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文化

2024-05-01

年俗文化(通用9篇)

篇1:年俗文化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畔,辖区囊括七县三区,人口总数超过740万,历史悠久,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嘉陵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闻名遐迩丝绸之都,久负盛名水果之乡。南充既是忠义之邦,又是三国之源,既是三总故乡,又是丝绸之都。(三总:邓小平、朱德、罗瑞卿)南充市既有优美的风景名胜,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南充的春节年俗文化。

我家住在顺庆区,我对南充三区更为熟悉。贴红包、放鞭炮、发红包、吃饺子、游园,这些全国各地的春节文化活动在南充都看得到。而川北木偶、川北皮影戏、逛大庙会等等,恐怕在其他地区就少见了。

川剧在中国戏曲中可以说是一颗明珠,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川剧的表演艺术有很深厚的生活基础,其中川剧脸谱是重要组成部分,而变脸又是川剧表演的独门特技。在200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南充籍歌唱家陈小涛演唱的《变脸》就展示了变脸,赢得了一致好评。

春节游园活动是年年都搞,年年都有新花样。今年的春节游园活动主要在顺庆区北湖公园和西山广场。正月初一到初三,人们竞相走出家门,游园、竞技,公园里、广场上人们是络绎不绝。

今年推出的“文化体育大拜年”活动在西山运动场举行,相当隆重,吸引了大量观众。活动中,16个精心准备的舞蹈、合唱、川剧等节目一一呈现在市民面前,活动中还穿插了与观众互动的猜谜、有奖问答等趣味环节。当然,这个活动略显得普通常见,但依然获得了不少掌声。

这是今年在参加大庙会时留下的图片。大庙会在栖乐山、开汉楼、万卷楼三大景区举行,以欢庆兔年春节为主题,以喜庆、热闹为主旋律,其中有文艺表演、组队游园、川北民间民俗节目等等,历时18天,天天好戏连台。很多市民还上栖乐山点灯祈福。

在西山运动场日月馆隆重举行的嘉陵春江闹元宵晚会是座无虚席,高雅艺术令人陶醉。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会的指挥为近年来活跃在美国乐坛上著名的华人指挥家、现任美国迈阿密地区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刘江,他执棒四川省交响乐团,兼有空政文工团著名独唱演员李美怡“拱卫”,整台晚会无疑成为一场视听盛宴。

篇2:年俗文化

一转念,春节了。

春节一过。夏,回味年的喜悦;秋,翘首冬的降临;冬,等待春的步入;春,兴奋年的到来。

又是一年春节时。

春节又到了,红春联驱走了冬的乏味,红鞭炮炸响了春的欢乐,压岁钱送来了年的祝福。

在这一年又一年,总是不像嘴上说的那样,小时候总是觉得年很乏味,年的味儿总被大人们的忙碌和城市的快节奏吞噬,渐渐地,年似乎不像年了,好像只是成了一年的第一个任务,一个节假日的理由。老人们依稀还回味着年轻时年的热闹,大人们映象里还保留着小时候对年的期待,而我们,对年似乎已经淡了,只是得到那一个个红包的快乐。

十多年过去了,随着我对知识的积累和老人们的诉说,我才渐渐的发现,年似乎并不是那么无聊,变得丰富多彩,我也有此喜欢上了年。

新年的到来总是那么迅速又那么漫长。

苏州的过年习俗以前我从来都不知道,除了贴福字、春联,全家人团聚吃年 夜 饭,放鞭炮,包饺子、春卷,守岁,拜年外,其他的年俗我略知一二,但不感兴趣,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通过上网搜索和询问长辈,发现其实各个地方的年俗各异,比如“打神鼓”、“烤头风”等,苏州自然也有独特的过年习俗。

那么先来见识一下苏州过年特别的日子。

正月初一,男子要开门放爆竹三声,叫作开门炮仗,象征“高升三级”。家家悬挂神轴,点香烛,供粉圆茶食糖果于祖先神位前,长幼依次而拜,称为“拜喜神”。然后,幼辈依次向尊长叩头拜年,再向左右邻居贺年;早餐吃年糕、春卷、汤团、圆子,寓意高兴团圆。

正月初三叫“小年朝”,女婿和女儿上岳父岳母家拜年。

正月初五, 家家都要迎财神,为了来年生意兴隆,财源滚滚。这也是我们家每年都不错过的。

除了这些特别的日子,苏州也有很多独特的年俗。

苏州人除夕吃饭时会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的时候挖出来,叫做“掘元宝”。亲友来往时,会在泡茶时放两只青橄榄,叫做喝“元宝茶”,寓意恭喜发财。

当然,江南地区还有许多忌讳。

新年的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也不动菜刀,以免杀生之祸;不吃稀饭,小孩吃饭不能浇汤,害怕出门遇雨;不可以扫地,就怕把财气和如意扫了出去,如果真的要扫,也只能从外往里扫。

现如今,年味在城市年轻人的心中已经越来越淡了,甚至把它当做是一个负担,但是,我心中的年味却越来越浓。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节日,必须要得到保存、传承和发扬,让这个传统节日流传千秋万代,让这个年味越来越浓。

篇3:年俗文化

清河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 自秦朝始置厝县, 两汉至南北朝500年间为郡国制, 先后为清河郡、甘陵国等名称, 唐宋时为贝州, 金代始降为县, 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两千年的历史流传, 逐渐形成的特有的年俗文化, 保留下来很多传统文化的习俗及载体。“木刻套色印刷清河神符”便是其中尤具特色的一种。

每过春节, 在清河县及周边县市, 家家户户都有“请码子”祭祀祖先和鬼神的习俗。“码子”, 又名“神符”, 指的是一种印有各种人物和鬼神图案的纸画, 一般是在春节前夕从集市上“请”回来 (实为“购买”) , 在除夕的早晨, 把这些代表列祖列宗和天上诸神的神符张贴在正房客厅的墙壁上 (灶王爷神符则在腊月二十三贴在灶台的上方) , 前面的桌子上供奉鸡、鱼等肉食和水果等供品, 并敬香烧纸, 春节的一切活动便围绕着祭祀这些神符展开。

二、神符的内容、制作工艺流程

目前, 在清河县流通供奉的纯手工神符全部出自一个地方———清河县连庄镇田沙土村。作为清河神符的发源地和唯一印制地, 田沙土村印制的神符除在清河流通外, 还流通到周边的南宫、枣强、威县、临西以至山东的武城、夏津、临清等地。据了解, 目前在田沙土村印制神符的有10余家 (全部为潘姓人家) , 年印制神符达30余万套该村印制的神符现存全套共10张, 分为龙牌 (为祭祀玉皇大帝所用) 、冥衣 (也叫家堂, 为祭祀列祖列宗所用) 、全神 (为祭祀天上的各路神仙所用) 、灶王爷 (为祭祀灶王所用) 等, 全部为木刻套色印刷, 一般为黑、红、黄、绿、紫五色。

神符印制始于清末。据该村印制神符手艺最好的潘兴高老人介绍, 神符印制始于清末, 距今120年。当初, 该村一位姓田族人从外地购得一套印版, 欲从事神符的印制, 由于不掌握技术, 屡试不成, 不得已把这套印版卖给了该村的潘衔恩。潘衔恩试印成功后, 遂成立“天成”号作坊, 印制神符, 后又有潘邦庆、潘贵珍先后设立作坊印制神符, 使印刷工艺和技术逐渐在其家族传播。开始的时候, 印制的神符只有家堂、龙牌等很少几种图案, 后来潘衔恩的孙子潘兴文对刻版进行了改造, 使神符种类增加到7-8种, 遂形成了今天常见的图案。作为潘兴文的同族兄弟, 现年68岁的潘兴高受家族熏陶, 从13岁开始印制神符。近年, 潘兴高再度改制刻版尺度, 在颜色上增加了品种, 使之鲜艳于前, 又根据群众需要添置了上关下财、财神、菩萨、财公财母等印版图案, 沿用至今, 现在神符印版已达13种之多。“印制神符分为调色、压纸、稳版、刷色等工序, 每道工序环环相扣, 不能有任何偏差, 否则印出来的神符要么色彩失真, 要么图像模糊。”在潘兴高老人家, 老夫妇俩支上台子, 摆上印版, 向我们全程演示了操作流程。印制神符的第一道工序是调色, 五色颜料用的是碱性品绿、碱性嫩黄、RRR大红、品紫、一得阁墨汁。颜料一般用热水沏开, 唯有碱性品绿须用温水, 并忌用带油的东西搅拌。其次是压纸, 压纸时要中间松, 两边紧。然后是稳版, 把印版放在适当的位置, 保持平稳固定。稳版后用挑子蘸少许调好的颜料放在盘子里, 再用刷子蘸少许盘子里的颜料往印版上刷, 颜料一定要刷得均匀。印刷时, 一手领纸于印版上, 一手持趟子反复压刷, 之后, 提纸晾干。在换第二块版时, 一定要注意对好版。一色一版, 反复对版, 直至出成品。“印出一张色彩鲜艳的神符一般要用5块版才行, 少的也要3-4道, 全部是手工。”潘兴高老人说。

三、神符的现状

据该村村民回忆, 在生意最红火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 印制神符的多达20余家。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清河羊绒业兴起, 从事印制神符的人越来越少。目前, 田沙土村从事这一职业的已经不足10户, 而且大都是上年纪的人, 年轻人对该项工艺已不再感兴趣。

四、神符是人们的精神寄托

“说神符是迷信, 这是很多人的误解, 其实如果真正明白上面的内容, 就会知道, 这些绝不是迷信。”潘兴高老人告诉我们, 神符上面的图像尽管都是鬼神, 但内容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客厅正中间供奉的“家堂”, 上面的图案就是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另外, 像祭祀玉皇大帝的六佛头 (龙牌的另一个版本, 主要流通于清河的东南部以及临清、夏津一带) , 则分别代表佛家的生、贞、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贪欲6种思想观念, 以此告诫人们要为善勿恶。神符所承载的不仅是一种民俗, 而是一种对先祖的追念以及对孝道的传播。神符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尤显重要。

五、对神符的保护和传承

篇4:年俗文化的变迁及传承创新探析

关键词:年俗文化;鄱阳湖;都昌县;观察法;访谈法;信息社会

一、引言

民俗文化,以民俗事件为载体,折射出特定国家或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历史积淀与发展脉络[1]。民俗文化包括传统的节庆文化、婚嫁文化、丧葬文化、饮食文化等。同一个地域生活的人们,相似的情感、信仰、生活方式等交织融合在一起后,所产生的则是该地域独特的民俗文化[2]。本文以地处鄱阳湖地区的都昌县为例,分析了当地年俗文化的现状、特点及其变迁,分析了社会信息化对年俗文化的影响,探讨了年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以期对信息时代鄱阳湖地区年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的关注。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笔者老家所在的地处鄱阳湖东北地区的都昌县为例,应用了文献分析、实地观察和人物访谈等方法,对当地过年的习俗进行了资料梳理和分析,实地观察体会了当地乡镇和村落的年俗现象及生活状态,还选择了10位生活在当地或者当地长大至今还经常回去过年的人士进行访谈。本次10位受访者,如表1所示,年龄在50岁以上的3人、40-50岁之间的2人、30-40岁之间的2人、20-30岁之间的3人,他们在都昌县连续生活都超过18年,对都昌的年俗文化有比较系统的体会和了解,他们的感受和看法比较有参考性。

访谈的內容包括了年饭时间和频次、守岁和放鞭炮等典型年俗活动,以及受访者对年味的感受、变迁的看法。本次访谈是事先编制好访谈提纲,用手机发送给受访者,请受访者按访谈提纲要求用短信和微信的方式返回访谈内容。本次访谈实践表明,应用手机访谈快捷、可信,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鄱阳湖东北地区过年习俗概况

鄱阳湖地区地域广阔,年俗文化混合着农耕文化、山水文化、渔猎文化和商贸文化,不同地方的年俗文化有很大差别。过完小年正式进入过年时间,各家各户都忙着准备过年用品,比如办年货、切年糕、杀年猪、贴春联、扫扬尘。

本文作者老家地处鄱阳湖东边的都昌县,年饭是在农历年三十,遇到小年份就在农历腊月29日。当天有两餐年饭,一餐在早上7点左右,叫迎年饭(也有人叫挽年饭),而另一餐在当天晚上,叫辞年饭。大人得很早起来准备年饭。在老家过年时,问过到家中拜年的亲戚,发现他们村有的只吃一餐年饭,早的在腊月28日或者29日,更多的还是在大年三十那天吃年饭。

过去的除夕夜,全家人围坐火盆前在一起守岁,往往是守一通宵。午夜12点各家要开门放鞭炮,表示新的一年到来了。如今的除夕夜大家在家看央视春晚,用手机短信和微信互致问候、分享各自过年的趣事、喜事、快乐事,也不用守通宵了。大年初一是新年了,全村的第一个活动是出“天方”,早上7点多,各家各户的代表聚集到祖堂里,给祖宗拜年,也互致新年好。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们在一旁高兴地放鞭炮和玩耍。长辈们给村里上一年出生的男孩上宗谱,孩子家长端上香烟、果子、鸡蛋和糖水给大家品尝。出完“天方”后,各自开始走亲访友拜年。

正月十五的元宵灯节是最为热闹的年俗活动。据老人讲,过去元宵节少不了扎龙灯、玩龙灯。龙灯有稻草扎的、布扎的,也有竹篾和纸扎的。夜间龙头龙身龙尾均点上蜡烛或插上火把,排成一行,确实壮观,穿巷过户。到了一户人家,从大门进出,说些押韵的喜庆话,主人高兴地放鞭炮、装香烟、摆出糖果糕点。到了别的村,接灯的村往往要鸣放鞭炮,摆上茶点,男女老幼竞相观看[6]。过去农村崇尚习武,元宵节常常有舞狮子、耍大刀活动,现在农村青壮年平时出去打工,很少有时间习武,这种活动也就很少见了。鄱阳湖地区很多地方还有做灯粑的风俗,炒些米磨成粉,做成猪、牛、鸡、鸭等造型,象征在新年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蒸熟后供奉祖先。

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口流动加大、生活节奏加快,年俗文化也发生了变化,加上大部分年轻人和壮劳动力整年都在外地打工和生活,也带来工作所在地的生活方式,过去那种一致的生活方式就变得多样了,反映在年俗上,就不是原来的严格一致性。比如,有的村把早上吃年饭的习惯改到晚上了,尽管与传统相悖也还是将习俗改了。

四、主要年俗活动变迁的访谈调查

年俗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本文选择吃年饭、放鞭炮、守岁、拜年等主要年俗活动进行了访谈调查。

吃年饭是过年习俗中最重要的活动。在10位受访者中,大部分受访者所在村镇都是吃两餐年饭,第一餐年饭多在大年三十的前一两天,叫“挽年”饭,也有叫“款年”饭的,年三十晚上的年饭叫辞年饭或者团岁饭。据了解,也有村镇将年饭安排在腊月28日的。年俗的形成是自然的、多样的。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多村的年饭安排在早餐。现在,生活方式变化很大,特别是在城市工作多年的人,不适应很早起床准备年饭,要求年饭改在中午或者晚上吃,有些过去吃两餐年饭的村镇改为吃一餐年饭了。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大家有机会分享自家的年饭美食和团聚欢乐。这些变化从受访者的回复也得到了印证。

过去农村交通不便,山区、丘陵与湖区之间的交往少,有着“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的说法,不同村寨的年俗也有一定的差异。现在交通方便了,年俗差异也减小了,但还是有一些差异,在本次访谈中也得到了印证。

在本次访谈中,还针对放鞭炮和守岁两项主要年俗活动进行了访谈,如表2、表3所示。受访者认为,与过去相比,现在过年放鞭炮是多了,更加热闹喜庆,但噪声大,对环境也有污染。关于守岁习俗,受访者普遍认为应该坚持,但应该在午夜前结束。由此说明大家的环境意识和健康意识有所提升。

五、年俗变迁与感受的原因分析

关于年味的感受,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现在过年的年味比过去少了,也有受访者感觉现在的年味比过去强。至于年俗变迁和年味感受变淡的原因,有的认为是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变化了;也有人认为年轻人接触新鲜事物多了,思想在变化;也有人认为手机普及,玩手机抢红包多了,也影响年味的感受。具体如表4所示。

从上表的访谈和实际观察看,年俗变化和感觉年味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水平发展了,生活条件变好了,过去只有在过年期间才能吃到的好东西,平时都可以吃到。

(2)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变了,过去,鄱阳湖地区以农业或渔业为主,冬季农事渔事不多,大家时间忙年,现在很多人在城市工作,一年四季都在工作。

(3)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普及。据报道,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了13亿多户,手机用户普及率超过95%,也影响到大家对年味的感受。远在外地的人与家乡联系方便频繁了,借助网络媒体及时了解家乡信息,亲友相互联系多了,过年期间新习俗多了,给人感觉冲淡了传统年味。

六、结论与探讨

从以上文献考察、实地观察和访谈分析可以看出,过年是一种文化传统,对家庭、个人和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年俗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风情,是当地人们生活的历史结晶,应该得到保持和发扬。

年俗文化既有传统性,也具有时代性,同时,科技发展对当地年俗文化的演变也有显著的影响。当地政府应加强本地区年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引导年俗文化的改革和创新,倡导和创设健康、向上的年俗活动,在中小学开设包括年俗文化教育在内的乡土教育,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传播和分享优秀的年俗文化,防止盲目和过度植入现代元素,避免年俗活动失去其核心价值和基本面貌。同时,改造和剔除年俗文化中不健康的部分。在年俗改革的方式上,应以引导为主,不宜强制。

参考文献:

[1]尹伊君. 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J] 学术交流,2009年第11期.

[2]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刘铁梁. “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6期.

[4]王娟. 民俗学概论[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5]邢莉.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传承与文化精神[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篇5:年俗文化作文1000字

腊月,是迎春的前奏。

腊八粥,拉开了新年的序幕。唱着喜气洋洋的歌谣,有一个热闹的新年向我们走来。在沧海桑田的变化中,在历史长河的更替中。年俗文化也随这时代在变迁,但我们仍然固守的是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

走向大街,满满的一股年味。这边的糖果、干果。那边的窗花、对联,也伴随这阵阵叫卖声,年的气息在渐渐逼近。我也在期盼着它的到来。再看看挨家挨户,年货都办好了。有得忙活着整理,打扫屋里屋外的卫生。得精心的进行扫除。寓意则为想去除一年的晦气,来迎接来年的风调雨顺。打扫完后,贴窗花、贴对联儿。

伴随着腊月二十三小年的到来,人们请来灶王爷,预示着一年的红红火火。然后接着开始蒸肉、做菜、包饺子,准备着过年的食材。挨家挨户飘着阵阵年味的气息。一切都准备就绪,就等着年三十到来。心情也是无比的激动。人们开始放鞭炮,准备年夜饭。全家人坐在一桌,围着一桌饭菜,而孩子们欣喜的穿戴上新衣新帽,或者陪着伙伴们出去玩儿。一家人其乐融融,品尝着年夜饭。计划着未来的光景。等到十二点,最令人激动的事就是长辈们把准备好的红包分发给孩子们,虽然现在长大了,但这也是我最期望的事情。

年真正的`味道在于,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一声真挚的问候,家人的陪伴才是最真实的年的味道。即使大富大贵、山珍海味,都替代不了家带给的温暖。家是温柔的港湾。

年真正的味道在于我们对美好生活的体验和享受。年聊会了你向善。年让人趋向美。各地方区域的不同,年俗文化也各有千秋。但是年承载着多少亿人情感,带给人浓浓的家的味道和亲情的品味。无论今年、明年,还是以后的任何一年。伴我成长的是家乡浓烈的年味,有散发着年味的美好回忆,也有传统地域文化风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发源地。

篇6:年俗文化的作文800字

今日的民俗文化似北方树林的鸟儿一样难觅,它被汽车的鸣笛声堙没,它被各家各户紧闭的门锁住,它在点的时代渐渐消失了踪迹,我寻找着这冬日北方的候鸟,不经意间发现我鼻下萦绕着它纯朴的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除夕的夜晚,打破了冬夜的沉寂,爆竹声不断,烟花点缀着漆黑的夜空,屋内各家各户都吃着丰盛的年夜饭,共同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女人们索性不睡了,连夜包上好几盘的饺子,年纪稍大的带着像我这样补水的孩子在一旁叠金元宝,然后夜深了,四周爆竹声也似识趣,渐渐停止了,爱闹的孩子也累了,钻进了暖和的被绣着喜字的大红绸缎被子里,女人们不再拉家常,加紧了手中的活儿,桌上的老式摆钟静静的摇摆,桌前的老人用手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依旧叠着金元宝。

时间凌晨4点,爆竹声再次占领了整个乡村,女人们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将包的饺子送到了大铁锅里,拉着风箱,老人端着满钵的金元宝走到神像的贴纸前虔诚的跪下,手中用蜡烛引燃了钵中的金元宝,眼中闪烁着新年的喜悦,孩子们被爆竹声吵醒开始哭闹,大人们成群结伴各家各户串门拜年。

我是亲眼看过他们是怎么拜年的,走在前面的往往是家中的长子,手里捧着女人们连夜做好的饺子挨家挨户给村里的长辈拜年,他们少的三五人一群,多的十几人一伙,走进正屋,双膝跪下,两手作揖,然后寒暄几句,把饺子留下又前往下一家,4点多到7点多才渐渐不再有人来,孩子到爸爸妈妈手里,有的孩子稍大了,自己可以保存压岁钱,年纪小的孩子投向羡慕的目光,看着屋外的眼花默默地期待快快长大,自己保存压岁钱。

今日座座高楼平地起,一人一家小蜂室,下班回家后个子飞回各家后,大门紧闭不相往来,这就是城市化带给我们的。

篇7:年俗文化的作文700字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有些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窗花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甚至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的意思。

春节挂贴年画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篇8:摭谈镇江年俗信仰

那老百姓为何将春节称之为“过年”呢。因为在传说中, “年”是一种凶猛的怪兽, 形貌狰狞, 生性凶残, 每年冬尽春来时就会出来吃人, 让人谈“年”色变。后来大家逐渐掌握了它的活动规律, 发现其出没时间都在天黑以后, 至鸡鸣破晓。并且该怪兽一怕火光, 二怕红色, 三怕响声。为驱赶它们, 人们就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傍晚特地将肉放在自家门前, 大家自发地聚集在一起, 把拾来的柴禾堆积起来燃烧, 并将砍下的竹子投入火中, 让它发出“噼噼啪啪”的炸裂声, 前来叼肉的“年”看到通红的火焰和听到尖锐的炸响声, 立刻吓得四散逃命。至天明时, 人们会互致平安, 彼此祝贺。因为怪兽已逃遁, 过去的一年已成旧历, “过年”之说由此而来。

镇江人过春节, 坊间常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家家户户清洁盛装、拜谒尊长, 关爱儿童, 欢声笑语, 气象万新。汉族地区的春节活动从除夕开始直至农历正月十五。

一、除夕·守岁

除夕, 镇江民间俗称“三十晚上”, 为阴历一年的最后一天, 是去旧更新的意思。在镇江风俗中, 三十晚上的年夜饭有三道菜肴不能少。第一道菜为红烧鲤鱼, 寓意鲤鱼跳龙门, 人往高处走。经岁月荏苒, 现在人们则根据饮食需求, 换成鲢鱼、带鱼和扁鱼。一家人喜气洋洋围坐在餐桌旁, 喝酒吃菜但不吃鱼, 其说法为年年有余, 代代有余。过去还有生活的温饱问题, 因此也有年年都有鱼吃的含义;第二道菜是糖醋安豆头 (即豌豆苗) , 那种酸甜的感觉, 以及它的谐音则是祝福全家人在新年里生活甜甜蜜蜜, 安安稳稳, 说话做事头头是道, 吉祥平安;第三道菜为水芹菜, 又称“路路通”。其意为生活道路幸福长久, 锦绣前程畅通无阻, 万事就像水芹菜般地顺心顺意。这三道菜是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它成为了镇江年夜饭中一道独特的饮食风景。

镇江过去在吃年夜饭时, 还饮屠苏酒, 这是一种古老的防病习俗。相传这酒由汉末名医华佗配制, 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将其流传天下。据元代《至顺镇江志》载:屠苏酒“至元日取出, 置于酒尊, 合家饮之, 不病瘟疫”, 并且又说:“饮屠苏, 自年小者起。”也就是年长者退后饮酒, 让年少者先饮, 以祝贺家中少年正在一天天地茁壮成长。现在酒水虽已换成黄酒、葡萄酒和白酒等, 但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 每年都会让人触景生情, 感慨无限, 难怪宋代文学家苏辙在《除日》诗中感叹道:“年年最后饮屠苏, 不觉年来七十余。”

话至通夜守岁, 这一晚确实有不少人整夜不眠, 有的一家老小边吃边乐。吃长生果, 寓意长生不老;吃柿饼, 寓意事事如意;吃年糕, 寓意一年比一年“高”。玩乐的有电视、电脑、麻将、扑克、织中国结、打相思结等。镇江过去还高燃守岁烛, 家人汇聚在一起, 促膝畅叙笑谈, 坐以待旦。宋代《东京梦华录》中称:“除夕……士庶之家, 围炉而坐, 达旦不寐, 谓之守岁。”

到岁末子夜的钟声敲响时, 正守岁的家家户户便会点燃“爆竹”, 用震耳的冲天声响, 送旧年, 迎新春, 其爆竹发出的响声有“驱邪恶、保平安、图吉祥”之意。现今的镇江在“禁放区”内, 也常常在门前悬挂仿制的“烟花爆竹”, 或以录音机来播放爆竹的声响, 或击破众多的彩色气球, 以不断传来的炸响声作为爆竹替代品以求生活幸福安康。

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记胜》中说:“除夕之次, 夜子初交, 门外宝炬争辉, 玉珂竞响……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 遍乎朝野, 彻夜无停”, 景象甚为壮观。

此时镇江的另外一景, 就是有许多人家已成群结队地蜂拥到了金山寺烧香撞钟。因为在镇江众多的寺庙中,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故事, 已让金山寺变得家喻户晓。因此到了夜半的零时零分, 在金山寺表达心愿的“抢头香”和祈福“撞钟”活动, 也成为镇江人在守岁中的一个“传统节目”。

二、春节·祈愿

时至正月初一, 新年第一天到来, 家家户户都十分注重本地的传统年俗习惯, 在镇江有先吃红枣茶之风俗, 红枣茶热量大, 可补气养血、健脾益胃。在当地民风的枣茶中要放入红糖再吃, 有红红火火、甜蜜平安之意。倘若是生意人, 有早 (枣) 日发财、生意兴隆之意;如是新婚妇女, 有早 (枣) 生贵子之意;如还是个孩子, 有早 (枣) 日长大之意;如是年轻的小伙, 就有早 (枣) 入仕途之意。红枣茶成为了镇江人一种朴素的心理祈愿, 这浓厚的民俗底蕴, 可谓根深蒂固, 流传至今。

吃红枣茶也应了镇江另一句俗话, 叫做“早起三光, 晚起三慌。”即早起床可尽早地将屋内、屋前、屋外都清洁卫生干净;晚起床不免会手慌、脚慌, 心也慌。它借此告诉人们“一年之际在于春, 一天之际在于晨”的普通道理, 即做事要爽刮, 干净利落, 不要养成拖沓之习惯。

红枣茶喝过后, 开始吃糯米圆子, 有“一家人团团圆圆、生活圆圆满满”的意思, 用当地特产糯米粉做成的圆子香糯粘滑, 养脾暖胃。同时圆子也有“岁元”之意, 大家在新年的第一天团聚在一起, 既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团圆”的美好愿望, 也有“团结就是力量”等深刻内涵。圆子的馅心有脂油白糖、枣泥、豆沙、肉馅等多种, 深受人们喜爱。

春节在家中扫地, 镇江也有说法。那就是扫帚一定要由外向内扫, 灰尘等垃圾更不能倒掉, 财气不能外露。要看护好家中的财气, 一点点地归拢在屋内, 以示聚财。

正月初一的午饭, 不再新做, 而是吃除夕夜的菜肴, 这叫“隔年陈”, 这有“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寓意着生活的丰裕, 一年到头有余粮, 也表现了家给户足、年年有余的美好生活景象。

此外, 还有家家贴春联、挂年画的习俗。春联多用大红纸书写, 佳节来临, 大街小巷会有很多鲜红的春联, 和驱邪纳福的吉祥年画, 显示了一派别有趣味的盎然春色。大红春联, 红彤彤的颜色既增添了节日的欢乐喜气, 也是为了将“年”这个传说中的怪兽吓跑。春联, 源于周代的桃符, 真正普及始于明代,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元日》诗中写道“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就反映了家家户户换上新桃符的节日盛况;挂年画是人们在新年装饰门户、表达心愿、祈求福运的一种地方民间风俗和信仰,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乡土气味。年画源于尧舜时期的“门神画”, 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之“年画”, 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祇信仰逐渐发展成祈福禳灾、吉祥喜庆的年俗, 其中包蕴了鲜明的地域文化个性和民间习俗精神。因此, 贴春联、挂年画已成为人们在春节辞旧迎新、驱邪接福、拥抱春天的一项自发的特色活动。

三、拜年·风情

春节相互拜年祝福, 是春节重要风俗之一, 它与除夕的年夜饭一样“年味”十足。大年初一一大早, 首先在家或出门拜高堂尊长, 尊卑长幼依次相拜, 对辈分高的要行礼, 对孩童要给压岁钱。晚辈给长辈拜年包含着感恩的情意, 长辈对晚辈关爱蕴蓄着血脉的亲情。即使平时不太往来的亲戚, 春节期间也要上门拜年, 以示没有忘怀。如果没有拜年, 即应对了镇江的“不来拜年, 不认往来”之说。

大年初二, 开始拜会朋友, 大街小巷, 车水马龙, 走门串户, 笑声朗朗, 大家互致问候, 男女老幼尽情欢娱。在彼此的祝福声中, 相互拉近距离, 增进感情, 到处充满了万象回春、欢乐融融的气氛。

此外, 短信拜年、电话拜年、贺卡拜年、鲜花拜年、电子邮件拜年、视频拜年等也是不亦乐乎。它们突出了春节的习俗礼规, 也体现了伦理价值观和道德修养在特定时期内的精神养护。

春节时, 镇江还有请春酒之俗, 直至元宵节, 民间称“请春卮”。“卮”, 是酒杯的意思。春卮大多以咸鱼、咸鸭、咸肉等腊制品为主, 镇江有“六碗八碟”之说。旧时, 请春酒均要发送请帖, 其“酒意”是想利用年头空闲, 与朋友互通往来, 加深了解, 增进友谊, 联络感情。唐代镇江诗人许浑有“且卖湖田酿春酒, 与君书剑是生涯”的诗句。据记载“请春卮”也有延迟到正月尾的, 现在镇江的“请春酒”习俗仍然存在。

同时, 镇江所辖的各乡镇会涌现不少气氛热烈、场面壮观的唱麒麟、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等民间绝活, 这些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传统民间文艺活动, 其喜庆形式自不待言。而据《镇江要览》记述, 晚清至建国初期, 镇江西区在春节尚有“骑驴上金山”之民俗。在西津古渡处, 骑上儒雅的毛驴, 从建于宋元时期的“五十三坡”出发, 一晃一悠地穿过我国保存惟一完好、年代最久的元代“昭关过街石塔”, 沿小码头长街, 经金山河, 就来到了建于东晋的金山寺。在狭长的长街上, 沿途人流自是熙攘不息, 但骑着毛驴游逛, 其心境却也非常快活。更有引导力的是, 镇江有“上金山, 挖金子”之说, 金山有“金”可挖, 你说谁还不带上一家老小趋之若鹜呢。此情此景, 又可称为镇江独特的年俗之一。

而有着鲜明地域特点的是正月初五“财神日”, 这是财神菩萨的生日, 俗称“五路财神日”。民间有“东路招财, 西路进宝, 南路利市, 北路纳珍, 中路玄坛”之说。这天要放鞭炮, 说喜话, 讨喜钱, 祝福主家财运亨通。镇江现还留有商家老板请雇员、工匠吃“财神酒”的习俗。如果老板把打工者请到首座, 那就是这位打工者最后的晚餐, 下一步就得自寻出路到其他地方找工作了, 因此, “财神酒”成为老板对你个人工作的一个全年总结。镇江商界由此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到财神酒, 心里直发抖, 若是请上座, 卷起铺盖走。”你看是不是很幽默呢。

四、元宵·闹灯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 镇江有“元宵灯节”之习俗, 也称“上元灯火”。所谓上元, 即元宵是岁首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年明月打头圆”, 所以叫做“上元”。

元宵上灯之风俗始于汉代。汉明帝永平年间, 由于提倡佛法, 明令上元时寺院必须张灯祭祀天帝, 祈求佛祖佑福, 皇帝要亲往寺院燃灯以示虔诚。大街小巷, 士族庶民, 一律悬灯结彩, 歌舞游乐。天边明月升起, 地上灯火辉煌, 由此蔚然成风, 形成民间习俗。

镇江在正月初八以后, 就有灯彩在大街上出售, 有福虎灯、神龙灯、金蛇灯、免儿灯、西瓜灯、荷花灯、水漫金山灯、唐僧取经灯、鲤鱼灯、金鱼灯、绣球灯、花篮灯、走马灯等, 应有尽有, 争奇斗艳。据元代《至顺镇江志》载:“上元张灯, 两浙大抵以琉璃灯为贵, 京口多以剪纸为之, 以门女工之织巧。”上灯之日, 镇江到处华灯竞放, 耀眼夺目, 灯火好似游龙, 彻夜不灭, 人们载歌载舞, 焰火喷发, 万众围观, 喧闹达旦, 形成了“火树银花满街舞, 箫鼓喧阗到天明”的灯节景象。

此外, 镇江的城乡中还有送灯的习俗。所谓送灯, 就是姑娘新婚出嫁的第一年, 娘家要送灯给女儿, 一般是麒麟送子灯、状元灯、鱼灯、荷花灯。麒麟送子灯是祝福姑娘婚后早生贵子, 人丁兴旺。因传说中的麒麟是仁兽, 能为人们带来子嗣;状元灯, 表示姑娘已有了小孩, 预祝孩子长大后能有状元般的好成绩, 为姑娘家争光;鱼灯, 取意吉庆有余, 年年有余, 因为鱼在中华文化中有富贵多福的美好寓意;荷花灯象征了家庭生活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 也表达出家庭团结一心、事业奋发有为的美好祈愿。按照镇江人所讲的俗语, 也就叫做“图个顺序”。

镇江的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一日或十三日为上灯日, 正月十八日或二十日为落灯日。上灯日食俗吃圆子, 落灯日食俗吃面条, 因而镇江又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说。南宋诗人姜白石在《咏元宵》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 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圆子。

圆子即元宵, 又称汤圆, 它像一轮明月漂在碗里, 天上月圆, 家人团圆, 象征着合家团圆, 称心如意;面条象征着前程远大, 健康长寿, 好运长久不断。

因为圆子最初是在元宵节时才上市供应, 久而久之, 人们习惯称之“元宵”。民国初年, 袁世凯篡政, “元宵”有“袁世凯被消灭”的谐音之嫌。为避讳, 1913年他下令禁止称“元宵”, 改叫“汤圆”。民间有打油诗说得好:“诗吟圆子溯前朝, 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 沿街不许喊元宵。”可笑的是, 袁世凯倒台后, 民间又恢复称之“元宵”。

镇江在元宵节还有猜灯谜的习俗。灯谜最早由谜语发展而来, 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谜语悬之于灯, 供人猜射, 始于南宋。猜灯谜十分流行已至明清。元宵灯谜, 上自天文, 下至地理, 经史辞赋, 现代知识, 包罗无遗, 气象万千, 它富于讥谏、规戒、诙谐、笑谑, 是一种文艺游戏。其隐头藏语之形式, 没有一定文化修养和灵性的人, 难易猜射, 因而它往往博得众人引颈驻足, 其中奥秘煞是神奇。

篇9:浅谈中国动画片中的“年俗文化”

[关键词]年俗文化动画动漫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产业

走向“年俗文化”,保留那些文化魅力的精粹,让那些植根于历史深处的充满了吉庆、吉祥、平安、和睦、兴旺、发财、富贵、长寿的祈福话语“放肆”流行。这些文化十足的年文化是永远的民族认同的东西,是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东西。那些不断加深的民族情感和家庭亲情的情结,是用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不断发扬广大的真情实感。

“年俗文化”则是提升了这样的感情,是可以用繁多的方式体现的文化情绪。而动漫的火爆则正以一种新型文化——“动漫文化”的形式融入我们的生活。将“年俗文化”植入动画片,就是把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新型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对我们的社会文明、生活娱乐、经济产业、文化传承都是十分重要必须的。

一、“年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唐诗中“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每年数亿万计的春节人流涌动已成为当代中国一大民俗景观。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的传承历史,在中国民间有着广泛的流传与记载,而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

仅从年节时间上看,西方人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冲国的旧历年(现称春节)则是从腊八粥开始,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才画上句号,加起来得四十天时间。春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环境下,是最隆重的节日,在整个节日期间处处都有节日文化、传说故事,更有除夕和初一、正月十五两个高潮。传统的春节,有关于“年”兽、万年创建历法、熬年守岁、贴春联、赏冰灯等各种传说有扫尘、春联、门画、倒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看大戏、闹元宵等习俗:有腊八粥、年糕、饺子、元宵、春饼等食俗:还有大年初一不扫地、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万事如意等风俗。这些林林总总、枝枝蔓蔓的讲究,以其悠远而深刻的人文矿藏,与丰厚的民俗积淀形成了文化含量庞大的年俗文化,并且担负起了文化的功能:一是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年轮的结:二是祭祀,祈盼人生幸福:三是宗亲礼仪往来,找到个人定位则是文化娱乐,体味生活之乐。年俗文化历经几千年,质是不变的,这个质就是源于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假如春节没有了腊八、除夕、初一、正月十五。这还是过年吗?春节年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年俗文化”素材的动画片能够完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文化是动画片的灵魂,“年俗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又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以“年俗文化”为素材的动画片理应成为中国动画的主体,并完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首先,“年俗文化”承载着中国人的凝聚力。就历史和社会文化而言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基础。它凝聚了十几亿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动画片的受众群体多以青少年为主,从教育与宣传角度讲,以“年俗文化”为背景素材的动画片可以起到教育下一代和传扬中华传统文化之作用。

其次,“年俗文化”在中国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在春节期间,中国各地乃至世界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在欢欢乐乐地过年。欢度春节已经成为十几亿人民共同的中心话题。以“年俗文化”为素材的动画片可以借力其深远的文化魅力和广泛的影响面,提升动画片的品味,扩大受众群体范围。

再次,“年俗文化”浓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的春节“年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着一个民族的风格,凸显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展示着一个民族的追求,其蕴含的文化含义,表现了中国人的传统伦理思想。以“年俗文化”为素材的动画片可以广为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使中国的动画片能够尽早走向世界。

最后,给“年俗文化”赋予现代色彩可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年俗文化”为素材,使用现代制作手段完成的动画片,可以为中华传统的文化添光加彩,对“年俗文化”中的故事传说改编的动画片,加之现代思想理念,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同时,“年俗文化”的传统思想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其传统内涵的传承与扩展,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不仅在文化建设上具有正向与健康的意义,就是从动漫产业角度考量,也是难得的商机,充分利用人们对年文化的消费心理,取得良好的收益。

三、“年俗文化”载体是打造中国动画片世界品牌的突破口

中国动画要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动画强国,就必须打造中国的动画品牌。从中国动画分析,技术早已不是问题,动画的文化原创、艺术原创仍是动画的生命和灵魂。有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年俗文化”为动画片制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同时,中国“年文化”正深度影响着世界,为中国动画确立世界品牌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中国的“年俗文化”正在打动着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着“过中国年”,正儿八经地学起了中国过年习俗,人们日益将春节看做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它蕴含的传统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对中国“年俗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挖掘、整理,以动画形式包装推向世界,可以使之成为世界文化品牌。

“年俗文化”是“和文化”的最大载体。春节民俗所传达的亲情、和善、关爱的情感,全人类都是共通的。祭祀、抢新衣、请祖先、给老人拜年,这些春节习俗表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尊重传统、注重和谐秩序的思想。

中国正在倡导创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而“和”就是指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年俗文化”正是“和文化”最大的载体。

以“年俗文化”为背景创作的动画片是反映“和文化”精神内涵的最好表现形式,应该并且有条件得到全世界的认同。为中国动画走向世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了一条出路。

四、“年俗文化”中有诸多可资挖掘的动画形象

“年俗文化”品种繁多内涵丰富。包括生肖文化、春节民间传说故事、年节饮食文化、春节传统服装、民俗礼仪文化、中华神秘文化(如儒家、道家与日神、酒神、财神信仰)等。仅生肖文化中就有:“生肖五行”、“生肖故事”、“生肖艺术”、“生肖成语”、“生肖趣闻”等等均可挖掘作为动画形象的角色素材。

以“年俗文化”为形象挖掘动画角色。应该说中国“年俗文化”中包容着深厚的创作该说中国“年俗文化”中包容着深厚的创作理念、创作过程和创作形式,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也是很完整的参照,对于动画形象的创作也是如此,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动画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影视艺术形象,它通过一系列后续产品的开发会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以生肖作为动画形象,在以挖掘“鼠咬天开、牛耕年丰、虎为山君、玉兔为月、鱼龙混杂、蛇称小龙、马到成功、羊致清和、金猴神通、鸡有五德、狗亦图腾、肥猪拱门”等包容中国年文化的动画角色:以年俗服装、年俗礼仪、年俗传说、年俗饮食等为题材的动画形象,传承了中华悠久的文化理念。同时这些动画形象的挖掘极易形成动画产业的产品衍生。开发诸如生肖服、生肖帽:贯以动画形象的年节食品、日用品等,这些既可以传扬中华民族文化、丰富节日氛围,又可以拉动经济获取收益。

五、“动漫文化”需要“年俗文化”的支撑

动漫的灵魂是文化,离开文化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而“年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如果没有“年俗文化”的介入,动漫文化将会黯然失色。“年俗文化”的丰富多采、流传深广,以及其独有的民间魅力是动漫文化的重要支撑。

“年俗文化”丰富的内涵可资“动漫文化”采纳吸收。年俗文化中涉及到民间传说、服饰、饮食、风俗、祭祖、礼仪、装饰布置等,是动漫文化的重要素材。

“年俗文化”形式可资“动漫文化”借鉴。在年俗文化中众多的艺术形式诸如年画、春联、剪纸、戏曲等,是动漫文化可资采纳和借鉴的艺术形式。

“年俗文化”伦理思想是支撑“动漫文化”的根基。在“年俗文化”中颂扬着中华传统的文化理念和伦理思想,在众多年俗礼仪、节日活动中无不透出中国人的孝道、中庸、和气等传统思想,这些是动漫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哲学思想基础。

上一篇:我有三个存钱罐作文下一篇:道路桥梁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