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间协调机制

2024-05-06

各部门间协调机制(共5篇)

篇1:各部门间协调机制

江城县人民医院

对留观、入出院,转科及转院等各部门间协调的管理办法

为了有利于患者办理留观、入出院,转科及转院等程序,方便患者。各相关部门之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依据正确的政策、原则和工作计划,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及时排除各种障碍,理顺各方面关系,以促进工作正常运转,特制定本办法。

一、协调工作的必要性

1、在工作中,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权责划分不清,导致相互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如果不及时排除这些矛盾和冲突,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工作的运行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2、一项工作的完成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来共同完成,这时就需要各部门做好协调工作,才能顺利的完成任务。

3、必须充分认识到做好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认真履行好职能的同时,要做到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构建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

二、协调工作的人员

1.为了加强各科室间的协调工作,特成立协调专职人员。2.专职人员的职能职责:负责和各相关部门之间关系的协调,加强组织工作,同时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3.专职协调人员:由医务科及院总值班室值班人员承担(上班期间由医务科、护理部负责,下班后由院总值班室负责)

三、协调的范围和内容

在留观、入出院、转科及转院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都在协调的范围之内。

四、协调的工作要求

1、要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制度和职责范围。

2、各科室的主任及护士长负责做好本科室医护人员之间的协调,按照职能职责办事,不得互相推诿或者拖而不办。

3、当职能出现交叉与重叠时,或某项事情需要多个部门负责时,科室人员应做好与其他部门相关人员之间的协调,必要时由科主任或护士长与其他部门负责人之间协调。在协调出现困难时,由协调专职人员出面协调,必要时向相关院领导请示解决。

江城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二0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篇2:各部门间协调机制

急诊患者或在院患者意外转化为急危重患

者,在紧急情况下,医院各科室、各部门应相互协调支持,以抢救患者生命。为此,制定本机制与流程。

一、急疹患者由首诊医师或主管医师管理,负责诊疗工作,按照医院诊疗常规和诊疗流程以及医疗核心制度履行工作职责,维护患者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二、对急诊患者或病情意外恶化的住院患者,首诊医师或主管医师进行快速评估存在的医疗风险,需要进行处理的立即作出决定,需要他科协调的应及时与相关人员联系。

三、急诊情况下、其他科室遇到危急疑难病

例或本专业范围以外的专科病情突出时,应及时申请多科会诊。

1、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同意,填写会诊单。被邀请的人员,应在10 分钟内到位进行会诊,给出诊疗意见并写会诊记录。

2、院内多科联合会诊:由科主任提出,报医务科,立即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会诊由科主任主持,需要时应请医院相关职能科室参加会诊。

3、院外会诊:院外会诊由患者经治医师书

写会诊申请单,经科主任同意送医务部,医务部立刻与相关医院联系后确定会诊时间,完成会诊任务。

四、危重患者病情需要如输血、化验、CT、B超等检查。各科室积极协调配合,按“绿色通道”办理

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如遇急危重症

患者,家属情绪激动,预期可能发生过激行为或医闹的,立即口头或电话通知保卫科,必要时由保卫科通知公安部门介入处理。

六、如遇群体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就近科

室力所能及的进行增援处理,必须立即报告科主任,同时报告医务部或总值班,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篇3: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以及专业化分工的深入发展,现代工程项目越来越趋向大型化、复杂化,项目的参与方也由原来的少数几家上升到成百上千家。由于涉及到的项目利益相关者数目众多,致使项目的管理工作非常繁杂,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和理念已逐渐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迫切需求一种新的方法和思想来实现工程项目的高效运转,因此,工程项目协调管理应运而生,而工程项目协调管理的实现依赖于协调管理机制的建立。

目前,有关协调管理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代理(Multi-Agent)协调机制和调模型设计等方面[1,2]。张青山和游明忠[3]在基于信息平台的协调管理构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标机制、信任机制、群体协商机制构成了虚拟企业的协调机制内容体系;卢少华[4]从协商层、协作层和信息层3个层次讨论虚拟企业的协调机制,同时对信息协调与策略、盟员选择与激励机制及供应链协调和效益优化进行详细研究;李刚,程国平[5]从界面设计、信息技术、知识管理、跨文化管理的角度提出虚拟企业界面协调机制。但这些研究都是以供应链和虚拟企业为对象开展的,而对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的研究却鲜有涉及。本文拟从分析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的内涵着手,提出工程项目协调管理的几大机制,并给出协调管理机制的运行模式,以期对工程项目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2 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的内涵

由于工程项目不同于一般的科层结构,具有众多独特性,项目的一次性、参与方的多样性、信息的不对称、利益的不一致性、沟通的障碍以及机会主义的存在等因素使得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各种冲突和摩擦。因此,为了保证各参与方能够有效完成各自的工作以实现共同的项目目标,协调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而协调管理活动的顺畅开展则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协调管理机制予以实现。在管理学中, 管理机制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及其运动原则和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 (张青山、游明忠, 2003) 。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是指为了组织与控制项目各参与方达成协调一致,确保项目目标的全面实现而设计或安排的且必须遵循的一定的程序与规则,用以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的所有手段、方式和方法。

3 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机制

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协调管理机制,它是事先的主动型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另一部分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协调管理机制的具体运行,可以用于指导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活动,也可以为解决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各参与方之间矛盾与冲突而做出规则的安排,并使之程序化与规则化以不断地补充和完善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完善的协调管理机制, 不仅可以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协调管理活动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而且还能提高工程项目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敏捷度, 降低了由于协调管理困难而导致的诸多风险。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决策机制、合作与信任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和沟通机制等。

3.1 决策机制

决策是人们对可行方案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 工程项目各参与方都拥有决策权,只是决策的空间不同。合作各方通过分工与协作共同完成项目目标,项目合作中的分工与协作表现为项目参与方决策的分工与协作过程, 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决策权在成员之间的分配。在工程项目协调管理中,决策与决策权可达到有效的统一。一方面,项目参与各方在项目建设合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核心资源提供出来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各参与方拥有相对充分的知识与信息,尤其是与自身所承担任务相关的知识与信息,这就使得决策环境和决策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工程项目协调管理中的决策权是分散的,但又是在合作中行使的。这种合作基础上的分散决策是一种决策的均衡, 也是提升工程项目组织运行效率的基础。

而从工程项目本身的角度看,尽管工程项目的合作各方来自不同的组织,但由于各合作方的相对独立性,导致了在利益和行动上都不会自动地趋向一致,当涉及到需要协调管理的事务时,合作者需要联合决策。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中的分散决策机制是不同于一般企业的决策机制,是对传统决策模式的超越,是专业化分工所导致知识的分裂以及相应的分散决策重新在工程项目体系内整合到一起,是分散与集中(确切地说是独立与协作)的辩证统一。在信息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 工程项目所面临的环境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决策个体受有限理性的限制,正确决策必须依靠参与者群体的智慧,基于知识分裂的分工业务的分散独立决策以及借助发达的信息网络技术能保证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中决策机制的科学性。

3.2 合作机制

工程项目是由众多不属于同一个企业的参与方共同完成,当这些参与方为了某个工程项目走到一起时,即展开了合作对策过程,各个参与方之间通过合作机制,达到多赢的目标。由于工程项目的复杂性,不是某一个企业能够完成的,必须通过合作来实现项目目标。但是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合作各方的能力不均衡可能导致合作各方间产生冲突和矛盾,这种能力的不均衡主要是因为各合作方所拥有的资源不均衡。合作机制是一种调整参与方间行为和资源配置的一种结构性装置,这种机制不仅对参与方的行为产生约束,同时也对能力不均衡提供一种补偿。因此,参与方间的合作机制对于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建立合作机制的过程中,应该以工程项目的整体目标为目的,通过协调矛盾,资源共享,最终实现项目目标和各参与方利益的多赢局面。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中的合作机制主要包括信任机制、信息共享机制、风险共担和利益分配机制三部分内容。项目的各个参与方首先都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的,而进行合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的利益,但同时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只有合作各方目标一致,信息共享,不因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机会主义行为,才能实现完善的合作。

3.3 沟通机制

沟通是一个过程,在沟通过程中,参与沟通的诸多要素之间在建设项目的环境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后产生出沟通的结果。沟通结果如何直接受到沟通过程中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之间的作用影响。有效的沟通是使不协调关系得以协调的关键。沟通机制的构成要素包括:沟通理念、沟通内容、沟通渠道和沟通反馈等。这些构成要素受到工程项目内外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影响。该机制运作是否有效取决于沟通过程中的技术层面要素,它包括各参与者的参与程度,整个工程项目体系内沟通氛围的营造,沟通制度的制定,各沟通主客体沟通策略与技能的应用及工程项目协调管理信息沟通平台的建设。沟通机制的运作是动态的,其运作过程和方式需要不断的完善与改进,沟通机制各要素的内涵也需要不断提升和深化。首先,沟通机制必须与工程项目组织相匹配,通过沟通协调管理工程项目内部的运作,从而达成为项目目标服务的目的。第二,沟通机制内部各个部分需要协调一致,使其运作顺畅有效。第三,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和不可预测性,必须根据工程项目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3.4 激励与约束机制

激励与约束是工程项目实施协调管理活动的手段,而手段发挥作用的载体是机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为了降低项目各参与方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就需要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保证项目各参与方利益的最大化与项目目标一致。由于项目各参与方承担的任务不一样,因而各专业参与方在自己所承揽的任务内所获得的信息与知识比他方要多,而利用这些富余的信息与知识量就有可能获得更多额外利益,从而就会增加项目的建设成本或导致项目失败。如何在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活动中,合理利用各种激励与约束措施去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非效率损失,最小化协调管理费用,需要积极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功能。因此,在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活动中,只有建立、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与约束手段才具有了赖以运用的载体,才可能将其作用持续地、良好地发挥出来。根据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的内涵,激励约束机制就是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目标,以项目参与方的需求和动机为基础,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协调管理方式方法的优化组合,制定必要的监控手段及可实施、执行的制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相对固定化、规范化的能促使各参与方行为趋向一致、目标一致的激励与约束手段、方式、方法、程序、规章和标准。

4 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运行模式

根据上面论述的五种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本文认为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探讨它们的运行模式,即决策层、执行层、信息层,外加一个无处不在的技术支持平台,以实现各协调管理机制的功能,如图1所示。

(1)决策层。决策层只要包括决策机制,着重于制定项目目标和任务分解,处理工程项目内外部之间的有关事务。由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机构来负责工程项目的整体协调管理,如有关规则的制定、参与方的选择与淘汰、重大冲突与矛盾的消解等活动,其形式是定期或特定的协调管理会议,一般以合同、规章制度、参与方的责权利等方式明确下来,对所有成员具有强制性。

(2)执行层。执行层主要包括合作机制、沟通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最为关键的部分,也是最为复杂的部分,由项目协调管理委员会通过这些机制去执行具体的协调管理活动,如各参与方的实施进度协调、材料设备供应协调、合同的具体实施协调等。采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即可进行现场协调也可采用会议协调;即可由事务双方协调也可通过第三方进行协调。

(3)信息层。信息层是前面两个层次予以实现的基础,为协调管理活动提供各种数据和信息支持,完成相关信息和资源的集成与优化调度,以更利于各种协调管理机制的贯彻实施,同时也可将协调管理机制产生的效用进行反馈,便于协调管理者判断机制是否适宜以及有无改进完善的之处。

(4)技术支持层。技术支持层在协调管理的任何层次和任何协调管理机制中都发挥重大作用。因为工程项目协调管理决策是基于并行工程环境的分布式群体决策模式,由各参与方按某种方式组成决策群体,通过计算机协同工作环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支协调管理功能。由于这些技术支持的保障,工程项目可以实现各参与方之间、人员之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形态的协调管理方式。电话、传真、远程文件传输、网页浏览公告版、电子邮件、网络会议可分别实现这几种不同的功能,而且网络安全技术也为各参与方之间的协调管理提供了安全保障。

5 结论

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是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根本保障,而协调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实现协调管理职能的基础。本文从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内涵出发,探讨了工程项目协调管理的五大主要机制:决策机制、合作机制、沟通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并由此构建了整合这五种协调管理机制的运行模式。这无疑将有助于工程项目各参与方之间以及项目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项目建设效率,成功地实现项目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1]Goldman, Steven L., Nagel, Roger N.And Preiss, Ken-neth, Agile Competitions and Virtual Organizations:Strate-gies for Enriching the Customer[M].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5.

[2]陈剑, 冯蔚东.虚拟企业构建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1) :110-107.

[3]张青山, 游明忠.企业动态联盟的协调机制[J].中国管理科学, 2003 (4) , 第11卷第2期:96-100.

[4]卢少华.虚拟企业的协调机制与效益优化问题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 2004.

[5]李刚, 程国平.基于界面管理的虚拟企业协调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6) :141-143.

篇4:供应链信息协调机制研究

关键词:供应链,信息协调,激励,机制,委托代理

引言

尽管众多文献指出供应链中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对于供应链管理的价值, 但在业内实践中, 信息的充分传递和共享却遇到种种阻碍, 诸如供应链中各企业的自利性和欺骗性、共享信息的风险和信息流程不完善等等。这些因素会导致供应链中的企业不愿意参与信息共享或参与困难, 从而制约供应链信息协调的实现。必须通过相关机制来强化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关系, 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之间的信任程度, 改进信息流程, 从而使信息协调真正得以实现。

一、供应链信息协调机制的分析框架

供应链是一个由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技术系统。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为了提高组织工作效率不能只考虑技术因素, 还要考虑人的因素, 使人和技术协调一致。在增进供应链企业间信息传递和共享过程中遇到的阻碍, 除了跟信息技术、业务流程等因素相关外, 更大的阻碍则是跟供应链具有社会系统这一特点相关, 即各种组织、非正式组织和人的因素妨碍着信息的自由流通。为保障供应链信息协调的充分实现, 必须在分析影响它的各种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机制的分析与设计。供应链信息协调机制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1) 影响供应链信息协调的社会因素

(1) 利益冲突。供应链中参与信息传递和共享的企业往往不能从中得到相等利益。在供应链关系中,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信息协调中处于主动地位, 是信息协调发起者, 有时它们会以停止业务关系相威胁, 迫使其他节点企业进行信息传递与共享。尽管长期来看, 所有的参与者均能获得好处, 但在开始时, 发起者获得利益一般较大。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特别是在供应商数量较大, 彼此之间竞争激烈且供应商与核心企业关系不稳定的情况下, 非核心企业在信息协调中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 缺乏真正的主动性[1]。

(2) 信用缺乏。在理论上, 供应链管理要求链内各企业间相互合作, 通过分担责任与风险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获取收益。但在各种机制还不很成熟的市场环境中, 企业之间的信用氛围并没有真正形成, 市场的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由于有限理性的存在, 上下游企业缺乏信任, 很少用系统的方法进行思考。于是链内企业合作时就会互相隐藏一些信息, 使信息在供应链传递过程中发生波动和偏差, 增加整个供应链系统的不确定性, 降低系统的运作效率。

(3) 信息风险。供应链中节点企业过度隐藏自己的信息, 对整个供应链会造成一定的信息风险。同时信息共享加大, 对节点企业本身造成的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企业之间的无缝集成意味着可能导致企业核心技术和财务等机密外漏, 核心技术的缺失会使企业失去核心竞争力, 从而很可能失去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地位, 致使企业承担很大的风险。

(4) 信息不对称。供应链企业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会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制造商在选择供应商时, 由于供应商掌握了一些对制造商不利但不为其知的信息, 因此供应商与制造商签订了对自己有利的契约, 致使制造商受到损害, 导致“逆向选择”——制造商误选了不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供应商。假设供应商与制造商在签订契约时各自拥有的信息是对称的, 但签成契约后, 制造商无法观察到供应商的某些行为, 或者外部环境的变化仅为供应商所观察到。这种情况下, 供应商在有契约保障之后, 可能采取不利于制造商的一些行为, 损害制造商的利益, 表现在供应商供货的推后或者产品质量的降低上, 导致“败德行为”——供应商降低了服务水准、增加了潜在费用。

2) 影响供应链信息协调的技术因素

影响供应链信息协调的技术因素除了包括信息技术因素 (如信息的标准化程度、信息系统的兼容性等) 之外, 还包括如下非信息技术因素:

(1) 较长的提前期导致信息不完全。由于缺乏提前期内的需求信息, 需求预测必然与实际需求存在误差, 并且提前期越长, 进行需求预测时信息不完全的程度越大, 且实际需求信息不能在供应链中被及时充分地利用。

(2) 环环相扣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剧了信息不对称。供应链上游企业一般通过其下游企业的订单来判断需求, 供应链所有成员通过环环相扣的订单信息相互沟通。订单信息不一定反映供应链终端用户真实丰富的需求信息, 它可能滞后或失真, 因而这种环环相扣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剧了信息不对称。

为了减小或解除上述社会因素对供应链信息协调的制约, 促进其实现, 可以从契约、激励两方面设计供应链信息协调机制, 而为了减小或解除上述技术因素对供应链信息协调的制约, 促进其实现, 可以从流程改进的角度设计供应链信息协调机制, 后者在文献[2]中有所涉及。本文接下来则针对影响供应链信息协调的社会因素从利润分配的角度对供应链信息协调的激励机制进行探讨和设计。

二、基于利润分配的信息协调激励模型

委托代理理论主要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市场参与者的经济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以及激励机制问题。交易中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 具有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由于供应链企业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因而存在委托代理问题, 并且它不同于其它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它更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和协调——各自从自身利益出发, 结合合作对策, 形成独具一格的委托代理机制。众多学者研究了在各种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对成员进行有效激励的问题。FELDMANN和MULLER[3]分析了如何建立激励机制以获取真实、可靠信息的问题;LEE和WHANG[4]对组织内部的分散型多阶供应链的激励和信息协调进行了研究;戴勇[5]通过提出一个让成员企业参与利润分配的激励方案来解决核心企业与成员企业在信息协调中的委托代理问题;马新安等[6]以一个两阶段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来研究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对其供应商进行供应活动和信息共享活动的最优激励问题。本文在参考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如下基于利润分配的信息协调激励模型并进行相关分析。

1) 模型描述

该模型是一个委托代理模型, 通过代理人 (供应商) 对信息协调努力收益的参与分配, 激励代理人和委托人 (制造商) 之间加强信息传递与共享。因为供应链的收益不仅取决于各成员企业自身的作业努力程度, 而且和成员企业之间的信息协调有关。这里通过考虑对委托人和代理人信息协调努力所得到的供应链增值收益的分配达到对信息协调行为本身的激励。

对于供应链中的代理人 (供应商) , 其作业的努力行为v可以分为日常的作业努力 (v1) 和信息协调的努力 (v2) 两部分。f (v1) 表示代理人日常作业努力的收益, C表示费用, f (v1) =C, 是一种基本固定的收益。f (v2) 表示代理人信息协调努力的收益, 设f (v2) =k×v2, k为信息协调对供应链收益的影响系数, k>0。对于供应链中的委托人 (制造商) , 其作业的努力行为用u表示, g (u) 表示努力的收益。假设信息协调努力的总收益由两部分组成, 即由委托人的努力收益和代理人的努力收益共同组成, 则信息协调努力的总收益D=f (v2) +g (u) +θ, 其中θ~N (0, δθ2) , θ表示供应链信息协调努力的外部环境影响。C (v2) 表示代理人信息协调努力的成本, C (v2) =0.5γ×v22, γ为努力成本系数。

设α为信息协调努力收益的分配系数, 委托人让代理人参与由于信息协调而产生的增加利润的分配, 用以作为对代理人信息协调努力的肯定和激励。在一般的运用委托代理模型的激励机制设计中, 经常看到对分配系数α的设立。考虑到此处讨论的问题特性, 仅仅应用分配系数α来调节利润分配, 有失准确和全面。首先供应链信息协调不仅存在于当事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 而且存在于代理人与其他合作企业之间。其他合作企业对代理人参与信息协调努力的评价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信息协调利润分配方案。所以在此设计一个新的评价因子β (0<β≤1) 表示其它成员企业对当事代理人在信息协调方面的努力的评价。其次, 考虑信息系统建设程度对信息协调的影响。信息协调需要借助于信息系统来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共享, 信息系统完善程度及与合作企业间的对接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间的信息协调。良好的信息系统建设是消除败德行为的重要手段。为了激励代理人提高信息系统建设程度, 在此考虑使用奖励函数p, p (v2) =T× (v2-m) , T为奖励系数, T>0。代理人信息系统建设程度至少要达到m (0

设委托人为风险中性的, 代理人为风险厌恶的, 且风险厌恶度 (风险系数) 为常数ρ。整个项目的费用总额为H, 则有:

代理人的期望收益为

委托人的期望收益为

基于利润分配的信息协调激励模型表示如下:

为代理人不加入时的保留收入

2) 模型分析

(1) 对分配系数的分析。上述模型求解后得

由式3得, 表明当收益分配系数增加时代理人的信息协调努力会增加, 因此分配系数的设立将会促进供应商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增强在信息协调方面的努力。

结论1:分配系数的设定能实现对于成员企业信息协调行为的激励。

(2) 引入奖励函数和评价乘数的贡献。上述模型是在委托代理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引入奖励函数p和评价乘数β来调整分配系数, 为了更好地反映模型的特点, 以下通过对两种未经调整的模型结果的比较, 得出模型调整后的优点。

模型1:不引入奖励函数, 则得到如下模型

代理人的期望收益为

委托人的期望收益为

基于利润分配的信息协调激励模型表示如下:

为代理人不加入时的保留收入s.t. (IR) E (v) ≥,

模型2:不引入评价乘数, 则得到如下模型

代理人的期望收益为

委托人的期望收益为

基于利润分配的信息协调激励模型表示如下:

为代理人不加入时的保留收入

计算得模型1的分配系数和模型2的分配系数分别为:

α1>α, 表明引入奖励函数p可以结合代理人的信息系统建设状况去除虚增的利润份额;α2>α, 表明引入评价乘数β可以通过合作伙伴的评价更客观全面地考察代理人进行信息协调的努力效果, 增大激励强度, 实现了对代理人的真实激励。

结论2:模型通过奖励函数p和评价乘数β的引入, 增加了激励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保证了利润分配的准确性。

三、小结

进行供应链信息协调机制设计时, 必须注意到供应链是一个由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技术系统, 影响供应链信息协调的因素既有技术因素, 也有社会因素。鉴于此, 本文构建了供应链信息协调机制的分析框架, 可以围绕它进行供应链信息协调机制的设计。文章设计的基于利润分配的信息协调激励模型表明通过引入奖励函数和评价乘数可以增加激励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并保证利润分配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陈国庆, 黄培清.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与激励机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7, 41 (12) :2032-2037.

[2]范林根.基于契约合作的供应链协调机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3]FELDMANN M, MULLER S.An Incentive Scheme for True Information Providing in Supply Chains[J].Omega, 2003, 31 (2) :63-73.

[4]LEE H L, WHANG S.Decentralized multi-echelon supply chain:incentives and information[J].Management Science, 1999, 45 (5) :633-640.

[5]戴勇.虚拟企业联盟成员信息协调行为的激励研究[J].软科学, 2008, 22 (4) :118-121.

篇5:供应链契约协调机制综述

关键词:供应链,契约,协调,现状,展望

0 引言

供应链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竞争—合作—协调”机制的对各独立企业进行协调的过程。显然,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是独立运转的,各有目标,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协调机制将这些企业进行集成。供应链契约机制是协调中最为常用的手段,契约是指通过制定合适的约束信息与激励机制来保证交易顺利进行,同时优化绩效,明确各自权利与责任关系的相关文件及条款。实践中,很多企业逐渐认识到:通过制定有效的契约,供应链整体绩效可以得到显著改善,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也可以通过契约得到保护和巩固。

1 模型建立

1.1 基本假设

(1)供应链是由单一供应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供应商和零售商单独决策,即该供应链为分散式决策供应链;

(2)销售商面临一个随机的市场需求,当市场需求>订货量时,零售商存在缺货成本,当市场需求<订购量时,零售商存在过量的持有成本;

(3)根据LF博弈(Leader-Follower Game)理论假设供应商是领导者,零售商是追随者,供应商给出一套契约参数,零售商根据这些参数确定最优订货量;

(4)供应商和零售商是风险中性和完全理性的,即两者均根据自身利润最大化进行决策;

(5)产品市场是开放的,有关销售价格、需求分布和库存成本参数等信息是对称的。

1.2 符号说明

x———市场需求,随机变量

c———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w———供应商给零售商的单位产品批发价

Q———销售季节前,零售商向供应商订购的产品数量

p———产品的单位零售价格

s———季末没有销售出去的产品残值

g———单位产品缺货造成的损失

h———未售出的产品在各阶段发生的单位库存费用

F(x)———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

f(x)———随机变量x概率密度函数

∏R———零售商的期望利润

∏S———供应商的期望利润

∏T———整个供应链的总期望利润

S(Q)———零售商的期望销售量

其中,参数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c<w<p,即成本<批发价<零售价;

(2)s<c,即残值<成本;

1.3 供应链协调情况下的模型

供应链协调情况下,即供应链上成员企业之间处于协作状态,供应商和销售商之间不存在双重边际效应。此时,供应链整体得期望利润为:

可以看出函数∏T对于Q是凹的,所以函数要∏T取得最大值,则要求∏T的一阶导数为零,即:

如果供应链通过制定契约能够使得供应商和零售商各自独立决策的最优利润等于供应链协调情况下的最优利润,则说明此种契约形式能够使得供应链实现协调。

2 契约综述

2.1 批发价格契约

批发价格契约(The Wholesale Price Contract)是零售商自己根据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和供应商给定的批发价格确定自己的定购数量,供应商根据零售商的订购数量组织生产,销售季节结束时,未售出的产品由零售商自己处理。零售商向供应商提供的转移支付为:

由此可见,供应商获得的利润是确定的,而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完全由零售商承担。Tasy等(1999)[1]指出批发价格契约虽然简单、实施成本低、管理方便,但一般不能实现协调。郑惠莉(2005)[2]构建了一个电信业务转售供应链模型,并对其使用批发价格契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当运营商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运营商和转售商的最佳销售量之和时,存在唯一的批发价格可以使得供应链实现协调。赵正佳(2008)[3]对两阶段供应链进行了研究,联合了批发价格契约与价格补贴契约,研究表明:联合契约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调,但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个契约都不能使供应链实现协调。

批发价格契约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拓展。首先,在零售商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供应商如何将批发价格契约和其它契约联合使用来激励零售商多订货;其次,考虑供应链中零售商、供应商之间存在风险偏好时,批发价格契约怎样协调供应链。

2.2 回购契约

回购契约(The Buy Back Contract)也称作退货策略,对于销售季节结束时的剩余商品,供应商通过承诺以低于进货的价格购回,从而刺激零售商增加进货的数量。该契约中的转移支付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b为回购参数,I(Q)为季节末期望的剩余产品数量。这一契约通过增加零售商每件剩余产品的残值,提高零售商的订货数量。Pasternack(1985)[4]最早提出了回购契约,他研究了二级供应链采用回购契约所能达到的效果,指出只有回购价格低于批发价格或者仅回购部分剩余产品时,供应链才能实现协调,并且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可以按任意比例分配利润。在此基础上,Kandel(1996)[5]对具有价格敏感的随机需求下的回购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与Pasternack相同的结论。Padmanabhan,Png(1995)[6]用回购契约来控制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并描述了整个供应链的收益发生怎样的变化。Tasy(2002)[7]把风险敏感性因素考虑在内,研究了风险敏感性对退货契约的影响。何勇等(2005)[8]假设需求不确定且与销售努力水平相关,引入回馈与惩罚策略,解决了单纯回购契约不能解决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叶飞、李怡娜(2005)[9]研究了供应链成员中存在风险规避者的回购契约协调供应链的问题。Su(2008)[10]研究了战略性消费者行为如何影响供应链的绩效,研究表明,在消费者的战略行为影响下,通常能够协调供应链的回购契约失效,将不能在成员间任意地划分利润。

从上面对于回购契约的分析,可以看出回购契约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由于回购契约有很好地应对应急事件的能力,因此在发生应急事件的情况下,研究供应链如何运用回购契约来应对不同情形的应急事件也是一个值得探研的方向。

2.3 收入共享契约

收入共享契约(The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是指供应商提供给零售商一个较低的批发价格,这个价格接近甚至低于成本价,零售商为了补偿供应商的损失,把自己的销售收入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供应商,以此优化供应链绩效并且保证利润的合理分配。该契约首先在美国CD租赁行业应用并取得较大成功。令零售商获得供应链利润的比例为φ,那么供应商的比例为(1-φ),0<φ<1,该契约中的转移支付函数可以表示为:

Mortimer(2000)[11]从计量经济学角度对录像租赁业进行研究,发现收益共享契约可以提高供应链7%的利润。柳键,马士华(2004)[12]将收入共享契约和批发价格契约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在信息共享的情况下,收入共享契约的协调性能优于批发价格契约。Cachon,Lariviere(2005)[13]给出了收入共享契约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两个原因:一是实施成本过高;二是可能会降低零售商销售的积极性。王勇、裴勇(2005)[14]研究了具有价格敏感性的两级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给出了契约参数需满足的条件。柳键,陈菊红,郭福利(2009)[15]研究发现:在收入共享契约下,风险中性方为风险规避者提供了一定的风险保护,使得风险约束得以满足,并且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利润在该契约下均得到一定的提高。

从以上回顾可以看出,该类契约对供应链中存在混合风险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协调作用。但是顾客的风险偏好有很多形态:如风险中性、风险厌恶、偏好风险等。如果把这些不同的形态进行组合,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

2.4 弹性数量契约

弹性数量契约(The Quantity Flexibility Contract)允许两次订货,即供应商允许零售商在对市场需求进行观测后调整订购数量,同时供应商对零售商在规定数量未售出的产品进行补贴。值得注意的是与回购契约相比,回购契约更强调回购价格的制定,而弹性数量契约关注订购量的调整。该契约经常应用于电子业和计算机业的零部件交易中,有时也出现在汽车行业中。它的转移支付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式中积分号的下限1-rδrQ表示零售商承诺购买的数量,整个最后一项表示供应商给零售商的补偿。Tsay(1999)[16]分析了弹性数量契约如何让实现供应链。Tsay,Lovejoy(1999)[17]进一步研究了弹性数量契约,研究发现在多周期模型中,弹性数量契约可以抑制供应链订货的多变性。庄宇(2004)[18]在综合考虑库存、订货、运输和缺货等成本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激励作用的弹性数量契约优化模型。杨庆定、黄培清(2005)[19]研究了国际环境中的供应链如何采用弹性数量契约优化供应链绩效。Chan(2006)[20]用仿真方法研究了如何用弹性数量契约来降低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弹性数量契约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不利影响,从而提升供应链的绩效。

由于供应链自身的动态性特征,要实现信息共享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在安全、可靠的信息共享基础上实施弹性数量契约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2.5 数量折扣契约

数量折扣契约(The Quantity Discount Contract)中,供应商提供产品的单价随零售商订购量的改变而变化。供应商以这种方法来鼓励零售商增加提前订购量,以此减少订购量不确定性对自身造成的不利影响。它的转移支付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r为折扣率,r(Q)是Q的增函数。Monahan(1984)[21]最早讨论了需求确定条件下供应商如何运用数量折扣契约提供利润。Kim,Hwang(1989)[22]以提高供应商的利润并降低零售商的成本为目标,研究了单供应商多零售商供应链的数量折扣问题。Chung等(2000)[23]将环境扩展为多周期,研究了数量弹性契约条件下的协调补货问题。高峻峻,赵先德(2002)[24]研究了在需求受价格影响的情况下,由单一买方和单一卖方组成的供应链中制定价格折扣的问题。赵晗萍,冯允成(2005)[25]研究了两级供应链运用数量折扣契约协调供应链的问题,并分析了该契约对利润分配的影响。彭作和、田澎(2006)[26]指出数量折扣契约和隐性特权费的联合能够实现供应链利润最大化。

数量折扣契约可以减少供应商库存,降低零售商的批发价格,但是这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首先是使供应商的边际利润降低;其次,随着批量订货的增加使得零售商库存增加。面对这些矛盾,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下,提出新的策略,使得供应链中各成员都能获得满意的收益是未来研究的核心问题。

2.6 各种供应链契约的综合对比

以上讨论了批发价格契约、回购契约、收入共享契约、弹性数量契约、数量折扣契约等常用的五种供应链契约的研究现状,由于不同契约有不同的形式和风险共担方式,因此我们用表1作一个综合对比。

3 结论

上一篇:服务业结构升级传导机制研究论文下一篇:法学毕业论文提纲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