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课改推进工作的思考

2024-05-09

农村小学课改推进工作的思考(精选8篇)

篇1:农村小学课改推进工作的思考

农村小学课改推进工作的思考

课改以来,我校课改管理工作及一线教师作了许多尝试,确定了自学——研学——导学——活学——测学五环节模式进行教学。我校坚持学用结合,用改并行的原则加以运用,存在了许多问题或不妥:如教师参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中文本被支解;读写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较差;与学生思维有脱离;老师使用中觉得较为吃力,课堂生成较差。于是,学校科研课改工作应该针对课改中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科研机构的设立

一是科研机构的设立本着学校校长直接参与的原则,杜绝在课改推进中管理中不和谐的因素;二是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存在分工写教案的现象,不再设立年级教研组,采用学科教研组加年级同学科备课组的方式代替原有年级教研组的方式。

下图为我校语文学科科研机构的设立及中心任务确定

全体教师

各年级备课组长

业务学习集中评课

学案编撰 一周一公开课 集体备课 自主活动

校长 科研主任

备课 听课 上课 反思

模式构建

专题研讨

集体反思

模式构建及学案编撰为核心内容,专题研讨、集体反思、一周一公开课、集中评课、集体备课等均是为模式构建及学案编撰推动服务的,达到诊断模式、学案中的不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此管理体系的重点则是备课组,备课组最为主要的是学案编撰及发现问题后的修订,即教师只紧密围绕上课、备课而搞科研常规工作。<莲山~课件 >作为教科室层面则围绕教师的备课、上课开展助推工作。如模式构建的解读、小组成型评价、行政示范课、教师入门课、展示课等。

(二)对原有课堂模式的修定

1、理念: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检测过关

2、学习模式框架

[学习模式] [载体学案]

自学 检查

组内交流

展示 班内交流 核心探讨交流的问题

教师引导

测学习题

后进生过关辅导

(人人过关)

本模式的提出,缘于已有学学习模式,结合一线教师的建议对原有学习模式作了简减或侧重点作了调整。

(三)本学习模式必须解决的几个核心问题

(1)学案制定中必须有明确、较为单一的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较细,如语文中,涉及到的句子训练,细化到哪一类的句子训练,做到心中有底,或用哪一句话来进行句子训练都应考虑到。数学中更应细化到某一类题型上。

单一:一节课的目标不能太多、太杂,造成难以实现。

(2)必须有明确的自学要求

每一类课型均应有明确切便于操作的自学要求,学生必须熟知并能独立完成,教师要建立激励机制,让每一位学生能自学并自觉完成自学任务。<莲山~课件 >自学可放在课内进行,并逐步放到课外自主进行。

(3)必须培养好小组。

(4)结合考试题型、目标,精心设计好测学内容。

(5)自学—展示—测学,谁为根本的问题。

往次外出学习中,只看到了学生自学后的展示环节,而测学过关则只有猜了,展示环节必须有听说读写为基本点的训练。我认为,应该是测学为根本,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以人人过关为原则,推行课时测学,课题测学,单元测学,专题知识点测学,从而达到人人过关的目标,其中课时测学或日测为基本点。

(6)抓好测学后的后进生辅导。

必须督促落实好自学,必须掌握课时教学中基本的知识,必须有纠错本,必须搞个别有针对性辅导。倡议语数教师共同进行后进生个别过关辅导。

(7)对于展示环节,如核心问题小组讨论有困难,教师必须直接进入小组内引导学习。

(8)集体备课中,备课组长必须组织组内老师明确出每一课题的核心探讨问题,并在教师自主备课的基础上对每一课题进行研讨。

(四)自主活动中必须推行一周一公开课。

推行备课组一周一公开课,诊断学习模式、学案、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于集中研讨时提出商讨,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则集中到学科教研组通过专题培训、业务学习等方式解决,并返回备课组中形成小专题探讨。

(五)本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常规活动。

自主备课——集体研讨——再次备课——上课——后进生辅导——反思——调整学习模式或学案

(七)以课改工作为中心内容开展学校各部门工作。

本学习模式下,学校教导、德育、后勤工作必须围绕课改工作而调整本部门的工作,科研处则应该对所有考核制度作出调整,以推动课改工作。

总之,运用教学模式,是为了以后课堂教学没有模式;运用学案,是为了抛开学案,让课堂更加高效、实效。

篇2:农村小学课改推进工作的思考

一、江左农村住房改造工作推进情况

(一)基本情况。据2009年底的调查显示,江左市有农村人口399071人、123650户,要求改造的农户有33479户,约占总户数的27%。2007-2008年完成农房改造1476户;2009年完成农村住房改造2300户,其中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300户。2010年1-10月,江左市实施农村住房改造4269户,其中在建2581户,完成1688户;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在建257户,完成193户;土地复垦在建2162亩,完成37亩。

(二)做法与经验

一是创新改造模式。立足山区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尊重农民意愿,采取三种改造模式:“二合一”模式。以宅基地换城镇公寓式住房与以承包地换城镇社保同步推进、一步到位。重点在洋安新城、洋溪新城、桥东城市客厅综合体等城市化重点推进区域和杭黄高铁、临金高速等大项目带动区域实施。江左市计划市实施1574户,其中2010年301户。“二选一”模式。以宅基地换城镇公寓式住房与以承包地换城镇社保任选其

一、分步推进。主要是鼓励农户自愿永久放弃宅基地,到城镇、中心村选购商品房或农民公寓。江左市计划实施4374户,其中2010年1407户。“民助公建”模式。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由农民自主改造、修缮、建设住房,政府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或给予资金补助。江左市计划实施8940户,其中2010年2621户。同时,注重规划引领。坚持“县域统筹规划,优化空间结构”,把交通地理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块优先用于农村住房改造安置,注重调动群众积极性,促进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在城镇和中心村确定落实51个农房改造集中安置点,总面积达3269亩,可安置13600余户。

二是强化政策激励。坚持政策引导、自主选择、农民受益,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住房改造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农民集聚加快农村住房改造的政策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用地复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激励政策。对各类实行农村住房改造的农房按不同类别进行1-8万元的奖励,并每户补助3000元用于支付贷款利息;对符合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杭州市下山移民的对象仍给予相应的政策补助。同时将复垦政策与农村住房改造政策捆绑,对农户拆除旧房实施建设用地复垦的,给予适当补贴或奖励;农村宅基地整理项目补助标准由原来每亩3.5万元提高到8万元,整村整理项目补助标准由原来每亩6万元提高到12万元,建设用地复垦获得指标按60%比例奖励给乡镇(街道),并允许跨乡镇有偿调剂使用。另外,各乡镇(街道)制订了农村住房改造配套政策,给予农户一定的奖励。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组织到位。建立了由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担任正副组长的加快农村住房改造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政策咨询、办证服务和稽查维稳三个组,建立了市领导及成员单位联系乡镇(街道)农村住房改造的工作机制。责任到位。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农村住房改造目标责任书,并列入市级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目标管理综合考核。规范到位。鼓励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借鉴外地经验,成立农房改造公司,实行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运作。建立健全“市指导、镇主体、村实施、户自愿”的工作机制,以乡镇(街道)为责任主体,以村为项目实施管理单元,有序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制度到位。建立了农村住房改造联席会议制、推进例会制、专项考核制、进度通报制和信息报送制“五项制度”,定期开展督查,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工作例会、推进会、现场会、汇报会,实行“一月一通报”,及时协调解决农村住房改造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江左市农村住房改造工作开局良好、成效初显、推进顺利,不仅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还得到省、杭州市的充分肯定。但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宣传不够到位。在农村住房改造政策宣传方面,江左市上下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但通过江左电视台、《今日江左》等媒体和印发宣传资料、政策汇编等形式,宣传农村住房改造政策,还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工作会议、举办培训班、政策咨询等方式,对农村住房改造政策进行解读。但还是有许多群众对政策不够了解。其主要原因:一是因为该项政策内容较多也较为复杂,部分干部特别是镇村干部对农村住房改造政策学习不够、领会不深、掌握不透,出现了理解误差;二是镇、村两级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政策宣传出现断层。

(二)政策有待完善。农村住房改造工作是一项相对较新的工作,各地的做法也有所不同,难免出现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在《关于鼓励农民集聚加快农村住房改造的政策意见》出台后,8月份又出台了一个政策解释,部分问题已得到解决。但目前也还存在着部分政策上的问题:一是由于农村住房改造工作面广量大,涉及千家万户,分户情况也很复杂,现对农村宅基地认定办法还难以统一,涉及分户后的宅基地难以认定。二是为集约节约使用土地,促进人口集聚,对部分农民实施跨乡镇(街道)安置很有必要,但现在这方面的政策研究还有够。

(三)资金存在困难。农村住房改造前期建房拆迁需乡镇(街道)先期投放资金,虽然土地复垦有部分资金可以提前给乡镇作为启动,但因农村住房改造所需数额巨大,还是有部分乡镇出现资金瓶颈,影响到工作进展。另一方面,部分群众建房资金筹集困难。农村住房改造统建项目行政事性收费可免,但税收、中介等费用必须承担,与农民自建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建房成本。民建公助的农村住房改造需农民自筹建设启动资金,而农民积蓄不多,为节省建设资金,可能降低建房标准和质量,甚至造成新的隐患。

(四)进度需进一步加快。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一,各乡镇(街道)工作进度明显不平衡,部分乡镇进度较慢。另一方面,因今年农村住房改造工作启动较迟,涉及面广量大,审批立项等所走的程序较多,时间较长,加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复还未到位,部分乡镇建设资金困难,造成安置房建设工作滞后,影响了工作进度。尤其是土地复垦工作,因时间紧、任务重,进度明显滞后于上级部门的要求。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重视规划编制。目前江左中心村规划编制已基本完成,下一步,要按照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产业向功能区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要求,尽快推进一般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优化村镇建设用地布局。修编村庄规划要坚持六个原则:一是长期性原则。村庄规划编制要充分考虑村庄集聚的长期性,为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和其他建设预留发展空间。二是可操作性原则。加强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使规划得以有效实施。三是尊重农民意愿原则。统筹考虑农村生产生活需要和公共服务配套,方便群众的生活。四是同步规划原则。即在编制农村新社区布点规划的同时,抓好旧村改造利用规划和宅基地整理复垦规划,使新村建设、旧村改造和宅基地复垦工作得以统筹有序推进。五是节约用地原则。规划要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努力实现农村住房建设新增用地与建设用地复垦土地总量平衡或略有盈余。六是体现特色原则。规划要保留乡村风格和特点,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避免百村一房、千村一貌。同时,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在农民自建住房时,要符合村镇规划,在确保质量的同时,还要使房屋布局科学合理,户型方便适用,基本功能完善,地域特色突出和外观格调统一。

(二)严格落实政策。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村住房改造政策的宣传力度。镇村干部要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政策精神的基础上,通过进村入户面对面地宣讲农村住房改造政策,提高农民群众对农村住房改造政策的知晓率,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严格把握政策。各乡镇(街道)、各行政村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农村住房改造政策,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要求严格把关,做好农村住房改造项目申报工作。市农房改造办公室要加强业务指导,做好申报项目立项工作,及时、足额兑现政策,并奖励、发放到户。三是加强政策研究。国土资源、公安等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农村宅基地认定办法,并按照程序简化的要求做好宅基地认定工作。建设主管部门要完善农民建房政策,严格控制非中心村农民建房。各乡镇(街道)要建立以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完善农村住房改造相关配套政策。未出台农村住房改造配套政策的乡镇,要尽快研究出台。同时,市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将农村住房通过一定途径转换为具有完全产权的住房、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有效保障农民的权益,切实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积极探索跨乡镇安置转移、社保置换、农房产权等方面的政策,争取有新的突破。另外,还要探索农民小区的物业管理。建成后的农民小区虽然硬件上得到了提升,但由于农民的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按城市小区的管理模式可能会不适应,因此有必要借鉴外地经验,积极探索农民小区的物业管理模式。

(三)加快工作进度。一是加快建设进度。抓紧时间做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项目规划编制、方案设计、土地征用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农村住房改造建设项目早启动、早实施、早完成。按照“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的要求,切实加快建设,保障农民的居住权,让农民早日住上体面的住房、过上有品质的生活。高度重视土地复垦工作,根据杭州市要求,农村宅基地复垦要在每年10月份进行验收,因此要求复垦工作必须早规划、早立项、早施工。二是强化建设管理。市农村住房改造办公室要加大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质量安全监督巡查力度,加强统筹协调和检查指导,强化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加快推进农村住房改造项目建设。要加强施工队伍管理和村镇建筑工匠培训,推行建筑许可证制度,坚持有图施工、持证上岗、按图施工,保证农民住宅建设的安全与质量。要有计划地组织各方面技术力量深入农村,为农村住房改造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建筑安全、工程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三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高度重视道路、供水、绿化、教育、文化、娱乐、供电等配套设施的建设,重点考虑居住较为集中村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适应农村居民对于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不断增长的各种需要。

篇3:新课改在农村小学的遭遇及思考

新课改已有几年的历史, 对于它在农村小学的进展, 我通过采访一位姓袁的乡村小学教师进行了了解。现以该小学为例, 对新课改在农村小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 教师思想认识不足

教师是新课改的主体, 他们不仅是课改的实践者, 也是创造者,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推进和实施效果。

但现实中, 仍有一部分教师尤其是年龄比较大的老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 对新课改理念的认同程度相对较低。

以袁老师所在的小学为例, 该校11位教师中, 55岁左右的即将退休者占5人。他们基本都有三四十年的教龄, 教学经验丰富, 且对自身的教学能力非常自信, 但是对新课改认识却不足。有的认为新教材很简单, 没什么可教的;有的认为所谓新课改也就是走走形式, 不知道是在搞什么新花样, 反正自己就是按自己的方式教不会有错。

这部分老教师的知识思维已成定势, 教育思想观念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得到转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课改的正常进程。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需要对老教师们做很多细致的思想工作, 讲解新课改提出的背景和目的。再者, 老教师都曾对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而且有很强的自尊心, 在给他们提出这一问题时, 要充分尊重他们。

2. 教师培训名不符实

新课改是一次对课程功能、内容、结构、方式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 要实施好新课程, 使用好新教材, 必须贯彻“先培训、后上岗, 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比如新课改提出了计算机教学以及多媒体课件教学, 部分教师根本不会用电脑, 对制作课件一窍不通, 就必须培训。

但由于新课程改革点多面广, 需要培训的教师数量十分庞大, 培训部门往往难以真正做到。据袁老师讲, 她们平时培训学习的机会特别少, 有的话层次也比较低。去年她们参加了区级培训, “不知道是让哪里的学生给我们上的课, 讲的都是空话, 没人听。培训完了还要考试, 考试就是抄答案……”这样的培训只是走走形式, 要靠它为新课改添砖加瓦, 恐怕没有希望。

这说明主管部门的领导们对新课改的认识也存在问题, 起码思想上认识不够。要加强教师培训, 必须先对教师的管理者进行更为扎实和深入的培训。

3. 不具备必要的教学硬件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 教学中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整体利用, 要求具有相关的硬件设备作前提条件。如信息技术设备、科技方面的设备和体音美的教学设备等。但因为经费紧张, 这些在农村小学几乎都不具备。

以新教材要求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为例, 没有电脑, 没有网络, 怎么办呢?“那只能是老师找了以后给学生讲嘛。”袁老师说。这似乎也解决了问题, 但新课改提出这一要求的目的除了让学生了解到这一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搜集资料的方法。

缺乏资金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方面, 但更重要的是分配资金的问题。教育资金的分配长期以来就存在分配不公的问题, 而之所以存在这个问题是有些部门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4. 课堂教学形式大于实质

新课改提出要改变旧的教学方式,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但“自主、合作、探究”在课堂上究竟怎样进行, 大多数教师还是心中没底。

讲合作的主要形式就是小组讨论, 不管什么样的内容都通过小组讨论来进行, 不考虑有没有必要、有没有价值。有些小组讨论只是流于形式, 要么短短讨论两分钟就结束, 要么“放羊”, 任学生天南海北闲聊, 收效不大, 体现不出合作学习的内涵。“为了合作而合作, 没有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只是表面看上去热闹而已。”袁老师评价道。

新课改在课堂教学方面对教师的另一个要求是在评价学生时要鼓励多于批评, 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一来, 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评价学生“你真聪明!”“你回答得真好!”甚至学生的回答是错的, 教师也说:“很好, 请坐下”。这反映出有的教师根本不知道怎样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 只是认为实施新课程就不能批评学生。

我认为, 要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需要很好地理解新课改对学生评价的内涵, 真正抓住新课改的宗旨。对学生的评价要多思考, 有理有度, 而不能为了完成“三维目标”任务, 生硬地、做作地追求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忽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

结语

从以上情况我们不难看出, 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还没有像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上所推崇所提倡的那样令人满意。农村小学所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 明显的制约了农村小学的课程改革。新课改是一种新的暂时未成形的东西, 它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去研究, 去完善和建设, 这些都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但我们也需要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 寻求相适应的解决方法。

摘要:“新课改”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其目的是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但在农村, 新课改却存在一些不足, 这些问题不解决, 新课改在农村的顺利开展就存在很大的障碍。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小学,教学硬件,教师培训

参考文献

[1]李彬, 肖雅静.农村小学新课改十大怪现象[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7年8期.

[2]崇冲, 陈春阳.关于农村小学新课改的杞人之忧[J].小学教学参考, 2007年9期.

[3]李艳.浅谈新课改中农村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J].中州古今, 2006年8期.

[4]徐永生.对当前农村小学新课改的调查[J].基础教育参考, 2004年12期.

篇4:新课改在农村小学推进的思考

关键词: 新课改;问题

在近几年来,新课改的强劲东风席卷了泗水教育,各校开始推进新课程改革,经历了外出培训、学习等多次理论武装的实验教师,走上了传授新思想、新理念的讲台。几个学年结束了,新课改的进程怎样,效果如何?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目睹和经历了农村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感觉到农村小学新课程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一、新课改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大部分教师都以极大的热情对待这次新课程改革,无论是师资安排,还是设施配备,学校都向课改实施年级进行了倾斜。但由于条件的限制,课改在农村小学仍步履艰难。就以我们圣水峪小学为例,我用“五多五少”来概括当前课改现状:把新课改挂在嘴边的校长多而有实际行动的校长少;动手实验的青年教师多而中老年教师少;注重课改形式的教师多而注重课改效果的教师少;照搬模式一味模仿的教师多而认真研究善于创新的教师少;学校确定的示范班级多而起到示范作用的班级少。具体表现在:

1、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均衡。各年龄段教师都有,但老龄化比较严重,多数年青教师工作有热情,学历高,开展课程改革难度不大,但是中老年教师在新课改中就有些难度了。首先,是思想认识跟不上时代的节拍。有些老年教师一直在说“我都教书几十年了,快退休了却说要搞课改,这不是班门弄斧嘛!”其次,是知识结构不符合当前的形势。学习同一节课,年轻教师和老年教师的课堂组织是截然不同的,多数老教师依然注重的是学生是否学会了,而不关注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2、部分校长的管理观念陈旧。在新课程改革上,多数校长抱着“正常运转”的态度,只注重了教学常规管理,而忽视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管理与促进。部分学校领导对课改的认识不足,工作中存在着为难和观望现象。学校不压担子,不利用办公时间开展课改理论学习,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上缺少强有力的制度来支撑。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不能较好的将培训所学的课程标准的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

3、多数教师没有深入挖掘课改内涵。茶余饭后,一说起课改,几乎每位实验教师都能说上几句“行话”,如: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这些教育理念一旦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便只留下了新课改理念的空壳。一是对课程改革认识肤浅:学生的座位排列由“排排坐”变成“方阵坐”就是合作学习与分组讨论;把过去的“你坐下”改为“嗨、嗨,你真棒”就是尊重学生人格、提高学生自信心;不切实际滥用多媒体就是运用先进的电教手段。二是教师对新教材的驾驭走了极端。现在使用的实验教材,难度有所降低,但覆盖面广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却更高了。面对这样的教材,关键是把握每一节课的编写意图。笔者曾听过一节四年级科学课,其介绍的内容都是我们平常接触的实物,课程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搜集来了解课文内容。但在一次教学常规检查中,我发现一名教师的科学课竟然是将本节课的知识点转化为填空、简答,然后让学生去背。当我问起该老师为什么这么备课时,这位老师说,课文太简单,没有办法讲,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

4、课堂教学改革注重了“形”,而忽视了“神”。

第一、是课堂缺乏活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充满生命力的过程。而在农村小学,课堂上常常能听到这样的顺口溜:小嘴巴,闭起来;小耳朵,竖起来;小眼睛,看黑板。这种把学生看成是没有思维的驱壳的教学行为,严重抑制了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第二、课堂上追求表面的热闹,学生的探索只是“走过场”。大多数教师对课堂教学“探索”的认识比较肤浅,认为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动手就体现了“探索”。一节课结束,教师喊累,学生叫苦,可学生仍然没有理解应该学习、掌握的内容。三个纬度的目标不能有机结合,出现了轻视基础知识的现象。合作学习不是真正地来解决问题,更像一种表演,教师不能把握好师生双边的关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性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第三、有活动没体验。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这种活动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

第四、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一些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未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式的讨论中。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

第五、课堂上把“启发式教学”庸俗化成问答式教学。经常有把“问答”当做“对话”。“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老生常谈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所问問题学生通常能异口同声地回答。这不能不对我们部分教师的创造性表示怀疑。鼓励与夸奖的滥用,结果许多孩子都被鼓励坏了,而我们的一些教师自己却缺乏创意,这些教师是否学会了启发?

5、把自主变成自流,不尽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把作业还给学生。这一切都还给了学生,那我们教师干什么?难怪部分对新课程改革理解不透、责任心不强的教师私下说:“新课程改革太好了,我们真正解放了。”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的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如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6、校本培训举步维艰。校本培训是新形势下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的措施。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开展起来。表现在:农村小学布局分散,学科专任教师培训,组织管理相对困难;学校的设备和资料相对薄弱,不能满足教师学习的迫切要求。农村小学教师年龄偏大,整体素质偏低,校本培训很难使教师的理论层次得到尽快提升。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1、加大培训力度与密度,加强农村教师培训的组织和管理:①加大对校长培训的力度,让校长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如果校长在课改上没有身先士卒的精神和率先垂范的引领,不会有太多教师愿意进行课改;如果学校在课改上没有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学校的课改不会持之以恒的搞下去。②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让理论学习贯彻课程改革的始终。在以前培训的基础上,针对实验教师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学习的力度,集思广益,相互交流,继续对新课标、新理念进行学习。要对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定期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使教师在理论与实践、实践与理论中层层推进。③进一步探索省时、高效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课程改革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课程改革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要想提高教师素质,不能希望听一节专家报告、或接受一次培训就能够达到目标,关键是强化“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建设,吸收借鉴先进单位的经验,培养一支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④建立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制定奖惩办法。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继续教育, 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保证学为所用,同时作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

2、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研究实验中出现的各种案例,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学生的实际,制订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育办成立“课改讲师团”,选拔全镇课改优秀教师组成巡回讲课组,实行“送教下校”。通过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等形式,给教师一个范例,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帮助教师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3、推進人员流动,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积极推动小学人员校际、区域之间的合理流动,促进教育系统内部人才资源合理配置,逐步解决小学教师队伍学段、区域、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结构性失衡问题,特别是边远和贫困地区小学合格教师短缺以及“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等问题。

4、建立骨干教师支教帮扶制度。农村小学缺乏优秀的课改骨干教师(带头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短时间内解决这一问题也不切合实际,但为了让新课程改革在农村稳妥、健康地发展下去,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应建立县城骨干教师支教帮扶农村小学课改的教师交流机制。

篇5:对推进农村技防工作的几点思考

当前,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农村治安防范能力日益削弱,仅仅依靠人防、物防,还不能真正维护农村治安稳定。同时,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农村技防工作建设现状,分析了当前农村技防工作推广应用的难点,提出了提高和改进农村技防工作的几点建议。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现象突出,农村治安防范能力日益削弱,盗窃农副产品、农用物资、家禽等案件时有发生,安全问题给农村的平安和谐带来很大的隐患。虽然目前农村都有治安联防队等相应防范机构和措施,但力量相对较少,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农村复杂的治安形势。同时,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技防需求越来越强烈。只有大力加强农村科技防范工作,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长效治安防范机制,才能有效弥补人防、物防的缺陷和不足,减少和预防各类可防性案件发生。

一、农村技防工作建设现状

不可否认,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在我国农村已经开始涌潮,但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发展不平衡。多年来,全国部分地方针对农村人员居住散、案件分布广、警力保安少、大幅提高见警率无法实现等不同于城镇的治安形势特点,积极开展农村技防的宣传推广活动,依托部分技防设施,同时借助民力,通过人防、物防、技防齐头并进,在加强治安防范、方便服务群众、调处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功能。

以我市为例,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技防工作作为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州市各级公安机关紧紧抓住农村地区入室盗窃多发的突出环节,以提高群众自防意识和增强自防能力为着眼点,通过张贴、发放技防宣传资料,并多次组织相关安防企业介绍和演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我市农村群众和企业单位的技防意识逐步提高,加之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安防工程公司,全市技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现在主要乡政府及重点部门单位已经配套有红外报警、红外探头等技防设施,乡镇主要路口安装了视频监控,并联入公安视频监控平台,并通过市场运作向全市农村推广安装了简易报警器、红外报警、电力防盗等各类技防设施。大量的CK报警联网系统、门禁、企事业单位内部监控、红外防盗等技防系统的应用,为打造“平安湖州”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我市德清县部分乡村自筹资金购买简易报警器,在向农户分送报警器的同时,同时发放《安全防范知识手册》等安全防范宣传资料,并开展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和提高自身安全防范能力现场咨询和解答活动,已在全县营造了推广应用技防设施的良好氛围。在我市安吉县,CK报警联网系统统一接入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并建立了一支专业的CK报警处警队,实行24小时值班制。CK报警联网系统由县局牵头,各基层派出所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广,由保安公司负责安装调试。CK报警联网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则由保安公司专人负责。至2008年底,该县农村区

域报警服务网络入网用户总数为401个。我市长兴县农村已建平安小区23处,共8000余户农村群众受益,分布在农村党、政、军机关、金融单位,学校、手机店、加油站等重点单位安装报警联网系统500多家,工矿周界报警系统200多家,同时还形成了以农村报警站和因地制宜的居民院落技防设施为重点发展的新局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二、农村技防工作推广应用难点

尽管各地公安机关在农村治安防范中做了大量工作,但各地发展和推进工作不平衡,从总体来看,农村技防工作远没有全面铺开,许多农村技防应用面很小,技术防范措施不多,即使安装了技防设施,也是功能少档次低。

1、对技防工作认识不足,进展不平衡。一些乡镇领导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工作中只抓经济,忽视了治安防范工作。部分基层公安领导缺乏工作主动性,停留和满足于抓试点工作的层面上,认为没有资金和政策,只靠我们公安一家推进农村技防工作难度大,不积极主动的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不去协调政法委、综治办等相关单位,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和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开展技防工作。同时,一些农户对安装技防设施的必要性重视不够。由于各方面认识上的偏差和动力不足,致使农村技防设施普及率较低。好多地方现有农村安全防范多以实体被动防护为主,防范水平较低,难于满足农村社区安全防范的需要。

2、适合农村的技防产品还不多。虽然农村对于安防需求逐渐强烈,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但是在目前安防市场产品中,针对农村市场开发的产品并不多。对于安防企业来说,由于农村市场地广人稀,不能实现集中销售,销售成本比城市高,一般只能做到市县级市场,再往下辐射到乡镇、村组,就相当困难了。对农户来说,经过公安机关的宣传推广,一些农户自己购买安装了简易的红外线报警装置,但由于这些报警设施科技含量不高,加上技防产业管理上还存在一些漏洞,技防产品鱼目混杂,质量档次较低,远远跟不上日益发展的治安形势需要。

3、农村技防宣传力度不够。农村对安防产品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在意识上对安全防范产品的接受程度还非常有限。部分农户对农村技防是什么,起什么作用不清楚,部分人员对安防产品印象最深的是交通红绿灯。由于经济和历史的原因,民警在对群众的安全防范宣传工作时,还滞留在传统模式,仅仅强调人防、犬防、物防,对技防措施宣传力度不够,甚至有的派出所民警自己也不清楚农村技防建设是做什么的。

4、技防工作缺乏有力的支持。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有

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但目前,一些单位和领导总认为防控体系建设是公安机关份内之事,与自己无关,因此也无法得到这些部门在人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持,难以形成齐抓共管、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新格局。

5、专业人才和售后维护跟不上。在农村技防推广过程中,部分安防企业人才缺乏,导致技防设备出现故障不能及时维护,有的甚至没有技防资质,打价格战,未经批准和招标乱施工。在推广过程中,有的部门以完成任务为主,不积极配合安装技防设备,总以经费无保障不积极开展工作,即使安装了技防设施也不正常使用,应有效果明显不足。

三、提高和改进农村技防工作的几点建议

由于农村经济情况相对比较落后,专业人员少,经验不足,加上经费有限,选择什么样的技防产品,资金问题如何解决,如何使农村技防进入农户,真正发挥作用,成为需要研究的关键课题。

1、提高领导认识,落实建设资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广量大,提高各级领导认识是关键。可由各县区综治办牵头,各乡镇加强对农村技防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人、财、物等问题,形成政府牵头、公安主导、各部门联动、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要把农村技防作为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

在筹资模式上,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一是财政投入。通过财政拨付专项资金,结合乡镇配套资金,以政府采购的形式直接把产品发放到户;二是募集赞助。对有条件的村以募集、赞助的形式筹措资金,购买技防产品向农户发放;三是乡镇补助。对条件许可的乡镇,实施乡镇全部或部分补贴产品的方式进行安装;四是村委出资。一些有条件的村,由村委出资为群众免费安装。五是动员鼓励群众参加“治安保险”,保险公司从降低赔付风险的角度,拿出一定比例运营金用于技防体系建设。

2、确定试点乡镇,适时推广铺开。各乡镇要按照“群众自愿、典型示范、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组织人员对辖区自然村数、农户数、经济状况、治安状况、居住特点、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调研,理清农村技防工作建设的模式、具体方法和措施,确定群众基础较好的乡镇进行试点。村组党员干部、种养大户、工商业主和富裕户率先带头安装,乡村对率先安装户实行资金补贴,示范带动,以点带面,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改进不足的基础上,适时推广铺开,推动技防建设由城区向农村延伸,由城区主要街道向

出城卡口延伸,由要害单位向学校、医院、工业聚集区延伸,由商业繁华区、公共复杂场所向住宅小区、居民院户延伸,不断拓展科技防范覆盖面。

3、选择合适产品,因地制宜建设。各地公安机关可通过互联网搜集,找技防专家咨询,联系生产厂家演示等形式,广泛了解技防产品的性能与价格,结合实际选择不同技防产品。一是单户型简易技防产品。以简易红外线报警器等产品为主,这类产品价格低易操作,虽然产品功能少,但在农户防范中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二是智能型联动技防产品。以5-15户为一个联防互助组,配套安装联户报警系统。做到一户有情况,联防各户齐出动,增强防范合力。三是视频监控系统。在部分经济条件好的村组,可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需要控制的部位进行监控,并接入公安视频监控平台。四是整合技防设施。在人口密集、商业网点集中的地区,全面整合技防资源,建立以110报警形式为平台的技防联动机制,对易发案地段实施全面控制,形成纵横交织的立体化防范网络。

4、开发合适产品,结合实际推广。我国农村技防市场广阔,潜在需求巨大。目前,农村技防市场形成已具备条件,但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对技防产品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获得发展。当前安防器材生产商的产品定位基本上是以城市为主,导致农村安防产品的选择面很窄,因此要引导安防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发出适合农村的安防产品。目前 已有一些安防企业陆续进入农村安防市场,开发适合农村市场使用的防盗报警产品。

在具体产品的推广上,安防企业可先选择经济发达的农村社区作为公司的目标市场,那里有富裕的乡镇企业、效益较好的工矿企事业单位,还有新建的农村居民小区,而这也正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安防企业通过与当地派出所等政府部门的沟通,与村委会以及商户进行合作,共同为农村居民提供安防服务,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让防盗报警产品成为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工程予以推广。在市场开拓方面,初期也可以采用租赁的办法,制定多种租赁办法让村民选择。

5、结合应用效果,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公安机关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如组织人员进村入户调研,召开座谈会,讲解治安形势、宣传技防措施作用,并通过选取典型案例,使群众逐步认识技防的好处,使“花小钱买平安”的观念深入人心。通过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技防设施,经常性地组织生产厂家开展一些产品展示会,在当地建立相关技防企业的销售网点,使乡镇、企业、商店等重点场所了解安装技防设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力推动农村防控工作。同时要注意及时总结农村技防工作发挥的效果,算对比帐、经济帐,通过典型示范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技术防范的好处和作用,形成主动参与技术防范的局面。

6、配套工作机制,确保技防实效。县区公安局根据实际可将技防产品的推广应用作为衡量各派出所在治安防控建设成效方面的一项标准,加强对农村技防工作的检查、督察。辖

区派出所要协助党委政府组建相关群众巡逻队、民兵快速反应队等,配套发放安防宣传资料,建立健全值班制度、报告制度、巡逻制度、接处警制度,严格落实日常工作责任制。还可以将“保险”和“保安”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市场化运作,通过群众拿钱买保险,保险公司雇保安,保安巡逻保平安,多头并进,实现人防、技防与公安专业队伍的有机结合,达到接警及时、处警迅速、警民结合、群防群治的目的,并实现“空巢老人”生病求助、调停家庭矛盾、化解邻里纠纷等功能。

四、结束语

农村技防建设是提高全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的重要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也是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现实需要。技防走进农田、农户不仅是治安防范前沿阵地的又一次前移,同时也是促进农民防范意识增强的一种手段。如果说,公安信息化是引领未来公安工作全方位警务革命的指南,那么,农村技防建设就是这场警务革命在农村实践的一个具体化。要普及和完善农村安防市场,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力量来共同推动。只要相关政府机关和管理部门切实把农村安防工作当作实事来抓,积极建立农村安防建设的新机制,安防企业大力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探寻农村安防市场的新模式,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农村安防市场将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平安新农村”安防新市场》(安防市场报2009年07月08日)

2、湖州市公安机关农村技防工作总结(2009年3月)

(作者:湖州市公安局技防办徐华)

篇6:对推进农村技防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推进农村技防工作的几点思考

当前,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农村治安防范能力日益削弱,仅仅依靠人防、物防,还不能真正维护农村治安稳定.同时,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农村技防工作建设现状,分析了当前农村技防工作推广应用的难点,提出了提高和改进农村技防工作的几点建议.

作 者:徐华  作者单位:湖州市公安局技防办 刊 名: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 英文刊名:CHINA PUBLIC SECURITY 年,卷(期): “”(9) 分类号:X9 关键词:农村   技防   推进   思考  

篇7:农村小学课改推进工作的思考

全市中小学课改推进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去年10月16日,市政府在xx县召开了全面深化课改工作现场会,向全市10万教师发出了全面推进课改的动员令。今天,市政府再次把教育系统的领军人物召集在一起,对一年来的课改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全面发现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寻找有针对性的措施,构建南阳全方位推进课改的新机制,形成南阳整体性推进课改的新局面。这两次会议,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充分显示了我们打造南阳教育品牌、建设南阳教育质量强市、办人民满意的南阳教育的坚定决心。今天上午的观摩,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感受到了社旗县中小学校推进课改的成效,让人振奋。下午,我有听取了各县区分管副县区长推进课改情况专题汇报。刚才,国辉同志向大家介绍了社旗县学习xx先进经验、全面深化课改的探索和做法,让我们对社旗县的课改工作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相信今天的所见所闻,能够引发大家对课改的思考,对大家推进课改有所启发、有所借鉴。在这里,我讲四点意见。

一、必须正确认识当前深化课改的现状

去年在xx召开的课改现场会,标志着深化课改由市政府的工作导向转变为工作任务,拉开了全市深化课改的大幕。会后,从各中小学校到一线教师,行动迅速,措施得力,全面深化课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认识统一。无论是县区分管领导还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员,无论是中小学校长还是一线教师,都认为这次全面深化课改“抓到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上”,“给了方向,给了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有力抓手。二是行动迅速。xx会议后,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学习xx先进经验,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课改专刊22期,开展专项督查10多次,完成9578名市级层面的教师培训任务。各县区分别召开专题动员大会,出台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确定课改试点学校,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形成高位谋划,合力推进的良好态势,形成了政府强力推动、教育战线上下联动的生动局面。三是措施得力。各县区结合实际,构建了制度保障机制、示范带动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确保课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在制度保障层面,各县区累计下发60份相关文件,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考评细则和评估办法。在示范带动层面,试点学校的中小学校长既做指挥员,统筹安排学校课改工作,又做示范员上好课改示范课。在经费保障层面,多数县区设立了课改专项经费。唐河县每年拿出50万元专项资金对课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奖励,镇平县设立15万元课改奖励基金,方城县把不低于生均公用经费5%的资金用作课改经费。四是亮点纷呈。各县区以深入领会xx县先进经验的实质和精髓为根本,以巩固、完善、提高区域课改成果为目标,课改推进有亮点、有特色。xx县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了“别人学习xx,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着力在课改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三疑三探”教学经验。内乡县、淅川县在学习借鉴xx课改经验的同时,着力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学导练”“导学互动”。卧龙区、唐河县、桐柏县积极开展以赛助研活动,尤其是通过校级领导赛课,努力打造一批课改标兵校长,以点带面推动课改。社旗县、宛城区、方城县通过抓好课改示范区、示范校建设,下发课改督查简报等方式,引领课改全面推进。市直学校勇做课改推进的“领头雁”、“排头兵”,市一中的“四步导学法”、市十五小的“三环六步高效课堂”不断丰富完善,市十二小的“七七五生本课堂”课改经验成为南阳基础教育的又一张靓丽“名片”。五是教育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全面深化课改以来,不少地方变“讲堂”为“学堂”,变“教师”为“导师”,变“一言堂”为“群英会”,教师教学理念得到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得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得到转变;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课改推进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是。“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当前课改推进中产生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课改推进的广度、深度、热度、均衡度和持续度等方面。一是广度不够。这次课改按照“试点先行、完善提升、示范带动、局部提升、整体推进、全面提升”三个步骤,分三个学期逐步推进。从时间上看,现在已经是整体推进阶段,所有学校都要进入全面深化课改阶段。从掌握的情况看,县区还没有实现深化课改全覆盖,个别地方第二阶段“50%的中小学校、100%的乡镇学校进入课改”的目标任务还没完成。全市实现“一年全面学习提高、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基本实现课改”的目标任重道远。二是深度不够。一些教师有想法、没行动、没干劲、没智慧,说起课改头头是道,实际工作中解放不了思想,对课堂“放不开”、对学生“不放手”、对学习“不放心”,“讲风”依然很盛,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落实。部分学校和教师对xx经验的精髓没有吃透,没有真正认识到“课改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兴趣,培养能力”,存在生搬硬套、“唯模式”、“贴标签”的现象,导致“自主、合作、探究”流行形式,问题设计缺乏合作讨论的必要性,学习小组建设不够科学,课堂“表面热闹”,实际低效甚至无效。一些学校缺乏系统全面的课堂教学监管措施,对“只顾形式,不顾效果”的课堂疏于管理,一些课堂典型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了课改实施的效果。三是热度不够。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从一开始就对xx经验持怀疑态度、对课改持旁观态度,工作没热情,也没有激情。到了现在,有些地方出现畏难情绪,特别是课改推进效果不太明显的地方和学校,不能从主观方面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出现了“课改给工作带来压力、难度和麻烦”的言论、课改劳民伤财的抱怨和“不如不改”的想法。四是均衡度不够。有些地方还没把课改完全上升为政府行为,课改培训等经费保障不足,课改奖惩等配套措施没跟上,只是依靠教育部门的行政手段和教师的思想自觉来推进。个别学校和教师依然持观望态度,推推动动,甚至推而不动,导致课改推进的动力不强,后劲不足,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不均衡。五是持续度不够。经历一年多的推进、课改推进出现了不好的倾向:一开始时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劲头有所消退,不冷不热、可抓不可抓的态度和思想有所抬头。少部分地方和学校依然担心教学质量受影响而排斥课改;有的教师教学效果不好,以“年级大了,只是老化了,改不动了”为借口而拒绝课改,缺乏面对挑战的勇气,缺乏持续推进的韧劲,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二、必须坚实不移地持续推进课改

(一)持续推进课改符合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十三五”时期是全民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理念”,也是推动“十三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创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必须结合实际进行教育创新;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我们注重生命教育和生态教育,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理念,要求我们缩小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开放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心态去推动事业发展;共享发展理念,要求我们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优质公平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出彩。规划建议强调“十三五”期间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这就意味着,未来五年我们要坚持把提高素质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支持。怎样来贯彻规划建议提出的“五大理念”?怎样提高质量、提升教育内涵?怎样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怎样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答案很明确,那就是深化课改,坚定不移地深化课改!

(二)持续推进课改顺应新时期的新使命。目前,由于深层次观念性、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一些地方和学校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补课多、考试多、作业多、学生睡眠少、锻炼少,娱乐少,严重侵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已经出台,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已经启动,要求我们“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南阳市人口大市,也是教育大市,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人才,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市和人力资源强市的转变,推动“三个南阳”的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靠依法执教,规范办学行为,更要靠深化课改,转变质量增长方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持续推进课改我们有底气。这项工作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政绩工程,而是基于教育发展形势和我市教育现状做出的战略决策。到今天为止,课改在全市范围内已经推进了一年多,我觉得全面深化课改,我们底气十足。底气来源于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到来的良好发展机遇,来源于各级政府对课改工作的高度重视,来源于我们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更来源于我们对当前课改推进现状的清醒认识。

三、必须明确措施推进课改

今天会上印发了《关于学习xx课改经验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第三阶段实施方案》,对全市整体推进课改进行了安排部署。在这里,我们重申:所有中小学校都要全面深化课改,在这一点上,所有县区长、教育局局长、中小学校长都不能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各地各学校一定要明确任务,提高认识、把握关键,精心组织,确保如期实现课改推进目标。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事实证明xx的教学经验是先进的:哪一个县区也没有xx学生申报的专利多,哪一个县区也没有xx的基础教育出口高。各县区一定要抱着抱着见贤思齐的胸怀来学习xx经验,对国家和民族极端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课改。有些地方,教育质量长期徘徊不前,在推进课改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觉得,这不是能不能干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学习、想不想干好的问题。原来我讲过,各地有自己的方法,如果觉得比xx好,就用自己的方法;如果觉得不如xx,那就要学习借鉴膝下的方法。如果实在找不出方法来,那就照抄照搬xx的方法。不管怎样,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必须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的品质、必须培养学生探究方法破解难题的能力、必须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二是传统课堂与课改课堂的关系。传统的好课堂,是教师能够打动学生,让学生的思路跟着教师走,让学生的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让学生进入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课改的好课堂,是学生用个人展示的精彩感动教师,让教师感到欣慰。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的细胞。“课堂兴,则学校兴;课堂兴,则南阳教育兴”。课改并不意味着对传统课堂的全盘否定,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愿意学、乐学、好学。二是肩负增效与深化课改的关系。在减负增效的大环境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能指望节假日补课,不能指望加班加点,不能寄希望于打疲劳点、搞题海战术,必须依靠深化课改,必须依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抓住关键环节,做到“三个突出”

一是突出已有经验的梳理总结。各地各校要从教法改革,教师培训、课堂教学效益等方面,对前两个阶段课改推进情况进行全面、认真地梳理,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提炼出结合县区实际、行之有效的指导意见,让在第三阶段进入课改的学校学有标兵、做有套路,不但知道课改是什么,还明白课改怎么干,形成区域内整体推进、所有学校快速提高的工作格局。

二是突出农村学校的全面提升。南阳是农业大市,农村学校点多线长面广,基础差,资源少,师资力量薄弱。按照工作方案,第三阶段每所学校都参与课改。所以,农村学校既是当前课改推进的重点,也是推进的难点。事实证明,只要真正从思想上、工作上重视了,课改完全可以在农村学校顺利推进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今天观摩的社旗县朱集镇田庄中心校、下洼镇蝎子山小学,在课改推进中脱颖而出,就是生动的范例。各县区一定要把深化课改作为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既要大力支持、全面指导农村学校的课改实践,提高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又要通过城乡结对、区域捆绑等措施,帮助他们快速提高实施课改的能力。

三是突出工作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课改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课改的推进不是靠开会、发发文件、提提要求就能实现的,离不开工作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各县区、各学校要在上好示范课、引领课、过关课等不同课型,开展好观摩研讨、达标验收等不同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举办县域内校长论坛、课堂教学展示月、同课异构大赛等活动,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形成人人想课改、人人会课改、人人推课改的良好局面。

(三)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做到“三个抓好”。

一是抓好思想动员。教室是课改的实践者和躬行者,是决定这次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思想决定行动。各县区、各学校要通过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教师对课改工作的意见,把握教师在课改方面的思想行动及时解决影响课改进程的认识问题,充分依靠教育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鼓励并尊重他们的创造;要进一步关心教师、帮助教师、指导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调动每一位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抓好校本教研。课改进入整体推进阶段,教师课改能力的提高仅靠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是远远不够的。各地各学校要针对当前深化课改覆盖面大,实际问题不多的实际情况,建立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机制,通过教师个人的反思,集体智慧展示等途径,解决好自主探究问题设计、学习小组构建扥问题、提高课改的实效性。各地各学校要立足校情使每一位教师的实践与反思、交流与合作等能力得到优化提升,使校本教研成为助推课改的引擎。

三是抓好能力提升。各县区、各学校必须把教师能力提升作为推进课改的根本。要通过集中培训提能力。结合课改最新进展,利用培训基地、队伍建设、培训质量监控等有效措施,不断丰富和完善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为课改持续推进提供能力保障。要聚焦课堂教学强能力。所有的学校、教师、学科都要聚焦课堂教学、坚定不移地把课堂效益作为检验课程改革的唯一标准。要让每教师明了本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任务、基本学习规律,提升把握教材、把握学情、掌控教学节奏、驾驭课堂教学等能力,最终在课堂层面达成课改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从根本上解决课改形式化的问题。

四、必须强化保障推进课改

全面推进课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各学校务必加强领导、落实措施,营造舆论,确保课改推进实效。

一要强化政府责任。各县区政府提高认识,把持续推进课改作为基础教育部门改革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建立并形成政府主导、教育部门具体组织、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同时,各县区政府要设立课改专项奖励基金,鼓励在课改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通过“财政划拨一点儿,政策扶持一点儿,学校自筹一点儿”等途径,保障课改推进的必要经费;要出台课改推进的奖惩措施,建立课改推进的长效机制。

二要强化督导检查。各地要建立督导检查和问责制度,开展专向督导和随机抽查。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表彰奖励、作风评议、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深化课改纳入对部门、学校有关平邮和表彰奖励的范围;要加强对课改推进工作全过程的的跟踪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和改进工作。要重视检查督导结果的运用,对工作出色的乡镇和学校及时表彰,对工作不力的乡镇和学校通报批评。课改已经实行一年多了,有些学校还没有行动,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天会后,仍然没有推进课改,校园还是死气沉沉的,对校长实行撤职处理。对工作不力、教育教学质量长期徘徊不前的单位责任人要实行责任追究。

三强化舆论宣传。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深入宣传全面深化课改的重要意义、国家和上级相关政策、各地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相关媒体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营造有利于推进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浓厚舆论氛围,争取全社会的支持。

同志们,课改的持续推进需要我们不断付出新努力、不断积累新经验,需要我们用客观、科学的态度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更需要加强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目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深化课改的重要时刻,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施工作,为南阳学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8:农村小学课改推进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家庭教育,教学理念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场所, 家长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持续、具体、深刻的特点。在大多数农村小学生的家庭中, 父母长期外出打工, 留下未成年的孩子与爷爷奶奶生活, 或将他们寄养于亲戚朋友家。父母不在孩子身边, 就形成了一个“隔代”管理或监护管理的怪圈, 爷爷奶奶、亲戚朋友管不了、不好管或不敢管。孩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又怎能不“与众不同”呢?当然也有一些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 可是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低, 对于辅导孩子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

农村教育基础差, 底子薄, 加之教师习惯了“应试教育”, 而对课程改革的要求、观念, 以及新的教法思之甚少, 做之更少。因此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 与新课程相对应的课堂教学模式没能得到有效构建, 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目前, 大多数农村教师仍习惯于采用“粉笔+黑板”单一的教学手段, 辅助教学的工具。试想:这样的教师如何培养出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我教的是五年级数学, 课本上第三章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用到几何体。因为没有现成的教具, 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想了很多方法。为了使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 最后我决定用土豆制作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各拿一个土豆自己动手切一切, 一刀切下去, 就出现了一个面, 再切一刀就又出现了一条棱, 又切一刀就出现了一个顶点。通过这个活动, 学生对面、棱、顶点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印象。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 有学生主动站起来说:“老师, 我有疑问。”还有学生说:“老师, 我能不能提一个问题?”而在以前我总是一个人在上面讲, 学生坐在下面听, 一堂课下来我累得够呛, 教学效率很低。在这堂课中, 我的收获很多, 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新课改。其实在好几年前我就知道了新课改, 但并没有真正领悟, 现在我开始慢慢地尝试, 学生也开始“动”起来了, 课堂“活”起来了。有的学生还能自己上黑板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解, 看到这种情形, 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现在都提倡新课改, 我希望老师们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其实孩子们都是天才, 只是我们不愿放手, 就像小时候妈妈怕我们摔跤一样。让我们放手吧, 给学生创造奇迹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赵雄辉.新中国小学数学教学目的的演变[J].湖南教育, 2003 (06) .

[2]王海燕.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文学教育 (中) , 2010 (05) .

[3]郑昌市.谈小学数学教学目的之确定[J].教育评论, 2000 (05) .

[4]马欧.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技巧探讨[J].魅力中国, 2009 (22) .

[5]邱学华, 张良朋.2007年小学数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小学教学 (数学版) , 2008 (03) .

[6]壮惠铃.在“零”的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J].小学教学研究, 1993 (01) .

[7]石菊仙.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19) .

[8]孙敏.教学反思——关于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J].新课程 (中) , 2011 (02) .

[9]戴玉芳.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06) .

[10]王连云.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08 (52) .

[11]杨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 2011 (29) .

上一篇:国际工程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区文明单位届满复验的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