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优秀教案

2024-05-14

地球表面形态优秀教案(通用9篇)

篇1:地球表面形态优秀教案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4.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5.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事物的成因。

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4.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为例,结合实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5.进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的学习,培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需遵循自然规律的意识。3.通过对一些内外力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图片的学习,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4.通过对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①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②板块构造学说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 【教学过程与方法】

第1课时

【引入新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例如一望无际的平原、高大连绵的山脉„„(最好列举学生熟悉的本地的一些例子),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看到的这些地形是否以后就不变了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资料,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分析。【投影资料】资料1: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什么问题?

资料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启发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今天的地表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化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

篇2:地球表面形态优秀教案

课前复习

同学们晚上好!上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了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相信同学们对该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复习一下:炽热的岩浆冷凝形成了岩浆岩。岩浆在地表一下冷凝成为侵入岩,最常见的是花岗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了喷出岩。常见的有流纹岩、安山岩和玄武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受外力作用,也就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形成了沉积岩。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具有层理构造,二是存在化石。还有哪类岩石没有说到?变质岩。花岗岩会变质成片麻岩,石灰岩会变质成大理岩,砂岩会变质成石英岩,页岩会变质成板岩。

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们知道,岩浆经上升冷凝形成了岩浆岩,岩浆岩又经外力作用变成了沉积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成为了变质岩。而变质岩又经高温融化成为了新的岩浆。事实上,岩浆岩和沉积岩也会因高温融化重新回到岩浆的状态。岩浆岩也会因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而变质岩在外力作用下会变成沉积岩。这就是地壳物质循环的主要内容,希望同学们通过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真正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点。新课导入

那么接下来我们做个地理小游戏——猜地形。放松一下好不好?好。规则是老师说一句古诗,同学们猜一猜它描述的是什么地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也就是山地,对不对?下一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平原“它说的是河套平原的景象”好,再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四川盆地。没错,盆地。同学们刚刚已经说过了山地、平原、盆地。在我们的印象里,我国主要有五种地表形态。剩下两种是什么?还有同学记得吗?高原、丘陵。对,初中的时候我们就有学习到,出现这五种地表形态的原因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但是当时并没有对内外里=力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老师讲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经发现了老师的意图。没错,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学习一下内外力作用具体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36页,阅读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这一小节,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写标题)

同学们你们找到答案了吗?内外力作用分别包含哪些内容?(内力作用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外力作用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回答正确,看来同学们都很认真的在找答案,这很好,同学们保持这股风气,我们的地理学习就很容易了。现在回归课堂,同学们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地球外部的太阳能。所以我们把影响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具体来说就如刚刚同学们所言,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板书)。内力作用是地表形态的塑造者,它使地表高低起伏:隆起或凹陷。外力作用是地表形态的雕刻者,它使地表趋于平坦:削高填低。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表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那么内力作用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呢?我们来做进一步探讨。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板书)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我将从板块运动、地质构造以及火山、地震活动三方面来向同学们讲述。同学们先自己阅读这方面的内容,老师先准备一下。(板书加画图)

同学们,板块构造学说是近几十年来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是(板书)

篇3:高速切削刀具磨损表面形态探究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运行过程中,主要是对零部件进行集中处理,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有效提升工艺操作的实际效率,并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材料切削效率,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运行结构的时效性,甚至达到3倍到5倍,且设备的表面加工质量也能提升一级到两级。特别要注意的是,利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20%到50%之间,相较于传统切削工艺,高速切削工艺刀具和工件的接触几率以及时间更少。但是,在实际接触过程中,工件产生的热量会直接传递给切削设备的刀具,这就会产生一定的损耗,也就是说,整体运行环境更加的高速且高温,需要技术人员利用磨损机理和项目处理机制对设备进行集中的控制,以保证相应系统失误能得到降低。

2 高速切削刀具磨损表面形态研究

2.1 高速切削刀具磨损表面形态实验组成

在实验项目中,主要是借助高速立式加工中心对其进行集中处理,设备的主轴保证无级调速,最高效果能达到每分钟10000r的转速,基础工具材料使用的是硬度在15HB以下的45#钢,主要校对的刀具就是立方氮硼刀具以及三氧化二铝陶瓷刀具和硬质合金Ti C涂层刀具等。另外,要利用显微镜对刀具的磨损程度进行仔细校对[1]。

2.2 高速切削刀具磨损表面形态之前刀面磨损

在对刀具进行高速铣削进行处理时,能有效了解45#钢刀面的磨损程度和具体形态。可以对试验刀具进行分析,较之常规的刀具,高速切削刀具的前刀面磨损结构与切削刃相连接,最大的磨损结构也同时存在于切削刃附近,磨损区域会随着切削速度增高而减小。特别要注意的是,当温度较高,甚至达到800摄氏度以上,则会出现严重的粘结合扩散问题,主要是氧化作用,对刀面产生严重的磨损[2]。

2.3 高速切削刀具磨损表面形态之后刀面磨损

在高速切削工艺开展过程中,加工表面和刀具的后面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磨损,这对于整体运行结构会产生影响,甚至是导致刀面出现严重的损耗。高速切削工艺中后刀面磨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需要引起相关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由于其产生的磨损痕迹和常规化切削工艺较为相似,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区别对待。但是,高速切削工艺运行中,刀具的磨损位置更加接近刀具的刀尖位置。

2.4 高速切削刀具磨损表面形态之微崩刀

在高速切削工艺运行过程中,微崩刀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主要指的是,在刀具表面会出现较小的缺口,刀具常在较高的温度下运作,容易受到损耗。另外,在微崩刀结构中,通常刀具的微崩刀磨损结构的尺寸和实际磨损限度有直接关系,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没有出现严重的偏差。特别要注意的是,刀具若是出现微崩刀问题,并不需要立即进行刀具替换,还能使用一段时间,但是需要减少进给量,从而提升整个刀具的稳定性。涂层刀具高速切削出现微崩刀的几率较大,需要对问题进行集中处理,从而减少涂层结构和基体结合产生的强度削弱问题。

2.5 高速切削刀具磨损表面形态之剥落和裂纹

高速铣削操作中,刀具要保证快速的离开配件,但是,正是由于这样的操作,会导致荷载参数出现急剧的减少和增加,刀具若是受到影响,就会产生应力交替的问题。需要技术人员提高运行结构的有效性,确保对不同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减少热效应疲劳和基础疲劳对设备产生的不良影响。在剥落问题并不严重时,要对磨损问题进行集中关注,确保裂纹源的有效控制,从而减少刀具表面的深度磨损问题[3]。

2.6 高速切削刀具磨损表面形态之破损

在高速切削问题出现后,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刀具的磨损。究其原因,刀具材料以及切削用量不当也是较为严重的因素,需要技术人员给予其必要关注,确保管控结构和管理层级符合实际需求,减少突然磨损问题,提升整体刀具运行的实效性。技术人员要对耐热合金以及灰口铸铁结构进行深度关注,并对主键结构中45#钢进行处理,需要对突然磨损问题给予重视[4]。另外,在前刀面刀楔内部出现拉应力后,由于刀具自身的脆性参数较大,就需要相关操作,提升其抗拉强度,从而减少突然破损的问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高速切削刀具进行系统化分析和问题处理的过程中,要对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微崩刀以及剥落等问题进行集中关注,减少不同形态产生的对应问题,针对相关位置进行精细化处理,从而规避磨损程度,确保设备能更好的发挥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鹏,徐九华,冯素玲等.PCD刀具高速铣削TA15钛合金切削力的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42(02):224-229.

[2]葛英飞,宦海祥,徐九华等.PCD刀具高速车削和铣削钛基复合材料的切削温度研究[J].工具技术,2016,50(01):12-17.

[3]LI Peng-nan,唐思文,ZHANG Hou-an等.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的高速切削性能与磨损机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5,18(07):1286-1291.

篇4:地球表面形态优秀教案

但是这种相似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土卫六表面那些300英尺(约合91米)高,1英里(约合1.6公里)宽的沙丘并非由主要是石英的沙子组成,而是冰冻的碳氢化合物“沙粒”——究其成分,更像是固体的石油,而非沙子。在土卫六表面分布着400万平方英里(约合1 000万平方公里)

的沙漠,几乎和美国的国土面积相当。对于这些沙丘成因的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们理解这颗笼罩在浓密大气下方神秘星球的气候模式。

对于卡西尼探测器发回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土卫六表面的沙丘也会形成和地球上沙漠中类似的形态。这些研究结果给出了有关这颗卫星气候以及地质历史的最新线索。在土卫六表面,沙丘遍布的沙漠是面积第二大的地形单元,最大的地形单元则是平原。因此对于这些地形的研究将极大地增加我们对于这颗星球独特环境的理解。

尽管从形状上看起来,土卫六上的沙丘和地球上纳米比亚或阿拉伯半岛上看到的纵向沙垄并无多大差异。但是从我们的标准来说,土卫六上的沙丘规模巨大。平均的说,土卫六表面的沙丘有1公里~2公里宽,100米高,数百公里长。然而,它们的大小和空间分布各处存在差异。这一点反映出它们形成和演化的环境条件因素。

根据卡西尼探测器发回的雷达探测数据,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前博士后研究员,爱丽丝·李·戈尔(Alice Le Gall)和她的合作伙伴合作开展研究,发现土卫六表面的沙丘大小至少受到两个因素的控制:海拔高度和纬度。

研究显示,位于海拔更高地区的沙丘一般倾向于显得更纤细,相互之间的间距也更宽一些。卡西尼雷达侦测到的这种沙丘之间间距的扩大或许暗示这些高地地区缺乏足够的沙粒覆盖。也就是说,形成沙丘所需的沙粒似乎都集中在土卫六表面的低地地区。科学家们认为土卫六表面的沙粒并非像地球那样主要是由硅质矿物组成的,而是固态的碳氢化合物颗粒,其来源是“大气降水”后的凝结。随后这些降落地面的碳氢化合物被某种我们尚未可知的作用机制“研磨”成1毫米左右粒径的细微颗粒。

而在纬度方面,土卫六表面的沙丘似乎集中于其赤道地区,更具体的说是在南北纬30度之间。并且这些沙丘自南向北似乎显示出减少的趋势。爱丽丝和同事们认为这可能和土星的偏心轨道有关。

土卫六上的每一个季节都相当于地球上的7年。土星的轨道显示出轻微的偏心率(即轨道椭圆的扁率),这样的结果是土卫六的南半球拥有一个时间上较为短暂但是更加高温的夏季。因此土卫六南半球的夏季或许更加干燥,这就意味着这里的地表湿度更小一些。

而地表的干燥度越高,沙粒被风力搬运并堆积成沙丘的可能性便越高。爱丽丝说:“当你在土卫六上往北走,我们相信你会观察到土壤湿度的上升,这让沙粒的可移动性下降,因此,其结果便是:形成沙丘的过程变得更加困难。”

另外的一些现象似乎也支持她们的研究结果:如土卫六表面的湖泊和海洋的分布在纬度带上的分布并非是均匀的。这些巨大的液体聚集地显著地集中在北半球,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土卫六北半球的土壤或许更加潮湿,也就等于说明这里的沙粒不容易被移动从而堆积成沙丘。

尼古拉斯·奥托贝利(Nicolas Altobelli)是欧空局卡西尼·惠更斯项目科学家,他说:“理解这些沙丘的成因并尝试对它们的大小,形状和分布进行解释,对于我们理解土卫六的气候和地质特征非常重要。”

(来源:新浪科技)

篇5:《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

本课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对认识地貌的形成和变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对地壳和地表形态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是自然地理中关于地形要素的重要内容。对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以及选修的“旅游地理”的地质景观以及“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有着广泛的联系,起着很强的基础知识的作用。

(二).说教材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用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成因;

②.了解简单的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能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③.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观察力;图文转换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

②.运用动画演示板块运动,更直观的去理解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

③.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创新意识;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

(三)、说教材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把板块的两种运动形式对宏观地形的形成作为本节重点之一;

②.重点之二即为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

2.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①板块构造与宏观地形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从很大的尺度来介绍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学生直接感知比较困难,须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高中一年级的同学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理解板块运动机制及其所形成的地貌方面会有一些困难。

②地质构造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由于这种地貌不同于背斜、向斜的基本形态,学生不易理解,所以作为一个难点。

二、说学情

心理特点: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的学习行为任然已兴趣为引导,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音象、动画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基础: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地形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仅从感性上认识到地形在变化,至于地壳变化原因、运动的形式及结果等抽象的理论知识一无所知,而高一学生理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三、说教法与学法

1.实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图表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析和思辨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视听观察法;逻辑思维法;讨论分析法;图文转换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和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说教学过程构思

导入: 从观看各种地形图片,给学生以感官刺激,美的享受;通过图文资料,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增强学生兴趣,也使导入对本节课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

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通过导入,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能让地球表面如此的千姿百态?”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归纳,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的变化时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列表对比分析,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更能够记住内外力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加强了形象记忆,同时增强学生探究自然奥妙的热情。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承转(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有关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引出板块学说)

①.引导分析照板块分布示意图2-10,介绍板块学说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认识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及板块的边界类型(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教师澄清讲解】

①板块是地球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的单元,而不是地壳的单元,也不是硅铝层的单元。

②六大板块的范围与大洲、大洋的范围不一致。除了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水域外,其他的板块都包括了海洋和陆地。板块不是大洲、大陆或大洋,只是借用了大洲、大陆和大洋的名称来命名。

③消亡边界(图中实线)是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沟或造山带;生长边界(图中虚线)是板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岭或断层。

通过“喜马拉雅山的形成”音像视频,在演示的工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视听过程,看到板块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宏观地形(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会依次形成海沟,岛弧,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然后再演示东非裂谷的动画,说明板块运动与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大规模山系、高原、裂谷、海沟、岛弧等地貌格局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视频动画,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学生根据动画及教材讨论归纳,老师点拨总结活动探究1.2.,再归纳总结板块运动和宏观地形的关系,来完成对这一重点内容的突破。这里我是采用先把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答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引出地质构造的概念,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再用动画演示直观认识褶皱和断层,讨论分析其形成原因、表现形式。

针对“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一难点,首先让学生理解背斜与向斜的基本成因和区别,分析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岩石的坚硬程度,抵抗外力侵蚀的能力;然后再从岩层新老关系上来判断,在此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思考沉积岩岩层新老的识别,给他们提供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帮助他们归纳、总结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断层,在演示动画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断层线两侧的运动方向,让学生讨论分析所形成的地貌,断层线上的岩石抗侵蚀强度,侵蚀后形成的地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拓展】

篇6:地球的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导:很久很久以关,地表海洋占绝对优势,陆地很少,而现在地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既有雄伟高峻的喜马拉雅山,又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这些高原山脉如何形成的?很多地质学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研究,这节课我们就沿着他们的足迹探讨这些宏观地貌的形成机理。目前较盛行的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的常说是:一板块构造学说

活动: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思考:1、2、3、4、5、地球的岩石圈被断裂带分类哪几大板块?

这些板块可分为大陆和大洋板块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 板块的厚度与地壳的百度哪个大?

板块边界的运动方向?板块边界分为哪二种?

板块的范围一般都由海和陆二部分组成,只有太平洋板块基本只有海洋部分。

6、请说出印度洋板块的大陆部分的主要组成。印度半岛属于哪个板块?

这就是板块构造说的第一个论点,(一)地球的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再思考:

1.六大板块的位置是固定的吗?

2.岩石圈的以下存在一层岩浆的发源地叫什么。

(二)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运动。观察思考:

1.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的运动方向? 2.这两个板块的运动造成了什么后果? 3.上述运动使地形姓了什么变化?

4.能否用板块运动理论解释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

(三)板块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碰撞形成了地球的宏观地貌。过渡:火山、地震、地势是地内物质能量运动发展的结果,它们在地表的分布是一均匀的——地球上两大地震带火山带?大西洋海底隆起带,它们是板块的内部还是边界带?这说明:

(四)板块边缘地壳运动较活跃,板块内部相对稳定。小结:四点,图。请预测:

1、美洲和亚洲距离的发展趋势?预测依据?

篇7:地球表面形态优秀教案

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着地表形态。完成1~2题。

1.下列地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沉积作用 ④侵蚀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答案】 A 2.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B.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C.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

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

【解析】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高填低”,会使高的地方变低,同时也会使低的地方增高。

【答案】 C 下面是相同比例尺同一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图。完成3~4题。

3.该地区属于()A.背斜成山 B.背斜成谷 C.向斜成山 D.向斜成谷

【解析】 考查等高线、褶皱的判断和应用。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作辅助线,中间比两侧地势低——山谷),且有河流发育;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可知该地地层由中心向两翼岩层由老到新,所以地质构造是背斜(背斜成谷的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而成谷地)。

【答案】 B 4.该地区()A.背斜储水 B.向斜储油

C.背斜下部开凿隧道比较安全 D.图中河流的流向为由南向北

【解析】 背斜储油、向斜储水;背斜向上拱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保持隧道干燥。河流流向为由北向南(水往低处流)。

【答案】 C 5.下图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背面图案,图中各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甲—流水沉积 B.乙—风力侵蚀 C.丙—流水溶蚀 D.丁—断裂下陷

【解析】 长江三峡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珠穆朗玛峰为褶皱山,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为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壶口瀑布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 C 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6~8题。

6.图中①②板块的名称分别是()A.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非洲板块 7.图中③示意的是()A.大西洋中脊 B.①②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中脊 D.印度洋中脊

8.图中所示山地为纵列分布的是()A.大分水岭 B.安第斯山脉 C.海岸山脉 D.阿巴拉契亚山脉

6~8.【解析】 第6、7题,①②两板块张裂,生长边界位于海洋,是海岭。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都是碰撞、消亡边界。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虽然是生长边界,但海岭两侧地理事物排列与题中信息不符,只有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符合题意。③就是大西洋中脊(海岭),图中③的左侧就是美洲板块,右侧就是非洲板块。第8题,位于非洲或南美洲纵列分布的山脉,符合题意的只有安第斯山脉。

【答案】 6.D 7.A 8.B 下图为某河流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中游落差小 B.地转偏向力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小 10.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9~10.【解析】 第9题,甲处地貌为河口三角洲,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入海时堆积形成的,地转偏向力和入海口潮差对三角洲发展速度和方向都有影响。第10题,瀑布受河水的侵蚀作用影响不断后退,与此同时,河床不断加深,河床纵剖面坡度逐渐变小,瀑布最终消失。

【答案】 9.A 10.C 读沿回归线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如图),回答11~12题。

11.与图中丙处山地形成无关的是()A.岩浆活动 B.断层 C.板块挤压 D.背斜拱起

1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甲处相比,乙处地质构造更适合建设隧道 B.图中海沟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C.A处可能存在油田

D.丁处岩层地质年龄最新

11~12.【解析】 第11题,丙处山地岩石属于岩浆岩,所以该处山地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根据其左侧岩层的运动方向可以判断山脉位于断层上升的一侧,该山脉的形成与断层有关;根据海沟可以判断丙处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该山脉的形成与板块挤压有关。第12题,甲处为背斜,更适合建设隧道;海沟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A处有含油岩层,且是背斜构造,因此可能存在油田;丁处岩层位于消亡边界,所以地质年龄不可能最新。

【答案】 11.D 12.C 下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14.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受流水侵蚀作用,易形成沟谷 B.乙地受风力搬运作用,易形成戈壁 C.丙地受风力沉积作用,易形成沙丘

D.三地受风力侵蚀作用,均易形成风蚀蘑菇

13~14.【解析】 第13题,本题考查对沙尘暴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的判读,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据图可知甲地为风沙源地,乙地为风沙过境地区,丙地为沙尘暴减弱至消亡地区。图中沙尘暴是由甲地吹向乙地的,说明风是从甲地吹向乙地的,即水平方向上气流从甲地流向乙地,由此说明甲地气压高于乙地。风沙源地的植被覆盖率应是最低的,故甲地植被覆盖率比乙地低。丙地沙尘暴减弱至消亡,说明丙地的风速很小,无法再吹动这些沙尘到别的地方了,故乙地风速大于丙地。乙地的海拔如果高于丙地,那么在沙尘降落到较低海拔地区时会产生加速度,从而加剧风沙活动,与图示信息不符。故D项正确。第14题,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意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上题分析可知,沙尘暴在丙地减弱至消亡,说明沙尘在此降落沉积,其地质作用为风力沉积作用,如果沙尘量大,极易形成沙丘。甲地为沙尘源地,气候一般比较干燥,流水侵蚀地貌很难发育。沙尘暴源地一般以颗粒细小的沙尘为主,在风力搬运过程中难以形成以大块砾石为主的戈壁。故C项正确。

【答案】 13.D 14.C

15.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地区,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_风。沙丘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_______。

(4)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_地貌。

【解析】 第(1)题,A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的,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第(2)题,流动沙丘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结合指向标可得出该地盛行东北风。沙丘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第(3)题,图中岩层断裂成左右两块,左侧的岩层相对右侧岩层上升。第(4)题,石灰岩受高温多雨的气候影响,会形成喀斯特地貌。

【答案】(1)西北 风力侵蚀(2)东北 风力沉积(3)上升

(4)喀斯特(岩溶)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解析】 第(1)题,解题关键是区分地形与地质构造。第(2)题,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第(3)题,乙地岩层向下弯曲,并且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第(4)题,乙地为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丙地为断层,地壳不稳定,易发生地质灾害。

【答案】(1)谷地(鞍部)山岭 背斜 断层(2)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被侵蚀成谷地。

(3)岩石年龄: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

篇8:浅谈地球表面形状

【关键词】大陆旋臂;赤道洋流;不对称平衡原理

1.地球物质层次的形成

原始地球就像太阳一样,是一个发光发热的火球,在地球旋涡体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地球外面寒冷的宇宙原子气体旋进流包压着热地球,推动其旋转,并与其热物质发生各种反应,使地球的热量在不断地消耗,温度逐渐降低。地球表面温度从高到低的长期变化过程中,原始气体物质与构成地表的物质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各种各样的物质,生成的各种物质之间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又进行各种反应,生成新的物质,这些物质的不同形态(气态、液态或固态)在外层宇宙原始气体的包压下包裹地球作环绕运动,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物质聚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物质层次,轻者在外,重者在里,从而使地球形成一个从外到内由轻到重的物质层次层层旋进包压的球体。

2.大陆旋臂的产生

地壳形成之后,地球内的热量向外散发受到了地壳坚硬岩石层的阻力,地球热量的散发主要以两种形式进行,一是地表向内裂开,二是火山爆发。地表向内裂开散热最终形成了对地表形状有决定意义的从南极到北极的南北走向的三大裂缝(在星球旋涡体中,星球热球体与外面旋进冷气体之间长期对抗散热中,形成有规律的散热形式,即三旋臂式的散热形式,地球旋涡体的散热形式也不例外,这可能就是地表最终出现三大裂缝散热的原因)。三大裂缝在长期的地壳运动中,不断再开裂和移动,被加宽加深,逐渐变成三大海洋,即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三大裂缝之间从南极到北极的三大旋臂陆地,在长期的地壳运动中,被加厚加宽、抬升,变成了三大大陆,即美洲大陆、欧非大陆和亚澳大陆。

3.大陆旋臂的三大运动及其原因

3.1大陆旋臂的三大运动

在地球表面演化的过程中,大陆旋臂进行三大运动,一是大陆西移运动;二是南北大陆都向北半球北纬30度地区移动;三是大陆升高运动。这三大运动基本上同时进行。

3.2大陆旋臂西移运动的原因

(1)地球表里层的相对运动速度差,造成地表大陆旋臂发生相对西行运动。进行自转运动的地球,旋涡体运动规律与地壳物质坚硬特性等原因,使地球的里层比外表层的运动速度快,表层与里层的相对运动速度差,使表层大陆发生相对西行运动。

(2)地球的不对称平衡运动造成了大陆旋臂的西行运动。地球的三大大陆旋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旋臂的运动必然导致另一个旋臂的相应运动。三大大陆旋臂从不对称到对称、再到不对称的运动,是地球长期保持平衡运动的基础。地球东半球的亚澳大陆旋臂的西行运动,必然导致西半球美洲大陆西移,远离欧非大陆,进行新的不对称形状调整,促使欧非大陆与亚澳大陆的相互靠近,形成新的地球形状的不对称状态。

(3)地球赤道周围地区西行的洋流对大陆旋臂的冲击推动,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大陆旋臂的西移。

3.3南北大陆都向北半球北纬30度左右地区移动的原因

(1)夏天,地球距离太阳最近,北半球北纬30度左右地区附近区域面向太阳,在太阳旋涡体中,此时期,太阳对地球的向外推动力和太阳旋涡体旋进气流作用于地球的推压力最强,两种力的相互作用把地球的大陆向北纬30度左右地区推动,造成了大陆旋臂向这一地区的季节性移动。

(2)当北纬30度地区的大陆陆地加大加厚,聚集增大到一定的优势程度,作为整体陆地大板块因地球自转而具有的离心力最大,抬升的速度也最快,从而使周围的陆地向其靠拢,造成大陆陆地向这一地区移动。西藏高原就属这一类型。

4.三大海洋的出现

当地表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汽态水凝结成水降落到地面上,聚集于地表山谷、峡谷、洼地等较低的地方,开始时,这些地方并不深,大陆旋臂也不高,地壳运动与地球散热形成的裂沟也不深,地球表面的绝大多数地方可能都是一片汪洋大海。随后,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三大大陆旋臂在移动变化中逐渐增大升高,大陆与海洋之间明显隔开。隔在欧非大陆与美洲大陆之间的狭长海沟就是大西洋,美洲大陆与亚澳大陆之间广阔洋面就是太平洋,处于亚澳大陆与欧非大陆之间的海洋就是印度洋。

5.贯穿全球的赤道洋流的出现与三大大陆旋臂的南北分裂

由于地球地壳里层运动速度快于表层,地球的自转使海底陆地向东运动快于海洋水面,导致洋面海水发生相对西行运动。赤道周围的洋面最宽,洋流规模和力量最大,因此,海洋主要以赤道西行洋流为主导,形成海洋环流。太平洋的赤道西行洋流受到亚澳大陆旋臂的阻挡,分离成南北两股分别向南北方向流动,形成太平洋南北海洋环流;印度洋和大西洋也同理,形成南北环流,只不过大西洋太窄而洋流不很明显。

太平洋与印度洋力量强大的赤道西行洋流不断分别对亚澳和欧非大陆的赤道地区进行猛烈的冲击,此时的大陆岩石层温度较高,岩石层并不很坚固,最终被强大的赤道西行洋流所冲开,随后,汹涌的合并一处的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赤道西行洋流又冲开了美洲大陆旋臂的赤道地区。三大大陆旋臂从中间被分割成南北两半,即美洲大陆被分割为南北美洲、亚澳大陆被分割为亚洲和澳洲、欧非大陆被分割为欧洲和非洲,中间是贯穿全球的赤道大洋流,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也因此而相连在一起。当时属于赤道大洋流的地区包括现在的南中国海、红海、地中海和加勒比海。

在赤道西行大洋流的中间存在一条相对东行的洋流,被称为赤道逆流。赤道逆流产生的原因是: 赤道正处于地球旋涡体的中间平面上,即旋进气圆盘的中间平面,这个气圆盘的平面实际上就是地球的黄道区,地球的转动自始自终由地球旋涡体的旋进气流所推动的,而气圆盘的中间平面区的气流推动力最大,这个气流推动力时时作用于地球的赤道平面上并推动地球转动,这个推动力大大减缓了赤道西行大洋流的中间水流,导致了赤道大洋流的中间水流与两侧水流的速度差,从而产生了赤道中间水流的相对东行运动,即赤道逆流。

【参考文献】

[1]易照华编.天体力学基础[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8.

[2]徐仁新编.天体物理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

[3]刘南威编.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

篇9:地球表面的地形教案

周尚莉 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

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有条件的学校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吗?你能说说它的地形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纠正并补充介绍地形特点。

2.你去过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来介绍一下呢?你可以说说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点,地形是怎样的。

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1--

1.学生初步交流展示。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绍该地方,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2.教师补充介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关图片和课件,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

3.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出示家乡地形的照片或课件,学生回答后补充介绍,并填表板书。

4.小组交流,统计地形。

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貌的类型,简单描述其特点,整理并做好地形统计记录,完成上面表格。

5.汇报、小结。

三、观察地形图 1.引入。

刚才我们交流了各自的照片,几张照片可以反映出我们整个家乡的以及整个国家的地形吗?我想光凭我们的照片是很难了解清楚的。整个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怎样的呢?所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礼物。请看!(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希望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师板书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

2.初步观察地形图。

--2--

这三张地形图虽然范围不一样,可是它们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意思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

3.教师补充介绍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它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4.小组观察地形图

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交流并注意记录从地形图中获得的信息。

5.汇报、小结,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延伸

1.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讨论。

2.小结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五、课后作业

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特别是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的资料,最好是文字加图片,为下节准备。

板书设计:

--3--

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地球表面的地形》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的起始课。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知道五种主要地形的特点及学会观看地形 图,并根据不同的方法分析判断某个地方属于什么地形。从单元中看本课,本课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将引发学生讨论和交流有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及其变化的一些 话题。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为以后学习地球内部运动和外力作用引起的地表变化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地形包括高原、丘陵、盆地、山地、平原等。

2.地球表面有山地、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过程与方法: 1.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沙漠、海洋等的地形。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教学难点:

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四、说教学方法

这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法”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

--4--

本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2.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3.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4.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5.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第一个环节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地形,再充分采用书本图片让学生根据特点对比认识各种地形,我还把不同类型的地形通过简笔画的形式板书,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深一步认识地形的特点,最后完成作业本上的地形连线题,感觉效果不错。

第二个环节我本来打算让学生准备一些去外地的照片资料,学生相互认识,了解中国的各种地形。根据一些感性的认识,使学生能从地形图中认识各种各样的地形。但上课时发现只有个别学生准备的,所以课堂显得很呆板,不是很活跃,我讲得也比较枯燥,语言有点不紧凑,显得很生硬,和学生的交流也不自然,幸好班上有一些外地生,我便让这些学生说说家乡的地形,学生听得倒还蛮感兴趣的。看来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准备得不充分,所以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第三是在处理地形图上也该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看和发现,因为学校没有地图(实验室也没有多媒体),我只出示了一个地球仪,让学生从地形图上去认识我国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地形,这样的处理有点粗糙,以至于学生学习的效果不理想。如果能提供多媒体图片让学生更多地从地形图上去认识我国的地形,有顺序地从我国地形图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去认识,从海洋到陆地,一个一个地认识,学生会掌握得更好些。

上一篇:高二作文家教800字左右下一篇:青协实践部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