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术操作考核表

2024-04-27

骨髓穿刺术操作考核表(精选6篇)

篇1:骨髓穿刺术操作考核表

骨髓穿刺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成绩:

监考老师:

日期: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扣分及原因

适应症

(8分)

1.抽取骨髓液,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等的检查。2.用于了解某些

各2分

恶性肿瘤是否存在骨髓转移。3.用于病原微生物的监测。

4.紧急情况下作为液体输注途径。

禁忌症

(6分)

1.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或出血性疾病活动性出血时。2.血小板

各2分

重度减低伴显著出血倾向时。3.穿刺部位皮肤、皮下组织感染。

准备

(28分)

医生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

3分

患儿准备:向患儿家长讲明穿刺的目的、必要性,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常见并发症,并签知情同意书。查“凝血四项”。术前测血压、脉搏。

6分

用物准备:骨髓穿刺包、无菌手套、注射器、利多卡因、载玻片、推片、持物钳、砂轮、碘酒、棉签。

5分

穿刺点部位:

1.髂前上棘穿刺点:髂前上棘后1~2cm处。

2分

2.髂后上棘穿刺点: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2分

3.胸骨穿刺点:胸骨柄、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部位.2分

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消毒局部皮肤3遍,直径15cm。

2分

麻醉:铺无菌洞巾;术者与助手核对麻药无误;用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3ml;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皮肤、皮下和骨膜麻醉。

6分

骨髓穿刺

(42分)

1.穿刺:操作者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针与骨面垂直刺入。当穿刺针针尖接触坚硬的骨质后,沿穿刺针的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穿刺针,并向前推进,缓缓刺入骨质.10分

2.抽取骨髓液:

拔出穿刺针针芯,接上干燥的20ml注射器,用适当的力量抽取骨髓液,抽取的骨髓液一般为0.1~0.2ml。

10分

3.涂片:将20ml注射器水平移至载玻片上方,迅速将骨髓液滴在载玻片上,助手立即制备骨髓液涂片数张。

8分

4.加压固定: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加压固定。

8分

5正确涂片,制备血涂片2-3张一并送检。

6分

终末质量(8分)

1.协助病人卧床休息。2.定位准确,手法正确,操作熟练,各2分

穿刺抽液成功。3.整理用物,及时送检标本。4.准确及时记录穿刺过程。

注意

事项

(8分)

1.严格掌握骨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熟练,尽量缩短全过程。

2分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分

3.胸骨穿刺时勿用力过猛,以防穿透胸骨壁,髂嵴穿刺,不能用力过猛,以免负压过大使血窦破裂,导致骨髓液稀释。

2分

4.推制涂片要求:干净、整齐、迅速

2分

总分

(100分)

篇2:骨髓穿刺术操作考核表

(黎凤萍 李彩霞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2009医学检验2班;指导老师: 刘文国)

[摘要] 目的探讨骨髓穿刺术的形态学定位方法。方法

在人体标本或活体上进行观测以探寻较为准确及简便的骨髓穿刺定位方法。结果

对临床上常用的五个穿刺部位进行形态学的观察与测量获得相关数据。结论

骨髓穿刺术的关键在于如何快而准地进行定位,若定位能够快而准地选好,将为诊断、治疗带来莫大的帮助。

[关键词]

骨髓;穿刺术;定位

骨髓是各类免疫细胞和血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骨髓穿刺术是采集骨髓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其适应证为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不明原因的血细胞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也可进行血液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分析和干细胞功能、病原生物学的检查等,从而了解骨髓的造血功能诊断疾病。骨髓穿刺术是获取骨髓的一种关键性的诊疗技术,骨髓穿刺点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穿刺的成败,故穿刺点的形态学定位研究具有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

材料:人体骨骼标本20副,人体标本6具,人体活体10人,手术器械若干,游标卡尺;方法:选定穿刺部位,通过观察定位及距离测量以获得穿刺点的准确定位方法。结果

我们就临床上常用的骨髓穿刺部位,通过对标本、活体进行观察和测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观测比较、测量和分析,获得了相关数据和结论。

临床上,常选用以下5个部位进行骨髓穿刺:髂后上棘,髂前上棘,胸骨,腰椎棘突,胫骨上端内则。其中髂后上棘是最常用的穿刺位点,我们根据现时的医学发展情况及医生诊断的需要,重点对髂后上棘进行了研究。

2.1 髂后上棘 取标本侧卧位,在标本剖开前使之双腿向胸部弯曲,使其腰骶部位向后突出,髂后上棘充分显露。用游标卡尺量得髂后上棘到骶骨中线的距离为30mm;然后把标本的臀部、腰部后背下方的皮肤,肌肉剖开找到髂骨的精确位点,作上标记,同时找到椎骨棘突,用卡尺量得到在骶骨正中脊至髂后上棘处水平距离为44.82mm。由于在活体上有皮肤和肌肉,所以有时难以确定骶骨正中棘的部位,也可以触摸腰椎,用卡尺量度第五腰椎垂直向下34.18mm处也就是骶骨正中棘与髂后上棘连线的交点。

对于肥胖者,可用手指循髂脊轮廓在骶椎两侧触知或从患者头部10°角水下方向观察,髂后上棘是最低的一个区域,在该区找最低点,可触摸髂后上棘[1]。

[2][1]髂后上棘骨质较薄,骨髓腔大,髓液较丰富,比较容易刺入,安全性大,而且在患者背部进行取样,患者不易恐慌。

2.2 髂前上棘

取仰卧位(如有腹水或异常肿大脏器可以半侧仰卧[3]),双手指交叉放于头部枕骨下,暴露脐下至骶骨联合上段皮肤,操作时医生应双手夹住髂骨[4],穿刺位点在髂前上棘顶端后约10mm较平坦处[1],或者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

另外,有的患者有大量腹腔积液,肝脾极度肿大,这类患者不应选用该部位,明显腹胀者会因穿刺针内滑在穿入腹腔的危险[5]。

该位点较硬,细胞增生度低,医生穿刺时稍为费力[1],而髂前上棘后10-20mm处的骨面较为平坦,易于固定,操作方便。所以临床上常在髂前上棘后10-20mm进行穿刺,从而降低了手术的危险性。

2.3 胸骨

取仰卧位并将胸部用枕头稍垫高10°—15°,患者头稍后仰,充分暴露胸骨[3]。快速查找胸骨穿刺点有以下三种方法:

1、胸骨角正中部位上15mm处;

2、第二或第三肋骨间水平面上5mm~10mm处(或胸骨凹下10mm处)[6];

3、胸骨柄

[6]与胸骨体相接处稍下方正中线上。

选择此部位胸骨较薄,骨髓细胞增生旺盛[7],骨髓丰富,易于固定[3],皮下组织少,压迫容易止血,但该部位距心脏和大血管较近,具有一定的危险性[7]。当其他部位穿刺结果不理想时,仍可考虑胸骨穿刺。

2.4 腰椎棘突

患者反坐于背靠椅上,双臂交叉放在椅背上,把枕头放在双臂上,使上身向前弯曲,背部尽量向后突,使棘突暴露得更加清楚。另外一种方法是使患者左侧卧,右臂抱着双腿,使腰椎明显暴露[1]。可选择第三、四腰椎棘突进行穿刺,选用棘突体而不用棘突尖。

选择这个部位的优点在于患者能够感觉的疼痛较少,但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大多数小孩的脊突端小而不要容易固定,部分成年人脊突尖硬不易刺入。

2.5 胫骨

取仰卧位并固定下肢,选定胫骨粗隆水平向下10mm稍内侧垂直刺入。因为胫骨骨质会随年龄增长变得坚厚,而且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所代替变成黄骨髓,从而失去造血功能[1],其中造血组织亦趋减少。所以胫骨穿刺只适用于2岁以下的儿童[2]。讨论

骨髓穿刺技术以及骨髓标本的采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骨髓细胞学诊断的结论和效果。这点对血液病及其他病理改变诊断至关重要。在穿刺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因患者的个体差异、年龄、胖瘦、心理耐受性配合程度、患者扁骨的厚薄及三维立体角度、患者的疾病性质、施术者的经验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医生只有术前对患者本身所带有的疾病进行综合的考虑,研究才能选取最恰当的定位位点。对解剖结构的掌握熟练是每一们穿刺医生的基本要求,人体的骨质硬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不同的个体相同的骨构大小不尽相同,每一个穿刺点的骨髓腔大小也有很大差别。

很多时候,患者的心理因素更是影响手术进行、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术前医生可对患者做适量的心理辅导,说明其必要性和安全性,解除顾虑和不必要的紧张心理。选择棘突和髂后上棘的穿刺点,患者不能看到穿刺所用的医疗器械及穿刺操作过程,可减少其心理恐慌,此处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穿刺部位。

骨髓穿刺术是临床上一项既常用又十分重要的技术,也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技术。骨髓穿刺术定位的技巧性很高。经过这次学术基金的研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骨髓穿刺的整个过程中,骨髓穿刺的具体定位是最为关键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只有清楚认识人体的解剖位置,加之不断在临床上进行反复骨髓穿刺术的练习,才能取得骨髓穿刺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钟振宇 骨髓穿刺序程解析 淮海医药 2003年6月第21卷第3期 P197; [2] 唐宏 如何提高骨髓穿刺成功率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1月第14卷第1期

(旬刊)P120;

[3] 窦洪渠 雷霆 骨髓穿刺方法改进56例报告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1年9月第 16卷第3期 P106;

[4] 郑潇潇 郑维扬 江千里 徐波儿 何美蓉 孟卫东 “五字诀”优化骨髓穿刺

培训体系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3月 第1期 P81;

[5] 张军 骨髓穿刺200例临床分析 实用医技杂志 2009年6月第16卷 第6期

P479;

[6] 徐强 王丽红 5ml注射器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40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年1月第12卷第1期 P17;

[7] 彭楚明 肖灿辉 肖琴 苏咏泉 一次性注射针头在老年人胸骨骨髓穿刺中的

应用 中国医学工程 2006年6月第14卷第3期 P303;

[8] 李有国 艾玲 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做婴幼儿胸骨骨髓穿刺50例 新乡医学院

篇3:如何提高骨髓穿刺的成功率

作为骨髓形态学检查的前提,成功的骨髓穿刺对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是十分重要的。许多医生,尤其是那些工作多年的医务工作者对这样的探究可能是不屑一顾的,因为他们没能弄清从骨髓中抽出东西和成功的骨髓穿刺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1 骨髓穿刺成功的标准

一般来说,如果骨髓液中有明显的骨髓小粒,镜检时能见到一定量的巨核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以及幼红、幼粒细胞等骨髓特有细胞时,即可认为取材满意[1]。另一方面是观察骨髓涂片上细胞的数量,如果能达到增生活跃的程度,也可以认为取材较好。但这两种判别方法有其局限性,也就是说见到髓粒的未必没有稀释,增生不良的骨髓也未必就不是成功的穿刺,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上也有些医师以穿刺过程是否顺利来判断是否成功,所谓的顺利就是顺利地从骨髓抽出了东西,但临床中却经常能碰到与血液变化不相应的低增生骨髓。

2 穿刺环境

临床仅有极少数的患者在病床上完成骨髓穿刺,多数患者可以选择一个环境比较安静、有专门的穿刺工作台的操作室内完成,安静的环境对患者和操作者都能减轻心理压力。围观在穿刺不顺利时,更易使操作者产生焦躁情绪,不利于穿刺进一步完成。

3 穿刺部位选择

髂骨的前棘和后棘是最常见的穿刺部位,但髂后上棘因皮质薄、髓腔大,且能避开患者视觉减轻心理压力而首选。但在肥胖者,因脂肪堆积,且麻醉后使软组织厚度增大,超过或接近穿刺针的使用长度,使穿刺不易成功。笔者掌握的原则是瘦人穿髂后,胖者多选髂前,1岁以下小儿多选胫骨。穿刺部位不同,取材可能有明显差异[2]。髂前穿刺的要点是穿刺点要选得较靠后,进针高度应与髂骨的斜面大致一致,因髂棘的下行移行处皮质厚,髂腔小,进髂后针尖斜面贴骨易造成稀释。还要指出的是有的医生将多次多部位穿刺理解为在髂骨多次穿刺,这实际上不够全面、准确,多部位实际还包含有不同的骨骼穿刺,如胸骨、棘突,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尤其如此。

4 穿刺麻醉

在选定的穿刺点先进行皮肤麻醉,继而推至骨膜,以能感到明显抵触感,推入2%的利多卡因约0.5 m L即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操作者多点麻醉或多量推药,实属不必,通过麻醉进一步明确了穿刺点的深度,如果不能触及骨膜,须另选他处穿刺骨髓。

5 穿刺的技巧

(1) 进针点。笔者通常是在消毒前即用指甲在进针处压一十字交叉,以免戴手套后感觉迟钝选择穿刺点不易,尤其在肥胖者。

(2) 进针时要全神贯注于穿刺者手上,除了骨质疏松或骨质硬化,多能感到落空感,此时再进针3 mm~5 mm即可,用针管抽出。为什么不一入髓即抽呢?因为骨髓活检显示近皮质部位的骨髓增生程度较低。

(3) 抽取力量不宜过大,宜先小,抽不出再大,用力过猛则易致抽吸过多而稀释。

(4) 抽吸针大小要合适。现在的一次性骨穿包抽吸针大小悬殊,小则5 m L,大至20 m L,因制片只需0.2~0.5 m L骨髓即可。笔者以为10 m L较好,在兼顾抽吸量的同时也兼顾到了抽吸力,同时也较灵巧。

(5) 进针时针芯要固定或用纱布包实,或手不能碰及针芯,针芯活动后退,使骨渣进入针内,也会使骨髓稀释。

(7) 针的乳突要置于下方,这样抽出的骨髓较易推出,很多操作者根本没意识到此点,尤其使用大型号注射器时更易造成稀释。

6 制片

抽取的骨髓常规应推到一斜放的玻片上,让过多血液成分流去,剩所留髓粒制片,这样虽不能准确反映骨髓增生程度,但对于判定骨髓细胞成分还是很有帮助的。

勿在已凝固骨髓液上蘸取骨髓,因凝固纤维蛋白会网络大量的有核细胞,造成稀释假象,这也是临床偶尔见到同一次骨穿增生差异大,或无灶状代偿性增生疾病近期骨髓增生明显差异的原因。

7 染色

相对于过深和偏碱的染色,较浅和偏酸的染色更易判断细胞的成分,也使阅片者在视觉上更愉悦。

骨髓穿刺对血液病工作者来说确属雕虫小技,但能很好地感悟此项操作的人并不多,有经验的医生,不但获得良好涂片的概率高,而且通过穿刺过程对疾病也会有大致的方向性判断。

参考文献

[1]卢兴国.骨髓细胞学和病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59.

篇4:骨髓穿刺不可怕

为什么要做骨穿

明确诊断 白血病包括十几种类型,预后差别很大,治疗也有所不同。仅靠外周静脉血检查无法准确分型,骨穿检查是最佳手段。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诊断,骨穿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不明原因的骨转移癌,骨穿可能获得肿瘤细胞,从而明确诊断。

疾病分期 惡性淋巴瘤常侵犯骨髓,甚至并发白血病,提示肿瘤已进入晚期。为了准确确定其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应该在首次治疗前常规行骨穿检查。

疗效判断在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恶性淋巴瘤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多部位、多次进行骨穿检查。通过动态观察骨髓状况,及时判断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确保治疗安全在肿瘤放化疗的过程中,骨穿能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骨髓功能。化疗时依据骨髓增生程度酌情给药,以把握最佳时机和确保用药安全。放疗时,如果病人白细胞等指标持续低下,要根据骨髓状态调整剂量。

骨穿非常方便安全

很多病人觉得骨穿是件很恐怖的事情,其实不然。骨穿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一般是在髂骨前(或后)上嵴或胸骨部位,局部注射少量麻药,用骨穿针抽取一小滴骨髓组织就可以了。一个熟练的医生操作骨穿的全部过程,也不过几分钟。抽出骨髓后,病人可以马上起床活动。

篇5:执业医师操作技能——胸腔穿刺术

第五章 基本操作技能——胸腔穿刺术 胸腔穿刺术

一、适应证:

1.诊断 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可作诊断性穿刺,作胸水涂片、培养、细胞学和生化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2.治疗 胸腔大量积液、气胸产生压迫症状,可抽液或抽气以减压;急性脓胸或恶性肿瘤侵及胸膜引起起积液,可抽液或注入药物。

二、胸膜腔积液的X线表现:

当胸腔积液量达0.3-0.5L时,胸部X线检查显示肋膈角变钝。

随着胸腔积液增多,肋膈角消失,显示一凹面向上,外侧高内侧低的弧形积液影。

大量胸腔积液时,整个患侧胸部呈致密影,纵膈和气管被推向健侧。局限包裹性积液可发生于胸腔任何部位。肺底积液时显示一侧膈肌明显升高或胃底气泡影与肺下缘之间明显加宽。在胸部X线片与胸腔积液量判断:胸腔积液在第4前肋间以下称为少量胸腔积液;第 中国最大的执业医师考试论坛 http:/// 友情提供!

4前肋与第2肋之间属于中等量胸腔积液;积液位于第2前肋以上为大量胸腔积液。

三、操作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

2.与病人及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签字。

3.器具:消毒用具(无菌纱块、碘伏、消毒棉签)、标本送检试管、无菌胸腔穿刺包、无菌胸腔引流管及引流瓶、手套、洞巾、注射器及胶布。

4.操作者戴无菌帽、口罩。

中国最大的执业医师考试论坛 http:/// 友情提供!

四、操作方法:

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自然呼吸。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2.穿刺点可行超声波定位,或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较多时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胸透或B型超声检查确定穿刺方向与深度,以确保穿刺成功。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气胸病人选择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

3.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覆盖消毒洞巾。

4.选下一肋骨的上缘为穿刺点,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先注射皮下出现皮肤橘皮样皮丘改变,然后自皮至胸膜层进行逐次麻醉。

中国最大的执业医师考试论坛 http:/// 友情提供!

5.术者以左手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在局麻部位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明已穿入胸膜腔。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穿刺针可应用三通穿刺针或较粗的长针后接胶皮管,穿刺前应关闭三通针,先将胶皮管用止血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穿入胸膜腔后再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或松开胶皮管止血钳,抽取胸腔积液。

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接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进入胸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胸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尔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弯盘,记量或送检。

6.抽液结束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中国最大的执业医师考试论坛 http:/// 友情提供!

五、术后处理

1.术后嘱病人卧位或半卧位休息半小时,测血压并观察病情有无变化。

2.根据临床需要填写检验单,分送标本。

3.清洁器械及操作场所。

4.做好穿刺记录。

六、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

2.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反应;或出现持续性咳嗽、气短等现象,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或进行对症处理。

3.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以防一次大量迅速抽液后出现复张后肺水肿;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尽。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瘤细胞,为提高阳性检出率至少需100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5.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刺破膈肌损伤腹腔脏器。进针部位沿肋骨上缘以免损伤肋间血管。

6.恶性胸腔积液,可注射抗肿瘤药或硬化剂诱发化学性胞膜炎,促使脏层与壁层胸膜粘连,闭合胸腔,防止胸液重新积聚。

【考官提醒】

考试时需要说的:

篇6:骨髓穿刺不可怕  

为什么要做骨穿

明确诊断 白血病包括十几种类型,预后差别很大,治疗也有所不同。仅靠外周静脉血检查无法准确分型,骨穿检查是最佳手段。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诊断,骨穿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不明原因的骨转移癌,骨穿可能获得肿瘤细胞,从而明确诊断。

疾病分期恶性淋巴瘤常侵犯骨髓,甚至并发白血病,提示肿瘤已进入晚期。为了准确确定其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应该在首次治疗前常规行骨穿检查。

疗效判断在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恶性淋巴瘤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多部位、多次进行骨穿检查。通过动态观察骨髓状况,可以及时判断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确保治疗安全在肿瘤放化疗的过程中,骨穿能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骨髓功能。化疗时,要依据骨髓增生程度酌情给药,以把握最佳时机和确保用药安全。放疗时,如果病人白细胞等指标持续低下,要根据骨髓状态调整剂量。

骨穿非常方便安全

很多病人觉得骨穿是件很恐怖的事情,其实不然。骨穿的方法很简单,一般是在髂骨前(或后)上嵴或胸骨部位,局部注射少量麻药,用骨穿针抽取一小滴骨髓组织就可以了。一个熟练的医生操作骨穿的全部过程,也不过几分钟。抽出骨髓后,病人可以马上起床活动。

有的病人觉得骨穿会损伤“元气”,这也是一种误解。正常人的骨髓造血组织平均有2600克,每次骨髓穿刺抽取的量仅0.2-0.3克,加之骨髓是人体再生能力很强的组织,抽了以后会很快生成,所以对病人健康没有任何损伤,也不会引起远期损伤。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骨髓穿刺术操作考核表】相关文章:

骨髓穿刺健康教育04-23

腰椎穿刺术操作规范05-16

静脉穿刺技术操作流程12-26

无痛静脉穿刺操作体会09-10

骨髓04-23

骨髓造血05-13

骨髓淋巴细胞05-03

《救命骨髓》教学设计04-18

骨髓造血干细胞05-01

骨髓捐献感谢信04-20

上一篇:黄生借书说下一篇:我的理想演讲稿 当一名优秀的作家