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的复习计划及安排

2024-04-09

中考物理的复习计划及安排(精选14篇)

篇1:中考物理的复习计划及安排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一、复习指导思想

第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立足学科,抓纲靠本,夯实基础,联系实际,关注综合。综合科目的考试主要是学科内的综合,因此一轮复习要抓好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以教学大纲 依据,以教材为线索,以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作为重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理解含义,掌握产生背景、适用条件、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弄清它们的本质,会运用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复习中要突出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结构,把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复习中强化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三、复习内容及时间安排

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上旬第一轮复习

2013年4月至2013年5月上旬第二轮复习

2013年5月至2013年6月第三轮复习

四、复习方法

1、抓好各环节落实,注重实效

第一轮复习各单元按“读、讲、练、考、评、补”顺序进行,各环节要目的明确,确保实效,实施中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读”是在学生对“考纲”要求、知识结构掌握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研究教材,通过学生精读,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所有的知识点,达到知识在头脑中的“再现”,并把“考纲”中要求识记的内容记忆于脑。(为防止学生读书不深入,不仔细,无目的性,走马观花,读后就忘,要求学生看书后完成复习资料中的“自主落实。固基础”。)

“讲”是教师在学生对基础知识已初步掌握的基础上,了解摸透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存在的疑点、难点。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 题精讲,重在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不可过深过难。讲解要突出思维过程,注重思想、方法的归纳提炼,克服重结论轻过程的不良习惯,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注意对思想、方法、物理模型等进行归类,逐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要参考复习资料中的“考点突破 提知能”。)

“练”分为专题练习和综合练习两种。专题练习要有针对性,讲什么练什么,并进行改变情景、改变条件、改变设问角度的变式练习,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练习要全面覆盖单元所有知识点,“全面练,重点讲”。练习题要有所筛选,增强其针对性、应用性,要以低、中档题为主,以掌握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物理学科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避免训练盲目拔高,与学生实际水平脱节。(“随堂检测 紧练兵”)

“考”是教师了解学生复习效果的主渠道之一,也是锻炼学生应试能力所必须的。该环节要

注意题量、题型、背景,尽量接近高考,全面考查高考要求的知识点,每单元至少要进行一次检测。

“评”是高三复习中重要的教学环节。讲评课要以学生出错多的知识点为突破口,要分析错因,讲评要重点讲、归类讲、变式讲,不要面面俱到。

“补”就是通过考试发现复习中漏掉的重要知识和出现错误较多、掌握不牢的知识点,及时点拨、讲解,进行补偿性测试。

2、合理安排各环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根据各章内容、数量、特点,要合理安排各环节时间,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学生读练时间要占各章(单元)总复习时间的三分之二。讲一般安排2-3课时,讲评一般安排1-2课时。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复习中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作用,调动其复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总结归纳,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把复习遇到的难点、疑点真实地反映出来,确保教师讲课有的放矢。

五、复习策略

(一)去年可借鉴的经验

1、滚动式复习,反复强化,逐渐提高

2、限时训练:留作业限定时间,课堂训练限定时间,指导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3、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4、在复习过程中抓住六个环节:读、讲、练、测、评、补

(二)今年在吸取去年经验的基础上将从以下几方面操作

1、综合科目的考试主要是学科内的综合,以2013年考纲为依据,以教材为线索,以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作为重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复习中要突出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结构,把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

2、认真备课,精心选择例习题,做到立足课本,即针对考纲,针对学生实际,紧抓课本,细挖教材,扎实推进基础知识复习工作.高考立足课本考基础,于变化中考能力。研究高考试题的特点就是研究命题专家的命题特点,洞察命题者的命题思路。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比较、创新,体会高考命题的技巧与方法,有利于指导复习备考,3、课堂教学以学生实际掌握的质量作为标准,认真落实分类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坚持以中等生可接受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做到低起点、小台阶,逐渐提高。根据考纲要求,对内容进行细而全的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4、精留作业,严格要求。作业设置针对性要强,全批全改,重点目标生作业经常面批面改。

督促目标生独立、认真、保证质量完成作业,以保证当天内容得到消化和巩固,通过批改作业反馈学生情况,共性问题课上集体订正,个性问题通过面批面改和辅导解决。

5、坚持天天辅导,及时解决学生中的疑难问题,主动找目标生辅导,指导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通过辅导、谈心,摸清学生在各方面的情况。

6、学法指导:第一,指导好学生听课方法,改变被动去听的做法,正确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第二,指导好学生作业训练方法,克服不良习惯。第三,指导好课堂记物理笔记,即典型题解题心得,解不出的原因,和老师一再强调的物理解题方法和解题思维方法。

7、集体备课,分工协作,精心挑选各地各类训练试题。

六、具体教学进度安排

2013.9(2----— 9)

2013.9(10------17)

2013.9(18------25)2013.9(26------30)

2013.10(4------11)

2013.10(12------19)

2013.10(20------27)

2013.10(28------2)

第1讲 重力、弹力、摩擦力 第2讲 受力分析 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3讲 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 实验1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2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4讲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第5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第6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第7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实验3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第8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9讲 抛体运动 第10讲 圆周运动

第11讲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第12讲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第13讲 功 功率 第14讲 动能和动能定理 第15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16讲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实验4 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5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振动和波

3节2节3节1节1节2节3节3节3节2节1节2节1节3节1节3节3节 3节1节2节1节2节

2013.11(3------11)

2013.11(15-----21)

2013.11(22----28)

2013.11(29------30)2013.12(1------7)

2013.12(8------15)

2013.12(16------30)

2014.1(1------14)

2014.1(15------22)

“一诊”综合训练

第17讲 电荷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 第18讲 电场的力的性质 第19讲 电场的能的性质 第20讲 电容器 电容

第21讲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22讲 部分电路及其规律 第23讲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实验6 多用电表的使用 实验7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8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9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第24讲 磁场的描述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第25讲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第26讲 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 第27讲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及复合场中运动 “二诊”综合训练

第28讲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第29讲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和涡流 第30讲 电磁感应中的图象和电路问题 第31讲电磁感应与力学的综合 第22讲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 第33讲 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 实验10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1节 3节 3节 1节 3节 3节 3节 1节 1节 1节 2节 2节 2节 2节 2节3节 3节 3节 3节 2节 2节 1节

篇2:中考物理的复习计划及安排

金凤区丰登回民中学:马龙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转变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任教九2个班的物理教学,总人数108人。总体来讲,大多数学生爱学习,但基础不扎实;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学科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优秀率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学生思维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部分学生的物理成绩不够理想,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我会看到学生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三、工作目标:

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法”、“模型法”等。

4、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5、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

6、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科学家、爱国人士、唯物论者,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科学、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8、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全期力争听课达20节以上,还要上一堂教学观摩课。

五、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2月17—3月10完成结束新课

3月10以后中考复习(见中考复习计划)

2014-2-17

2014物理中考复习计划

对照近三年宁夏中考物理试题,可以发现中考物理命题总体难度不高,主要考查以下三方面内容:

1、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

2、重在考查与学生生活实际以及熟知的事件相关的知识。

3、重在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尤其是实验探究的过程。

根据上述分析制定本计划。

一、复习目的:

1、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2、加强基本实验仪器使用能力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3、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考做准备。

二、复习重点:

1、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基础知识;

2、重点实验、书上的插图等的内涵和外延;

3、提升学生能力,使知识系统化;

4、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社会生活

物理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要为生活生产服务,第一轮章节复习先要把每部分的知识掌握好,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

 关注自己的体重、身高、密度、体积、正常步行速度、正常体温、站立时对

地面的压力、压强等。

 关注生活常识:如一些常见物体的温度、长度、时间、质量、速度、电压、功率值、安全用电常识等。这些可以通过课本上的小资料和家用电器的铭牌来获得。

 关注生活中的物理,来自身边的衣食住行。

 关注自然现象:露、冰、霜、雾的形成;内陆和沿海温差冬天水管为什么易

破裂?

 关注物理学史

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如节能减排、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奥运、水雪灾害、纹川地震、建设节约型社会、油改气等。

 关注每年的优质课比赛课题的课程标准要求、相关实验

6.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复习设计

采用三轮复习法,科学有效的提升复习效率。第一轮:拉网式双基复习。本轮复习以课本线索,将逐章逐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实验,思维方法,基本应用等,一个不漏地和学生地起回顾一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再认识,再记忆,达到基础上的巩固。对于课程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现象,要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复习基础知识,不能死记硬背,关键要弄清概念、规律产生的背景、事实和过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防止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将旧内容重复教学,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学习上因放松而疲劳现象。因此,在课程设计上既要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便于他们整体提高。也要考虑到基础好的学生,使他们真正做到温故知新,有新的收获。在此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整理,归类等复习方法。这一轮复习用三十六个课时。

第二轮:整合式关联复习。以物理学科知识体系为模块,进行相关联知识的整合和运用。在这个阶段,通过比较、类比、分类、归纳整理,让学生驾驭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个总的提高。对一些近似现象、概念和规律要加以区分。对于不同的知识体系中的内容,也要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归类整理,如速度、路程和时间,电流、电压和电阻,质量、体积和密度,压强、压力和受力面积,这些量之间关系的认识,运用中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密度、电阻、比热容、热值,这些量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对基本概念和规律有全面的认识,活化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这轮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中的物理现象,生产技术中的物理问题,生活经验中的物理事实,对此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同时注重一题多变以,旧题翻新,新中求异,异中求同,切忌就题论题,只顾找标准答案,要求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习惯。

第三轮:针对性专题复习。针对宁夏中考命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分别设置了实验探究专题、应用计算专题、问答专题等。目的是让

学生面对中考试卷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时,教师在这个阶段注意学生的状态变化,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应考技巧、策略、心理上的辅导,帮助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技巧上、心理上作好充分的应考准备,使走进考场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胸有成竹。

四、具体安排

第一轮复习3.10----5.10(其中1-2周时间安排为学生实验操作考试训练)第二轮复习5.10----5.30

第三轮复习5.30----6.20

[第一轮复习课时安排]

【一】声学声现象-------------------2课时

【二】光学光现象-------------------2课时

透镜及其应用-------------2课时

【三】热学物态变化-----------------2课时

热和能-------------------2课时

【四】力学多彩的物质世界------------2课时

运动和力-----------------2课时

力和机械-----------------2课时

压强和浮力---------------2课时

功和机械能---------------2课时

【五】电学电流和电路---------------2课时

电压和电阻---------------2课时

欧姆定律-----------------2课时

电功率-------------------3课时

电与磁-------------------2课时

【六】其他信息传递---------------1课时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课时

篇3:中考物理的复习计划及安排

中考物理学科考查的实验探究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会根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设计实验. (2) 会正确使用仪器. (3) 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4) 会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5) 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 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 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现以近几年来各省、市部分中考试题中的实验探究题为例, 分析这类试题的特点、解决办法以及实验探究题复习策略.

考点一:归纳分析实验数据

【例1】 (2009年南宁市中考题) 图1是一条细绳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做成的摆, 小明用电子表测出了这个摆的周期 (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后, 想探究摆的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小铁块的质量有关, 还可能与细绳的长短有关.于是他通过改变小铁块的质量和细绳的长度测量出摆动3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 得出下表的实验数据:

(1) 若直接测出一个周期, 测得的周期误差较______.

(2) 在第1、2次实验中, 小明用“保持质量不变, 改变细绳长度”方法来探究摆的周期与细绳长度的关系, 这是物理学常用的______法.

(3) 通过比较第1、2次实验的两组数据, 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通过比较第______次实验的两组数据, 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摆的周期与小铁块的质量无关.

(4) 通过实验分析, 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答案: (1) 大; (2) 控制变量; (3) 摆的周期与细绳的长度有关, 1和3 (或2和4) ; (4) 摆的周期与细绳的长度有关, 与小铁块的质量无关

分析:本实验探究题通过图表提供数据信息, 让学生通过读表来解读数据的内涵, 分析数据结构形式和规律, 寻找合理的答案.本题考察了科学探究中的“分析和论证”这一环节.在解决这类图表或图像实验探究题时要做到从粗到细, 由浅入深.先分析定性关系, 再分析定量关系, 最后要处理好各数据段的细微差别得出特殊性的规律.这类题一般都要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比较分析论证,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考点二:方案设计评估

【例2】 (2009年南宁市中考题) 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 图2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 电流表应______ (选填“串联”或“并联”) 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 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点______.

(2) 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 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2乙所示, 原因是______;在排除故障后,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丙所示, 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

(3) 下表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小灯泡测得的实验数据.由实验数据小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亮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丽同学使用的小灯泡L1、L2铭牌分别为“3.8 V 0.3 A”、“1.5 V 0.3 A”, 按甲图连接好电路后, 闭合开关, 发现小灯泡L2强烈发光后很快就熄灭, 而小灯泡L1的亮度不变.原因是______.请你帮她提出一个合理的改进意见______.

答案: (1) 串联 C (2)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0.24 (3) ①没有进行多次实验, 实验结论不具普遍性;②没有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不具普遍性.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4) 电源电压过大 降低电源电压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分析:本题考察了科学探究中的“评估”这一环节.评估也是科学探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于这类要求对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的探究题, 应注重于平时进行科学探究的积累, 勤于动脑、动手, 且在平时的实验探究过程中要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 发现新的问题;尝试改进探究方案;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考点三:过程设计

【例3】 (2006年南宁市中考题) 韦聪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他做了图3所示的实验.

(1) 从图①②③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2) 图⑤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N.

(3) 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呢?请你在韦聪同学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 叙述你的做法和得到的结论.

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浸在水中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2) 1 (3) 做法:在③或④图的基础上, 向水中加入盐混合成为盐水 (或换另一种密度不同的液体) , 读出水加盐 (或换液体) 前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 计算并比较浮力的大小.结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分析:如果在平时学习中单纯“背实验”或在黑板上做实验, 或者即使经历了实验, 但仅仅是简单模仿而无思考探究, 是很难快速准确作出判断的.探究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查, 都应注重实验细节, 符合教学实际.

【例4】 (2009年北京市中考题) 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玻璃瓶发生形变, 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 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 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其中, 细玻璃管上有刻度, 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小林用力挤压玻璃瓶壁, 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于是他得出结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 表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小华却认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 可能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 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 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要求只利用图4所示的装置, 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

答案:用力挤压玻璃瓶壁, 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 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1, 松手后细玻璃管内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壁, 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也上升, 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2, h2小于h1.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能力.旨在提倡试题回归实验教学, 但又高于实验教学的思想, 力图改变那些“老师讲实验, 学生背实验”、“题海战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这对以后初中物理学习、考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导向.

考点四:根据描述的问题与情景进行合理猜想

【例5】 (2008昆明市中考题) 如图5所示, 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 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 而气筒的下部筒壁, 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 甚至烫手, 对于筒壁发热现象,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a.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 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b.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但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

(1) 你猜想______是主要原因 (填“a”或“b”) ;

(2) 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答案: (1) a (2) 因为摩擦产生热传给整个筒壁, 压缩气体产生的热主要是在气筒下端传给筒壁, 从题中描述的现象得知, 气筒上部只是略有发热, 而气筒下端却很热, 甚至烫手.所以压缩气体产生的热量使气筒发热应该是主要原因.

分析:本题考察了科学探究中的“猜想”这一环节.针对具体的科学问题或现象, 通过质疑、猜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是科学探究最常见的形式.猜想不是胡猜乱想, 猜想是应用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中的事实寻求可能解释的过程.尽管所提出的猜想不一定是最终的科学结论, 但对问题成因的猜想仍需要有一定的依据, 这依据有两点:一是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二是科学事实, 即所遇到的“问题”.

中考实验探究题只要求考结论已知的, 即所涉及的知识都是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围内、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但中考题不是教材上探究实验的简单再现, 而是在依据教材的基本探究实验基础上进行各种变形.所以基本的应用策略就是:结合教材探究实验, 熟悉各种变形, 抓住关键方法, 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只有这样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中考科学探究题, 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在复习阶段我们要做到两点: (1) 在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全面温故教材中的所有实验, 一个都不能少. (2) 全面复习实验探究的七大环节.做到把握全局这一点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到突出重点与难点, 这里我们也要做到两点:①突出一些重点与难点实验.根据对中考实验探究题的分析我们会发现, 有些实验是几年一轮回的出现一次, 如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等.有一些实验会在中考试题中三年两头的出现, 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浮力及物体的密度等有关实验.有些实验则是年年考查, 如电学实验中的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泡的电功率或是探究推导欧姆定律这三个实验中每年是必考其中一个或两个的.针对这些情况, 我们应在复习过程中对那些考查比较频繁的基本实验以及每年必考的重点实验做一些专题复习.②针对不同的实验我们应突出不同的探究环节.例如, 密度的实验有关设计环节, 评估环节考查的特别多, 我们在复习时要突出对这两个环节的训练与提高, 还如有关电学的实验中电路连接基础知识环节与电路设计环节、故障评估环节考查的比较多, 复习时我们也应突出这些环节的训练等.

第三轮复习时, 建议学生把模拟试卷上的实验题认真浏览一遍, 同时把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及一些插图下的文字说明认真阅读一遍, 以保证答题时心中有底.解答探究题总的要求是要做到“简洁”而“准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要认真读题, 不要认为读题是在浪费时间.通过读题以明确题目要求回答的问题的实质;把题目中的问题与你所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 明确答题的方向, 做到问什么就答什么;要寻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及与之相关的物理原理和规律, 然后组织好语言把这些词镶嵌到答案中;语言一定要规范、准确, 要尽量用物理的书面语言;不要总是泛泛而谈, 回答时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表述;回答不能过于简单, 要使自己的表达完整饱满, 前后连贯.

篇4:中考物理的复习计划及安排

一、时间紧,内容多,易囫囵吞枣

整改方法:降低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复习工作要紧紧围绕新课标,力争在拓展知识面上作些探索,用好《中考指要》,尤其是对书中的试题进行认真研究。重视对教材给出的插图、例题和习题的研究,并能适当拓展延伸。细化教材知识点,强化观察、表述能力。

二、知识点琐碎,复习效率低下

整改方法:可以采取一定量的专题复习,比如,光学《透镜及其应用》一章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在中考中出现的频度较高,在基础复习的设计上能够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强化重点内容的复习。相关内容,应该在第一轮复习中设计专题,完成初步的知识综合与运用,提高复习效率。

三、题海战术,盲目做题,一味求新

在中考复习中,做题是一种巩固知识的好方法,但大规模做题的“题海战术”却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题海战术”针对性差,耗费过多时间,强调知识输出,忽视基础等弊端将使学生得不偿失。

整改方法:老师下题海,学生离题海。老师必须认真研究当地中考试题的特点、预测2015年中考命题的走向,进而找出合理的复习策略,寻觅、查找融知识与能力一体的综合题、身边生活应用题、热点问题思考题等,这也是提高中考复习效率的最佳切入点。通过典型问题的研解,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提炼出同类问题规律性的解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在习题的讲练复习环节,老师的选题至关重要。

四、学生答题规范意识薄,做题眼高手低

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强化重视不够。每次测试,都会比预期分数低,主要原因是有很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表面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关键点或者说是本质上的东西掌握得不够精确。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概括能力、逻辑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对物理学本质上的东西认识不深刻。

整改方法:训练学生要读题仔细,注意解题过程的规范性训练,解题中要避免“五种错”:看错、想错、算错、写错、抄错。读题和审题是解题的基础,注意不能多字、漏字,要注意题目中的细节,找出关键词,明确已知条件和需求的问题。答题时书面语言要规范,要避免受思维定式和熟题答案的影响,同时尽力减少粗心大意造成的低级错误。尤其是一些涉及容易错、易混淆知识点的复习不能走马观花,避免复习时不深不透的现象。

五、试卷评讲科学性不足,功能性发挥不全

整改方法:复习中各类练习批改后,要统计试题难度、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和每道题的得分率,并能透过数据分析,查找知识点的缺漏;卷面上典型错误或有创意的答题,做好记录并向学生介绍;错误较为集中的试题,分析后找出错误根源,定出纠错办法。同时根据学生对相关知识、方法的掌握情况,设计好针对性训练题。重点落实:少数人错一般点到为止,多数人错要求仔细剖析,典型错误注意重点分析,重点题目加强变式训练。

篇5:中考历史的复习计划怎么安排

(2)分析每课中考热点、重点、预测中考试题走向。

(3)学生记忆10分钟左右,夯实基础知识。

(4)课上测试以选择题和材料题为主。

(5)讲评试卷,查缺补漏。

篇6:中考备考复习计划安排(精选)

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复习。复习中首先给出概念、公式、定理,然后讲几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去做题,试图通过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肤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从而造成失分。

2 以课本为主,从教科书中寻找中考题的“影子”。

许多试题的构成是在教科书中的例题、习题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加工改造、加强条件或减弱条件、延伸或扩展而成的,所以在复习的第一阶段,应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科书为蓝本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

3 突出复习的特点。

从复习安排上来看,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主要依赖于系统的复习,在每一个章节复习中,为了有效地使学生弄清知识的结构,应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查漏补缺,有目的地自由复习。然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训练,加强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 梳理知识,加强变式训练。

篇7:中考数学第三轮复习计划安排

一、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避免复习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将中考的数学复习分为三轮进行。

第一轮:基础知识系统复习。

1、在复习时我们首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吉林省学业考试指导纲要,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我们按照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模块,按照课程标准给学生重新梳理哪些知识点是识记,哪些知识点是理解,哪些知识点是运用。如在复习实数时,我们将实数的有关知识按照课标要求中的识记、理解、运用整理出来,然后以教科书为蓝本进行基础知识复习。将每个知识点给学生整理出来,在这里我们要求学生过“三关”,第一关“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第二关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基础知识;第三关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

2、我们通过典型的例、习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例、习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变条件、变结论、变图形、变式子、变表达方式等。

3、我们定期检测,及时反馈。练习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不能盲目的加大练习量。要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我们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轮专题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线结合,交织成知识网,注重与现实的联系,以达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专题复习”我们按照中考题型分为“填空、选择专题”、“规律性专题”、“探索性专题”、“阅读材料专题”、“开放性专题”等。在进行这些专题复习时,我们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就中考的特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进行专项训练:①实际应用型问题;②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③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④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⑤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⑥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在进行这些专题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各个侧面去展开,并将近几年中考题按以上专题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真正把握其命题方向和规律,然后制定应试对策。初步形成应试技巧,为下一步的“强化训练”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轮:综合训练(模拟练习)。

这一阶段,重点是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我们通过讲评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具体做法是:从近一、两年的中考卷中选题,编制与中考数学试题完全接轨的、符合新课程标准及命题特点和规律的、高质量的模拟试卷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要及时批改,重点讲评,讲解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问题,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去体会,感悟概念、定理和规律。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要指导学生进行回味练习,扫清盲点,帮助学生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在复习中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中考要求答题,按标准格式答题,纠正答题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对于试卷的错误要认真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并对每次训练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既可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又可积累考试经验,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

二、教会学生掌握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果

1、教会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不要过多地依赖同学和老师。千万不能一遇到不会做的题就请教同学和老师,应给足自己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老师讲的题、与同学讨论的题易忘,自己做的题、特别是做错后改正过来的题便不易忘记。

2、精选精练反思提高:学数学要做一定量的习题,而且要追求做题的质量。要精选精做,讲效果。题海战术要不得,但一定量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按考纲的要求,数学试题的难度分布仍为7:2:1,这就意味着基础题占了近90分。假使中考试题的难度加大,但对基础的考查不会减弱,要告诫学生雄厚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要让学生静下心来,通过学习回忆,从中悟出规律来。有所思,有所悟,便会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创新,便能悟出道理、悟出规律、悟出灵感。

3、建备忘录:让学生给自己准备一个记录本,对一些典型题解、疑难、易错和易忘问题以及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等,随时记录,以备在日常学习中加以解决。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错误,使自己的弱项变为强项,劣势变为优势。

4、要注意体会、归纳题目中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中考数学试题特别重视突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初中数学中常用的基本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观察法等;数学思想有: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等。在中考数学复习中,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有效地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同时要求学生不要只顾解题,要注意体会、归纳题目中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5、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兴趣。教师要从讲课复习、做练习(试题)、改正试卷、小结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上量力而行,合理利用时间,发挥学习效能。使学生学习得法,增强自信,培养兴趣,做到事半功倍。

篇8:中考物理的复习计划及安排

关键词:物理学科,中考形势,总复习设计

一、关于我市中考说明 (物理部分) 分析与思考

(一) 题型的变化。

中考题共分为选择题 (28%) , 填空题 (18%) , 作图实验题 (24%) , 推理计算题 (20%) , 以及应用与设计题 (10%) 五类。从这几年的趋势来看, 选择题的比例有所降低, 作图与实验题、推理计算题的比例有所提高, 应用与实际题占有一定的比例, 而简答题不再出现, 推理题取而代之。这对学生的智力、能力、情感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应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

(二) 试题难度系数有一定提高。

本着选拔和普及并举的基本思想, 做到既有利于重点中学选拔优秀的学生, 又有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中考的试题难度比例首次从沿用了几十年的7 (易) :2 (中) :1 (难) 调整为6 (易) :2 (中) :2 (难) , 这对我们在复习工作中如何把握合适的难度、深度、广度提出了具体要求, 值得关注。

(三) 物理新课程标准有关要求的提前介入和渗透。

按教育主管部门的计划, 为了使广大师生尽早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和新要求, 从历年各年级的阶段检测中已不断出现为迎合课程标准而设计的探究、推理等开放性试题, 且这类题型的比重呈现逐年 (月) 上升趋势, 师生普遍感到不能很快适应。这就对本年度初三物理总复习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我们必须正视这一中考新动向, 通过不断学习和适度训练, 把握住复习的方向, 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学生关注这类考题。

(四) 知识、能力、情感的要求有较大的变动。

总体要求提高, 主要表现有:测量误差、误差与错误区别 (从常识性了解调整为知道) 、音乐三要素、噪声危害和控制 (从常识性了解调整为知道) 、连通器的原理、大气压变化 (从常识性了解调整为知道) 、阿基米德原理 (从理解调整为知道) 。此外, 对功的原理;热机中能量转化;四冲程内燃机构造和工作原理、热机效率;电阻箱的构造、读数;电热器的原理和应用;空气开关及作用;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直流电动机中能量转化;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交流电动机中能量转化;原子及原子核组成放射性现象和防护;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制作电磁铁并研究它的作用等知识方面的要求从“常识性了解”上升到“知道”层次。这样, 复习总量和难度随之大大增加, 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科技新动态方面的内容随之渗入, 对学生的情感要求有一定的提升。这些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关于初三物理总复习工作的设想

历年中考说明是我市中考的指挥棒, 它为我们指明复习方向, 中考说明中, 对学生理解应用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每章的知识点及要掌握的程度 (会、知道、理解) 都有明确的说明, 对各部分物理知识所占比例 (力学约38%、热学约12%、光学约85%、电学约42%) 也有明确的划分, 并列举了相应的题型示例 (附录一份淮安200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针对这一形势, 我们的初步设想如下。

(一) 阶段性复习的初步设想。

为使复习工作有序展开, 做到心中有数, 有条不紊, 我们初步设想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具体为:

第一阶段:共约十周左右, 其中初二内容约需要到六周, 初三部分约为四到五周, 为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初二或初三内容时, 可适时插入疏散或初二内容进行交叉训练, 及时巩固复习成果, 避免因遗忘而使已取得的复习成果丧失。此阶段主要以知识梳理为主, 引导学生整理各章主要知识点, 画出知识结构图 (知识树) , 明确各章各节相关知识点的联系, 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做到举纲张目, 融会贯通, 应用自如。这一阶段的练习形式主要以导学研究为蓝本, 配以近几年出现频率较高的典型题、易错题的分析和训练, 对形式应用知识能力进行初步训练。

第二阶段:约三周左右, 主要是以提高分析能力为目的, 形式为分块复习, 按力、热、光和声、电四块进行综合训练, 同时适当介入开放性试题的研究和练习。通过这一轮复习,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 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第三阶段:约三周左右, 主要是进行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 拟分:主要实验与作图技巧, 开放性试题的辨析, 综合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等专题, 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综合应用各部分知识的能力, 期间可适当插入往年各地中考试题 (精选、重新组合) 的训练, 并针对学生在复习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查漏补缺。

(二) 加强协调, 群策群力, 提高复习效率。

1. 加强备课组活动, 发挥集体的才智。

我们备课组是老中青三结合, 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 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有独到之处, 年轻教师有朝气, 头脑灵活, 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在这学期复习工作中, 我们打算进一步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发挥集体才智, 形成一股合力, 做到资源共享, 同时积极参加区内教研活动, 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 及时渗透到复习教学中。

2. 加强对新题型的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中考题中的开放性试题逐渐增多, 加强对新题型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做好新题型的收集工作, 除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外, 还准备发动学生进行收集和交流。广开题源, 兼收并蓄, 丰富题源, 同时还要研究解决新题型的方法。新题型是新生事物, 我们要探究它的特点和规律, 探索解题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同时对学生加强新题型的综合训练, 除一周一题的形式以外, 还准备进行2到3次的专题训练。

3. 深入了解, 研究学生。

篇9:中考物理的复习计划及安排

第一、请看几个例题:

例1长江三峡工程是一座集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等综合功能的巨大水利水电工程,其主要技术数据如下表所示: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水轮机的水的体积。)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

(1)蓄满水时大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多大?

(2)每小时水流对水轮机所做的最大功是多少?

(3)若利用水流发电的效率为40%,发电机所能达到的最大功率是多少?

分析:(1)本题是求压强、功、功率的综合题,情景设计在长江三峡工程中,因为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既要我们的精神参与,又要我们了解她、爱护她,因此,作为知识考查,正好成为考试平台。考虑到各小题的问题,可用相关的知识点即能解决:(1)求大坝底部压强,可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gh求得,即p=ρgh=1.0×103kg/m3×9.8N/kg×175m=1.68×109Pa。

(2)水流对水轮机所做的最大功,即假设水从最高处冲到底部,可根据W=Fs=Gh求得,1小时内水做的功为W=Gh=(8.5×105×60)m3×1.0×103kg/m3×9.8N/kg×175m=8.7×1013J。

(3)P=40%W/t=40%×8.7×1013J/3600s=9.7×109W。

例22005年12月起,武汉市开始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由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能源。乙醇汽油能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乙醇汽油的推广及使用,可以缓解因石油资源短缺而造成的经济压力,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

东湖风景秀丽,水面开阔,乘坐快艇是许多游客积极参与体验的水上娱乐项目。为了保护环境,东湖风景区管委会改用乙醇汽油作为快艇的燃料。下表为某种快艇的部分技术参数:

(2)为保证安全,快艇上乘客的质量之和不得超过kg。

(3)已知该快艇使用的乙醇汽油热值约为4.6×107J/kg,密度约为0.7×103kg/m3,它在水中匀速航行时所受的阻力f=1400N,若发动机的效率为25%,则该快艇匀速行驶46 km耗油多少L?

分析:从题型看这是一道简答、填空和计算的综合题,以同学们普遍关心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为情景,密切联系生活,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仔细阅读,不难得出答案:

(1)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或保护环境);②节约石油资源;③一种新型清洁燃料。

(2)400。

(3)有用功W有用=Fs=fs=1400N×46×103m=6.44×107J

由η=W有用/ W总=W有用/Q放得

乙醇汽油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放=W有用/η=W有用/η=6.44×107J/25%=2.576×108J

乙醇汽油的质量为m=Q放/q=2.576×108J/(4.6×107J/kg)=5.6 kg

乙醇汽油的体积为V总=m/ρ=5.6 kg /(0.7×103kg/m3 )= 8×10-3 m3 =8L

例32003年,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被运载火箭发射飞天成功,并顺利返回地球。飞船在太空飞行时,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1)火箭发射时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填字母)

A.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 B.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

C.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D.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在太空舱内,宇航员展开下列实验,其中最难完成的是(填字母)

A.用温度计测温度B.用显微镜观察叶绿素

C.在水中溶解食盐 D.用漏斗、滤纸除去水中的泥沙

(3)载人飞船返回舱中有许多植物种子,将这些种子带上天再带回来的目的是使决定生物性状的发生变化,从而培育出新品种。

分析:本题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综合题,设计背景为“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我国在航天方面的伟大成就值得每个中华儿女引以自豪,这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是极好的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平台和载体。

答案:(1)C;(2)D;(3)基因。

近几年中考试题的变化,从根本上讲是试题的立意发生了变化,逐渐由过去的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尤其是拉档次的题目,表现更为明显。这就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以知识为中心的综合题,不能充分地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下的考查功能,单纯的实验题、计算题、也难以承载对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于是,新型的综合题应运而生,这就是以能力为中心,适当综合有关知识点及题型,渗透物理学方法及思想教育,充满了浓厚的“物理味”。这样的试题已经成为中考的新亮点,体现了中考改革的方向。

第二、为适应中考的改革,取得良好的成绩,我们该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复习时应立足教材,打好基础,在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上下工夫。通过认真阅读课本,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其联系,注意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完善。

二是不要盲目的做题,应精选近几年来体现中考改革精神的复习资料。那些没有实际背景、计算繁杂的题,不必浪费时间。

三是由于综合题命题的空间和自由度大,形式不拘一格,相当“活”,但万变不离其宗,虽然题在书外,但理在书内,因此不要把功夫花在猜题、做题上,只能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再适当练习,熟悉答题的思路和要求,提高解题能力,做到融会贯通。这也正是中考改革的方向和目的。

篇10:中考复习计划表怎么安排

重视月考对自己学习现状的检阅功能,暴露出问题以便改进。

其次,了解月考和中考的要求。

拿英语来说,英语中考的听力、语法、阅读和作文的基本标准是什么,学生心中要有一个大概的框架,不能浑浑噩噩,打无准备之战。

第三,熟悉课文内容,勤翻笔记。

只要是课本上、练习册上,老师讲解过的句型和语法现象,都要加以分析、研究和比较。

第四,做几套中考类型的试卷,熟悉题型和考试考察点。

第五,对于阅读部分,在练习过程中,力求每篇都精读,把题目要求看清,努力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接近的表达。

完型填空不仅是对词汇和语法的考察,更是对个别词句在具体文章和具体语境中考察,所以理清上下文的关系和理解作者的意图至关重要。这些在考试前找几份试卷,仔细体会,自然就会理解的。

第六,对于难度最大的作文,应该找上一年度2-3篇中考佳作,进行仿写,

篇11:高三物理期末复习计划安排

高三期末复习计划要针对自己的弱项,以查缺补漏和系统综合为主。要按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不被大量的试题打乱自己的计划。计划的目标要实事求是,贴近自己的实际。不要贪多,不要盲目攀比,而是要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能提高多少就提高多少。

有的同学往往没有全面的计划,而只是热衷于到处找难题做。这样是不可取的。原因有二:一是考题中难题占分很少,而且需要较强的能力。尽管花费巨大代价,得分也不多。相反,全卷丢分主要也是丢在不太难的题,主要是对知识点的理解错误和漏洞较多。对这一点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二是越到复习的阶段,越要维持学习的信心和良好的情绪。而信心来自对个人实力的恰当估计。太难的,不会也不怨天尤人;但是不太难的,自己会的.,一定要把分数拿到手,保证不丢冤枉分,这才是应有的心态。 在这一阶段过度的解决难题,会造成过度紧张,反而影响信心,使情绪不稳定,更不利于期末考试时的正常发挥。

推荐学生系统性的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不要贪快,要尽力做到对每个知识点的正确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整理自己的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把错误的题型分配到所在的知识体系中去,这样不但可以减少下一次出错的几率而且还可以复习和巩固知识体系。

制定期末的复习计划,要注意保证自己可以支配的自习时间。平时总是听讲,耳朵用得最多。现在更需要自己思考、自己总结,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安排。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效率。

篇12:中考物理复习计划

第二轮复习,主要进行以专题为引导的能力提升。这一轮复习注重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针对性的突出重点、难点、考点,课堂练习题以近几年中考试题为主,同时每位老师出一份综合测试题,内容和形式直指中考。 具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题型专题,如:“作图专题”、“实验专题”、“比例、方程等计算专题”等;第二类是难点专题,如:“电路分析和故障判断”、“综合能力训练”等;第三类是热点问题专题:如“开放题”、“信息题”、“实验设计题”、“综合类型题”、“应用题”、“科学方法题”等。本轮复习重在方法指导和能力提高。

第三轮复习,以县内模拟考试和城区中考练兵题为主进行模拟考试训练,同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以上做法,既让学生得以考前练兵,熟悉中考的试题类型,也可让教师在考前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练习试题根据实际情况另定。 (四)做好六月下旬的毕业考试的辅导准备工作,确保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从容面对中考

篇13:做好物理中考复习的策略

中考是学子求学历程中第一个重要考试, 中考成绩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求学历程。历年来中考复习都是九年级师生的头等大事, 老师会讲大量的练习题, 学生也会做更多的复习训练, 但每年的考试成绩总不是很理想, 究其原因是复习效率低, 方法和策略不够优化。

中考复习一般会有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 以课本为主, 讲解物理知识、理论和概念, 属于第一阶段;第二轮讲解, 章节之间的联系, 侧重能力和理解, 属于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综合训练, 强调举一反三的能力, 属于提升和应考阶段。针对这三个阶段的复习重点, 就怎样才能提高复习效率, 提出一些建议。

一、知识复习形式要多样化

理解每章节所学的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和方法是解答物理习题的基础, 也是奠定能力的前提。所以以课本为主的第一阶段的复习至关重要。但老师多认为学生已经学过了各章节, 没必要着重讲, 多是课堂提一下基础知识, 便草草过了。我认为, 这一阶段的复习尤其重要。这部分内容学生确已学过, 但因其科目繁多, 且学过已有一段时间, 甚至一年的时间, 早已被遗忘的八九不离十。一些概念和公式虽还记着, 但理解已经谈不上了。所以老师想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 就应该多花心思将复习形式多样化,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

中学物理课程所讲授的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磁学五个主要部分。像声学部分知识较简单, 中考考点也较少, 可以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同桌之间以提问的方式, 像背历史、政治一样来自行复习基本概念:像声学的三特性, 则可以总结其影响因素及其应用的实例, 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这样避免了老师的一言堂、学生似睡似醒的状态。最后老师再将本章节知识以框架的形式反馈给学生, 让学生复查遗漏知识点, 反馈的形式最好能以多媒体的形式再现, 在条件不允许, 也可以以纸张的形式印发给学生。如力学章节中的滑轮组杠杆、机械效率、功。因其公式繁多且是中考的重点、难点, 老师可以印发纸张, 列成填空的形式, 在课堂上以考试的形式让学生写出来, 并下课收上来批改, 既调动了学生的重视程度, 又可发现学生眼高手低的毛病。还可让学生自我反省, 加深记忆。而像电学部分, 则可以以习题的形式:以练来强化基础知识和概念理解。总之, 不可以灌输式的单一方式来进行一轮复习。

二、习题讲练要深入浅出

近年来中考物理的题型不仅考查形式新颖, 而且一些知识的考查更趋于开放性和探究性。如关于密度的考查, 不仅以实验的形式出现, 而且还以计算的形式出现, 牵扯的知识面更广了。现就将密度和浮力相牵连的习题来说明的一下, 如何使习题讲练深入浅出。

例题:有一木块放置于水中静止时, 有的体积浸没于水中, 求该木块的密度是多少?若将该木块放于另一液体中, 有露出液面, 则该液体密度是多少?

解:由于木块有体积浸没水中, 故木块静止时F浮=G木=m木g

本题求解公式推导较烦琐, 中学生不易掌握。但其结果形式简单, 老师可将该结论强化为:

即ρ物与ρ液的关系仅是浸没体积所占总体积的比值。

则第二问求解即可写成

得ρ液=2×103kg/m3

三、攻坚阶段系统化

复习的第三轮, 我们又称为攻坚阶段, 这一阶段是能力的提升阶段。往往是通过大量的综合训练和模拟试题来实践的, 或者说是以习题来提升能力的。每位老师都要求学生做了大量的习题来使知识系统化。但在此阶段学生的收获也是有很大不同的。我认为, 要想使学生知识系统化。练习反馈一定要重视, 反馈使学生自我反省更具针对性, 成绩提高更有方向性。要想使反馈更有价值, 一定要及时反馈, 可以及时公布答案与提示, 也可以采用只收答题卡的形式, 把习题尽快发还学生。这样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也可自行完善知识难点。

效率问题在中考中是必考点, 多以填空、实验和计算题的形式出现。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 学生一定做了大量的这方面的习题。每做完一套试题, 可引导学生归纳有关效率的考查方式和题型特征以及采用的解题公式, 比如:

1. 竖直提升滑轮组知识中。

(一般知识, 绳子段数题中多以图的形式给出)

(多应用于实验题中, 效率的影响因素问题中)

2. 斜面效率问题。

3. 水平拉动的滑轮组知识中。

4. 耗电前行问题中。

5. 耗燃料前行问题中ρ。η=fs或η=fs

6. 耗电加热问题中。

7. 耗燃料加热问题中。

篇14:中考物理复习的重要途径

初三复习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复习,方法和作用都不一样,效果也不相同。例如第一轮复习,它是系统性的,教师对照初中物理教学目标和考纲,指导学生系统地整理和归纳知识,它着重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复习,主要是为后面的复习夯实基础。不过这轮复习是最让教师头疼的,原因是这种复习方式不招学生喜欢,而且在教学中我们也的确发现了它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第一,片面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重点不突出,难点没解决,每个章节的复习只是把学生已学过的内容重新罗列了一遍,然后点滴不漏地“浓缩”给学生,学生总有吃剩饭的感觉,积极性不高;第二,忽略了各章节之间在内容、方法、结构上的联系,使学生很难在大量物理现象中找到它们的必然联系和规律,无法进行知识的类比和联想,不能构建空间想象力,起不到融会贯通的作用;第三,完全把培训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希望寄托在题海上,盲目的过量的训练,让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很多学生面对旧题时,似曾相识,但嚼不烂,吞不下,如鲠在喉;面对新题时,又似雾里看花,不得要领,解题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出现了我们不愿见到的局面,学生为了完成作业,相互抄袭,弄虚作假。

很明显,如果仅靠这种复习方式无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就毕业班的教学而言,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已刻不容缓,这就需要我们对复习课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我认为采用“专题复习”效果非常不错。要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仅靠落实各章节的知识点是不够的,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组织一些“专题复习”,以便于学生对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

专题复习课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将零碎、散布各处的知识,通过分门别类的归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让学生从宏观上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把握,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专题复习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模块化”专题复习: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把初中物理内容分为力学、电学、热学、光学、能五大模块,根据考纲把分散于教材各章节中零星的、不连贯的概念、公式、实验、解题技巧和思维方式加以归纳,由“离”到“合”,由“厚”到“薄”进行系统整理和小结,这也是大部分教师比较喜欢采用的复习方式。“模块化”复习的重点是,加强各个模块间知识的联系,将知识综合化,提高复习的难度,使学生能站在整体和全局的高度将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并从根本上掌握一些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维形式,能看到各种物理现象中的必然联系,发现它们的规律,将问题迎刃而解。

2.“考试题型”专题复习:根据中考题目类型,分设选择、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等专题进行专门复习。本学期教学中,我在所带的一个班级里重点采用了这种复习方式。以作图专题复习为例,我把作图分为几个部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力的示意图、杠杆(画力或力臂)、滑轮组(画绕线)、磁体(标磁极,画磁感线)、通电螺线管或电磁铁(标磁极,画绕线,判断电流方向)、电路图和实物连线。复习前,动员全班同学在课下做好整理资料、搜集例题、设计考题的工作;复习时,班级分组展示成果,每一组同学就作图中的某一项(如:光的反射)设计问题让其他同学解决,然后交流评比,最后由我引导他们进行总结,并将好的例题保留下来,作为复习资料。虽然这种复习方式比较耗时间,但学生激情高涨,积极性非常高,复习的效果比我唱独角戏不知要强多少倍。

3.“小专题”专题复习:细化各专题,设计一些“小专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这种复习可以从一个知识点,一道习题,甚至一种仪器的使用上加以拓宽,由“点”及“线”,再由“线”到“面”,不断把问题深化,直至“窥一斑而见全豹”。例如这学期的教学开放日上,我就“电学中的灯泡问题”上了一节 “小专题”复习课。从灯泡的发展过程,到灯泡的结构、原理、电阻、功率、亮度、串联、并联和故障的判断等问题一一进行了剖析,涉及了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焦耳定律、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功率、电阻的计算、功率的计算、额定功率、实际功率、串联与并联的区别、短路和断路等内容。等我把灯泡的相关问题讲清楚了,实际上电学中的很多问题学生也随之明白了,可见小专题的作用不容小视。其实我们也可把近几年来中考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编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利用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考察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题目之间的异同,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当然,不管以什么方式上专题复习课,要想效果突出,教师就得下一番苦功夫。首先,教师本人要多练,教师只有多练才能做到精讲,才能让学生做到精练。那么何为多练呢?一句话:教师跳进题海。只有教师跳进了题海,注重对各种信息的收集、筛选和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从题海脱身,才能避免重复低效的练习,从而达到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其次,专题复习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上课的前二三十分钟黄金时间,讲知识、讲思路、讲方法,最好不要利用这段时间处理作业等问题。教师也不能一讲到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复习意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最后,复习时教师应让学生敢想敢说,做到先想后说,注意随时捕捉学生的信息,及时启发校正学生的思维路径,以点拨为主,最大限度的杜绝急于求成、自问自答、包办作答的现象发生。

上一篇:应聘者自我信下一篇:前河乡中心学校督导评估自查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