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2024-05-07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精选5篇)

篇1: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信息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 名称:

信息360A16-09-2018-0011-1 生成2018-04-18 发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索日机引: 期: 构: 发文教技〔2018〕6号 信息教育信息化 字类号: 别:

内容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概述:

教技〔2018〕6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办好网络教育,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我部研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

2018年4月13日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结合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的任务安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计划。

一、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强化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发挥全球引领作用,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也必然带动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为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提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在历史成就基础上实现新跨越的内在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快速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提升、信息化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作用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等“五大进展”,在构建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探索符合国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上实现了“三大突破”,为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将深刻改变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主要发达国家均已意识到新形势下教育变革势在必行,从国家层面发布教育创新战略,设计教育改革发展蓝图,积极探索新模式、开发新产品、推进新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创新。我国已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强调发展智能教育,主动应对新技术浪潮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充分激发信息技术革命性影响的关键举措。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已初步显现,但与新时代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能力不强,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应用水平不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本具备但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尚显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高端研究和实践人才依然短缺。充分激发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推动教育观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需要针对问题举起新旗帜、提出新目标、运用新手段、制定新举措。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必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构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应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的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人本、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续的教育,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世界前列,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面向新时代和信息社会人才培养需要,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融合创新。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从融合应用阶段迈入创新发展阶段,不仅实现常态化应用,更要达成全方位创新。

坚持系统推进。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育人目标和信息化发展需求,兼顾点与面、信息化推进与教育改革发展,实现教学与管理、技能与素养、小资源与大资源等协调发展。

坚持引领发展。构建与国家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形成新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新模式、新业态。

三、目标任务

(一)基本目标

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二)主要任务

继续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实现三个方面普及应用。“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提速增智,所有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带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无线校园和智能设备应用逐步普及。“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提质增效,在“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基础上,形成“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融合发展。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和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各级各类学校。

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两个方面水平提高。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使之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加强教育信息化从研究到应用的系统部署、纵深推进,形成研究一代、示范一代、应用一代、普及一代的创新引领、压茬推进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引入“平台+教育”服务模式,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建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融合众筹众创,实现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信息红利的有效共享,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和教育治理水平提升。

四、实施行动

(一)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

建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枢纽和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32个省级体系全部连通,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开放共享,教育大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全面形成。

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互联互通、开放灵活、多级分布、覆盖全国、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枢纽连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所有省级体系。建立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发布系列技术和功能标准规范,探索资源共享新机制,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能力,有效支撑学校和师生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

优化“平台+教育”服务模式与能力。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数字教育资源版权保护和共享交易机制,利用平台模式实现资源众筹众创,改变数字教育资源自产自销的传统模式,解决资源供需瓶颈问题。完善优课服务,发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覆盖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段、学科的生成性资源体系。升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丰富职业教育学习资源系统。提升慕课服务,汇聚高校、企业等各方力量,提供精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达成优质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满足学习者、教学者和管理者的个性化需求。

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拓展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开放资源汇聚共享,打破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传统壁垒,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汇聚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科研、文化资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全体学习者提供海量、适切的学习资源服务,实现从“专用资源服务”向“大资源服务”的转变。

(二)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

规范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保障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人人有空间”,开展校长领导力和教师应用力培训,普及推广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实现“人人用空间”。

引领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制订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规范,明确网络学习空间的定义与内涵、目标与流程、功能与管理。印发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应用。

持续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继续开展职业院校和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支持下,培训1万名中小学校长、2万名中小学教师、3000名职业院校校长、6000名职业院校教师,并带动地方开展更大范围的培训。

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广大师生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促进网络学习空间与物理学习空间的融合互动。开展空间应用优秀区域、优秀学校的展示推广活动,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教育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从“三个率先”向全面普及发展,推动实现“一人一空间”,使网络学习空间真正成为广大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

建设国家学分银行和终身电子学习档案。加快推进国家学分银行建设,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机构逐步实行统一的学分制,加快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互通,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能够记录、存储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人学习账号,建立个人终身电子学习档案,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使其在各个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学分可以得到积累或转换。被认定的学分,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可累计作为获取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凭证。

(三)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

大力支持以“三区三州”为重点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有效提升教育质量,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部署。

支持“三区三州”教育信息化发展。通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企业和社会机构的支持,在“三区三州”等地开展“送培到家”活动,加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推动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建设,开展信息化教学设备捐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等系列活动,落实教育扶贫和网络扶贫的重点任务,助力提升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坚持“扶贫必扶智”,引导教育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通过信息化实现结对帮扶,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方式,开展联校网教、数字学校建设与应用,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缓解教育数字鸿沟问题,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四)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

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全面提高利用大数据支撑保障教育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教育政务信息系统全面整合和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制订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指导意见,优化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深化教育大数据应用,全面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业务管理、政务服务、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支撑体系,助力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改革发展。

推进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为目标,完成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工作。建立“覆盖全国、统一标准、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教育政务信息资源大数据,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一数一源和伴随式数据采集。完善教育数据标准规范,促进政务数据分级分层有效共享,避免数据重复采集,优化业务管理,提升公共服务,促进决策支持。

推进教育“互联网+政务服务”。连接教育政务信息数据和社会宏观治理数据,建立教育部“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政务服务统一申请、集中办理、统一反馈和全流程监督,分步实施教育政务数据的共享开放,做到事项清单标准化、办事指南规范化、审查工作细则化和业务办理协同化,实现“一张表管理”和“一站式服务”,切实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五)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

结合教育信息化各类试点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的实施,认定百个典型区域、千所标杆学校、万堂示范课例,汇聚优秀案例,推广典型经验。

建立百个典型区域。通过推荐遴选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典型区域,培育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的样本区,探索在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利用信息化优化教育供给的典型路径,为同类区域的发展提供参照,引领教育信息化提质升级发展。

培育千所标杆学校。分批组织遴选100所高等学校、300所职业学校、1000所基础教育学校和一定数量的举办继续教育的学校开展示范,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

遴选万堂示范课例。汇聚电教系统、教研系统等各方力量,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推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为依托,设定专门制作标准和评价指标,遴选万堂优秀课堂教学案例,包括1万堂基础教育示范课(含普通中小学校示范课、少数民族语言教材示范课、特殊教育示范课、学前教育示范课)、1000堂职业教育示范课、200堂继续教育示范课,推出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7000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线上线下高等教育精品课,充分发挥示范课例的辐射效能。

汇聚推广优秀案例。总结典型经验,汇聚优秀案例,分批出版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系列案例集,并通过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渠道开设专门栏目、召开现场会、举办应用展览活动等方式进行推广。

(六)数字校园规范建设行动

通过试点探索利用宽带卫星实现边远地区学校互联网接入、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

推进宽带卫星联校试点行动。与中国卫通联合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云南省昭通市、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各选择1个县开展试点,每县选择1所主体学校和4所未联网学校(教学点),免费安装“中星16号”卫星设备并连通网络,开展信息化教学和教研,为攻克边远山区、海岛等自然条件特殊地区学校联网问题、实现全部学校100%接入互联网探索路径。

促进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普及。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发布中小学、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推动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全覆盖。将网络教学环境纳入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标准,数字教育资源列入中小学教材配备要求范围。加强职业院校、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服务信息化教学需要。推动各地以区域为单位统筹建立数字校园专门保障队伍,彻底解决学校运维保障力量薄弱问题。

(七)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

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示范。协调有关部门,支持在雄安新区等一批地方积极、条件具备的地区,设立10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推动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提升区域教育水平,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形成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

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加强智慧学习的理论研究与顶层设计,推进技术开发与实践应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

加快面向下一代网络的高校智能学习体系建设。适应5G网络技术发展,服务全时域、全空域、全受众的智能学习新要求,以增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效率和效果为重点,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建设为载体,加强大容量智能教学资源建设,加快建设在线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虚拟工厂(医院)等智能学习空间,积极探索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智能学习效果记录、转移、交换、认证等有效方式,形成泛在化、智能化学习体系,推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教育发展国际竞争新增长极。

加强教育信息化学术共同体和学科建设。与有关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设立长期研究项目和研究基地,形成持续支持教育信息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长效机制。在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布局中考虑建设相关研究平台,汇聚各高校、研究机构的研究基地,建立学术共同体,加强智能教学助手、教育机器人、智能学伴、语言文字信息化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教育信息化交叉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学科、科研良性互动,实现大平台、大项目、大基地、大学科整体布局、协同发展。

(八)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

充分认识提升信息素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制定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规模化测评,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培训。

制定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适合我国国情、可操作性强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开展覆盖东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涵盖5万名以上学生。通过科学、系统的持续性测评,掌握我国不同学段的学生信息素养发展情况,为促进信息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支持教师治理、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精准扶贫的新路径,推动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创新师范生培养方案,完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范生信息素养培育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实施新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通过示范性培训项目带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教师信息化全员培训,加强精准测评,提高培训实效性。继续开展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深入开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信息素养。

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实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继续办好各类应用交流与推广活动,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教育部重点组织制定宏观政策,针对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加强工作指导,制定标准规范。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体制,整合教育系统专业机构的力量,充分利用相关企业专业化服务的优势,探索和建立便捷高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支撑机制。各级各类学校应普遍施行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并明确责任部门,全面统筹本校信息化的规划与发展。各地将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本地区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全面开展面向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督导评估和第三方评测,提升各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二)创新机制,多元投入

各地要切实落实国家关于财政教育经费可用于购买信息化资源和服务的政策,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宽带中国、数字经济、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工作统筹推进。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为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积极鼓励企业投入资金,提供优质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多元投入、协同推进。

(三)试点引领,强化培训

各地要始终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推进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和各类专项试点,总结提炼先进经验与典型模式。通过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举办信息化应用展览、出版优秀典型案例集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推广试点取得的经验成效,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路径,发挥辐射引导效应。要将全面提升“人”的能力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核心基础,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校长和管理者培训,扩大培训规模、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各地要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长效宣传机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开放合作,广泛宣介

继续合作开展并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各项教育信息化活动,不断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对外宣传推广教育信息化的中国经验,注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理念,增加国际话语权。加强研究领域合作,建设外专引智基地和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平台和基地,支持我国教育信息化专家走出国门,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工作和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实践领域国际合作,促进中外学校、校长、教师和专业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分享教学创新成果和典型经验,取长补短、协作推进。积极支持和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企业走出去,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五)担当责任,保障安全

加强教育系统党组织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明确主要负责人为网络安全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建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做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统一谋划、统筹推进。完善网络安全监督考核机制,将网络安全工作纳入对领导班子、干部的考核当中。以《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纲,全面提高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监测预警,提高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水平。做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障,重点保障数据和信息安全,强化隐私保护,建立严密保护、逐层开放、有序共享的良性机制,切实维护好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

篇2: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结合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的任务安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计划。

一、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强化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发挥全球引领作用,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也必然带动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为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提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在历史成就基础上实现新跨越的内在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快速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提升、信息化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作用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等“五大进展”,在构建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探索符合国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上实现了“三大突破”,为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将深刻改变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主要发达国家均已意识到新形势下教育变革势在必行,从国家层面发布教育创新战略,设计教育改革发展蓝图,积极探索新模式、开发新产品、推进新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创新。我国已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强调发展智能教育,主动应对新技术浪潮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充分激发信息技术革命性影响的关键举措。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已初步显现,但与新时代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能力不强,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应用水平不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本具备但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尚显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高端研究和实践人才依然短缺。充分激发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推动教育观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需要针对问题举起新旗帜、提出新目标、运用新手段、制定新举措。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展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必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构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应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的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人本、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续的教育,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世界前列,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面向新时代和信息社会人才培养需要,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融合创新。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从融合应用阶段迈入创新发展阶段,不仅实现常态化应用,更要达成全方位创新。坚持系统推进。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育人目标和信息化发展需求,兼顾点与面、信息化推进与教育改革发展,实现教学与管理技能与素养、小资源与大资源等协调发展。坚持引领发展。构建与国家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形成新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新模式、新业态。

三、目标任务(一)基本目标

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二)主要任务 继续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实现三个方面普及应用。“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提速增智,所有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带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无线校园和智能设备应用逐步普及。“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提质增效,在“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基础上,形成“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融合发展。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和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各级各类学校。

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两个方面水平提高。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使之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加强教育信息化从研究到应用的系统部署、纵深推进,形成研究一代、示范一代、应用一代、普及一代的创新引领、压茬推进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引入“平台+教育”服务模式,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建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融合众筹众创,实现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信息红利的有效共享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和教育治理水平提升。

四、实施行动

(一)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

建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枢纽和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32个省级体系全部连通,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开放共享,教育大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全面形成。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互联互通、开放灵活多级分布、覆盖全国、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枢纽连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所有省级体系。建立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发布系列技术和功能标准规范,探索资源共享新机制,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能力,有效支撑学校和师生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

优化“平台+教育”服务模式与能力。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数字教育资源版权保护和共享交易机制,利用平台模式实现资源众筹众创,改变数字教育资源自产自销的传统模式,解决资源供需瓶颈问题。完善优课服务,发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覆盖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段、学科的生成性资源体系。升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丰富职业教育学习资源系统。提升慕课服务,汇聚高校、企业等各方力量,提供精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达成优质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满足学习者、教学者和管理者的个性化需求。

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拓展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开放资源汇聚共享,打破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传统壁垒,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汇聚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科研、文化资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全体学习者提供海量、适切的学习资源服务,实现从“专用资源服务”向“大资源服务”的转变。(二)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

规范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保障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人人有空间”,开展校长领导力和教师应用力培训,普及推广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实现“人人用空间”引领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制订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规范,明确网络学习空间的定义与内涵、目标与流程、功能与管理。印发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应用。

持续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继续开展职业院校和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支持下,培训1万名中小学校长、2万名中小学教师、3000名职业院校校长、6000名职业院校教师,并带动地方开展更大范围的培训。

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广大师生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促进网络习空间与物理学习空间的融合互动。开展空间应用优秀区域、优秀学校的展示推广活动,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教育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从“三个率先”向全面普及发展,推动实现“一人一空间”,使网络学习空间真正成为广大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

建设国家学分银行和终身电子学习档案。加快推进国家学分银行建设,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机构逐步实行统一的学分制,加快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互通,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能够记录、存储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人学习账号,建立个人终身电子学习档案,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使其在各个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学分可以得到积累或转换。被认定的学分,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可累计作为获取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凭证。

(三)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

大力支持以“三区三州”为重点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有效提升教育质量,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支持“三区三州”教育信息化发展。通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企业和社会机构的支持,在“三区三州”等地开展 “送培到家”活动,加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推动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建设,开展信息化教学设备捐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等系列活动,落实教育扶贫和网络扶贫的重点任务,助力提升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坚持“扶贫必扶智”,引导教育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通过信息化实现结对帮扶,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方式,开展联校网教、数字学校建设与应用,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缓解教育数字鸿沟问题,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四)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 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全面提高利用大数据支撑保障教育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教育政务信息系统全面整合和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制订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指导意见,优化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深化教育大数据应用,全面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业务管理、政务服务、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支撑体系,助力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改革发展。

推进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为目标,完成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工作。建立“覆盖全国、统一标准、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教育政务信息资源大数据,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一数一源和伴随式数据采集。完善教育数据标准规范,促进政务数据分级分层有效共享,避免数据重复采集,优化业务管理,提升公共服务,促进决策支持。

推进教育“互联网+政务服务”。连接教育政务信息数据和社会宏观治理数据,建立教育部“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政务服务统一申请、集中办理、统一反馈和全流程监督,分步实施教育政务数据的共享开放,做到事项清单标准化、办事指南规范化、审查工作细则化和业务办理协同化,实现“一张表管理”和“一站式服务”,切实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五)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

结合教育信息化各类试点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的实施,认定百个典型区域、千所标杆学校、万堂示范课例,汇聚优秀案例,推广典型经验。建立百个典型区域。通过推荐遴选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典型区域,培育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的样本区,探索在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利用信息化优化教育供给的典型路径,为同类区域的发展提供参照,引领教育信息化提质升级发展。

培育千所标杆学校。分批组织遴选100所高等学校、300所职业学校、1000所基础教育学校和一定数量的举办继续教育的学校开展示范,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

遴选万堂示范课例。汇聚电教系统、教研系统等各方力量,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推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为依托,设定专门制作标准和评价标,遴选万堂优秀课堂教学案例,包括1万堂基础教育示范课(含普通中小学校示范课、少数民族语言教材示范课、特殊教育示范课、学前教育示范课)、1000堂职业教育示范课、200堂继续教育示范课,推出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7000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线上线下高等教育精品课,充分发挥示范课例的辐射效能。汇聚推广优秀案例。总结典型经验,汇聚优秀案例,分批出版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系列案例集,并通过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务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渠道开设专门栏目、召开现场会、举办应用展览活动等方式进行推广。

(六)数字校园规范建设行动 通过试点探索利用宽带卫星实现边远地区学校互联网接入、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

推进宽带卫星联校试点行动。与中国卫通联合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云南省昭通市、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各选择1个县开展试点,每县选择1所主体学校和4所未联网学校(教学点),免费安装“中星16号”卫星设备并连通网络,开展信息化教学和教研,为攻克边远山区、海岛等自然条件特殊地区学校联网问题、实现全部学校100%接入互联网探索路径。

促进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普及。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发布中小学、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推动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全覆盖。将网络教学环境纳入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标准,数字教育资源列入中小学教材配备要求范围。加强职业院校、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服务信息化教学需要。推动各地以区域为单位统筹建立数字校园专门保障队伍,彻底解决学校运维保障力量薄弱问题。

(七)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

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示范。协调有关部门,支持在雄安新区等一批地方积极、条件具备的地区,设立10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推动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提升区域教育水平,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形成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

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加强智慧学习的理论研究与顶层设计,推进技术开发与实践应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

加快面向下一代网络的高校智能学习体系建设。适应5G网络技术发展,服务全时域、全空域、全受众的智能学习新要求,以增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效率和效果为重点,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建设为载体,加强大容量智能教学资源建设,加快建设在线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虚拟工厂(医院)等智能学习空间,积极探索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智能学习效果记录、转移、交换、认证等有效方式,形成泛在化、智能化学习体系,推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教育发展国际竞争新增长极。

加强教育信息化学术共同体和学科建设。与有关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设立长期研究项目和研究基地,形成持续支持教育信息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长效机制。在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布局中考虑建设相关研究平台,汇聚各高校、研究机构的研究基地,建立学术共同体,加强智能教学助手、教育机器人、智能学伴、语盲文字信息化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教育信息化交叉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学科、科研良性互动,实现大平台、大项目、大基地、大学科整体布局、协同发展(八)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

充分认识提升信息素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创新人才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实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继续办好各类应用交流与推广活动,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教育部重点组织制定宏观政策,针对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加强工作指导,制定标准规范。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体制,整合教育系统专业机构的力量,充分利用相关企业专业化服务的优势,探索和建立便捷高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支撑机制。各级各类学校应普遍施行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并明确责任部门,全面统筹本校信息化的规划与发展。各地将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本地区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全面开展面向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督导评估和第三方评测,提升各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二)创新机制,多元投入

各地要切实落实国家关于财政教育经费可用于购买信息化资源和服务的政策,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宽带中国、数字经济、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工作统筹推进。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为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积极鼓励企业投入资金,提供优质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多元投入、协同推进。

(三)试点引领,强化培训

各地要始终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推进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和各类专项试点,总结提炼先进经验与典型模式。通过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举办信息化应用展览、出版优秀典型案例集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推广试点取得的经验成效,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路径,发挥辐射引导效应。要将全面提升“人”的能力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核心基础,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校长和管理者培训,扩大培训规模、创新墙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各地要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长效宣传机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开放合作,广泛宣介

继续合作开展并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各项教育信息化活动,不断加强“一带路”沿线国家等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对外宣传推广教育信息化的中国经验,注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理念,增加国际话语权。加强研究领域合作,建设外专引智基地和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平台和基地,支持我国教育信息化专家走出国门,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工作和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实践领域国际合作,促进中外学校、校长、教师和专业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分享教学创新成果和典型经验,取长补短、协作推进。积极支持和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企业走出去,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五)担当责任,保障安全

篇3: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2012年, 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回首2012年,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紧紧围绕主题主线, 坚持稳中求进, 以转型升级行动计划“6+1”活动为抓手, 切实抓好“十二五”规划实施, 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工业通信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达46 625亿元, 同比增长3%。11月当月实现利润6 385亿元, 同比增长22.8%。1~11月, 全国工业投资达13.9万亿元, 其中制造业投资11.3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1.1%和22.8%。更值得关注的是前11个月智能手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势头, 智能手机增长了170.4%, 同比增长170.3%, 乘用车和家电下乡的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了7.3%和18.1%。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40%。电信业务总量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分别达到11.5%和8.5%, 软件和信息业务的服务增长是26%, 汽车出口有望达到100万辆, 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7万亿元。

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规划发布实施, 部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方向、项目、产品上实现对接。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核高基”、新一代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科技重大专项加快推进, 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第一艘航母交接入列, TD-LTE-Advanced成为第四代两大国际移动通信标准之一, 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实现向发达国家批量出口。

小微企业扶持力度显著加大。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以及有关部门配套40多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与落实, 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据统计, 2012年担保机构为16万户小型微型企业提供低收费担保, 贷款额达到6 038亿元。

两化融合和通信业转型发展深入推进。当前,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已制订完成。信息技术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集成应用和融合创新不断深化。

虽然2012年的增长非常快, 但现在来看, 与预期目标还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实现。与此同时, 工业经济还面临一系列新的重大风险和挑战。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 世界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和潜在风险加大;二是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发达国家纷纷加快“再工业化”和扩大出口, 市场需求成为全球竞争最稀缺的资源;三是我国经济发展内部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资源供给日趋紧张、劳动力优势快速削弱, 环境约束更加强化, 经济潜在增长率区域下降。

现阶段, 支撑我国工业长期向好趋势的基本因素没有改变, 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的倒逼机制已经形成。我国工业已进入从数量、规模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效率的发展新阶段, 能否用好机遇、应对挑战, 关键取决于认识和行动。为此, 转型升级成为重要任务。

2013年转型升级行动计划“6+1”专项行动: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工业质量品牌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专项行动、工业强基专项行动、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和改进作风年活动。关键词——

2013年, 注定是更加不平凡的一年

2013年, 工信部决定将主要预期目标定在10%, 即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目标10%左右, 较2012年的预期目标调低一个百分点, 意在为工业转型升级留出更大空间。此外, 其他目标包括: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分别降低5%和7%, 工业品出口消货值和企业利润不低于2012年的水平。电信业务总量和主营业务收入将分别增长10%和8%左右, 新增互联网宽带用户2 500万户, 新增3G用户将超过1亿户, 软件和信息技术的服务业收入增长将达到25%左右。

工业和信息化会议上明确了2013年的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大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以质量工程技术应用和品牌培育为重点, 实施工业质量品牌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大力培育信息消费;推动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政策细则;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测预警和生产要素保障。二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 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 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加快发展。三是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实施好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扎实推进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四是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 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五是加快通信业转型发展, 进一步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重点抓好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加强3G网络建设和业务应用。六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 切实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七是加快发展先进国防科技工业, 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突出做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重大事项组织协调;坚持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并重, 推进先进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发挥部际协调机制作用, 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八是积极推进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 探索实践新时期的大部门体制。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以及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提出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大举措。这些新要求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 是工业和信息化系统2013年工作的重要着力点。2013年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 按照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求, 以2013年转型升级行动计划“6+1”专项行动为抓手, 稳增长、抓创新、调结构、促融合、提效益, 更加注重拓展内需市场, 更加注重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更加注重发挥科技的战略支撑作用, 更加注重以小微企业为重点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更加注重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军民融合, 更加注重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改进作风, 实现工业通信业持续健康发展。

有必要特别提出淘汰落后产能。

早在工信部2012年前三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布会上,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就表示, 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显现, 行业库存下降缓慢, 价格低位运行, 产能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

本次会议要求, 2013年将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为此将“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制度建设的一部分, 《促进大企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也将出台。

回首2012年, 除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产能大量过剩外, 氮肥、电石、氯碱、甲醇、塑料等一度热销的化工产品也因为产大于需而出现销售困难;铜、铝、铅锌冶炼等有色行业生产形势低迷, 产能过剩问题凸显。甚至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产品也出现产能过剩, 大型锻件也存在产能过剩的隐忧。

为此, 工信部明确, 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和有效措施, 消化一批产能、转移一批产能、整合一批产能、淘汰一批产能。

苗圩表示, 2013年要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 发布实施重点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下一步, 国家还将为推进兼并重组制定出台更多政策。同时, 工信部将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标准, 下决心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防止重复建设和落后产能盲目扩张, 推动建立新建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减量置换机制, 扩大关闭小企业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适用范围。在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过程中, 一些龙头企业正在悄然升级。为此, 工信部2013年还将研究出台促进大企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指导企业加强和创新管理。

工信部五年成就一览

工业和信息化涵盖工业、通信业、经济社会信息化等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五年来, 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攻坚克难, 创新进取,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军民融合, 全力做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保持了工业通信业平稳较快发展, 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就。

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工业稳则经济稳。2008年以来, 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 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着力稳增长、促转型, 工业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挑战, “十一五”期间,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1.3%, 特别在2010年, 我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 我国有220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2012年我国大陆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达73家 (含香港) , 比2002年增加62家, 位列世界第二位。2011年粗钢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占全球粗钢产量的44.7%。2011年电解铝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占世界产量的40%, 造船完工量位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2%。汽车产量由2005年的570.49万辆增至2011年的1 841.9万辆。2011年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集成电路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48.8%、70.6%和90.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超过1.88万亿元, 在国际上的地位明显提升。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

工业是结构调整的主战场。“十一五”以来, 工业行业着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先进产能比重不断扩大。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 4年来中央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778亿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支持项目1.6万个, 带动社会投资1.6万亿元, 拉动社会投资倍数达22倍。

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 “十一五”期间, 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6%;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大幅度降低, 实现节能量6.3亿吨标准煤;以年均8.1%的能耗增长速度, 支撑了工业年均14.9%的增长。工业领域实现COD排放总量削减21.63%, 二氧化硫总量削减14.02%,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36.7%,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超过15亿吨, 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面完成。2010年以来, 相继公告了4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 总计约淘汰炼铁落后产能8 000万吨、炼钢4 500万吨、焦炭6 000万吨、水泥 (熟料及磨机) 5亿吨、造纸2 000万吨。2012年淘汰落后产能涉及29省 (区、市) , 列入公告的2 761家企业基本关停。

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2011年汽车、钢铁、船舶、水泥行业前10大企业产业集中度分别达到87%、49.2%、47.7%和26.5%, 其中汽车和钢铁行业较2008年分别上升了4%和6%。2012年1~11月,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47%。

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提升工业园区化的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 2009年以来支持创建了185家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进产业有序转移, “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5.8个百分点。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依托“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等科技重大专项实施, 一大批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采用国产CPU和软件的神威蓝光千万亿次计算机技术处于国际行列, 自主研发的存储器芯片出货量超过430万颗, 自主研发的智能手机浏览器用户超过3亿户, 65~45纳米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实现量产, 国产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快, 大型立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研制成功, 6 400吨大型快速高效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已实现向发达国家出口, C919大型客机正式转入详细设计阶段, 自主研发的TD-LTE-Advanced被认定为4G两大国际标准之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功完成组网, 并提供区域导航定位服务。

依托工业企业设立了13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9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6 82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10年以来, 我部联合财政部先后认定了2批131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11年,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5 993.8亿元, 比2004年增长4.43倍。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0.71%, 比2008年和2004年分别提高0.1个和0.15个百分点。

自工信部成立以来, 共完成制定国家标准5 162项, 批准发布行业标准6 252项, 复审行业标准25 235项。2011年, 九个工业领域专利申请总量共计382.2万件, 占国内全部专利申请总量的83%。

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 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 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50%的税收, 完成65%的发明专利以及75%以上的新产品开发。近年来, 在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 我们加强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 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创业型和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政策环境不断完善, 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相关部门出台了36个配套文件。2012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截至目前, 相关部门已出台了45个配套文件。2011年6月, 我部会同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

财税支持力度加大。中央财政安排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由2008年的51.1亿元增至2012年的141.7亿元。国家先后出台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2011年,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两次发文取消或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 涉及项目280余项, 每年减轻企业负担约165亿元。2012年国家进一步取消和调整了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

融资难问题得到缓解。2009~2011年, 连续三年实现了小企业信贷持续增长目标。截至2012年10月底,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35万亿元, 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1.72%。2006年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担保专项资金59.38亿元, 扶持3 328家/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目前, 全国已认定308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启动实施了25个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程。

通信业平稳健康发展

“十一五”期间, 全国电信业务总量实现年均增长21.3%;电信业务收入年均增长9.2%。2011年, 全国电信业务总量达到11 726亿元, 同比增长15.2%;完成电信业务收入达到9 880亿元, 同比增长10.1%。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12年前三季度, 基础电信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9 661.5亿元, 同比增长11.9%;实现电信业务收入8 010.3亿元, 同比增长9.2%, 高于同期GDP增速1.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截至2012年9月, 全国通信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 404.4万公里;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到2.6亿个;3G网络基站总数达到96.5万个, 其中TD-SCDMA基站总数达到25.7万个。宽带网络普及提速。截至2012年9月, 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各项目标均超过预期, 使用4M及以上宽带产品的用户比例达到59%, 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超过3 600万户, 新增固定宽带接入互联网家庭超过1 600万户。用户规模持续壮大。截至2012年9月, 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3.7亿户, 普及率超过100%, 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0.8亿户, 3G用户超过2亿户; (固定)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7亿户;互联网网民达到5.5亿人, 普及率为41.1%。新兴消费蓬勃发展。2012年前三季度, 基础电信企业非话音业务收入占比达到49.6%;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同比增长56.6%;三网融合快速推进, IPTV用户达到了1 974万户, 手机视频用户接近5 000万户。

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的应用创新速度快、规模大、草根性强, 每年创造出大量新应用新服务。我国展现了本土化应用创新的巨大能力, 不仅多个领域的市场规模位居全球首位, 并在国内搜索引擎、即时通信、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主要应用领域形成了对国外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例如, 我国一家即时通信提供商用户规模超过7亿户;一家微博服务提供商用户达3.68亿;移动软件应用起步仅3年我国就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最大应用商店企业的应用数达74万, 平均每小时有55个新应用上线。与此同时, 我国涌现一批竞争力在国际舞台不容小觑的企业。目前我国已有7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市值进入全球互联网前30名, 收入仅次于美国。

两化深度融合和经济社会信息化深入推进

篇4: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2015-10-09

为贯彻广西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精神,加快贺州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为导向,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以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为主要任务,坚持应用驱动,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深化应用,全面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目标

“三通”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到2017年,全校实现各级各类宽带网络接入,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基本满足教育教学应用需求,教室网络出口宽带不小于4M,全校出口不小于500M。学校普通课堂教室全部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比例达98% 以上。稳步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宽带网络校校通”,学校基本实现优质资源班级课堂教学全覆盖。积极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逐步使所有教师及大学生拥有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

构建具备链接国家和广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平台。在自治区平台框架下,依照国家标准和自治区级技术规范,结合本校实际完成具备与国家和广西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条件,与自治区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平台无缝对接,实现全校教育网络应用身份统一认证,形成标准一致、分级部署、分层管理的全校教育教学和学习支持公共服务体系。

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面向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增强教师网络教学教研和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协同学习能力,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发展,使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明显提升。

三、重点任务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加强和完善全校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网络体系建设,实现各二级学院宽带网络和终端设备的全面覆盖,构建基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到2017年,全校各级各类建筑楼宇实验室全部接入互联网,接入带宽达30M以上;教学点接入网络宽带达4M以上。实现全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配置多媒体教学室达到98%;加快计算机机房配置的步伐,到2017年,计算机生机比达5:1,计算机师机比达1:1;学校配置有自动录播教室。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等教育“云服务”,为全校师生提供免费优质资源、网络教研和网络培训等服务。

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工程

构建贺州学院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架构,确保与国家和广西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无缝链接,到2017年,建设覆盖全校的基础性数字教育资源网站。将全校的各类资源优选出来,充实到具有本地特色的“贺州学院教学资源库”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名师讲堂”、“优秀课例展示”、“优质课比赛”等教学活动,不断充实本地优秀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免费公共信息资源,弥补教学资源不足。建立完善网络视频教研平台,开展网络听课、互动评课、远程协作等教学活动,支持贺州市农村偏远学校,尤其是教学点教学质量的提升。2016年,重点推进学校校本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丰富的学科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并将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推送到每一个班级学生,实现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普遍使用,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

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工程

通过不同层面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高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应用研究、合作交流的水平;提高教育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提高技术人员设计和开发、应用管理、安全防范水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全新的培训机制开展教师网络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级教育技术培训者的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到2017年,完成全校所有教师新一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多方位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和教学应用评比活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学校要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常态化、普遍化应用,使实现“校校通”学校的绝大部分班级能够使用优质资源开展课堂教学。加强学校校本资源建设,采取校本研修、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课、晒课等多种形式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的应用。组织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形成教师生成性资源汇集和共享机制,使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至少上好一堂课,使每堂课至少有一位优秀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授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总结、展示、交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

通过“人人通”建设,加强名师对全校教师教育教研工作的指导,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动,促进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应用,开展教师 研修,发表教师教研文章、教学感言、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意见,使之真正成为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和思想交流、业务交流、情感交流的阵地,成为广大教师展示风采、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教研的融合创新,成为教学科研部门开展网络教研、网络培训的重要途径。

四、保障措施

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细化工作要求,强化业务指导,狠抓督导落实。要结合实际制定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加强沟通协作,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专项项目建设、运行维护经费列入经费预算;积极引导并鼓励企业、社会等方面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拓宽经费筹措渠道,探索市场投入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健全岗位设置,充实信息化管理和技术队伍,提升人员层次,完善教育信息化成果认定办法,建立一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行政管理队伍、保障运行维护的技术队伍和能够开展各类教学创新应用的教师队伍。

完善服务体系。推进教育技术中心信息化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各二级单位行政部门和二级学院的信息技术专业服务队伍。积极引进教育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与专业技术公司合作,按照市 场运行机制,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建立考核机制。学校高层参与信息化建设顶层规划设计,并定期督查学校信息化建设进展、资金使用和质量安全等情况,确保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质量,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纳入工作督导考核内容,严格标准、科学评估。

篇5:山西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年)

为加快推进我联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根据《山西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思想,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升我联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初步信息能力素养并具备网络化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大力打造信息化学习环境,建立建全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及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水平,坚持应用驱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信息化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围绕中心、育人为本。紧紧围绕推进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这一目标,按照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要求,努力为每一名学生个性化学习与终身学习提供所需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遵循学生成长特点和育人规律推进信息化建设,让广大学生平等、有效、健康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应用驱动、重点突破。紧贴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和师生现实需要,以用促建,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学习手段多样化等领域得到广泛深入应用。鼓励和探索运用信息技术破解教育发展难题,重点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深度应用方面实现突破,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改革创新相互影响促进。

3.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家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及学校自行购买、下载的各种电子资源,与课程及学生实际进行整合。在学校内部进行资源共建共享。同时在统筹整合现有各类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基础上,鼓励原创性资源开发,建立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激励机制,实现全联校范围各学校之间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各类教育有序衔接、协调发展。

4.搭建平台、终身学习。充分利用上级提供的继续教育及培训平台,督促全体校长、教师认真进行网上学习,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全面完成市县部署的“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所有学校实现满足教育管理需要的宽带接入、课堂教学可便捷享有优质网络资源、90%教师和所有三年级以上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并利用阳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网上学习、备课及学校信息化管理。基本形成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及评价体系,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融合发展,师生信息化素养显著增强,教育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实现学校基本信息、师生信息和日常管理的信息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得到融合运用,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1.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

到2015年底,所有下属小学(含教学点)8人全部实现数字资源配备全覆盖,45周岁以下的教师及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到2017年,所有下属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接入、示范小学及中心小学具备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设备及网络资源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并依托空间开展研修活动;45周岁以下的教师及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全部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并依托空间开展自主备课、学习。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

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信息化教师队伍、专业队伍和管理队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升。

3.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发展目标

到2017年,示范小学及中心小学配齐配足合格的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所有小学校长具有一定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全部在职公办教师具有初级以上信息化教学能力,形成浓郁的信息化学习氛围。

四、主要任务

1.实施小学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实现在班级课堂教学活动中随时使用网络优质资源。积极探索推进资源共享“学科通”工作。

2.实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深化信息资源应用

所有下属小学(含教学点)8人全部实现数字资源配备全覆盖。示范小学及中心小学具备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设备及网络资源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并依托空间开展研修活动;45周岁以下的教师及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全部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并依托空间开展自主备课、学习。

3.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推进信息化深入应用

开展信息化专项培训,组织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全面提升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探索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对教师教学研修方式、师生交流方式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及时总结经验,为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奠定基础。

逐步建立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规范和评价机制,将信息化应用水平列入学校考核内容。

五、推进目标

2015--2016学年,实现下属小学百兆进校园,教学点十兆进校园;所有在职老师及三至五年级学生开通阳泉教育云平台学习空间;对骨干老师进行微课制作培训及使用阳泉教育云平台进行研修、备课、网上教学培训。

2016--2017学年,开展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参加2016“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完成市县微课任务;参与并完成阳泉云平台微课建设工程;组织微课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心小学及示范小学三至五年级师生开展利用空间学习研修课题研究。

2017--2018学年,开展教育信息化学校系列展评总结活动;建设校校通资源共享项目;推进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研究;示范小学及中心小学建立具备网络条件下的班级学习环境。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小学校长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主体,要切实将教育信息化列入学校规划,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要积极主动、因地制宜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

2、营造良好氛围。各小学校长要提高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力度,大力宣传教育信息化在发展教育民生、促进教育均衡、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的突出作用,要履职尽责,鼓励支持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形成全校上下齐心协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良好局面。

3.经费保障。各小学校长要在每年的公用经费中列出信息化发展的专项资金,鼓励教师进行在职研修与外出培训。

上一篇:完整全套婚礼主持词下一篇:大班班主任上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