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

2024-04-28

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精选6篇)

篇1: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

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

(一)接纳尊重,唤醒自尊

接纳意味着在对矫正对象开展工作的时候,积极主动地理解对方,接受对方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和人的价值,并尊重对方的人格。接纳的关键在于不以工作者个人的价值观评判或取舍对方,应时刻对矫正对象保持一种信任、接受和尊重的态度。

接纳并不意味着社区矫正工作者认同矫正对象的价值观和言行,而是将他的言行与他本人分开来看。我们接受的是他这个人,任何个体作出这样那样的行为都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认识到他犯罪的原因才能理解他,理解他才能与之沟通,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矫正工作。

接纳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接纳是尊重的先决条件,透过尊重,我们为矫正对象营造一个安全、温暖和宽松的环境,使其放下防御,消除戒备,自由并安心的敞开自己,探讨自己的内心世界。透过尊重,双方建立起信任、和谐的工作关系,真诚表达,真心互动,有利于尽快进入主题,提高工作效率。透过尊重,唤醒矫正对象的自尊,激发他重新审视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恢复生命的勇气和信心,最终实现人生自助、回归社会的目标。

(二)真诚信任,良性互动

真诚信任指的是社区矫正工作者面对矫正对象时保持一种真挚、诚实的态度,表里如一,开放自信,信任对方。社区矫正是重塑心灵的过程,工作目标是使矫正对象灵魂得到改变。重塑心灵必然要触动心灵,只有矫正对象的心灵开启了,发自内心地想改变,想重新做人,外界的工作才能发挥作用。开启人的心灵,关系的建立尤为重要,没有矫正双方和谐的、良性的、信任的关系作基础,矫正工作就可能事倍功半,流于形式。

真诚信任要求矫正工作者以一个真实的自我投入工作,不戴面具,不以势压人,不装腔作势,要以真实的感情、真实的想法、真实的言行开展工作,真情流露,以情感人。人心都是肉长的,即便是犯过罪的人,也有真情实感,有血有肉。一些罪犯待人冷漠、冷酷无情,那不是他的真我,是长期生活在无情的环境中,使他的情感迟钝了。是他为了掩饰内心的不安,将真实的感情过滤了。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帮他找回真实的自我,使他恢复情感,以一个人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才能达到人的回归。

真诚不等于信口开河,没有节制。如果矫正工作者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随便表达,随意说话,是对真诚的误解。真诚并不是要求矫正工作者去表达他所有的感受,而只是要求他所讲的,要全部真诚。真诚并不等于可以允许自己完全自由地作表达,因为除非我们所说的有助于当事人成长,否则就不必将所有知觉到的思想和感受与当事人分享。必须牢记,帮助矫正对象改过自新、顺利回归社会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与之有利的话我们就说,真诚地说出来,与之不利的话就不能说,否则就会出现破坏性真诚。

(三)维护自决,灌注希望

自决即自我决定。社区矫正工作中,矫正工作者与矫正对象之间具有明显的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很容易形成矫正工作者替矫正对象作决定、全权代理、大包大揽的局面,容易导致矫正对象过度依赖、放弃责任、无理要求的不良后果。社区矫正实践中,一定要强调矫正对象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权力,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未来,决定自己的走向,当然,也要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付出代价,承担责任。归根到底,矫正对象的命运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认罪服法,积极悔改,可以促进个人改变,家庭安宁。不思悔改,坚持错误,必然造成个人前途断送,家人痛心疾首。在这过程中,矫正工作者承担的是支持、帮助的角色,不可越俎代庖,替他抉择。

维护矫正对象的自决,不等于矫正工作者可以袖手旁观,不闻不问,而是要满怀信心,灌注希望。留意矫正对象点点滴滴的进步,及时反馈,积极鼓励。关注和肯定矫正对象的正确选择,认同他的正面表现,表彰他的积极言行,使矫正对象看到希望,腾起梦想,鼓足力量,自助自强。

摘自《社区矫正工作手册》(肖君拥

唐正主编

研究出版社)

篇2: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

在大家都能够理解接受的前提下,有价值的思维理念可以作为共同的认识和感受,用来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的思想方法决定他的工作方法,积累工作经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积累思想方法的过程,创新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创新方法的过程。推进工作、落实工作、创新工作的水平高低、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方法的正确与否。信息反映表面上看是写作技巧性的问题,实际从根本上体现了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怎么认识把握、怎么驾驭处理的问题。一些地方信息工作难以有较大的起色和进展,除了业务工作本身缺乏生机与活力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报送反映信息的思想方法存在问题,或者存在思维定势和工作定势,有“路径依赖”现象。

一、信息工作要适应领导需求

信息工作是保持上下联系沟通,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一个重要渠道和平台。按照信息工作的功能作用定位,应当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的服务:给上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与同级同行进行交流沟通,对下级基层传递指示要求。身处当今知识迸发、信息爆炸的社会,不管是领导层面、管理层面,还是执行层面、操作层面,在掌握和获取信息的范围和途径上都已经多元化,不仅仅有内部的纸质信息,还有公开的报刊、音像、网络等,尽管处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但只要积极主动、善于学习,基本上能够同等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但是,目前在各级党政领导机关,传统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还没有完全转变,领导了解掌握情况的方式还是习惯采取文案、书面、纸质的形式。由于管理范围和时间精力所限,上级领导不可能经常下去搞调研、听汇报,也不可能经常去看一个地方长篇大论的总结材料,对一个地方的认识和判断,很大程度上还是来自于经常性、动态性、简要性的信息反映,而且往往局限于内部自成一统的渠道传递信息。同时,鉴于目前政治体制运行的方式和特点,很多工作的推动都比较注重领导的“批示”和“指示”,而信息工作就是这样一个“直通车”和“快车道”,可以超越层级直接摆放在领导案头上,比较快捷地进入领导视野,进而引起领导层面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推动突出问题的解决、促进面上工作的开展。为了对应和适应领导层面的这种需求和特点,目前无论是党委系统还是政府系统都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甚至财力来抓信息工作,层层施加压力,提出要求,下达任务。在信息反映的内容上,强调要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但是在信息的终端服务上,又要明确对准上级关键人物的思路和兴奋点。因此从领导的需求角度讲,信息工作的定位是:工作决策的“情报部”,掌握进度的“显示屏”,观察态势的“晴雨表”,反映问题的“预警器”;从反映报送信息角度讲,信息工作也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工作面貌、工作状况的形象展示“窗口”。因此,信息工作又是:展示思路与方法的“窗台”,体现生机和活力的“舞台”,提供锻炼与探索的“平台”,参与交流和合作的“擂台”。既然信息工作的作用定位主要是为领导服务,那么信息的反映报送就一定要围绕领导需求,要以领导需不需要、适不适合、满不满意作为检验信息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

——以有所作为争取领导重视,以领导重视来加大工作力度。领导重视是信息工作之基,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要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抓”为“我要抓”,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自觉状态。信息工作不能仅定位于完成信息任务、信息指标,还应当能够切切实实地进入领导视线,引起领导重视,让领导在百忙中拿起笔来评价几句,即使不签批,也能够形成点点滴滴的印象积累,进而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和判断,信息的作用和目的才算真正达到了。报送的信息被上面采用了,进而又被领导批示,表面上是为上级领导服务,实际上对下面工作也是有力的回应和促进。能够起到这种连锁反应,领导层面就会对信息工作刮目相看,从而更加重视、支持信息工作。

——站到领导层面思考问题,超越领导层面报送信息。向哪个层面的领导报送信息,就要站到哪个层面的领导角度来认识思考问题,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现在领导活动情况的透明度都比较高,往往通过公开的媒体都能够得到及时的反映和报道。只要善于做有心人,大体上都能够获取、了解领导在关注什么,兴奋点在什么地方。但是,报送信息也不能仅局限于领导已经了解、获取的信息,还要适当超越他所处的层面,能够在他没有了解的范畴提供他所需要的一些新鲜情况。作为领导就应该做到“超越梦想、引领未来”,在思想上站立起来,带领大家去奋斗和追求。信息既然为领导服务,就要围绕领导的思路和意图来反映具有思想性的理念和要求,体现具有前瞻性、方向性、发展性的情况。但要注意信息反映超前的思想又要适度,要做到“顺潮流而动快半拍”,如果太快了与社会发展脱节了,领导就无法理解和接受。

——多报领导需要了解的,发掘需要领导了解的。要经常有针对性地进行换位思考,按照领导的决策程序,做到决策前有预见、决策中有依据、决策后有反馈,使提供的信息供领导所需、适领导所想、补领导所缺、释领导所疑。另外,还要积极发掘需要领导了解的信息。有可能按照现在的职能职责定位他不一定感兴趣,也可能按照现在的工作部署还没有进入他的视野或列入议事日程,但从这些工作的前瞻性、发展性的角度又需要领导了解,引起他的关注和重视。要坚持“眼睛向上抓住兴奋点,眼睛向下找准结合点”,即在吃透上情的基础上找准领导的兴奋点,同时又在吃透下情的基础上找准基层信息反映的结合点和着力点。

——围绕工作抓信息,抓好信息促工作。信息反映的总体基调就是强调务实,就是要结合工作实际。真实、实际、实用,是信息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信息工作是业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应该是相融互动的关系,不能就信息工作抓信息工作,就业务工作抓业务工作。要把信息工作作为一个思考工作、研究工作、开发工作甚至纵深推进工作的过程,坚持“以一流的信息反映一流的工作,以一流的工作支撑一流的信息”。要以质量来促进数量,以数量来提升质量,不要辛辛苦苦制造平庸、落后的“垃圾信息”。宁可以一当十,不可以十当一。

二、信息反映必须体现思想内涵

思想上无形的收获远远胜过任何有形的收获。不反映思想、不能给人留下回味和思考的信息,是没有价值、没有生命的,也是不会引起领导重视、产生良好的终端效果的。

——思想的高度决定信息反映的深度。信息反映思想,不是要反映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要通过求真务实的表述,反映出具有前瞻性、方向性、发展性的理念和要求。只有具有这样内涵支撑的信息,才能够引起别人的重视和反思,产生举一反三的效果。形式服从于内容,内容服从于思想。一篇好的信息能真正打动人的,正是它深刻的思想内涵。因此,一篇信息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形式上的处理,一定要服从于实实在在的内容,内容又要*思想来引领、提升、提炼。但是把好的形式载体与好的思想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就要*逻辑条理来穿插和引领。“文章的魅力=思想魅力+逻辑魅力”。好的信息就是诗人般的敏锐加上匠人般的技巧。

——一个人的工作岗位可以受限制,但自己的思维层面绝对不能受限制。也可能你只是个小人物,但是你只要有超越你所处层面的大思维、大境界,就能写出让大人物感动的信息。你的思想认识能够放到什么环境去衡量,你反映的信息就在什么范围内发挥作用,所谓“思想有多远,自己就能走多远”,信息就能发送多远。从一定程度上讲,系统思维比单一思维更重要,抽象思维比具体思维更重要,横向思维比纵向思维更重要。对于信息反映来说,至关重要的是要树立和增强全局意识、大局意识,置身于一定的大环境、大背景来看待一些事情,站立起来思考问题。要做到“三个清醒知道”:清醒知道今天干什么比始终记得过去干过什么更重要?穴现实性?雪;清醒知道别人在干什么比只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更重要?穴比较性?雪;清醒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比只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重要?穴约束性?雪。坚持“四个并重”:获取区域内信息与获取区域外信息并重;获取系统内信息与获取系统外信息并重;获取纵向网络信息与获取横向网络信息并重;获取主渠道信息与获取社会渠道信息并重。发散思维要求看一个事情不能简单地只看一面,还要发散开来,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与上情、与下情、与领导思路、与群众需求等多方面实现对接,从而找到信息反映的着力点、结合点。逆向思维不是要唱反调、对着干,而是强调一项工作的实施运作要想到它另外的一面,从而保持思维的完整性。

——小信息,大学问。信息文体看起来很简单,也就是叙述文体,但是它蕴涵的思想量、反映的信息价值,恰恰体现了作者相当多的积累和素养。“功夫在诗外”,写出一条信息要有十倍的信息积累。信息积累不是简单的重复,不仅有文字功底的积累,还有思想方法、社会经验等方方面面的积累,是集中整合了许多社会信息、工作信息甚至生活信息后作出的一个综合判断。“眼界决定眼光,底气决定悟性。”所谓“见多才能识广,厚积才能薄发”。一方面要大量地获取信息、占有信息,一方面还要善于嫁接组合、提炼处理信息。提出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处理信息比获取信息更重要。“信息+思考=见识”,在广泛占有信息的基础上,只要用心思考,提炼成属于自己的系统认识和判断,就成了见识性的东西。

三、信息撰写要讲究表述方式

△找准切入点:

有了好的事实不一定有好的信息,有了好的思想也不一定写出好的信息。关键在于怎么把握角度,怎么找准切入点。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反映信息要有高度,要站到一定的层面去分析判断这个信息的价值。但是,写信息的切入点又要小,不能面面俱到,要以小见大、举一反三。为此,要掌握三点:一是切口要小,入手要低。现在的信息反映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干了什么工作就反映什么工作,而不善于作纵横交错的对照比较,下功夫去寻找信息反映的侧重点、切入点。而且还有一个通病,就是铺排太多、面面俱到,大而全、小而全,题目入手大、排场结构大,哪怕是一个很生动具体的事情在表述时也要把它肢解开来,生拉活扯地铺排罗列成几个要点。当前基层工作都是在大的氛围和背景、大的趋势和潮流下实施运作的,一般不可能在整体上实现突破,只要是在小的细节、环节上有点创新和进展,快了半拍,就算有一定的信息反映价值。也可能信息反映的这个细节,只是全过程的一个很小的侧面,但就是这个侧面体现了亮点,是全局全貌的折射和缩影,从而引起了领导的关注,产生了对整体、全局的好印象。即所谓“一滴水见太阳,窥一斑而见全豹”。二是精心选择好角度。角度不同,效果不同。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角度美也是人生之美,任何一个人都有优缺点,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审视他,效果就不一样。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角度可以决定一篇信息的生命,有了好的角度就知道怎么切入立题、怎样取舍材料。信息反映的关键就在于发现亮点、寻找可取之处,以最佳的角度、最新的视角、最优的表述,去反映比较好的信息内容,而不是向上级领导写一篇立体式、全方位的汇报材料。三要坚持“独特情况单个反映,普通情况综合反映”。发现信息点子、苗子,如果情况比较独特,哪怕是一个村组群落、一个街道社区,也要不折不扣地反映出来,而不要贪大求全、牵强附会、以偏概全地搞成“头重脚轻根底浅”的所谓“综合信息”。如果这种情况面上已经全面推进实施了,就不能再只是反映一个点上的动作,而是要从整个面上来综合、提炼,更多反映发展性、方向性、普遍性、规律性的情况。

——发现正常情况外的异常情况,寻找规定动作外的自选动作。作为领导,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解决问题,因此他需要有更多的问题性信息进入他的眼界、视野。社会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实际情况是发展变化的,上面的政策规定只能作出一个时期一个阶段方向性的描述,制定一个大概性的制度框架,不可能具体到每一个细节、环节,解答所有的问题。这就给我们的信息反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要避免简单地反映贯彻落实上面精神的情况,就要坚持“围绕重点、突出特点、抓住亮点”,更多地反映基层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的情况。要坚持以“对上回答问题,对下解决问题”作为基本方法去开发信息、去琢磨信息:

一方面要对准领导层面在思考、关注的问题,努力在实践中寻求答案;

一方面还要针对基层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提供领导参考借鉴的解决办法和措施。要坚持“经常性发生的问题要从规律上去找原因,反复发生的问题要从制度上去找原因”,尽可能弥补制度缺陷、解决工作难题。要努力推出特色、展示亮点、打造精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日光灯放在太阳光下是看不到光亮的,只有放在对比强烈的背景下才能显现出来。反映信息一定要有独特的内容和视角,两三个人说行,立即行动;五六个人说行,加大力度;七八个人说行,立即转向。要善于把反映的信息内容放到一定的环境中去比较: 一是放在大范围、大系统中去综合考察,看有无普遍性、典型性的意义;二是与周边左邻右舍横向比较,看有无独创性、特色性;三是放在本地区历史发展过程中去纵向对比,看有无创新性、突破性。另外,对于大家习以为常的东西,你能把它反映出来也是独特,所谓“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

△讲究表述方式:

信息反映和工作报告是有区别的,从文章体裁来说它是最简单的一种文体,是公文的一种变体,不需要什么文学语言、修辞手法或者新闻笔法,更多的是叙述工作,有时还比较刻板,是以“白开水”的形式来表述有滋有味的东西。但信息还是有自己比较独特的表述方式和要求。

——题好一半文,眉清目传神。所谓“看人先看脸、看报先看题、看书先看皮”。当今世界,发展力的竞争就是注意力的竞争。对于领导来说,每天案头上文件堆积如山、目不暇接,要关注一条信息首先就是看标题。角度可以决定一篇信息的生命,标题也可以决定一篇信息的生命。通过网络报送信息更要增强标题的吸引力,标题好才会有下载下来、编辑处理的冲动。有的信息标题太空洞、太抽象,大而化之,老脱不了固定的格式和框架,比如从什么入手、采取几条措施、取得显著成效等。真正好的信息标题就是一个浓缩的点,一眼望去,甚至可以不再看下面的具体内容,就已经获取了相当多的信息量。对于一些比较独特的情况需要全面反映工作过程,可以用二级标题。要“以八股格调定框架,以务实笔法装内容”。汉语言文字习惯讲究韵律美、格式美,八股格调有它死板的一面,但对于提炼一篇文章的思想内涵又是有帮助的。

——行内话要少说,新鲜事要多讲。信息工作主要在系统内部运行,是给同行中人看的,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有些过程章节、有些道理性的话,内部人知道的就不要口罗嗦重复,实际上领导影响范围内,你工作推进的步骤和套路,即使你不说他大概也能猜想到,他更多地关注你突破性的动作。如果这个动作是创新性的举措,就要多说一点,背景要说够、情况要说透。根据什么、依据什么、针对什么要交待清楚,让人明白开展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判断其价值意义。要少讲道理,多说事实。除了适当地介绍一些背景情况,信息反映一般不需要直白地讲道理,主要是以事实来说话。而且有些道理本来就是上面讲出来的,就不能再向上级领导反馈道理,更多地要反映按照上级讲述的这些道理怎么去贯彻落实的情况,要通过强有力的事实来支撑、证明领导讲的道理的合理性和可实践性。要做到“虚得有高度,实得有亮点”。信息也是个虚实结合的文体,“虚”是要表现思想,而且所反映的思想要有一定的高度;“实”是以事实说话,而且不能是一般化的动作,要有特色、有亮点、有新意。需要指出两点:一是信息反映的这种思想不是直观地论述,不可能像一篇论文一样给人指出明确的方向,更多是采用叙述性的语言,通过强有力的事实组合,让阅读者自己去认识和判断,感觉作者在字里行间所透露的思想情绪。二是信息不是就事论事简单平面式地反映情况,而是把要反映的事情放在一定的层面和环境去研究、思考、把握,从而在撰写报送信息时尽可能地把这种思想意识体现得更充分、更实在。

——报送信息要跑在前面,撰写信息要站在后面。报送信息要有时效性、敏感性,要冲在前面、报在前面,但撰写信息时就不能把自己主观地摆进去,要“以事实来说话,让别人去评判”。目前的信息反映主体多数是基层单位,是建立在上下级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上级对信息所反映情况的真实性,一般不需要直接到基层来调查核实。而且,信息内容的表述通常是以第三者的语气出现。事实胜过任何夸张的表述,信息的真正魅力是*客观事实支撑起来的。所反映的信息内容有没有价值、行不行、好不好,要让读者自己通过客观表述的事实去认识判断,不能由作者先站出来自我鉴定、自我认可、自我表扬一通。

——信息反映无禁区,报送出手有讲究。报送反映信息是我们的职责、任务、要求所在。既要实事求是,也要讲方式方法。一方面反映的范围应当不设任何禁区和障碍,有什么领导需要了解的或者需要领导了解的情况都应该反映、报送。但是另一方面还要讲政治纪律,出手之前一定要认真审核把关,防止低级错误和政治错误。特别是通过网络报送信息后,更要注意工作的严肃性,不能不负责任地重复报送或抄袭制作虚假信息,造成工作上的误导和被动。要坚持做到“成绩要报足,问题要报全”。反映一项工作进展情况,不仅要反映运作态势,还要反映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报送问题信息要更多地关注宏观性、普遍性、前瞻性、发展性的情况,侧重反映非正常情况、制度性缺陷和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提请上面予以重视、给予关怀、加强指导。

篇3:浅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法治理念,公平正义,保障人权,法律权威,监督制约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这一段描述主要给我们提供了以下信息, 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就必须要以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为抓手, 以树立法治理念增强法律意识为着眼点, 并且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 那就是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法治理念是人的头脑中反映出来的东西, 直接影响着法律主体的行为, 法律只规范主体之行为而不深究其理念, 但理念是内因, 行为是结果。要治本清源就要对法律主体的理念进行探讨, 究其内涵, 以正其音, 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律主体有正确的理念其后才有合法的行为。笔者认为,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公平正义、保障人权、法律权威和监督制约。

1 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本身就是一个有价值取向的一个词汇,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观点。在古希腊, 柏拉图认为公正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 每个人就应当各守本分、各安天命、各守其职、各负其责, 通俗的解释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平等才是公正, 反之就是不公正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提出的人生而平等和天赋人权, 这也是一种对公平正义看法。在我国,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就是对公平正义的一种诠释。

一个国家首先要有法可依才能谈得上良好的秩序和后续的和谐发展, 而这种可依之法应当是“良法”才能达到上述效果。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普遍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种良好的法律就是要凸显社会公平和正义, 基于此, 人们在理念上才能认同法律, 对法律产生信仰, 才能服从法律。

虽说公平正义有其价值属性, 但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主流价值观。法律主体对法律的指引作用都有一个预期, 若其预期理念与其评价相吻合, 守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说, 法律所体现出来的公平正义一定要与大部分民众的理念一致才行得通。

但是,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 许多不公平、不正义的事情也不断发生, 法律永远滞后于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依靠公平正义理念才能解决一些难题, 这就要求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守法者秉承此种理念, 及时、合情、合理的解决问题, 以保持社会和谐世风有序。

2 保障人权

人权首先是人之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 其次是使人成为有尊严的人的权利, 人权理念是人的尊严、自由、理性和利益的一种最低程度的确认。我国宪法第33条第3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从理念上来讲, 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两项最基本的人权, 我国宪法第34条至第50条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这些基本权利就是我国宪法对人权理念在文字上的具体细化。

人权很重要, 但也容易受到侵扰, 如生命权的非法剥夺、健康权的非法损伤、财产权的非法侵害等事件屡见不鲜, 同时, 法律主体在行使自己权利时有时把握不住界限, 出现权利的滥用也会对他人的合法权利造成不小的侵害。因此,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 人权就需要社会道德的支持和国家强制力量的保护。

社会道德的支持就要求每个人在人权理念的指引下对他人的权利予以尊重, 笔者认为, 作为一个人虽不能“善待他人”, 但也起码也应当做到“无害于人”。道德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个基本价值规范, 假如没有道德规范, 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再往深处挖掘, 一个社会的主流道德应当努力扩大善的东西而减少恶的东西。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和不侵犯本身就是一种善念, 所以, 将心比心,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每个人都这样做了, 每个人的权利就会得到最大的实现, 这肯定是一个和谐社会应有的局面。

国家强制力的保护就是要求国家的职能部门发挥法律赋予的权能使人权得到制度的保障。立法者要对人权的内容和范围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这样才能为人权的享有和实现提供保护和救济。目前, 我国宪法和法律对法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政治权利、诉讼权利等都做了较为细致的规定, 虽然有待改进, 但对比过去许多问题无法可依的情况要好得多。政府作为执法者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保护法律主体的利益和权利, 使之正常运行而不被破坏。这就要求执法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对法律主体的合法权利给予最大程序的保障。司法者的司法救济是人权法律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 它不仅是为解决公民个体之间的人权纠纷提供了一种公正的途径, 同时也是为纠正政府侵犯人权建立的一种有力的机制。当然, 司法者本身严格按司法程序进行活动也是对人权的保障。

3 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就是法律主体通过法的各个运行环节使自己的法律权利能得以实现, 义务也能得到履行, 继而在心目中对法律有一种认同, 产生信仰, 如此, 法律权威就在法律主体理念中树立起来。

在中国奴隶制时代, 主流观点认为, 法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因此一直保持法律的秘密性, 不为公众所知, 但效果很差。法律不为其治下民众所知, 人们将对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事务无所适从, 因此, 随着历史的进步, 法律走向公开成为必然, 虽如此, 法律权威依然没有树立起来, 主要原因是由于封建社会的“人治”。在当今中国, 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 使法律主体对法律产生认知, 形成信仰, 把法律视为权威, 作为宝典是很有必要的。

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可见, 一方面, 立法者要建立一种具有客观、稳定、不抵触的法律体系, 这是建立法律权威的基础。另一方面, 执法者和司法者要保证任何个人、组织和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这是建立法律权威的保障。再一方面, 守法者要依法办事, 权利应得当得, 义务应尽当尽。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反映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句话的实质内涵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

4 监督制约

监督制约在客观上表现出来是“机制”, 在主观上诠释出来就是一种“理念”。监督的作用主要是预防和纠正偏差失误, 制约的作用主要是限制和约束权力滥用。监督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主要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三类, 由于三类主体的性质不同, 其发挥监督的渠道也有不同。制约的主体笔者认为主要是国家机关之间, 主要包括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监督制约的对象就是执政党和国家权力, 目的就是保证执政党要依法执政, 保证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正确行使权力, 同时还要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 所以任何权力不受监督和制约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所以, 监督制约不仅要在客观上使机制进一步完善, 还要在理念上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所在, 真正在头脑中树立起监督制约的法律意识。

实行法治就是要对执政党和国家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防止权力出现异化。对执政党的监督主要落实在党员身上, 在我国, 对党员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主要是对国家机关的监督, 在我国,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 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 接受其监督。另外, 国家机关之间还可以互相监督和制约, 如司法机关可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进行纠正, 会制约行政机关的权力在法律下运行。

篇4: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

一、从心灵出发:德育工作要唤起渴望

著名教育理论家刘铁芳教授曾尖锐地指出:“教育没有充分地唤起个体对周遭世界的爱与热情,由此而唤起个体置身世界之中的积极的意向,而只是作为知识灌输的容器,对学的厌恶就成为必然。”事实上,很多学校德育工作也是如此,用灌输的方法向学生简单地宣传一些道德伦理,并采取强制性的措施要学生落实在某些德育实践中。这种德育无法唤起学生对周遭世界的爱与热情,学生只是简单地配合校方的行政措施,流于表面形式,丧失了德育应有的触及心灵、感动心灵、唤起心灵的能力。

我校农村学生多,留守学生比重大,且学生年龄普遍比城市学生大。留守学生普遍缺乏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特别是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观念和羞涩等原因,对青春期出现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不能正确对待,产生许多困惑。对此,教师应该在一种平等与民主的氛围中接近学生,感染学生。学校提倡课外辅导,教师在课余时间能够走近学生,发现学生的心灵特点与精神走向,及时加以辅导。此外,学校还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在部分年级专门开设“阅读课”、“球类活动课”、“演讲比赛”、“书画作品展”等。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我们认为,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渴望,首先就要创造这样一种“师生从游”的温馨氛围,让教师和学生有空间、有时间进行交流,让教师用自己的思想与激隋点燃学生对于世界的爱与思考。知识可以传授,而精神与心灵只能相互感染、相互唤醒。只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与空间,从心灵出发的德育才能找到立足点。

二、以传统为本:德育工作要重视文化涵养

学校德育工作不只是简单的说教,更需要文化的涵养,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化具有自觉性、感染性,它会对身处某种文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论述中指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当学生不知道你在教育他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德育工作就是要通过文化的涵养达到这种境界。

一要重视环境文化。学校的建设和布置要有书香味,要有学校发展历史的脚印,要有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让一草一木、一亭一楼、一副对联、一尊雕塑都演绎着故事,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文化的熏陶。

二要重视课程文化。除了国家课程之外,各个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土的资源,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我校的校本操《青春鼓韵》取材本土的苗族花鼓,师生集体创作,集运动和民族风情于一体,既富有苗乡特色,又极具青春气息,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苗族文化的无穷魅力,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文化的眷恋,对当地居民的尊重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并产生一种自我认同的强烈归宿感。

三要重视活动文化。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学校可以把一些活动用节日或仪式的形式固定下来,我校每年都有文明科技节、阳光体育节、读书感恩节和校园艺术节,每年的三月、五月、九月和十一月定期举行。仪式能够把人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使意义通过仪式得到表现和强化。仪式的多次重复,也就成为一种记忆特别深刻的文化符号,最后能得到师生的内心认同,使学校的制度成为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校园文化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下,即使学生离开学校,也会带着学校特有的文化基因和情结走出校门,走上社会。

四要建立“书香校园”。周国平先生曾如此回忆自己的青春:“回想起来,我的青春期的最重大事件是对书的迷恋,这使我终身受益。从中学开始,我的课余时间都是在阅览室里度过的,看的多半是课外书。阅览室的墙上贴着高尔基的语录:‘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当时真是觉得,这句话无比贴切地表达了我的心情。现在想,觉得不够贴切了,因为它只表达了读书的饥渴感,没有表达出那种如痴如醉的精神上的幸福感。”我们认为,课外阅读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德育方式,真正的德育必须与学生的阅读和思考相结合,让学生在亲近经典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如痴如醉的精神上的幸福感”。学校每年举行读书感恩节,通过阅读交流会、经典阅读征文、经典诗文朗诵、好书推荐等方式,不断推动学生亲近书本,使其在书本的海洋里受到潜移默化地陶冶,成为—个有思想、有文化的人。

三、倡独立自尊:德育工作要重视自主管理

学校德育工作涵盖的范围广,涉及的内容多,实施的战线长,只有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才能更好地完成德育的目标和任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的主人,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

一是设置机制,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从学校到班级,从学生会到各班班委、团支部,从社团到广播台,从纪律的检查到卫生的评比,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解学校良好的运行不是靠哪—个人就可以的,而是每一人都要参与,都要约束自己的行为,都要为别人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二是大胆放手,为学生创设更多自主成长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决定,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我校从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到体育节、元旦文艺汇演等各类活动都是由学生独立组织实施,从策划、组织、主持,到奏乐、主题演讲、照相、报道等各方面,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甚至一些重大活动也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如今年3月省教育厅厅长来学校视察时,我们的校园文化介绍就是由几个学生完成的。他们的出色表现得到了领导的充分的肯定,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三是让学生融入社会实践。德育不仅仅是一种课堂上的讲授与交流,也不仅仅是校内学生间的活动,它应该有一种社会指向,致力于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让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当下国内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弱化与虚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面对着庞大的应试压力,整天和书本、分数、名次打交道,几乎没有时间从事社会实践,也难以孕育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导致了不少学生成了专家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再也没有了蓬勃的生命气象。

我校在应试压力下仍创设平台,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担当精神。比如,在各类班级活动、社会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融进了社会关怀与社会担当的主题。再如,我们的学生志愿团队、公益团队是校内的一个爱心团队。它将全校志愿者的爱心汇集在一起,关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经常在大兴镇周围举办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有时是清扫环境卫生,有时是去社会福利院关爱孤寡老人,有时则前往贫困学生家中帮忙。每学期,他们还会组织一两次募捐慰问活动,将爱心送往贫困山区与贫困家庭。“从来纬地经天业,皆在躬行实践身”,明德中学的胡元倓老校长当年曾将自己的这两句诗赠给学生。这句诗,就是我们的德育主题。

四、寻找青春的支点:德育工作要重视生命规律

当下,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受到普遍的关注与理解。中学生正处于隋绪丰富、思维敏锐的成长期,对于美、对于艺术的感受力较强。对此,学校采取以下措施来把握学生的生命和心灵规律。

一是注重艺术熏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艺术对于塑造少年时期的人具有特殊的意义。……我认为,要使艺术珍品成为少年们的精神需求,使他们努力用最感到幸福、最生气勃勃的心灵劳动——接触美的东西——来充实自己的空余时间。这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腻的教育任务。”这段话讲出了德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深厚联系。艺术本身就有德育的功能,而且其德育功能精致而深微,能真正地陶冶人心、重铸人格。学校大力倡导艺术教育,不断推动着艺术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一方面,我们建立了一面学生绘画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在绘画墙上即兴泼墨,描绘出自己心中的青春激隋与梦想。学校对这些绘画作品定期进行评比;为了鼓励学生亲近绘画,激发他们的艺术激情和荣誉感,学校每学期都会挑选一些学生的画作,悬挂在校园各处,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另一方面,我们在校本体操中融人苗族的歌舞成分,充分释放孩子们的艺术活力。此外,部分学生能歌善舞,擅长各类乐器,他们成立了一些艺术团体,自行联系、自行组织,经常与教师乃至专业人士交流、学习。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学生的心性也有了极大的完善与提高,而学校也在无形之中完成了德育工作,并激活了学生的生命意识与审美意识,使其涵养出了一种优雅、高尚的生命情怀。

二是培养学生的浪漫情怀。浪漫情怀是青春期孩子们特有的心灵规律,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曾说:“浪漫不是无生命的,它是这样一种艺术:教人们如何在专注于指定的工作中培养浪漫……浪漫必须加以培养,因为浪漫毕竟是我们要得到的那种和谐的智慧中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所谓浪漫,就是对于世界无穷尽的想象与期盼,就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肯定与赞赏。一个没有浪漫精神与想象力的少年,是没有精神活力的少年,是在精神与道德上老化的少年。

从这一理念出发,我们在学校内部营造了一种浪漫而理想的文化氛围。学校的亭台楼阁,无不涌动着浪漫的理想主义气息,从校门口的“衡称天下公平事,民系心中忧乐情”到至善楼的“衡民师生放眼五湖四海,黔东气象开怀万壑千峰”,从真韵亭的“宴坐亭中常砺志,暇来道上总思齐”到真气亭的“亭上风云千里目,胸中韬略五车书”,从日常的课堂教学到每年的演讲比赛,我们都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唤起学生的浪漫情怀与理想主义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久,更远。

总之,真正的教育只发生在人与人的心灵之间,教师与学生只有达成心灵的契合与灵魂的交流,学校的德育工作才会如顺水行舟,达到预期的效果。

篇5:体育工作室基本理念

追踪初中体育教学的前沿动态,把握初中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注初中体育教当下的教学行为,探索初中体育教未来的教育方式。

1、热爱教育事业: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

2、热爱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对社会能做贡献的人。

3、钻研教材:真正把教材理解通透,建立好知识的点、线、面、体空间结构,理解课程要求、理解学生该学什么。

5、提升教学技能:虽说教无定法,但教学应是有“法”可依,要多学习、多思考、多锤炼,使自己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篇6: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

基本要求:

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执法为民的基本内涵,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服务大局的基本内涵,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

理解: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熟悉并能够运用:“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内在一致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分析和评价有关案例、实例。

第一节依法治国

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的理念包含着人民民主、法制完备、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权力制约等内容。

(一)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

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探索出来的治理国家的最理想模式。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把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宪法修正案。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最终战胜和彻底抛弃了封建“人治”思想的羁绊,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治国道路,从而完成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理念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转变。

(二)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国家长治久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13亿中国人民最大利益之所在。搞建设、谋发展,必须始终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依法治国方略实施以来的实践证明,实行依法治国,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国泰民安。

(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实行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证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当家作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必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发展。

二、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一)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

人民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党的十七大把“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任务。

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和政治前提。依法治国的前提是要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法”应当是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的“法”,而不是当权者的个人意志和工具。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是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依法治国的主要组织保障。

(二)法制完备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

法治完备是指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规范、系统、协调和统一。法律制度是法治的基础,完备的法律制度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先决条件。法制完备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法治建设的首要目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和前提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制完备首先是指形式意义上的完备,即法律制度的类别齐全、规范系统、内在统一。实质意义上的完备则指法律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符合公平正义的价值要求。

(三)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指宪法和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普遍的遵守;宪法和法律在调控社会生活方面发挥基础和主导的作用,一切国家权力和其他社会规范只能在宪法和法律的支配下发挥作用。主要内容有:(1)宪法法律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达和体现,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法制保障。(2)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对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根本的意义和作用。(3)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一和尊严。(4)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树立和维护执法部门的权威和公信力。

(四)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依法治国关键在于依法制治权规范约束公权力,防止其滥用和扩张,保障人民权益。没有权力制约,依法治国也就无从谈起。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特征。权力制约,要求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第二节执法为民

一、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这里的“执法”,是在广泛的内涵和外延意义上讲的,是指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全部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的执法司法行为。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系中,执法为民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宗旨和目的的体现,不仅对执法活动有着明确的指向作用,而且对立法、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等整个法治建设都有着规定意义。执法为民理念不仅鲜明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而且科学明确地界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本质和目的,因此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理念之一。

(一)执法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

执法为民,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在法治工作领域的直接体现和最终落实,是执法机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执法为民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努力为人民服务”。人民主权是执法为民的前提条件。执法机关本身并不具备权力所有者的身份,它仅仅是权力的行使者。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执法机关存在的目的就是合法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人民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而不能损害人民利益。

(三)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

执法为民理念的提出,直接而响亮地回答了执法工作“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以及“为谁执法、靠谁执法、怎样执法”的根本问题,鲜明地指出了我国法治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其生命力就在于人民性。

二、执法为民的基本内涵

(一)以人为本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执法目的上要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在执法标准上以人民满意为本,在执法方式上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实行专门机关和群众路线相结合。

(二)保障人权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执法为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其具体内容包括: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保障人民群众的公民和政治权利;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保障特定群体的权利。

(三)文明执法是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

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执法机关的基本要求,是落实执法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进步的表现。具体体现为执法理念文明、执法制度文明、执法行为文明和执法形象文明。

第三节公平正义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正义是指公正,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公平正义朴素的含义包括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办事公道、态度公允、利益均衡、多寡相匀等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全体成员能够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就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衡量法治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只有把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最高价值准则,让公平正义成为人们看得见、感受得到并能够分享的结果,社会主义法治才能真正成为吸引、凝聚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才能顺利推进。

(二)公平正义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物质财富总量有了巨大的增长,为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逐渐增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要求也迅速增长。对平等享有、平等保护、平等参与、平等选择、平等竞争、平等发展的关注期待越来越强烈。因此,只有在法律制度上充分体现公平正义,从分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致力于消除各种导致社会不公的矛盾和问题,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

(三)公平正义是立法、行政和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

立法是公平正义的起点,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立法、行政和执法司法机关肩负着制定国家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的重任,是法律的制定者、执行者、适用者,也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立法、行政和执法司法机关必须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首要价值追求,真正做到科学立法、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切实担当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责任。

二、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

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具体内容为:

(1)平等对待,就是指法律对所有社会成员一视同仁,以同样的标准对待。(2)反对特权,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必然要求。(3)禁止歧视,不允许任何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公民受到歧视待遇。

(二)合法合理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

合法就是合乎宪法和法律规定,合理就是合乎理性,符合事物的内在规律。一切组织或个人追求的公平正义和实现公平正义的实现方式,只有既合法又合理,反映社会整体价值观和公众利益,才能为社会公众所认可和接受。要求做到合乎法律、利益均衡和理性兼顾。

(三)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与载体

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程序是运送正义的方式。程序正当,是指立法、行政和执法司法机关的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的规定,保障法律制定的科学性,保证案件及时正确处理,确保公正、民主、效率、人权保障、权力制约与监督等价值目标得以实现。确保充分参与、裁判中立、程序公开和程序约束。

(四)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尺

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这一法律谚语表明了执法效率对于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可以把一个家庭、一个企业拖垮,虽然最终可能赢得官司,但公平正义就已经大打折扣。及时高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最低的资源消耗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正义。要求做到完善体制、节约成本和提高效力。

第四节服务大局

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服务党和国家大局,这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法治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

(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法律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全体人民普遍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即社会主义国家意志的体现。作为上层建筑,法律必须反映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各种市场主体创造自由公平、规范有序、安全稳定的环境,保障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作为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必须按照人民的意志,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要求和功能体现。

(二)服务大局是法治工作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法治必然在这一整体和全局的统率与主导下展开。以法律制定、实施、遵守等为主要内容的法治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国家治理方式,法治必然服务于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利益。现阶段,党和国家大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法治必须致力于实现党和国家这一根本任务,维护党和国家这一根本利益。

(三)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建立后,针对当时的斗争和维护稳定需要,及时废除“六法全书”,并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1951年制定了《惩治反革命条例》,1954年制定了第一部宪法,有力巩固了新生政权,保障了当时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相反,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法制建设遭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度停滞不前甚至发生倒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固然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但放弃法治的道路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服务大局的基本内涵

(一)把握大局是服务大局的前提条件

正确认识大局,牢牢把握大局,是服务大局的首要前提。大局具有根本性、统领性、历史性和层次性,深刻认识大局的特征,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局。

大局集中代表和体现整体与全局,是整体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其地位具有根本性,代表着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决定和主导着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根本要求。

(二)围绕大局是服务大局的根本保证

围绕大局,就是要坚持决策部署以服务大局为目标方向,具体工作以服务大局为基本准则,工作成效以服务大局为检验标准,全面保障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三)立足本职是服务大局的基本要求

服务大局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概念,而应是具体行为的表现。社会主义法治服务大局的要求,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就是要立足本职,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发挥好职能作用。主要内容包括打牢思想基础、全面充分履职和依法正确履职。

要正确处理好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坚持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内在一致性。在具体执法活动中,法律效果是首要的基本标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是最终的根本标准。

第五节党的领导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根本的体现在于能够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始终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由于党的先进性,使中国共产党具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领导核心的资格和能力,从而领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直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并推动的,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果。法治建设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切实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才能将法律所确定的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

(三)坚持党的领导是法治建设的艰巨性决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历史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深受封建主义传统影响、有着13亿人口的多民族大国,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会使国家陷人内斗不断、四分五裂的状态,既谈不上实现民主,也谈不上依法治国。

二、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

(一)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

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法治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绝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要求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

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核心是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领导。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

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而不是其他发展道路。

首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党领导人民设计的国家制度是法治建设的基本框架,讲法治不应当也不可能离开国家制度这个政治的核心问题。以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我国国家制度,是党的政治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法治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制度。只有把国家建设的政治方向作为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把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法治建设的优势,才能始终保证法治建设的正确道路,加快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其次,必须立足我国的经济制度、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以党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为依据,立足现实基本国情推进立法、执法、守法等环节的法治建设,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循序渐进发展,不能超越历史阶段提不切实际的要求。

第三,必须积极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各种优秀法律文化成果,尤其不可忽视本国法律文化传统。

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为指导,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实践的成功经验,积极吸收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人类法治发展史上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司法制度的本质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司法权的来源上,司法权来自人民,属于人民;在司法权的配置上,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在司法权的行使上,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又自觉接受党的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群众监督;在司法权的运行方式上,坚持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等等。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符合中国国情,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保障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

3、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政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是两种最重要的社会调整机制,本质上高度一致。用政策指引立法方向,实现政策的法律化,是实现党的政治领导的根本途径。必须正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克服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国家法律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或完全等同等错误观念,不断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严格执行国家法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

上一篇:吴京电影战狼观后感下一篇:关于努力就能成功的名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