁移应用

此环节属于把学生课内形成的科学知识、探究兴趣延伸到课外上信息输出过程,即对科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教学中可以采取判断、举例、预测、制作、实验等形式出现。

理论依据:

《科学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建议中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而这种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教师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 《模块教学思想》---学习实践 操作要点:

1、 拓展活动应该在当堂学生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形成的科学技能的基础

上展开。

2、 拓展活动的设计应不超出学生能力所及。

3、 及时把握学生后续探究活动的进展情况,并予以必要的指导和评价。 教学案例:《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分析解决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行探究,得到了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四种科学的方法,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改变物体浮沉的现象,你知道吗?

师:(如果学生说出潜水艇,则做以下处理)大家了解的可真多,不过我发现同学们对如何改变潜水艇的沉浮特别感兴趣,你们想知道它是怎样改变沉浮的吗? 师:(播放潜水艇工作原理CAI课件)。

师:其实,除了刚才大家谈到的几种现象,人们利用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例子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在课下通过上网、读报、实地考察等形式进一步了解,还可以利用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搞一项发明创造,老师祝你们成功!下课。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与现行小学科学教材内容相匹配的五种课型的教学模式框架。(其它模块同上,区别就在于第二模块——“问题引领,分步落实”模块因课型不同而不同,所以不再一一对这五种课型模式加以说明)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 总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四、朗读背诵,体会情感

五、交流感受,课外延伸

精读课教学模式

精读课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或用歌曲、谜语、彩图等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读题,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语。(高年级在这一步中要弄清生字中的重点字音、字形,低年级还应注重让学生自主识字,用多种方法识字,扩大识字量。) 第二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2、全班交流读书收获。

3、学生质疑,教师及时梳理问题,简单问题随机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放到学文中解决。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这一环节教师要选好切入点,由点及面,抓住切入点展开课文的学习。应让学生个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批划,抓住一个大问题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教师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足,让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思维不仅仅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应向纵深方向发展,保证下一步全班交流的有效性,不可走形式。

2、在学生个体自读的基础上,抓住切入点,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段落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谈理解,谈体会,进行全班交流。

对于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学生个人学习理解有困难的地方,除了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外,教师可作适当讲解,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可进行全班讨论,仍不能解决的教师作适当的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对于文章的重点句段,可适时朗读,以便加强理解,升华情感。在读的方法上,教师可通过朗读指导,范读或录音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将他们带入课文中的情境,并进入角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桌对读,分角色朗读和全班齐读等,读出变化的语气,表达出人物的情感。

此环节,还应根据学段要求,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听说读写训练,以确保有效性。

四、朗读背诵,体会情感

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或感受最深的句子、段落,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语言积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朗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学生经过读、背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熏陶。若时间紧,背诵可放在第二课时,最好能在课堂上解决。

五、交流感受,课外延伸

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收获,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的课外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画一幅画,作一首诗;可以让学生写广告词、心得;可以让学生读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在课下拓展思维,培养语文能力及创新能力,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课文内容的美。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课都固定这一模式。由于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在单元里的地位不同,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不同,因此,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有的课,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有的课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的重点切入,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决定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要提倡不拘一格、标新立异,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可利用不同形式激情或激趣导入,也可总结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

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法

1、回忆主要内容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内容,体会思想。 (在这一环节要解决掉第一课时没解决的课后问题)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初步领悟作者主要的表达方法,即弄清“为什么这样写”。

4、进行读写训练,或课后题,或自己设计的读写训练。

5、读、背、积累。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略读课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或用歌曲、谜语、彩图等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读题,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的预习情况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读连接语的提示,明确要求

从连接语中梳理出学习的切入点,让学生抓住此切入点学习课文,独立地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切入点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表达方面的,一两个重点问题即可。

四、品读感悟,合作探究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形式细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段落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边读边体会,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与精读课文的主要区别是,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主要要求。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提高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也可在品读感悟阶段加入适当的听说读写训练,加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五、朗读背诵,体会情感。

六、教师小结

七、布置作业

“口语交际”教学模式

一、导入新课

教师应该谈话的形式,归纳引入新课。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中提示,师生共同归纳要求。

三、依据要求,表达交流(体现训练的层次)

1、会说基本句子。①自己练习说。②集体交流,互动评价。

2、能按顺序说。①自己练习说。②集体交流,互动评价。

3、完整具体地说。①自己练习说。②互动交流,评价补充。

4、创设场景,模拟生活。

根据训练内容,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模仿中培养与他人的交际能力。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语文园地”教学模式

一、自主尝试,独立完成

教学中,无论是“我的发现”还是“日积月累”等内容,教师都要大胆放给学生,鼓励他们动脑、动口、动手,自主完成。教师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二、讨论交流,评价订正

学生自主尝试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把自己的学习收获同大家一起分享,及时修正错误答案。

三、引导发现,扩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己发现的特点或规律,然后运用这一发现进行扩展训练。

“习作”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

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教师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本周的习作内容,让学生做好准备。有提前习作欲望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愿意写的内容先试写下来。

教师准备:准备好本次习作的下水文,也可提前调查好学生的准备情况及提前写草稿的数量等。

二、谈话导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导入形式,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三、习作指导

此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安排指导的过程。

1、汇报交流。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准备的内容,或写出关键词语等。

2、明确要求,确定内容。(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重点。(2)围绕习作重点,确定所写内容,与同伴交流。

3、学生思考并交流。(可以自己练习说、与同座互相说、也可以小组内说。)

4、集体交流。

学生可以用

一、两句话或一段话表述自己所写的重点内容。比如说说用什么样的题材来进行习作,以及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等等。在此环节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段要求进行较细致的指导,也可以出示范文予以引导等。

5、结合本次习作要求,动笔书写自己真实的习作。

此环节中,教师要保证学生的动笔书写时间(20——25分钟),随时解答学生个体的疑难,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6、交流评价。写完的同学可以自由交流、互相评价。也可以全班交流、评价。

四、归纳总结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在这一环节中,已经成稿的,要求认真修改。没有成稿的,课后完成草稿。 第二课时:习作讲评课

一、导入新课

1、总结本次习作情况。教师将本次习作中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向学生做汇报。

2、进入情境。在汇报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到下一环节。

二、欣赏、讲评

(一)出示本次习作的内容与要求。

1、指名读。

2、再次明确本次习作的重点。结合本次习作的优缺点,师生共同总结出讲评要点。

(二)优秀佳作欣赏

1、出示优秀的习作题目进行赏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

2、欣赏优秀佳作或优秀片段。

出示优秀习作或片段,依据本次习作的要求和重点,从词语的运用、语句的通顺、表现手法的运用、情感的流露以及重点是否突出,经过是否具体,选材是否新颖等各方面进行点评。有什么建议也可以谈。

(三)问题习作评析

1、出示不成功习作。教师读给同学听,其他同学要边听边做好记录,然后进行评改。

2、师生、生生多边互动,修改问题习作。

(四)互动交流评改

1、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展示自己的习作。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动笔记录自己认为写的精彩之处或者不足的地方,做到在互评互议的过程中有理有据。

(五)指导学生运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自己的习作

(六)再次展示自己的习作

在此环节中,教师可通过设立奖项活动,鼓励学生改出好文章。

三、归纳总结,布置准备下一次习作内容。

“识字”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带入情境,自然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可以请教同学、老师等,争取把课文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三、多种形式,自主识字

1、小组交流。(或自学生字词)在这一环节中,有预习习惯的班级,可以直接在小组内或同座俩互相检查预习情况。没有预习习惯的班级,可让学生自学生字词。如: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反复认读等。

2、全班交流。(或多种形式认读)此环节中,预习充分的班级,教师在掌握预习情况后,可抓重点强化。即抓住学生没学会的生字反复认读,说说好的记字方法,组组词,造造句,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识字等。预习不充分或没有预习的班级,可按以下程序操作:

①出示带音节的词语多种形式认读。②出示去掉音节的词语多种形式认读。 ③出示单独的生字,多种形式认读。④交流与生字相关的内容。如: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交流好的记字方法,组词,造句等。

四、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读好课文,教师要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文,并结合理解,相机抓好朗读指导。争取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自读思考,了解大意。

3、细读理解,感悟内容。(具体做法可参考阅读教学步骤)

4、重点品读,体会感情。

教师要抓住有特点的句段,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感受,读出韵味。

五、交流体会,加深感受

六、质疑释难,拓展延伸 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解决。还可根据课文特点,将课文内容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相关内容,或布置课后收集资料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内容可以是读字、扩词、说句子,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等。

二、阅读理解

把第一课时余下的内容完成。(参考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步骤进行)

三、仿说仿写(此环节时有时无,要根据课文内容来设计。)

抓住文中有特点的句子或段落,也可以是文中的插图等,引导学生进行仿说或进行小练笔活动。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书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及主笔的位置。 (2)学生交流字形特点,教师抓难写的字范写。 (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展评。教师把书写特别好的作品给大家看一看,互相学习。

五、自主选学

写完生字后,如果还有时间,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生可选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可以读《新阅读》和课外书。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内容。

六、课堂总结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

一、确定专题,明确要求

本阶段首先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确定专题,弄清专题研究的内容,范围等,即让学生理解专题,知道此专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研究,去探索。

二、自由分组,确定子专题

学生可以自由结合成小组,在大专题的基础上确定子专题,即要研究大专题中的哪一小方面。

三、制定计划,商讨内容和方法

学生在组内制定研究计划,即何时何地通过何种方法研究子专题,明确组内的分工,明确个人职责,提出搜集有关资料的任务。

四、教师总结,布置下一步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课外部分)

一、分组活动

二、整理资料

三、商讨如何展示

▲分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起到调控作用,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指导。

▲展示形式:提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最擅长的形式。

▲展示准备: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准备中,对学生准备过程的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指导。 第三课时

一、激情导入

二、总结各组活动情况,提出展示要求

三、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活动成果

成果展示应形式多样,一般有调查报告,情境剧表演,图片、幻灯片展示,制作小报,实物演示,交流互动式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体验。要求应适中,且学生易理解,方便操作,目标达成应较为顺利,应较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今后学习做好心理铺垫。

四、教师小结

当然,这只是一般的操作范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本校实际,教师也可作适当的调整。

数学教学模式总结

◆ 总模式 ※ 简要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实践方案

三、汇报交流,获得结论

四、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五、当堂检测,知识落实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是研究的准备阶段。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良好情境的创设是问题产生的良好源泉。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各种环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新性学习动机。情境创设过程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发挥学生在问题的产生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另外,应当注意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所学内容有针对性和有选择的进行情境的设计,不必强求情境设计的绝对化。

二、合作探究,自主实践方案

创新性的课堂教学要积极设计和实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完善、相互学习,让师、生共同探究、共同提高,共同经历成长过程。教师在课上应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努力将某个学生的财富变为更多人的财富,加强高效的小组合作,在讨论交流中自主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特别强调应切实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使课堂变为“活”的课堂、学生自己的课堂。

三、汇报交流,自主获得结论

自由的环境才是真正利于创新成果的出现,教师应给学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限制,赋予学生一些机动的自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汇报自己探究的思路和成果,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交流、碰撞思维的火花,并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修正错误,完善自我,升华认识。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意愿,珍惜课堂上学生突然出现的灵感。在学生非漫无边际的情况下,可以打破原有的备课顺序,按照学生的思路来推进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汇报中自主“做”结论。

四、拓展应用,自主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并不是最后的结果,利用新知识对生活中或其他方面的现象作出新的解释,并在解释过程中对已得的结论做进一步验证,或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在其中仍有很大的创新空间。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学生自我创造和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成功,享受创造的快乐,在创造性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同时引发更加深入的思考。

课堂练习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给他们成功的机会,并允许他们任意选择学生回答自己所设计的问题。这样,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会更加紧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教材中已经完成的题目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进行改编,以在练习中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外,开放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使能力的培养真正成为课内外、校内外的中心。可以尝试实践如:做一做、画一画、查一查、说一说、制表、搜集资料等新的数学作业方式。

五、当堂检测,知识落实 检测能够让师生对当堂知识的学习有一个明晰的、清醒的认识,帮助师生明确努力方向。当堂检测题目的设置可以整合利用教材中的题目,也可以自行设计合适的题目,一般以学生的中等掌握水平为基本要求,以不增加不必要的学习负担为宜。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作业的设置要遵循巩固知识,发现学习疑难,拓展学习视野的原则。可以将教材中的习题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分类、补充、删减,以保证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及时调整。拓展内容一般分为横向拓展和纵向拓展两个角度。纵向拓展一般以对本知识的巩固提高,变式练习为主;横向拓展一般以相近知识点的类比学习为主。不论是哪一种拓展,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实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思维质量。

★ 小学数学新授课基本教学模式

※ 简要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

三、汇报交流,共同提高

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五、当堂检测,知识落实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情境创设中,主要选取以下几种方式:生活化情境、趣味化情境、操作化情境、知识迁移情境等。 1. 生活化情境。

生活化情境是情境创设的一种方式。该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生活是学生数学现实的重要源泉。在教学实践中,不能把情境创设等同于情境的生活化,一味地追求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生活被人为地拓展和提升,甚至被成人化,从而阻碍情境内在数学信息的功能发挥。 2. 趣味化情境。

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的特定需要,把握好情境的趣味性与其内在数学特征的基本关系,这对情境功能的有效发挥是十分重要的。趣味化的情境创设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但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要把握的是,不要把情境的趣味化一味的表现在视觉上的强刺激、活动的游戏化以及对拟人化的动物情境的滥用等方面,而是要增加数学味。 3. 活动化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地安排活动,并且动手操作,使学生在有效的操作中发现、感悟,迸发出学习的热情。 4. 知识迁移情境。

这样的情境并不需要华丽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活泼的形式、课件的包装,只是采用行之有效的朴素的语言。但却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智慧,只有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才会正确地创设知识迁移情境。

情境创设并不是每节课必须具有的,它的呈现形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不要单纯的为了情境而情境,而是要通过情境创设发现并提出问题,使学生置身于研究中,为学生提供研究背景,能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引发认识的不平衡并帮助学生生成新的认识,换言之,情境创设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下,以促进学生数学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诸多能力协调发展为目的的设计过程。

二、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

(一)自主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协调发展,再反过来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从而形成一个“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机制,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自主探索一般用在计算课或利用知识迁移比较明显的课。教学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交代任务,提供自主努力目标。 2. 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3. 利用正迁移,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尝试。 4. 反馈交流。 反馈交流一般分三步:

(1)交流——“说出你所知道的。” (2)提问——“讲出你还不明白的”。 (3)解疑——“解释你所疑惑的”。

(二)合作学习

1. 合作学习小组机制的建立。 2. 合作学习小组的操作建议。

三、汇报交流,共同提高

通过讨论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促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为这样两种形式: 1. 小组展示。 2. 组际切磋。

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设计练习的内容时,要有层次、有坡度,难易适度,题量适当。一般来说,在新授课上,练习层次有以下几种:1. 专项练习。2. 跟踪练习。3. 变式练习。4. 拓展练习。

★ 小学数学练习课基本教学模式

※ 简要流程

一、回顾整理,唤起记忆。

二、自主探究,巩固内化

三、应用创新,总结升华。

四、当堂检测,知识落实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一、回顾整理,唤起记忆

整理是复习课的重点,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原有分散学习的知识点得以梳理,由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记忆。同时,要注意在引导学生回忆旧知时,创设情景应该是学生身边熟悉的场景、事物、事件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方式建立与新知的联系。趣味化情境的设计应努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水平和情感需要,实现以趣激情,以情导思。

二、自主探究,巩固内化

创新性的课堂教学要积极设计和实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完善,让师、生共同探究、共同提高,共同经历成长过程。教师在课上应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努力将某个学生的智慧变为更多人的财富,在讨论交流中自主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使课堂变活,就必须以问题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这就必须把检测中的填空、选择、判断等知识点引入到课堂活动中。填空、选择、判断是经常见的题目,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知识、会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因此,练习课以此为主要手段,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探究的能力。

三、应用创新,总结升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汇报自己探究的思路和成果,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交流、碰撞思维的火花,并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修正错误,完善自我,升华认识。

四、当堂检测,知识落实

检测能够让师生对当堂知识的学习有一个明晰的、清醒的认识,帮助师生明确努力方向。当堂检测题目的设置可以整合利用教材中的题目,也可以自行设计合适的题目,一般以学生的中等掌握水平为基本要求,以不增加不必要的学习负担为宜。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作业的设置要遵循巩固知识,发现学习疑难,拓展学习视野的原则。可以将教材中的习题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分类、补充、删减,以保证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及时调整。拓展内容一般分为横向拓展和纵向拓展两个角度。纵向拓展一般以对本知识的巩固提高,变式练习为主;横向拓展一般以相近知识点的类比学习为主。

★ 小学数学复习课基本教学模式 ※ 简要流程

一、联系实际,情境引入。

二、梳理知识,交流质疑

三、思维训练,明确方法。

四、阶段测试,检测提高

一、联系实际,情境引入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只是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给学生提问题及质疑问难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引导学生查漏补缺、质疑问难,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温习补救,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我们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回忆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 在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1. 问题引领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引导。教师要根据单元的目标合理设计,提供可操作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复习掌握。 2. 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二、梳理知识,交流质疑

梳理就是将已学过的知识点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实质就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教师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点拨来达到促使学生相对完善知识,逐步趋于系统化。首先让学生在前面小组内交流初步形成知识网络,相互补充的过程中找准联系与区别,以文字、图表等表现形式将所学过的知识梳理总结,形成网络。然后各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这是组际间进行质疑解疑的过程。这时老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了解不同层面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指导下面的交流活动。各小组介绍自己的整理意图、表现形式等,老师根据学生所说归纳知识点,并根据汇报整理成板书,以便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应留一定时间给各小组提出组内还没解决或有疑惑、或觉得要特别注意的知识点,通过讨论,让学生头脑中形成更为清晰的知识体系。

三、思维训练,明确方法

复习中,从基础知识入手,紧扣基本训练,形成熟练的基本技能,同时,还(应)适当加强变式训练、逆向思维训练和带有一定程度的综合训练。在选例(题)与练习设计中,努力通过变式、逆向和综合训练来强本固基,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复习效率。要针对学生易错、易混淆、难掌握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针对性强的复习内容,弥补学生不完善的知识体系。

复习时有新鲜感,我们可以改变复习形式和营造问题情境,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呈现,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复习中去。除了基础题还可以设计如下题型:

1. 综合性练习。复习课更注重考查学生知识间的沟通与联系,学生能通过综合性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搜寻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点。将这些知识点灵活组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探索性练习。这类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度拓宽延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如复习平面图形知识时,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计算其面积。学生思维活跃,探究兴趣浓厚。

3. 开放性练习。开放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问题答案的不唯一性,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维都能得到训练。4. 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能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

四、阶段测试,检测提高

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良好效果,灵活选择专题测试。在专题测试评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测试题目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一次书面的自我评估。在查缺补漏之后综合整理各单元所反映的情况,进行综合性的知识反馈,即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补缺。集中补缺、真正提高复习效果。数学复习课不是新授课的知识重现,也不是简单的做一些练习,而是要加强综合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把复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更多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这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摸索,同时要结合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在课后的分析反思中总结,促进复习课走向实效。

★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基本教学模式

※ 简要流程

一、选择课题,制定方案。

二、收集信息(或准备材料),动手实践

三、组际交流,成果展示。

四、得出结论,实践应用

五、总结评价,激励提升

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一般是这样的:选择课题、制定方案→收集信息(或准备材料)、动手实践→组际交流、成果展示→得出结论、总结评价。

一、选择课题,制定方案

在选择课题时,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城乡不同情况、学生所在周围环境、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有选择性地选好课题。在制定方案时,要依据课题内容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反复讨论,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课题一般有下面四种形式:

(1)操作性实践活动。(2)探究性实践活动 (3)开放性实践活动。(4)应用性实践活动

二、收集信息(或准备材料),动手实践

数学信息的搜集有多种渠道,要根据选择的课题采用不;数学教学实质上是师生协调活动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信息的搜集有多种渠道,要根据选择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课题不同,采用的方法不同。

三、组际交流,成果展示

立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知识水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体验探究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活动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总结时,除了对活动情况作必要说明外,主要对活动中设计的数学问题及解决过程作详细说明。

四、得出结论,实践应用

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

五、总结评价,激励提升

每位学生每次数学实践活动的成绩有四部分组成:

(1)活动计划成绩。方案是否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2)方案实施成绩。学生在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团结协作,开放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是否得到较好的体现。

(3)活动成果成绩。看该小组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对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的情况,以及是否有新的发现和必要的合理化建议。

(4)加分成绩。对创新成分大,智力含量高,确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活动成果,酌情加分。至于为哪个同学加多少分,根据具体情况,由师生共同确定。加分的理由,必须公正、合理、有说服力。

第五篇: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趋势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重视研究教育教学模式,明确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本文简洁阐述了探讨教学模式对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有重要意义;研究了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几个基本趋势,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现代化、情意化、注重教和学的结合。

关键词:中小学

教学模式改革

基本趋势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是一个系列特殊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采用系统的观点研究教学模式,了解教学模式的功能及教学模式发展的基本趋势,以使教学设计最优;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一、 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教育事业蓬随着勃发展,我国相继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进行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同时启动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随着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的颁布,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意见》中指出:“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2001年开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强调,在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

素质教育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现阶段由于多种原因现有的教学模式普遍不达标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许多教师面对素质教育出现新形势、新问题无所适从,缺乏应有的变通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差。 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是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全球化要求教育改革与教育国际化,要求教育的开放,信息化带来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的创新,呼唤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总之,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运用,又是教学实践的概括,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我国的教育事业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生存环境,其弊端越来越明显。为适应信息化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教学模式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研究模式的基本发展趋势以获取最佳效益。

二、 教学模式发展趋势

2.1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

就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的实际而言,长期以来的主要缺陷之一就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手段没有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及差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影响了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目前教学中中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都决定着教学应当多样化,教学活动操作程序机械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新的教学思想层出不穷,再加上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教学的影响,各种教学模式纷纷出现,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比如有情境教学模式、尝试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协同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等。不同的教学模式相互批评、竞争、借鉴,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选择教学模式提供了广阔的余地。目前和今后相当时间内,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将成为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历史任务。

2.2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

归纳型教学模式重视从经验中总结、归纳它的起点是经验形成思维的过程是归纳。演绎型教学模式指的是从一种科学理论假设出发推演出一种教学模式然后用严密的实验来验证其效用。它的起点是理论假设形成思维的过程是演绎。归纳型教学模式来自于教学实践的总结不免有些不确定性有些地方还不能自圆其说。而演绎型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自圆其说有自己完备的体系。这种模式有利于弥补了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实现了师生的共同提高。

2.3“教”为主向重“学”为主教学模式发展

有什么样的教学理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剥夺了问的权利,处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状态;问答的内容限于认知性的问题,答案是预设、惟一和定型的,学生机械学习、惰性学习,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较重。这些弊端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强调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的协调、和谐、互补。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教学改革的趋势是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2.4教学模式的日益现代化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媒体的发达,今天知道的东西,也许明天就会过时。加之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变化等因素,均给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全球范围内,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学习已成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口号。现代教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任何时代、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有与其相应的“教学技术” ,只是“技术”的含量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已。人类教学技术的水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 ,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不同的教学技术。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越来越重视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心理论、新成果。有些教学模式已经开始注意利用电脑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成果教学条件的科学含量越来越高充分利用可提供的教学条件设计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带动了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全面改革,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

2.5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

从心理机制角度科学地设计和叙述教学模式,不仅是必然的,而且能够越做越好。力求课程的生活化人性化,乐趣化,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讲究课程的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目前,世界各国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都避免模式单一化及形式化、僵化的缺失,而力求达到弹性化、有效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洪发. 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5(04) [2] 董彪.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8(03) [3] 张景斌,蓝维著.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纪德奎.变革与重建:课堂优质化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5] 吴晗清.新课改以来我国教学模式研究及对它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9(03) [6] 索桂芳,任学印.新课程体系下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 2006(08) [7] 王敏勤.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2006(01) [8] 肖美艳.我国近二十年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1) [9] 段作章.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转变[J].教育研究.2004(06) [10] 杨小微著.中小学教学模式[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上一篇:学校教学年度总结报告下一篇:小学教学研究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