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心工作理念、六个发现育人理念

2024-04-18

六心工作理念、六个发现育人理念(精选4篇)

篇1:六心工作理念、六个发现育人理念

“六心”工作理念、“六个发现”育人理念

1、坚持“六心”工作理念。困难在校内解决,不让上级费心; 工作在校内干好,不让上级操心; 矛盾在校内化解,不让上级忧心;

让领导干自已的工作专心;让领导布置工作放心;让领导听工作汇报舒心。

2、坚持 “六个发现”育人理念。在万马奔腾中去发现拔尖者; 在长途跋涉中去发现坚韧者; 在复杂矛盾中去发现智慧者; 在矛盾冲突中去发现宽容者; 在特殊困难中去发现攻坚者; 在人际交往中去发现感恩者。

篇2:六心工作理念、六个发现育人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 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逐步完善的过程。其中, 基于发展理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历史演变—发展历程;物质资助向物质、精神同扶持转变—发展特点;高校贫困生的素质培养与能力开发—发展基础;建设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长效机制—发展保障。本文将以此为线索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评析, 力求呈现近年来基于发展理念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的概况和趋势, 并提出基于发展理念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建设构想。

1 以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历史演变为脉络的历史性研究

1949年建国以后, 我国有了比较系统的大学生资助政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政策发生过几次重要的变革。

1.1 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历史沿革

1950年6月“全国第一次高等教育会议”召开, 讨论改造高等教育的方针和发展方向。会议确定“高等教育必须要为工农开门, 以便及时地为我国培养大批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1]。会议之后, 开始实行为工农开门的免费制度。1952年7月国家政务院颁发了《关于调整全国各类学校教职工工资及人民助学金标准的通知》和《关于调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人民助学金的通知》, 文件明确规定废除学费, 实行人民助学金, 意味着我国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免费上大学”的政策, 大学生资助政策逐步走向完善。1983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奖学金试行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助学金暂行办法》, 开启了奖助结合的资助路径。1985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高等学校可实行国家计划招生、委托招生以及国家计划外少数自费生招生等行为, 开始出现资助收费双轨制现象。随着收费并轨制的发展, 到1997年我国所有高校开始实施收费上大学制度, 为避免教育收费带来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教育不公平等社会不公平问题, 国家逐步强化和完善资助政策体系, 国家有步骤地颁发了设立勤工助学基金、减免学杂费以及大学生奖助学金改革规定等文件。直至2007年, 国家颁布《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日趋完善, 为推进教育公平等奠定了政策基础。

1.2 贫困生资助政策发展的阶段划分

根据资助政策变革的历史特点, 部分学者将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历史演变划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主要的观点:一是张民选的两段式归纳, 把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总结为从建国到80年代初的“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的资助政策阶段和从1983年国务院设立“人民奖学金”到现在。[2]二是赵中建的三段式归纳, 即从建国到1957年“人民助学金”阶段、1957年到1983年的人民助学金与奖学金并存期和1986年至今的奖学金与贷学金并存期。三是杨克瑞的四段式归纳, 即建国后的“免费+人民助学金”阶段、1983年至上世界90年代末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多元化探索阶段、1999年至2002年的助学贷款全面启动阶段以及2003年以后大学生资助政策改革的基本成就, 建立起由“奖、贷、助、补、减”和“绿色通道”等内容构成的完善助学体系。四是刘和忠以成本分担为标志的“成本分担划段法”, 将资助政策演变划分为1949年至1985年免交学杂费阶段、1985年至1997年“免费”制度向“收费”制度过渡阶段以及1997年至今“收费”制度全面实施、其它资助措施完善阶段。

2 以经济资助研究为主向物质与精神同扶持转变的过程性研究

从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 自建国以来, 国家就从未停止过对高校贫困生经济上的资助,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资助渠道和方式日趋多元化, 较好地解决了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入学问题, 推进了教育公平的发展。但在对高校贫困生进行管理和研究的过程中, 高等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困扰贫困生的不仅有经济的贫困, 还有深藏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的心理问题, 直接影响着贫困生自身的成长成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 逐步有学者开始关注贫困生的精神世界,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对大学贫困生“精神贫困”的概念探究、“精神贫困”的外在表现、“精神贫困”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四个方面。

一是关于“精神贫困”内涵的研究, 如袁丹、李士伟认为, 大学贫困生的精神贫困指的是物质贫困的前提下所产生的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空虚等现象。[3]学者黄海峙认为精神贫困是指大学贫困生因为经济压力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负性变化。[4]二者差异不大。二是“精神贫困”表现的研究, 如李贵成从心理的角度分析精神贫困表现为“自卑气馁心理、妒忌敏感心理、封闭孤独心理和脆弱易变等。”[5]苏亚杰指出贫困生的“精神贫困”表现为自卑和无望感、人际交往困难、心身疾病突出等。马显才等撰文认为贫困大学生带有“爱慕虚荣、悲观消沉、敏感自卑、不劳而获等”[6]等表现, 这些对贫困大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很大。三是出现“精神贫困”现象的原因分析, 有学者认为是“贫困生”的标签所带来的压力;学者李强认为造成贫困生“精神贫困”的原因是来自经济的压力、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以及世俗观念评价等因素。四是在应对策略方面, 表现在为贫困生努力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引导贫困生积极开展心理自助、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三方面的心理扶助机制。

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致因是多方面的, 需要作综合的全面分析、把握重点, 寻求有效的解决贫困生的“精神贫困”问题的路径。但目前的相关研究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学科视角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 缺乏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相关视角的分析, 研究的途径和视角有待拓展;同时, 对不同地域、民族和不同层次学校的大学贫困生问题研究和不同历史阶段大学生的特点等问题, 都有待深入研究。

3 以高校贫困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开发式研究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贫困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困难, 它包括贫困者需要面对的和物质资源的关系、和知识技术信息之间的关系、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和一些社会机构之间的关系等众多关系的综合。随着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教育界在持续关注贫困生这个弱势群体帮扶的同时, 越来越重视贫困生的素质培养与能力开发, 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日趋丰富, 主要集中在贫困生综合素质偏弱的原因分析、综合表现以及提升路径三个方面。

3.1 关于高校贫困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

广西民族大学李华明老师认为, “高校贫困生的弱势地位是由多种综合因素引起的, 因此, 对于贫困生的扶助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他提出“国家、政府、社会、高校及学生个体等建立“多维一体”的培养机制, 从贫困学生的物质、心理、精神及综合技能等全方位地加以提升。”惠笑吟老师认为“我国高校多位于城市, 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所提出的要求, 多是以融入城市生活能力为评价标准的。”农村贫困生在成长过程中人文基础偏弱、享用的优质公共资源少, 加之融入城市环境需要一定时间, 因此, 农村贫困生需比城市贫困生付出更多的努力, 才能达到同等综合素质培养效果。中州大学李绍环老师提出通过经济与心理援助、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等途径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关于贫困生能力开发的研究

关于高校贫困生能力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就业竞争能力为核心的各种技能的提升研究上, 通过锻炼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 提升其专业水平, 获取自信和感恩的能力等。周文华老师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概念为着力点, 开展高校贫困生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提出打造贫困生社会实践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就业技能提升平台等措施全面提升其能力水平。河北大学袁瑞宁针对大学贫困生人际交往能力展开调查研究发现, 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范围狭窄、贫困生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欠缺、贫困生人际交往功利性强等特点, 建议通过开展心理疏导、加强理想教育、启动自我教育机制等途径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总而言之, 当前我国高校面对贫困生的素质与能力开发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 在工作推动中主管部门做到了高度重视, 但未形成完善的素质 (能力) 培养的机制;能力建设方面强调技能培养, 但忽视内在人文素养的提升;面对上级文件精神能够积极落实, 但缺乏系统的整体谋划。如何做好贫困生能力素质开发仍然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4 以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为重点的保障性研究

机制一词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 生物学和医学借用此词用以表示有机体内各器官之间相互联系、作用和调节的方式。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机制作为一种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 是影响管理效能的核心要素。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通过资助育人机制建设, 为资助育人工作取得实效提供有力保障, 研究重点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从宏观层面看, 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机制的研究主要涉及资助制度和资助体系两个方面。李海山和鞠庭英两位老师分别在其《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及反思》、《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及对策研究》等论著都提到,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通过由国家和高校分别提供政策、投资支持和教育保障, 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学者王晓征认为“应从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四个方面共同努力, 建立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机制, 完善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关涉到资助制度方面, 尹洪斌的《从制度绩效看我国高等学校助学贷款制度的选择和创新》、陈柳钦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困境和完善措施》等研究指出, 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制度建设中存在问题, 提倡借鉴国外相关经验, 为我国资助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从微观层面看,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主要涉及贫困生本身的研究, 学者包水梅的《21世纪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概括了贫困生的基本心理特征及其典型表现, 为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提供了对策依据。王艳在《浅谈高校贫困生现状及资助机》一文中指出:“要通过建立贫困生的认定机制、资金筹措机制、资金发放机制以及资助成效的评价机制”来保障资助育人工作的时效性。骆祚验在《贫困大学生判别标准的实证分析》一文中提出以基本消费需求额度为参照, 构建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认定的标准体系, 为资助育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综观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研究成果, 尽管内容丰富、触及面广, 但总体看还有以下几点不足:文献层次总体不高、系统化水平不足、有效应用性缺失。具体来说:一般期刊、自筹研究多、核心期刊、基金项目少;定性研究、经验介绍多, 实证研究少;思政人员研究多, 专家参与少。基于我国高校关于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发展理念, 要提升高校资助育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需要用战略的眼光和科学有效的策略, 构建全人教育理念观下的资助育人工作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马叙伦.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开幕词[J].人民教育, 1950 (7) :12.

[2]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66.

[3]袁丹, 李士伟.高校扶贫新思路:为贫困生精神需求“买单”[J].教育与职业, 2007, 06.

[4]黄海峙.论对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资助”[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12.

[5]李贵成.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现象剖析与对策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 2006, 07.

篇3:创新高校德育工作育人理念

德育为先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所谓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全面教育的思想。素质教育应该包括知识、品德、能力三个方面主要内容,同时容纳传统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品德是做人的前提,在对人的综合考察中居于核心和首要地位。因为知识和能力可以用多少、大小来衡量,即对知识和能力可以进行定量考核,都能相对量化。而品德往往是用好与不好来衡量,是一个定性考核的问题,即说品德有正与负之别。知识、能力与品德之间,不一定存在直接的正相关,不能简单的说品德好的人具有必然的多知识和高能力;但品德好的人较他人通常具有比较好的内在和外部条件,从而有助于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更强的能力。因此,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现阶段上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结果,下到关系到每个大学生切身利益、前途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高校德育工作现状

学生本位

歌德说过:“世界历史的惟一真正的主题是信仰与不信仰的冲突,所有信仰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对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都是光辉灿烂、意气风发和硕果累累的,不管这信仰采取什么形式,另一方面,所有不信仰在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时代,都只得到一点微弱的成就,即使它也暂时地夸耀一时虚假的光荣,这种光荣也会飞快地逝去,因为没有人操心去取得一种对不信仰的东西的知识”。由此可见信仰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如今的市场经济,一方面把人从自然经济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人的主体性及自由全面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如市场经济的竞争及对效益的追求,铸就了人们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效率意识和务实精神。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各种缺陷也给人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致使教育主体(教师、管理者等)与教育客体(学生)的信仰都发生了困惑与迷失,道德行为的价值感与神圣感走向了削弱或消失。高校德育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神圣而崇高的工作,它的本质在于“铸魂”,它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坚强支柱,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与作用。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下,高校德育也被加以市场化、工具化、短视化。工具理性的过分张扬,使高校德育的价值理性受到压抑,高校德育的崇高性受到了工具性的挤压,高校德育的价值与作用受到了怀疑、甚至被颠覆。个人主义的横行、金钱支配一切及人的经济动物的异化,使高校德育中弘扬的集体主义以及社会良知遭遇了最大的嘲弄。目前,迫切需要高校教师采取一种有效的育人方式,重塑崇高信仰以将他们极度混乱、扭曲与绝望的思想价值取向加以调适。

全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广义而言,是指“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就是要在学校内部建立起上下联动、水平沟通、全员负责的育人管理系统。在育人主体方面,建设一支具备先进的育人理念、掌握现代化育人手段的高素质育人师资队伍。在工作模式上寻求将高等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内化为素质的主体性育人模式。即在育人主体、工作方式、育人环境、载体建设、教育模式等多管齐下、优势互补、协同作战,始终掌控德育主阵地、控制权和话语权。

全方位育人,即高校对学生德育工作要做到齐抓共管,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政工部门的职能作用和专职政工人员的核心骨干作用,而且要做到全体教职工都来关心和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和格局,开展全方位的、立体的学生德育工作,真正把全员育人的工作落到实处与细处。

通力配合

德育工作不是一个孤立的工程,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因此要确立大德育观的工作理念,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尤其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理想信念,进而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广大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品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应主动发挥德育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德育工作要直接面對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学会判断和选择,必须进行德育创新。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科部)

篇4:六心工作理念、六个发现育人理念

一、问题分析

1.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

中职学生认知能力、人格特点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危险期和困难期。从心理学观点来看, 中职阶段是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 又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 迫切希望从父母、师长们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渴望社会、学校、家长能给予他们与其他成人一样的信任和尊重。

2. 生源素质越来越低。

近年来,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 高中也在逐步扩大招生规模, 导致中等专业学校生源越来越少, 素质越来越低。进校的学生年龄偏小, 文化基础差, 自我约束能力弱, 自我要求不高, 学习目的不明确, 甚至个别学生是被家长逼来读书的。这些学生一般无心上学, 一天到晚无所事事, 纪律极为散漫, 学习动力不足, 行为习惯不良, 精神萎靡不振。

3. 存在诸多心理冲突。

大多数中职学生能够积极进取, 敢于竞争, 积极向上。但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健康心理因素, 如不及时加以引导, 不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身心的健康发展, 而且会对学校、班级乃至社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4. 中职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价值认识不够。

中职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成才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 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些中职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价值认识不够, 没有把德育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开展学生工作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欠缺, 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德育途径和手段单一, 工作效果达不到要求。

二、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1. 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定位。

中职学生和普通中学的学生有很多的不同, 他们不缺的是勇气和各种的才能, 缺乏的是老师的认可。所以我们在平时对待他们的时候, 应给他们正确的定位, 不能用对普通中学的学生那样的标准来对待他们, 对他们平时的表现要及时总结, 给他们肯定, 帮助他们慢慢树立自信心。

2. 重视中职学生的道德需要。

多年来, 我们常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识, 忽视了道德需要。其实人的道德行为动机来源于道德需要, 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出的。因此, 在德育过程中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 就显得尤为重要。

3. 重视在班主任工作中进行德育渗透。

班主任应全面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观念,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班集体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 使德育与班主任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

三、实施策略

1. 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管理学生, 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面对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 注重以人为本, 精心雕琢学生的心灵, 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职学生平时把自己放在一个弱者的地位来看, 从来都不怎么敢奢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班主任应对他们给予表扬, 以形成一种很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样学生有什么烦恼就会讲, 有什么心事也会想到老师, 慢慢的学生也和班主任建立了一种信任的师生关系。

2. 实施自信心教育, 用智慧唤醒学生的自信。

中职生的自信心主要表现在学习、文体活动、精神状态、社交口才、能力、个性等方面。实施自信心教育, 就是要使学生相信自己能学好, 知道该怎么学并能认真去做。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并尽可能表现自己, 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在各种文体活动中做得比较出色;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能够笑对人生, 即使遇到困难和阻力也不轻易改变信念或者放弃;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社交能力, 使他们能够和多数人融洽地相处, 轻松自如地交往;鼓励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 认识自己, 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相信自己是最好的, 相信自己只要努力, 就能处理好一切事情。

3. 精心组织各种班级活动, 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在班级管理、班团活动中, 班主任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出主意、想办法, 这对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自信心都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在集体活动中的威信越高, 其自信心就越强。在班级管理中, 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这种观念:我是成年人, 也是班级的主人。在管理别人的同时, 让学生明白自己该做到什么, 不该做什么, 这样能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让每个学生获得“我有能力”、“我能办好”、“我是班干”的情感理念, 在参与班级管理中获得自信心。

4. 加大情感投入, 用真爱赢得学生的真情。

班主任只有付出真爱, 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 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的完美境界。只有班主任成为学生情感的倾诉者, 才能真正走近学生。为此, 班主任要做到:学生生日必贺, 生日礼物必送, 学生伤病必到, 心理遗憾必解, 传统节日必过。通过情感的投入, 教师能迅速融入到学生当中, 使学生把老师当作父母亲一样。

5. 严格要求学生, 用责任引领学生成功。

班主任践行大爱, 既要关心帮助学生, 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执行制度一丝不苟, 这也是大爱育人的基本要求。班主任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建立校外服务基地, 为社区服务, 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服务,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 让他们在活动中逐步体会到“责任”和“价值”的内涵;通过设计符合学生的心愿、特点的活动, 促进学生对“责任”、“自我价值”的理解, 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使学生慢慢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 明白自己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6. 注重自身的表率作用。

表率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无法相比和替代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更为突出。一位班主任应热爱事业, 乐于奉献, 能甘守清贫, 克己奉公, 信用诚实, 识大体顾大局, 处处为人师表,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 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 有着“无声胜有声”的巨大感召力和说服力。孔子说得好:“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很难想象, 一个工作三心二意、敷衍了事、对集体事业漠不关心、强调自我的班主任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能发挥多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德胜.割裂的现代德育[J].上海教育科研, 2000, (6) .

[2]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王保军.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培养有德行的大学生[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 .

上一篇:亡羊补牢歇后语是什么下一篇:措并举抓落实集中整治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